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法鼓全集第七辑第二册之一金刚经讲记--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圣严法师所有开示-> 圣严法师开示金刚经



 圣严法师:法鼓全集第七辑第二册之一金刚经讲记


 下载DOC文档  



法鼓全集第七辑第二册之一金刚经讲记

编者序

绪论
一、释题

波罗蜜
般若
金刚
二、译本
三、本经成立
四、本经组织
五、本经译者
六、本经释者
《金刚经》的内容
一、对象
二、全经要义
三、思辨型式
四、无相离相
信受演说《金刚经》的功德
一、净信功德
二、法施功德比财施更大
三、受持读诵演说的功德
四、不受福德是无量功德
结论
后记
附录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讲记

编者序

【随身经典】系列丛书是法鼓文化在即将跨入新世纪的一九九九年,最特别的一项献礼,内容收录了圣严法师针对经典、历代祖师文钞语录等的讲说着述,书中并附有经典原文,以利读者参阅持诵。轻薄短小的口袋书采小开本型式,将一般人认为厚重、难以理解的佛教典籍,化为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的随身伴侣。

近十年来,在东西方诸大德的努力下,佛法的观念、禅修的方法,已经普遍为全球人士所认同,也有越来越多人愿意接受佛法,因此有人说,佛学将会是下一个世纪的显学。面对佛教三藏十二部佛典,「深入经藏」以便「智慧如海」,相信是许多人一生的梦想与读书计画。但是经典浩瀚如汪洋般,如果缺少了指引,难保不会失了方向,徒劳而无功;而且如果只读经而不解其义,解其义又不能如说修证,则不免沦为「说食数宝」,与消解烦恼、净化心灵终究是了不相干。

圣严法师便说过,他「一向主张『古为今用』,佛经不是仅供信仰持诵的,更当『如说修行』,应用於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法师也指出:「『解义』是对听到、读到的任何学问都能了解其内容。这又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种是从语言文字的表面去理解,望文生义,却不一定是真的意思;第二种则是以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及对佛法的修行来通达、识透文字的内涵,根据实际经验,根据证悟层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认。」

由於圣严法师特别重视观念与实践,所以「义理透彻」、「善巧实用」便成了法师解经的两大特色;尤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读者了解经文本意与内在精神,并常以其一贯睿智幽默的譬喻,提示大众如何将佛法的智慧与慈悲,落实在生活之中,读後总让人有当头棒喝、如梦初醒之感。

【随身经典】系列所收录的文稿,都曾经在《法鼓》、《人生》杂志连载过,部分则曾经出版过一般通行开本。内容形式有的是依传统的讲经方式,逐字、逐句解释,读者得以循序渐进地深入;有的则是从经典中,一段一段或是一句一句地摘录下来,浓缩成几个主题单元,以提纲挈领的方式让读者很快掌握到全本经文的重点。

以主题单元来讲解一部经,这应该是圣严法师的特色之一,也是法师的慈悲善巧。在《修行在红尘-维摩经六讲》一书的〈自序〉中,法师便特别说明,这样做「是为了因应现代一般人的需要」。

在这二十世纪的最後一年,或许有着所谓世纪末的焦虑与不安,但却也是法鼓山的「祝福平安年」。法鼓文化谨以【随身经典】系列的出版,感恩三宝的加护;更祈愿所有一切众生,皆得身心平安,以更多的慈悲与智慧,共同迈向新的二十一世纪。

法鼓文化编辑部谨识

绪论

《金刚经》是一部很有名也很有用的经典,在中国佛教界流通极广,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次的讲经方式和以往稍有不同,不是依照原经文,而是照着我所尝试编列的纲要来向各位介绍,如此,大家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简要的方式,完整清楚地了解《金刚经》的内容。

纲要共分为四个段落:1.绪论;2.《金刚经》的内容;3.信受演说《金刚经》的功德;4.结论。

一、释题

《金刚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在中国最珍贵、最有道理的书籍,就叫作「经」,在印度称为「修多罗」,梵文Sutra,是花串的意思。把一朵朵美丽的香花串起来,像夏威夷花环一样,就叫作修多罗。由於佛的语言、佛所讲的话是金玉良言,就像一朵朵美丽的香花,对众生非常有益,因此後人就把由佛所说的法,所集结成的一篇篇文章、一本本书,称之为经或修多罗。

波罗蜜

全名为波罗蜜多,是梵文pāramitā的音译,中国人喜欢简略,往往把「多」字省略了。它的意思是到彼岸,也就是从苦难的这边,到达离苦得乐的那边,亦即超越生死的苦难,渡过生死的大海,得到解脱,所以波罗蜜实际上有超度的意思。一般人常常以为念经是为了亡者,是为了超度亡灵,其实这是本末倒置;因为佛说法主要是为了超度我们活着的人,结果却因为现代人的心态错误,使得自己念经,而得不到超度。

佛法有无量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叫作波罗蜜,其中最重要的为「六波罗蜜」,也叫作「六度」,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智慧又叫作般若,是六度之中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般若的指导,之前的五种波罗蜜只是世间善法,不是究竟的佛法。

般若

梵文原文为Prajñā,「般若」就是智慧,它有三种内容:

*实相般若:实相即无相,是超越语言文字,超越一切现象,但是又不离一切现象。一切现象经常在变化,而实相虽然没有一定的定相,但它是如如不动的。

*观照般若:观照则是用佛法的观点,来观察我们的生活环境及身心世界。只要深刻观察我们的身心世界,就可以发现它是变化不已的,所以是无常的;因为一切现象变化无常,所以没有一个真实的我,也就是无我;再进一步观察,既然无我,所以是空的,而能体证到这个空的就是「观照般若」。

*文字般若:所有用来说明苦、空、无常、无我等道理的一切经典及种种文字,例如《金刚经》、《心经》,都叫作文字般若。我们在这个世界生生死死,永远沈沦在苦难之中,唯有藉着语言文字,才能知道苦是什麽、难又从那儿来?才会明白是因为有个自我的执着,受到自我假相的困扰,才会产生种种烦恼。因此藉由文字般若,能让我们产生智慧,帮助我们离开烦恼。

金刚

这两个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金刚钻、钻石之类的东西,但是它的原意是坚固,倒没有金刚钻、钻石的意思,因为钻石是一种物质,可加以切割,形状也会改变,是可以被破坏的;但是这里所指的金刚,则是能破一切,却不受任何东西影响的,这就是空,也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无相」,或是《大般若经》所讲的空,既然是空、是无,也就不会被任何东西所破坏。

一切事物瞬息万变,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只要我们具有般若智慧,心中不执着,不受任何现象所左右、所动摇,那麽,我们的心就如同金刚一般坚固。

这部经因为阐释般若智慧的关系,而般若智慧强大的力量就像金刚一样,所以这部经便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二、译本

从晋朝的罗什三藏到唐朝的义净三藏,短短三百年之间,这部经在中国出现了六种译本,而且全是名家之作。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与玄奘译《大般若经》卷五七七「能断金刚分」同本)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隋大业年中三藏笈多译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唐三藏沙门义净译

这些译者的名称,是我根据经典原文所抄录的,实际上他们都可称为三藏法师。现在我们常用的是罗什三藏的译本,与玄奘三藏所译的为同本异译,都是根据《大般若经》的「能断金刚分」而来,至於其他四种多少都有些出入。

三、本经成立

从历史上看,《金刚经》属於《大般若经》里的第九会。

《般若经》有很多,依照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原始下品,也就是小品《般若经》。《道行般若经》属之;第二个阶段是中品《般若经》。《放光般若经》属於这个部分;第三个阶段是上品,又叫作大品《般若经》。《大般若经》初会、第八会以及第九会都是属於大品《般若经》。实际上,《大般若经》集合了每一个时代的《般若经》-原始、中品,以及最後出现的大品《般若经》都包括在内,例如《文殊般若经》相当於《大般若经》的第七会,《金刚经》相当於《大般若经》的第九会。

四、本经组织

关於本经组织,在中国有四种分法,至於原来经文组织是不是这样?仍待进一步的研究查证。至於中国的四种分法为:

*梁昭明太子分为三十二分:梁昭明太子就是梁武帝的太子,现在我们诵经的时候,可以看到经文中有「法会因由分第一」、「善现启请分第二」……,一共有三十二分,这并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而是昭明太子所分的。

*罗什三藏法师的弟子僧肇法师之说:《金刚经》前半部,相当於昭明太子所分的第一分至第十六分,是说众生空;後半部相当於第十七分到第三十二分,说的是身空、法空,也就是人无我、法无我,阐释证人无我进入涅槃,脱离生死成阿罗汉;证法无我即登大乘菩萨初地以上,虽入涅槃,但不出生死,在生死中自由自在度化众生,这就是法无我。

*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及三论宗的嘉祥大师之说:前後两部为重说重言,也就是前半部已经说过的话,後半部又重新演说了一次。

*印顺长老之说:他接受嘉祥大师将前後两部,判为般若道与方便道之说。印老在其所着的《般若经讲记》中,采用《大智度论》里的五种菩提心来分判全经,这五种是: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无上菩提。这种分法可能比较接近原貌,因为《金刚经》属於般若系统,而《大智度论》是就《般若经》第一品的序论来判定,所以这种分法比较合理。不过我此次讲经没有采用这种分法,并非我比印顺导师高明,而是我想试着用另一种方式来加以解释;至於这五种菩提心是什麽意思,请诸位自行参考印顺导师的这本书,在此就不多作解释。

五、本经译者

我们现在讲的这部经是由罗什三藏所翻译的,日本人曾写过一本罗什三藏的传记,已翻译成中文,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这本书,也可以参考《高僧传》卷二,以及《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章。

六、本经释者

中国和印度对《金刚经》的解释相当多,计有:

*印度有无著菩萨造《金刚般若论》二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天亲菩萨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这两位菩萨都很重视《金刚经》。

无著菩萨是印度非常伟大的一位论师,着有《摄大乘论》,这是唯识宗早期的一部重要论典。天亲菩萨则是无著菩萨的亲生弟弟,也是唯识宗的大师,写有《唯识三十颂》及《唯识二十颂》,後有人释为《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玄奘大师将其带回中国,加以综合整理,翻译成《成唯识论》。

*中国汉文注《金刚经》者,自晋之僧肇、隋之吉藏,迄於清之俞樾,所着注释收於《卍续藏经》中者,共四十三种。

《金刚经》的内容

《金刚经》既难讲又容易讲,在《大藏经》以及市面上的书籍中,都可以找到许多《金刚经》的注解。过去有人把到清朝为止,比较有名的注解结集成一本书,书名是《金刚经五十三家注》,实际数量其实不只五十三家,尤其到现在又更多了。

《金刚经》是禅宗最重视的一部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听到其中两句话而开悟的,即使其他宗派的法师们,也都非常重视《金刚经》,因为这部经的内容深入浅出,非常丰富。

以下分成四个段落来介绍:一、对象;二、全经要义;三、思辨型式;四、无相离相。

一、对象

当机说法与请法者

经文中与释迦牟尼佛对话、请法的代表就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尊者是所有大阿罗汉之中,对於空义了解得最透彻的一位。

有一个传说:须菩提尊者出生的时候,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空了,米缸、水缸、钱财、金银珠宝,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这是预言他成为佛弟子之後,会对空的道理了解得最透彻。

大部分的人由於不能接受空的观念,所以不能学习空掉烦恼、执着,不能空掉自我;因为不能空,所以就不能得度。

教化的对象

有大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等,一共有多少人呢?《金刚经》一开始说有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到了最後一段,经文又说:「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这些都是当时听《金刚经》的听众,就像现在来听我讲经的大众一样,除了我们眼睛看得到的人之外,也有天人、阿修罗,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

教化的目的

释迦牟尼佛为什麽要讲这部经,他的目的为何?

是为了使听者都能够发无上菩提心,也就是《金刚经》里所说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但是发无上菩提心,也希望所有的人最後都能得到无上的菩提正果,就是成佛。


二、全经要义

《金刚经》全经的要义是什麽呢?就是:心有所住,即离无上菩提之心;心能降伏,即是无上菩提之心。

《金刚经》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发无上菩提心,成无上菩提果,如何发?如何成?必得先将心降伏;如何降伏?必须心无所住。

「心无所住」,住的意思是执着,心里有罣碍、很在乎,如果心头不牵不挂,就叫「不住」。

例如,有人称赞你很聪明、很能干,或者说:「你真有善根,会到农禅寺来听经闻法,真是不容易!」你听了以後,若是心里觉得很高兴,这就是「心有所住」。

反过来看,如果有人说:「你这个人真没出息,这麽聪明,怎麽也这麽迷信,跑到农禅寺听什麽《金刚经》?」你会有什麽反应?你是不是会回答:「有善根、有福德的人,才能听到《金刚经》,因为你愚蠢才会这样骂我。」这也是「心有所住」。

不过,想要达到「心无所住」的境界,的确很不容易。以下举经文中的三段,来进一步说明。

1.「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

前一句是须菩提尊者所问的,意思是:我们的心都有烦恼、执着,请问世尊,究竟有什麽办法能够降伏这个有住的心,使它不会随时受环境影响而起烦恼呢?

後面那句是释迦牟尼佛回答他:菩萨在行布施、做好事的时候,不能起执着,如此便能降伏烦恼心,就可以达到「心无所住」的目的。

烦恼和执着,都是我们和外在的人或众生、环境接触以後才产生的,想要不起烦恼,就不能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当成真实不变的;但若仅止於此,认为反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都是假的、不实在的、无常的,就不和外界环境有任何接触,这会变得很消极,这样也不对,这不是真正的菩萨行者。

真正的菩萨行者,会与他人保持接触,但是不会把这些关系牢牢地牵挂在心上,这才是真工夫。

一般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有取有舍的,但是菩萨以布施来度众生,他们是只舍不取的。布施什麽?不仅仅是钱财,还包括佛法及无畏布施,而且布施之後,心里不会一再念着我布施了多少东西、做了多少功德,或是已经度了多少人,这就是「无住」,也就是「三轮体空」。

真正的布施要做到「三轮体空」,那就是:没有布施的人、没有受布施的人、也没有布施的东西。

「轮」指的是不断地运作:有布施的行为、受布施的行为,以及布施的东西;这样的运作一定要不停地进行,但是三轮虽然不停地运作,却不要以为有一个真正、实在的我在做。

我曾经遇到一位大居士,他告诉我,他已经做到「三轮体空」了,我问他:「你是怎样做到三轮体空的呢?」他的回答是:「我某年某月对某些人做了某一件事,现在我已经把它忘掉了。」这真的是「三轮体空」吗?-当然不是。

2.「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一段是《金刚经》精要中的精要。在农禅寺庭院的照壁上有两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听到这两句话开悟的。

整段话的意思是:有大功德的菩萨们,应该要有智慧心、清净心,做了布施功德之後,心里不要想到有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如能不执着,便能生智慧心,也就是无住的心。

什麽叫作「六尘」,那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色」,是经由眼睛所见到的现象,包括颜色和形像;耳朵听到是「声」音;鼻子嗅到的是「香」,这包括香味和臭味,如同英文的smell一样,因为无法用一个单独的中文字表达,所以翻译为「香」;舌头嚐到的是「味」;身体四肢所接触到的物质或气温是「触」;「法」则是我们的思想、语言、文字、符号和记忆,这些都称作「法」。

当我们的六根接触外境时便会产生种种反应,面对这些反应,心中不受影响,不留下任何痕迹,这就是「无住」。

洞山良价禅师曾经形容他的心境,如空中的鸟迹,飞鸟经过空中以後,并不会留下足印,或是任何的影迹,就像这位禅师的心,接触到任何事物之後,什麽东西也不留下,还是保持着像虚空那样的坦荡、明白。要做到这种程度是很难的,而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这不是说失去记忆,而是心无所执着。

有句成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於耳。」这声音究竟是在梁上绕,还是在心里绕?如果是在梁上绕,那麽应该可以将它录下来,当然不是!它是在心里绕,所以虽然感觉上还听得到歌声,事实上这是心里的一种执着、一种贪恋,如此一来,心住於声,才会有「余音绕梁三日」的感觉;如果不住於声,那麽虽然听是听了,但是听过以後,心里也不会留下痕迹,这就是不住声。

因此,如果心如虚空,任何事情经过以後,心里不留痕迹,心中不罣碍,没有烦恼,就是「无住」。

至於「生心」,怎麽生法呢?曾经有人告诉我,说他修行工夫很好,心已经非常清净,我问他是如何清净法?他说:「我打坐的时候,听不到声音,也看不到东西,什麽也不知道,所以我的心非常清净,很自由,很自在。」

我又问他:「木头、石头、树木、花草,它们看不到、听不到,是不是也很清净呢?」

他想一想之後回答我说:「不对啊!我是人,不是矿物、植物。」

这一类的人,自以为入定了,所以心很清净。其实这种定,在禅宗里称为「冷水泡石头」,即使泡得时间再久,石头还是石头。

禅宗强调智慧,《金刚经》讲的便是般若智慧,所以「无住」并不等於是无知无觉,而是不执着、无罣碍、自由自在。无住的心不但能够照常运作,而且它的功能和反应远比一般心中有执着、有烦恼的人,还要更清楚、更活泼。

那麽,我们要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有两种方式:第一是顿悟,像六祖惠能大师一样,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话,马上言下大悟;第二是从链心开始,修习「观」的方法,凡是修「观」的方法,都属於观照般若的一种。

3.「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这一段是前面两段的重复说明,再一次告诉我们:想成佛、发菩提心的人,应该先知道什麽叫作「住」。「住」就是我们的烦恼心、执着心,了解这个烦恼心之後,经典便告诉我们如何降伏它。因此下面接着告诉我们:「当生如是心……。」心还是要有,但是要生什麽样的心呢?生智慧心,以智慧心行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从生死的此岸,到达不生不死的彼岸,这就叫作「灭度」。

「灭」就是灭苦,「度」是超度的意思,使得一切众生的苦灭了,得到超度,超度一切众生之後,心中不会念念不忘是否超度了任何一个众生,这就是「无住」,也叫作「不住」。

早期我到美国弘法时,发现美国人有一种风气,就是做义工(volunteer),那时候台湾还没有形成这种风气;有一次一位美国人来东初禅寺帮忙,累了一整天很辛苦,做完之後,我对他表示感谢,他却回答:「您不要谢我,反过来,应该说谢谢的是我,因为您给我机会做这些事,这是我很乐意做的(my pleasure)。」

leasure有「喜欢」、「享受」的意思,因此做完以後他没有跑来告诉我:「我曾经为你做了多少义工,你要对我优待一些。」如果这样就是有条件的,不能称为义工。

这种做义工的心态真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无住」,就是为了做义工而做义工,并未想要沽名钓誉,或是想博得别人的赞叹,纯粹就只是为了欢喜、为了高兴而做。做了一天的义工,虽然一身臭汗,仍能高高兴兴地回家,舒舒服服地睡个觉,不会为了做了多少义工而沾沾自喜,这种精神真是可佩。


三、思辨型式

四种思辨型式

凡是读过《金刚经》的人,一定都对其特殊的思辨型式印象深刻,而这部分却也是让很多人最感困惑的。《金刚经》的思辨型式有以下四种:

*正→反→合:这是一种辨证逻辑,先说正面的,再说反面,最後是正、反合起来说。《金刚经》中有一些这种型式。
  *肯定→否定→肯定:这类型与「是→不是→才是」相同。
  *假有→非有→真有:这是使用佛学名词的思辨型式。
  *有→空→中道:这也是使用佛学名词的思辨型式(非空非有)。

针对第三种「假有→非有→真有」,「假有」的意思是:一切现象,只要想像的出来,可以用语言、文字、思想加以形容、表达的,都是假的,并不是实有。

例如,吃饭的「吃」,是真的吃吗?是正在吃呢?或只不过是个字而已?其实「吃」只是个字,是一个代表的说明符号,并不是真正「吃」的本身。

又例如,喝茶的「茶」,这个字是否就等於真正的茶呢?不是,它只是个名词而已,很多人听到「茶」就知道是茶,可是对从没喝过茶的人来说,任凭你怎麽描述,他还是无法体会,即使你拿一杯茶给他喝,若是没有事先讲明,他可能喝了以後也不知道那就是茶。而实物上的茶,是否就等於名词的「茶」呢?当然也不是!因此不论名词或动词,其作用都只在表达或形容,都只是假借来说明而已。

除此之外,所有人、事、物,任何可以表现出来的现象,不管是生理现象、物理现象、心理现象,都是暂有的,不是永恒的存在。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或汉高祖,他们曾经拥有的丰功伟业,曾经不可一世的英雄豪气,如今在那里?所以,任何现象都不是永久真实的有,只是暂时的有。

「假有」之後是「非有」,从「假有」深一层来看,它不是真实的有,所以叫作「非有」,「非有」就不是真的有。

「非有」很难懂,因为我们所见到的一切都是有的,怎麽能说是「非有」呢?事实上,我们的存在既然是假的,假就不是真,假就不是有。以吃饭来作例子,我们吃过饭,消化以後就没有了,所以这是暂时经过,好像是有,但不是真的实有,所以叫作「非有」。

《金刚经》里的「无相」、《大般若经》与《心经》所讲的「空」,就是「非有」;「非有」才是「真有」,因为「非有」是「空」,「空」是不会变的,才是真的;因为只要是「有」,便不停地在变动,不是真的。

至於第四类的「有→空→中道(非空非有)」,这就是世俗谛与真谛(第一义谛)。

何谓「世俗谛」?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世间一切现象,以及世间所有人的观念,都是「有」的,不管是现象有、观念有,或是本体有,全都是「有」。所谓「本体」,我们可以称它为理念,也有人称它是神,这些神我、大我,都是「有」,所以叫作「世俗谛」。

佛法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佛法认为世间一切法、一切现象都不真实,都是「空」,他们经由分析和实证来强调「空」。分析是从理论上加以解释、说明;实证则是经验的,是精神的体验,必须经由智慧和禅定才能体会得到。已证阿罗汉果的人,知道世俗的一切现象是「假有」,所以他们强调「空」,也因为如此,他们进入涅槃、寂灭後,在「空」之中,就不愿意再回到世上来度众生。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一个能在理论上或逻辑上理解「空」的人,并不一定已经体验到「空」,所以现在有许多人把佛法当成学问来研究,对佛学知道的不少,也能够为人讲说《金刚经》,但是一旦自己面对是非,或是牵涉到他个人的利害得失,例如,金钱、名誉,特别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亲子间的亲情等,都会不自在。原因是道理上他们是懂了,但是因为没有实证,没有亲自的体验,当外面的环境一变化,马上就会受影响。因此,能懂得一些道理虽然也不错,但是真正的佛法是要能够实证的。

接下来说明大乘的「真谛」(第一义谛),也就是「中道」。佛法所说的「中道」并不是「中庸之道」,也不是「不在左、不在右」,更不是「我在中间,那一边好,我就往那一边靠」的骑墙道。

佛法的「中道」是不在空、有之间,非空非有,也可以说就是空。这并不是否定世间所有的一切现象,事实上,它是住於世间而不受世间的现象所困扰、束缚;就像观世音菩萨,住於世间而於世间得自在,所以又称为观自在菩萨。

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观论颂》,所谈的是般若思想的「空」,般若的「空」也就是「中道」,论颂中对「中道」有很清楚的解释:「舍二不执中」,舍两边而不取中间,这才是真正的「中道」,这才是最自由、最自在的。

一般来说,任何一种逻辑思想,都有它自己本身的立场,但是《中观论颂》所说的「中道」的思想,没有所谓的立论、宗旨,没有任何立足点,所以无论以什麽方法辩论,都无法将它击破,因为它就像是虚空一样,没有目标可以攻击,当然也谈不上攻破。

不仅仅理论上如此,事实经验上也是这样,若是能够经验到没有立场的立场,这就是解脱,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好、最自在的。

十九个实例

以上说明《金刚经》的基本思辨型式,接下来自经文中选了十九个例子,只要了解其中一、两个例子,其他的都可以举一反三。

1.「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来所说身相」,这是有;「即非身相」,这是非有;「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说如果能够了解到一切的有就是空,一切的假有就是没有,那麽就能见到如来的实相了。

曾经在一场演讲中有人问我:「佛的面貌是怎麽样?」我回答他:「佛的面貌就是没有面貌,没有面貌就是佛的面貌。」这不是我自己编出来的,而是《金刚经》里所说的。

经典中说佛有三十二种大人相,这三十二相是为了表达释迦牟尼佛的庄严相,所以是假相、非相,并不是真正的佛。佛的真实法身遍於法界,没有一处不是佛的法身所在,因为没有定相,是无相的,也就是非相,非相才是佛的真正法相。

曾经有人问云门文偃禅师:「如何是佛」,禅师回答他:「乾屎橛」(乾大便),这听起来很可笑,怎麽可以说佛是乾大便呢?并不是这样!因为佛的法身处处都是,大概当时他正好看到一截乾大便在那里。事实上,不一定是乾大便,任何东西都可以是佛。这麽说来,头发算不算是佛?如果是的话,那麽就抓着头发礼拜好不好?这样是不对的。理念上、观念上虽然如此,但是我们还没有亲见佛的法身,还是要以庄严相为佛的身相。

2.「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这一段里面其实有两个例子:1.微尘,即非微尘,就是微尘;2.微尘所结合成的世界,说是世界,便是非世界,那就叫作世界。至於有多少微尘呢?有三千大千世界那麽多微尘。

一个日月系统,也就是一个太阳系,叫作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就是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作大千世界;因为包括了三个「千」,所以一个大千世界也叫作三千大千世界,而一个大千世界便是一尊佛所教化的范围。

我们这个大千世界称为娑婆世界,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释迦牟尼佛就是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但是不要以为娑婆世界就是地球,否则就太委屈释迦牟尼佛了,事实上整个大千世界都是他教化的区域,我们所见的佛只是他的化身之一,所以有「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之说。

一个大千世界的微尘是数不清的,无量无数,比恒河沙数还要多得多,但是如来说不要称它为微尘,你把它当作是微尘的话就错了,因为微尘也只是假相,所以那不是微尘;但是这个假相也不能说是没有。不论是一粒微尘、所有微尘,或是像世间那麽多的微尘,都是如此。

如果能以这样的例子,用这样的型式,来看这个世界的任何现象,我们就能解脱自在。例如,你的太太跟你吵架,等於没有吵架,所以叫作吵架。只要用这种方式、这种逻辑来处理所有的事,不但能减轻很多心理负担,即使想有烦恼也不容易,所以《金刚经》所说的道理很有用。

3.「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是如来相,可是并不是真的如来相;如来显现出三十二相,但并不受限於三十二相。印度的传说中,转轮圣王有三十二相,释迦牟尼佛出生时就有仙人帮他看相,说他如果不出家,也会成为转轮圣王,虽然後来他出了家、成了佛,还是具足转轮圣王的三十二相。

相信很多人都请人看过相,看相的范围很广,有手相、面相、身相,还有听声音的声相、摸骨的骨相等等,究竟被看到的是什麽相?是好相还是坏相?

其实相随心转,即使是同一个人,当心里高兴的时候,必定相貌开朗;当很痛苦的时候,一定面有晦色,现出倒楣相、晦气相。

4.「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前面已经说过「无相」、「非相」,「诸相非相」就是「实相」。《心经》有云:「诸法空相」,这个「空相」,就是「实相」,也就是「真如」,就是「第一义谛」,这里又把它称为「非相」。

5.「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波罗蜜」是超度、到彼岸的意思,此处的「第一波罗蜜」,就是「实相」,就是「非相」;能够亲自体验到「实相非相」的这个人,就已经得到超度了,能够从烦恼的生死苦海而得解脱,而得自由自在、神通广大。

事实上「第一波罗蜜」就是智慧,就是六度之中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般若」。但是不可以认为:「这是第一波罗蜜,我只要这个波罗蜜」,这是执着,是错的;如果能说「即非第一波罗蜜」,这才是真正的「第一波罗蜜」。

这一句的思辨型式是:知道有这样东西,但是不执着实有这样东西,那才是真正拥有这样东西。

所谓的「自由自在」、「神通广大」,有两种解释法:第一,是真正的有神通,能说一得一,说十得十;不用买机票就可以到处旅行,不用花钱就可以得到任何需要的东西,同时也能分身在许多地方出现,这是自由自在、神通的一种。

但是第二种更重要,这种神通是心的自在。《六祖坛经》中说的很清楚:「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如此便能来也好,去也好,来去都好;生也好,死也好,生死都好;这是来去自由、生死自如,如果能这样,那可要比神通广大更自在。

这种自由,因为没有自己主观的成分在其中,要活就由他活,要死就由他死,这个「他」是谁呢?谁也没有!没有自己,也没有众生,一切随缘,因缘要怎麽样,就怎麽做。当因缘不许可时,如果仍然非做不可,那就会不自在,一定会产生烦恼。佛菩萨们便是随缘度众生,自由又自在。

「随缘」有两种:一种是等待因缘,另一种是促成因缘。等待因缘非常消极,促成因缘才是菩萨行。如果怎麽努力都无法促成因缘,那是由於因缘尚未成熟,心中应该仍旧保持自在,不必起烦恼。

6.「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普通人身高八尺,如来身高一丈六尺,比我们高一倍,所以叫作丈六金身。在我们看来这已是大身,但是这个大身是假身,不是真的、绝对的大身,这才是如来大身。

7.「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所谓庄严,是诸佛均以种种功德来庄严其净土。例如,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有两种庄严:依报庄严与正报庄严。所谓正报庄严是指极乐世界里诸善上人俱会一处,有大阿罗汉,以及不退转的大菩萨。正因为佛国净土中都是这些圣人,所以这些圣人也就庄严了佛国净土。

至於依报环境中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以及八功德水,微风一吹动,诸宝行树都会发出微妙的音声;除此之外,众鸟也出和雅音,都在念佛、念法、念僧。这都是佛土的庄严,但是切勿以为这些是真实的而执着它,一执着就又成为烦恼。

《阿弥陀经》中说得很清楚,这些庄严都是阿弥陀佛愿力所化现的,并不是真有那些东西。例如,净土里没有恶道,怎麽会有畜牲呢?那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化,不是真的。八功德水,也不是真的有水可以沐浴,这是以八种功德为水,生长出许多莲花。凡此种种都不是我们世俗人所以为的、真实的,而是佛的悲愿,以及修行净土者的功德所感。

8.「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诸心」,是指许多众生的种种心相。每一个众生都有许多心理活动现象,这些都是虚妄的,是烦恼心,既然是妄心,就不是真心;既然不是真心,当然就没有心;没有心,才是真心。《六祖坛经》里讲的「无念」,就是智慧,因为没有执着,所以能产生种种功能来救济众生,这种智慧心,就是真心,就是非心。

例如,有一个男孩子,死心塌地迷恋着一个心中的美女,他心里念念不忘的都是这个美女,有其他的女人经过他面前,或是要介绍另一个对象给他,他都无心理会,因为他心中只有这麽一个人,其他人在他心里都已不存在。像这种心是真心吗?当然不是!这是有心、是烦恼心、迷心,他的心已经被一个女人的影子所迷住了,其他的通通不理,这不是智慧心。

再以照相为例,一张底片只能照一次,照第二次的话,影像便会重叠而变得模糊;画画也是这样,一张纸只能画一次,第二次除非重新涂掉再画,否则便无法着手。

所以说,有心都不是真心,要「心无所住」,心中无物、无心,那才是真心,能够如此,就可以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一样,心中没有特定对象的众生,但是任何众生都在他的心里。

9.「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化身的佛有肉身,我们一般人也有肉身,这个肉身就是色身。但是色身在出生之前没有,死了以後也没有,只在生与死之间这一阶段有,所以说这个色身是假有,而非真有。身体虽然是假的,但还是存在,我们仍然要好好运用它。

或许有人认为既然这个身体是假的,是臭皮囊,乾脆死了算了,错!虽然身体不是真的,但是我们要借假修真,借用这个色身来修行,修布施、修智慧……修六度万行。

没有了身体,就无法修行,所以大家要保重身体,但是也不要执着身体,一执着,烦恼就来了。但是又要保重,又要不执着,究竟应该怎麽办?-恰到好处就是了。

10.「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这一句和前面的「如来说三十二相……」相同,不再多作解释。

11.「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如来说法说了四十九年,可是并未真正说了法,因为真实的法是没有办法说的,是不能说的,说出来的法都是语言法,只是一种符号、一种名相,而不是真实的法;真实的法是什麽?是「无相」、是「空」的、是无法可说的,这就是如来说法。

这如同你告诉别人:「到农禅寺听圣严法师讲《金刚经》。」并不等於对方已经听到了《金刚经》;但是要介绍给别人知道,鼓励人来听《金刚经》,就一定要说这句话。所以,介绍的文字,并不就等於事情的本身,只不过,不经过介绍,那件事就没办法显现。

由此可知,如来所说的法,通通只是方便法,是一种工具而已,但不说法也不行,只要根据佛陀所介绍、说明的去做,就可以亲自体验到真实的法。

12.「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众生众生」意指很多人、许多众生、一切众生的意思,这句是说:不要以为有那麽多的众生,并且不要执着真正有众生,那才是众生。

这和「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意思相同,要「心无所住」。

13.「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作为一位菩萨应有三个条件,也就是三种誓愿:持一切净戒、修一切善法、度一切众生,意思与三聚净戒一样。

前面已说过度一切众生,这段谈到修一切善法,这已经包括了菩萨三大类净戒其中的两条。修善法之後,不要以为已修了任何善法,那才是真正的修善法,因为「心无所住」。

14.「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凡夫有我的执着,有我就有烦恼。但是不是就真有凡夫这样东西呢?没有!如果真的有所谓的凡夫,那麽应该是不变的,现在是凡夫,将来也永远是凡夫,这才是真的凡夫。但真正的情况是,虽然现在是凡夫,经过努力修行,也可以修成菩萨、修成佛,所以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是现在还有烦恼的我,故假名凡夫,不是真的。

只要能体验或实证到「空」的道理,就能空去「我执」。所以可知,「我」是假的,既然如此,凡夫也就是暂时,而非永久的。

15.「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意思是无来无去。这一句应该是:「如来,即非如来,故名如来。」

「如来」是佛的十种尊号之一,也就是「好像来了」。为什麽叫作「如来」?因为对我们学佛的凡夫来说,他是来了;当我们得无生法忍亲证法身的时候,佛也好像是来了。但事实上,如来从来没有离开过,只是未亲证法身时,我们见不到如来;亲证法身的时候,就体现到了如来。

又例如,未听闻过佛法时,我们不相信有如来,信了佛法以後,便相信有如来,如来便来到我们的心中。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相信,才有如来,不管我们信或不信,证或不证,如来一直都在,本来就在那里。

16.「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这段的意思是说,如来说世界是实有,这叫作「一合相」。不论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或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甚至是无量无数的大千世界,都是一个整体,这个全体的世界称为「一合相」。

也就是说一切的物质世界,是一个名相,是一个现象,也是一个整体相,但是这个整体相「即非一合相」,是个假相;不过,这个世界的假相还在,所以把它叫作「一合相」。

「一合相」可大可小,任何一个范围都可以是,一粒沙子是一粒沙子的「一合相」,整体的一个人也是「一合相」,甚至一对夫妇、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一合相」。但是不管这个相的大小,都是由许多因素、因缘所凑合起来的,是会变动的,所以「即非一合相」,只是因为这个假有的现象存在,才把它称为「一合相」。

17.「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这句话很难懂,其实讲的就是一个名词:「我见」。「我见」就是我的看法、我的想法、我的观念、我的判断等。为什麽叫作「我的看法」,而不是「别人的看法」?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你还会不会说「我的看法」?不会!一定是有相对另外的人,因为相对,所以有相吸、相拒等现象。

「众生」就是许多的人(有情),继续活下去的众生就叫作「寿者」;如果生命短暂,一晃而过,没有「寿者」,就没有问题。但是众生和我都仍在时间上继续活动,加上由於对自我的执着,而和众生有交涉,所以产生你争我斗的矛盾,或你贪我爱的纠缠,因此有许多烦恼。

其实,我的执着也好,众生的执着也好,都只是由於个人虚妄的自我中心在作怪,都是假的,如果能够了解这一点,便能降伏心里的烦恼。虽然众生还是有,人与人之间也有种种不同的差别,但是一位修行佛法、已实证般若的人,就能够知道「无我」,没有我就没有众生,既然没有众生也就没有寿者。

18.「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法」,指的是现象;所有一切法,亦即所有的现象,都有它一定的界别定义,这就是「法相」。现象是有的,只因为每一种现象都是暂时的有,并非永恒的有,所以叫作非法相。

19.「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非法→非非法(无相即实相)

凡夫取法,执着一切现象是真实有,不仅自己烦恼,也会为他人带来烦恼;可是取非法,执着於空也不对,因为执着於空就是消极、逃避,这种人不会积极地从事於修行、度众生。所以「不应取法」,也「不应取非法」,这才是真正的般若精神。佛法有正见、邪见之分,邪见主要有两种:

*常见:取法为永恒,认为一切法都是永恒的。若是取物质法不灭,就是唯物论;若是取精神法为永远,是唯神论。不管是物质永恒,还是精神永恒,都是常见,都是外道。
  *断见:取非法为顽空,认为除了物质并无灵魂,人死了就像灯熄了一样,不会有任何後续的结果,这是唯物论中的断见;因为他们只认为物质不灭,而不承认灵魂的存在,这也是断见。

四、无相离相

解释「无相离相」之前,首先必须先了解「相」是什麽,形相、现象、法相,都可以称为「相」。

形相包括色、声、香、味、触的五尘(境),凡是可以用手去触摸、用眼睛观看、用耳朵听闻的都是。

现象有三种: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及心理现象,例如,第六尘(境)-法尘,就是心理现象。

法相则是佛法的专有名词,不论形相或是现象都包括在法相内。以唯识的百法来说:色法十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无为法的相对是有为法,一百个法相之中,有九十四个有为法,只有六个是无为法,不在形相或是现象的符号之内。

「无相」,是无法用法相来说明,凡是能用法相说明的,就不是真正的第一义谛,要离开一切相,才是第一义谛,才是无为法。所谓第一义谛就是真谛,这是相对於世俗谛而说的,所有能用世间的语言、文字表达的,都是有漏法、有为法,都是世俗谛。

「有相」则是有所执着,心里认为有形相、现象及一切法相,这是心住於相;如能心不住於相,不住於法相,应无所住,就是「离相」。

《金刚经》开示无相离相法门,为菩萨道及佛道的准则,也就是说,修行菩萨道而成就佛道,必须能够离相而不住於相。经文中有关「无相离相」的句子,计有二十一条,分别为:

1.「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我相」就是对於自我的执着,自我中心的表现。个人的自我是由贪、瞋、痴、慢、疑及不正见所构成,除了这些心理现象的执着之外,其实「我」是不存在的。人人都觉得「我」很重要,实际上,我就是贪、瞋、痴、慢、疑及不正见等烦恼的别名。

除此之外「我」必是有对象的,一定是有另外的人,才会让你感觉到有我,形成我-「我相」、你-「人相」,再加上他、我们、你们、他们,於是形成多数,就是「众生相」;而多数人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个时间的过程中活动,就叫作「寿者相」。如果有这四种相,就会烦恼重重,当然不是真的菩萨。

2.「……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六尘」,前面已经说过,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我们拿什麽做布施呢?就是拿六尘来做布施,如同讲经说法者,是用六尘之中的声尘与法尘来布施,如果没有声尘,法便说不出来,如果没有法尘的符号,说的便会语无伦次,不是法。

不论菩萨用什麽来度众生,都是布施行,行布施而不在相,意即行布施而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没有六尘相;若能如此,便没有福德,而没有福德才是最大的福德。因为假如执着有福德,一定有多少与大小之分,有一个质和量的范围,唯有不执着福德,它才无限无量,不受多少大小的限制,这才是最大的福德。

3.「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来虽有三十二相,但这也是暂时的虚妄相,不是真实永恒不变的如来相,因为下面便说:凡是有形相可让我们执着的,都是虚妄,不是真的。

因此如果能见到「诸相非相」,不执着一切法相,也就是见到了「空」、「无相」,就是见到如来,这便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般若,实证如来法身、亲见一切法性,对如来而言叫作法身,对法相而言叫作法性;然而不论法身也好、法性也好,都是无相的-法身即无身,法性即空性。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两句话如果能够熟背不忘的话,遇到任何困难都能解决,因为你会知道见到任何相都是虚妄相。正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是有人自称他已经得到三明六通,能够神通自在,便会知道那不是佛法,因为不论对方玩什麽花样,在佛法之前都无所遁形。

4.「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修持菩萨道绝对不能离开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持净戒对行菩萨道来说非常重要,《金刚经》在这里也指出,持净戒而且能够修福德的人,会对《金刚经》生出信心,同时也会认为《金刚经》是真的。像这样的众生,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因为对他们来说「法相」不存在,也不会坚持「非法相」才是对的,这就是「中道」,即「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是避免有人因为一听到「无法相」-没有事相,就变得消极,所以指出,不但没有「法相」,就是连「非法相」也是没有的。大乘菩萨要行六度万行,度尽无量众生,而无一众生得灭度者,这也就是「离相」、「不住於相」。

5.「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许多人希望成佛,认为真有「佛」或是「佛果」这样东西,就好像我们买芒果、苹果、无花果等水果一样,好像真有一个「东西」在那里;其实修因有果是为凡夫说,毕竟无果才是真实义的,彻底的没有果可执着,才叫作佛果。

如来并没有一定的法可说,这些法都只是方便法,不是真实法,因为真实法无法可说。连如来说的法之中,也告诉我们「不可取、不可说」,那麽,是不是就没有什麽好说的?难道如来说的法就不是法吗?也不是,因为如果如来不说法,我们便不知道法是什麽;由於如来说出法相,让我们能够照着去修行,最後才能证得法性,所以也不能说它不是法。

6.「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证大小乘圣果,即非证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

《金刚经》里举出很多例子,指出不论是证到声闻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是大乘初地以上果位乃至佛果的人,都不会认为他已证果。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什麽心?生清净心,清净心就是般若智慧。烦恼心是贪、瞋、痴、慢、疑以及不正见,离开这些烦恼,又能产生度化众生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都叫作般若,都是清净心。

现在有许多人自认为已经证果,已经解脱,但是他们的烦恼,也就是贪心、瞋心、嫉妒心、怀疑心等,仍然非常重,这不是清净心,这是愚痴心。

7.「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这个例子与第三条相同,请参考「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解释。

8.「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这一条的内容前面也已经讲过两次,不再重复。

9.「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这一段是说,修行菩萨道的人,不会住於色,也不会住於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假如这位菩萨的心,有所住而行布施的话,那就好像处在暗室里,什麽也看不见;如果无所住,不执着於六尘法而行布施,就好像有眼睛的人,在光天化日下,看得明明朗朗、清清楚楚。

这是因为「心住於法而行布施」,便会有烦恼,而把心蒙蔽了,有自私,所以心不明。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当局者就是「有我」,有自我的利害得失在作祟,所以看事不明。

只有不住於法,才是纯客观、绝对的客观,如此看到世间的任何事物,才能了了分明,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10.「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心、无上正遍知觉心,也就是发成佛道的心。这是说,并没有一定的人,可以叫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

更进一步说,如果有那个人的话,就是有我相;而一般发心的人,都希望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果,其实是没有这麽一个东西可得的。也就是说,没有人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也没有一样东西叫作无上正等正觉,这才是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

11.「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如来,即与诸法如如之义相同。如如,有自然、不动、动静自如之意。

12.「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来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不能说是实有,也不能说是虚妄;在因位上说,的确是有佛可成,从果位上说,如果还要执为实有,那就不是佛的果位,故称「无实无虚」,既不执为实有也不执为虚妄,佛本如如,与一切诸法相同,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众生皆同佛位。

13.「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前面已说过,没有发心的那个人,也没有发心所要得到的那个果,而这段主要在说明什麽是「菩萨」,就是已经发心的人。

菩萨从修行菩萨道到成佛之前,是个中间过程阶段,不可以认为在这个阶段,有一个所谓的「菩萨」;也就是不要以为你就是菩萨,你在行菩萨道,也不要以为将来你能成佛,如果有将来成佛的想法,就不是「菩萨」。

14.众生相不可得,众生的心相亦不可得。故:「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故佛说恒河沙数众生所有种心,如来悉知。

所谓众生所有种心如来悉知,有两种解释:

*从信心、信仰来说,如来因为得了三明六通,所以能够知道一切众生的心相。
  *从如来的一切种智(智慧可分为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来说,如来自然知道一切众生的各种心相,可是众生的心相是虚妄的,不是真心,等於是无心,这便是《金刚经》所说的。

句中说到三种心不可得,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除了过去和未来,也没有中间,所以过去、现在、未来,三心皆不可得。

例如,拿一把剪刀,掐住一根线的中间当作是现在,剪刀刀口的上面是过去,下面是未来。未剪时,这三个段落清清楚楚,但是当你将线剪断,现在不见了,只剩过去,只剩未来,但是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来,现在又不存在,所以是三心不可得。这样的道理虽然容易懂,但是要做到很困难,一定得下一番修行的工夫。

15.「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诸相」就是三十二相,如来是具足三十二相的,但是转轮圣王也具三十二相,所以具足三十二相并不等於就是如来。这里主要在说明如来是「离相」的。

16.「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是释迦牟尼佛的自称,因为佛陀无法形容佛陀自己,所以用了「我」这一个假名的代号,并不是佛自己还有「我相」存在。

释迦牟尼佛已经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是他说:其实我没有得到一点点(不论有为或无为)的法,所以叫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如来认为他有得到任何一点法的话,那麽便是住相了。

17.「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管任何法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别,凡圣平等,众生与佛也是平等的。晋译六十卷《华严经》的〈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因为「离相无相」,还有何差别相可言?心也好、佛也好、众生也好,都是假名,都是代号,所以「实相无相」,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更重要的是,虽然「离相无相」,还是要修一切善法,若是不修一切善法,不持一切净戒,不度一切众生,就不算是菩萨,所以不但要持三聚净戒,还要「不住相」,如此才能得到佛果。

18.「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此句已解说过,不再重复。

19.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 见如来。」

佛殿上供奉的佛像是色相,是以佛像来表达敬意,并作为修行时的器物,叫作法器、圣像、法物,佛教徒是藉着这些来修行,但并不把它们当成是佛的法身。

佛的法身是无相的,有相的三十二相不是佛的真正法身;如来说法的声音,也只是一种方便的工具,不是如来,因此不要执着佛的形相,而是要脚踏实地修行,以亲证无相离相的诸佛法身。

20.「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很多人一听到「离相无相」,就认为真的没有佛了,这是一种断灭的邪见,因为如果没有佛,又怎麽度众生?

佛是有的,但是不要执着,这就叫作「无住生心」。佛菩萨虽然是假名,是虚妄相,是没有的,但是他们处处都在度众生,不是断灭相。

21.「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这段话就是以上所说的总论,凡是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对一切法应该就这样子知道它、这样子理解它、这样子相信它,同时,还要能不执着一切诸法的法相。

信受演说《金刚经》的功德

听完《金刚经》之後,如果能够相信它、接受它,还能说给他人听,这样的功德有多大呢?

一、净信功德

1.「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佛灭度後分成三个五百年,後五百岁就是佛灭後的一千零一到一千五百年,这时,若是有人能够相信这部经,他的功德是很大的,证明他早已在许许多多佛的面前,种下善根,如来知道此人有无量的福德。

现在我们离释迦牟尼佛涅槃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离佛在世的时代更远了,假使你能够相信如来所说的话,就已有无量功德。

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这句话很绕口,意思是如果你以无量无数的身体布施给众生,这个功德实在是很大,但是与一个人因为听了《金刚经》而产生信心相比,後者的功德更大。


二、法施功德比财施更大

1.「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行布施,功德固然不小,但另一人不但自己能受持《金刚经》的四句偈语,还能说给他人听,此人的功德更大。

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前一个例子是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此处所说的数量更多了,加倍再加倍,以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做布施。恒河沙数有无量无数,无法计算,但是此功德仍比不上受持《金刚经》的四句偈语,为人演说者。

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前面的例子是用七宝做布施,这里则是用身体。以无量无数的身体、生命,布施给众生,这个福德还不如受持《金刚经》中的四句偈语再为他人演说的功德。


三、受持读诵演说的功德

1.「如来为发大乘者,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部《金刚经》是为了发大乘心、发最上乘心的人说的,所谓大乘心是菩萨心,最上乘心是无上菩提心。假如能够受持读诵,而且还能广为他人演说,这种功德无可比拟,可说是已经担起佛的功德了。

2.「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此经,过去世的罪业即能消灭。这是因为已体会到「无我」,既然是「无我」,冤家债主就无法影响到你了。

3.「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一个小世界,也就是一个日月系统,就有一个须弥山,那麽三千大千世界便有许许多多的须弥山;假如那些须弥山都是七宝所成,即使全部布施出去,也比不上受持读诵《金刚经》,乃至只有四句偈语,或是为他人说的功德。

4.「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同样的意思,只是数目增加。满无量阿僧只代表无量无数,布施无量无数的世界七宝,其功德还是比不上受持读诵《金刚经》,乃至於四句偈,而为他人演说,这种功德更大更大。为什麽会有这麽大的功德?这不是迷信,《金刚经》中有说明。


四、不受福德是无量功德

「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什麽叫作「得成於忍」?「忍」是无生法忍,就是断烦恼而生智慧的意思。有智慧的人,不会在做了功德之後,以为是有功德。


结论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

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是「实相」,所谓「实相无相,法身无身」。「实相」是「无相」,是如如不动的,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的法相,就好像是梦、幻、泡、影,又像露水,又像是电光;若能如此观察,如此观想,就知道一切相都是暂有的假相。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听到以上的佛法以後,所有的僧俗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一切世间所有的护法善神,通通闻法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经》说到这里,已经圆满讲完。大家非常欢喜,我也是一样,因为《金刚经》实在太好了。

诸位听完之後,回去要信受奉行、为他人说,至少要常常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发生任何困难、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告诉自己:「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祝福大家!

後记

这份《金刚经》讲记,我於一九九二年一月十三、十四、十五日在台北农禅寺讲出後,又於同年八月二十九、三十、三十一日三晚在香港尖沙咀文化中心音乐厅讲出,每场听众都在二千人以上。

另於一九九三年二月一日至四日一连四天晚上,以四个主题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大演讲厅讲出,听众每晚约三千人,文稿已由梁寒衣女士整理成册交由台北皇冠出版社於一九九四年以《福慧自在》为书名出版闻世。

本讲稿首先讲出而迟至一九九八年春由余如雯女士整理完成,与读者相见,特此致谢。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二日阅毕,圣严志
 


附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CB00425。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CB00425。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谕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於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

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於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後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於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遶。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於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谕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於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於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谕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威仪寂净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於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圣严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圣严法师讲大悲咒     

圣严法师讲俱舍论     

圣严法师讲普门品     

圣严法师讲坛经     

圣严法师讲维摩经     

圣严法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本源法师讲金刚经    

昌乐法师讲金刚经    

常福法师讲金刚经    

超然法师讲金刚经    

彻悟禅师讲金刚经    

传喜法师讲金刚经    

传琰法师讲金刚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金刚经    

慈法法师讲金刚经    

达真堪布讲金刚经    

大愿法师讲金刚经    

涤华禅师讲金刚经    

法清法师讲金刚经    

法悟法师讲金刚经    

佛光法师讲金刚经    

嘎玛仁波切讲金刚经    

光明禅师讲金刚经    

HT法师讲金刚经    

宏圆法师讲金刚经    

慧净法师讲金刚经    

慧律法师讲金刚经    

济群法师讲金刚经    

戒法法师讲金刚经    

界文法师讲金刚经    

净慧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久晃法师讲金刚经    

理证法师讲金刚经    

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    

妙华法师讲金刚经    

明奘法师讲金刚经    

蕅益大师讲金刚经    

普献法师讲金刚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仁禅法师讲金刚经    

仁达法师讲金刚经    

仁清法师讲金刚经    

圣凯法师讲金刚经    

圣一法师讲金刚经    

圣赞法师讲金刚经    

索达吉堪布讲金刚经    

倓虚法师讲金刚经    

通觉法师讲金刚经    

惟贤法师讲金刚经    

贤宗法师讲金刚经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讲金刚经    

星云法师讲金刚经    

虚云老和尚讲金刚经    

宣化上人讲金刚经    

印光大师讲金刚经    

印泉法师讲金刚经    

月悟法师讲金刚经    

月溪法师讲金刚经    

昭慧法师讲金刚经    

智能上师讲金刚经    

智泉法师讲金刚经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讲金刚经    

宗性法师讲金刚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