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净法师:证净法师佛七开示(一)--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证净法师所有开示



 正净法师:证净法师佛七开示(一)


 下载DOC文档  



证净法师佛七开示(一)

各位同修,各位莲友:阿弥陀佛!今天是佛七的第一天。首先,我强调一下打佛七的规矩。第一,参加打佛七的同修要听从监香师的安排和指挥;第二,不要讲话,要止语;第三,要心存恭敬,不要穿皮鞋、高跟鞋、短裤、短衫;第四,要放下万缘,一心持戒念佛。打佛七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打佛七的目的,就是去掉无始以来的习气、烦恼,开发自性本有的智慧德能。佛证得了什么?佛就是证得了圆满的智慧。如何开发智慧,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我们众生为什么不能显发如来智慧德相呢?只因为我们有妄想执着,迷惑颠倒。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俱足如来智慧德相,只因颠倒执着而不能证得。”佛陀用这简短的几句话,就把宇宙人生的真实道理讲了出来。佛在《圆觉经》、《华严经》、《楞严经》上都讲了大地众生有如来智慧德相,本来平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因颠倒,以假当真,才是凡夫。

智慧即般若,般若是梵语,译成华语为智慧。佛陀出世说法四十九年;二十二年谈般若。可见般若的重要性。般若是一切经教的总纲领。我们怎样开发自己的本来智慧,这是非常重要的;修道不明开发智慧,不能成佛。

人的一念心,有三种智慧开发。第一,文字般若;第二,观照般若;第三,实相般若。我们修行离不开这三种般若。观照久久纯熟才能达到实相般若。文字般若指佛说的经教,即三藏十二部经典和祖师大德所做的论典。由文字来启发我们的信念,启发我们对佛陀的教义及见地上的理路通达,对宇宙人生的真理有所了解,这就叫入佛知见。从文字上理解佛法,才能明了佛的见解,才能启用观照。通过文字这个工具明白佛和祖师大德所讲的理路和修持方法,文字般若把我们无始以来不明道理的愚痴见地加以修正。没有文字般若,我们世间法就不明白什么是入佛知见。按《般若经》讲,《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华,一切般若的精髓。《心经》是般若,般若就是智慧,般若是一切法门的总陀罗尼门。《心经》开首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几句经文把《般若经》的精华全部摄进去,般若何处生,佛说“空生大觉”。

什么是观自在菩萨,怎样才能观自在呢?有两种解法。一种是显义,一种是密义。很多法师讲,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这是显义。观世音菩萨在因地修的是耳根圆通,能观十方世界的音声,救苦救难。观什么?就是闻法入理观照,观世间的一切都是假相,各种相都不能永恒存在,本是空的。密义呢?是观自己,观真我,这是修行的最高方法。谁能如法观照,谁就是观自在菩萨。确切地说,就是观法身常在,观世间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世界的一切山河大地,万事万物和我们的假合之身都称诸法,都是有为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法无我,缘起性空。“若见诸相非相,既见如来。”也就是秘密谛。

比方这尊释迦牟尼佛铜像,供在这里,是一尊佛像。如果你把他放在炉里化了,就是一个铜块,而不是佛像。你把它打成耳环,或者其它形状的首饰、香炉等,它的相就在变化。如果再经过几千年、几万年后,这块铜也没有了。,这就是缘起性空。再比方我们这些打佛七的人,再过五十年还有没有这个身了,上哪去了?你们观一下,观后你们看还有没有我,如果没有我了,那就说明一切诸法本来空寂,它的缘起本来性空。诸法本无自性,缘起法本来无自性,都是因缘生,因缘灭。就象《金刚经》上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当下生,当下灭。比方你今年五十一岁了,过了年就是五十二岁,再回过头来找五十一岁就找不到了。一天过去了,再回头找今天就没有了。时间刹那地过去,生命一分一秒地流逝,我们不要死死地执着这个我,把我去掉了,当下就自在啊!所以,我们要放下万缘,一心修道。生带不来,死带不走,都不要去执着它。不要绞尽脑汁拼命去赚钱,要随缘了旧业,不再造新殃。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就是要在甚深的禅定功夫上去观照。如果没有甚深的禅定功夫,就不能开发智慧。我们从文字般若知道了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无我时应起观照,寂静涅槃,用深深的禅定才能开发智慧。“行”,就是做。做就是起观照。时时观照无我,时时回归自性,这就是行。有“行深般若波罗密”才能达到彼岸。彼岸就是佛。我们众生迷,佛是觉。我们是从迷岸要达觉岸。“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多”,比喻智慧无量。有无量的智慧,那自然能把业障、习气、烦恼断掉,进而断掉惑业。断掉惑业身心自然能够自在,所以才照见五蕴皆空。

你坐在那里为什么不自在?坐得腰酸腿疼的?因为我们还有身体这个身,有色相就有烦恼。所以,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谓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个大患就是过去生中的业报之身。有身有色,我们眼观色就产生分别。比如,对美妙的音乐就爱听,不如意的就想舍,舍不掉就起烦恼。烦恼一起就成业障、罪障、报障。我们这个身是报障。报障是从哪里来的?因为有因果造作而受报;这个报从哪里来的?因为有业障、报障、罪障三障。我们不是常念愿消三障诸烦恼吗?怎么消,要靠智慧。没有智慧之光,烦恼消不了。

智慧哪里来?要观照。观照什么?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这是佛说的三法印。三法印是小乘法,小乘法是大乘的基础。能如是观,我们的心就是清净心。寂静涅槃了,就达到了无上妙境。当你观到无我时,就破了我执。我执一破,不执着于法,法执也就破了。我执法执一破掉,当下就大自在了。当你观到身体是假的时候,再找你的心在哪儿,当你念佛的时候,再观照一下谁在念佛,能不能找到?(大众答:找不到)找不到就是空寂。如果找不到了,空了,对外面明明了了,这个心也明明了了,这就是念佛与自性佛相应。一句佛号和观照是同时的。不是念佛时放下佛号再去观照。观和念是一不是二,不能错解,观照无我就是般若智慧。启用般若智慧,斩断无明烦恼惑业。当烦恼惑业现前时,立刻观照无我。“心地无念自性定,心地无我自性慧”。所以,我们要保持心地少念无念,要加强定力。如果没有禅定就没有智慧。只有勇猛精进地念佛,久久纯熟,达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观而无观,无观而观。最终契入实相般若,才能达到大智慧到彼岸。        

当我们坐在那里起观照把身体观掉,身体没有了,大地山河没有了,我念阿弥陀佛名号,能听到佛号的是谁?本来把自我都观空了,听的那个就是佛。什么都空了,但是佛不空。不空,我们回过头来去找这一念的念它是从哪儿出来的?找不到出来的位置,所以是不空而空。找我找不到,找不到能找的念又是谁呢?还是找不到,那叫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这就是我们自性本体的妙用,这种不空就是妙用。所以,祖师大德说,“净土法门是无上的妙禅,无上的密咒”,在这里就能显现出来。

假设你修禅宗,你不明白自己的本心,什么是心?什么是性?什么是真空?什么是顽空?什么是无寂空?什么是偏空?如果没有禅师指导,容易走错路。现在有人修道,修的是邪定,他还以为是空。顽空的空就象木头,石头一样在那里一念不生:无寂空一念不想,虽然不想,但心里暗昧,不明明了了。偏空就是偏在一边,没有妙有。我们修的是空中要有妙有。我们当下把身体和心都空掉,然后从空中起一句佛号阿弥陀佛。这句阿弥陀佛就是空中生出的妙有。你也不要去找真空、顽空、偏空、净土法门它是直取如来果地,直取妙有。虽然,你从理上没有明白,但事有挟理之功。当你念佛念到一定的时候,身心都会没有了,这时你才明白佛法是空的。

我们要入佛知见、证佛之果。什么是入佛知见?就是要明白佛的见地。佛出世间的一大因缘就是教化众生入佛知见。所以,佛说法四十九年,说了三藏十二部经典。左说右说,上说下说,横说竖说,就是叫众生入佛知见,然后才能依佛的知见去启用去行去证。

信解行证,首先是信。信什么?我们修学佛法,一定要信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留下的经典都是真实的。正如《金刚经》上所言:“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是千真万确的,怀疑就是谤佛。“信是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在《华严经》”上把十信放在首位,有信才能启用。信后解意,依意修行,因修而证,契入实相般若。二要深信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时,为了接引十方众生往生西方净土成佛,所发的四十八愿真实不虚。阿弥陀佛不辞辛苦修了无量劫,修成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接引十方众生真实不虚,三是深信自己是业力凡夫。因为我们不是圣人,不是菩萨,不靠佛力靠自己,想在今生了生脱死是难上加难,根本没有出离三界的希望。四是深信祖师大德的开示和教诲,足够我们修行路上的指路明灯。对于佛说的经典,有些地方比较深奥。因为我们没有那么高的智慧,往往对经典不能明了,而祖师大德把经典中的修持理路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将他们切身修行过的经验方法表达出来。只要我们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就能成功。“欲知山前路,必问过来人。”他们都是过来人。他们在修行中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做能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走过的路简捷易行。

我们修行要明心,虽然我们信了佛,修行了几年、十几年,但是,真正了解佛法真实意义的人不多。佛是什么?佛就是心;请问各位,我们的心是什么样子?它在哪里?何为心?经云:“心本无相”。我们的本心是永恒不变的。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来无去,超时间,超空间。《楞严经》云:“我们本心是清净本然,湛寂光明,圆融无碍,量周尘沙法界,称为妙明真心。”既知真心本性。所以我们修行念佛时,我们能不能和本心相应,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不能马虎。必须明了本心,明心才能见性,见性才能成佛。祖师大德说:“不明自心修法无益,经恒河沙劫尚不能成佛。”我们这个心灵灵不昧,抓不着,看不见,没有舍,没有得,没有用。如果你有用,那就是心意识。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般若无知,无知无所不知。”不是它什么也不知道,它没有世间心意识的知见,但它无所不知。它是大圆镜,它里面什么都可以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平时不用时什么都不知。有用就应是妙用,如果不是妙用,那就是心意识的作用。我们现在所用的都是,心意识的作用。当你不念而念时,佛号明明朗朗地,这时出来的佛号那叫智,能念的念那叫识。有人说,自己不念而念出来的佛号我不要了,并认为心意识念出来的佛号才是真的念佛。那就错了,你千万不要认为不念的念是假的。当您念到佛号成片以后,明明朗朗地,随着听就可以,不要再起念。

我们打佛七,一定要在理上明了,不要盲修瞎练。象初祖慧远大师,在庐山结莲社,同修一百二十人。首先就是造论。造什么论?就是将修行的方法先传给大众,让大众从理上明了如何修行,从事上明了如何用功。在此基础上才带领大众打佛七,当时就有十八个人证得了念佛三昧。我们要明确修行方法,要按照祖师大德的方法和他们走过的路去做。我们如何在心地上下功夫,这句佛号如何能与自性相应,与佛相应,这是关键。如果我们研究通了再打佛七,就不是盲修瞎练。

我们不明理去念佛,离不开在色相音声上去求法,有求之心就不在道。《金刚经》上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人说,阿弥陀佛呀,你给我消消业障吧!消业障靠自己,你心和佛一念相应就消业障。听了这话你可能会说,师傅你这不是谤佛吗?我这样说并非谤佛,一念和佛不相应就不在道上,就是邪道。你可以用《金刚经》上佛的话去鉴别。佛在《大涅槃经》上讲:“与上根人说下乘法是魔说,与下根人说上乘法是魔说。”要应机逗教,你念的佛号与自本心不相应,那就是外道。因为你没能取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实相,念念不离本心就是中道,就是正道。这是对上根人讲的,对下根人就不相应。若念念与自本心相应,这样念佛,一念的功德过于虚空。

不明理地念佛是暗入,这种修行慢,明理地念佛是明入。如果我们明理,一句佛号念得与本心相应了,这叫称性而念。禅宗叫扣兴而参。密宗叫大圆满,三密合一。不论哪宗修行都离不开心地。如果没有明白心地,那你修行就要慢。为什么?因为你不认取自性本心。禅宗讲的当下认取,一把逮住不撒手,当下你就是佛,干净利索。

当前,我们修净土宗的人,多数不明理路,念佛不得真实受用。烦恼业障现前不修了,或者改法门了,这就是不明理的原因。如果从理体上起修,不但消业障快,而且功夫得力,往生品位必高。一句佛号安住在佛的法身上念,那是不可思议的。一念功德过于虚空,是不可称量的,一念清净光明可以消无量的业障。

净土宗以理一心不乱为宗。一心不乱者,是一切行门之要道,一切法门总归处。华严百千万种三昧门,皆从一心不乱之法界体流出。

《阿弥陀经》是佛无请自说,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赞叹殊胜难信之法。祖师大德讲:“净土法门,上至等觉菩萨,下至业力凡夫都能学。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至利根及至等觉菩萨,下至八十岁老翁也能修,也能成佛。比如:文殊、普贤、马鸣、龙树等大菩萨,次有祖师慧远、二祖善导、以及永明、莲池、印光大师、咸归净土。我等末法业力凡夫,若不皈依净土一乘了义成佛之法门,真是可怜啊!哀哉,哀哉;

《大集经》云:“末法亿人亿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一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无病不疗。一句阿弥陀佛,是破五阴魔的猛将。一句佛号,至圆至顿。一句佛号,是方便之方便,直捷之直捷,究竟之究竟,了义之了义。有缘者请着眼。

修行念佛法门有事持、理持两种。事持是权教,理持是实教,开权显实。

事持者,也不管明不明心,什么也不懂,就是专心念佛。一句佛号死死咬住,象推重车上山,步步着力,象抓住救命绳一样不可放松。口念耳听,久久纯熟,念至成片时就有点法喜充满。再用心念心听,久久用功,心佛相应,法喜充满。佛号象泉水一样流出,心光开发,少有妄想。有时有入定状态,时间不长,十多分钟,或半小时左右。念念之间,佛号突然停,一片空白。几分钟时间佛号又起,功夫至此还不到家,还要坚持用功,不能松劲。接近念佛三昧,继续用功,日夜念佛,时节因缘到来,突然证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界境。能所双亡,根尘脱落,证到一心不乱,临终上品往生。事持者就是一心专念,信愿坚定,往生决定有份,不能怀疑,否则不能往生。

理持者,首先要入佛知见。应从文字般若入手去明理,参访善知识,依善知识而修持。我们念佛要万缘放下,要与本心相应。念念要开智慧,断烦恼,把我们的身心世界融化到大虚空里边去,当体即空。当我们的心与虚空相应,心如虚空,你这个心与虚空平等,那就是念的法身佛。念法身佛是最高的境界。起用大虚空中的无量光来洗刷我们无始劫的尘垢、烦恼、业障和无明。你看那效果是何等的殊胜!要明白这个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下功夫契入念法身佛,即实相念佛。

何谓实相?观身无我,这句阿弥陀佛圣号从虚空中念出来,阿弥陀佛就不是四个字,而是实相。你看这句阿弥陀佛展开了就如同虚空那么大,不就是实相吗?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光就是我,我就是无量光,当下就具足。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我们心中。心包太虚,量周尘刹,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我们念佛要把自性弥陀念出来。什么是自性弥陀呢?就是要在当下,把我们的心,安住在虚空法界无量光中。安住了,你说阿弥陀佛在哪儿?你在哪儿?你心与阿弥陀佛相应了,就成了我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我与佛,法身无二无别。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圆融无碍。

对于念佛没有成片的人,可以对这句佛号要念念回光返照。你念上三句两句可以当下回光,回光一次,与自性本体相应一次,你就消了一次业。时时回光,时时消业,这是初级念佛方法。

对于念佛成片的人,你可以将心安住在虚空当中,能安多久就安多久。从虚空中专注听这句佛号,这就是理上念佛。达到理一心不乱,当体即空,没有我,没有我能念,没有我所念。佛就是我,我就是佛,当下起用。

当念佛时,这句佛号怎样念?我主张用慢念的方法,以两个字为—句。有些人没有用慢念的方法打过佛七,可能不得力。念佛时如果念得快,这个心往往没有跟这个念头相应。因为快的缘故,就像世间法,囫囵吞枣没有尝到滋味。这边念佛那边打妄想,妄想就是心意识,这样就是口念心不念。莲池大师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如果用快念的方法,念的时候必须心归一处,不使外弛,念念专注,不能散乱。这样念也能成功,但是成就慢一些。

要是理上念佛,慢念最得力;当念佛时,你必须把自性本体和心相应,你的心全部投入到大虚空中去。没有我在走,也没有我在念。虽然没有念,没有我念,但还是明明了了。这句佛号念出来后,要用耳根闻这佛声。行走时应该慢走,不适快走,而且不着走相,慢念不着念相。快就容易着走相和念相。祖师大德说,“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就是念佛三昧。所以,我要求你们要自自然然地走,自自然然地念。你走得再威仪,你走得再好,到我这里不赞叹,因为你着了走相,你的心与佛不相应。不着念相和走相,就破了我执,没有着境就破了法执。我法二执同时破掉,你就开智慧。这是我总结以往打佛七的经验。念佛的时候不要把佛号拉得太长,要避免伤气。

我们用慢念的方法念佛,也是为了把心平静下来。我们有人成天奔波,连跑带颠地忙碌。这样,心总不能清净,看不到自己的妄想、烦恼和习气,永远得不到真实利益。水清明月现,比如一桶水总动它,它总是浑浑浊浊的。水平静了,那太阳、月亮就映现出来了。用慢念的方法,慢慢起念,念念使妄动的心不动了。心不动就能见到庄严的佛刹,心净则佛土净,这叫唯心净土。

现在讲一下打坐。打坐所用的垫子,后边要垫高一点。单盘要比双盘高一点,散盘要比单盘还要高一点,不然就容易后仰。如果坐起来后仰,就容易压迫督脉,如果身体向前哈就容易压迫任脉。应该是既不向前哈也不向后仰,使任督二脉畅通。身体要坐直,也不要过于直直的,这样等于用无形的绳子捆绑自己。不要着坐相,你有坐相就是生灭法。我们的自性本体是无坐、无用、无色、无相。这就是妙用。耍把两肩放松,头抬得不高不低,头过低容易昏沉,头过高心火上燃。舌抵上腭,口干时舌抵上腭稍紧点,口水多时,舌头可放松一些。然后,眼观鼻、鼻观心,气沉下丹田。气走下丹田,道家叫胎息法。什么叫胎息法?就是当人还没出生时在母体内的呼吸法。禅宗叫数息,我们叫随息,不长不短,随其自然。.这样坐起来身体就如如不动,坐得稳当,随着一句佛号念下去,容易入静入定。

打坐时,我们用随息法念佛,念头不要放在身体的哪一部位,要随气息念佛。一吸时 “阿弥”,一呼时念“陀佛”。盯住这个念头绵绵密密地往下念,把一吸这个念直沉下丹田。用气将小腹压住,不要往上提气,用腹呼吸,用周身八万四千毛孔呼吸。可用意念领一领,这样气就息了。我们平常的呼吸不是息是“风”,一坐那儿就象拉风匣似的。那心能静下来吗?真正用上功夫,他往那儿一坐,你把耳朵贴到鼻子上听不到喘气声,这个气息非常细,觉察不到,所以叫胎息。这样功夫才算用到家;光说有功夫不行,得拿出证明来才行。

这一静你觉得很好。啊!真清净!你要是生这一念就错了,实际上就已经不清净了,有念了。佛法是无念的,无知的!有知的法,一知就出静了。“六根忽动被云遮。六根一动就是有为法,我们修的是无为法,是不生法”。有生就有灭,那叫生灭法。修行要修无生法,什么叫无生法?就是不去起用,行住坐卧,穿衣吃饭,把自己的身体歇下来,心也歇下来。自自然然,当体即空。禅宗有句话,“狂心一歇,即证菩提”。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见相离相,这是真功夫,这是真正的无生法忍。真正的佛法就是无相实相法。如果发现体内哪儿不舒服,有气血病态,你就用佛号安住在哪儿,这种现象就消失了。记住啊!坐好后,你观自己空了最好。你实在观不空,就把自己当做死了,进入炼人炉火化了,不就空了吗?观空后,佛号念得不快不慢,象流水一样“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念头来了无所住,念头走了不去追。理事具足,理事圆融,二谛融通三昧印。你念一句阿弥陀佛,你自己找这句佛号是从哪里出来的,回头自看能念的念找不到,一片空寂,你那能念之念和所念之念找不到来处,都是空不可得。《圆觉经》上讲:“能念之念是始觉,所念之念是本觉。”那就是始觉对本觉,念念究竟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们生生世世都在六道里轮回,从来没出过三界。可能前些世也闻到过佛法,也修行过,但修得不勇猛精进,又不如法,就在六道里轮转。虽然也想了脱生死但道心不足。总是想:“行了,下世再说吧”,或者念念佛就念不下去了,“明天再念吧……”如此这样开脱自己,原谅自己,这就坏了大事。黄念祖老居士说过:“必须下大决心,这一世要了生死,别来第二次。”说真的,再来第二次就麻烦了。我们一世修行不能往生不出三界,下次肯定要有福报。有福报就得造不善业,造了不善业就得下地狱。现在大家看到了有些当官的,有钱的,;都造了很多恶业。造恶业自然下地狱,因果分毫不昧。既然今生闻到了佛法,明白了一些道理,就必须要发大心修行。不修行就造业,修行总比造业好,要横下一条心,坚持下去,拼搏这一生。

虽然这里的念佛堂条件差一点,破烂一点,但准备和服务工作做得还是很不错的。我们这里为了准备这次佛七,花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如被子褥子全都是新做的,连小火炕都是烧热的。护七的居士费尽苦心,烧水做饭,烧锅炉为念佛堂取暖,使我们打七的大众吃住有了可靠的保障。我们来了就要好好念佛,否则就违背了我们的初发心和了道的目的,对不起“阿弥陀佛”,也对不起护七的居士,对不起自己和家里人。家里人支持我们来打佛七就很了不起,应起感激之心精进念佛才是,不可以起懈怠心。佛在《般舟三昧》经上说了一百个勿念,不可以念贪、念吃、念慢、念疑、念懒惰……学佛人懒惰是一大障碍。一百个勿念,有一个念头就会退失道心,“我身体不行啊,得回去”。这个念头一起真的就不行,你不起这个念头你就行了,要用真心把气鼓足,坚定道心,勇猛精进,修行才能得力。

我一九八二年信佛,一九八三年正式皈依佛门,当居士十一年,我出家后绝没有退过一次道。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不论什么场合,什么环境,反正我一生必须拼搏出三界,脱离六道轮回从未想过这一生不往生。我现在就是极乐世界的人,我指定是,要发这个心。我决定要往生,光嘴皮子说不行。不要成天贪吃贪喝。应该少吃一点,少睡一点,也别怕瘦一些,要真用功夫才行。我们身体这个假壳子早晚也得丢掉它,也带不走。有人说往生时我要站着走,坐着走,你贪名闻利养还要站着走坐着走,哪有这么便宜事,下地狱吧!

打佛七时,我们的心就“死”在念佛堂里,这样你那个佛七就没白打。有的居士在这打七心不安,有的居士岁数大些,念佛方法契入不进去,有波动念头。既来之则安之,要精进用功,不可松劲懈怠。我劝大家,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千万千万别耽误了修行的良机,要:把宝贵的时间把持住。

现在人的通病是贪吃,这个念很重。修行人对名闻利养放下了,可是对吃放不下。念佛要看破放下,要放下什么?就是“财色名食睡”。财色名食睡是地狱五条根。如果放不下,就象捂了五层大棉被,不能见光,不能见性。我总结了一下,打佛七要吃两餐,不要吃晚饭。吃晚饭容易昏沉,想睡觉。台湾一本素食书介绍说,人不能多吃油炸物,油多了营养过剩不行。吃米吃炒米为好,吃面吃炒面为好,多吃素食为好,过午不食为好。晚餐吃了,食物在胃肠里滞留,产生酸素和毒素,最后流入血里,对人体不好。如果没吃什么东西,胃肠里没有什么过宿之物,身体清净,心里也清净,这是助道的最好缘份。我们人的胃就怕吃多,吃饭最好八分饱。就营养调剂来讲,吃熟菜不如吃生蔬菜,生蔬菜能洗毒。少吃食盐,盐吃多了容易睡觉。原来我的胃病最严重,米饭都不能吃,现在吃什么都行。胃主要靠养,少食或食清淡之物就是养。吃东西要注意调解,对修行有好处,身安则道隆。如何调治自己的身体要靠自己,在修行中结合祖师大德的开示去慢慢体会。我们修学佛法重在个人体悟,在体悟中加深理解,提高层次。

佛说:“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我们这个人身一旦失去,在你福报享尽之后,必然堕地狱。堕进地狱再想出来,那可是遥遥无期,只有生生世世在地狱受苦。这一生再走不了,不知还要经过多少劫后才能重新投生得人身,那是何等的漫长啊!这可不是开玩笑,要把这一生当作非常关键的时刻来过。

摘自正净法师著《净土念佛指南》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证净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