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第五讲《维摩经》与慈悲喜舍--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圣严法师所有开示-> 圣严法师开示维摩经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第五讲《维摩经》与慈悲喜舍


 下载DOC文档  



第五讲《维摩经》与慈悲喜舍
  
  一、以四无量心布施
  
  第五讲的讲题是「《维摩经》与慈悲喜舍」,实际上就是讲《维摩经》中的布施思想。然如仅讲布施,其范围很狭小,若以慈悲喜舍,配合着讲,就会相当深广,而且能把「布施」解释得非常深刻。
  
  本来,慈悲喜舍,称为四无量心,又名四等心,又名四梵行。是十二门禅中的四禅:1.慈无量心能与乐。2.悲无量心能拔苦。3.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而生喜悦。4.舍无量心即舍如上之心不好执着,又能怨亲平等,舍怨亲想。
  
  以此四心普利无量众生,能引无量福德,故名无量。平等利益一切众生,故名四等心。此四心依四禅而修,修之得生梵天,如三果圣人,故云四梵行。一般凡夫,只能修布施生欲界天,若修四无量心,则能近于解脱,得生色界第四禅的五净居天,以能舍故,做无相布施。
  
  一般人讲布施多着重物质上的行善,而佛法讲的布施,范围相当广大,慈悲喜舍四个字,都在布施的范围内。重要的是在布施之后,自己不但要把布施一事忘掉,也不去想布施的原因或布施的对象,即布施之事以及布施的心,全都要放下来,这才是真正的布施。
  
  有「慈悲」才会布施,而布施不着相,就是「喜舍」。
  
  「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虚空。」〈佛国品第一〉
  
  「毁」是诋毁、诽谤、侮辱,「誉」是赞叹、赞誉、荣誉。许多人都会有荣、辱两种不同的遭遇,而心里不可能不动;但作为一个修行佛法的菩萨行者,对于或毁或誉是不会计较的。如是为了众生得利益,就算自己得下地狱,也不会在乎。为了众生得利益之作为,也可能让人赞叹,那是他人之事,与自己无关。例如去(一九九三)年一年我得到三个全国性的大奖,有人问我得奖之感想,我答以「淡而无味」。
  
  虽然我这个受奖人,对有奖、无奖,了无差别,可是我的弟子们以及认同、赞成并协助我们的人,则感觉非常有意义。因此,得奖和颁奖,还是件很有意义的事,也是值得赞叹和鼓励的好事。
  
  毁、誉对我而言,不必放在心上,可是给了我的奖励,我应该说:「谢谢鼓励!」而我也受之无愧。因为这是经过非常慎重的评审之后,所做的选择;如果我说受之有愧,就像在说他们颁奖颁错了人,那就对不起颁奖的单位和团体了。
  
  如果我的心里,因得奖而觉得飘飘然,自认了不起,那就错了,这不是一个法师应有的心态。然而我是否真的心无所动?也还没到这个程度,我还是有一点点的喜悦之感。喜悦什么呢?喜悦行善还是有许多人赞叹鼓励的,表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人间,还是有希望得救的,我当为此感到欢喜。
  
  「不动如须弥」指的是心的情况非常稳定,像一座大山那样的持久地稳定。「须弥」是佛经传说中的一座大山,它是世界的中心,山顶与天相连,山脚是整个世界的基础,所以须弥山如天之长、如地之久,是永恒不动的,日月地球的天体世界,则是绕着须弥山而运行。这句话是形容一个修行菩萨道的人,心要安定得像须弥山一样,才算工夫,也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风吹不动的工夫。
  
  「于善不善等以慈」,对于行善的众生,固然要关怀他们,至于行恶的众生,亦应同样给予关怀。「慈」以现在的名词解释就是无条件的关怀,关怀不应有亲疏远近之分,应该怨亲平等。例如在监狱中的受刑人,虽曾做过坏事,却是需要我们用佛法去关怀。
  
  「心行平等如虚空」,是说依我们的慈悲心,产生了慈悲的行为,平等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但是心中无罣无碍,没有一点自认为做了好事的痕迹和想法。「心行平等」也是直心之意,直心行道,就是心行平等,普遍平等地对待一切众生,而行一切布施,布施之后,心中了无一物。这是真正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事实上就是用四种大平等心、大智慧心、大慈悲心,平等对待一切众生,行大布施。也就是今天的讲题。如前所说,四无量心是配合四禅所修的梵行,但也正是大菩提心的内容,成等正觉的基础。因为「无量」即是大,若能修成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就是大雄大力的佛陀了。
  
  「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佛国品第一〉
  
  如果我们希望人间净土在我们面前出现,只要自己能够练习着修行四无量心,我们的面前及周围环境就是佛国净土。如果能够恒常修持四无量心,在成佛时,周遭将都是修行四无量心的众生,生到我们的国土中来。以此标准看,说是容易,但也十分困难。
  
  因为我们一念清净,一念即见净土,十念清净,十念即是净土,念念清净,念念皆生净土。只要一念与佛的慈悲喜舍心相应,我们眼前所处的世界即佛国净土,此时所见之众生,将都是修四无量心之众生。这是修行者自心世界的经验,只要修行,就可兑现,故说容易。若待以修持功德愿力,以修行四无量心而成就了佛国净土,来利益众生,那是果位上事,相当的难。
  
  诸位不妨试试容易的一种,你自己修持四无量心,将会发现你四周,也或多或少有人在修此法。反之如果你的慈悲喜舍之心生不起来,一则不易成就佛国净土,二则即使佛在面前,亦见不到佛。
  
  时维摩诘来谓我(大迦叶)言:「唯大迦叶!有慈悲心而不能普,舍豪富,从贫乞,迦叶!住平等法,应次行乞食。」〈弟子品第三〉
  
  此段是《维摩经》介绍释尊十大弟子中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尊者。他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但他认为贫穷的人已经很苦,如再不布施,以后将更没有福报,会更贫穷,所以他慈悲可怜那些穷人,当他托钵乞食之时,舍富人之家而专向穷人化缘,好让他们种植福田,将来得大福报。
  
  这样的存心,看似对的,实则也是不平等心。如果今天台湾的穷人很多,吃不饱、穿不暖,还可能来国父纪念馆听圣严法师讲慈悲喜舍吗?今天在座的菩萨们应该都是丰衣足食,至少是衣食无虑、小康以上的生活水准。那么摩诃迦叶尊者如到今天的台湾,可能就要跟诸位结不上善缘了。
  
  「慈悲」乞化,可有三个等级:1.一般人认为穷人已经很苦了,再去向他们募化,实在于心不忍,因此应向富人募化才对。2.如摩诃迦叶尊者,乞贫不乞富。3.像维摩诘居士,认为应当平等摄化,不论贫富贵贱,凡有缘者,次第乞食。
  
  布施行,是不以多少及贫富而论功德,诚心诚意、全心全力而行布施,便是大功德;如果是敷衍勉强的布施,虽然都有功德,到底不如虔诚恭敬的功德更大。此处说的平等法,是站在乞化人的立场而言。我们需要劝人布施时,不管对方是以何种态度来布施、布施多少,我们都应不起分别,以全心为他祝福,这就叫作「住平等法」。从佛法的观点而言,布施是双向的,在家人以财物布施给出家的僧团,出家的僧团则以佛法布施给在家的信众。纵然有些出家僧众不能说法,总还能为施主全心祝福,也算是一种喜舍布施,也是一种慈悲的心行。
  
  「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弟子品第三〉
  
  「心不住内亦不在外」,即是舍除心的执着;宴坐是单独一个人打坐、静坐之意,乃是舍了世务的执着。常人坐禅要在静处打坐,是为避免尘嚣,维摩诘则说只要心不住身内也不住身外,舍离一切攀缘境界,便是禅坐。
  
  「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常人宴坐的目的,是为获得智慧而断烦恼,了生死而入涅槃。维摩诘则说,入涅槃者未必要断烦恼,能入涅槃者,即是宴坐禅修。大乘的菩萨由于慈悲心重,虽从生死获得解脱,仍要留惑润生;菩萨以慈悲心,现烦恼相,让众生信赖他、亲近他,以方便度化,这也是菩萨度众生四种摄化方法之一,叫作「同事摄」。
  
  菩萨虽现烦恼相,但内心是不执生死也不执涅槃的。涅槃是寂静、寂灭之意,寂是不动,灭是不存在。心里的烦恼已不动、不存在,故也不必蓄意要断烦恼,就是涅槃了。
  
  虽现烦恼相,又不蓄意要断烦恼,又没有烦恼心,在凡夫的阶段虽是做不到的,但亦不妨学习学习。当我们有烦恼时,就要想到这烦恼是可以寂灭的,所以在烦恼起来时,不要对自己太失望而没有信心。当告诉自己,现在虽有烦恼,只要心不受环境影响动摇,烦恼自然消失。若能如此练习,则我们在任何场合,都可说是在练习打坐、入定,这也是在做舍心和舍身的布施行。只要遇到让你心动身动的情况时,坚持不管它,也算是能够舍得了。
  
  这句经句中,还有一层意思是说:不断烦恼而度众生,但是烦恼并不存在,也没有众生得度。一旦到达这个程度,也是慈悲喜舍,是大布施。
  
  时维摩诘来谓我(阿那律)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见,为作相耶?无作相耶?假使作相,则与外道五通等,若无作相,即是无为,不应有见。……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不以二相。」〈弟子品第三〉
  
  阿那律是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中的天眼第一,天眼可以看到肉眼见不到之事物,可看到最远、最近、最大、最小之事物,肉眼则太近、太远、太大、太小、太粗、太细均看不到;天眼可以无远弗届,且无微不至;天眼又能预先见到将来要发生的事态。到了这种程度,究竟有否看到东西呢?如果执着所看到的都是真实不虚的话,那就跟外道的五通仙人相同了。
  
  凡夫外道,也可能有五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这些由以自我为中心的「我」所发出的特异功能,非一般人的感官所能发生,在外道称之为五通。天、鬼、神,都可有或大或小的五通,天及鬼皆是以果报而得神通,人类则有修得及报得的两种。
  
  罗汉已得解脱,已断生死烦恼,有的得六通(即是五通加漏尽通),有的虽已证无漏果位,却未必发起神通。外道的神通,皆是有我有相的,所以虽有神通,并未解脱。罗汉的神通是无相无我的,故已解脱,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有身相、心相、物相,均为有相,是执着,不是真正的佛法。
  
  如果是「无作相」,即是无为相,那就是有相等于无相,无作相是不做善恶无记等有漏业相的。既是无相,就不用肉眼,亦不用天眼了,此即是舍了诸有相及无相。
  
  阿那律已经是阿罗汉,因此他的天眼应不是有相的;如果还执着有相,就不是阿罗汉了。可是天眼所见,怎能说是无相呢?所以阿那律不知如何回答维摩诘居士。
  
  因此维摩诘居士则告诉阿那律:「有佛世尊,得真天眼」。阿罗汉所得,叫天眼明,非天眼通。诸位有否听过「三明六通」的名词,是阿罗汉得。所谓三明,即是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而佛的天眼,又高于阿罗汉,是究竟的天眼,故名「真天眼」。天眼、漏尽、宿命,在阿罗汉称三明,在佛谓三达。
  
  佛也用不到着意使用天眼,佛经常生活在定慧不二的三昧境界,故也不须使用天眼,就能见到一切诸佛的国土,因为诸佛国土之间,非一相非异相,乃是「不以」相对的「二相」来看诸佛国土的一切现象。示意阿那律,当舍天眼的功能,亦舍天眼所见相,才能体会佛的真天眼真智慧是什么境界。
  
  「真天眼」是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不以二相。佛经中说:「如来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这是非常微妙的,佛没有一个时间不在定中,虽然处处应化、处处度众生,他仍常在三昧中。三昧是定慧相融而得悲智双运的功能。既是「三昧」,一定是不动的、无相的、寂静的,但是佛的心中无物,所以不为所动,佛的智慧如海,慈悲如父,所以能见一切诸佛国土,能度一切众生。
  
  以释迦牟尼为例,他从这个娑婆世界可以看到十方世界的一切诸佛国土,所有一切十方诸佛都在他们的国土上说法度众生,虽见诸佛国土,此土与彼土不以二相分别。
  
  「二相」的意思是分别相。不以二相,是说一切诸佛国土等于一佛国土,一切诸佛等于一佛。为什么?佛佛平等,佛土平等。诸佛的法身遍虚空、等法界。一尊佛如此,尊尊佛均是如此,每一尊佛各以其愿力形成诸佛净土,但每一尊佛的法身遍于一切国土,其功德亦遍于一切虚空。因此,虽见一切诸佛国土,心中无差别相,如见一佛国土。
  
  好比说,今天有二千五百位听众菩萨在此听法,我是看着、对着每一位听众来讲,而在我心中应该是视同只有一个听众,把诸位菩萨当成是一尊菩萨来讲《维摩经》。否则每讲一句一段,要看看二千五百位听众每一位的反应,这场演讲就很难讲得下去了。所以我演讲时,无论多少人听,都把他们当作是一个人。
  
  「不以二相」,实际上就是无定相亦无异相,也就是「舍」相。慈悲布施的人一定要做大布施、全心布施、无限布施,不能有一定的对象,心中若有特定的对象,这一定是有限的有相布施。
  
  此段是以佛的真天眼来做慈悲喜舍的说明,阿罗汉的天眼,尚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虽不是佛,也不是阿罗汉,但不妨试着去学习、练习。
  
  二、四无量心的意涵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维摩诘)答卅:「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观众生品第七〉
  
  慈与悲两字,在佛教圣典里是可合可分的,经常却是合起来用的。梵文的慈与悲是两个不同的字,但也可以结合在一起用的。例如《大智度论》卷二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又在《大智度论》卷二○及《佛持论》与《涅槃经》说,慈悲有三种:众生缘慈悲,以一慈悲心,等视十方一切众生,如父母兄弟等的亲人。法缘慈悲,此乃三乘圣人境界,既断烦恼,已无我相及一异相,故欲一心拔济众生随顺其意拔苦与乐。无缘慈悲,此唯佛的境界,诸佛不住有为,不住无为,不住过去现在未来,故无所缘境界,但以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受烦恼苦,佛则不为什么而让众生自然获得拔苦与乐的利益。
  
  初发心的菩萨,能做到第一阶段的众生缘慈悲,已经很好。若见有众生因饥饿苦,则给与食物,令其饱足解决饥饿之苦而生欢喜,其动机及发心既是慈亦是悲,但这布施的行为则是属于悲行。我们常听说,菩萨发大「悲」愿,就是因不忍心见众生受苦受难,而欲予救拔,令其离苦得乐。如仅系心中发了悲愿,却还没有行为表现出来,也有用。虽没有办法马上兑现,既然发了悲愿,终有一天能够做到。
  
  《维摩经》所说的「真实慈」,是第三阶段的无缘慈悲。所以该经要说:「行寂灭慈,无所生故;行不热慈,无烦恼故。……」一共举出了二十九个项目,来说明真实慈的内容。
  
  如果不发悲愿,等于没有度众生的意愿,也就不太可能会尽自己的一切能力去学习、充实、成长,进而帮助他人,所以悲愿可说是对一切众生的承诺。
  
  《维摩经》说的:「何谓为悲?」就是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布施给一切的众生。通常称为回向,可以解释为把自己的功德分享给众生。功德可分为两类:1.有漏功德,2.无漏功德。
  
  做有漏功德,就像是投资,希望回收,做了好事想享福报,就像是一边赚钱,一边花钱;一边存钱,一边提钱,那么所能拥有的钱将是有限的,永远无法圆满。也像一只杯底、杯身、杯缘有裂缝、有洞孔、有缺口的茶杯,倒进去的水终究会流出,永远装不满。
  
  有漏功德虽像有漏洞的茶杯,水会不断流走无法装满,但是做功德是很好的事,即使是有漏功德还是要做,也要鼓励人多做,这对社会是有益的。多做有漏功德可以得到人天福报,在人间是富贵中人,在天上可享天福。
  
  无漏功德,则与有漏相反,例如持戒布施而离我执,不求回馈。无漏的意思就像一只完整的茶杯,杯底没有洞,杯身亦无裂缝,倒进去的水,有多少装多少,直至装满为止。
  
  今天晚上我讲经的功德很大,说不定将来你们比我早成佛,如果我要你们记得我曾经为你们讲过经,届时不要忘了来度我。这样想当然没有错,可是一旦有所期待,希望有所回馈,就属于有漏功德。然而如果你们成佛之后,抱持反正我是做无漏功德,不思回报,所以就不理睬我了,那也不对!
  
  最近有好多位居士来见我,请我帮他们的忙,其中一位居士,遇到困难已经好几个月了,我告诉他:「念观世音菩萨或准提神咒,一定会有感应,改善困境,甚至解除困难。」他问我:「为了自己的困难而念佛持咒,不是有为吗?不是有漏吗?」我说:「难道因为那是有漏的就不做了吗?」我要他持准提神咒二十万遍,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一百万遍,教他心里想着:「虽然现在自己有困难,但是还有更多的众生处在比我更大的困境中,但愿那些众生都能解除困境。」结果他又认为这也很奇怪,而说:「我自己的苦难尚未解除,却去管别人的苦难。」这真是一个矛盾的人,我只好对他说:「能有漏就有漏,能无漏就无漏,先有漏再无漏吧!」
  
  「何谓为喜?」答卅:「有所饶益,欢喜无悔。」〈观众生品第七〉
  
  「喜」的意思在《维摩经》而言,是在利益了众生之后,不论对方的反应如何,只要对众生真有益处,定会喜悦,不会后悔。一般人是无法欢喜无悔的,但作为一个菩萨,对上述三种类型的功德都应欢喜。
  
  当我们做了功德,对方有所回馈时,我们心里应作如是想:「这个人得到我的帮助能够感恩图报,真是有善根,是一位知恩报恩的菩萨。」佛教本是个报恩主义的宗教,当然要为此人心生欢喜。
  
  如果碰到没有回报的情况,又如何呢?应想:「对方得到利益,可能现在没有能力回报,也许将来有一天,他会懂得把他自己的所能及所有,去协助他人。」播种的人,其目的不是为自己,收成之后,能供给其他众生,就值得欢喜了。
  
  如果遇到恩将仇报的情况,又如何欢喜得起来呢?我们要想,这个人接受我的帮助反而来害我一下,这是要成就我的忍辱心、精进心、不动心,是要成就我的无我、无漏、无相的心,是要成就我的大慈悲心,所以这是大菩萨的化现,既然是遇到了大菩萨,怎么会不欢喜呢?
  
  若能作如是观想,我们随时,都能心生欢喜而无后悔之心了。
  
  「何谓为舍?」答卅:「所作福佑,无所悕望。」〈观众生品第七〉
  
  「福佑」是造福给他人,修「福」而不希望成果,即是「舍」。福有两种:一是有漏的福,二是无漏的福。所谓有漏的福德,是指「善有善报」、「种瓜得瓜」、「养儿防老」、「积谷防饥」,都是属于有所希望的,修了有漏的福,能够得到人间天上的福报。
  
  一般人都是生活在希望之中,没有了希望,就活不下去,也不会有进步。「希望」是对的、是好的,有希望可能是有漏福,但也并非一定是有漏福,端视该希望是为了自私还是为了慈悲;自私为己是有漏,慈悲为众生是无漏。因此,「希望」与悲愿的意义是相同的,发愿、盼望、祈祷,都是一种希望,希望令一切众生得利益,就是悲愿。
  
  从希望家人得利益,再渐次扩及团体、地域、社会、国家,乃至我们生存的世界及所有的人类,最终为十方一切众生,都得利益。地藏菩萨所说「众生有尽,我愿无穷」,就是一个大希望,也是一种大悲愿。
  
  凡不是自私自利地为个人,而是为一切众生去追求、去努力者,在《维摩经》中不名为「希望」,而名为「舍」,故无所希望而广作福德,才是最大的功德,也才是无漏的福报。在经文中所记载的天女散花:
  
  「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着也。」〈观众生品第七〉
  
  《维摩经》的这段经文,描述在维摩诘菩萨的方丈室里,有一位菩萨化现的天女,已在那里有十二年了,此时无量菩萨及阿罗汉,听维摩诘菩萨说法,这位天女,拿着天花由空中撒下,当撒在菩萨们的身上时,花即掉落于地;但撒到释迦牟尼佛的阿罗汉诸大弟子们身上时,即粘在身上不掉落了。这些大阿罗汉们见状,觉得自己头上、身上都粘满了花,多难看啊!但是怎么抖也抖不掉。
  
  因为大菩萨们,都已断除我执法执,生死涅槃,了无障碍;而罗汉怕生死,希望得涅槃,且不愿再到生死烦恼中来度生死烦恼的众生,这可说是因怕生死而离开生死的。罗汉虽已解脱生死,但对生死的畏惧心仍在,就好像人虽打了霍乱的预防针,而对霍乱的余悸犹在,避之唯恐不及。菩萨就不一样了,永远是不忧不惧,无罣无碍。因菩萨们「已断一切分别想故」,所以花不着身。
  
  「分别想」即是执着想,断分别想,即是我法二执皆断,不将生死涅槃执为二,不将烦恼菩提执为二。罗汉未断法执,故仍畏惧生死,譬如有人,心中怕鬼,「非人」就会趁虚而入。所谓「非人」是泛指人类以外的八部鬼神、夜叉、恶鬼、幽灵等冥界众生。《药师经》亦有「无有非人夺其精气」之说。《维摩经》此处是用譬喻,有人怕鬼,鬼便上身;罗汉厌花着身,花便着身不堕。
  
  我曾有个经验,年轻时学骑脚踏车,一边是田,一边是河,我害怕脚踏车掉到河里去,所以人骑在脚踏车上,心里想着千万不要掉进河中,结果害怕的事就偏偏发生,这是心里产生害怕的时候,失去了方向之故。
  
  我小时候住在乡下,曾亲眼目睹青蛙自动爬进蛇的口中。蛇看到青蛙时并不捕捉,只把嘴张开,红信对着青蛙吐出,青蛙则一边发抖一边爬,最后却爬到蛇的口中去了。所以有人说蛇会念咒,青蛙才会自投蛇吻。其实不是,青蛙是因为怕蛇,怕得魂不守舍,不知所措,连逃都逃不了。
  
  又如发生战争时,很多人不是因为打仗而死,而是在逃难途中死亡的。因此有此一说,在战火密集之处,反倒是最安全的地方,很多老兵都有此体验。所以在危险的时地,更要沈得住气,危机即转机。
  
  此处《维摩经》中的「弟子畏生死」,是指那些阿罗汉大弟子们,他们害怕生死,厌离生死,所以要住于涅槃。殊不知因为对色、声、香、味、触等五欲的畏惧,反使得他们易被五欲所困;如果离开对五欲的畏惧,五欲便奈何不了他们了,花既是「色」又是「香」,因为阿罗汉畏色畏香,反被天花粘住不放。
  
  经文「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着也」,其中的「结」是烦恼的异名,又称为「使」,为烦恼因而结集生死,故名烦恼为结。例如将我见、戒禁取见、疑,称为三结,又将贪、瞋、慢、嫉、悭,称为五结集,皆为烦恼之名,集有缚之意。
  
  我们今日、明日、今年、明年不断地造业,一念一念地集聚起来,环环相扣,就变成了烦恼的丝,结成烦恼的网,我们就为烦恼所笼罩,不得解脱了。「习」是习气,诸阿罗汉,已断烦恼,唯尚未除烦恼的习气,例如孙陀罗难陀的贪欲习气、毕陵伽婆蹉的骄慢习气,最有名了。大乘佛法将妄惑烦恼分作三个层次:1.现行,2.种子,3.习气。既伏烦恼之现行,又断烦恼之种子,但尚有烦恼之余习者,称为「结习未尽」。
  
  此「结习」阿罗汉全未断,缘觉部分略断,初地以上菩萨分分断,唯佛全断。「结习」如酒鬼、赌徒、烟枪,在戒除这些坏习惯的十年、二十年后,可能已看不出来,如仅戒除年余,一看就看得出来,因其酗酒、睹博、抽烟的习气犹在。
  
  本讲稿的重点是「慈悲喜舍」,有真慈悲,必能喜舍,始会以大菩提心,广度众生。若无「舍」心,慈悲便难着力,阿罗汉厌生死故,未舍习气,故执涅槃而不住生死,也不能以大慈悲心,永住世间度脱众生了。
  
  我们从《维摩经》看到菩萨心行,应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菩萨行品第十一〉)(一九九四年二月十五日讲于台北市国父纪念馆,由苏丽美整理录音带,圣严法师亲自修订补充,成稿于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八日纽约东初禅寺)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圣严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圣严法师讲大悲咒     

圣严法师讲金刚经     

圣严法师讲俱舍论     

圣严法师讲普门品     

圣严法师讲坛经     

圣严法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维摩经》

界诠法师讲维摩经    

理净法师讲维摩经    

妙境法师讲维摩经    

其它法师讲维摩经    

宣化上人讲维摩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