一七第六天
诸位同仁、同学、善知识:
今天是2009年11月14日,星期六,农历九月二十八日,是打七的第六天。第一个七很快就要完成了,从今天的情况看,大家都坐得比较轻安了。因为坐得轻安,好消息就来了。可惜的是有几位同学因工作需要,要赶回去上班了,刚刚坐得有点轻安又要离开了,说来有点遗憾。但是只要把打七的理念运用到今后的修行和生活中去,持之以恒,在机缘适当的时候也会契入的。
我们是打三个七,按照正常安排,前两个七的第七天都按照十二小时来打,如果按照九座十八小时来打的话,那么下一个七的第一天就没法打,那中间要休息一天了。为了中间不休息,连续打二十一天,前两个七的第七天都按照十二小时来打,三七最后一天打九座十八个小时。打一个七就要走的同修,或者打两个七的同修,在第七天如自愿打九座的话,可以跟护法讲一下,护法会安排你们的吃饭问题,在房间打九座,晚上就不能来听课了。若是不打九座,那就和大众一起在禅堂里坐十二小时。
今天给大家讲:戒是无上菩提本。从三个角度讲,第一:戒是真理的规范;第二:戒定慧三无漏学以戒为基础;第三:四清净明诲,辨离魔业的修证依据。
第一:戒是真理的规范。请大家合掌,跟我念: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好,放掌。这是根本戒,是释迦牟尼佛制定的。众善奉行,诸恶莫做,自净其意,是诸佛的教导。诸佛出世都教导众生要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这样的话,心自然清净。若是做了恶的事情、坏的事情了,就会寝食难安,心里很难受,你周围的人也会受你影响,他们的心也不清净。你做善事,你心里安然,吃饭吃得香,睡觉睡得甜,你周围的人呢,因你做善事而得到利益,他们也很安祥。所以说,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才能自净其意,这是诸佛的教导。那么,自净其意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要自己清净自己的身口意。
戒是真理的规范,为什么这么说,这么重要呢?释迦牟尼佛制定的比丘戒、比丘尼戒和菩萨戒,祖师大德制定的清规戒律,都是圣人根据宇宙和人生的真理,尤其是根据因果发展规律的真理制定出来的。它如实地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明确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你如果按照清规戒律去做,就不会违背真理,就不会违背客观规律。你如果不按照这个规定去做,就会违背真理,违背因果规律。
举个例子,轻轨车在轨道上行使,乘客才能安全到达目的地。若是不按照轨道开车,就会车毁人亡。清规戒律如同轨道,若不遵守,你的修行也好、你的人生也好,就会翻车。不按照戒律来的话,修行到一定程度,功夫非但上不去,还会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能进步,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要着魔,落到魔窝里去,落到三恶道去,这不是翻车了嘛。所以说戒很重要、非常非常得重要,不管是修学的人,还是其他的人都要依靠真理的规范走向解脱。
释迦牟尼佛在圆寂的时候,阿难尊者就问佛说,“您走了,我们以谁为师,我们依靠谁?”佛在的时候会给我们讲真理,教导我们依靠真理来观照自己的言行,让自己的言行按照真理的规范标准去做。佛走了,没人给我们讲真理,我们也没有悟道,也不知道真理是什么,我们要依靠谁去修行呢?佛说:“以戒为师”。以戒为师范,戒是什么,就是告诉你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这就是戒。我刚开始学佛的时候,也是对戒律不够重视,认为戒律就是条条框框的规章制度,学佛是要越学越自在,怎么还要弄个框框把自己框住呢。所以当时就没去参加戒学班学习,导致自己在一段时间内对真理的规范摸糊不清。如果戒律学不好,修行会走弯路,容易翻车。是故,戒是真理的规范,戒是无上菩提本。
刚开始学佛者,还未能开悟宇宙和人生的真理,不知道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知道如何去掌握因果发展规律,不知道如何去观照修行,怎么办?按照先圣佛祖所制定的清规戒律去做,这样就不会错。因为清规戒律是真理的规范,按照清规戒律去做就是遵循真理修行,违犯清规戒律就易违背真理,所以说戒是无上菩提本。
戒律是最靠近真理的,真理的另一面就是以戒律来体现。真理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戒律有一定的戒相和清规,让你能够知道该怎么做,是故学戒是修学之初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学戒要用到实际当中,让你的言行举止都非常有规范。学戒律有所成就者,言行举止得体大方,气宇非凡,非常庄严,让人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使人从内心深处对严持戒律者产生无限的敬畏之情。古来大德要求初学者以三五年时间学戒打基础,戒律基础打好了,再修学禅定开智慧,修行就能稳步前进!
近代佛门大德弘一大师是弘扬戒律的,在家时何等得风流倜傥、潇洒自由,出家后学戒律,严以律己,相当得有威仪,成为一代宗师,广受僧俗四众弟子的尊重。往生后被后人尊奉为人天师。所以学戒持戒对于修行人来说很重要,前一辈子好好学戒持戒,下一辈再来修行,很快就能开悟成就。弘一大师出家较晚,三十九岁才出家,若是早点出家,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学戒,之后再修禅定、开大智慧,即生就能成就。因出家较晚之故,大师遂用此生学戒弘律,第二辈子再来修禅定,住山闭关,打开本来,在佛学院授课。因戒律基础打好了,就不会走弯路。
戒律没学好,就会茫然无知,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那样的话修学就会走弯路。若是碰不到有正知正见的师父,修行很难啊!若是碰到有正知正见的师父,并能荷担如来家业,代佛弘法者,你要信愿行具足,依止这样的师父,发大愿,好好修行,师父会指引你,不会让你走弯路。现如今这样的师父甚为稀有难得,若有此因缘,善自护惜!正知正见未打开前,就以戒律为师,尤其是初学佛法者,一定要以戒律的戒为基础来修行!
戒律是正法的寿命。戒律在则正法在,戒律亡则正法失。正法住世的年限依托戒律住世时间的长短,故说戒律是正法的寿命,学戒持戒是何等得重要啊!如同大树一样,树根若是坏了,此树必死!只要树根不坏,此树还会发芽生长。戒律是佛法这棵大树的根啊,关乎正法的寿命。所谓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只要还有戒律在,正法就住世间。好好学戒持戒者,虽出生在末法时代,却在正法之中,没有戒律了就没有正法了,没有真正的佛法了。所以说戒律就是这么重要,我希望大家对此问题要高度重视!
明心见性后,正知正见之智慧打开了,修行要持正知正见之心戒,以正知正见为标准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把正知正见之心戒和清规戒律之相戒融为一体,组合成楞严大定之妙用。
第二:戒定慧三无漏学,以戒为基础。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是为达到没有烦恼的法宝。
为什么戒不叫修而叫学呢?戒没法修,戒就是清规戒律规章制度,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所制定出来的规范,它不是修出来的,它是明明白白地摆着,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不杀生、不盗窃、不邪YIN、不妄语。将戒律学好,依戒奉行,所以叫学戒。定需要修,禅定是需要修的,不修禅定者,内心狂乱,妄念不止,无法观照自心,则戒律难持,是故需要修定。持戒有范围规定,戒是定的基础。
戒律若无规定范围,持戒者不知如何立足。就像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给唐僧画个圆圈,那就代表戒。唐僧不知道这是戒而往外面走,一踩出去就被白骨精给糊弄走了,就犯戒了。所以,戒就是圆圈圈,让人明白圆圈范围之内可行,圆圈范围之外不可行,这叫学戒。不学戒者,戒律不明,犯了也不知道,这就直接影响你的定,你若知道这圆圈不能出去,站在里面不出去,这不就定住了嘛。你若不知道这圆圈就是戒,跑出去,这就没定了嘛,就被白骨精糊弄去了嘛。
故说戒定慧三无漏学,先要学戒,以戒为基础,然后才能够修禅定。智慧也不是修的,智慧是悟的。你心不清净,没办法打开本来,没办法悟见本觉智慧,没办法悟明真理。心清净了,才能打开本来,悟明心地,才能开发宇宙和人生的真理。
要达到心地清净,要学的是戒、要修的是定、要悟的是慧。要先学戒、修定,然后开智慧,这是三无漏学的次第。
释迦牟尼佛讲法的时候,就提倡以戒定慧三无漏学扫除烦恼。在《楞严经》上讲,阿难尊者问释迦牟尼佛这个问题,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
阿难当时开悟证到二果,二果是欲界的思惑还没断完,才断欲界六品思惑,还有三品没断,所以他说“我虽未度”,但是发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佛对阿难说,【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已经开悟,成佛的法门是已经明白了,自己打开本来之后,修行的路怎么走是悟明白了,心性已经圆明,毕竟于中修行都无挂碍,预知众生同体悲仰,故发愿度生,行利他之菩萨行。虽自觉未圆,但愿度末劫一切众生,预知末世邪师说法,取菩提者难以得正法熏修,所以肯请世尊开示,如何摄心修行,如何辨离魔业安立道场。
佛先开示摄心的规则,是以三决定义为修行之本,就是戒定慧,这三者定和慧都以戒为根本。心如清净,定慧由此而生。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戒定慧是成佛之因,佛佛皆尔决定宣说,故为三决定义。以此三法,调御六根,伏断烦恼,故名:三无漏学。今天重点是讲戒,定和慧前几天已经讲过了。
第三:讲一讲四清净明诲。诸佛出世都以四清净戒明确地教诲我们。一、断YIN;二、断杀;三、断盗;四、断妄语,这四清净戒叫四清净明诲。四清净明诲是修行的根本,凡夫一切的业障,一切的虚妄的习气,皆由杀、盗、YIN、妄而产生。学戒之后要持戒啊!学而不持等同未学!
一、断YIN。《楞严经》上是以断YIN为先,YIN就是贪多的意思,贪得无厌。贪YIN还有YIN欲的YIN,这都是生死根本。所以,以断YIN为第一清净明确的教诲,以断YIN戒为第一戒。因为贪心是一切万恶之根本。如果没有贪心,就不会有嗔恨心。没有贪心、嗔恨心,就没有愚痴的心。没有贪心也不会有大妄语的心,没贪心不需要说妄语。违反戒律的身口意三业皆由贪心而生,因有贪心故,贪不到就嗔恨,贪到了还不够,贪得无厌,贪心是生死的根本,要了生死,首先要断除贪欲心,否则生死就没办法了。
佛说:【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YIN,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YIN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YIN,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YIN,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YIN,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YIN,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石沙成故。汝以YIN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YIN根。根本成YIN,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YIN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分义】此经统摄一代时教修证理行因果,首楞严大定乃成佛真因,而大定以戒为本,戒心清净即入佛位。律中所犯,罪分轻重,而YIN杀盗妄四为重戒。诸经以慈悲教化利生为先,故以戒杀为首,此经示真修以离欲为生死根本,故以断YIN居先,是为如来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确教诲。《圆觉经》亦云:“一切众生,皆因YIN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于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故此经云:众生相续,欲贪为本。其心不YIN,则不随其生死相续。今愿出生死,必以断YIN为第一。修禅定者,若不断YIN,如以甘露灌溉毒树,灌溉益深而毒气愈盛,故必落魔道。亦如蒸砂作饭,终不能成,以非饭本故。以YIN心而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滋YIN根,生死转剧,何以得出三途而登涅槃哉!故修三摩地者,必须先断YIN心。断YIN之法,先执身不行,次执心不起,必使YIN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方可希冀。如不痛心刻骨,持净戒行,必成魔说。
我再重点解释一下。诸经以慈悲教化利生为先,故以戒杀为首。其他的经、梵网经菩萨戒,都以戒杀为第一戒。起嗔恨心是因贪心所致,因贪心而起嗔恨杀生,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而去杀众生的肉吃,所以它的根源还是贪心。贪心不除,戒杀就没办法彻底做到。
《楞严经》是讲真修行,以离欲为了生死根本,是故以断YIN居先,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确教诲。
《圆觉经》亦云,“一切众生,皆因YIN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这个爱呀,如果是痴爱、贪爱,那就不是好东西,它是生死之根本;如果是大慈大悲的大爱,那是诸佛菩萨所显现的,所以我们要把爱提高升华,升华到大慈大悲,那是爱的最高境界。
二、断杀。如来在楞严会上是这样开示的:【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即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尚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分义】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为如来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确教诲。修禅定者,若杀心不断,杀生冤债相牵相偿,结怨连祸,生死尘劳不可出,必堕鬼神罗刹。此言五净肉者,谓除人蛇象马等外,以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自死、鸟残为五净肉。因西方地处沙漠草菜不生,故未制戒前,佛以神力所化,本无命根,暂许比丘食此五净肉。后制戒永断,则不得复食。我今学佛,以慈悲为怀,愿令众生离苦得乐。若杀生食肉,即为欺佛负生,何慈悲可言!是故修禅必以断杀为本。服其皮毛恐为彼缘,况食其肉乎。必使身不服行,心断杀食,断性亦无,方能自得解脱。不如是说即为魔说。
这里再重点解释一下:
其一,有些人不知道五净肉,先说三净肉,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你杀,这三净肉再加上自己死掉的和其他众生吃剩余的,共五种,就是五净肉。
其二,西藏地区,就是经文提到的特殊情况,因为气候原因,很多蔬菜无法种植,迫于无奈,藏区的修行者吃肉,那是为了延续色身的生命,为了修行啊!如今铁路修好之后,很多蔬菜运至西藏,有的蔬菜也能种植了,现在好多师父也不吃肉了。汉地的修行人来到西藏,看到他们吃肉,回来也拼命地吃,不然的话觉得给他们占便宜了,他们也是修行人,吃肉也能成上师,那么我也吃啦,鸡鸭鱼肉海鲜尽情吃。哎!各种因缘不加分析,胡乱地吃,师父默然!
三、断盗。要把盗窃的习气断掉。经文是这样讲的:【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萨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骂,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已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分义】修三摩地,须断偷盗,是为如来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确教诲。不与而取,起心即犯,名为偷心。偷心不断,贪求施利,潜行奸欺,诈现有德,称善知识。本无道德,假佛形服,裨贩如来,令彼无知,倾其家财,尽命供给。诳惑而取与盗窃等,而酬债亦等。信众之心难消,必尝宿债。是故生死不能出离,必落邪道,不成菩提。故佛教比丘依法循方乞食,为舍贪过。五蕴虚假,深厌自生,不恋三界,如旅泊人,一往不返。今纵未能实行乞食,亦当离于贪著,衣食随众,不求殊异。衣钵之余,分寸不蓄,乞食之余,施饿众生,平等无贪。于大集会,合掌礼众,虚心无慢。有人捶骂,同于称赞,无我无嗔。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已解,以误初学。如是之人,身住世间,心出尘劳,虽居凡地,已入圣流。燃灯烧指,以舍正报之身而酬尝宿债,以微小因而酬尝多欠,翻破无始盗业。如是行者,身心俱舍,执对俱亡,宿债已酬,世间永脱。马麦即马粮之麦,昔佛曾受阿耆达婆罗门王请,安居彼国,与五百比丘,食三月马麦。此言业报不昧。纵已成佛,犹须酬业,况凡众乎!不如此说即为魔说。
藕益云:盗有八种:或灼然劫取,或潜行窃取,或诈术骗取,或势力强取,或词讼取,或抵谩取,或受寄托而不还,或应输税而不纳,皆名为盗。盗用三宝,僧物最重。随损一毫,则十方凡圣,一一结罪。五逆四重,佛犹能救,盗僧物者,佛所不救。必生遭王难,死堕地狱。今举一实事鉴明,我住湖州金山寺时,山东、上海、广东诸居士,缘助万余元给寺院安装电线。长兴蔡某潜寺窃取,月内即被文成公安局抓获,并判处死刑。现报如此,后报可知。
这里也重点解释一下:
其一,修行人如果有偷盗别人的东西业习在,就会成为精灵妖魅。邪人得人身也是邪人,诸魅所著得了邪人之后,那些鬼魅附在此人身体上来,让他跟着一起邪,所以好多被附体的人装模作样地骗人钱财。骗人钱财就是盗,那是以前世盗别人东西盗惯了,那个业习留了下来,所以这辈子还要盗。有些精灵是修行的,看到修禅定者,就跑来盗此人的精气,习气不改啊!
其二,现在好多人叫人学佛,教唆他人变卖家产,把钱给他,搞得别人家破人亡。本来学佛应该学得家里越来越安宁,越来越和睦。哪里说一学佛就要辞职,就要变卖家产,然后家破人亡。现在有些恶知识费尽心机,身披着佛的外衣,骗人钱财,搞得他人家产耗尽、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我等佛子应发大愿心,宣讲如来正法,续佛慧命,让众生免上此类恶人之当。
其三,现在还有一种现象,社会上有不少假出家的人,穿着僧服到处化缘,这也是犯盗戒。冒充佛子,欺诳他人,骗人钱财,断他人法身慧命,这类人要堕无间地狱,永无出期。
其四,经文中有释迦牟尼佛吃马麦的公案。有位居士〔阿耆达婆罗门王〕邀请佛带着弟子到他那个地方安居修禅定,他要供养佛与五百比丘,佛过去安居,住在那里了,而这位居士忘记了此事,所以佛就吃马麦吃了三个月,这就是马麦的公案。
其五,如来开示:“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经有了义经和不了义经,你不要依不了义经,以自己的不了义理解给众生讲法,这样会耽误了这些初学。
其六,不与而取,起心即犯。如果他人不与而想拿它,就已经犯了,起心就犯了,名为偷心。偷心不断,贪求施利,潜行奸欺,诈现有德,称善知识。本无道德,假佛形服,贩卖如来,令彼无知,倾其家财,尽命供给,诳惑而取,与盗窃等,而酬债亦等。信众之心难消,信众是信其佛法,信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信众这个心是相信佛法的,你骗他,他这个心难消,必尝宿债。
其七,燃灯和烧指,以舍正报之身而酬还宿债,以微小的因而酬尝多多的欠债,翻破无始盗业。如是行者,身心俱舍,执对俱亡,宿债已酬,世间永脱。刚才讲了马麦,就是马吃的粮食,佛曾受阿耆达婆罗门王请安居彼国,与五百比丘食三个月的马麦。此言业报不昧,纵然已经成佛了,犹须还以前的业,何况我们凡夫呢?
其八,藕益大师说盗有八种:一是灼然劫取;二是潜行窃取;三是诈术骗取;四是用势力强取;五是词讼取,就是通过打官司,不正当的取得;六是诋谩取;七是受寄托而不还,东西寄托在这里,但是不还给别人;八是应缴税而不纳。此八种皆名为盗。盗用三宝僧物,盗罪最重。如果盗用常住三宝的僧物,这个罪最重了,随损一毫则十方凡圣都要一一结罪。不管是已经成圣者,还是凡夫,盗十方三宝之物,此物来自十方,擅自盗窃,这个业是最重了,无法偿还。五逆四重罪,佛说能够救,唯独盗僧伽物佛不能救,必生遭王难,死后堕大地狱。
此说我有亲身的经历。在浙江湖州金山寺时,因寺院电线不通,广东、杭州的居士们发心助愿共16000元多,因电工一时没空,我将钱款存进了银行。后来电工定下拉线时间,我提前一天将16000元取回来放在房间,以便电线拉好后付费。刚好取款那天有个沙弥来挂单,此沙弥说,是某某法师给他剃度出家。我说,“你说的这位法师我认识,那你先住两天。”他是湖州长兴人,在金山寺附近。那天我去取款的时候,他可能看到了。电工安装那天,我到对面闭关房打扫卫生除草去了,除草回来发现房间的门被人撬过,打开门一看,钱没了。寺院就这么几个人,我就查问几个居士,都说没有到过我房间。就问:新来的小沙弥呢?都说没看到。是否从后山跑掉了呢?我就报案了,钱虽然不多但对我来说那钱是救命的,关乎助愿居士们的法身慧命,师父的声誉在其次,若因此事产生误会,断了众生法身慧命,师父不舍。再者钱没了,电线一时又拉不成了。警察拿来了侦破工具,复制了寺院所有人指纹。因为常住有几位居士也捐过钱,他们说这钱肯定是师父自己贪污了,怎么要装电线了,突然就没了呢?他们怀疑我,我呢,百释莫辩。还不让我吃饭、骂我,拿棍子要打我。我说,“你们这样,这件事就查个水落石出吧。”我到派出所,对所长说,“这件事一定要搞清楚。”他表示,想办法一定把这个案破了。后在全国通报,一通报这事情就闹大了,二十多天后,此小沙弥在温州抓到了。经审查,是惯犯,剃度出家之前在社会上偷盗,偷盗过程当中致人死亡,为逃避罪刑而出家的。如果出家好好忏悔的话,以前的罪业或许就消了。不肯悔过,贼心不死,到寺院还要伸手再偷,被抓后不久判了死刑。所以,佛讲的是生必遭王难,王难就是法律制裁,他就受到法律的制裁,死后还要堕地狱。这是真实的事例,我对这件事情印象非常深。案破之后,警察到寺院讲了此事之后,这些居士才感觉不好意思,怎么冤枉了师父。可当时那些居士义愤难填,我怎么也解释不清楚,因为当地不学佛者居多。那个寺院是道宣律师开山道场,道场周围风景非常好,就是因缘不具足,周围的魔力太大了。
每一戒都是至关重要,好好持戒能破除我们的生死根本,所以说持戒是非常重要的。道理不明,又无人讲戒律,日日月月年年造业自不知,待到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他乡?冤哉!惜哉!今既已讲明,严格持戒,由戒生定,由定开慧,持之以恒地努力,身心渐渐轻安自在,就不会落王难,不会痛苦不堪,不会堕入地狱,不会六道轮回!
四、断妄,就是断大妄语。经文是这样讲的:【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YIN,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YIN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叹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直,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分义】修三摩地,断大妄语,是为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确教诲。大妄语者,谓未证言证,未得言得,自称已得三乘贤圣果证。以贪求世人名闻利养,欲他重己,由愚痴起增上慢,故成爱见魔,由爱见惑,起大妄语。一颠迦即断善根者,断灭佛种。若真是佛菩萨及阿罗汉,以四摄法现同类身教化利生,不贪名利,不妄自称圣,终不自言,我是圣人。只有邪魔,妄称作佛,作大妄语,惑乱众生。如刻粪为旃檀形,只增其臭秽。故教世人修禅定者,必断妄语,直心作道场,四威仪中,一一真实。心真实故,速入三摩地,直至成佛,永无魔事。佛所印许,违越诚言即是魔说。
在此师父结合当前社会现象讲一下,有人自称是大日如来再来,文殊菩萨再来,以讹传讹,无知者越传越神,贪名贪利,骗人钱财,骗人者、受骗者皆为可怜人。真正的善知识决不会这样,有人说慧律法师是文殊菩萨再来,慧律法师非但不承认,还制止别人这样说,他说,“你说我是文殊菩萨再来,那就把我推上了魔王之座!”。当年寒山、拾得身份暴露立即走人,不再住世。自称大日如来再来者,还能住世吗?自欺欺人!学佛者要擦亮眼睛啊!
也有人未真正证到完全的彻悟、明心见性,妄说自己明心见性了,那很快就会着魔了。曾经有位同修看了一部《华严经》,然后摘一片竹叶放在信封里寄给我,说自己得华严三昧了。得华严三昧,一切三昧皆在其中,那是佛果已成。真得者绝不会说,此人过后不久着魔了,疯了!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千万勿犯大妄语戒。真正明心见性者都很谦虚。学佛者若能做到时时谦虚,分分真实,秒秒实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自会渐入三摩地,无有一切魔事!
今天讲法到此结束。希望你们好好参悟,有问题者尽请提出,师父与你们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