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之道讲义
12/22 first class
缘起话缘起
一、引言
二、时代之背景
三、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的认识
〈一〉现存的解决方案:
〈二〉企业静心
四、论佛教的生命关怀与心灵治疗
〈一〉法的医疗
〈二〉【心智科学】导读
〈三〉《心灵幽径》导读
〈四〉『佛教禅修与身心医学——正念修行的疗愈力量』
五、佛法的安心之道课程的安排 错误! 尚未定义书签。
〈一〉压力的缘起
〈二〉治标的纾解方法
〈三〉生活方式及思维模式的改造
〈四〉以法安心~究竟解决之道
缘起话缘起
一、引言
我是谁?我怎么成为现在的我?未来我想要成为什么?那样就快乐了吗?我能为未来的目标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三年后将成为什么样子。
智中心脏开刀是有因、有缘的;心脏病,Heart disease,Heart指的是心,disease指的是病;disease这个英文字,是由dis和ease这两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刚好是「缺乏和平的心」。所以说:「病由心生」一点都不假。"心"是因,"病"是结果,心病心药医,唯有修正了心的态度,病才能真正好起来。从过去的宿因来看,智中想必曾经因瞋恨心而恼害过众生,是故感得多病;从今生的缘来看,自我期许过高,想要出人头地的压力,以及A型性格,则是致病的强力增上缘;有因有缘所以有心脏开刀的果。
然而果报上的事,凡夫只有受的份,修行人只是努力地调适自己的心,希望尽量身受而心不受;而想要未来不受病苦,唯有在因及增上缘去改造自己。所以一方面要纾解自己的压力,安顿自己的心智;一方面更要依于大悲心,引导众生学习佛法,令他们能纾解压力,而走向心理的安宁和乐。大悲心的行为表现,在于「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是故有大悲法门系列课程的安排。周一的课程:归依三宝、如何消除烦恼、大悲法门(大悲心陀罗尼行法),这是谛语、引摄义语的法施;而周五课程:佛法的安心之道(正是针对时代的文明病—压力,的对治及灭除)、如何面对老病死,则是一种无畏施。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实践这个大悲法门,则是利行与同事。
二、时代之背景
从工业革命、资讯革命以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精神文明危机!由于功利主义的昌盛及过度倚重物质文明,大多数人都沉迷于高科技所带来的物欲享乐,只为表面的事物而存活;而足以安身立命的伦理、道德、信仰及精神文明在不知不觉中浇薄淡化,人心也因此变得脆弱退化!
生活在这样一个资讯爆炸、价值混淆、变动不安、竞争激烈的恶质环境中,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应对外界的种种诱惑、刺激和干扰以保持内心的安宁,便容易形成空虚、不安、焦虑、倦怠和绝望的心理倾向。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而无力去面对问题、处理问题,事情只要稍微有一点不对劲,就立刻去寻求迅速、直接而最不耗费心力的方式(OK绷式的快速解决法),来逃避纾解或延迟痛苦。这种只求避免眼前问题的自我欺瞒心理,会造成注意力及觉察能力逐渐模糊,终而形成了心智盲点。这是一种「困惑时代」的精神匮乏病也是造成心理疾病泛滥成灾的首要成因。
当高科技与物质文明取代传统伦理、道德、信仰及精神文明之后,并没有为人类带来幸福,随之而来的倒是更大的焦虑,更多更新的心理、精神、生理病态的出现。由于对高科技上瘾而迷信、崇拜,短视近利而讲求速效,从营养、医疗学习、成长甚至宗教信仰,都急于寻找速战速决的简易方案,以及许多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以一瓶水就能解众生一切苦的「能量水」为例,在网路上就有上百种,宣称的疗效洋洋洒洒,既可解酒、治胃病,还可消除青春痘与体臭,「促进新陈代谢、养颜美容」是共通的台词,高奥一点的,还说会「改变肠道细菌丛生态」、「调节生理机能」。只要撷取大众有点熟悉却不明白的术语,综合拼凑,说得活灵活现,提供了虚假的精神意义与加强自尊的方法,自然有人愿意上门掏钱奉献,至于商品本质及效用,是否真禁得起验证,已经不是重点了。这类场景在宗教信仰也并不陌生,信众对神通感应、大师加持的信赖,「点石成金」的高价宗教商品,销路更广。
上述这些产品,仅止于安慰剂的作用,心病唯有从心医疗。因此心理卫生、精神健康、心灵环保,将是本世纪人类文明的重大主题。
三、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的认识
心身疾病,指的是心理适应不良所影响的生理疾病,精神压力所引发精神和内脏功能的一系列变化,此变化由最初生理性、可逆性、经过心理、生理反应,如急性压力太大无法排除,或慢性长期持续存在,结果都有可能导致身体病理性变化,许多慢性病就是这样形成的。
美国宾州大学心理学讲座教授塞利格曼,则把现今这个时代称为「忧郁症的时代」,认为它已像伤风感冒一样普遍。依据他的研究,上世纪初和世纪末得忧郁症的比例是1:10。而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约有3%、近两亿人口罹患各式各样的忧郁症。「如就单一疾病而言,忧郁症排名第一,这很惊人,」台大医院精神部医师黄宗正略夸张却不无可能地指出,全世界将来恐因这个病而瘫痪!
美国全国忧郁与躁郁协会曾调查,55%的忧郁症患者并未从他们的家庭医生那里得到诊断与治疗。只有十分之一的忧郁症病人,得到适当治疗。
另一项美国社区调查更发现,每一百名忧郁症患者中,少于十分之一的人会去看门诊,且多是到家医科、内科等科别看,不是到精神科;求医者中又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最后能得到正确治疗。
据统计,有高达70%的自杀者可能正罹患某种忧郁症。另外,超过8成的忧郁症病人有自杀念头,约一成五的病人甚至自杀身亡。而忧郁症患者自杀的比例,比一般人高30倍。
--以上为内容取自康健杂志26期--你可以走出忧郁症—特别报导
台北市立医院松德分院精神科主治医师汤华盛表示,台湾人口中约十五%的人,有严重或轻微的忧郁症状,以二千三百万人口计算,全台约有三百四十五万人或多或少都有忧郁症的倾向。
董氏基金会董事长黄镇台指出,根据卫生署二○○五年统计资料显示,台湾自杀死亡率逐渐提高,从一九九三年每十万人约有六.二人,到二○○四年每十万人约有十五.三人,十年内比率成长一倍;而自杀死亡率,已经连续八年列入国人十大死因。另外根据台北市卫生局的统计,自杀在2005年的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七,死亡比率甚至高于高血压及肝硬化。
〈一〉现存的解决方案
「药物疗法」是由医师开立抗忧郁药物,辅助患者对抗忧郁症,缺点是有些人会出现嗜睡、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副作用。「支持性疗法」便是透过亲朋好友的支持陪伴,帮助患者挥别忧郁,优点是家人与患者关系最亲密,最能用心倾听,但也有因家人用错方法陪伴,加重患者压力;「认知疗法」也是不少医师视为最「无副作用」的疗法,主要是引导患者解读内心的负面想法,从中建立正向思维,让患者感觉「天无绝人之路」,看见生命的阳光。「团体疗法」在国外也行之多年,甚至常被当作主要疗法,结合其他个别心理与药物治疗等。目前团体疗法广用于民间忧郁症辅导社团,许多患者会分享自身罹病的心路历程,有助于凝聚病友间的向心力与克服忧郁症的勇气,不少康复者还会回到社团担任志工,以「过来人」身分,帮助病友踏出蓝色大门。
但是有很多的心理学大师,也都有心理或人格的问题。而其所开创的心理谘商理论,多数是他自己自我疗愈经验之整合,有着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而并不是基于放诸四海皆准,历百代而不衰的真理。
〈二〉企业静心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斯德哥尔摩巴士司机的交通事故率已经减少了一半。”斯德哥尔摩一家主要巴士公司的主任执行经理汉斯•施奈德在最近接受国家报刊与电视台有关巴士司机训练“空达里尼静心”的数次采访中如此宣布道。
空达里尼瑜珈,Kundalini yoga,一种觉醒式的瑜珈,由简单的瑜珈技术所构成,不论性别、年龄及体能,都能让每个人享受其中。它是一个整体性的技巧,包括呼吸 (pranayam)、瑜珈姿势(asanas)、声音、吟唱(咒文)和静心。这样的设计能帮助你在Kundalini能量提升时,达到最高意识的体验。
” kundalini ”字面上的意思是「情人的卷发」。这是一种隐喻,以诗意的方式去描述能量的流动以及存在于每个人之中的意识。这些练习能让你融和或是连结宇宙的本性。这种个人意识与宇宙意识的汇流将创造出一种神性的和谐,我们称之为瑜珈。在发现80%的员工患有诸如颈痛、背痛、心脏病等身心失调症状并且病假比例很高的情况下,汉斯•施奈德决定引入静心课程来训练人的觉知能力和解决员工的内心冲突。
汉斯•施奈德评论道:“巴士司机的工作环境,如果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很可能没有人会受得了。”正如他的一个雇员海伦娜•桑德斯特露姆所说:“干这一行很紧张,我们必须同时刻表拼搏……末班车的乘客……还有……小汽车……都很紧张。”
这一课程之后,对罗尔夫•达尔来说,一切都不同了。“工作结束的时候,我现在不再停下来抽支烟,或出去伸伸腿脚。我只是闭目静坐,平静地将气吸入腹中。”罗尔夫如今在教他的同事如何静心,他说:“在开始静心以前,我同乘客争吵是家常便饭的事。但现在我能更好地管好我自己和我的思想。现在摆脱烦恼变得很容易了。”
“这个专案,一半由政府支付,一年40,000美元,但同涉及的巨大财政存款相比,对一个有500名雇员的公司来说是一笔微不足道的投资。”汉斯•施奈德说:“好几个组织已经同我们接触,不久,这种情况会在多数公司开始出现。”他总结道。
瑞典人这种对改善工作的强调现在已经传到了挪威,正如挪威一家最大的银行—— Kreditkasson银行——付总裁在昨晚电视主要晚间新闻上所说的:“对我而言,静心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有的人早上一定要吃鱼肝油,我觉得我只需要一点静心就可以了。”在评论“动态静心”和“空达里尼静心”如何帮助他同别人更好地交流相处时,他说:“我觉得在我干活时,效率提高了。”他总结道:“太好了,我太幸福了!”
心病还需心药医,佛是大医王,法是良药,佛教以善于医治众生心病为己任,以善于治心著称,禅修的技巧曾被广泛的运用于心理治疗,我们必须依于佛法发展出一套有次第可行的「心理疗愈方法」,来对治这个世纪末的心灵危机。其实有很多修行方法及理论,都可以用作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技术,有些则早已经被心理学所吸收。
四、论佛教的生命关怀与心灵治疗
佛教禅修的技巧曾被广泛的运用于心灵治疗,尼商纳(H. S. S. Nissanka)的 Buddhist Psychotheraphy (《佛教心灵治疗学》,Delhi:1993 )一书可视为代表性的例子,尼商纳博士不仅是心灵治疗的理论家,他也是有多年的临床经验的心灵治疗师。尼商纳的书运用了佛教的止观的禅修技巧于心灵治疗,他据此整理出下列佛教的心灵治疗的六个层次:(一)沟通(communication),(二)身体的觉知(Physical Awareness)、(三)情绪的知觉(Awareness of Feelings)、(四)心灵的观察(Observing the Mind)、(五)心灵的分析(Analysis of the Mind)、(六)重新导向与社会化(Re-orientation and Socialization)。大体言之,尼商纳运用到了感觉回收、集中等等的「止」的禅修技巧以作为前三个阶段的心灵治疗,达到情绪控制的效果,而运用了因缘观、慈悲观等等的「观」的禅修技巧以作为后三个阶段的心灵治疗,以重建心灵和扩展自我。(引自【论佛教的生命关怀与心灵治疗】赖贤宗(华梵哲学系专任助理教授))
〈一〉法的医疗
1974年马哈希尊者曾在仰光大学为学生们讲说内观修行,那次演讲的内容经整理后编辑成书,该书曾增编一个附录,【法的医疗】。描述禅修者在为法精进时,治愈自身疾病的事例。这些故事或许也可以诱导那些爱冒险的读者,即使他们原本对解脱与证悟不怎么感兴趣,但却可能因实际修行内观而对佛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即便是一开始修行内观的动机并不怎么崇高,只是为了治好困扰他们已久的长年疾病。希望这样的诱导能成为有效而善巧的方便,让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迈向正确的目的地。
〈二〉【心智科学】导读
西方医学界对于身心医学的研究兴趣从一九五0年开始高涨,并且开始参照东方的身心医学观念,来研究和开发消除压力反应的松弛方法。
但是,西方医学界无法像东方人一样轻易相信宗教信仰的强大治疗力量,并且想要确定信心疗法的有效性。因此,哈佛医学院的心脏科医生班森(Herbert Benson)在一九七五年就出版「松弛反应」一书,并且在西元一九八一年跟达赖喇嘛合作,共同展开「静坐的内在控制作用和信心效应」这项研究计画。然后,班森医师逐渐确定宗教信仰和松弛技巧的结合的确能够激发个人的潜在治疗能量,并且在一九九0年促成哈佛医学院的身心医学研究机构和西藏会馆联合举办「心智科学的研讨会」。后来,这场研讨会的演讲和讨论内容就由《EQ》作者寇曼(Daniel Goleman)和西藏佛学专家索曼(Robert A.F. Thurman)博士共同编辑,并且结集为《心智科学-东西方的对话(MindScience-An East-West Dialogue)》这本书。
〈三〉《心灵幽径》导读
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早在一九六七年就去泰国巴蓬寺跟阿姜查(Ajahn Chah)学了五年内观禅,并对自己的定境和内观能力感到某种程度的满意,觉得自己已经能到达进阶的烦恼止息地步。但是,当他脱离清净的共修环境,并在一九七二年回到美国机场之后,却赫然发现自己对人际关系存有莫大的恐惧心,并且试图用定慧双修的工夫,来使整个情况得到控制。可是,他发现情况并没有改善。因此,他开始联络其他西方的内观禅教师,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发现「高等禅修境界可自动消除一切低等心理烦恼」的前提必须要加以修正,并且提出结合禅修和心理治疗的主张。所以,他开始攻读临床心理学的博士,并且将修行重点从心智(mind)的专注力和观照力转到心灵(heart)的情感疗愈能量。当他在西元一九七六年拿到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后,就开始身兼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师二职,并且出版《当代南传佛教大师》一书。后来,他在一九八六年加入「灵性危机网路」的工作计画,并且致力于「灵性危机(有一部分类似于我们所说的禅病或走火入魔)」的紧急处理工作。然后,他把这二十年来的教学心得和治疗经验,写成《心灵幽径》一书。
此书不仅浓缩了一群西方内观禅老师的教学心得,也指出了结合禅修和心理治疗实践的必要性。可惜的是,作者并没有进一步指出整合禅修和心理治疗的理论正当性,导致很多东方的禅修老师仍然误认为心理学是不究竟的世间学问,并且连带把谘商辅导、心理治疗和精神医学当成救济众生的权宜手段,而忽略了精神分析对于修行境界的突破性贡献。摘自翻译作家李孟浩『《心灵幽径》导读』。
〈四〉『佛教禅修与身心医学——正念修行的疗愈力量』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以及东、西文化的交流,在二十世纪中后期,西方医学界摒弃十七世纪以来固守的身心二元论之成见,进而拥抱东方文化中有关身心一体的哲学思维,从而促成「身心医学」(Mind/Body Medicine)、「行为医学」(Behavioral Medicine)以及「辅助与另类疗法」(Complementary and Additional Therapy)等崭新的医学研究领域的开展。此新兴的医学研究潮流,不再视身体与心理为两个分离、互不相干的实体,而认为整体健康不仅关乎生理的因素,更涉及心理乃至社会的因素;而且深信,内在的心理力量对身心整体健康具有莫大的影响力。在研究心理因素如何帮助种种身心疾病的治疗时,东方的禅修,特别是「超觉静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简称TM) 、禅佛教的「打禅」(Zen Meditation) 、以及初期佛教的「正念修行」(Mindfulness Meditation)──或称「内观修行」(Insight Meditation) ,逐渐成为心理治疗 ,以及许多医学研究尤其是与减少压力相关的研究,所注目的焦点。
在诸种佛教禅修之中,初期佛教「正念修行」的疗愈力量,在近二十年来,更是广泛地引起西方医学与心理治疗学的兴趣。至今,「正念修行」已成为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医界中,运用最广的佛教禅修系统。「正念修行」的医学研究,俨然已成为「辅助与另类疗法」里的一门新兴显学 。
被西方医学界广泛运用的两个与佛教禅修相关的疗程,即「正念减压疗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简称MBSR), 以及「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简称MBCT) 。这两种疗程皆以培育「正念」为宗旨的内观修行,为疗程的主要内容。
「正念减压疗程」乃于1979 年,由美国麻省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Center) 附属「减压门诊」(stress reduction clinic)的Jon Kabat-zinn 博士所创立,原称为「减压与放松疗程」(stress reduction and relaxation program,简称SR-RP)。「正念减压疗程」立意在辅助(而非取代)一般的医疗行为,其目的乃在教导病患运用自己内在的身心力量,为自己的身心健康积极地做一些他人无法替代的事——培育正念。参与疗程的病患通常各自患有不同的生理或心理疾病,包含头痛、高血压、背痛、心脏病、癌症、爱滋病、气喘、长期性疼痛、肌纤维酸瘤、皮肤病、与压力有关的肠胃病、睡眠失调、焦虑与恐慌症等等。
「减压门诊」在为门诊病人开设疗程之同时,亦从事相关的医学研究,为医学院学生开立课程,提供医护人员、心理治疗师、教育工作者各种与疗程相关的在职训练,至今亦发展成师资认证的方式,授与「正念减压疗程」的师资证照 。门诊于1995 年扩大为「正念中心」(Center for Mindfulness in Medicine, Health Care, and Society,简称CFM) 。2005 年4 月「正念中心」召开第三届「将正念疗程整合至医学、保健与社会之中」(Integrating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into Medicine, Health Care, and Society) 的年度学术研讨会,积极研究「正念修行」的疗愈力量,并将之推广至医学、保健乃至教育的领域。
至今,正念减压疗程已成为美国医疗体系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减压疗程;据估计,截至2004 年,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西方国家境内已有超过240 家的医学中心、医院或诊所开设正念减压疗程,教导病人正念修行。
摘自澳洲昆士兰大学.历史哲学宗教古典文献学院博士候选人:温宗坤. 『佛教禅修与身心医学——正念修行的疗愈力量』
二○○六年五月,刊于《普门学报》第三十三期,9-49 页
面对那么多的忧郁症、躁郁症或自杀事件,身为行菩萨道的汉传大乘佛教徒,我们能做些什么?一般的慈善救济故然也很好,但仅只于解决物质生活上的困境及得到少部份心理安慰。然而大乘不共声闻之处即在于大悲心,悲能拔苦,究竟如何逐步解决众生心中的苦?是多几场拜忏,多办几场水陆大法会,便可以冥阳两利,解决所有问题吗?我想应当依于佛法中对治烦恼的方法,结合其他世间疗愈方便,令他们免于心身疾病之忧苦。
五、佛法的安心之道课程的安排
本课程依于佛法缘起的道理,运用大悲心及禅修的正知正念,结合传统中医针灸、推拿、经络及中药以及情志疗法,并结合西方心理学谘商助人的技巧,循序渐进的由探讨(一)压力的缘起,到阐述(二)治标的纾解方法、
(三)生活方式及思维模式的改造;并最后导向(四)究竟解决之道~以法安心。
祈望有助于心身疾病者学习后之自我疗愈及摆脱抗忧郁药之问题和副作用,也有利于谘商辅导者之参考,以及心身疾病者之家属了解照料之方法。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的认识
〈一〉压力的缘起
1、什么是压力?
2、从佛法来看待压力
压力源
受力面积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心智﹚所受(压力源) 之力。
压力源(Stressor)是引发压力之情境,除了来自于外境的变化无常、无法掌控,主要是自己的无明﹙根本烦恼﹚与情绪﹙随烦恼﹚。
受力之单位面积则是,心力与智慧。心力即堪能性,包括了意志力、忍耐力;智慧则是依于理性思唯后之抉择与行动。
心=勘能性、意志力、念力、忍力、专注力、觉察力=定,修止可得定。
智=智慧、正见、正观、如实知、正思惟、抉择判断=慧,修观可得慧。
有时压力的来源只是自己既定的想法而没有其他的理由,许多心理压力是源自于我们拒绝面对现实,不愿接受生命的真实面目。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压力绝对不是来自外境的,而多数是自己给自己的。虽然我们可以理解无常的道理,但是在心理上却对他,却有一种根深柢固的厌恶感。我们想要的是常、是永恒、是期待永远不变的安全感。我们深信可以掌控外境,可以得到常,于是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去加强那份来抵挡无常、抵挡不可意、保住可意的力量,而继续执着永恒。
压力源自烦恼所引发的爱欲情绪,多数人只想加强那份掌控外境、抵挡无常的执着,于是「渴望企求未得到的,或想要得到更多,以及想要去除不合乎自已企求期待的;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已得到的,而失去后又引起忧恼。」
由于承受力量的心智不足,便形成了压力,由于心智不足又再引发烦恼情绪,成为新的压力源,如此恶性循环,压力当然越来越大。
3、面对压力时,一般的反应
〈二〉治标的纾解方法
暂时纾解压力的方法
主要思考方向:1.降低压力源 2.增广心智。
基于压力的定义,当我们需要纾解压力时,多数人立刻会想到降低压力的来源或者暂时避开压力的源头;但有时不一定能改变压力的源头,增长自己的心力与智慧,才是真正的究竟解决之道。因此,切莫自我欺瞒,漠视事实的存在,而因循苟且;要知道拖延逃避,压力并不会自然消失,只会有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不过当心智不足时,还是「惹不起而躲得起」的好,短暂的离开压力情境,纾缓了身体的不舒服与焦虑的感受,才有机会增广心智,事情反而更容易处理。有时我们无法事情处理,多数只是因为自己慌了,所以暂时的转移压力的焦点(所缘境),藉由专注、放松的活动,令心平静、安宁而得到休息,乃至提升心的勘能性,让自己整理一下,再重新面对。
值得注意的是,纾缓压力的方法不要依赖过多的外在条件,而且有时必须量力而为,切又因此莫创造新的压力源。
可以暂时纾缓压力的方法:
医疗与求助
转移负面消极的想法
区隔压力的累积,随时整顿心情,避免累积压力
放松:学会如何改变自己,在现有环境下,做最大的放松。尤其在即将面对有压力的事之前,进行最大的放松
不要过劳,休息与睡眠。
运动、饮食的调整,
〈三〉生活方式及思维模式的改造
察觉记录压力的成因及反应模式
生活态度之重整----免疫力的培养
少欲知足:少事少业,化繁为简,放慢脚步
有效的运用时间
重新定位,重新规划
〈四〉以法安心~究竟解决之道
生命教育的时代性意义
智中法师
【纲 目】
六、 前言
七、 缘起的定义与内容
八、 缘起的生命观与生命的意义
九、 缘起的生命教育
十、 结语
二、 前言
面对拥有高科技、但缺乏高思维的廿一世纪,我们所观察到的是社会道德沦丧、物欲横流、人心浇薄、治安恶化;人际关系由日渐疏离、互不信任,乃至于对立仇恨;我们生活在这价值混淆沦丧,诡谲不安的大环境里,究竟该何去何从?
其实,世界之所以充满压力又变动不安,主要是由于近代世俗的功利主义以及物质文明的极度昌盛所导致。 在现代社会里大多数人习惯将思想与精力,长期盲目地致力于物质文明的追求与享受,因而藐视伦理、道德、人性及精神文明。然而,代表物质文明的高科技是绝对真实正确的吗?我想恐怕不是。否则为什么科技还在不断地改进与创新?事实上科技虽然不断进步,但却并没有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是社会和经济问题却随之日益恶化。犯罪行为、环境污染层出不穷,社会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心理疏离问题。当大多数人沉迷于高科技带来物欲的享乐之时,不知不觉中就会鄙视了精神生活的价值,而只为表面的事物而活。大多数人从未试着了解自己生命的特质与需求,更无耐心去经营创造自己的生命。心无所系、情无所托,欠缺有意义人生的目标,只会令心智无法发展而日渐封闭萎缩。自我怀疑和愤世嫉俗的情绪会消磨掉我们的自信与希望,进而造成极大的焦虑不安。即使生命有目标,往往也只是浮泛地从财富、名利与权位中去肯定自己。我们庸人自扰,以为追逐显赫于外的名位权势财富,或者藉由缜密的分析技巧,就能回应自己内心深处所应该关切的事情。有多少现代人会认真思考现生命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为何存在?为何生于此?死后又去哪儿?生命之意义究竟何在?我们这一生究竟要什么?活得有意义吗?我想, 大多数人都不曾认真思惟过这些问题;久而久之,也就只有浑浑噩噩、奄奄一息活着!
捷克的总统作家哈维尔(Vaclav Havel)说:「典型的现代科学仅能描述事物的表象,呈现单面向的事实。象牙塔中的科学愈是单面向看待事情,认为所见即真理,就愈容易误导群众。我们对于这个宇宙的知识,也许超出先祖们无数倍,但愈来愈可以看出,他们似乎比我们更了解宇宙的本质。我们已然不再拥有他们那种理解的能力了......。也因此,我们享受文明成果所带来的各样肉体的安适,却不知如何自处,也顿失方向。我们经验的世界似乎也一片混沌。专家们可以向我们解释外在世界的任何事情,然而我们对生命的了解却愈来愈不足。」﹝注1 ﹞诚然如此,只要是丧失对生命意义的追寻,高科技所带来的只是令人类变本加厉的生活在腐化的享乐爱欲,或是在恶化的仇恨争斗当中,弄得人类生活毫无生趣。要对治人世间的这些问题,唯有依佛法的教导去实践,由调柔自己内心,提升智慧,进而救济世间,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目前过于偏重实用功利主义的教育似乎不是在开启学生心智,而是反其道而行。过去也从没有出现像今天这么多的家庭和校园问题以及种种社会的恶质与乱象,主要的原因即在于此。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么爱搜集资讯、知识,而将智慧与资讯、知识混为一谈,相对的却又这么的不重视处世的智慧,品德与人格,更谈不上心智的培养。若以知识的累积、追逐利益效率,视为一切教育的终极目标;诸如此类的乱象,实在有点“倒因为果”了。教育程度似乎成了身份地位的表征,这样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当然只精于“如何存活”及“如何享乐”的手段〈甚至不择手段〉,而昧于“为何而活”的生命意义。于是把得到的一切视为当然,不知感恩;心中永远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好逸恶劳,急功近利;缺乏责任感,只知“先享受后付费”,盲目追求立即享受,不知考虑长远后果;普遍显得依赖、懒惰、被动;就如此而空虚,没有目标,得过且过的活着。
教育的本质是心智的培养、醒觉和在生活中的实践,本来就意味着从生命中去探讨学习,它和生命本身有着相同的目标。教育应从孩子蹒跚学步时,就启发培育自省自觉的生命智慧,不断的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学习尊重生命的价值,发展个人独特的生命,踏实地迎向人生。
【生命教育】一词是近期的产物,最早出现于1979年,在澳洲雪梨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 LEC)。 LEC明确标举(life education)「生命教育」之概念,其目的主要是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爱滋病」的防制。﹝注2 ﹞台湾生命教育始于民国八十六年前后,其提倡背景则是从反暴力或自杀防制的观点出发。﹝注3 ﹞。此二者均局限于既存问题的对治性,而未能地针对人生实践原则与方向的生命观、生命的意义价值观等方面,就其普遍性、必要性等根本问题着眼。随着生命教育推动者立论与目标的不同,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内涵,至今仍然缺乏具体的共识,更遗憾的是,能够从佛法去探讨生命教育的论述,甚为罕见。
个人以为,生命教育应当在合乎真理的观念基础上,定出实施的目标、内容与方法,因为一切不合乎真理的定义与前提,只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佛陀的出世,就是要开示众生什么是生命的真相,探求生命的缘起因果,进而悟入缘起的真理,免于生死苦恼。因此本文首先要阐述这世上唯一的真理:佛法的【缘起】教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及「四缘生诸法」〉以及【缘起】的内容〈「三法印」、「四胜谛」、「十二因缘」〉;其次,再依于缘起的定义与内容,推论出契合缘起的生命观及生命意义。当生命意义有了个依托的标准后,再依四谛中离苦得乐之「道谛」略微地说明缘起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内涵;最后遵循「四缘生诸法」、「十二因缘」的法则,就生命的起承转合,掌握各个不同阶段应有的需求与发展,来谈论生命教育的实施重点。
二、缘起的定义与内容
佛法,就是要澈底解决世间的一切苦,而苦的根源,在于对生命的真相不能觉悟,也就是「无」法「明」白一切法都是缘起的愚痴──「无明」。于是「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招集纯大苦蕴」,因无明而有缘起的生死流转。反之,若能具备彻见缘起的智慧──「无明灭」,于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纯大苦蕴灭。」,因无明灭而有缘起的涅槃还灭,也就是达到究竟离苦得乐的境界。
二之一、缘起的定义
凡是真理,必定是本来如此的、也是必然如此、普遍如此的,不分时空永远都是如此的。「缘起」是法界常住,符合上述的条件,是绝对的真理,是佛法的精髓。「佛告比丘:『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注4﹞「此有故彼有,此起〈生〉故彼起〈生〉」说明「果」依待「因缘」而生起与存在的法则,是缘起定义的具体说明。任何事物的生起与存在,必有原因与条件。「此」指因缘,「彼」指果报,用「故」字表明因与果之间的关系。「彼」之所以如彼,不是因为自己如此的,也不是无因而偶然的,必须在此因彼果的相对关系下,由于「此」而如此的,彼此间有着必然的因果性。同样,诸法的消逝与还灭,也是由于缘起,所以说「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对有说的,灭对生说的,只要因缘成熟了,有的必然要归于无,生的也必然要归于灭。缘起,不但说『此有故彼有』的生起,而是说『此无故彼无』的还灭。依因缘而有、而生,依因缘而无、而灭,这就是缘起的特性。
究竟什么是因?什么是缘?可以由《瑜伽师地论》来说明:「复次依种子缘依处。施设因缘。依无间灭缘依处。施设等无间缘。依境界缘依处。施设所缘缘。依所余缘依处。施设增上缘。」﹝注5﹞。
「因缘」:「现行熏种子」每一法现行作用后便熏成了「种子」,「种子生现行」,依靠这个「种子」保持业力,遇缘而生现行得果报,叫做「因缘」,意义是主要的条件、特别强的因缘,能为亲因的缘,故又称为「亲因缘」。其余三缘则包括其他次要条件,即──
「等无间缘」:前一念的心心所法,能为无间隔的后一念心心所法生起之缘,称为等无间灭缘,也称为「次第缘」。
「所缘缘」:心心所的生起,必有他所缘的「境界」为依处生起,所以叫所缘缘,也称为「缘缘」。
「增上缘」:不论那一法,凡是有生起他法的胜用或助力,或者不碍其他法的生起,都叫增上缘。增上缘的范围很广,本可以总括一切缘,这里是指上诉三缘以外的一切。
一切事物得以生起存在,皆由此四缘,「何谓四缘?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 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一切所有缘,皆摄在四缘,以是四缘万物得生。」﹝注6﹞
以上简单的说明缘起的定义,但是缘起非常深广,难见难觉,它离不开我们的认识,然而,我们却不认识它。此中有无数的业力增长消灭,还有无数的因在变化,彼此可能相摄、相克或融合,是非常复杂的潜能。因此, 我们必须从「彼此关涉的和合中,前后相续的演变中」﹝注7﹞,更深一层地观察「无我」的「众缘合和」及「无常」的「生灭相续」,如此方可窥见缘起的真义所在!下面就其内容进一步说明,或许可以更具体的理解。
二之二、缘起的内容──三法印,四胜谛,十二因缘
二之二之一、三法印
《大智度论》卷二十二曰:「问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注8)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都是是依缘起而开展的教义。「法」是普遍的必然的真理,「印」是依此三者依来辨别印证是否合于佛法,而证实为究竟正确的,所以称为「法印」。
「诸行无常」:一切事物随着因缘的聚合离散,或先有今无,或今有后无,都是念念剎那生灭变化,相似相续的存在,没有永恒不变的,这就是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假合,没有不假外缘独自存在的,也就没有一个自在主宰的「我」,所以无我,这就是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了达世间事物都是缘起的,知一切法无常,则外破我所、五欲等,知一切法无我,则内破我法,没有实在性的我我所可得,因而契入一切虚妄不起的寂灭性,这就是涅槃寂静。
佛陀曾经告诉三弥离提:「云何名为世间空?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注 9)一切有为法的本性是涅槃空寂的,所以是无常、无我的,此即「出世空相应缘起」。缘起本是开显空义的,观察缘起,悟到它的必然理性,而归于涅槃空寂,这是佛陀宣说缘起的方法与目的。
二之二之二、四谛与十二因缘
佛陀依缘起而觉悟,是故也依缘起而说法,而佛陀最常用的就是四谛与十二因缘,因为此二者圆满的开显了缘起的义理。如「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何说因?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注10)「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的苦集二谛说明有漏的世间因果,「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的灭道二谛说明清净的出世间因果。
「苦集灭道」四谛,是不离缘起因果的。果必从因,从现实苦迫的「苦谛」,向前因推求观察,可知生与老死之间,有一种不变不移的必然关系,老死是由于有生为缘,生是由于有取为缘,……如此一层层的推求观察一直到无明为缘,但这不是说推至无明,我们的生命就到尽头,而是发现了无限生死苦迫的症结所在「集谛」。苦因与苦果间,所有相生相引的必然轨律,就是所谓「十二因缘」的流转门:「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因缘,但为集成是大苦聚。」(注 11)
「道谛」即是三十七道品,是由无明灭而达到究竟灭除苦恼的方法。佛陀教导我们由听闻而思惟缘起的义理,在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把握它彼此与前后的必然法则,从「苦谛」观察到「集谛」,能正确的悟解生死流转都是依因缘而存在的,再透过止观、四念处的修习,才能逐渐改善自己的身心而向于解脱。依因方有果,因灭则果灭,无因果就不生了,惟有集灭才能得到众苦的寂灭的「灭谛」。灭道二谛即「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涅槃还灭,也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若无明灭则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如是老死忧悲众恼大苦皆灭。」(注 12)由这样的因缘改变中,灭除苦集而达到解脱。
四谛与十二缘起,并非是不相关的,十二缘起也可以作四谛观察,如老死,老死集,老死灭,灭老死之道,经中称为「四十四智」,不同的是在说明上,缘起法门着重于“竖”的系列说明,四谛则着重于“横”的分类而已。
接着,根据《俱舍论疏》(注 13)略为解说「十二因缘」的每一分位:这一生生命的现象起自于无始以来「不能了达一切从缘而起」的「无明」,及依无明而起的身心活动及引起的业力「行」,从而形成新生命开始最初的一念心「识」。
「识」:「正结生蕴者,若于母胎等,正结生时一剎那位五蕴名识,受生识强。故别标识。」唯识学者将此「识」定为异熟的阿赖耶识,并以此为中心,用来说明生死杂染的缘起。阿赖耶识是「去后先来做主翁」,当前一生死亡时,虽然身心崩溃了,但过去所造作的业能,并未消失,以种子的形式寄存于阿赖耶识;等到因缘和合,就随着业力善恶的不同,而得或苦或乐的果报体,成为一新的生命开始──「正结生蕴受生」的「识」。
从无明缘行而到行缘识,说明了从过去到现在的生死历程。
「名色」:「名色者,从结生后,六处生前,中间诸位,所有五蕴,总称名色。中间诸位者,即是胎中。」由于「识」的结生,身心就开始发展,「名色」指得是在胎中心身渐渐发育而六根尚未圆满成就之位。「名」是心理的,不能具体表达,只能以名诠示,故称为名;色是生理的,亦即眼等诸根。依人类的胎生来说,在结生的识与父母精血和合以后,六根尚未成形还是肉团﹚。
「六入」:「从名色后三和已前生眼等根,此位五蕴,说名六处。六处创圆,根相显故,但标六处。」是胎儿名色渐长,有眼、耳等的差别,六根初步具足而明显现相,形成人体形态,即将出胎的阶段。
「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此三位,都是说明生命在母胎中发展的经过。
「触」:「于三受因异未了知名触者,三受因者,谓三受境,境名为因,能生受也。谓出胎后,三两岁来,根境识三能有对触,此位五蕴,总名为触。触相显故,故标触名。于三受境,未能了知,故未名受。」胎儿出生之后至两、三岁之间,六根与境界相触,引起身心的活动,但尚未能领纳辨别苦受乐受差别的阶段,称之为触。
「受」:「在YIN爱前受者:谓五六岁已去,十四十五已来,已了三受因差别之相,未起YIN贪。此位五蕴总名为受。受用胜故,故别标受名。」受是领纳境界。婴儿渐大到了五、六岁的儿童期到十四十五青少年发育期,对事物领纳、识别,虽生起种种苦乐感受,但强盛的爱欲尚未生起的阶段。
「爱」:「十五已去,贪妙资具,YIN爱现行,未广追求,此位五蕴总名为爱。爱用胜故,别标爱名。」到了少年时代,依或苦或乐的「受」,而生起「食爱、YIN爱﹙男女根成熟,性欲发动而开始的染爱。﹚,及资具﹙维持生活所需器具﹚爱。」的爱欲。这个阶段,已经以主动的姿态,爱着男女、五欲、六尘,而不得自拔,但尚未至广为追求的「取」。
「取」:「为得诸境界遍驰求名取者:取谓贪也,年既长大,贪五欲境,四方驰求,不惮劳倦,此位五蕴总名为取,以取胜故。」取是摄取所爱着之事物,归属于自己的阶段。到达成年的青年时期以及壮年、老年长时期中,因为对「食爱、YIN爱及资具爱」的执着不舍,于是四方追求,即使危险也不怕辛苦的想要去取得、占有、支配所爱着之事物。
「有」:「有谓正能造牵当有果业者,因驰求故,积集能牵当有果业,此位五蕴总名为有。业名为有。有当果故,以业胜故,标以有名」在爱取的活动中,造成或善或恶的种种「当有果」业,成为未来新生命的潜力,称为有。
从识缘名色到取缘有,说明了这一生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形。
「生」:「结当有名生者,从此舍命,正结当有,此位五蕴总立生名。」现生死了以后,因为这未来生命的潜能「有」,又会招感新的生命开始。
「老死」:凡是有生的,老死就随着而来,虽然寿命长短不一,死的情形不同但从生到老死之间都是「忧悲苦恼」。
要注意的是,以上仅就十二因缘不同阶段的重心、特色作直线式的说明,事实上每一阶段都可以涵摄(有时不一定有)其他的。「无明缘行到生缘老死,好像有时间前后的,但这不是直线的前后,螺旋式的前后,是如环无端的前后。」(注 印顺法师《佛法概论》 p.152) 「知道了这一点,佛法的因果观,才会契合于组织的、流动的,即无常、无我的;」「佛在这环形的因果相续中,悟到了因果间的回环性,所以说生死无始。故因与果,是前后必然而又无始终的。」(同上注)
十二因缘一般也称之为「业感缘起」,仅以「惑」「业」「苦」三支来说明:从惑起业,由业感得苦果,又依苦果而生起惑。」。「行」、「有」二支的业力,是身心的活动所引起的势用,由「思心所」审虑、决定,然后再依身、语而引发招感果报的潜在能力。这种「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的潜能是一直存在的,即使经过百千万劫,仍不失坏,只要因缘和合,业力就会招致果报。
十二因缘中「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七事同名一苦道。」「无明」、「爱」、「取」,称之为烦恼道,也就是「惑」。「行」、「有」二支,称之为后有「业」道。「识」」、「名色」、「六入」、「触」、「受」以及「生」、「老死」,称之为当来「苦」道。「无明」与「行」,即是惑与业,属于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五者,则是缘于过去惑业之因,而受之现在苦果,这是由过去到现今的第一重惑业苦的因果。而「爱」、「取」二者为现生之惑,「有」则为现生之业,缘于此现生惑业之因,而感未来之「生」与「老死」之苦果,则是从现生到未世的第二重惑业苦的因果。依此三世两重之因果得知:现生「爱、取」之惑及「行、有」之业是由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而生,则由此推知过去之惑「无明」及业「行」亦从过去生之苦果而生,如此继续回溯过去,找不到起点。而现生之苦果「识乃至受」又生现生之业「有」,则由此推知未来之苦果「生、老死」,必定生未来之业,如此继续推求未来,也找不到终点。如此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是一个很圆满的三世两重、惑业苦的因果。
三、缘起的生命观与生命的意义
三之一、缘起的生命观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未知与不确定,唯有在深刻反省生命的价值、存在的意义、人生理想的建立及如何安身立命等问题之后,才能掌握人生的方向。不曾认真思考过这些课题的人,实在枉为万物之灵。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什么因缘来到人世,而究竟又是为何而来?日后又是什么因缘离去?又往什么地方去?在不知不觉迈向生命尽头当中,我们这一生究竟应该如何过?是寄托于神的旨意,取悦祀奉,等待恩宠?还是任性无为,听天由命?!难到我们自己就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开创吗?!
一如印顺老法师在《学佛三要》提到的:没有佛法的人生就会「茫茫生死事难知,碌碌终生何所得,孳孳行善复何益,逐逐此心安不得」(注 14)。「茫茫生死事难知」,人从最初出生开始以至老死为止,匆匆数十年中,终日浑浑噩噩,不知究竟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命中或许有个目标及计划,但也多半不能依自己的意愿去成就。一生似乎是无意偶然的结成,就在糊里糊涂中过去。即使贵为帝王也会不禁感叹「来时糊涂去时迷, 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不但不知道生死的问题,而且「碌碌终生何所得」?忙了一生究竟得到了什么?不知为何而忙但又不能不忙,心安不下来,一定要找一个事情忙。在忙碌中或许曾经获得了财富名位,但终究要失去的,只是徒然空欢喜一场罢了。终生只知道忙、盲、茫地追求外在的快乐与肯定,反而不知如何调适自己内心的不安。当然比较好的是忙着去作善事,然而「孳孳行善复何益?」,行善当然会有好的果报,但如果不谈三世善恶因果,没有来生,今生做好事不一定今生立刻得好报,于是只好寄托“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报在子孙,然而实际上又并非一定如此。因此,唯有了解众生的相互依存,深信三世善恶因果的必然,合理的善行才有意义。
重要的是,没有智慧的人生必然「逐逐此心安不得」,心愈不安,就愈向外攀缘五欲六尘,不断追求财富、名位、权势、美貌、知识…或长生、永生等。但是物欲满足就快乐了吗?而果真物欲有满足的一天吗?其实人一生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却太多,尤其在物质上的追求,似乎只是徒增烦恼,令我们的心智更为软弱,更迷于真理而看不清事物的真相,离安乐的人生非但没有更近,反倒更远。工业革命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大多属于物质层面,仅仅使人的身体暂时过得便利与舒适,对于解决内心不安的问题,全然使不上力,有时享受愈多拥有愈多,却反而愈觉得空虚。事实上,欲望是无边苦难的根源。人心的不安与不满足,绝不是外来的给予所能解决的。人心若不满足,却只一味的向外求,将永远得不到安乐,有只说不出的苦。唯有佛法从完整而根本的角度来看生命,才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教导我们知道生死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知道如何获得内心真正的满足和安乐。
从缘起的角度来看,生命是基于一定的业力因缘而生,并非无缘无故自然产生,也不是仅由物质聚合而成,更不是由万能的神所创造。生命是依业感缘起而有的五蕴,受、想、行、识的心与色的身,在相互依存中,得以继往开来的无限延续。生命绝对不是死后一了百了的断灭,也不是未生之前什么都没有,突然就凭空而有新生。每一期的分段生死,看起来互不相关,而实在是由业力果报串起,相续不断的过程。在一期一期的分段生死,前前生业力因缘的善恶差别,感得后后生种种不同的苦乐果报,所以也并不是恒常不变的。生命,向前前生推求,找不到最初的起点;向后后生推求,只会无限的延续而无终点。唯有超越无明惑业的圣者,才能出离生死轮回,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总而言之,生命是无始亦无终,非断亦非常的生生不已之流,其中并没有一个独立主宰、常存不变的的主体,也没有五蕴身心以外的业力,而是以业感五蕴的形式生灭相续的流转。无始以来迷于缘起而执着五蕴和合的生命是「常」、「我」的「无明」,是生死流转的根源。「无明缘行、行缘识」,继承前世的无明与行业,造成今生入胎的识(阿赖耶识)。「识缘名色,直至爱、取、有」,今生又由的赖耶识摄持根身「六处」,在不断的身心活动:「触、受、爱、取」中,有无数的业力增长或消灭,彼此相摄、相拒,相克制、相融和,成为新的潜能「有」。此生结束时,由此「有」的业力就招感来生的「生、老死」的果报。依于缘起的生命观,可以归纳出下列诸多特点:
三世业果相续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三世业果相续,不应该只看眼前这一生。今生虽有贫富、苦乐、智愚、寿夭种种不同的果报,但这并不是神的旨意安排或凭空现起的,而是大家平等的继承了自己前生的业力所感得的。如果对眼前不满意,或是要来生更好,尽可以去开创改造的。业感缘起的生命,一切都是可以依自力创造去转变的,而不是由神力或天命来赋予掌控的,所以不必只是听天由命或怨天尤人,更不必借着服从奉献或祭祀祷告去求神的恩宠救赎。要知道,已经现前的果报,不论顺境或逆境都是「因缘合和」而「自作自受」的,只要过得去就好了,不要浪费生命去计较得失多寡,或是运气好坏,也不必因而自暴自弃,我们只有勇于承担而「随缘了业,莫造新殃」。主要的是把握当下,但自观内而反求诸己,一方面从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另一方面,透过不断地听闻思维佛法,而在合于缘起因果法则上的事理努力改造自己,培养善根福德,增长心智,成为止恶修善、开拓未来的力量。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在造因的时候,我们虽然有绝对的自由去选择,但等到业缘成熟,只有毫无选择地去承受果报。因此,在因地时,一定要依于「为善得福,为恶得祸」的定律,思辨抉择,谨慎行事;千万不可因贪图眼前而急功近利,等到自食恶果时就后悔莫及了!
已作不失的业力是一直存在的,即使经过百千万劫,仍不失坏,只要因缘和合,就会招致果报。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有时并不是一造业,就会立刻感得果报。从造业到感果,需要一段时间;随造业力量的大小,以及种种因缘的合和,这时间会有长短的差别。有的这一生造业,当生就感果,这叫做「现报」;有的则是今生造业,来世才受报,这称为「生报」;有的是今生造业,隔一生或多生才受报,这称为「后报」。因此若只看现生,有时未必「为善得福」,反而可能「为善得祸」或「为恶得福」,这只是前生业缘成熟的结果而并非「现报」,切莫因此对于善恶果报就产生了怀疑。
如果不知来生会相续而只想到迟早迈向死亡,或只是感觉到无常的世间是如此地令人沮丧,因此所得到的生命观,尽是消极放弃式的人生苦短,或者及时享乐,借着纵情诗酒来麻痹自己,或者寄望于万能的神去获得梦想的永恒。要知道,虽然这一期生命是必定迈向死亡,但这只是学习成长的历程,而不是结局,来生还是可以再相续但这只是学习成长的。而无常,其实代表着无限的可能性,只要愿意改造自己,终究趋向于光明圆满的未来。
尊重珍惜人生
其次,佛教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六道来说明生命的存在形式。在缘起的生命观中,是特别珍视人生的。「佛告阿难,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暂复人身,甚难于彼。」 (注15) 因为在生死流转中,生恶趣的多,生善趣的少,即使生到天上,就只是长期受乐,等天福享尽,又是堕落恶趣的多。所以得人身机会比「盲龟浮木」更为难得。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人生在六道中的殊胜。从所处的环境说,三恶道的众生太苦无力旁顾,阿修罗道因瞋心疑心太重,忙着争斗,而天道则只顾享乐容易堕落,这五道都无法追求真理与解脱。只有在人道中苦乐参半,所以能知苦、厌苦,而常思惟如何从痛苦中出离,是扭转轮回升沈的枢纽。其次,人道更有其他五道所不及的特质:人由于有惭愧心,自顾不足,因此想要止恶行善,具备追求清净的「梵行胜」;人有坚强的意志力,具备克服困难、忍受逆境去实现目标的「勇猛胜」;人有记忆力,具备从经验的记忆中学习,进而启发抉择事物智慧,设法解决问题的「忆念胜」。此三者不但是恶道众生所不能及,也是诸天所向往的。「唯人可以学佛,唯人可以成佛」,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出世于人间,修道成道于人间,教化度众主要也在人间,可见人间是最易于修行解脱的地方。佛教要求我们重视人生的目的,是让我们珍惜此身,用于修学善法、求证解脱。
在没有出离解脱之时,要特别珍惜这暇满难得的人生!一方面不要因眼前的生活宽裕丰厚,就穷奢极欲地放逸于物质的享受;一方面也不要因一时的困顿而自暴自弃,甚至自残生命,草草了结此生。
平等和乐的同理心
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在未成佛前,大家都是长在生死轮回中的众生,有着相同的痛苦与烦恼,也有着相同的离苦得乐的欲望与权力。趋吉避凶,好善而恶恶的习性,是平等无差别的。因此,对一切众生,都应该基于同理心而存平等想。
从缘起「无常」的特性来看,眼前虽有怨亲、智愚及善恶的差别,但这只是一时的因缘不同而已。若放眼累生历劫,众生与我们都曾有过或怨或亲的关系,谁又不曾或智或愚、或善或恶的变化过呢?而未来的情况更是继续这样变化不定的。因此应当不分亲疏的相互尊重,也不必为目前一点恩怨而生爱恨,更不必因一时的智愚差别而骄傲或自卑。
其次,从「无我」的角度来看,人生活于世间,决不可能单独存在的,大家必须展转相互依持。小自家庭,子女年幼时,依靠父母的抚养教导,等到父母衰老时,也要依子女侍奉供养;大至社会国家世界,所有人类,一切众生都是相关相依的生命共同体,大家应该互信互谅而和乐共存,不可逞一己之私,伤害任何众生,这是避免纷争战乱的最终源头。
更进一步从一切法本不生灭的「涅槃寂静」,也就是缘起的平等性来看,众生与自己是平等一如的,,众生的痛苦与自己的痛苦是相关而又平等的,这就能引发「同体大悲」的精神,以及「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一切有情同得解脱的誓愿,而尽未来际慈悲利济众生!
究竟解脱的终极关怀
一般人生哲学最核心的议题是所谓的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即有关生命意义的安顿、人生理想的建立等问题,而佛法的终极关怀则在于如何达成究竟的解脱。因此,当我们相信了缘起因果进而止恶向善时,虽然有助于得到更好的生命,但这还未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其实,只要无明尚未灭除,终究有一天会由于心智不足,或引发烦恼的境界力量太大,而又糊涂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或是争夺自己所需求的,就非法的伤害别人,将来就又会有恶的果报。更重要的是,生死轮回及种种的忧悲苦恼的问题,也都依然如故,只有消灭了内心的无明,这件事情才得以根本的解决。学习了缘起法,就像是在无窗无门的暗室中,开了一道大门,门外海阔天空,有更多更微妙的境界,等待着我们去努力,而其中有一条是迈向究竟离苦得乐终极目标的康庄大道。
三之二、生命的意义
有人说,人生的梦是由一连串的追求快乐与满足所编织而成的,所以,生命的意义可说是主要在于离苦得乐。寻求快乐与满足并没有什么不好,而且是使人努力的原动力。但是究竟什么是乐呢?物质欲望的满真的足能带来快乐吗?一般人的快乐是建立在五欲「色声香味触」的贪着及享用上,等而下之的人只会借着声色犬马求得欲乐,层次高一点的,则倾向于琴棋书画,或是欣赏古玩之类的事。再好一点的便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了。而这些都不如读一些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立身处世的书,易经上说:「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读书能增长智慧,有了智慧当然苦恼的事就会减少。当然读这些书不如读佛法的书,因为佛法能令我们究竟地离苦得乐。但是不论任何形式的欲界乐都是乐少苦多的,乐很快就有变化,是靠不住的,而假借外在因缘越多的的,就越容易失去,可说是难得而易失。而且「世间一切无可乐想」,这个相对不实的乐,多半还是苦的因,真是后患无穷。还有一种超过所有「欲界乐」的乐叫「三昧乐」,是透过静坐得到的禅定身心安乐。不过三昧乐虽然是相对的乐多苦少,但其中有出入定的差别,未必有佛法中的智慧而且仍然会有种种的老病死苦与烦恼。只有佛法中的涅槃乐,永离一切苦与苦因,达到不生不灭清净无染的境界,是真正的离苦得乐。
的确,一切众生都有选择追求快乐的本能,而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这个选择会影响你下一个选择,但没有人会选择伤害自己。但就是因为智慧不够,所以选择的那个乐,却往往是反而苦因。因此,生命的意义应该就是追寻智慧,而一期生命就是心智学习成长的历程。最重要的是把握当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心智。所谓“心”,指得就是我们的“堪能性”,这包括了意志力、耐力、集中力、记忆力、察觉力,这一切都与心的安定或散乱有关。“智”,就是思惟、思考、理解认知判断抉择等能力。若依于佛法的解释,“心”就是指禅定,“智”是指智慧,智慧就是如实,有了安定的心智慧才有机会现前。凡夫都是依于欲和烦恼去认知一切境界,而圣人则是依于平静安定的心及智慧,去如实的认知缘起世间的无常与无我以及涅槃寂静的诸法实相。唯有这样如实的认知,才能做出真正正确的判断与抉择,进而有如理如法的身口意行为,而开创圆满的未来。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累积知识技能与财富,忙于一般名利与爱欲的满足,这样的人生,只会在疗饥止渴的过程中溜走了。永恒的心智才是真正最基本而深遂的满足,因此,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修学善法增长心智,以期究竟的离苦得乐。
四、缘起的生命教育
教育,顾名思义,是「教」导培「育」人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计画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品德人格、发展心智和体能,使人能全面成长进步的活动。「生命教育」一词本应涵盖于此广义教育定义之内,然而现行教育体系多半偏重于提供技术性的实用知识,而当代社会文化所关注的也不外乎实用科技、政治经济、饮食男女等现实议题,严重的忽视了伦理道德、人格塑造、生命智慧,这些令人得以安身立命的重要教育目标。有鉴于此,近年来「生命教育」成为改革或补救现行教育体系的重要课题。而「缘起的生命教育」则是基于缘起的义理来定出生命教育的目标、内涵与实施原则。
四之一、缘起的生命教育之目标
缘起的生命教育之目标在于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体悟生命的意义,培养出成熟的道德观与慎思、明辨、笃行的心智,而迈向终极关怀的生命愿景。生命价值观、生命的意义、三世业果相续的道德观以及究竟解脱的终极关怀等,已于上文中详述。至于如何培养、成熟以及落实则于下节阐述。
四之二、缘起的生命教育之内涵
生命教育的内涵,依于缘起的义理,就是四谛中离苦得乐之道谛,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戒、定、慧」三增上学。限于篇幅无法深入探讨,仅就其相似于一般教育而又超越于一般教育之特质略述于下:
伦理道德的培养在于先能「择善」,而后才能「固执」。因此探索「什么是善」以及「如何择善」是其关键。但如果不从「知其所以然」的「三世业果相续」道理,来建立善恶道德观;而只是「知其然」的说教,是很难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更不要说是帮助学生将道德的价值观内化与深化了。「毗奈耶〈戒律〉因缘所生」,戒律是依于「为善得福,为恶得祸」的因缘果报建立的。其用意在保护我们这一念心在造因时,能谨慎思考未来的善恶果报而因此止恶修善,严持戒律才不至于随着烦恼情绪的意气用事,而将来后悔莫及。因此,是要「择善固执」,还是准备「自食恶果」,就端看个人的智慧了。
其次,虽然认同了善恶因果的道德观念,但这只是「心向往之」的知识,却不一定能具备「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行动,而这就是「知行不一」的矛盾。若不能解决「知行不一」这个问题,道德教育将沦为空泛的知识灌输,而无法达成其目的。其实,问题主要在于无法「从心所欲」,也就是心没有堪能性,力量软弱,不听招呼,因而禁不起情绪的扰动及欲望的诱惑。
儒家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家则认为「嗜欲深者天机浅」;佛法认为「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注16) 。 而「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夫不绝爱欲即为前境所转,既为前境所转,则爱欲习气依然复生,故使真智蒙蔽,无由证觉矣!」(注17),更是认为〝欲〞使人愚痴,为境所转而蒙蔽智慧,是一切苦恼的根本。可见修身之道首重欲望的调伏。但是,儒道两家只是要求「惩忿窒欲」以及「见素抱朴,少欲寡私」而已,并没有具体说明调伏欲望及增长心力的方法。
佛法则明白的开示我们:「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处。诸欲患如是,以何能舍之?得深禅定乐,即不为所欺。欲乐着无厌,以何能灭除?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注18)「复次,若求世间近事,不能专心,则事业不成,何况甚深佛道而不用禅定。禅定名摄诸乱心,乱心轻飘,甚于鸿毛,驰散不停,驶过疾风,不可制止,剧于猕猴,暂现转灭,甚于掣电。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禅不定。如偈说:禅为守智藏,功德之福田,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嚣尘蔽天日,大雨能淹之,觉观风散心,禅定能灭之」(注19) 。藉由修习「不净观」(为「五停心观」、「净行所缘」之一) ,亦即缘念观察不净相能够减低粗重的欲望,而令心较为清净;若更进一步地修习禅定则可以调伏欲望及散乱,因而遮止烦恼,令心清净安定。而最重要的是:「即由如是静虑解脱,心有堪能,心得自在。随所乐事,皆能成办」 (注20) 。修习「静虑」〈亦即禅定〉,能够解脱欲望,令心调柔,勘能有力,乃至「随所乐事,皆能成办」,如此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不为境界及烦恼所转。
另外一个现代比较流行,与〝心勘能有力〞的禅定有关的事,便是所谓的「情绪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简称E.Q.。失控的情绪,往往令人冲动,而常随着隋当下的情境,不经理性的思惟抉择而直接地惯性反应,而做出日后深感懊悔的事来。
「柯维针对这一点提供了一个〝暂停按钮〞,(pause button)的观念,意思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培养一种让当下〝暂时停格〞的能力,这样才能在事发与回应之间保有反省的空间与抉择的自由。果如此,事情才能够缓和下来,人也不至陷溺于令理智蒙蔽的情绪当中,看不到内心真正的感受以及真正该作的事。」(注21)
以佛法的角度来看,情绪可说是从烦恼等流而出的,只有禅定才能予以克制,倘若缺乏禅定的勘能有力,一定随着境界与情绪而直接地反应,怎么会有能力「沈得住气」去按「暂停按钮」,而留一个空间给理性思惟,再「三思而后行」或「谋定而后动」呢?
佛法「以智化情」,想要从染爱的人生转化成觉悟的人生,必须不断地透过戒定慧的实践,来净化自己的无明和染爱。其中先以清净的戒律,以及专注不乱、勘能有力的禅定,来调伏爱欲及烦恼,去除障道因缘,积聚修道的资粮。然后在禅定中去如实的观察抉择缘起世间的无常与无我,解脱一切「苦」「集」,终而现证不生不灭的涅槃寂静。
四之三、缘起的生命教育实施原则
依于缘起的法则,究竟应该如何教育下一代?!我们可以从「四缘生诸法」、「十二因缘」两个不同角度来探讨其实施原则。
四之三之一、从「四缘生诸法」的法则来探讨
「亲因缘」决定于过去的「无明缘行,行缘识」,每个人随着过去世不同的业力,今生有他不同的识,含藏了不同的种子,也就有不同的根器、思想、心智、个性、兴趣等等。「亲因缘」是已成定局,因此应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随顺其根机,提供适当的「所缘缘」与「增上缘」,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此即所谓的「因材施教」。例如,子路和冉有都问孔子同样的问题,但孔子却完全相反的答复:「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此外,颜渊、仲弓、子张、子贡、樊迟等弟子都曾分别向孔子请教仁的涵养,而孔子给的答案也都不同。
一切法都是因缘合和而无常无我的,教育也不例外。身为教育者的父母与老师,所应扮演的角色不是一个主宰者〈dominator〉,去操控孩子及教育成果;而是作为导引孩子步入正途的向导〈guider〉;或是分享自己的经验,来启发孩子的心智的教练〈coach〉;或是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及资源的支持者〈provider or supporter〉,来伴随孩子的成长。换句话说,只有在所缘缘与增上缘着手,一如园丁提供阳光、肥料、水分与土壤,使得孩子良善的种子得以发芽抽枝、成长茁壮乃至开花结果。下面仅就此议题略为提供几点参考:
首先, 现代的社会里,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竭尽所能,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一切的父母,然而,在此呼吁这些父母,切莫沦为扼杀孩子潜能发展的绊脚石。教育成果有待种种因缘,积渐而成,而孩子的成长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切勿因操之过急或揠苗助长而剥夺了孩子的学习能力。
举例言之,多数的父母都是以自己的信念及价值观来教养子女,并且常将自己对对自己的期望投射在孩子身上,因此反而落入期望过高的陷阱,到时令自己失望事小,造成孩子终身伤害事大。因为在父母的左右下,孩子只有接受和随顺,因为这样可以取悦他们所倚赖的人,得到肯定与所需,而不是因为对所被教导的事真正感到兴趣或重要,才去学习的。以超越年龄、心智的模式去感觉、学习、思考和表现,只会带给孩子适应上的极大压力,因而引发内心的冲突矛盾,也就成为日后忧郁症、躁郁症等心理障碍的根源。学习时的障碍和沮丧,缺乏自尊、自信以及成就感,会造成日后成长过程中的叛逆,甚至因此而步入歧途。
其次,不要因为过度保护孩子,而去做过多的事前安排,同时,更不可因为孩子一出错,就立刻代为善后。因为这不但会令孩子丧失了尝试的勇气,并且也规避了孩子犯错的责任,使令孩子无法在反省失败的经验中成长,更不能让他们明白这就是「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的真实人生。此外,该由孩子去做的,一定要他自己完成,父母或老师可以教导辅助孩子如何去做,但绝对不可替他完成。父母更应避免用条件交换的方式来诱惑他,务必让孩子学会「该做的就一定要做」,只有孩子表现良好时,才给予种种奖赏鼓励, 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一分耕耘,一分有收获」的因果道理,即使孩子哭闹、撒赖,也不妥协,以免他们养成情绪操控的手段或「不劳而获」的心理。 只有让孩子经历一段自省、自觉的过程,得到的答案才是最真实、最深刻的。
最后,「言教兴讼,身教者从」,最重要的还是父母或老师要以身作则,做为孩子的良好示范,千万不能只是说一套而做一套,而令孩子失去对师长的信心与尊重。
四之三之二、人生不同发展阶段所应掌握的重点
十二因缘中的「识缘名色,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刚好说明这一生中心智成长的各个阶段。 其中每一阶段的身心,尤其是心理状态,均有着不同的特质,如果能契合其特质因势利导,生命教育才能发挥其更好的功效。
「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此一阶段即所谓胎教时期。母亲本身之健康营养、生活起居、尤其是情绪心理,对于胎儿影响甚巨,不可大意。孕妇应特别注意调适情绪,保持心平气和。
「触」之阶段:从母胎中出生后,到婴儿两、三岁之间,六根与境相触,引起身心的活动,其中前五根触较为敏锐,接受外来影响的能力也较大,但意根尚未成熟而不能领受分知苦乐的差别,只是本能的反应。此一「幼儿养性」时期,从生理上来看婴儿出生的头一年,脑部就从400公克长到将近1000公克,可知正是心智、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父母在此时应该提供丰富的成长环境,更重要的是亲子间正向的互动。初生的婴儿是一个纯净的接收器,不断从四周接收信息,来组成他自己的信息系统,这时要将正面的、好的信息带给他,而不要把烦躁、不安等负面的信息带给他。可以让幼儿看些柔和丰富的色彩。父母也可以愉快的心情,拥抱幼儿或陪他嬉戏,或是对他说些轻柔的、赞美肯定的话,也可以时常播放优美的音乐,以培养其优雅的性情。这些除了亲生父母,其他人是很难取代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如果是忙着工作而不能陪伴子女成长,只好将此天职托付给陌生的保姆老师,但是这很容易造成幼儿的不安全感,而产生日后冷漠孤僻、对人的不信任乃至过度保护自己的虚情假意等性格。当然,也不要因为过度的宠爱照顾而剥夺了幼儿的学习能力。
「受」之阶段:婴儿渐大直到了六、七岁的儿童时代,不断受用受学,渐渐对所接触的事物识别而有苦乐的感受,但还没有受到强盛欲乐的影响。幼儿此时因其理解能力微弱,知识未开,因而判断力不足;然也因为爱欲未发、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而可塑性强,对外界周围的一切讯息,只能直觉的、不加选择地全面吸收,因此容易接受任何一种熏习。这正是一生当中记忆力及学习力最强的阶段。学龄前的家庭教育塑造孩子的健全发展,如何把握其记忆力及可塑性的特长善加教育,奠定一生心智及品德基础,以期收到终身受益的长远效果,这是最值得深刻反省的教育问题。此阶段的教育正是古人所谓「童蒙养正」的「扎根教育」,小小的幼苗,仰赖父母提供良好的教育气氛与学习环境,慢慢滋长而至根深蒂固。在此建议亲子一同阅读背诵﹙也要随其能力讲解内容﹚一些有价值的古书:诸如因果道德,生活处世的态度与智慧,为人着想的忠恕之道及慈悲关怀之类的古书。如此常常耳濡目染于古圣先贤的道德智慧当中,潜移默化地陶冶他的性情,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培养他的智慧。这些将随伴其成长,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同时也能养成他对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由此具备打开智慧的宝藏的钥匙,而任其学习思惟运用。
另外,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以无形的教诲,将这些礼义道德的观念,生活处世的态度与智慧,熏染到孩子心里。这些伦理道德观念,是他一生对恶质社会染污的抗原。如此终身受益的长远效果,若等到十几岁爱欲发动时及受了社会或媒体不良风气的影响时才启动,那就嫌太晚了。培育心如白纸的孩子,比那些已经有不正确观念的孩子,要容易得多了,良好的习性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不尽;反之,早年习得的任何错误,都会扭曲一个人推理思考的方式而将受害无穷!因此,,切记应就在童蒙养正中扎下根苗,切莫等闲空过了!
此外,父母希望子女未来具备什么特质,现在就应该如何正面地赞赏肯定孩子,并不须要过度的打骂、处罚。因为此时受心所最敏锐,而第一印象又是那么的深刻,父母正面地赞赏肯定及正确的指导,必然先入为主的印入幼儿纯净的心底,形成他终身不移的人格特质。良好习性的养成,优美人格的奠定,就在父母轻松愉快的赞美肯定中不知不觉地完成。秉性良好的孩子,经此赞美肯定后,会发展得更加自信完善;秉性中下的孩子,更需要父母加倍地正面地赞赏肯定及正确的指导来弥补,以减轻其不良习性于无形中。
「爱」之阶段:十二岁〈古人之十四十五岁,而现代人可能提早〉以后到成人。此一时期性欲发动,而开始有男女的染爱,及对境界、自我的爱着。此外,由于知识渐开,理解力亦有显著的发展,渐渐想要脱离父母的关怀照顾,意气风发而追求独立,甚至有些判逆。此时,即应迈进所谓「少年养志」的教育阶段,可以借着阅读一些伟人的传记以为楷模典范,以及一些心理、励志、哲学及宗教的书,来丰富精神生活,导正他们的行为,成熟他们的思想,因而不至过度耽迷于情爱、物欲的贪着。应该向他们说明生命的意义,为他们展现正确的人生蓝图,鼓舞他们追求崇高远大的理想与志向,同时也提醒他们现实世界的危险与考验,以及辅导他们未来生涯的规划。成长发育最盛之际,为了调节他们的爱欲,应注意其身体之锻练及精力之发泄,也可以藉由静坐化解生理上的冲动及心理上的轻躁。
「取」之阶段:长大成年以后,爱欲更盛,迈入「成人养德」的阶段,应该砥砺志节,行善养德,转化对名利权势的追求。而在与人接触应对日渐繁增,人事愈加纷杂的过程中,必难事事周全,尽如人意,因此更须常常检讨省察自己的缺失与不足,自勉改过以求进益。「童蒙养正」时期所造就对因果道德之信念,生活处世的态度与智慧,为人着想的忠恕之道及慈悲关怀等等好习性,更因此时的人事历练及省思改善而日趋圆满,进而一步步落实「少年养志」时的理想与志向。
生命教育是一种终生学习,从佛法来看则是尽未来生的学习,这是不论多大年纪都可以下手开始的。如果就这一生而言,的确应当慎始地打好基础,理想上, 应以从胎内的零岁教育到幼儿的扎根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但如果从生生不已的生命长河来看,则无时无刻都是可以耕耘心田、播下善种、栽培善根、成熟善果的好时机。
五、结语
本文限于时间篇幅,只有「大题小作」,未尽之处,待日后有缘再深入探讨。其次,引用佛法专用术语甚多,无法一一详释,粗略之处,还请见谅。野人献曝,唯诚心尔,旨在抛砖引玉,祈请先进大德提供更精辟的见解,更宏观的眼光,来落实生命教育。
注解:
注1:Leading with Soul,《生命的领航》天下文化出版
注2:参阅:http://www.lec.org/lei2.html
注3:生命教育全球资讯网;《生命教育沿革》
注4:《杂阿含299经》卷十二(T02,85b24~28)
注5:《瑜伽师地论》大正30》p. p.302.1
注6:《中观论颂》大正30》p.2.2 ~ p.2.3
注7:印顺法师《佛法概论》p.152~05
注8:《大智度论》 大正25 p.222.1 ~ p.222.2
注9:《杂阿含经》 卷第九 大正2 p.56.2
注10:《杂阿含经》卷第二 大正p.12.3
注11:《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二 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 大正11 p.633.3
注12:《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二 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 大正11 p.633.3
注13:《俱舍论疏》大正41 p.871.3
注14:印顺法师《学佛三要》p.2
注15:《杂阿含经》卷第十五 大正 2 p.108.3
注16:《增一阿含经》阿含部 大正2 p.354.2
注17:《四十二章经》经疏部 大正39 p.518.1
注18:《大智度论》释经论部 大正25p.184.1
注19:《大智度论》释经论部 大正25 p.180.3
注20:《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九中观,瑜伽部 大正30p.569.3
注21:引自 柯维,1998,27-28
找到生命中的桃花源
闹篮谁肯急抽身,自古青山隔市尘,莫谓桃源无路入,落花流水是知津!如何在这无常不保任、仓皇又脱序的世间,找到生命中的桃花源?
在现今繁忙的社会里,有多少人被迫去学习着没有兴趣的课业,或者从事着不适合自己的工作,而天天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有时内心深处充满了矛盾与痛苦,甚至会觉得自己活得一点价值都没有!不知道当你汲汲营营的为了工作而加班,或者为了考上研究所而挑灯夜战,有没有停下来想一想背后真正的目的是什么?难到这一切只是想要爬得更高,拥有的更多,享受的更好吗?!长久以来,功利主义的教育只教导我们追寻一种满足欲望式的进化。从「考高分、念名校」开始,到找事、成家……继续「进化」下去。可以想见:银行的存款应该是越来越多,但是这也意味着必须牺牲时间、生活而更努力工作,于是银行存款不过是一个与生活品质毫无关系的数字。为了赶时间求方便,于是以车代步,但又因为四体不勤而搞得日渐臃肿,只好买个脚踏车或踏步机放在卧室踩,或是再挤出时间上健身房。当然房子应该是越换越大,大到无力打扫,只好请菲佣;但为了房贷与菲佣,只好拚命工作,于是忙的有家归不得。有太多优秀的人才只是为了继续「进化」下去,在全心投入工作的同时,牺牲掉家庭、生活、健康,而完全忽视了自己的感受,更无法认真地去探究自己这一生到底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忙的时候,想要休息;渡假的时候又挂念工作;穷的时后,渴望富有;生活安逸了,又担心未来不如预期;握在手里了,又怀念未拥有前的轻松,甚至想要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事物继续追求。您是否也是这样的汲汲营营而随波逐流呢?如果长时间处在疲于奔命的状态,那么,我们将会变成连自己都不认识的陌生人,何妨停下脚步,抬起头来看一下,这是否是您所要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难道只是要出人头地、荣华富贵,而享受美好的人生;或是只是希望能有足够的健康财富,提早退休,过着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日子。重要的是要明白人生究竟「该要什么」,而当下就努力的充实自己的生命。「想要什么」与「该要什么」是全然不同的概念,如果只是为了满足「想要什么」,而不是「该要什么」,又何必活的如此辛苦呢?我们都在写生命的故事,都想知道这个故事的重点,并期待它是有深度而又丰富的。我们都希望赶快找到人生的方向,并在生命画下休止符前能够有所成就,而没有虚掷空过这一生;更希望自己生命中有些更深刻、更丰富、更本质的东西,而确保抵达人生终点时,生命不致太过肤浅。
欧斯、金纳司 (Os Guinness) 在《The Call:Finding and Fulfilling the Central Purpose of Your Life;呼召:寻得并实现你生命的中心意义》中提到:「人类经历中一个很宝贵的经验就是:寻找生命的意义。」的确人类有历史以来,不论是最聪明的人,或最简单的人都曾「在我们内心的深处,我们都想寻获并实现一个比我们自己更远大的目标。」,「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个目标是很切身又热切的─那就是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并且明白为什么。」
著名的意义治疗学的创立者佛兰克(Viktor Frankl,1963),主张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就是要找寻生命的意义。他认为生命的意义是展现在于回应现实生活中随处所预见的状况,并能确立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使命,进而实践其终极意义。他是在纳粹大屠杀时期集中营里幸存的犹太人,在他针对生还者的研究中,发现到人类最绝望之处,莫过于失去生命的意义。在集中营里,纳粹虽然掌管每个囚犯的生杀大权,甚至控制他们的生活,但是对于囚犯遭受酷刑时的反应却无法控制。幸存的人,多数是因为他们在生活的痛苦中仍然能够找到生命的意义。其实人是能在物质极差,虐待不断境况里继续生存;但是却无法活在一个毫无意义,绝望的情况里。
其实现代的高科技以及物质文明,充其量只是满足了人类对民生物质必然需求的「小渴望」,却无法探求生命存在意义的「大渴望」。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这辈子你究竟想要什么?这是个大问题。人生不过数十年,转眼就过去了,从有生以来,很快的就老了,死了;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中,忙着工作,也忙着吃,忙着穿……但始终不知为何而忙。人生到底为了什么?到底有什么意义?好像从小时候作文课写「我的志愿」开始,我们早就学会顺从社会习惯,而人云亦云的答复这个问题。人们有各式各样的心理障碍,阻挠他们去寻找答案,其中最大障碍,就是大家根本不容许自己认真的思考人生问题,而只是漠然逃避!仿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似的,甚至有时反而会担心因为思考这个问题而引起焦虑,不如去忙些其他什么比较容易控制或使得上力的一些事情。但是当我们面临人生的困境时,甚至绝望时,这个问题又会涌现心头,有些感觉敏锐的人也会一再思索,但始终不知如何解决!
人的一生是永不停止的学习过程,应该先从人生的意义,去确立人生的目标及价值取向而排出优先顺序,并由此开展具体的人生行谊。然而不明白真理的人生是非常可悲的,一生就只有无可奈何的,在「茫茫生死事难知,碌碌终生何所得,孳孳行善复何益,逐逐此心安不得」,一直「盲、忙、茫」中,消磨殆尽!到底人生的意义何在?如果这一生不想要浑浑噩噩的只是为了存活而存活,想活得有意义,就要找寻一个生命归依处!归依,就是要确立一个生命的目标,然而生命是三世生生不已之流,因此正确的生命的目标,是必须通往一个终极的归趣。
佛法僧三宝,是佛法的总纲,是佛弟子学习、依止和归趣的对象;学佛,就是以三宝为师法的楷模,遵循着佛法的正道,自浅入深,由近而远,而达到成佛的终极归趣。学习佛法的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但首先必须要真实归依三宝,不受三归依的人,没有真实归依的人,是不能入门受用的,也不能称之为佛教徒的。
本课程不同于一般形式上的介绍,而是重于归依的实质意义。兹将课程的内容略述于下:
什么叫做归依?
为什么要归依?认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念无常死及三恶道苦。
如何抉择归依的对象:不求归依,错求归依,正信归依
认识三宝:佛法僧三通称宝者,具六义故
归依三宝之心态:
归依三宝的体用:以信愿为体,以行为用!
略说菩萨三归: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七
归依三宝所获之功德:
归依三宝之仪轨
归依三宝后之正行
真实归依
授受三归五戒
对于佛弟子而言,皈依三宝似乎再熟悉不过。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对之感觉十分平常,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事实上,学佛有十余年者,若问何为三皈,却茫无所知。要知道皈依不是一道手续,更不是一次仪式就可大功告成的,其本身就是重要的修行方式。如果不能真正认识三宝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即使履行皈依仪式,亦难免存在诸多问题。佛日潜辉,初入佛门者学无所依,行不知其本,本既不立,道何由得生?学佛之人,稍聪利者,整日谈玄说妙,徒逞口头活计;稍钝者,终日忙碌处处攀缘,美其名为广结善缘,论其实际,乃心外求法。
有师证明受归依者,辄称皈依某师,殊不知所皈依者为僧伽,非唯皈依某师一人也!蕅益大师云:「皈依僧者,则一切僧皆我师也。今世俗人,择一名德比丘礼事之,窃窃然矜曰:吾某知识,某法师门人也。彼知识法师者,亦窃窃矜曰:彼某居士、某宰官皈依于我也。噫!果若此则应曰:归依佛、归依法、结交一大德,可也;可云归依僧也与哉?」且归依三宝之境若不遍者,不得三皈之体,既不得体,穷其一生修学,只名附佛外道,虽种将来成佛之因,若于三宝中一念分别憍慢,则苦报无穷矣!
各人走入佛门的因缘不同,或是基于对轮回及三恶道的恐惧而寻求皈依,或是在现实中缺乏安全感而寻求依赖;或是为解脱轮回苦而寻求皈依,或是为保平安而寻求保障;或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泛泛信任,或是亲友长辈之劝发,或是真正认识到三宝功德而发心皈依。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些不同的皈依之因,将直接影响到日后学佛的态度及深度。
阿底峡尊者对“皈依”是非常重视及力行,宗喀巴大师一生开示不离归依三宝,他在《菩提道次第论》中有一生动比喻:有些人虽然皈依,对三宝却不如对算卦者更信任。若听算卦者言:今年做某事将灾祸降临之类,多半会谨慎从事,依言所行。但学习经教、受持戒律之后,却时常犯戒而无惭愧之心,更不曾引起警觉。我们不妨反省一下,对于所学的佛陀言教都领纳信受、如理思惟了吗?对于所受的戒律都悉心守护了吗?对于善知识的教诲都如法实践了吗?开始法随法行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只能说归依三宝尚未在我们心中稳固。
1225 handouts
时值岁暮,且让我们放慢脚步、回顾展望,重新真诚地看待自己的生命! 给自己几分钟,我们一起来问问自己:
我的生活自在吗? 我快乐吗?
我是谁?我怎么成为今天的我?三年后的我将成为什么样子?
我这一生究竟想要成为什么?究竟想从生命中得到什么?
我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吗?我患得患失,害怕死亡吗?
究竟什么事使我烦心、忧愁、放不下呢?
当你明白生命的归趣,你就知道自己将往哪个方向走。找出这一生中什么事对你最重要是所有计画中最根本的因素,要知道『紧急』是指加诸在我们身上,应立即注意及回应的事件,『重要』是指关系生命归趣、人生目标整体方向的事,是一有时间就要去做的。至于其他的都是不相干的。对长整体方向的事要用心,请大家拿出时间避开干扰,静静地思考,重新规划你的人生的归趣!!
什么叫做归依?
「归」这个字从字面上看,有1.返回、归还的意思; 2.趋向、最终结局、归宿的意思;3归附、.归属的意义。而「依」一般解释为倚靠、仰赖、听从的意思。「依」这个字,再加上一个「止」字叫「依止」,就是心依止安住的地方。
生活在这样一个价值混淆、变动不安、竞争激烈的恶质环境中,大多数人内心空虚、不安,的确须要找寻一个寄托、依靠及归属,寻求一个令心依止安住的地方。即使是不完善、不正确的,也总会有个依止处,以安慰自己,一直活下去。然而终此一生,如果只是将物质的占有和一时欲乐的满足当作依怙,人生不过是由一个境界漂流向下一个境界,永远在期昐最终的满足,如此不但没有终止空虚、不安,反而会更为加深。
从宗教及信仰的意义来说,归依可以被定义为加入一个宗教,或认同、信仰某一种理论,这同时意味着身份的转换与意义的认同,依于所信仰宗教的意义,去认知整个世界,并以所信仰的对象作为自己心灵安顿之归趣。
虽然将所信仰的宗教置于至尊的地位,将信仰置于个人所有事务的首位,把归依当成改变现实生活状态的一种手段,如此好像真的有了一个心灵的依止处,但是,一般宗教的共同点是给人安慰,使人满足,把人当小孩一样看待,教人信就得救,得救了自然就会满足,内心也就安宁,但是安慰剂或许可以作为一时感情的寄托,但没有改造自己增长智慧,真的能解决问题了吗?如果不能依于缘起因果必然的法则去决择生命的归趣,并没有能力改变事实。寻求归依,必需深切明了苦与致苦之因,而依靠自力来完成灭苦之道;归依,绝非仰赖祈祷祭祀高级存在体而获得恩宠的技术。
佛教的「归依」?
「归依」也可以叫做「归趣」,也可以叫做「归命」、「归敬」,都是同一个意思。归依有时写作「皈依」,这个「皈」字,「白」,表示光明的意思,「反」,表示不愿意在黑暗的地方,所以要弃暗投明,到光明的地方去。
「归命」,就是我这一生,全心全力,全生命的,就是做这一件事,也可以说是随顺佛、法、僧的教命。
归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要到我欢喜的地方去。从佛法的道理来讲,从黑暗的地方到光明的地方,从苦恼的地方到安乐的地方去,叫做「归趣」。对于现在居住的地方不满意,觉得苦恼,想要离开这里到光明的地方去:叫做「归趣」。而涅槃是光明安乐的地方,是一切圣人、佛、大菩萨、阿罗汉、辟支佛的清净智慧所觉悟的地方。是一切佛教徒所向往的地方,故名「归趣」。
「归依」,「依」这个字,再加上一个「止」字叫「依止」,就是你居住的地方。我们凡夫的思想与内心就在色、声、香、味、触这里活动,在这尘劳的世界里活动,在烦烦恼恼、是是非非、辛辛苦苦的地方活动。但是,一切圣人的清净心,在第一义谛与离一切相的地方住,和我们凡夫不一样的!这个「依」也就是圣人居住的地方,是我们向往的地方,也还是「涅槃」的意思。
我们希望能够成就一个更美好的人生,就要以佛法为生命的归趣。相信佛法了以后,我们明白这个人生是前生的业力的果报,不满意!那可以重新创造,重新好好地栽培善根,将来得到一个更美好的生命,希望我不老、不病、也不死,有更多、更多的微妙的境界只要我们去努力的改善自己都能办得到的。今生的生命是继承往昔业力的结果,而现生的三业行为是开展未来美景的动力!所以应该接纳承担过去;而主要是把握当下,增长心智;开创未来。归依了佛法,像是在无窗无门的暗室中,开了一道大门,门外海阔天空,而不再无可奈何的活着,或是等待救赎!
佛陀时代的在家人,往往在听闻佛说法后,深悟佛法的道理,对佛法不再有疑惑,而产生了坚定的向心力,即刻表白,说从今天起,自己愿意尽此生(尽寿命)「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为修学佛法的在家居士(优婆塞),或者,在说完这些后,更加上说从今日起,「不杀、不盗、不YIN、不欺、不饮酒」,遵守五戒。从这些事例来看,「归依」,可以说是自己对佛法修学的一种承诺,一种宣誓,表示了自己尽这一生都要修学佛法的决心,也表示了自己的一种志向的依止。始得以升华人格增长道心,并自无边的痛苦世界,转趋最终的解脱目标。
什么叫做「归依」?就是「信、愿、行」的意思!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是信实、德、能,信事实,信三宝的实有性,信有功德,信己有能得乐方便。信是心净为性,乐善为业。信为欲依,欲为勤依,在接触佛法,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的时候,会生起一种信愿:我要到佛菩萨居住的地方,到「涅槃」那里去,有这样的信愿,深忍乐欲,欲为勤依,也就会有行动。「愿」会引发「行」,按佛教通常说的话就是「修行」,开始有多少修行了,最低限度你会拜佛、你会念佛名号,你会学习静坐、你会读经,这就是开始行动了。信为欲依,欲为勤依,所以对佛法有了信、愿、行,就具足了「归依」的意思了!如果有人问你:「什么叫做归依?」你可以回答他:「我对于佛法有了信、愿、行,就叫做归依。」
「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菩提心」,实在「发菩提心」的「心」,就是「愿」发「菩提愿」。我们平常这虚妄分别的「心」,有的时候起了贪心,有的时候发了脾气,起了瞋心,或有了疑惑心,有了高慢心,有各式各样烦恼的这个心,就从这个心里面发出了「菩提愿」。就像粪土中长出莲华,这是一件很稀奇、很稀有的事情,十方诸佛皆大欢喜。
「归依」也有救护的意思,在佛菩萨这方面来看,看我们在欲界、色界、无色界里边流转生死。我们有时候跑到天上去享天福,有的时候跑到地狱里去、跑到饿鬼或畜生世界去受苦,或是从三恶道出来又来到人间了。来到人间是比三恶道好一点儿,但是还不如诸天。虽然人间比三恶道好,但不是永久的。或许,忽然间……又跑到三恶道去,老是在这里流转。在佛菩萨来看是很苦恼的地方!
所以,佛菩萨发了大悲心救护我们,从苦恼的地方解脱出来,到安乐的地方去。所以,「归依」就是救护的意思!你若能归依三宝,就能得到佛菩萨的救护了。
在我们这方面来说,我们对于佛法有了信、愿、行,所以叫做「归依」。在佛菩萨那一方面来说,「救护意」是「归依」的意思。
为什么佛菩萨能救护我们呢?因为,我们有信、愿、行了,所以佛菩萨才能救护我们。因为,救护意和信、愿、行意,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在佛菩萨那方面来说,救护意是归依;在我们这方面来说,信、愿、行意是归依意。所以,还是有一点差别。我们在佛法里边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从内心里边有了有了「信、愿、行」,这个时候具足了「归依」的意思。
如果,对于佛法不具足信、愿、行,但是也曾参与「归依」的仪式。因为,我的好朋友劝我归依,我也就参加了这个仪式。或者我的师长信佛,他劝我去归依,我不能违背他的意愿,我也归依;这是信、愿、行的开始,信、愿、行的意思虽不具足,但是信、愿、行开始了,这样就名之为结缘式的「归依」。
若是你本身能对佛法深入的学习,从你的虚妄分别心里边,生出一朵莲华来,生出信、愿、行的功德:这是真实的「归依」。
结缘式的归依,慢慢就会进步到真实的归依,这样也是可以!这两种归依在佛法里边,都是合法的。
事实上由于知道人身难得与人命无常的道理,而人死之后既不是化为乌有,也不是人死为人、马死为马,更不是由便种有力的真神度回天国,实是随各人业力的善恶,流转六道而已。这样认识,已超过了无因和邪因的恶见了,知善恶业果之决定,又知业果通于三世非局一生,于是要求皈依三宝,希求超诸恶道,常生善趣。依此正知正信而皈依三宝的,是为发起善心起因的皈依。进一步若能了知如来所说生死轮回,性皆是若、空、无常、无我,凡夫为无明所迷,妄计为乐。知此苦果,更察苦因;其苦皆从业力所感;更察诸有漏业,由烦恼起;故知有漏业及烦恼,是感众苦之因。若不能断除烦恼制止其有漏业,任凭作何苦行,终不能灭除苦果。唯有依照如来所说八种正道、三增上学、修清凈行,乃能对治惑、业,解脱生死。由此认识唯有皈依三宝、修四谛理者,乃能真实离苦得乐。若能依此正知信皈依三宝,是为成就出世正因的皈依。若能更进一步推已及人,普观一切众生沉沦三有苦海,无有出期,于是发大悲心,愿普度一切众生,同出苦海,誓求成佛,乃能究竟。然此一切道、地之开始,都基于皈依三宝。依此大悲大菩提心故皈依三宝,是为具足最无上正因的皈依。
抉择归依:不求归依
不求归依: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国家治还乱,器界成复毁
众生浮沈于无常的生死苦海,都有求救求护,离苦得乐的欲求,但为什么不求归依?多数以为现世的事情,极有意义,充满福乐。等到面临老病死苦,悲哀失望,再也来不及了!令人沈恋的事很多,主要的有六种:
积聚皆销散的财富:财富是个人所不能自主的,所以佛说:『五家所共』。逢到大水,大火,遇到盗贼,恶王,还有生了不肖的儿女:财富是转眼就完了。积聚财富,不但为了经营与保存,引起种种忧苦,有时财富更成为苦难的直接原因。
崇高必堕落的权位:这是一般所迷恋的。在位时,叱咤风云,得心应手,大有一切由我的气概。然而,崇高「必」然「堕落」。
合会要当离的眷属:或是父母儿女、夫妇的会合,洋溢着家庭的温暖。或是学校中的师生、同学,社会上的同事,意气相投,互相扶助,结成深厚的友情。人是被称为社会的动物,能有亲人益友,共住合作,这是极理想而又安心的事。然而,由亲爱的而变为冤家,这姑且不说。不论是怎样的亲爱共住,总「要当」来分「离」的。一旦生离死别到来,抛下父母,丢下妻儿,孤苦凄惶的各奔前程,谁还顾得了谁呢!
有生无不死的生存: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有生」的,「无」有「不死」的。死亡的事实,铁一般的到处都是,可是人类对于自己,总好像是不会死的。生存,一切才有意义,于是为名为利,争取一切来属于自己。就是口头说到要死,而对人对事,还是毫不觉悟。『人生不满百,常有千岁忧』,这是颠倒的『不死寻思』,永生与长生的邪见,都由此而来。然而,你真听说有不死的吗?
上面四句,是有名的四非常偈。
治还乱的国家:国家对于我们,可说是安全的保护者。国家的强盛繁荣,对于国民的安乐与自由,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有的以为:只要国家强盛,我们便有了着落。可是国家的强盛,不一定等于自己(自己的家)的安乐。不但政治上的派系起伏,不完全以是否忠于国家为标准;而国家一直在一治一乱的流转中,「治」平而「还」为纷「乱」。中外历史,是无可置疑的实证。所以,以国家为唯一依怙,是不正确,不安全的。
成复毁的器界:有的人以为: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的文明,一直在进步中;这就是人生的真正意义,何必为个己着想,求觅空虚的归依?这是见群体而不见个己的偏见!社会文化的进步,姑且看作人生的真正意义。然人类社会的活动,依于所住的「器界」(我们住的世界──地球),是不能离开这一据点的(即使转移到另一世界,也还是一样)。但器世界是在凝「成」而「复毁」坏,坏了又成立的流转过程中。请设想一下:地球一旦坏了,那时的人类文明,人生的真正意义何在?以社会进步为人生真正意义的人物,才是真正空虚的幻想者!
多数人都向外追寻依怙,寻求安全与满足,平安及幸福。有人仰仗金钱;有人求藉药物;有人寄情于美食;有人托身于登山,或是阳光海滩;然而终此一生,我们不断寻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健康长寿、妻贤子孝;更糟的是还有人去寻求饮食男女、声色犬马的低俗享乐。然而由一个站流向下一站,永远在期昐最终 的满足。虽然我们有时或许可能带来短暂的舒解,但就事实真相而言,身心上一时的和享乐,不但没有终止烦恼,反而只更加深了我们的烦恼。依附于无明黑暗,只会陷入更深黯的漆黑之中。
总之,一般人不能引发求归依的热心,是由于迷惑了眼前的短暂意义,在人「世间诸」般「可乐」事上,生起错觉。经上面一一的论究,证明了这些,「无」有一「事」是真正「可依怙」的。世间一切都是非常非乐,那什么才是可归依处呢?
决择归依
不能引发求归依的心,是由于迷惑了眼前世间短暂的快乐意义,要知道世间的乐都是乐少苦多,难得易失,终究会失坏的。世间上的事情,如意的也好、不如意的也好,都是无常法,都是不安隐的,能见到世间过患,不生愿乐,就会找寻一个归依处!
错求归依(归依外道邪教)
不过虽然知道要求归依了,但又经常为外道邪宗所误。佛未成道前,也花了几年时间找寻归依,但在当时印度种种宗教中,找不出一种究竟的真理,最后终于在菩提树下修习止观中,证悟了缘起的真理,而成正觉。现代那么这么多的宗教,林林总总,各个都自己赞叹自己是最好的、最圆满的,最能给人带来平安、快乐、幸福的。到底哪一种最可靠、最究竟呢?我们必须清楚地判断,深入地探索,所归依的对象,是否只是在世俗欲望的迷宫中,能够使你获得满足;还是真正的找得到安乐的来源?是否能为人生带来最大的益处,而不只是功利交换式的依赖祂,取悦祂,求祂的恩宠;或者只是求个精神上的寄托及安慰。
缺乏分辨能力的人,多数以消极的态度,盲目地接受教义而信仰。他们没有哲学思辩能力,对于能够支持其信仰的理论又十分无知,因此当别人询问他的信仰时,会觉得非常不自在。其实如果不能自己亲身审察,并在内心体验其教法的真实性,那只是不愿质疑的教条信仰罢了。这种人经常生活在紧密防备的状态,恐怕遭遇的人事,会粉碎他安稳的精神堡垒。真正的宗教就是智慧之光,不会害怕接触挑战或威胁他的信仰,也不会被困惑不清的心扰乱。宗教能够提供一种内在的纪律,其教义应当能够使人把所有不同的生活中经验都融合起来,形成有意义而连贯的整体,具有更高深又全面的目标,处理的是内在的问题,针对人生最重要的问题寻求答案——如何使自己与他人内心得到真正的安详而离苦得乐。
现在从其他宗教或思想的缺点中,说明他不是真正的可归依处。
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三
复次由五因缘。当知诸天非所归依。何等为五。一由形相故。二由自性故。三由作业故。四由法尔故。五由因果故。
云何诸天由形相故。非所归依。谓由不现见无交议故。由形暴恶有怖畏故。由习放逸有贪爱故。由舍利他无悲愍故。由不了知作与不作。于真实义不通达故。
云何诸天由自性故。非所归依。谓彼诸天漏所随故。性非调善能调御他不应道理。如来永离一切漏故。其性调善故。能调御一切有情。云何如来由形相故是真归依。谓由现见有交议故。由形憺怕无怖异故。由无纵逸离贪爱故。由常不舍利有情事有悲愍故。由善了知作与不作。于真实义善通达故。复由五相唯有如来是真归依。何等为五。一为利益一切有情取菩提故。二能善转正法眼故。三于恩怨诸有情所等心利故。四舍一切家宅亲属摄受贪爱根寂静故。五能善解一切疑故。
云何诸天由作业故。非所归依。谓彼诸天受用诸欲安住为业。损害有情恶业可得。如来广大无垢静虑安住为业。能作有情利益为业。
云何诸天由法尔故。非所归依。谓诸世间及出世间吉祥盛事一切皆依自功力故。若离功力。虽于诸天极申敬事。亦不能得。虽不敬事。但作功力必能得故。
云何诸天由因果故。非所归依。谓诸天身为由能感天业所得。为由供养诸天故得。为无因得。若由能感天业得者。但应归依自所作业。非, 彼诸天。若无因得。应归无因。不应归天。若由供养诸天故。得此诸天身。为当但用供, 养为因。为天为俱。若唯供养天应唐捐随所供养应感天身。若但由天供养徒设。虽不供养天应令彼获得大天身。若言俱甲。谓以供养摄降诸天随所思愿皆令果遂。若尔七种所思果遂不决定故。不应道理。谓供养缘于所摄受。诸信解者于信解缘。于信解事。于能往趣最胜天身。于能果遂最胜富乐。于能灭坏阿素洛等所有怨敌。及于徒没。
其实六道中没有一个是归依处,天界在六道中福报最大,一般人似乎认为是可归依处,但实则不然。
欲界以上的天,叫做梵天,梵是清净的意思,梵天没有YIN欲,也不再贪恋世俗的物欲,在德行方面,他们有慈悲博爱的精神,非常高尚,这在一般宗教中,可说是佼佼者了!据佛经说:大梵天出现,还没有臣民,也还没有欲界──地球等住处。大梵天想有天地,欲界也就渐渐凝成了。想有人,人也恰好出生了。大梵天如独一无二的帝王,所以称为独梵,大梵天以为天地由他而创造,人类由他而出生。由于心他生存的时间较长,不免引生狂谬的知见,便向他的臣民宣说,自己是常住不变,无始无终。印度的大梵天,与基督教的耶和华相类似。他的净行──克制世俗的情欲,与慈爱精神,原是可称赞的,但是狂慢的邪说,奴视一切,成为信我者生,不信我者亡(或下地狱)的大独裁者。如不是夸大狂,增上慢,这位自己流转生死苦海的大梵天王或耶和华,凭什么说创造万有呢?凭什么说常住而无始无终呢?
梵天以上,还有二、三、四禅天,以上还有无色界天。但与人类没有什么接触,只是极少数人能信受奉行,不能成为社会共信的宗教,所以也就不说了。一般的宗教,不外乎鬼神,多神教的大神,一神教。如上所说,都是不离烦恼,不出生死,都还是自救不暇的苦恼众生,所以说也不是归依处。
欲界天共有六天,最下的天是统摄人及一切鬼神的四天王天,四天王天向上起是忉利天(有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六种天界同样有物质的贪欲,包括男女的欲,所以称为欲界天。欲界天和鬼神比起来当然高尚得多,但是因为在物欲的享受中迷失自己,智慧、德行甚至于福报都会慢慢消退,最后必将堕落!
欲天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要算忉利天王释提桓因,他崇尚和平,爱好道德,希望人类进步。虽为了天国的统治,偶尔也发动战争,但宽恕敌人,以不杀为主。他成为多神王国的大帝,通过鬼神而统治人间,与中国传说的玉皇大帝相近。释提桓因曾经请佛说法。可是回去没多久,连佛的开示竟然也全都忘记了。
《法句譬喻经》云:「昔者天帝释五德离身,自知命终当生陶家受驴胎。愁忧自念,三界之中济人苦厄唯有佛!驰往佛所,稽首伏地,至心归命佛、法、僧众。未起之间其命忽终,便入驴母胎中。时驴走,破坏坏器,其主打之,寻时伤胎,其神即还入故身中,五德还备,复为天帝。佛赞善哉!殒命之际,归命三尊,罪对已毕,不更勤苦。佛为说偈,令帝释闻之。达罪福之变,解兴衰之本,遵寂灭之行,得须陀洹道。」
帝释天,自己知道快死了。不幸的是,死后要堕落驴胎中。他忧愁苦恼,去请大梵天王,大自在天等设法;甚至天南地北,山中水边,到处去请问鬼神,与外道仙人,结果是一切徒然。末了,他遇到佛陀,听佛说法,这才救免了驴胎的厄运,还生天国。『欲为苦本』,这种物欲享受而容易堕落的诸天,自身不保,还需要求归依呢!多神教的大神,与一神教的创造神,都非归依佛不可。
那么阿修罗呢?阿修罗是梵语,译为:一、无端正。二、无天。三、无酒……等。无端正者,修罗类种,男丑女端,故曰无端正。无天者,净名疏云:「此神果报最胜,邻次诸天而非天,又无天故曰无天。无酒者,在法华疏云:修罗于四天下采华,酝海为酒,鱼龙业力,其味不变,于是嫉妒,誓愿断酒,故云无酒。」阿修罗道常居海岸海底,或居半须弥山岩窟,其宫殿华饰庄严,怀猜疑嫉妒的心,常好斗战。由此可知阿修罗道是一种多猜疑、嫉妒心、好斗战,也不是我们的归依处。
而人呢?除了修学圣道的佛弟子以及已证悟的圣者,大多数都是颠倒妄想的凡夫众生,所以也不是我们归依处。
三善道都不是皈依的地方,三恶道的地狱、饿鬼、畜牲,当然也不是皈依处了。但是,一般人迷信神通感应,因此也有归依鬼神的。我们中国的传说,天神,地祇,人死为鬼后有功德的也成为神。因此有各式各样的神,如风、雷、雨神,山神,地神,树神……,还有山精木怪,魑魅魍魉等鬼怪。但佛经说:鬼是饿鬼;神是四大王众天所统摄的,主要是夜叉,罗剎,那伽(龙),摩[目侯]罗伽(蟒神),迦楼罗(金翅鸟)等,或是大力鬼王,或是高等畜生。还有基督教所传的魔鬼(大龙,蛇),鬼灵,生着翅膀的天使等。少数的鬼神,的确有一些功德,有一些神通,也有向善而为高级天服役的。在某种[因缘下,的确能给人以多少助力,所以常为人所崇拜。信仰者恳求他赐福,或求他驱逐邪恶,或者请求不要伤害。要知道鬼神都充满烦恼,他们的德性,有时还不及人类;特别是有些鬼神瞋恚成性,嗜好杀害,因此他们所要人类供给的,是牺牲──血肉,甚至要求以人为牺牲。如人而不恭敬供养,或者冒犯了他,就会用残酷的杀害来报复──狂风,大雨,冰雹,瘟疫等。这等于人间的黑社会的大哥,在你不幸时,也许会拔刀相助,慷慨解囊,可是你可不能得罪他,或者使你就此落入罪恶渊薮。鬼神的崇拜者,每每为了得罪鬼神,弄得家败人亡,敬鬼神而远之都还来不及,所以鬼神也绝对不是我们归依处。
有人相信儒家,儒家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所以「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僥辛。」要有义利之辨、要惩忿窒欲,因为虽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但:「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是读书明理之人,要「见贤思齐」;而贤人还要效法圣人。但是「圣人有所不知」,故又要希天。所以正统儒家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鞭策自己向贤圣大路上迈进的。
孔夫子周游列国,过曹国往宋国时,司马桓魋(ㄊㄨㄟˊ)要杀孔子,孔子说道:「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这话的意思是:老天爷赋与我德行上天──或说上帝──命令孔夫子到人间来宣扬仁义道德,教化人间),我是上天的使者,老天爷若不同意,你桓魋是不能杀我的。(《论语》〈八佾〉也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对照这两段话,看出孔子之德不是修来的,而是天老爷给他的,或者说是自然有的;但是天老爷没有给社会大众道德,他们要自己努力地学习、修行才能够有道德;这正是儒家的思想。唯独孔夫子得天独厚,这是不平等的,并且与佛法缘起的教义不符合。佛法认为: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都需要自己努力的学习、修行,而后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佛法不说有一个人是自然就有道德的。我不知道儒家的学者如何看待这两段文字的不公平,希望有机会能得到儒家学者的解释。
而孟子也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闲,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在《尚书》〈大禹谟〉说到人心与道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大意是:「人心惟危」,人类受了情欲的冲动,想求得肉体的安适,这种物质的贪求不已,可能发生种种的危险。「道心惟微」,微妙难思的道心,就是契合天理的心。中国一向重视这二者的协调综合,「允执厥中」。以道心制人心,不偏向于情欲;以人心合道心,不偏重于理性。到了理学家,也许受了不了义的佛法---真常唯心论的影响,以为「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而主张去人欲,存天理。
此中未曾说明何者为天,似乎归诸于形而上、不可知。与耶回创世之天不同。
其实这与佛洛依德之说法类似:
本我-人类天生有追寻快乐,避免痛苦与不安的本能。
超我-循着本我而产生的行为常会不恰当,此时便会出现超我,就是将所受的教诲内化而成道德感。
自我-在本我与超我之间会发展出自我,扮演调节两者的桥梁,协助个人管理情绪,使人能够以适当的方式得到心理所想要的…
至于道家则是认为:「天道法,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者,即是依据宇宙万有的自然法则,不用矫揉造作,任性无为,便是他们做人向上的目标。立身处世,若不遵循自然法则的发展,就会颠倒错乱,一切的痛苦困难就接踵而来。
但是「希圣希天」也好、「道法自然」也好,面对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迈向死亡却是无可奈何。儒家说「未知生,焉知死。」,孔孟之道,对于做人处世、立功、立德,的确有他的好处,可是缺乏光明的愿景,不能鼓舞一般人向前迈进。庄子说:「生为徭役,死为休息。」道家认为死亡是回归自然,也是不谈来生的。因此影响了中国人对于生死的观念及态度,将死亡视为一种无奈的自然现象,稀有深入探究其因者。如果一死就没有了,完全没有来生,我们心中会有一种空虚与幻灭的难过。事实上生命是一期一期的不断展开,生死未尽,会无限的延续下去的,而众生都有生命延续的爱着﹙后有爱﹚。尽管你认为死了就完了,而下意识却并非如此。年青体健的人,憧憬着未来,似乎对于死亡从来就不会重视;但是病重或衰老的人,意识到死亡的威胁,总是想尽办法,希望能转好,希望生命又会延续下去。众生对生命的爱恋贪着,是超过一切的。当濒临死亡时,心中会有种种的不舍、放不下、害怕失去,以及因恐惧、疑惑未来会断灭所引起极大的怖畏,悲哀。到了真的活不下去时,绝对会希望未来的相续存在。
如果不知来生会相续而只想到迟早迈向死亡;或是因感觉到世间的无常是如此地令人沮丧,而不知无常代表着无限的可能性,只是愿不愿意去改造自己。难怪所得到的答案,尽是消极放弃式的人生苦短,而只能不甘心地梦想抓住永恒,或者及时享乐,借着纵情诗酒来麻痹自己。
基督教神学的人性说
基督教的神学说,人可分为三类:
体,即生理本能的,如纯为肉欲的发展,想到什么就任性地作去,全受肉体的欲望所支配,这是堕落的,与兽性相近。
灵──神性,上帝赐给人类的灵性,是尽美尽善的。如能依这灵性而活动,即得主(上帝)的济拔,而上生天堂,永生不死。
魂,上帝将灵性赋与人类,灵性与身体结合而产生的是魂。虽不是纯属于情欲的,但也与神性相隔,这有点近于真妄和合而有的识性。
神学的人性分析,以为人类专向肉欲(物质)的方面去追求,必定堕落;向灵性的力面去发展,必能生天。
其实天主教、基督教与回教都宣说:信神的死后生天国,不信的、作恶的堕地狱。他们认为世界万物是由上帝在六天之内创造出来的,因此着重由现世而到未来,是不谈生前的二世论。如徐光启相信上帝后,就把一件件自然灾害解释为是上帝对于人类堕落的惩罚,把个体的变故与个体是否信仰上帝以及虔诚与否结合起来,于是上帝的拯救成了个体信仰生活的核心,个体在世俗社会中受益自然是上帝的眷顾,因而必须进一步信仰上帝;但反过来说,个体在社会中受损,则是上帝的惩罚,因此也还是必须进一步信仰上帝。这种不谈过去生的因,现生的贫富贵贱、苦乐寿夭、千差万别,而只说这是神的旨意,是无法说明事实的。即使谈来生,只是假想的永恒,仍然要看神的旨意。
然而许多的哲人并上帝赐予的灵性,更难以接受信我得永生的说法:
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相信:「懂得掌握人生,渴望活得美好的人,生命意义将与岁月同增。」
派克医生(M. Scott Peck)说:「生活是艰难的,但勇于改变,就能让生命丰富。」
爱因斯坦:「生命是最奥秘美好的事物,唯有对它渴求与热情,才能充实生活的每一天。」
弗洛姆认为人应该以生活创造力来使自己的生命富有意义,并运用理智与爱的力量来为自己做最完全的发挥(引自Rainer,1995)。
马斯洛则认为人是透过自我实现来体验人生的意义,而一个能自我成长的人,能应用其创造力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并同时将自己带进高峰的体验中(引自Lowry, 1973)。
罗洛梅(May,1953)意义感的获得是以个体为中心而创造出自我的最高价值,并且能够体认到自己的意向,以及感受到自己有自由意志去做抉择与爱的力量。
意义治疗大师法兰克 (Frankl,1963)认为人生的意义是展现在回应现实生活中随处所预见的状况,并且寻找与实践自己所独一无二的生活使命,进而藉此让自我经历其终极意义。
但是再怎么样积极的创造自我,自我实现,掌握人生,充实生命,追求人自以为是的成长;但仍然无奈地面对生苦,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乃至五盛阴苦。
唯物论:弱肉强食的天演进化,违反道德庸俗的功利主义。
一世论,断灭论:丧失人性的尊严,产生幻灭的悲情。
二世论:无圆满解释千差万别的众生相。来生只是假想的永恒。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一(<<般若部8>>p.866.1 ~ p.866.2)
如有智人能善思惟,观察生死险道之中,莫能过于无所依怙。譬如大海舟船而无商主,其中有情,多所漂溺,涌浪洄澓,破坏沈没,种种诸难,常有忧患。求于吉祥无上船师以为依怙。又诸有情于生死中常多恐惧,所以求于力势之人而为恃怙。不被怨贼之所侵害,纵彼怨贼有大狂力,为此之人依附王者,而彼怨贼必无更能作损害者;又彼怨贼既见力势,永舍怨心顺从正化。一切有情亦复如是,各作是念谁能与我作归依处,除其衰患,令得安乐。于此三界五道之中,天龙、药叉、阿苏罗、迦噜啰、健达婆、紧捺罗、摩怙洛迦、人非人等诸众之中,而求觅之无有能为作归依者。所以者何?彼诸天等,自未能免生死羁锁,烦恼系缚流转三界,无量无边众苦吞啖,诸怖畏事,以贪欲网之所缠缚,况能为我作归依处。又诸天等常被甲冑斗战之具,心怀怖畏彼阿苏罗,而况于人及余诸趣?以是观察三界六道,无有堪能拔济我者,以是应当归依佛法僧,除佛法僧,更无有能救护我者。一切有情若欲求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涅槃乐者,应当归依佛法僧宝,以是因缘令诸有情归佛法僧。
归依者的条件
《广论》说,归依的对象必须具足四个条件,第一:他本身已经彻底解决生死苦恼的问题,否则他自顾不暇,又怎么能来教导救护我们呢?第二:他必须懂得如何来教导救护我们。有很多人自己虽然解决了生死问题,但并不懂如何去帮助别人,即使求他也没办法。第三:他不但必须懂得如何救助、教导我们,还得有大悲心愿意做这件事。如果没有悲心,他可能会说:「对不起,我今天没时间帮你忙。」第四:真正能得救的人,是依教奉行的人,不论你对他好或不好,他都会救你。
瑜珈师地论卷第六十四 摄决择分中闻所成慧地
谓由五处观察所归,乃可归依。一由身业清净故,二由语业清净故,三由意业清净故,四由于诸有情起大悲故,五由成就无上法故。
问归依有几种?何缘但有尔所归依?齐何缘故说能归依?云何修行归依之行?何等归依所得功德。
答归依有三种,谓佛法僧。四缘故有尔所归依,一由如来性极调善故,二于一切种所调能调善方便故,三具大悲故。四以一切财而兴供养未将为喜,要以正行而兴供养乃生欢喜,由如是故彼所立法,彼弟子众皆可归依。
齐四缘故说能归依。一知功德故。二知差别故。三自誓愿故。四更不说有余大师故。
三宝
为什么佛、法、僧被尊称为三宝呢﹖佛法僧三通称宝者,具六义故:
一、 世间难得。无善众生,百千万劫不能得故。四者难遇—如吉祥宝希有难得;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业障有情亿劫难遇。
二、 离垢。以离一切有漏诸行,极明净故。二者无垢—世间胜宝清净光洁不杂尘秽;佛法僧宝亦复如是,悉能远离烦恼尘垢。
三、 威德。具六神通,威德自在,有势力故。六者威德—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伏诸怨;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五者能破—如如意宝能破贫穷;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破世间诸贫苦故。
四、 庄严世间。以能庄严出世间法故,亦能庄严世间。八者庄严—如世珍宝庄严王宫;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庄严法王菩提宝宫。
五、 胜妙。是出世间法极最上故。九者最妙—如天妙宝最为微妙;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超诸世间最胜妙宝。三者与乐—如天德瓶能与安乐;佛法僧亦复如是,能与众生世出世乐。七者满愿—如摩尼珠随心所求能雨众宝;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满众生所修善愿。
六、 不可改异。以得无漏圣道、世间八法,不能倾动、恒不变故。一者坚牢—如摩尼宝无人能破;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十者不变—譬如真金入火不变;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世间八风不能倾动。
具此六相故名为宝。
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也有详细说明,有五百长者请问佛陀:「世尊,我等今日闻佛法音,得悟三宝利益世间,然今不知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愿佛解说显示众会及未来世敬信三宝一切有情,永断疑网得不坏信,令入三宝不思议海。」 佛陀告诸长者:「譬如世间第一珍宝具足十义,庄严国界饶益有情,佛法僧宝亦复如是。
一者坚牢—如摩尼宝无人能破;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二者无垢—世间胜宝清净光洁不杂尘秽;佛法僧宝亦复如是,悉能远离烦恼尘垢。
三者与乐—如天德瓶能与安乐;佛法僧亦复如是,能与众生世出世乐。
四者难遇—如吉祥宝希有难得;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业障有情亿劫难遇。
五者能破—如如意宝能破贫穷;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破世间诸贫苦故。
六者威德—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伏诸怨;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
七者满愿—如摩尼珠随心所求能雨众宝;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满众生所修善愿。
八者庄严—如世珍宝庄严王宫;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庄严法王菩提宝宫。
九者最妙—如天妙宝最为微妙;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超诸世间最胜妙宝。
十者不变—譬如真金入火不变;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世间八风不能倾动。
佛法僧宝具足无量神通变化,利乐有情暂无休息,以是义故,诸佛法僧说名为宝。」
三宝细说
《显扬圣教论》卷第六:
(三宝)差别者。谓由六种因故三宝差别应知。一由相故。二由业故。三由信解故。四由行故。五由随念故。六由生福故。
由相故差别者。自证觉相是佛宝。证觉果相是法宝。由随他教正修行相是僧宝。
由业故差别者。转正说业是佛宝。烦恼苦断所缘境业是法宝。增勤勇业是
僧宝。
由信解故差别者。谓于佛宝应亲近敬事。于正法宝应信敬作证。于诸僧宝应同法共住敬信亲近。
由行故差别者。谓于佛宝应起延请迎接承事供养行。于正法宝应起如理方便修习行。于诸僧宝应起互共受用财法行。
由随念故差别者。于三宝所应各起别行随念。如经中说。此薄伽梵如来应正等觉。乃至广说。
由生福故差别者。谓于佛宝依一有情生最胜福。于正法宝依增上法生最胜福。于诸僧宝依多有情生最胜福。
(<<瑜伽部31>>p.510.3 ~ p.511.3)
佛宝
【佛、薄伽梵者,谓: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瑜伽师地论》把“无上士”与“调御丈夫”合为一,将“佛”与“薄伽梵”离而为二;而《大智度论》则把前者离之为二,不加“薄伽梵”;也有其他经论开“无上士、调御丈夫”为二,而合“佛、世尊”为一的。开合虽有不同,通称为十号则一。
“佛”,完整的古印度语音应为“佛陀”(Buddha),是“觉悟”或“增广”的意思。一是约断德圆满:断尽一切烦恼及习气,“断尽烦恼障和所知障,觉慧增广”;二是约悲德(恩德)圆满:悲愿深切,普度一切众生,“为救护彼无知睡眠所昏迷之有情,令其觉悟”;三是约智德圆满:“对于一切所知境界,妙智增广”。智德:具一切种智,觉了一切法的共相、自相,不但具般若慧,自己得解脱,也能以方便慧让众生得解脱。:
断德:。
也含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思。自觉,拣非凡夫的不觉;觉他,拣非二乘圣人的自觉;觉行圆满,拣非菩萨修因,觉行未圆满。断德、悲德、智德三种德具足圆满,号称“佛陀”。
凡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普遍而正确的觉悟──正遍知;慈悲、智慧,一切功德,到达圆满的境地,就称为佛。单说佛,不是指那一位佛,而是通指三世十方的一切佛。释迦牟尼佛为创觉的立教者。佛住世时,生活起居,与一般人相仿佛。既不是神,也不是神的儿子或使者,他是真挚的人类导师。本师释迦牟尼佛,就诞生在印度的迦毗罗国释迦种族。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他也有妻有子。出家后,参学、修行,终于成了佛。他常在摩竭陀国的王舍城,憍萨罗国的舍卫城等,弘扬正法。到八十岁的时候,在拘尸那地方入灭。照这历史上千真万确的事实来看,佛那一样不是在人间的。释迦牟尼佛,不是天神,不是鬼怪,也从不假冒神子或神的使者。他老实的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瑜伽师地论 (卷38) T30,p0499.3云:又诸如来,略有十种功德名号随念功德,何等为十?谓薄伽梵、号为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
“薄伽梵”(Bhagavan),也是古印度语音译,有“破坏”、“具有”二义。显示佛能破除四魔,于破四魔中尤以破除天魔为最。谓佛在菩提树下,破除魔军而成正觉,号“薄伽梵”。又“薄伽梵”具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六义而得名。汉文经典专就“尊贵”一义译称“世尊”。六义广如《佛地经》说。《瑜伽师地论》就破与具二义而说,即“能破诸大力军众,具多功德,名薄伽梵”。
言无虚妄,故名如来。
已得一切所应得义,应作世间无上福田,应为一切恭敬供养;是故名应。
如其胜义觉诸法故;名正等觉。
明、谓三明。行、如经说止观二品。极善圆满,是故说名明行圆满。
上升最极,永不退还;故名善逝。
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类染净相故;名世间解。
一切世间唯一丈夫,善知最胜调心方便;是故说名无上丈夫调御士。
为实眼故,为实智故,为实义故,为实法故,与显了义为开导故,与一切义为所依故,与不了义为能了故,与所生疑为能断故,与甚深处为能显故,令明净故,与一切法为根本故,为开导故,为所依故,能正教诫教授天人,令其出离一切众苦;是故说佛名天人师。
于能引摄义利法聚,于能引摄非义利法聚,于能引摄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遍一切种现前等觉;故名为佛。
能破诸魔大力军众,具多功德;名薄伽梵。
《大智度论》卷2:「婆伽婆名有德,先已说。复名阿婆磨(asama),(秦言无等);复名阿婆摩婆摩(asamasama),(秦言无等等);复名路迦那他(lokanAtha),(秦言世尊);复名波罗伽(pAraga),(秦言度彼岸);复名婆檀陀(bhadanta),(秦言大德);复名尸梨伽那(ZrIguNa),(秦言厚德);如是等无量名号。父母名字悉达陀,(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法故,是名为佛。应受诸天世人供养。如是等得名大德、厚德。如是种种,随德立名。」
两足尊
1. 两足就是人类,人类中的最尊胜者,就是佛。
2. 两足是福慧与智慧的圆满。
法宝
「教、理、行、证」是「法宝」,三藏十二部的语言文字是法、诸佛所证觉的诸法实相是法,修行的道也叫法。
诸佛所证之正法
法者「持」也。「持」就是能保持不变,不变的就是真理。正法即涅槃,微妙不可思议,是最安隐的地方,不会令你失望的。在一切离欲中最尊最胜,故说「离欲尊」。包括三法印、一实相印。佛时常说:「是法非佛作,亦非余人作」,道与悟证的寂灭法,本无所谓佛出世或不出世,都是这样。
佛告慈氏当知第一法宝。即是摩诃般若解脱法身。
修行的道:古仙人道(古佛修行的常道)。
复次慈氏应知第二法宝者。谓即戒定智慧诸妙功德。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此三十七法与前清净法宝而为方便。云何方便。以修此法而能证清净法身。当知此即第二法宝。
语言文字之三藏十二部
复次慈氏云何名为第三法宝。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妙法蕴。调伏纯熟有缘众生。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弟子。一闻于耳皆悉忆持。摄为五分。一素咀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
怎能使法宝常在人间流行呢?为圣教已隐没者重开显;未隐没者倍兴盛──其方法是「忆念采集」与「抉择问答」。是将已生传的佛法以忆念、采集的方式,使之流传,以供契机者学习。隐而不显者,则以问答抉择的方法,使教义明朗增显。而圣教即指教、理、行、果。有人教导、研究、修行、切实的依教奉行,而表现于身心中,乃至证果,佛法即显,反之则为隐。
【正法者,谓:善说梵行。初善、中善、后善、妙义、文巧。纯一、圆满、清净、鲜白。】
“正法”是标指佛所说圆满教法。“善说”是总赞佛所说法之功德。谓:佛如所证理说如实法,以无倒句义显示正理,能令所化有情离妄证真,故名善说。
《瑜伽师地论》(卷八三)谓佛说法:一、文句圆满,二、于圆满文句中能善现等觉义,称为善说。“梵行”是指佛所说正法,即八圣支道。佛说八圣道法,有被称为佛的“根本*轮”,有情闻者依之修习,能引生戒定慧,断除烦恼,是能趣入无上涅槃之方便大行,故名“梵行”。故《瑜伽师地论》亦着重言:“梵行者,谓八圣支道”;并指出于八圣支道外的三十七道品法,为“余梵行”。
“初善”到“文巧”,是显佛所说教法之种种功德。戒是一切功德之根本,佛所说法,无一不与戒蕴相应,故曰:“初善”;又《瑜伽师地论》称:“初善者,谓听闻时生欢喜故”。复次佛所说法,无一不与定蕴相应,以定蕴是引发毗钵舍那之所依止,是处于戒、慧二蕴之中间,故曰:“中善”。《瑜伽师地论》称:“中善者,谓修行时,无有艰苦,远离二边,依止中道故”。复次佛所说法,无一不与慧蕴相应;慧蕴从戒、定二蕴生,它是对治烦恼及烦恼习气,能断除烦恼及烦恼习气之利剑,故曰“后善”。《瑜伽师地论》称:“后善者,谓极究竟离诸垢故,及一切究竟离欲为后边故”。佛运用说法言教,于中所诠显之义理,是圆满无倒,能引发闻者惑断智生,获得利益安乐,故名“义妙”。如《瑜伽师地论》说“义妙者,谓能引发利益安乐故”。“文巧”,谓佛说法,所运用的文句语言,圆满无缺,即本经称为具足“语言清净,音声和美”的语言功德,以是说法,其文自巧。《瑜伽师地论》谓:“善缉缀名身等故,及语具圆满故”,曰“文巧”。
“纯一、圆满、清净、鲜白”者,《瑜伽师地论》称八圣支道是此“纯一等四妙相之所显说”;在藏文译世亲菩萨《庄严经论释》中,称此四妙相为梵行四德。
云何称“纯一”?谓佛所说法与外道偏执苦乐、断常等邪见而起无义邪说不相同;佛是恒说中道,显示正理,利乐有情的。是以《瑜伽师地论》说:“纯一者,谓不与一切外道共故。”也是说,八圣支道是佛教三乘共法,对外道邪说则是不共法。
云何称“圆满”?谓佛说八圣支道法,是能概括对治一切烦恼之法门,亦能总摄一切法门中之最胜义理,故《瑜伽师地论》说:“圆满者,谓(于文字)无限量故,(于义)最胜故。”
云何称“清净、鲜白”?谓依佛法八圣支道修习而生起戒蕴防护六根,从而生起定蕴能伏诸地烦恼,慧蕴能断除诸地相应烦恼及随眠。解脱自地烦恼的曰“清净”,解脱上地烦恼的曰“鲜白”。又《瑜伽师地论》(卷九八)指有学声闻见道、修道断惑逮得无漏曰“清净”,无学声闻生死漏尽、不受后身曰“鲜白”。故《瑜伽师地论》(卷八三)说:“清净者,谓自性解脱;鲜白者,谓相续解说”。
僧宝
僧宝者亦有三种。
一者第一义僧。所谓诸佛圣僧如法而住。不可睹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无能烧害,不可思议。一切众生,良佑福田。虽为福山,无所受取。诸功德法,常不变易。如是名为第一义僧。
第二圣僧者。谓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辟支佛向辟支佛果。八大人觉三贤十圣。如是名为第二僧宝。
第三福田僧者。所谓苾刍苾刍尼等。受持禁戒多闻智慧。犹天意树能荫众生。又如旷野碛中渴乏须水。遇天甘雨霈然洪注应时充足。又如大海一切众宝皆出其中。福田僧宝亦复如是。能与有情安隐快乐。又此僧宝清净无染。能灭众生贪瞋痴暗。如十五日夜满月光明。一切有情无不瞻仰。亦如摩尼宝珠能满有情一切善愿。如是名为第三僧宝。
僧:僧伽(sajgha),和合众,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体。和合:事和与理和。
理和:理和同证,是佛弟子证到的真理(法或涅槃),内容是彼此完全一致的,通于在家出家的圣者。
事和(六和敬)
1. 见和同解(思想)
2. 戒和同遵(戒律规制) 和合的本质
3. 利和同均(经济)
4. 身和共住
5. 语和无诤 和合的表现
6. 意和同悦
僧伽:众中尊。从自修到身心清净来说:僧伽是使我们得安乐得清净的殊胜因缘,是陶贤铸圣的大冶洪炉。从利他的宏扬佛法来说:僧伽是指推动佛法、住持正法的集体力量。
【圣僧者,谓:正行、应理行、和敬行、质直行。】
“圣僧者”,标出三宝中具足种种功德的僧宝。僧而称圣,拣别凡夫僧,是指出家比丘、比丘尼已证有学或无学声闻与初地以上菩萨。见理断惑,乃名为圣。以包括菩萨僧故,别行本此句作“大乘僧者”。
以下,即略举圣僧所应具之功德:
云何为“正行”?谓总括三乘圣者善能修习戒定慧三增上学之德。《瑜伽师地论》(卷九四)说,“若于三学起正行时,即能超越(当来)如是三事”,所谓三事,是指于“三学起邪行时,便不堪任超越疾病、衰老、夭殁”。诸圣僧者,已住修道位故,能于三学中时起正行。
云何为“应理行”?谓初果声闻、初地菩萨,已断见所断惑,已证入真如空理;从是于修道位中所修诸行,皆应于理。《瑜伽师地论》(卷八四)说言,“应理行者,住果有学者”;又言“应理行者”,是其“正道及果灭行”。
云何为“和敬行”?谓三乘圣者和合共处所修之“六和敬法”,即慈身业、慈语业、慈意业、利共受用、戒共受持、见共修学。《集异门论》(卷一五)名此为“六可憘法”,指出一一行皆“能发可爱,能发尊重,能发可意;能引可爱、尊重、可意悦意,摄受欢喜,无违无诤,一趣”。《瑜伽师地论》(卷八四)说“和敬行者,是其无学;由彼唯于大师(指佛)正法及学处等深恭敬故”;而且说“与六坚法而共相应”。
云何“质直行”?调“修习八圣支道是质直行”。《瑜伽师地论》说言:“质直行者,如其圣教而正修行,无谄无诳,如实显现。”
《大智度论卷》第三:云何名僧伽?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一一树不名为林。除一一树亦无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为僧。除一一比丘亦无僧。诸比丘和合故僧名僧。是僧四种。有羞僧,无羞僧,哑羊僧,实僧。云何名有羞僧?持戒不破。身口清净。能别好丑。未得道。是名有羞僧。云何名无羞僧?破戒。身口不净。无恶不作。是名无羞僧。云何名哑羊僧?虽不破戒。钝根无慧。不别好丑。不知轻重。不知有罪无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诤。不能断决。默然无言。譬如白羊乃至人杀不能作声。是名哑羊僧。云何名实僧?若学人,若无学人。住四果中。行四向道。是名实僧。是中二种僧可共。百一羯磨说戒受岁种种得作。是中实声闻僧六千五百。菩萨僧二种。有羞僧,实僧。以是实僧故余皆得名僧。以是故名比丘僧。
归依「僧宝」应有的态度:
敬僧:内心的诚敬,语言文字的赞叹、身体的礼拜,四事供养。莫呵僧:见有不如法的僧人,可以向僧团提出意见,让僧事僧决,切勿随便呵毁僧伽全体,或者呵毁一人或少数人。莫衡量僧:勿妄生分别,说长说短,应平等护持。此意非指僧尊俗卑,而是在缘起的世俗谛之中,仍要有伦理观。
一个在家居士学佛多少年了,「我皈依佛、皈依法,不皈依僧」,信二宝,信佛、信法不信僧,就因为出家人不争气,尽干些莫名其妙的事儿,这就表示佛法的衰相。在家居士,对于佛法有欢喜心,要皈依三宝,但说「我皈依佛、皈依法、我不皈依僧」,这话说有道理吗? 其实这句话是没有道理的。第一,知道这个居士懈怠,不学习佛法,会说出这种外行话。什么是僧宝?文殊菩萨是僧宝,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地藏菩萨,这一切得圣道的大菩萨都是僧宝;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摩诃迦叶尊者、须菩提尊者、摩诃迦旃延尊者、毕陵伽婆蹉尊者,这些大阿罗汉都是僧宝。你相信佛法几十年了,「我不皈依僧宝!」你这句话对不对?你轻视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你轻视地藏菩萨啊?你敢轻视吗?说是:「我不皈依僧宝,不是指这个说的,我指凡夫僧说的。」也不应该说这句话,你不要轻视凡夫僧。当然,僧宝,这个「宝」指圣僧说,不是指凡夫僧说的;但是凡夫僧也不可以轻视的,就算是他犯戒,你也不可以轻视他呀!有什么道理不可以轻视呢?他在佛法里面他受戒了,他受过戒,他也学过经论,他每天上早课、上晚课,在佛法里面有几十年的栽培善根了,不管是一生、二生、三生、四生、千生、万生以后,决定可以得圣道。你可以轻视他吗?不可以轻视的呀!你不要只看一时,只看今天,不要,你要看远一点。
三宝歌
人天长夜、宇宙黮暗、谁启以光明? 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 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 昭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 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 净德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槃城。 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 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 修行证果、弘法利生、焰续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 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凡是佛弟子,当随时忆念所皈依的三宝功德,培养自己对三宝的虔诚信敬心;从而辗转深刻地对三宝功德加深了解和体会,引生滋长自己善法之欲;从而发起精进勇猛之行。由忆念三宝功德,生善法欲、起精进行故,行者也能如实学习佛陀断除一切过失、证得一切功德,是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忆念三宝功德,是佛陀弟子纯洁信仰、修学佛法的基本法门。初学佛法的人必须地了解到三宝功德,才能够树坚信幢,起饶益行。
六随念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六
六随念者。云何为六。答一佛随念。二法随念。三僧随念。四戒随念。五舍随念。六天随念。
云何佛随念。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于世尊所。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广说乃至佛薄伽梵。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念随念别念忆念。念性随念性别念性不忘性。不忘法性心明记性。是名佛随念。
云何法随念。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谓佛正法善说。乃至知者内证。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见为根本。证智相应广说如前。是名法随念。
云何僧随念。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僧。谓佛弟子具足妙行。广说乃至无止福田世所应供。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僧。见为根本证智相应。广说如前。是名僧随念。
云何戒随念。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戒。谓此净戒无缺无隙。广说乃至诸有智者称赞无毁。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戒。见为根本。证智相应。广说如前。是名戒随念。
云何舍随念。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舍。谓我善得无染财利。我于悭垢所缚众中。能离悭垢心无染着。舒手惠施所有财物。弃舍财物心无所顾。分布施与心无偏党。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舍。见为根本证智相应。广说如前。是名舍随念。
云何天随念。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天。谓有四大王众天。有三十三天。有夜摩天。有睹史多天。有乐变化天。有他化自在天。若有成就无倒信戒闻舍慧者从此舍命得生彼天。我亦成就无倒信戒闻舍慧善云何不得当生彼天。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天。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念随念。别念忆念。念性随念性。别念性不忘性。不忘法性心明记性。是名天随念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四:又有二种具足随念六行差别。能令心没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欢喜。谓归依具足随念。有三种行。证具足随念。有三种行。于佛法僧随念之行。名归依随念。于趣涅槃行。趣资财行。趣生天行。随念之行。名证随念。
佛随念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二 大正藏26册 p458
云何佛证净?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证心净。是名佛证净。若能于此。劝励安立。当知是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佛证净中。
佛证净即「佛随念」,就是这么一样一样的念「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的功德,叫做「佛随念」,不只是念佛的名号。当然要比念佛的名号力量是更大。
法随念
云何法证净?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谓佛正法善说、现见、无热、应时、引导、近观、智者内证。
所言此者。谓此欲界或此世界此赡部洲。又言此者。谓即此身持等持躯等躯聚得自体。又言此者。谓此处生。佛及弟子。诸仙牟尼。诸聪睿者。善调伏者。善调顺者。又言此者。谓即于此教授教诫善说法中。是故言此。言圣弟子者。圣谓佛法僧。归依佛法僧。故名圣弟子。
以如是相随念法者。谓以此相此门此理。于正法所。起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故名为以如是相随念正法。
言善说者。谓佛所说。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故名善说。若佛世尊。非苦说苦。非集说集。非灭说灭。非道说道。可非善说。以佛世尊。苦说为苦。集说为集。灭说为灭。道说为道。故佛正法名为善说。
言现见者。谓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于现法中。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名现见。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非现法中。即入苦集灭道。现观世尊正法可非现见。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于现法中。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佛正法名为现见。又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于现法中。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故名现见。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非现法中。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世尊正法。可非现见。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于现法中。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故佛正法名为现见。又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于现法中。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故名现见。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非现法中。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世尊正法。可非现见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故佛正法名为现见。
言无热者。谓八支圣道。名为无热。所以者何。热谓烦恼。八支圣道中。一切烦恼。无得无近得无有无等有。故佛正法名为无热。
言应时者。谓八支圣道。名为应时。所以者何。由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名应时。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后方入苦集灭道现。观世尊正法可非应时。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佛正法名为应时。又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故名应时。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说随眠道。后方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世尊正法。可非应时。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故佛正法名为应时。又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故名应时。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后方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世尊正法。可非应时。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故佛正法名为应时。
言引导者。谓八支圣道。名为引导所以者何。以八支圣道习修多修习。能于苦集灭道。现观能引能导能随能逐。故佛正法名为引导。
言近观者。谓八支圣道。名为近观。所以者何。以八支圣道修习多修习。能于苦集灭道。如实知见苦集灭道。故佛正法名为近观。
智者内证者。佛及佛弟子。名为智者。世尊所说苦集灭道。智者自内知见解了正等觉为苦集灭道。故佛正法。名智者内证。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证心净。是名法证净。若能于此劝励安立。当知是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法证净中
随念僧
云何僧证净。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于僧。谓佛弟子。具足妙行、质直行、如理行、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于此僧中。有预流向。有预流果。有一来向。有一来果。有不还向。有不还果。有阿罗汉向。有阿罗汉果。如是总有四双八只补特伽罗。佛弟子众。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智见具足。应请应屈应恭敬无上福田世所应供。所言此者。谓此欲界。或此世界。此赡部洲。又言此者。谓即此身持等持躯等躯聚得自体。又言此者。谓此处生。佛及弟子。诸仙牟尼。诸聪睿者。善调伏者。善调顺者。又言此者。谓即于此教授教诫善说法中。是故言此。言圣弟子者。圣谓佛法僧。归依佛法僧故名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僧者。谓以此相此门此理。于诸僧所。起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故名为以如是相随念于僧。
言妙行者。谓世尊说有四种行。一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三乐迟通行。
四乐速通行。佛弟子众。于此中行。故名妙行。又世尊说有四种行。一不安隐行。二安隐行。三调伏行。四寂静行。佛弟子众。唯行后三。故名妙行。
质直行者。谓八支圣道。名为质直。所以者何。以八支圣道不迂不曲不回质直平坦一趣。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质直行。
如理行者。谓八支圣道。名为如理。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如理行。又世尊说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及正定并资并具。名为如理。如世尊言。此一趣道。令诸有情。皆得清净。超诸愁叹。灭诸忧苦。证如理法。谓圣正定并资并具七圣道支。名圣正定资之与具。何等为七。谓初正见。乃至正念。以圣正定。由七道支。引导修治。方得成满。故说名圣正定资具。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如理行。
法随法行者。谓涅槃名法。八支圣道名随法。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法随法行。又别解脱名法别解脱律仪名随法。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法随法行。又身律仪语律仪命清净名法。受持此法名随法。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法随法行。
和敬行者。谓佛弟子众。一戒一学。一说一别解脱。同戒同学。同说同别解脱。受具百岁。所应学处。初受具者。亦于中学。初受具者。所应学处。受具百岁。亦于中学。如受具百岁所应学法。初受具者。亦如是学。如初受具者所应学法。受具百岁。亦如是学。佛弟子众。能于此中。一戒性。一学性。一说性。一别解脱性。同戒性。同学性。同说性。同别解脱性。名和敬行。又佛弟子众。互相恭敬。互相推让。于长宿者。起迎合掌。慰问礼拜。表相和敬。佛弟子众。如是而行。名和敬行。
随法行者。谓八支圣道。名为随法。佛弟子众。于中随顺游历涉行。名随法行。
三宝类别
通常所说的三宝多指住持三宝,所谓住持三宝就是要能承先启后、续佛慧命,使佛法在人世间薪火相传。其实由不同层面展现三宝的甚深意蕴,除了世俗事相之住持三宝外还有胜义真实之理体三宝。普通信众学佛,往往执着住持三宝,却忽略了理体三宝,不曾由表及里地深入其中,即使虔诚有加,学佛也难有进展。
世俗事相三宝又可分为:佛住世时之化相三宝以及佛灭度后之住持三宝两种。
化相三宝:这是唯有佛陀住世应化之际才有的相状,所以称为化相三宝。
佛宝:在印度应化于世,八相成道而至入灭的释迦牟尼佛。
法宝:佛所开示的教说(四谛、缘起、涅槃等)
僧宝:随佛出家的凡圣僧众。
住持三宝:是佛灭后,佛法流传于世间时的三宝,依此而归向于真实的三宝。
佛宝:以玉石、金属、木雕、土塑或纸画,不同材质的佛像。
法宝:三藏十二部或古今大德开示、著述的法义。
僧宝:剃发染衣的出家五众。
佛陀入灭之后的佛教,端靠住持三宝延续佛法的慧命,传布佛教的教义。化相与住持三宝,虽然不是究竟意义上的三宝,但都是佛法住世间的具体形相;我们今天能够修学佛法,便源于事相之三宝。必须以此为归依对象,从而更深入一层而论究到真实的归依处。
胜义真实(理体三宝)即无漏功德清净法界,是真实的归依处,。
无漏功德:(不与烦恼杂染相应,也不为烦恼杂染缘起)
依声闻法来说:
佛宝: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法宝:正法或涅槃。
僧宝:四双八辈等有学、无学的无漏功德。
依大乘法来说:
佛宝:是无上菩提所摄的一切无漏功德。(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妙圆镜智)。
法宝:正法或涅槃。
僧宝:菩萨(含摄声闻、辟支佛)的无漏功德。
清净法界:
离垢清净、本性清净。无漏的有为功德,称为离垢清净,无漏的无为功德,不但是离垢清净,在杂染中也还是本性清净的。
佛宝:究竟圆满所显的最清净法界(摄得体相业用)。
法宝:遍十法界而不增不减,无二无别的法界、真如、实相等。
僧宝:少分显现的清净法界。
一体三宝,理体三宝,常住三宝,都不过此一意义的不同解说。
依俗契真,事理无碍
从佛法化导世间,利益众生来说,不但应该归敬于真实的三宝功德,亦应归敬于世俗事相的住持三宝(化相三宝)。但是若只归依世俗事相的住持三宝则易流于形式的崇拜;而专重于理体的真实三宝对初学者来说恐过于抽象高深,或有未证理体三宝,便以只信理体三宝为理由,而不敬住持三宝的,那是本末倒置,执理废事了!因而流于实在应该先归敬于世俗事相的住持三宝,藉此表显真实三宝的功德,依此再由浅入深慢慢事理无碍,进向胜义真实的三宝。
三宝之中,虽以佛为最尊最贵,法为最高最胜,却以僧的地位最重最要。佛陀入灭之后,佛教的道场,要由僧宝来住持,教义要由僧宝来传播,信徒,要由僧宝来接引。僧人之中,固然有龙蛇混杂,我人归依,不妨择善而从,但于恭敬供养之心,则应一律平等。佛经中说,虽是破戒比丘,仍足为人天之师,所以不得分别高低,更不得妄加批评。
菩萨三归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七(<<释经论,毗昙部26>>p.54.3 ~ p.55.2)
发心菩萨先应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从三归所得功德。皆应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次,归依佛法僧,菩萨所应知。菩萨应当如实善解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问曰。云何名为归依佛。
答曰:不舍菩提心,不坏所受法,不舍大悲心,不贪乐余乘,如是则名为,如实归依佛。
菩提心者。发心求佛不休不息不舍是心。
不坏所受法者。谓菩萨各受所乐善法戒行。是行应行是不应作。若应诸波罗蜜。若应四功德处。如是等种种善法。为利益众生故。受持修行不令毁缺。
大悲心者欲度苦恼众生为求佛道乃至梦中亦不离大悲。
不贪余乘者。深信乐佛道故。不贪声闻辟支佛乘。
有是法故。当知如实归依佛。
问曰。云何名为归依法。
答曰:亲近说法者,一心听受法,念持而演说,名为归依法
说法者于佛深法解说敷演。开示善恶断诸疑惑。常数亲近往至其所。供养恭敬一心听受。以忆念力执持不忘。思惟筹量随顺义趣。然后为人如知演说。以是法施功德。回向佛道。是名归依法。
问曰。云何名为归依僧。
答曰:若诸声闻人,未入法位者,令发无上心,使得佛十力,先以财施摄,
后乃以法施,深信四果僧,不分别贵众,求声闻功德,而不证解脱,是名归依僧, 又应念三事
声闻人者成声闻乘。未入法位者。于声闻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发佛道心而得十
力。若入法位者终不可令发无上心。设或发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罗蜜中尊者须菩提所说。已入正法位。不能发无上心。何以故。是人于生死已作障隔。不复往来生死。
发无上心先以财施摄者。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所须之物摄。出家者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杂香涂香摄。在家者以摄因缘生亲爱心。
所言信受然后法施。令发无上道心果。
僧者四向四果。众者于佛法中。受出家者相。具持诸戒未有果向不分别。如是僧以离恩爱奴故名为贵僧。信乐空无相无愿。而不分别戏论。依止是僧名为归依僧。
求声闻功德而不证解脱者。
知是僧持戒具足,禅定具足,智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三明六通心得自在有大威德。舍世间乐出魔境界。利誉称乐不以为喜。衰毁讥苦不以为忧。常行六舍,得八解脱随佛所教。
有行道者有解脱者行一道者。破二种烦恼。善知三界。善通四谛善除五盖。安住六和敬法。具足七不退法八大人觉。舍离九结得声闻十种力。成就如是诸功德者。名为佛弟子众求如是功德。不求其解脱。何以故。深心信乐佛无碍解故。是名归依僧。
复次若闻章句文字法。即得念实相法。名为归命法。若见声闻僧即念发菩提心诸菩萨众是名归依僧。见佛形像即念真佛是故归依佛。
归依三宝的体用:以信愿为体,以自力、自依止、法依止为用!
齐四缘故说能归依。一知功德故。二知差别故。三自誓愿故。四更不说有余大师故。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是信实、德、能,知差别故:信三宝的实有性。知功德故:信有功德。自誓愿故:信己有能得乐方便。信是心净为性,乐善为业。信为欲依,欲为勤依,有这样的信愿,深忍乐欲,也就会有行动。「愿」会引发「行」,所以对佛法有了信、愿、行,就具足了「归依」的意思了!
当然「归依」有救护的意思,在佛菩萨这方面来看,看众生在三界里边流转生死,发了大悲心,愿意将众生从苦恼的地方救护出来,到安乐的地方去。所以,「归依」就是救护的意思!
四、更不说有余大师故。
为什么佛菩萨能救护我们呢?因为,我们有信、愿、行了,所以佛菩萨才能救护我们。因为,救护意和信、愿、行意,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在佛菩萨那方面来说,救护意是归依;在我们这方面来说,信、愿、行意是归依意。所以,还是有一点差别。我们在佛法里边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从内心里边有了有了「信、愿、行」,这个时候具足了「归依」的意思。
若是你本身能对佛法深入的学习,从你的虚妄分别心里边,生出一朵莲华来,生出信、愿、行的功德:这是真实的「归依」。
知善恶业果决定、通于三世,于是皈依三宝,希求超诸恶道,常生善趣,是为发起善心,善因的皈依。依照如来所说八种正道、三增上学、修清凈行,乃能对治惑、业,解脱生死。由此认识唯有皈依三宝、修四谛理者,乃能真实离苦得乐。若能依此正知信皈依三宝,是为成就出世,正因的皈依。普观一切众生沉沦三有苦海,无有出期,于是发大悲心,广修二种资粮,愿普度一切众生,同出苦海,誓求成佛。依此大悲大菩提心故皈依三宝,是为具足最无上正因的皈依。
「行」以自力、自依止、法依止为用:归依三宝的主要意义,不在于成为三宝的眷属,不是信仰的满足;偶像的崇拜;情感的寄托;权威的依赖。归依三宝是心智的净化;生命的解脱,是自己对佛法修学与实践的承诺。佛弟子趣向圣者之流的佛法修学,是从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开始,然后深入地思惟正法,按部就班地实践正法而成就的。其中,所真正能依靠的,是正法,以及自己对正法努力的听闻、思惟与实践,也就是「自力、自依止、法依止」。
如佛般涅槃时,于俱夷那竭国萨罗双树间,北首卧,将入涅槃。尔时,阿难亲属爱未除,未离欲故,心没忧海,不能自出。尔时,长老阿泥卢豆语阿难:「汝守佛法藏人,不应如凡人自没忧海!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相,汝莫愁忧!又佛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受事。汝当问佛:佛般涅槃后,
[问1] 我曹云何行道?
[问2] 谁当作师?
[问3] 恶口车匿,云何共住?
[问4]佛经初作何等语?如是种种未来事,应问佛。」
阿难闻是事,闷心小醒,得念道力助,于佛末后卧床边,以此事问佛。
佛告阿难:
「[答1]若今现前,若我过去后,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云何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于是比丘内观身,常当一心智慧,勤修精进,除世间贪忧;外身、内外身观,亦如是;受、心、法念处,亦复如是。是名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
[答2]从今日,解脱戒经即是大师;如解脱戒经说身业、口业,应如是行。
[答3]车匿比丘,我涅槃后,如梵法治 ;若心濡伏者,应教《删陀迦旃延经》,即可得道。
[答4]复次,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宝藏,是藏初应作是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某处树林中。』何以故?过去诸佛经初皆称是语,未来诸佛经初亦称是语,现在诸佛末后般涅槃时亦教称是语。今我般涅槃后,经初亦应称如是我闻一时。」
归依三宝后之正行
正信归依三宝绝不是想「因信得救」,而以为无所修持便能离苦得乐。三宝只是教示修行者的道路方向而已,解脱生死,必要自修,若不修行终不解脱,这个过不在三宝而唯在自身。如《佛遗教经》云:“当自精进无令空过,后致有悔,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归依三宝主要是因为信受佛法僧三宝实德能,进而依止三宝,一定要从善知识的教导中学习真理道德的规律,以增进自己的福德智慧,使自己依人生正道而向上向解脱、转邪向正、转迷起悟的、转凡成圣,向于究竟的归宿。若自己不修学佛法,怎么能达到其目的?!
《长阿含》〈游行经〉:「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归依三宝,是深切明了苦集灭道,必须依靠自己努力来完成,而非仰赖祈祷祭祀高级存在体而获得。修行人必须去实践的,但要真正了解它并不容易。大家处于急功近利的社会中,个人利益优先、自私心作祟,包括无因果观念越来越多,崇拜名利主义者在世界各处流行,使我们的内心处处不安宁,人人生活紧张,颠倒妄想恐怖。天天生活在这三恶道中,认假为真,因为无明糊涂造业,贪、瞋、痴三毒越来越多。内心的冲突也越演越烈,导致不能自依止,到处求寄托求依靠,演变出迷信、邪见、消极的信仰处处都是,甚至连佛教也被波及,被误解为神格化、迷信邪说、消极的宗教。那么归依三宝之后,要做些什么事呢?
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三说了八件事──两个四种正行。
当知归依有四正行。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若有成就此四正行乃名归依。当知复有四种正行。一诸根不掉。二受学学处。三悲愍有情。四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
当知归依有四正行。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若有成就此四正行乃名归依。
第一四种正行: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一、归依后应常亲近善知识,必由师长渐次指导方能有进益故。二、依师愿为学法,故必常常听闻正法,要由闻法,乃能了知何者应断,何者应修,断修关要,非自臆度所能了知故。三、闻正法已,应自审谛如理思维,必以现量比量等观其是理非理,乃能引起定智,非唯听闻便能决定故(听闻只能引生闻慧,思维方能引生思慧)。四、既善思维,了知其是理非理。如知苦谛真是苦,惑业真是招感生死之因等,则须如所知者而起正行,渐由戒定慧三学,或资粮、加行等五道,进求断除烦恼,解脱生死,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当知复有四种正行。一诸根不掉。二受学学处。三悲愍有情。四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
归依于三宝,即立愿参加这觉济众生的宗教运动,或作一般的在家众,或作特殊的出家众,以坚定的信仰来接受、来服从、来拥护,从事佛法的实行与教化。所以一旦正式归依,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有一种不可旁贷的责任,须渐学渐修调伏烦恼。应该时时观察自己的心,检视内心能作(因)与所生(果)之间的历程。「我的心现在正在做什么?什么样的冲动正升起?当我像这样做时,后果会是什么?」烦恼之起,多由根随境转,引起非理作意而生,故防护根门之根律仪,是为初学佛者第一要着。
其次,要进一步受学学处:佛陀在遗教经训示弟子:「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所以应当随自己能力,学习如来所制戒律,如果戒律不守,老是犯戒而造新罪业,我们又将如何得学佛之益而解脱烦恼呢?当戒不清净时,要经常礼佛忏悔,以期消除罪障,令戒还净。
随佛学者须修悲心。我幸今归依三宝,了知世事无常而复得知正趣解脱之道,然此世间于我有恩众生,处此苦海,竟无知觉,实在可悲。我须发心精进学佛,进度一切众生。
由知三宝殊胜功德故,则知唯有三宝是无上福田。又知众生所受苦乐皆随业感故,唯修福业乃能得乐。今我值遇如是无上福田,应随力随时供养三宝,修诸福德资粮。
又涅槃经说归依三宝后,有三学处应当修学:第一自归依佛后,应当思维唯佛如来是我大师,其余世间天神如大梵天王、忉利天王等皆非真归依处,故皆不应再行归依。第二自归依法宝后,应对一切众生常起悲悯心,不应故意损恼有情。第三自归依僧宝后,应与正如正见之善友共住共学,不应与邪知邪见不信三宝外道邪众共住。如经云:“若归依三宝,是谓正近事,终不应归依,诸余天神等;归依正法者,应离剎害心;归依于僧伽,不共外道住。”
又《归依六支论》说,归依三宝后,有三事应知:一、谓归依佛宝后对于代表如来住世利生之形像,不论其泥塑木雕,大小好丑,皆应恭敬,起大师想。二、归依法宝后对于如来所说教法,下至一四句颂,皆应恭敬起正法想。三、归依僧宝后对于一切佛弟子众,不论其持戒、犯戒、有修行、无修行,只要受持如来所遗之僧相,皆应恭敬,起僧宝想。遇破戒僧,应如是念:五浊恶世中,多诸圣者,为普利一切恶行众生故,示现同事,非我辈肉眼凡夫所能识别,应以凈心视之,于已有益无损。如论云:“应于形像颂,及诸碎黄布,信解为大师;亲口所说法,不谤应顶戴;凈未凈诸人,应观为善士。”
阿底峡尊者所传之教授中,又说归依三宝后有六种学处,应随修学:一、应常时随念三宝功德差别,数数归依,二、应常时随念三宝大恩,恒修供养。三、应常随学三宝大悲,方便接引诸余有情令受归依。四、随作何事皆应先供养三宝,发愿祈祷,不作世间诸邪方便。五、应善了知归依三宝殊胜,昼三次、夜三次,勤修归依,六、轻如戏笑,重至宁舍身命,绝对不说“弃舍三宝”之语言。
归依三宝的仪轨
归依三宝的仪轨,在释迦佛住世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规范。例如佛陀初成正觉后第一个三归弟子是耶舍的父亲;他仅仅在佛前说:“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便算受了三归依。不过另有记载,佛在未度五比丘之前,世上还没有比丘僧宝,佛曾为两个商人及龙王授归依,即唱三归,要他们归依未来僧。《婆沙》(1,506中):「受三归,若不称其中之一宝,不成三归。」可知三宝是一体,归依佛归依法而不归依僧,便不成其为归依。
《四分律卷第三十二》:「……(耶输伽父)至佛所白言。大沙门。颇见我子耶输伽不。佛言。汝今且坐。或当见汝子。耶输伽父念言。此大沙门甚奇甚特。乃见慰劳如是也。时耶输伽父。礼佛足已在一面坐。世尊渐与说法。令发欢喜心呵欲不净。赞叹出离为乐。即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见法得法成办诸法。自审得果证已。前白佛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自今已去尽形寿。不杀生乃至不饮酒。是为最初优婆塞三自归耶输伽父为首。」
耶舍又作耶输陀、耶输伽,意为名闻、善称。他是中印度波罗奈国大富长者善觉之子,因厌离俗世而出家,诣释尊于鹿野苑,在五比丘之后,成为佛陀第六位弟子。后来,其父母及妻子亦归依三宝,是为最早成为优婆塞、优婆夷者。参见《毗尼母经》卷一、《出曜经》卷二十九。),
受授三归是翻邪归正,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行者入圣道的根本。三归的功用,正破三邪(外道邪师、邪法、邪众),济三途(地狱、饿鬼、畜生),接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出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法以此三归为本,通发一切戒品及诸出世善法,不同世间善法也。
归依三宝的种类共有五种:
一、翻邪三归—最初进入佛门。
二、五戒三归—信佛之后加受五戒。《毗尼母经卷第一》(1,802中):「优婆塞者,
不止在三归,更加五戒,始得名为优婆塞也。」
三、八戒三归—六斋日受持八关戒斋。
四、十戒三归—沙弥(尼)受十戒。
五、具足戒三归—比丘(尼)禀受大戒。
《毗尼母经卷第一》(1,802中)三归有二种: 1.为受五戒、十戒、八斋故受三归,乃至为受二百五十戒故受三归 2.直受三归(所以尔者,当尔之时,佛未制二百五十戒,乃至八斋。以是义故,直说三归得受具[足戒]也)。《婆沙》(1,506中):「若不受三归,不得五戒、八斋、十戒。」凡是受戒,必有三归。最初入佛门,固须三归。加受五戒、八戒、十戒,皆以三归为得戒而纳受戒体,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虽以羯磨法受戒,但在受戒之中,没有不行三归依的。另有受大乘菩萨戒者,在忏悔与发愿之前,也必先受三归。因此虽说三归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其实三归之中含有戒义)。《善生经》云:「若不依三宝受戒,是名世戒,是戒不坚固如『彩色无胶』。是故我先归依三宝,然后受戒。若终身受,若一日一夜,所谓优婆塞戒,八戒斋法。」
归依词共为三归三结,现在照抄如下:
我某甲(法名或本名均可),尽形寿归依佛。尽形寿归依法。尽形寿归依僧。(说三遍之后)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也说三遍)
前面三归说三遍,便是三归依戒的正授,后面的则为三归的三结。归依的紧要关头,便在三说三归的正授之时,纳受三归依的无作戒体,也就在此正授之际。最好能于正授三归之时,作一种观想:说第一遍三归依文的时候,由于自己的发心功德,感得十方大地震动,并有功德之云,从十方地面冉冉上升;说第二遍三归依文的时候,十方涌起的功德之云,徐徐汇集于自己的头顶上空,结成华盖之状;说第三遍归依文的时候,此一云集的华盖,即成漏斗之状,缓缓下注于自己的顶门之内,遍满于全身,并由身内扩展出去,使自己的身心,随着功德云的扩展弥盖,而充塞于十方世界──到此为止,自己纳受了三归的戒体,自己的身心,也跟戒体的功德一样,与宇宙同等体量了。试想,如此的归依,该是何等的神圣和庄严啊?
如果不能作如此的观想,最低限度,也得将归依词听得明明白白,说得清清楚楚,这是绝对不能马虎的。所以弘一大师在《律学要略》中曾说过一段非常恳切的话:「无论出家在家之人,若受三归时,最重要点有二:第一、要注意归依三宝是何意义。第二、当受三归时,师父所说应当十分明白,或师父所讲的话,全是文言不能了解,如是决不能得三归;或隔离太远,听不明白,亦不得三归;或虽能听到大致了解,其中尚有一二怀疑处,亦不得三归。又正授之时,即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说,此最紧要,应十分注意:以后之“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是名三结,无关紧要;所以诸位发心受戒,应先了知三归意义。又当正授时,要在“归依佛”等三语注意,乃可得三归依。」
以此可见,三归虽然简单,要想如实得到三归的戒体,却也并不容易,我们相信,准此而论,如今有许多的三归弟子,是没有得到三归的,如果自知没有得到三归,不妨请求各自的归依本师或另请他人,重新增授一次。这在集体数十人或数百数千人的大规模归依仪式中,是最不可靠的,唯其种种善根而已。
《善见论》云:「并须师授,言音相顺,若言不出,或不具足,不称名,不解故不成。」归依三宝仪轨中的词句实在不难,但在归依之前最好先能熟读及思惟其义,因为一般受归依的人,多半是在归依当时,由归依师念一句跟一句,但是有时由于归依师口齿不清,或由于对于归依三宝的意义讲解不详尽,或是所说的是文言文不能了解;有时由于归依者自己心散乱或紧张,或是隔的太远,听不明白;乃至归依仪式之后竟还不知道归依词的内容是什么,或尚有一二怀疑之处。按理说,那样的归依是不成其为归依的。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一》(1,506中):「若受三归,或时先称法宝,后称佛者。若无所晓知,说不次第者,自不得罪,得成三归。若有所解,故倒说者,不成三归。」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六》:「不得先归依僧,后归依法、佛;亦不得杂说。若师教言,归依佛。弟子语不正,言归依佛,亦成受。若师教言,归依佛。弟子言,归依佛,亦成受三归。若师与弟子,语俱不正,言归依佛,不成受三归。若师教归依佛。弟子答言尔,或语不出口,或逐语不具足,皆不成受三归。」
归依以事相的三宝为主,所以应该恭敬供养一切佛菩萨的圣像,一切佛教的典籍,一切佛教的出家人。不过我们的本师佛是释迦牟尼,我们的本师僧是归依师,为了报恩,偏重于本师佛与本师僧,也是人之常情。但如若只以本师佛为佛,其他诸佛就不是佛,那是违背佛教的;同样的,如果只敬归依师而不敬其他的一切僧,像只种一块田,而荒芜了千万块田,也是不对的。
从宗教情绪的养成和培植上说,受戒的仪式愈隆重,愈能激发虔诚之心,受戒的要求愈严格,愈能使人生起神圣庄严之感。求受三归,本来只要请求一位归依师,在佛前三说三结便可。为了郑重其事起见,明末南京宝华山的见月律师,编了一部“三归五戒正范”,那是比照菩萨戒乃至具足戒的传授仪则编写的,这本书直到现今,仍在流通,并且仍为大多数的归依师们作为蓝本。
依据《三归五戒正范》共有八个项目:
一、敷座请师—由受归依者为师敷设法座,列供香花,灯烛整齐,再去礼请归依
师升座。
二、开导—开示三归依的意义。
三、请圣—迎请十方三宝,证明受归,以及护法龙天,监坛护戒。
四、忏悔—忏悔往昔业障,以求身口意的三业清净之后,纳授无杂、无染的三归
戒体。
五、受归—三归三结,并发三誓(断恶、修善、度众生)。
六、发愿—发无上菩提之心,愿度一切众生。
七、显益劝嘱—说明三归的功德殊胜,并嘱依教奉行。
八、回向—将此受归的功德,回向给一切沈溺的众生,速脱生死,早生佛土。
注:
一、敷座—比丘不得站立为白衣说法,所以要敷座。
二、开导—示知三宝的意义,所以要开导。
三、请圣—归依师是代表三宝为人授归依,故应请圣。
四、忏悔—为求重做人,故应忏除前愆。《事钞》云:「以信邪来久,妄造非法。
今创(刚开始)归投,必(须)翻邪业。从生死际至涅槃际中间罪业,皆除灭。」《阿含经》云:「于受前忏悔罪已受(三归)法,谓从无始生死边至涅槃际,一切罪业皆清净。」
五、受归—三归(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结(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
僧竟)与三誓,是受归的重心,故为在所必行。《济缘》云:「前三归是发善
法体,三说竟时得。后三结者,嘱受叮咛,令持在怀,不滥承奉。如经云:
『归依于佛者,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天神。』」
六、发愿—三归共分三品
上品—发心自度度人,中品—只顾自己了生脱死。下品—只求不堕三途而仍生在人天者。所以劝导发心,也是必要的。
七、显益劝嘱—为了增益精进之心与坚固之志,故应显益劝嘱。
八、回向—为了长养不自私的慈悲襟怀,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是必然的。
说起来,受三归依,唯有如此,才算郑重其事而圆满究竟。唯此三归正范,以目前来说,也不切于实用,因为其中所用的文字。皆是文言,虽然行文典丽高雅,如果归依师食古不化,升座说归依时,照本宣读,那对受归依的人是无法吸收的,既然无法吸收,也就不得归依了,所以弘一大师对此,也有批评:「宝华山见月律师所编三归五戒正范。所有开示多用骈体文,闻者万不能了解,等于虚文而已;最好请师译成白话。」
归依后失去归依戒法的情形
《善生经净三归品》云:
(一) 受三归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以是因缘,失于三归。
(二) 若有造作种种杂业,为受乐故,修于善事,如市场法,其心不能怜悯众生,如是之人不得三归。
(三) 若人信其(神)能救一切怖畏,礼拜外道,是人则失三归依法。
《佛法是救世之光》说到:『堕落无间地狱的极重恶业,经中说到二类:(一)、十一种恶业。如《十轮经》(卷三)说:「造五无间及近五无间四根本罪,并谤正法,疑三宝等二种人。……于此十一罪中,随造一种,身坏命殁,无余间隔,定生无间大地狱中」。此十一种重罪,分五无间,四根本戒,及谤正法与疑三宝──三类。』
疑三宝:三宝──佛法僧,是佛弟子的归依处。归依三宝,受了净戒,不论出家在家,若于三宝外还信其他外道鬼神,疑与佛同等,或胜于佛;见外道典籍,赞为胜于三藏十二部;归依外道邪众,对佛教出家僧众无信心。这与佛法不相应者,都是以疑三宝而表现出不信的行为。例如一些神佛不分的,归依三宝而又主张什么三教同源五教合一的谬论,以为一切宗教都是教人行善,皆可信仰,即是叛教。
释尊告诉舍利弗:过去的毗婆尸、尸弃、毗舍浮──三佛的梵行不久住;拘楼孙、拘那含牟尼、迦叶──三佛的梵行久住。原因在:专心于厌离,专心于现证,没有广为弟子说法,不为弟子制立学处,不立说波罗提木叉;这样,佛与大弟子涅槃了,不同族姓的弟子们,梵行就会迅速的散灭,不能久住。反之,如为弟子广说经法,为弟子们制立学处,立说波罗提木叉;那末佛与大弟子去世了,不同族姓的弟子们,梵行还能长久存在,这是传说制戒的因缘。「正法久住」或「梵行久住」,为释尊说法度生的崇高理想。要实现这一伟大理想,就非制立学处,说波罗提木叉不可。
戒为圣道之基,戒为无上菩提本,【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由上来《佛遗教经》这段话便知持戒之功德。
「毗奈耶〈戒律〉因缘所生」,戒律是依于「为善得福,为恶得祸」的因缘果报建立的。其用意在保护我们这一念心在造因时,能谨慎思考未来的善恶果报而因此止恶修善,严持戒律才不至于随着烦恼情绪的意气用事,而将来后悔莫及。因此,是要「择善固执」,还是准备「自食恶果」,就端看个人的智慧了。
从广义的“信”来说,戒的力用是止恶行善,然此决非靠着条文规章之约束,而是要从内心之净治而来。而内心之清净,主要是来自对三宝、四谛深刻的信解,而起誓愿修学,而引发之增上力,而产生护持自心、使心不犯过失而又能行善的功能。
五戒表解
杀戒
释名 断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命,是曰杀生。堕胎胎儿死犯杀戒。自杀亦犯杀戒,与杀人罪同。
制意 一、由杀害生命,罪业深重,不堪入道。
二、杀害众生,违背大悲心故。
三、背恩养故,众生皆我过去生中父母故。
四、伤善缘故。后生结冤,不相度故。
五、悉具佛性,应敬不轻,岂可杀害。
六、违背菩萨无畏施故。
七、乖四摄行故。以杀害众生则不得摄化故。
八、杀生夺命,超过盗其所有一切极多极贵之珍宝钱财故。
九、依众生故,乃得成佛,杀生何依。
十、三世诸佛法尔不杀生故。
次第 一、人道应具恻隐之心,菩萨万行,以大悲为本,为存人道及万行之本,先需戒杀。
二、有情所重,莫过性命,为救物命,先制杀戒。
具缘 具五缘成犯: 是众生、众生想、 起杀心、兴方便、命断。
轻重 有逆罪、重罪、轻罪之分:
一、杀父母、和尚、阿阇黎、阿罗汉为逆罪。二、杀人为重罪。
三、杀畜生为轻罪。又就一、能杀心(痴重、瞋贪次之。)二、所杀生。三、所用杀法;罪报轻重不同。
开遮 开缘有三:
一、为救多数之人。
二、为救三乘圣贤,以慈悲心杀害凶徒,宁自犯戒堕入地狱,而不令此恶人犯五逆罪。
三、狂乱心(即严重之精神病)见火而捉如金无异,见粪而捉,如栴檀无异,乃名为狂。较此轻者仍为非狂,犯戒则得重罪。
果〈犯〉报 杀生
一、堕三恶道。二、若生人中,多病短命。三、所感外物,皆少光泽,不久住故。四、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五、心怀恐怖。
六、恶梦。七、众生憎恶。八、命终之时,狂怖恶死。
果〈持〉报 戒杀
一、戒杀即维修无畏施。二、慈心增上,烦恼减少。三、断灭瞋心,蠲除热恼。四、少病、长命。五、众生亲近,鬼神守护。
六、常无恶梦,寝觉快乐。七、解除怨结,广结善缘。八、无恶道怖,命终生天。九、于未来世,富贵自在。十、受持五戒,若念佛发愿,则必往生净土。
盗戒
释名 不与而取他物,名之为盗。类分多种:
一、偷取,二、劫取,三、骗取,四、胁取,五、讹赖取,六、抵谩取
赌博、偷税皆犯盗戒。印刷品邮件附信,亦犯盗戒。
制意 一、业道重故。谓犯偷盗重罪,岂堪入道。
二、犯国法故。古今各国无不禁盗。人天大小乘戒悉制为重。
三、被盗之人,焦虑忧恼,或致失命。
四、违六度背四摄。以彼法先令布施,以度摄众生。今则反盗众生财物,违背彼法故。
五、坏人信心,破灭佛法故。(五戒悉同)
次第 一、约十善业及十恶业,皆先杀次盗。
二、杀盗二罪,先害正报,次损依报。反之断恶修善,则应先不害正报,次不损依报。
具缘 一、有主物,二、有主物想,三、有盗心,四、是重物(值银八分以上),五、兴方便,六、举离本处
轻重 有极重、重、轻之别:
一、盗十方僧物,现前僧物者,其罪重于杀八万四千父母及五逆罪。二、盗三宝物,师长、父母、发菩提心人之物罪重。盗国营公有财物者罪重。盗物值八分银者犯重罪。三、八分银以下中罪、轻罪。
又就被盗之人苦恼多少,罪分轻重。
开遮 开缘有五:
一、与想(以为人已与己也),二、己有想,三、粪扫想(极贱之物),四、暂用想,五、亲厚想
菩萨见恶官盗贼,夺他财物,以慈悲心,随力所能,罚治夺取,还所有主,不犯。
果〈犯〉报 偷盗
一、堕三恶道
二、若生人中,贫穷下贱,或多资财,而不得自在使用。
三、苗稼房屋,遭水火霜雹等灾。
四、他人失物,于己生疑。
五、身常受苦,心怀忧恼。
果〈持〉报 戒盗
一、资财盈积,而不散失。二、多人爱念,信任不疑。
三、善名流布,十方赞叹。四、处众无畏,人不敢欺。
五、身心安乐,命终生天。
YIN戒
释名 染情逸荡,污秽交遘,名不净行。与己妻之外一切男女,犯不净行,是名邪YIN。受五戒居士应严戒之,又居士若自发心,亦可戒正YIN,名梵行优婆塞(期间久暂,随自发心)
制意 一、YIN欲能系缚众生,不令解脱。令众生造种种业,受生死苦。为众恶之源,生死之本。
二、损自德行故,染心看者,越毗尼罪,何况身犯。
三、业道重故,若犯邪YIN,不堪入道。
四、乱静心故。谓欲火喧心,令失正念正定,不得涅槃,障正菩提。
五、入魔网故。经云此YIN欲者,是众魔境界。
次第 菩萨利生,以戒杀为先,因杀生极为违背利生故。自利修行,以戒YIN先,因YIN念染污净心,障生定慧,引生众恶,受生死苦,极违背自利故。
具缘 一、是众生。二、是正境。三、有染心。四、起方便。五、与境和。
轻重 就心、境、数,罪报轻重不同:
甲就心,贪心罪重,瞋痴次之。
乙就境,与尊重之人,亲人犯YIN,罪重。
丙就数:(前轻后重)
暂犯即止,二、 数犯乃断,三、 数犯数断,四、 犯而久续。
开遮 开缘有三:
一、若睡眠无所知觉。二、若不受乐。三、无有YIN意。
在家居士为化众生,心净如佛,可开方便。
受八关斋戒日或菩萨戒居士。于六斋日应戒正YIN。
出家僧众唯遮无开。若犯手YIN,或故意摩触,皆犯YIN戒中轻罪。
果〈犯〉报 邪YIN
一、堕三恶道。二、若生人中,妻不贞良。
三、眷属不得随意。四、YIN欲为因,生死为果。
生死者,包括三苦八苦,即自生至死,一切诸苦。以及死生生死,轮回之苦。
果〈持〉报 戒YIN
一、诸根调顺,永离喧调。易修禅定,得真实慧。二、人天尊敬,诸方赞叹。三、戒邪YIN者,未来生中,父母、宗亲、妻子、眷属、孝有贞顺,纯洁无杂。
又离于女人无有过失,令诸众生,无复染爱。
四、戒正YIN者,当来成佛,得马王阴藏相。(佛三十二相之一)
五、解脱生死,早证菩提。
妄语戒
释名 心口相违,言不称实,欺诳他人,名曰妄语。亦摄恶口(骂詈)
两舌(离间语)
绮语(华美浮词,无义利语)
制意 一、业道重故。妄语之人,不堪入道。
二、诳惑人故。回惑人心,恼害他人,欲造恶业,妄语在先。
三、实语益故。言语正直,心地坦白,易得解脱。
四、鬼神弃故,诸天鬼神,舍弃不护。
次第 前三为身业在先,此为语业在次。然语业易犯,且分四种,罪报亦重。
具缘 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起诳心。四、覆实事。
五、言明了。六、前人解。
轻重 有逆罪、大妄语罪、小妄语罪之分:一、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及破羯磨僧,破转*轮僧,为逆罪。
二、妄言证声闻菩萨果位,犯大妄语中重罪。
三、妄言见鬼见神,持戒清净,能习禅定,善通三藏,证世间四禅八定,犯大妄语中轻罪。以上三种,淆乱正信,害正法眼故为大妄语。
四、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言不闻,不闻言闻。觉言不觉,不觉言觉。知言不知,不知言知。实有言无,无言实有。皆犯小妄语
开遮 大妄语开缘有三:
一、增上慢人。二、若说果位不言自证。三、若戏笑说,谎说。
小妄语开缘:为救护众生剧苦及性命,或为佛法而自无恶心。
绮语开缘有二:
一、为止息他人悲伤、忧愁、恼怒故。
二、为摄护他人令信佛法故。
果〈犯〉报 妄语
一、堕三恶道。二、多被诽谤。三、为他所诳。四、言无人受。
五、语不明了。六、种不得果。七、口气恶臭。
果〈持〉报 戒妄
一、口常清净,如优钵罗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敬。
三、自心欢喜,人皆欣悦。四、未来生处,恒闻如意音声。
五、增自威德,得无碍辩。
酒戒
释名 俱酒色、酒香、酒味,饮之令人昏醉,放逸之饮料名酒,饮则犯戒。
酒有二种:
谷酒,用五谷所酿造者。
木酒,用花、果、种、根、茎、叶或药草所酿造者
制意 一、失礼仪。酒能令人迷醉,失礼貌威仪。
二、破净戒。醉时能破一切戒品,堕落恶道。
三、失定慧。酒醉乱心,昏失明慧,令人痴迷。
四、损财利。使人消耗财物,损依报也。
五、增疾病。引生多种疾病,损正报也。
六、生灾祸。引生蹶仆倾跌、斗殴凶杀、车祸等事。
次第 前四戒为性戒在先。
酒戒为遮在后。
但菩萨戒则酤酒重于饮酒,以损害众生,违背菩萨道故。
具缘 一、 是酒(酒色、酒香、酒味,饮之能醉人者。)
二、 无重病因缘,饮则咽咽犯。(咽咽犯,即咽一口犯戒一次,按口咽计罪)
轻重 一、 自饮犯五戒中酒戒。
二、 酤酒酿酒,犯菩萨戒,罪重。
南山律祖云:
饮酒、有人于下加辛肴者(五辛、葱、韭、蒜等)正文无此。然既受净戒,焉啖膻臭,理不可也。今按吸烟,亦应判为不可。
开遮 开缘有二:
一、 病时偏以诸药至之无效,非酒不愈,方始服之。
二、 若以酒涂疮(即外科用药酒无犯)
曲,酒糟不应食。食中有料酒,食之不醉人者无犯。受酒戒者不得吸烟及食五辛。
果〈犯〉报 一、 死堕灌口地狱。(酿酒,踱酒河地狱。酤酒,堕酒池地狱。)
二、 生于人中,愚狂,不信正法。(即不信因果性相谛理。)
果〈持〉报 戒酒
一、 神智清明,恬静安宁。
二、 善持四重,不犯众罪。
三、 来世生人天道中,不堕三涂。
三归五戒发菩提心仪轨
「我从今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杂含卷一‧三0经)。归依的心情虽然是内在的,但有形式的归依,可以提醒我们归依这一刻,是何等重要的时刻,也正可强化我们的决心。一个正式的归依仪式,代表着我们已到了决定离苦得乐的一个关键。过去不知有多少生,我们都在无常虚妄的幻相中寻求平安而不得其处;现在我们终于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迈向了解脱之道!希望大家依师长教导,恳切忏悔,生难遭遇心、恭敬心、清净心而能自誓:「尽形寿归依佛,两足尊。尽形寿归依法,离欲尊。尽形寿归依僧,众中尊。」
目 次
请师
开示
劝发无上菩提心
明戒体义
请圣
忏悔
受三归
宣戒相(五戒表解)
着解脱服
发愿
劝诫
念佛回向
请师
(求授三归者心念口言)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法名),今请大德为三归五戒本师,愿大德为我作三归五戒本师,我依大德故,得受三归五戒,慈愍故﹙第三遍大慈愍故﹚,就地一拜。(三请三拜)。
开示
诸仁者谛听!归依三宝、受持五戒者,乃信入佛法之初阶,成就圣道之胜因也。
归依者,「归趣依止」,由彼三宝为归趣依止,起信发愿为体,导行为用,能永得解脱一切烦恼苦故。
三者,是数,谓佛法僧。由五处观察所归,乃可归依。一由身业清净故,二由语业清净故,三由意业清净故,四由于诸有情起大悲故,五由成就无上法故;四缘故有尔所归依,一由如来性极调善故,二于一切种所调能调善方便故,三具大悲故。四以一切财而兴供养未将为喜,要以正行而兴供养乃生欢喜,由如是故彼所立法,彼弟子众皆可归依;齐四缘故说能归依。一知功德故。二知差别故。三自誓愿故。四更不说有余大师故。唯此是真归依处故。
佛者,得一切智、永断诸漏、有大悲心、具无量德,能为众生, 作利益之事。
法者,谓舍一切烦恼及一切苦、无生无灭、离相涅槃,诸佛所证所说。
僧者,随佛修学圣道,现觉法性者;谓从预流乃十地菩萨。
如是佛法僧三通称宝者,具六义故:世间难得。无善众生,百千万劫不能得故。离垢。以离一切有漏诸行,极明净故。威德。具六神通,威德自在,有势力故。庄严世间。以能庄严出世间法故,亦能庄严世间。胜妙。是出世间法极最上故。不可改异。以得无漏圣道、世间八法,不能倾动、恒不变故。具此六相故名为宝。
归依三宝者当受五戒,方名优婆塞、优婆夷,此云近事男、近事女,谓亲近三宝修事诸善法故。
五戒者谓断杀生、偷盗、邪YIN、妄语、饮酒。此五戒法。
又名学处,是近事者所应学故。
又名清凉,为恶能令身心热恼,而戒能令其安适,故名清凉。又恶能招恶趣热恼,而戒能招善趣,故曰清凉。
又名安眠,谓持戒者得安稳眠、常得善梦故。
又戒者是得定义,谓持戒者心易得定。
又戒者是严具义,有庄严具于幼为好,非庄老年;有庄严具于壮为好,非幼老年;有庄严具于老为好,非幼壮年。戒庄严身。三时常好。如伽陀说:“尸罗严身具,幼壮老咸宜,住信慧为珍,福无能盗者。”
又戒者是明镜义,如镜明凈,像现其中;住凈戒者,无我像现。
又戒者是阶陛义,如尊者无灭言:“我蹈尸罗阶,升无上慧殿。”
又戒名足,能往善处、至涅槃故;如有足者,能避险恶,至安稳处;有凈戒者,能越恶趣,生天人中。或超生死,到涅槃岸,故名为足。
戒又名箧,任持一切功德法故;谓持戒者,任持功德,不令退散,如箧持宝。
诸仁者!虽处于尘劳之中,而能发心归依三宝,受持五戒,譬彼污泥之中,生香洁之莲华耳!释迦本师、诸天善神,皆欢喜也。
劝发无上菩提心
诸仁者谛听!戒有四品。
初品戒者,为今世乐故持戒,或为怖畏,称誉名闻故,或为家法,曲随他意故,或避苦役危险故而持戒,如是种种是初品戒意。
二者为期后世人天福乐,克己自勉,为苦日少,所得甚多,如是思惟,坚固持戒。譬如商人远出深入,得利必多;持戒之福,今人受后世福乐,亦复如是。
三者为涅槃而持戒,知诸法一切无常,终归于空,欲求离苦、常乐无为故。持戒之人其心不悔,心不悔故得喜乐,得喜乐故得一心,得一心故得实智,得实智故得厌心,得厌心故得离欲,得离欲故得解脱,得解脱故得涅槃。
四者为佛道而持戒,作大要誓必度众生,不为自求现生后世之乐,亦不自求涅槃,但为众生没在长流、恩爱所欺、愚惑所误,我当度之,令到彼岸;谓一心持戒生善处,生善处故见善人,见善人故生智慧,生智慧故得行六波罗蜜,行六波罗蜜故得佛道,如是戒者名为尸罗波罗蜜,是上上品戒也。以是故受戒者,当发无上菩提心:
长老忆念。(或言圣者忆念。或言邬波拖耶。)弟子○○(法名),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我今与诸菩萨摩诃萨和合出家,愿尊证知,我是菩萨。(第二第三亦复如是,求受戒者三念三拜,,伏地观想一分钟)
明戒体义
诸仁者前明受戒之心,今明昕受戒体。受戒须识戒体之义,其义云何?谓佛出世制立戒法,禁防身口,调伏心行。十方诸佛、三乘贤圣并同修故,名为圣法。今仁者等发信乐心,誓禀此法于一切境,随顺学行而不毁犯,于戒授受作法之时,作是运想,遂发无作领纳在心,名为戒体。如是戒体因作而成,既成以后,则不复假授受之作法,常相续生,故名无作。所以者何?谓彼作法之事,皆已剎那剎那过去,不复有也。而此戒体,不随彼灭,还住身中,故名受戒者,名持戒者。若无此法,则与未受戒者,有何异乎?
前言境者,有两种境:一事一理。事者,情与非情。情者,谓十方诸佛及诸菩萨、缘觉、声闻、诸天世人、地狱、饿鬼、畜生。非情者,谓一切世间之彼微尘、国土、山河、大地,乃至一花一果、一物一尘。理者,谓上述事境,皆是因缘生法,实无相性,毕竟寂灭,离心意识,即是人法二空之境。
吾辈无始以来,于此境上造生死业,不可穷尽,恶心遍布,充塞法界。经云:若如是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今发菩提心,转恶为善,于尽识藏,成善种子,作圣道基,是戒体义也;故正作法之时,当发殷重心,正念现前,戒体则发,不可浮散,生于杂想。
请圣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及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惟愿哀愍,慈悲摄受,证此归戒!(三请三拜)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教理行证尊法,及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尊法。(三请三拜)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南无大慈弥勒菩萨,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菩萨、声闻、缘觉诸贤圣僧。惟愿哀愍,慈悲摄受,证此归戒!(三请三拜)。
忏悔
《阿含经》云:「于受前忏悔罪已受(三归)法,谓从无始生死边至涅槃际,一切罪业皆清净。」
诸仁者欲受归戒者,当先于三宝前,恳祷忏悔一切罪业,使心清净,方堪圣法。无始劫来,无明所覆,爱结所系,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罪业无边,愿悉忏除。
我弟子○○
从于无始 以至今生 毁破三宝 作一阐提 谤大乘经 断学般若 弒害父母 出佛身血 污僧伽蓝 破他梵行 焚毁塔寺 盗用僧物 起诸邪见 拨无因果 狎近恶友 违背良师 自作教他 见闻随喜 如是等罪 无量无边 故于今日 生大惭愧 克诚披露(伏地观想两分钟) 求哀忏悔 惟愿三宝 慈悲摄受 放凈光明 照触我身 诸恶消灭 三障蠲除 究竟清凈
南无普贤菩萨摩诃萨(念三遍)
(三读三拜)
受三归
适间劝发菩提心,忏悔罪业,诸仁者皆已随顺学行,今当归依三宝,正是受戒之时。诸仁者当对三宝前发无上菩提心,遍缘一切情与非情,寂灭之境,而于境上誓愿断恶修善,利济众生。诸仁者果能发此上品心,今所受者是如来上上品三归五戒(各当如文作观)
(受归戒者长跪合掌心念口言、三念三拜)(归依三宝时应观想:释迦牟尼佛就在这里,坐百宝莲华,放大光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弥勒菩萨、龙树菩萨、无著菩萨都在这里。)
我弟子○○,尽形寿归依佛、尽形寿归依法、尽形寿归依僧。(三念三拜,伏地观想一分钟)
我弟子○○,尽形寿归依佛竟、尽形寿归依法竟、尽形寿归依僧竟。(三念三拜)
我是释迦牟尼佛(男众)优婆塞『(女众)优婆夷』,证知我
宣戒相
汝优婆塞、优婆夷谛听!戒有五种,始从不杀生乃至不饮酒,若能全持五戒,谓之满分优婆塞、优婆夷。
汝等能受持满分之戒否?(受戒者云)能受持满分
汝优婆塞、优婆夷谛听!是多陀阿罗呵三藐三佛陀,知人见人,为优婆塞、优婆夷说五戒法,汝尽形寿持!何等五:
尽形寿不杀生,是优婆塞、优婆夷戒,能持否?
(受戒者答)能持
尽形寿不偷盗,是优婆塞、优婆夷戒,能持否?
(受戒者答)能持
尽形寿不邪YIN,是优婆塞、优婆夷戒,能持否?
(受戒者答)能持
尽形寿不妄语,是优婆塞、优婆夷戒,能持否?
(受戒者答)能持
尽形寿不饮酒,是优婆塞、优婆夷戒,能持否?
(受戒者答)能持
着解脱服
诸仁者,今既受持优婆塞、优婆夷戒,佛制令蓄礼忏衣。然衣而名礼忏者,唯听、作诸佛事及忏悔之时披着。除是之外,一切持中,若往来城邑等,皆不得着。若诣寺院道场,当以囊盛随行。如在家宅,可以挂置凈处。
汝今知之,能奉行否? (受戒者答)能依教奉行。
(引礼者,各以预备之礼忏衣,教彼展开披着,口中诵偈)
善哉解脱服 钵咤礼忏衣 我今顶戴受 世世常得披
发愿
我今已受行 三归五律仪 随学圣教法 勤修清凈业
愿以此功德 生生不堕落 三途及八难 我亦不贪着
转轮圣王乐 梵释诸天乐 愿诸烦恼尽 逮得萨婆若
愿于此生后 往生安养国 见佛闻法时 即悟无生忍
广度诸含识 齐成无上觉
劝诫
诸仁者谛听!戒名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戒义。若持戒者,当生人中天上,得尊贵身,及得道果。若人求大善利,当坚持戒,如惜重宝,如护身命。
人虽贫贱而能持戒,胜于富贵而破戒者。若贵若贱,若小若大,行此凈戒,皆得大利。华香木香,不能远闻,持戒之香,周遍十方。持戒之人,具足安乐,名声远闻,天人敬爱。若欲天上人中富贵长寿,取之不难,所愿皆得。持戒之人寿终之时,刀风解身,筋脉断绝,自知持戒清凈,心不怖畏。
复次若人虽不出家,但能修行戒法,亦得生天。若人持戒清凈,行禅智慧,欲求度脱老病死苦,往生十方佛前,入三乘道而得解脱,所愿必得。
持戒之人,虽无兵杖,众恶不加;持戒之财,无能夺者。持戒亲亲,虽死不离;持戒庄严,胜于七宝。以是之故,当护于戒,如护身命,如爱宝物,勿令毁破!
汝等能如是知守护奉持否?(受戒者应答云)能依教奉持!
复次,诸仁者谛听:归依有四正行: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若能成就此四正行乃名归依。当知复有四种正行。一诸根不掉。二受学学处。三悲愍有情。四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
「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当以闻思信戒为基,修学四念住为真实归依处!
念佛回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释迦如来﹙绕念﹚
回向
归依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诸佛净乐土。
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