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广法师:《圆顿止观探微》摘要--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性广法师所有开示



 性广法师:《圆顿止观探微》摘要


 下载DOC文档  



《圆顿止观探微》摘要
释性广(佛教弘誓学院院长、玄奘大学宗教学系助理教授)
一、研究脉络
智顗所建立的天台圆教学说,识者咸称道其思想玄妙而境界高深。天台学说对于佛教学理的阐述,除了整理、融贯各家说法以分判顿渐偏圆之外,其中之法华圆顿教义,更是源自于智者个人精勤禅思的体会与创发。智顗重视「心」的觉知能力与涵摄一切法的特性,故说「一念三千」;依此,从能观之心开始,以「一心三观」的「观心」修行,契入即三即一,微妙难思的中道实相观智。
       笔者深入研读所有智顗著述与传记之相关文献后,有如下印象:
       一、智顗讲述诸多止观修行典籍,其意旨在于运用统贯融摄方法,以汇整佛教所有修行法门;而秉持一己实修圆悟之法华圆顿止观门,把它与其它法门共同并列于其止观著述中。因此,若欲了解圆顿止观的详细内容,唯有从其毕生修行事迹加以探寻。
       二、《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简称《次第禅门》)、《六妙门》与《摩诃止观》等三种止观著述,被视为天台重要修行文献,是为智顗立足于天台法华圆教宗义,贯通声闻与大乘修行所整理而成的重要典籍,故智顗以诸多止观行法纷呈并列的方式加以论述。若欲得台宗圆顿止观实修实用的具体内容,则仍须深入而全面地探讨智顗本人的止观实修经历,与前述三种止观著述。
       三、天台圆教止观属于佛教的功夫实践之学,其中有文献学、史学与哲学等研究角度所不能契及之处。故笔者在讨论的过程中,将兼顾上述学门的研究方法,再佐以佛教定慧修行原理之讨论,冀能从功夫论的角度,掘发智顗圆教止观学说的真义与特色。
       本文首先就着智顗个人修行的实际经历与所得证量而作分析诠释,接着逐一讨论天台止观之修行概念与内涵,以此两项研究基础,探究圆顿止观之具体内容与三昧行法之操作方式,以期能切要掌握圆教止观的实践特色,并提出笔者在天台学之系统理论(特别是功夫论)方面的研究结果。
    二、章节安排
本书论述天台圆顿止观行法之章节架构与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回顾前人研究成果,并说明本书的问题意识、研究进路与论述架构,作为研究智顗止观学说的文献回顾与论述基础。
       第二章探讨智顗一生行道之经历与证量,以作为研究天台圆顿止观法门之基础。主要着眼于智顗是天台教观学说的创立者,故深具实践性格之圆顿止观行法,必然根源于首创者的佛法体悟与实修经验;然而此一范围涉及止观实修的功夫论,究非一般学者之所长,故于笔者所广为涉猎的海内外天台相关学术著述中,尚未见有在这方面的诠释分析,至感可惜!故本文特辟专章,以掘发此中深义,作为进一步了解圆教止观行法精髓与特色的论述基础。
       第三章是对圆教思想做一探源与抒义的说明,以为讨论圆顿止观法门从理论到实践之间的架接。原来,天台圆教之所以为圆教者,必有其独特的诠释方法与抒义模式。故在探讨天台圆顿止观修行法门之前,有必要对智顗所擘画建构之圆教思想,做一探源与梳理。此中,从圆教的教证,也就是圆义理论的经典依据开始说明,并对于「互入相即」与「不思议断」等不共圆义的教说做一说明,最后汇归到圆顿观行与圆实佛果之间的联结。
       第四章是对于智顗渐次、不定与圆顿等三种止观思想的探讨,与《次第禅门》、《六妙法门》等两本止观著作的研究。由于智顗的止观思想与著作,其见地精微而论著丰富,故于讨论天台最主要的修行著作,也就是《摩诃止观》之前,有必要先讨论其圆顿止观思想与实修的前行内容。此中,《次第禅门》乃修行圆教止观的增上定学方便,而《六妙法门》则为统摄次不次第,从渐次以至于圆顿的天台观行指引与纲领。
       第五章正式分析天台圆教最主要的「圆顿止观」修行法门,其文献则以《摩诃止观》为主。过往的研究中,天台宗人多着力于文义的疏解与绍述,而佛教学者则重视圆教义理的引用与研究,此方面,中日学者累积了可观的研究成果。在如此丰富的研究成果上,本文对于《摩诃止观》的讨论,则尝试发掘不同的研究面向。笔者认为,《摩诃止观》之讲述,是以修行实践为其根本立论精神,故本文所欲探讨的重点,是交杂在此庞大与繁富圆教思想中的止观行法之具体内容,以及由此所呈现的圆教修行特质。故着眼的角度,则侧重于圆教止观修行的实际内容,以及有关圆教修行特质等重要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着眼于天台圆顿止观之核心,也就是以一念三千,相即互入的,不思议「观心法门」的阐述与讨论。这是在立足于全面了解智顗修行之经历与证量,确切掌握天台重要止观学说纲目的基础上,也就是在第二到第五章的研究成果之上,所做的探究。本章从实修内容的研究角度出发,依于智顗重视慧解智思的特质,与倾赖信愿救拔之三昧行法,从闻、信、观、证的四个止观修行进境,以建构圆顿止观而为具体可行的修行方法与路径。并着重于智顗即事入理而不偏废,圆妙义理与净妙佛土两相成就的修行证量之基本立场。
       第七章为结论。乃回顾智顗一生止观修行的经历与成就,再总述其圆顿止观法门之要义与成果,并归结智顗止观思想的特性与影响。最后,则回应到本文的问题意识,提出笔者对于天台止观的看法与评价。依此,以三个面向,分列为十项结论。
    三、结论:寓创新于融贯的圆教止观
智顗大师所创说的圆教止观法门,孤明独发而卓然成家,上承汉魏六朝以来禅学之遗绪,于印度佛教传统的定慧二学,既有继承又有创发,更有精湛高深的实修体证。
       本文从定慧实修的角度,深入探讨天台禅学著作与圆顿止观学说,除了阐释法华圆教止观的意涵与特色,亦着重于初学者修行要领的分析。主要研究成果,总结为三类,一是分析智顗个人修证经历与法华圆顿止观之间的对应关系;二是对天台圆教止观,提出新的观点,三是针对部份学者意见,提出不同的主张。兹分十点结论如下:
(一)智顗修行经历,符应观行五品次第
       本文首先探讨智顗一生行道之经历与证量,从实修经验的内容中,探讨其止观学说的实证依据。此中发现了智顗一生修道历程与人生阅历的过程,颇能符应其所创说之天台修道阶次中「观行即」「五品弟子位」中的五个过程。
       灌顶在《摩诃止观》序文中言及,智顗之圆顿止观,可分为「金口相承」、「今师交付」与「说己心中所说法门」等三个部份。第一部份是止观思想所出之经教依据,第二部份是受学慧思的法脉师承,第三部份是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由智顗孤明独发,「说己心中所行法门」的止观修行创见。
       笔者将智顗所立的天台圆教修行果位,也就是六即佛中的「观行即」位中,其中所含的五品弟子位,对照智顗一生的修学经历,分为五个修行阶段于成果。其中:第一「贤山潜修期」,这是智顗初出家时的潜修期;在修持上以《法华经》系的念诵信愿行门为主,并曾感得胜相现前。笔者认为,这对于智顗后来着力于以信愿行为主的大乘三昧行法的阐述与赞扬,有根本而亲切的关联。第二是「大苏妙解期」,此期智顗投归慧思门下修学教观,在慧思的指导与印证下,得到「旋陀罗尼」与「法华三昧前方便」的修行成果。「旋陀罗尼」境界是对于经文义解的深刻体会与成就说法的无碍辩才;至于「法华三昧前方便」的具体证境为何?经对照《法华三昧忏仪》一书,智顗将修行「法华三昧」所得之证量境界,分为戒定慧三项,又各分有下中上三品,合而为九品证境。经披寻文献,笔者认为智顗是证到了「中品慧根」境界,然以未达慧根上品,故云得法华三昧之「前方便」境界。第三是「金陵弘法期」,此时主要讲述《次第禅门》,这是智顗依于自身所修之不次第法证量,转入禅籍经论之研习与讲说,并依于经证,以印证次第禅境的修行成果,由此也显示了他精进于高深禅定境界的努力。第四是「天台圆悟期」,此期是智顗禅悟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在天台华顶峰上的奇遇,与悟入一实相法的深刻体验,凝铸成后期伟大的天台圆教学说,与深妙的圆顿止观思想。第五是「江淮游徙期」,智顗于期间完成天台三大部的讲述,确立了天台圆教之义理与修行的宗门学说。笔者对照圆教「观行五品」的修道次第,认为此期可称为「正修六度」时期;智顗临终时自述一生修行之努力,言及因为领众度生,「损己利他」之故,只证得圆教外凡五品弟子位,于此树立了一代大师弘宗演教,「不为自己得离苦,但愿众生得安乐」的大乘菩萨行的典范。
(二)重视禅定与慧悟双修
       智顗在阐扬大乘圆教中道实相的顿观深智中,仍然重视禅定的修学,视之为生发智慧的有力因依,不若后来有些宗派独举慧悟而疏于修定的偏向。
       对于共三乘的定学,智顗的代表著作为《次第禅门》,其中,更依于龙树菩萨之《大智度论》,以「大悲心」导摄共世间与共离群独修解脱道的禅定之学,故称为「大乘禅波罗蜜」。
       再者,有关《次第禅门》内容,是否有所阙略的问题,从智顗止观行道的观点并辅以修证经验的记载,笔者主张《次第禅门》应可视为完整之作。因为着重于禅定的修证只是基础,并非就是圆教果位的完成,故智顗虽然依循戒定慧三学的修行次第,以建构《次第禅门》的讲述纲目,然而也非常明显地传达了其书唯专志在于共三乘定学的意旨。故推断智顗乃依于三乘共学的立场而讲述此书,并视为法华圆教行人增强定力的辅助行法,故本身已自成其完整性。
(三)以不次第体证,对应次第证境并建构圆顿观行
       从智顗止观思想发展以观,介于《次第禅门》与《圆顿止观》之间的《六妙法门》,实为了解其前后期思想之形成与转变的重要文献。从实修经验提供止观学说的依凭来说,笔者认为,首先,智顗在「贤山潜修」与「大苏妙解」时期,修行的法门是属于「不次第」方法,而在讲述《次第禅门》时,则依于修不次第法之体证,依于禅籍经论,以对应次第禅境之证量。此一依于「不次第法」自在对应,并稳合「次第法」所修证量之经验,应该给与智顗融贯次第与不次第学理的甚深启发。再者,其所得「旋陀罗尼」之「旋转解」的深刻信解,不但成为讲述「六妙门」的经验,也成为其入天台山静修时,得圆悟实相的信解基础。
       另外,从随「根机」(为慧性人说「六妙门」行法)与随「对治」(善巧运用大乘教法之止观妙义)两个角度,综观《六妙法门》之内容与结构,笔者认为此书除了阐述圆教「不定止观」的修行原则,更汇整凡外与佛教三乘所有不次第行法的方法与证相;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阐述智顗个人对不次第修法的体悟与发明,故可以视为是圆教定慧二学不次第法的止观学理概论。
       最后,针对此书少被讲说与研究的现象,笔者认为,《六妙法门》虽然在天台止观理论的架构上,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在研究智顗止观思想形成的过程也相当重要,但也因为它的内容中含藏有:一、「可被取代」,也就是所说内容可被《次第禅门》与《摩诃止观》取代的因素、二、「纲要概论」,因为其书的纲要与形式意义大于实用价值。归纳以上二点,这是《六妙法门》历来讲述与研究者较少的原因。
(四)融汇二乘止观前方便与主要道品
       本文探究《次第禅门》与《摩诃止观》二书中所说,远近、外内与别行等三种圆教止观助行方便,其中所立说之因缘与助行之意义,发现到智顗汇总解脱道与菩萨乘之重要方便行法,方创说圆顿止观「正行」方便,显示了天台圆教修行法门广大周延的特性。
       1、「廿五方便」是同于藏教的修行基本要件
「廿五方便」是修行天台圆教止观的基础,讲于智顗入「法华三昧前方便」境界,以不次第行之慧解得「旋陀罗尼」成果之后。笔者认为,智顗于此根据藏教《阿含经》中之解脱道「六种前方便」,而说圆教止观「廿五方便」,应有重视增上定力的考量。其内容于《次第禅门》与《摩诃止观》二书皆有出现,并于《小止观》中,列为修习止观之童蒙入门要件,可见智顗对此方便法的重视。
2、「五悔方便」是通于大乘增长信愿心的特殊行法
「五悔」方便行法,其中之忏悔、劝请、随喜与发愿等内容,多以佛陀为礼敬与修法的对象,并从初发心以至于入圣位的过程,一皆以此五法为前行方便,是大乘信愿行门的典型修行方法。智顗特别用为修行「法华三昧」的前行方便,以及生发法华圆教大乘的胜善方便,在大乘慈悲、般若与信愿三要门中,见到了天台圆顿止观对于大乘信愿方便法门的重视。
3、「十乘观法」融会二乘道品
圆顿止观的「十乘观法」,主要以「观不思议境」做为圆智观行的殊胜所缘境,而其中之助修内容,则包罗了解脱道、藏教「三十七道品」与菩萨行「六波罗蜜」之主要道品。
       又因「十乘」之观行与「十境」对举,故先说「十境」。
       比对《次第禅门》「内方便」之「五法」,与《摩诃止观》「内方便」之「十境」名相多有雷同,这应是智顗于讲述《摩诃止观》时,以前书内容为基础,后再增益而出者。「十境」是智顗列举修行止观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境相,除了第一项之「阴入界境」为普遍之外,其余九项则是视机缘之缺具与否而现前或不现前的。依此十境,说对境练心的十种方法──「十乘观法」。
       而在观「阴入界境」时,智顗强调的是「心」在修行中的重要性,它是圆顿止观主要的所缘境,也是法华圆教特有的「观不思议境」的止观所缘。
       障浅利根之圆教行人,入于「不思议境」的圆观时,自然能相应无量广大的悲心,此一「发慈悲心」的大乘特德与菩提胜愿,是依于法华圆义,中道实相而有的深智与悲行。然而对于不会「观不思议境」,不得圆悟起慈的障重钝根行人,即逐项增说修行圆教止观的助行方便。此中,「巧安止观」、「破法遍」与、「识通塞」,是对圆妙义理增上开解的净信愿心,以及针对修「一心三观」入三谛三智的觉照过程中,产生妄见与偏执时,逐一破斥与疏通的方法。接着,就以解脱道的三十七道品与菩萨道之六波罗蜜,做为助开圆觉之道品;于此显现了智顗的圆顿止观法门,有包罗融摄二乘道品的特色。
       接着,在列明圆教修行次位──「知次位」时,特说具大乘信愿行特色的「五悔方便」,以为修行观行五品弟子位时,首尾贯彻的助行方便。最后,并告诫在证「六根清净」位之前,皆应善摄诸根,不妄说法度人,以免止观进境退失,虚耗宝贵光阴与生命。故「六根清净」之「相似即位」,可为众生依怙,乃云「化他位」。
       总结而言,「廿五方便」是天台共于藏教的出离方便助行,「五悔方便」是圆教融摄大乘信愿行的增上方便,而智顗立「观不思议境」为圆顿止观主要法门,以「观心」为主,善巧修习「十乘观法」之圆教止观正行,以入于天台圆顿果位次第。其行法内容,包罗声闻以至于大乘──藏通别三教之道品项目,并一以圆顿观心法门融贯会通诸多止观法门,具见其不弃一法,圆具顿观心法的止观学说特色。
(五)发扬大乘三昧精神,详说「法华三昧」细行
一般学界对于天台止观思想前后期的转变,大都注意从初期说「禅波罗蜜」到后期阐扬圆顿「止观」的改变,而忽略智顗对于大乘三昧行法的重视,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本文分析《摩诃止观》设立「四种三昧」,并溯源大乘止观的精神,也就发现到了智顗重视大乘三昧法门的特色。笔者认为,智顗对于佛教定学的认知,早期是根据《大智度论》,而以「禅波罗蜜」为主;晚期则分向两个面向发展,一是以含义更广的「止观」,来建构圆教的定慧二学;二是继承「三昧法门」在大乘法中的角色。
       天台圆教所重视「法华三昧」,经文中对于具体的修行方法说明不多,大师自称原师承南岳慧思,并在光州大苏山受学其师时,曾入此三昧前方便而有省。然而比对慧思所做《法华经安乐行义》与智顗所述之《法华三昧忏仪》,更旁及《次第禅门》与《摩诃止观》中所说,则显然其中有他个人后来的实修体验。在止观所缘的施设上,他撷取《法华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等大乘经典的精华,再糅以个人戒定慧三学的实修持果,设计出一套完整表现大乘三昧与法华经义的修行仪轨,为经典原来的「法华三昧」,增添了许多行法内容与证境。
       相应于圆教观行的精髓,是于一切时地,皆能「直观一切法空」的「法华无相行法」,并分立戒定慧三学各有下中上三等,合而为九品的修证次第。在有相行的忏愿仪轨方面,则重视培养信愿,感召佛光注照,以为大开圆解的信愿方便,此亦开启了后来的中国大乘佛教,盛行忏愿仪轨法门之滥觞。
(六)统摄全体且即心而备的「观心法门」
圆顿止观的修行,着重以现前的一念心为止观修行的主要对象,称为「一念无明法性心」,而所观内容则是「一念三千」、「一心三观」等。
       天台圆教义理基于「统摄法界」与「汇归自性(心)」的思想,从即有真空,即空妙有的圆中性德根源,阐发一切法皆是「法界全体」具体而微的显现,故本来圆满,具足无余。在法界的造作生成上,重视「心」为主导,故在止观修行上,则统摄一切法于现前的一念心,使此「心」成为「汇归自性」的主要代表,而「观心」──观此「一念无明法性心」,就成为开圆解为得解脱的关键。智顗体悟到「心即实相」的圆教意旨,指出此即具三千界,故在即具三千界的一念心中,若能依于十如是实相而观照,则能尽得圆理,鉴照无余。
(七)依推理知圆义,以慧观证圆智
圆顿止观的修行特色,乃依循重视观慧智觉的佛教修行传统,亦继承《大智度论》以「三三昧」观智为解脱关键的精神,重视从一心三观修学一心三谛,以证一心三智的慧悟。又如在施设「四种三昧」行法时,一以无作四谛与空、假、中一心三观之圆教谛理而涵摄统贯之,除了修行经典所载原有三昧法门内容,并在每一行法中之「意修止观」项下,皆用圆教观心法门以引导收摄行者之智解内容与方向,由此可知圆顿止观的修行相当重视圆义的慧解与圆佛的智证。
       天台圆教的修行要领,首要步骤是依「理门」而入。而通理之法,虽说有止观二门,然而主要的是修观,因为修「止」──定学虽然能伏心妄想,但是唯有修「观」──慧学,才能彻底断除无明,所以修行乃以「观」行为主要。
       在入门之时,首先是对圆义的「推理」与论究,此一「推理」的智思活动,在「依推圆理发菩提心」的始发大乘心时,就扮演了抉择修行取向的关键;而在后续的修行过程中,对于所遇、所观察的对象──所缘境、十境,皆应一以圆理内容为推求参究之准则;接着是一系列现观与体证的进程。于此,智顗肯定人类心智有推求真理的能力,并且透过推理即能体显,也就是藉由推理,能得知一切法之体性、实相,也就是真理、谛理。
(八)以念佛信愿助开圆解
性具圆教「一念三千」、「无作四谛」与「中道实相」等思想,理境高蹈而进路玄妙,以推理得解与般若深观的修持方法,毕竟唯上根睿智者能胜任。对于障重钝根与初学行人,智顗以早年的实修经验,顺应大乘信愿法门的发展趋势,将念佛忏悔之信行法门引入圆教修行中,藉由念佛威德,以助益开发了解圆妙谛理的方便。
       依发心内容与行法特质,大乘法门可归纳为大悲心、空性慧与菩提愿等三类;以念佛忏悔为主的信愿法门,初期大乘佛教时期即流行于教界,故相应亦传出诸多念佛三昧的法门与经典。智顗注意到大乘重视三昧法门的特色,故说「圆顿止观」法门中的「四种三昧」。修法特色则以念佛忏悔的有相行为入门,并收摄导归于观心入理的中道实相圆义。
(九)即事证理,圆超三教的证量准则
圆教义理虽然深奥巧妙,但是智顗更重视事理的对应,在阐述「一念心即如来藏理」的胜理时,即强调此唯是「理即」,并非即是「事就」。为避免修行者执理废事,妄生「谓己均佛」的骄慢之心,故衡量众生实际情状并参照经论所说大乘修证之四十二阶位内容,建构圆教菩萨的修行阶次,并汇整而为「六即佛位」之说。
       关于「六即佛位」,值得注意的有两项,一是智顗在「理即」(众生皆具)与「名字即」(闻(圆)法生信)的阶次基础上,于经典所说十信位之前,特别增加了「五品弟子位」一科,是为「六即」中第三「观行即」的修行内容;属于圆教外凡位,相当于别教之十信位。经比对研究,认为这是智顗一己修行的体证与成果,也是天台圆教不共其它的修行位阶。二是圆教修至「相似即」佛位时,虽于自身圆教系统,只是「十信位」,然已等同藏、通二教之佛位,与别教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位,至于圆教十住以上圣位,在藏通别三教中则已不曾论及。
(十)证圆妙理,感极乐境的净土观
有关于智顗临终感得圣境现前而往生极乐净土之事迹,安藤俊雄认为智顗一生提倡法华圆教,临终却转而求生西方净土,所以是修行失败的表现。笔者认为这是推论与认定上的错误,故从智顗的学行与修证成就,以及天台圆教的理论到事证等方面分析,主张智顗临终往生净域的事迹,乃是符应圆教义理「净土观」的表现。也就是:依于圆顿观行的修证,必然感召极乐净土功德,也是智顗一生修行的高度成就与总结。
       原来,智顗无论早年的愿生兜率净土,还是晚年临终的改向弥陀净土,都应从圆教的净土观,而不能以后来专念佛号的净土宗义来理解。笔者认为,智顗晚年诵《无量观经》,并往生净土,其原因并不如日人安藤氏所说,是智顗「修行失败」,所以从圆教转修净土(宗),求生西方。据智顗自述:「发心之始,上期无生法忍,下求六根清净,三业殷勤,一生望获。」也就是智顗对自己今生修行成果的期许,是得「无生法忍」与「六根清净」。此一修道的愿望,在智顗往生西方时,即得具足之。如云:「弥陀净土,但生彼国已,悉得无生法忍。」这反应了智顗一生精勤修行所感召的成果,也是梦示:「它方华整,相望已久」的具体呈现。再以十乘观法的不思议境,对应圆教「十信位」逐次修行的次第内容,更反映了天台圆教中之信行──圆信行的止观修行成就的特色。故在应理对境中,智顗的一生修行,终于功成果满地在临终时召感了西方净土的胜果功德。
       有关智顗临终以信愿行感生净土的事迹行谊,不应视之为天台圆教修行失败的无奈转向(如安藤俊雄之日本学者),也不应过度解读为其为受政治迫害,忧愤而终(如潘桂明等大陆学者);而应视为是信解与行持相应,因行与果德辉映的修行表现。此一天台圆教思想特有且行解相应的殊胜净土观,实不能以后来厌此(娑婆)欣彼(西方)的净土宗思想来理解;故后世之净宗行人,自不应以智顗为「改天台而宗净土」而视之。笔者认为,智顗最后往生西方净土,是以体悟中道实相与创说法华圆教的伟大思想成就,加上一生精勤修行后所得的修行感应,故不可以扭曲为是修行失败的无奈转变。智顗往生净域,乃为圆理与妙境相符,又是圆顿止观中信愿三昧法门的修行特色,是其在义学思想的引领下而有的「重修行」的表现。
       总结而言,智顗的圆教修证学说,将二乘重要法门与道品,一一汇入圆顿止观修行内容;然其融会传统佛教经论的种种定慧方法,并非只是旧名目的援引,而更以圆教义理与观心法门,赋予新的观行内容与境界意义,依此成就圆顿止观的功夫论。相较于「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中国禅宗,其所创之止观学说,更有寓创新于融贯的特色。
       智顗一生精勤止观,弘法利生,学教与实修两相具足,所建构之圆顿止观,经证与实修兼顾而双美。其中,一、以《阿含经》与《大智度论》中所说共三乘定慧前方便为蓝本,汇结而成「廿五方便」,做为圆顿止观的助行方便。二、以「四种三昧」掌握大乘禅波罗精髓,成为极具信愿特色的圆教大乘三昧。三、以「十乘观法」为主而说「观心法门」;此中,以「一念三千」之圆顿思想为主,以「观不思议境」为主要修行所缘,对于不能一触即悟的行人,则依次敷陈「发菩提心」、「巧安止观」与「破法遍」等其余九种观行以为助成。最后,更从智顗修证所得之依报国土以观,则依于圆教「不断断」修行理则而修,以「观行五品」为因,六根清净之「相似即位」为果的圆教修证胜义所得的殊胜能力。
       天台之「观心法门」涵盖「理境」与「观智」两个面向。在实修上,是从闻解、信解、观解与智解之慧学观行次第,以契入理解、观智与圆境的证得。在观心入理,即事证理的面向,智顗更安立圆教「六即佛位」与「四种佛土」;以此圆教净土观,则能了解智顗晚年念佛往生西方净土与圆教学理根源的合理性,并回应学界与净宗学人负面的质疑。
       智顗的天台圆顿止观思想,依于深入经教的甚深学思与坚实笃行的强毅禅风,凡所教说与施设,皆能教证、理入与实修兼备,在定慧思想与止观实修上的成就,皆灿然可观;展现了汉魏两晋南北朝以来,汉人学习印度佛教思想的高度成就,亦为后来学习止观行人的最佳典范。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性广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