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十九)--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传道法师所有开示-> 传道法师开示法句经



 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十九)


 下载DOC文档  



1997.06.26讲于法云文教协会

法句经讲记(十九)

释传道主讲

〈笃信品第四〉十有八章

贰、释颂义及因缘

14.信不染他 唯贤与人

可好则学 非好则远

染,一音(冉)jiam2入检切

一音jiam7入念切

与,音(予)u2英矩切

一个已于佛法生「信」,又能躬行实践佛法之人,因为深体因果事理,所以他对于自己的一言一行,乃至起心动念,均十分谨慎。他不但「不」同流合污,而以恶法「染」污「他」人,反倒会以(「唯」,以之意)「贤」善(「贤」,善也)之法,助(「与」,助也)「人」向上、向善。对于合宜的(「可」,宜也)、良「好」的善法,他「则」发勇猛心精进地「学」习;若「非」合宜又良「好」的善法,「则」思「远」离而不受浸染。

※※※※※※

关于进德修业,儒者有谓:『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1意思是说:见到善的人和事,则犹恐不及地去亲近他、去实践他;见到不善的人和事,则犹如伸手入滚汤一般的戒惧戒慎!

原始阿含的学佛道次第亦说:当先依生得慧以分别善恶,具惭愧心以省善察恶,而后住不放逸以止恶行善──这三善根具足,才算完成了学佛修道的预备工作。如果连这基本的道前基础都未具备,那显然缺乏修学佛法的真诚与决心,即使幸而亲近善士、听闻正法,亦难获致闻法的实益。

所以,善恶染净的分别抉择,以至去恶从善、转染成净,始终是佛法修学者──不论初学或久学──的重要课题!知所抉择取舍,无异开启了智慧──迷悟凡圣关键的锁钥,故说:慧,即『于所观境简择为性』。2

所简择的是什么?这不仅是六根所触对的一切境界,并且是自己对境所起的身语意行的善恶与染净:是自己应修而未修、应学而未学的一切善;也是自己应断而未断、应净而未净的一切恶;乃至修学何种法门,可以对治自己的烦恼尘劳,均是智慧的简择范畴。个人唯有确知自己心行的善恶与染净,并从而提升净化它,那末,个人才有向于善净的可能;也唯有个人向于善净提升,那末,他人与世界才有向于善净的可能!

但是,凡夫众生囿于情见、执见,要做到善于分别抉择,终究是有一点困难的。也许对于他人的善恶,还容易分别抉择;一旦面对自己,常常就是一堆的理由与借口。『严以待人,宽以律己』,到底是众生的通病,所以佛法才在分别善恶之后,说到具惭愧心与住不放逸──对于自己所欠缺的一切善,自觉惭愧,所以愿发勇猛心去充实、去学习。而对于自己所具有的一切恶,更是深感惭愧,而更发勇猛心去断除、去净化。足见在抉择善恶染净之后,能修、能断的关键,就在于个人惭愧心的强弱,与意志力的是否贯彻始终。

在长期的教学相长生涯里,不免深深地感觉到,凡夫众生的确是学坏的容易学好的难,学形式(外表)容易而学实质(内心)难,批评别人容易而自我反省的难。何以如此呢?其症结不外上面说到的择法能力差、缺乏惭愧心,再加上意志力薄弱所致。

有一次和一位同参道友聊起这个想法,他也感慨系之地说:众生刚强难度,真是一点都没错!收了一些徒弟,本想好好地将自己的学问道德教授下去的,奈何各人的福报因缘不同,一切也只好任其各随因缘而发展了!

这些话从一位积极勇健于自行化他的法将口中道来,不免是令人诧异的!再闻其详,才知道有时徒弟们犯了错,他苦口婆心地为其分析前因后果,望其改过而别再任性而为。没想到徒弟们的反应,有的是反过来挑他的毛病,好伺机反诘!有的则露出一脸的不以为然,认为是他在找麻烦!他意兴阑珊地说:自己的学问道德、优点长处,徒弟们一点都没学到;倒是自己的缺点短处,在徒弟的身上『发扬光大』!

听了他的话,真是于吾心有戚戚焉!不过我还是举了一个例子来与他共勉:印顺导师在《中国禅宗史》书中,介绍达摩的弟子时,就提到有所谓『得我(达摩)髓者慧可,得我骨者道育,得我肉者尼总持』的传说。3你也不错啊!有弟子各得你的一分──虽然是恶的一分;但是正可以藉此机会,透过放大镜来看自己,以激励自己加紧用功、努力精进地断恶修善啊!有什么不好!是啊!在自我解嘲之余,似乎也只能相视苦笑了!

『师父引入门,修行在个人』,几乎是佛弟子人人耳熟能详的,但是,且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修行?是为了获得师父的器重赏识吗?或者是为了胜过我们的师兄弟?是为了赢得信徒的恭敬吗?或者是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假使我们修学佛法的动机不过如此,那未免偏离佛法太远!

可还记得佛的慈训:『为家忘一人,为村忘一家,为国忘一村,为身忘世间』?4为了追求那身心烦恼俱泯的涅槃寂静,世间的一切荣辱、毁誉、称讥,全都可以相忘不理的!但是,『忘世间』并不是放弃世间,而是该做的、值得做的,全力以赴、彻始彻终地去完成,纵使有再大的磨难险阻横在眼前,都不畏惧、不放弃!该提起时,提得起;该放下时,也放得下,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有了这样的理解,修行就不止是在人前做做样子,刻意求功;而是不择时、地、人,发自内心、见诸言行的真诚、谦卑与良善。因为我们深深知道:个己言行的善恶,虽然对他人和社群、环境造成某种程度的影响;但最直接的,还是影响自己,和别人对自己的观感。

所以,尽管别人偷鸡摸狗、作威作福、坏事做尽、恶事干绝吧!我们还是一本初衷地坚持,坚持自己向于善净的目标前行──因为我们深信:一时的称心,并不代表永远的得意,而我们愿意为自己的言行彻底的负责!有了这样的态度,不用别人逼迫你,你都能够做到「可好则学,非好则远」,这也才符合佛陀教法中自律自发的精神!

15.信为我舆 莫知我载

如大象调 自调最胜

舆,一音(余)u5英渠切

一音【有】u7英遽切

载,音(再)tsai3精盖切

象,音(上)siong7时共切

调,音(条)tiau5地侨切

真诚的「信」心,是「为我」们修学佛法、度脱烦恼的车「舆」(「舆」,车也)。有了信心作为基础,广修一切善,尽断一切恶,净除一切尘染,始能将我们从有烦恼的凡夫境地,运载至没有烦恼染污的圣境。

如「莫」能「知」此信,实为帮助「我」们修习一切法门的基本运「载」工具,而不能于佛法生信;在将信将疑的情境下,即无法依之而获得学佛的如实利益。

譬「如」驯象师运用种种方法,来使「大象」得到「调」伏,诚然并不容易;但是仍不如依佛教法修行之人,能够「自」我「调」伏之「最」上殊「胜」。

※※※※※※

圣人与英雄之别,就在于前者是调伏自己、战胜自己,而后者则是调伏别人、战胜别人;一是向内的修养,一是对外的事功,二者是截然不同的。调伏得了别人、征服得了别人的,未必就调伏得了自己、征服得了自己。更何况『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还不如『胜败两俱舍』,尚能得到『卧觉寂静乐』!5

我们不妨可以试试看:假设你一拳挥出去的力道,有三百磅的话,你能够在挥拳的那一剎那停住它,并且将拳收回来,那个力道就绝不仅止于三百磅。

所以,随顺内心的瞋恨,而挥出你的拳头,或者反唇相讥,是容易的;但是在盛怒之下,还能够及时收回那即将挥出去的一拳,和骂出口的一句话,则是困难的!──尤其当对方的罩门自暴在你眼前,而你占尽优势之时。

当然,你可以选择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地给对方一顿痛快!但是这股怨气或怒气出完之后呢?即使自己能够全身而退,却与对方结下了恶缘,日后就不免要再继续这么纠缠下去,划得来吗?但是,若只一味地忍气吞声,恐怕到头来,自己会受到严重的『内伤』呢!

这习题似乎难解,任谁也无法给予我们标准答案,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拿捏与面对。就有人也为此困惑,而去请教孔子说:『以德报怨,夫子您认为如何呢?』孔子听了,就颇不以为然地回答他说:『你以德报怨,又拿什么来报德呢?倒不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才符合中庸之道啊!』6

依佛法说,不因对方伤害你,你就去伤害他,这是道德;但是如果因为自己的道德,而姑息对方、纵容对方,甚至让对方得寸进尺、气焰高张,那便是不道德!所以,修养与懦弱、道德与不道德,其实只在一线之隔;如何精准地拿捏,就靠我们多多熏习佛法,而以佛法的智慧来化解这一切。且记住:应该调伏的从来是自己,而不是别人;自心若得调伏,哪还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化解不了的仇恨呢?

16.信财戒财 惭愧亦财

闻财施财 慧为七财

17.从信守戒 常净观法

慧而利行 奉教不忘

18.生有此财 不问男女

终已不贫 贤者识真

惭,音(谗)chham5出谈切

学佛修行,是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程,想从烦恼杂染的凡夫,蜕变而成为解脱清净的圣者,必得循着佛所教示的道次第,阶次而行,才可能成就。这一路上,佛说有七种圣财,可以资益我们成就佛道,那就是信心、德行、惭、愧、多闻、布施与智慧。

有了这七种资粮,再加以如法修行,那末,假以时节因缘,定能圆成圣道。所以说「信」心是法「财」,「戒」行德行是法「财」,「惭」、「愧亦」是法「财」。多「闻」是法「财」,布「施」是法「财」,再加上智「慧」,是「为七」种成佛的圣法「财」。

「从」对佛法有真诚的「信」心伊始,进而恪「守」佛化的道德「戒」行;「常」怀惭愧心,去「净观」身心内外一切诸「法」的善恶染净,再以智「慧」去分别抉择,「而」广行「利」人利己的一切善「行」,改正损人利己、损己害人的一切恶行,即可谓之为「奉」佛「教」法「不忘」失之人。

今「生」若得拥「有此」七种圣法「财」,那末,「不问男女」、阶级与种姓,「终」能因为修学佛法的种种功德,而获致现生及来世的善果。有智慧又有福报,修道路上即「已不」复「贫」乏,这是善根深厚的「贤者」始能「识」得,并且依之奉行的「真」理。

佛所以宣说这三首偈颂,乃为了化度比罗陀夫妇二人。比罗陀的父亲修陀罗,在佛世可说是一位大心护法的长者。他虽拥有无量数的财富,却没有一般豪富的骄奢之气,反而信仰佛法、虔修道德。因感于释尊的法乳恩深,于是他对自己立下誓约,在每年腊月初八这一天,都要礼请佛及弟子们前来应供。即使自己往生了,都会付嘱子孙们延续这项供僧的传统,奉行不废。

修陀罗长者终于走完了这一期的生命旅程,他的儿子比罗陀继承了父亲的家业之后,因为不善营谋,家道遂日渐中落,乃至几近家徒四壁的地步。眼见这一年的腊月已经来到,手边却没有余裕可以备办供佛及僧的食物,比罗陀的心中真是愁得一筹莫展啊!

神通智慧,广大无边的释尊,岂不知他的愁恼所在呢!但他仍遣了目犍连,先行至比罗陀的家中探问说:『按照往例,你父亲供佛的日子就快到来,不知今年你可作了什么安排吗?』

比罗陀恭敬地回答说:『先父的遗命,弟子丝毫不敢违逆,唯愿世尊及诸位圣弟子,万勿见弃!让弟子也有种福田的机会。恳请大众于八日近午,移驾光临敝宅,接受弟子的供养。』目犍连听了他这一番诚恳的告白,也就回去向释尊如实的禀告了。

这厢的比罗陀既已承诺了目犍连,就陪同妻子返回她舅父家中,向其商借百两黄金,以便好好地来准备供僧的食物,免得怠慢了佛及这些圣弟子。

初八那一天,释尊就依所请,率着一千二百五十名圣弟子,前往比罗陀府上应供。到了他的宅第,大众就座后,就先行水洗手,而后享用比罗陀所准备的食物。用餐之后,洗涤完毕才随着释尊返回精舍。

虽然供养的钱是向亲戚借来的,但是能够亲自供佛及众位贤圣僧,比罗陀的心中还是充满欢喜,一点都没有悔恨。说也奇怪,自从供佛及僧之后,他的内心就充满着信心和热诚,连做起事来都特别有活力,慢慢地,他的家业又活络起来了。不多久的时间,就赚回那百两黄金,而且还蓄积了不少财物。

这一切,都是出乎比罗陀意料之外的,他断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有重振家风的一日,内心不禁又喜又惧,又莫名所以。于是夫妻俩就决定前去问佛,向佛请益这一切的所以然。

二人寻到了佛所驻锡的精舍,就来到佛前,一五一十地向佛禀明这一切的转折。释尊听了他们二人的描述,就以慈悲无限的眼神对着他们说:『你们就安心地运用这些财物,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吧!不要心存疑虑!

你能够履行父亲的遗命,不违逆父亲的教诲,而充满信心,坚持道德,心怀惭愧,多闻布施,修智慧道,这已经具足了成就圣道的七种法财,所以才能够获得这么好的福报。不止是你,不论男女、阶级、种姓,只要肯依此七圣法去实践,自然能够得到殊胜的福德与善报。』于是世尊便为比罗陀夫妇二人说了以下的三首偈颂:

「信财戒财,惭愧亦财,

闻财施财,慧为七财。

从信守戒,常净观法,

慧而利行,奉教不忘。

生有此财,不问男女,

终已不贫,贤者识真。」

比罗陀听闻了佛所开示的偈言,不禁更加笃信佛法,内心也益觉光明清朗,于是就顶礼佛足,带着妻子欢欢喜喜地回家去了。从此以后,更用心实践佛所教示的道理,并且将自己的心得分享妻儿及周遭,日后更得证无上至真之道。

※※※※※※

众生于佛法生信的因缘不一,有从信愿门入者,有从慈悲门入者,也有从智慧门入者。从信愿门入者,有人就此停留在信仰阶段,而将佛陀当作一般神祇来膜拜祈禳。从慈悲门入者,有人就此停留在慈善救济的层面,而与一般从事社会福利事业者无甚差异。而从智慧门入者,也有人就此停留在义理的研究理解,而形同一般的世间学者。这些,都不是信仰以至修学佛法的正常道。

我们一直在强调的一点就是:佛教是宗教,宗教是重于实践、重于实证体验的。如果没有实修实证,『说食』、『数宝』,都不过图个嘴上痛快、心理安慰,而丝毫无益于自他生命的提升!所以,好好地善用此人身吧!也好好地珍惜已于佛法生起的这一点信心!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信心难生今已生,当努力地让这信心生根、发芽、茁壮,进而发为自利利人的大力,才不辜负此生哪!(86期待续)

【注释】:

1.《论语.季氏第十六》。

2.《成唯识论》卷五(大正31.28下)。

3.印顺导师,《中国禅宗史》,页27。。

4.《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大正2.722下)。

5.《杂阿含经》卷四十六(大正2.338)。

6.《论语.宪问第十四》。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传道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其它法师讲《法句经》

如瑞法师讲法句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