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维摩经》与福慧双修
第二讲的讲题是「《维摩经》与福慧双修」。
《维摩经》是极受中国人欢迎的一部经。在佛教里分成好多宗派,其中最有名,在中国流行得最广,时间持续得最久,绵延不绝,直到现在还是以它为主流的,那就是禅宗。
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留下了一部书《六祖坛经》,里边至少有六处引用《维摩经》的经文。(参考拙著《禅与悟》所收〈六祖坛经的思想〉)
有人说《维摩经》是居士佛教的一部经典,因为《维摩经》的主角是一位居士,叫维摩诘长者,他以居士身来为许多的菩萨及当时释迦牟尼佛的比丘、罗汉弟子说法,所有的菩萨及罗汉弟子们,在维摩诘长者面前都相形失色,变成了像是没有智慧的人,而他只是一个居士而已!
因此,有人说《维摩经》应该不是由出家人来讲。其实那是错的,维摩诘菩萨虽现在家居士身,却是一位持戒清净的人,所以在《维摩经》里有这么几句经文: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方便品第二〉
所谓白衣,就是居家修道之士,维摩诘以居士身,却具足了出家人的清净戒律和威仪,所谓「沙门清净律行」,至少已具杀、盗、YIN、妄的四根本戒,另有比丘及沙弥的行仪。一般的居士是做不到的,所以这是一位大菩萨,不能以世俗的在家身来看他。他现居士相并不等同一般的在家人;他是身居俗家,行仪如比丘,心出三界外,不着欲界的五欲,不住色界、无色界的世间禅定之乐;他有妻有子,可是常修脱离男女YIN欲的梵行,这是菩萨的化现,我们无法想象。他有许多的眷属,但对家眷并不贪恋;常乐独身远离。他也着好衣饰,照常饮食,心中常以禅悦为味。是故《维摩经》并不限于是在家居士的经典,乃是出家、在家菩萨们共同需要,大家宣扬的一部重要大乘经典。
大乘的菩萨是成佛的根本,如果要成佛,必须修两种法门:第一要入世修福报,第二要超脱修智慧。
修福报就是慈悲心,对众生关怀、救济、援助和化导,这一些叫作福行,换言之,修福报就是利益众生。修智慧就是断烦恼,同时也用断烦恼的智慧去协助他人离苦得乐。用智慧来指导自己断除烦恼,也用智慧来指导自己修行福报,成佛之后的佛,是福慧两种功德都已具足圆满的人。
想要提升人的品质,必须修福修慧,有智慧才有能力健全自己的人格,修福的最大功德是使大家都有智慧来健全每一个人的人格,这也就是建设人间净土的着力点。这也就是我们法鼓山的理念,这也是修行佛法的两轮和双轨。福慧并重,如鸟两翼,缺其一便不能飞;两翼强弱不一,就飞不平衡,当然也飞不远了。
诸位听众菩萨们,因为信佛学佛、听闻佛法,所以是有福的人。而听懂佛法减少烦恼,则是有智慧之人。可知能来听闻佛法,便是福慧双运。
我今天在此讲演佛法,也是福慧双修。要讲《维摩经》,自己便需研读《维摩经》、体会《维摩经》,因此也能智慧增长;自己体会之后再来告诉诸位,让大家都能享受到佛法的利益,因此而福德增长。我有这样的机会,固然要感恩三宝,也应当感谢诸位前来听我讲演的善友。
以下从《维摩经》里抄录了与福慧二门相关的经文,分成四节,介绍给诸位,并请指教。
一、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门
六度万行即是福慧二门: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佛国品第一〉
六度之首是「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分内外,内财是身体,外财是眷属及物品。法是佛法的道理及修持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等烦恼的方法。无畏是以慈悲心,使众生脱离怖畏恐惧。若能于自己修学佛法的同时,也以身示范,做义工,出钱出力出时间来护持三宝,弘扬佛法,救度众生,便是三施并行,自利利人。
「持戒」是不应该做的不要做,应该做的非做不可,包括身、口、意三业,基本原则是五戒十善,细分则有三皈、五戒、八戒,为在家戒;沙弥戒、比丘及比丘尼戒,为出家戒,尚有出家菩萨戒及在家菩萨戒。六度中的持戒,是由约而繁的一切戒。
「忍辱」就相当难了,我们所谓的忍辱是对一些不应该接受到的侮辱、欺负、打击或是莫名其妙的诬蔑毁谤,能够予以容忍谅解。很多人说名誉是第二生命,一旦受到破坏,是非常痛苦而不能忍受的事。可是作为一个佛教徒,作为一个菩萨行者,「忍」却是非常重要的事,我们是小的折磨要忍,大的冲击也要忍;刺激要忍,诱惑要忍;痛苦要忍,享乐也要忍;失败要忍,成功也要忍。唯有能忍才是最大的福报,不能忍者,好事会变成坏事,小祸会变成大祸,甚至变成杀身灭族亡国之祸。
「忍」并不等于逆来顺受,而是尽可能不要以正面冲突,不要以牙还牙、以暴抑暴,要想办法回避,减少双方的损害到最小程度。柔能克刚,钢刀虽利,用之不当,容易缺口折断;水势很柔,落地之后则无孔不入,你砍它一刀,它断了以后马上又接上。所以最柔的反倒是最强的。
菩萨的力量建立在慈悲,慈悲的精神,并不等于忍辱;面对众生时,若能忍辱,也是慈悲的心怀。慈悲是一种包容、接受、涵盖,能够把所有的人,不论是敌人或亲人,不论相识不相识,全部看作是现在的菩萨、未来的佛。
当你遇到恶人敌人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往往是来加害你的,让你痛苦,而你还能包容他,就叫忍辱,是菩萨行者。忍辱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对方,因为不忍辱必然两败俱伤;忍一时不但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对方,是故忍辱在佛法里是非常的重要,它是一种表现智者风格及仁者心胸的美德。
忍辱的相似名词是退让,并不是懦弱。退让是不直接跟人逞强,改以绕一个弯转走出路来,或是向下挖一个洞开出一条路来,或是往上翻越一座山岭伸展出一条路来,总之是不直接跟他人起冲突,但还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很多人把忍辱当作逆来顺受,这是错误的。我一生之中常是一个失败者,常常遇到鬼挡墙,但我不会向鬼的怀抱闯去,让他抱住跑不掉,我会采取回避的方式,过去就没事了。因此忍辱和精进,也是相辅相成的。
「精进」是努力不懈怠,不借故偷懒,不逃避责任,不畏首畏尾,一旦确定了方向和目标,便全心全力地投入,不畏艰巨,不怕阻挠,不担心失败和挫折,并且越挫越奋,正如儒家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佛法的精进,是成佛之必须,成佛之后,广度众生,也是精进。
「禅定」是一种稳定力、一种安定性、一种相当沈稳和清明的心境。如果我们的心态不稳定,身体的威仪不庄重,必然没有安全感。我们应随时保持身心的稳定,以及待人处世、工作态度的稳定。很多人认为打坐叫作禅定,当然禅坐也是大乘禅法的一种,可是在《六祖坛经》里讲:「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又说:「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智慧」是不用私情及感情等情绪来处理事情,以纯客观的态度和超然的角度来面对我们所遇到的人、事、物。但于一时间不容易很快做到,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人家判断事情、处理问题较容易,因为他人的问题与自己无关,处理错了也没关系;自己的问题就难了,常因考虑到切身的利害关系而手足无措,难以做决定。所以一定要把自我的立场摆下,才能有无私的智慧。
「方便」是用种种方法以便利众生、广度众生,方便众生来接受佛法。方是处方,用种种的处方、观点与作法,来适应时机、适应环境、适应对象,便利众生,得到智慧、增加福报、解脱烦恼,得到真正的自在。
我们法鼓山的护法信众,有一个很好的名称,叫作「万行菩萨」,就是修行六度万行的意思。为什么六度等于万行?凡是种种的方便法门,无数无量的法门,都可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来涵盖统摄,也可以说,用六度做基础纲领可以开展出菩萨道的种种修行法门来。
归纳的结果,布施、持戒、忍辱是福行,禅定与智慧是慧行,精进则兼助福慧两门。布施、持戒、忍辱这三项是属修福报的行为,禅定和智慧是属修智慧的行为,精进则是帮助福慧双修的。我们修福业时要精进,修慧业时也要精进,因此佛教绝对不是消极逃避现实的宗教,佛教是讲求效率和努力的宗教。如果是逃避现实的,怎能修福?倘若是消极的,又如何修慧?所以必须是福慧双修,才是菩萨道和佛道的修行者。
若干佛教徒逃避现实,自修自了,不管人间疾苦,不关心众生的苦厄,这些人必然是不曾了解真正的大乘佛教是什么。过去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佛教徒,所以佛教被误解很深。今天正信的佛教徒越来越多,所以佛教越来越兴盛。目前的社会需要更多正信的佛教徒来提升自己的品质,建设人间的净土。而经文中的维摩诘居士: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方便品第二〉
这一段的经文其实还是在讲六度法门,并说明维摩诘大菩萨在人间度众之行仪。维摩诘菩萨所住之毗耶离城已解释过,是释迦牟尼佛时代印度六大名城之一,他是为了度人而用善巧方便住在毗耶离城。他很有钱,资财无量,富可敌国,是一个大富长者。他用这些财产饶益众生,摄受贫苦大众,救济、帮助以及感化、教育他们。
现代世界是否也有这样的大富长者?有的,现在的大企业家用他们的智慧、资本经营事业,创造我们国民的就业机会,一个人就业等于一个家庭得到救济。一千人的公司或工厂等于照顾了一千个家庭,每个家庭至少有二、三个人,那么至少有二、三千人因这个公司或工厂而得到生活之依靠。我们帮助人与其直接给他财物,不如给他工作机会帮助他独立,凭一己之劳力赚取生活所需,就如俗话说「给他米吃,不如教会他种稻」,自己会种植就永远不愁没饭吃了。帮助贫民能够安居乐业,才是救济贫民最好的办法,才是真正大富长者之行为。我个人非常佩服企业家们,不论他们自己承不承认,我认为他们就是长者居士、菩萨行者,但要加上修学佛法,也要劝勉跟他们相关的大众,一齐来学佛。
维摩诘居士虽然资财无量,都是用来救济贫民,自己则自奉甚俭,持戒清净,丝毫不挥霍。我认识很多大富长者,有好多位也是非常节俭,比如今天早上来看我的一位董事长,在谈话过程中,我告诉他:「以你的穿著,即使开着好车,不知道的人会以为你是司机不是老板。」这种人不奢靡享受,生活淡泊,也可以说是持戒的美德。一个有头脑经营大事业的人,有很多钱,尚能乐善好施,勤俭自持,便是在家的菩萨形态。有一种人,收入很多,却是刻薄他人,也不让自己享受,这就是守财奴而不是大富长者了。如果有钱而只顾自己不照顾贫民,那是富而不仁,也不是大富长者。
我听说现在大陆上有很多本来是很穷的人,因以个体户的方式,做生意赚了点钱,就吃喝穿用,都奢侈了起来,这叫暴发户、穷骚包,虽然有钱,不知节俭,不知布施,当然不是大富长者。
一个能自我爱惜、自我检点的人,必定也是一个非常精进努力修行的人,他的心情,经常是处在非常安静稳定的状况中,甚至于根本没有什么冲动,没有杂念妄想,那便是有了智慧的人;他就能对无知者给予智慧,对懈怠者给他精进,对有妄想很多的人给他安定,使那些不容易接受教育与训练的人,虚心地来接受种种的道德训练,使常发脾气的人能够忍耐。这便是维摩诘居士所做的种种工作。实际上任何一位在家居士,都可以学习着维摩诘的心行,来做修行福慧、普度众生的工作。
二、从有到空的福慧双修
大家都知道,佛法是讲空的,但须知空一定是从有而来,空是学佛的目标,空的基础则是「有」,没有「有」怎么可能有「空」?必定先「有」才能「空」。好比说一个人要出家,他现在一定有家,才有家可出,如果没有家怎能叫出家?
就是智慧也好、福报也好,也都要先「有」,在有了福报、有了智慧之后,再把福报与智慧的观念放下,也把自以为拥有福报、拥有智慧的占有感放下来,那才是真正修学佛法的目标,那便是空。
而经文中记载维摩诘居士:
「游诸四衢,饶益众生。……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着。……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兴福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诲以胜慧。」〈方便品第二〉
维摩诘居士「游诸四衢,饶益众生」,所谓四衢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是车水马龙的繁华市区,来来往往的人非常的多,就像现在东京的银座和新宿、纽约的时报广场、台北市的西门町。菩萨要到人口聚散的公共场合去帮助众生、利益众生。这是描述维摩诘居士行菩萨道利益众生,使众生有福、有慧,离苦得乐。他是怎样利益众生的呢?他有无量方便化无数身分,例如:
若在居士群中,即被居士大众之所尊敬,使得居士们因此而断其贪求执着。
居士是居家修学佛法之士,凡是有家庭的人,不论结婚与否统称为居士,男的叫男居士,女的叫女居士。有人说没结婚的人应该和出家人一样,但是住在家里不住寺院不能叫出家;又有人说在家人住在家里有儿有女,出家人住在庙里有徒弟徒孙不也等于家吗?但一个是彼此牵挂、互相纠缠的俗家,一个是共修道业、共同弘化的僧家,截然不同的。出家人是依僧而住,依师学法,随佛出家。我的弟子们在求度出家时,我都是这么说的,他们是随佛出家不是跟我出家。出家是无私人家庭的,乃以如来的家业为家,如来的家业是要勤修戒定慧,要弘扬佛法僧;弘法利生是我们的家业,而不是以储蓄财产、占有名位、生儿育女为家业。
维摩诘居士在居士群中受到尊敬,因他能够影响居士们断除贪欲的执着。他自己现身说法,以居士身,拥有财产、拥有家属,但他不是享受财产与家属,也没有占有财产与家属,只有用财富照顾家属、关怀社会。
身为居士而能够没有贪着,没有私欲,没有舍不得,是难得的菩萨行。普通的居士们,在听闻佛法的时候,可能会想自己也能做得到,一旦临到自己头上时,恐怕就难以做到了,所以要学习维摩诘居士,能够学习就会有福有慧,不想学习那就会烦恼多多了!
若处身于大臣群中,即被全体大臣尊敬,并教他们如何以正法治理国政。
大臣就是高阶的官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现在称官员为公仆,用他们自己的施政理念和方法来为许多人民服务。如果为官者的施政理念有偏差,施政方法举棋不定,人民就要倒楣了;如果他的理念好,方法好,人民就有幸福。正所谓「身在公门好行善」。
居士做了高官,就在官员之中受人尊敬,一定也能受到人民的尊敬,自然而然,就会风行草偃,他便可用正确正信的佛法来影响他的同僚,利益人民。
我们现在台湾有位清廉而又受人尊敬的高阶官员,他是一位佛教徒,很多人对他有很好的口碑,当大家都在争财产的今天,他却把自家的住宅及祖先的墓园都捐给了国家。我想凡是正信的佛教徒,做官的话都会是清官好官。我们不能奢望所有的大官都成为佛教徒,但希望所有的官员都能以正法行德政。不是佛教徒的官员,如果他们的施政方针及行政理念,跟佛法的智慧与慈悲相应,也会是好官。居士若在当老百姓的时候,一定受到全乡民众的尊敬,成为乡贤父老,因此而使民众一齐来推动各种福利事业。
一般老百姓称为庶民,居士若能受到广大民众的尊敬,就能以自己的人格道德影响他人。其实如果你在兄弟姊妹中受到尊敬,也会影响他们的思想、信仰和性格;在任何角落、任何环境里,你如能受他人的尊敬,均能发挥影响力的。
我们不是叫别人来尊敬自己,而是先要健全自己,奉献出自己去关怀别人,才可能被人尊敬,受人尊敬以后才可能影响他人。这也是我一次次提出的理念:要先提升自己的品格,才能建设人间净土。诸位一定要掌握这个原则,不是用高压手段来逼迫别人的尊敬,而是用真诚的心行来感动别人,获得尊敬。
若生于梵天,便受梵天大众所尊敬,因此有机会使得大梵天人,都来修学开发殊胜的佛慧。
梵天是色界的初禅天。凡夫世界一共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梵天是属于色界,色界里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初禅天有三个层次: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梵众是梵天界的人民,梵辅是梵天界的官员,大梵天是梵天王,梵天中最尊贵崇高的是梵天王。做了梵天王,能用佛法的智慧来训勉告诫梵天上所有的一切天人。因为梵天虽有福报,但没有「无我」的智慧,因此告诉他们要放弃自我才能有殊胜的智慧。
时维摩诘来谓我(目犍连)言:「……,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建是意而为说法;当了众生,根有利钝,善于知见,无所罣碍。以大悲心,赞于大乘,念报佛恩,不断三宝,然后说法。」〈弟子品第三〉
「无说无示」、「无闻无得」是胜慧行,「为幻人说法」、「了」知「利钝」是胜福行。
真正的说法,一定是无说无示;而真正的听法,一定是无闻无得。「说」是说法,「示」是表示、显示,演说给大家听,使大家理解的意思。真正说法的人,是没有东西好说,也没有东西可以告诉人;而真正听法的人,也是没有东西可以听到、得到,这两句话颇为难懂。譬如我说法,似乎是有法可说,诸位也是有法可听;我说法之后,如认为自己说了一定的法,诸位也认为听到了一定的法,那就不是真正的说法和听法。
真实的法是无法说明的,凡是能用语言表现、耳朵听闻的,都属于符号,都是间接又间接的一种表达,不是真实的佛法。现在说一个简单的比喻:我这杯子里装的是开水,我说有半杯、蛮烫的,并且喝了一些;这半杯究竟是多大的半杯?有多烫?什么味道?喝了多少?无论我描述得多么详尽,你们都很难了解得十分清楚,你们的了解必定与实际状况有差距。这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定要身历其境亲自体验,才能知道真相。但是即便实地去体验物质现象,也还是幻相,仍不见得就能体悟到实相。
有人初次见到我,就说认识我,我活了几十年连自己都不全认识自己,他一见面就认识我,怎么可能呢?连昨天的眉毛都与今天的不一样,可能又少黑了几根或多白了几根,我们有几人识得自己?遑论别人了。
虽然用语言表达的诸法现象,不是真实的法,但是不用语言表达也是不行,否则不说不听,你们也就不可能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先说有法,然后说无法,无法表示「有相皆妄」。因此要「无闻无得」,听了以后不要以为真正听到了法,但作为入门的参考是必要的。
「譬如幻士(魔术家)为幻人说法」,就像魔术师为那些他自己变化出来的人说法,他说的是不需要说的法,那些他变化出来的人也根本不需要听他的法;这个比喻是说明我们说法跟听法的人要做如此想,否则执着于所说和所听的法,将有碍于解脱。
人们常有一个现象,当在掉入一个陷阱后,不管是被别人救起来或是自己爬出来,很容易又一脚踩入另一个陷阱里。所以必须时时警戒自己,避免身陷泥泞,越陷越深,无法自拔。有一个美国人,结婚之后夫妻常吵架,最后离了婚,他告诉我:「我的太太真不是人,几乎要了我的魂,现在离婚总算解脱了。」我问他:「要不要再结婚?」他说:「当然要,正在找。」我说:「这个太太要你的魂,下个太太可能会要你的命。」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娶了太太,应当尊重她、关怀她、包容她,彼此多沟通,相互信赖,不要彼此计较,相互猜疑,就不会成为丈夫的绊脚石了。
目前台湾的家庭结构是很脆弱的,离婚率是东南亚最高的。学佛的人是不轻易离婚的,不然就如刚才的例子,跳出一个陷阱又踩进另一个陷阱里去了。
当知众生根器有利有钝,各不相同,要用无罣无碍的智慧为他们做不同程度的说法,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法,才是真正的说法,才能对听者有利益。
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至涅槃为止,一共说了四十九年的法,说了种种的经典,每一部经典都说是最好的。有人问我:「释迦牟尼佛每次说法,都说这一部经典是最好的。请问究竟那一部经才是最好的?」我回答是:「你认为那一部经现在对你最有用,那一部经就是最好的。至于往后怎么样,就要看你的需求而定了。」读经不是研究学问,以实用实益为着眼。如果以学术思想及历史轨迹来研究佛经,那是另一回事。
这种观念也可用到不同的宗教信仰上,今天早上我收到一位四年前在农禅寺求受皈依的居士给我的一封信,写着:「圣严法师,从此以后请您不要再寄任何通知给我,我已经受洗皈主了,我认为耶和华比释迦牟尼佛对我更有用。」看了这封信我先觉得可惜和遗憾,我未能帮助他从佛法得到安心的利益,除此之外,我只好说:善哉!善哉!他已经得到了他所要的东西,我应该为他祝福。
佛说法的态度,也就是这样子,对不同层级、不同根器、不同情况的人,演说不同的法,这叫随缘说法无所罣碍。我不会认为佛教徒变为基督徒是不光彩的事;就好比我这儿的补品太补了,有的人不能受补,对于养分较少的东西反能接受,能得其所哉也是好的。也有可能他所求的东西我这儿就有,只是他尚不知道。如果有一天他又回来了,我还是会说:「善哉!善哉!他终于发现佛法才是他要的东西了。」佛的慈悲是广大无限的,我们的心应学习着包容一切众生,关怀一切众生,无论他是否为佛教徒,是否皈依三宝,一律给予平等的关怀和慈悲。
大乘佛教不拒绝任何人搭乘大乘列车,大乘就好比是地球那么大的一个盛载物,整个地球是大乘的车子,地球上虽有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如脚踏车、汽车、巴士、邮轮、飞机、火箭等等,每个人可能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但通通是在地球这个大盛载物之上,是在大乘的列车上,所以这位信徒虽然信了基督教,我却认为他还在我们的车子上。佛教是宽宏大量的,连敌人都能包容,何况只是信了不同的宗教。
我们应报佛恩所以不断的弘扬三宝,因为要弘扬三宝所以不断的说法,绝不因有人不接受就不弘法;我们是为自己得到佛法的恩德和利益,欲报佛法的恩,亦称报三宝恩而弘扬佛法;我们是听到佛法而得到利益,所以也以佛法帮助众生来回馈,是故需要说法。
维摩诘居士为何要说:「幻士为幻人说法」?有三层原因:1.真佛不见佛,真佛虽常说法,乃是不用名相,超越语文的。2.化佛说法,所以佛亦幻化非真。3.众生幻生幻死,只要大悟彻底便能突破虚幻生死,进入涅槃,所以听法的众生亦是幻人。
「无说无示」、「无闻无得」,是实证诸法实相即是无相的一切智,即是胜慧,也就是成佛的智慧。诸佛菩萨「为幻人说法」,是为使得如幻的众生「了」知根器的「利钝」。自断烦恼是慧行,广度众生是福行;福慧双修是菩萨道,福慧圆满是佛道。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迦叶……其有施者,无大福、无小福;不为益、不为损。是为正入佛道。」〈弟子品第三〉
普施众生是「福」行,不为益损是「慧」行。
凡夫众生对人做了好事之后,总希望获得回馈,种大福希望得大福报,甚至种小福也希望得大福报,一般佛教徒也是如此的。有些人等而下之,更是为了求福而许愿,或为求事业顺利、仕途通达,或为求儿女学业精进,或为全家消灾免难,而在佛、菩萨、神前许愿祈求,如能满愿便去还愿,做某些好事。这等于是先贷款后还钱;幸好佛菩萨慈悲,没有要求以任何物品作为信用抵押,就先给与贷款。这是布施心的第一个层次。
另外也有先做好事,但希望好人有好报,种善因得善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还希望种一粒瓜能得十粒瓜,种一粒豆能得百粒豆。这是第二种层次的人。
有些人是自愿做好事做善事,并且很认真地做,心甘情愿地做,他们做义工不求回馈,以为做义工的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份获得,这种观念在欧美社会已在流行,在我们国内则尚未十分普遍。这是第三层次。
有些人种瓜不为自己,种的瓜是要分享给他人,没想到是为自己,种的时候也不预期有多少收获,收获多福报多大家分,收获少表示大家福报少,一样大家分享。这是第四层次。
另一些人的境界很高了,他们只管用心种瓜,收成之后与大家分享,却不觉得自己做了这些事有什么了不起,心里全然不留痕迹;万一没收获是因缘不成熟,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得了的,把行善布施的过程当作就是修行。只知道这是学佛修菩萨道的人应该走的路,所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一天人就应勤勤奋奋地努力,尽人应尽的本分,至于有没有回馈、有没有收获,不用计较、不用执着。其实,若以无所求心布施者,皆有大福,心大福也大,尽心尽力行布施修供养,不求大福,不求小福,不考虑个人利益损失,便是菩萨的无相行。能够布施的本身,便是大福德行。这是第五层次。
经文「其有施者,无大福、无小福;不为益、不为损」,就是以上所讲的第五个层次。
一般人不容易一下子就到达第五个层次,不过至少应做到第三或第四层,请诸位试试看。如果老是停留在第一个层次的话,等于没来听经,第二层次则是听经没听懂,第三层次表示已经在学习了,第四个层次、第五个层次是已经是圣者,乃至已到达佛果的程度。
三、修福修慧的层次
「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佛国品第一〉
「直心」、「深心」、「意调伏」是初机智慧;「回向」、「方便」、「成就众生」、「佛土净」是无尽福田;「说法净」、「智慧净」、「心净」、「一切功德净」是究竟智慧。这一节经文在讲修行的种种层次。菩萨首先要有直心,「直心」是诚恳正直无扭曲的心,对三宝有真诚的信心,乃至于对每一众生皆能成佛有信心,对任何众生都不失望。有了信心之后,就会产生度众生的种种方便善巧的行为,包括福行和慧行;开始修福修慧之后,其修行的工夫越深,信心便越坚固,体会也越恳切,叫作「深心」;体会越来越深,信心越来越坚固,烦恼自然越来越少,这叫「调伏」;凡夫的心通常是心猿意马、妄想纷飞,没有办法控制,这叫不调伏,要使自己的心能够善念不起、恶念不生,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调伏的过程是从有善有恶、知善知恶、行善去恶,慢慢地调,首先要驾御自己的心,只有善念没有恶念,然后再做到不思善、不思恶,善念不起恶念不生。随其调伏的功能,就能照着自己对佛法的体验和认识而向他人宣说。
我小时候住在非常偏僻的乡下,从未见过也未吃过香蕉,有一次我哥哥从上海带来一串香蕉,已经烂熟得皮都差不多黑了大半,不够全家一人分一条,因为我最小,所以分到一条,尝了一口觉得真是从未享受过的人间美味,心想学校里的同学们肯定没吃过,就再也舍不得吃,拿到学校每个同学舔一口,让同班的每个人都尝到了香蕉的味道。后来我知道佛法对自己有用,佛法这么好,我以同样的心态,认为别人也会需要,便不断地将佛法传播给需要它的人,直到今天。这就是调伏自己,便要如说修行。
「随如说行则能回向」,当在如说修行之后,还要能够不居功德,那就应当回向。回向是自己所做的功德,要分享给他人,这点很少人能够打内心起做得到,虽然有人做了却不是那般恳切的。譬如自己带头做了某件事之后,总不忘告诉别人这是我做的、我促成的、我建议的、我……。很多很有名的人物,也都无可避免,总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所做的种种好事。但这是不公平的,一件事的成就是由很多人共同努力而成,不是一人之力能单独完成的。
当自己完成了一项工作的功德,不应沾沾自喜地以为仅是自己个人的成就,要认为这是社会环境及所有相关的人员共同努力促成的,自己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若无大家的支持、相应与合作,个人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现在有很多人已有这样的认知,但心里依旧认为自己投注的财力、体力、心力、时间是最大的因素,心想:「如果没有我怎可能成功?」在现实社会中,这是正常的想法,不过与回向的道理不甚相应。
作为菩萨行者,要懂得回向,要相信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大家共同的成就,因有众人才有个人的成就,因此要心存感谢。例如今晚大家慈悲来听讲,我才有演讲的因缘,所以我当感谢各位的功德成就;站在你们诸位听众菩萨的立场,也当感谢今晚的演讲因缘。这就是回向。
「随其回向则有方便」,这是说知道大家有如此大的功德于自己,自己当然要赶快以种种方便来回馈大家;众生帮助了我,我也要帮助众生,相互感恩、彼此回馈。
「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这是说,既能够以种种方便法门广度众生,就能成就众生,亦即能成全大众的意思。我们法鼓山的精神,便是「奉献我们自己,成就社会大众」,那就是成就众生的意思。以我们自己的财力、体力、智慧等任何一种力量,来成就社会大众,成就了社会,我们自己也一定是水涨船高,随着成长。所以菩萨一定要努力成就众生,成就众生之后佛国才会出现,假如不成就众生,众生不能成为菩萨,更不能成佛。必须要让其他的众生成了菩萨,与你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你才可能成为佛。佛是从菩萨之中产生,菩萨则是由众生之中产生,离开众生无菩萨,离开菩萨没有佛。佛土一定经由成就众生而产生,所以成就众生才能成就佛土。
「随佛土净则说法净」,这是说净土在心中出现了才能体验到正确的、纯粹的大乘佛法。说法净有三义:1.是说纯粹的大乘佛法,不说世间的烦恼污染法,也不说小乘法。2.是不管说任何法,从那一点说法,最后都归集于大乘佛法。3.是以清净的无染着心说法。
像我现在说的佛法,有的是从人的立场讲,有的是从天的立场讲,有的则是从小乘的立场讲,但目标都是指向佛的层次,不是讲人间法就止于人间;讲天人法就拘限在天的境界;讲二乘就止于声闻缘觉;我们说法不可以有企图心执着心,便是说法净。
「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这是说,若能说法清净,必定能有无漏的智慧,也就是无我的智慧。有无漏无我的智慧出现,此心就是清净心,纯粹圆满的清净心就是佛心。心分为两部分:一是清净的,一是不清净的。以不清净的烦恼心见到的一切众生都是众生,说难听一点以狗眼看人,人也被狗看成了是狗;以清净的佛眼看人,人人都是佛,因此若能以清净的佛心,所看到的世间一切众生,都与诸佛平等无二。
「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这是说,心得清净便无执着,故也不执功德,才是最大功德;「一切功德净」则超越了有功德及无功德的层次。能够达到清净无染的佛心境界,做一切功德而不以为有何功德。如果执着有功德,那一定是小功德不是无量功德,大功德是无可衡量,所以等于没有功德,那便是功德净。
以上经文中的「直心」、「深心」、「意调伏」,这三项是初机的智慧;「回向」、「方便」、「成就众生」、「佛土净」是无尽的福田。初机的智慧是开始学佛之后从佛法而得的智慧。到了「说法净」、「智慧净」、「心净」、「一切功德净」才是智慧的圆熟。
维摩诘语诸长者子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弟子品第三〉
赞叹在家受具足戒功德,能够发起无上菩提心者,即是最高的福慧大行,便与出家受具足戒的功德相等。
这三句经文是肯定发无上菩提心乃是最高的福慧大行,可以跟出家受具足戒之功德相比。依佛教的伦理次第而言,分为僧俗七众,以出家受比丘、比丘尼具足戒者有无上功德。《出家功德经》说:若人一日一夜,舍欲出家,持清净戒,就有无限的功德,二十劫中,常生天上,不堕三涂恶道,最后成独觉。更何况是终生出家受具足戒。出家能够报一切的恩德,因此有说「一子出家,九祖超生」。这是因为一个人出家是离欲而奉献,一方面不为自我求欲乐,一方面奉献自己的生命为自度度人,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亦即是全心全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必须先将世俗的欲乐摆下来,才能担起修行菩萨道的责任,所以出家不是等闲事,乃是大丈夫事。
可是维摩诘居士在此告知诸位有德有才有地位的青年们另一种观点。他说:「你们只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如同出家,如同受了具足戒。」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译成中文是无上正等正觉心,又叫无上正遍知觉心,简单地说就是发成佛的愿心,又叫发大菩提心。
能发大菩提心,就是发了成佛愿心的人,他就一定要从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的菩萨学处做起。我们已经讲过佛是菩萨成的,菩萨是佛的弟子,也是成佛的基础,菩萨道的圆满,佛的果位自然出现,是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一定是修菩萨道、行菩萨行的人,他们决定不会贪恋五欲,也决定不会毁坏净戒。所以等于出家受了具足戒。
真正舍欲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们,也必定是非常精进努力的。出家人在养成阶段,就等于是一般人在读书的阶段;一般人读书毕了业是到社会上工作,为社会服务。出家人养成之后则是奉献自己成就众生。出家人在养成阶段是非常的单纯,生活上与其他的人及社会,往往有一段时间是隔离的,像我本人就曾经在山里住过六年的时间,目前我们农禅寺的新出家众虽与居士们有所接触,但仍先以出家心态及出家仪态的养成为主,负责接引众生的责任还是比较少。不过,我们是大乘佛法的出家众,求度出家的同时,也一定要发无上菩提心的。
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一开始就无条件的奉献,为大众服务,因此发了无上菩提心的出家众,便是出家菩萨。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菩萨品第四〉
此又超越了对于无上菩提心的福慧功德之执着。
这意思是不要认为发了无上菩提心就是了不起,自己认为已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如对于发愿成佛这椿事生起执着,就表示还没有超越还没有解脱。现在有一派外道说自己是古佛,又有一派说自己是伟大的菩萨化身,那很麻烦。我们只能说自己已在学佛修菩萨道,希望学习着诸佛菩萨的心行去做。更进一步的则要把自己是能成佛、将成佛、已经发愿成佛的执着心也要放下来。放下执着,精进修行。
我在指导弟子们修行时,经常勉励大家说:「修行的过程就是目的。」只要站定脚跟认清方向,一步一个坑,步步为营向前走去,每走一步,都是修行成果。
唯有如此,才不会老是期待着成果,如果想着已经得到什么样的成果,那都是虚妄的幻觉、魔境。很多人走火入魔就是因求证、求悟、求功太急切了,不但不能成佛,反而入了魔道。
因此真正学佛修大行的人,一定要超越对佛的追求,放下求成佛道的执着,否则反会成为悟道的障碍。
四、修福修慧的轻重
善德白佛言:「……忆念我昔自于,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期满七日。时维摩诘来入会中,谓我言:『长者子!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何用是财施会为?』……『法施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一切众生是名法施之会。』……『谓以菩提起于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摄智慧行于舍心。』『教化众生而起于空,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示现受生而起无作。』」〈菩萨品第四〉
这是以有相心,修财物施,为有漏福行;若以法施而入「空」、「无相」、「无作」的三解脱门,是无漏的福慧双修。
这一段经文是说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中,有位长者子名叫善德,是位年轻的在家居士,他曾经在他父亲的家里设大施会,用财物、食物、日常用品等对一切的人做布施,包括出家人、外教的宗教师,还有穷人、社会地位低贱的人、无人照顾孤独的人,以及乞丐等等。这样的布施大会,满了七天之后,维摩诘居士来到布施大会中对长者子说:「你用财物、食物、衣物等等来布施,尚不够好,你应该还有更好的东西用来布施,是什么呢?是用佛法来布施。像你已懂得佛法,也在修行佛法,应该不用财施而用法施,因为法施是无有前后的、是无限的,一时之中可以供养一切众生;财施则非常有限,在七天之中只有来到此处的人才能得到,而且前面已得过的后面就无法再得到了,用完之后就没有了;若用佛法布施他们,则是永远用不完的。」
法施是用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这是佛、大菩萨的大慈悲心、大欢喜心、大平等心,用五戒十善为基础,四圣谛八正道为原则,六度四摄为方便,摄化一切众生。
虽然用佛法布施众生,自己却不执着于有众生被布施;虽然有摄化众生之事实与现象,但在自己心中却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的;虽然度了众生而在心中实无一众生被度,这叫无相。
「示现受生而起无作」,意思是自己为了度众生而在众生之中出生入死,也如众生一样从母胎受生,到最后,肉体亦会死亡,但内心并不觉得自己是在生死之中受苦受难,从众生立场看他,现有生死相,他自己心中则是自由自在地在众生之中出生入死,等于不生不灭,无来无去。生死相,对他来讲并不妨碍涅槃境,无造作故,这叫无作。
若把布施的观念更深入的解释:一般把布施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的三类;另外还可加上随喜功德的心布施。财布施大家都晓得是用钱财、物品来帮助贫穷、疾病、急难、灾害等的人。这虽不容易,但尚可以多多少少,人人有力。
心布施是什么?心布施是我虽无力布施,但能随喜赞叹;我的心中祈愿众生皆离苦。一般宗教徒大都有这种心愿。譬如现在台湾闹水荒,大家都希望求雨,但这雨是为自己而求,不算是心布施;如果是非洲地区闹饥荒,我们在此祈祷愿他们那边不要闹干旱,能够五谷丰登,希望他们能得到足够的粮食,远离饥荒的灾难,不是为己求是为了众生祈求,这才是心布施。
心的力量有大有小,修行工夫越深的人,心的力量越强,修行工夫越浅的人,心的力量越小。但如果我们发了大愿心,祈愿一切众生都能永远离苦得乐;则因一切众生是无限的,永远的时间也是无限的,因此虽只是一个普通人,在一个时间能发这样的心,其愿心却是无限的。
用财物布施的数量、时间、范围,都极其有限,用佛法布施则可在时间上能够有永续的作用,可在空间上能有无限的伸展。例如今晚诸位听了佛法,回去以后身体力行,不论会不会用嘴巴说,你的行为和人格必能自然地影响到他人,不论你有没有说法,别人也会认为你听了《维摩经》,毕竟是不同。
当你的观念、态度、行为,由于闻法而改变了,与你生活在一起的人,或多或少无形中会受你影响,受了影响之后,可能对听闻佛法产生兴趣;一个人影响多人,多人影响,辗转影响,范围越来越广,人数越来越多。时间上不论个人自己的一生又一生,以及人类延续的一代又一代,影响下去,也是无限的。所以法布施是大布施。不过也请不要以为只要法布施,不需财布施。只是于财布施之外,更要用法布施,才是真正的福慧双修。
给人粮食固能救一时之饥,教人耕种方法则能助其自力更生,转而济助他人,因此,救济很有功德;教育的功德,犹重于物质的救济。
这是说明给人物质的财物,固然能够解救一时的贫穷困境,终非根本之道,如能训练他们的头脑和双手,则能助其自力更生,甚且还能转助他人,此乃我一向所强调的:以教育达成关怀的目的,才是福慧双修的佛法。(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六日讲于台北市国父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