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33--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常福法师所有开示-> 常福法师开示金刚经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33


 下载DOC文档  



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须菩提问“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此问“善”在何处?具有何等不可思议恩德?何谓谛听?如何谛听?如何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八个字中得到解脱?

有长者供佛饭食,佛陀给狗吃;佛问阿难说:长者供养我的功德大呢,还是佛供养狗功德大?阿难说,长者用分别心供养佛的功德小,佛用了义的心平等的心无分别的心供养狗的功德大。

某人供养上师30万,上师什么话也没有说,也没有任何其它表示;此人老大的疑惑不解甚至产生嗔恨之心?三个月后上师通知他代表上师去参加一个活动,他非常高兴,到了才知道原来是上师用他自己的名义捐款在盖一所学校,他真惭愧极了,在他疑惑上师嗔怪上师的时候,上师正组织人默默的以他的名义盖一所学校。他的心和上师的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啊,他不知道圣人的心态,他以自己的心态来衡量圣人。所以:千万不要以自己小量的心来衡量圣人,如果你相信或者跟着某个圣人的时候,你要对他有一种彻底的信任,不要有怀疑,你有怀疑可能会失去极大的利益。要不是上师的这种善巧方便,这个人不知一直要嗔恨到什么时间才能结束。众生的心就是这个样子的,这个世界上也有不好的人,既然我们做了善事,就不要去分别他了。尽量找一些圣人去供养。

佛言:善哉,须菩提。佛陀赞美的是佛行,是佛心;对须菩提是极大的肯定。师父赞美某事的时候,你要同时赞美,以契入师父赞美的体。

须菩提此问,上会佛心,下达众生意,问出了“金刚般若波罗蜜”,是多少众生因此得宝,得金刚心,得般若智慧。功德不可谓不大矣。

何谓“谛听”?如何训练谛听功夫?现在人为什么很难做到谛听?密宗传法为什么要有非常多的前行功夫?为什么强调身口意彻底的放下与皈依?

谛听:善之,念之,善之即信息具足,善是至善,是绝对,放下你自己所有的知见,如果你有任何你的知见显现出来都不为善。念就是相续的意思,我现在告诉你,你把你所有的妄想放下来,把所有的知见放下来听我说,这叫善;这种善是一种慧的力量,是一种智的力量;是一种观照的力量;观照跟智慧跟文字是相应的。刹那一念,观照实相。如果这一念不相应,依文字而起分别,我在讲法,你不是用善思念,你在用什么呢?用分别之念。

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人听了以后,心清净了;因果非常了不起,可以平息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清净了。这句话看似非常有道理,其实是错误的。他只是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者只是解烦恼的,并不认为是实相。他强烈的这种思维,强烈的这种观照,强烈的意识在哪个地方,我的妄想对立出来了,就是说我思维是这个意思,他不是相信未来,只是现在用于一处平衡心理;是一种道德范畴。这个叫做学问,学问式的思维。

有修行人听后,当下了知:善恶的本体都是虚妄的,因而不思善不思恶,当下证得空性,得阿罗汉果。一般人听后,就开始做善事,想得善报;只是说平衡一下心理而已。这种平衡确实暂时伏住了一些烦恼,起到了某种受用,只是一种学问的范畴。(仅仅限于意识中想一下,平衡心理,并不真正入心,并不真正修行,谁做不到啊。这是现在人尤其是年轻人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另一种人听后,只做善事,想得善报;不做恶事,怕得恶报。这是一种迷信的状态。

学佛的通病是什么?其危害所在?学佛如何才能真正入心契入实相?

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只是将佛法当作一种平衡术在使用,在他心里确实感觉听到了佛法,知道了佛法,有了好大好大宝贝似的。他恶事照做,仅只在遇到烦恼的时候想一不,平衡一下,上辈子我欠他的,因果报应吗,没关系的,以这种阿Q式的思维想象来降伏自己现前的烦恼。事后,该怎么还怎么的。这些人,并不将佛法真正入心,真正付行,这种想一下,只是一种妄想一种妄见,一种妄用。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的谛听:善之念之可绝对不能这样子。要用文字观照于实相,这个才是。

现在很多佛学院的学生到社会上去,讲起来好象头头是道,他讲的是文字,是学问。没有经过观照,与实相不相应,也没有经过修证;完全是一种绞尽脑汁的文字思维。讲经的时候,也常常是把好多书拿过来,综合归纳,纵横 阔,好象如何了得似的,其实什么也不是。

这个谛听,是特别的不可思议,彻底的放下了,彻底的放下了我见、法见。佛经云:“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不要对自己有太多信见,佛陀指着太阳问一外道,哪是什么?外道说,您是佛,那是太阳难道您不知道吗?佛陀说:我已经证得哪是太阳,但我不知我所证太阳是对是错,所以想问问您这是不是太阳?你说是太阳正好与我所看到太阳是一不是二。您看,佛陀自己证的法,都要印证,我们的思维往往有很多的毛病,因为你的思维都是妄想中生起来的,不要太相信自己,连佛陀自己证悟的东西还要找外道来求证,现在的比丘成道后,都要以佛来印证;

何谓念?如何念入心,念念相应?

什么叫念,念不可思议,五根五力中念根是通达一切法的,念是与法相应的刹那时间,象你用手烧火的时候,他有痛的感觉,这个叫做念;你在远远的看着,手不去试它,不去观照它,不去相应它,不去实行它,你永远跟它是有一个距离的,这个不叫念,完全只叫做思维;念,上今下心,今天的心与它相应的一刹那,叫做念根;信根,精进根;念根,有精进才有念根,念就是境界现前;就是说获得清净心,获得法上的平等清净,获得心地上的清净,这个体相应了受用了,念相应;如果你一点受用都没有,就象你赚了一百万元钱,一点受用感都没有,只是尘(眼耳鼻舌身)上的一点感觉,它不入心里面;为什么极乐世界有宫殿随身呢?在心上面。在心上面,它有感受的,并不是外面的尘上面;尘上面是个妄想,那根本就是个不现实的东西,所以不入于心,不能受用。很多人学佛,更多的是为了学问,学佛和佛学是二回事;佛学就是学问;你这个要与佛心相撞的,从信根到精进根,信根是闻的体,精进是相续的体,念根就是相应,与法相应的体;如果不相应,机不对理,机法不能相对,就不会得到受用的,不会得大福报,也不会得大智慧;也不会感受到。

汝今谛听:谛者:思维、善之、念之。善是绝对的体。密宗传法时为什么一定要修很长时间才可,就是怕你不能“谛听”;怕你把佛变成一个学问,不能当下生信;而有种种疑惑;不能证入信,纳入心;往往把佛法当做无所谓,因为无所谓故,不能达到一个诚恳的心、虔诚的心,五体投地,彻底的放下自我,不是说贡高我慢,不是说我已经懂得很多道理,要彻底的真实的放下自我,来谛听。密宗中为什么强调身口意三皈依呢?并不是把身体交给他,而是完全将身口意交给佛;交给上师,没有我了;上师把我变成什么样,我就变成什么样子的。上师叫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叫我怎么说我就怎么说,我彻底的没有了。这个时候上师才能够将法水滋润你的心田,你一肚子的知见,叫我怎么给您讲;

四处参学的危害何在?如何才能真正变得非常非常的老实?

现在我们这些修行人,还没有修三天就变成大法师了,就想讲法了。前天一个女众来的,说要把所有的法师亲近完,很有功夫了再出家。参来参去,只增加一肚子的知见,一肚子的学问,与修行根本就不相干,相反还给将来修行增加了种种的顽固的所知障。您还没从我这里离开呢,就打算亲近另一位法师去了,这哪有一点谛听的影子呢?叫我如何给您讲呢?说实在的是我脸皮厚想给您讲法而已,给您讲二句。真正的法师听到这个话,人家不讲了,为什么呢?谛听的体没有,讲什么都没有用。您一肚子的知见不仅多得不能再多,而且异常的坚固;“我要多参学啊”,你什么都不懂,参什么学啊;为什么要出家三年以后才让你受戒呢?就是要让你变得非常的老实,你的身口意彻底的没有了。你才能纳入法水啊,不然的话,你如何起修呢?

这样的话:善之、念之,观之;才能与法相应,契入实相。并不单单是文字,是口上说的文字。思维不是分别绞辩,是彻底的放下,老老实实的观照这个法的体。师父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彻底的没有我了,才可能真正见到实相。没有法了,才可能彻底的显现大法。人家问你才说,人家不问你老老实实的一句话也不讲。佛陀都没有这样子大张旗鼓的告诉别人,你干么要去告诉别人呢?没有必要去告诉别人,人家问你才讲,非常的老实,因为你一直安住在法里面。您得法了开悟了,你有弟子来问,你可以讲,否则你给谁讲啊;

没有这个念根,一定与信不相应故。对念不相应的人,其信一定在表面上。你的信不过象是手上的珠子,盘着玩随时都可以扔掉的。你闻到了,也是表面上逛逛而已;

一个身心不相应的典型案例

过去武汉有个书法家,写字写诗都是禅意啊,象开了悟一样;全部都是经典上的言词,我问他怎么会这样,他说,不知道啊,我自性中就是这种感觉啊。但是呢,他看到别人敲木鱼他都生烦恼,把我心敲乱了;哪天我看到写字,说写这个字人家都不认识,写他干么?他马上把笔丢掉了,把墨汁也给炸掉了,说:你不懂就不要说。很生气的跑到房间里去了。他的字与他的心态完全是不相应的。我心里想这是怎么回事?这就是文字上的执著与观照上面毫无相应。为什么呢?他不肯舍身啊,他没有皈依体,他是学问啊;是佛学不是学佛啊。现在外面的佛学多厉害啊,特别是这个时代所知障非常的厉害。真正能把学佛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非常非常的少。所有这些都是不能进入念的体,不能受用;法的体不能纳于心故。

修行的二种障碍及如何对治?有人会修慈悲修出毛病吗?四大天王各表何法?四大天王的外怒内慈于修行者何等启示?

人修行其实有二种障碍:一是喜欢睡觉,比较昏沉、懈怠;二是掉举不安,一天到晚坐立不安;一般刚刚出家的人都有这个体,内心中有一种无明的躁动;修行几十年的人有昏沉、懈怠的情况出现。如果人不精进,一定会懈怠的,但精进到一定程度时,比如三四十岁的时候,很容易让人懈怠;特别是象我们这个年龄,如果不进则退;如果我不强迫自己给大家讲法,然后就一定会停滞、懈怠,退步;一天到晚有睡不完的觉。这样的人很多,东林寺我打佛七的时候,所有的老修行都睡觉。小修行在躁动不安。如果我要再不精进,也会变成老修行了。一般出家5年10年后都有这一关:昏沉关,睡魔啊,财色名食睡最后一条,很难过的。真的好难过的。如果人能保持一天能精神非常好,即不昏沉也不掉举,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打坐是身体是收的,是我们修行的一个助缘,真正下功夫,六七天就解决问题,有多大的忍力就有多大的成就。掉举懈怠怎么办?思维佛法啊。昏沉与懈怠的人,你不能给他讲修行的问题了,他提不起来的。要讲信,令他提起来。定根慧根是降伏掉举的,昏沉的人,讲定,睡的更厉害。叫他闭关念佛,都不行的。YIN欲心重的人千万不要修慈悲,越修慈悲,YIN欲心越重;这是祖师讲的。不要以为所有人都可以修慈悲。相反要修大勇猛,威德力,因为慈悲与情相隔的非常近,不小心,慈悲就转为情。如果一味的讲慈悲,定会令众生进入情见。情见只能增加YIN欲心。慈悲是内在的,外在的要有大丈夫之相,勇猛之相,给人威仪庄严给人恭敬的感觉。

四大金刚才是内在的慈悲,内密外显。您看:四大金刚,琴,什么琴,无玄之琴,没有玄的琴,就没有线啊,不用弹而自有妙音啊,他不弹琴而有无尽的妙法显现。在真空之中,在法界里面,看你去会吧,他哪一天不在利益众生呢?剑,无鞘之剑,没有鞘的剑,叫智慧增长啊,智慧产生啊,如果有鞘还要入啊,智慧还会断吗?所以呢他不需要再入了。所以没有鞘,代表智慧常住,所以常住在人间。龙,无骨,没有斗争,难道他还有斗争吗?没有骨是代表无相的意思。他拿的那把伞,伞无顶,他无尽的福佑众生是没有尽的。无顶的,是代表着无相的道理。所以这四大天王,不要看他们现的是四大天王相,都是无相的大菩萨。这些大菩萨,无时无刻,每秒钟都在利益众生,但是我们看到的是愤怒相啊。但是呢,他的内心里面在利益众生,大家能感受到吗?所以我们都在四大天王的护佑之下生活。所以,每秒钟,你说他凶也好,说他好也好,跟他无关紧要。就像大地一样,我们在上面生活着,你说大地伟大也好,你赞美大地也好,批评大地也好,对它来说,无关紧要。因为它没有说你对我好,对我差的这种观点。它只是一个平等的对待一切众生,刹那刹那的利益众生。所以呢,菩萨都是这样的,无条件的在利益着无尽的众生。所以我们应该从这里感受到。

念根在五根中的特殊作用?念根是相应之体,通达五根。阿罗汉的念及菩萨的念各有何局限?何谓佛陀之念?佛陀有念还是无念?

所以呢,有了这个念根,有了这个思维。这个五根里面的念根起什么作用呢?念根是相应之体,因为相应故,精进根、定根、信根、慧根,都有念根,因为信根里有念根,精进根里有念根,定根里有念根,慧根里有念根,离开念根,跟佛根就不相应了。就变成你自己的知见了。离开念根就像你离开佛一样。就像离开般若一切皆是魔一样。所以念根是穿的,是把五个根穿起来,没有念根,五根都不具足,因为它是上下穿的。所以念根是最重要,这个无记体啊,无记就是没有智慧了。有人说,我也不散乱,我也不绰举,我也很清醒,但是呢,我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什么东西都不记得。背这个书也不记得,没有记忆力,讲法给你听,你一出门就忘记了,背这个书也背不下来,背那个书也背不下来,为什么背不下来呢?就是念根不具足。念根具足,念念相续的话,那你的智慧,你的聪明,都可以回复的。因为你没有念根,那你的智慧就不能回复。这个跟闻法很重要,如果你不断的闻,它让你的念根,让你的定根、精进根、慧根不断的增长,你的念根自生。只要念根出来了,你的记忆力就会增强。如果你没有念根,我前面跟你讲后面就忘记了。都是因为念根不具足。念根不具足,首先就是昏沉,就是无记状态。如果对念根不感兴趣,他本身就在无记状态,然后就造业受苦报,受苦报以后呢,产生一种烦躁,就变成绰举。

所以呢,这个念根,善自念之,念就是跟法相应的体。念是通达五根的。所以呢,善自念之,叫谛听。谛听就是闻的意思。“当为汝说”,我现在告诉你啊,说是用口说,听是用耳朵听,赞美于佛的话啊,就是我告诉你啊,就是你那个样子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就是说,众生们啊,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该要降服其心,如是降服其心,就是你在前面讲的那些,前面讲的是什么呢?众生啊,种种障碍,伏住心源,把你的这个本心给伏住了。所以你心不能显现出来,阿罗汉对清静执着了,菩萨呢也对法上度众生的执着、成佛的执着,要度无量的众生。要度众生苦啊,要上供诸佛,上成佛道,要下化众生,要有这种愿力,这种愿力执着了,还是一个妄心的体现。这个东西要不降服,这些众生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因为这些众生前面有这么多的障碍,所以呢,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如是住,这个如是就是要与法相应,就是你所悟到的,你所明了的,就是这样,就告诉须菩提就是这样子的。如是降服其心,这是讲什么呢?这是跟须菩提讲,他说,是这样子的,是这样子的,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该象你心里面这样想,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

后来须菩提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须菩提心里想,他说佛知道了,佛陀是知道了,佛的心我肯定是知道了。须菩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须菩提听佛之语啊,他并不是自己解脱就可以了,问这个话的时候呢,他是为众生所问,不是为自己问。唯然,就是说,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没有多大的障碍,但是呢,为了众生故,包括自己呢,也想闻到。事实上呢,须菩提绝对知道了。很多众生还不知道,现在的众生正在障碍着。为了跟这些众生讲,让在会的很多的那些“机”,他们都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他们都被这个妄心所障碍,希望佛再重说一遍,就是“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愿,是一种渴望,他说啊,众生非常渴望得到“如是”,降服其心。得到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现在众生未住,众生没有降服其心,须菩提代众生问,愿,是一个愿望,是一种渴望。就像一个人渴了以后呢,井里面的水干了,非常渴,非常渴望佛啊,赶快降甘露吧,不然我会渴死了!

何谓“愿乐欲闻”中的愿乐?愿乐是一种何等状态?

这一种状态呢,叫“愿”,愿乐,乐就是欢喜,就是很想得到这种法喜。为什么呢?为什么叫乐呢?释迦牟尼佛那么自在,佛陀那么清静,佛陀相貌庄严,这个智生之体谁不想得啊?谁不想得到佛陀这个智身呢?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谁又不想得到释迦牟尼佛的清静心呢?佛陀下可以度化众生,上可以成无上佛道,每个众生都想成佛,每个阿罗汉现在正在发菩提心,但是呢他为什么放不下来呢?放不下这个我执呢?放不下清静之执呢?那些菩萨都发了愿,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度无量的众生,为什么我们感觉到众生难度呢?对上来说,我要成无上佛道,为什么我们没有佛陀那么自在呢?佛啊,快告诉我这种甘露啊,让我得到跟你一样,如是自在,如是解脱,如是智身,汝是利益众生,如是能成佛道,如是能度众生,如是在吃喝穿住里面、行住坐卧里面、四大威仪里面,那种自在体,我想要。这叫“乐”,想得到这个体。这里面就是两个意思,一个就是众生没有得度,这个时候正在祈望。第二个呢,须菩提带着众生,在看着佛的体,佛陀正在这样做。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佛,何等自在,那么安心,四大威仪那么具足,那么清静。佛陀在世时,在哪个地方度到哪个地方。为什么我走到那个地方度不到那个地方呢?上至于大梵天王,下至于很多的众生,见到佛都得度,但是那些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会怎么想?他说,我也跟这个一样,他想这样,“乐”,知道吧?也就是说,上看到佛。我们的众生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呢?我们上看不到佛,不知道佛陀自在是什么样子的,看不到佛陀的这个清静庄严,看不到佛陀的清静心,看不到佛陀在度化众生,看不到佛陀在成等正觉。所以我们对这个是非常的盲目。所以我们为什么对佛法这么淡泊呢?因为你看不到啊。你没有这种“乐”啊,没有这种渴望的心态啊,求解脱啊,又没有看到佛陀这种向往之心啊。所以为什么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什么讲西方极乐世界这么好呢?为生“乐”之心啊,我想去!有几个人真正在想呢?

佛陀的威德力摄受力到达什么程度?佛陀如何走路?魔王如何走路?

佛陀在世时,那真是不可思议啊,只要是众生见了他都生欢喜。他把衣服脱的光光的在外面走路,人家看到佛,没有一点点污染的感觉,众生看了以后没有那个不好意思啊,都是非常的纯啊。看到释迦牟尼佛都是礼拜啊,看到都有无上的功德啊,如果佛陀站在那个地方都是无上的功德啊,功德巍巍。比喻来讲,佛陀站在那个地方,就像一个火车过来一样,如果没有威德的人,你吓得退到后面去了。佛陀摄受我们的力量,恭敬他恭敬到这种程度,很多众生不敢问佛,都是问阿难。因为佛陀的智慧、威德,就像光一样。一般的人见到佛的时候啊,并不是怕他,太恭敬,恭敬到不敢问,都问旁边的,哎,你替我问一下,都是这样的心态。(01:15)过去有个公案,有一天佛陀(散)顿步,到一个江边去,一顿步,边上的人不敢问啊,佛陀的威神力太大了,阿难尊者的威神力要差一点,就悄悄的问阿难,今天释迦牟尼佛顿步,肯定有大事因缘,你跟我问一问,是为什么?阿难尊者就跑去问佛。为什么这些众生不来问,要须菩提问呢?他问不出来啊,他不知道怎么问。每天看到佛陀那么自在,每天看到佛陀度化众生,每天看到佛陀那种清静,那种四大威仪的具足,他走路的时候像飞一样就过去了。在经典上讲,佛陀走路,衣服不会抖动的,我们走路衣服飘起来了。佛陀走路的时候啊,衣服是不动的。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那衣服没有这么长的,这个身体是展开来的,里面是空的,所以他那个衣服走路的时候不会抖动的。那我们走路那个衣服都狂飞起来。就说我们心比较散乱,没有那种清静体。佛陀走路不会大步流星,佛陀象步走路,他走路像大象走路,都是平着走。我们走路呢是躬着腰走的,好像有什么急事要做,一脚跨得很远。这个脚在底下都有很大的声音。所以呢,一个人走路声音很轻,证明他心很细的。有人走路咚咚咚,就这样过来了,这个都是大魔王走的路,那些强盗走的路。所以我们为什么走路不能轻一点呢?都因为你步子太大了嘛。是不是?不会轻走。像这样的人,我们看不到,在这个末法时代没有。

看不到佛当然可怜,看不清自己更加的可怜,我们为什么会经常处于一种双怜状态呢?我们经常沾沾自喜于我们的智慧福德,却很少关注自己的执著,哪个更值得关注呢?

第二个呢,我们看不到自己啊,还以为自己很有智慧呢。哎,我觉得我很不错呢。往往认为自己很不错。又没有闻到般若经,感觉到自己没有执着了,认为自己没有执着了。动不动说你很执着,我哪有执着啊!跟人家打架呢。说你这个心不好吧,我哪有不好啊!跟人家吵架。要说你,你有罪啊,要忏悔啊,我哪有罪啊!跟人家辩起来了。所以我们这些人都是这样的。看不到自己,看不到佛。这是我们最可怜的地方。最可怜的地方是看不到佛。还有更可怜的地方,就是看不到自己,现在不知道有多少的法执,所以过去的祖师讲过啊,他说不要看自己有多大的智慧和福德,看看自己有多少的执着。如果你不断地看自己的执着,你可能还有一点点智慧,如果你不断的看你的光明,那你的光明就是执着。你看你的优点,不看自己的缺点,那就麻烦了。但是有几个人真正的看自己的缺点呢?包括我自己啊,看到自己优点很多的,缺点呢就看不到。所以我们这些人挺麻烦的。从这里面反应到我们身上去啊。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常福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常福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常福法师讲阿弥陀经     

常福法师讲观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本源法师讲金刚经    

昌乐法师讲金刚经    

超然法师讲金刚经    

彻悟禅师讲金刚经    

传喜法师讲金刚经    

传琰法师讲金刚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金刚经    

慈法法师讲金刚经    

达真堪布讲金刚经    

大愿法师讲金刚经    

涤华禅师讲金刚经    

法清法师讲金刚经    

法悟法师讲金刚经    

佛光法师讲金刚经    

嘎玛仁波切讲金刚经    

光明禅师讲金刚经    

HT法师讲金刚经    

宏圆法师讲金刚经    

慧净法师讲金刚经    

慧律法师讲金刚经    

济群法师讲金刚经    

戒法法师讲金刚经    

界文法师讲金刚经    

净慧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久晃法师讲金刚经    

理证法师讲金刚经    

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    

妙华法师讲金刚经    

明奘法师讲金刚经    

蕅益大师讲金刚经    

普献法师讲金刚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仁禅法师讲金刚经    

仁达法师讲金刚经    

仁清法师讲金刚经    

圣凯法师讲金刚经    

圣严法师讲金刚经    

圣一法师讲金刚经    

圣赞法师讲金刚经    

索达吉堪布讲金刚经    

倓虚法师讲金刚经    

通觉法师讲金刚经    

惟贤法师讲金刚经    

贤宗法师讲金刚经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讲金刚经    

星云法师讲金刚经    

虚云老和尚讲金刚经    

宣化上人讲金刚经    

印光大师讲金刚经    

印泉法师讲金刚经    

月悟法师讲金刚经    

月溪法师讲金刚经    

昭慧法师讲金刚经    

智能上师讲金刚经    

智泉法师讲金刚经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讲金刚经    

宗性法师讲金刚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