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六--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慧律法师所有开示-> 慧律法师开示楞严经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六


 下载DOC文档  



大佛顶首楞严经
圆瑛法汇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慧律法师 主讲
第10套
讲题: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日期:2009.7.12-2011.10.02
片数:共8片(本片为第6片)
编码:098【DVD简体版】
内容概述—————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子二  如来证无他物  (分三)    丑初  长行    二  偈颂    三  叙悟   】
【 (丑初分二)    寅初  诸佛同证    二  如来详释  】
【(寅初分三)    卯初  愍众摩顶感佛    二  诸佛放光灌顶    三  闻佛同音告示    今初】
 
729页,中间经文: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
 
这个文字简单。
 
【上阿难为有学,】就是四果以下叫做有学。【及末世众生,请示结元,】这个“结元”就是六结之根元,叫做结元,六结的根元。【及解结方法。】解开这个结的方法。【佛以六根既是结缚之元,复为解脱之本,】就是从哪里执着,引起烦恼,如果你体悟了当体即空,这些妄想、颠倒、执着并不存在,唯剩如来藏性。那么,六根是结缚之根本;但是,也是解脱的根本,这就看你是用识心分别,或者是用本性。所以,也是解脱之本,【此法甚深难了,虽与显示,恐难确信,故垂怜愍念,阿难与会中有学,及末世众生,为示出世,修证一乘之因心,】这个一乘就是一佛乘、最上乘,就是绝对,成佛之乘。修证一乘之因心,【不至错乱修习,】下手处要对!【以作将来,修行大乘之眼目,自可有所遵循。此眼即见道之眼,得见华屋之门,则修证有凭,不至错入歧路矣!故摩顶动界,感现诸佛同以证信。】
 
最后一行,经文:
 
【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这个摩顶在佛教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不但是安慰,也算是一种冥冥当中来加持。
 
730页,【先则摩顶安慰,表授无上顶法。即时十方诸佛世界,由佛威神所感,同时六种震动。】从形状来讨论,【形则动、涌、起,】这从形状来讨论;那么从声音来讲,【声则震、吼、击,】从形状来讲是动形、涌形、起形;声是震声、吼声、击声。【以表六结将解。】
 
730页,中间经文: 【卯二  诸佛放光灌顶】
 
  【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
 
  【宝表圆湛不生灭心之体性,】是人人本具;但是,佛已经是果地圆满了。【光表称体所起之妙用,即诸根圆拔,内莹发光,光从顶出,表最胜最妙之法。】
 
  【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上三句,诸佛顶光,同在一时,于彼十方世界,来此祇陀林中,灌释迦如来之顶。表此顶法,诸佛共证,所谓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是诸大众,于所表之法,虽复未明,于所现之瑞,亦复罕见,故曰得未曾有!】
 
731页,【卯三  闻佛同音告示】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
 
  【阿难大众,于大光明藏中,俱闻十方,微尘数如来,异口同音,即众口一词也,齐宣妙教,足可深信。】
 
【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
 
在你的六根里面自有打结。
但是这一段很不容易让人置信,这一段除了电影版才有,也在这个经典才有,这个很难取信。因为这个十方诸佛,在这个小乘里面来讲的话,他们是绝对不承认的,只有承认一尊释迦牟尼佛。这个情景也只有电影版才有办法,这样十方诸佛同时来灌顶、同时来讲同样的话。所以他们小乘看到大乘的经典都摇头。
那么就目前用科学来辩证的话,我们。。。最接近最接近地球有生命的,就像那个“阿凡达”里面,那个星就是类似地球可以住人的,要4.5光年,4.5光年,要跑4.5光年。那么这个4.5光年,我用计算机把它算起来,如果我们现在用飞机来飞的话,飞机,飞机一小时八百公里,就要一直飞,飞到阿凡达那个星球,4.5光年;光年是测试距离的。我给它按了那个电脑,没办法计算!后来就把那个万的零除掉,就用万来算,总共飞机从地球飞到阿凡达,那个4.5光年的星球,要飞一百七十万年,一百七十万年!那边那个星球也没佛。所以,到目前为止,到目前为止,无尽的宇宙,就人类现在所能看到的光,是在一百三十亿年前的。
所以,科学家一直认为,我们这个宇宙,是在一百五十亿年前,由一颗质点无量的能量爆炸出来,爆炸,然后再慢慢的冷却。目前所有的星球,包括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冥王星、天王星,包括九大行星,包括整个银河,还没有找到,目前以人类的能力,还没有找到一颗星球有众生,有像人类这样子的高智慧的众生,只是揣测、臆测、推测一定有!也就是说:这个宇宙构成就是:太阳,太阳在中间,太接近太阳,太接近太阳,那太热!像我们那个水星就太接近太阳。那么,水星它转一圈;地球,它有公转,然后有自转,公转转一圈八十八天,我们地球绕太阳转一圈,三百六十五天,它转一圈八十八天。但是,地球转了六个月,转了一百八十天,它的自转才转一圈。所以在水星上面,是热的这边就是永远热,热到铅可以融化,冷的这一边永远冷。它转一圈,因为速度很慢,这是太阳,这个是水星,(师拟一手握拳为太阳,一手为水星)慢慢慢慢。。。它转一圈,地球已经转一百八十天了。也就是地球转半年,地球半年,等于水星的一天,公转快,自转慢,这就是水星。那你所看到的这些土星或者是木星,所有的卫星,或者土卫,或者是木卫;我们简称讲,土星的卫星叫做土卫,木星的卫星叫做木卫,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发现任何的生命,只有在猜测有低等的一些细菌、菌类的。像那个木星、泰坦星,预测里面有少许的一些,算是类似菌类、细菌类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没看到一个人,以目前这个地球来讲,不能离开太阳太远,离开太阳太远就太冷;也不能太接近太阳,太接近太阳太热。所以,到现在为止,目前没办法找,找不到十方诸佛的印证,以科学的角度来说。
所以师父比较重视这个义理上、究竟义来讲,如果我讲到大乘的这个神通,很多地方都让大乘的法师摇头,因为他们没有科学的观念,有时候讲的时候会闹笑话的,会闹笑话的!以前的老和尚,他怎么懂得科学?对不对?所以现在我们这一代的话,师父也念理工的,再来,也念科学的,对这一方面都很清楚。所以目前还找不到一个星球有佛,连众生都看不到,目前是这样子。
那我们重视它的,佛所教导的这个义理,那么这一段就姑且就是这样,用佛弟子的信心来维持,否则你讲不通,到目前为止,哪有十方一切众生?整个地球看出去,用最高的科学知识来讲,都没有发现众生,一个都没有!
 
底下,731页,说: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
 
【诸佛欲示难信难解之法,先赞善哉者,以阿难既开圆解,继请圆修,饶益今后,堪为诸佛共赞。谓言汝欲识知,俱生无明,即是根结之元,前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无始与俱,故曰俱生。由无明力,转本有之智光,为能见之见分,托根缘尘,顺流而出,引起六识,为烦恼根本,使汝轮转生死,而生死结之根元,唯是汝六根,更无他物,此证前所问,云何是结义也。】
 
732页,
 
【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简单讲就是:识空性即真,妄空真即显,就是这个道理。捆绑你的那个六根,攀缘六尘,就正是你当下解脱的根本!
所以,法为什么一直讲:回归当下,回归当下?我们现在不懂得回归当下,就是一直忆念着过去、一直识取现在、期盼着未来,我们不晓得法并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的意识型态,把生命变成一种观念,生命的观念离不开时空,而这个时间,就把它刻画成过去、现在、未来。而过去、现在、未来,只是识心分别里面的一个记忆,并没有实体可得,所以我们误认为有实在的过去、有实在的现在、有实际的未来,我们现在就是这样。
诸位!相会改变,本体是从来没有生灭的,今天如果在二千多年前的战争,那个武器,以三国时代那个武器来讲,刀啊、箭啊,对不对?那些火炮,那个威力有限,诸葛亮绝对没有想到,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或者东吴、魏啊、蜀啊、蜀汉啊,他一定不会想到说这二千多年来,全世界的火力吓坏人了!对不对?假设说时空可以调换,时空可以调换,美国这种高科技的,时空可以调换,曹操号称百万大军,碰到美国这种科技,不用打,那个箭你怎么打飞机?你怎么。。。(笑)完全没有办法相提并论嘛,把二千多年后的美国的这种高科技的军队,调到二千年前,跟汉朝的曹操来打的话,这哪里是敌手呢?对不对?箭还没射到,你就倒下来了!所以这些科技会一直的进步,将来也会,包括我们现在英国也发明,我们现在开的车,因为堵车堵得很厉害,英国发明一种车,它会飞,会飞,就是说你开车上班不是开在路上的,是开在空中的,已经发明出来了,发明出来。日本昨天也报导,也发明一种不加油、也不插电,就是用空气的压缩,用空气的压缩,一个小时可以跑一百多公里;但是,那个只能坐一个人,一个人,日本已经发明出来了。你看!这个科技日新月异,到了我们二十一世纪末,今年是2011嘛,我们已经看不到了,如果你可以活到那么长,你会发现整个世界不一样,空中统统是计程车,要来文殊讲堂,从他家直接开过来就行了,他没有堵车的现象,直接就开过去了,开在、飞在虚空当中。
科技它就是一直变;可是佛法所讲的究竟的解脱,它是不会改变的,究竟的无上,它是解决烦恼的,这不是科技有办法的。所以,科技可以日益更新;可是,究竟的佛性无始无终,原本来的那一份解脱的般若智慧心,亘古以来是没有更改的。因此无论相怎么改变、这个时代怎么改变,佛陀所讲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底下,
【上言结唯六根,此言解唯六根。又曰汝复欲知,无上菩提;梵语菩提,此译为觉,即根中所具不生不灭,本觉真心,无有何法,能在其上,称为无上,不要作所证之果解说。此心为真因地心,】就是不生不灭的因地心。【依之澄浊解结,一门深入,自可令汝速证涅槃四德,安乐即乐德,解脱即我德(我以自在为义,】所以,佛陀所讲的真我,那是自在的意思;我们现在不自在,所以没有真正的我。【解脱方能自在。),寂静即净德(寂然宴静,】然后,【清净无染。),妙常即常德。亦汝六根,更无他物;若离六根,亦别无真元矣!此根是真妄和合之故,】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真从来不是妄,所以,才有办法破它。真从来不是妄,所以,才有。。。那么,妄本来就无因,妄本身就是不存在,只是我们不了解妄,妄性本空,我们不悟,所以认为这个妄有实体性,所以依妄心一直过我们的日子,无量劫来就造业,那业性还是空啊!妄心所造的东西,因为它没有实体,所以业性还是空,无论是同分妄见,无论是别业妄见,统统是妄,不实在的。所以,真妄和合,你讲方便说啦,也只能这样讲,所有的注解都是这样子;但是,这个是错的,真从来不是妄,妄本来就空,只是不悟而已。诸位!真妄,讲真妄和合,绝对比不上相妄性真,相妄性真才是佛讲的。是不是?你讲真妄和合,方便解释;但是绝对比不上佛所讲的相妄性真,相妄性真是绝对是佛讲的,这一句是绝对百分之百,这个是正确的!可是。这个“真妄和合”,佛在世没有出现这个名词,只能说方便说。真妄和合之故,【约妄边说,是生死结根;约真边说,是涅槃四德。下云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结解唯根,岂有他物哉?此证前所问,从何名解义也。】
 
  【寅二  如来详释  (分二)    卯初  阿难未悟述问    二  如来详释除疑    今初】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如是法音:指上诸佛所说,闻虽亲闻,心未明了。】所以,【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涅槃,同是六根,而尘、识不预焉?】“不预”就是不相干。根、尘跟识完全不相干,尘跟识,它就是能跟所,能跟所,但有能所,俱是戏论,这个都是自体分所影现出来的,一个能见的见分,一个所见的尘的相分。
 
   733页,【卯二  如来详释除疑】
第四行,经文: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
 
这几句特别的重要!如果你能够在这几个字体会得出来,三藏十二部经典就会解得开。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六根跟六尘,它是同一个来源,并没有二个,所以,法门叫做不二。所以,缚脱无二,你束缚它跟解脱它不二就是当下,就在当下,看你怎么用功?不会用功,就叫做缚;会用功,它就叫做脱,缚脱无二。简单讲,不二,就是你不可能离开当下。所以,很多人烦恼一来,情绪不好,跑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那个只是没有人啊,比较静,还是尘啊!所以开我们内在的佛性这个智慧,是特别的重要!那么开了佛性智慧、大般若智慧,无论你在动、无论你在静,无论六根如何攀缘了六尘,都知道: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后面这八个字,识性虚妄,中间所产生的识心分别,它是虚妄。所以识心分别是空无自体性的,它不是像如来藏性,说有其自体性的。所以,识性虚妄,犹如空华。这个识性就是指思、识的意思,不是说识跟本性,不是这个意思。识性,强调那个“识”,是因为根跟尘,能缘跟所缘产生中间的识,这个识其实就是妄识。这个识用再深入一点解释就是:所有的执着叫做识;所有的分别叫做识;所有的观念叫做识;所有的相所引起的记忆,统统叫做识,这个识通过去、现在、未来。所以,识性虚妄,犹如空华。空华,空中哪里有花?是因为眼睛有毛病,才看到空中有花;本性出了毛病就变众生,众生就是无明。是不是?所以,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大毛病、中等毛病跟小毛病,唯佛无病,就是指心。
 
底下,733页,
 
【此文详释伏疑,何以诸佛同言,结解惟在六根。佛告阿难:汝疑诸佛所说,结解惟指六根,不指尘、识,又六根既为结缚之元,何以复为解脱之本?汝今当知:根、尘二者,本是同源,而无异体。】同一个如来藏性。【若以执相而观,似有内外之分,根为内之根身,而属有情;尘为外之尘境,而属无情;若在明理而谈,】空性的理来讲,只是见相二分之别。(【祗是见相之别,】)【根为八识见分,属心法;尘乃八识相分,属色法。相宗云:相、见皆依自证起故。】那个“证”就是体,自证起故,那个“证”就是体,自体所产生的。既是自体幻化出能见的见分,还有幻化出所见的相分,本来就是不可得。所以,悟无所得,即入佛行处。所以,悟诸法无所得,毕竟空寂,就回归到自体分,没有能所。【喻如蜗牛两角,出则成双,收则唯一,唯是一头,并无两角,根尘同一本源,举根即摄于尘,故不言尘。】
【缚、脱无二者:缚脱即是结解,】这个结解开,是结解。【六根若缚,六结重叠生起,则为凡夫,而受沦溺之苦,此六根即是结缚之元。故诸佛云: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六根若脱,六结次第解除,则成圣人,而得寂灭之乐,此六根即是解脱之本。故诸佛云:安乐解脱,寂静妙常,】734页,【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故曰:缚脱无二。】无二就是当下。因此善用心者,无处不是第一义谛;善用心者,无处不是实相,叫做缚脱无二。
【识性虚妄,犹如空华:此佛复释诸佛惟指六根,为结解之要,而不言六识之故。识性是前尘虚妄相上,所起之妄想,】所以我们所有的想、所有的相,相引起的想,统统叫做妄想。【全无实体,】可得,因为诸法空无自性,没有实体。【故曰:‘虚妄’。犹如眚眼,】眼睛有毛病叫做眚眼。【所见空华,眚观似有,究竟全无,诸佛乃以六尘既无别体,六识又极虚无,是以不言尘、识,同言结解,惟是六根也。诸佛之言,如来上释,其义已尽,下更重释颂者,以其理隐微,标文简略,恐未彻了,故重释所标之文,欲令义理增明而已。】
 
734页,中间经文:
 
【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
 
说:阿难!由外在的六尘,发出六根之知,因为有外面的六尘,才能够发六根之知,有认知的对象。因为六根,因为有六根,才有显示六尘之相。因根有相,因为有六根,方显六尘之相,才能够显六尘之相。
相、见无性,同于交芦者:交芦就是二根茎交叉生起来。
好!在座诸位!放下来,现在你用这个比喻来看看,你能不能在这个根尘相遇之间,能够有所体悟?有所体悟。
诸位!你看,右手没有声音,(师父抬右手),左手也没有声音,(师父抬左手),声音,(师父两手相拍),声音从哪儿来?(师父复抬左手)声音从左边来?不对!没有右边就没有声音。(师父左手放下,抬右手)或者是声音从右边来?也不对!如果没有左手,也没有声音,(师父左右挥动右手)一只手没有声音。是不是?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就是这个道理。
声音从哪儿来?(师父两手相拍),声音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只是幻、只是当下、只是缘起,它只是如幻、不实在的东西。
(师父两手相拍),有声音,可是不从右边来,也不从左边来,从缘起来,因缘生,它就产生这个声音,就这个。
好!再扩大来解释,六根(师父拟左手为六根);这六尘(师父拟右手为六尘);中间的声音,(两手相拍拟六根与六尘相遇)表示识,知道吗?表法的,表识。(两手相拍),识,识心就是因为根、根尘,所产生的中间的识,这个识叫做空无自性,因为有根、有尘,才有产生中间的识。所以,修学佛道离一切相,相,离一切相,把这个外在的相(师父放下表示六尘的右手),六根有什么东西可以攀缘?(师父空舞表示六根的左手),没有!离一切相,六根没有东西可以攀缘,会不会引发中间的识?当然没有!所以为什么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就是相分一离开,见分就失去作用。
就像芦苇一样,左边的茎靠右边的茎,右边的茎靠左边的茎,(师父拟左右手为相交的芦苇)二个是依靠合起来变成芦草,倒一边,这边不存在;倒这一边,这边不存在,所以,缘起性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左右手也可以表示缘起无自性的声音,也可以扩大变成能、所,一定是一对,中间的声音表示识。这样来比喻,你就了解,只要是缘起、依他起的东西,都不是实在的,只要这个因缘所生的东西,在这个世间、宇宙当中,没有一种东西是实在的,万法无有真,离假一切真,六祖讲的。
这个世间的真相是什么?这个世间的真相,就是万法都是假相,这个就是世间的真相。
所以,我们很多很多人,在命运过得很坎坷的时候,或者是很痛苦的时候,要去追求,追求那一种什么原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因?没有错!所有的原因追到最后,就是无明。这个世间有很多的痛苦跟无奈,所以,记得!不必一直去追问:为什么我今天的遭遇是这么如此的痛苦?答案都是一样,就是没有智慧。还有第二种就是用药过量,药物。人的解脱分二个:一、心被无明所控制,心不自在,贪、嗔、痴;身被药物所控制,身被药物所控制,身体不自在,不吃药,你这个身体就没办法过健康的日子。所以你真的要过一个健康、做一个健康的人,一、心灵要健康,二、千万不要滥用药物,这是很重要的,身跟心才能健康。再来,如果很不得已的时候,你也没有滥用药物,只是常常生病,那就认了!你的身体实在有一点遭受严重的痛苦,譬如说神经衰弱症、过敏症,有时候莫名其妙的,身体就是不舒服,找不到原因,吃药吃不会好,好!那你就学习放下,至少这个心,至少这个,还有一半,这个心可以忍耐下来。那如果没有智慧的话,一个人生病了,损失了身体,再接下去,内心里面又没智慧,就损失二种:身不健康,心也不健康。所以学佛至少心理会健康一些,心灵至少会健康一些。
如果说我们成圣成贤的话,那就不在乎这些什么五欲六尘、身体。所以,广钦老和尚讲的:你管它身体变成圆的还是扁的,圆的是无常法,扁的还是无常法。对不对?圆的是生灭法,长、短、方、圆是生灭法。所以,《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里面讲:修行人不要管身体变成圆的扁的,你只要守住那一颗真心,这个就对!这个是广钦老和尚的观念。可是,我们现在没办法啊,对不对?大家一病起来,就病恹恹的,没办法!所以师父的主张,还是身心都健康比较好,变圆的话,让它瘦一点;变扁的话,稍微让它胖一点,这个是我希望大家这样做,好不好?
 
底下就是:
 
【此重释根、尘同源。根为能缘,尘为所缘,能所不相舍离。由有六尘,方发六根之知,是根要托尘立;因有六根,方显六尘之相,是尘要托根有。】
相分、见分是空无自性的,【相、见无性,同于交芦者:相即六尘之相,见即六根之见,首句说知,此句说见,乃互影言耳。六尘之相,离根固无独立之自性,六根之见,离尘亦无独立之自性。同于交芦,此芦异于常芦,生必二茎交并而立,二根盘结而连,单则扑地,不能自立,外实中虚。此喻有三义存焉:一喻相依,】互相依缘、互相依靠。相依,【各无自立之性;二喻同源,本是一体不分;三喻根、尘、空、有,二者俱非。】如果用这个来比喻一个家庭的夫妻,你看看能不能?什么是家庭?就是因为要有先生,还有老婆,对不对?有先生没有老婆,不能成为一个家庭;有老婆没有老公,也不能成为一个家庭,第一个叫做相依,各无自立之相,所以一个家必需有夫妻之实,各无自立之相。第二个比喻:本是一体,夫妻本来就是同一家庭。那么第三个比喻:根、尘、空、有,夫妻跟这个家庭体性本空,夫起于四大,本空;妻也是四大本空;家庭也是钢筋混凝土所构成的,夫妻之间,包括家庭,其实诸法也是空。这个是善巧方便来比喻,让大家能不能来体会,见、相二分是不可得。
 
735页,
 
  【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解释一下:是故汝今,知见立知,知见就是清净心本来就有知见,清净心本来就有知见,清净心本来就有知见,本知本见。可是,现在不一样,那个本知本见、清净的知见跑掉了。立知就加上一个头,一个妄知,虽然知;可是已经不是清净的知、清净的见了。所以,清净的知、清净的见,就是无知跟无见,不立知跟不立见,叫做真知真见。现在不一样了,本有的知、本有的见,是清净知、清净见、真知真见;现在不一样,妄动,就立一个知。简单讲就是:这个镜子本来就很干净了,我想要让它更干净,拿一个肮脏的抹布:我要让镜子更干净!一擦,镜子本有的光明,就被你这个抹布一擦,就变成光显现不出来了。
即无明本,所以,知见立知叫做头上安头,本有的头不用,还安上一个头,叫做无明本,转本有的智光为无明。
那么知见无见,知见无见就是说:“无”就是脱的意思,知见脱离这个见,本有知、本有见,就是绝对知、绝对见,脱离妄见;这个妄见,就是脱离空见,或者是有见,众生不是落入有,就是落入空嘛!譬如一件事情的引起,你去讨论某某人某某人怎么样,有的爱他、有的恨他,爱、恨本来并不存在,这个人本来就不存在,这个人哪里有存在?岂有爱恨呢?这个爱是头上安头,恨也是头上安头。知见无见,把这个本有知、本有见,就是保持如如不动。所以,如果,我现在用一个直接了当的,你把它加下去,就解决!“知”的底下加一个:如,知如,见亦如。知如,见亦如,就通达空性。了解知一切皆如,了解一切见都是如,知如,见亦如,那么就脱空有之见,就是这个意思。知不如、见不如,你就没有办法脱空跟有二种见。
       
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好!诸位看这边,用直述法,直述法,这个比喻作真如自性(师父拟左手为真如自性),这个是比喻,你的内心二六时中,你的心中,心中所显出来的清净心本来是这样子;好!动一个念头,事实上是你对,动一个念头:那件事这样不好。。。落入语言、观念,本性贴上一块黑色小药膏,(师父右手捏一块小纸片贴在左手上)这样子。
真如自性是这样子(师父拟左手为真如自性),这个人做了很多的造桥铺路,做了很多的善事,然后二六时中常常讲:我这辈子善事做得很多,没有人做得比我更多!又贴上一块黑色小药膏(师父右手捏一块小纸片贴在左手上)。
或者是说:这个人本身修学佛道(师父拟左手为真如自性),修学了很久很久,很久,他就去告诉别人,我告诉你: 我的经教够通达,我的悟性实在是很强!又贴了一块黑色小药膏(师父右手捏一块小纸片快速贴在左手上)。
本性本来就清净的东西,无可言说、无可执着、无可言论,没有观念、没有相、没有符号,(师父指独立的左手)没有所谓的能、没有所谓的所的相,就是这样子,默契,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所以,动一个念头,说:我很有修行!(师父右手捏一块小纸片快速贴在左手上)阿弥陀佛!本性又遮住了乌云(被乌云遮住)。所有,你想想看!动念即乖是什么意思?动念即乖就是:绝对的清净自性,不容许你动任何的执着、任何的观念,本性上不准你加上任何的荣耀,加上任何的说:我在行善、我大悟,别人都没有!这种念头统统不行!
 那造恶就更不用讲了!这个是清净本性(师父拟左手为真如自性),你造这个贪嗔痴,贪嗔痴就不是用这个(指右手的小纸片)来盖了,贪嗔痴就要用这个来盖了,(师父右手拿大板刷拟贪嗔痴整个盖住左手)要盖黑布,贪嗔痴用这个来盖了,连看到手也没有!对不对?知见立知,贪:这个东西很好,现在金价很高档,每盎司涨到多少,我去买一点!就没看到本性了(师父右手拿大板刷盖住整个左手),只看到黄金而已。对不对?
 我现在指的是行善方面的,行善方面的,清净自性是这样子(师父拟左手为真如自性),动任何一个念头,盖住了!(师父右手捏一块小纸片快速贴在左手上)对不对?
 所以说:今天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在厨房煮饭,煮得汗流浃背,非常的累,很累很累,很累很累!人家来说:某某师姑!你真是辛苦!你就要回答: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是佛弟子,三宝门中,这个应该做的。那么这个人对本性有所体悟。如果人家来说:师姑啊!你看你做得满头大汗,其他的人竟然都在偷闲!你就说:就是这样啊!(师父右手捏一块小纸片快速贴在左手上)(笑)起烦恼:就是这样啊!无论我怎么跟他讲,他就是只想拣菜而已!对不对?叫他搬点重的东西都不肯!就开始起烦恼,暴跳如雷了,(师父右手捏小纸片贴在左手上摩来摩去)到最后就请师父:师父!您评评理!评评理!这个叫做知见立知,卡住了!(师父右手捏小纸片贴在左手上)
 所以做善事,佛陀讲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以无所住心,行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不容许你知见立知。
 在座诸位!好!今天如果这个比喻还不行的话,好!譬如说:你做多大功德,来水陆法会的时候,大家都功德做得很大,你差不多做多少功德?你说:我差不多做文殊讲堂这个桌子范围这么大的功德。然后第二个:你做多大功德?我做差不多文殊讲堂这么大。然后,你做多大功德?再问第三个,他说:我做的差不多前镇区这么大!然后就:这样还不够大,我差不多做像台湾这么大!功德这么大!那个观念、那个相一直扩大。。。如果你碰到一个:慧律法师!您做了多大的功德?默然不语,为什么?默然不语,心如虚空,你看那有多大!台湾会比虚空大吗?不可能的事!那就是与真如相应时的人,没有人会着相的,没有人会这样的。对不对?
 更有甚者,还有人为了吃一餐饭,几个流浪汉端了饭就开始吵架!所以,这个斋堂也很(辛苦),有一天我站在旁边,我去关心那个行堂,听说外面的蚊子很凶,我就站在那个地方,因为我长得慈眉善目的,头上写着二个字:古意(老实),我就站在那里,知道他们是流浪汉。我们行堂有给他限制一点点,要按照规矩来,像育卿她们限制这个规矩是对的,要按部就班来,这样就对。结果有一个大概七十几岁的,那个是流浪女,面貌黝黑,瘦瘦的,很凶!人家跟她讲说:你不要这样不要这样!她都不听!她讲了一句话。。。我不能学,她说:吃一餐饭就念那个念这个!破晓时分那个晓,又念一句那个。。。唉!你慢慢体会看看。“吃一餐饭就念破晓时分,又念一个鼻孔!”你自己慢慢去拼凑,看能不能凑得出来,你去体会看看。我说:奇怪!七、八十岁的老人,在我的面前大声叫嚷,对那个行堂这样子呵叱,我就想:应该给行堂嘉奖,这些流浪汉不好惹!真的!大家那么守规矩,那个老女人就是不守规矩。真的!她好像没看到我,我这么慈眉善目的师父就站在她面前,她一样不守规矩,好像没什么用,没用,(笑)没用!真理对她来讲都没用,你看,为了吃一餐饭而已,只是为了吃一餐饭而已。无明的众生,你就知道她的生命中,你看有多么的悲哀!对不对?有能耐的人,他可以布施很多的钱,他都不会动念;那么,无明的众生,你看,只是为了吃一餐,就引起多大的烦恼、人家的不便。
 
 好了!那么这个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诸位!这十六个字,就是修行的根本,你一定要好好的去体会这十六个字,它到底用心是什么。所以,歇即是菩提就是放下,不要多一层的观念,那个叫做知见。所以,现在讲的知见,本知本见,立知,不要再加上一层执着;本知本见,不要加上一层分别;本知本见,不要加上一层观念,卡在我执的观念、法执的观念里面,这样就了解“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道理是什么。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735页,第三行,
 【此重释缚脱无二。是故者:是根、尘一体之故,汝等今者,知见立知见;立字即是缚;知见指根性,】就是本有的知、本有的见,就是根性不生不灭的知见,【即性本二觉,本具妙明明妙,真知真见也。不必更立知见,】头上安头。【若一立知见,其犹性觉本明之上,再加明而明之,】就像一面镜子清清净净,本来好端端放着,你硬要用抹布把它擦干净,这个叫做多此一举。我们现在就是硬拿抹布要把本性擦干净,就是这个道理,愈擦就愈脏!【则妄为能明之无明,所明之妄觉,故曰即无明本。若了本具真知真见,无容更立知见,斯即清净本心,本觉常住,故曰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涅槃,此云不生不灭,一念不生曰无漏,一尘不染曰真净,复本心源,究竟清净是也。】所以,为什么要修行?修行就是恢复本来的清净心。为什么要修行?修行就是为了恢复本来的清净心。在这里如果你道理不懂,你拼了老命一直念佛,念到喉咙发炎,没有用!因为不懂得复本心源。你今天拜佛,拜得头都撞破了,没有用,也不懂得复本心源。所以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就是这个道理。你学法,本心不明了,在相上一直用功,靠体力一直用功,这个不是修行人。【无字即是脱,是知缚脱,皆不离六根,云何于是结解之中,更容他物哉?】
 
【《正脉》云:是故二字,虽显承上言。根、尘既无两体,是以缚、脱但惟在根,然亦暗承空有俱非而来。】“暗承”就是不明显,是接着上面,不是空,也不是有,空有俱非就是非空非有。意思就是:不可以着一个空,也不可以着一个有,好端端的妙然性天,不需要安上任何的知见,也不可以着一个空有。【更有意味:知见,即该六根之性,立知者,立空有二知也。凡夫迷六根之性为有,】有就是有其自性,“有”就是:六根之性就是存在的,确确实实存在的。诸位!这个“性”不是指不生不灭的本性;所以这个佛法,难就难在这个地方,有时候跟他讲:六根之性,他还以为六根的本性,不是这个意思,它只是描述语的时候,忽然跑出一个“性”,来强调六根,这个跟本性、不生不灭的本性无关。凡夫迷六根之性为有,意思就是:凡夫迷六根为有其自性,不晓得六根是缘起、依他起的。【二乘晦六根之性为空,】二乘功夫比较强了,他知道诸法本空;可是却落入空见。【俱不达空有俱非之旨也。即无明本者:凡夫即具足五住,】五住烦恼。【而长沦分段,皆迷有以为之本也。二乘尚余第五,】第五就是第五无明,五住无明里面的无明。【而未出变易,皆晦空以为之本也。无见者:无空有二见也,凡夫于根性,】翻过来,736页,【除执有之见;】除去执有之见。【二乘于根性,除执空之见也。】凡夫除去执有,二乘除去执空之见。【涅槃:即翻上二种生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为【无漏真净,即离上五住无明。】三界的五住烦恼。【斯即者:盖凡夫除前四住,先得有余涅槃,无漏真净;二乘除第五住,究竟无余涅槃,无漏真净也。】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此即结归诸佛语也。是中,】就是打结的这个结中,与解脱的解中,(【即结中与解中也,】)【言结中】打结的结中,【惟是根结,更无他物,】结就是心中打结了,气、打结了,心中打结了。【能为结元;解中惟是根解,更无他物,以为解元。此诸佛所以同言,更无他物也。】
       
【丑初长行竟。】
 
【楞严经讲义第十二卷终】
 
好!诸位把《义贯》请出来,955页,为了利益更多的众生,有的人在《讲义》受益、受用;可是有很多的人都很感谢师父,因为我不厌其烦的,再把《义贯》再简单的带过去;虽然是简单,碰到需要解释的,师父也是会解释。很多人都跟我讲,说:师父!我真的在《义贯》上很受用!所以,这个就不能跳过去了,开这个《楞严》,务必就是要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对于初学佛法的,他需要更浅显的白话来辅助,所以,师父也需运用我的生命,陪这个初学佛法的人。要不然,你看看我多快乐,《楞严经》讲完了:好!这个《义贯》自己看。那你想想,是不是很大的损失啊?因为那里面有很多的。。。成观法师所写的这里面的《义贯》,他知见是非常正,而且是非常好的,对于修学佛道的人,是有很大很大的帮助!这个就是有时候《讲义》所没有的,虽然念一遍了,但是,这个受用无穷!
      
  再来,翻开955页,入一解六,经文: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因为我们在《讲义》已经讲得很详细了,在这里就只有带过去了,时间的关系。在这里不能像《楞严经讲义》,这样一个字一个字来解释,那讲到我下辈子再来讲《楞严经》,还讲不完!所以,必需要有控制一下时间。
 
【注释】
“六受用根”:就是六根;因六根皆是撷(xié)取外尘而为自身心之所受用,所有称根为受用根。
翻过来,956页,
“谁合谁离”:“合”,就是合中知;也就是根尘相合时能有知觉,便称此根为“合中知”。“离”,就是离中知;也就是必须于根尘分开而有一些距离时才能觉知,便称此根为“离中知”。
六根之中,鼻、舌、身一定要接触,你要闻味道,没有接触到鼻子,鼻子怎么闻啊?这舌头要吃东西,没有尝东西,舌头怎么运作呢?身体一定要接触。所以这三种:鼻、舌、身三根叫做“合中知”。
那么眼睛怎么样?要离中知,譬如说我要看报纸,你从来没有看到人家看报纸这样看的,(师父拟将报纸紧贴眼睛)这样怎么看报纸?这眼睛当然要有一点距离,我今天要看报纸,(师父拟将报纸紧贴眼睛)这样要怎么看报纸?有人这样看报纸的吗?所以要离开一点,对不对?要有离开一点距离,叫做离中知。所以眼、耳、意三根为“离中知”。
很显然地,合中知的根,其所能知道的范围比较受限制,而离中知之根则较无限制;所以修行来说,合中知比较难修,离中知比较容易入。因此拣择六根之中,离中知的眼、耳、意三根较易于修行。
“谁深谁浅”:又进一步于此眼、耳、意三根中比较、拣择,那一根比较深隐莫测,那一根比较浅显易明?很显然地,这三根相较,意根就比较深隐莫测,因为意根是在里面。所以不适合初学的人于此根上修行。而眼、耳二根则差不多,皆浅显易明。
“谁为圆通?谁不圆满?”:再于眼耳二根中的比较,那一根是功德圆满通达的(也就是具一千二百功德的),那一根为不圆满的。则可以知道耳根是圆满的,称为“圆通根”,所以最适合初发心的人来修行。
     “若能于此悟圆通根”:在此,佛只一步一步的提示阿难拣择的标准与方法,而不直接说出答案,令阿难自思自悟,则受用更大。
“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循”,就是顺,依。若依循圆通根与不圆根来修行,它的功用跟成效的速度,几乎有一日跟一劫的倍数之差一样。悟则刹那间,迷则尘点劫,意思就是:悟则一日间,迷就尘点劫了。所以,因此你的根要选对!
 
【义贯】
“阿难,汝今欲”要“逆”溯“生死欲”之洪“流”,而“返”溯“穷”尽此“流”之“根”本源头,“至”于“不生灭”之本源处,“当”悉心检“验此等六”揽尘“受用”之“根”,细察此中“谁”是“合”中知、“谁”是“离”中知?再进一步来勘察,“谁深”隐难测?“谁浅”显易明?最后复验于根之功德中“谁为圆通”根?“谁不圆满”?“若能于此”勘察拣择之后,“悟”知“圆通”之“根”,而作“逆”溯“彼无始”以来妄心与妄境互相交“织妄”成之“业流”,此时若“得”依“循圆通”之根,“与”依彼“不圆根”而修者,其功效几乎是“日”与“劫相”较之“倍”数之差。
 
经文:【“我今備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注释】
“我今備显”:“備(备)”,就是完全。我现在已经完全开示了。
“六湛圆明”:六根本自湛然圆明。
“本所功德,数量如是”:也就是如上文所示的各根之功德数字。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这就是证明了四弘誓愿的“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必要性;须知成就佛道必须是发无量大心,誓愿广修无量妙法,方能广度无量众生,不是修一个或两个法门就能成就无上菩提的;无始来,没有一尊佛是只修一个法门而成佛的,诸佛世尊都是修集无量福德、智慧,而乃作佛。是故修行人切忌得少为足、或者是修少为足;若得少为足,就是随顺声闻缘觉的心态,非大乘根人。
有一次,一个晚上,我要早一点休息,躺下来,突然有一个具足威仪的比丘现前,现这个比丘相,清净比丘相,具足威仪。然后就问师父说:敢问上人!初学佛法,一直到终至成佛道,依于何法而修?我于梦中;也不算是作梦,那个还很清醒的时候告诉他:随顺真如而修行,初发心即成等正觉,等正觉也就不离初发心。那个时候应该算是在休息的状态,有现一个比丘相来请法。你看!在那个时候,还是这样跟他讲:当随顺真如而修行,中间永无委曲之相,真如,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初发心就是。。。所以,师父在那个时候,单刀直入的就跟他:当依真如,随顺真如而修行。在这里也是跟大家一样,劝导大家当依真如而修行,不要像二乘人。
 
底下,说:“于其中间亦无优劣”:可见佛于六根,乃至六尘、六识,一一都修行成就,而且无分别其功德之优劣,一一门中,皆等心修学,皆悉成就。佛之所以为佛,即在于如是处:如是发心、如是精进、如是智慧平等。
“一门深入”:现在这“一门深入”,尤其在这个末法时期,没有善知识开导,《楞严经》也很少人看、也很少人讲,所以对这个“一门深入”误解太大!现在的人,一门深入误认为说:我只要念佛,其他法门都不看;我只要诵一部经典,其他法门都不看!这个就是深深的误会了佛意。所以佛讲的一门深入是指耳根,解六结,越三空,才有叫做深入嘛,有浅(才有)叫做深嘛!对不对?动、静、根、觉、空、灭,解六结;越三空:人空、法空、空空。是不是?这叫做一门,耳根门一直深入嘛!现在把这个“一门深入”错会了解释了,完全不符合佛的意思,完全不符合!
底下,“一门”,指一根门。这与当今常听人说的“一门深入”完全不同。所以你看这个成观法师的知见,跟师父是完全一样的。今人所说的“一门深入”,大都是指劝人只诵一经、或只念一咒、或只念一句佛号就好,而称为“一门深入”,底下那个成观法师讲了:此等实是修少为足。然以末世众生根器钝劣,不堪多修,勉强不来,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啊!只不过,若不堪修行,亦不可以因此而找一个合理化的借口、冠冕堂皇,而欲以此自掩、自高、自大,人家不按照他这样做,否定全世界的人统统错,只有我们这个是对,这个就是最糟糕的!如是即堕“劣慢”,劣慢就是本来程度就很差了,还起傲慢叫做劣慢。劣慢就是程度本来就比人家差了,还起我慢,掩藏自己的缺点,还起高傲,不想让人家看到他的缺点,这个叫做劣慢。即如六祖大师所说的:“譬如凡夫、自称国王”,了不可得。而应自觉知,应自忏悔宿业障重、不堪修行,以期业障消除,发起大心,修行无量、无上之法,方是正途。
 
960页,【义贯】
“我今”已完“備”地“显”示“六”根本即“湛”然“圆明”,其“本所”具之“功德”之“数量如是”如同上述。“随汝详”察后拣“择其可入者,吾当”开“发”显“明,令汝”于无上道得“增进。十方如来于”根、尘、识之“十八界”中,其“一一”法皆已“修行”,而且“皆得圆满无上菩提”,然“于其”一一法“中间,亦无优劣”之分别。“但”以“汝”根器“下劣,未能于”其“中”皆得“圆”满“自在”之“慧,故我”方“宣扬”而“令汝但于一”根“门”中“深入”。若于彼根得“入”于“一”真“无妄”之地,则“彼六”能觉“知”之“根”,即能“一时”俱得“清净”。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注释】
“须陀洹果”:小乘之初果,义为入流,或者叫做预流。“预”为参与之义。也就是须陀洹已入圣人之流,参与圣人之流。为见道位,因于此初见真谛,所以叫做见道。
 
“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見所断惑”:“见所断惑”,简称见惑,因为是在见道位上一时顿断;所以,理可以顿断,可是那个习气要事修,就很难了!所以,见惑可以一时顿断,三界之见、见惑;可是那个思惑就很难,思惑就是习气。所以,修行什么最困难?断习气难!称为见所断惑。三界的惑(烦恼),分为“见惑”跟“思惑”,依小乘之说,三界之见惑共有八十八使,其中欲界有三十二使,色界与无色界各有二十八使。这八十八使见惑主要的内容,因为我们都讲过好几次了、无数次了,所以,这个就念过就好。
一、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为什么叫利?速度最快了,最执着的就是这个。身见,任何的时间,只要一只蚊子一叮到,就叮到我的身,就打死它了!速度最快的就五利使,毫不考虑的,就是说身见难断。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二、五钝使——贪、瞋、痴、慢、疑。
五钝使,就是反应稍微慢一点,才起贪、瞋、痴、慢、疑。我起了身见,再来接下去就要贪了。那么虽然这个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这个道理来讲,诸法都空,好断,没有错,身见空、边见空、邪见空、见取见空、戒禁取见空,这个好断;但是问题来了,他内心里面的贪、瞋、痴、慢、疑,还是一样!这个包括出家众、在家众,修行都是这样,道理大家统统懂;可是那个情绪、烦恼就是控制不住,就是控制不住。这个时候,师父就帮不上忙了,讲经说法,可以让你理可以顿断,那么习气,你放得下放不下,还要看你个人了,我们帮不上忙了。你不想改变你自己,诸佛菩萨现前也没有用!所以我们要亲因缘、要增上缘,师父就是增上缘,那么,你那个亲因缘,落实到你内心里面的修行,这是你个人的问题,师父帮不上忙,你的习气不断,那也不关我的事情,我也无能为力!
“使”,就是义为役使,驱使,以此等惑能驱使或役使众生去造诸妄业,故称为使。这八十八使见惑就是所谓“分别我执”。
 
962页,“根中积生无始虚习”:这个在《楞伽经》讲的是讲无始。。。你写一下,《楞伽经》讲的跟这一句是一模一样;但是,字不一样:无始过妄习气计着。无始,罪过的过,虚妄的妄,无始过妄习气计着,计就是计算机的计,着就是执着的着。无始过妄计着,这个就跟这一句一样,意思就是好难好难断!962页,根中积生无始虚习,诸根中所积集的无始的虚妄的习气。这便是三界的“思惑”,也就是“俱生我执”。俱生我执的思惑,依小乘之说,共有八十一品,其主要内容为:贪、瞋、痴、慢。因为疑以及五利使的五见,已经在见道位的时候一时顿断了,所以见道位后,于四谛法不再有疑,于世间以及外道之种种邪知见(五见),也都不再生起疑惑,所以初果以上便只要修断贪、瞋、痴、慢四惑。而这四惑又分为欲界九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及及色界三十六品(上面的九品乘以色界四禅天,9×4=36),无色界三十六品(亦是上中下九品乘以无色界四禅天,9×4,又是36),所以三界思惑之总数为:九加三十六加三十六等于八十一品。
  
“彼习要因修所断得”:这一句话重点就是:修行是点滴的功夫,真的要下功夫,就是一定要把无量劫来的习气,当作是你的敌人。所以,对自己的妄想、妄行为、妄思惟、妄动,一定要好好的约束自己,不可以变成脱缰的野马。六根奔于六尘,世间哪一个不是这样?财、色、名、食、睡,根缘尘,哪一个不是像脱缰的野马?失控!是不是?赌博可以赌七天七夜,跳舞可以跳好几天好几夜!对不对?真的!所以说:我们贪着某一件事情,就很难断了,何况财色名食睡?所以,要修这个其实是不容易!
 “彼习”,就是指俱生我执的习气,也就是三界八十一品的思惑。此八十一品思惑,与八十八品见惑比较起来,因为见惑可以在见道一时顿断,而思惑却不能一时顿断,而须在各个果位的修证当中,分阶段而断,直到证阿罗汉的时候才完全断尽。
  例如得须陀洹果后,还须七次到欲界来受生,则于前二生之中,断一品(上上品)思惑,因为最难断了,所以上上品要二辈子来断思惑。其他五品惑为从第三生起到第七生(共五生)每一生各断一品,因为上上品最难断,所以断二生才能断得了。963页,第三生中断上中品思惑,第四生断上下品思惑,第五生断中上品思惑,第六生断中中品思惑,第七生断中下品思惑——至此六品思惑已经全断,而证斯陀含果(这是二果)。
证了斯陀含果后,就再来欲界受生一次,便不再来,所以斯陀含名为“一往来”(其实是:“一来往”)。二果斯陀含来受生时,即于彼一生之中,断下上、下中、下下三品思惑,而证阿那含。
阿那含义为“不还”,也就是不再来欲界受生,此生报尽,即生于色界之无顶天,无顶天,梵文“阿迦尼咤天”,而于彼天上断尽最后七十二品思惑无明而证阿罗汉果。
当然,这是依常途而言,如果他因缘好的,得遇佛世尊或者大菩萨开示、加持、并不需要一定要经历这么多生,也可于当生证得初果后,不久就是证阿罗汉果,这种情形也是很多的。方知佛世尊威神之力不可思议,善能拔济众生出生死泥。
所以在这个地方讲这个加持,在这个经典里面讲:十方十地菩萨、等觉菩萨,都一定要经佛的加持,否则没办法成佛,十方!这个加持可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十方诸佛一定要灌顶加持,否则他没办法成为妙觉。这个就告诉我们:有时候说说法,有时候还是要加持灌灌顶,所以这个安乐妙宝,就会显得非常的重要。所以为什么有一些众生来到这个地方,来到这个地方,有时候他问了一些佛学问题,师父也是跟他加持、跟他灌顶,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至少他有一个增上缘。或者是跟他摩摩顶,跟他加持灌顶,为什么?因为这个加持——增上缘,也是很重要!
由于须陀洹到阿那含之间的九品思惑之修断,比较复杂,兹再以表列如下,以俾了解:
三界思惑修断表(最初九品)
品位 上 中 下
上 上上品
初果前二生断 中上品
初果第五生断 下上品 二果一生中断→证三果
中 上中品
初果第三生断 中中品
初果第六生断 下中品 
下 上下品
初果第四生断 中下品初果第七生断→证二果 下下品 

964页,三界思惑修断表(最初的九品)
     上上品,初果前二生断,上中品,初果第三生断,上下品,初果第四生断。
     看中品的,中上品,初果第五生断,中中品,初果第六生断,中下品,初果第七生断→证二果。
底下是: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这二果一生当中就断→证三果阿罗汉。
这个表格一画就更清楚!
 
     964页,中间,“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生、住、异、灭”,指法执俱生之生、住、异、灭四相。“分剂”,就是分齐,义即四相的分际与齐限(就是范围)。“头数”,就是如果细而推之,则四相之中,每一相又都各得有四相,譬如说生相当中有“生相”之生、“生相”之住、“生相”之异、“生相”之灭等,所以头绪纷乱,数量无尽;而此境界非二乘智之所能知。“何况”,是指阿难虽已证初果,断八十八使见惑(分别我执),但仍旧连最初的九品思惑(俱生我执)的修断之事尚且不知,更何况九品以上的七十二品,乃至法执俱生无明的生住异灭,更加无从知道。又,法执俱生的生住异灭,依《起信论》而言,则三细中的无明业相为“生相无明”;三细的见分、相分以及六粗中的智相、相续相就是“住相无明”;六粗中的执取相、计名字相为“异相无明”;六粗中的起业相为“灭相无明”。
    这个我们在楞严经的《表解》都讲过了,楞严经的《表解》都讲过了、也念过了。
 
【义贯】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得“逆”彼无始织妄所成之业“流”?又如何能“深入一”根“门”?以及如何“能令六根一时”皆悉“清净”?
“佛告阿难:汝今已”证“得须陀洹果,已灭”了“三界众生世间”的八十八使“见所断惑。然”你“犹未”能“知”诸“根中”所“积”集“生”长之“无始虚”妄俱生我执之“习”气。这个俱生就是先天性带来的,先天性带来的,小朋友一出生,他就会哭泣,不哭泣叫做不正常,这本能。小朋友一出生,你不要告诉他:你要喝奶!不用!把妈妈的奶放在他嘴巴,他就会吸,很自然的,这个就是本能,俱生,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我们与生俱来的,就是执着这个我。这个俱生我执之习气,(八十一品思惑),“彼”俱生我执之“习”气“要因修所断”而“得”除灭,
这个修就是要下功夫,你要这个修,要怎么修习气呢?一、要先远离,要先修远离,因为这个境太强,对凡夫来讲,这个境太强;对证悟来讲的话,这个境根本是虚妄的,他走到哪里,他都是一样的。可是对凡夫来讲,要先远离,哪里会伤害你的法身慧命的,不要接近;哪里会让你的身口意不清净的,这个人、这个空间,不要接近。先修远离,然后在内心里面,坚定自己的意志。所以,禹何人也?舜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佛菩萨是何人?我们有为者也会像佛菩萨一样,只要你肯,再下定决心;没有下定决心没办法,因为习气太难断了!我举一个例子,做水陆法会的时候,有一个比丘,从他的僧袋里面,每次在吃饭都拿一瓶东西出来,刚好坐在我旁边,我说:法师!你那一瓶是什么?他说:这个辣椒好吃!辣椒好吃。他说:我呀可以不吃菜,但是,一定要吃辣椒。(笑),没有那一瓶辣椒,怎么都是吃不下!你看,他还不是贪嗔痴喔,只是喜欢那一种辣味,就断不了了!“人家二六时中念佛,我这个二六时中都带一瓶辣椒!”不管走到素菜馆也好,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法会走到哪里,僧袋拿起来,一定一瓶辣椒!他就是喜欢,他就是喜欢这个滋味;这只是辣椒而已。你看喔,一瓶辣椒,你看,就断不了。这个不好断,这个味觉,这么强烈的习气的执着!
底下,所以,破俱生我执之习气,要因修所断而得除灭。这些你尚且不知,更“何况此”菩萨修证当“中”,除了我执无明以外,还有法执无明之“生、住、异、灭”四相,其“分剂头数”(大分类以及细分类)、四相当中又各有四相,头数无量,实非你以及二乘人所能知。(以法执无明四十二品,为菩萨于四十二阶位当中修断。)
 
底下是:一与六皆由于妄
 
经文:【“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
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注释】
“头奚不履”:“奚”,就是何,为何。“履”,就是行,走路之意。头为什么不能走路呢?或者是:为什么不用头来走路呢?
 “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如果光是你的耳它自己便能听闻,就用不着身体了;既然用不到身体,则听闻一事便与身或者是口都毫不相关了。但是,却是息息相关。
 “口来问义”:口为什么来问义呢?如果听闻真的与身口无关,为何在听法的过程当中,口竟然会来问义?显然那口也是在懂了刚才所听的法义之后,而有问题,所以才会开口来发问。因此可知,耳闻之时,口并非完全无知;所以耳闻之事并非与口完全无关;因此耳闻之时,不只是耳一根有觉知,身体其他诸根也都有所觉知。因此,即使在凡夫位中,六根也非绝对不相通的;结论:因此说光用耳来听闻,是不对的。
 “非一终六”:六根既非一,然终究还是现出六用之差别。
 “非六终一”:而六根既非真正有六,是故终究还是归于一性的。
 “终不汝根元一元六”:总不应该说你的六根元本是一、又元本是六吧?这样是互相矛盾的。
 “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沦替”,就是沦溺交替。由于从无始以来,从真起妄,依惑造业,故称颠倒,又依业受报,故成沦替,沦溺苦海,生死交替。
 “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故于原本圆满湛然常无一六之性当中,而有一六之义虚妄生起。
 “虽得六销”:“六”,就是六用。虽得六用销止,也就是六用不行(不起现行了)。
 “犹未亡一”:“亡”,就是销除。“一”,就是根结之全体。
 
【义贯】
“今汝且观现前”的“六根”,究竟“为一”抑“为六?阿难,若言”是“一者”,则“耳何不”能“见?目何不”能“闻?头奚不”能“履”地?“足奚无语?若”说“此六根决定”是“成六”种不同者,“如我今”在此大“会”之中,正“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之中,究竟是“谁来领受”佛语的?
“阿难言:我”是“用耳”来听“闻”的。
“佛言:汝耳”若“自”能“闻”,则“何关”你的“身”与“口”?若听闻一事与身口无关,则于听闻过程当中,“口”怎么会“来问义”,而且“身”怎么会“起”而“钦承”佛之教旨呢?表示这个是息息相关的。“是故应知”,六根目前虽“非一”体,而“终”究还是现起“六”用之差别;六根既“非六”种,“终”究还是归于“一”性的。“终不”当言“汝”之六“根,元”本既是“一”,又“元”本是“六。阿难,当知是根”未结之前,本无数量,所以既“非一”也“非六”,然“由无始”以“来”从真起妄,依惑造业,所以成“颠倒”,依业受报,所以成为“沦”溺苦海、生死交“替,故于”原本“圆”满“湛”然;常无就是本无的意思,常无一六之性中,本来就没有一六性中,叫做常无。常常无常常无,就是表示本无的意思。然本无一六之性中,而变成为有“一六”之“义生。汝须陀洹,虽”已“得六”用“销”止,意思就是:六根不再向外攀缘这个六尘了。已得六用销止,然“犹未亡”根结之“一”个全体。
 
970页,经文:【“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注释】
“参合群器”:“参”,就是加入、放置。“合”,就是合于。“群器”,就是种种器皿。此言在虚空当中放置种种的容器。
 “由器形异,名之异空”:这一段,成观法师讲得特别详细,而且讲得很好!所以,这个就是我们主张,要把《义贯》念一遍的原因,他这一段讲得非常好,他把它发挥出来;像《楞严经讲义》就没有发挥到这么淋漓尽致,这一段法师讲得非常好!
由器形异,名之异空,由于所放的容器的形状不同,我们就把那容器中的空间,赋予不同的名称;例如圆形的容器之中的空间,我们就称之为圆空;方形容器之中,就称为方空。虚空比喻一真本性。种种容器比喻诸根,容器中的空间比喻被分隔起来的一真如本性。种种名字比喻诸根之名。诸根虽有种种假名,但其中的一真之性却永远如一,绝不会因被隔开而有所改变,也不会因被赋与种种假名而有所不同。971页,正如同容器隔开虚空,而且此虚空因而被强加赋与一个假名,但此器中的虚空,既不会因被隔开,而其性有所不同,虚空还是虚空,不大也不小,只是被隔开。也不会因得了假名,而其性有所改变;更进一步说,器中的虚空,看似被隔开,其实并没有真正被隔开,众生妄见以为器物能分隔虚空,然实无隔,(正如抽刀断流一般,但是众生妄想,虚费工夫,于流无损。)不但器具实无分隔虚空,甚至连分隔后的假名也是没有的;所以器所分隔的空间,不但无实,而且无名,其名与实俱是虚妄。同样的,诸根分隔本心一真如性,成为六精明的空间;然此分隔亦实无隔,即使有妄尘黏于湛然一真之体上,令幻成似六根之色,而形成对一真之体恍若有隔之状,也得其隔之假名,然实无隔,所以其名也是不实虚妄。然众生以(因为)依照无明,颠倒取相,这个就是重点:因为无明,又颠倒、又取相,所以,所有众生就逃不了!认为实有相隔,并依其隔而赋与各异之名,然后循名取实,认为既有不同的名称,就应有不同的作用(这就是《起信论》所说的计名字相),就如同世间政治上,先安一个官位名称,然后再来界定此官位所应有的职权一样——先有官位,再有职权;职权是从官位的名位而来的,而非先有职权,再依其职权给他官位。世间许多的事率皆如是颠倒。但此颠倒,众生都视为当然,所以,也没有什么发觉。也就是所谓的“理当如是”。而此颠倒,是从无始无明开始,从自身自心上的六根分隔、赋与名称,就已经开始了,之后才施行于种种外尘六境。
那么这一段看了以后,你就会知道,其实万法皆是一真本性,你大悟以后,对这个到处走一走、观光,你怎么看怎么空,你怎么看怎么空。像我出国观光,跟一般不一样,我一定要运动,因为在讲堂空间太小,太小了,走出去要运动一下,被十个人拦截,十个人!走到那边被拦截,问问题;走到那边又问问题;走到那边,碰到大学的同学;走到这边,统统认识!所以在这个讲堂,变成很难出去运动,出去运动。名人有辛苦的一面,辛苦的一面。所以就变成说:唯一的地方就是稍微比较乡下,或者怎么样。如果《楞严经》讲完了、《楞伽经》讲完了,可以稍微台东、花莲空气比较好一点的山上,什么拉拉山啦、什么大禹山啦,再看看有什么,去那边住一个礼拜,没有人吵的地方,没有人吵的地方。然后你就会跟我讲:师父!静也是尘。谢谢开示,谢谢!(师父抱拳以示谢意)这些徒弟愈学愈厉害了(笑),还会跟我顶嘴。这个就是这样子。所以我现在变成说在讲堂很难出去运动,非常难!无处可去。对不对?
那么,如果你大悟的时候,你的心境永远都是一如,看哪里,看山,它还是空,是不是?你哪里去都是一样,文化的地方啊、表演的地方啊;再来,或者是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历史,到欧洲有欧洲的历史。对不对?像我们到欧洲区,这个是腓尼基人,是怎么样子;什么族是怎么样子;这个路易十几,讲那个我们都没听过的,你如果讲秦始皇、唐太宗,我还听过,开封的包公等等就曾听过,讲那个就。。。我几时在记那个?所以我们到澳大利亚去的时候,对不对?导游就讲:这个是英国的殖民地。介绍一下,有认识一下,回来就全忘了!所以说:这个出国嘛,看情形啦,看情形。
 
 底下,972页,
“除器观空,说空为一”:谓世间人若将器皿除去再来观空,这时候就说空是一体的;意思就是说,可是当有器皿在的时候,他们却说并非一体,所以此实是依相而妄见!事实上,即使是器皿在的时候,虚空又何尝不是一?又何尝有被分割过?这比喻凡小之人,必须等到亲见六根尽除、且六识尽伏,这时候才认识心中本具的清净一相,否则(若根识未销)他便计仍有所隔碍。
 “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同”,就是一。“不同”,就是异,也就是说分隔之相。那太虚空怎会因为你放几个盒子、几个桶子,就被你分隔成为不同的空间了?或者是因为你拿掉几个桶,就又恢复、变成一个整体、无分隔的空间了?正如你心中一真的虚空,怎么会因你揽尘而妄结几个根,就被你分割成不同的种种心心所?又怎么会因为你的修证而打通诸根的隔阂,便真的成就了一个清净通达的心(如是之心便为圆通——然而心本自圆通,乃自心妄想见,而成不通。)
所以简单讲:你只要不被妄想牵着走,就叫做修行,你只要不被妄想一直牵着走,就是修行,你只要不被妄想习气一直牵着走。譬如说:你对一件事情不满,好!偶尔生气一下就好,生气一下就好了。如果说经过一个钟头,你还生气,就表示你被牵着走了。如果今天不愉快的事情,到明天重复一直讲,那就又变成被牵到明天了,这个无明习气又被牵到明天了。如果一年还解决不了这个恨,那就被牵一年了;十年,兄弟之间的阋墙,到现在十年都不能解决,那就表示你的心被无明习气、妄想牵着十年,都没有办法冰释,这个多么的可怕!
因此聪明的人,或者是有智慧的人,我们习气还没有断;可是,我们在短的时间里面,就会把它放下,放得光光的!明天起来,哪一个人与我们有仇怎么样,统统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有时候,忘是一个优点,健忘也有它的好处。
可是很奇怪喔,世间人的健忘症,他什么会忘,可是仇人不会忘喔!有一个亲戚跟我讲,说:师父!我年岁大了,我在客厅想到的事情,要去冰箱拿一件东西,我走到冰箱,咦?忘记我要拿什么,又回来客厅坐一下,啊!就想到了,又走到冰箱,又忘记要拿什么,又回来客厅:我到底要拿什么?想到了,去的时候,印象会忘。那我就问他说:那某某人、某某人以前对你怎么样。喔!那个人实在是可恶啊!他会忘掉所有身旁的事,那个仇人欠他多少钱,他死都会记得!这种健忘症怎么会那么可怕?该忘的不忘,可是不忘的,他忘光光,这个是很可怕的!
所以,在座诸位!你要道业精进,从心中彻底的洗练,彻底的洗,就像一件肮脏的衣服,要好好的洗,然后用棍子打,打,打那个衣服,当你在捣练这个衣服的时候,要把衣服,为了洗干净,古时候人洗衣服,你看他拿那个棒子,对不对?打。。。我们对我们的习气,内心里面身口意的习气,不能客气,就是要棒打习气,勉强自己。所以修行很辛苦,不容易!放任习气容易啊,对不对?放任习气,贪嗔痴慢疑,一下子就很享受、很舒服;但是业力在后面、苦在后面。
 
底下,“何况更名是一、非一”:更何况你硬派给它一个假名,称为是一个虚空、或非一个虚空。“非一”,就是多,因为若摆的容器多,所见的虚空也多。如一个心中,由有诸根、诸识,所以妄见之心心所法也成多,而非是一心。例如儒家言人有魂魄之分,死后魂升于天,魄降于地。又道家言人有三魂七魄。凡此皆是于一心体中妄见成多相。
 
【义贯】
“如”于“太虚空”中“参合群器”(放置各种容器),“由”于所加的各个容“器”之“形”状相“异”,我们便“名之”为互“异”之“空”;又,世间人若“除”去容“器”后再来“观”彼无器之“空”间,便“说”那个“空”间又回复“为一”体了!(而空,不管有器、无器,都不曾分隔,今虽除器,又怎能说是回复成一体呢?正如你的一真如心,不管有六根、还是没有六根,都不曾被隔碍过,今虽修证而得除根之障,也不能说此心是回复到本来通达的一心!)“彼太虚空云何”可“为汝”以参合几个容器就“成”为“同”或者是“不同”之相呢?“何况”你又“更”为之妄立“名”言,而说此虚空“是一”,彼虚空“非一”,岂非妄上加妄呢?然“则汝”能“了知”之“六受用根,亦复如是”(此六受用根,有如自性虚空中,放置六个器皿;虽参合了六器,然彼自性虚空实未被分割,更无得种种名;是故,无论是有六根互异之用,(如在凡位时),或六根不隔而互通,(如在圣位已证圆通时),然真如本心却始终是一,从未真正被分隔过,也没有种种的异名;是故此心,自无始来,无“同、不同”,或“一、不一”)。
 
底下是:揽诸尘结六根,
经文: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注释】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二种”,就是二种色尘,因为明跟暗是一切色法之源。眼睛看的不是明就是暗。“相形”,就是相对比、相形显。由暗来形、对比这个明;由明来相形暗。所以说:由明、暗这两种色尘互相对比形显。
 “于妙圆中黏湛发见”:“黏”,就是黏住。“湛”,就是湛然之真体。“发见”,就是发为见精。此谓,于妙觉圆湛性中,黏住湛然之真体,而发为见精。这个就是八识之见分。既有见分,则必然欲有所见;欲见则见,所以成为相分。
 “见精映色”:“映”,就是照。能见之见精(见分)再反照于相分之妄色。
 976页,“结色成根”:见分再结相分之妄色,而令色心和合,结成眼根。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根”,这是指胜义根。“元”,就是最初,元本、本源之义。“清净四大”,也是指胜义根而言。此谓:被看作是清净的四大所成的胜义根。
 “因名眼体”:“因”,就是依。依胜义根,而有浮尘根,意思就是:有神经系统,然后又有肉眼,名为肉眼之体。
 “如蒲萄朵”:“蒲萄”,就是我们所讲的“葡萄”。“朵”,就是粒、颗。形状如同一粒葡萄;是指眼球。
 “浮根四尘”:“浮根”,就是浮尘根,也就是扶尘根。此浮尘根乃四尘所成。什么四尘?是:色、香、味、触。为什么叫浮呢?浮在外面啊,让你大家很清楚看到根,浮尘。
 “流逸奔色”:“色”,就是指色尘之境。这个叫做,循色流转,纵逸无度,奔驰于色尘之境,以致为尘所局,不能超越。
外国前几天报了一个报导,有一个人,九十岁了,生了五十个孩子,五十个孩子,九十岁了,生五十个孩子。他说他一辈子,就是这个叫做最对味了,其他没有兴趣的,一直生。。。生了五十个。不过不会比以前的皇帝多啦,以前的皇帝不晓得生多少,就不知道了,五十个还不是最多的。所以每一个人只要没有听到佛法,这些众生,财色名食睡,随便哪一关都跳不过去。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动静”,指音声之动尘(有声之声)与静尘(无声之声)。这个就是:由动、静等二种声尘相击。
 “如新卷页”:形状如新卷之荷叶。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由通、塞等二种香尘互相显发。
 “如双垂爪”:形状如同下垂之双爪。
 
【义贯】
“由明、暗等二种”色尘互“相”对比“形”显,而“于妙”觉“圆”湛性“中,黏”住“湛”然之真体,而“发”为“见”精(第八识之见分)。所以这个见精,简单讲:就是一念妄动而来的。此“见精”对“映”于相分之妄“色”,而“结”此妄“色成”眼之胜义“根”,此胜义“根”即为浮尘根之本“元”,而被“目为”(看作)由“清净”之“四大”所成,“因”于此胜义根所成之浮尘根即“名”为肉“眼”之“体”,其形“如葡萄朵”(就像一粒葡萄);而此“浮”尘之眼“根”乃色、香、味、触“四”微“尘”所成,此浮尘根于是循色“流”荡、纵“逸”无度,“奔”驰于“色”尘之境,而莫知返。
 
“由动、静等二种”声尘“相击,于妙”觉“圆”湛性“中黏”住“湛”然之体而“发”为“听”精。此“听精”对“映声”尘,“卷”摄“声”尘“成”为耳之胜义“根”,此胜义“根”为浮尘根之本“元”而被“目为清净四大”所成。“因”于此胜义根所成之浮尘根,即“名”为肉“耳”之“体”,其形“如新卷”之荷“叶”,此“浮”尘“根”乃色、香、味、触“四尘”所成,终日“流逸奔”逐于“声”尘之境,而莫知返。
 
“由通、塞等二种”香尘互“相”显“发,于妙”觉“圆”湛性“中,黏”住“湛”然之体而“发嗅”精。此“嗅精”对“映香”尘,吸“纳香”尘而“成”为鼻之胜义“根”,此胜义“根”为浮尘根之本“元”,而被“目为清净四大”所成。“因”于胜义根而成之浮尘根即“名”为肉“鼻”之“体”,其形状“如双垂”之“爪”,此“浮”尘之鼻“根”乃色、香、味、触“四”微“尘”所成,终日“流逸奔”逐于“香”尘之境,而莫知返。
 
978页,经文: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
 
980页,【注释】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恬”,就是淡,无味。“变”,会变来变去的,变迁,有味之义。由于恬淡以及有种种的味等两种味尘互相显发。(“恬淡则无味”也是一种味。)
 “绞味成根”:这个“绞”,就是旋取。尝精旋取诸味而成尝根。
 “如初偃月”:“初”,就是月初。形状如每个月初的月亮,就是半月形。
 “抟触成根”:“抟”,就是抟取。觉精抟取触尘而成身根。
 “如腰鼓颡”:“腰鼓”,又名细腰鼓,是一种乐器,大的用陶制的,小的用木制的,形状是头尾是粗、中间是细的。所以细腰鼓的形状就是类似葫芦一般。(又,西洋的吉他也是两头大、中间细。)“颡(sǎng)”,就是鼓颡。
 “黏湛发知”:“黏”,就是黏住。“湛”,就是湛然之体。“知”,就是意根之知精。这个是说,黏住湛然之真体,而发知精。
 “因名意思”:“因”,就是依于。“意思”,就是意根之体,以有思量处就是意根所在,所以用这个“思”字。此言,依于胜义根所成之浮尘根,也就是称为“意思”(意根),就是肉团心。
 “如幽室见”:“幽”,就是暗。就像人在暗室中见物——暗室中见物,就表示实非有见,而是妄有所见;意根向内照见法尘,亦如是。
“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觉明”,就是一念妄觉,欲有所明。“有明”,必求有所明。“明觉”,就是妄明之妄觉。此言,这六根,由于最初一念妄觉而欲有所明,以此必求有所明,遂转真觉为妄明之妄觉。
 “失彼精了”:“精了”,就是真精明了之性。此谓,因而失去了真精妙用之性,而变成了第八识识精。
 “黏妄发光”:“妄”,就是第八识精。“黏”,就是被黏之义。于是真性被第八识的识精、见精,怎么样?黏住了,而发出见分之光。虽然也看得到、也听得到,可是,已经是加了一层妄了。
 
【义贯】
“由恬”淡、“变”迁(无味以及有味)“等二种”味尘互“相参”对,“于妙”觉“圆”湛之性“中、黏”住“湛”然之真体而“发”为“尝”精。此“尝精”对“映味”尘,旋“绞味”尘而“成”舌之胜义“根”,此胜义“根”为浮尘根之本“元”,而被“目为清净”之“四大”所成。“因”于胜义根而成之浮尘根,即“名”为肉“舌”之“体”,其形“如”月“初”之半圆形“偃月”,此“浮”尘之舌“根”乃由色、香、味、触“四”微“尘”所成,终日“流逸奔”逐于“味”尘之境,而莫知返。
 
“由离、合等二种”触尘“相摩”相交,“于妙”觉“圆”湛之性“中,黏”于“湛”然之真体而“发觉”精。此“觉精”对“映”于“触”尘,并“抟”取“触”尘而“成”身之胜义“根”,此胜义“根”为浮尘根之本“元”,而被“目为清净”之“四大”所成。“因”于胜义身根而成之浮尘根,即“名”为肉“身”之“体”,其形“如腰鼓颡”,此“浮”尘之身“根”乃由色、香、味、触“四”微“尘”所成,终日“流逸奔”驰于“触”尘之境,而莫知返。
 
“由生、灭等二种”妄尘“相续,于妙”觉“圆”湛性“中,黏”住“湛”然之真体而“发知”精,此“知精”对“映”于“法”尘,“揽”取“法”尘而“成”胜义之意“根”,此胜义“根”为浮尘根之本“元”而被“目为清净”之“四大”所成。“因”于胜义根而成之浮尘根,即“名”为“意思”之体,(意思就是意根之意)。犹“如”人在“幽”暗的“室”中“见”物一般,所以意根是内照法尘亦复如是,此“浮”尘“根”乃色、香、味、触“四”微“尘”所成,终日“流逸奔”逐于“法”尘之境。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最初一念妄“觉”欲有所“明”,强迫本性要明,结果变成无明。以此必“有”所“明”,遂转真觉为妄“明”与妄“觉”,因而“失彼”真“精”明“了”之性,而变成第八识精,此“黏”住于真性之“妄”觉因而“发”出见分之“光”。
 
 983页, 离尘无结,
 经文:
 【“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注释】
翻过来,984页,
“离暗、离明,无有见体”:若离于明、暗两种尘,明是尘,那么,暗还是尘,灰尘的尘。也就是无有能见之妄体聚结成根,黏于精明之体。
 “元无听质”:原来也没有能听之妄质(就是妄体),根尘是一对的嘛!聚结成根。
 “了知安寄”:就是能了知的妄体,何所寄托?
 
【义贯】
“是以汝今”若能“离”于“暗”、又“离”于“明”二种尘,就“无有”能“见”之妄“体”聚结成根,黏于真性;若“离”于“动”、又“离”于“静”二尘,亦“元无”能“听”之妄“质”聚结成根,黏于真性;若“无通”又“无塞”二尘,则能“嗅”的妄“性”之体“不”得“生”起;“非”有“变、非”有“恬”二尘,则能“尝”之妄体“无所”自“出;不离、不合”(也就是没有离跟合这二尘)、则能够妄“觉触”之体“本无”;“无灭、无生”这二种尘,则能“了知”之妄觉之体“安寄”(就是何存)?
 
985页,经文: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明本耀;耀性发明,诸馀五黏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这一段重要的就是叫你离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离动相、离静相;离合相、离离相;离恬相、离变相;离通相、离塞相;离生相、离灭相;离明相、离暗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这一段归纳起来,就是这个意思。
 
【注释】
 “随拔一根”:“随”,就是任,任凭也。“拔”,就是选拔、选择。随你自由选择一根去修行;也就是不用六根齐修。但这并不是说:不可以六根齐修,而是唯恐钝根的人不能堪任。
 986页,翻过来,“脱黏内伏”:“伏”,就是向。令脱离于所黏之妄觉,而向内照。
所以,在座诸位!修行不是外奔,而是内照,关键在这个地方。外奔就一直往外生死流;内照,解脱的日子、幸福的日子就到了!世间人所谓的幸福跟快乐,只是寄托在某一种时间、空间的安稳性,或者是知足性;而佛教讲的幸福跟快乐不一样,就是永恒的幸福,它是永恒的快乐,是以法究竟解脱,为真正的幸福。这不像于世间人寄托在家庭、事业、夫妻、儿女、感情,说:我们很幸福、很快乐!不一样!我们拥有的幸福快乐是建立在真理。
 
“伏归元真”:伏归于本元一真之心。
 “发明本耀”:开发本明光耀之性。
 “不由前尘所起知、见”:“由”,就是循、依。六根圆脱之后,就能不依循现前十二种尘所起六精之妄知妄见。
 “明不循根”:照明一切而不循胜义以及浮尘二根。
 “寄根明发”:“寄”,就是借,由,就是托。只是经由此二根,而令本明发起功用。
 
【义贯】
“汝但不”依“循”声尘之“动、静”相,触尘之“合、离”相,味尘之“恬、变”相,嗅尘之“通、塞”相,法尘之“生、灭”相,色尘之“明、暗”相,“如是十二诸有为相”,不顺流奔尘,即“随”你选“拔”六根中任何“一根”去修,令其“脱”离于所“黏”之妄觉,而向“内伏”照,因而“伏归”于本“元”一“真”之心,开“发本明”之光“耀”之性,本具之光“耀”之“性”若得开“发”显“明”,则“诸余五”根之妄“黏”,也就是“应”此所选“拔”之根之解脱,而皆一时“圆”满解“脱”。
 
六根皆圆脱之后,自此即能“不”循“由”现“前”的十二种“尘”相,“所起”六精之妄“知”、妄“见”,而由本妙明之性照“明”一切,但“不循”浮尘与胜义二“根”,而只是“寄”托于六“根”,令本有之“明发”起功用,“由是”根尘双脱,无有黏湛阻隔,灵光通耀,故能“六根互相为用”。此为诸黏圆脱后,六根无黏,清净自在无碍之妙用。
 
底下, 证不依根
 经文: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jìng)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988页,【注释】
 “阿那律陀无目而见”:阿那律陀是白饭王之子,从佛出家,平常多好睡眠,于佛讲经的时候睡着了,被佛诃斥,因而起惭愧心,发大精进,不眠不休,以致失明;我们这里有没有那个很精进,精进到失明的了?没有!都是打牌打到眼睛很疲劳!所以这个拿造业的心来修行,这种精进,个个成佛足足有余!初发心不退,成佛足足有余,菩提心一发就坚持!佛就怜愍之,而教他叫做“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他依教而修,三昧成就,因而得到半头之天眼,能观见三千大千世界(一佛世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这就是“见性”能不依(眼)根,而寄头明发。头本是身根之一,六根通达,则能见之性也能寄头发出。所以见不一定在眼,能见之性非在眼根,此为明证之一。
以下举几个例子:无耳而听,非鼻闻香,异舌知味,无身觉触,非意了知,都是以实例证明能听、能闻、能尝、能觉、能了等性,都不是因为六根本身——见、闻、觉、知非是六根之能,只是本性托于六根而发,如是而已;是故不要妄认六根为觉了能知之性。然之所以依于一根而修,也就是藉路返家而已:目的在家,不在于路。
 
989页,“跋难陀龙”:为八大龙王之一。与难陀龙王为兄弟,故一般常合称此二龙王为难陀跋难陀。跋难陀龙王善能顺应人心而调御风雨,所以深得百姓欢喜,因号之为大喜。根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所记载,佛到三十三天为母说法的时候,难陀、跋难陀龙龙王见彼诸沙门飞行于天上,遂起瞋恨心,欲放大火风阻止,后来被目犍连降伏,乃随众至佛所听法。诸龙王于诸经中被视为护法之龙神,多列于说法之会众中。
八大龙王为:(1)难陀龙王、(2)跋难陀龙王、(3)沙伽罗龙王(又就是娑竭罗龙王)、(4)和修吉龙王、(5)德叉伽龙王、(6)阿那婆达多龙王、(7)摩那斯龙王、(8)优婆罗龙王。
 “殑伽神女”:就是恒河女神。恒河为发源于雪山之顶的阿耨达池,从此池之四方流出共有四河,恒河为其中之一。
有空你们到印度去恒河看一下,你会吓坏了!我看那个影片,我没去过印度,哇!那个不敢相像,烧尸体也在那边、喝水也在那边、洗衣服也在那边、泡澡也在那边、撒骨灰也在那边,然后有的人尸体就直接抛入河中,去给那个鱼吃,他们叫做圣河。这个印度人真是厉害,这样真的不会拉肚子?不会传染?然后整条路上都是牛,我没有去过,但是那个路都是牛,为什么牛会那么伟大?都是牛。要不然那个印度也是很奇怪,还有供养那个老鼠的庙,整间都是老鼠的;还有供养那个猴子的,整间都是猴子的;还有供养那个蛇,蛇庙的,整个的,他们说拜那个湿婆神。到印度去的人,现在说好很多了,现在说都有一些大饭店怎么样,因为台湾人从小他就是卫生习惯了,我们这个卫生习惯已经这样子的,一下到那个印度去,没有办法适应。有一个导游回来,跟我讲:慧律法师!您最好不要去!我说:为什么不去呢?暂时啦!将来有改善不知道。他说他去到印度回来,你知道吗?吃到他们的食物,说在印度用什么药,一直腹泻。。。然后用什么药都没办法止住那个腹泻,太可怕了!在那边吃饭都是用手抓,把饭捏成一团,你光是看到那个,你就会拍很多照片:怎么会这样?跟我们台湾生活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完全不一样!所以要去朝圣啦、去怎么样,将来看个人啦,对啊!而有的人不能够体会佛陀的用意,就在那个菩提树座下,在那边坐一坐,然后那些愚痴的众生,在菩提树座下,然后就绕佛念给佛听,不晓得那个经典是佛讲的。所以说:这个就是众生不明佛意,我们的世尊很伟大、很了不起,我们去那边参访。不过在小乘的《阿含经》里面有这样讲,说如果佛陀涅槃以后,在他的出生地、涅槃地、金刚座,简单讲就是去顶礼、礼拜,依此功德会生天,会生天,依此功德会生天,是是是!看到这个《阿含经》这样讲,嗯!满有信心的,以后再看,带团过去,大家都生天了,没死也要打到死为止。(笑)所以说:前面这些年有人到印度去回来,说某些设备还是不行,某些设备还是不行。那我们从小都是这样子生活环境长大的,我们身上没有那种抵抗力,没有那种抵抗力,完全没有办法!那就看个人了,有的人很有办法,身体,对不对?那就没话讲了,这看个人。
989页,“殑伽神女”:就是恒河女神。恒河为发源于雪山之顶的阿耨达池,从此池之四方流出共有四河,恒河为其中之一。
就是我们刚刚所讲的,举这个例子这个恒河,我是看影片的。
 
“骄梵钵提”:(梵文Gavampati),义为牛呞(shī(牛)反刍)。因为他过去世曾摘他人田中一茎之禾,偷了一点点而已。试尝其生熟,以此不与取业;这个在家居士听不懂,“不与取”就是对方并未同意,而你就给它拿过来。不给与,并没有对方承诺给与你,而你就取,叫做不与取。所以这个“不与取”,一般人看不懂这个,“不与取”是什么意思?就是没有答应,而你拿了,对方的主人,因为东西都有主人,有主人,主人没有答应,对方没有答应,那你拿了就犯盗,叫做不与取业,尤其是住在常住的,更要小心!
试尝其生熟,以此不与取业,遂于其后五百世中受牛身之报,喔!才偷田中一茎之禾啊,就做了五百世牛身之果报。所以故于今尚有牛之遗习:以牛有反刍之性,所以于食后从胃中反吐食物而咀嚼,所以骄梵钵提于食后常有如牛之反刍咀嚼之业习。吞下去以后再吐出来,嚼一嚼再吞下去,嚼一嚼吐出来,嚼一嚼再吞下去,阿弥陀佛!这样谁敢吃?又,骄梵钵提的两脚,形如牛蹄,所以有“牛相比丘”之称。其态度钝重,常表现恬淡无争之气度。释尊愍其常遭人讥毁,所以命之住于忉利天宫之尸利沙园修习禅定。佛入灭后,大迦叶尊者遣人至天宫迎回来,以参加法藏之结集,骄梵钵提尊者此时始知世尊及舍利弗等已经入灭;未久,骄梵钵提也归寂。
 
990页,“舜若多神”:(梵文Sunyata),舜若多神叫做虚空神。历劫以无身为苦,佛放光拔其苦,映令暂现有身触,乐不可言,其质如风,然其体元无,故虽无身,也能觉触。
 “久灭意根”:久灭了、已经灭了第七意识粗分之意根。
 “圆明了知,不因心念”:“心念”,就是指第六以及第七识。因此,大迦叶尊者得以圆明了知,并不因第六以及第七识心之念。所以可以知道,虽无意根,也能了知;因此可以证明了知并不在意根。
 
【义贯】
“阿难,汝岂不知”现“今”在“此会中”的“阿那律陀”虽“无目而”能“见”?“跋难陀龙”龙王虽“无耳而”能“听”?还有“殑伽神女非”用“鼻”而“闻香”?又,“骄梵钵提”以“异”于常人之“舌”而“知味”?又,“舜若多神”虽“无身”根而能“觉触”?这都是由于“如来”在三昧“光中”加持“映”照“令”其体“暂”时显“现”若有身根,然此身根“既为”如“风”之“质”,所以“其体元”实“无”。尚有,“诸”已证“灭尽定,得寂”谛之“声闻”乘人(阿罗汉),例“如”于“此会中”之“摩诃迦叶”不但第六意识不起,而且“久灭”第七识之粗分“意根”,所以他得以“圆明了知”诸尘,然却“不因”第六或第七识“心”之“念”。
 
经文:【“阿难,汝今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注释】
“内莹发光”:“内莹”,就是内在的本自光明之性。诸位!那个“光明”不要作光线的解读,那个“光明”是指智慧的意思。千万不要把它说:喔!那里面有像太阳这样的光。那是不对的,那观念是错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怎么把“光明”解读成光线呢?那是指智慧的意思。内在的本自光明之性。“发光”,显发其本有之光,了无障碍。
 “如汤销冰”:“汤”,就是热水、滚水。“销”,就是销融,融化。
 “聚见于眼”:聚其能见之性于眼根。
 “若令急合”:“急”,就是很快,突然。“合”,就是阖眼。如果教他很快地合眼。
 “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他们眼一闭之后,暗相就现在其前,眼前就是一片黑暗。此时如果有人站在他前面,他对此人的六根就黯然莫别,乃至此人的头和足对他来讲,都是差不多的(是相类似的),因为无法以眼见来分别的缘故。
 “循体外绕”:如果他以手在那个人的身体绕行一周,也就是触摸,触摸。
你看看我们这个盲胞,眼盲的人,他在替人家做这个舒缓筋骨的时候,他的头,摸头就知道头,摸脚就知道脚,摸手就知道手,他就不会转错。所以意思就是:觉性是一样的意思。我们现在盲胞在替人家推拿、舒缓,赚一点钱,你看这个盲胞很少说出错,为什么?手的觉性、触觉,跟眼是一样的,眼靠明、暗;可是这个身体的触尘靠合。所以你看,这个盲胞在人家推拿的时候,摸脚知道脚,摸手知道手,摸头就知道头,觉性是一样的。所以,修行人都是一样,觉性都是相同的。
(就是触摸全身一遍。)
 
“彼虽不见,头足一辨”:虽然看不到,但头跟脚一摸就能分辨,何者是头,何者是足。
 “知觉是同”:所以可以知道,用眼看以及用手摸的觉知辨别之性,是相同相通的。
 “缘见因明”:“缘”,就是能缘。“见”,就是见性。“明”,就是明相。此言,世间人以为见性之缘,必须依靠明相,也就是说,必须有明相才能看得到。
 “暗成无见”:若暗的时候变成“无见”(就看不到)。
 “不明自发”:但是合眼人,对彼前立之人黯然不明,欲自然能发其他种类的知觉。
 “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昏”,就是令能见之性昏黯而无觉。
 
【义贯】
“阿难,汝今诸根若圆”满“拔”脱“已”,则“内”心一真“莹”耀之性即得显“发”本有的“光”明,“如是浮尘”六根,“及”映在浮尘六根之上的“器世间”如山河大地、万象森罗等“诸变化”影“相”,诸位!变化的东西,它就是无常、就是生灭,到我们心中就变成只是影像而已。而我们现在,记得!你照过相,万象照过来,就是内心的影像,所以,没有一件东西是真实的。说:我对你这个人印象不错!你看,它还是一种象。印象那个象,跟那个外在的相是不一样的字;但是,答案是一样:都是影子。所以我们照相,其实是照到一个影像。因此我们就是执着这个内心所现的影像为真实,因此你有种种的痛苦、挫折、不舍,都是因为着这个假相。诸位看,皆立时“如”滚烫之“汤销”融“冰”块一样,“应念”就皆“化成无上知觉”。
 
“阿难,如彼世人聚”集其能“见”之性“于”其“眼,若令”他“急”速闭“合”其眼,其眼一闭那么“暗相现”在其“前”,所以此人即见其前面纯是一片黑暗。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站在他前面,他对此前面人之“六根”也就是因外境之“黯然”而不能辨识,所以那个人的“头”与“足”对他来讲可以说是“相类”似,无法分辨。如果“彼”闭眼之“人以手循”此面前人之身“体外”围触“绕”一匝,“彼虽不”以眼“见”,但对“头”与“足一”摸即能分“辨”何者是头、何者是足;可见,身触与眼见的“知觉”之性“是”相“同”的而且是相通的。世人、世间人都认为能“缘”之“见”必“因”于“明”相,须有明相方能有见,“暗”的时候即“成无见”;但合眼之人对站在他前面的人,虽黯然“不明”睹,看不到,黯然不明睹就是不能有光线,所以,也没有办法看清楚。但是“自”然能“发”觉知,觉性是一样的。“则”可见“诸暗相永不能”令能见之性“昏”黯无觉。所以,由这一点就知道,残障的人也可以学佛,正常的人可以学佛,更要学佛!是不是?所以学佛不论老少,男女老幼都可以学佛,在这里你就看到,觉性都是一样的嘛!(也就是:明与暗皆无碍于能见之性)。因此“根”身与“尘”境“既”已“销”融,不复成碍,“云何”本“觉”妙“明”之性还会“不成圆”满殊“妙”之用呢?
 
底下这一段是:离尘无体性就是断灭,岂可为因?这个我们解释过好几次了,识心分别,离尘无自体性;我们真如常住之性、佛性,是离尘有自体性的。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
 
【注释】
“因地觉心”:于因地中发起觉之初心,也就是,初发菩提心。
 “欲求常住”:“常住”,就是常住之佛果。此言:欲求无上菩提常住不生不灭之佛果。
 “要与果位名目相应”:谓于初发心时,其心即须要与果位之名目相应。果位之心名目就是不生不灭之心。所以初发心时,其心须与不生不灭之心相应,所以绝不可以生灭之心来求不生灭之菩提。
“庵摩罗识”:义为无垢识,又称白净识。迷位之中,本识名为阿赖耶,佛果位中就号为庵摩罗识,此识善能分别一切诸法,而无染著。所以密教将庵摩罗识立为第九识,此识唯佛独有。
 “如金刚王”:“金刚”之义为坚固、不可破坏,而能坏他。
 “若此见听”:“见”,就是能见。“听”,就是能闻。“见听”,就是能见、能闻等六根。
 “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明暗、动静、通塞”,就是六尘。如果见闻等六根,离于明暗等六尘,毕竟无自体可得。意思就是:依他起的意思,能、所都是依他起,都不可得。阿难在此即指佛在前面所说,根之能见之性若离所见之尘,毕竟无体可得。哪一个眼睛可以离开这个外尘有体性可得?对不对?哪一个人的耳朵可以离开这个外尘,而有听质呢?当然都要用。。。有能缘心,一定要有假相、外相的尘。只有本性不用,本性不用尘、也不用根,本来就存在,借根寄发、发明。
(阿难在此即指佛在前面所说,根之能见之性若离所见之尘,毕竟无体可得)需要有“所见”才能显出“能见”之功。
 “犹如念心”:“念心”,就是指第六识心。
 997页,“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为什么要以这毕竟断灭的“无体”之法,作为本修因呢?阿难以为既言发心,当是依六识心而发,这个就严重的错误了!因为小乘权教之所谓“心”,只涵盖六识心而已。这是由于小乘之人,以机浅故,如来多不予开示八识的深理。以八识之理甚深微妙,唯菩萨方能堪知见修行。所有佛在《解深密经》当中这么说:“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于凡愚不开演。”就是你要认识微细的八识,除非有因缘,而且根器要够,否则我于凡愚不开演。诸位!这个凡“愚”是指什么?凡“愚”是指阿罗汉,连阿罗汉他都没讲到第八意识了,还不是我们所谓的愚痴的人、凡夫愚痴,这个“凡愚”不是凡夫跟愚痴。阿陀那识就是阿赖耶识的别名。“凡愚”是指凡夫与二乘;以二乘人无菩萨之深智,所以称为愚。因此,阿难一闻佛说“发心”,他便以为当然是依六识心而发,然而他又已知六识心为念念生灭,离尘无自体性,所以他把六识心称为是“毕竟断灭”之心:由是之故,他便质问于佛:怎么可以无常断灭的六识心,去求如来常住不生灭的果?这么说来,佛岂不是自语相违?
 
【义贯】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先前所“说言”:汝等决定发菩提心,则于“因地”当中发“觉”之初“心欲求”无上菩提“常住”不生不灭之佛果,其初发心酒需“要与果位”心之“名目相应”(也就是应以不生灭心来求不生灭果。)“世尊,如”佛“果位中”之“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菩提果德当中之“名”目,其“称谓虽”有“别”,然皆同样是“清净圆满,体性坚”固“凝”然,本不动摇,犹“如金刚王”,于世间一切物中,最尊、最胜、最为坚固,“常住不坏”。但是“若此”能“见”、能“听”闻等六根,“离于明、暗、动、静、通、塞”等六尘之相,“毕竟无”自“体”可得,“犹如”前六识之“念心”,若“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世尊却教我们要“将此毕竟断灭”之六识心“以为”本“修因”,而“欲获”得“如来”所证之菩提、涅槃等“七常住果”?
 
所以修学大乘的人,福报够大了,知道有一个八识、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如果是小乘人,只要能、所把它放下,就认为相当有成就了,这个就是偏空涅槃。所以修大乘,直趣成佛之道。
 
经文:【“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恡。”】
 
999页,【注释】
 “若离明、暗,见毕竟空”:“见”,指见根之性。若离于明、暗二尘,见根之性毕竟空寂。
 “如无前尘,念自性灭”:“念”,就是识心之念。如无诸尘现前,则识之能念之自性就灭去。
 “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我以此理进而思、退而想,前后反复推究,循环不断,微细地推求。
 “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则发觉本来就无我心,以及我的一切心所。“心”为心之本体;“心所”为心之作用,我们在《百法明门论》都讲过了,心王,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心王就像国王,所就像大臣,国王出去,大臣一定陪着国王出去,心王、心所是不相离的。心为心之本体,心所为心之作用,全称为心所有法,以这些心所之作用是属于心体的,所以称为心所有法。
 “将谁立因,求无上觉”:既然心、心所法皆是空无,那么要用什么来立为初发心的本修因,以求无上菩提呢?
 “湛精圆常”:这是指六根为湛然、精明、圆满、常住。
1000页,“违越诚言”:“违”,就是违背。“越”,就是过,犯,侵犯。“诚”,就是实。此谓,既说六根圆常,又说离尘无自体性,岂非自语相违,而违背了、超过了诚实之言。
 “开我蒙恡”:这个“恡(同“吝”)”,是执吝不舍,在这里是指不舍愚见。开导我的昏昧、昏蒙,以及执吝不舍之愚见。
 
【义贯】
“世尊”,如世尊言,“若离”于“明、暗”等尘,“见”根之性“毕竟空”寂;如来又言,“如无”现“前”之“尘”,则识心之“念”之“自性”即“灭”去。我以此理“进”而思、“退”而想,前后反复“循环”不断,“微细”地“推”究研“求”,则发现“本”来即“无我心”体“及我”之“心所”;然而,若心与心所皆无,则“将谁”来“立”为本修“因”,以“求无上觉”道呢?然而,“如来先”前却“说”六根体本“湛”然“精”明、“圆”满“常”住;如是岂非自语前后相“违”背、超“越诚”实之“言,终成”游“戏”之“论”,不能当真?若如此者,“云何”可以说“如来”是“真实语者”?我实不解,“惟”愿如来“垂”示“大慈,开”导“我”之昏“蒙”执“恡”愚见不舍之心!
 
 底下是:击钟验闻性不断
 
那么我们上个礼拜,大家都回答得很好,都回答得很好,速度又快,所以这一段念一下,大家就知道了。
 
经文:【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注释】
“心中徒知颠倒所因”:心中徒然知道颠倒因之所在。意思就是,光是知道,但却不能应用。
 “真倒现前,实未能识”:但是等到真正的颠倒现前的时候,正要让你、告诉你何者是真正的颠倒,你却弄不清楚,还是颠倒!你却不能识得;例如你种种的疑惑常常不断,这就是真正的颠倒!
 
【义贯】
“佛告阿难:汝学”偏于“多闻”,不勤修三昧,所以只能断见惑,而思惑却全在,因而“未”能“尽诸漏”。以致你“心中徒”然“知”道“颠倒所”在之“因”,然而你对正理的疑惑常不断生起,此即“真”正之颠“倒现前”,而你“实未能识”得!“恐汝”虽表现得似有“诚心”,然实“犹未”真正“信伏。吾今试将”以“尘俗诸事”作例子,“当除汝”之“疑”。
 
经文:【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俱言:“我闻。”
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俱言:“不闻。”
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又言:“俱闻。”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如来又敕罗睺击钟;问阿难言:“汝今声不?”】
前面问闻性,现在改成问声音,“声不”就是有没有声音,汝今声不?
【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
阿难、大众答言:“无声。”
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
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注释】
“音响双绝”:“响”,就是回响,就是回声。此谓,声音和回响都没有了。
“少选”:就是须臾之间,一会儿。
“有顷”:就是一阵子。
 
【诠论】
当佛问说:“汝今闻不?”(你现在有没有听闻?)时,事实上,佛的意思是指有没有“能闻的佛性”在啊?而当佛问:“尔今声不?”(你现在有没有听到声音呢?就是你现在听到有声吗?)此时佛的意思是指“所闻之尘”。所以前面“闻不”是能闻之性,“声不”是指所闻之尘,这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问性,一个是问尘。而阿难等,一律把“所闻”的声尘当作“能闻”之性来答,所以分不清楚“能闻”与“所闻”。能闻是性,所闻是尘。所以佛在下面即详细的解析。
 
1005页,经文:【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惟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注释】
“矫乱”:“矫”,就是矫揉、诈,底下这个字念擅(shan四声),“擅”就是强词夺理的意思,占据、强占的意思。或者是妄。妄、讬、强、非其事而居之。所以矫乱之义为:矫曲混乱。
 “惟闻与声,报答无定”:“无定”,就是混乱之义。此言,我问你们的能闻之性、以及所闻之声,结果你们把能闻以及所闻都搞不清楚,只是乱答,并没有确定的了解。
 
翻过来,1006页,
经文:【“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注释】
“汝说‘无闻’”:明明是“没有声音”,你却说是“没有听到”。没有声音跟没有听到差太多了;没有听到?怎么会没有听到呢?是不是?听,一直存在的。阿难以及大众于没有声音的时候,答说:“没有听到。”这是根据一般的“常情”。岂知常情在此却是错误的,是颠倒的!佛意认为:不管外界有没有声音,你都是“有听”!闻性是不变的,一直存在的,只是所听的是“无声”(无声之声)而已!因此,不管是有声也好、无声也好,问你:“有闻否?”就应当回答:“有闻。”唯有在问你:“有没有声音?”时,才可以答:“有声”、或者是“无声”。
所以,上个礼拜,哇!大家都答得很棒,都答得很快,又很快!这个座下的人,菩萨的根器还是很多,就不会像阿难这样答错了。所以上个礼拜大家都答得一百分,晚上要写信告诉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根器是很不错的,(笑)孺子是可以教的,这些佛弟子!
所以,尘跟性弄清楚了,我们就会用本性修行,放下这些假相。
 
底下,“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如果实在是没有闻性了,就表示能闻之性已经灭去了;若能闻之性真的已经灭去了,这个人便已经死了,因此你的身体便应当如同一块枯木一般。对不对?闻性已经不存在了嘛!
 “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有、或无”:能知觉有或无,当然是指声尘之有、无:尘有即知有,尘无就是知无。
 
“岂彼闻性为汝有、无”:岂是说你的能闻之性,可以任你叫它有叫它无呢?叫它无就无呢?叫它有就有、叫它无就无呢?也就是,声音我们是可以要令它有,它有;要令它无,它无。但是能闻之性是一直都存在的,不能说你要叫它消失或停止片刻,它就消失或停止,这是办不到的。因为能闻之性一直都在,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听闻,不管有声尘现前,听闻,或者从来没有断过的,不管有没有声尘现前,我们这个听闻是从来没断过,我们的闻性是常住的,修行就是用这个常住不生灭来修的。这对凡夫乃至二乘人来讲,这可以说是一种“崭新的观念”,1008页,因为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道理。所以,我们现在既听闻了如是甚深微妙的道理,就应当好好地去思惟、信解,并把从前的凡情、凡知、凡见、凡解都修正过来,才有可能入于佛知、佛见,且于如来正法得胜解。
 “闻实云无,谁知无者?”:“闻”,闻性。“实”,实在,真实。“云”,就是说,此句是假设说,意思是说:如果能闻之性真的已经不存在的话,那么,能够知道“此闻性已经不存在了”这件事的人,又是谁?因为“能闻之性”就同于“能知之性”、“能觉之性”等,简单讲,“能闻之性”就是心。若能闻之性已经不存在了,表示这个心已经不存在了。既已经心不存在,那么就是无心了,那么,“能闻之性已经不存在”这件事情,也应该没有人能够觉知才对啊;知道不存在,当然就是心还存在。结论:所以不应当说:“我已无闻。”无闻就完了,没有闻性,那你本性消失了,没有心了,这个人跟死人没什么两样了!
 “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所以,事实上:外在的声尘在你的闻性当中,它自现出有生灭之相,并非你的闻性随着那声尘之生或灭,而现有、或现无。也就是说,你的闻性并不随着声尘而生灭、或有或无;声尘本自有来去、生灭,能闻之性并不随之而来去、起灭,所以闻性并非生灭无常。
 “汝尚颠倒”:“尚”,就是犹、还是。
 1009页,“惑声为闻”:迷惑而把所闻之声,当作是能闻之性;也就是把所闻当作能闻;所以颠倒——也就是,“认尘为心”之倒!(《圆觉经》说:“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即是此也。)我们现在一切众生都是这样,把外在的六尘投射到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开始打妄想、计着、执着,开始想像过去、现在、未来,我们都把这个当作是自己的心,其实这个是妄心。
 “何怪昏迷,以常为断”:既然你会认尘为心,认物作己,那么你若进而把常住的心性,当作是断灭的——你若会达到这种昏黯迷惑的地步的话,那也就没有什么可怪的了。
 
【义贯】
“阿难”,当“声”音“销”亡而且也“无”回“响”的时候,这明明是无声,“汝”却“说”是“无闻”(若无闻,就是没有闻性了);那么我“若实无”有“闻”性,才能称无闻,然“闻性”若实“已灭”去,那么你的身体就“同于枯木”一般;没有生气,失去作用了,跟死人没有什么两样!此后若“钟声更击,汝云何”能觉“知”呢?因为你的闻性已经灭去了。又,“知有”或“知无”,“自”然“是”由于“声尘”之“或无、或有”:尘有,即知有;尘无,即知无;“岂”是“彼”能“闻”之“性”能“为”(任)“汝”想令它“有”,它就现有;或者想令它“无”,它就成为无?能“闻”之性若“实云无”存者,则“谁”又是能“知”此闻性已经“无”存在“者”?1010页,(以闻性若不存在,则此身便不应再有任何的知觉。)
 
“是故阿难”,事实上,“声”尘“于闻”性之“中自”现“有生灭”之相,“非为汝”之“闻”性随“声”而“生”、随“声”而“灭”,而“令汝”之“闻性为”暂“有、为”暂“无”。
 
至今“汝尚颠倒,惑”所闻之“声为”能“闻”之性,则“何怪”乎你竟心“昏”智“迷”乃至于“以常”住之性“为断”灭者?是故“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等诸尘相,“说”能“闻”之性为“无”体“性”,成为断灭;因为闻性实是常住、不生不灭,不因动、静、通、塞等尘相之有无,而随之生灭。
 
经文:【“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擣(同“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声鼓,或为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舂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
 
【注释】
“重睡人”:就是沈睡之人。
 “眠熟床枕”:就是熟睡于床枕之上。就是睡得很熟的意思。
 “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可见即使于睡梦当中,闻性还是不昧。在睡觉,耳朵闻性还是存在。
 “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木”,就是舂米的杵;“石”,就是舂米的臼。他就在梦中觉得很奇怪,为何他家的钟声,会变得跟木石撞击一样的声响?这样的错误分别,是梦中的独头意识取身外之境,自己打造出来的一种妄想,所作的分别,与能闻之性并无关。
 “于时忽寤,遄知舂音”:“于时”,在那个时候突然醒过来。“寤(wù)”,醒。“遄(chuán)”,就是立刻。那个时候他忽然醒来,醒来后马上就知道:原来刚才在梦中所听到的鼓声,却是这个舂米之音。
 
因为我们在《讲义》的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说带过去就好。
 
1011页,经文:【“阿难,是梦中人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注释】
“是梦中人岂忆静摇、开闭、通塞”:“静摇”,就是静止以及动摇,也就是声尘的动静二相。这个是说,这睡梦中的人,他在梦中连自己的身体都忘了,如同死掉一般,怎么还会去忆念外面的诸尘之动、静、开通、闭塞呢?也就是说,他连根身都睡忘了,怎还会去忆念诸尘?也就是说,在睡梦中实在是于内根、外尘都忘了!“饶”就是就算,就算是如此,他还是听得到!根尘都放下了、不存在了,根尘均忘;可是,饶是如此,“饶”就是:就算是这样子,他的闻性还是听得到。可见于睡梦当中,虽然现前根尘并皆暂离,但能闻之性依然清晰觉知——因此可以知道,能闻之性乃至可以不依诸根!所以佛在上文开示阿那律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闻,阿那律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闻,即是此义。所以知道,即使六根全都坏灭了,闻性仍然不灭。
我们讲堂以前来了一个居士,那个一睡觉下去,是没有人可以叫得动的,我在他旁边:某某人!叫他某某人,得拿锅铲才翻得动他,睡得跟死人完全一模一样的,还听到什么睡觉时候闻性不灭?早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你怎么叫,他都从来不醒的!所以,这个非常严重的,我没有看过一个人睡得跟死人没有什么两样,太严重了,这个也算是一种业!
 
底下,“其形虽寐,闻性不昏”:他的形体虽然在睡觉,但他的闻性并不因为他的形体而睡寐而昏昧。
 “纵汝形销”:这是指死后的意思。纵使在你死后,你的形骸已经销散了。
 “命光迁谢”:“命”,就是命根。你的命根之光芒也变迁变谢了、谢灭了。
 “此性云何为汝销灭”:“性”,就是能闻之性。这个能闻之性怎么会随着你的身体之灭,而一起销灭呢?
 
【义贯】
“阿难,是”睡“梦中”之“人”沈睡得举身都忘了,此时他“岂”会去“忆”念诸尘之“静”止“摇”动、“开闭、通塞”等相呢?(也就是说,你连根身都已经忘怀了,又岂会忆念诸尘?所以梦中人在现前法中,实在是如“根尘偕忘”。)即使是根尘两忘,但他还是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可见“其形”体“虽”在睡“寐”当中(于睡寐中根尘并舍)但他的“闻性”仍然“不昏”昧。所以可以知道,于此可以了解,岂只是人犹活着时候在梦中如是,“纵”使于“汝”死后,“形”骸“销”散,你的“命”根之“光”已经变老“迁谢”了,然“此”能闻之“性云何为”随着“汝”形而俱“销灭”?
因此在这一段就知道,助念有多么的重要,助念有多么的重要!这一句就告诉你了:全身都快死光了,那个闻性还在!
 
【诠论】
佛在此举睡时闻性不昏、不忘、不离为例,来表示死时也是一样,因为人睡的时候,1014页,翻过来,除了有识、暖、寿,暖”就是暖气,有这个热气;“寿”就是一定的业力,就是我们的寿命。在以外,识、暖、寿在以外,其他从外表上看,就好象死掉一样。又,通常都认为人在睡时与死时一样,对外在的现象都毫无知觉的,而佛在此提出的例子却指出,即使在如此的状况下,闻性对周遭环境还是一样有知觉!虽然人睡着了,但是闻性并不“睡”;人在休息,闻性并没有休息;闻性不管人在睡时或在醒时,一直都灵明不昧。所以师父为什么说:你要买一台念佛机,好好的念佛,跟着念佛?因为这个闻性太厉害了!一直都在作用着!一直都在没有消失、或忘失。佛举此例,就是要大家知道:人死后也是这种情形:睡的时候根尘偕忘,就是六识不执根尘(只是阿赖耶执持这个根身,所以即使长时睡眠当中,也能令根身不散坏);人虽已入睡,其闻性还是继续在作用。同样的,人死的时候根尘俱舍,而闻性仍是继续再作用下去(只是化为中阴身)——永不休歇,永无止境!身有生灭,闻性不变,闻性不灭!
 
经文:【“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注释】
“不循所常”:不依循所具之净妙常住。
 “常光现前”:真常之心光现前。
 “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根、尘、识心”就是内之六根、外之六尘、中间的六识心。注意!六根、六尘、六识,统统叫做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叫做空无自性、叫做缘起性,叫做依他起性,在唯识学讲,叫做依他起。所以依他起放下,就是圆成实。“应时”,就立时。“销落”,销融脱落而不再黏于湛然之性。这里的根、尘、识心一十八界,为粗垢。也就是《楞伽经》所讲的心的三种生灭相:“相生、相住、相灭”。诸识有几相,诸识有几种生灭,佛讲的:诸识有二种生灭:相生、相住、相灭;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这是在《楞伽经》讲的,我们下一部要讲的经典。
 “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粗垢销融之后,心中便剩下纯一湛然之想,这湛然之想是一种极微细的心相,称为“想相”,是为“所想”之相。以最究极、纯一无杂的真如本心而言,这所想的“一湛之相”,也是一种尘垢,只不过此尘垢极为微细。
“识情”是对上面“想相”而言,想相是所想之相,识情是能想之心,还是能所一对。但此心又带情,也就是带有不舍之情,就是微细法爱。
所以综合来讲,不论所想的湛然之相也好,能想此相之识心、以及对此能想、所想的依依不舍之情也好,于精纯之真性而言,都是尘、都是垢。所以,动念即乖。
此时以常光所照,一悟此等既为尘,便得立时远离。又,“想相”就是八识相分,“识情”就是八识见分。又,此“想相”以及“识情”,也就是《楞伽经》所说的心的三种“流注相”,也就是:心之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是指极微细之法执。
诸位!前面的,前面所讲的相生、相住、相灭,前面所讲的,这个也是从心投射出去的。记得!相生、相住、相灭,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二个统统是讲识,不是有外境的,这个千万要记住!
前面讲的:相生、相住、相灭;这里讲: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统统是指诸识有几种生灭,心识的生灭有几种,显现在识的,前面就是相;显现在识的这个微细的地方叫做流注。所以,记得!相生、相住、相灭是唯心;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也是唯识,也是唯心,二种都是心。千万不要把它说:相生、相住、相灭是外在的相,那是大错大误了,这个就是没有讲就不知道。
 
“则汝法眼应时清明”:因粗垢、细垢都已经尽了,垢尽明现,因此你本具的法眼便清净明耀。
 
【义贯】
“以诸众生从无始”以“来”,即“循诸色声”之尘,随“逐”妄“念”而迁“流”辗“转”不休,“曾不开悟”真“性”本“净”、本“妙”真“常”;因而“不循所”具净妙“常”性,反而“逐诸生灭”之尘,“由是”而“生生”世世于六道“杂染”法中迁“流”辗“转”。
 
1017页,第三行,“若”一念回光,“弃”诸“生灭”无常之相,不缘不取,“守”住“于真常”之性,不令外缘,但令回流,久之,真“常”之心“光”即得“现前”,常光一现前,内六“根”、外六“尘”、中间六“识心”等一十八界即时“应时”而皆“销”融脱“落”,简单讲:只要是缘起法的,你就一定要放下;只要是生灭法的,你一定要放下,六根、六尘、六识,统统是缘起法,就是这个道理,它空无自性。
 
(常光一现前,内六“根”、外六“尘”、中间六“识心”等一十八界即时“应时”而皆“销”融脱“落”,)不再黏于湛然之性。当即顿悟心中所“想”之湛然之“相”仍“为”微细之“尘”,能想之“识”以及不舍之“情”也“为”微细之“垢”,此二微细尘垢仍会障蔽真性,如是悟了,是故于此“二”微细心垢(法执)“俱”速即“远离”;粗细二种心垢皆尽,垢尽心明,“则汝”本具之“法眼应时”透彻“清”净“明”耀,若如是者,“云何不成”如来“无上知觉”?
 
【诠论】
此处经文说:“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这“守于真常”的“守”字诀,就是入道之要、要门,宗门的要道;也就是五祖弘忍大师所慈悲开示的“守心”法门。1018页,五祖在其《最上乘论》当中说:“若解此义,但于行知法要,守心第一。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可见这个“守心”一法有多么的重要!五祖又说:“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亦复如是。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黑云所覆,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显现。故知自心本来清净。”五祖大师又说:“若识心者,守之则到彼岸。迷心者,弃之则堕三涂。故知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故论云:了然守心,则妄念不起则是无生,故知心是本师。”所以“守心”法门好则好,但要起修此法门却有一大困难,就是首先要“识自本心”,也就是先悟了自心本源心地;若不悟本心,即贸然守心,即将守心妙法转成“空心枯坐”,或者是沉空滞寂。因此《楞严经》下文中所说的:“悟而后修,不悟复何修”。这也就是说:若是真修(真正的起修),则必须悟了不生不灭的因地心以后才谈得上修行,以悟了本心以后,才能在自心地上下工夫。所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为什么这样讲?你不认识这一颗本心、本性,你怎么修行?你佛念得很好,等一下一去外面,烦恼又来,只是一件小事,三天三夜睡不着,你不是念佛念得很好吗?对不对?在大殿的时候、在家里的佛堂,用功用得真是好;可是一下座来,离开那个佛堂,就不一样了,工夫是二六时中的。所以,悟了本心、本性,是多么的重要!否则连工夫要下在哪里,都懵然不知哩呢!
又,此段经文当中“根、尘、识心应时销落”,宗门中常说的“身心俱脱”就是如是境界。
又,“想相为尘”的“想相”,是心中仍有湛然之相的心想。本来未到究竟之前,心中常存湛然之想也是好的,是善念、也是净念;但是到此最后、最上境地的时候,连这个微细的清净之念也都成为尘垢。同样的,本来对此湛然的能想之情(“识情”),若能念念锲而不舍,也是好的,是“念根”、“念力”的表现;然而到此境地,连此识情也都是微细执,都成障碍,俱需割舍下来、放下,然后才能令真如本心真正地毫无情执、尘垢、一法不立、一丝不挂,湛然之性,才将全体显露, 出来!
 
诸位!我们还有一点点,今天要耽搁大家差不多十分钟的时间,因为它刚好一个段落。
 
解结,解结之元,1020页,有的人已经在收课本了,不要收这么快。(笑)1020页,经文,很快十分钟。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瘧(疟)!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注释】
“第二义门”:就是前面所说二决定义的第二义:“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世间解结之人”:世间欲解开缠结之人。
 “若不知其所结之元”:“元”,就是根本,就是结头。如果不知道绳结的根元。
 “有学声闻”:也就是阿罗汉以下的声闻人。以阿罗汉方名为无学。然而阿罗汉之名为“无学”,也只是在声闻乘当中而已,二乘无学之人,若不得少为足,不住化城,而回小向大,趣求无上菩提,则仍有无量的法门必须学。
“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从无始际”,就是无始最初一念妄动以来。“诸无明”,就是“生相无明”,也就是“俱生无明”。
 1022页,“名为出家,犹隔日疟”:虽然名为出家求解脱道,即使证了初果,乃至二、三果,也是未得究竟解脱,依然被缚,就有如得隔日疟一样,隔日暂似解脱。《楞严正脉》说,其实不只是“有学声闻”,连“无学阿罗汉”也是这样子:暂似解脱。诚然此言,因为阿罗汉尚未断“变易生死”,未证得无馀依涅槃,只是佛慈悲,令暂止化城,暂得休息,故言如隔日疟。
 
【义贯】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已宣“说”二决定义之“第二义门”;然我“今观世间”欲“解”开缠“结之人”,他“若不知其所结之”根“元”所在,则“我”相“信是人”虽欲解,但是“终不能解”此结。
“世尊,我及”此“会中有学”之“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以来,即“与诸”俱生“无明”于三界中,生生世世“俱灭、俱生”,而今“虽”已“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求解脱道,仍“犹”如患“隔日疟”一般,有时暂似解脱,而依然被缚,并未能究竟度脱。“惟愿”如来“大慈,哀愍”我等“沦溺”生死河,愿如来开示我等,“今日”现前之“身心”之中,“云何是结”缚所在?(所结之处到底在哪里?)以及要“从何”处下手方得“名”为究竟“解”脱?如来现在对我等之开示,“亦”可以“令未来”蒙受三界生死“苦难”之“众生”,以奉行如来无上解脱之道,“得免”于“轮回,不”再“落”于“三有”。阿难“作是语已”,他自己本身“普及大众”皆“五体投地”,如“雨”流“泪翘”企“诚”挚,“伫”候“佛如来无上”之“开示”。
 
底下是讲:生死之结,在于六根,
 
经文:【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注释】
“为出世因”:“出世”,就是解脱、无为、远离世间有为生灭。所以,只要是生灭相,放下,吃好、吃坏都解脱;住好、住坏也解脱,这是真正的幸福。然而得以究竟出离九法界之二种生死者,唯有“一乘”之旨,所以这一句之义是说:为了建立一乘究竟出世之因;或者是,为众生作一乘究竟出世的因缘。
 “作将来眼”:以及作将来世众生修行大乘之人天眼目。所谓“眼目”,就是指导原则。
所以,你在拜佛的时候,记得!记得要顶礼阿难,阿难是启教的圣者啊,没有阿难,你怎么会听到?对不对?今天阿难如果是圣人,一闻就悟,统统悟了,这《楞严经》才讲十页,人家就开悟了,阿弥陀佛!后面我们怎么听啊?对不对?所以,你要顶礼佛祖的时候,一定要顺便顶礼阿难,太感谢他了,太感谢他,还好他不懂!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普”,就是普遍。“普佛世界”,也就是遍及十方佛的世界。“六种震动”,为三种形体之动:“动、起、涌”,以及三种声之动:“震、吼、击”。“六种震动”,于浅义言之,也就是如来神力感动诸佛世界,而成此有相现象之反应。以深密之义言之,则表如来将欲开示之法门,将可解脱六道众生,此为一般之深义;而在本经此处之深义,则为暗示以及预示如来即将开演之六根解脱法门。
 1025页,“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微尘沙数之如来,住其本所化的世界,也就是其本处。
 “各有宝光……灌如来顶”:“灌顶”之本义为加持以及印可。这个表示释尊欲开示之法,为十方世界诸佛之所共同护念、加持者。又此处言灌如来顶,而不灌别处,也就是表示此法门为顶法,最上之法,也就是所谓“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之大法。佛佛道同嘛!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大众对佛的神力,以及十方如来之神妙感应,得未曾有之叹异。
 
1025页,经文:【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诠论】
十方诸佛在此开示阿难说:轮回生死的结之根头在于自己的六根,所以要解结,就要从六根下手。又,要证无上菩提,也要从六根下手。这也就是说,六根就是众生堕入生死轮回的关键,也是证得无上菩提的关键。就看你怎么用心了。
当然,从广义的意义来讲,如释尊在前面所开示的,诸如来于六根、六尘、六识、七大等一一法皆已圆修,而且皆证入无上菩提,只是阿难等人闇(yīn)钝,无法全部修习,所以只拣择一门去用功。因此,须知诸佛在此开示的,就是应机说法,也就是开示适合阿难根机的说法。因为若言解脱与菩提,依理上来讲,则任何一门应可以通达宝所,这一点,以二十五圣自证圆通境界来看便知。后面立刻就会讲到了。所以,以理言之,要得解脱、证菩提,并非只有六根一门,而是这一门最适合阿难,所以诸佛作如是说。又,之所以诸佛异口同音如是开示,而非释尊直接开示的原因,这表示两层意义:一、为令阿难于此法速得信入;因为不只是释尊如是说,十方如来皆如是说,所以阿难更不需疑。二、表示佛佛道同。
又,若以法相而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实已经包括了众生的身与心两方面,只不过这里的“心”(意根)是指肉团心,是色法,而不是“心识”之心,心识之心是心法。(然而须知,佛法所谓的“肉团心”也不是生理学所说的心脏,而是比心脏更纯净、微细的色法,非肉眼可见;正如“眼根”并非眼睛或眼球一样。)所以六根一旦解脱,就是身心俱解。
此于六根门头求解脱、证菩提的原理就是这样子:若六根解脱,则根不缘尘、不取尘;根若不取尘,则识不生,识若不生,则没有虚妄分别:无虚妄分别,则正智现前。又,若根不取尘,则尘不染心,根尘即不黏于湛然之性(所谓“脱黏”),也就是尘垢不覆与心;尘垢不覆于心,则心之本明显露。
又,虽说六根是解脱的下手处,但真正解脱的,是“心得解脱”,而非六根,1028页,剩下一点点,因为六根是会坏灭的,而心不灭。所以若只是“根”得解脱,而“心”不解脱,那么此一生报尽,六根坏的时候,岂非解脱终竟?来世的六根是新的,岂非复堕缠缚之中?又,根属于色,色法为物,而物本无知,所以若知道“根”得解脱而非“心”解脱——无心,谁知解脱?所以知道我们所谓的“六根解脱”,是指以六根为方便或下手处,而得解脱,并非真正在求六根解脱:最终的目标还是心解脱,而不是在六根。所以,一悟即入如来地,就是这个道理。
 
底下讲的是:根尘同源,犹如交芦,最后,
 
经文:【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注释】
“根、尘同源”:根与尘为同一个根源,因为:一、同是四大所成。二、同源于八识,同是八识所起;以根、尘唯是一心所现。第三、根尘同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缚、脱无二”:根尘既然同一个源,缚跟脱是一,也就是说:缚则同缚,脱则具脱。
 “识性虚妄”:“识”,就是指六识。因六识是依根尘而有,所有没有实在性,因此说其性虚妄不实。
 “由尘发知”:由于六尘而发起六根之知;如果没有觉知的对象(六尘)现前,那么六根也无所知。所以知道根之知要托尘而现。也就是说:能知需赖所知方能立。
 “因根有相”:“相”,就是六尘相,因为有六根之知,方能显出六尘之相,也就是尘也要有因根而显。此亦即:所知亦需依能知方得立。
 “相、见无性,同于交芦”:“交芦”,就是一种芦苇、芦草,它与一般的芦草不一样,都是二根盘结相连,二茎相交而并立。“相”,是指六尘相。“见”,是指六根。“六尘之相”以及“六根之见”皆空无自性,没有自体性,都是依他起的缘起性。二者互依而生,如同二茎并立的交芦一般。
 翻过来,1030页,“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就是本性本明之知见。“立知”就是“知”是指根的知见。如果在本性本明之知见上,又立诸根之知,就成为无明之根本,就是头上安头。
 “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知见”,是指一切知见。“无”,就是非。此言,若如实了知一切“知见”皆“非知见”,也就是说,毕竟无有“知见”可得,这个就是涅槃境界。所谓“无有知见可得”,就是《金刚经》里面所讲的:“无有少法可得”。又,“一切知见皆非知见”,这一句如同《金刚经》所说的义理:所谓知见者,非知见,是名知见。又,此处的“知见”亦可以作如实知见。那样,那一句之义就变成了:“若如实知见‘无有知见可得’,如果你真实的是佛的知见,那么就没有任何的知见,不立任何的观念,执着、分别都不存在,这个就是涅槃净境”。“涅槃”者,不生不灭的境界。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是中”,是指本性本自涅槃,无有少法可得,无有少知见可立。在这个“本性本自清净”、“一切法本不生”如来知见的无上大涅槃境界之中,怎么还更可容立其他愚见、愚妄知见,例如立根之知见、或立尘之知见、乃至立识之知见呢?最后一点点,
 
【义贯】
“佛告阿难”:六“根”与六“尘”本“同”一“源”所出,同源于八识,同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故其于束“缚”与解“脱”皆一致“无二”:缚以同缚,脱则同脱。而六“识”之“性虚妄”不实,无自体性,以其依根尘而有,故“犹如空华。阿难,由”于六“尘”才能引“发”六根之“知”,反之,也“因”有六“根”方能显现“有”六尘之“相”,因此可以知道根为托尘而立,尘也是托根而有,所以六尘之“相”以及六根之“见”,两者俱“无”自体“性”,乃互相依傍而生,“同于”二茎并立而生之“交芦”。“是故汝今”若于本性本明之真“知”真“见”上再妄“立”依根尘而有之“知”见,也就是于本明上又要加明以明之,这个就是“即”成为“无明”之“本”(本来已经是明了,你偏偏又要再加上明,这不是无明颠倒之甚是甚么呢?);若了知一切“知见”实“无”知“见”可得,就是无有少法可得,“斯即”就是一切法本不生的无上大“涅槃”的“无漏真净”之境界,“云何”于“是”本自清净的法体之“中更容”立其“他”虚妄之“物”(妄知妄见)?
 
好!今天耽搁了大家十五分钟,非常对不起!可是,我们每天定的进度,就是要这样子;如果不定进度的话,哇!那个讲到驴年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唯独没有驴,没有驴,讲到驴年也讲不完!对不对?所以,讲课要有一个特色,来听师父的,过瘾!哇!舒服!(众鼓掌)我没有叫你们鼓掌啦,我是这样讲一下而已。请合掌,
 
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消灾在座诸位法师、消灾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文殊讲堂分院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文殊讲堂分院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这些义工明天热中一点,诸位来开个义工大会,师父也会开示“佛陀的格言”。好!下课!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慧律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慧律法师讲阿弥陀经     

慧律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慧律法师讲大乘起信论     

慧律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慧律法师讲佛说疗痔病经     

慧律法师讲观经     

慧律法师讲金刚经     

慧律法师讲净土十疑论     

慧律法师讲普贤行愿     

慧律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慧律法师讲坛经     

慧律法师讲心经     

慧律法师讲圆觉经     


其它法师讲《楞严经》

忏云法师讲楞严经    

常持法师讲楞严经    

彻悟法师讲楞严经    

传喜法师讲楞严经    

慈法法师讲楞严经    

大虚法师讲楞严经    

大愿法师讲楞严经    

果煜法师讲楞严经    

HT法师讲楞严经    

憨山大师讲楞严经    

交光大师讲楞严经    

净界法师讲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经    

觉性法师讲楞严经    

梦参老和尚讲楞严经    

妙祥法师讲楞严经    

妙心法师讲楞严经    

明贤法师讲楞严经    

明一法师讲楞严经    

明证法师讲楞严经    

其它法师讲楞严经    

仁清法师讲楞严经    

倓虚法师讲楞严经    

惟海法师讲楞严经    

惟贤法师讲楞严经    

宣化上人讲楞严经    

印光大师讲楞严经    

智旭法师讲楞严经    

智者大师讲楞严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