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二处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一--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慧律法师所有开示-> 慧律法师开示楞严经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二处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一


 下载DOC文档  



大佛顶首楞严经

圆瑛法汇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讲题:十二处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日期:2009.6.5——2009.6.6

片数:共2片(本片为第1片)DVD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我们已经讲过了五阴、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今天我们要进入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果前面的有一点点模糊,那么今天的课程就会很艰涩,十八处就会更难!所以,我们现在还处于《楞严经》的难度,算是高难度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再把白话文念一遍。

[卯三 会十二处即藏性 (分二)]

[辰初 总征]

[二 别破 今初]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十二处就是六根、六处(就是六尘),就是十二处。

[此总标十二处即藏性]。这个即藏性是什么?就是看你有没有悟?没有悟,就会意识能所不断;悟了以后就是藏性。所以,十二处当体即空,就是如来藏性,就是这个意思,看你有没有悟?[处者方所也,定在也。以权教相宗说,根一定在内,尘一定在外,眼唯对色],眼根是唯对这个色尘,[耳唯对声等,内外各六处,故名十二处],二六十二,[亦名十二入;谓取境],站在取境的角度来说,[则以根入尘],站在取境的角度是六根入于六尘。站在受境的角度,接受境界的角度,尘变成主动——能,[受境,则以尘入根],外面的六尘来入于六根,也就是从六根进入我们的内心。[通为能入,亦通为所入],站在取境的角度,根是能,尘是所;站在受境的角度,尘是能,根是所,所以,通为能入,亦通为所入,[故名为入]。在这十二处当中,[六科中],六科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睛就是对色尘,耳就是对声;意就是对法尘。所以,眼、耳、鼻、舌、身、意,对这个色、声、舌、味、触、法,就是这六科。

六科中,[前二眼、色]、眼根对这个色尘,耳根对这个声尘,[耳、声四处],这四个地方,[约根尘互破],意思就是单根来讨论,单尘来讨论,叫做根尘互破。单根生尘对不对?或者是尘来生这个见性?一一来破,叫做互破。[身、触],触就是离合,身、触这[二处],身体就是离跟合,就是触。这二处[独约根破],根,一个身根,没有身根,哪里有触尘呢?[余六处皆约尘破,循循善诱,巧为开发,一一显其相妄性真,全事即理也]。相妄性真,为什么讲相是妄?因为相是缘起,所以是妄,本无自性,因为相是生灭,所以相是妄;因为相是无常,所以相是妄。所谓相是妄,因为它是一合相、不实在相、没有究竟体相,所以叫做相妄。性真就是我们的本心就一直存在,但看你悟不悟。相妄性真就在告诉你,修行要在真心里面寻找,而不是在相。所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就是如果你不认识这个不生灭的真心、如来藏性,那么,学法就变成永远在妄上取妄。所以,不能在相上一直修行,这样头磕破了,也没有办法成道。

全事即理,为什么叫做全事即理呢?这个就是: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因空、缘空、果空,本末究竟,皆不可得。所以,站在事相来讲,有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站在理上来讲,一切法无生。所以,每一法都安住在自己的角度,无论是事相上的角度,不坏事相;无论是空性的理上来讲。所以,每一法其实都安住在各个的角度,看你怎么去讨论它,所以叫做全事即理。为什么全事即理?事相就是理体,理体就是事相,不能离开。

[本科十二处,为如来对迷色重迷心轻者,开色合心]:迷色比较重的,就是对色法不了解的。一般如果没有研究佛法的,这一句他就会搞混了;喔!迷色比较重,那就是很好色了!完蛋了!那就一定会把这样解读。所以,这个佛法是专业的领域,就需要专业的人来解读。为如来对迷色得,迷这个色法比较重的人,意思就是对色法不是很清楚的;迷心比较轻者,所以,开色合心,色法有十一,合心法只有一个,就是色法多谈一点,心法少谈一点,因为他对这个色法不了解。[开一色法,为六尘、五根],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那么,意根属于心法。所以,就把这个五蕴的色,列为是色法以外;[合受、想、行、识四阴心法],就是共同来讨论,[为一意根,故说十二处]。为一个心法,六根、六尘加起来十二,只有一个心法,就是意根,那么,其他就是十一处统统是色法。

[根、尘互相依倚],就像芦苇,或者是二根木材,常常在中观思想里面讲的:用这个芦苇来比喻,两根芦苇、或者是两根木棒互相搭起来,抽掉一根,另外一根就倒了。他常常在强调这个互依,就是无自性的意思,根依靠尘,尘又依靠根,这个是权教菩萨一直这样讨论的。[下文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能缘的根在跟所缘的尘境,其实都是同一个自体,来自一个自体分。也就是根就是见分,尘就是相分,见相二分,其实都来自于自体分。缚脱无二,束缚也是根尘,能缘的根,攀缘所缘的尘;[缚]就是内心打结、起烦恼。如果要解脱也是在这个地方,根跟尘,你只要悟了,根不可得,尘不可得,脱也是这样解脱。所以,让你束缚的地方,也是同时让你解脱的地方,这个意思就是:烦恼即菩提,[缚]就是烦恼,烦恼当体即空,就是菩提,不二。

因此,我们修学佛道,不能说一直要找到一个怎么样好的环境,有时候福报不够找不到!记住!最重要要找一个好的心境,一个好的环境是绝对不如一个好的心境的。因此,无论是束缚跟解脱,不二就是当下的意思,就在当下,不离本处叫做不二。缚也是那一颗心;脱还是那一颗心。迷晦即无明,如果你迷了,转真空为无明,就是迷晦了,真心转变了,就是无明。如果你发明便解脱,发明就是说发现了它无自性,如果你发现无自性,你就不会拼了老命去执着,把生命化作一种观念,让生命停止。生命是一种观念,而且死执这个观念。众生就是一直死在观念,一切众生就是这样。当我们了解佛法以后,就会发现说: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这一句话悟了以后,三藏十二部经典就解脱!

譬如我们研究历史的,就很简单来讲的话,从东汉、西汉,或是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五胡十六国等等,假设说。这历史上研读下来,看就好象有这个战争,内忧外患;但是,而今安在哉?现在?当我们回顾到历史的时候,文字上记载得很清楚,当时是战争,内忧外患,这是好象是事实;可是,现在在一、二千年来看,或者几百年后来看这一段历史,但有文字、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自性本空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能参破了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你就会发现就是这样子。一切所谓生、老、病、死,其实不可得;迷、悟、圣凡都不可得,大小乘根本不可得,没有这个东西。如果我们能够用一点更客观的,或者是用更科学的来谈论这个佛法,那就更清楚!如果你对地球的创建、宇宙的形成,你就会更清楚!我们如果把时空推到四十亿年前,这哪有什么众生?哪有什么植物?哪有什么动物?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哪有这个东西?那时候的世界是完全没有的。因为业力,而缘起幻化出来的这个人生跟宇宙,看起来煞有其事,好象有那样子的事情,事实上并没有!

如果说这样子来推论,你仍然无法了解,诸位!用一个冷静一下的观照,我们把所有的相都碎为微尘,这个人生、宇宙重新排列组合,包括我们这个星球碎为微尘,就是一堆灰尘,你会发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于其中间,找不到生老病死;这个孩子没有出生的时候,他哪里有生,是父母亲把他生下来。父亲还没有结婚,父亲没有生;母亲还没有结婚,没有生这个孩子的时候,二个都无生;二个都无生的时候,现在结婚了,生了这个孩子,看来有生、老、病、死,从这个孩子出生,到老了、到病了、到死了,煞有其事。但是,冷静的回顾一下,这个孩子的存在,每一分、每一秒其实都是性空。父母要没有生他,他不存在这个世界;生了以后,虽然存在这个世界,其性本空,从这个元素来看,他煞似有生、老、病、死;但事实上没有!

如果这个再不能体悟的话,那么,三藏十二部经典的精要,都在这一只手。(法师举起自己的手)这一只手你听了以后没有声音,这个桌面也没有声音。缘起如幻的道理,它就是这样子,手没有声音,桌面也没有声音,这一拍,(法师用手一拍桌子)声音跑出来了,这个声音就是缘起,它就是如幻,声音,它是不实在的,那我们着于这个音声相,就很严重了!发明了种种音乐、种种政论、股评,大家炒热了,其实是其性本空的;好听的话空,不好听的话还是空;辱骂的话是空,赞叹你的话还是空,在缘起如幻,你安不住任何的相,一点都安不住的。所以,这个简单的道理,通用到整个宇宙,(师父举手拍桌)啪,缘起就是如幻,声音是这样;一切法,色声香味触法尽是幻,没有一法不是幻。所以,当你用达观的智慧,跟客观的般若智慧,来看待这个世间,一切众生都值得我们同情,他是一定会卡死在某一个观念,不是我执,就是法执;要不然就是知识的领域,就是所知障,书读的愈多就愈难度,甚至你根本就度不进来,他卡在说:我读到博士,你讲的话我为什么要听?就卡住,你讲也讲不过他,因为他那个思惟辩证很厉害的,意识心是非常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隐藏着执着。所以,佛法不同于世间,就是因为佛法是彻底解决内心的迷闷,还有这个烦恼,这个是世间所有知识领域没有办法达到的。因此佛法可贵处,是因为它讲到生命的究竟之处,是我们生命最究竟的依归,才值得我们这样用生命付出去追求,就像大家很辛苦的坐在这里,就是这样子。

[今为融归藏性者,正欲今发明也。初总征竟]。

[辰二 别破 (分六)]

[已初 眼色处至六意法处 (分四)]

[午初 标举二处]

[二 双以征起]

[三 分文难破]

[四 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

这个是标眼根还有色尘二处,[此标举眼、色二处,观即眼处,余为尘处]。

[午二 双以征起]

[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

说: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到底是色生眼见就是:因为色法而生出眼根的见性?或者是眼睛的见性、眼根的见性,生出了这个外在的色尘相?到底是色尘生眼见?还是眼根生色相?因为根、尘它是缘起,所以,到底是由哪一个角度?佛分二个角度,色生眼见,或者是眼生色相,二个角度来讨论。

[此约权宗],权宗是不究竟的,姑且允许你这么说,根在内,尘在外,姑且允许你这么说。[心、法相生为问。由法生故,种种心生;由心生故,种种法生]。这个权教菩萨都是这么说,法由心生,心生,种种法就生。[故征云:在汝之意以为如何]?在你的意思是如何?[还是色尘生出眼见耶?还是眼根生出色相耶]?还是眼根的见性生出色相呢?[双开两途为问,下乃分破]。佛陀一一来破除。

[午三 分文难破 (分二)]

[未初 破眼见生色]

[二 破色生眼见 今初]

[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

[若]就是假设,[若复]就是假设说,站在眼根生色相的角度,就是眼根能生出这个色相。换句话说:这个色尘相是被眼根所生出来的,就姑且允许你这样说,因为眼根对色相,是权教菩萨一直以来很难破除的,因为他认同眼根在内,色尘在外。好!那么,现在你见到了种种色,佛陀就问你:到底是眼根,从眼根生出来的色相?还是色尘生出来眼见?所以,第一段它就来讨论:若复眼根生色相者,就是用这个角度,先允许你的存在,眼根变成能生,色尘变成所生。眼根生色相者,眼根能生出这个色尘,见空非色,色性应销,当他见到这个虚空的时候,因为虚空是没有色相,虚空非色就是非有色相。见空非色,当他眼根见到了虚空的时候,虚空并没有色相。没有这个色相,色性应销,就是生色相的功能应当就消失了。因为前面允许眼根生这个色相,现在看虚空什么相都没有,所以说见空非色,见到了虚空的时候,虚空非有色相,那么,这个眼根所生出来的色尘变成没有,所以叫做色性应销。

色性应销就变成怎么样?销则显发一切都无,为什么呢?色性应销,因为眼根生不出色相,表示外在的尘生不出来,就是能生的见性也没有,外在的色尘生不出来,因为色尘是由眼根所生嘛,在这里允许你暂时这样讲的。为什么色性应销?因为见到虚空的时候,虚空取代了生色的这个功能,所以,没有办法生出这个色相。那么,这个色性应销,色性应销是因为见性所生出来,色性就是所生,所生没有,当然见性就生不出来,见性当然也没有;所生没有,能生当然没有啊!表示见性就消失!见性消失,能生的见性就销亡。所以,色性应销,色相就销亡了,表示见性也没有。

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连色相都没有;连色相都没有,无从比较,既没有色相,当然衬托不出虚空了。所以,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连色相都不存在,谁明空质呢?谁能够从千差万别的色相,去衬托相同的虚空相呢?谁明空质,这个[空质]就是虚空,谁能够衬托出虚空呢?不是千差万别的色尘没有了,因为眼能见的这个见性,已经没有能力生出这个色尘了。所以,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连这个色相都没有,谁明空质?谁来说明,或者是衬托出虚空?没有!空亦如是,为什么呢?就是转过来,若复眼根生这个色相,现在把它转过来,说:若复眼根生这个空相,就是:空亦如是。空亦如是,这个就表示换一个角度讲了:若复眼根生空相的时候,那么,见色非空之时,空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空相既无,谁明色质?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跟那个色相转,彻底的转换过来。

好!再讲一遍,好象没什么反应。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复]就是假设说,我们允许你这样说、允许你这样假设,眼根能生出外在的色相、这个色尘相,当他眼根见到虚空之相的时候,这个虚空相并没有色相,表示失去了所生的色相。眼根能生出色相,现在色相被虚空所取代,没有色相了,所以,见虚空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千差万别的色相,这个时候色性应销,因为生色的功能已经消失了,因为你看到的是虚空,同一个相的虚空。所以,色性应销,意思就是眼根所生的色相就没有了,能生的色性功能也已经消失了,所以叫做色性应销,色性没有了!销则显发一切都无,没有千差万别的色法,一切都无,色相既然都没有,谁明空质就是又有谁能衬托出虚空呢?好!反过来说:空亦如是,如果眼根能生出空相,就是站在这个角度:若复眼根能生出空相,那么,见色非空之时,空性就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空相既无呢,谁明色质?就是这个道理。空亦如是,因为文繁不再重复。

[此破眼生色相]。这个是破眼根而生出色相,眼根是能生,色相是所生。[故呼阿难,而告之曰:若复内之眼根,生出外之色相者],这个时候[则眼具生色之性],这个是暂时允许你这么说:其实这个假设是错误的。[设或见空之时],当他眼根见到虚空的时候,虚空[而非色相,是所生之色相既无,而能生之色性(指眼见)],没有所,哪里有能呢?对不对?能生的色性当然就没有。[应即销亡]!没有所生的色相,当然能生的色性就一定没有,指这个眼见应当就销亡,连见性都销亡了,那还用说吗?[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者:销字即能生之见销亡],既然没有了,[而所生之色亦无],这种种差别的色相既然没有,就是[色相既无,空相亦复叵得]?虚空之相当然也不可得,[故曰显发一切都无]。

[色相既无,谁明(显也)空质者]:我们晓得,[言空、色相形而显],互相衬托的叫做相形而显的,空、色相形而显。[色相既无,空应不显矣]。没有色相,哪里显出虚空?这个是对立衬托的。反过来说,[反言无色],无色相,[将谁显空?此二句,即解释显发一切都无之义。空亦如是者]:因为文繁不再重复,因此就讲空亦如是。把它完整的句子就是这样。

[例破眼生空相],就是刚刚讲的:眼生色相破了;现在换另外一个角度破,眼生空相,[空、色俱为眼根所对之境,故须例破云:若复眼根生空相者,见色非空之时,空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空相既无,谁明色质]?谁能够显出这个色质呢?[为避文繁,故总例之曰:空亦如是]。前面是能生的根生出色尘,现在换另外一个角度,色尘变成能生,眼见变成所生,交换角度。这里色尘能生眼见。

[未二 破色生眼见]

[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

如果说,色尘假设说能生出眼睛的见性,用这样来假设,允许你暂时这么说。外在的生尘,允许你暂时这么说,能生出眼根的见性。那么,观空非色,见即销亡,我们观看虚空的时候,这个时候并没有色相。能生见性的色尘就灭了、就销亡了,见性就已经没有了,亡则都无,一切统统没有,见性都没有了,哪来的空、色啊?谁明空、色?见性都没有了,哪来的空、色?谁能够明了显现出空跟色呢?空、色都是由见性来显的。

再讲一遍,这个角度是破色生眼见,若复色尘生眼见者,如果允许你这么说,色尘能生出眼根的见性,那么,当我们观看虚空的时候,虚空非色,虚空并没有这个色相;没有色相,就表示能生出来见性之色尘已经灭了,因为色尘生出见性嘛,连这个色都没有了,就表示能生出的色尘、能生见性的色尘,就已经灭掉了,即销亡了,销亡就是失去功能了。见性既然都销亡了,失去作用了,亡则一切都无,见性即销亡了,那么,一切见性都没有了,见性没有,谁为明这个虚空还有色相呢?

[此破色生眼见。若复外之色尘,能生内之眼见者,观空之时,而非色相],观看虚空的时候,虚空并没有色相,[是能生见之色尘已灭],因为不能生见,没有看到色尘。[而所生之见,即应销亡!然见既销亡,则一切都无;既无能见,则将谁来明是空是色,故曰:谁明空色?则见与色、空,一总都无矣。准上亦应有空亦如是句。三分文难破竟]。

[午四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应当了解,见性、色相,还有虚空,俱无处所。就是外在的色尘与眼根的见性,这二处其实是虚妄的,那个执着分别心其实是不存在的,那只是因为缘起如幻的道理,相妄性真。所以,不能说它是因缘法,因为因缘法是二乘人所允许的;也非外道的自然性。

[此科结云:由是义故,应当起智观察,了知能见之眼根,与所见之色、空,俱无定在之处所。以眼不生色,则色无处所];眼根不生外在的色尘,则色无处所,因为是虚妄非实。色尘也不生眼根能见之见性,[色不生眼],前面已经破了。[则见无处所],所以前面讲:眼不生色,色无处所,色不生眼,则见无处所。[此且明其无内、外二处耳。即色与见,二处虚妄者:即色尘与眼见,二处之体],就是找不到,[亦属虚妄,以无体曰虚,伪现曰妄。前文云:见与见缘,如虚空华,本无所有]。见分、相分都不可得。[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者:亦如前文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本非权乘所计之因缘性,及外道所计之自然性;以因缘、自然,俱为戏论矣。初眼色处竟]。都是不可得。底下讲耳对声尘,耳声处。

[巳二 耳声处 (分四)]

[午初 标举二处]

[二 双以征起]

[三 分文难破]

[四 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

这个文字简单,解释一下:阿难!你好好的听一听,在祇陀园中,你看,食办,这个[办]就是食物都准备好,准备好要吃饭,这个叫食办。准备好的时候,要击鼓、还有撞钟,所以叫做食办击鼓,要不然大家怎么知道吃饭的时间呢。食办击鼓就是先准备好饮食了,要准备击鼓来集众了。众集就撞钟,所以,钟鼓的音声就前后相续,咚咚锵~~音声就出来了。

[此标举耳、声二处;听即耳,钟鼓为声]。

[午二 双以征起]

分两个角度来征询、征问。

[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

说:阿难!你的意思怎么样呢?食物办好了,击鼓、撞钟,这个时候有音声出现,这个时候到底是声音跑来你阿难的耳朵边让你闻?还是你的耳根、耳朵跑去声音那边闻声音?

[闻非自然生,因声而闻];这是众所皆知。[声非自然生,因闻有声。在汝之意,以为如何?为是声来耳边而闻耶?为是耳往声处而闻耶!边字即处也。声处下,应有为无来往一句],把笔拿起来,经文,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为无来往?经文这样就非常的完整。[盖有来往,是凡小妄情,无来往是权宗所计。彼谓耳、声二处,离中知故],离的意思就是要有一点距离。我们听声音要与耳根有一点距离,没有距离怎么听。耳根跟音声要有距离,没有距离不能闻,跟身体触尘不一样,身体触尘不能有距离,耳根没有距离不能闻。这个耳根很小声还可以,很大声的时候没有办法!所以,要有一点距离才起作用。就是耳机塞在你的耳朵,跟耳根还是有一点点距离。[今了义之教,故并破之]。后面[分破中有若无来往句],所以[此应是缺漏]。很清楚的后面就会讲到若无来往。

[午三 分文难破 (分三)]

[未初 声来耳边]

[二 耳往声处]

[三 无来无往 今初]

[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祗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

解释一下:阿难!如果这个声音来到你阿难的耳边,就是声音自己跑来你阿难的耳边。比喻如我乞食,如来出外去乞食,这一段是比喻。如我乞食到了室罗筏城,那么这个时候在祇陀林中就一定没有如来,则无有我,这个[我]是指如来,则无有如来,因为这个色身只有一个。意思就是佛陀如果在室罗筏城,那么,你在祇陀林就一定看不到如来,因为这里是比喻声音来到阿难的耳根,所以佛陀比喻。此声如果一定来到阿难的耳处,这个声音如果一定跑到你阿难的耳朵没有跑到其他地方,那么请问:其他人听得到吗?当然听不到了!假设说声音一定跑到你阿难的耳朵,那么,其他人不可能闻到。所以,那个时候,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俱]就同时,应当不会同时听到,因为声音已经跑到你阿难来了,怎么再可能跑到目连跟迦叶的耳朵呢?何况这其中一千二百五十个沙门,一听到钟声,当~~~~同来食处,一起来,这表示说声音没有来到阿难的耳处;也不只来到你阿难耳处,还来到一千二百五十个沙门,这个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怎么样来解读呢?

[此约声来耳处破。以声一耳多],以声是一种,耳朵就很多,[不能遍至。如我下法喻合辨:喻中如来乞食城中,林中则无];那么祇陀林中则没有如来,[法中声来阿难耳处,余众则无]。其他都听不到。[故曰:‘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下,反显一声众闻,同来食处,则计声来耳边者,妄也]。是不实在的。声音没有来到你阿难的耳,为什么?因为别人还听到!

[未二 耳往声处]

[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种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

这一句是告诉你:如果说耳往声处,这是不对的!阿难!若复你的耳朵、耳根,主动的跑到声音的那一边去闻,跑到那一边了。就像我如来回来,安住在祇陀林的这个时候,在室罗筏城就一定无有我,也一定看不到如来,因为我已经到祇陀林了。如闻鼓声,阿难!你听到这个鼓声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允许你说:耳往彼声边,这个时候来讲。当你听到鼓声的时候,你的耳根已经跑到击鼓的这个地方,去能所互缘了。那么,现在钟声齐出,应不俱闻。因为你的耳朵跑到鼓的那个地方去了,钟声就应该听不到,应当听不到钟声才对啊!不但听到钟声,何况还听到象声、马声、牛声、羊声、种种的音声,都听得很清楚啊!咦?你阿难都听得很清楚,这表示说耳往声处去是不对的。

[此约耳往声处破。以闻一],[闻]就是闻性,是一,而[声多,不能遍往。如我下法喻合辨:喻中如来归住林中,城里则无;法中耳往击鼓之处,钟处则无]。就听不到钟声了。[故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你阿难应当听不到啊,但事实上不是,鼓声、钟声你都听得很清楚。[何况其他种种音响],你都听得很清楚啊![而岂得闻耶]?这表示你的耳根并没有跑到声音的地方去。[今能闻众声,则计耳往声处者,亦妄也]。是不对的。

[未三 无来无往]

[若无来往,亦复无闻]。

如果你硬要说,那就是根、尘没有来往,根尘没有来往你听到什么?根尘不相到,无闻;若无来往,根没有来到尘,尘没有来到根,你怎么听得到音声呢?若无来往,当然听不到;亦复无闻,当然一点声音也没有,根尘不相到嘛!

[此恐防转计。因来往被破,则计无来无往,情所必至,故为此破。如无来往,则根、尘两不相到,故曰:亦复无闻]。当然听不到,[今众声皆闻],什么都听得很清楚,[则计无来往者,亦妄也]。

[问:‘此中耳、声二处,既非有来有往,亦非无来无往,毕竟如何成闻?’答:‘按本经,大乘了义,根尘俱周法界],只要缘起它就显现,虽显现,但其实是妄。意思就是说:这个色声香味触法,随时都会显现,看你有没有缘起?而缘起就是幻,但是,我们的本性是完全清净的。为什么根尘俱周法界呢?因为七大都是如来藏性,周遍法界,我们这个色身,就是地水火风空见识所构成的,因此根尘是俱周法界的。

[如七大文云: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意思就是说:我们六根、六尘完全是遍满法界的,只要有因缘,它就会显现。[今以无线电可以证信,外国广播,按时收听,彼处一说,此处即闻],那个时候,圆瑛法师认识的只有无线电,哇!他如果活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什么无线电?全部都是卫星!不但无线电可以证明,现在卫星就完全没有距离了,借着因缘它就会显现了。[如同一室谈话,岂有来去之相?此即根性周遍,托缘便显],托种种的因缘,便显现出来。所以,[应知性本自遍,但托缘显],只是托缘而显现,[非藉缘生],注意那个[生],有实体性叫做生,实实在在生喔,这个要观念很清楚!因此性本自遍,法界六根、六尘,只是看看有没有缘,托缘而显,是假借缘而显现。注意!托缘而显是暂时的、是空无自性的、是无生的;非借缘生,这个缘生,生则有实,不是空无自性。一个东西生,有没有实实在在的生?

这一对年轻人结婚了,生了一个儿子,有真正的生吗?没有!这个孩子分析起来空无自性,这个孩子一不小心死了,孩子变成一堆骨灰,这个孩子有没有真正的生出来呢?没有!是藉着父母的因缘生,所以在这里要非常的小心,佛法它就是一个关键。这个一般你看不来,为什么但托缘显,非借缘生呢?诸位![显]是暂时的,[生]是有实体性的,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有实体性就不对,因为万法没有真正的生,万法都是缘起性,都是空性的,没有真正的生,缘生即是无生。[尘性亦复如是。三分文难破竟]。

[午四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有无来、往俱非之故,应当悟明,耳根之听,与音声之尘,俱无内外定在之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自体,亦不可得;说谁来往,及不来往,亦不过虚妄名相而已。其性本即如来藏性,非因缘、自然二种戏论矣]!万法缘起不可得、空性,完全都是戏论。[问:无来无往,与根、尘俱遍法界同旨,离中知,即无来往,何亦被破]?意思是耳根要跟声尘分开来,要有一点距离才听得到,这个不是无来往吗?为什么连这个也破呢?[答:根、尘俱遍,实属一体],根跟尘其实是同一个体性的,同一个本性的,[同一如来藏,安可言离]?安可言有距离呢?[若有离,则成二矣!今唯一性,故须并破。二耳声处竟]。讲有离,那是因为方便说。

[巳三 鼻香处 (分四)]

[午初 标举二处]

[二 详以征起]

[三 分文难破]

[四 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旃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

阿难,你又好好的嗅一下炉中这个旃檀香,这个香只要燃一铢;二十四铢是一两,就是二十四分之一两,燃那一点点,整个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就同时闻到这个香气。

[此标举鼻香二处。鼻即鼻;旃檀、香也,义翻与药],给你这个药。[嗅之可以除病,亦云‘牛头旃檀’,出北俱卢洲,牛头山中。《法华经》云:‘此香六铢,价值娑婆世界’是也]。异香是特殊的香,没于一般的香。我们流通处要卖这个的话谁买得起,六铢价值娑婆世界,所有银行都领出来!所以,这个佛经看一看,理解一下就可以了,表示很珍贵的意思。[此乃异香,功用殊胜。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于一时,俱闻香气。《律历志》云:二十四铢为一两。每铢乃四分一厘,六毫六丝六忽]。厘的十分之一叫做毫;毫的十分之一叫做丝;丝的十分之一叫做忽,也就是厘的千分之一。[《博物志》云:‘汉武帝时,西国遣使,献异香四枚于朝,汉制香不满斤不得受]。大使没办法解释,因为太轻了,[使乃将其香,取如大豆许,着在宫门上,香闻长安四十里],哇![经月乃歇,帝乃受之]。如果我们流通处能够拿到这个,我马上烧一颗给你闻,你听经听得那么辛苦,我马上烧!那你就在这里吃、在这里住,就住一个月,经月乃歇,就一直闻香,闻到你没有生病为止!为什么?百病都去了,我愿意这样做!如果有的话,说实在话,爸爸买不起,怎么买得起?吓死人了!全世界的银行领出来,也买不起,我没有办法,普通香将就着闻了,这个没有办法![后长安瘟疫流行,博士奏请,焚香一枚,四十里间,民疫皆愈]。哇!这不得了,看起来真吓人,有这种香![此异香功用殊胜之明证也]。

[午二 详以征起]

[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旃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

这个香到底是从旃檀木烧出来的,还是来自于鼻?还是来自于虚空呢?问这个香到底从哪里来。[以上眼、色、耳、声四处,乃更互破]。眼根生色尘?还是色尘生眼见呢?[此科乃二法从要破],从重要的,你只要悟入这个香尘从哪里来?是从旃檀木生?从鼻生?从虚空生?好好的找,结果发现一法无生。[故但征香尘,了无生处,如两木相倚,推倒一边,则两木皆倒矣]。一切法,你好好冷静的话,冷静分析,一切法本自无生,就是永恒;无生就是永恒,色即是空,色就是绝对,绝对就存在,色就是永恒的存在,就是这样。所以,讲相妄,是站在凡夫角度讲的;站在圣人的角度讲,唯是一真,性相不二。

[午三 分文难破 (分三)]

[未初 破从鼻生]

[二 破从空生]

[三 破从香生 今初]

[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旃檀,云何鼻中有旃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

解释一下:阿难,如果说这个香气,是由你的鼻根自己跑出来的,称鼻所生,你一定要说:这个香气是你的鼻子自己产生的,当从鼻出,称鼻所生,如果说从鼻子所生,就应当从鼻子出来。鼻又不是旃檀香,为什么鼻中自己会跑出来有香气呢?称汝闻香,名称叫做闻,闻应当是入啊,香由外来入于你的鼻,这个叫做闻,闻就是入嘛!气来入你的鼻叫做闻嘛!名称就是你闻香,就是香来入于你的鼻,这样名称才对称嘛!当于鼻入,应当香气来入于你的鼻,叫做闻香。鼻中变成出香了,本来香来到你的鼻子闻,叫做闻香,现在不是,你鼻子产生香气,叫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说这个香来入于你的鼻让你闻,这个是不合义理的,讲这个闻是错的!闻是由外来你的鼻根,现在你的鼻根自己产生香气跑出来,说闻当然非义了。

[若谓此香,生于汝鼻,既称此香,是鼻所生,应当香气从鼻而出,方合生义;鼻非旃檀,云何鼻中有旃檀气?此约体用相违破。鼻是肉体,而非旃檀香体,异体不能发用],香有香的体性,鼻非旃檀香,鼻子怎么能够出香呢?[云何肉鼻之中,而有发生旃檀气之用?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者:此约名义不符破。闻字是名,以入为义],来入叫做闻。[称汝闻香],说你闻到香,[应当于汝鼻入,现鼻中生出香气,名义不符,故难曰:‘说闻非义’。则香不从鼻生也,明矣]!

[未二 破从空生]

[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

[爇]ruo就是焚烧。如果是香气从这个虚空自己产生的,那么,空性是常恒的、虚空是常恒的,香应当常在,又何必借这个炉中来爇,就是焚烧;爇此枯木就是焚烧的意思。

[若谓此香,不从肉鼻所生,乃生于鼻孔中之空者,鼻孔之空],鼻孔中虚空,[与世界之空无二。空性常恒不变,所生之香,亦应常在,一切得皆有香气,又何藉炉中],又何必借炉中,[爇此枯木,然后有香?未爇无香],没有焚烧的时候没有香,[足显不从空生也,明矣]!

[未三 破从香生]

[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

这个是破从香来,一般认为,味道一定是从香来,佛陀在这里讲:不是。如果说这个香气,是来自于旃檀香的香木,则此香质,应当这样如此说;因爇成烟,这个枯木要烧出烟,随着烟要飘四十里,到你的鼻子你才闻得到。因爇成烟,要烧成烟,随这个烟跑,你才闻得到香。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如果说鼻子要闻,当然一定要有气来,没有气来,你怎么闻?如果鼻子得闻,那是合当蒙受烟气,有烟气,鼻子才得闻。现在不是,现在佛陀说,其烟才腾空而已,未及遥远,没有一点距离,室罗筏城四十里内,云何已经同时闻到香气?为什么?这表示闻到这个香气跟烟没有关系,跟木没有关系。

[香生于木,常情共计。故破云:若生于木,则此香之木质,因爇成烟,乃可通于鼻中。若鼻得闻,合当蒙受烟气!今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足征],足以证明,[非生于木明矣],这是很明显的道理。[故以云何已闻反难焉]。云何已闻?还不到四十里。意思就是:这个烟冲上来都还不到四十里,冲上来才一点点,四十里外都闻到了!为什么?反问过来。[未三破香从木生。合上二科,三分文难破竟]。

[午四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我们应当了解,香就是尘,鼻就是根,与闻就是闻性,俱无处所。即嗅与香,嗅就是鼻根,外尘香尘,二处本来就是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香尘无从来之故,应当悟知。香尘与鼻根,指浮、胜二根],是指浮尘根跟胜义二根,[及托根之嗅闻性,仍属根、尘二处,非有三法也]。并不是有根、尘、识,只有二处而已;因为这个闻性,是托于浮尘、胜义根当中,所以,这里只有二处(根、尘),非有三处,不能把闻性列为一处。[俱无处所者:外尘之处,既已叵得,内根之处,亦复不立,故曰:‘俱无’。即嗅闻与香尘二处之体,亦属虚妄;无体曰虚,伪现曰妄,但有虚妄名相,若究其源,不从根生木生],意思就是:不从鼻根而生,根生就是鼻根;木生,不从外在的枯木而生。[则非因缘所生法;又不从空生,则非自然性,惟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也。三鼻、香二处竟]。我们点这个香,应当了解香是表法的,持戒就有香。我们要有道德、要有因果、要有好的品性,人人赞叹,这个就是香,比我们点外在的香更重要!所以,一个修行人,不但要有智慧,最重要的要有品德、要有人格,僧要有僧格,那么这样受人人尊敬,持戒清净,人人赞叹,对因果负责,人人称颂,这个就是香,戒定真香,我们大家都唱这个赞,为什么称为戒定真香?持戒、禅定是真正的香,人人赞叹的香,而这个香还会传送。

[巳四 舌味二处 (分四)]

[午初 标举二虔]

[二 详以征起]

[三 分文难破]

[四 结妄归真 今初]

我们讲了眼、耳、鼻了,现在讲舌味二处。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

说:阿难!汝常就是平常,二时是指早餐跟午餐,因为比丘过午不食。在大众当中持这个钵,如果有因缘,其间就是或有因缘,会碰到好的味道,像酥啊、酪啊;醍醐是最上味,提炼到最上味的,名为上味。

[此标举舌味二处。而舌处寄遇字之中]。安放在一个[遇]字当中。[常即寻常日用;二时乃早食、午食时也。酥、酪、醍醐,皆从乳生,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一步一步,味道也是提升,愈做愈好。从熟酥又碰到最上味的醍醐,[从熟酥出醍醐。其间或遇此等之味,名为上味]。

[午二 详以征起]

[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

这个就详以征起了,好好的仔细问一下,这个味道到底从哪里来?是来自于虚空呢?还是这个味道来自于舌根呢?还是从食物当中产生味道呢?好好的问一下,要让阿难好好的体悟一切法无生。

[午三 分文难破 (分三)]

[未初 破从舌生]

[二 破从味生]

[三 破从空生 今初]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

阿难,如果说这个味道,不借重外面,而你自己会跑出,从舌根跑出来,这个味道自己突然从舌根跑出来,不借重于外面的味尘的话,说:生于汝舌根。意思是你的舌根自己跑出味。在汝口中,只有一舌,一个舌头也只能生出一个味道。举个例子:已经成酥味的时候,如果你先吃到这个酥,这个舌根产生酥味的时候,因为舌根已经有跑出来,生出一味的话,已经成为酥味,不能再尝其它的味。因为只有一个舌头,只能生出一味,其舌而时已生酥味的这个时候,怎么样?遇到黑石蜜,就是所谓的甘蔗糖、冰糖,应不推移,推移就是变化再生其他之味。为什么?推移就是没有办法再变化了,因为舌已经成为酥味了;已经成为酥味,这个舌头就是这种味道,碰到了黑石蜜,当然就没有办法跟着变化,认识这个黑石蜜甜的味道,没有办法再推移;[推移]就是变化。

[此先破味从舌生。若复此味,生汝阿难之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亦只能生出一味,譬如果树,一树只能生一味之果。其舌尔时遇酥,已成酥味,或更遇黑石蜜时,自应不推变,不移易,不至再生甜味。《善见律》云:黑石蜜,即甘蔗糖。色黑、质坚、味甜,故名黑石蜜]。

[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这个分两个角度都不对,变移也不对,不变移也不对。如果变也是不对,变跟不变都不对。若不变移,不名知味,不变移就是如果不变迁一下、改变一下,你怎么会知道其他的味道?若不变移,你怎么会知道有这个味道呢?不名知味,不变移,你当然没有办法了解这个味道是什么,舌头就是知道味道嘛!若变移者,如果变了,舌头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体性的,为什么那么多味,却只有一个舌头就能知道呢?就是这个意思。

[此分两途难破。舌以知味为义,承上云若不变迁移易,只知一味,则不名一舌能知众味],所以,要跟着变,才有办法知道其他的味道。[即失知味之义矣]。舌头失去了(知)味,那舌头做什么?没有意义啊![倘若推变移易],推移改变,[一口只有一舌,舌非有多体,云何众多之味,只有一舌能知,如世间一树,能生多味之果,安有是理耶]?哪有这个道理,苹果树就一定生苹果,橘子树就一定生橘子,对不对?怎么一棵树也生苹果、也生橘子、也生木瓜?他就告诉你这个道理。

[未二 破从味生]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知味?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

如果说这个味道,是来自于食物,请问你:食物并没有心、没有识心,食物并没有意识,如何能分辨它是有味无味呢?云何知味呢?食物本身怎么知道它有没有味道?又食物自己知道有味道的话,即同他食,就变成别人在吃了,食物自己(知)有味道,是不是?别人吃的时候津津有味,就跟别人在吃一样了。何预于汝?又不关你的事情,名味之知?岂可以说,岂可以把它命名说:这是你尝味的知觉呢?怎么可以名叫做你尝味的知觉性呢?叫做岂可名为汝舌尝味之知觉?如果食物自己知道,就跟别人在吃一样,别人吃的津津有味,不关你的事情,何预于汝?怎么可以名说这个味道是你的知觉?是发生在别人身上了。

[此破味从食生。常情妄计,味生于食,故为此破。若言味生于食品,食品非有分别之识,乃属无知之物,若不假舌根,云何能知味耶?纵使能知,又属食品自知其味,何干汝舌之事,而名汝舌尝味之知也!如他人之食,岂可名汝舌尝味之知乎]?

[未三 破从空生]

[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

如果说这个味道是出生在这个虚空,虚空会自己跑出味道来,若生于虚空,你好好的吃吃看;[啖]就是吃,阿难张开嘴巴吃吃虚空,当作何味?是什么味道呢?假设说虚空如果是咸的;既咸汝舌,当然也咸汝面,虚空既然能够咸你的舌,当然也是能够咸你的面,你的面也是咸的。那么,我们娑婆世界的人,就跟海中的鱼一样了,既常受到咸,因为这个世界只有咸,就了不知淡,这个世界完全变了,当然就不知道淡味是什么。就像海鱼,海鱼生在咸海当中,它当然不知道淡是什么。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如果这个味觉、这个味道,不了解淡味,当然也就不可能了解咸味是什么。必无所知,云何名味?完全不知道咸和淡,怎么能说这个叫做味道呢? 

[此破味从空生。因前从舌从食,皆已被破,势必转计从空而生。故此并破云:若言味生于虚空,则空必具味],则虚空就一定有味道了,你现在把这个喡张开,啖一下,吃一下虚空,[故今啖虚空,当作何等之味?必其虚空下,按定一味;若空作咸味,虚性周遍,汝全身在虚空之中,既能咸汝舌,亦必咸汝面,及汝全身,则此世界人类,都在咸味之中,同于海鱼一样。既常受咸,无时不在咸中,自然了不知淡。而咸、淡二味,相待以显,既常受咸味,曾不识知何者为淡,则应亦不觉所处是咸,以无待故无辨也]。[辨]就是没有辨别,因为没有对待,就没有办法辨别,常在咸中,就不知淡;常在淡中,根本就不认识咸。[如是则必一无所知,云何又以酥、酪、醍醐,名为上味耶?三分文难破竟]。完全如果必无所知,为什么叫做味道呢?因为前面讲的,不知道就是没有味;可是,酥有酥味、酪有酪味、醍醐有醍醐的味道,为什么都知道?必无所知,当然就没有味了;可是,为什么都知道,酥有酥味、酪有酪味,为什么?答。

[午四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我们应当知道,味道和舌根的尝,舌是能入的功能叫做尝,尝就是舌之能入,叫做尝,师父尝一尝。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处本身是虚妄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味尘无有生处之故。此亦二法从要破中,独约尘破。尘既叵得,根岂能有]?从味道来破,这个味道从哪里来?从根生,不对;从食物生?也不对;从虚空生?统统不对,俱无处所。所以,这个味道是没有生处的,这个二法是从要破,独就尘来讲,尘也不可得,根岂能有呢?[因此当知,味尘、舌根,与舌根尝性,能尝所尝,俱无定在处所。即能尝之根,与所尝之味亦无自体可得。推究其性不变,本非因缘,其用随缘,亦非自然,乃如来藏,妙真如性。四舌味二处竟]。

这个讲到现在有一个共同点,相是妄,性是真,这个就是佛陀所讲,凡所有相即是真。讲这个有什么好处?就是众生一切所有的享受,其实只在做梦中事,食、衣、住、行,单单一个味道的尝,每天都为这个忙不停。我打开电视,每天煎、炸、煮,每天都为了这个吃而忙,而佛陀说这个味道是虚妄的,连舌根都是虚妄的。眼根是虚妄的,我们每天都要看,结果色尘竟然也是虚妄的;耳朵每天都要听,听了师父的音声,结果听的耳根是妄,听的声尘还是妄。而我们六根是妄,六尘还是妄,因为真心没有开采出来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这样讲。众生很可怜,身在妄中不知妄,而大家坐在这里,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佛法可以听,福报多大!得到了究竟人生解脱的真理,恭喜大家!

[巳五 身触二处 (分四)]

[午初 标举二处]

[二 约二触破]

[三 约一触破]

[四 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

[此标举身、触二处。触尘与诸尘不同,乃以有知之身,与无知之物,合则成触。如衣服未穿身上,但属色尘,待穿身上,觉知违顺],觉知这个衣服是违还是顺,[方名为触]。好衣服是顺,不好的衣服就违。[夏天穿棉衣则违],太厚重了,就违;[穿纱衣则顺。触即身分之觉也,具有能知之用者为能触,而无知觉者为所触,是根、尘、能、所合成]。讨论的。[本科触尘,又与诸触不同,独以一身明触,头手皆身根,无外触尘],一般都是有情触摩无情,叫做触。可是,这一段,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根,头跟手相触,没有外触尘。[但假摩以成触相,根尘互不可分,无定处所,以例诸触,皆类此虚妄。此科乃二法从要破,独约根破也]。

[律中佛敕弟子],[勅]就是命令。[一日三摩其头,默诵偈曰:守口摄意身莫犯],守住这个口业,修行人一句恶口都不行,口业要完全清净;摄这个意,意就不贪、不嗔、不痴;身莫犯,身就是杀、盗、YIN。[莫恼一切诸有情],真正一个比丘,他绝对不会困扰一切众生的,他绝对不会一天到晚到你家去化缘;他也绝对不会一天到晚打电话给你,真正的比丘!也绝对不会去困扰任何一个修行人,或者是一切众生。[无益之苦当远离],无益就是不能成就的,不能成道的,恶知见的吃苦,没有任何的意义的。[如是行者得度世]。这样修行人,就可以超越生灭法,就是可以度他,是真正一个修行人,才有办法横度这个生死的。[此中无益之苦,指外道所修苦行,非是真因。不得实果。佛弟子中,多有外道归佛者],目犍连、舍利弗就是。[欲令舍邪从正,三摩其头,自觉落发出家,不忘为僧也。佛以阿难遵依佛敕,每日行之,故举为问焉]。

[午二 约二触破]

[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

说:你的意思怎么样呢?这个摩头所生出的知觉,就是触觉,到底是谁为能触?因为有能触就有所触,这能触为在于手呢?现在要找出那个能触。

[此双征云,在汝阿难之意云何?此摩头所生之知觉,手知所摩是头,头知是手来摩,二俱有知,头手二边],到底[谁为能触者?谁为所触者?能触为在于手耶]?还是能触[为在于头耶?要阿难自审]。触的定义是什么。[触之为义,以有知者为能触,无知者为所触。能所相合,方成触义]。

[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

若能触,你要把这个能触的角度放在手的话,那么,头则无知;头则无知就是应属于无知,因为一个能触的有知,还有一个所触的无知,才能构成触。云何成触?就是有能、有所,方名为成触。但今两者,问题是出在:两者——头跟手都有知,这问题出在这个地方。若在于头,头则能知,假设这个能知是在头,手则无用,手就没有知道触之作用,无用就是无触之作用。意思就是:如果这个能触是在头来讲的话,头就变成能知了,那么,手则没有知触的作用了,完全失去知触的作用,因为所触是无知的,云何名触呢?

再讲一遍:如果能触的是在手,头则应属于无知,云何成触?要有能、有所才叫做触。但是,现在问题来了,手跟头两者都有知,怎么办呢?若在头,头就变成能知,手就变成无知触之作用了,没有知道触的作用了,这样云何名触?为什么叫做触?云何得名于触呢?

[若言能触在于手,而手是有知,头则应属无知。现今头亦有知,头手皆为能知,无有所知,云何可以成触?以触必有知无知],就是能知,还有所知,而所知就是无知,[能所相合之故]才叫做触。[若言能触在于头,而头是有知,手则应无知触之用?现今手亦有知,头手二俱有知,云何得名为触耶]?

[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

[一身一知,世间共许,若谓头之与手,各有一知],若各个有知,那就二个知了,[则汝阿难,应有二身]?则汝阿难应当有二个身体?二个身体才二知,可是,你一身才一知啊,为什么现在变成了各个有?那么,你阿难不是有二个色身吗?

[午三 约一触破]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

如果头跟手共一个知,就是一触所生,一触就是只有一知,一个知,就没有能所了。则手跟头,因为只有一触,那么,就当为一体了。如果是一体,一体就是没有能所、没有对待,则是一体。一体当然就不可能成触,因为没有能所,没有能触、所触。前面二个知,就变成二个身;现在是一个触,就变成没有能所,也不对!若头与手如果共一触,那只有一个知了,那么,手与头就变成一体了,一体就没有能所,就是绝对了。如果只有一体,没有能所;没有能所,触则无成。所以,讲到触,没有能所是不对的,触无成就是因为它没有能所。

[此翻前两触,转成一触。若言头与手一触所生,即头手共一知,则成一触也。若然,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果一体者,无能所,绝对待,触则无成。何以故?必有二体相合,方可成触],一定要有能触跟所触。[如衣与身合,方成触义]。

[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属也?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

二体就是头跟手二知,统统叫做能触,没有所触之尘。意思就是:如果能触的有二个体性,触谁为在?所触到底是属于谁呢?意思就是有二个能,那就没有所了,所是属于哪一边?就是这个意思,二个能触,就没有所触。所以,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如果二个都是能触,那么,所触到底是属于哪一边?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这是文言文,看起来有一点吃力。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如果二个体,就是二个都能触,那么,所触到底是属于哪一边?在能非所,在所非能。在能摩之手,即非所摩之头;在所摩之头,即非能摩之手。是不是?总属一边嘛!意思是说:你若说不属于能触之手,也不属于所触之头的话,那就麻烦了!不应虚空,与汝成触?在能非所,在所非能就是:在能摩之手,即非所摩之头;在所摩之头,即非能摩之手,总要属于一边。你若说不属于能触之手,也不属于所触之头,那不应当虚空与汝成触?虚空怎么可以让你变成所触?不应当虚空与你成所触,虚空无相。

[此防转计二体。文中在能在所,能所二字,莫作能触所触解,当作能摩、所摩,文义始畅。因上一体被破],现在[防计二体乃破云:若头手二知,是为二体者,此二皆属有知],手跟头都属于有知,[皆为能触,且道所触之尘,又谁为在?即又当谁属耶?若在能摩之手]能触,[即非在所摩之头];为能触,[若在所摩之头],叫做能触。[即非在能摩之手,现今头手二皆有知,二皆能触,无有所触之尘],最后就用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就说:[乃诘之曰:不应当虚空,与汝成所触耶]?这是不可能的。

[午四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约二触,则一知、二知了不可定];了不可得,如果站在二个,二触,就变成一个知,也不对,头、手一个知也不对。二知也不对,头跟手共二知,一知、二知了不可定,一知对呢?还是二知对呢?都不对!如果[约一触],前面是就二个触,现在就一个触,那到底是一体呢?还是二体?如果是一体,就变成能所没有了。[则一体、二体,无所适从之故,当知所觉之触,与能觉之身,俱无真实处所;则身根与触尘,亦无体相,悉皆虚妄名相而已。若求其本,乃非因缘、非自然,乃如来藏,妙真如性也。五身触二处竟]。

接下来,我们都了解,意识是接受法尘的,我们说:色、声、香、味、触、法,那个法尘,是由眼耳鼻舌身意的[意]来接收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对法尘。

[巳六 意法二处 (分四)]

[午初 标举二处]

[二 双以征起]

[三 就法辨妄]

[四 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

阿难,你常常想到,我们的意根当中所缘的善性、恶性,还有不善不恶的无记,三性,这种生成的法则,也就是意根攀缘法尘的法则。落入心中的不是善的种子,就是恶的种子,要不然就是无记性的种子。意识所缘的境界,若不是善境、恶境,就是无记性,所以,善、恶、无记,它就是法尘。

[此标举意、法二处。意中乃意根之中,所缘下为法尘。而法尘与前五尘不同,非有实性境],就是现量境界,就是出现在你眼耳鼻舌身,都是实际的实性境。[此唯意识之独影境]。意识所攀缘的,只是攀缘那个落下来的影子而已。[何谓独影境?由同时意识,与前五识同时而起,缘五尘性境],这个[性境]就是真实境。[吸入意根之中],权宗,权巧方便,不究竟的认为,外面的境是姑且给它暂时性的实在性,所以,这个性境就是定,是确实存在,这个是权教菩萨所谈的,缘五尘性境、确实境。吸入意根之中,[名为五尘落卸影子,故为独影境]。独影境就是只有缘这个影像,只有影像,不是像五根前面的性境,现在意根所缘的叫做独影境。[同时意识缘善境界,则意根中,有善性影子现起;缘恶境界,则意根中,有恶性影子现起;缘无记境界,则意根中,有无记性影子现起;无记境界,乃非善非恶之中庸境,于善恶二者,无可记别,故名无记性]。譬如说你现在看表几点,那不能说善跟恶,你只是随缘看一下这个表,影像里面并没有什么善、恶。如果你动一个念头,想要去杀人,那么,这个恶的影像就跑出来了!说:我要去听经,这个就是善的影像就跑出来了。[此三性,乃生成法尘之定则。又一解,此三性,乃意根中,生成一定之法则,故名为性]。这又另外一种解释。

[午二 双以征起]

[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

此法[尘],这个法是指尘。这个法尘到底是心所生的法尘?为当离心,别有方所?或者是离开这个意根,另外有存在一个法尘?所以,整句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法尘到底是心所生的法尘?还是离意根的心,另外有一种法尘?别有方所,方所就是另外有一个地方叫做法尘,或者是另外有一个地方存在着法尘? 

[此双征法尘,为复即汝意根之心所生乎?为当离汝意根之心,而别有法尘之方向所在耶]?意思就是:法尘存在另外一个地方。

[午三 就法辨妄 (分二)]

[未初 破即心所生]

[二 破离心别有 今初]

[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

阿难,如果这个法尘即心所生,即心者就是:即心所生。如果这个法尘是即心[所生]者,如果你这个法尘,是由你的意根这个心所产生的话,叫做即心所生者,这样才看得懂。即心所生者,法则非尘,如果心所生出来的,那么,这个法尘就不叫做尘了,因为是从心所生的,应当叫做心,不叫做尘。法则非尘,如果说从心所生,这个法就不叫做尘了,它叫做心。非心所缘,云何成处?[非]就是不是;[心]就是意根,非意根所缘的境界,非心所缘,就是非意根所缘的境界,为什么叫做处呢?因为能缘的意根是以法尘为所缘,法尘所缘,心所缘的这个法尘处。有能缘的意根,一定要有所缘的法尘,这样才能成处,能、所这样才能成一个处嘛!现在不是,现在心所生的法尘竟然是心,所以,这个不是意根所缘的境界,不是意根所缘的境界,就不是法尘,那么,有能缘的意根,可是,没有所缘的法尘这种境界,云何成处呢?没有能所了。

[若此法尘,即意根之心所生者],换一个角度,暂时允许这样,如果法尘是心所生的,就是这个,暂时姑且允许你这样说。若此法尘,就是意根之心所生者,[能生之心有知,所生之法,亦当有知,如有情生有情。法尘既是有知,则应非尘,亦非心所缘之境];就是不是法尘了,是心所缘的法尘,[是心所缘,方成法处],那么,它不是法尘、不是心所缘,当然就不可以成处了。[反难既非心之所缘],既然不是意根心所缘的法尘,[云何可以成处也]?意思就是不存在的,这不是意根所缘的法尘处了。

[未二 破离心别]

[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

现在姑且说,这个法尘离于意根的心,另外存在在一个空间,别有方所就是另外存在在一个地方,别有方所。则法自性,那么,请问你,佛陀问了,则法尘的自性,你所产生意根所缘的那个法尘,现在法尘的自性,到底为有知还是非有知?是有知还是无知?[非知]就是非有知。

[此破离心,双开知与非知两途]。离开心又有法尘存在,那么,这个法尘到底是知还是无知?[若言法尘,是离意根之心,别有方向处所者,则法尘应有自性,试问法尘自性,为是有知耶?为非有知耶]?

[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

知,就是这个法尘,意思就是别有方所,离心别有方所的这个法尘,站在假设说,知。这个假设说,法尘若有知的话,那么,则应当名为心了,意思就是:不应当名为尘。知,不可以叫做尘,尘是无知,如果离开这个心别有方所,这个法尘它是有知的话,就应当名为心。如果法尘在另外一个方所,是有知的话,这个叫做名为心;不名为尘,不应名为尘,这样才看得懂,是则名心,不名为尘,这样才看得懂。若法尘是知,当然就不叫做尘了。异汝非尘,这个[异]当作离开,离开你的意根之心而又有知。前面讲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异]就是离开,离开你的意根之心而又有知,那当然应当不是尘,同他心量。就跟别人的心一样了,别人的心是离你又有知,离开你的心又有知,就同他心量,就不关你的事情。现在不是这样子,说: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什么叫做即汝即心呢?意思是说:你一定要执着说,离心又有知的法尘。现在反过来说,即是汝即心就是:现在就是你的心,即汝即心就是你的心,不是他人的心,知,发生在你的身上,就一定是你的心,应当合而为一。叫做即汝即心。

云何汝心更二于汝?为什么你的心,又不同于你,在你的身上?这样讲就是不对了。二于汝就是:心不在你的身上,就是又离开于你,二于汝当然就是离开。意思就是:这个知本来就应当在你的心,即汝之知,当然就是你的心,这个没有什么好辩论的。那么,现在为什么你的心又不是于你的身,不在你的身上呢?

[此先约有知破。若谓离心法尘,是有知者,则当名为心,不应名尘。异汝非尘,同他心量者:异作离字解,谓此法尘,既然离汝意根之心,而又有知,自应非是尘,乃另是一心也,岂不同他人之心量乎?他人之心,方是离汝有知也]。

[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者:此三句防谬辩。若必执言,离心有知之法尘,亦即是汝],假设说,[即汝之心量,非他人心量者,既是汝心,应不离汝,云何汝心,不与汝合而为一,更为二而离于汝耶?是则计法尘,离意根而有知者,谬矣]!

好!再解释一遍: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这个法尘如果是有知,则应当叫做心,不应当叫做尘。它离开你,异汝非尘,它离开你意根之心而又有知,当然就不是尘,叫做异汝非尘。离开你又有知,当然就不是法尘了,就等同别人的心量,别人的心量就是离开你的心,它又不是尘。就是别人的心量。如果你一定要执着说:离心又有知,这个法尘就是我的心。即汝即心就是你一定要执着说:离开了心,又有知觉的法尘,就是我啊!那么,我现在问你:即汝之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既然你的心,为什么跑到外面,跟你不能合而为一?就是这个意思。

[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

注意听,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所以,前面知者名心这一段是讲知,这一段是讲非知,这一段是接上面一段来的,不能分开,不能搞错了!前面讲知,意思就是:离于心别有方所,到底这个法尘是知还是无知?知已经破了。现在讲:如果说非知,好!那么,非知就是这个法尘无知,那就不是有知心了。若离于这个心,又若非知者,此尘,这个法尘,既非色、声、香、味、触。我再念一遍,若非知者,此尘即非色、声、香、味、触;即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与虚空相,当于何在?解释一遍:如果离开你的心,别有方所,一个法尘,而这个法尘却是无知,那么,这个法尘,就不是我们所认知的色、声、香、味、触;或者是离、合的触尘;或者是冷、暖,这个都是身体的触尘,所了解的。既不是色、声、香、味、触,以及虚空,那么,这个法尘当于何在?没有办法说出来。

若更约非知处,我们一般认识的法尘,不是色声香味触,对不对?要不然是什么?这是色声香味触落谢的影子,这个才是法尘。这些色声香味触都找不到,离于心又无知,又找不到这个法尘。

[此更约非知破。若谓此法尘,乃离意根之心,而非知者,前五尘离心非知,此法尘,既不是五尘,及虚空相,而征其定在何处也]。所以问:一定在哪一个地方。[离、合、冷、暖,乃属触尘]。

[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

这个是接上面一段来说,若非知者,你现在所讲的这个法尘,也不是色声香味触,也不是虚空之相,那到底在哪里?现在今于色空,[色]就是五尘;[空]就是虚空。现在这个法尘,既不是五尘的色、色法,也不是虚空无相,都无表示,汝之法尘。都无法表示出你的法尘,就是连处所都不在,色的五尘境、虚空境,都没有办法表示你的法尘,不应人间,更有空外,不应当人间,又另外有一个虚空所容之处。说:更不应当虚空另外有一个法尘,在虚空之外。此法尘如果在心外,当然心非所缘,这个就不是意根所缘的法尘,意思就是非意根所缘境。心非所缘,如果你把它倒过来就更清楚了;非心所缘,你把它转换过来,就更容易了解。非心所缘,非意根所缘之处,就是说这个法尘不存在,它既不是色声香味触,也不是虚空,没有办法表示出这个法尘,不应当人间更另外有一个虚空,容得下这个法尘。虚空无外,除了色声香味触跟虚空以外,不可能虚空外又有一个法尘存在;无法表示,就是表示这个法尘不存在,则非心所缘。这个法尘不存在,当然就不是意根所缘,意根是能缘,法尘是所缘。为什么?要有能、有所,现在法尘不存在,处当然不存在。所以,心非所缘就是非意根所缘,那么,处从谁立?就是法尘不存在,所以,这个法尘处不存在,处从谁立呢?那么,能所就没有办法完成。

[色即五尘色法,空即由色所显虚空,今在五尘虚空。都无可表显指示,汝之法尘。终不应言,人世之间,更有一个空外之处,为法尘所在,色容有外,空岂有外哉]?

[心非所缘,处从谁立者:心指意根],意根一定是缘法尘,[所缘属法尘。谓此法尘,离心非知],它离心,一个知,一个非知,离心又非知,离开这个意根心,它又不是知,那就是无知了。[自]:当然,[自不是能缘之心,又复离根而处空外],又复离开这个根而处于虚空之外,虚空当然无外。[亦非所缘之境];不是能缘之心,因为它是无知;又复离开意根而处于虚空之外,当然非所缘之境。现在就变成,[则法尘非心]、能缘之心,[非境],又非所缘之境,那怎么办?怎么建立能所呢?[处将从谁而立耶?三就法辨妄竟]。当然没有办法建立能所?法尘能所不存在。

[午四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故知道,法尘跟这个意根心,都没有一定的处所,则意与法尘,意根跟法尘二处,其实都是虚妄缘起,本非因缘生,也非自然性,只是缘起如幻,相妄性真。

[是即心、离心,有知、非知皆谬之故],皆谬就是错了。[是]就是法尘,这个法尘,即心不对;法尘,离心不对。[有知],不对;[非知]也不对,就更清楚了!统统不对![当知法尘、与意根之心,俱无一定处所。下二句,不特无处],不只是无处,[亦复无体,则意根与法尘二处之体,亦但虚妄名相而已,如空中华,全无实体。推究无体之体,元是妙明真体],诸位!你看到诸法无体性,就见到世间的真体。诸法无体性就是相妄,当体即空,真心就显。意思就是:没有东西可以让你执着,放下的当下,而且放到彻底,妙明的真体就显露。所以,尽管放下,佛不辜负人,尽管放下,什么放不下的东西,你统统放下,真心妙明真体就显现。[故曰: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乃如来藏,妙真如性。三会十二处即藏性竟]。

有的人能够听到一半、理解一半,也不错;有的人理解到七、八成,也很好;有的人理解实在有困难,不过能够坐在这里结善根也很好,让我们知道说佛陀的伟大,是一个一切智者所讲出来的话,是如此的了不起,让我们时时刻刻都回归到自性的觉性当中,让我们今生今世过得解脱、过得自在、过得幸福、过得快乐、过得惬意,都是拜佛陀的真理之赐。因此我们要报佛恩,要感恩佛陀来人间示现;没有佛陀这样示现,没有一个人能够醒过来!在这里上课上到这样子,汗流浃背,我讲到口沫横飞,有的人没什么表情;不过也不错,结一个善根、善因缘,总比没有好,聊胜于无。了解说:喔!原来六根都是妄,六尘还是妄,原来我们都是在虚妄当中,去追求一种不实在的快乐,而这个快乐是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所以,在座诸位,没有学佛,这一辈子没有真正幸福可言;有短暂的幸福,那个短暂的幸福就是他的感受,譬如嫁个好老公,暂时幸福;他现在身边有钱,暂时幸福;他有生了一对儿女,满孝顺的,暂时幸福一下。他有一栋别墅,住的遮风避雨,还满享受的,暂时享受一下,那么,再推论下去,要面对死亡,你幸福、快乐能撑多久?因此佛陀告诉我们:这个人要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修的善根,才能听闻大乘的经典。所以,这个听不懂,来坐在底下跟着点头,造就一下这个气氛也不错!让大家了解说:哇!以前常常讲《楞严经》,今天才真的尝试到说:这个实在是深!这里听不懂,十八界就完全没有办法,就愈来愈深!为什么这个时段我们这么慢?因为要给这些初机众生再一次的机会。你一下子打入这么深,好!听得懂,那算你的福报、你的智慧;听不懂,算了。

《楞严经》耶,这部经名气很大,大家都想理解,所以,不能只为上根利智的人讲,也必须为一些初学佛法的人、根器比较浅的人,再上一次白话,就再一次机会。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慧律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慧律法师讲阿弥陀经     

慧律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慧律法师讲大乘起信论     

慧律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慧律法师讲佛说疗痔病经     

慧律法师讲观经     

慧律法师讲金刚经     

慧律法师讲净土十疑论     

慧律法师讲普贤行愿     

慧律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慧律法师讲坛经     

慧律法师讲心经     

慧律法师讲圆觉经     


其它法师讲《楞严经》

忏云法师讲楞严经    

常持法师讲楞严经    

彻悟法师讲楞严经    

传喜法师讲楞严经    

慈法法师讲楞严经    

大虚法师讲楞严经    

大愿法师讲楞严经    

果煜法师讲楞严经    

HT法师讲楞严经    

憨山大师讲楞严经    

交光大师讲楞严经    

净界法师讲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经    

觉性法师讲楞严经    

梦参老和尚讲楞严经    

妙祥法师讲楞严经    

妙心法师讲楞严经    

明贤法师讲楞严经    

明一法师讲楞严经    

明证法师讲楞严经    

其它法师讲楞严经    

仁清法师讲楞严经    

倓虚法师讲楞严经    

惟海法师讲楞严经    

惟贤法师讲楞严经    

宣化上人讲楞严经    

印光大师讲楞严经    

智旭法师讲楞严经    

智者大师讲楞严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