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师:上乘根性人如何观修法报化三身——再读《坛经》有感--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超然法师所有开示-> 超然法师开示坛经



 超然法师:上乘根性人如何观修法报化三身——再读《坛经》有感


 下载DOC文档  



上乘根性人如何观修法报化三身

——再读《坛经》有感

禅宗一法,自从达摩祖师西来,直指佛心,当下就是众生心,更无其它。《血脉论》说得很清楚:

“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自性真实,非因非果……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佛是西国语,此土云觉性。觉者灵觉,应机接物,扬眉瞬目,运手动足,皆是自己灵觉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又云:见本性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但见本性,一字不识亦得。见性即是佛,圣体本来清净,无有杂秽。”

像这样的法门,堪称最真实的法门,所谓实相之法,了义之法。不是每一个学佛者,都可以接受得了的,而是专门为上乘根性的人所讲说。所以,六祖大师在《坛经》当中明确开示:

“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

什么是上根人?或者说,上乘根性的人呢?

——发愿作佛的人。

深信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自己更不例外,自己心中本来就具有佛性,不需要向外追求。因此,发广大愿,愿意成佛,愿意成就本来佛,愿意广度众生,同成佛果。

——像这样的人,就是上根人,如同卢惠能一样。

——也叫做“佛乘人”。不论他(她)的习气如何,烦恼如何,只要有这样的真切信愿,就已经在成佛的大道上面了。

时隔一年左右,再读《六祖法宝坛经》,受益良多。佛经祖论就是这样地不可思议,只要自己的心能够安静下来,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和启迪,哪怕第一千遍,乃至于第一万遍也是如此。

怪不得,马祖大师悟道以后,主持道场的时候,平时不让弟子们看经,而他自己,却每每捧着《妙法莲华经》,读得哈哈大笑了。

我念经,是典型的蜗牛爬,一部《坛经》需要七个上午,才可以念得完一遍。而且,只要心里有事情,有牵挂,有问题要处理的时候,就不念经,就去把事情办好。完了以后,再安心念经。因为,多年以来的实践告诉我,只要有一点儿牵挂,念经效果就非常差,注意力不集中,法不入心哪!

如今念经,经文当中的每一个字,我都不肯让它轻易地滑过去,不敢说字字明达其意,总要大体了解才行啊。念经不解意,岂不就像《坛经》里的法达法师一样,不明意趣与宗旨,被六祖所呵斥吗!

这次读念《坛经》,对于禅宗见性成佛之法,又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常听某些人说,禅宗见性成佛,只是成就了法身,而没有成就报身和化身。密宗就不同了,是在一生当中,成就法报化三身,所以,更加殊胜。

——这种说法极为常见,实则是不懂禅宗之人的信口胡言。

在《坛经》忏悔品第六当中,六祖大师先为大家传授了“自性五分法身香”,把通常的“五分法身香”,落实到了自心的实修当中,非常具体与明白,可操作性也很强。

每每听到有人说,汉传佛教当中,缺少具体的修法。可是在我看来,每一部大乘经典里面,到处都是实修的方法,到处都是“口诀”和“窍诀”,可操作性也是不错的。也许是我太迷信汉传佛教,太迷信佛经了吧!要么,就是有些人过于浅薄,太目空一切,眼高手低了。

——一个粗心而着相的人,想要读懂大乘经典,的确也是太为难他啦!还是多要求自己,少关注别人吧。

犹如天台宗东土初祖,北齐慧文禅师,在读《大智度论》之时,悟入“一心三智”,发明“一心三观”的修法一样,历代汉传佛教的高僧大德们,往往从佛经祖论当中深获其益。所以,汉传佛教的传统是“法传人”,虽然也有“人传人”,但是,却往往可遇而不可求。

——为什么呢?

——因为,罕有可传之人哪!

汉传佛教的大德们出世,似乎更像是西游记里的孙猴子一样,是从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这是一个比喻,是说汉传佛教的高僧大德们,往往没有师承,尤其是在唐朝以后。以明末四大高僧为例,莲池大师、憨山大师、紫柏大师和蕅益大师,几乎都没有师承,个个都是无师自悟。当然,这几位大师个个都精通教典,都是“依法为师”的典范。

至于近代的虚云老和尚,也是如此,是自修、自悟、自证的典范,虽然也曾参学过不少高僧大德,得到过不少指点,但是,却根本就没有明确的传法师承。有人说,也许是有的,只是虚云老和尚没有说出来而已——这是不可以的!如果有,而不表明,就是轻师慢法,说是欺师灭祖也不算过分哪!虚老哪里会做这样的事情呢!

结合自己的修行经验,虚云老和尚特别提倡咱们末法时代的修行人,与其到处参访善知识,不如老老实实地,依止一部《楞严经》,类似的话,老和尚说过不止一遍,《年谱》里面可以查到。

这也并不是虚云老和尚的独创,实际上,早在唐代,马祖大师那个时期以后,逐渐就有了“抱本参禅”之说,抱着什么本呢?

——《楞严经》或者《法华经》,这两大经本。

虽然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乃至于,独标“教外别传”一法,而实际上,禅宗从来就不曾否定或者离开过教典。

从达摩祖师以《楞伽经》三卷,帮助弟子印证心地,到了后来,五祖宏忍大师以及六祖惠能大师,改用《金刚经》印心,所谓:

“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也正因为如此,我自己向来格外重视经典的读念和闻思修,除此以外,在汉传佛教当中,我实在找不出更好的修学方法了。

在《坛经》忏悔品第六里面,六祖大师先为大家传授了“自性五分法身香”,明确告诉并引导大家,从自心里面来观察法身。而后授予“无相忏悔”,实际上是在告诉大家,与其忏悔罪业,不如忏悔种种虚妄心念;与其向外攀缘,去外面找众生来度,不如老老实实地,广度心内众生——也就是那些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等等不良心念。

六祖还为大家传授了“无相三皈依戒”,将佛法僧三宝,归结为内心的“觉”、“正”、“净”无相三宝。彻底粉碎了弟子们的向外攀缘之心以后,便直指人心,讲说了“一体三身自性佛”的妙法,让大家念念回光,自悟自性三身佛陀。

其中,就有着简明、易学、易用的一个修法仪轨,让我们大家不离色身而皈依三身佛陀。如大师所说:

“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如果我们把这段经文,依据大师后文的解释,补充并整理成为白话,就会更加清楚:

“请大家一起跟随我,时常这样祈愿:

一、但愿我能够不离开自己的色身,就在色身当中,归依清净法身佛;

二、但愿我能够不离开自己的色身,就在色身当中,归依圆满报身佛;

三、但愿我能够不离开自己的色身,就在色身当中,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很明显,这就是一个简要而精辟的,即生成就三身佛的禅宗修法仪轨。

——也是一个精妙的发愿文,意思是,让我今生,不舍弃色身,就能够圆满成就法、报、化三身佛。

归依,并不仅仅是归依,也是一种真实的成就,就是“回归本来”的意思。

——这并非我个人的臆测,六祖大师说得很清楚: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

法、报、化三身佛,就在我们的色身当中,在心性当中。只要能够如实明了心性,三身如来,自然成就。而且,并不需要破坏色身,也不需要离开色身。

——因为,心性与色身,从究竟实相来说,并不是两个东西,它们密不可分。犹如虚云老和尚得道之时,已经亲证“山河大地是如来”一样,证道者的妙觉当中,一切法,一切事物,无不是佛,无不是心,更何况自己的色身呢!

那么,作为已经听闻如此妙法的,上乘根性的人来说,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和明了那个不离色身的,自性本有的三身如来呢?

一、如何观察明了清净法身佛

六祖大师说道:“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

什么叫做“清净法身佛”呢?这世上的一切人哪,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一切万法,一切万事万物,都是从大家的自性当中生起的。

——言外之意,这个所谓的自性,就是清净法身佛。

自性也就是心性,就是佛性,就是觉性,就是法性(一切万法之性,也是一切万物之性),经云:“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

——明白这个道理很重要,但是,仅仅明白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是修行人,还要将道理,运用到修行实践当中去,必须要不加思索地观察到这个“性”才可以。

——那时,就叫做“见性成佛”,见“清净法身佛”。

如何才能够观察明了“清净法身佛”呢?它到底在哪里呢?

——它就在您问这个问题时,那个起心动念之处。

——它就在您内心的明了,与外境显现的交界处。

——请反复不断地,如实观察,功到自然明。

您的念头未动之际,那个本来的明明了了。所谓:“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除它之外,别无佛性可见。

在《直指觉性赤见自解》当中,莲花生大师把它直指为:“实际就是当下的那一点灵知而已”。

——在此,无上密乘大圆满与禅宗同一鼻孔出气,无二无别。

——恰恰彰显了,它们都是如来正法,不懂的人,千万不要擅自诽谤,以免自招恶果。

就算不曾得到禅宗祖师的指点,也有人能够见性成佛,最典型的,当属南北朝时期,与傅大士和达摩祖师同时代的宝志禅师。

宝志禅师生平事迹比较简略,他是一个孤儿,出家后跟随一些禅师(不是禅宗的禅师,而是禅定法门的禅师)们学习禅观,并进行了多年的实修,最终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奇妙的是,他的证悟与开示,虽不源自于禅宗,却和禅宗异曲同工,简直浑然天成。

以至于,后世禅师们的很多稀奇做略,都可以在宝志禅师这里找到原型,就连那位无人不知的济公活佛——他的很多事迹,也原本出自于宝志禅师。

那么,宝志禅师是怎样帮助我们观察明了“清净法身佛”的呢?

禅师在其著名的《十二时颂》末尾,最后一段关于“丑时”的开示是:

——“鸡鸣丑,一颗圆光明已久,内外接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不见头,又无手,世界坏时渠(它)不朽。未了之人听一言,只这如今谁动口!”

颂也好,偈也好,开示也好,经文也好,都是需要反复读念的。就在您读念宝志禅师这段颂文的时候,如果您还没有明白法身佛在哪里的话,那么,请您仔细念这最后一句话:

——就在此时,到底是“谁”在动口说话呢?

这个地方需要反复地“参”,反复地“找”,只要功夫用下去,早晚会有云开雾散,阳光初露之时。

这实际上就是参话头,而且参的是“谁”,宝志禅师可谓是开了中国佛教参话头之先河也。

如果有人自己回答,说,谁动口?就是我呀!

——那么,请您再仔细观察,到底是您的身体在动口,还是您的心在动口呢?

——如果是您的身体在动口,刚刚死去的时候,身体还没有腐烂,为什么不会动口了呢?在深度睡眠当中,为什么也不会动口了呢?

——如果是您的心在动口,心到底在哪里呢?哪个才是自己的心呢?

——到这里,“参”就演化成为了“观心”,实际上,它们本来就是一样的,是完全相通的法门。在佛经里面,佛陀到处都在赞叹观心法门的殊胜,不胜枚举。

——那么,心,或者说心性,到底在哪里呢?

——倓虚大师说得好:“鱼鳖兴波寻静水,蛟龙乘雾觅晴天”。

——用这样的思维念头,它就是心中的波澜,用它去寻找没有波澜的本来心性,怎么可能找得到呢!

——有智慧的人,到了这里,就自然会放下思维念头,在心念平息之际,稍微地往回一看——不要太刻意,轻轻地一看——自然就会明白了。

——您就这样训练自己,反复地放下杂念,反复地轻轻地往回观察,功夫到了,心念真地平息了,就那么轻轻一看,蓦然回首

——本来心性,从平日的胡思乱想当中,从以往的概念执着当中,忽地一下子——赤裸裸地“站”了出来,虽然没有任何形相,但是,它太清楚了,你丝毫也不会再怀疑它的来历。

——不会再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真实了。虽然,它没有形相,但是,就如同一家人无意中在大街上碰面了一样,怎么可能不认识呢!

——它就是清净法身佛,不会动摇,不会生死,不会失去本然的明了,它自觉、自明、自空、自圆满,包容一切,而又丝毫也不会被一切所影响。因为,它就是一切万事万物的妙体妙性。

必须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一次性地,观察地如此全面与透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第一次当下现量地观察成功,只是局部地明了,通常,是只明了它的“空面”,或者只明了它的“明面”,甚至连一部分的明了都很含糊,还没有来得及深入明了,就被重新涌起的妄想杂念覆盖了。

——这种情形,不是彻底的开悟,只是小悟,能够增长智慧与受用,却不能够从根本上断惑。必须继续用功,也可以学习一下经论,接受佛菩萨智慧的教导,然后,再继续用功观察。

——只要坚持不懈,小悟终将变成大悟,大悟终将成就圣果,圣果终将圆满无上菩提。

——或许不是一生可以全部成就的,但是,成佛的大道,已然展现;福德与智慧,自然会不断增长。

二、如何观察明了圆满报身佛

六祖大师说道:“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

所谓实性,就是前文所观察明了的清净法身佛,就是我们的心性,它没有生死变动,超越因缘,从这个角度把它叫做实性。

明了了清净法身佛以后,渐渐地,能够随时随地做到不失去这种明了,严格说来,这个明了是不可能失去的,但是,如果妄想分别的念头一起来,就会把这个本来的明了掩藏起来,让它无法显现,这就是所谓的失去。

——如同乌云来了以后,就会掩藏起太阳一样。我们会说,哎呀,太阳消失了。

——因此,只有“不染善恶”,也就是不陷入是非、你我、好坏等等分别当中,不被名词概念所迷惑,也不被境界所迷惑,才可以做到不失去心性本来的明了。

——显然,这并不容易。

除了极个别的顿悟顿证根器之外,大多数人在明见佛性以后,还需要长期的实修,逐渐消融自己的分别习气。最终,将会证悟自性本具的圆满报身佛。

——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它也并不遥远,它就是我们每个人妄念平息之际的,那一点儿没有污染的光明。

——千万不要理解为像阳光一样的光明,那还属于境界,属于“相”,真正的报身光明是无相的。只是,它可以随着众生的心念,显现出有相的光明而已。

——而“显现”,其实已经属于化身佛了。

三、如何观察明了千百亿化身佛

六祖大师说道:“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

本具的法身已然明了,这个明了不失,就叫做“念念自性自见”,这就是报身佛。

在这里,报身佛的特质是:念念都是回光返照的,不曾染污境界,而光明常在,它没有生和灭。这里的念念,不是指生灭不停的念头,而是指本觉自然的明了之念。

——这是胜义的报身佛,在《金光明最胜王经》当中,把它叫做“自受用身”,直接划入法身的范畴,而不再设立报身的名字。在法相宗当中,则把它叫做“自受用心”,属于报身之一。它与我们所理解的,那些常见的净土当中的报身佛之间,具有微妙的关系。

比如阿弥陀佛,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报身佛,具有无量不可思议的光明相好,现在正在说法,广度无边有情。

——但是,阿弥陀佛虽然叫做“无量寿”和“无量光”,它却终究有一天,会进入涅槃,会灭度。而后,观世音菩萨在极乐世界示现成佛,世界转名“安乐世界”,与极乐世界同样地美妙庄严,不可思议。

犹如《圆觉经》所说:“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

——不仅仅是极乐世界与阿弥陀佛,十方无量的佛土都是如此,都是有生灭的,好像我们眼睛生病了,所看到的虚空里面的狂花一样,随着佛陀的愿力以及种种因缘,而起灭不定,终究不是实有。

——有智慧的人,到了这里,就会明白,六祖大师所说的“念念自性自见”的报身佛,才是究竟的圆满报身佛,它就是法身佛的根本属性之一,超越了生死变动。

在天台宗以及相关的经典当中,把报身佛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受用报身”,即自受内证法乐之身,是没有生灭变动的,与法身同在;另一种是“他受用报身”,是在净土当中,为菩萨们示现的殊胜果报身,是有生灭的,由佛陀的广大愿力所成就。这两种报身佛互为表里,不一不异。

——显然,六祖大师所说的报身佛,是指自受用报身,而阿弥陀佛,则属于他受用报身。此二者不一不异,互为表里。因此,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和无量光,是指自受用报身的功德;而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相好,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利益众生的种种事业,以及将来的灭度,等等,则是指他受用报身的功德。

对于我们大家来说,自受用报身,是我们自性本来具有的,我们可以观察明了它,可以觉悟它,如六祖大师所说,需要在明了心性(清净法身佛)的基础上,“念念自性自见”。

——而我们大家的他受用报身呢?

——目前我们还不具备。这需要我们发起广大的菩萨愿,实践自度度他的广大菩萨行,以此为因缘,将来,我们都会成就犹如阿弥陀佛一般的,殊胜庄严的报身佛,利益无边有情。

——或者,如果我们发起犹如本师释迦牟尼佛一般的,在污秽国土成佛度众生的大愿,那么,将来,我们就会和世尊一样,在三千大千世界里面,示现千百亿应身佛,以八相成道,广度恶世众生。

同时,我们也将会成就,犹如卢舍那佛一般光明遍照的圆满报身佛,示现于色究竟天,受用无边法性妙乐。

报身卢舍那佛与千百亿应身释迦佛不一不异,它们之间的关系像什么呢?就好像无云夜空当中的中秋明月,与千百条江河里面的月影之间的关系一样。“千江有水千江月,千江水月各不同”,既不同,也不异。报身是根本,应身是应现,应众生种种因缘而显现。另外,应身佛,也可以叫做化身佛,两者合称为“应化身佛”。

明白了报身佛的含义,以此为基础,才可以观察明了千百亿化身佛。

如六祖大师所说:“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

——当我们明见了心性,也就觉悟了清净法身佛;做到了“念念自性自见”,不失去本来的明了,就觉悟了圆满报身佛;在本来明了的基础上,我们一旦起心动念,自然都是不染污境界的清净念,自然都是妙用,自然都与善法相应,自然会发起自他两利的种种慈悲善行——这就是千百亿化身佛。

达摩祖师《悟性论》当中,也有着相似的开示:“众生常做善时,即化身;现修智慧时,即报身;现觉无为,即法身。”

——“现觉无为”,就是当下觉悟无为的心性,也就是觉悟清净法身佛;“现修智慧”,就是当下觉悟心性的光明,智慧就是光明,所以是觉悟圆满报身佛;“常做善”,就是从智慧光明中发起妙用,利益一切有情,其中必然以“善念”为枢纽,这就是示现千百亿化身佛。

——传佛心印的禅宗一脉,依如是法而觉悟三身如来,观察明了就是觉悟,就是成就,而不需要另外去修成个什么东西。三身佛,只是一心中本来具有的属性而已,一切众生都不缺少。

——并非只有禅宗如此,无上密乘大圆满当中,也有着近乎相同的开示。

莲花生大师在《直指觉性赤见自解》(此论由刘立千先生翻译,由布楚活佛倡印,是一部允许公开学习的著作。莲花生大师曾经发愿,使未来有缘者能遭遇此法)里,关于三身如来,明确地说道:“在一觉性之中,三身无别而完具。因它什么也不生,是空性法身;它的空性本光明亮,是报身;因它能无碍显现一切,是化身。三身是圆具于一心中之体性。”

——对于法身的描述,达摩祖师称之为“现觉无为即法身”,而莲花生大师称之为“什么也不生,是空性法身”,意思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什么也不生就是无为,无为也就是空性,只是表述不同而已。

——对于报身的描述,达摩祖师称之为“现修智慧”,而莲花生大师称之为“它的空性本光明亮”,意思仍然完全一致。因为,无为法身当中,本来具有无相光明,它也就是明了的智慧,光明与智慧,无二无别。

——对于化身的描述,达摩祖师称之为“众生常做善时,即化身”,而莲花生大师称之为“因它能无碍显现一切,是化身”,两者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的,其本质仍然一致。它们的相通之处,就是六祖大师所描述的“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

实际上,众生从报身思量,也就是生起念头,才会发起种种善行;同样,众生从报身一旦生起念头,就会没有障碍地显现出一切境界。在这里,善行与一切境界,都因为思量念头而显现,都源自于法身和报身。

如果完全没有念头,一切境界就不会显现,一切善行也不会发起——对此有疑问的人,请仔细学习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自然会明白。

综上所述,上乘根性的修行人,依止传佛心印的禅宗一法,即生就可以觉悟并成就三身如来。所谓法报化三身,就在我们的心性之中,与我们的色身不即不离,不一不异。

如何依止并修学禅宗一法呢?

六祖大师说得清楚:“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

——这是六祖大师给我们大家的授记,所谓“得吾法者”,不应当仅仅理解为:得到禅宗传承的人,因为,六祖大师之法,尽在一部《坛经》,它也就是达摩祖师所授记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那个“果”。当然,《坛经》是这个“果”里的法,而依照《坛经》修行获得成就的人,就是这个“果”里的人。人法两全,才是禅门妙果啊!

——如果我们能够受持《坛经》,完全可以叫做“得吾法者”,我们就是得到六祖大师正法指引的受益者。

——如果我们能够常发大愿,受持这千古难得的禅门一法,只要终身不退,依照六祖大师的授记,一定会悟入圣位,何愁道果不成呢!

——但愿大家都能够依六祖大师之教奉行,都能够入圣位,成为禅门妙果中人。

如此,方才不虚此生也。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超然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超然法师讲大乘起信论     

超然法师讲当来变经     

超然法师讲法灭尽经     

超然法师讲金刚经     

超然法师讲四十二章经     

超然法师讲心经     

超然法师讲血脉论     

超然法师讲药师经     

超然法师讲遗教经     

超然法师讲圆觉经     


其它法师讲《坛经》

德光法师讲坛经    

慧律法师讲坛经    

慧门禅师讲坛经    

慧普法师讲坛经    

净慧法师讲坛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坛经    

妙华法师讲坛经    

清净法师讲坛经    

清远法师讲坛经    

圣严法师讲坛经    

惟因法师讲坛经    

星云法师讲坛经    

宣化上人讲坛经    

演培法师讲坛经    

怡僧法师讲坛经    

月悟法师讲坛经    

月溪法师讲坛经    

智能上师讲坛经    

忠明法师讲坛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