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佛光法师所有开示-> 佛光法师开示圆觉经 |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三讲 修断无明的三步置换法则 |
|
第三讲 修断无明的三步置换法则 我手头上这本书是圆瑛法师用古科判形式写的《圆觉经》讲义,古科判法是佛学院教课使用的。佛经加上古能人秀士的规程(中国古人对文字的理解有一个程序),就不是我们现在人所能接受得了的。学古文的是少数,能学通的更是凤毛麟角了。所以古大德的讲义一旦出世以后,基本上是当做经典收藏,而不能广布流通,这也违背了大德的初衷,因为本身他希望这些讲义能利益众生有益后学者。中国文化的断层是中国人的灾难,用我们70年以后的人接受的教育模式,跟原文基本上没有相通的地方,只能是束之于高阁。 非常可惜,人家圆瑛法师写得相当好,而且系统详细,完完全全是非常正规的形式。但是叫我们现在去学习很吃力。按照这种讲义模式,不单是古文的意义,还有佛经的教义,这双重意义通过这种形式很难理解。所以我们还是直接去学经文,直接去取其义而不去取其语。 大方广了义经典上都是说的万法唯心的概念(就是我们所说的唯识),唯识的概念本身按照专业来说非常复杂,估计我们这些人不可能读懂的。就一个心所(心所对境),五十种,别说认识这五十种心所境界了,就是背过这些词汇,那真的要点儿功夫。我现在也背不过,只能记住大概几种,但是可以从实际当中去观察它,认识它以后,相应的名称就会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是用心而不用识。 这里(包括我们学习过的《楞伽经》、《楞严经》)教授我们一个观点:用心不要用识。用心是可以解脱的开始,用识是轮回的开始(是执著和轮回、烦恼的缘起)。识是分别、判断和执著,形成我们现有思维模式的基础。 像这一类的经典,去跟老太太们讲,她们能识动吗?够呛。所以一开始学佛修行的人都是年轻人而且很有文化修养、各种素质都很好的。佛陀时代为什么都是年轻有智慧的人在学佛?因为如果没有智慧,佛讲出来跟不上他的思惟。如果心很慢、很落后,暗钝,别说听明白了,根本就记不住他讲过什么话。 你们都够聪明的吧?很多人听我讲课已经两年了,现在一堂课下来,能不能把我讲的给复述下来呢?我讲了半堂,忘了一半,我下课,也就差不多忘完。我自己给自己开心一下:是不是我讲得很好,令你们进入“无招胜有招”的境界了? 我清楚问题在哪,因为我讲的是道,不是学问跟知识,不是凭聪明可以接受的。“聪”,是指的耳朵,耳朵能听进去。“明”是能看得见。只要耳朵能听,眼睛能看,就能把识心了知和识别的理掌握。道不同,有句话说“道不同不相以为谋”,道跟人家不相同,一切主张和概念没办法叫人家接受。所以我讲了很多,你们听完就忘原因也就在于此。 这就需要反复去熏习,反复去听,哪怕能把一句话真的入心了,所有的烦恼会迎刃而解。《金刚经》等大乘经典上说的,能受持一四句偈的利益是不可限量的。“偈”是总结语,“受持”是不单记住而且履行到行为规范里头去,在生活行为当中去体现它、体悟它、感受它,这叫受持。一切缘起以它为原则作为开始法则的时候种性发生改变,那时所谓的无明就破掉了。 我们的无明怎么破?必须得把旧有的形成意识的法则换掉。我们旧有的形成意识的法则是追逐和记忆的过程,完全活在前面一个念头里头,所以不能去观察现有的本来真实的东西。无论是从身心和世界哪个方面都是这样的,只能是活在前面那个环境里头,所以会不断地分别、不断地判断,拿现在的感受,去套前面的意识(分别念),会发现有很大的区别性。 比如现在是到晚上了,但是我们多半的心际是停留在下午(如果你这个人心比较大,比较有福的话),晚上的判断感受还要用下午各种感受延续下来,惯性思维会产生什么感受?疲惫,第一个是累了一天了很疲劳了,然后一天当中积累的种种分别念到晚上就开始起作用了。起作用就影现到什么?要不就去玩儿一会儿放松一下,要不就去看看电视,反正要找点儿事儿干。不然坐到那儿心会很乱,得完全叫心境释放出来,把一天(以一天为说,实际不止一天)积累的信息量完全释放出去。 这种释放就像牛吃东西一样叫它反刍出来,自觉不自觉都在反嚼,让它运行一遍,感觉很疲惫了,就会睡着了。这个疲乏是意识分别不愿意动了,我们总是用浅显的分别力(念头的分别作用),它的记忆性你不去发行,因为不知道它的记忆性从哪来。但是有个追忆性(追逐的记忆),追逐的过程里头去体现它的存在性。这是欲界众生所持有的心,总在众缘和合当中升起,总在很多条件当中发生这种力量。把它看得很清楚的时候,就能去避开它。怎么避开?我刚才说过要置换法则。 我们总在追忆当中有得失的感受,得失的观念。“这个事情我看得到”,“这个事情我观察得到”,“这个事情我认识得到”,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在判断,突然一下子,这个事情跟你的所依缘不一样(失去所依)的时候,没有判断的所依缘了,会觉得好像空落落无所得。恰恰分别能力(念力)没有所缘境界的执著的时候就要体现本有的空体性。 我们不适应空体性,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适应的是一切有法。不光是这一天,无始劫以来必须得有个所依缘才能感觉到存在。这时候才觉着你是真的,境界才是实在的。我们都感觉境界是实在的,我们的心是真的,这个身体感受很真实。这是众缘和合升起来的现象出现了。 怎么去置换?从现在就开始,不要去造成有所得的缘。一念判别以后,不要把一念判别这个现象,再做个真实性存在去追逐它。作为欲界众生来说最大的无明就会破掉,所谓的粗相生死,一切现象都会破掉,一念无明就会消失。 无明是什么?就是妄心有所得(总在思维有所得),总在所依缘当中去患得患失,在有无之间去判别,这就是欲界众生当中所持有的一念无明。这里有个关键的转身的地方是什么?一念判别以后要自己警醒自己,这个判别的心念非实有性,不要生见取心。练起来可能一次不容易,两次不容易,但是集中心念五分钟,训练四次五次,就能体会到不可得心。 不可得心是修行阶段,心不可得是证悟阶段,这是很关键的问题。什么叫不可得心?要清楚一切现象缘起都是不可得的,这是我们要建立的观念,用心(一念分别)去看自己的身心和世界。世界是生活空间,暂且不用去理会。就看身心感受(对自己的认识、感受),要记住这个不可得,这是叫不可得心。体会它,“这一切一切都不可得”,这种认识要建立得很清楚,观察得很清楚。随着熏染的力量越来越强,有这种认识和感受以后,会知道心念当中的无一物可得,它的本来就是那样,这叫心不可得,是证悟阶段。 这是很细致的,能去修断一念无明的关键的三步。无明断灭,所谓的三界烦恼当下就了脱了。这也叫入如来会,但是不叫平等法会,正像《佛说四十二章经》讲的开始调服自心了。是真正地开始建立信心了,相信佛的存在,相信佛是怎么回事。这三步的修行是完成对念佛概念的理解,是对自己心性认识的开始。对于一切信心的认识开始建立基础(不仅是佛法的修行,所有的层面,所有的行当),要想成熟,要想得利,必须得有这个过程的熏习和修行阶段,我只是用佛法这种层面给你总结出来。 这个道理适应于每一个我们所说的法界,每一个社会层面境界里都适用。要想得其道,必须得通过这个见道的过程。做任何事没有这个过程那真得慢慢练,不知道练到什么时候,很难很难。通过这样的思维,这样内心世界结构的更替(建立),很快就入道。在你所特有的生活环境里依这种法则去建立,两个层面的修行,三步进取的过程,就快了。这是个总持法,它适用于任何的地方,能记住大概的路程吗? 这是觉悟你的摩诃萨的,把觉性练好。这样只是“入如来会”,能体会真理的力量了,能体会“道意”(道的意思)了。“道”是我们的一念平等心,一念分别的作用是平等的。无论是不可得心,和心不可得,都是它的作用。正是因为都是它的作用,所以就平等性发生,无论是往里头融摄(摄受)一些境界,还是显现一些境界。但是摄受跟显现是两重天。 摄受是接受(就是我们说的聪明),形成意识种性,接受完了会显现,在接受的同时也能显现。在接受新的观念的时候,本来的观念也会显现出来。能作用的一念平等心是不是这样的?能够接受也能显现。突然(不是预谋)想出来一些事,这些事从哪来?从你的累积(过去的种子)翻出来的。也能收也能放,这就是它的平等性,我们思维这段经文就是为了体会一念平等性。 认识一念心的平等,一念无明断尽。因为一念思维的是平等性(是不可得的),就超越了一念的执著和分别。分别是往里收,执著是显。在你们的生活里头都能感受得到,但是两者都不要在意。往里头摄受的时候不要在意,好坏没有,不加好坏观念的时候,受就不产生(所谓善恶业就不产生),显现的时候也就不会产生受。我们成天好加一个好坏善恶的观点(无论是对身心、世界都要加),一旦显现的时候就开始受,因为这两者是同时的,摄受的同时也在释放。 我们一天摄受到一念(欲界众生的心)里头来的,释放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姑且以白天说是摄受,夜晚就是释放(放松了就好像没那么累了),两者是平等的。为什么第二天会感觉轻安了?因为你放下了(这个放下不等于放弃),把一天的执受释放是不执著了,不执著的前提是不分别了(不在乎了,一天下来累了,不想它了)。好坏善恶分别这些知见通过一晚上一念一念很快就放完了。睡一觉,很清醒地过去,就好像所谓的“夫妻没有隔夜仇”。因为人家俩关系很好,头一天吵完了第二天为什么没事儿了?放下了。 这就是本来的佛性,也就是我们经文里讲的“清净觉地”,但是我们不觉悟它(不认识它)。所以说你的“觉地”叫无明,没有明、没有亮。《金刚经》形容有心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人无心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这个无心就是告诉你不加判断,不加好坏思维,一下什么缘起都看得到,很清楚。 什么叫无心?不加任何的观点。布施,是我们面对所有的生活境界、身心世界。当我们用分别心对待所有的生活境界,不去强加是非好坏善恶这种自己的观点,自然“日光明照”,心光会照见这一切一切的真实的发生过程,“如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那有心布施呢?有相思维,加一个观点进去,就看不见别的东西了,正像戴着眼镜看东西是变形儿的。怎么面对呢(怎么去修这个观呢)?实际上我们都会修放下这种解脱,不会禅定不要紧,你说“我坐不住”,没事儿,那是你认为的禅定。欲界众生有欲界众生修习禅定的办法,什么呢?人人都会,就是睡觉。 别小看睡觉,它类似禅定。但是你是昏沉境界,因为在睡觉以前没有弄清楚这个作用会产生的机理在哪,叫无明。虽说睡起来把旧有的东西没了,这是心性本来就有的作用,但是根本不觉悟心性作用,所以还叫烦恼众生。 我们每天很清楚地过活,首先从理念上都很清楚这一切法究竟是无所得的,然后真的就会“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禅定功夫越来修得越好,会发现智慧是睡出来的,这样睡觉增长的是智慧不是随眠无明烦恼。 根本无明(人的我执)会随着睡眠在增长。为什么呢?因为你没破它,在清醒的时候要修禅观破它。怎么叫修禅观?我们平常用心进行观点思维的时候,要破我执,修定的时候力量就会发生。就不会再生我执想,我执受也就不会再有。清醒的时候修禅,睡觉时候在修定,这叫定慧等持。 不要荒废休息,休息很有用。但是有个前提条件,必须得清楚自己。理智不清楚,越睡越糊涂,越睡越麻烦。恰恰理智很清楚了,睡起来叫浑身轻安。当然这里头还有很多细致的工作会做才行,还要调息,条件很多的,不是说人人都会睡觉就完了。这是个方向,掌握这个方向粗相烦恼能解脱,生活中碰到的一些事自然就消除了。 心变了境就变了。当烦恼消除的时候,比如一些小小的愿望会真的好办,心想就能事成了,因为你能驾驭你的心。不需要练很长时间就可以了,但要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也很难。能把妄想打成的需要甚深的禅定,估计凭你那点儿功力不行,先调服再说。 我已经把菩萨要问的问题基本解释得差不多了,但是他的问法更专业一些,更系统地问出来问题:怎么把平等法性观建立好?怎么去让心性恢复本来?他问得很清楚。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大悲,并不是理解成心眼儿很好。悲能拔苦,慈能与乐,这是慈悲的定义。父母对孩子只是叫慈爱心,孩子身心世界的不要说根本痛苦,很多东西都帮助不了他。父母希望他快乐,但是对他的执著是一种爱心,并不能去拔他的苦,所以叫慈爱心。 从这里我们要明确一个观点,父母好不好?绝对好,人没有父母活不了。但是父母绝对不能跟佛相提并论。佛完完全全去启迪你的智慧生命,父母只是慈爱心。我们没有不孝的意思,绝对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执著。父母跟佛是平等的话,释迦牟尼佛就不用出家了。他在皇宫里父母照顾他,既能行孝又能修行,何乐而不为呢?为什么他还要舍亲出家去求道真理呢? 父母是给与我们业报现象生命的恩德人,父母对我们的恩德要记住,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绝对不是智慧的启迪,从根本意义上是有很大差异性的,根本跟佛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心是绝对不能小,不单对父母感恩,我们对好朋友还要感恩,学佛要清楚,不是人云亦云。 作为世间道孝敬父母是第一善,但是作为出世间解脱道来说,求证智慧解脱是第一善。为什么?求证到智慧解脱这种功德的时候父母同时得到利益,因为他是跟你有缘的,自然而然地你就会回向他(他跟你最有缘、对你最有恩惠)。所以说哪个利益最大?佛法真理的利益对我们自身最大,对我们父母的回报也是最大的。世上任何的东西不能解脱他们的生死烦恼的痛苦。 生老病死这些痛苦你解脱不了他,只有掌握佛法智慧这个真理,升起来真实的智慧时对父母是至孝。世间孝是三餐六饭去伺候供养他,他死的时候你没有办法,阴阳两相隔。地藏菩萨以他亲身的实践告诉我们,佛法的真理是没有时间空间的障碍的。在他没有成圣道解脱以前,只是凭仗三宝的功德威力加持,父母死以后依然还能利益他,世间任何法做不到。 世间再有钱、再有权的人,父母死了办法没有利益他。孔子讲孝道,要守墓三年,用三牲锦绫去祭祀父母,看着很孝顺吧?天天给父母吃肉杀生?世间道中看没有问题,换一种观点(递换思维),有很大的纰漏性。这是真实的理,我们去发挥至孝,至孝顺义是人生最宝贵的。 为什么称佛为“大悲世尊”?“大”是没有分别、没有界限(没有心和世界的界限),他对一切众生都是无私的。父母对孩子的心是有私的,因为他是凡夫,有执著的观念。所以不要把佛跟父母相提并论,那样会折父母的福。对父母的感恩心绝对要有,而且绝对不能忽略父母。我每回想起爹妈的时候,更愿意修行成道,以自己的道德和智慧功德来回向他们。这是真的,他自然而然就会转变。 这是我们从狭隘的意义上说今生的父母,那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呢?心量打开的时候,真正会认识到我们眼前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是自己的爹娘。再往大处去,一个国家的国王,清楚的君主会“民重君轻”,因为是老百姓在养活他。他很清楚,但是他的清楚只限于意识浅表,没有入心,所以他可以做一些阳奉阴违的事,叫不孝。 为啥儒家把忠孝仁义放一起?忠孝仁义是一个层面的意思,就是讲我们人要有正面的东西,不要有负面的东西,忠孝仁义的负面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是对生活层面四种人(朋友、父母、国王、兄弟)的态度。这四种人全是过去生生世世的父母,对他们有没有感恩心?阳奉阴违就叫心因不真,果遭迂曲。 我们透过“大悲”讲出来这些道理,所以真正称得上“大悲”的只有佛,佛是没有任何的私心和执著,因为他是在绝对的境界里头,所以一切都是他自己。他爱护所有的人,爱护所有的众生。你爱护自己吗?就宛如此意。因为他心量真的认识到了,而且真的能感受到,这一切真的就像他的身心世界是一样的,自然是无伪的。没有任何虚伪掺杂的心发生出来,他就会爱护每一个众生,无私成就大悲。 念大悲咒关键两个字要做到——“无私”。念大悲咒能念得嘴都麻了、舌头都木了,有感应没有?有点儿小感应。要知道念大悲咒的功德了得,真正的以大悲心来念一遍大悲咒,须弥山都能碎为微尘呐,能把四大海水咒得开锅。你说“有那么大热量吗?”还真有那么大热量。你们去看看早上起来我的屋子里整个跟有蒸汽一样,窗户上的哈气形成水珠往下淌,在哪个屋睡,哪个屋有那些。我还没有大悲心呐,只修点儿慈悲心而已,就有这个力量发出来了,何况人家那些久修得道的菩萨圣人呢?更不要说佛陀了! 为什么说佛的脸亮得就像千百日光?“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比一千个太阳还要亮,谁能靠近他?但是又谁都能靠近他。谁也离不开太阳,但是谁敢靠近太阳?这叫畏爱兼报。 所以“大悲世尊”意义很深的,不是简简单单的。我们理解慈悲就是好心眼儿,有些人斤斤计较,没有满他愿就会抱怨“学佛的人一点儿不慈悲”,照他那意思是说学佛人就该倒霉,学佛的人就该受气,学佛的人就该怎么样怎么样,当然我们不会跟他们争执什么,不过不要太不像话,凭我们现在的修行还不能无诤。 善业转变的力量很大,不要把善业转成恶业,这样就结成恶缘了,伤害人家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在伤害自己,骂人家的时候谁先累呀?累得口干舌燥的,气得吼吼的,怨谁呀?所以尽量别骂人。我们要学大悲世尊,要有无私的爱心,无私的慈悲。 人有爱心的时候,身体里就会出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芳香,经典上记载佛身上有香,人们一闻他的身香就解脱了,没有烦恼了,对他的感觉就不一样。这种智慧的香气能让你的身心发生一种变化,所以越是无私,越是慈悲心,就会产生无限魅力。美得就像观音菩萨,人见人爱,动物也会喜欢你。 修大悲心会是人缘最好的,所以想改变形象工程,多念大悲咒。但要真的相信才行,把这个道理弄明白再念,力量更大,这叫事理圆融。人对自己一定要有信心,信心建立在智慧上,有智慧的时候建立你的行为,你这个人就没法说了。《地藏经》上二十八种利益有个“人见清净”,谁看见都非常景仰你。人随着心的变化,你的气息就变化,周围的缘法就在改变,所以你整个的感受就不一样了,修行就是这样来的。 释迦世尊有彻底的悲心,到现在咱们还在追逐人家呐,什么魅力呀!人家都已经死了好几千年了,见了人家还那么崇拜,你有这魅力那就本事了。 “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他问的问题就是请佛为参加法会这些圣众讲“如来本起清净”。我们怎么样让真理开始运行没有任何的障碍(清晰地开始)?“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这句话代表几重意思,第一“如来”是我们的理体实相(真实的心力作用称为如来本体心相)。 第二“本起”怎么样从根本上让它运行起来?我们的实相作用(真实受用)怎么样让它从根本上发生起来,我们不再去起任何虚妄和错误的认识?让一切从真实开始,一切从本质开始。首先发心(我们一切从实质开始,一切从本质开始)就是这样,这叫“本起”。 第三“清净”是非常清晰的,非常准确的,这叫清净义,我们不清晰的叫不清净。某件事不清晰的时候你的行为方式就含糊,模糊不清。清晰的时候你很准确地就可以达到目的。 第四“因地法行”这是种性的变化。因为前边这种思维(智慧)的建立,后面是种性的发生。因为这样的种性发生这样的缘起,哪样的种性呢?“如来本起清净”就是前边我解释的那一堆。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