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广法师:无住生心 禅七开示录(十六)――出堂日 晨诵 |
|
无住生心 禅七开示录(十六)――出堂日晨诵 开 示:性广法师 纪录整理:李素卿 时 间:2006.07.30清晨 地 点:佛教弘誓学院禅堂 主题一:无住无着,修真实禅 经 典:《杂阿含经》第九二六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那梨聚落深谷精舍。 尔时,世尊告诜陀迦旃延:「当修真实禅!………如是,诜陀!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 尔时,有尊者跋迦利住于佛后,执扇扇佛。时,跋迦利白佛言:「世尊!若比丘,云何入禅,而不依地、水、火、风,乃至觉、观,而修禅定?……」 佛告跋迦利:「比丘于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风想,无量空入处想、识入处想、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想,此世、他世,日、月,见、闻、觉、识,若得、若求,若觉、若观,悉伏彼想。」 「跋迦利!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觉、观而修禅。……」 佛说此经时,诜陀迦旃延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跋迦利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跋迦利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讲 解: 本经指出佛法不共世间的禅修法门,即超越一切,无住无着的「真实禅」。 佛陀在经中教导弟子们修持「真实禅」,也就是不依地、水、火、风,不依觉、观等而修禅。这样说,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奇怪,因为我们这几天在学习四界分别观的时候,不就是依地、水、火、风而修禅吗?而今天却诵念这部经文,指出佛陀所称许的修行,是不依地、水、火、风而修的「真实禅」呢?《阿含经》中教导我们观身如身念住,其中不就有观色身四大的修法吗?为什么会说不依彼等而修,才是正确、真实,能趋向于解脱的禅修呢? 主要的重点在于,能进升到色界、无色界的禅修方法,虽然也能渐次舍离对于五欲、色法与心法的执取,但这都是属于欣上厌下,舍此执彼的禅定之学;它只能暂时降伏感官,制止烦恼的生起,但却不能彻底断除无明我执的根本,所以佛陀称许、教导的是不依、不住于地、水、火、风,受、想、行、识等,泯除一切能所对立,证见一切缘生无性的诸法实相的「真实禅」,这也才是佛法不共世间的修行特色!此中要特别注意的是,经典中说真实禅「不依」于一切相而修,这并不是说禅修要修到对于身、受、心、法不知不觉;禅修绝对是可以修到诸根敏利、通达一切的,只不过我们必须仔细地分辨与了解,所谓「真实禅」之境界的意义为何? 「真实禅」的修持重点是,了知色法、心法等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合和,无有自性;所以佛陀在此经中提醒我们修「真实禅」,即修习觉观一切法而不住着于一切法实有自性的禅观。从观察一切法是心色相依相成,无有实性,到了知一切无有实性,唯是因缘、假名;既然能于一切法中不执所缘相,进而有能缘心之想也不可得。如此,就能够破除从能识、所识的相应中产生的统觉幻我,也就破除了生死的根本──我见。如此的禅观进路,是真正能够遣除一切妄执的禅法,也才是佛陀所教授的「真实禅」。 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再从定学与慧学的角度,也就是从佛法共世间学──定学,与不共世间学──慧学的角度来加以说明。现在大家的修学进度是「四界分别观」,也就是学习摄身正念,专一其心,觉观色身的四大十二相,等到定力进步了,也就能依次观察到地、水、火、风的十二相。但这只是定力的增长,此时如果心念住着于四大,就会被其所「缚」。原来,就禅修的原理和路数而言,四禅、四空定和不依一切,遣相而修的真实禅是截然不同的。一般的禅定之学,都是心念依于一个所缘境而修;比如,安般念是念住于息──依息而修,四界分别观是念住于四大──依色法的四大而修,这些都是禅修的对象,也就是心念依以专注的所缘境。而只要是心念有所缘,有对象,必定就有能缘、能识之心;在我(心)能缘、能识,(内、外)相为我所缘、我所识的禅修过程中,纵然是修到甚深微细的无色界定境,都存在着我(能识、能取)和我所取的相对的两边。依此,能取与所取的机制既是如此地运作着,则纵然修到色、无色界的深定,禅修者从色法,无色法,乃至超越认知对象的自我统合感中,还是一直存在着牢不可破的我见;依此错执有我能作观,外相为我所观的修行中,我执无明的妄见是永远无法解脱与断除的。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相应于缘起空慧的般若观照,禅修者会愈修愈执着;禅修也许会让我们诸根敏利,得深禅定,但是也会因此而错认为:「我(心)能观、我(心)在观,(内、外)相为我所观。」更容易产生:「能观的我(心)是真实」的妄见;其实,只要对于自我假相有稍许的执取,都是无明的妄见。所以,为了提醒禅修者了知能知所知二边是因缘生,无自性,佛陀在此经中开示了不依色、心而修,伏于一切的真实禅。后来的大乘佛教,则多使用「空」来表达此一意境;「空」不是甚么都没有的空无一物,也不是修到什么都不知道的无知无觉,因为果真如此,那和草木瓦石等无情物,或闷绝、死亡的人又有甚么差别呢?「空」是以六根敏利,诸事觉察的三昧力来做弘法利生之事,在此中又能心无住着于一切,处于「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甚深般若境界。 为此,我们昨天曾提醒大家:起念作观,则所观之四大相就「显现」,被觉知,不作意观察,相就隐没、消失。须注意的是;此中并没有一个真实、恒存的相在那里,等待我们去挖掘、探勘。事实上,觉知相的存在与否,取决于禅修者的心念,作意观察,相就显现;不作意观察,相就隐没,一切唯是能缘心与所缘相的和合、交感所致。所以,我们一再提醒同学,在初学禅修时,可以用自己对所缘境观察的「满意度」来去除疑盖,建立自信心。 从现在禅修心法的实际应用而言,再次提醒大家,所谓无住、无相的境界,不是修到浑浑噩噩的,什么都不知道,反而是要修到对于所缘境,乃至对于见闻觉知中的一切都能清楚明白。在禅修中要依于强大定力,清楚地觉观色心诸法的一一相、所有作用与诸多因缘,再进而深观诸法依缘而生,即生即灭,纔生乍灭。不作意起观,相自不生,没有,这个「没有」,不是空无一物,而是因为不具足因缘而不生;作意起观,相就显现,此一显现──「有」,亦非实有、真有,而是依缘而生,而有,不但色法是如此,心法亦是如此。依此,能如实正观世间诸法之依缘而生──集,就不会生起断灭见;能如实正观世间诸法之依缘而灭,就不起常恒见;离有、无,断、常之二边,而得缘起之正观,此方为佛法之中道正见。 因此,当同学能清楚观察四大的一一相,就要再进一步地去思惟、观察,以印证佛陀所说,不依于一切,无住无着的「真实禅」。如此一来,才不会被禅定的禅相所缚,也不会被我、我所,能知、所知所产生的「我见」妄执所缚,此乃佛法禅修的真义。 主题二:菩萨净行,缘念有情 经 典:《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言:「佛子!云何菩萨不染身口意业,不害身口意业,不痴身口意业,不退转身口意业,不动身口意业,应赞叹身口意业,清净身口意业,离烦恼身口意业,随智慧身口意业?…… 云何菩萨为众生舍,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灯,为导,为无上导? 云何菩萨于一切众生,为第一,为大,为胜,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等?」 尔时文殊师利答智首菩萨曰:「善哉,善哉!佛子!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愍世间,惠利一切,安乐天人,问如是义。……」 佛子!何等身口意业能得一切胜妙功德?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舍离家难,入空法中。…… 受出家法,当愿众生:如佛出家,开导一切。……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 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佛道树,心无所倚。 三昧正受,当愿众生:向三昧门,得究竟定。 观察诸法,当愿众生:见法真实,无所罣碍。…… 始举足时,当愿众生:越度生死,善法满足。…… 发趾向道,当愿众生:趣佛菩提,究竟解脱。 若已在道,当愿众生:成就佛道,无余所行。…… 若见大树,当愿众生:离我诤心,无有忿恨。…… 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 若得食时,当愿众生:为法供养,志在佛道。…… 退坐出堂,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佛子!是为菩萨身口意业能得一切胜妙功德,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人及非人,声闻、缘觉所不能动。 讲 解: 第二部经为大家诵念的经文,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六卷的〈净行品〉。 《华严经》是大乘佛教重要的经典之一,在阐明佛菩萨庄严行果的大方针之下,结集者依「随类收经」的原则,将相类内容的经文编集起来,成就了这部伟大的巨着。经中主要借着普贤、文殊等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与果德如杂华般庄严,其妙用无尽无碍,其功德广大圆满。《华严经》着重于阐扬佛菩萨度生利他的种种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一般人对此是仰望赞叹而不容易修学的;但是在〈净行品〉中,所说的修学法门多为初学菩萨行者说,显示出佛果境界虽然高远深妙,但它是从基本的身口意业的净化做起,着重于在寻常日用中的发愿与随时随地愍念众生的慈悲心行,也由此显示了佛法在人间的(而不是天神或鬼魅的)修行与弘化。 经中提醒,菩萨行者无论是在家、出家,都可以修菩萨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触境逢缘,事事物物,都要为了普利众生而发愿。〈净行品〉中「发愿」的性质于内容,着重于在平常的生活经验与人事因缘中,随时触类立愿──「当愿众生」:愿众生离苦难、离烦恼、离罪恶,修善以向光明的佛道;展现了令人感动与景仰的菩萨「悲愿行」的精神。 在大乘经典中,《般若经》是菩萨的「智证行」,随事都能无住无着,不离于无所得的深智;前一部经文中所说的,修持无所依处的「真实禅」,是大乘上溯阿含经教,佛陀正法的般若空慧。今天为大家诵念的两部经文,以智慧增上与悲愿增上为主题,展现了大乘佛法的两大心髓! 经文中,智首菩萨向文殊师利菩萨请问:发菩提心的菩萨行人,如何清净身口意三业,以成就一切胜妙功德?因为时间与实修的情境,经文不能通篇朗读,只撷取与当前禅修情境相关的内容。 〈净行品〉教导的对象是初学菩萨,学佛无论是声闻道还是菩萨行,切记从平凡平实处着手,以自己当前的能力与所能达成的目标开始做起,切莫玄想高妙,妄议圣境。高远深广的佛果境界是有的,但它毕竟不是此时的我们所能思议的,既然无能思议,就不要信口开合,妄想空谈;在经文中,文殊师利菩萨告诉智首菩萨,在成就一切胜妙功德之前,初心菩萨必须先从清净身口意三业和远离贪瞋痴开始修行。 有关于远离贪瞋痴的方法,我们在修学以声闻为主的共三乘基础禅法时,曾谈到四念住,即念住于身、受、心、法,正念正知而不与烦恼相应等等。然而,大乘的清净三业之行又是什么呢?要怎么做才不会与贪瞋痴相应呢?它和声闻乘的差别在哪里?对此,各位同学可以从〈净行品〉的内容中发现二者的差异。 事实上,如果能够了知这几天所修持的方法,便可以发现,原来声闻和菩萨不仅仅是禅修的所缘,也就是心念专注的对象不一样,其用以清净三业的因缘也大不相同。声闻禅法多缘念自身,以自身的身受心法为观照觉察的对象,勤修三学以断恶去染,生善离执;因为自身是一切造业烦恼的根源,所以要从自身的净化开始做起。以利益众生为主的菩萨道,当然也注重自身的净化,而声闻禅法是三乘共学的基础,大乘行人也应修学,但是大乘的根源与精髓在于不忍众生苦,祝愿得安乐的慈悲心,所以修学首重菩提心的生发,大悲心的长养。依此,初心菩萨的修行就会着重在触处缝缘都能愍念众生,不忘有情,而以此为清净身口意三业的修行;征诸于经典,截然可判。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菩萨是缘众生苦而发菩提心,声闻是缘自身苦而发出离心;二者的目标既然不一,修行的所缘自然不同。在《华严经‧净行品》中,就是教导初心菩萨无论身在何处,面对何境,心念总是转向众生,真心诚意地祝愿有情,这部经展现了菩萨行人无时无刻的护生精神。 你们这几天在禅堂里用功,有没有时时刻刻想到众生啊?没有!可是这不是你们的意思,是我们引导大家如此做的。禅修期间, 有些同学觉得很得修行的受用,因此会在小参的时候告诉我,希望能够把这么好的法带回去和亲朋好友分享,也愿他们能解脱烦恼,得到清净。这时,我总会回答他们:「好,好,好!但是你自己先清净再说!」所以在这几天中,都着重在教导大家修学定慧,清净自身,因为自己不清净,是无法带给别人清净的! 依照禅修的进度,首先要大家念住于息,正念正知四威仪,觉观身受,省察色身四大相,这种种的禅修所缘与进度,都以缘念自身为主,其他一概不管。为什么要大家如此做呢?因为如果我们的心念不够清净,充满染污,想要祝愿有情,是不可能的。我们只会亲近可爱的众生,贪恋舒适的情境;排斥瞋厌的众生,远离不适的事物;触境缝缘,都是染污意,生死心!所以,在利乐众生之前,要先从净化自己开始,纵然一时不能彻底净化,至少也要少分清净。经过了这几天的用功,大家已经培养了稍许的定力,而且禅修已近尾声,大家出堂后要面对的是平常的生活,众多的有情,所以要教大家修学以增长慈悲心为主的菩萨禅法。 在此以〈净行品〉来与大家共勉,菩萨的真精神是以利乐众生为自己修行的最终目标,菩萨在语、默、动、静、行、住、坐、卧之间,无时不在发愿,无时不在祝福。比如说,当菩萨行人领略到三昧正受时,也会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像自己一样,向三昧门,得究竟定;当自己能够观察诸法时,也回念有情请,当愿众生:见法真实,无所罣碍;当抬脚行走时,取此行进向前的意境,回念众生,祝愿彼等:越度生死,善法满足。此外,在见大树、见好花、见满钵,乃至吃饭、穿衣、盥洗、出堂……等等,无论何时,置身何处,心中皆能不忘众生的福乐,甚至像一位母亲在护念她的独生子一样的殷切。此中的「众生」是等念怨亲的众生,无论亲疏好恶,皆平等祝愿,而不单只是自己心生爱染的众生。事实上,如果不清净,见到亲爱之人,就会心生染着,见到厌恶之人,就会心生排斥。 要如何判断自己到底够不够清净呢?当然是要有禅观能力,以省察自己的心念是染污是清净,但是以同学目前的程度,可以用现在所教大家的慈心禅做测试的指标,当修慈心禅时,对所修之对象生起贪染、瞋恼或是无趣的心念,而修持失败时,就代表此时的心不够清净,必须慢慢培养以与善净之慈心相应。菩萨的大慈悲心是从甚深般若空慧所起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希望我们都能朝向此一崇高圣洁的目标迈进! 主题三:不以一恶众生,舍一切众生 经 典:《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三 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我应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报。众生有恶,悉能容受,终不以此而舍誓愿;不以一众生恶故,舍一切众生。但勤修习善根回向:普令众生,皆得安乐。 讲 解: 第三部经文也是出自《华严经》,主要阐述菩萨能以不求回报之心,无私普覆一切,对于背恩众生亦能无所嫌恨,不退菩提。 菩萨行者应该像太阳光照万物一样,不计较回报而普施一切。能容受众生的过失与恶业,能不计较他人的冒犯,不因此而退悔利他的悲愿;能宽恕少数背恩众生的恶行,不因此舍弃对一切众生的救护。能精勤修学,生发菩提善根,并以此殊胜功德回向:普愿所有众生,都能得大安乐。 一个人能有利乐他人的心行,是值得赞叹的,但是行善并不一定能得对方的好回应,在本生谈中,曾记载多起释迦佛陀修菩萨行时,被救之人对他恩将仇报的故事;菩萨仍然应当心怀慈愍,无怨无悔地继续救护众生,而无有一丝一毫瞋恼复仇之想。 慈悲心最容易对亲爱者散发,较难是对少分瞋恼者,而对有深刻怨仇者,仍能宽恕原谅,平等普施以慈悲的光明,那就要更高的涵养与修练了,这也是菩萨道的难行与难得之处。今天诵念的这段经文,是我个人很喜欢,常诵念的经文。除了仰赞菩萨光明宽广的伟大心行,也希望大家一起来学习、效法之。 结 语: 今天为大家诵念了三部经文。 第一是佛法不共世间的禅修特色,即:「真实禅」之意义。今后修安般念、受念处、四界分别观,乃至其它所缘的时候,应一以佛法「真实禅」之正法义为依归,不被禅相、定乐所缚,而能超越所有我执臆想,体证缘生无性的深义。第二,为了培养菩提心,亦应对众生常怀报恩想,利乐心,尤其是处于人群中时,意念就要全心投入情境中,护念众生,并学习时时以慈心祝愿有情:吉祥安乐。第三,行善不求恩报,也不要让少数负恩众生之恶,扰乱了大部份时间的心绪,以致舍弃了庄严的菩提愿行。 以上从缘起法的深智──真实禅,生发平等舍的慈悲──菩萨心髓,这是贯摄「阿含」的佛陀根本教法到初期大乘悲智二轮的佛法修行宗要。 今天是出堂日,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相信大家这些天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希望在未来的修行道上,能随时忆念佛陀的恩德与教法,努力学习纯一满净的正法,更愿与所有众生分享正法的喜悦,圆成庄严的佛道。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性广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