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常福法师所有开示-> 常福法师开示金刚经 |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86 |
|
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一切众生企求内心之安,此系不安根源,也系四相根源 昨天讲到:“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今天讲:“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大家连贯起来可以看得到大意,微细的剖解,我们众生从粗惑烦恼上来讲,众生往往是以妄心来看万物的,对一切法的执着。一般众生寻找的是内心中得到一种安的体(其实不找就是最大的安,因找而不安,不是因找而有一个安可得)。举例来说,过去有对中年夫妻在一块聊天,丈夫就问妻子,他说我要在外面找一个女人,你会有什么想法呢?妻子就告诉他,她说那你说服我,你只要把我说服了,你就可以找。如果你没有说服我,就不可以。说是这样说,事实上呢,说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们学佛也是一样的,从低的方面来讲,很简单的方法都可以令我们解脱,因为佛法就是令我们心安。但是对于你心里面想法很多的话,很难。有人说,平常心就是道,他就心就安了。有人说,当下不生善恶念就是道,他心就安了。有人就不一样了,有人说我要看到佛看到菩萨,我心就安了。看不到佛,看不到菩萨,活生生的走来走去的菩萨,我如果看不到我永远不安(心眼不开“浮安”亦不可得)。有人不需要看到(用心会到不安自安,本而安,安而本),他就安了。有人非要看到佛菩萨才安心。 阿罗汉闻善恶而能出善恶,我们为何不能? 法无定法,佛陀讲法不一定是一样,对什么人就说什么法。如果你要是一个很难教化的众生,佛陀肯定是拿非常难的法来教化。如果你这个人很好教化,其实一句两句就足矣。你就是对于大菩萨,可以大菩萨法来度之。对于我们人,很简单的,以人法而度之。你像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只要讲因果众生就度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对于阿罗汉的根性来讲,一听到马上就得度,简单的一个法就令众生得度。但是呢,到了末法时代,像我们这个年代,又见不到佛,释迦牟尼佛慧眼观几千年几万年以后的事情,乃至于尽未来际的事情,他都观察无余。像我们这些众生,你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不了改变一下你的善恶之心,但是我们不通达善恶之性,这个善恶的本性。只要有善有恶,必定无常,无常就无住,无住就无生,无生即涅槃,它是通达的。只要有善有恶的变化,做善为什么有善报呢?做恶为什么有恶报呢?因为它是变化的。变化的就是无住体,无住即无生,无生就是你的真心,原来善恶本体就是你的真心。因为妄故,就有善恶,善恶是我有妄之识。如果你不生妄心,哪有善恶体呢?就是相上有善恶,无非是心,善恶心一断诸法就真啊。就是说,你善恶的心断掉了,其实法也就真了。所以阿罗汉一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机缘成熟的众生一闻即悟。缘觉之人一听到缘起性空就悟到缘起。阿罗汉听到无常无我寂静涅槃,他的因缘就成熟,不是说另外有个什么法可得。 越把妄心舍去,解脱的力量就越大,舍妄即根本解脱 对于我们善恶来讲,你打我,那我打你一下,一个法师过来说,你打他是因为他过去打了你,他深信因果了,那我就不打你了。但是在我不打你这个过程中,只是歇下了他的妄心而已,这个时候他不需要出任何力量他就解脱了。所以呢,越把妄心舍去,解脱的力量就越大。对于无常来讲,阿罗汉听到世间无常马上就信,一信无常即不沾心。因为无常就是变化的,他知道诸法无常,既然无常就是种种变化,而变化就无住,无住即寂灭,寂灭他就定了。所以一听说诸法无常,他一坐下来,他马上就静下来,就寂灭了。为什么他这么快呢?阿罗汉这种根性啊,他一闻到无常即入正定,马上进入那一种寂灭的体里面。一讲诸法无我的时候,他马上就不生我见,就人我空。但是阿罗汉有无常见无我见,无常见生我空,生人空,无我见生我空,叫人我之空。我空人空就是涅槃,就是无常无我寂静涅槃,这是小乘里面的执着。他不知道法空体,大我,大法,无有涅槃。他不知道涅槃也是一个执着,他不知道无常还是一个法的执着,无常也是清净的法执,叫人空,无常是法空,无我是人空,人我空就是法空,我空是心空,心里面跟人空的体相应的一刹那,就寂灭了,在寂灭体里面就是阿罗汉的境界。 这阿罗汉的境界住在哪里呢?住在三界最高的一层,还有一个识在那里未断。这个识是什么识呢?就是三十三天。三十三天是大识空,识空在哪里呢?是在化身里面。但是他没有破法空,不能进入报身啊,为什么他不能见报身呢?因为无明未破故,他只能断见思烦恼,不能断无明烦恼。但是在法空里面呢,无常无无常,无涅槃就是涅槃,什么叫涅槃无涅槃呢?生死即是涅槃。什么叫无我无无我呢?就是说有我就无我。什么叫无常无无常呢?如来说无常即无无常,是名无常。阿罗汉只有无常无我,没有无无常无无我。就是涅槃都没有了。在大乘教法里面,涅槃是没有的,只有小乘里面有涅槃可得。无我就是信心里有我,我现在坐在这个地方就是无我之体,就到法里面去了。阿罗汉一听说无我,立即就寂灭了。无常就无生了,无生就寂灭,就进入涅槃寂静了,然后进入识空。他有个识在那个地方。阿罗汉不知道无我无无我,无常无无常,一切法尚不应着,何况非法,连这个不执着法的体也没有,回过头来又到法里面来。过去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个叫做凡夫。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就是阿罗汉的境界。然后呢,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倒回来到法相里面来了,就进入众生的心。法空现前,上无佛可成下无众生可度,这个体的显现就不可思议,进入到常住法身,进入圆满报身。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还不是常住,千百亿化身就是当体即佛,悟到此体的时候确实你跟释迦牟尼佛是一模一样的,此世界就是阿罗汉化身土,阿罗汉见不到报身的,菩萨跟报身相应的。只有你回过头来,无明无无明,无无明尽,这个体才是很现实的。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无有法,并不是我们知见上无有法,是实在是无有法。如果说我见无有法,还是有法。无有法,是彻底的断你的念啊。我们讲无有法是那个念里面无有法。这个无有法,彻底的你自己空寂了,这个世间任何的法,不动一丝一毫。经典上讲:不动此地而成就如来果德,此世界一毛一草一微尘许,也不需要动,而成就无上之正法。我们心中生无有法,有法,都叫做法。心中连生都不生起,那个叫做无有法,名为菩萨。我为什么常常强调,山河大地即虚空都是如来法身的显现,都是菩萨方便入众生心想处。释迦牟尼佛在哪里?在一切众生心想处。我们现在度你啊,那是一个相对而言,我在跟你讲法,真正的法是实相,是报身实相。 实相里面有一个根本智和后得智。根本智法身报身是圆满的,叫根本智。后得智就是众生的心。智有两种,一是令众生开显实相,就是般若体,这就是根本智。后得智就是给众生方便安住,有出家在家法,有种种禅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种种法,乃至于亲近出家人会有功德,拜佛获得福报,这个都是叫做后得智,令众生生信故。在根本智和后得智体,这是尽未来际,因为菩萨功德是尽未来际的。 菩萨之相:心是六度之心,身是清净法身 到了八地以上八地菩萨是无为地,他的功德是遍满一切处,在一切众生心想处,他已经没有身了。心是六度之心,身是清净之法身,菩萨到底是什么样的?实在是无所得,他心是六度,心是众生,身是法性身。也就是说,佛陀法身庄严此身,菩萨以法身庄严身故,菩萨以六度庄严心故,身心不二,佛与众生不二故,中间无菩萨可得,那个叫做佛菩萨。你以为见像的那个菩萨啊,实在是没有相可得。小乘里面就在强调,我们这个相是虚幻之相,四大五蕴生起的。只要我们一念不生,四大分散,所谓分散还是假名啊,实在是没有什么散的体,不多不少。你死的时候,世间的地火风水也不多一点,你在这个世间也不会少一点。就像大海水一样,不多不少。也不会变,地还是地,火还是火,风还是风,水还是水,不因为你死掉了地火风水就变了,它还是一点都不变(所变的只是我们忙活了生生世世的妄识而已,如人生生世世与虚空而战)。因为我们是以妄识而生,无为法,无有法名为菩萨。 金刚经十六品以后都是破菩萨的细惑烦恼,细惑烦恼就是讲智。“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因为阿罗汉以为有菩萨可得,有如来之所证,有所悟之智,所证之真如,都是我见人见。认为证了一个什么东西,叫众生见,认为佛陀有所证真如,不知道如来实在是无所证之证,无所证的体,好像是证了,其实是证我亲身啊,证我此世界是一体故,是证这个体。我们好像如来有独证,实际上呢,如来是证我现在啊,就是我现在这个体是如来所证。我们就不知道实相,在你证到实相的时候,你证那个体正好是证你当下的体,里面实在是无有法,法就是代表我们心里面的执着,法执,你有心中的法执必然会生心,有生心就有四相俱生,内心里面有四相俱生,这里是讲内,不是讲外。 前面也讲,无有法可得,为什么这个地方又讲无有法呢?这里是对于我们很细的俱生烦恼来讲的,内心里面还有一个真如啊,智啊,所证能悟啊,还有这个相续的体。 凡夫四相及菩萨微细四相 凡夫?大性众生成佛度众生,粗细之说,凡夫以五蕴生心为执。就是说,我们凡夫执着什么呢?以五蕴成就的我见,以四大成就的人见,众生四大是一体的,对所缘的六度万行,叫众生见。然后产生相续,思维得失,叫寿者见。前面十六品讲的,一个是破我执,我们缘于六度万行,这种法的执着,破法执。求菩提也是法执,着相故。这些发心的菩萨从这个过程之中,我执法执都破了,已经悟到了般若,破掉了般若的疑心。已经知道没有众生可度,没有佛可成。这后面还有一个没有所度众生之众生见,没有所成佛之佛智,所以这后面讲破微细的我执,执着能证之智为我,所证之真如为人,所证能悟为众生,证悟未忘叫相续如命,为寿者。我们认为自己能悟啊,还没有忘记自己所证,还没有忘记这个体,这个东西在心中相续,就像自己的命一样,为寿者。 “破除我”这念还有微细四相,本来无我才能显现大我 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我们众生老是动不动就要破除我,其实一切法本来无我,大家想一想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如果你是大乘的菩萨的根机,你认同这一切法没有我的时候,你大我立即就显现出来。就是,你发现这个世间没有我的时候,你就寂灭了。无人,人是对立,我跟众生不是对立的。没有我相就没有人相,有我相就有人相。如果这个世界任何时候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它同时告诉我们,没有我是实相。菩萨要悟到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一个我存在,众生以为有我,就俱生烦恼,还生境上烦恼,境界上面就心生俱生四相,境界上面就有四相存在了,何况你心上面呢?菩萨还有俱生的我智,不知道外面无我的这个性体,一无我彻底无我,一切法没有我,包括我现在讲话的声音,包括我现在的独立的体,包括我认为无我的这个意识,都是无我的,那是一个缘起性空的体,实在实在的是没有一个真实我在。 现量证得无我的一念?一念是法界,法界是一念 没有我就空啊,一空一切空,就是彻底,能够空到我跟诸法是一体的。我们往往说无我的时候,就认为我要证到无我啊,我没有达到无我啊,不知道诸法本来就无我。如果你在山河大地上面站着,你发现我都是空的,世界都是空的,都是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你把我舍掉了,就是把有生的这个念头给舍掉了,没有人就没有对立,没有对立就是一个人了。那你站在世界上不就是像一道圆光一样吗?没有众生就平等啊,你到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地方。为什么呢?没有众生就没有计量,就没有现在过去未来心可得,现在过去未来都是一念了。你这一念就是过去的一念,过去的一念就是未来的一念,也就是现在这一念心,法界是一念,一念是法界。华严理事圆融的,一念是心,叫无住之心。实在,一念跟法界不二故,你不要说法界外面还有一念,那个一念是妄念,法界才是真正的一念。体跟相是一,不是二,体相一如的一念才是。我认为的那一念,是叫妄念。因为你那一念生起的时候还有一个我在那个地方。 离开妄心的寿命是什么寿命? 无众生,无寿者是对法身来讲的。菩萨首先要会于诸佛,这是破我见了,破我见人见众生见,没有我人众生寿者见,如果你自己融到法界的体里面,没有一个我了,那法界的寿,法界的相,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寿而无寿,什么叫无寿呢?寿者不动啊。无众生是平等啊。无人是绝对啊,无我是大空性,空性无对,空性叫无量光、无对光。平等才是真正的清净庄严。无量寿其实就是没有寿命,就是不动体。什么叫不动体呢?我们现在的寿命是我们心量上面,现在过去未来的相续体,我们认为一秒钟两秒钟三秒钟过去了,这是我们的意识在相续。事实上呢,我活一个小时和你活一个小时,和所有大众生活一个小时,这个一个小时绝对是一,证明寿命是不动的。如果寿命是动的,那我死大家都会死掉的。这个寿命实在是离开我们这个妄心的,是众生诸佛菩萨所共同体,我们这个妄心里面是没有寿命的,是一种意识的计量,是计量出来,有身体在转动,血在循环,产生了所谓的叫做寿命见,这个妄见出来了。彻底的离开这个身体的寿命,如果身体上有寿命的话,那我们死了就不应该有了,就没有六道轮回,有这个寿命独立在身体上面,那我死了不就没有了吗? 所以寿命是一个法性。因为有法性,才有报身,有报身才有无量的化身。所以为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对于无寿来讲的。因为无寿才能够现众生种种的寿,因为众生的寿是妄执生起,你有六道轮回的体都是来自于无量寿,无量寿就是无寿,无寿能现无量寿。有无量寿就有现众生的相续,有相续众生就产生执着,认为有个寿命存在,寿命是来自于你的空间,来自于这个身体,这个相续的执着,产生了一个所谓的叫寿命。实际上六道轮回的寿命的本体是不动的,就像轴承一样,车轮中间的轴承,这个轮子在转的时候,如果你在轮子上面,就很远很远,产生了寿命,但是你在中间的时候它是不动的,不转你还动吗?中间是不转的,但是周围是在转。中间的轴承是不动的,就因为这个不动的东西,产生了外面动的东西。假设中间不动的东西没有了,那车轮也就坏了。那个东西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灭,不垢也不净,不一也不异。就因为那个东西才产生万法。所以万法认为有寿命,因为有一个不动的体,不动即万法,万法即不动。就像水起波,波本来实在是本来没有的。众生有波的执着,认为说有时间在,其实呢波是全部的水,水体是波吗?不是,就是没有时间。所以呢,时间是一种错觉。没有我相就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就没有寿者相,四相不生即是法身,法报化都会现前。这个叫做破我执,破人执,破众生的法执。人我众生微细的来讲,我们内心里面有个我在,实际上世界上本体是没有我,因为见相生心,有我在。人我众生寿者都是我们那个意念里面出来的就是俱生烦恼的体。前面我人众生寿者是叫粗惑烦恼。 我们为什么在六道轮回呢?就是因为你的粗惑烦恼生起的四相,四相是境上的烦恼,境上的烦恼是来自于心上的烦恼,心上俱生四相的时候呢,就对外面产生了一种攀缘,所以境上加境。先有我见,有我见就有我相,有我相就俱生四相,所以呢,我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人众生寿者也是不一样的,就是缘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缘起是不一样的。虽然缘起是性空的,但是你不能说缘起是断掉的,为什么有缘起相续呢?因为你心中有境上俱生,有强烈的我执,你就必定就会生出一个我的一个四大的生起,五蕴就生四大,四大就变成这个相。你执着于男相就是男相,执着于女相就是女相,执着于出家执着于在家,执着于天堂执着于恶道,这个都是你这个我相里面、境里面不断的相续,六道轮回都是在粗惑烦恼的体里面。 经前面是讲四相,就是境生,经后面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要知道,都是我们的心啊,就是我相人相寿者相。实际上外面是没有我相的,是因为你心上有我见我相在,所以外面好像有我。实际上外面是没有我的,只要你把内心里面的我相去掉以后,外面相就已经就圆满了。所以我们现在习气虽然还没有断掉,但是你心上已经断了。菩萨法是改变心故。小乘、比丘持相,菩萨持心,比丘持戒跟菩萨持戒是不一样的,菩萨是持心戒,有四相就是犯菩萨戒。在比丘戒里面只讲这个相,杀盗YIN妄酒跟菩萨戒里的杀盗YIN妄酒就不一样了,菩萨戒是讲心。心改变则相自变。所以佛教讲一切唯心所显。华严经里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都是自己心断。所以呢,他解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有我一定是我们的心执着出来的,实在是没有我。人众生寿者都是没有的。所以呢,只要心灭,法尔自然,一切法都自然而然。所以你在外面断一切念头,你把那个心的执着,没有我,法空故,这一切世界都是空的。无人,绝对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一加一等于二。一就是一,哪有我来加你呢?是同体的。所以呢,无对故,绝对的。为什么佛是无对光呢?无众生,平等故。平等则生庄严。只要你绝对的体,那处处都是光啊。因为你跟法已经同为一体了,你不就是光吗?所以山河大地及虚空,任何地方都是绝对的。你心不生相的时候,法界是绝对的。 所以我们在过去打坐的时候,想着这山河大地虚空是我身上的光,一道圆光,然后自己没有了,然后整个山河大地都变成是法界之光。你这样的一观察,你会什么感觉呢?你发觉你光里面出现种种相,你立即了解这是我心故。看到你,是我心故。我的心怎么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呢?有长的短的高的低的呢?有善有恶?无非你俱生烦恼,你无始以来的习气烦恼生起来。一看到这些东西,都是我心中的种种念头啊!原来我心中有这么多的念头啊!你就感觉到整个世界都是你一个念生。有念就有诸法。所以呢,一切法没有我,就是没有人、众生、寿者,你就感觉自己已经趋入到法界里面去了。你坏就我坏,你好就我好,我看到你是女的是我心中有女,我看到你是男的是我心中有男,什么男女都是一体的。一体的就是变化的,变化的就是非男非女,既然是非男非女同一法性,男女无非是我们心中的分别而已,但是不离相故,了知男女是我心故。我心现二相,当我心非男非女,为什么有男女呢?男女是我心变故。了知实相,知道了非男非女是我心故。 我过去常常讲:我是出家还是在家呢?我也不是出家我也不是在家。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第三十六愿说:出家修梵行相是阿弥陀佛三十六愿显现出来。我非出家我非在家,我是诸佛大愿生起啊!跟这个有什么区别呢?就是说,我不持戒我也不犯戒,我不敬戒不生执着,我不在过失这边,我也不在执着这边,我当生如是心。就是说,你彻底的安住在法上面来了,如如不动的这个体上面。一切相不生,不生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又不离相,不离开男女相,了知它的实相,菩萨慈悲心自然涌出。为什么呢?首先了知自性,知道是此心故;第二个,相平等故;第三个,入一切众生故。大悲心自然生起。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自然而然就生出来了。大家思维一下是不是这样的?一切法自然会圆满。所以呢,是名菩萨。你只要是这样的如是思维,就是不可思议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叫离心缘相真如。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前面是讲破我相,后面是讲破法相,这里面都是相续而来的。因为众生执着于六度波罗蜜,上求下化度众生。六度没有般若全是外道。外道不一定是坏的东西。它有的是天道,大梵天王啊。很多法释迦牟尼佛借用外道,比如讲六道众生,并不是佛法,是婆罗门教里面就有的。比如常行般舟,外道就有常站在那个地方不动或者经行,不卧不睡。我们为什么要拜佛呢?外道就有拜东南西北,拜神,所以佛陀教他这样拜才是对的。我们供灯,过去婆罗门教是供神,供大梵天王,佛说我们供灯是供什么呢?是供我们的智慧。我们供花、供果,过去都是供神的,但是在佛法里,花者是代表权,果者代表实,是权实体。实者是我们的自性,无住之体,就是十方诸佛,并非佛吃,是供你的实相啊。供花者是权,是代表众生,是代表功德。灯是代表智慧,都是表法的体。过去是供神,猪头、羊头啊,供大梵天王,但佛教里面更慈悲,不好的东西是绝对不会取的。但是会借用外道的种种种种相,然后用实相来改变心,它把心改变掉了。所以大乘的教法,不离相而转心故,心一转此法即转,因为它要现如来实相故。包括我们出家剃和尚头,是代表清净的意思,断除烦恼之意。其实释迦牟尼佛之前就有比丘了,就是佛的称号也还有外道之名:大仙人等。因为佛法是离名说相、离言说相,实在是没有名字,因为真如不离相,而说实相,实相又不离相。离开了相说实相就有取有舍,跟如来不能相应故。离言说实相,如来说法为了观实相故。释迦牟尼佛说法就是要令我们见到实相。所以我们转我们的心究竟觉,觉的体里面呢跟如来相应,就是不离相,不离开法界的相而进入实相。比如供灯,又不离开这个相又要心上面的转,要有无住。所以出家行道啊,持戒忍辱精进啊,当尽持而不执,就是很精进的去执持它,但是一点都不执着。因为有庄严佛土,不执着才是庄严,心净则土净,无住之心就是佛,法界自然庄严。这叫破法见,法的执着。 “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则不名菩萨。”我当庄严佛土,是对菩萨而言的。假设有菩萨这样说,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佛土庄严并不是你做了一件善事,能够庄严的;因为这个庄严是有住的心,有住的心一定是六道轮回中之事;六道轮回就有妄生,有妄生就有俱生烦恼;不但有俱生烦恼还有境生烦恼,为什么呢以妄套妄呢?这个妄套到哪个妄里面,我过去不是讲吗,求福报它不一定是好事,但是呢不能离开求福报,对戒不感兴趣,对福报不感兴趣,还会对般若感兴趣吗?为什么呢?人必须要有般若才能有大福;有求之心代表他勇猛之心,就象发菩提心,必须要勇猛。但是不发也不行,不发心不能生力故,不能生愿不能生力不能生智故,但也不能执著于这个东西,必须要讲般若我们不断的求不断的求,有勇猛的想成佛啊,有勇猛的想庄严佛土啊,有勇猛的想破我人众生寿者相啊,知道这个功德大福大,智慧大,国土广大,法身大,报身大,悲心大;一切一切首先都要发心,后面为什么如来说:“庄严佛土则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也就是说非庄严但是不离庄严,它又不能离开庄严,说我不要了;不要了,不又偏空了吗,我们就是这样的,叫你不要执著,你放弃了(偏空),叫你执著吧,你又拎起来不肯放下(偏有);拿得起来放不下去;放下去拿不起来;我们的众生就是这样的;所以这里面讲,一个是解释,一个是众生的心,一个是如来说,佛说庄严佛土不名庄严;我庄严国土,一个我字,必有对立,有对立的心肯定是不叫菩萨了;如来是无取无舍之体啊;佛是究竟觉啊;是对于众生呢破除我法二执故,众生以为缘境四相已破,内心俱生烦恼已破,我还要庄严佛土干什么呢?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也就是说叫我们离心缘相,知道吧,就是当下的体。你要庄严佛土,本身有我相,你有庄严佛土的心,有求庄严佛土的果报,即不离心又缘相,当然是问题严重了。 我念头不生,四相不生的时候,才名真庄严佛土;才是究竟圆满的,此庄严佛土是心地庄严,并非是外在庄严;只要你做任何一件善事,包括我们出家,不要老是想我是出家人,不要生出这种念头出来;这个学佛啊,不要变成“佛声佛气”的,动不动在别人面前“佛声佛气”的;给别人在一块坐的时候能谈则谈,不要不分场合,不对机,一个劲的只谈佛法;这样给别人给自己都有可能带来俱生烦恼,不可以凭自己一厢情愿,讲别人并不热心并不关心的问题。很多居士学到后来,儿子不带了,孙子不管了,什么也不管了,持了五戒了,饭菜不能做了,如是如是,佛声佛气,一天到晚在庙里住着,只对念经、拜忏感兴趣;这都是佛声佛气,与佛法并不相应;属于偏执的范畴。在任何一个地方,你都不要变成这样,你做任何事情,跟你所讲的哪个佛根本就是二回事;你所讲的所想的所赖以自豪的,是你意识中的佛,不是究竟义上的佛;其实你所做的事情,就是确确实实与佛相应的事,如果跟这个事情不相应,证明你的佛,是意识中讲来讲去的幻想佛,表面上看你善根很大,事实上你内心具生的执著很重,离真正的佛法很远很远; 我们在外面,别人不问,我们从来不说;有人请法,我们才说;最多有个善巧方便,比如杯子打破了,是生灭法;杯子打破了,生烦恼了,“是生灭法”,这法不就出来了吗?杯子还没有破你就告诉别人,这个杯子如何如何,讲了半天,人家说你在讲什么啊,所以有问才有答;没有问,不要去扯;佛法,并不是你一天到晚在外面宣杨就对;你看释迦牟尼佛讲法也是必须要有人来问,才当机而说;所以一定不要变成苦口婆心的,佛里佛气的;带着一身的“佛气”,见人就讲佛,讲得人家都躲都厌,你就麻烦了;为什么呢?你佛里佛气的,失去了“当下”,你不知道如何于“吃饭穿衣睡觉”当中,安住于佛法当中,你不知道如何等机缘成熟;随时而显,应机而谈;释迦牟尼佛吃饭穿衣睡觉、走路,都是在行佛法啊,当下一如,并无分别啊; 所谓弘杨金刚经怎么弘杨呢?如如不动。所以“庄严佛土,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就是说只有你跟众生相应,才能够和佛法相应;你只管自己,只搞自己如何与众生相应?与众生不相应,你弘何法?得何果?费何力呢!为什么呢,你随顺众生,众生念头不起,众生法不请,你心是如如不动的;你要明白,讲而不讲是无二的,你要会到此意的话,你自然会与法相应,看到人就可以观察到他的心,识得他的念;然后可以用种种方便善巧,既不令众生生烦恼,又不会无的放矢空费力气;过去有个出家人跟师父在终南山一起修行,师父生烦恼了,他只好把自己的茅蓬打烂又哭又难过,伤心“烦恼”不已,请师父开导,结果把师父给“度”了;就象医生有心脏病,劝心脏病患者如何如何,结果自己得大受用了;也就是说你不需要去治自己,把别人治好了,自己也就好了;所以一定要有方便善巧,有时候假装烦恼,可能有很大的好处;女众经常会假装好愚痴,故意显得什么都不知道,他装不知道的目的就是想得到对方的什么;有时候你可以借用到佛法里面来;你可以假装好愚痴的样子,让他跟你讲法;结果把讲法的人给度了;你这样去度你丈夫肯定有效;你不能老是高高在上,用看蚂蚁的眼光看你丈夫,“你应该如何如何 ”,你把别人看得很小,你站得很高;你为什么不仰着头看呢?你非要俯视别人干什么呢?所以以此心此法你的丈夫永远也度不了。哪个丈夫会因此而得度呢?哪个丈夫欢喜这等高明的方法呢?反之,你仰视丈夫绝对是不一样的;你假装如何如何烦恼烦恼,他跟你讲佛怎么说怎么说,你为什么有这样的烦恼呢?他会给你讲法的;讲法的过程他就自度了;过去有个国王国民全部不穿衣服,有智者言非也,他穿好衣服,劝大臣穿,众以为王出毛病而咤之。王无耐而脱衣共之,然后用善巧不断的往身上挂小东西,逐渐逐渐就把衣服挂上了。所以尤其你们在家菩萨要学会方便善巧,这样做自然与法相应,度人度己,自利利他,两全其美。 极乐世界有二种庄严,无我法者真是菩萨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这里面有二个题:无我、法;一切法无我,是破我见;无我之法,是破法见;无我法者真是菩萨;无我者,无我人众生寿者相,无我的法,无有我怎么庄严佛土呢?不知道无我即清净庄严;不知道无我是心地庄严;极乐世界有二种庄严:一是地庄严,一是空庄严,地是心地,空庄严是法空;法空是代表报身,地,你不要以为极乐世界真的有大地,地者心地;地就是法身;空就是报身;报身不离法身,法身不离报身,是不二的,所以极乐世界是法身为地,报身为空;空:有空中楼阁,种种七宝庄严,地:地上有树,不离法身不离空故,为什么树会载在地上,长在空里边呢?杆枝叶长在空里面,根扎在地里面,不离法身不离报身故;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重栏楯是法身,七重罗网是报身,七重行树是化身;化不离空,化不离地; 法身是信品,报身由行为愿力成就,于信成就如何用功? 不离地就是不离法身,根在哪里,根有信,根是信品,法身唯信独达,法身无始无终也就是佛性只有信才能独达;它不可以用你一切行为来通达法身,法身是信品;报身有始无终的,它是要靠行为愿力而成就的;法身是无始无终的,是众生本来具足的,包括我们现在六道轮回的这个体,这个体都是不能离开法身的,没有法身不能成众生故;没有法身不能成报身故;没有报身,法身就无用;也就是说,法身为信,因为尽现在过去未来十方所有的众生,都不离开这个信根,不能离开极乐地;当你成就报身的时候,法身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呢,金刚经也是讲信体,其实无量寿经也是讲信,这个庄严叫心地庄严,极乐世界它一定是心地庄严;你看到西方极乐世界,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闻到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照十方故,无所障碍;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寿命就是地;光明无量就是空庄严,寿命无量就是地庄严,地跟空庄严的体里面才生出无我的体。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常福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