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二处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二--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慧律法师所有开示-> 慧律法师开示楞严经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二处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二


 下载DOC文档  



讲题:十二处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日期:2009.6.5——2009.6.6

片数:共2片(本片为第2片)DVD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第三节 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经文,[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诠论:佛为[迷色]重于[迷心]的众生,开色法为十一个(五根、六尘),而将心法合为一个意根,也就是多讨论色法,少谈论心法。共十二法,称为十二处。照权教及相宗所说,权教就是不究竟,暂时方便教;相宗就是指唯识。按照权教及相宗所说,这个都是一时方便,不究竟说。说:根一定是在内,而尘一定是在外的。且[入]有二种:一、[取境]之时为以根入尘;当我们执着这个境界的时候,根为能缘,尘是所缘,所以,由根来入尘。二、[受境](或受尘)时,为以尘入根。尘变成能入,根就变成所入。故根或尘都可说是能入或者是所入,所以根、尘都叫作[入]。下文说根尘同源、缚脱无二,同归藏性,如是发明便得无上解脱。也就是说,你只要了解,能缘跟所缘其实是共一颗心性,分别只是分别你自己的心而已,因为我们执着,所以把这个内外隔开来,其实内跟外是一体的,因为都是空,内空、外空本来无二空;佛性、法性本来无二性,都是同一性。

1. 眼色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经文,[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

注释,[色生眼见?眼生色相?]:佛陀把从根还是从色尘来告诉阿难、众生,一切法其实本自无生,生只是幻,它是无自性的。所以,分开二边来剖析,到底是色生眼见,还是眼生色相呢?分开来讨论。一分开讨论就会发现,一切法无生。[色],色尘。[眼见],眼根的能见之性。此谓,是从色尘生出眼根能见之性的呢?还是从眼根生出所见的色相?[见空非色,色性应销]:[见空],当眼见到虚空的时候。[非色],虚空是非有色相的。此谓,若眼见空之时,则非有色相,根尘相接所生之色相既是无,则生色之性应即销亡。没有能力产生色相,换句话说:所生既然没有,能生也没有,就是这个意思。[观空非色,见即销亡]:观空之时,这个观空不是说观照空性,是当他看到虚空的时候。非有色相;既无色相,则无能生见之尘,能生既无,则所生之见应即销亡。

义贯,佛言:[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汝[意云何?此等]景象[为是]从[色]尘[生]出[眼]根能[见]之性?还是从[眼]根[生]出所见的[色相]呢?[阿难,若复]言内之[眼根生]出外之[色相者],则当眼[见空]时,此时[非]有[色]相,所见既无色相,则眼根所生之[色性应]即[销]亡,色性既已[销]亡[则显发一切]有为法[都无];都不存在,因为没有色性。(然而事实不然,眼见空时,虽不见色相,色性不亡;结论:故知色不从眼出。)又若[色相既无],则[谁]来衬托以[明]现[空]之性[质]?意思就是:虚空必须由色相来衬托;而色相也必须由虚空来衬托。所以,没有色相就没有办法衬托出虚空,没有虚空,就没有办法衬托出色相。(因色空相对,相显;无色就不足以显空,无空亦不足以显色法——若无色法,则空亦不得名为空,以对色说空故;是故色法亡,虚空也没有办法站立。因为两个是互相衬托而显的。然而事实不然,现见色、空一切炽然现在,是故色相非无,空亦对显;结论:故知色相非从眼根中生。)

[空亦如是]:(若眼见色时,此时所见非有空相,这个时候所见的没有虚空之相,则眼根所生的空性应即销亡,因为没有虚空相,所见的都是色相,全是色相,已经没有空相了,空性若销亡,如果眼睛当中的色相销亡,则显发一切有为法皆无;为什么?因为眼中的这个空相、空性若销亡,那么,一切都无,一切有为法都没有。然而事实不然,眼见色时,空性不亡;这个空性不是缘起性空的空性,这个空性是指虚空。意思是虚空之相一直存在的意思。结论:故知空相非从眼根而生。又若空相既亡,则无法显示色之性,以色空是相对而显,空相既亡,色法亦不成立;且空相既亡,连虚空都没有,一切色相何处容纳?因为虚空是容纳色法,虚空都没有,对不对?就像母亲没有的话,哪有人有办法怀孕呢?母亲不存在,当然没有怀孕这种东西了;虚空不存在,当然没有办法包容色相,色相到底何处容?就像母亲死的时候,母亲不存在,哪个胎儿哪里有办法储存在子宫?然而现见色空炽然而立,故知眼见色时,空相不亡;结论:是故知空不从眼根中出)。

[若复]言为从[色尘生]出[眼]根之能[见]之性[者],则当眼[观空]时,此时所见[非]有[色]相,是则无能生见之尘,因为这个时候是讲色尘可以生出见性,当他观空的时候,见性便不存在,所以,是则无能生见之尘,能生之尘既无,则所生之[见]尘[即销亡],若能见之性已销[亡,则]一切法[都无],见性都没有,哪里有办法分辨虚空还有色法?所以(因无能见,即无所见;能见所见都无,即一切法皆成无——然而事实不然:观空之时,色相不销亡;结论:故知能见之性不从色生。)非常明显的,如果能见之性从色生,那看空的时候,就失去这个功能了。又,能见之性若亡,则[谁]来[明]了[空]性与[色]相?没有见性,哪有办法明了这个空跟色?(若无能见之性,则所见之空色亦亡;然而事实不然;结论:故知能见之性非由色尘生。)

经文[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俱无处所就是无自性,能见的根,与所见的色尘;这色尘就是包括色相还有空相,所以色空就是相,见就是根,根跟尘俱无处所,也就是空无自性。[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注释,[见与色、空俱无处所]:能见之眼根,与所见的色、空,都无所生之处所可得。佛在剖析一件事情,单从一个方面来讲都是无生,单从根来讲,根也不能生出色相;单从色相来讲,色相不能生出见性,二者都不生,为何会合在一起,变成好象一切境界都现在你前面?这个就是相妄性真的道理,循业发现,就是依照个人的业力去发现这个假相,问题是众生不知道是假相。所以,说法不与第一义谛连接,则不名说法。

诸位,一个人讲经说法,如果一直在相上讲的话,这下去就会让众生更迷茫,因为没有会归到究竟第一义谛,没有会归到心性就不叫做正法;只能讲这个是善巧方便的方法;佛法最可贵的地方就是究竟第一义谛。譬如你劝人家念佛、放生、吃素、作善,这个都很好;但是,如果没有会归究竟的第一义谛,所有的作,统统是有为、统统是生灭。所以,开示佛法的人,或者法师将来你要弘宗演教,一定要好好的在经教上、心性上下功夫,就会讲不出个所以然,讲的时候就会在迷阵当中一直绕。你愈讲底下就愈迷糊,到底要依循什么,因为相,它就一定会有争执,在六祖讲:名为相说,名为相说就是有诤论。戒律你看它有一些东西,就是没有会归到心性就是诤论,像《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摩诃僧祇律》,律学里面所讲的个人说个人的,大致上相同,可是,细节上,这一部戒律讲这个是犯重;这一部戒律讲这个是犯轻。所以,你只要在相上所说的,不是会归到究竟第一义谛,实相上的说法,它就一定会有诤论,一定会有人批评你,这个是毋庸置疑的。要勉励这些法师,要广学多闻。

不广学多闻就会很麻烦!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有一天在学校学了短笛,从早上放假开始吹,吹到下午一直在吹一首歌,吹到晚上他爸爸抓狂:臭小子,老是吹这一首,没有其它歌让你吹!我们都是叫我吹这一着就行了啊!他爸爸说:你已经小学三年级了,还老吹这一首,我以前就勉励你,要成为萧邦这样的大音乐家,你有没有跟你老师讲?我有跟我老师讲。那你老师怎么说的?老师说:我没办法走萧邦这条路啦,老师说我有二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我可以走发疯那一帮;第二条路我可以走丐帮。怎么同样bang,差这么多,你们老师怎么可以瞧不起人?他叫什么名字?我们音乐老师年纪很大了,说出老师的名字,他爸爸也吓一跳。说:现在教你的这个老师、老老师,就是以前教爸爸那个!我们以前也是吹这首歌,爸爸也是吹了三年!儿子说:那我就放心了,但是我们老师人很好,他都走过来摸摸我的头,你有今天不是你的错,是遗传了你父亲!他爸爸听了差点晕倒!我们老师打算叫我到小六都吹这首就行了!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法师,我们上台如果像这样,一个故事讲了十几遍了,一开口,台下的信徒就已经知道结局,你一说人家就去上厕所,再回来听的,那个结局都一样,你看!这要怎么活下去呢?法师如果没有真材实料,讲经老是讲同样的故事,做法会的时候,也是一样。所以,法师,你要讲经说法,就要想到那个吹笛子的小朋友,如果没有真材实料,就吹不出好歌曲,人家听久了就会受不了!如果你们这些法师讲经内容都一样,那我也得拿一条绳子了,我也是会受不了!所以,这个是勉励法师要广学多闻。

义贯,佛言:[是故当知]:能[见]之眼根[与]所见之[色、空,俱无]所生之[处所]可得,既无生处,既无有体。[即]所见之[色]尘[与]能[见]之眼根[二处],体本[虚]寂,循业[妄]现,[本非]由能造之[因缘]所造,亦[非]属无因之[自然性](——非有因生,非无因生,本如来藏妙真如不生灭性,循业幻现之相,相妄性真。)

2. 耳声处本如来藏性

经文,[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现在要讲到就是说,是耳根来到声尘?还是声尘来到耳根?

注释,[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无有我],无有我身之存在。此谓,例如当我在室罗筏城乞食的时候,在祇陀林中就没有我身存在,因为我身只有一个,不可能同时到两处去。这用来比喻音声之体只有一个,若到了甲处,便不能同时也到乙处。[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如果说必定是这钟声去到你阿难的耳朵而让你听闻,而非你的耳去就那钟声,则因钟声之体只有一个,此音体既到了你耳边,便不能同时也到目连、或迦叶那里,(正如同我到大城去乞食,祇陀林便没有我身存在一样);依如是理,则目连及迦叶便不能与你同时听到钟声。

义贯,佛言:[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物已[办]时即[击鼓],佛在世吃饭的时候,也是击鼓。大[众集]合时即[撞钟],就像我们现在打板一样的。[钟]与[鼓]的[音声,前后相续]。阿难,[于]汝[意云何?此等]情况[为是]钟鼓之[声]自己跑[来]人们的[耳边]让他们听到的呢?还是人们的[耳]朵的听觉奔[往]去就那钟[声]所在之[处],才听到的呢?(这听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阿难,若复]为[此声]自己[来于]听者[耳边],那么譬[如我]正[乞食]于[室罗筏城]的时候,此时[在祇陀林]中[则无]复[有我]身在,因为我只一体,如来的我到甲处、乙处便无我在。同样的道理,此声之体亦只有一个,若言[此声必]定是自己[来]入于[阿难]之[耳处],此一声体既已入于阿难之耳,必不能同时亦到别处去,因此[目连]及[迦叶]二人[应不]能同时[俱闻]到此钟声。且不说目连与迦叶,更[何况]在祇陀林[其中]之[一千二百五十]名[沙门],却也都能[一闻钟声]即[同]时都[来食处]。(因此可知,此钟声非自己来到阿难耳处;结论:是故说声来耳边而能有闻,不能成立。)

经文,[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

注释,[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住],止之义。就是佛陀我,若回到祇陀林中,室罗城中便不再有我身存在了,因我只一体。此处则是以佛身为一身,来比喻耳根之体唯有一个;若此耳体前往某处去采取某声,则此耳体必不能同时也到别处去采取声音。[若无来往,亦复无闻]:这是以防阿难一听如来破斥[声来]、[耳往],于是便计说:那就一定是[声亦不来、耳亦不往]了!为防此反计,于是如来说,如果说必定是声既不来、耳亦不往;那就没有人能听到任何声音了。意思就是耳根跟声尘没有交集,没有交集就一定听不到声音。所以,总结论是:耳朵之闻声(听觉之产生),既不能说是[声来耳边],也不能说是[耳去声处],更不能说[声既不来,耳亦不去],三者都不能成立。

义贯,佛言:[若复]言为[汝]能闻之[耳]根[往彼]钟[声边]而取其声;这就譬[如我]于乞食毕回[归]而止[住]于此[祇陀林中]此时,[在室罗城]中[则无]复[有我]身在,因我身只有一个,不能同时到两地去。同样的道理,若言耳往声处,而你的耳根之体只有一个,当[汝闻鼓声]之时,[其耳]根之体既[已]前[往]于[击鼓之处]以领纳彼鼓声,但是如果[钟声]与鼓声同时[齐出]的话,你[应]该[不]能同时[俱闻]钟鼓二者之声。因你的耳根之体既去了鼓声之处,便不能同时也到了钟声之处。更[何况]在祇陀林[其中]还有[象、马、牛、羊]等[种种音响]同时俱作,(你的耳根怎能来得及同时跑那么多地方,以同时俱闻这么多声音?然而你确实能以一耳根同时听到许多种声音;结论:因此可知听闻之时,并非耳根跑到声尘边处去领受此声。因此非声来耳边,亦非耳去声处;声亦不来入于耳,耳亦不去入于声;因此耳非[能入],声亦非[所入];能入所入只是托缘妄现;一切法体本不动。)

但你若因此计着说:那么就绝对没有声来、耳往,[若]如是计着言绝[无来往],则众生[亦复无]有能听[闻]之事。没有来往,那就不可能,所以,缘起确实有来往,等同没有来往。诸位!缘起就是生灭,似有来往,其实一切法无生。生其实就是无生,为什么?如果真正的生,是有实体的、是不会变化的,叫做生;可是,它是有变化的。真正的生就是永恒,永远存在的,可是,我们现在了解,所有的生都是因缘生,其实就是无生,要好好的体悟,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的道理,缘生即是无生,因为当体即空。

经文,[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义贯,佛言:既然耳入与声入实不来不往,[是故当知]:能[听]之性[与]所听之[音声]二者[俱无]所生之[处所]可得,既无生处,即无有体。[即]能[听]之性[与]所听之[声二处](耳声二入)体本[虚]寂,循业[妄]现,[本非]权教之[因缘]所生,亦[非]外道无因之[自然性](——非有因生,非无因生,本如来藏妙真如不生灭性,随业幻现,相妄性真。)诸位,这个是特别的重要!为什么讲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意思就是:一切所发生的事情,统统是如来藏性的事情,不离本性,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当相即道,见处即真,不离本处,即得菩提;菩提无寻处,菩提也无觅处;菩提无增处,菩提亦无减处;菩提非来处,菩提亦非去处;菩提非一处,菩提亦非异处,好好的体悟这个涅槃的妙性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讲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就是告诉你:其实万法不离心性,你悟了无生,一切法统统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我们不要多捏一个目,就不会跑出第二月出来;我们多捏一个目就会跑出月亮出来。我们用的是真心,不要动念,放下一切妄念,真心就显现,不需要、不假用功,如果一直想要用功,就会重叠,妄念上再加上妄念,但息妄念,别无圣解。所以,趣向圣道亦是邪!说:我趣向圣道,圣道不可趣啊![我舍凡夫之道,趣向圣道],诸位!这个就是妄,凡夫道本空,圣道亦空;凡夫道、圣道本是不二道,你不要以为:我放下凡夫道,趣向圣道,趣向圣道亦是邪,佛法是法法平等的,没有凡夫道、没有圣道、没有邪道、没有贤道、没有二乘道,没有六道,生死轮回亦不可得。一切皆如幻,要如是体悟,才知道佛的用心。所以但莫于相上住着,如果在相上用功就变成头上安头,相本妄,怎么用功?

所以,佛告诉比丘,说:礼佛不是比丘本分事,不是每天一直拜佛叫做修行;应思惟佛的心性是什么?礼佛,它是一种动作,是坏事吗?不是坏事。为什么?念佛一声,功德无量,佛一拜,罪灭河沙。为什么?凭什么?你能讲得出一个所以然吗?当然能啊!念佛一声,就这一声就是从心性出来,我的全心性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我的本性,这一句难道不是无量功德吗?礼佛一拜,为什么罪灭河沙?没有能礼,没有所礼,自性本空,涅槃妙性当然显现,涅槃妙性无所礼也不妨礼。所以,法法都必须会归自性,叫做功德。不懂得这一层道理的人,它总是在相上解说。说:哎呀!念佛一声,功德无量!他念佛念多久了?二三十年了,贪嗔痴还在,什么叫功德无量?他礼佛一拜,罪灭河沙,拜多久了,他一天拜一千拜,你会拜得比他更多吗?为什么叫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如何能够罪灭河沙?罪性本空,见性就罪灭河沙,就是这个道理,这层道理不懂,就不能领悟佛的心性。

佛在《阿含经》里讲得很清楚,礼佛不是比丘本分事。那意思是佛陀叫你不要礼佛了?不对!这意思是礼佛要知道它的意义是什么?礼佛是降伏我慢;礼佛是向佛看齐,以佛为模范;礼佛是提升自己,以佛为模范。我、如来要进入不二、平等,所以,我才要礼佛。要不然,礼佛做什么?你礼佛是拜虚空的佛,虚空的佛跟你有什么关系?他在虚空,你在这里,虚空的佛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一定要了解,佛法是不二法门。所以,不听经、不闻法就会变成一个大愚痴的人在学佛。

诸位!学佛的人不悟佛的心性,叫做佛学,你懂这句话的意思吗?学佛的人,不懂得佛的心性,就叫做佛学。本来是要学佛的解脱,现在把佛法拿来当学术来研究,这个叫做佛学;佛学就是学术研究了,谁都可以讨论。所以,学佛要是学佛的真正的究竟义,要不然就会变成佛学,好好的体悟这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3. 鼻香处本如来藏性

经文,[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旃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

注释,[旃檀]:即牛头旃檀,出于北俱卢洲之牛头山中。《博物志》云:[汉武帝时,西国遣使,献异香四枚于朝,汉制香不满斤不得受。使乃将其香,取如大豆许,着在宫门上,香闻长安四十里,经月乃歇,帝乃受之。后长安瘟疫流行,博士奏请焚香一枚,四十里门,民疫皆愈。]又,《法华经》云:[此香六铢,价值娑婆世界。]可见此香之珍贵,及其功用之殊胜。[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所以一铢为二十四分之一两,又约等于四分之一釐([釐]同[厘])。又佛举燃一铢旃檀香,可使室罗筏城四十里内皆闻,为表此香是有,非无;且是众生共闻,并非阿难一人独闻,故可用来作为例证。[称鼻所生]:[称],言也,说也。既然说是鼻中所生的。

义贯,佛言:[阿难,汝又嗅此]香[炉中]正在烧的牛头[旃檀]香,[此香若复]只[然于一铢],即令[室罗筏城四十里内]之人[同时]皆得俱[闻]其香[气]。[于]汝[意云何?此香为复生]于[栴檀木]之中?抑是[生于汝鼻]根之中?抑[为生于]虚[空]中?[阿难,若复此香]气为[生于汝鼻]根中者,即[称]言为[鼻]根中[所生],则此香应[当]是[从鼻]中冒[出]来的才对;然而[鼻]子并[非]是[栴檀]木,[云何鼻中]能[有栴檀]之[气]味生出呢?而且,既[称]说是[汝]在[闻香],则香气应[当]是[于]汝[鼻]中而[入]才合道理,若反而说是从[鼻中出香]气的话,而[说]是[闻]到香气便[非]合[义]理。(亦即,所谓闻香,应是香从鼻入,而非香从鼻出。因为是香从鼻入,才称鼻根与香尘二处为[鼻香入]——因此,若从鼻中出,就不能称[入]了。)[入]一定有它的定义,由外来到鼻根叫做[入],现在鼻子自己出香,当然不能称[入]了。

经文,[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

注释,[爇]:依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段玉裁注本)此字发音为(弱)。其意为烧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蒙],受。如果鼻子闻到香气,也应受到烟气熏才对。因为照一般凡俗的了解而言,香气是籍着烟的负载而传播的。

义贯,佛言:[若]言此香气为[生于]虚[空]中的话,因为[空性]是[常恒]不灭的,则此[香]气[应]与虚空性一样[常在](以此香既然是虚空所生,亦应有如是恒常不灭之属性才对,此其一;又,虚空之性既恒常,而又说香是从空而生,则虚空便可不断地生出香气来——常住、又能生,则应能[常生]不断;常生不断则香气常在。)如是则[何]须再假[藉]于香[炉中爇此枯木]呢?(然而事实不然,香气非常在;结论:故知香非从空中生。)[若]言此香为[生于木]中,[则此香]所在之木[质因爇]而变[成烟]才能达到鼻子之中,因此[若鼻得闻]此香气之时,亦[合]当[蒙]受[烟气]所熏才对。(然而现今鼻子只闻其香,而并未受其烟熏,因此可见香气并非在烟中;结论:故香气亦不从木中生。)又当烧香之时,[其烟腾]飘至[空]中,尚[未及]很[遥远],即消散不见了,[四十里内云何](为何)皆[已闻]此香气?(但四十里内并没有烟雾弥漫。可见此香气并不在烟中;结论:故知此香气亦非从木中生。)

经文,[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义贯,佛言:[是故当知:香]尘、[鼻]根、[与]能[闻]之性,[俱无]所生之[处所]可得;既无生处,即无有实体,如是[即嗅]入[与香]入[二处],体本[虚]寂,循业[妄]现,循业就是依照个人的业力,看到的会有所不同,大致上、大体上都相同,但是,因为业力不同,所看到的世界也完全不同,看你是清净业还是污染业。[本非]权教所说之[因缘]所生,亦[非]外道所计无因生之[自然性](——非有因生,非无因生,本如来藏妙真如不生灭性,随业幻现,相妄性真。)

4. 舌味处本如来藏性

经文,[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注释,[二时]:早、午两个食时;亦即早斋及午斋时。[众中持钵]:至信众或民众所居之城中、村中持钵乞食。[其间]:于乞食中;有时;间或。[其舌尔时已成酥味]:你的舌头的味觉在那个时候已成为酥之味觉,意思就是:不能再感受其他的味道。[遇黑石蜜,应不推移]:[黑石蜜],据《行事钞资持记》卷十云:《行事钞资持记》是律藏里面的。黑石蜜是用蔗糖和糯米煎成,其坚如石。[推移],变迁。[若不变移,不名知味]:[知味],辩明而知觉众味。如果舌的觉知不改变迁移的话,就不能称为能辨知众味,而只能觉知单一的味道。[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然而,如果舌的觉知确有改变的话,因为舌的觉知体只有一个,而非有多个觉知体,因此此觉知体既然已经接受某一种食物而产生了味觉,若把此觉知体变换掉,便没有别个觉知体可以取代(接替)其功能,因此第二种食物的味道,还是无法尝知;除非一个舌头具有多个能觉知之体。然而一舌并非有多个能觉知之体,如是则一个舌头的一个觉知体,怎能同时尝知多味?

义贯,佛言:[阿难,汝常]于早、午[二]食[时],至于信[众]之聚落[中持钵]乞食,[其间或]得[遇]人施与[酥、酪、醍醐,名为上]等之美[味。于]汝[意云何?此]食物之美[味为复生于空中]?抑或[生于]汝[舌]根[中]?抑[为生]于[食]物之[中]?要好好看一下,到底是食物呢?还是舌根?还是虚空?好好观照观照,佛陀一句一句剖析,就是一定要让你体悟无生。为什么常常讲:四大本空,五阴无我?这个就是告诉你体悟无生。佛陀为什么讲:佛说花,即非花,是名花,为什么要这样讲?佛说这个花,其实当体就是空,非花,是名花,只好方便讲说这是花,处处都在显示无生。佛陀在《金刚经》里面讲: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什么?就当体即空。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就叫你体悟什么?叫你体悟一切法相不可得,就是无生。如果你好好的观照,万法碎为微尘,亦无微尘是相,微尘亦是空无自性,你看看,什么法生?一切统统叫做妄执,统统是虚妄的执着、虚妄的语言、虚妄的文字、虚妄的解说。所以,现在当下无生,就是涅槃妙性。

[阿难,若复此]美[味]为[生于汝舌]根之中,然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故在一时应只能尝知一种味道,[其舌]之知觉[尔时已成酥]之[味]觉、若再[遇黑石蜜]之时,其觉知[应不]能再[推移]改变而成甜味才对;但[若]真的[不变]迁推[移],则舌就[不]能[名]为能辨[知]众[味]了,而只能尝知一种味道。(然而事实不然,舌并非只能尝知一种味道;结论:故知舌之觉知体并非不变迁推移。)然而[若]说舌之觉知体为有[变]迁推[移者],而一个[舌]头并[非]有[多]个觉知[体],故此觉知体若推移,即无接替者,因为改变了嘛。而一个舌头并非有多个觉知体,氢说知道觉知体如果改变,就没有接替,如是则[云何多]种[味]道能受[一舌]同时[之知]?那么多的味道,为什么只有一个舌;一个舌它一个觉知体而已啊,味道变化,它都知道变化。(故知,说舌之觉知体有迁移,不得成立。结论:是故可知,[食物之味不在舌中生]。)

经文,[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

注释,[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他],他人,别人。又如果是食物本身能自知其味,那就如同别人在吃的东西一样,并非你在尝味。[何预于汝,名味之知]:[预],参预,相干。这么一来,尝味一事与你有什么相干,而能说你的舌头有尝味之知觉呢?(因为是食物自知其味。)[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如果说不能识别淡味(没什么味道的味道),那么应该也不能觉知咸味才对,如此一来,就必然变成于一切味皆无所知觉。才是若不识淡,当然亦不觉咸,必无所知。

义贯,佛言:[若]言此味为[生于食]物,然而[食]物本身并[非有]能分别之[识,云何]能[自知]其味?[又]退而言之,[食]物既[自]能[知]味,则[即]如[同他]人在享用此[食]物一般,而非你在吃,如是则此食物之味[何预于汝](与你何干)而可[名]汝舌为有尝[味之知]觉?(然而当食之时,你确实能知味,故非食物本身能自知其味;结论:是故可知[味不从食物中生]。)一般众生认为味道是从食物生;食物本身没有识,它怎么能够分辨它的味道?

[若]言此味为[生于]虚[空]者,则虚空一定有味道,则虚空一定有味道,那么当[汝啖]食[虚空]之时,[当作何]等之[味]?(会尝到什么味道?然而虚空中实非有食物之味;结论:故知[食物之味非从虚空中来]。)退一步讲,若虚空真的有味,且你若[必]言[其虚空若作咸味],那么,此虚空之味[既]能[咸汝]之[舌],则[亦]应能[咸汝]之[面],如此一来,[则此]世[界]上之[人]类,便都[同于海鱼]!一直都浸泡在咸味的虚空中。(然而事实不然,此世界的人类并没有泡在咸味的虚空中;结论:故知[味不从空来]。)再者,如是[既常]时不断地领[受咸]味,便变成[了不知淡]味了;[若不]能[识]别[淡]味,则[亦]应[不]能[觉]知[咸]味才对,如是则于一切味[必]成[无所知]觉,既然于味无所知觉,[云何]还能[名]为[味]?则一切食物皆当无味才对。(然而非一切食物皆成无味,我们于食物之味亦非无觉知;结论:故知[食物之味非出于虚空]。)

经文,[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师父讲一个例子,就知道这个味它是虚妄不实在的。有一天我打开电视,看Discovery频道、动物频道、知识频道。师父喜欢这个,其实我每天都在上课,因为他们都是请博士来谈,或者是一些发生的事情,就讲到这个味道是虚妄的东西。故事发生在非洲,一个白人,一个顶尖的工程师,他在非洲投注很多的田地、房地产,也算是非常有能力的人,赚了很多钱。有一天他要去南非的首都开会,他就载着几个重要的干部和他老婆,搭乘轻型的飞机。他们预计一、二个小时就到了,结果飞机飞在上空的时候,零件突然不灵光,一直往下降,后来飞机没有办法就迫降在非洲的大草原。下去,结果撞到石头、树木,飞机开始冒烟了。这五六个人就赶快跳下这个小飞机,一看哇!一望无际的草原,里面全部都是野生动物,这下麻烦大了!常常吹冷气的人,要吃有吃、要穿有穿,一下子降落在大草原,跟野生动物为伍,头顶上的太阳将近四十度;到晚上温度下降到十度以下,这个温差谁都开始受不了。怎么办呢?当他迫降发现没有水,这下慌了,怎么办?工程师说我们等救援,只要听到飞机的声音,我们底下就可以放烟火;他们看到烟就可以来救我们了!结果等了四十八个钟头,没有人,一架飞机也没有来搜索,统统没有!开始脱水,就去找找飞机上能用的是什么,少许的面包、食物等没吃完的,他们就讨论,我们这样等下去会死人,谁来救我们。后来就开始选身体壮,说:我们还是要自己寻求活路。就开始走,他老婆已经脱水,撞断了肋骨和腿,不能走只能留在原地等。结果昆虫开始叮他老婆,并排卵在肉里,几个小时以后开始变成蛹,肉开始溃烂!身上好多虫在动,但是,你拿它没办法!而她先生和另外一个强壮的人开始走,因为没有水喝自己的尿,在极端口渴又无助的时候,开始产生幻觉,我们人的味觉开始变,结果喝下去的尿竟然是甜的,是非常好喝,那个味觉转变了,因为一心一意要想活命。一个人在严重脱水、濒临死亡的时候,开始产生幻觉,听到风声都误认为是直升机的声音;因为他内心渴望水,他突然看到前面有水,就往前一直冲,走到那个地方没有水!那个痛苦没办法想像,在报导一个人他的味觉,在极度脱水的情况下,脑部完全没有办法正常的思惟,完全都是错觉。境界所显现的都是他一直期盼的事情发生,可是,事实上都没有发生!幻觉一直出现,耳朵一直听到声音,眼睛一直看到事情;可是,都是幻。

后来那个人说,我们在树上找一找,只要有凹痕,下雨的时候,就会储水,结果看到一棵很大的树,真的找到水了!诸位!在极端脱水之下不能马上喝水的,会立刻死亡,这个是知识。先沾嘴唇、舌头,就用一块抹布一点点水,慢慢慢慢的才喝积下来的水。那个人说:后来我们比较幸运,走了几公里,碰到一户人家,里面刚好有个妹妹在,都是白人。就赶快急救,水啊,冰箱果汁,打电话,开始救人。结果等他们直升机赶回去,这四、五个人死到剩下他老婆,三个全部都死,当场脱水而死。他老婆完全呈重度昏迷状态,立刻送医急救。讲这个故事就是告诉你:佛讲的是完全正确的,即尝与味,二俱虚妄,真的就是这样子,就是虚妄的东西。在极端的时候味觉就会转变。

义贯:(食物之味既然不从舌生,不从食物生,亦不从空生,)[是故当知:味]入、[舌]入[与]能[尝]之性,三者[俱无]所生之[处所]可得;若无生处,即无有体。如是,[即]能[尝]之舌入[与]所尝之[味]入,[二]处[俱]体本[虚]寂,循业[妄]现,[本非]权教所说之[因缘]可生,亦[非]外道所计无因之[自然性](——非有因生,非无因生,本如来藏妙真如不生灭性,随业幻现,相妄性真。)诸位!我们要证得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为什么会这么困难?因为我们受限于这个色身的肉体,色受想行识的脆弱。我们这个色身单单要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没有一天不吃食物、不睡觉、不喝水;如果不吃食物、不睡觉、不喝水,我们就一定会死亡!我们为了面临这个食物、水、还有睡眠,就必须要从早忙到晚!再来我们长大以后要建立家庭,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这个事情就够你忙的,这样要抽时间再来研究如来藏性,实属困难,为什么?时间不够用!再来每天躺六个钟头,生命已经四分之一躺在床铺上,你真正能够用功佛道的时间,有多长时间?再说我们的身体是这么的脆弱,稍微一不慎,生命就没有;稍微一不小心,生命就没有!

这几天发生在四川那个公车烧起来,门卡死,逃不出来,烧死二十五个,就一念之间,刹那之间,二十五条命就这样!人的生命真的非常脆弱!为什么修学佛道很难?如果你没有把这个色身照顾好,那你说你要学佛道,不可能!你想要活命,就必须要动;要生存,又必须要竞争,要竞争就会变成斗争,人与人之间相处在一起,你在上班,你又不得不与人相处,你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每天都会碰到烦恼的事情,因为那个人的想法、作风跟你不一样,那个人有时候恶劣到极点;有时候你是会碰到好人。你想想看,我们在娑婆世界这种恶劣的环境之下,既要生存,又要求道,诸位!你看有多么的困难!在家居士又经出家众都困难,在家居士要照顾家庭,又要护持正法,所以,师父非常的赞叹、敬佩在家居士,出家,他放下比较单纯,在家很困难。有家庭,要生儿育女、侍奉公婆,或者是先生从早到晚照顾老婆、儿女,还要护持正法。为什么要讲这一段勉励的话?就是我们所剩的生命真的是很有限,意思就是说:我们真正的花在修学佛道的时间,真的很短。想想看,等一下回去,又要去躺在床铺上,睡得像死人一样。有的人睡六个钟头、有的人睡九个钟头!

举种种的例子,无非是勉励大家,佛道很不容易的,一下子生病了,一下要赚钱啦;一下子又有种种的官司要打!一下碰到恶邻居,一下又碰到公司的人那么烦你;一下又生了一个不长进的儿子,气得半死;阿弥陀佛!自己要好好照顾这颗清净心,相随心转,如果你老化得很快,就表示你的烦恼很重,要赶快转念头。

5. 身触处本如来藏性

经文,[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

注释,[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佛教弟子于晨朝起时,要以手摸头,也就是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这个就是告诉出家人说:你一定要节制你的身口意,不要忘记你是出家人。而思维[我为何剃度随佛出家?]是为了寻求无上的正等正觉,为了无上的佛道才出家的。[谁为能触]:哪一个为能觉知此触者?[若头与手,一触所生]:[一触所生],只生一触。[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属于。如果头与手的觉知为二体(有两个觉知体),那么所生的触尘应当是属于哪一个觉知体呢?

义贯,佛言:[阿难,汝常晨朝]依佛所教[以手摩头]思维出家本怀。[于]汝[意云何?此摩]头[所]生之[知]觉,[谁为能]觉知此[触]者?[能]觉知者[为在]于[手]呢?抑[为复在]于[头]?能觉知之体[若在于手,头则]变成是[无知]觉的,[云何成]就头被手[触]之事?(结论:是故言能觉知体在手上,不能成立。)[若]言能觉知体[在于头,手则无]触摸之[用](就不用手来摩了,而头却能自触自觉),如是则[云何名]为能[触]所触?能触所触一事即当无。(然而事实不然,仍有能触所触之事;结论:故知言此觉知体在于头,不能成立。)[若]言头与手二者[各各]皆[有]一觉知体,[则汝阿难]一身便有二能知者,则[应有二身]才对!(然而事实不然,阿难一人非有二身,故知非有二觉知体;结论:是故言头手各有一觉知体,不能成立。)

[若]言[头与手]之觉知,唯[一触所生](只生一触),只生一触当然就没有能所了。[则手与头当为一体]!一体就是没有能所,[若]手与头为[一体者],能[触]所触之事[则无]法[成]就(然而实有能触所触,故知手与头非一体;结论:是故言手与头之触觉为一体者,不能成立。)[若]言头与手之觉知为[二体者],则所生之[触]尘[谁为在](应是属于哪一个呢?)若言[在]于[能]触之手,即[非]属于[所]触之头;若[在]于[所]触之头,即[非]属于[能]触之手;你若说既不属于能触之手,亦不属于所触之头;若如是者,[不应]是[虚空]来[与汝成触]吧?(结论:是故言触觉有二体者,不能成立。)

经文,[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佛陀用这个自己的身体来作尝试,手跟头,一触也不对,二触也不对,所以,能所一直在互相讨论,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到最后都是虚妄、不实在的、空无自性。

义贯,[是故当知]:所[觉]知之[触]入[与]能觉知之[身]入,[俱无]所生之[处所]可得,既无生处,即无有体,[即身与触]二入,[二俱]体本[虚]寂,循业[妄]现,[本非]权教所说之[因缘]所生,亦[非]外道所计无因之[自然性](——非有因生,非无因生,本如来藏妙真如不生灭性,循业幻现,相妄性真。)

6. 意法处本如来藏性

意根是对法尘的,所以叫做意、法处,这二个字是分开来的,意根对法尘,不是有一个名词叫做意法处的,不是这样子。[意]就是意根,[法]就是法尘,意思就是根对尘,是这个意思,不要连这个这么简单的名词都搞混了,就很可惜!

经文,[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

注释,[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意],意根。此言,于意根中,由所缘之五尘落谢之影子,而起善、恶、无记三性之分别。[无记],非善非恶,因为于善、恶性无可记别,故称无记。[生成法则]:[法则],法尘之规则。此言,由此三性而生成法尘之规则,亦即法尘之性即由此三性而决定。[若即心者,法则非尘]:如果法尘为即心而有,此法便非外尘,而是心内之法;心内之法即是心法、便不是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承上,若不是尘,就不是心所缘的法尘,如是则如何能成就意法处?意思就是怎么能够成就意根所缘之法尘处?要这样子,意法处,整个、整句就是:如果能够成就意根所缘之法尘之处?你看这意法处,竟然这三个字是这么长!

义贯,佛言:[阿难,汝常]于自心[意]根[中]由[所缘]五尘落谢之影像而生起[善、恶、无记三性],因而[生成法]尘之规[则],于是成就法尘;[此法]尘[为复即心](意根)[所生?为当离心]而[别有]所生之[方所]?[阿难,若]法尘为[即心]而生[者],此[法则非]为外[尘],而是心法,故[非]为[心所缘]之法尘;若无法尘,则[云何成]意法二[处]?(结论:故知言法尘为即心而有,不能成立。)

经文,[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

注释,[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别有方所],另有所生之处。此谓,如果说法尘是在心外另有生处。[则法自性为知、非知?]:他开两头来讨论,到底这个法尘是知还是无知?[法],法尘。此谓,那么这个在心外生起的法尘,是有觉知性的呢?还是非有觉知性?[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若此法尘是有觉知性,则应名为心(不应名为尘)。[异汝],离于汝,不同于汝。既异于汝心,且又非尘,别人的心,才离你的心而且又非尘,这样才讲的通!那就是如同是他人的心量。然而明明是你心中的法尘,怎么会变成他人的心量呢?

[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第一个[即]是在之义,第二个[即]是就是之义。[更二于汝],与你不同。[二],有别,不同。意思就是既然在你的身上,就是你的心,为何你的心还与你身有别?[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离合冷暖]即是触尘之相,故[色声香味]加[离合冷暖]即是五尘,五尘即是色法。[虚空相]即空。一切世间法,不是色法,便是空法。此言:此法尘既非五尘,又非虚空相。

[当于何在]:应当属于何种类别?此谓,若法尘是非有觉知性,但它因为是心外之法(离心而生),可是它又不是属于五尘之色法,又非虚空之法,那么此法尘应该是属于何种类别的呢?[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现在既然用五尘之色法以及空法,都无法表示此法尘之类别以及处所,不应说这世间在虚空之外,还别有一个处所,容纳着这个法尘吧?因为色法、空跟虚空都没有办法表示。[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意思是没有办法建立这个处,我们这里讲的是意法二处。又,此法尘既然离于心,为心外之法,即非心所缘之法尘;法尘既非心所缘,如是则意法二处如何而得成立?法尘不是意根所缘,那么,这意对法尘就不能成立了,很清楚的道理。

义贯,[若]言法尘为[离于心]之外[别有]一[方所]为此法尘之生处;若如是者,[则]此[法]尘之[自性为]有觉[知]性?还是[非]有觉[知]性呢?分两途来讨论,两途都错!若此法尘为有觉[知]性,[则]应[名]为[心],而不应再名为尘,且其既[异]于[汝]身(离于汝身)又[非]是[尘],此法尘就变成如[同他]人之[心量]了(然而你自心中的法尘,怎会变成他人之心量呢?结论:故知法尘非离心而有。)。又[即汝即心](既然是在你身上,就是你的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既然不同于你,必定与你有别——结论:是故言[法尘离心而有,且是有知],不能成立。)

[若]言此法尘为离心而有,然[非]有觉[知者],(既是法尘,则非是前五尘,故必定有别于五尘),[此]法[尘既非色、声、香、味]四尘及触尘之[离、合、冷、暖]相以[及虚空相](既非五尘色相,又非虚空相),则此法尘之地位与类别[当于何在?今]既然[于]五尘之[色]法及虚[空,都无]法[表]显指[示]此法尘之归属与所在,[不应](应当不会)在此[人间更有]一个[空外]之处为此法尘之生处吧?又,此法尘既在心外,即是属于[心非所缘]之法,如是则意法二[处从谁]而[立]?(结论:是故言[法尘为离心而有,且非有知],不能成立。)知也不对,非有知还是不对。

经文,[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义贯,[是故当知:法]尘生成之规[则与]意根之[心,俱无]所生之[处所]可得;生处既然没有,当然就没有体性了。这个没有体性就是空性、就是缘起、就是无自性。[则意]处[与法]处[二]处之体[俱虚]寂,循业[妄]现,这个循业妄现就是最重要的,你现在看到什么,都是你的业所影现的,没有实体可得,注意这一句话:循业妄现。而这个业里面,又有各人的境界不一样,因为每一个人,生生世世所造的这个业就不一样,妄现的。有的人看到佛法特喜欢,他不知道什么力量,他可以听经闻法整天整夜;有的人就是很没有善根,听到佛法就打哈欠!有的出家众非常的勇猛,非常的骨气,很用功,他知道他为什么出家;可是,有的出家就是浑浑噩噩,混日子的,真的!就白白浪费出家,因为他来出家也是在混啊!当然这是极少数啦。

真正的出家,他是为生死而发菩提心,为度众生自利利他,他怎么会白白的浪费这一辈子的生命?现出家相实属不容易的,太难了!所以,我照顾这些比丘,他只要现僧相,我尊敬他七分!为什么?一个男众要出家,父母亲同意,这个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又没有婚姻的束缚、父母亲的障碍,这个有多么的困难!所以,只要他发心来我这里出家,应该讲是很珍惜他,不忍心去骂他,让他慢慢自己觉醒。在我这里很简单,你守一条戒律,像我们今天结夏安居,我讲守一条戒律就可以,守一条戒律就是遵守讲堂的规矩:人家吃饭你就照吃饭,人家起来早课就早课、晚课就晚课,你就跟着这样做。其他关于你有修没有修,以及你本身的个人习气,那你慢慢来化除。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想想看我们住持跟当家,要负责整个僧团,我们的责任,要负责你的衣食住行,要负责教化的工作,你又不可以违背整个团体的生活,就必须要这样做。你有通天的本领是你的事情,我愿意你做一个老实人,老老实实的跟着僧团这样作息就好。为什么?因为我们这样很好管理啊,不要像食人鱼、或者是斗鱼,看到这个也斗、那个也斗,理由充足,每一天都跟人家发生很冲突,还自己觉得自己很委屈,那很抱歉,那你就是菩萨了,不晓得自己错在哪里。

这个循业妄现,有含有强大的善根、没有善根的问题,而且佛陀讲的这个循业妄现,它包容性太大了!这个业就是创造整个人生跟宇宙之网,宇宙之网就是业力。用什么样来形容人生、宇宙?就是用业、业力。这个[业]非常的微细,业因、业缘、业果、业报、共业、别业、善业、恶业、无记业、不动业、福业,这个[业]分析下来是无量无边,所以,这个业它包容性太大了。而佛陀用这个业,这个在《奥义书》里面,引用《奥义书》的,这个[业]在《奥义书》讲得很清楚。所以,佛当时在世就有外道讲业,而佛引用外道所讲的这个业,好对佛弟子来诠释。所以,这个业并不是佛讲的,在当时在世的时候,外道就讲这个业。

循业妄现,用字用得真是好!意思就是每一个人随业力不一样,所享受的境界也不一样,这个人觉得这很苦,可是,他觉得享受!有的人觉得这个享受;别人觉这个苦!譬如说你唱歌、喝酒,喝整个晚上,这个对一个修行人,哇!这很苦啊!从六、七点就一直去唱卡拉OK,唱到凌晨再去续酒、续杯,唱到回来凌晨三点,这对一个修行人来讲,多么痛苦的事情啊!他可以念多少佛、拜多少佛啊!他觉得快乐的,因为他的业觉得这样快乐;可是,另外一个人没有那样的业,他觉得很痛苦!所以,这个业叫做千变万化的心境,它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心境,所以,这个业也不一样。

这个业对时间性、空间性都不一样,它是活动性的,千差万别!底下,[本非]权教所说之[因缘]所生,亦[非]外道所计无因之[自然性](——非有因生,非无因生,本如来藏妙真如不生灭性,随业幻现,相妄性真。)所以,人家说:你怎么来?父母亲生我们。对一半,父母亲的业缘,加上我们的业因。诸位!因为借重这个业,业因跟因缘。真正我们的父母是谁?真正我们的父亲就是无明,一念无明就是我们的父亲;贪爱就是我们的母亲,你能理解吗?贪着五欲六尘就是真正我们的母亲,没有这二个,就不会有生到世间的轮回的事情。所以,真正的父亲是无明、真正的母亲是贪爱,滋长我们的生死。

接下来讲十八界,现在听不懂,接下来听就变成结缘,结缘听,听结缘,怎么听都是缘。明天这个初学佛法是完全听不懂的,把这个《楞严经》的难度、深度推到最高。那你要问自己有没有开悟见性,就看明天,这个是一面镜子。如果说明天听起来实在是艰涩,那你离开悟见性非常遥远;如果说我听了很法喜,能理解,你有机会!前面讲的五阴、六入、十二处还比较容易了解,后面这个就非常困难!千万不要讲说明天不要来,疯了,这是什么徒弟!要发一个愿:更难,我就是更要来!上刀山、下油锅,我都来,对了!你真的是佛弟子,这样子诸佛就赞叹你了!听经闻法就是听这个不懂的,不懂的你才要听,懂的你都听什么。接下来的课程很重要,但是很艰涩,很难,但也不会说完全听不懂,听懂几句也好。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慧律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慧律法师讲阿弥陀经     

慧律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慧律法师讲大乘起信论     

慧律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慧律法师讲佛说疗痔病经     

慧律法师讲观经     

慧律法师讲金刚经     

慧律法师讲净土十疑论     

慧律法师讲普贤行愿     

慧律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慧律法师讲坛经     

慧律法师讲心经     

慧律法师讲圆觉经     


其它法师讲《楞严经》

忏云法师讲楞严经    

常持法师讲楞严经    

彻悟法师讲楞严经    

传喜法师讲楞严经    

慈法法师讲楞严经    

大虚法师讲楞严经    

大愿法师讲楞严经    

果煜法师讲楞严经    

海涛法师讲楞严经    

憨山大师讲楞严经    

交光大师讲楞严经    

净界法师讲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经    

觉性法师讲楞严经    

梦参老和尚讲楞严经    

妙祥法师讲楞严经    

妙心法师讲楞严经    

明贤法师讲楞严经    

明一法师讲楞严经    

明证法师讲楞严经    

其它法师讲楞严经    

仁清法师讲楞严经    

倓虚法师讲楞严经    

惟海法师讲楞严经    

惟贤法师讲楞严经    

宣化上人讲楞严经    

印光大师讲楞严经    

智旭法师讲楞严经    

智者大师讲楞严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