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慈云忏主净土文讲记--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圣严法师所有开示



 圣严法师:慈云忏主净土文讲记


 下载DOC文档  



慈云忏主净土文讲记

目录

前言
一、阿弥陀佛的弘愿
二、建设人间净土的思想
至心发愿
一心
皈命
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
佛光慈摄
愿以净光照我
慈誓摄我
我今正念
称如来名
为菩提道
求生净土
弥陀本愿
佛昔本誓
若有众生,欲生我国
志心信乐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众罪消灭
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
承佛慈力,众罪消灭
善根增长
意不颠倒
若临命终,自知时至
身无病苦
心不贪恋
意不颠倒
如入禅定
弥陀相迎
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
于一念顷,生极乐国
菩提满愿
花开见佛
即闻佛乘,顿开佛慧
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后记
附录慈云忏主净土文


-------------------------

慈云忏主净土文讲记 

前言

这一篇文章的作者慈云忏主遵式知白(西元九六四-一○三二年),是宋朝天台宗的一位大师,与四明知礼同出於宝云寺义通的门下,乃是螺溪义寂的第三传。他对弥陀净土的弘扬,不遗余力,其撰着与净土法门相关者,则有《往生净土忏愿仪》、《小阿弥陀经忏仪》、《誓生西方记》、《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劝念三世佛偈》、《往生西方略传》等。

其中的《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现被收入《大正藏》第四十七卷,其「决疑」有三门:疑师、疑法、疑自;「行愿」开四门:礼忏、十念、系缘、众福。在「十念」门中,主张每日清晨服饰以後,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如是十口气名为十念,意在令心不散,专精藉气束心,作此十念已,发愿念回向文,便是我们现在要讲解的〈慈云忏主净土文〉(以下略称〈净土文〉)。其内容相当好,能够坚固我们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本次所根据的经文是抄自常州天宁寺版《禅门日诵》三七页,此与现被收入《大正藏》第四十七卷一四七页的文字内容,略有出入,例如「以此念佛因缘」句原为「愿此十念」,「意不颠倒」句原为「心不倒散」。不过今依《禅门日诵》所刊文字讲出。

一、阿弥陀佛的弘愿

全文的大意是说:我们要一心一意的皈依和向往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愿阿弥陀佛用清净的、慈悲的、智慧的光来照着我,而且用佛的慈悲誓愿力来摄受我。我现在以正念分明来称诵阿弥陀佛如来的名号,乃为了行菩萨道,为了求生西方的弥陀净土。因为阿弥陀佛在过去因地中曾经发过这样的本誓弘愿说:「如果有众生希望生到我的净土来,只要他的心非常恳切,而且有信心,仅仅凭着十念,就可以生到我的极乐世界来。如果不能往生我国的话,我便不会成佛。」这一段是依阿弥陀佛在《无量寿经》里所说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文而来。

下面接着说:依我这样念佛的因缘,就能够进入阿弥陀佛如来的大弘誓愿海中;而承蒙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能够使我的一切罪业全部消除,善根福德因而增长。到临命终时,让我自己预先知道,在什麽时候我要往生西方。并且在临命终时,但愿我的身体没有病苦,而我的心在那时候,也不要对这个娑婆世界所有的人、事、财物放不下;心意不会颠三倒四,就如进入禅定一样。

在那个时候,但愿阿弥陀佛以及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还有无量的圣众,也就是无量的菩萨和声闻罗汉,都到我的面前。阿弥陀佛的手上拿着金色的莲台来迎接我,在一念之间,我就生到了极乐世界的佛国净土。

到了极乐世界之後,我就是莲花化生,在莲花开放的时候,就见到阿弥陀佛,听到佛为我说最上乘的佛法,顿时让我开悟佛的智慧,而又能够让我去广度众生,早日圆满菩提悲愿,成就佛的悲智,也就是能够成佛了。

以上这段慈云忏主所写的净土文,内容非常简明而又充分,非常恳切,也非常感人。修行净土法门的人,能够把这段回向文背熟,不断地反覆使用也就够了。

二、建设人间净土的思想

这一段文字里面,我们没有看到建设人间净土的意思,可是修行净土法门的人,一定是首先对现在的生活是肯定的;从现在的生活里修净土法门,而用修净土法门的条件,落实在现实的生活中,同时祈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故在慈云忏主《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中的「系缘门」说:「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於佛及忆净土。」

又在「众福门」指出,出家四众当修《观无量寿经》所示的三种福业;在家王臣亦当修《普贤观经》所示的五事:1.不谤三宝,不障出家;2.孝养父母,奉事师长;3.正法治国,不邪枉人民;4.於六斋日,令行不杀生;5.当深信因果。

这都是净土行者,落实於人间生活的证明。


至心发愿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一心

可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指真心和直心;第二层是指专注一意;第三层则是一直到成佛为止,不会改变信心和愿心。

皈命

在梵语即是「南无」(namas),有三义:1.身命归趣於佛;2.身命归顺佛的教义;3.命根还归於一心之本元。乃表信心之极致,以全部的身命及生命归趣於三宝的法身慧命,称为皈命。梵语即是南无。

我们共有三命,即是身命、生命和慧命:

肉身的从生到死,叫作身命,乃是阶段性的暂时存在,死亡以後就没有了。

一生又一生的连续,叫作生命,它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无尽的生与死之间,永远都还有一条命在,不论信佛与不信佛都有这一条命是生命。

闻法的知见及修法的功德,叫作慧命,从初闻佛法开始,一直到成佛以後,慧命永远存在。

身命最容易丢掉、最脆弱,数十年的人生旅程走完,便随着消失;生命,在未离生死未得涅槃之前是丢不掉的;慧命最可靠、最美好、最究竟。

由此三命,引申此处所说的「皈命」则有三种意义:

身命的归趣:就是当肉身的寿命还在的时候,一定要尽形寿来发愿往生西方的弥陀净土。

生命的归趣:是指从现在这一生到成佛为止多生多劫的阶段,包含一生一生的寿命,除了这一生之外,还有无量生,凡夫位中称为「分段生死」的生命,圣位的菩萨阶段称为「变易生死」的生命,一直到成佛为止的生命过程中,都发愿能与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在一起。

慧命的归趣:可以分成二个阶段:1.听闻佛法之後,以佛所说的法为自己的慧命;2.由於自己修证而悟到了佛法的真谛之後,见到佛的法身,叫作法身的慧命。此处〈净土文〉中的「皈命」,是以我们现在的凡夫身,听闻佛法而以佛法为慧命往生西方,花开见佛以後,便得法身的慧命。也可以说,凡夫初学佛法、听闻佛法,一直到成佛为止的善根宿慧,都可叫作慧命。以此慧命来发愿,愿生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这里的一心皈命,可以是通指这三种命,也可以是单指一种命——慧命。如果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有三条命,那麽对肉体的死亡就不必害怕了,因为还有生命,并且能够闻法修行获得慧命。

因此此处的「一心皈命」,可有两种意思:1.我专志一心把我全部的命根回归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2.我一心一意要回归到法身的慧命,用慧命来向往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根据释迦世尊在《无量寿经》卷上的介绍: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数劫,有许多佛次第出世灭度,其中有一佛名世自在王如来,那时有一位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发起无上正等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卅法藏,学习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如是精勤修行之後,即於世自在王佛前发四十八大愿,成就国土,成熟众生。这就是《无量寿经》所说的:「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其佛世界,名卅安乐。」又在《阿弥陀经》中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卅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当他在修菩萨道的阶段,是位出家的比丘,以一位比丘的身分而发弘愿,愿他自己成佛的时候,能出现一个世界,名字叫极乐。也就是说,他是在极乐世界成佛。极乐的意思,又可以翻译成安乐,所以极乐世界又称为安乐国土。

依据《阿弥陀经》的介绍:「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极乐的意思是说,世间任何五欲之乐,都没有办法与佛国净土的解脱之乐相比,所以叫作极乐。人间的乐是与苦相对的,所以是比较的乐,而不是绝对的乐。西方净土的安乐则是绝对的,不是与苦相比较而来的,因此叫极乐。

乐可分成三类:1.五欲的乐,2.禅定的乐,3.解脱的乐。人间及天上的凡夫,最多只有欲乐及定乐两种。

五欲乐是指财、色、名、食、睡。但事实上,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指眼、耳、鼻、舌、身所接触的相对的境界,那就是色、声、香、味、触五种,称为五欲之乐,这和苦是相对的。而凡夫的众生,苦多乐少,往往乐是苦的果,苦是乐的果;相反的,苦是乐的因,乐是苦的因。

为什麽说苦是乐的果?例如有人以负债来先享受一番,还债之时必然有得苦吃,这是先乐後苦,乐成了苦的因了。相反的,有一些人修苦行,希望求升天国,或者拼了命辛辛苦苦赚钱,然後拿了钱去旅游、享受了,那就是乐为苦果。很多人为了肚子饿要吃饭而去工作赚钱,但是工作了一整天,吃的时候只短短几分钟就吃饱了,这不能不说是苦多乐少。

至於宗教的苦行,在印度及中国,都有这种苦行的宗教。有的把自己浸在水底,有的挂在树上,有的囚处山洞不见天日,有的涧饮木食草衣石座,老死不与人间往还,这样苦苦的修行,其目的是为了升天,为了羽化、蝉蜕。在他们主观的感觉上,修行到最後,会享受到放下物欲的快乐,这是由苦行而得来的,但却仍不究竟。

禅定的乐,是从打坐修定而得到心的平静安稳。没有身体沈重的负担,没有杂念妄想的负担,心中无事,感到非常轻安稳定,乃至时空感消失。若跟五欲之乐相比,五欲之乐是从刺激获得,禅定之乐是从负担的释放获得,一旦获得禅定的乐,便不会贪恋五欲之乐了。只不过这种禅定的乐只有在定中才可以享受到,离开了禅定就没有,所以仍是间断性而不是一次乐便能永远乐,所以不能称作极乐。

解脱之乐,是没有魔障的扰乱,不受五欲的引诱,没有得失的烦恼,没有安危的困扰,没有生死的忧喜;既不被物质的环境所牵累,也不被精神的影响所动摇,所以称为解脱之乐,就是最彻底、最究竟的快乐。

极乐是形容阿弥陀佛的净土,在几部净土经典中,都有介绍极乐国土依正庄严的大概。《无量寿经》卷上说其国众生:「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又说:「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合成为地。」无山无海,「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之趣,亦无四时春秋冬夏,不寒不热。」「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着,事已化去,时至复现。」「所处宫殿,衣服饮食,众妙华香,庄严之具,犹第六天(他化自在天),自然之物。」其国中的「声闻、菩萨、人天,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人天之名,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阿弥陀经》说:「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中莲华,大如车轮。……常作天乐。……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阿弥陀经》又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退转位),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如观世音、大势至等)。……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极乐世界位於我们所处这个娑婆世界(大约是指整个的银河系范围)之西方,相隔十万亿个佛国世界(一佛所化国土,相当於一个银河系,称为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极乐世界究竟有多大的范围呢?那是无法用我们凡夫的心量去衡量的。而且福报大、智慧高的众生到了那边,见到的是大的世界;福报小、智慧低的众生到了那边,见到的是小的世界。

有的众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看到的佛是千丈以上的大身,有的看到的是相当於一丈六尺高的普通身;有的看到的莲叶不过是车轮一样大,有的看到的莲花像无限大的车轮。而那边的众生都是莲花化生,有形相所见的一共有九品,称为九品莲花,由下品下生到上品上生,但这尚是凡夫所生、凡夫所见的。

至於初地以上的菩萨们,称为法身大士,为化众生虽有形相,但他们自身其实是无形、无相的,但是有功德、有慈悲、有愿力。法身大士是以五分法身的功德为身,不一定要有某种形相,故其所处的极乐世界,也不一定有形相有范围,可以大到无限,也可以小到无限。

总而言之,依众生福德善根之不同,所见极乐世界的有无大小也不相同,所以不要把极乐国土认定只是像《阿弥陀经》中所说那样的世界。

阿弥陀佛

这四个字,意思非常丰富,是梵文AmitaBuddha的音译。事实上AmitaBuddha应该译成「阿弥陀佛陀」五个音节。

根据《阿弥陀经》所说:「彼佛何故号阿弥陀?」由於「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云:「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故名阿弥陀。」

梵语的阿弥陀佛,共有三译:1.无量寿(Amitāyus);2.无量光(Amitābha);3.密教译为甘露(Amṛtā)。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清净、无量平等的佛;而「佛」是觉的意思,故有近人夏莲居居士将《阿弥陀经》译成《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佛是自觉、觉他、觉满。自觉是除烦恼、离生死;觉他是行菩萨道、广度众生;觉满是智慧圆满、福德圆满,那就是无上正等正遍知觉,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既是无上圆满的觉者,有无上的慈悲,能够广度众生,因此阿弥陀佛也被称为大慈悲父及无上医王。大慈悲父是爱护众生而不舍任一众生的,无上医王是能医疗所有一切众生烦恼诸病的。

至於无量寿命,是说在时间之中,阿弥陀佛是永远常住的;无量光明,也就是说在空间之中,阿弥陀佛是普遍照顾一切众生的。无量寿、无量光,就是永恒於时间,普遍於空间。无尽的时间,无限的空间,都有阿弥陀佛的慈悲之光及智慧之光存在,所以叫作无量寿、无量光。

阿弥陀佛又是无量清净,没有人间凡夫的私心执着。一般的凡夫都有亲疏远近厚薄之分,即使讲慈悲、仁爱、仁慈,都仍带有感情的成分在,只要有私心夹在其中,便不能叫作清净。但是对佛而言,因为他在时间中是无尽的、无穷的,在空间中是无限的、无边的,因此佛是绝对无私的。

至於无量平等是什麽意思?平等本身就是等量、等级、等格和等时。「等」的真正意涵是:对方需要多少就给多少;有多少人要就给多少人;自己有多少便给人多少;不论亲疏,凡有需要便尽力给予、及时给予。唯有佛能够绝对平等,适人、适处、适时、适量,平等救助,因为他有无量的慈悲和智慧。

如何算是真平等?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中说了一个譬喻:天下雨是普遍施於地面的,但是地上的小草吸收到的雨水比较少,大草吸收比较多,大树吸收的就更多了;天并不会给大树一吨水,给小草也是一吨水,如果是这样,小草很快就会死掉。众生也是一样,程度不同,需求不同,佛就给不同的而且是适量、适时、适度的救济,这才是真平等。又譬如三岁小孩穿的衣服,和十五岁小孩穿的衣服,尺寸一定不一样,若只讲求形式上的平等,给他们穿一样的衣服,反而不能切合需要,造成他们的困扰。

在《无量寿经》卷上,介绍阿弥陀佛,共有十三种称号:无量寿、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炎王光、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并说:「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勤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後,皆蒙解脱。」一句阿弥陀佛,有这许多意思和这许多功德,若不勤念阿弥陀佛,实在辜负他了。


佛光慈摄

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愿以净光照我

是指阿弥陀佛以清净的光、平等的光来照耀我,使我在愚昧烦恼之中得到安慰,得到心开意解,让我业障消除;这都是由於佛以清净的光照耀我,使我得到救济。

「净光」二字,在《观无量寿经》有:「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在《无量寿经》则说:「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又说:「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耀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焉。」又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所以应当祈愿阿弥陀佛,恒以平等清净的慈悲智慧之光,给我们信心、勇气与智慧,让我们远离颠倒。

「净光」也如同海边的灯塔、航空站的塔台,在夜里或雾中让船只及飞机知道方向,有归属感、安全感。净光可以有两类:

慈悲光、智慧光:阿弥陀佛的本誓愿力的光,不是我们用肉眼可以看到的,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接收到。当我们知道有阿弥陀佛,持念阿弥陀佛圣号,读诵阿弥陀佛经典,实际上我们就是被阿弥陀佛的清净、智慧、本愿之光所照;这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用心接收到的。

感应的光、瑞相的光:能够念佛、拜佛而见到光,见到阿弥陀佛的像,便是修行者的心有所感,而佛有所应,使其见光、见华、见像。如果大家的福德或是某一个人修行的力量特别强,就有这种瑞相显现;有时只有一个人看到,有时许多人都能看到。这种感应的光我们相信它是有的,但不要把它当成那麽的神奇并向人炫耀。看到以後产生信心是很好的,但若把它当作了不得的成就或执着念佛目的是为了看光见像的话,当念佛不出现瑞相时,就会退心不念佛了,那便是颠倒至极了!

慈誓摄我

祈求阿弥陀佛以他的慈悲弘誓愿力来摄受我。阿弥陀佛尚在因地中行菩萨道的时候,为了广度众生,发了弘愿,《无量寿经》卷上所列四十八愿,愿愿都在以慈悲的弘誓愿力,成就极乐国土依正二报,摄受众生往生彼国。其中有的是为了度众生而成就国土的庄严,有的是为了接引众生而发起种种的悲愿,只要有众生愿生西方,就可以往生到他的愿力所成的极乐世界。

例如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第二十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这是成就众生往生彼国的慈悲誓愿。

又有如第三十二愿云:「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是成就国土中庄严诸物的慈悲誓愿。

依正庄严的「依」是众生所依的国土,「正」是在国土里面生活的众生。众生的净土本来应该是自修福业受到的福报,可是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不全是因为众生自己修行的功德而去往生的,乃是由於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的。所以往生西方净土,是靠众生自己修行净业为副,而以阿弥陀佛的慈誓愿力为主。

众生自己完全不修行虽也有机会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并不保险。虽然阿弥陀佛说临终「乃至十念」也可以往生,但是平常不修行,临终还会想到要念佛吗?

临终时没有善知识来教他念佛,便不知道要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了。

更何况《无量寿经》中也说若犯五逆罪及诽谤正法者,不能往生彼国;第十九愿也说欲得往生彼国者,必须「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第二十愿更要求:「植诸德本,至心回向」,始能求愿往生彼国。

所以我们在还没有往生净土之前,不但不得做恶事,还必须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更要及时修行,勤快念佛,年轻力壮正是时候,年纪大了也不嫌晚。

我今正念

「我」是指在修净土法门的人,「今」是指现正在修净土法门,「正念」是不胡思乱想而能一心一意没有妄念,只有一个念头是在系念阿弥陀佛。

正在修行净土法门的人,不得有其他的任何妄念,而当专心的称念阿弥陀如来名号。《观无量寿经》常用「正观」二字;《无量寿经》卷下有「端心正意」之说;《无量寿经》也常用「一向专念」来念无量寿佛,也是「正念」之意。在《大乘起信论》则云:「心若驰散,则当摄来,住於正念。」此正念也是八圣道的一支,是心无旁鹜,不与邪念相应之意。

称如来名

「称」是称诵、称赞、称呼;念念系於佛号,故又名为念佛。念如来的号、诵如来的名、赞如来的功德。这不仅仅是内心的一个念头,而且是要用口来称呼的。

阿弥陀佛又叫阿弥陀如来,故念佛的人,应当正念分明地称念阿弥陀如来的名号。「如来」又有如去的意思。如来如去,如如不动,本来如此,所以是如来。对於没有信佛学佛,也没有亲证佛性的人,由於没有看到,纵然相信,也不确实,如来即是如去。对於学了佛、开了悟的人,如去也是如来,因为他根本没有离开我们,本来就在这儿,只是让我们知道他在这儿,所以是如来,但是因为不执着,所以等於如去。

为菩提道

为了什麽而称如来的名号呢?是为了往生彼国之後,见佛闻法,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道」是「路」的意思,也就是走上菩萨当走的路。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为觉、智;《无量寿经》卷下有云:三辈往生之人,皆应发无上菩提心。发菩提心是希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如何能得无上的菩提果位?那就是要行菩萨道。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译,意思是觉有情、大道心的众生,是已经觉悟了的有情众生,而且是有大菩提心的众生。众生可分为有情和无情的两类,有情众生是动物,无情众生是指非动物的一切生物乃至矿物,只有有情众生可以修行佛法、行菩萨道,最後能够成佛。所以要准备将来成佛,一定是先从菩萨道的阶段开始。

菩萨道应该怎麽修呢?应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向上希望自己能够修学佛法,成就佛道;同时也要把自己所修学得到的佛法再告诉别人,帮助其他的众生也能像自己一样离苦得乐,也使其他的众生共同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就叫作菩萨道。

《阿弥陀经》有云:「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说只要发愿,欲生极乐国者,即能位登初地菩萨的不退转位,便於无上正遍知觉,不再退失其所行及所证。《阿弥陀经》又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梵语阿鞞跋致(avinivartanīya),译为不退,即是不退转的菩萨。

《观无量寿经》「上品上生」条有云:「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亲证无生法忍,也是初地菩萨。同经「下品上生」条云:到彼国土,「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同经「下品下生」条也说:生到彼国,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见观世音及大势至,为其说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能发菩提心,即行菩萨道。可知求生极乐国土的人,并不仅为自求解脱,乃是为度众生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菩萨之道,供养十方无量诸佛,普度诸国无量众生,永不疲厌。

因此我们称念佛号,当见贤思齐,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也当及时学菩萨法,行菩萨道。自己修学佛法,知道佛法,乃至於仅是一偈、半偈或是几句话,能够转告他人,这也是行菩萨道。行菩萨道一定是用佛法来自度度人,否则,只是用世间法的财物、知识、技巧助人,甚至还希望求得对方回报,那便不能叫作菩萨道,是有染有漏的人天善法。能修人天善法已经不错,但仍不究竟,唯有修无染无漏的菩萨道,才能证得无上的佛果。

求生净土

求生净土的目的,既然是为了修行菩萨道,当然也愿一切其他的众生都能知道求生净土。所以求生净土,即是自度度他的菩萨行。

净土在那里?此处所指的是西方的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就的佛国净土,是有方向的,有位置的,有形相的。不过不要认为「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就把这个极乐世界看得那麽遥远,实际上只要一念希望生净土,极乐净土就在我们的面前,故在《观无量寿经》「上品上生」条说道:「如弹指顷,往生彼国。」「上品中生」条说:「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中品下生」条也提到:「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的意思是没有烦恼、没有恐怖、没有忧虑、没有危险的地方。在那个地方到处都是安全的,处处都是快乐的,无忧无虑,无烦无恼;不管是所见、所听、所接触,无一不是庄严清净的,所以叫作净土。

不过在诸经论及历代祖师之间,对於「净土」有种种的界定。太虚大师说:「律为三乘共基,净为三乘共庇。」正如近人印顺法师也说:「净土为大小乘人所共仰共趋的理想界。」(见印公《净土新论》);我於〈净土思想之考察〉一文中也提出:「净土思想本为佛教的三乘共法,乃至也是五乘共法。」(见《法鼓全集》之《学术论考》)

因此,净土在那里?何人居净土?就有不少的异说。《仁王般若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若据此说,西方净土便不能称为究竟的净土。又《六祖坛经》依《维摩经》所说之「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而云:「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净其心……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另有宋代的知礼等依据天台智顗大师的《摩诃止观》所说:「西方净土,我心本具。」而倡「唯心净土」与「本性弥陀」的说法。於此可知,如果我们念佛,心中有佛,心中就有净土。净土是我们心中本具的。如果念佛念得很成功,净土即时便在自心中显现出来。

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究属那一层次的净土?《成唯识论》卷一○有四土:说佛的「自性身」依法性土,「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变化身」依变化土。

《佛地经论》卷一则云:「他受用土在西方等。」可知极乐净土是此四土中的第三等级。又有《瑜伽师地论》卷七七所云:「清净世界唯纯菩萨僧於中止住,(已入初地菩萨)由愿力自在故,於彼受生。」此与《观无量寿经》所说生彼国土,「悟无生法忍」、「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的观点是相同的。

但依天台智顗的《观无量寿经疏》将净土分作四等:1.常寂光;2.实报无碍;3.方便有余;4.凡圣同居。而以西方净土归入第四等的凡圣同居土,则颇有争议之处。这也是由於净土经典中既有如《阿弥陀经》所说:「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又有《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条云:「作不善业,五逆十恶」之大罪人,也能仗佛愿力,往生彼国,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可见也有凡夫居於净土了,因此有些混淆。

不过如果自己心中的净土出现时,已经超过了上品上生,就不是凡夫所生的净土了。以信心所生的净土是九品莲花化身,是有形相的;到了最高的实相、实报净土,亦即自性法身所居的净土,那便是无相、无形的,既是在自己的心中,也是到处都在,或处处不在。

此处所指的净土,是指凡夫所生的九品莲花的净土。往生彼国净土之後,见佛、见菩萨,闻法开悟,得无生法忍,才证初地圣菩萨位,而得不退转。因此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自认为了不起,一定要证得法身,生到无相土。我辈业深障重的凡夫,还是以求生九品莲花的有相净土比较可靠。

中国的禅宗从宋朝之後,都主张禅净双修。虽用禅的工夫,同时也愿能够往生西方的净土。如果能够以禅修工夫大彻大悟,即现法性身,住於法性的净土,便得处处都是实相实报的净土。如果此生没有大彻大悟,求生西方极乐净土,总比生於我们这个世界的烦恼秽土要好得多。

可是我们所生的娑婆世界真的这麽坏吗?有烦恼的时候它的确是五浊恶世,但是当我们能够在一分钟、一秒钟之内烦恼不显现,这个五浊恶世就跟佛的净土相应了。所以我们还是要以禅修的工夫来除烦恼为第一要务,同时也依弥陀本愿,愿生西方净土,两者相辅相成,叫作禅净双修。

弥陀本愿

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佛昔本誓

诸佛在因地所立的誓约,称为「本誓」,梵语三昧耶,又名为「本愿」。阿弥陀佛於世自在王佛之际,以法藏比丘行菩萨道的功德,曾经发了四十八愿,在《无量寿经》卷上称之为「发斯弘誓」。

诸佛成佛皆曾在因地发愿,除了通愿,如四弘誓愿,每一位初发心菩萨,均须发者;又皆有别愿,即是每一位佛,均曾於因地发了个别不同的根本誓愿,如普贤王菩萨的十愿,药师佛的十二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中国天台宗的慧思禅师撰有「立誓愿文」,明末的智旭大师也立有「四十八愿」等许多篇愿文。

《无量寿经》卷上说:极乐国土的依正庄严,都是出於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故」,法藏比丘发愿之後,曾以偈立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觉。」故称之为本愿及本誓,又可名为「宿愿」。阿弥陀佛共发四十八愿,愿愿都是本誓;其中第十八、十九、二十的三愿,为凡夫众生建立信心,特别重要。

有人曾经问我:「师父,你相信有极乐世界吗?」我说:「我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他问:「为什麽你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呢?」我说:「释迦牟尼佛自己在《金刚经》里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所以如来讲的话绝对是真的。」他又问:「你为什麽一定相信《金刚经》呢?」我说:「因为《金刚经》是佛说的。」他再问:「你怎麽能相信那是佛说的?」我说:「是《金刚经》自己说的。」

其实,如果不愿意相信,别人怎麽说也不会相信。如果愿意相信,看到佛经所说,便会生起信心。

若有众生,欲生我国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凡有人愿求往生极乐净土者,这必定是有善知识,劝令闻法,才知发愿往生彼国。从此句以下直到「不取正觉」句,都是第十八愿的内容,《无量寿经》卷上的原文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此与〈净土文〉所引者,文句稍有更动。

志心信乐

意思就是绝对的、坚定的、不变的一定相信,一定希望、愿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乐」有两种意思:一个是很高兴的去,很喜欢要去;另一个意思是我要去,我愿意去。

「志心」也可释为《阿弥陀经》的「一心不乱」,《观无量寿经》的「一心系念」,《无量寿经》的「一向专志」。在《观无量寿经》又说:「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此处的「志心」,也可包纳这三种心了。

「信乐」即是信与愿,即如《阿弥陀经》所说:阿弥陀佛净土的法门,是「难信之法」,「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乃至十念

「十念」有多种解释: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中有提到,但并没有说明如何名为十念。

《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条云:「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无量寿经》卷下的上辈生因:「发菩提心(并舍俗出家),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下辈生因:「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

唐代善导大师的〈往生礼赞释本愿文〉有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北魏的昙鸾大师解释《观无量寿经》的具足十念,为忆念相续义,称佛名号者,内心无有他想,一心念佛名号,事业成办名十念。

宋代遵式的《往生净土忏愿仪》中,说晨朝十念之法,每日清晨面西,正立合掌,连称阿弥陀佛,尽一口声为一念,如是十气为十念,十气连续,令心不要散。

归纳而言,「十念」有三种:1.有十念之间念念忆念相续不断,无有他想。2.也可有一心专志称名十声,即为十念。3.更有连续十口气,专心不断不散之意。这三类十念法,若能勤加练习,摄心正念,是可以做得到的;也是修习禅观的基础法门,称为「念佛观」,故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但是有些人边念阿弥陀佛,一边想着今天吃的馒头、青菜,阿弥陀佛跟饭菜萝卜都掺在一起,那就不算是十念都连续的。不过如果每念一句阿弥陀佛都是诚心在念的话,虽不能十念相续,也还是有功德的。然而希望临命终时连续十念不断,十念之中没有妄想杂念,就不简单了;这时候就要靠同修的净业善知识,为他说佛法、讲开示、助念佛号。因此佛教主张临终要接受人家助念,在临命终时有人助念,命终以後有人助念,便可帮助往生者达成十念的目标,劝他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替临终者助念的功德则很大。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就是说只要众生愿意生西方,一定可以生。如果不能生的话,发愿的法藏菩萨,便不会成佛。

此处提起阿弥陀佛的本愿,目的在於肯定念佛愿生净土者的信心,既然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我们便可绝对相信,只要我们愿生西方,就一定可以生到西方。何况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愿愿都说,若不成就者「不取正觉」,是多麽地恳切可靠。

众罪消灭

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

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

「念佛」法门,本系「六念」的观法之一,而於弥陀净土的修法,特重念佛一门,念佛即能往生净土,是往生净土的因行,但从经论及古代诸师的介绍,可以见到不少大同小异的说法。《阿弥陀经》但以称名念佛,即得往生,《观无量寿经》介绍了十六种观法,其中第十四观则须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还得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才可得上品上生,可知不是仅仅念佛即得上品上生。到了第十六观的「下品上生」条,始谓「称南无阿弥陀佛」,到了「下品下生」条才谓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无量寿经》也仅在第十八愿,提出十念往生之说。《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则明示:「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於此界,摄念佛人,归於净土。」

因此:1.昙鸾与道绰,以菩提心为净土之本源,念佛三昧(修观及称名)为净土法门之要行。2.迦才以《无量寿经》的菩提心(三聚净戒)及《观无量寿经》的三福净业为通因,专念一佛弥陀名号求生西方净土为别因。3.善导以称名为正业,读诵、礼拜、赞叹、观察为助业。4.元晓以发菩提心为正因,十念念佛等为助因。5.北宋的永明延寿以持戒习禅为往生净土的上品之因,行道念佛为中下品之行。但是人心散乱,习定难成,信心难得,故应专念弥陀名号,求生极乐净土,此在《大乘起信论》有明示,《法华经.方便品》也有「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的经句。

以此可知,往生净土的资粮,不仅念佛,但对於自知业重障深,自力不足者,以念佛法门求生净土,仍是最可靠最保险的方法。故到宋明以下,凡修净土行者,多以念佛为要务,且以弘扬《阿弥陀经》为主流。明末莲池大师撰《弥陀疏钞》,蕅益大师著有《弥陀要解》,近代印光大师,於二六时中执持弥陀名号。

念佛即得生净土,净土修行必定念佛,念佛是最上功德;所以〈净土文〉说以此念佛因缘,便能进入阿弥陀如来的大誓愿海之中,也就是阿弥陀佛本誓愿力所成就的极乐世界。

念佛两个字,很多人说念佛是用嘴巴念的,所以会在「念」字的左边多加一个「口」字,其实那是错的。加上一个「口」字,等於说只要嘴巴念就好,心不必管它,心口可以不一致;嘴巴在念佛,心里胡思乱想,那不是真正的念佛,念佛应该是用心念的。把「念」字拆开看看,上面的「今」是现在的意思,下面是个「心」,即是以现在这个心,当下这个心,全心都放在阿弥陀佛的名号上,心与口一致,念与佛相应,才叫念佛;否则心口不一,念不系佛,那不是真正的念佛,与放录音带类似了。

承佛慈力,众罪消灭

相信承蒙、承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一切业障,皆能消灭。净土法门是以信心和愿心为根本,信心是出於修持净土法门的行人;愿心是双方的,一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一是修行净土法门者的愿望。以这两种愿力相加,便可得到佛菩萨的慈悲接引,而能往生西方净土。

在大乘佛法中有两类修行菩萨道的法门:一是他力的易行道,一是自力的难行道。他力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得罪障消灭,往生净土;自力是以修持戒定慧的三学,除贪瞋痴的三毒,灭除一切业障。弥陀净土的法门是易行道。中国净土宗的祖师们形容净土法门的易行道,称为「横出三界」,这是说凡夫在生死中,就好像虫在一根竹竿中,从旁边打一个洞,一下子就钻出竹竿,解脱了生死。难行道的菩萨行者,则如同在一根竹竿有许多节的最下节,要把第一个节打穿了,再打第二个节,如此层层打穿,一直到最上层顶端,才算出离生死的苦海,所以叫「竖出三界」。比较起来,净土法门是方便简易多了,这是因为承佛慈力的关系。

至於「众罪消灭」,因为《观无量寿经》自身的异名即是《净诸业障生诸佛前经》,故在其十六种观法中的第三观地法修成即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第六观法观成,即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第七观成,灭除五百亿劫生死之罪;第十观成,即得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修第十一观,除无数劫阿僧只生死之罪;第十六观云:「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无量寿经》的十八愿,不收五逆及谤正法之人,《观无量寿经》慈悲,於下品下生,对十恶五逆,但有信愿之人,亦入净土,并谓:「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可知此处的「众罪消灭」,应该是根据《观无量寿经》所说而来。

另有〈往生咒〉,是我们在诵完《阿弥陀经》之後,必定持诵的,它又称作〈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即是能够消灭一切罪业障碍的咒。

「众罪消灭」也是一个观念,相信修行念佛法门的人,若能念佛发愿,愿生彼国,便能消除一切业障。有的业障,在修行时即除,有的罪业则待到了西方净土之後消灭。然而,在生之时,业障是否能够消除,要看个人修行的程度,否则便不会有莲花九品之别了。所以应当是要知惭愧常忏悔,要多修持戒福德因缘,才能消业。

善根增长

在《阿弥陀经》有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福德因缘」可以解释为《观无量寿经》的三福净业;「善根」是指往生净土资粮,包括《观无量寿经》第十四观上品上生的生因,具足三心及三种众生;以及《无量寿经》卷下三辈往生的条件:1.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2.中辈者「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3.下辈者「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以此可知,凡是修诸净土资粮,便是增长善根的方法。

所谓善根就是净业根,就是菩提根。善有两种:一是有漏善法,一是无漏善法。有漏善法是修人天福报,种有漏善根生人天,而不生西方。无漏善法是修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法身功德。持戒、修定、修智慧,能得解脱,然後有解脱知见度众生。

罪业消灭,消除烦恼,无漏善根才会增长,因此要以念佛的功德,承蒙佛的慈悲愿力,使我们的罪业消灭,烦恼不生,善根增长。当起贪瞋痴等烦恼时,最好能念阿弥陀佛圣号,藉着阿弥陀佛所带来的信心和力量,使我们的烦恼消除,善根增长,如同新译《仁王经》所说:「治贪瞋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

不要以为只念佛愿生西方就好,做了种种坏事,反正有阿弥陀佛承担,到了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会把我们带去。如作这样的解释,便是颠倒知见。因此《无量寿经》卷下有云:「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又说:「遇佛在世,当勤精进。」又云:「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所以阿弥陀佛是鼓励娑婆众生及时修善,增长善根,消除业障,才能够在临命终时,决定往生,位登上品。


意不颠倒

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

若临命终,自知时至

能够预知未来,有两种可能:1.是自修神通而得天眼;2.是藉诸佛菩萨的方便,使令得见。此如《观无量寿经》云:「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若修净土念佛法门,即能「获得诸佛护念,将欲命终,诸佛如来,以异方便,而令净业行者,预知时至」。也就是使得即将往生西方净土的人,自己知道,当於何年何月何日何时,舍此业报色身,往生莲邦,於彼莲花化生。

有的人在数个月前就知道了,有的在一个月前,有的数日前就知道什麽时候将舍报往生,就像流落异乡的旅客,知道了归家的日期,便能很安详、从容、自在的准备放下一切,等待佛来接引回家。念佛念到能够自知时至,这是善根福德所致,水到渠成,也不用强求。

前述曾提及,我们每人各有三条命,此处的命终,指的是身命。所以色身的命终之後,尚带着生命及慧命,往生佛国净土。

身无病苦

当临命终时,身体没有病苦,即是无疾而终。要能少瞋少恼,不造杀业,或以修大功德消除业障,始能得到。我的先师东初老人,就是无病无苦,坐在椅子上,说走就走,那是很不容易的。平常人,可以修到无苦而不能无病,但是有病却无苦也不容易,那得修空观成就,始能心不受苦。

病是身体机能故障,谁都难免;苦是心的感受,心有不甘、心有不舍等烦恼,便有苦受。

我见过一位老居士,在舍报以前害了三个月的癌症。他的两只脚先被切掉,问他:「苦不苦?」他说:「不苦。」後来他的两条腿又被切掉,我再问他:「苦不苦?」他说:「有点痛但不苦。」问他:「为什麽不苦?」他说:「念阿弥陀佛,就没有什麽好苦的!」我又问他:「你怕不怕死?」他说:「念阿弥陀佛,还怕什麽!」这位老居士很了不起!他就是送法鼓山许多画的寒山楼主邹苇澄老居士。

我们学佛念佛的人,能够临终无病无苦是最好,有病无苦这一点,但愿能够做得到。

心不贪恋

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但是一个学佛的人要贪什麽?要恋什麽?

临命终的人应该这样想:马上就要去阿弥陀佛那里了,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那麽好的地方,对这个世界又有什麽放不下的呢?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放不下亲人爱人、家庭事业,有的人放不下冤家对头、名位财产,有的人放不下理想以及种种人、事、物等等,更有的人舍不得放下自己的身体。很多人都快要死了,还要叮咛如何处理他的遗体,要火葬、要土葬,这都叫贪恋;如此贪恋的人,身死以後,就成了守宅鬼、守屍鬼,或是飘浮不定的游荡鬼,不愿往生西方去了。

意不颠倒

颠倒就是执迷不悟,以苦为乐,便无法往生净土,所以《阿弥陀经》特别说明:「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颠倒有四大项目:以苦为乐、不净为净、无常为常、非我为我。如在临命终时,仍然颠倒妄想,对世间千般迷恋、万般执着,纵然弥陀现前,而你不想去,也是去不了西方极乐世界。

如入禅定

好像进入禅定状态,身心都在宁静中,不仅没有妄想颠倒,也没有凄凉恐怖,而是在禅悦及法喜中离开人间,往生西方净土。

「禅」是梵语禅那(dhyāna)的略译,意为思惟修,新译为静虑。「定」是梵语三昧(samādhi)的音译,意为正受,心定止一境;即一心考物者为禅,一境静念者为定。

此处〈净土文〉的如入禅定,乃是根据《观无量寿经》的「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阿弥陀经》的「执持名号」而达「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正是每一位修行净土的人,最理想的临终情况。

弥陀相迎

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於一念顷,生极乐国。

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

根据《观无量寿经》第十四观对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的描述,上品上生者见执金刚台来迎,上品中生者见持紫金台来迎,上品下生者见持金莲花来迎;中品乘莲花台及七宝莲花,下品乘宝莲花及金莲花。此处所言「金台」,应该是指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的「金刚台」与「紫金台」。

因此「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乃是描述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临命终时的往生情况。现将《观无量寿经》有关於此的经文内容,抄录如下:

上品上生者:「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後,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上品中生者:「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即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花。佛及菩萨,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开明。」

求愿往生极乐世界的净业行者,如在生前广修净业,增长善根,临命终时,当愿佛及圣众,以上品金台,来迎接引。非不得已,最好不作下品生的打算,故在〈净土文〉中,亦作愿生上品的期待。不过愿生上品是有条件的:

上品上生者,当具足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上品中生者,具足三心,并且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虽不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善解经典义趣,但当於第一义的大乘法,心不惊动,而且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上品下生者,具足三心,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此外,《观无量寿经》特别重视行者当修三福净业,始能往生彼国上品,而云:「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此三福净业中,第一及第三乃是通於僧俗七众的行者,第二项的「受持三归」,也通僧俗,「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则是唯限出家沙门。故在《无量寿经》卷下的三辈往生中,上辈往生者必定「舍家弃欲,而作沙门」。

於一念顷,生极乐国

「於一念顷」即是在转念间、刹那间、一忽儿的极短瞬息之间。其中有两层意思:

人心的或善或恶,趣向的或升或堕,三涂恶道与佛国净土的差距,仅在一念之间,故在《无量寿经》卷下有云:「诸有众生闻其(无量寿佛)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临命终时,行者若蒙佛及圣众前来接引,佛国去此娑婆世界虽隔十万亿个佛国净土,但以佛及圣众的威神之力,前往仅於一念之顷,即到彼国莲池。故在《观无量寿经》的上品上生,是「如弹指顷」,上品中生是「如一念顷」,中品上生是「未举头顷」,中品下生是「譬如壮士屈伸臂顷」,下品中生是「如一念顷」,乃至下品下生,也是「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菩提满愿

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花开见佛

根据《无量寿经》卷下所示,往生彼佛国土,有两种生:一者胎生,二者化生。

胎生者:乃因心存疑惑,修诸功德,愿生彼国,可是不了佛智,於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疑惑不信,然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命终之後,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故在彼国,谓之胎生。

化生者: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等众生,命终之後,往生彼国,於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故在《无量寿经》卷下,举上辈行者为例云:「往生其国,便於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至於「花开见佛」在《观无量寿经》说到上品上生的行者「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上品中生的行者「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则开」;上品下生的行者「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

中品中生的行者「经於七日,莲花乃敷」;中品下生的行者「经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而不能见佛。

下品上生的行者「经七七日,莲花乃敷」及见观音、势至;下品中生的行者「经於六劫,莲花乃敷」。

由这些经文可知,往生净土後,自中品以下,未必能够花开见佛。善根不足福德不够者,虽生佛国,却无福见佛,信心不足者,花也不开,称为胎生。

即闻佛乘,顿开佛慧

是指生彼国土之後,立即见佛闻法,悟入佛之知见。见佛的目的,在於闻法,闻法的功能,在於开发自心中的无上佛慧。例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的第四十六愿云:「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但如果莲花不开,也没见到佛及菩萨,便无闻法因缘;纵然得见佛及菩萨,若系自中品中生以下阶位的行者,虽可闻法,而不开佛慧。

中品中生者,花开闻法,得声闻初果的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中品下生的行者,只见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果,经一小劫,成阿罗汉。

下品上生以下的行者,只见观世音及大势至二位菩萨,为彼等说法,当然也无由使得行者「顿开佛慧」了。

若登上品上生的行者,得生彼国,即能闻法,即悟无生法忍;若登上品中生行者,即「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经於七日,应时即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若登上品下生行者,生彼国已,「虽见佛身,於众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於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初地)」。到了中品上生的行者,花开闻法,「应时即得阿罗汉道」。

可见唯有上品三阶可以见佛闻法,证无生法忍的初地菩萨位,能於无上菩提的佛道不退;并且仅有上品上生,方能於生到彼国之际,立即见佛闻法,立得无生法忍,立证初地菩萨的大乘圣位。所以〈净土文〉,希望净业行者,均以上品上生为发愿目标,故要说「即闻佛乘,顿开佛慧」。

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由於修持阿弥陀佛净土法门的行者,最重视发菩提心,所以最初发心,即是大乘的菩萨。《无量寿经》卷下因此要说疑惑大乘广智者,虽然愿生彼国,只得胎生,寿五百岁,常不见佛。

所谓菩提心,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愿成佛道的大心;既愿成佛,必须先行菩萨道广度众生。所以往生西方净土,并不等於逃避现实,在未往生之前,须修净业因行,深植种种福德善根;往生西方净土之後,若登上品上生,立即位阶初地不退转菩萨,立即展开广度众生的悲愿。

《阿弥陀经》说:「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说,生到极乐国中的人,都可获得不退转位的保障。该经又说:「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不仅供养诸佛,也要度诸佛国土的众生,如同我们所居的是释迦牟尼佛所化国土,可是也得到西方净土菩萨圣众的救度。所以《无量寿经》卷下云:「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如观音、势至),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这与该经卷上第二十二愿愿文相同,从不退转位的初地菩萨,再历二大阿僧只劫,广度众生,毕竟皆成一生补处,毕竟皆能满菩提愿,成等正觉。

在往生西方净土之前,应当发菩提心,自利利他,精勤不懈。例如《无量寿经》卷下有云:「汝今诸天人民,及後世人,得佛经语,当熟思之,能於其中,端心正行,主上为善,率化其下,转相勅令,各自端守。」又云:「汝等於是广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相教化,为德立善,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这都是明示,唯有自度而亦度人,方能圆满大菩提愿。此处的熟思佛经佛语,端心正行,不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正心正意,斋戒清净者,均为自修自度;率化其下,转相勅令,各自端守,布恩施惠,转相教化者,是为广度众生。

《无量寿经》卷下又说:众生辗转於生死过程之中,「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甚可哀愍」。虽以「教语开导,信之者少,是以生死流转,无有休止」。所以若人已知佛法可贵,众生可悯者,自修净业,必定也当竭其所能,转教他人,同修净业,满菩提愿,共成佛道。

後记

这篇〈慈云忏主净土文〉讲要,讲於一九九四年台北市农禅寺的清明佛七期间,自三月三十日至四月三日的五个晚上大回向之前,每晚用五十分钟的时间,向近一千位僧俗四众讲出。一则因我当时无暇准备,二则因我所用的时间,总共只有四个多小时,以致讲出的内容相当空泛。

佛七之後,即由钱掌珠居士将佛七期中的录音带整理成文,并经叶翠苹居士润稿,文字已很顺畅。但我将之带到纽约,细读之後,觉得必须加入大量的经证资料补充,才有印刷问世的价值。因此又用了我十天的课余时间,在极度疲困的健康状况下,将这篇讲要重写了一遍,庶几可以备作修持净业行者们的参考。

但我必须要说,经过重写之後,使我更明确地厘清了西方净土的修持法门,也使我更坚固了对於阿弥陀佛净土法门的信心,所以非常感恩,受用最大的人,应该是我自己了。一九九四年五月五日圣严记於纽约东初禅寺

附录

慈云忏主净土文

宋.慈云忏主作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於一念顷,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圣严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圣严法师讲大悲咒     

圣严法师讲金刚经     

圣严法师讲俱舍论     

圣严法师讲普门品     

圣严法师讲坛经     

圣严法师讲维摩经     

圣严法师讲心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