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慧律法师所有开示



 慧律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下载DOC文档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亦名不可思议解脱经》]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降伏众魔,游戏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虽然,当承佛圣旨,诣彼问疾。」
  于是众中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师利、维摩诘共谈,必说妙法。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皆欲随从。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毗耶离大城。
  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
  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
  时维摩诘言:「善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
  文殊师利言:「如是,居士!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宁可忍不?疗治有损,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问无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
  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萨病者,以大悲起。」
  文殊师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无侍者?」
  维摩诘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
  又问:「以何为空?」
  答曰:「以空空。」
  又问:「空何用空?」
  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
  又问:「空可分别耶?」
  答曰:「分别亦空。」
  又问:「空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求。」
  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
  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又仁者所问:『何无侍者?』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所以者何?众魔者乐生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外道者乐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文殊师利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相?」
  维摩诘言:「我病无形不可见。」
  又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
  答曰:「非身合,身相离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又问:「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于此四大,何大之病?」
  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水、火、风大,亦复如是。而众生病从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
  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槃;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常起精进,当作医王,疗治众病。菩萨应如是慰喻有疾菩萨,令其欢喜。」
  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于我不应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彼有疾菩萨,为灭法想,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是即大患,我应离之。云何为离?离我、我所;云何离我、我所?谓离二法;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云何平等?为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无决定性,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为断病本而教导之;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为病本;何所攀缘?谓之三界;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
  「文殊师利!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若不如是,己所修治,为无慧利。譬如胜怨,乃可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
  「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是故菩萨不应起缚。何谓缚?何谓解?贪著禅味是菩萨缚,以方便生是菩萨解。又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何谓无方便慧缚?谓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厌,是名有方便慧解。何谓无慧方便缚?谓菩萨住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是名无慧方便缚。何谓有慧方便解?谓离诸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
  「文殊师利!彼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虽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一切而不厌倦,是名方便。又复观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为慧;设身有疾,而不永灭,是名方便。」
  「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复不住不调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伏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是菩萨行;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非垢行,非净行,是菩萨行;虽过魔行,而现降众魔,是菩萨行;求一切智,无非时求,是菩萨行;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萨行;虽观十二缘起,而入诸邪见,是菩萨行;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著,是菩萨行;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是菩萨行;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虽行于空,而植众德本,是菩萨行;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虽行六波罗蜜,而遍知众生心、心数法,是菩萨行;虽行六通,而不尽漏,是菩萨行;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著生于梵世,是菩萨行;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不随禅生,是菩萨行;虽行四念处,而不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虽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萨行;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虽行七觉分,而分别佛之智慧,是菩萨行;虽行八圣道,而乐行无量佛道,是菩萨行;虽行止观助道之法,而不毕竟堕于寂灭,是菩萨行;虽行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是菩萨行;虽现声闻、辟支佛威仪,而不舍佛法,是菩萨行;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萨行;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虽得佛道,转于*轮,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
说是语时,文殊师利所将大众,其中八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现在所有的人都派过了,派得剩下文殊师利,最后这个若还没办法,就须由佛陀去了。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你去探他的病。
文殊师利是七佛之师,曾做过七尊佛的老师,文殊师利也是古佛再来,智慧第一,大智文殊师利。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就是说维摩诘这个人,【难为詶对。】
难为詶对就是很难应付,可说是,他讲话,我们无法回应,因为,他的智慧、辩才,都是最高超,所以,难为詶对就是说没有办法,很不好应付,很难回应,每次被他训得没话回应。
【深达实相.善说法要.】
因为实相叫做很不可思议,维摩诘居士既然悟到实相,不可思议难测境界,还能够深达,当然,他就开大智慧;善说法要,就是说所讲的法没有废话,法要:法的最重要,他在讲经说法时都讲到重点。
有的人不会演讲,主题订下去,订下去之后,讲到侧面的话题,结果,一直讲...,愈讲愈远,易放难收,这就是不会讲课、不会演讲的人。会演讲的人不是这样子,重心点先抓好,讲出去之后,到后来还能收回来,不要讲出去之后,嗯!我讲到哪里?那很糟糕!会讲课的人,讲完之后一定会收回来,你眼前这位就是这样,因为,我会讲课,我现在就是在自夸,不会讲一讲,放出去却收不回来,没有人这样子,那就是不会讲经的人。
所以,实相是难测而能深达,善说法要就是在讲经说法时单刀直入,不会讲一大堆,结果经文都没讲,不知在讲什么。那天我打开电视,有一次我打开电视,有一个胖子,穿一件蓝色衣服,讲《心经》却让人不知所云,讲那些法,根本要点都不对,像这种法,讲经大家都会讲,问题是自己本身是否通达藏经,你通达藏经,你开悟了本性,你智慧辩才自然无边,无量无边,你就会左右逢源。
所以,我常告诉徒弟,要学法器很简单,要学诵经也很简单,要学放蒙山也不困难,要学如何比手印都不困难,比得让你看不懂,只有自己看得懂,也很简单,佛法中唯独说法最难,为什么说法最难?讲错就惨了!不得了!你讲错,当场若有三百个人听,你负三百个因果,录音带若制造出来,观念错误再传出去,不得了!断众生的慧命。所有因果,说法的因果最大,那是引导众生入佛知见的人,竟然自己的知见错误,人有我执、我见,他没有悟到本性,不了解实相,没有通达藏经,讲经时一直自认为对,实在是错了,一味地掩饰自己,就开始乱讲,讲一些有的没有的,话转回来都是在宽恕自己,这会很凄惨!什么都好学,就是智慧辩才弘法最难,为什么?弘法没有钱,没人要做这种工作,讲错话人家会骂,一句话讲错,二、三年之后还在传。所以,人家说,为什么慧律法师的录音带能够流通,因为,没人要讲经,没有人要做这种工作,大家都要诵经。你去问看看,法会、传戒一次,三坛大戒收入就七、八千万,一次,在体育馆做一次梁皇忏,收入像建华梵工学院那么多,做一次收入七千多万,八千多万,你想想看!讲经讲到昏倒在台上,也没有七、八千万,看你多会讲,没有办法,这种工作没人要做。第一个,他要具足智慧,辩才、信心、深达实相、悟性,讲下去还有人要听;接着,又不贪名、又不贪利,你的发心为一切众生,没有任何代价才来做,没有人要这样做,所以,法师少,没有牛只好骑驴,我不出来不行,没有办法!所以,这种事,为什么台湾的弘法,北部以净土法门法师,南部就以某某法师,不可以自夸,现在要学谦虚点,事实上就是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但是,你不弘法怎么..,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都是在转法lun,哪有释迦牟尼佛诵经诵四十九年,没有人这样子,谈经三百余会,讲经四十九年,他也是以弘法为主,不然,出家人以什么为责任?所以,善说法,我告诉你:非常之困难,非常困难。
【辩才无滞.智慧无碍.】
辩才无滞就是不会停顿,滞就是不通,无滞就是不会不通,辩才无碍,当然,他深达实相,辩才怎么会有碍,智慧无碍,智慧也要会讲话。
你知道吗?有一个女众出家了,才做沙弥尼而已,她父母亲要把她打死,你知道吗?要把她打死,走投无路,跑到南普陀找我,跑到南普陀找我时,
我说:你来找我做啥?
她说:人称法师您是辩才无碍,智慧无量,您帮我想个办法。
我说:很简单!第一,你若能用电话跟你妈妈通电话时,你就跟她讲清楚,你为什么要逼我结婚?她会说:我希望你幸福,过快乐的日子。你就问:妈妈!你现在过得如何?她一定会说:很痛苦!常跟你父亲吵架,为什么你遭遇不幸,还要我步上你的后尘,回应回去。第二点,你若很不幸被她抓回去时,你都不要吃。她说:不吃会饿着。我说:你再偷买面包、买泡面,
噢!这样啊!
外表看起来是绝食,私下再偷吃就好了,不然,你没办法,她不让你出家,她硬逼迫你结婚,很简单!
没什么,对不对?出家,像我们的法师被他父亲告,若我父亲告我,他该死了,真的,那是告到他,傻傻的,若告到我,父亲该死了,真的,比武力我输人,比头脑很厉害,你想想看!我没有任何条件,我若头脑不比你强,你会听我的吗?不可能!天地不公平,我每天会捶胸:天地不公平。个子小,斧头拿不动,又近视,又容易感冒,又腰酸背痛,上苍也算是很公平。所以,现在个子大的要听个子小的,要辩才无碍、智慧无碍,也需要有修行;宿世。
【一切菩萨法式悉知.】
式就是原则,一切菩萨的法式就是他的神通变化种种威仪,菩萨应该具足什么条件,正知正见的法的一切原则,一切菩萨法的原则,他都知道,比如说菩萨的神通,菩萨的威仪,菩萨的愿力,你都要懂,悉知。
【诸佛秘藏】
把笔拿起来,秘藏就是最深的境界,诸佛的彻底的最深的境界,
【无不得入.】
这样就跟佛相同了,诸佛的秘藏,这个秘藏不是指神秘,是说诸佛的身口意,秘密之藏。
因为是凡夫、二乘人所不能知,最深的境界叫做秘藏,你连菩萨都跟不上,无不得入。
【降伏众魔.游戏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
这是游通化人,降伏众魔之后游戏神通,为什么叫做游戏神通?神通对他来讲很自在,像在游戏一样,既得游戏神通,对这世间每样都通达了。
其慧方便就是说他能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引导众生,他在说法当中,很容易被众生接受,他有方便善巧的智慧,叫做其慧方便。
我们没有,同样一句话,被他讲起来..,会讲话跟不会讲话差很多,会讲话的人,他讲出一句话能让众生欢喜三天,不会讲话的人,众生听了之后会烦恼三天,同理,会讲话跟不会讲话真是天地之别。
皆已得度意思是说因为他能够运用智慧,运用权巧方便之道,所以,这个叫做度,皆已得度就是说自己的能力已经足够,接着又能方便度众生,皆已得度。
【虽然.当承佛圣旨.诣彼问疾。】
虽然维摩诘居士这么伟大,这么了不起的在家居士,但是,我更应该要承佛的圣旨,佛是圣人,他讲的话跟皇帝一样,所以叫做圣旨。
诣彼问疾,去探望他的病。
【于是众中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咸作是念。今二大士】两尊大菩萨,就是指【文殊师利】菩萨跟【维摩诘】居士,【共谈.必说妙法。】
【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皆欲随从。】看戏,看戏怎么演。
【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毘耶离大城。】
毘耶离大城就是维摩诘居士所住的地方,因为维摩诘住在城里,庵罗园是在外面,维摩诘居士住城内,所以他(文殊师利)要去找他(维摩诘),入毘耶离大城。

【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内心想,他(维摩诘)知道他(文殊师利)要来了,【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牀.以疾而卧。】
现在要开始显示空相,所以,先将房间变得空无一物,即以神力空其室内,用神通力变得空无一物,除去所有,因为开始要讲空的道理。
及诸侍者,侍者就是侍奉他的人,侍者全都遣走。只剩一张牀,以疾而卧,生病,示现生病。因为他们来时,会开始问。说法一开始就空无一物,后面你就会知道,舍利弗后来会想:奇怪!屋内怎么都没有椅子可坐,他就会问:你是为法而来,还是为椅子而来。他在说法开始前,先演一出戏给他们看,先空无一物,空无一物之后就会问,问了就会说法,这就是启法的因缘。
【文殊师利既入其舍.】到房内,【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牀。】单独一个人躺在牀铺上。
【时维摩诘言.善来.文殊师利。】善来,

【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
若是我们去,第一句话就听不懂,我们也很高兴跟在文殊师利菩萨后面。
第一句话,维摩诘居士说: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惨了!不知在讲什么?回家,回家吃冰棒,听不懂,不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你听经听这么久,不然,你说来我听听看,这句是什么意思。
不来相而来,注意听!不来相就是实相实在是不来,而你现在来了,实相是无所见。不见相,但是,现在我们彼此见面了。意思就是说你不来而来,不必见而见,就是这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文殊师利,实相实在是不用来,实相是没有所谓的来,而你现在来了,事实上实相是无所谓的见,无所见才是实相,所以,不见相而来,实相实在是无所见,但是,你现在来了,彼此之间互相见面,但是,不违实相。
所以说,法身大士举止动静不违实相,实相无来,你现在来了,实相是无见,但是你以「相」互见,无来而来,不见而见,法身就是这样子,也就是真善,如如不动的本体。
【文殊师利言。】他就这样回答,【如是.居士。】接着更是一头雾水。
【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
第二句还是听不懂,我告诉你!这段非常不简单!你们可要注意听!
这段所讲的都是本性,你若用意识心听经,可能会很难,转不过来,这段非常精彩,我解释一遍:这段就是在讲无来去之相,都是借着因缘而假合,因为,未来还没来,来了就不用再来,舍掉来跟不来,没所谓的来、去。
文殊师利菩萨这么说,如是,你这么说对,你说不来相而来,意思是说你说实相实在不来,你现在是方便来,实相是无所见,我们现在方便,两个见面,对!居士这么说是对!为什么?若来已更不来,若来了之后,就不用再来,因为,已经有来了,若去之后也没所谓的去,因为已经离开了,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来就是指未来,也就是指道,佛讲的「来」,当体就是空性,没所谓的有来,来只是五阴皆空幻化躯壳而已,就事相来讲,这是有隔碍,就无生法来讲,实在是不来,你说他有来实在是虚妄的错觉,才说他来。所以,来者无所从来,实在是无来。
我们今天就是不能悟到这点,我们不能悟这点,得失的观念就很强,今天钱有来,我会很欢喜,钱不来,我就很烦恼,感情有来我就很欢喜,感情若离开我就很痛苦,他不能了解来当下就是不来,去也无所谓的去,这就解决了,每件事都解决了,当体就是空性,怎么会如胶似漆难分难舍,分不开,无法看开,为什么?他不了解实相,怎么会看得开,意思是说世间所拥有的东西都没有真实性,所离开的东西也没有悲哀性,没有可悲性,为什么?本来就不是真实的,来者无所从来,实在说「来」,没有真正的来,你却说来。
比如说,今天金钱来到我们身边,来让我们用,一天到晚都在我们身边,两腿一伸,都不是我们的,幻化的、短暂的、缘生缘灭的,若悟到这点就能将时间、空间拉长,我们就不会烦恼,没钱不会很痛苦,很有钱也不会很快乐,因为本来就没有。
来者无所从来,去也无所去,去者无所至,你要到哪里?本来就不来,哪里还有去,所可见者,更不可见,当下所看到的,实在是没有来去相可看。这段是破除外相的得失执着,明本性实相,这一段没有去来相,会悟到这句就开悟了,以后你身上所拥有的,所拥有的貂皮大衣、洋房大楼,你现在来,来者无所从来,车子若被撞破、被偷走,去者无所从去,以后,再买部新车顾好就好,不会难过,那没办法,你看!这世间哪样看不开,你看!诸佛菩萨说到世间的快乐,哪有比法的快乐还快乐,你想想看!你活一辈子,你到哪里听这么好的道理,我问你,听这么好的道理,以法为乐的人,你看,歌星的专辑,专辑,舞台花二、三百万,宣传,电视表演二个小时,二个小时录影起来,叶瑷玲专辑,或什么专辑,她为了世间的名,为了出名,你看她们用多少的苦心,但是,说真的,他认为名成利就是快乐,佛法不用,一毛钱都不用花,又有面包可拿,都不用钱,只要你肯进来。
所以,我们内心有无量的财富,无量的智慧之财,我们不懂而已,不懂,这句话听了,内心就清凉,来无所来,去本来也无所去,广钦老和尚说:不来亦不去,没有事。就是这句话的意思,所以,广钦老和尚是圣人,众生是来来去去全是事情,整天都是事情,肠子都拉不直。
【且置是事。】
这是实相,暂时搁一边,今天来,就在说法、逗禅机。暂时先搁着。
【居士是疾.宁可忍不。】
现在开始探他的病。你的病是否能忍耐?
【疗治有损.不至增乎。】
您的病治得怎么样了,不会加重吧!
注意听!疗治有损就是说当我们病重的时候,会影响我们的色身,这样对我们的道业是有所损害,所谓身安而后道隆,如果你的病轻,就不会损害道业,所以,疗治就是说轻的好治疗,重的不好治疗叫做疗治,我们的病不是轻就是重,所以叫做疗治,若重病,有损就是会妨碍道业,这叫做疗治有损。增乎就是增加病苦。
【世尊殷懃致问无量。】
这实在是太美了!太美了!实在是太美了!古时候人的文辞实在是美得不得了,不信你读看看,世尊殷懃致问无量,意思是说无量的关怀,世尊殷懃就是一次再一次,一次再一次地关怀你,致问无量;太关心了没有办法形容,这实在是美得不得了,美得不得了。
所以,这段我再解释一下,居士是疾,宁可忍不,你的病是否能忍耐,疗治有损就是说你若生重病没治疗会障碍你的道业,不要让你的病情又加重。世尊非常慈悲,他殷懃地问候你,他有无量无边的关怀。
【居士是疾.何所因起。】
他要示现生病,人家才会问他为什么生病,才能开始说法,对不对?是病何所因起?
【其生久如.】
有多久了,像这种情形有多久了,叫做久如,这种病的产生已经有多久了。
【当云何灭。】
就是如何把它除掉。若问到我们,若是我们躺在床上,一定会说,你生什么病?病多久了?我感冒了,重感冒,我肠子腹泻,我昨晚讲话讲到三点,没睡,两个女人在一起,你要她三点以前睡觉,那很难!很难!Women together is very trouble.女人的聚会是一种麻烦的举动,太有才干有时候是一种悲哀,你不曾听过吗?多读几种哲学对我们是有效的。
维摩诘居士回答生病就跟我们不同,完全不同,我们讲生病就是感冒、头痛、腰酸、
肾脏发炎、盲肠炎,他不是。
【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
维摩诘就回答,从痴,因为众生有愚痴,有贪爱执着的念头,我维摩诘就会生病,这句话就是说众生有病,则我维摩诘有病,竟然他的病跟我们的病不同。维摩诘说,前面加四个字,“因为众生”有愚痴,众生有贪爱执着,我维摩诘就会生病,意思是说众生生病,他就生病。
【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
因为众生有病,所以我会生病。
【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
表示他永远不会好,因为,众生是无量无边,要如何让众生没病,众生哪个没愚痴病,哪个没贪爱病,不可能!
法身大士的病因众生而生,众生的病若好了,我就没有病,但是,因为众生是无量无边,痴爱是无量无边,所以,大悲心来度众生,这段也可以解说为:悲心无穷,因为众生有病,他才有病,众生若没有病,他才没病,众生怎么会没病?众生每个都有病,众生的病是尽未来际,没那么简单度化完,菩萨的病就不停止,这表示悲心无量,因为痴爱、贪爱是无量无边,所以,悲心也要无量无边,不能有穷尽。
【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你看!菩萨多伟大!菩萨为了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
【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
他不用到娑婆世界度众生,当然不会生病,因为,法身菩萨是无形,法身是无形状,病为何产生?因为他要来示现度众生,所以,他要入生死,随着众生而生死,有生死当然是生老病死,难免会生病,只要众生没有痴跟爱的病,就不用麻烦菩萨一直来度化,菩萨就不生病。
说真的,这实在很难,所以,菩萨的伟大实在是无法赞叹。
你想想看!全世界当中,因为政治的因素,除了台湾以外,佛法最兴盛的,差不多在台湾,以目前来讲,其它没听到佛法的怎么办?全世界以目前来讲,突破六十亿人口,六十亿,基督教徒总共有几十亿,最多,世界上最多的基督教徒有十三亿多,十几亿,十三亿多,佛教徒有十亿,八亿到十亿,佛教,东南亚这一带,接着,正信的有多少?正信的到底有多少?弘法利生的到底有多少?众生要听经闻法的到底有多少?你想想看!实在很悲哀!凤毛麟角,差不多都是外道比较多,我们前面就两间外道的,所以,这种事没那么简单。所以,菩萨实在是太伟大,别说什么,光说台湾二千万人口,正知正见的佛教徒,又如法修持,又一心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有多困难!本来就很困难!所以,菩萨实在太伟大!至于我,我没办法,我要先到极乐世界,等我有办法我再来,我受不了众生,台湾的女众信徒不好惹,不过,你们这些是很好的人,你们愿意来听经闻法,是很了不起,我很钦佩你们这些女众。
【譬如长者唯有一子.】长者只有一个儿子。
【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
这倒是真的,每个母亲疼子的心的确如此,这是天性,母子是天性。
有的人想生孩子,却不孕,想要孩子想要到...实在真的很..,实在很痛苦!过去,不知足足有几个不孕的,被她的公公婆婆瞧不起,拜神也拜,符咒水也喝,杯筊也掷,接着又拜什么神,在台湾从台北拜到高雄,澎湖的妈祖,不管哪里的妈祖都拜,不孕就是不孕,若不孕的想生个孩子,是非常之痛苦,很痛苦!因为人家会瞧不起,不会下蛋的母鸡,有的不同,有的是很不想生,但不小心又怀孕,所以,人在这世间实在很不公平,有的是很想要个小孩,家里很富裕,却不孕,那种心情你可想而知,你想象得出,那有多痛苦,有多悲哀,什么人工受精,什么算时间,什么温度计量体温,早晨起床就咬在舌头下面,又不能讲话,因为在量体温,她就算,开始算,第几天、第几天,唉!今天可以,结果,还是没有。真的是无量无边的痛苦,为了要一个孩子,任何办法都想过了,医学或是什么..,所以,说真的,不简单!菩萨要满众生的愿,比如观世音菩萨求子得子,求女得女,没那么简单,若有孩子的人很安慰,有的是很会生,报告新闻就去生,生很多,生十多个,但是,每一位母亲对八个孩子也好,对十个孩子也好,全都一样,所以,孩子的病若好了,母亲的病也好了。
【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
像疼自己的孩子般。
【众生病.则菩萨病。】
众生有病,菩萨就有病。
【众生病愈.菩萨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
这病是怎么生起。
【菩萨疾者。以大悲起。】
他想救众生,他看到众生这么愚痴,他就觉得很悲哀、很怜愍。真的,有智慧的人,都会同情、可怜造业的人。
【文殊师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无侍者。】
这里面怎么没有侍者。
【维摩诘言。】回答得很妙。【诸佛国土亦复皆空。】不是只有我这间房间才空,没有侍者,诸佛国土当体也是空性。意思是说平等的实相,在哪里都是空,理无二途,没有两种情形,这是平等。你说我这房间是空,不过,诸佛国土也是空。
【又问。】文殊师利菩萨就问,【以何为空。】
以何为空,室内没有东西叫做空,那佛土你说它是空,它是用什么才叫做空。
开始产生出毕竟空的道理。
维摩诘居士就【答曰。以空空。】
空,以国土本性就是空,性空所以毕竟就是空,所以叫做空。上面第一个空是慧空,智慧的空,是空慧里面的空,底下那个空是道理的空,要注意!用智慧的空,观照道理令空,这是前面所谓诸佛国土的空。
以空空,以空性的实相的智慧去观照,观照当下国土就是空。
以空空,上面是个慧,底下是个理,慧空理空,慧观照空性,观照诸佛国土的空。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空何用空。】
既然是空,何用空?把笔拿起来,既然诸法皆空,何必用智慧去观照空。
你可要记得作笔记,不然,你会一头雾水,我不骗你!你要作笔记,你发发好心作笔记,不然,现在听很行,回去看,哇!不知在写什么?我们在听课时都很行,以前,我们在读大学时,教授也说:作笔记噢!作笔记,当时,我们在听时,这很简单,结果,回去看,惨了!不作笔记确实看不懂,回去看,也都是白白的。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既然国土,这个法是空,又何必用智慧去观照空性,
【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
所以,诸法当体就是空,所以,你要多几个字,以无分别智慧的空性去观照,所以,诸法当体就是空。
无分别就是智慧,我们无分别就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无分别心,当下就充满智慧,虽分别不作分别想,虽分别但是没有分别,所以,以无分别智慧的空,诸法当下就是空。因为,诸法性自空,不必等空的智慧。但是,若没有空的智慧,对我变成一种执着空,这个空,比如说有一个空性的观念,但是,空性的观念若透过智慧,以空性的观念就没有重迭的影像,表示同一个体一个用而已,虽然,本体就是空,但是,与智慧吻合,同一个体性。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所以,那个「又问」,要加一个:文殊又问,不然,你会搞不清楚,什么叫做又问?旁边若不写,时间久了,又会一头雾水。
文殊菩萨又问【空可分别耶。】
注意听!这句的意思就是此空的智慧能够分别吗?意思就是说让我们能够得到空性的智慧,这种智慧可以用分别心得到吗?叫做此空慧可分别耶,简称空可分别耶,空性的智慧能够分别吗?
维摩诘【答曰。分别亦空。】
把笔拿起来加两个字,就是分别之慧亦空。分别亦空,中间加两个字,分别之慧,当下也是空,就是我们在分别的智慧也是空。
很深奥,若叫小乘人来听,可能会一头雾水。这段的意思是说智慧若不同于空性叫做分别,所以说,虽有分别也是空性。所以,刚才讲的就是说分别亦无分别,虽然分别,但是当下就是没有分别心。我们若能无心于分别,就是用我们真正的本体无心而分别,虽然分别就是无分别,虽然终日分别,未尝分别,所以说分别亦空。就是这样,我们是用智慧心去分别,因为智慧本身就是空性。
【又问。】文殊师利菩萨又问。【空当于何求。】
我们前面所讲的正智来明空,恐怕不了解空的道理,以为空是在正的一方面,而不在于邪,所以现在就说空在哪里求。
底下所讲的,邪正统统空性,要完成悟性不能有对立。
因此,第一句话他就告诉你。【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求。】
世间人听到会吓到,嗯!竟然在六十二种邪见中求。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六十二种邪见也就是实相,不离我们的实相,只要一念之间悟道,六十二见也是空性,不能离开六十二见而有菩提,意即:空遍一切处,实相不能有对立,对立就变孤立。所以,空在哪里求?当于六十二见中求。六十二见是外道、是凡夫,所以,邪因正而生,正是因邪而起,你说他是邪见,他也说你是邪见,我们自认是正的,其实,他也自认为他是正我们是邪。
所以,真正的空性,不能因为对立法而互相衬托。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意思是说邪因为正而生,正是因为邪而起,所以,本性是一,性本无二,所以,你想求得正智的空,当于邪见中求,就是这个道理。因我们现在已经求正法,求正法已经求习惯了,因为正,所以,对邪不屑一顾。
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就回答,要让你当下体会到,一切境界全都是实相,包括邪魔外道在你眼前破坏,这也是我们的本性。问题是你有办法吗?我才告诉诸位!万法都是心的问题,心若保持如如不动,与实相相应,没有正跟邪的观念,空性没有对立的邪正,我们说求正道,也可以说是求邪道,正是对邪讲的,邪是对正讲的,都无所求,邪正统统没有,这就是真正的正道,佛讲的正都是讲实相,绝对的道理。
所以,这世间就是这样,比如说,那个人在做啥?师父!那个人在求快乐,你就可以回他话:那是在求痛苦,那就是在求痛苦,知道吗?为什么?乐因苦生,苦因乐有,苦乐对立而有观念的差别性,乐无自性,苦无自性,没有真实的乐,也没有真实的苦,这是实相。所以,我们就是这样子,比如说,我今天得到东西,你就对他授记:你有一天会失去这东西,我家多生一个人,你家就是多死一个人,知道吗?是这样啊!这样就对!过年我很快乐,今天是农历初一,若是农历初一,你就要痛苦,这都是对立法。无论一切时间,无论一切空间,我才告诉诸位!一念觉观即得本心,你就是本来的面目,“无喜亦无忧,随缘识得性,”无喜亦无忧,随缘了解本性的实相。无喜亦无忧,他没什么恐惧,不会恐惧。
【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
六十二见从哪里求?因为由正显示出邪,因为六十二见,若六十二见已存邪相,应该在哪里求?得其答案,应当在诸佛菩萨解脱中求,因为舍邪见名为解脱,你若没在诸佛菩萨中求,你不能解脱。
【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
诸佛要解脱哪里?这句话你要注意!
【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
所有的答案都产生了,归类为这句就对了,心就是我们的枢纽,总开关。
我才告诉诸位!修行、修行,什么叫做修行?修正自己的观念,令其觉悟叫做修行。不是拚老命地拜佛,不是拚老命地磕头,或是拚老命地买水果,供花、供果,那个是其次。也就是要用心,你不听经闻法,你的心无法修正。修行:修正自己的理念,入于佛的智慧叫做修行。
所以,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我们的心就是要修正,要如何修正?闻、思、修,听经闻法。你若不听经,你有多行,有的菩萨:师父!我自己买间茅蓬。在家人,自己整理一间房间修行,就独自修行,跑到台中独自修行。你多会修行,我问你,你多行。他的观念就是说我整天诵经叫做修行,这是很严重的错误。释迦牟尼佛哪有教你整天诵经才叫做修行,释迦牟尼佛有整天诵经吗?诵经要与心地相应,这种诵经才有用,就是在观照自己,经典就是要观照我们的本性,所有的本性若提起来,就是符合经典,一念觉观,即还得本心,一剎那之间观照我们的本性,这才是我们真正要找的目的。
我们不是,我们不来听经,不来闻法,我们稍微听到一点是非善恶,就开始排斥,就离开善知识、道场,结果,回去一直拚命地修行,拚命地修行,搞了二、三十年,比不上听善知识讲两句话。人就是悲哀,很悲哀!悲哀!就是这样子,不肯亲近善知识,他以为这样叫做修行,唉!我不要听经、不要闻法,我认真念佛。问题是观念还没有修正到一个正确的方向时,他会懈怠,他会懒惰,他没有完成空性的觉醒时,他的情绪会有高低潮,(情绪)起来时,自己不知怎么办,会生气,会撞头,佛号跑到哪里?没有了,你现在不能掌握,临命终又哪有办法?
我才告诉诸位!往生是平常的功夫,你一定要记得我这句话,这个人能不能往生,就要注意看他平常放得下放不下,就看得出来,马上看得出来,要记得师父的话。高僧大德讲过一句话,往生是平常的功夫,你看这个人平时什么事情都不跟你计较,那就百分之八、九十绝对往生,他临命终时,眼睛一合,他又不跟你计较,你说他好,说他不好,都没关系,你想想看!这种人的定力到什么程度,他一心念佛,你想想看!你也很认真念佛,每件事都很会计较,你的心不与佛菩萨相应,佛菩萨是一块大的磁铁,但是,你拿一块木材让他吸,拿一块木材,来啊!来啊!吸不上来,希望佛菩萨来接引我们,至少你要先变作一块铁,跟他的磁场相同,难道不是这样?至少你要把自己变成那块铁,有可以吸引的条件,对不对?你的心烦恼得不得了,就绝缘,跟一块木材,一块木材跟一块大磁铁吸不上来,诸佛菩萨您来接引我,平常放不下,死时不瞑目,平时什么事都跟人家计较,到处造口业,讲人家的坏话,到处树立敌人,你想想看!虽然在拜佛,那有什么用?我们这张嘴不讲话会死,好可怜噢!悲哀!悲哀!你听得懂吗?佛祖是一块大磁铁,至少你要把它变成一块小铁,才有被他吸引的条件,他吸引的条件就是慈悲喜舍、放下、看破、提起佛号、正知正见、不与众生计较、原谅宽恕众生、包容一切不同看法的人,这才能吸得上来。光拿一块木材让磁铁吸,吸不上来,绝缘体不同。所以,要把自己变作一块铁,不管是钢铁或是破铜烂铁,只要是铁就可以去,只要有跟佛菩萨的心相应,破铜烂铁也可以吸,也吸得起来,只要是铁,烂的铁也没有关系,对不对?这样就往生了,咻!一下子就上去了,你不要搞一个绝缘体,不相应的东西,一天到晚都跟人计较,瞋恨心又重,仇视又嫉妒,贪心,免谈了,临命终你说..,你现在看不开,我现在看不破,但是,我临命终一定看得破,impossible,打死都不可能,不可能!你现在看不开,你想你临命终有办法吗?你临命终还会贪恋,要死又不死的,我还有什么任务还没完成,哪个人对不起我,我要好好跟他计较,对不对?
我告诉你!修行都只是一个念头而已。我常常在看病,对不对?老是想:跟本性有关,我告诉你!找对跟找不对都在一剎那之间而已,这跟找医生一样,我的鼻子过敏,差不多二十几年,一、二十年了,西医也看,邱医师也看,鼻子就是治不好,治不好,那天,讲比丘尼戒,我就宣布,你们有没有认识能治好鼻子的,嘉义的比丘尼拿张名片给我,我抱一线希望,因为我没办法,鼻子老是过敏,没办法,我就去了,去找他,点药点四天,碰!一块肉掉出来,叫什么?这叫做鼻夹肉肿大,他说:这种病你多会吃药,吃一牛车也治不好,不可能!这块肉若不除掉,我晚上躺着都不能呼吸,要半躺半倒,要美人斜倚才睡得着,躺着马上不能呼吸,阻塞,鼻塞,现在点药下去,一孔四千,二孔八千,昨天,那块肉已经掉下来,碰!一下子就掉下来,现在舒畅多了,二十几年的痛苦,知道吗?二十几年的痛苦,中西药、吉田耳鼻喉科,我去看了两年的耳鼻喉科,我若到北部的大专院校上课,一下飞机一定是先到耳鼻喉科看诊。这就是跟我们的本性相同,我们今天参访善知识,我们今天一直找善知识,找什么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或什么才是生死修行的根本,找、找、找..,找到后来,到后来因缘具足,一念之间还得本心,不生不灭,你就是佛。有一个老菩萨拿水果来拜,我就告诉他:菩萨!你拿水果做啥?我来求佛祖保佑,我说:你怎么不保佑自己?对不对?你怎么不保佑自己?你拿水果来拜,如果一天到晚跟人吵架,不忍让一下,跟人家没拿水果来,终日不跟人计较,看哪一个比较消灾,你看!两个人哪个比较消灾?每天拿花来插,每天拿水果来拜,每天都拿来拜,供养师父或什么的,不用,这些都不用,也不用拿花来插,也不用拿水果来拜,你在那里合着眼,一念之间都是本性功夫,你多会拿,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禅宗祖师所讲的,每句都一针见血,什么叫做真正的福?无相是真正的福。
所以说,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就解决了,在座诸位!师父已经尽心尽力,劝告你们了。
【又仁所问何无侍者.】
仁就是指文殊师利菩萨,就是文殊师利菩萨你所问的。为什么你旁边没有侍者?
【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
哇!这境界太高了,非常之高,很惊人!一切众魔、外道都是他的侍者。
我们若将外道当做敌人,就不对了,你看看!他证悟到法身,本来的面目实相,一切相对他都无碍,所以,魔就是他的侍者。
【所以者何。】为什么?【众魔者乐生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外道者乐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为什么于诸见而不动?不见有异相,因为,实相没有这些。所以者何,众魔者乐生死,因为他都在五欲六尘中享受,不能自拔,他那种乐,太快乐,所以没办法,不能自拔,所以,他都在六道轮回里,不能解脱。菩萨于生死而不舍,他观一切众生都是他的孩子,他要来救,所以在生死六道轮回当中,他不舍众生的生死。
什么叫做外道?心外求法,下面说乐诸见,这个乐不能解释作快乐,这个乐要解释作强烈地执着自己的看法,叫做外道。乐诸见就是说,欢喜执着于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不听信正法,这叫做外道。但是菩萨于诸见而不动,因为一切见都是我们心中的东西,法身大士,生死跟涅磐都一样,所以不舍,邪见跟正见都一样,都是不动。所以,魔就变成他的侍者。
【文殊师利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相。】
文殊师利问:你到底是什么病?是什么相?
【维摩诘言。我病无形.】无形的病,你曾听过吗?【不可见。】看不到,他的病看不到。
【又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 
这个病是跟身体所起的病,还是跟心所合的病?因为,前面听说他生病,又说不可见,心病是无形相,所以不可见。身体的病是微细,所以不可见,因此产生怀疑,病一定是身、心所产生的,所以,就问是跟身还是跟心所起的病。
【答曰。非身合.身相离故。】
为什么?身是一切幻化的,所以,身也不是一个真正的身体。
所以,我们今天若对身体的肉身,若没学过佛的,就没话讲,若学过佛的人,我们的身体要照顾健康,随便打扮一下,简单洗一洗,顾得美美又可爱就可以,不用整天为了貌相、身体而烦恼,买鞋子或是买衣服而烦恼,身体是假相。我听说,听说化妆一次,浓妆,有时候要一个多小时,或是挽脸,牙齿咬着绳子,以前曾看过挽脸,挽了又挽,没办法,挽脸,擦粉,二十三日挽脸,二十四日是送神,很多事情,为了这个色身很麻烦。既然知道这色身是假的,随便啦!那天看黄莺莺,电视播的,眼睛没有双眼皮,去割,割下去,不太自然,单眼皮也有单眼皮的好处,别人双眼皮比较多,我们单眼皮是稀有动物,不须再去割,我们是单眼皮,没关系,也是很美,不要瞇瞇眼就好,有的鼻子,鼻子不要长得让雨淋得到(塌塌鼻)就好,雨淋不到,随便,有的人去割鼻子,割得很肿。所以,说真的,长得丑,以世间人来讲是悲哀,若有学佛就不会,他就知道,身是离开一切相,这不是我们真正的色身,幻化的、五阴皆空的,这样就不会为了貌相、身体一直在那里忙碌,人有智慧跟没有智慧,天地之别。比如说,马可仕的夫人伊美黛,伊美黛的鞋子有三千多双左右,她若一天穿一双,要穿十年才穿得完, ten year 后面再加s, ten years ,你想想看!你看人的欲望很惊人,至于我,你看我那双鞋子,今天穿那双,明天下雨也穿那双,你家有死人也穿那双,结婚也穿那双,到素食馆吃饭也穿那双,一大早睁开眼睛也穿那双,我才不管那双鞋子能不能穿,到底谁比较快乐?伊美黛到今天来讲,谁比较美?她又不比我美。
说真的,我告诉你!人的心若有大智慧,再怎么看都是可爱的人,生有大智身心,内心有大智慧的人,随手一拈,统统是本,统统是无量的财富,对不对?躯壳只是暂时性的,身相离故。
【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当然不与心合。
文殊菩萨【又问地大水大火大】人家骂你:你在火大吗?不,这是佛教的名词,火大,【风大.于此四大何大之病。】我们的色身是四大所组成,我们一个一个观照,四大是从哪一大而产生病。
【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水火风大.亦复如是。】
因为四大的本性,本来没什么痛苦与不痛苦,但是因为众缘和合,相克,增加、减少,比如说我们的风大,风大就是感冒、咳嗽、打喷嚏、过敏;地水火风的火若很大,就会口干舌燥;人若水大就水肿,就水肿、眼袋;地大的病就骨折,头颅,所以,到底是哪一种在生病,意思是四大调得不好而生病,幻离之身。所以说,产生的病就是这样,意思是说病本来无自性,说无病又四大假合而有,若说有病,四大分析起来又全都没有。
【而众生病从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意思是说四大本性本空,病本来也没有。但是,因为众生执着假相变成有,所以,因为四大而起,虚设有这个病,所以,你若推根本,推到究竟,我们了解四大无实,我们若要看它的形,实在没有真正的病。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
慰喻就是安慰,这个喻表示劝,劝告,好好地安慰、好好地劝告他,叫他放下身心,因为凡夫的病一定会给我们烦恼、不安,产生病苦,我们要用法安慰他。
所以说,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要如何安慰,要如何譬喻、劝告呢?
【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
这很重要,要告诉他,我们的色身无常,但是不可以说我们讨厌色身而要自杀。注意!因为怕你轻生,不可说厌离这个色身,这个色身是无常,我要自杀,那就麻烦大了,不说厌离于身就是怕你断灭,怕你自我想不开,以为舍身就是得到常的本性,错了。
所以,世间有三种法,世间法、出世间法,观无常而厌恶我们的色身,这是声闻法;执着我们的色身而不观无常法,这是凡夫;厌离色身是声闻法,认为世间痛苦,世间人连无常、痛苦的身体都不觉悟,是凡夫。
每个人都执着这个色身,每个人若不执着这个色身,那百货公司准备关门了,大统、大立若要卖佛教徒,稳死的,我不骗你!看你多会买,他知道这世间是假的,佛教徒到大统、大立要买什么,最多买两件衣服就穿好几年了,所以,若是凡夫他才会执着这种东西,若学佛的人有限,买个基本上须要的,再来就不须要了。
观无常而不厌恶色身,这是菩萨法,所以,为病者说菩萨法。
【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磐。】
意思是说我们色身有苦,但是若要行菩萨道,不可以一下子就失去菩提心。我要入不生不灭的涅磐,失去菩提心,那众生谁要救?大家都要进入涅磐,不示现生死、六道轮回,那谁要救众生?
所以,我们这里的在座诸位,坐着的,有菩萨示现,我不骗你!我们这里,不是我,是你们,我们这里,有男众菩萨,也有女众菩萨,因为我怕讲到那些菩萨,所以,将你们每个人当作佛母看待,女的叫做佛母,你们很不简单,菩萨!
【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
这色身是无我,所以而说教化众生,
【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
这个色身当体就是不生不灭。毕竟寂灭就是不依体起用,不想度众生,这都不是菩萨应该有的行为。虽然身是当下空寂,但有妙用现前,不然,众生怎么办?所以,菩萨都是以众生的想法为考虑。
【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
意思是说教一切有病的菩萨,我们要好好求忏悔。大家都会犯过失,犯错误,过去的错,忏悔就好,不须耿耿于怀。
但是,而不说入于过去,入于过去就是罪性是永远不变,这个罪,从今天到过去,统统不变叫做入于过去,从过去到现在,统统有罪叫做入于过去。入就是达,从过去到现在都没有灭,因为罪性是本空,意思是说你不可以告诉他罪性有长住性,罪性本空,它没有永恒性,你只要悟道,你虽然造过业,犯过戒律,但是,你要对他开示:罪性本来是空,你不要让他耿耿于怀,我们忏悔就好,但是,不要回想过去,让罪过一直持续到今天,一直压抑着我们。我们要对他开示:罪性本空,你不要把过去的罪过,再搬到今天来负担,今天的负担痛苦,一直到未来,这样不会解脱。这句话就是这意思。
意思是说过去若有犯过戒律的人,包括根本大戒,一切不善的恶业,没关系!我们求忏悔就好,但是,而不能说入于过去,就是说不能说它是永恒性的、不变的,这样犯戒的人、犯恶的人没有机会忏悔,这样不可以,知道吗?而不说入于过去,就是说不要讲他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是罪过,不须要,你只要一念觉悟,回光返照忏悔就好,这句话就是这意思,忏悔就好,好好忏悔就好。
【以己之疾.愍于彼疾。】
以自己的生病,怜愍于别人的生病。这就是将自己的立场,设施在对方的立场,是很有慈悲心的人,这是很有慈悲心的人。
【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
现在有病苦,我们要先了解宿世有无量无边的痛苦,我们才一点点,为了众生忙碌而痛苦,这算什么?
所以,我若在讲经,若在病苦,病得很严重时,我内心就这么想:人家从那么远来,我今天忍耐一下,爬起来,人家从那么远来,你跟人家讲要讲经,你突然停课,这样不好。我今天的病苦,我生生世世一定有下过地狱,稍微痛苦一下,能够满众生听经闻法的法喜,何乐不为?稍微痛苦一下就:啊!我头痛,我怎样了,就想休息,我不曾,我这个人是很勇敢的人,我是勇敢的男性,小孩子牙牙学语,讲话不清楚。昨天,一队游览车来,问我,我说:有没有问题?后面一个举手问,讲一句诗句,也不知在讲什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说:你是在讲中文还是英语,我怎么没有一句听得懂,我说:前面那位帮我翻译一下,真糟糕!大舌病,真糟糕!我不是讥笑他,是说他讲话不知在讲什么,我告诉他写单子上来,你若有问题写单子上来,我再回答,他不要,硬是要读,也不知在读什么,谁知道?所以,我若要讲经,若有病苦,我就观照,地狱的痛苦,比这时候的痛苦还多,这算什么,上台,上台,除非爬不起来,这就是我的理念,除了爬不起来,若我爬得起来,都免谈,没有办法!除了头痛,痛得没办法,因为会晕,晕会分不出方向,东走到西,西走到东,那就惨了!发烧起来,头真的会晕,当念饶益一切众生,我就是要宽恕一切众生,要赶快说法救度众生。
【忆所修福.念于净命。】
忆所修福意思是说我们因为有病,就是修福修得不够,我们若是有福报的人,你就不用怕病苦。所以,他现在要开示,忆所修福就是说你今天会生病是业障,福报修不够,上辈子没有布施药给人,若没有布施药给人,所以,这辈子不能吃到有效的药,虽然有在吃,不能吃到有效的药。所以,我们这辈子会健康,也是上辈子有救度众生。所以,他就开示,恐怕新学的菩萨,为病苦所乱,他就劝告:你要想想看!有修福的人当然病苦比较少,想想觉得有理,要好好修行,修福。
念于净命,净命就是正命,就是从色身起于正确的善业而养活自己叫做净命,意思是说我们虽然一辈子身体要吃饭,但是,不要造恶业,不要造恶业而吃饭,我们要造善业,正当的业。
过去,有一个人,一个人抓鳝鱼为业,抓鳝鱼都要用电,死非常之多的鱼,他快死时,跌入一个坑洞,结果,所有的鳝鱼都游过来,游过来,大家看了:这是一辈子抓鳝鱼。过去,有一个人抓麻雀,麻雀,抓麻雀时,抓到都把牠掐死,他快死时怎样,知道吗?他快死时,全身开始生烂疮,烂疮,一疮、一疮...,他哪有像我的皮肤这样,才不呢?我上辈子没抓过麻雀,你看我的皮肤,他不是,他是一疮、一疮..,开始烂,眼睛像麻雀眼,开始整个脸..,常常哀嚎,哀嚎麻雀来啄他,他一辈子抓鸟,不知抓多少,不计其数。所以,不用正命;正确行善的业来赚钱,不好!不好!
因此,杀生的业不好,我们若有不好的,说真的,尽量改,若不能改,就用死的。比如说你开面摊,你要煮面,我们买就买人家杀好的,只好这样,因为,你开二、三十年的面摊,一下子叫你改业,你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没办法!你不能生活。我们就改,活的东西我们不要,改成死的就可以,所以,这也可以善巧方便。
像我到澎湖,澎湖人说:师父!我在抓鱼,怎么学佛,抓鱼若抓到,杀生怎么办,我说:没关系!抓起来之后,大鱼抓起来吃,小鱼再放牠走,哇!这样好!这样真好!不然,怎么办?大、小鱼都杀不好,大、小鱼都杀就没机会,大鱼网起来,大鱼抓起来,小鱼再放牠游走,以后,再游过来让我们抓,我们再放小鱼游走,再抓起来吃,再放牠游走,不然,又没办法!你到澎湖告诉他:第一条戒律不杀生,惨了!整个澎湖都在抓鱼,你知道吗?整岛都在抓鱼,我们到那个岛,有一个七美跟吉贝,我、常禅法师跟心立法师到那个小岛,你知道吗?爬上去无路,上面没有半辆计程车,整条路都是鸟屎,因为他们在晒鱼,麻雀都飞来啄食,啄小条的,上面只有一间小学而已,那座岛走过去,走过去十几分钟,再走回来也差不多十几分钟,那座岛就走完了,所有的出入都要坐船,里面没有电影院,我没看到他们的电影院,完全没有,只有一间撞球间而已,没有什么娱乐,每个人看起来都黝黑,晒得发亮,又吹风,爬上去,全岛都是在晒鱼干,我们法师上去,被当作怪物,那座小岛不曾有这些法师去,坐马达船,噗、噗..,晃来晃去,晃着坐到那个岛,那岛上的人很可怜,死人没得埋,活人住一边,死人埋一边,那个岛很小,那叫做鸟屿。我现在想起来了,鸟屿,屿是一个山再一个与,你们曾听过吗?鸟屿,那次,我们到澎湖打佛七,想四处走一走,坐马达船,其中有一个师姑,她现在在元亨寺出家,师姑对我们很招待,唉哟!我们这座岛很有福报,几位大法师所到之处,吃饭没有桌子,蹲着,双脚黑漆漆的,戴着斗笠,瘦小的身材,双眼凹陷,黑黝的身材蹲在那里,你一看就知道是在抓鱼的。所以,人若一下子投胎到那里,你不抓鱼不能过活,你一定得死,不然,你要吃什么,你说来让我听看看,吃海菜。结果,她为了办桌请我们这些法师,这个师姑很伟大!专程坐船到马公买蔬菜,准备一整桌菜回去,那天中午,哇!很行!因为煮得很好,什么山产、海产、发菜,很惊人!乡下人对法师的恭敬,整桌人都在抓鱼,她竟然出家,还盖一间寺庙,盖起来,风一吹又倒,盖起来,风一吹又倒,法师!我这间已经盖十几年了,没办法!风太强,若木材迭起来钉一钉,或是石头门,风吹来又倒。所以,出生在边地很可怜。我到澎湖打佛七打三遍,澎湖人很亲切,到那里要回来,可是大包小包,又是土豆仁,又是什么名产,我回来得请卡车载回来,因为我做主七和尚,对师父实在非常之恭敬,说真的,真的是不得了,也是业,没办法!是业,出生在那里,到林投公园被猴子看,可怜!澎湖实在很可怜!到那里往下看,没有一棵树会活,吹得东倒西歪,干枯,在那里要像虚云老和尚打坐用的那种盖起来,海浪涌上来,水都涌到马路上。到林投公园,里面有两只猴子,若问小学生:你们远足到哪里?我们读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走到林投公园,去,带个便当吃一吃,再回来。因为澎湖不知要到哪里?没得远足,没地方玩,可怜!说起来很悲哀,哪有像台湾这么大。
所以说我们的净命,要找到一个好的职业,还是很不容易的。
【勿生忧恼。常起精进。】
你不要起烦恼。要常常精进。
【当作医王.疗治众病。】
因为佛是大法王,能医治众生的烦恼病,自己的病既能治好,当然可以救度众生。
所以,当作医王,疗治众病,这是指众生的心病。
【菩萨应如是慰喻有疾菩萨.令其欢喜。】
菩萨应当这样对有疾病的菩萨说法,使其生欢喜心。
【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文殊菩萨问:居士!有疾病的菩萨要如何降伏心?
【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
意思是说我们的病都是从颠倒妄想而来,我们要治病,要先了解病从哪里来,都是从我们的妄想颠倒来,因为无明才会结这个色身,产生业身,业从哪里来?业从无明烦恼来。所以,有烦恼,我们的六道轮回就不断,就是我们这个色身不断,我们生命的题材的来源就是业力、就是无明,烦恼。
【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
这色身是假的。
【四大无主.身亦无我。】
四大没有一个真实的主人,不能控制,身体也同样如此。
【又此病起.皆由着我。是故于我.不应生着。】
此病若起,执着这是我,是故于我不应该产生执着,这个病就是过去执着我,所造的恶业,现在就是烦恼身。所以,我也是实实在在,怎么会生病,怎么可能生病,我就是假的,假的才会生病,若是真的,我们的本性就是真的,永久性的,不可能生病。
【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
你若知道病的根本从哪里来,从我执来、虚妄执着来,那你就要除掉我想,除掉就是灭掉,灭掉一个我,就是无我,一个人若无我,当然就不颠倒。
【当起法想。】
当起法想就是应当如是观照。
以下就开始要讲当起法想,就是当起观照,在法想的旁边写两个字:观照。
应当做哪些观照?底下就开始讲观照了,
【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
我们要起观照,这色身是五蕴和合。
【起唯法起。灭唯法灭。】
没有实在性,五阴诸法汇合变成身,是五阴起五阴灭,没有真正的身,只有法的生灭,没有一个真正的色身,没有一个真正病苦的根本,没有,只是五蕴身起,五蕴身灭而已,哪有真正的。
【又此法者.各不相知。】
地水火风互不通融。
【起时】就是因缘会合的时候,【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
意思是说我们出生,不可以讲有一个我,我在生病,不可以这样讲,这是四大不调而生病,五蕴之法,缘生缘灭变化的,诸法现在起,是五蕴身起,没有一个真正的病,诸法灭要说五蕴灭,不可以说是真正的灭,灭时不言我灭,这都是缘生缘灭。
【彼有疾菩萨为灭法想.】
大家注意听!这里要小心!彼有疾菩萨为灭,为了要破除法想,连观照的那个能观的能,也要当体即空。
【当作是念。此法想者.】这个观照【亦是颠倒。】
你观照四大皆空,五阴无我也要放下,这个念头也要放下。
【颠倒者.即是大患。我应离之。】
所以说,你连能观照的四大,五阴皆空,能观照的心,都要放下。

【云何为离.离我我所。】
什么叫做离?离就是不着,什么叫做不着?不着一个我,不着一个我所拥有的四周围。我们有一个我,精神的主体,附带的天地万物,就是我所拥有,我所的意思就是,因为主观的意识形态而附着在主观意识形态的四周围的万物,叫做我所,我所也可以说我所拥有的观念,一切都是为假我而施设的。
【云何离我我所.谓离二法。】
什么叫做离、离我我所?离开二法,若离开这二法的执着,就没有我跟我所的执着。
【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
内就是五蕴,外就是六尘。
你若有个我跟我所,有我跟我所有,一切法若产生,内外若生起,诸法的种种对立性也产生,是非颠倒就产生。我们若能想:我们的内心五蕴皆空,外行一切也是皆空,心行平等法,入于空性,内心的观照:放下,外面一切执着也放下,这样就能离我、我所。
【云何平等.谓我等涅磐等。】
这句话应该要再加四个字,云何平等,谓我亦平等,涅磐亦平等,这样读就比较清楚,意思是说没有一个我,也没有一个真正的涅磐,我当下就是空,悟到空叫做涅磐。世间人说有我执就不能入涅磐,入涅磐是不生不灭,我是生灭法,在这里不是这样,我当体就是空,涅磐也是空性所显示出来,所以,这是不二法,这是一法,就是平等。
所以说,云何平等?这句话要说,我也平等,因为我也空,涅磐也平等,因为涅磐也空,这么解说就对了。

【所以者何。我及涅磐.此二皆空。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
所以说,我及涅槃都是当体即空。但以名字:因为只有名字,我是一个假相,涅磐也是一个假名。

【如此二法.无决定性。】
怎么说无决定性?无决定性的意思是说但有其名,寻我、涅磐了不可得,涅磐法也是不可得,所以说,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无决定性。没有实性的意思,无决定性就是说无定也,无决定性;没有实在一个体性。

【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
你若能得到我、涅磐平等法,你就没有其他的病。其余就是还有空性、观照的念头,这念头若去除,空病亦空。因为,众生固执性太重,你要他一下子施舍、放下,非常的困难。
人总是这样子,要施舍外境或是内心的五蕴,要有相当的功夫。所以,根有利根跟钝根,利根在放下,一下子就清清楚楚,若钝根在放下就要慢慢、慢慢、..,有的没办法,有的人放下,是宿世修来的。男的就是男的,女的就是女的,即使包括一切天地万物,很少女的有男的个性,男的变成女的个性,当然是有,有的男的会扭扭捏捏,也有,女的再怎样就是女人个性。
你若看一部片子,叫做胡一刀,就是这样子,戏里有一个算是女主角,功夫很厉害, 很强悍,将所有的帮主打败,就跟男主角(胡一刀),他父亲被杀死,变成胡斐,两个人交往,细节差很多,反正就是很长,好几十卷,看不完,很细腻,女的就是女的,看到一定剧情,女人八十四态都现出来了,那是佛讲的,比丘尼后面,女人有八十四种女态。两个人吵架不高兴,他点火,下雨,两个人跑进一间古庙,女的就生火,两个不高兴,不讲话,点火,点不着,她也不叫男的,胡斐在那里,唉!这样怎么能生火呢?木柴都湿了,他就:我来!我来!她就:哼!在后面很高兴,他帮我生火很高兴,点着了,他就说:还不过来!她就:才不呢!拿她没办法,很冷,在那里冷得..,男的为她点火点着了,还叫她过来。其实她很冷,她很想靠过去,才不呢!所以,这句话我学会了,如果女的来:才不呢!奇怪!女人就是女人,没办法!先天性的,她明明非常想,偏说不要,没办法!所以说,先天性就是这种个性,无始劫来的习气想断(太难了)。我怎么懂这么多,从影片中就懂很多,什么形态的女众都有,怎么会不了解,对不对?
所以说,众生的执性要看个人的因缘跟宿世的根机,

【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
这句话很重要!有病的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我们所讲的受有苦受、有乐受、有舍受,我们若能了解一切受都没有真正的受,因为一切受都是错觉,就不必去受,不必去执着它。以无所受而受诸受,这句话要这样解释:以无所执着的那颗清净心,去接受一切外境的感受,这样就正确了,这句话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同样意思,一句话就全包括在内,你无所著,苦受无所著,乐受无所著,舍受也无所著,若能解受、无受,则能为悟受生,你了解一切感受,是没有一切真正的感受,你的心入空性,一切法不受而受诸受。
所以,以无所受就是一切法不受,而受诸受;而去感受一切你所接触的感觉,每样都无碍。

【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
未具佛法就是并没有尽到责任弘扬正法,就是说众生未度的意思。我们说所作已办,具诸佛法,就是度众生度到具足圆满,不具佛法就是众生没有度,没有尽到责任弘扬正法,这是出家众的责任。
亦不灭受而取证也,也不能够灭掉前面苦、乐、舍三受而取证。意思是说我们要善自调伏自己,我们在有的时候,不执着一个有,空的时候不执着空,无感受就是到这种程度,心若无感受就无所不受,无所不受就永远跟众生同受诸受,诸受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
佛法还未具足,就是说众生他还没度,不可以灭掉这三受而取证,不能说只有自己灭掉苦受、乐受、舍受而去取证,就是进入涅磐的意思,这不是菩萨的精神,众生就是这样,不要说除掉什么而取证什么,因为当下就是。

【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
这句话很有力量,我们若自觉得色身很痛苦,一切法无常,我们自觉得生活得很不如意,你就想:那地狱、饿鬼、畜生怎么办?
你今天受到委屈,你还能够讲话,我若到巿场看一看,或是屠宰场看一看,在杀时,用机械在杀时,哪只鸡敢说不要,哪一只老母鸡敢说一声「不」字,你就是那只年轻的公鸡,也不敢说不,每只去每只都杀,没有一个敢说不。你现在讲「不」,还有抗议的机会,我要上诉法院。人,说真的,尤其是生在这个世间,又讲求民主,很好!如果堕入三恶道,哪有你讲话的余地,没有你讲话的余地,没有,像狼,恶狼,很凶,在一八几年时,美国用四分之一的国库,买阿拉斯加那个州,阿拉斯加是台湾的十几倍,买了之后,因为整个阿拉斯加州,全都是狼,恶狼,遍天雪地,狼都是出来觅食的,美国没有失算,是跟日本或是苏俄管辖的,卖给他,当时买这座岛时,美国人都反对,但是,买了之后赚钱,为什么赚钱?岛内有很多丰富的东西,美国的阿拉斯加现在在开采石油,当时狼很多时,到现在,最近几年,美国派直升机,派直升机用机关射过去,狼有狼皮,把牠割下来,牠的皮可以做衣服,直升机飞进去,看你多会跑,跑得赢直升机吗?不可能!枪都扣下,狼群都..,狼是群居的生活,飞机飞过去,整排碰、碰、..,整排,每只都倒,没办法!狼是最猛烈,那种狼遇到我们这种人,丝毫没办法,直升机飞过去,枪扣下,碰、碰、..,整排整列背起来,收获丰富。现在美国人在抗议,认为这样太残忍,非常残忍,没办法,狼太多。加拿大是麋鹿多,哇!好几百万只,很惊人!都没人管理,原始森林里面。
所以,恶趣的众生,说真的若做人很困难,若做恶趣的众生,你想想看!人还有讲话的余地,恶趣众生要讲什么话,你哪里够资格讲话,没有办法!硬被打死,没办法!

【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
我既然调伏,应当调伏一切众生。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为断病本而教导之。】
这个病,注意!就是执有,所以我们有病,
法就是空性的智慧叫做法,意思就是说我们只有除掉色身所错误的执着,但是不除掉空性所悟到的法。法是常乐我净,当下就是涅磐。
为了断病本,妄想是病本,病的根本是什么?我们病的根本是妄想,我们若没有妄想,色身的病,心的病就慢慢恢复,而教导之。

【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为病本。】
这个攀缘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攀缘,一天到晚往外东奔西跑,不是,这个攀缘是心有相。只要有妄想微动,叫做攀缘。意思就是说有美恶爱憎的对立叫做攀缘,攀缘的意思简单讲就是着相,这个攀缘不能解释作攀缘,不是我内心不修行,整天跑到外面攀缘;这里的攀缘意思是所取之相叫做攀缘,简单讲就是着相的意思。
从有攀缘,则为病本,就是从着相,而一切病都开始。《金刚经》讲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你就开始知道如何修行。你今天心为何会痛苦?从着相来;你今天心为何会烦恼?从着相来;你今天为何不甘愿?从着相来;你今天为何会贪、瞋、痴?从着相来;从哪里来?从着相来;着哪里?着我、我所来;都是从执着相来。
若真正要修行,何必到深山林中,或是哪里,你眼睛看,看得很清楚,耳朵听,听得很清楚,心无所著,是啊!着相就是这样,世间人的功夫做得不够,但是还有一半功夫。比如说,莎士比亚说:结婚以前你要睁双眼看,结婚以后你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有道理,结婚以前你要睁双眼看,注意挑选,选得清清楚楚,选择这个,下了赌注,一辈子就..,嫁人了,也生四、五个,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个月拿二、三万给我们花,孩子养得饱,没关系!二、三万可能不够,要拿五万元,其余没看到,没关系!随便啦!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双耳听话的时候,比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张开双耳,若在听是非,就开一个耳朵,关一个耳朵,这边听,这边出,是非不要听,团体当中都是这样,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这是跑不掉的,从眼睛、耳朵做起,就都解决了。所以,执着,我跟我所一切病都产生了。

【何所攀缘。谓之三界。】
三界外的法是无漏无为,它的法是无相,不是妄想能够攀缘,所以,能够攀缘的就是六道轮回的三界,所以,什么叫做攀缘?三界就是让我们攀缘之处。

【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
无所得就是毕竟空,我们知道一切法是骗人的、虚诳的、不实在的。

【若无所得.则无攀缘。】
我才告诉你:修行只要两句话就一辈子受用无尽,你想想看!一切法无所得,一切法不可得,无所得就是无不可得。
你内心想想看!你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假的,你的五官所感受的都是假的,六根、六尘、六识都是假的,我空,房间空,一切国土也空,色尘也空。
你想想看!哪一样值得我们那么痛苦,痛苦到放不下,彻夜让我们难眠的事情?没有,学佛真的很好,想起我当初,我对你不错,你怎么抛弃我,你没办法!念头若是打了死结,打不开,因为有个我,有个我所,看不开就是看不开,谁来安慰都没有用,唉!你还年轻不要谈恋爱,身心还未成熟,个子又小,结婚生子,孩子也是个子小,看不开,没办法!无法形容那种矛盾、执着、挣扎、痛苦,找不到依靠,也无所依靠,多少人来劝你,多少人来安慰你,若遇到朋友,唉!放下!若是我,很简单!结果,后来换他,他比我还严重,病得爬不起来,比我还严重。所以,张老师有时候要反过来读叫做老师张,你知道吗?他专门解决别人的问题,却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真的,很多张老师在替人解决事情,自己的家庭却乱七八糟。真的,因为要劝说别人,要安慰别人都很简单,“天下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朵喇叭花,”话虽如此说,不过,喇叭花也有它可爱的地方。没有佛法,倒,全部都倒。
有一次,布什打保龄球,丢球,全身扑过去,美国总统竟然这样子,惨了!你知道吗?电视有播,日本的NHK电视有播出来,布什,美国总统布什有看到吗?球滚过去,整个人扑出去,跌得四脚朝天,爬起来却自我嘲笑,这还算很行,知道吗?布什还算很行。我有一次没事跑去打保龄球,很重,保龄球,拿起来竟往后面丢,飞往后面,还得到后面捡,那个小姐在记分,竟然嘲笑我,笑得..,丢出去,竟然飞往后面,奇怪!保龄球是往前面滚的,怎么往后面滚,那是很贵的,像在丢钱似的,玩一下,要好几百元,富人玩的,玩回来,手都不能拿筷子,不能挟卤蛋,你知道吗?卤蛋卤好,挟起来,会滑,像成龙在演电影般,会滑,挟不起来,手都僵直。人就是这样,拿钱处罚自己叫做快乐,说起来实在很无聊。
学佛实在很好,充满了智慧、充满了透视,他无所得,唉!我怎么老是想:我们若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没关系!怎么不将这辈子的智慧带到下辈子,不要再从小读书,b p m f g k h l d t h,再那里h,h..,回家若有人教我们,我们老师不是教这样,教又教不准。从头,我们若这辈子,你想想看!这辈子的智慧若能够直接接到下辈子,不要有隔阴之迷,不知有多好,已经有佛法的观念,要谈恋爱,来!都没关系!他不要紧,全都来,没关系!稳当的,大彻大悟都没关系,为什么?无量无边的智慧,都没关系!现在,对不对?世间人看得到这些?不可能!我讲这些,很多人同意,绝对同意,不然,你有多行?遇到佛法,无所得,一句话就什么都解决了。

【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
 内见就是五蕴,外见就是一切法。
你若离开五蕴的执着,外面错误的见解,执着外面,这个见就是属于执着,对内的一种执着叫做见,对外的一种执着叫做外见,是无所得。

【文殊师利。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若不如是.己所修治.为无慧利。】
没有慧利,要注意听!慧是对内讲慧。对外利益众生讲利。
意思就是说如果自己不这样好好地修行,离开内见、外见的二见,你对内就没有智慧,对外就不能利益众生,也就是说无益于自己,也不能利益众生,意思是说我们若能调伏其心,不怀异想,永远住于生死,断众生的痛苦,这是菩萨菩提之道,若不能这样,所修的内、外都没有具足智慧,也不能利益众生。

【譬如胜怨.乃可为勇。】
注意!胜就是超越,怨就是怨亲两个字,这里因为浓缩得太厉害,所以,对经文意义不明显,譬如胜怨就是如果有一个人超过,胜就是超越,怨就是怨亲平等,这是非常勇敢的人,这是很了不起的人。
譬如胜怨,怨指怨跟亲,他举个例子就表示平等法,如果有一个超越过内心的忿怒,不仇视的意思,也超越了所谓亲密的关系,他跟我很好,我就对他特别好,他对我不好,我就仇视他,如果有一个人能够胜,这不是殊胜,不能指殊胜,指超越,超越恨,超越亲的束缚或仇视,这是一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勇者,乃可为勇。佛教的定义,勇敢的人就是这样。

【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
这样能治老病死。

【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
我们若了解病,当然是非真,能够在一切时不乱,若将病当作真的,病就不可除,因为我们知道病是虚妄的,错觉,误以为这种身、心于一切法是真实性的,所以,这种病能够除灭,我们若以为病是真的,既是真的就不能除,众生无边,病也是无尽,无尽的病,其性就变成实有,这样就无法度众生,这样就会乱,心产生退转,现在讲,病是非真,不是真实的,非有,也不是真有这种病,都是颠倒妄想。

【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
注意听!爱见大悲就是说这个人度众生,但是执着于度众生,叫做爱见大悲,虽有悲心,但是执着于自己的发心是正确的,一直赞叹自己,爱见就是所谓执着于自己的大悲心,这还是法执,叫做爱见大悲,虽大悲但是有爱见,就是这个道理,意思是说你发大悲心要无相大悲、同体大悲,这种发心才是正确的。你若发爱见大悲,虽起大悲却有所执着,应该马上放下。

【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
客尘烦恼:由外而来的叫做客,永远居住在心中的就是主,主就是本性。所以,一切烦恼不实在叫做客尘烦恼,暂时做客的,有一天我们证悟到实相,客尘烦恼就消失,所以说,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就是不实在、虚妄、外来的烦恼。

【爱见悲者.】若有爱见,执着大悲心的人,【则于生死有疲厌心。】
为什么?譬如说我在做大悲,我很..,这句话讲得太有道理,非常有道理,我度众生,我是发很大的悲心,有一天,众生对不起我,我会难过,为什么难过?我发的心是这么大,我今天的一切都是为了佛教,你还讲我怎样、怎样..,你还讲我那么多的按枕(怎样),按枕(怎样)、按枕(怎样),怎样、怎样,讲那么多,好!算了!反正让他死,死了发烂,不理众生,放着烂掉,马上退道心。
所以,发的大悲心不能执着自己是大悲,不然,众生稍微对不起你,你度不了,这里是娑婆世界,度众生一定是这样,法师难为,没那么简单,你别看收红包好赚,很难赚,不好赚,真的,讲得好,有人赞叹也有人诽谤,没办法!因为站在台上,目标比较大。
所以说,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生死就是跟着六道轮回的众生,他度化到后来会累,会有气无力,不想度众生。

【若能离此.无有疲厌.】
就是说你若能离开发那个悲心的执着,不可以,要用无相大悲,就是同体大悲,这些众生是我本性上的众生,应该理所当然的,无所条件的度他,没有任何条件的度他,这样正确,所以说,无有疲厌。

【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
你所出生的,在六道轮回所化身的,跟众生在一起的时候,生生世世为六道轮回,为了度众生你能够除掉爱见的症结,大悲的症结,你所受化,度化众生就会自在无碍。
不为爱见之所覆,当然就是所谓的自在。所以,菩萨也是要无相。
我常告诉诸位菩萨!既然无相是我们本来的面目,为什么?为什么诸位众生,你不取当下而完成觉悟的生命的本体呢?无相就是我们真正的生命,无相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安详,无相充满着快乐,无相充满着慈悲喜舍,无相充满着一切的智慧的财富,无相充满着一切生命。云何这么容易的东西,怎么我们还放在旁边不会运用?现在听到现在运用,你何时运用何时快乐。
无相,睁开眼睛无相,阖上眼睛无相,无一切相,恩怨、冤亲、男女、贫富全都平等,你想想看!这就完成觉悟了,虽然一下子不能做到像佛那样,但是,日子已经很好过了,不得了!无相,做很多功德,都不着相,都说:这是我该做的,你想想看!用这种心态怎么会烦恼?比如,我们身为一个护士,做护士,有的比较懒,不愿注射,来,护士注射,来,注射,我们在为人注射,我们就想:唉!这个人既跟我有缘,没关系,我多注射一些,注射结缘的。所以,我这个人很会结缘,我所到之处,我一定拉尿跟他们结缘,走到山区,因为膀胱无力,走到山区,我就跟山神、地神、第一母舅神,我来此没带东西,我身上唯一的东西,钱你们用不着,对不对?什么你们也用不着,完全没有,所以,我只好拉尿结缘。所以,我若到树下,我就告诉祂:树神!你稍微避一下,因为我是比丘,扣、扣、扣,比丘要拉尿了,你先退三步,不然,你若喝到咸咸的,晚上来扯我后腿,扣、扣、扣,结缘,走到哪里都结缘,所以,我若跟人出去看道场,我走到一旁,就知道我又要去结缘了,结缘。

【所生无缚.】
就是一切法束缚不了我们,所生就是一切法、一切念,所生就是你一切的念头,一切法的产生,对你没有作用,就不会束缚了。
所以,禅宗祖师每天都说,快乐啊!快乐!你看!禅宗祖师每天都:欢喜啊!欢喜!怎么这么快乐,凡夫不同,每天都是呜、呜、..,委屈,同样是人,哭得眼睛肿起来,明天变成三船敏郎,可怜!日本人说宫本武藏是最勇敢,中国人说关公最勇敢。
所以,你若所生无缚,一切都无束缚,

【能为众生说法解缚。]、】

能够为众生说法而解束缚。

【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

你自己烦恼很重,自己束缚着,道理不懂,你想弘法利生,要解众生的绳子(束缚),无有是处,那是不可能的事,你自己内心要先能够自在,运用善心,你才是一个能人。你都不能解开自己心中的绳子(束缚),又哪里有办法解彼缚。

【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是故菩萨不应起缚。何谓缚。何谓解。贪着禅味.是菩萨缚。】

这句话很重要!
什么叫做很重要?你只要觉得轻安而执着,这也是禅,因为轻安是禅的开始,轻安就是觉得很法喜,有一点法喜,执着于轻安,不想起来。
有的人打坐时,有一点点轻安,不想起来,希望一直坐下去;有的人念佛,念佛,念得看到境界,很爱炫耀,执着那种境界,见到西方三圣,或是见到释迦牟尼佛,或是观世音菩萨,他就贪着这个境界。
禅味,这个禅就是内心的问题。这个意思就是说,所谓凡夫的轻安,二乘人的定,都是指执着,这都是禅味,这种禅味包括圣人都有,都有执着的念头,圣人就是阿罗汉,凡夫贪着轻安,贪着于定,二乘人贪着于九次第定,是菩萨的缚。
简单讲,什么叫做缚?你只要执着境界都叫做缚。这样事情就都解决了,你受任何境界,你只要,但保持一颗清净心,看到不要理他,听到不要理他,也不要随随便便讲给别人听,若要找师父印证看看,讲给师父听看看,这是私下帮助你了解,这无妨,这没关系,你若贪着禅味,很快就着魔,是菩萨的缚。

【以方便生.是菩萨解。】

方便生就是善巧的智慧叫做方便,用善巧方便智慧而产生,这是菩萨的解。
我们现在就是没有方便的善巧,没有方便善巧的智慧。

【又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

这段有很多人会读错,这段不能这样读,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不是这个道理,不是这个意思。
无方便慧缚,这段都在问我们,什么叫做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
方便指德,慧指空。无方便就是说如果这个人不修德的方便,但是他有修空的智慧,空慧,这也算是被束缚起来,这句话这样解释才对。不能读作无方便,慧缚,这样不对。无方便就是说他没有修德,但是有修慧,(缚要另外读,)也是一种束缚,这样读就对了。你若读成:无方便,慧缚,你没有善巧方便,而智慧被束缚,错!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你作笔记要做得对,不要抄错。
说无方便,如果这个人修行,但是他不修德行,慧,他有修,但也是束缚;如果有方便又有修智慧,这就是解,菩萨的解,他没有慧,就是没有空慧,方便就是有修德,这里的方便指德,但是也是被束缚。有慧方便解,你有空的智慧,又有方便的德行,你就是菩萨的解。
【何谓无方便慧缚?】

  哪一种情形是不修德行但有修慧而束缚的?

【谓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

  以就是因。爱见是指执着的心。「庄严佛士」前加一个「来」,因爱见心来庄严佛士,来成就众生。

【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

  而能够修这些法,前面就是说执着,以庄严佛土的德,但是后面的空慧,意思说因为动静没有办法一如,有空慧但是也是被束缚。

【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厌,是名有方便慧解。】

这句话正好跟刚才相反。
空、无相、无作叫做三门清净绝非虞,并不是空谈的,是真正的,空无相无作就是三门,这三个法门能够让你清净,直达涅槃的境界,所谓心地功夫就是指这三个,所有的心地功夫,成佛不离这三个智慧,空的智慧,无相的智慧,无作,无作就是无所求,无所求的智慧,学佛的人在刹那间即得清谅,为什么?有空的思想,有无相的思想,有无所求的思想。这样调伏,并且也会不疲厌,也就无碍。

【何谓无慧方便缚?】

  意思是说:什么叫做无空性的智慧,但是修这个德行?

【谓菩萨住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是名无慧方便缚。】

因为没有空性的智慧,当然会有烦恼,菩萨虽然慈悲喜舍。
植就是勤修,很精进地修这些德,但是他的烦恼没有办法断,没有空的智慧怎么断烦恼?这就是无慧方便缚。

我常告诉诸位!没有善知识,你很难修行,就是这意思,你没有空的智慧,空的智慧要有师父指点。“我都不要听经闻法,我都自己在家功用”,你没那么行,若这样,佛当时住世,那些弟子就不用跟随佛四处行脚,跟随四十九年,不用,跟他讲一讲,两句话就在那里修行就好,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有这样吗?听佛讲二、三句话躺在房内不外出,没有,佛在说法,无量无边的众生,都要来听经闻法。所以,佛制戒律,凡是受菩萨戒,四十里以内在讲经,不来闻法,犯戒。闻法才能进入了生死的阶段,我们对自己很有信心,有时候要听人家的劝告。
所以,空性的智慧,一天讲一些、讲一些,见解就会慢慢骄正,我们一开始就像在照相,焦距调不准,修行就是找门路,焦距调不准,我们多闻的时候,焦距碰!啪!一下子,拍照就像本来的东西,修行就是这样,今天来听经闻法就是要调整自己,还没有证阿罗汉果,不要一下子就一直相信自己,认为我有能力自修,绝对没有办法,道力是随着薰习而进步的,因为,你没有自性的功夫,道业一定要用薰习的,听经闻法,刮风下雨,只要是师父讲经,都不可以缺席,按照菩萨道的精神就是这样。
但是,现在哪个人有菩萨道的精神,没有,研读班的,我若告诉他们:下礼拜考试。差不多有二十个请假,就不来了,现在开始读研读班,师父!我愈读愈高,从一楼读到二楼,从二楼再读到三楼,他很怕考试。所以,我们要安住在道业上薰习,没那么简单。所以,无慧是很悲哀的。
因此,菩萨执着在贪欲、嗔恚、邪见种种烦恼,而勤修,植众一切,众就是很多,德:德本,就是说你修很多的德行,但是,你没有空慧,你会执着在贪欲嗔恚邪见。
我告诉诸位,我们今天要修行,除了多结善缘以外,还要提出大智慧,也就是无相,空的思想绝对要用,不然,你到临命终就不能把握自己,你现在放不下,我问你:你临命终有办法吗?你想想看!你这时候都无法得到无碍跟自在,你在往生时何以能够自在,你骗谁?
像我班上同学讲的,你骗我?你有钱买冰棒,没有钱还我,就是这样,你有钱买冰棒,没有钱还我,骗我,他的名字叫做:你骗我,向他借五角买冰棒,大地震动,听得椅子坐到倒。

【何谓有慧方便解?谓离诸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

慧指空,方便解,这两样都具足。
这跟刚才正好相反,刚才是住,现在是离。

【文殊师利。彼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你要好好观照,观照诸法就是这样。

【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这里就是说有病的菩萨,要用智慧、方便,不须要灭身而取证,灭三受而取证。
我们若以为色身是实在的,病一到就会烦恼;我们若知道色身实在是假的,不是实在的,我们生病时,心就不会乱;我们知道这是五蕴不调,四大皆空,四大不调,五蕴是诸法生灭,对我们的本性没有影响,我们的心不须混乱。不舒服就看医生,意思是生病就给医生看,不要加上一层的牢骚、抱怨、不满、忿怒,这都是错误。我今天生病,我就去看医生,不须加上一层错误的负担,身体的病苦已经很痛苦了,那么又加上..,有的人病苦,躺着时就开始流眼泪,埋怨,埋怨子孙不孝,埋怨他一辈子对人那么好,上苍却没保佑,开始流眼泪,想得流眼泪。没有智慧,出世间的智慧也有深跟浅。
无常当然就是空,当然就是无我,你若能观无常、苦、空、无我,这才是智慧。

【虽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一切】饶益一切就是宽恕一切众生来度众生,【而不厌疲.】而不厌倦,【是名方便。】
因为六道轮回生死是可厌离,但是,你是奉行菩萨道的人,能够不厌离,以众生的生死,处于生死而不随着生死,就是饶益众生,饶益就是怜愍的意思,怜愍一切众生,众生是生老病死六道轮回,没有智慧。
而不厌倦,是名方便。

【又复观身.】观照色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
因为离开色身就没有病,所以,不能相离,色身跟病是同一相,所以是不相离,所以,观身身不离病,病不能离开身。
【是病是身.】病就是我们的色身,我们的色身生病,实实在在以事相来讲就是这样,【非新非故.】故就是不是新有的病,也不是旧有的病,
【是名为慧。】
为什么?
这是因为四大妄想,我们从妄想产生业而来,业不断,你的病就不断。
为什么说非新非故?因为当体就是空性。虽然色身有病是妄想所产生的执着,但是,我们若悟到妄想本性是空、色身是空,不可以说病是新的,也不可以说病是旧的,是名叫做智慧。

【设身有疾.而不永灭.】
就是不取灭相,虽然身有病,但是,我不会因为身体的病而把它灭掉这个色身,就是断灭的观念,灭:灭相;病:身体的病相,不须要灭它。所以说,设身有疾,而不永灭,也不会灭掉可恶病体的色身,【是名方便。】

【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复不住不调伏心。】
不要执着内在,不要执着,因为大乘修行是无言说,一切无相才叫做调伏。
现在是在讲不住中,不住不调伏心。就是两种都不住,不执着。

【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
愚人法就是凡夫,你内心不调伏,你当然就是凡夫,你不调伏变成凡夫,众生就是不调伏,心如野马,失去缰绳,到处乱逛,到处像疯狗咬人、伤人,整天都在追求五欲六尘,像无头苍蝇,撞得头破血流,为了那一点点的名、利,不调伏我们的心就是凡夫,这就是凡夫。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我们..,政府若不把宗教,从小时候就接触,安排在课程里,动乱会愈来愈大,因为,这是根本的治国之本在道德跟良心,所以,我常常说:用政府来压制人民,控制人民是愚痴的,愚痴的方法,最笨的方法,用人民来管理自己,用自己的良心来管理自己,用因果来管理自己,政府绝对不用烦恼。就像我教导这些法师一样,你们自己管理自己,时时起观照,我们不曾有事,你们自己知道因果,自行负责,不用师父每天告诉你,三、四十个人,没发生什么事情,你们有什么事?没事。都没事,就是这样子,所以说,现在的男孩子,跟我们当时不一样,我们以前不曾听过KTV、MTV,我读到大学,从来就没去过舞厅、歌厅、咖啡厅,不良的任何场所,也没有钱,可说是没有钱,现在国中生,开始在写情书了,高中生就胡乱搞了,读大学就同居,真的(日语),现在真的很糟糕!现在的高中、大学,跟我们以前不一样,民国六十几年时,还没有这样,我从小,还没有听过绑票这个名词,现在不同了,自从李师科大盗出现,报纸登的,有一个地方,雕刻一个李师科,你知道吗?我是看民众日报,雕刻一个李师科跟廖添丁义贼排一起,媲美于以前的廖添丁,因为他不满国民党,所以,就雕刻一个,雕刻出一个李师科,雕出李师科。
所以,现在的人心,人心若不好好调伏,很糟糕!
那天,前镇派出所的所长来我这里,所长来我这里,他说:自从我到前镇区做所长,很奇怪!前镇区不曾发生什么大案件,完全不曾,法师!您在前镇区有差别。我是不敢居功,我在这里讲经说法劝化民心,他很高兴,所以,那天我到前镇分局讲经,讲完之后,他又播给一百多位警察看,刚好有二、三百位,属于前镇分局的警察看,大家都看得很欢喜,要送他们录音带十万,到现在还不来拿,可能不敢开口,我看须整理好载到总局度那些警察,巡逻车里面都放慧律法师录音带,警察也要调伏,也要度化。所以,一些老师,一些国中的校长,一直打电话来请法师去讲经,现在的孩子非常之难教,希望借着宗教,这样对!我说:这样对!
所以,现在开始在重视宗教了,但是,没有用,为政者不愿意,都来作秀,作秀,唉!来拜访。什么部长,拜访南部佛教界领袖慧律法师,电视播出来,几秒钟,不曾再来,这跟作秀没什么两样,又不是..,我们重视宗教把它列为课程,这才是根本治疗,来拜访慧律法师做什么?他说要来拜访我,我又不敢不开门,我还不敢叫他不要来,还得写一块:You are welcome。还得这样迎接,没办法!所以,不能落实到真正的国民教育里面。
所以,不调心是愚人法,凡夫。

【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
所以,有一个心可以调伏是声闻。

【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伏心。】
调伏就是二乘,不调伏变成凡夫。

【离此二法.是菩萨行。】
不当住就是不可执着,就是说我在调伏也不要执着我在调伏,不要有这样的想法。

【在于生死不为污行.】
在于生死,但不为污行,就是在生死的烦恼当中,(烦恼)不会染污他。

【住于涅磐不永灭度.是菩萨行。】
若是要住在涅磐,不可以永远灭度,因为还要度众生,不永灭度就是不住于涅磐的意思,不要安住在涅磐,要出来度众生。

【非凡夫行.】做到这样就是非凡夫,【非圣贤行.】要注意听!非圣贤行【是菩萨行。】非,这里一定会弄错,非要当作不执着,不取圣贤行是菩萨行,就是不取证于圣贤,说我是圣、我是贤,就是非圣贤行是菩萨行,不执着,不取证于我是圣、我是贤,这是菩萨行。
这句话很多人看错。

【非垢行.】垢就是烦恼。【非净行.】执着于净也不行,【是菩萨行。】

【虽过魔行.】就是超越他,【而现降伏众魔.】而能降伏众魔,【是菩萨行。】
不可得而有,不可得而无,不可以说它有,也不可以说它没有,这是大乘修行法,为什么?你说它有,它是无相、无名字,说它没有,一切万德又都具足,万德具足。
所以不可以说它没有,虽「没有」但是又「有」,所以,无相、无名字,虽然「有」但又「没有」,说「有」不违背「没有」,说「没有」又不违背「有」,这就是大乘行。

【求一切智.无非时求.是菩萨行。】
虽然求一切智慧,无非时求,无非时就是因缘不具足,不求是菩萨行,无非时就是没有恰到好处,还不是功德圆满,不到究竟,不是时候,所以说,虽求一切智,无非时求,还不到时候,他还不求一切智。

【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萨行。】
因为观无生是取证法,不入正位就是不取证,这意思是说虽然观一切诸法不生不灭,但是不入正位,是菩萨行。不入不取,不执着正位,也叫做倒驾慈航,以我们现在所讲的,叫做倒驾慈航。

【虽观十二缘起.而入诸邪见.是菩萨行。】
观十二因缘,缘生缘灭,当下是空,断诸邪见,反而能够跟邪见和光同尘,但是不污染而入诸邪见,意思是说虽然观十二因缘,无生当下就是空性,但是,他能入种种外道邪见中度众生,是菩萨行。

【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着.是菩萨行。】
比如说,我度多少众生,我有多行,我多么了不起,变成执着。

【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是菩萨行。】
虽乐远离就是说无分别心叫做远离,这个远离不是跑到深山,我们所谓的无分别心就是可以远离,意思就是当处就是寂灭相的意思,而不依就是说而不取空相令身心尽,当下就是空,而不要依着身心去取空相。
这句话很不容易了解,文字颠倒修饰,再解释一遍:
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就是说虽然我很欢喜,当下无烦恼,空性的寂灭法,但是空性无分别心的寂灭法是远离,(这个远离,不是事相上的远离,就是无生的意思,没有分别心叫做远离,)你若当下没有分别心,你就是真正远离一切境界,你不用躲到深山林中,你即使是在都巿,行住坐卧全都是道。
所以说,虽然欢喜涅磐的不生不灭、无分别心的实相法、这个远离法;但是不依而不取空相,而令身心尽,就是说而不借着身心去取证它;而不依身心尽,而不依着身或依着心去除掉它,去取证空相的事相,空相的理体。
意思就是说虽然他很欢喜,但是,也不会因为这个身心的取证,而去除掉或是去证悟,就是不执着于身心的意思,不执着于身,我的身体、我的心,修到涅磐法,身心尽,这个尽应该解释作而不依靠身心,而悟到空性,要这样解说,因为尽就是可以取证到某种境界,意思就是说我不依照身心而取证到某种境界,虽然我很欢喜涅磐的境界,但是,不借着身心说我有取证这个境界,也就是不执着的意思,是菩萨行。

【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
三界当下就是法性,有何所坏?虽然行于三界,而不坏法性,当处就是。

【虽行于空.】因为空能破除执着,虽行于空,为什么行于空?因为空是破除执着最佳的办法,【而植众德本.】而拥有一切的德,勤修于众德本,虽然你有空性,但是还是很精进,一切法都空,但是,不是消极,还是很积极地去修德行,意思是说虽然我们内心拥有无量空性的智慧,但是,不离事相,我们一样慈悲喜舍地去修一切德,【是菩萨行。】

【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
无相但也是还度众生。

【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
行无作但是不造生死,虽然无作,无所求,但是,受身是菩萨,现生死,六道轮回的色身来度众生。

【虽行无起.】什么叫做无起?灭诸生灭相叫做无起,虽然行,就是悟到一切生灭相,当下就是无生,无起就是无生,虽然造作就是虽然修行于一切无生法,就是无起,但是又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才不会一切不生不灭,我就坐在这里,躺着睡就好都不要动,不是这样,一样要行一切善事,师父也知道一切都是空相,一切法是空性,但是,不可以自己知道就自行在那里什么都不做,一样要讲经,一样要说法,一样要度众生,无众生可度,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无法可闻,当下自如如,虽虚妄世间,但还是要做虚妄的佛事,一样的道理。

【虽行六波罗蜜.而遍知众生心心数法.】心数就是心所法,【是菩萨行。】六度是自行法,自行既然具足,能够度化众生,度化众生才能了解众生心,现在虽然是自行,能了解彼此,六度就慢慢具足,所以,你若虽行六度波罗蜜,慢慢就能了解众生一切心以及心所有法,也就是百法里所讲的,五十一个心所有法,是菩萨行,为什么?因为菩萨是观一切法无相,因为无相是无碍,所以,他能够治众生心。

【虽行六通.而不尽漏.是菩萨行。】

为什么不尽漏?不尽漏就是不除掉有漏法,不尽漏的意思是愿处生死度众生,不要把有漏法全部除掉,也就是跟一切众生一样有漏,意思就是为了度众生,虽然行六通,但是,而不尽漏,就是说愿意处在生死有漏的众生,跟他相处在一起,而不愿意断掉一切的烦恼,继续让他受生,那叫做菩萨慈悲留惑润生,继续跟众生生死在一起,太伟大了!太伟大!至于我,我不敢,我不敢,也不够资格,菩萨行是这样,我们没办法!我是没办法!你们,我不知道,我没办法!我看到众生会害怕,我会害怕(客语)。

【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着生于梵世.是菩萨行。】

虽然行慈悲喜舍,但是不贪着,是说做这么多的功德、福德,而不执着生于梵天,梵世就是大梵天,希望修到四禅天,四禅通名叫做梵世。

【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不随禅生.是菩萨行。】
而不随着禅生,因为禅定而生欢喜、而执着,因禅而生喜,生欢喜心变成执着,而不随禅生,虽然修禅定解脱三昧等等,但是不会因为自己有所禅定,充满着喜悦而变成一种执着,是菩萨行,意思就是什么都无相,什么都空。

【虽行四念处.不毕竟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
而不毕竟永离身受心法,虽然行是修四念处,因为小乘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但是,要离开一种执着,永离于身受心法,观身,身就是不净,观受,受就是苦,观心,心是无常,观法,法是无我,所以说,永离身受心法是小乘所修的,取证于身受心法里面,但是,现在虽然行四念处,而不毕竟永离,还是不离开身受心法,所以,不即不离是大乘菩萨道的精神,因为,小乘观身受心法,离而取证,他不离,他不能离开身受心法,这是一个法。

【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
小乘法行四正勤就舍入无为,菩萨不可以这样子,行四正勤,但不舍身心精进,不可以舍身心的精进。

【虽行四如意足.】四如意足前面都已讲过了,【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萨行。】

【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
信、进、念、定、慧,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现在开始在讲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这些都是。
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

【虽行五力.】五根慢慢成长以后变成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

【虽行七觉分.而分别佛之智慧.是菩萨行。】
【虽行八正道.而乐行无量佛道.是菩萨行。】

因为文字很简单,这没什么好解释的,意思是说虽然跟声闻所听到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但是,他所求的都是佛行,跟小乘所修的行一样,但是,他发心不同,虽行七菩提分,而分别佛的智慧,他的境界够,而分别佛之智慧就是而能够了解他,而能够了解佛的智慧,彻底的了解,虽然行八正道,而乐行无量佛道,八正道,小乘所讲的八正道,但是,他又欢喜行无量的佛道,所以,以三十七道品为根据,大乘开展无量无边的法,都不执着。

【虽行止观助道之法.】止是定,观是慧,修定、慧助道之法,【而不毕竟堕于寂灭.】堕于寂灭就变成二乘法,堕于寂灭就是说不敢出来,会怕,众生这么难度化,六道轮回这么可怕,他不来世间度众生,他不要说法,他自修,而不毕竟堕于寂灭,而不毕竟堕于寂灭,【是菩萨行。】

【虽行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是菩萨行。】
不生不灭是理,不坏事相,庄严是事相,所以虽行无生法,而不坏事相的庄严,这句话就是这样,虽行诸法不生不灭的理体本性,但是不坏事相的庄严,而以相好庄严其身,是菩萨行。
所以,有的人说,有的在家居士,还没学佛以前,打扮得很美,化妆得很美,她学佛之后,她知道要持八关斋戒、持五戒,都不化妆,全都打扮得很朴素、很平淡,这不一定是正确,道是在心,道是在我们内心,你若今天持八关斋戒,你不化妆这是正确的,现在这世间化妆变成一种礼貌, 所以说,不要太妖艳但也不要不化妆,要稍微补妆一下,稍微擦点粉,你看!虽行诸法不生不灭,以相好庄严其身,你看看!这句话是不是这意思?
你若有擦胭脂,擦得很红,划眉毛,或是纹眼,或是什么,不是纹眼,是纹眉,眼线或是化妆,人家若对你念念有词,法师!您看看!所以,这句话女众要背起来,因为,有法师会到这里念念有词,我听一位小姐说:有一个法师到我们这里骂,骂小姐化妆怎样、怎样,你背起来,你很有学问,虽行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是菩萨行,稳当的,为化妆找一个理由,事实上就是这样,你看看!观世音菩萨打扮得那么美,还戴饰品,没差别,我不骗你,人家是声闻,是法师,现出家身不可以化妆,这是佛的戒律,因为,我们是出家人,如果,出家人戴两个像怪头戴的,能看吗?怪头,美国影片的怪头,不能看,对不对?比丘就是比丘身,我们是菩萨比丘身,我们要持菩萨戒、又要持声闻戒,所以,我们比较不能开缘,不然,你看,我们化不化妆都很美,没差别。
说真的,我读书时,当时我还留头发时,我的相片,普门杂志这期有刊登,对不对?那是小学的相片,我不觉得很好看,读小学,头发很长,头发也常常梳,头皮屑,头皮屑很多,我为什么会理光头?这是我的体质,我从小,我的体质,头皮屑洗什么都治不好,过几天,我身上一定要带把梳子,听得懂吗?梳子,台北话是讲梳子,梳子,一梳下去,哇!像飘雪一样,非常之多,没办法!头皮屑非常之多,非常多,这是我的业,没办法!从小就是这样,所以,我到理发院剃头时,老板娘吓到,有一次,我的头发很长,剃完之后,倒下去,噢!飘雪,若电风扇再吹下去不得了,整个头都是(头皮屑),到现在还没有好,你看!我的体质上,有一点才干的人都是怪人,不一样,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因此,说到菩萨行,我赞叹女众化妆,看时间化妆,比如说,我们的店面,你想想看!店面是站在第一线,你在那里要死不活的,眼眶黑黑像熊猫,雇两天就嘴唇发黑,站在那里,这是谁雇用的,是慧律法师雇用的,惨了!不能看!你尽量打扮得很美,法师来骂,不要理他,你要打扮得美美的,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是菩萨行,那张单子写好贴在门上,以后,他若再来便告诉他,你看看这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你化妆可要打扮好,你不要买像黑人擦的那种,擦下去像鬼似的,很吓人!有一种胭脂是黑色的,黑紫色的,指甲擦下去都是黑的,不要,鲜红色的,只要庄严都没差,万法都是唯心造,你尽管化妆,佛教徒尽管化妆,要看场所、看时间倒是真的,这样就对了。

【虽现声闻辟支佛威仪.而不舍佛法.是菩萨行。】
虽然现声闻、辟支佛的威仪,这是指比丘,小乘是指比丘、比丘尼,比丘,声闻、辟支佛大部分都是以比丘身,行佛的威仪而不舍佛法,是菩萨行。

【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萨行。】
虽然随着诸法当下就是究竟清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究竟清净相是无形相,随着众生需要,他就现出什么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萨行。
所以,有一次中午,到一贯道的素食馆吃饭,这点我很感恩一贯道,因为外出都没素食可吃,到那里吃的时候,一看就有一贯道的气息,书都是一贯道的,一贯道都很合作,他们的小姐全都不化妆,嘴唇都发白,黑,发黑,修到发黑,真的,修到发黑,来就说:法师!您吃什么?我看她们的相,很黑。我不要,若我今天开素食馆,我要将每位小姐都打扮得很美,不打扮得很美,不可以上班,我不是老鸨,你们不要误会我,我是蒜头,不是葱头,为什么?你想想看!你把每个小姐都打扮得很美,你看!每个人来吃素又能欣赏到美的一方面,真的,我认为一切法无碍,你怎么想法,我不管,但是,我是现代的法师,我希望这样子,所以,在我这里上班的小姐,每个都是打扮得很美,每一个,一切众生欢喜,但是不能引诱我们这里的法师倒是真的,这点要交代清楚,真的,叫你们打扮得很美,是要应付众生,不是应付我们这里的,要记得!不要方向应付错了,应付众生,外面那边,应付我们这里不可以。
是菩萨行,所以,一切法无碍。

【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
因为空本来无现,为众生而现,所以,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

【虽得佛道.转于法lun.入于涅磐.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
虽然现成佛转法lun入涅磐相,但是,而不永灭,照常再来生死六道轮回,再来度众生。
释迦牟尼佛就是这样,他示现涅磐,其实他根本没有所谓的入涅磐,他本性是不生不灭,他的因缘到,众生福报到,佛祖又再继续示现。所以,在《华严经》中讲,我于娑婆八千往返,《华严经》讲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示现八千次,八千遍,我是成佛以来,已经经过尘点劫,他不得了,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如何形容他成佛有多久,你知道吗?他说,过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国土,放一粒沙,过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粒沙,过一粒沙,每一粒沙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三千大千世界,粉碎成颗粒微尘,每一个颗粒微尘,当作一大劫,我是成佛以来超过刚刚所有的譬喻,超过所有的譬喻。所以,释迦牟尼佛才不是今生今世成佛,这部电影不知演过多少次,释迦牟尼佛传再演一遍,众生的福报若到,释迦牟尼佛传再演一遍,他是重复演电影给你看,你知道吗?重复演电影给你看,因为,众生不觉悟。
有的人说,释迦牟尼佛怎么不一出生就自称是释迦牟尼佛。
我说:若这样,大家都敢说,大家一出生都自称是释迦牟尼佛,没有经过苦的熏习,没有经过放下妻子、儿女,没有经过出城门去修行,大家都可以打妄语,我也可以自称是佛祖,你也可以自称是文殊师利菩萨,一出生就说:我是文殊师利菩萨、我是佛祖,这样会大乱。不可以。
佛要做一个标准给众生看,即使法师是菩萨再来,他也不可以自称是菩萨,他同样要出生在贫穷,同样要生病,同样要读书,全都要跟你一样,比如说,噢!那个修..,人家是真的吃苦,才能有今天,你才会想要精进,对不对?不然,一出生每个都可自称为佛,所以,诸佛菩萨的模式不可以改变,不可以改变,不可以我出生就自称为佛,完蛋了!若这样,谁还想修行,对不对?所以,现在人说,你看!释迦牟尼佛他也是受尽苦才成道,我们有话可说,不可以不劳而获,乱吹牛,自称是佛祖再来,不可以这样子。所以,佛很行,从他本身做起,示现得很得体。
所以,虽得佛道,转于法lun,入于涅磐,其实是没入涅磐,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

【说是语时.文殊师利所将大众】所将就是所带来的大众,【其中八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很惊人!维摩诘很惊人!他度众生比我们还快,才两句话而已,就有无量无边发心,我讲到感冒,感冒又讲到腹泻,腹泻再讲到头痛,没什么人听,不知几个发大心,不知道。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慧律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慧律法师讲阿弥陀经     

慧律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慧律法师讲大乘起信论     

慧律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慧律法师讲佛说疗痔病经     

慧律法师讲观经     

慧律法师讲金刚经     

慧律法师讲净土十疑论     

慧律法师讲楞严经     

慧律法师讲普贤行愿     

慧律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慧律法师讲坛经     

慧律法师讲心经     

慧律法师讲圆觉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