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观法师:《心经系列》成观法师(四)--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成观法师所有开示-> 成观法师开示心经



 成观法师:《心经系列》成观法师(四)


 下载DOC文档  



《心经系列》成观法师()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

“阿耨多罗”,即无上之义。

“三藐三菩提”,即正等正觉之义。“三”是翻译音,是“正”的意思,“三藐”,即正等之义;“菩提”,即觉也,“三菩提”,即正觉之义。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文是Anatana-samyak-sambodhi,即无上正等正觉之义。亦即是佛菩提,或称为无上菩提、大菩提;简言之,即是成佛、成正觉。

现在、过去、未来的一切佛,都是依照般若波罗蜜多的缘故,观一切法都没有少法可以得到,究竟没有实自体性,好像水中月一样,若要在水中捞月,正如学李白——可是我们都是李白啊!不要忘掉,我们也都是“醉仙”,所以,我们都在水中捞月——然而三世诸佛皆如实了知“六道之水”中无“月”,亦如实了知以水之因缘而有月,因此也随众生缘,而如幻生出一切妙法,度化众生。

综上而言:“三世诸佛,因为依靠般若波罗蜜多的缘故,所以得证无上正等正觉。三世诸佛,过去在因地菩萨位的时候,因为依靠般若波罗蜜多,方能成佛”,因此这一句话,是指菩萨成佛。然而上面那一句:“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菩提萨埵即是大菩萨之义;在怎么样的情况之下,凡夫能够转凡成圣、成为大菩萨呢?“以无所得故”,又“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才能成为菩萨摩诃萨;复次,因为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而转凡夫为二乘——次转二乘为菩萨——再转菩萨成大菩萨——最后转大菩萨成佛。如此步步升进诸地、诸位,都是依靠般若波罗蜜多。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以上所说是显教的法,这里所讲的是密教的法,所以,《心经》到最后为由显入密,显密合流。

“咒”,是中文(汉语),梵文是“陀罗尼”(Dharani)“陀罗尼”是总持之义,而总持的意思是什么呢?因为佛所证的智慧太多太多,又太深太广,所以没有办法以一句话涵盖尽了,因此证到最后,即以一句话来代表佛所证的一切法之菁华,如同浓缩的果汁(concentrated juice)一样,但因为太过于浓缩、精要,所以就变成像“密语”一样,因为其中深藏“如来密义”;因此,陀罗尼称为“总持”,又称为“真言”(真实不虚之语言)。然而中文把“陀罗尼”一词翻成“咒”具有什么意义?中文本来就有“咒”这个字,因为中国土产的宗教——道教,古代即有咒,其实一切外道亦都有咒,此与打坐有关系,无论佛法、外道都有修禅定。一切世间、出世间的修行人都一样,入禅定以后,由于心清净,摄心专一,所以那时说出任何一句话来,那句话就具有威力,尤其是那一句话若是一种愿、或祈愿,则更别有一种力量在其中,那就是所谓的“咒语”。例如某人说:“我要咒他死”(意即:我一心一意祈愿他死)。若其心很专注,而且用心很切,(因为心是有“心力”的),便会很奇妙地产生一种力量,此力量可影响到别人。然而佛法的咒与其它外道不同之处在于:佛法的咒皆是善咒,而外道的咒则有很多是恶咒;佛法里的咒既皆是善咒,所以都不会害人,反而都是为了成就众生的善心、善愿,甚至于令众生成就大智慧、大菩提。换句话说,所谓咒者,即是将某些佛或菩萨所修的成果之菁华和神髓,都摄涵在那短短的字句里,那短短的字句便称为某尊佛或某菩萨的“咒”。观世音菩萨自证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口彌(弥)哞”,即是把他所修证的成果都摄在这六字里面,且这六个字,每一字可度一道,六字即可度六道众生。

“真言”,即真实不虚的语言。一切密教的真言一定要有阿阇梨传承才可以念诵,如果没有师亲传,自己私念谓之盗法,亦是犯“三味耶戒”,其罪很重。在佛法里,有两种法不可无师而擅自修学,即出家戒法和真言密法——出家戒法,在家人不可听闻、读诵,乃至即使已出了家,而未受大戒之人不可盗看、盗听比丘戒、比丘尼戒。若为居士时盗看僧戒,便遮其出家(不许出家)。又,有些人在报章杂志上发表文章,取材自律部、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等,那是害很多人犯禁。又,最近常有短期出家,如果是女众,受过短期出家后,一旦还俗,便不能再真正出家了。因为佛制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还俗后便不能再出家。同样的,真言密法必须要有师父,而且若没有合格的密教阿阇梨面传,便不能念咒,也不能私结手印(俗称“打手印”)。手印不要乱打,若乱打的话,护法神就会来打你,你会成就无量恶法,来世便会到第十八层去报到,以犯密部律仪故,果报很重。戒法与密法必须有师傅承,这是佛制的,且有很深的原因如来制这些戒。此外,要持咒的人,亦必须要持不妄语戒,如果一边口说妄语,一边持咒,那个咒即无效,即使是从阿阇梨那里学来的也没用;而且要持咒之前,先要净身,至少要先刷牙漱口,口要干净,持咒才能生效。

“大神咒”:“神”是神妙,“大”是无上之义。是指此咒有无上不可思议神通妙用之义。

“大明咒”:是此咒有无上威力,能破无明,故称“大明”。

“无上咒、无等等咒”:“无上”译成英文为Supreme(至高无上),“无等”是无与伦比(unequalled),“等等”两个字重叠,表强调之义,即没有任何咒语能与它势均力敌,威力相等的意思。亦即:“极高极高”之义。

由于“般若波罗蜜多”有大威力,它可以转凡夫成为二乘圣人,转二乘圣人为菩萨,再转菩萨为大菩萨,复转大菩萨成佛。有如此的大威力,所以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神妙的咒语,神妙的真言,亦是能够破除无明的真实语言,甚至没有任何咒语可与它威力相等,并且能拔除一切苦,其威力真实而不虚妄。

综上所说,心清净之人所说的真实语言,便是咒语,并非一定要佛菩萨讲的咒语才是咒语;当然心恶的人,他以恶心讲出来的话,也可能变成咒语的;像我们平常不善不恶的人,讲出来的话,大都没什么威力;因此要努力修行,三业所作才有大善力量,成就自他两利的大善事业。当然我们要修变成大好人,令所持善咒成验,而不要修学恶咒想害人、整人,变成毛道、恶人。

从前,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佛法刚传人中国没多久,有一位大师,名叫佛图腾,他有神通,他在后晋石虎军中,其城被围,晋王石虎去请问他:“怎么办?城外围兵几十万人。”他即对王说:“叫全城的人,彻夜齐声一起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如是即可。”国王信受,即教国人齐声一起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一直不断地念了一日一夜。到了半夜的时候,忽然,满城四围通天光明有如火焰,城外的围兵注意到,忽然看到很多兵将,好像天兵天将一样,从空而降,吓得他们都跑掉了,于是城围就解了。因此,此时光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一句话,就如同咒语一样,有大威力。为什么呢?因为这是诸佛最大的法,有大威德,故诸天鬼神皆得崇敬。也因此佛寺每天作早课的时候,都要称颂“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算是有缘,我教你们念,你们就可以念了,我教的是梵音:(Gate)。我教你,但是你不能教人,因为你不是师父,你如果也是阿阇梨的话,也可以教人。咒语是有意义的,不过咒语的全部意义,乃至真实意义,不只是字面上的意义而已,更何况还有许多言外之义及“如来密义”——也就是因为有“如来密义”,故称为“密咒”。

“揭谛揭谛”,揭谛是“度”的意思。

“波罗揭谛”,疾速度去之义。

“波罗僧揭谛”,大众疾速度到彼岸之义。

“菩提萨婆诃”,菩提成就。

全咒大义即是:“度呀!度呀!大众疾速度到彼岸,令菩提成就!”赶快度,但是如果修行怕吃苦的话,就“没法度”了!

——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讲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莲光学佛社”

一九九七年二月十八日校订于台北“大毘卢寺”

贰、《心经》奥义

六祖大师说:“离体说相,是为相说。”因此,诸佛之法,应不离本体而说;本体即本性,亦即如来藏体、妙真如性。修一切法,亦皆应如是——不离本体。六祖大师大悟之后,五祖大师对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即名丈夫、天人师、佛。”行者修习此般若波罗蜜门,亦当如是,识达本心。是故尝试阐发此经深妙之义如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般都说《心经》是《大般若经》的“心要”,故称为“心经”,此为一解。不过这可说只是表面上的意义;若更深一层说,亦可解作:一切众生有种种心,在此种种心之中,有一种心叫做“般若波罗蜜多心”,(因此,“般若波罗蜜多”与“心”,两个词要作一气读,因为它们已形成一个“专有名词”。)又因为本经之主旨在于阐发此甚深之“般若波罗蜜多心”故简称之为“心经”。此“心”与黄蘗大师《传心法要》所欲传述的“心”是一样的。此“般若波罗蜜多心”即是三世佛心,亦是一切众生之本心,亦即是达摩祖师“直指人心”之心,而非谓他心。此心亦即是《楞严经》所说的“本妙觉心”,亦是《圆觉经》所说的“净圆觉”,亦是《大般涅槃经》所说的“佛性”,亦是六祖所说的“本性”,亦是《起信论》与《楞伽经》所说的“真如”。又,这“般若波罗蜜多心”因是一切众生本自有之,故非从外来,非修而得,不修亦不能悟得,以不修即迷故;迷之,则凡圣相隔,三界立、十法界成。故六祖大师说;“不修即凡夫,修即圣人。”因此,此经所明即是究竟了义的第一义谛实相,非如有些人所误解的“空”门。以“空”是对治门,对治“有”病故。若是对治门处,则非究竟了义。若不从此处见,则于本经处隔碍不通。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为何五蕴皆空?以诸法一相;一相故非实有种种相,是故五蕴皆成一相,非有五种差别相。所谓“五蕴相”者,“色相”、“受相”、“想相”、“行相”、“识相”,如是五相皆非实有,但是“一如”所现,如空中华、水中月。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要从本性来看,且须契会如来藏深意,方能了得观自在菩萨所证之意,不复妄想!“不异”与“即”就是非一、非异。“色”与“空”二者非一非异,受、想、行、识亦复与“空”非一非异,以色与空皆以如来藏“本性”为其本体,非不同体,故“非异”;然而本性起用,能显万象差别,故“非一”:性本不差,其相有别,色与空之本性,本无差别,皆是一如所现;然其表相,则现有别。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段经文是解释什么是“空”的最究竟意义。因此可知,观自在菩萨所说的“空”,不是别的,而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观自在菩萨给“空”下的定义:离于生灭,无有染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其体虚寂一相,用即遍一切处,这是什么?这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观自在菩萨所照见的,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外道凡夫之断灭空,或小乘压制一切令不起的偏空,或分析空,而是这不变而能随缘、随缘而能不变的妙真如性,所以能“度一切苦厄”,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试想以偏空智,或以断灭空,如何能证阿耨菩提?所以“五蕴皆空”是指“五蕴”皆是本妙明心所显之相,如虚空华,非有非无,非不有无,离于有无,这才是离于四句的圣谛第一义大空;以如是故,故能究竟无垢无净,不增不减等。是故乃至下面的十二入、十八界,以及世出世间一切法,也皆是“空如来藏性”之用,因此转“空如来藏”为“不空如来藏”,而起“无作意”大用。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由于已证入如来藏本性,所以了了知见如来藏空性之中,实无色、受、想、行、识五蕴之法可得。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如来藏本性之中亦无六根、六尘之实法可得。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空如来藏中亦无十八界之实法可得。以上为破凡夫执着,令离凡夫所行境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在如来藏性中亦无十二因缘之生灭门,乃至无还灭门之实法可得。此为破缘觉乘之执着,令离缘觉乘所行境界。

【“无苦集灭道”】:如来藏中无有四谛之实法可得,皆如空华,此为破声闻所行境界。

【“无智亦无得”】:此为破权教菩萨之执着。若仍有少法可得者,则仍不与如来藏真性相应,以眼中仍有少微尘——遮障智眼故!以已破权教菩萨境界故,至此即三乘皆离,并皆化城,唯一佛乘。无“智”,这个“智”是指无上智,“得”是指“得”菩提,亦无一法称为菩提之可得。

【“以无所得故”】:这“无所得”三个字,可说三世诸佛如来所证最高的智慧之精华,如来以此无上金刚智,而破九法界一切无明执着,回超三世,顿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断二死,究竟超过一切世出世间,故称无上士、天人师、佛。

如来一切教谕:不论显、密、性、相诸法,其究竟,皆悉归入此无上甚深法门,故此经之“般若波罗蜜多心”者,即是“三世佛心”,亦即是“无所得心”;《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即是言:以无所得心,具修一切善法,即得无上菩提。

有愚人不解,以为佛经说“无所得”,于是他便不再精进学佛,甚至不再修行,而落断灭空见,更堕于愚痴烦恼深渊。因为他认为:“既然无所得嘛,我还修什么?!”他不但不再修行,甚至还更进一步,再回到五欲六尘中去打转,而且反而自以为是在修最高的“无所得”呢!殊不知他这样复堕五欲六尘,固然不能证得出世佛慧,却因此而“得”了世间染法!所以他这样还是“有所得”,并非无所得。

是故当知,佛说此甚深“无所得”传心要门,是为大根器、根熟众生,于遍修众妙法门,广积无量智慧福德之后,令之上上增进,顿入如来无上广大觉海,故劝令不执、不取所修所积福德智慧,是故言下顿忘能所,顿契如如。因此,此“无所得”法门甚深不可思议,不是对未修、初学、或浅根、薄福、少智之人而说,乃是对上上根人且广积福慧之人而说。莫错会佛意,若错解如来真实义而错用心,不但不能得益,反而妄肇大祸。

又,此“无所得”甚深心法,应如何修?此有二门,一是渐修门,二是顿悟门。先说一、渐修门——若中下根人,福慧未充,须先修此门:若欲无所得,必先“无所取”。如何修“无所取”?若欲无所取,必先“无所求”。如何修无所求?须知有所求即是贪。欲无所求,必须心不攀缘,即“无所缘”。如何修“无所缘”?若欲无所缘,须心不往外驰,须心常起正念。如何能心常正念?欲心常正念,须常修六念,念念不断,久之即能正念常得现前。正念得现前之后,复以正智观此正念唯心所现,而不执不取,知念如幻,幻体亦真,则顿入无有少法可得、究竟清净界域。以上是渐修门。二、顿悟门——至于福智圆熟之大根人,若一念心通,体入真如,顿见本性,则顿了无有少法可得,顿觉了诸法究竟本自清净、平等、不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是为顿根人之所修。

复次当知,此“无所得”,并非要把所修集之一切智慧福德全部抛弃,才叫无所得,而只是不执着、不贪着、不矜、不夸、不求其果报;以不执、不贪、不矜、不夸故,故能“有而无碍”,是名得而不得、不得而得,运用万端而无罣碍。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这“菩提萨埵”即是指实教一乘的菩萨摩诃萨。从上面以来,此大菩萨历观凡夫五蕴、六根、六尘、十二入、十八界、缘觉十二缘、声闻四谛、乃至权教菩萨之“智”与“得”,这样从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先从凡夫法开始起观,(亦即起修观行),渐渐修行到声闻、缘觉之法,然后再修大乘权教之法,最后再修一乘实法——其实不是这样:这是因为经文行文之次第,有时空的限制,不得不如是。其实是:此大菩萨,一开始就以甚深般若之智,遍观世出世间一切法,所谓一念三千,无有渐次,因此,这是顿门:顿观、顿修、顿证、顿悟;而不是从凡夫法开始修,渐修到小乘、大乘、佛乘。有人于法不了,而倡言学佛必须从小乘开始修起,这是不正确的,应依个人根器而定。若大乘根人,你坚持教他小乘法,则会令他于小乘法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而坏其大乘根性,如是则以后大乘心便很难发起,故是不当。观世音菩萨法门大都是顿教法门,以顿根之人,根性力用大,所以能一体遍观诸法,此非小机者能知能行。

【“心无罣碍”】:心中不着一点尘,如实知见无有少法可立可破,故无罣碍。

【“无有恐怖”】:此即无有凡夫之恐怖,无有二乘之恐怖,亦无有权教菩萨之恐怖。简言之,即:无有凡、外、权、小之恐怖;详而言之,即:

(一)无有凡夫之恐怖:无有凡夫得失五欲六尘之恐怖,生于三恶道、八难之恐怖,得禅失禅、得定失定之恐怖。

(二)无有二乘之恐怖:无有二乘能不能得证四双八辈道果之恐怖,能不能出离三界、离分段生死之恐怖。

(三)无有权教菩萨之恐怖:无有能不能证菩萨智、断无明惑、离变异生死,乃至能不能得如来智之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总说凡外权小之“得”与“失”,皆为自心不觉、颠倒之梦想,以此“倒想”如梦,非有非无,故称“梦想”,若了知一切贤圣,凡外权小,世出世间一切法,皆是自心所现、如来藏自性之用,则顿从此梦中觉了!

【“究竟涅槃”】:以无凡、外、权、小之一切颠倒梦想,简言之,即尘沙惑尽,无明心息,故涅槃现前,全体即是涅槃真境,此为等觉与妙觉菩萨之境界。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但菩萨从初发心开始,即依此甚深般若之智观一切法,而速能证得圆明寂照之无上大涅槃,即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亦是依此般若大智,而得作佛,此表因中所修与果地所证不异。是故,此如来藏般若真智实为一切诸佛菩萨所依,乃能离于凡、外、权、小,三乘一切境界,而顿入一佛乘,乘如来宝筏而度一切众生之苦厄!(“度一切苦厄”是指自度度他。苦厄,通指凡、外、权、小一切迷中之苦厄。)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萨婆诃”】:此甚深般若法门,非凡、外、权、小境界,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乃至其究竟则离言说相,心行处灭,世间言语有时而穷,故此般若波罗蜜门,以如来神咒总结之。“咒”者,陀罗尼,是总持之义,总持一切法也。以诸佛菩萨所证境界,甚深不可思议,故经末常以一神咒总持此一法,或一切法,普令众生由闻持此神咒故,得疾入如来所证真如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又以此神咒故,禅法、密法、显宗、密宗即在此离于言思而会通。

一九八六年初讲于美国·达拉斯“楞伽精舍”

一九九○年十二月校订于美国·克里夫兰“大慧精舍”

一九九一年刊载于台北《慈云杂志》十月号

叁、《心经》奥义析微

甲、引言

今天我们来讲《心经》的奥义。上次我们已经讲过《心经》的“显说”,大概是照一般的说法来解释《心经》。《心经奥义》则是我在《慈云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今天就依着这个本子来详细阐明《心经》的奥义。

【奥义】

六祖大师说:“离体说相,是为相说。”因此,诸佛之法,应不离本体而说;本体即本性,亦即如来藏体、妙真如性,修一切法,亦应皆如是——不离本体。

【析微】

“离体说相”的“体”是指本体而言。“相说”即是着相之说。如果离开本体来解说一切法相,则一切说法也都变成了着相之说、或取相之说。因此,说一切诸佛之法,皆应不离本体而说。这里所谓的本体,即是指“本性”而言,也就是“如来藏”之体、本妙“真如”之性。不但说一切法时不可离本体而说,我们在修学一切佛法时,也应如此——不可离本体、本性而修。

【奥义】

六祖大师大悟之后,五祖大师对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即名丈夫、天人师、佛。”行者修学此般若波罗蜜门,亦当如是,识达本心。是故尝试阐发此经深妙之义如下:

【析微】

一切修行都有一个根本,这个根本即是“本心”,它是你修行的一个目标,如果没有抓住这个目标——抓住你的“本心”——你再怎么学也都没用。譬如我们以前在小学作文章时常说:船要有舵,若是没有舵,则会失去方向,到时你会漂到哪里去也不知道。所以,学法就必须要“识本心”,所谓“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见《佛说四十二章经》)若能真正了知自己本心的话,就是“大丈夫”、“天人师”、或“佛”了。行者若欲修行般若波罗蜜法门,就应当先识达本心。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是属于般若波罗蜜门,所以在此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奥义解释如下。

乙、释经题

【奥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般都说《心经》是《大般若经》的“心要”,故称为《心经》,此为一解。不过这可说只是表面上的意义;若更深一层说,亦可解作:一切众生有种种心,在此种种心之中,有一种心叫做“般若波罗蜜多心”,(因此,“般若波罗蜜多”与“心”,两个词要做一气读,因为它们已形成一个“专有名词”。)又因为本经之主旨在于阐发此甚深之“般若波罗蜜多心”故简称之为《心经》。

【析微】

一般认为《心经》之所以称为“心”经,是因为它是《大般若经》的“心要”,这是一种解释。不过,这种说法只是“显说”,也就是表面上的意思。若是其更深密的意义,则应将“般若波罗蜜多心”视为一个专词。因为众生有种种不同的心,而“般若波罗蜜多心”即是在这许多不同的心之中,其中的一种心。所以此处“般若波罗蜜多心”是一个专有名词,必须连在一起读。由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主要目的是在阐发此甚深微妙之“般若波罗蜜多心”,因而简称为《心经》。所以《心经》中的“心”字,在这里是个名词,并非形容词。以显说而言,一心”是个形容词,是“精要的(essential)”之义。从奥义而言,则是名词,指“般若波罗蜜多心”。

【奥义】

此“心”与黄蘗大师《传心法要》所欲传述的“心”是一样的。此“般若波罗蜜多心”即是三世佛心,亦是一切众生之本心,亦即是达摩祖师“直指人心”之心,而非谓他心。此心亦即是《楞严经》所说的“本妙觉心”,亦是《圆觉经》所说的“净圆觉”,亦是《大般涅槃经》所说的“佛性”,亦是六祖所说的“本性”,亦是《起信论》与《楞伽经》所说的“真如”。

【析微】

此处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多心”,就是《传心法要》的“心”、诸佛“以心印心”的“心”、“直指人心”之“心”、“三世佛心”之“心”、“众生本心”之“心”、“本妙觉心”之“心”。此“心”也称为“净圆觉”、“佛性”、“本性”、“真如”,这些都是用不同的词来讲同一个东西,用不同的方便、不同的境界来描述同一件事情。所言虽不同,所指则是一。

【奥义】

又,这“般若波罗蜜多心”因是一切众生本自有之,故非从外来,非修而得,不修亦不能悟得,以不修即迷故;迷之,则凡圣相隔,三界立、十法界成。故六祖大师说;“不修即凡夫,修即圣人。”

【析微】

此“般若波罗蜜多心”是一切众生本来就具有的心,因为众生自己本来就有,所以不是从外面得来的,也不是因为修行而有的。如果本来没有,你再怎么修也都不会有。如果说它是从外得来的,那就变成了外道——“心外见道”,而且“从外取道”故称“外道”——而佛法是“自心证道”,所以它是心内之法,是本自有之、本来具足的。这般若波罗蜜多心虽然不是“修”便可以得到的,但是你若“不修”,更是不能悟得。就好像金山中的金矿,你虽挖了出来,但不去提炼,它也还不能发出金子的作用,那还只是一块矿石而已。但是金子是在金矿中本来就有的,如果那矿石中本来没有金子的话,任凭你如何开采、如何提炼,你也炼不出半丝金子来。犹如想要“蒸沙成饭”、“磨砖成镜”,纵经尘劫,终不能得(见《楞严经》)。所以必定要“本自有之”,才能够由于修而显现出来。金子之性在金矿中本来就有,所以你才能提炼得出金子来。众生也是如此:因为我们本来就有宝贵的真如本性(金性)在,所以才能够修习成佛(提炼出金子)。只不过我们的真如本性目前被烦恼惑之绳缠缚住了,《楞伽经》称之为“烦恼垢布所缠”——烦恼好像是一块又脏又臭又长的裹脚布一样,把真如本性给裹住了,令我们的真如本性显现不出来。如今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离缠”,是要悟得显现我们本来的真心——“般若波罗蜜多心”。如果不修,则永在迷位,迷就是凡夫,一迷则“凡”与“圣”便相隔离、相对立。凡、圣一隔,则欲、色、无色三界就自然建立起来,法界之六凡(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四圣(佛、菩萨、声闻、圆(缘)觉四种圣人)也因此形成。所以六祖大师说:如果不修的话,则永远是个大凡夫;如果修的话,就能当圣人,就有机会成圣人,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但终究是会成为圣人的。此处所说的“修即圣人”,并非指马上就可成为圣人,而是指你若修,当来必定成圣,这也是一种授记。

【奥义】

因此,此经所明即是究竟了义的第一义谛实相,非如有些人所误解的“空”门。以“空”是对治门,对治“有”病故。若是对治门处,则非究竟了义。若不从此处见,则于本经处隔碍不通。

【析微】

“了义”即是究竟的意思。“了”是完全、通达之意。“义”是道理之意。所以通达最高的道理叫做“了义”。不能通达最高的道理则是“不了义”。佛说的经有两种:一种是了义经、一种是不了义经。了义经换个词来说,就是究竟的实法、实教,不了义经即是所谓的权法、权教。“权”就是方便、权便之义。方便,并非就是假的,莫错会义,它还是真的(法门),只不过与实教法门比起来,它的层次不一样、境界的高低不一样罢了。若以三乘佛法来配,实教即是一佛乘,权教是其余的三乘法,包括菩萨、声闻、圆觉,此三乘皆是佛的慈悲方便摄受,也就是所谓的方便法门。而此方便法门并不是随便说的(方便不是随便),更非是虚妄的(佛语谛实不虚),它是一个确实的方法,让众生能一步一步地往上升,就像上阶梯一样。因为众生无法一步登天,所以佛才设下此等方便之阶梯,让我们虽然慢慢地,但也能上得去。所以你若不能顿悟的话,就须修所谓的方便法门。其实,以究竟实义言,顿悟的法门也是一种方便。以最究竟的意义来说,一切法皆是如来萨婆若海中依本愿力所流露出的方便。为什么呢?因为在真正最完全究竟的实相中,根本无有言说。一旦有言说,则皆落入方便之中。而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要阐述的,乃是究竟了义的第一义谛实相(所谓“第一义谛”,即是最高的道理。),而非方便法门——非是像有些人所说的“空”门。许多人误以为《心经》是讲“空”的,所以开口闭口都谈“空”,这是不正确的。如果你认为《心经》只是在讲普通的“空”的话,你可试着从头往下看经文,不须看多少,你很快就会被“卡”在那里(Getstuck),弄得进退不得,不知如何解释才好,好像碰到了一则则的谜语一般。为什么说本经所欲阐明的不是“空”门呢?因为“空”是个对治法门,是用来对治“有”病的。所谓“对治”(cure),是对症治疗之意,“有”病,是“着有”之病。法有两边,一边是“有”,一边是“空”,你若是着“有”,则落入“有”这一边,而患“有”病。若是着“空”,则落入“空”这一边,而患“空”病。一般的凡夫皆是着“有”,贪着世间的一切,认为真实而有——有色、有声、有香、有味、有触、有法。“有”是“有形相”的意思。由于世人皆贪着一切有形相的东西,所以如来开示“空无自性”的道理来对治这个“有”病,令我们了知内外之一切色声香味触法,根本就空无自性可得。既然没有自性可得,便不再对它起贪着之心;不贪着,就能解脱了。所以,如来说空无自性,目的不是在“它”?色声香味触等外法,而是在我“自心”。也就是说,如来讲“空”是为了令我们的心得解脱,心解脱了以后,管“它”是空、是有,都没有什么关系了——“空”与“有”也都不相妨碍了;“空”与“有”既不相妨碍,便入“空有无碍门”,空有无碍门一入,就是入法界性,或简称“入法界”,而“入法界”即是普贤境界,即是华严境界。所以,这是如来的秘密(所谓“如来密语密义”)!在此一句为你道破。

“空”既然是用来治疗“有”病的对治法门,自然它只是个方便法门,而非究竟了义。因为“对治”就是表示有“病”,有病当然就不可能是究竟的,其目的只是为了要治病而已,病治好了,就不必再继续服“空”药了。所以佛在《大般若经》及《金刚经》中说:“我说法如筏喻”。譬如我们乘筏或乘船渡河,既到彼岸,即应舍筏登岸才对,不应贪着此筏甚好,能渡我过河,对我有大功用,所以到岸以后,就背着筏一起上岸,而且扛着它东奔西跑。如来所说的“法”就像渡水用的“筏”一样。“筏”能渡、能过河,得至彼岸;“法”能度自心过“生灭河”,得至涅槃彼岸。既至河之彼岸,即不应再贪恋不舍此“筏”;同样的,既至涅槃彼岸,即不应再贪着不舍“法”,因为涅槃之中是没有“法”的,亦即:无有一法可得。若不舍“法”,便不能入涅槃境界。但是我们众生学了法以后,常会觉得佛这个“法”太好、太妙了,于是就紧抓着“法”不放——本来是贪世间上的“有”,后来,因为修如来的“法”而舍世间上的诸有,最后就变成贪着如来的“法”了,这就是“着法”——为法所缚。所以《圆觉经》上说:菩萨修行,“不为法缚,不求法脱。”这“空”之法、或“空”之筏,既是对治方便法门,而非究竟了义,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不是讲“空”的,至此已相当明显了。行者若不从此处正观《心经》,于解经时,便会处处隔碍不通。

丙、释经文

【奥义】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为何五蕴皆空?以诸法一相;一相故非实有种种相,是故五蕴皆成一相,非有五种差别相。所谓“五蕴相”者,“色相”、“受相”、“想相”、“行相”、“识相”;如是五相皆非实有,但是“一如”所现,如空中华、水中月。

【析微】

以前那篇《心经显说》主要是在解释“是什么?”(What?),亦即“经文所说是什么意思?”(What does it mean?)而这篇《心经奥义析微》,则完全是在解释“为什么?”(Why?),亦即“经上为什么这样说?(Why is it said so?),以探讨其深一层的道理。为什么五蕴皆是空?因为一切诸法就只有一个相,由于都属同一个相,所以诸法所现的种种不同之外相皆非真实,故此五蕴亦同为一相,并非有五种不同之差别相。所谓的“五蕴相”是指“色相”、“受相”、“想相”、“行相”、“识相”五者。然此色受想行识五种相,都不是真实而有的,它们全是由“一个真如”所现出来的,所以这五种相就有如空中之花、水中之月一样虚妄。

“空中华”一词主要出自《楞严经》。《楞严经》说:有一个人好端端地没事,突然忽发奇想、兴起迷惑,就用手去揑自己的眼睛,揑了之后,眼一花,便于虚空之中见有种种花,而这空中之花只有揑眼的人自己才看得到,别人都看不到。为什么?因为空实无花!虽然空中实在是“没有花”,但它却也不妨碍“有花”出现,只要是有“揑目”的因缘,就会于空中见花。然而纵使你于虚空中见有花,但是空体本身不坏——虚空之体丝毫不为所见之空花所染。相同的,你虽于水中见月,但此水却丝毫没有被月亮所染——水上并没有真正印个月亮在那儿,永远退不掉。由此而知,空中的花,那个花本身,与水中有月,那个月的本身,都是因缘如幻所生,本无实体,虽无实体,但亦如幻而现——空花、水月虽非真花、真月(本无实体),但揑目的人确实见空有花,水中确实也有月亮的形相(如幻而现)。“本无实体”是其“性”、“如幻而现”是其“相”,在此“性”与“相”二者并没有互相妨碍,这即是修行最难的一部份——性相融合无碍。佛所说的一切法可分作两部份;一种是性学、或性宗,一种是相学、或相宗。一般而言,如果行者不善学的话,性、相二宗就会变成敌体而相对立、彼此隔隔不入,互相攻击;但是如果学得好,应该是性、相两样都能通达。两者皆通达之后,再把它们二者合在一起、而且相摄相入,才能够建立一切法真正的实相。所以,空中无花——空中本是一大虚空,无实花可得——这是它的实相,也是它的“性”。所谓实相,就是指其“性”。空中虽然没有实花之性,但是它也能由于种种因缘而产生妄花之相,亦即空中实没有花性,但空中却能由种种虚妄因缘而现出花相来。究此“花相”有还是没有呢?答:没有。再问一次,“花相”有没有?答;有!所以禅宗行人常说:“有而非有,非有而有”,即是指此。你可去好好地参一参,深深地参一参!参这个,当然要打坐喽。打坐,腿是会痛的!“腿痛”有没有?有!“腿痛”有没有?没有!所以性与相要融合,而且要合并在一起看才圆满。又,我们再举一个最现成的例子:你们看这块白板上有没有字?有字!可是板上也实在没有字!如果板上真的有字,这字一定是擦不掉的,因为这字既属于板有,除非把板子打碎,否则无法去掉此字。若板上的字是可以擦得掉的话,就不是真有字,为什么?字非白板本有故,才擦得掉。字虽不是板所本有,但以因缘故,板上还是现有字相。什么因缘呢?你们要看,我要写——为了写给你们看,让你们能听得明白,你们又准备了笔,把白板安置在我旁边,我再拿起笔,用手写上去,由此种种因缘皆具足故,板上才“有”字出现。所以这个“有”(有字),完全是因缘而有。所谓“因缘而有,因缘而空”。因为字是由于有因有缘的关系才出现,不是本来就有的。也正因为是因缘具足才有字,此“有”非是真有,故说:以因缘故而现有,以因缘故有亦空。何以如此说?因为因缘就是幻化,因缘就是和合,和合而成的东西皆无自体,其性是空,只不过暂时假合而现有幻相而已。所以古德常说;“有而非有,非有而有。”(你若不能深入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它就只是句口头禅。)昨天有人问什么是禅?这就是禅!这种禅,你不打坐也不能悟得,若善根不具足,虽打坐也不一定能悟得。

【奥义】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要从本性来看,且须契会如来藏深意,方能了得观自在菩萨所证之意,不复妄想!“不异”与“即”就是非一、非异。“色”与“空”二者非一非异,受、想、行、识亦复与“空”非一非异,以色与空皆以如来藏“本性”为其本体,非不同体,故“非异”;然而本性起用,能显万象差别,故“非一”:性本不差,其相有别,色与空之本性,本无差别,皆是一如所现;然其表相,则现有别。

【析微】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心经》中难倒天下多少有学识人的一个句子。有一位佛学家写了一本书,书的上卷已经出版,在上卷里他讲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已经解释得差不多了,但难的是下面那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碰到这句话,他说:“这句话很深,我等下卷再来解释。”结果我等了好久,下卷一直都没出来。这句话一定要从本性来看,而且你必须能契会“如来藏”之甚深道理,才能悟得观自在菩萨所证的意思。悟得观自在菩萨所证之意后,就能远离颠倒而不会再有妄想了。句中之“不异”与“即”就是印度逻辑学(因明学)里所讲的“非一、非异”。“非一”是不同的意思,不同就是“异”。“非异”是相同的意思,相同就是“即”。“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色”与“空”两者非一、又非异,也就是:二者也同、也不同——表面不同,实际相同。同样的,“受”与“空”非一非异,想、行、识与“空”亦皆非一非异。为什么说“色”与“空”实际上是相同(非异)的呢?因为“色”的本体即是如来藏“本性”,而“空”的本体也是如来藏“本性”,“色”与“空”的本体既然是同一体——根本是同一样东西——故说“色”“空”二者,无二无别(非异)。譬如有一白色的圆形板子,我延着这块圆板的周围划上两个同心圆,一为红色、一为黑色,再加上原板白色的圆周,如是共有三个同心圆——白圆、红圆、黑圆。在此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三个同心圆是“非一非异”——不是一个,但也没什么不同。进一步说,你若说它们“是一个”,这也是不对的;你说“不是一个”,也是错的。又,你说它们“是一个”是对的;你说“不是一个”,也是对的。到底答案是什么呢?那就要看你怎么讲了,那就要看对方的知见如何了。所以,你若悟了的话,你怎么说就怎么对。如果没悟的话,你怎么说就怎么错——不管你怎么说,禅师都有办法睹住你的口,让你欲说无话(没话可讲),通常接着就是给你一棒——因为你没悟了,没有通,他为了要给你“打通”所以才来个当头棒喝。何以说这三个同心圆没什么不同(非异)呢?因为它们三个等直径、等半径、等圆周、等面积、等圆心,故是相同。何以说它们非一?因为白圆、红圆、黑圆显然是三个不同的圆,故是有别。所以说这三个圆“同而不同,不同而同”,是“非一”、也是“非异”。在这个例子中,白色的板子代表“如来藏”,红色的圆代表“色”,黑色的圆代表“空”。“如来藏”的道理很深,它是可以无相而现有相的——如来藏有如空体一样,它上面可以显色法。然而“空”在这里也变成是一种“有相”。在“显说”里面,“空”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但在“奥密之义”里面,“空”是也属于“有”。为什么?因为“空”本身就是一个字、或是一个概念。当你心中有一个概念存在时,那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有”。所以“空”也就是“有”,是“有”的一种。它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有一个概念存在、也有一个字、也有一个思想,它甚至还有一个相貌存在。当我们一讲到“空”的时候,心中就会浮现出一片“空”的“样子”。由是而知,“空”是属于一种“有”,或者再进一步说:“空”差不多也是属于“色”的一种了。如果你懂得这一点,就能看得懂《楞严经》上所说的“晦昧为空”那一句话——由于心思一糊涂,晦昧为空,因此而造成三千大干世界。“空”既然也是一种微细“色”,“色”与“空”又都是一如所现,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的意思是说:“色”与“空”因为都是一如所现,所以它们是一样的。譬如波浪,有大有小,大浪小浪虽然不同,其实它们都是海水。我们以大浪来表示“色”,小浪来表示“空”。海水即是“如来藏体”,它是一种水性。如果没有水,就不会有浪;只要有水,就一定会有浪。因为海水永远不会平静无波、完全没有波浪的——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湖——例如五大湖,甚或其它再小的湖,也都一定会有微波荡漾,乃至于涟漪的现象产生。这些浪、微波、涟漪是怎么来的呢?是由于风的因缘而来——风吹水面就会造成波浪,所谓由风鼓浪。在这个例子中,大浪就是“色”,小浪是“空”,水是“真如本性”。大浪小浪皆是水。我们用等量代换即可知:“色”与“空”皆是“真如本性”、“如来藏体”。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得更详细一点,我们见浪有大小——微波、小浪、大浪、甚至涛天巨浪——这种种不同的浪,都是我们心所生的分别,其实不管小浪还是大浪,浪的本体皆同为水。小浪的水与大浪的水是没有差别的,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浪本无差别,是我们“见”有差别——“见”,有分别之意,由于我们的心去分别它,它才从无差别变成有差别,而事实上,大浪、小浪,它的本体都是水,而水体无别。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以上面所举之同心圆的例子来说;红色同心圆(色)就是黑色同心圆(空),也就是白色同心圆(真如)。又,大浪(色)就是小浪(空),就是水(真如)。同理,“色”就是“空”,就是“真如”。故说“色”与“空”二者“非异”。

“色”与“空”同为“真如本性”,没有差别。真如本性虽然空无一物,无有差别,但是当它起作用时,便能显出种种万象之差别,故说“非一”,就好像盆中的水能现出天上的月亮一样——水能将外物影现其中,这是水的作用,真如的作用亦如是:“性本不差,其相有别”——一切法的性,本来是没有差别的,但其所现的相,却都是有差别的。因为它所现出的相有差别,它的作用自然也就有差别了。举例来说,同样一块九九九纯金,一个匠师把它造成一尊佛像,我们看了便会肃然起敬;另一个匠师则把它打造成一个YIN女,或男女交媾的形像,我们看了不但不会肃然起敬,反而有不堪入目的感觉,甚至让人起YIN秽之心。可是金子有没有差别呢?金子是一样的!金性不变,但因其形体有差,亦即,所现之相有差别,所以它所起的功用也就不一样了——同一块金子,能引起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所以你绝对决对不会把一个男女交媾的像放在你的佛堂上拜,除非你是颠倒,如某些愚痴颠倒之人。同样的,“色”与“空”这两样东西的本性,本来是没有差别的,因为它们都是由同一个真如本性所变现出来的,但是它们的表相却现有差别。因其表相现有差别,所以其作用也有种种差别。因此世间的一切染(污染)、净(清净),智(智慧)、愚(愚痴)都现出有所不同,然而智慧与愚痴也都是同一个心识——如来藏——所现出来的相。佛菩萨因为已证得这个境界,所以能够不舍本愿、不舍大悲来度化众生。因为佛菩萨看到这一切皆是真如,所以我们都有希望成佛,否则,如果我们都实在是朽木,佛菩萨就根本不用来度我们了——朽木不可雕也,无有希望故。

【奥义】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段经文是解释什么是“空”的最究竟意义。因此可知,观自在菩萨所说的“空”,不是别的,而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就是观自在菩萨给“空”下的定义:离于生灭,无有染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其体虚寂一相,用即遍一切处,这是什么?这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析微】

此处所说最究竟意义的“空”,应该把它当作一个专有名词来看,而不是我们中文的“空”字。中文中的“空”是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的意思。然而这里所说的“空”,则是一个专门名词,且已经远离了它本来的意思。观自在菩萨所证得的“诸法空相”,这一切法空的相状到底是什么呢?我来尝试把它描绘一下,那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便是观自在菩萨给“空”下的定义。也就是说:“空”的境界如何呢?就是离于生灭、没有染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境界,它的本体是虚寂无相的,应用之时则能遍一切处。这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见《楞严经》:“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奥义】

所以观自在菩萨所照见的,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外道凡夫之断灭空,或小乘压制一切令不起的偏空,或分析空,而是这不变而能随缘、随缘而能不变的妙真如性,所以能“度一切苦厄”,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析微】

观自在菩萨所照见的诸法“空”相,非是断灭空、非是偏空、非是分析空,而是妙真如性。“断灭空”是外道及凡夫所执“什么都没有”的空。“偏空”是小乘行者压制六识心,令暂不起,而将其视为是涅槃境界的空(事实上只是压制住而已,并没有完全断掉)。“分析空”是分析一物,见其丧失原貌而达成“空”的理论。譬如将一个电扇拆开后,只见叶片、马达等各在一处,电扇原来的形貌已不复存在,不但没有电扇的“样子”或“相状”(体),而且也没有电扇之“用”(功用),因为电扇的本体己被拆散,所以说电扇是空的。一切可以分析开来的东西也是如此,因为它可以分析开,所以它是空的,它没有一个自性,必须把所有的零件凑在一起,它才有自性。一切法的自性亦皆如此,就好像是“借来的”(borrowed)一样——是“借”来的,而不是本来就有的。譬如一辆车子,必须要有个车体、有引擎、马达等种种的零件拼起来,才构成一辆车。若把这些零件都拆开来,就不成一辆车了——不可再称它为“车”。所以这辆“车”的“性”其实是“借”来的,是由种种东西凑起来才有的,也就是说,“车性”是由各处张罗零件,然后再把这些零件拼揍起来才有的,所以“车性”不是本来就具有的,也不是不可破坏的。如果是“本来具有”,而且“不可破坏”,才能叫做“本性”。本来没有,而且可以因为拆开就变没有了(会毁灭的),这便不是本性。进一步说,凡是会因为种种因缘、时间、空间、人为、事情等而改变的,会随因缘而变化的,就不能称为“本性”。所谓“本性”,就应该是离于因缘的——它不会受因缘所影响、不会受时、空所影响,也就是,不会因时间、地点、人事、风俗、语言、习惯、人种等种种的差别而有变化,这才叫做“本性”。“分析空”是把东西分开来变成没有,而说它是“空”。这是解释“空”的一种权法,也可说是显说里面最低层次(low level)的一种解释“空”的方法。而观自在菩萨所证的“空”则是最高层次的空——是这不变而能随缘、随缘而能不变的妙真如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是真如本性的妙用。它能够随缘,但是本身并没改变,(仍旧不离真如)。它永远不变,但又能随缘而变现。所以这“随缘”与“不变”二者是要合在一起说的。“随缘”是我们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可是我们要知道,当我们喊“随缘”的时候,还必须加上一句“不变”才行。如果只是一味地“随缘”的话,那就随缘而堕落下去了,或是随缘而造恶去了——因为随缘是随着因缘而改变的意思。然而“随缘”的最高意义则是要我们随缘行善、随缘修道,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样的因缘之下,我都在修道——随外在的因缘改变,而我修道照常不变——这才叫真正的“随缘”(随缘而不变)。举个例子来说:不管再怎么吵,我都可以读书,或是:不管人多、人少,有人、没人,我都可以读书,这才是真能读书。有的人要人多时,大家一起共修,他才能读书;有的人要有摇滚乐(Rock—n—Roll)当背景才能读书;有的人要放古典音乐才能读书;有的人要在旁边放个电视机才能读书,虽然读书时他并不看电视;有的人喜欢在咖啡厅读书;有的人要在图书馆才能读书。可是真正最能读书的人,应是无论什么地方,他都可以读书,如果把“读书”二字改成“修行”,而还能这样,那就是真能善用真如本性了——真能“随缘而不变”;不管因缘如何变,地点如何变,我读书不变、或是我修道不变。此处所言真如本性永远“不变”,是指尽管人、事、时、地等起种种变化,而真如本性的“本性”不起任何变化,它永远是那个样子,丝毫没有变化。所谓“没有变化”,是“不着”、“不染”的意思。在此我打个比方:【此时师父将投影机的开关打开,并且在投影机上放了一张教学用的投影胶片(transparency)】你们看这投影机所投射的萤幕(屏幕)上面有没有字?有字。可是你仔细看萤幕(屏幕)上真的有字吗?其实没有字。萤幕(屏幕)虽没有字,但还是可以现出字来。萤幕(屏幕)本身是白色的,虽然由于种种因缘的关系而现出有字,但是这些字实在从来也没有染在白色的萤幕(屏幕)上而退不掉,当因缘失去的时候,这些字就会消失,而萤幕(屏幕)依旧是纯白如故。是什么因缘令字消失呢?【此时师父将投影机的照射灯关掉】灯一关掉,萤幕(屏幕)上就没有字了,【此时师父又将投影机的灯打开】灯一打开,萤幕(屏幕)上又有字了。【此时师父将投影胶片(transparency)抽掉】若把投影胶片拿走,萤幕(屏幕)上又没字了。【此时师父将一张空白的投影胶片放在投影机上】,放一张空白的投影胶片,萤幕(屏幕)也还是没字。……所以有种种的因缘可令萤幕(屏幕)有字出现,虽以因缘而有字,但是那些字从来也没能染在萤幕(屏幕)上面。这里“萤幕(屏幕)”就代表我们的本心、本性。我们虽从无始劫来造作了种种罪恶,而令结业之罪垢附在我们的本心上面,可是这些“业”实在从来也没有跟本心真的和合在一起、永远去不掉。它不像美国西部的牛仔(cow boy)一样把印“烙”在牛身上成为永久的标帜。这些“业”从来也没有“烙”在我们的本心本性上过。因为我们的本心本性是“本自清净”、“从来不染”的,是“不染、不着”的。以此缘故,我们才有可能可以恢复自己的本心、本性。如果“业”真的有“烙”在本心上,或本心真的有被业所“染着”的话,那任你再怎么洗,也洗不干净,至少还是会有一点痕迹存在——也就是说,永远也没办法真正的成佛,你或许可以因修行而稍微变好一点点,但没办法真正地完全清净无染。为什么呢?因为,已经“染”了,就不可能再成“不染”;然而因为从来实在没有真染,所以才可能让它“不染”——“染”既不实,不染即是“其实”!真如本性既然一向清净、从没染着,当然就“没有真的变化”了。观自在菩萨因为体证到五蕴、乃至一切诸法皆是妙真如性之用——其本性皆本自清净无染(不变),却能随缘现出一切若染、若净之相;虽然随缘现出种种相、种种业,但其实不变其清净之本性——以是缘故,所以能“度一切苦厄”,乃至得成无上正等正觉。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凡夫位时,碰到染缘,就造恶事,在贤圣位时,碰到净缘,就能造善事,现出一个真正修道人的样子,这都是真如能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原因。

【奥义】

试想以偏空智,或以断灭空,如何能证得阿耨菩提?所以“五蕴皆空”是指“五蕴”皆是本妙明心所显之相,如虚空华,非有非无,非不有无,离于有无,这才是离于四句的圣谛第一义大空;以如是故,故能究竟无垢无净,不增不减等。是故乃至下面的十二入、十八界,以及世出世间一切法,也皆是“空如来藏性”之用,因此转“空如来藏”为“不空如来藏”,而起无作意大用。

【析微】

《大般若经》讲十八空,其中最后一个空就是“第一义谛大空”,“第一义谛大空”相当于“如来藏”。“四句”是分别诸法为“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四种不同之论。此处是说因为“五蕴”皆是如来藏所显之相,离于四句之言说戏论而属第一义大空,所以五蕴才能如前面所举萤幕(屏幕)的比喻一样,究竟“无垢无净”、“不增不减”。不但五蕴如此,六根、六尘、十二入、十八界、世出世间一切法也都是如此——皆是“如来藏性”之用。如来藏依其功用而言,可分为两种:

一是“空如来藏”,一是“不空如来藏”。前面说的不变随缘是“不空如来藏”,随缘不变是“空如来藏”。何以随缘不变是空如来藏呢?因为虽然表面随缘变化,但它并没真的改变,因为没变,所以是空的,因此这种如来藏之用称为“空如来藏”。何以不变随缘是“不空如来藏”呢?虽然它从来也没变,但它还是能随因缘而变现一切法,因为随缘变现,所以不是空的,因此这种如来藏之用称为“不空如来藏”。(这个名词本身就是密宗的词,密宗才讲“不空”。)因此“五蕴”乃至一切法其实就是如来藏起无作意大用而将“空如来藏”转为“不空如来藏”罢了。“无作意”即“不思议”之意——不必去想就自然而然能起那种作用。就好像我们练习得很好以后,已经十分熟练,熟得不用去思想,即自然能做出来一样。

【奥义】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由于已证入如来藏本性,所以了了知见如来藏空性之中,实无色、受、想、行、识五蕴之法可得。

【析微】

再回到前面所举萤幕(屏幕)的例子,从萤幕(屏幕)上看,如来藏(萤幕(屏幕))本身实在没有色、受、想、行、识可得,因为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是因缘妄动而已,当因缘灭去时,它也就没有了,所以真实而言,是没有五蕴之实相的。

【奥义】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如来藏本性之中亦无六根、六尘之实法可得。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空如来藏中亦无十八界之实法可得。以上为破凡夫执着,令离凡夫所行境界。

【析微】

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外“六尘”,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则产生“十八界”。这些皆是“因缘法”,而非“实法”,故说在空如来藏中,这些因缘法皆不可得,皆非真实。因为根、尘、识为一切凡夫所执,为破凡夫境界故,故说如来藏性中无有六根、六尘、十二处、十八界之实法可得。

【奥义】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在如来藏性中亦无十二因缘之生灭门,乃至无还灭门之实法可得。此为破缘觉乘之执着,令离缘觉乘所行境界。

【析微】

十二因缘之“生灭门”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苦恼等。十二因缘之“还灭门”为: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苦恼灭,是为还灭门。缘觉乘行者执实有世间之十二因缘“生灭门”,及有“还灭门”可出离世间之生死,为破此执故,故说在如来藏性中无有十二因缘之生灭门可得,亦无有还灭门可得。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都是因缘法,而非是实法。此处之经文渐转增进,从凡夫到缘觉、声闻,渐次一一击破。

【奥义】

【“无苦集灭道”,】:如来藏中无有四谛之实法可得,皆如空华,此为破声闻所行境界。

【析微】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声闻行人之四圣谛法。此之四谛在如来藏中犹如空华,实不可得。所以如来藏中不但没有凡夫的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乃至于缘觉乘的十二因缘、及声闻乘的四谛,都非实法。也就是说,凡圣一切境界皆是空华。

【奥义】

【“无智亦无得”】:此为破权教菩萨之执着。若仍有少法可得者,则仍不与如来藏真性相应,以眼中仍有少微尘?遮障智眼故!以已破权教菩萨境界故,至此即三乘皆离,并皆化城,唯一佛乘。无“智”,这个“智”是指无上智,“得”是指“得”菩提,亦无一法称为菩提之可得。

【析微】

“教”有权教、实教两种。实教是最究竟的,凡不是最究竟的,都属权教。一般也有“宗门”与“教下”之说。“宗门”是指禅宗,“教下”指其它一切所有的宗派。因为禅宗的教法是直指人心,直达本性之源头,而其它的教下都必须依靠文字言说来慢慢引导。这并非是说禅宗就不须文字言说,只不过禅宗不这么依靠经典的文字,虽然经典还是须要研读的。

因为权教菩萨还一心想要修证、想要得无上菩提(如是“菩提”好像是从外面得来的一样),为了要破权教菩萨的这种执着——有一切种智可得、有无上菩提可证——所以此处指出:如来藏性中实无有一切种智可求,也没有无上菩提可得。因为若有即使少如微尘之法可得的话,也会造成障碍,而与如来藏之真性不能相应。

“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与权教菩萨。此三者皆是如来的方便,引导众生上上增进。如《法华经》所言,三乘并皆化城,非是实有。离此三乘,唯有一佛乘才是真实、究竟。

【奥义】

【“以无所得故”】:这“无所得”三个字,可说三世诸佛如来所证最高的智慧之精华,如来以此无上金刚智,而破九法界一切无明执着,回超三世,顿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断二死,究竟超过一切世出世间,故称无上士、天人师、佛。

如来一切教谕:不论显、密、性、相诸法,其究竟,皆悉归入此无上甚深法门,故此经之“般若波罗蜜多心”者,即是“三世佛心”,亦即是“无所得心”;《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即是言:以无所得心,具修一切善法,即得无上菩提。

【析微】

“九法界”是佛以下之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九者,连佛在内总为十法界。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无上正等正觉,简称无上菩提。它是佛所证之最究竟的菩提,有别于声闻菩提与缘觉菩提。

“二死”是两种生死:“分段生死”与“变异生死”。分段生死是六道凡夫所受之生死,这种生死是一生一生的受,一辈子为“一段”。凡夫所造的业要分很多段来受,才能报尽,(通常造一个业,要很多次受生才能报尽)因为是一段一段地受,所以叫“分段生死”。变异生死是已离分段生死之二乘及菩萨所受之生死。一般所说的“出三界”即是离“分段生死”之意。虽然不再受分段生死,但其微细的生死之相还是存在——因为第八识阿赖耶是不会消失灭去的。不但第八阿赖耶识在,第七识也还在——因为还有微细的我执在。既然有微细的我执,就会有微细的生死相存在,所以他们还是有剎那剎那的微细生死相,因为这种生死是非常微细的变化,所以称为“变异生死”。又,凡夫的体质粗,他们的体质则很微细,变粗相为细相,虽然微细,但还是有生死之相,故称“变异生死”?变成不一样的生死,亦即:把生死之相变得很微细。凡夫有“分段生死”,二乘与菩萨有“变异生死”,只有佛才超脱了这两种生死,故说佛“永断二死”。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又叫做无“四相”,也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什么是“我相”呢?有我执、我见,即是有我相。“我”本无相,但以“我执、我见”为相。离开我执、我见,就没有我相可得了。“我执”较粗、“我见”较细,“我执”是根据“我见”而来的——因为我们先有“我见”,然后再去执着这个“我见”,因此才产生“我执”。所以“我见”又比“我执”更深、更微细些,“我执”则比较粗显。如果只破“我执”,而没破“我见”,则不能完全、究竟地破除“我相”。“我执”与“我见”一破,“我相”自然就破了,因为它失去了本体——我相是以我执、我见为其本体的。以深义而言,我相就是我执、我见。另外,以浅义而言,我相就是我们执着自己的相貌为“我”,对自己种种的优点、缺点,深深爱着,例如我们常会有一些小毛病,自己不但不觉得它不好,而且还觉得它满可爱的,这就是一种执着我相。又,我们对自己的长相也是一样,即使自己长得并不怎么英俊萧洒,可是在镜子里面看自己时,也总觉得长得“还不错!”,这就是着我相,是对表面的“身相”之执着。

“我相”存在的话,就一定有“人相”。人相有两种意思:第一是指“众生”之人相,第二是指人称代名词中的“你”与“他”二者,也就是与“我”对立的意思。“我”是内在的,除了“我”以外,其它的都是外在的,都是“人相”。亦即:除了“我相”以外,都是“人相”。在此处“我相”与“人相”是指“自”“他”的对立。“人相”的第一个意思是:凡是“人”都有一种共相(唯识学上称“众同分”),这种“人”的共相就称为“人相”。以浅义而言,“我相”是指对自身表面的执着,“人相”则是指与其它众生道相对比较时而言,例如畜生道就有畜生相,人道就有“人”的样子,而我们人就喜欢“人”的样子,总以“人”的样子为尊为贵,这就叫做着“人相”。但是以深而言,“人相”是指除了“我”以外,其它的全是他“人”。这两种都是对人相的执着。

“众生相”亦有两种意思。以浅义而言,与“人”道相对的其它有情界、或其他道的众生:天、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这些就称为“众生相”,我们对这些其它的众生,也会产生爱、憎等种种执着,这就是对众生相的执着。“众生相”的另一个意思是:我们“人”也是属于“众生”的一种,所以对整个众生界也会产生贪爱,这也是着“众生相”。又,与“我相”相对的单数是“人相”,与“我相”相对的复数则是“众生相”。

“寿者相”,玄奘大师在《大般若经》中翻为“寿命相”。一切有情都有寿命,而且都希望有较长的寿命,这种对寿命的贪著称为着“寿者相”。

破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之贪着后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首先我们先要了解:《金刚经》是佛对什么样的人讲的?把谁是“当机”弄清楚,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知道,《金刚经》的“当机”是大菩萨,佛是为了教大菩萨如何修行、如何度化众生而讲的,不是对初机学佛的人讲的,所以经中须菩提问:“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所以金刚经是在教大菩萨已经发了大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后的修法。一般的人恐怕连“菩提心”是什么都还不太清楚,更别说“发”菩提心了。发菩提心是很深的,一个人如果真的发了大菩提心,为了求法、修法、弘法,他可以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这就是发了菩提心之相。所以《金刚经》法门是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后,怎么样住、怎么样降伏其心的法门。《金刚经》并不是讲空理的,这点要弄清楚,它是讲大菩萨自度、度众的方法。大菩萨要如何自度度众呢?他必须降伏四种相:降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破了“我相”,就不再有我执、我见。破了“人相”,对“人”的外表相貌(APPEARANCE)就不再有执着,对人我之际也不会有执着了。破了“众生相”,则对众生界的一切贪爱就没有了,“众生相”一降伏,才能乘愿再来、随缘受生——不一定要到那一道去,六道中那一道有因缘,他就到那一道去受生、去度化众生。这一辈子当猪、下一辈子当狗、当羊,再下一辈子当人,都是可能的事。如果当狗的话,大概也是做狗王,这样才能度众生,当猫的话,一定是“猫王”了,(所以“猫王”一叫,全世界都听到,不但听到,还又听又摇!一笑)。所以《金刚经》法门是菩萨摩诃萨修的,菩萨摩诃萨降伏了“众生相”之后,才能做到“恒顺众生”,普贤十大愿中第九项“恒顺众生”即是指此随缘受生之意——随顺众生而受生、而度化众生。“恒顺众生”并不是一般人所误解的永远顺从他人之意,例如,你的朋友跟你说:“老哥,我们去喝点酒吧!”于是你想:“我虽然学佛,但是佛说应恒顺众生,所以可以跟他去。”或者,你朋友打麻将三缺一,邀你去搓八圈,你说:“我虽学佛,但为了恒顺众生,没关系,我也去搓一搓。”然而这并不是普贤十大愿的“恒顺众生”。所谓“恒顺众生”,应该是:“顺着众生的因缘,他是畜生相,我为了要度他,就顺着他,也生为畜生相,跟他一样。为什么呢?因为顺着他的因缘才能度得了他”,这就与“同事摄”有关系了。菩萨降伏了众生相以后,最后还要破“寿者相”,这是最深、最难(降伏)的一个。为什么呢?寿命有长短、而一切众生皆贪恋寿命,希望活得久长。但是菩萨降伏了寿者相以后,对寿命便“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了,所以活的长命也好、短命也好,只要是能度众生就好。例如你要度羊,羊的寿命能活多久,你就跟着它活多久,也不在乎长命或是短命。若生为人,人寿现在通常是七、八十岁,那你就跟着他活七、八十岁。释迦牟尼佛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活到八十岁,正好是最恰当、最理想的年龄(perfect age)。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到达了人中之上寿,所以外道不能毁谤他说;“修得这么好还短命!”;可是他也没活到一百多岁,而让恶心人毁谤他“贪生怕死”,这就是恒顺众生、来去自如、已经破了四相。

“众生相”与前面说的“我相”也是有相互关连的。本来菩萨早已修得“相好庄严”了,但是因为他破了我相,所以他不一定会现出他的“相好庄严”之本相,当他投生别道,或者在人道中的落后地区时,他也会现出那一带人的下劣之相——以无我相故。所以这四相其实都是相关的——“我相”与“人相”有相互关连,“人相”跟“众生相”有关连,“众生相”当然跟“寿者相”有关连。“我相”是四相的开始,而“寿者相”是四相的总结。“寿者相”可说是众生福德的高潮(den umont),如果福德昌盛,则寿命延长,例如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寿佛,就是因为他修了无量福德,所以得以寿命无量。此处的寿命无量,不但指其色身寿命无量,而且也是指“慧命”无量。

《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人、众生、寿者这四相都破除了以后,还照样修一切善法,这就跟《楞伽经》上的偈子是一样的意思,《楞伽经》云:“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智不得有无”即是《金刚经》的亡四相,“而兴大悲心”即是具修一切善法,这样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即,才有资格证无上菩提。如果堕于任何一边——“空”边或是“有”边——都无法证菩提。这意思也就是说:以“无所得心”,具修一切善法,则能得无上菩提。所谓无所得,一是指“究竟无所得”,二是指“不为自己得任何一法”。这里是“性”上无得,并不是“相”上无得,“相”上还是有得的,如果“相”上都无得的话,那就没有“成佛”这件事了。因为成佛是“八相成道”,要成佛还是得具足八种相;若以密宗而言,就得“五相成身”,所以显密两宗都有成佛之相,成佛后的“相好庄严”也都是“相”,所以不能没有相,没有相是不能成就任何一法的。所以不贪着任何“相”,但也“不怕”有相,而拒斥任何相;若因修学“无相法”,而对任何相都很敏感、都惧如草绳,甚至忌讳一切有相,深怕落于有相,则是不善修学而矫枉过正,而有恶取空、断灭空之虞。

【奥义】

有愚人不解,以为佛经说“无所得”,于是他便不再精进学佛,甚至不再修行,而落断灭空见,更堕于愚痴烦恼深渊。因为他认为:“既然无所得嘛,我还修什么?!”他不但不再修行,甚至还更进一步,再回到五欲六尘中去打转,而且反而自以为是在修最高的“无所得”呢!殊不知他这样复堕五欲六尘,固然不能证得出世佛慧,却因此而“得”了世间染法!所以他这样还是“有所得”,并非无所得。是故当知,佛说此甚深“无所得”传心要门,是为大根器、根熟众生,于遍修众妙法门,广积无量智慧福德之后,令之上上增进,顿入如来无上广大觉海,故劝令不执、不取所修所积福德智慧,是故言下顿忘能所,顿契如如。因此,此“无所得”法门甚深不可思议,不是对未修、初学、或浅根、薄福、少智之人而说,乃是对上上根人且广积福慧之人而说。莫错会佛意,若错解如来真实义而错用心,不但不能得益,反而妄肇大祸。

【析微】

本段指出有些人误解佛意,以为“无所得”就是不得果报、或不受果报之意,因此落入断灭空。例如有些人受了五戒以后,还是照样喝酒,人家问起时,他便回答说;“我是无所得呀,一切皆空嘛!你不知道吗?四大皆空!四大皆空!”殊不知,“无所得”乃是诸佛甚深的传心法门,是为上上根器人所说的,令他们闻此“无所得”法门之后,能“顿忘能所,顿契如如”。初机或小根小智之人,岂能契会“无所得”之甚深义理,不但不能契入,反而曲解如来真实义,而招致来生无量之苦恼。可不慎乎!

“能所”是能修、所修,或能证、所证,或能得、所得之意。“能”是主词,“所”是受词,一个是主,一个是客。所以,“有能所”就是有能修的人、有所修的法,或有能证的人、有所证的法,或有能得道的人、有所得的道,这叫做“有能所”。有“能所”的缺点何在?其缺点在于:有能所,就是“我相”还没破除。这个“能”造者就是“我”——即有我相;如此,不但“我相”存在,而且还有“爱、取、有”——既然有所修、所证、所得之法,就表示对法有爱、有取、有有;又,有“能所”的话,即有能爱、所爱,能取、所取,能得、所得,故非是究竟。一定要先断了“能所”之心,才可能契入真如。

“顿契如如”中的“如”就是真如。为何重复两个“如”呢?因为内法也如、外法也如,故称“如如”。“如如”是清净、平等、不动之意。

【奥义】

又,此“无所得”甚深心法,应如何修?此有二门,一是渐修门,二是顿悟门。先说一、渐修门——若中下根人,福慧未充,须先修此门:若欲无所得,必先“无所取”。如何修“无所取”?若欲无所取,必先“无所求”。如何修无所求?须知有所求即是贪。欲无所求,必须心不攀缘,即“无所缘”。如何修“无所缘”?若欲无所缘,须心不往外驰,须心常起正念。如何能心常正念?欲心常正念,须常修六念,念念不断,久之即能正念常得现前。正念得现前之后,复以正智观此正念唯心所现,而不执不取,知念如幻,幻体亦真,则顿入无有少法可得、究竟清净界域。以上是渐修门。

【析微】

因为“无所得”甚深、甚难,对福慧尚未具足充满的中下根人来说,必须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而修,便可渐次而入其甚深之妙义。欲达“无所得”,先要能够做到“无所取”——不取任何一法。欲达“无所取”,则又必须先能做到“无所求”。这就越来越具体、明显了,要有真工夫才能做得到,不是嘴巴一喊就能做到的。很多人都会喊“无所得”,可是叫他“无所求”时,他就被吓倒了。我们应如何修“无所求呢”?首先要能了知:有所求就是贪,而且不管你求什么,“有求皆苦”,即使“求自己”——所谓求好心切——也是很苦的;“求他人”,当然更是件苦事。这里的“求”是期望之意。例如你期望你的妻子、或期望你的儿女要学好,都是件苦事。为什么苦呢?因为你所期求的一定是比较高的标准(standard),若是你的期望标准比较低,那你根本就不用期求了;若是同样的标准,他目前的情况已经达到了你的标准,你当然也不用再期求了。所以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说:你如果真正爱的话,就要爱他目前的样子(To love him as he is.)——他现在是什么样子,你就这样爱他,否则便谈不上是爱他。一般人的做法却是:因为我爱他,所以我希望他好,于是就想把他“改造”(remode)一下,再重造(reconstruct)一个你心目中所构想好的他,像耶和华造人一样,耶经上说:耶和华是以他自己的形像造人(此非深着我相欤?)。不但先生要以自己的形像来改造她的“妻子”——造一个跟自己完完全全一样的配对(Counterpart),“妻子”也同样想以她自己的形像来改造她先生,而且夫妻两人对自己的下一代也是如此。所以,每个人都想当上帝(play the God),所以都有无穷的苦恼。唯有真正解了真理之后,才能“无所期求”。接着,如何才能达到“无所求”呢?这就必须要心不攀缘才行,也就是“心无所缘”。“心不攀缘”要怎么修呢?除了打坐以外,恐怕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因为平常我们的心太散乱、太粗躁,所以你根本观察不到你自心的“攀缘相”,只有在静坐的时候,你才可能看得比较清楚——在静坐中当你的心的“触角”稍微伸出去时,你就能觉知它在攀缘了。当然这也要你的慧眼开了以后,才能看得到,平常的人也还是糊里糊涂的,等你修到某一个境界之后,你就会知道所谓心的“攀缘相”是什么了。所谓“攀缘”,其实就是一种“动相”,当心往外动、要去攀取的时候,就叫做“攀缘”:攀搭外缘。

如果要做到心不攀缘、不外驰,必须令心常起正念。想要心常正念,就须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而且要修到念念不间断,这样久而久之,则能够常住于正念。这时再以正智慧观察这个“正念”但是唯心所现。因为观察到“唯心所现”,所以就能不执不取,了知念念皆幻,而此幻体也是真如本性所现,既然都是真如本体所现,那还要求什么?得什么?如是就能顿入无有少法可得,而达究竟清净境界。以上是渐修而入无所得的法门。

【奥义】

二、顿悟门——至于福智圆熟之大根人,若一念心通,体入真如,顿见本性,则顿了无有少法可得,顿觉了诸法究竟本自清净、平等、不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是为顿根人之所修。

【析微】

顿悟门是上上根人一念心通,顿见本性、顿入实法,而了实无一法可得。“顿悟”一事当然是有的,但是一般人都是先渐修,然后有朝一日,因缘成熟,就忽然悟了。虽然先渐修,等你悟了的时候,也是称为“顿悟”,只不过你在顿悟之前多了一段渐修。至于“悟”本身,则一定都是顿悟的。悟是没有渐悟的;就好像你打开电灯的开关,亮了就是立刻亮了(顿时亮了起来),不亮就是不亮;当它亮时,决不是“渐渐”亮起来——那样慢慢才亮的电灯大概很少见。我在很久以前看黄蘗大师的《传心法要》,那时我看经常常都是通宵看的,(不是故意要通宵,这跟考大专联考或研究所不一样,我是看得不忍罢手,所以就一直看下去了。)当我看到某一个地方时,哇!真是欢喜得不得了,等我整个看完之后,大法喜七日七夜不散,而且在那七日七夜当中,一点烦恼都没有。

【奥义】

复次当知,此“无所得”,并非要把所修集之一切智慧福德全部抛弃,才叫无所得,而只是不执着、不贪着、不矜、不夸、不求其果报;以不执、不贪、不矜、不夸故,故能“有而无碍”,是名得而不得、不得而得,运用万端而无罣碍。

【析微】

所谓“无所得”并非是什么都不要,才叫无所得,假如你说:“为了修无所得,我什么都不要了——经书也不看了,佛也不要念了,一切都抛弃了,这就是无所得。”那并不是无所得,那是恶取空、断灭空。“恶取空”是以恶知见而取空见之意,它能令人堕入断灭见。所谓“断灭”是指因果断灭而言,也就是破坏因果——因果律整个破坏以后,便令人无法修行,不修行则永远堕入生死轮回之中,这就是断灭见可怕之处。

问:恶取空就是断灭空的话,那么阿罗汉所证的无我的空,与断灭空有什么差别?

答:阿罗汉所证的空叫“偏空”——偏一边的空。阿罗汉并不谤因果,也不坏因果。在《大般若经》及其它许多经里都说:菩萨修行不坏相——不坏因果之相。举例来说,初机学佛常有这样的疑问(初机学佛的人问的问题常常都是很深的问题,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佛菩萨既然有如此大的威神之力,可以加持众生,令大家都开悟,那为什么佛菩萨不帮我们全部都加持一下,让我们全部都成佛,多好!”因为世间一切皆有因果,佛是已经断除了我见、我相的人,所以佛不会像六欲天的神(God)一样,认为自己能变化神通、主宰一切,于是便依自己的我见,而说自己能创造万物等等。佛没有这种想法,佛所作的只是引导众生自己修行、自己成佛;这是一点,另外一点是:如果佛以神力加持众生,令众生立刻都全部成佛,那也只是剎那成佛而已,因为没有任何他人能转众生的业习,那是无始劫来所累积的业习,若是他力能变,也是一下子而已,不能经久、永恒。密宗的加持也是一样,有些病你加持以后就会好,但是有些病是你加持以后还要自己修才行,自己若不修也还是不行。又,在《海伦凯勒传》里,海伦凯勒的老师沙利文小姐将海伦凯勒“抓”来吃饭,但她一下就跑掉了,沙利文老师又把她抓回来吃饭,她一下又跑掉了。同样的,若佛把众生“抓”到正道上去,如果众生并没有主动想要改变他自己的业力的话,他终究还是要跑掉的,不会长久住于正道——因为他心里面没有改变。因此,若要众生改变行业,则必须是自心自度才行。佛可以引导你,亦可加持你,但那力量终有个限度,没有办法完完全全地改造你,这样才能不坏因果。小乘的偏空也没坏因果,只不过是小乘行人自己落于空见,所谓沉空滞寂而已,说的更明白点,也就是懒惰(lazy),懒惰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发大悲心。因为没有大悲心,所以虽看到众生受苦,也无动于衷。自己毕业了,自己没问题了(I’m  OK),于是对大家说声再见(bye-bye),便离去。阿罗汉的入涅槃便是这样。所谓“涅槃”只是他的分段生死结束了,变异生死还是在的,他便在那儿自享其成了(enjoy himself),至于众生的沉沦痛苦,他可以不管,你看这样的心有多狠。这就是佛之所以说二乘之人是“燃芽败种”的原因。虽然《法华经》中说二乘也毕竟成佛,但那是二十万劫以后的事。一劫就有好几千万亿年,而在这二十万劫中,我们不知要到阎罗王那儿去报到多少次了,枉受生死沉沦不知多少次,一尊大阿罗汉如果能发心的话,你想他能度多少人!所以小乘行人非但沉空滞寂,更可说是忘恩负义了,不知要报佛恩。报佛恩的唯一方法就是以他所得的法度众生,因为佛唯一不能放心的就是众生,佛有如校长,但校长不能每一科目都教,他需要很多教授(professors),他也需要很多副教授、助教(assistant)等,所以大菩萨、小菩萨都是需要的,可是你一毕业就走了,众生就没有人照顾了。大乘、小乘最大的差别就在这里——度众生的悲愿。如果没有佛菩萨的悲愿,就不会有佛法,没有佛法,众生就无法脱离沉沦,所以度众生的悲心是最重要的一点。有人问:小乘国家的法师也是有说法、也是有度众生啊!没错,那是因为他还没出轮回,等他一旦能出轮回的时候,他就立刻走了。这里所谓的“悲愿”是说即使他得道了,他还要再来,也就是:不舍众生。

所谓“无所得”并不是要你把所应修或已修得的一切智慧、福德全部抛弃不修、不要,而是要你对自己所修的一切智慧福德全不执着、不贪着、不骄矜、不自夸、不求果报。《金刚经》上佛说:“诸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问:“云何菩萨不受福德。”佛说;“菩萨所做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有一个人看了以后吓了一跳,跑来问我说:“菩萨受不受福德?”我就依经而回答说:“不受”。他也吓一跳地说:“您也这么说呀!”事实上,菩萨是应该不受福德的,这个“不受”是“不贪爱”的意思——菩萨不是为了要求福德而修行的。惟因对己之所修不执、不贪、不矜、不夸,所以能“有而无碍”——虽然拥有,但也没有罣碍。菩萨成佛,不是光是无所得就可以成佛的,如果什么都不要,什么都抛弃,经也不看,也不打坐、也不念佛,这样是成不了佛的——成佛必须广积无量的福德,亦即是以无量的功德而得成佛、而得作佛,并非光有抽象的道理即可,而是要有具体的事实才行——菩萨摩词萨广积无量顽德、广度无量众生已,然后方成佛道。

因为菩萨拥有无量福德智慧而不为其所碍,所以称为“得而不得、不得而得”。因为“得而不得、不得而得”,所以能够运用万端而无有罣碍。

【奥义】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这“菩提萨埵”即是指实教一乘的菩萨摩诃萨。从上面以来,此大菩萨历观凡夫五蕴、六根、六尘、十二入、十八界、缘觉十二缘、声闻四谛、乃至权教菩萨之“智”与“得”,这样从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先从凡夫法开始起观,(亦即起修观行),渐渐修行到声闻、缘觉之法,然后再修大乘权教之法,最后再修一乘实法——其实不是这样:这是因为经文行文之次第,有时空的限制,不得不如是。其实是:此大菩萨,一开始就以甚深般若之智,遍观世出世间一切法,所谓一念三千,无有渐次,因此,这是顿门:顿观、顿修、顿证、顿悟;而不是从凡夫法开始修,渐修到小乘、大乘、佛乘。有人于法不了,而倡言学佛必须要从小乘开始修起,这是不正确的,应依个人根器而定。若大乘根人,你坚持教他小乘法,则会令他于小乘法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而坏其大乘根性,如是则以后大乘心便很难发起,故是不当。观世音菩萨法门大都是顿教法门,以顿根之人,根性力用大,所以能一体遍观诸法,此非小机者能知能行。

【析微】

此段指出菩萨摩诃萨的修行并非是先从二乘的声闻四谛修起,进而修缘觉十二因缘,然后再修大乘权教之法,最后才入一乘实法,而是一开始就依甚深般若之智遍观世出世间一切法,亦即天台宗所谓的“一念三千”,以其根器大故,不为小法所拘泥。最近有些佛学家主张:“学佛一定要从小乘开始修起,因为小乘是大乘的基础。”这是不正确的;而且是颠倒说。为什么呢?因为大乘才是小乘的基础,若没有佛的大乘,哪有小乘?曾经有法师到中南半岛去访问,就跟当地的小乘法师辩“自度度他”这个问题,知道他们一般的法师都主张要“先求自度”——他说我们大乘着重度他,但“你要度他,也要先能自度才行啊!”他们可能是怕自己站不住脚,所以才说要先求自度。事实上,大乘也是要自度的,所谓“自度度他”是大乘,“自求了脱”是小乘。小乘人只发“自求度脱”的愿,但不发“广度众生”的大愿。大乘则先发度无量众生之大愿,以此大愿为基础,然后再去修行。这也跟释迦牟尼佛所行是符合的。释迦太子出四城门,观见众生有生老病死之苦,为了度脱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苦,他才出家学道。所以他的出家修道,是为了要度一切众生苦,而不是为了度他自己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了度他自己一个人的话,他恐怕受不了那么多苦,因为还有“我相”在。而这“我相”会令你很tense(绷得紧紧的),因为已经很tense(紧绷着的关系),你就无法容受那么大的苦。可是当你把“我相”放开来,你所修是为了一切众生界时,因为你的心胸很广大,所以你所能容受的,自然也就很广大——乃至无量无边。你如果发了像普贤菩萨那样的大愿、或地藏菩萨大愿那样广大的愿力,那么这一点小小的苦算什么呢?再大的苦也能忍受。可是当你只为自己的时候,那你若坐了五分钟,腿痛得要死,就要马上把腿松下来了,如此小苦都吃不了,那谈得上什么大苦。所以,若是只求自度,吃了一点点苦就会说;“唉,没关系啦!这样就可以了!”于是很容易就满足,很容易就放弃目标,或降低标准。所以必须要有大愿的支持才行,这个愿就是“悲愿”,也就是“菩提愿”。

由此可知,学佛并不是人人都必须先从小乘开始学,要先学大乘还是小乘,应视个人根器之大小、及有没有发广大悲愿而定。因本经是为顿根人说的,以其根机大故,所以能依甚深般若而一体遍观诸法——你看《心经》时,就好像看电脑打出来的一连串的menu(选单)一样,整个都列了出来,呈现在眼前,让你能一体遍观——这不是小根机的人所能了解,所能做得到的。

【奥义】

【“心无罣碍”】:心中不着一点尘,如实知见无有少法可立可破,故无罣碍。

【析微】

心中若还存有一点点任何东西,都会有罣碍。然大菩萨以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中一尘不染、如实了知没有少法可建立、可获得,乃至无可破除,(因本既无立,则无法可破),所以无有罣碍。

【奥义】

【“无有恐怖”】:此即无有凡夫之恐怖,无有二乘之恐怖,亦无有权教菩萨之恐怖。简言之,即:无有凡、外、权、小之恐怖;详而言之,即:

(一)无有凡夫之恐怖:无有凡夫得失五欲六尘之恐怖,生于三恶道、八难之恐怖,得禅失禅、得定失定之恐怖。

(二)无有二乘之恐怖:无有二乘能不能得证四双八辈道果之恐怖,能不能出离三界、离分段生死之恐怖。

(三)无有权教菩萨之恐怖:无有能不能证菩萨智、断无明惑、离变异生死,乃至能不能得如来智之恐怖。

【析微】

菩萨摩诃萨由于心中已无有任何罣碍,所以能无有一切恐怖。恐怖可分为三类;凡夫的恐怖、二乘的恐怖、及权教菩萨的恐怖。凡夫的恐怖包括得到五欲、失去五欲;得到六尘、失去六尘;得到名利、失去名利;丧失人道之身、堕三恶道身;得禅定、失禅定等种种患得患失的恐怖。

二乘的恐怖包括能不能证道果——四双八辈;能不能出生死轮回,能不能证得:

(一)初果:须陀洹          (二)初果向:须陀洹向

(三)二果:斯陀含          (四)二果向:斯陀含向

(五)三果:阿那含          (六)三果向:阿那含向

(七)四果:阿罗汉          (八)四果向:阿罗汉向

证得此四向、四果的八种圣人,称为“八辈”。“向”是趋向(toward)的意思。在得“须陀洹果”之前,有一个果位叫“须陀洹向”,这是向着须陀还果之因位,用英文讲就是。pre-的意思,例如:“初果”叫Firsr Fruition的话,“初果向”就叫pre-First Fruition,就像我们先上pre-med(医学院的先修班),然后再上medical school(医学院)一样,小乘行人先得“须陀洹向”,然后再进而得“须陀洹果”。所以得果的次第是: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一向加上一果,合为一双,总共有四向四果,故称“四双”;总共有八种圣人,故称“八辈”。

权教菩萨的恐怖包括能不能得菩萨的道种智、能不能断无明惑、能不能离变异生死,乃至能不能得如来之一切种智。如是等种种凡、外、权、小之恐怖,都是住于般若波罗蜜多的菩萨摩诃萨所没有的。

【奥义】

【“远离颠倒梦想”】:总说凡外权小之“得”与“失”,皆为自心不觉、颠倒之梦想,以此“倒想”如梦,非有非无,故称“梦想”,若了知一切贤圣,凡外权小,世出世间一切法,皆是自心所现、如来藏自性之用,则顿从此梦中觉了!

【析微】

因为菩萨身、口、意业皆依般若波罗蜜多而行,心住“正”念,口说“正”语、身行“正”行,了知一切法皆是自心所现,皆是如来藏自性之用,所以能远离凡外权小一切不正之颠倒梦想。

【奥义】

【“究竟涅槃”】:以无凡、外、权、小之一切颠倒梦想,简言之,即尘沙惑尽,无明心息,故涅槃现前,全体即是涅槃真境,此为等觉与妙觉菩萨之境界。

【析微】

颠倒梦想既已远离,则不再有“尘沙惑”与“无明惑”。无明灭尽之后,涅槃真境即便现前,此时内外一切世出世法,无非皆是涅槃真境,故说“究竟涅槃”。“究竟涅槃”是等觉菩萨与妙觉菩萨的境界。

“尘沙惑”可障碍菩萨度众生。菩萨欲教化众生,必须通达如尘如沙、无量无数之法门,若不通达,则不能自在地教化众生,以心中劣慧未除,故不能度此尘沙惑,成为菩萨度众修真之一大障碍。

“无明惑”则为迷于如来藏根本理体之惑,可障碍菩萨使不得入于中道实相。

问:涅槃不是佛的境界吗?何以说是等觉、妙觉菩萨的境界呢?

答:等觉、妙觉菩萨已跟佛是一样的,只是还没有加冕(灌顶)入于佛位而已。所以经上说:等觉如佛。

【奥义】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但菩萨从初发心开始,即依此甚深般若之智观一切法,而速能证得圆明寂照之无上大涅槃,即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亦是依此般若大智,而得作佛,此表因中所修与果地所证不异。是故,此如来藏般若真智,实为一切诸佛菩萨所依,乃能离于凡、外、权、小,三乘一切境界,而顿入一佛乘,乘如来宝筏而度一切众生之苦厄!(“度一切苦厄”是指自度度他。苦厄,通指凡、外、权、小一切迷中之苦厄。)

【析微】

前面说在因地修行的菩萨以依此甚深般若,故能心无罣碍、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乃至究竟证得圆明寂照之无上大涅槃。此段则说在果地之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也是依此甚深般若大智,故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菩萨因地所修与佛果所证是一般无二的。佛与菩萨皆是依此如来藏般若真智,而得出离三乘,入一佛乘,而得度自己及众生之一切苦厄。

【奥义】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萨婆诃”】:此甚深般若法门,非凡、外、权、小境界,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乃至其究竟则离言说相,心行处灭,世间言语有时而穷,故此般若波罗蜜门,以如来神咒总结之。“咒”者,陀罗尼,是总持之义,总持一切法也。以诸佛菩萨所证境界,甚深不可思议,故经末常以一神咒总持此一法,或一切法,普令众生由闻持此神咒故,得疾入如来所证真如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又以此神咒故,禅法、密法、显宗、密宗即在此离于言思而会通。

【析微】

由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不是凡夫、外道、小乘、及权教菩萨的境界,它不可以凡外权小的智慧来测知,也不可以意识(第六识)来分别,甚至它的究竟处,根本是离于言说之相——没办法用言语道说——一切心行到此也都使不上了,所以如来最后便以一“般若神咒”总持此甚深般若波罗蜜门。“咒”即是“总持”之意,亦即将一切法全都摄持在这里面。因为诸佛菩萨所证之甚深境界,非是凡夫或小根人所能知、能解,是故诸佛如来特设此方便,用一神咒来总持这个法门,令众生由闻持此神咒之因缘,速能入于如来所证之真如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不止是密宗的经典里有神咒,即使是显宗的经典,也常常用咒来总持那个法门,所以佛法中显与密实在无法完完全全分离,你没办法说这纯是显宗、这纯是密宗,或这纯是性宗,这纯是相宗,诸法不是这样隔绝孤立不通的。诸佛说法,常显中有密,密中有显,或相中有性,性中亦有相,只是成份比率的配搭,依当机而有不同而已。法实相通,不相隔碍,不相排斥,只是众生自心愚痴不通,反于如来所说法门,自生执着,而互相是非,真乃愚不可及也。又,此经末之般若神咒,另一个密义是:将禅法与密法(显与密)在此结合,令显宗与密宗二者在此离言说而会通。

又,经末所加,如来亲口盛赞之陀罗尼(密咒),此有三层密义:

其一为密示一切诸法皆为一相。若显若密,会归一相,并无二法,是为不二法门;

其二为令久习甚深般若之菩萨摩诃萨,于法断除法执,法执断尽,速泛如来大觉智海;

其三为密示诸佛无上甚深法门,究竟皆入如来自住之不可思议秘密境界,非有言说、非不言说。诸菩萨摩诃萨修习诸如来甚深般若之后,亦应如是入住于如来秘密陀罗尼境界。

——一九九二年讲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成观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成观法师讲大乘百法明门论     


其它法师讲《心经》

超然法师讲心经    

彻悟法师讲心经    

传喜法师讲心经    

纯果法师讲心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心经    

达照法师讲心经    

大愿法师讲心经    

涤华禅师讲心经    

东宝·仲巴活佛讲心经    

果如法师讲心经    

果真法师讲心经    

HT法师讲心经    

憨山大师讲心经    

弘一大师讲心经    

宏涛法师讲心经    

宏圆法师讲心经    

华梵法师讲心经    

慧律法师讲心经    

济群法师讲心经    

净慧法师讲心经    

净界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空海法师讲心经    

宽谦法师讲心经    

宽运法师讲心经    

濑户内寂听讲心经    

隆莲法师讲心经    

梦参老和尚讲心经    

妙境法师讲心经    

妙心法师讲心经    

明贤法师讲心经    

明奘法师讲心经    

明证法师讲心经    

蕅益大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心经    

祈竹仁波切讲心经    

清定法师讲心经    

日慧法师讲心经    

如孝法师讲心经    

圣严法师讲心经    

圣一法师讲心经    

索达吉堪布讲心经    

体方法师讲心经    

悟澹法师讲心经    

悟光法师讲心经    

呷绒多吉上师讲心经    

贤清法师讲心经    

贤宗法师讲心经    

星云法师讲心经    

宣化上人讲心经    

印光大师讲心经    

永觉禅师讲心经    

圆瑛大师讲心经    

圆瑛法师讲心经    

月悟法师讲心经    

月溪法师讲心经    

正果法师讲心经    

智敏上师讲心经    

智能上师讲心经    

智旭法师讲心经    

宗萨钦哲仁波切讲心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