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95--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常福法师所有开示-> 常福法师开示金刚经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95


 下载DOC文档  



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其实就是直心,大菩提心。

菩萨就是四个字:慈悲喜舍。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这里讲出菩萨为什么不受福德故,因为知于一切法无我成就于忍,这个才是真实的菩提心,才是菩萨所求。菩萨发心很重要,你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前面讲到以恒河沙七宝持用布施,这个从相上来讲,是执着相,就偏于有。但如果对它不持用布施,不需要布施不需要福德,就偏于空。偏空也好有也好,都是不了义的。不了义法不是菩萨所求处,也不是真实处,与实相不相应故。或者空或者有都是俱生四相,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菩萨着相行于布施,不名为菩萨不是菩萨所求。而菩萨通达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但是又不能够说不要福德,是不“受”福德,是因一切法无我故。就是做一切善事了知诸法空相,缘起性空的道理。为什么这个讲呢?菩萨通达于般若故,知道缘起性空故,与众生能达一体,与诸佛共为一体。

何谓与般若相相应之慈?无缘和大慈的关系?

慈者,叫无缘大慈,其实就是缘起性空。我们在缘起里面攀缘,就不叫无缘了,叫有缘。在一切缘起里面不攀缘是大空。就是在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里面,生起无缘之心,叫无缘大慈。只有无缘才称为大慈,通达于空性故。与般若相应,与解脱相应,与究竟如来实相相应,没有佛可成没有众生可度,这个叫做无缘大慈。慈一定跟般若相应,慈是跟众生解脱相应,慈是跟自己本身自性解脱相应,慈跟无住心是相应的,所以叫无缘大慈。慈就是通达般若之体,如果你跟般若不相应,不达众生空故,不达十方诸佛本体空故。十方诸佛无住的体不现前,那么十方众生之差别相不能寂灭,不能灭故不能通达于第一谛或者胜义谛或者了义,因为你本身就没有解脱,怎么去利益众生?不能利益众生就不称为大慈,所以叫无缘大慈。

如何与佛菩萨相应(感应道交)?菩萨如何与众生同体?如何在同体中产生大悲?

平时散乱心求佛故很少能相应,至诚心恭敬心无我的心是感应道交的最好方法。无求无住无念无相则自然相应,同为一体故。

第二个是同体大悲。众生因为无缘大慈与般若相应故,于十方诸佛心相应故,必定就有同体大悲,它摄取了十方世界所有众生的心念,而这个念在他身上变成六度,就是所谓的功德。如果你没有大悲,不能成就无量众生,不能示现无量大悲。因为不能行六度波罗蜜,不能让众生的心进入佛陀的悲心,不能让众生生老病死一切相成就众生六度波罗蜜。所以我们所有众生的相,在菩萨身上叫六度。菩萨的心就是我们的法界,众生跟菩萨心是一体的,叫做同体大悲。我们有求于佛菩萨,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跟佛是相通的。我们有苦的声音来求于佛他是一定有感应的,因为佛菩萨确实就在我们当下的这个体里面,为什么有求必应呢?真正的有求的话,求到真心的地方,一定有感应。因为我们平时在求佛菩萨的时候,我们都是散乱的心不是一心。真正达到一心,必有感应。这个一心就是无我的大悲心。你只要真正的了解了佛陀的大悲,你就没有我了,悲心自然现前。乃至于对菩萨生起无上的恭敬心,把自己空掉了,达到真正的一心,叫至诚心。至诚心就是无我的心。如果念到无我心的时候,就会跟他感应道交。上念于佛,不是说我自己达到无我,是心中的佛全部变成是你了,你的心变成大悲心。所以我们现在每个动作跟菩萨心都是相应的,每个念头跟众生都是相应的。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菩萨就在这火宅里面。我们现在这个三界都是众生相对的业力,但是菩萨就在我们当下的体上面,叫做同体大悲。

有了无缘大慈,有了同体大悲,就应该有大喜。菩萨在里面起方便故,以种种布施,或者用财布施,比如令我们得到的生活的依止,我们吃喝拉撒都是佛菩萨的财布施。还有一个法上的布施,佛菩萨示现种种的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种种法,在我们身上演变。还有诸佛菩萨在空中说法,或者现前或显不显,像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在里面示现,或者示现出家人示现在家人,在我们面前说种种之妙法,但是我们感受不到啊。释迦牟尼佛说妙法就是菩萨的喜,所以叫大喜。这个喜以众生在此世界的安住为乐,众生没有饭吃他给饭给你吃,没有衣服穿他给你衣服穿。在这个此世界,哪一个地方不是佛菩萨?你看药师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这里面都有佛菩萨的大慈大舍大喜。

喜,就是他的心中给予众生的。我们的医院其实就是药师佛的本性。它的性德里面其实就是药师佛。你不要看这个世间大米、棉花、果实,都是佛菩萨在这里面示现出来的。但是我们感受不到。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法的时候,就要我们知道宇宙的空相,本来是一种方便安立,令我们众生安住。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本来是一个空体,是一个无相体,是一个如来体,是一个真实体,是一个解脱体,是清净体,是庄严的体,但是我们心中执着以后,它全部变了。有一块钱想两块钱,有一件衣服想两件衣服,钱越多越好,名利越多越好。所以这里面就产生了烦恼,这烦恼是因为你内心中不知足产生的,并不是佛菩萨没有给你,是你内心中没有闻法故。我们无始以来对佛菩萨的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给我们带来力量。晚上念佛在外面走路就不会害怕。常常有父母牵着我们,我们内心就非常安。大家到寺庙来,比在强盗的地方住要好得多,因为这个地方有无畏布施,有佛菩萨的无畏施,使我们在这个地方有安全感。不管我们出家学佛的地方,世间像总理、公安这些都是无畏布施,这些人安住了我们,令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惊恐。所以呢,很多的大菩萨,像男众在女众面前是无畏布施,女人在孩子面前也是一种无畏布施。无畏,令对方站在你面前有安全感,就是无畏布施。这三种法本身就是佛陀的大喜。佛陀常于世间行大喜,就是令众生安住在法里面。

舍的究竟处:舍掉分别执著妄想是谓般若之舍,是谓真舍

舍,舍与般若相应。佛菩萨所做之一切事情从来不执着的,执着是众生的心。什么叫舍?就是说,菩萨救度于众生,从来没有说我要执着于那个众生,这叫舍。菩萨度众生会有执着吗?他度一切众生不去分别这个众生好那个众生不好,没有这种思维。他无住就是安住在佛体里面,就是度一切众生无众生可度。但是一切众生在度。他安住在这个体里面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在菩萨教法里面,慈悲喜舍这四个字已经安住了一切佛法。

何谓最大福田?保谓最大福源?何谓最究竟禅定?最究竟功德?

无住之心是最大的福田,于事无住是最大的福源,于心无住是最究竟的禅定,事事无住念念无住是最究竟的功德。你的分别取舍要回报要回避的心就是一切有住的根源,也是修行的重点,真正修行究竟下手处。

喜里面像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是给我们的无畏。持戒,菩萨持戒就是持菩萨戒。什么叫菩萨戒?做一切善法不住于相是为菩萨,其心清净则生实相。他常常在实相里面住着,又不舍去众生。所以菩萨他有慈悲喜舍这四个字,已经代表了他就是不受福德。为什么呢?他以无住之心福德自显,众生所有的福德都是他的福德,他自性中本身就俱足了。所以他怎么会贪着于外面的这一点点福田呢?所以菩萨是这样做的。我们所做的善法,都应该想到这是我自性中的宝藏,我布施于众生。你有一份力有一份布施,千万不要执着,这是你自性中本来具有的。不但你自性中现在具有这一点福德,你自性中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无尽的把它挖出来,无尽的布施于众生。所以对此世界任何收取都不要。你越是无住,你的福德越广大。为什么呢?菩萨心中的功德已经充满了尽虚空遍法界。只是菩萨有住而不能显。我们为什么显现不出来我们自性中的福德呢?是因为你有住。有了住的心,你心里面就有一份闭塞,有一份闭塞你就少一份福田。所以所做之善法,你内心中都要回报,世间人都要回报。一旦有了要回报的心,那就变成虚妄,变成妄见。你有一份不取,就有一份功德。只要你无住,你这份功德就是广大。如果你有住,这份功德就变成虚妄。

包括我现在出家建寺庙,这是我自性中本来具有的,本身就布施的,难道还要收回吗?难道我自己心中没有吗?所以我们心中空荡荡的、寂寞孤独现前的时候,这个寺庙好像是我的寺庙。为什么说是我的寺庙呢?因为你心中没有寺庙,所以才说是我的寺庙。有一天你感受到,原来我布施出来的东西是我自性中本来具有的,你自然会断掉一切缘。所以此是菩萨不受福德的原因。如果你要在这个世间做这个福德,又要去受。色受想行识,受是魔啊,你受福德就变成魔性,你的真心就失去了。

什么叫真心?就是无住之心,无住之心你失去了,你的妄心就生起。妄心一生起,五蕴魔就住在你心中,你就变成凡夫。所以一念觉就是佛,一念迷者就是凡夫。所以菩萨所做福德不应贪着。贪着就代表你内心中贫穷了,就会贪着外面的东西。我们无始以来流转生死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贪着了,贪着外面的东西。你有一份取,你有一份住,你就有一份闭塞。我们本来有无尽的宝藏,可惜把它闭塞住了。所以有人在世间很苦,因为他内心智慧闭塞。智慧一闭塞,他住的心越大,他内心智慧闭塞的就越强。一旦闭塞了,你一点东西都没有,肯定向外面祈求,你向外面祈求,别人就打击你,你就很痛苦。所以为什么会打击你呢?是因为你有住嘛,很简单的。你心中不住,你自性中具有宝藏,你怎么会向外面祈求呢?所以你一定要知道,你所舍的不要取回报,因为你自性中本来就是有的,你能舍得出来是你自性中本来就是有的。你越无住你的功德就越大。对于菩萨来讲无住则智,修福则悲。你在布施的时候,是叫悲心,但是无住的时候是叫智慧,智慧与悲心叫悲智双运。有悲有智,智者与慧相应,悲者与你的福田相应叫福慧双修。没有福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没有智慧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烦恼。

我们的烦恼并不能责怪于别人,是你没有智慧。我们为什么要到寺庙来,就是要求福求慧。福,无住就福大,只要你做一切事情心无住就是福大。怎么样达到无住呢?了知实相。怎么了知实相呢?知道世间所有一切看到的见到的闻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你本来自性中的宝藏。这一份宝藏是你一个部分,但是你为什么有贪着呢?因为你有住了,所以就贪着,那你的福田就这么多了。如果你不住,你的福田更加广大。只要你不住心生起来,你的福田越来越广大。所以无住就生福报,无住就生大智慧,有大智慧心就大,有大福报量就大,有心大量大,你福大慧大,在这个世界你就是不可思议的人。一个没有福德的人,连点灯的钱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因为他无始以来心中闭塞。没有福的人,没有智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方便。没有慧心量不大,你怎么会包容于众生呢?你福不大,怎么去布施呢?福有两种福,一个心中之福,一个是外面的福。心福,你站在那个地方别人看着就很开心,这个就是你的福报。你坐在任何一个地方,别人看到你就很安心,你心中有德啊,它也是一种福报。外面的福可以行布施,可以做善事,这也是一种福报。有福报的人,就可以广结善缘。

释迦牟尼佛过去行菩萨道的时候,他如果没有福德怎么会来布施我们呢?他不布施我们怎么救度我们呢?你想一想,释迦牟尼佛过去因地修行的时候,如果他没有福德不跟我们结缘,那他成佛了度我们很困难的。像我们放生,都要拿钱去买生命去放,没有钱你怎么买生命呢?但是无住也很重要,无住之心就是究竟,就是你做了但是心中无住。为什么呢?你无住之体是智,做这些善事是悲,这是悲智双运。没有哪尊佛不叫两足尊啊。“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两足尊”哪两足呢?就是福德和智慧。没有哪一尊佛福报不俱足的。他无量劫来修福。他修福干什么呢?不是为自己修福,是无住修福。怎么无住修福呢?做一切善事他无住。因为无住跟智相应,有住就有烦恼。有住之福是虚妄之体。在此世界做任何有住的体是不能度众生的,只能够种一点福田而已。如果你无住,那你这个钱施出去以后,这个人将来就是你成佛以后所度的众生。为什么呢?无住是成佛啊。你所做的这个福德是无住之福,那这个众生就被你结了。这个结什么缘?这个叫断绝生死之缘,结无上福田之缘,这个结缘才是真正的结缘。两个结,一个结是结束断绝生死之缘;另外一个结是结佛缘。所以我们做任何善事,你心中无住,你就是结断生死之缘,结无上福田之缘,将来你可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佛了以后,你所度的众生都是你过去世所结的佛缘。所以我们今天在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教下,都是释迦牟尼佛断绝生死结了无上的佛缘啊!我们无始以来都不知道这个道理。我们在此世界,不管我们修寺庙也好,砍柴运水也好,搬砖也好,你一定要知道结缘,不是结生死之缘,要断绝生死之缘,结上佛缘。做的时候你内心中要起无染观,做一切事情心中无住,无住则清净。越清净你做的时候力量越大。就是此世界都会得大力,都会得大用。

所以过去一个皇帝问我修寺庙福德有多大,智者大师说,他说你就片瓦之功。皇帝问我做了那么大的功德怎么只有片瓦之功呢?大师说,有一天在金山寺的时候,看到人家在修寺庙递瓦,你在旁边就随手拿了三片瓦递上去,他说你只有片瓦之功。叫人家做那是人家做的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要自己亲手去做才对。就像我一样,我不管叫你怎么修行,如果我不修行那也是没用。叫人家修行自己不修没有用,那只是有一点福报而已,这个福报是妄的,因为你有住。所以要自己实际的去修行。叫人家修行自己不修是没有用的。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知道,一定要自己的实际修行。所以皈依佛,是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法是代表清净的意思,是离开邪见、不正见,进入正确的知见,进入一切法。

佛法令我们离欲,并不是给你一个好奇的东西,只是让我们离开欲望而已

法就是离欲,所有的佛法,都是为了离开欲望,不可能增加我们的欲望。它是在无相无住的体里面,怎么会令我们生起欲望之心呢?所以紧紧记住,佛法令我们离欲,并不是给你一个好奇的东西,只是让我们离开欲望而已,无住之心。皈依僧,众中尊。皈依出家人,出家人是人天师表,出家人就是代表佛,是代表释迦牟尼佛,也代表了法,代表着正确的知见,合和之意。社会上现在讲叫和谐之意。僧也代表清净,是代表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化身。我常常讲,何为出家?心中无事才是真正的出家,无事就是无住,心中常无住故,生活在尘尘刹刹念念之中,心常无住。心不要有住,不要认为我做了事,我出了多少年的家,我做了多少善事,我修了多少行,就不要讲。为什么呢?念念无住,不应贪着。这个叫做舍,慈悲喜舍。菩萨所做福德,不应贪着,因为菩萨为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一切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心直接见自己的自性故。看到这个相就看到我自性中的宝藏。你眼睛打开的时候,就是你自性中显现出来的宝藏,你应当也发出慈悲喜舍之体。

慈悲喜舍是一切菩萨所共。慈悲喜舍只有一,但为一切菩萨所共。只要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一定俱足,因为慈悲喜舍是一切菩萨的共法。慈,是通达般若是空性之意。悲,是众生同体之意。你只要通达于般若,自然会跟众生同体,没有我人众生寿者,哪有众生存在呢?没有众生存在,众生就是六度波罗蜜,跟悲跟般若跟智相应,跟众生自然同体。因为众生之悲是菩萨之心,无住之智是菩萨之身,此身是为空,此心为六度,六度就是悲的意思,众生就是他的六度,所以他是同体的叫同体大悲。菩萨的心在哪里?是六度波罗蜜就是众生,众生就是六度波罗蜜。离开了众生,还有六度波罗蜜吗?比如你苦,我要帮助你,苦就是菩萨的六度,这个苦正是菩萨的悲体。众生没有苦哪来的菩萨的悲呢?所以众生的苦就是菩萨的六度,众生就是菩萨的心。

我问你,菩萨在哪里?众生就是菩萨的心,没有一个另外的单独的菩萨出来。众生是遍法界的,菩萨是遍法界的。无住是菩萨的身体是空性,是佛的身。菩萨的身是佛,菩萨的心是众生,叫悲智同体,是名菩萨,叫菩提萨埵。菩提者,心空故,法界空故叫无住之心,这个法界就是六度就是众生。众生是悲,诸佛是智,智悲同体,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这个悲智里面,能找菩萨吗?找不到了。实在是没有菩萨,菩萨是表法的。如果你懂得这个道理,那你也是菩萨了,没有我了,你骂我正好成就我的六度,你骂我的声音我听不到,六度显现出来了,你听到了,六度就没有了。你骂我干什么?六度就没有了!你骂我的时候是我的忍辱,你骂我的时候是我的空性,是我的持戒,是我的布施,是我的禅定,是我的精进,是我的般若,你骂我,这里面六度都俱足了,六度就是菩萨的心。菩萨心是安在无住里面,只要你无住是佛身啊。我身在哪里呢?是空性啊。

菩萨的相在哪里?佛的相在哪里?

所以我们天天拜菩萨,跑去拜相去了,不知道这就是菩萨心。我们在哪个地方去找菩萨呢?菩萨实在是无相的。我们无始以来找菩萨的相,不知道菩萨相就在众生处,众生是佛的莲花,佛是众生之果,我们就像莲花一样,佛就是我们上面的果,叫做因果同时。众生是佛的因,佛是众生的果,因果是同时的,这个中间是究竟无所得,这个叫菩萨。你要有这样的思维。如果你认识到这一点,那你悲体也就俱足了!

如何在大家共同的心里光光互摄之中得到大喜?

所谓的喜,首先你自己意识到这就是我的财,你的布施就得到了。就是说,一切众生在我这个地方吃喝拉撒,每个众生都认为这是在布施,啊,原来这一切法都是我心中之法,也就是你心中之法。你看到的,是你心中的法;我看到的,是我心中的法。法法相应,大家法互互相照。一切都是大功德海,大家在里面都知足了。财布施令我们有知足感啊。每个人心中都充满财了,不就有知足体吗?第二个法上庄严。法界是我的心,你起平等想,庄严就显现出来。第三个呢,无畏布施,无畏的体,你心中还有什么畏呢?还有什么畏怖呢?因为你无住,这个世界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哪有什么畏之心呢?就没有畏怖了。那你这个喜就得到了。所以在此世界,我们坐在这个地方,就是坐在我自己心里面,大家都坐在我心里面,我坐在你心里面,我坐在你心里面,你现在可以感受得到。我坐在你的家里面,你坐在我家里面,大家都在做客人,大家是不是客人?你想一想。

你现在观察一下,我是不是坐在你心里面?你把心打开,你不要老是守着这个肉团是心。我是不是坐在你的法界里面?你心里怎么想我,我不知道的。你想我是善,是出家人,那是你的事情,那在你的心里面。谁在想什么都不知道。我在你家里面做客,你在我家里做客,大家都是客人,感觉到没有?我们大家都是客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心,心里面都有一个人。我们这里一百个人都在我心里面,你也在我心里面,我也在你心里面,大家都是共同一体,我们都是客人。你意识到这一点,这个叫做喜。大家在一块,你有无尽的宝藏,你有很多饭给他吃,你把他当作客人,人家睡觉的时候,啊,你安心睡吧!吃饭的时候,啊,你要吃好,要睡好,大家互相关心,就是这么个体。但是我们老是说,啊你在我家里住着,吃我的东西睡我的东西,跟他就打架、吵嘴、骂人、是非啊就出来了。却不知道大家都是一家人,光光互照,我们要认识到这个体,就是叫喜,大家一起在喜,大家在里面就不会恐怖,还有什么恐怖可言呢?还有什么畏惧呢?还有什么不知足呢?你内心中哪会没有正念呢?所以在这里面一定要安住。

不住就是舍,舍跟戒相应,舍跟无住相应,舍就是真正的持戒,舍才能真正的利益众生

慈悲喜舍,舍就是无住之意,跟般若相应,心中要了知,这个都是我们无始以来的执着,我们的共缘所起,产生了六道轮回,你善啊恶啊好啊坏啊,产生六道轮回就转吧。现在我知道了,这些都是我的心啊,我们一定要知道,不应该起贪瞋痴的心,不应该起财色名食睡的心,我们要通达般若进入无住。你走了就走了,来了就来了。在心中不要有住,不要有住相,因为都是我们心中的心想。你要不住就是舍,舍跟戒相应,舍跟无住相应,舍就是真正的持戒,舍才能真正的利益众生,舍才能帮助别人。舍里面有二体,上跟般若相应,下跟六度波罗蜜与众生心相应,众生就不会怕你,不会恐怖你,不会害怕你。如果你不舍就与有住相应。只要你有住众生就怕你,见到你就害怕。为什么人家怕你呢?见到你就怕是非呢?跟你讲几句话就讲别人是非,别人就害怕了,这样都是因为有住了,你没有通达于般若,不能舍故,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你有住在这个世间就会搞是非,所以你就有贪着。

思维佛法之体中的不可思议功德?佛法如何修持能自在快乐而不愁眉苦脸?

金刚经要把心静下来,在此世界慢慢的静下来以后如是思维,闻到以后思维一下。你知道这个思维的体里面有无量的功德,那是不可思议的,不但里面很好玩的,并且里面很自在很快乐。你想玩就在那里面玩好了,在般若里面玩,在里面做游戏好了。在般若里面那种自在,那种开心,那种心量,那是不可思议的。没事坐下来这样的思维一下,可能会有大受用。如果你不思维,闻到以后就算了就没有办法了。智慧者我一说即闻,一闻即信啊,马上就会开显自己的自性。但是没有智慧的愚蠢的人,就需要我们讲这么长的时间,还一点反应都没有,那就麻烦了。顿根之人七天就可以了,利根之人只要一天就可以了。但是我们讲了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效果,那就是可怕了。所以我们应该有反应,要有反应来给我看一看。好像我这个条件讲得太高了,事实上是很低的,因为跟般若相应确实内心中有大自在,有大快乐大安心的体。我们不知道修学佛法那是多么自在快乐的一件事情。我们现在学佛法个个都愁眉苦脸的,为什么学的这个样子呢?就因为你不了解般若,不思维般若之意,不能够安住心。我们无始以来刚强坚固啊,不能够思维般若之意,所以你静下来思维一下,并不是要你放弃,是要你更加圆满的思维。那种思维更加解脱。平时我们在世俗里面争名夺利啊得失啊,自己个人的这些东西搞习惯了,后来叫你放下好困难。我们一生中,乃至于生生之中都在搞这些东西,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解脱。现在好不容易闻到佛法了,就看你弹指之间能不能信入。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意。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释迦牟尼佛告诉须菩提,若有人言,就是指我们所有的众生,若来若去。如来者,如来本来就是无取无舍的,无取于众生的妄心;无舍于众生的真心。真心就是法界,我们这个相的无住就是佛心。这个佛心就是相相就是佛心,它是无来无去的。如来者是什么?如来分成三身,法身是清净处,报身是菩萨庄严处,就是绝对的地方。我们现在看到墙壁是相对而言,是化身住的地方。如果你修行到一定的时候意识断了,而相不丢的时候这个相变成你的法界,就是报身。而法身就是这个相,相的本体是清净的,这个清净的无住体叫做法身,法身外面的庄严叫做光明,这个光明就是相。简单的讲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其实就是七宝如来,七宝即是其相,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即末那识。这个七识叫七相,由我们的身体发出来的,每个众生都有的叫七宝。我们在跟诸法绝对的时候,那就是七宝如来是报身,七宝如来都在报身里面。法身只有一个,就是清净处,是诸佛住的地方;报身尽庄严,是一切菩萨安住的地方。

我们看到这个墙壁,这叫相对体,是化身住的地方。法身不离报身,报身不离化身,法报化是一体的。我们现在是在化身里面,若人修行精进故,你把你的意识断了妄断了,你就可以进入到报身,可以见到如来报身,七宝如来现前,同西方极乐世界是一模一样的,尽庄严处,那是报身庄严的地方,可以看到无量的大菩萨就在我们当下的体里面。一相能显无量个菩萨的体出来。一尘一刹能现无量世界,不可思议境界。就是说,一个毛端的色里面有无尽无边的大菩萨,就叫做尘刹。但是众生都在怀疑这件事情,你看他八相成道,佛菩萨不是来了吗?他现在不是去了吗?释迦牟尼佛不是坐在那个地方说法吗?晚上睡觉不是卧吗?释迦牟尼佛从兜率天下来,还有胎生,然后出母胎,然后打坐,转大*轮,然后示大涅槃。这都是来去之相。释迦牟尼佛平时讲法的时候也讲到来去之相,比如讲过去的因现在的果,现在的因未来的果。现在为什么有点头痛呢?是因为我过去世是个渔民的儿子,这个鱼的被村上的渔民吃了,我虽然没有吃,但对着这个鱼头敲了三下,说“你该死了”,所以我头痛三天;众生听了以后,一看释迦牟尼佛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那不是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体吗?当然就会怀疑了,但释迦牟尼佛讲法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多很多的方便,比如我直接给你讲如来无所来无所去,当体就是,众生听了后:当体就是佛?我杀盗YIN妄酒可不可以呢?不可以,不可以,我非要杀盗YIN妄酒怎么办呢?那你就不能跟他讲这个体了,你用另外一个方法,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过去杀生,我诽谤阿弥陀佛,怎么样到地狱去如何如何的苦,他把他过去的因告诉他让他知道,我为什么受摩登伽女的诽谤?为什么要七日吃马麦?种种果报讲给众生听,众生听了后生起对因果的恐怖,然后令生善法;就是说我们这里有次第,像打坐啊念佛啊这里面都是次第,不可能没有次第,这个世界闻到金刚经就通达,那大家都是六祖再来了,怎么可能呢?这里面肯定有强烈的次第,我们过去看金刚经如聋如哑;现在看金刚经还晓得一点小小的眉目。那何况是你们呢?你们听得懂这里面有次第,听不懂也有次第,不是没有次第。不管你听懂没有,听懂多少都应该如法修行,因为跟六度是相应的,大悲故跟佛陀的无住相应故,大智故跟智相应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跟悲相应是利他,跟智相应是自利,你若自利利他的功德都没有,还谈什么?现在的众生对于菩提心,不怎么感兴趣,都是嘴巴上发菩提心,其实心里发菩提心非常的弱,可以这样说。我们现在末法时代,往往修行的力量非常的弱,不肯用功,见了佛法没有大勇大智的这个心出来,见了佛陀的庄严之相心里无所谓,看释迦牟尼佛肌肉发达,站在哪个地方非常威猛,我们看到只求他保佑我发财等等,都是这个体,不是说我也跟他一样,有几个?刚刚发起这个心,哎呀我不能,我不能!!!我没办法做佛,退出来了。往往把佛陀捧得高高在上,作为非常神密的一个佛,然后自己跟佛产生一个距离,没有说我要去做佛,没有这样的心,没有这样勇猛大丈夫的心,那么我讲金刚经你也听不懂,告诉你这个东西很麻烦的。

为什么说女众越谦虚越是受害?如何增强一个当下承当的心?如何得到诸佛菩萨加持的体?

现在末法时代的众生就是扭扭捏捏的,不能承当。特别是女众喜欢谦虚,女众越谦虚越受害,在成佛方面是不能谦虚的。我要发菩提心,我一定要成佛,这种志可能男众会很容易发出来,但是女众就很难发得出来。动不动就讲这样的话,我很谦虚我是业障凡夫啊,虽然女众学佛的很多,但是女众的障碍也是很多,老是谦虚。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女众在男众面前都是现谦虚相,谦虚习惯了以后照葫芦画瓢,好像你谦虚很不错,其实太谦虚了(谦虚到失去勇猛承当当下承当的体)就会害你的,一个人谦虚过分了就变成假的了。所以人不要太谦虚了,就是说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我要做佛,不但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一定要去做佛;我看到释迦牟尼佛的相,我就是要跟佛一样。特别是我们出家人,常常示现佛相,我就是代表了佛陀到这个世界来,佛陀叫我出家,我就是要代表佛,我一定要无住,自己内心里就有一种加持力,克制自己,加持自己,如果你自己没有这种勇猛心,你就会放逸,社会上有种人,我做坏事我告诉你没有关系的,有人做坏事还不敢告诉别人呢,我做坏事我敢告诉别人,他认为自己敢告诉别人很了不起,这种人非常愚蠢的;起码人家不敢告诉别人还有羞丑之心,能够有遮止之心也很了不起,毕竟晓得这个事情是很丑陋之事,敢于遮止,也很了不起啊。

我心和此世界,我念与微尘、微尘众与此世界的关系,何谓以心会于此世界?佛魔如何本是一念?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如来方便于众生;如来是化佛,就像那个鼓一样,本来无声,你敲一下他响一下,这个音是由众生敲出来的。所以佛陀来这个世间,并不是他要来,是众生有敲必有应,是众生心里所感召来的,你今天能遇到佛法,都是你自己的感召,如是因就有如是果,你是善因就是善果,恶因就是恶果。你是佛因就是佛果,佛因佛果是由你心来感召。佛法他根本就无来无去,所以佛菩萨在不在你心里面就看你敲不敲,如果你不敲音声就不响,如果你敲了音声就大,所以我们要做那个响鼓,不要做那个闷鼓。应该强烈的感受到佛陀就是我们的心中,你有心他就有应,你没有心他就应不到你心里面去,所以观经里面讲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佛心。如果你认为是佛,你念阿弥陀佛你感应了。如果你心力越大,佛的感召心就出来了,如果你听了以后就算了,佛菩萨只是在你面前逛了一下,就是错过了这个宝藏。所以我们遇到佛法不但要听一下,还要去敲一下,敲重一点,这个声音会大一点,感应出来的一定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是无所谓,听到以后不去敲,不去动他,这个鼓还是个死鼓,不会响的。阿弥陀佛无尽庄严,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他的寿命是代表一切众生的心,十方所有的众生连在一起就是一个生命,生命叫无量寿,哪个众生又不叫无量寿呢?无量光遍法界,大家都在这个阿弥陀佛光里边,一光现无量光,一个众生就有一道光,一个众生就有一个光的显现把我们应出来了,我们感受到大家都在一个光里面,光是无量光,寿是无量寿,要感受到一切众生在无量光里面,一切众生在无量寿里面,见每个众生都是无量光,见每个众生都是无量寿;无量光海,无量寿海,众生在无量寿就没有众生可得了,没有世界可得了,众生叫什么呢?微尘;我们的念头叫做微尘;光叫世界,是世界是微尘,说世界非世界,说微尘非微尘。微尘者心也,世界者相也;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常福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常福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常福法师讲阿弥陀经     

常福法师讲观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本源法师讲金刚经    

昌乐法师讲金刚经    

超然法师讲金刚经    

彻悟禅师讲金刚经    

传喜法师讲金刚经    

传琰法师讲金刚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金刚经    

慈法法师讲金刚经    

达真堪布讲金刚经    

大愿法师讲金刚经    

涤华禅师讲金刚经    

法清法师讲金刚经    

法悟法师讲金刚经    

佛光法师讲金刚经    

嘎玛仁波切讲金刚经    

光明禅师讲金刚经    

HT法师讲金刚经    

宏圆法师讲金刚经    

慧净法师讲金刚经    

慧律法师讲金刚经    

济群法师讲金刚经    

戒法法师讲金刚经    

界文法师讲金刚经    

净慧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久晃法师讲金刚经    

理证法师讲金刚经    

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    

妙华法师讲金刚经    

明奘法师讲金刚经    

蕅益大师讲金刚经    

普献法师讲金刚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仁禅法师讲金刚经    

仁达法师讲金刚经    

仁清法师讲金刚经    

圣凯法师讲金刚经    

圣严法师讲金刚经    

圣一法师讲金刚经    

圣赞法师讲金刚经    

索达吉堪布讲金刚经    

倓虚法师讲金刚经    

通觉法师讲金刚经    

惟贤法师讲金刚经    

贤宗法师讲金刚经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讲金刚经    

星云法师讲金刚经    

虚云老和尚讲金刚经    

宣化上人讲金刚经    

印光大师讲金刚经    

印泉法师讲金刚经    

月悟法师讲金刚经    

月溪法师讲金刚经    

昭慧法师讲金刚经    

智能上师讲金刚经    

智泉法师讲金刚经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讲金刚经    

宗性法师讲金刚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