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法师:僧教育应将德育摆在首位--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其它法师所有开示



 其它法师:僧教育应将德育摆在首位


 下载DOC文档  



僧教育应将德育摆在首位

普愿
闽南佛学

太虚大师是一位博学多闻,智慧无碍的大菩萨,近代罕见的一代高僧。他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己任,走访世界,弘法利生,广度群迷,将佛法声音传遍四方。当我们翻开《太虚大师全集》即可看到他那超人的意志,浩若烟海的智慧,不惜生命的精神,慈悲济世的胸怀……,真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因此,在为纪念大师诞生一百周年的日子里,将我学习他的僧教育德育的体会略陈于下。

一、尊师守律

虚大师强调学僧要尊师守律。古哲说:  “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长。”前者是养育我们身体的成长,后者是传;—授,知识,技能学问、德业的慧命,使我们成为僧伽。所以,师长的正确引导,直接关系到僧伽的人格的形成。历代的高僧,都是师长教育指导的结晶。如窥基大师能成为唯识法相一代宗师,就是由玄奘大师的精心培育。因此,如果没有师长的教育、帮助、指导,犹如有眼不见,有耳不闻,所以,我们要时时尊敬师长,不忘老师的教诲。在他所办的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常常以“尊师守律”开示学僧,教导学僧要以礼仪和恭敬心对待老师。

我们身为学僧,应清楚知道老师的工作是很艰苦的,他们不辞辛劳,  起早摸黑,阅经备课,都是为了我们滋长慧命而发心,把精力放在僧教育的事业上。他们之所以能有这种精神,就是为了解脱众生病苦,发心自利利他,济世度生。这种行为是值得我们尊仰敬佩,亲近随学的。我们应知恩报恩,以德报德,才能对得起老师,师长们。同时也要理解老师、师長们对学生是视同字女,爱护体贴,关怀备至。这样师生就能以六和精神,共同遵守律仪。

六和,是每一位出家人应守的律仪,也是虚大师注重学僧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他于一九三O年春在闽南佛学院对学僧开示《僧教育要建立在僧律仪之上》时,曾提出六和思想。

一、身和同住:身指五蕴之躯,身要与大众和合共住,不要提高自己,而应认识五蕴虚假,四大和合而成,把自己看得轻一点,淡一点,低一点。古人云:“放下全无事,提起万般生。”放下,在僧团中就能相互敬重,欢喜悦意,无讳无诤和合共住。

二、口和无诤:口是作善造恶之;工具,要令口和,就得修语善业,  互相赞叹,相互鼓励。别人有过错,不要恶意中伤,恼害他人,;要提示帮助,亲近爱护。这样一个僧团就不会出现人我是非,就能达到口和无诤。

三、意和同悦:身口二业清净,意的恶念自然就会减少,心胸就会坦荡。佛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虚大师教导我们,要心量宽阔,如弥勒菩萨,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视每一众生,行住坐卧都在宣扬佛法,思维佛法,  住持佛法,是戒定慧圆满具足之人。不要挑剔他人之不足,借不足之处,生起恶念,尽力毁谤。这样一个僧团就难以共处,就无法达到意和同悦。

四、见和同解:见是一个人的观点、认识。真正学佛之人,不执己见,执己见会使我们迷执妄为。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只有在求法的道路上,对所学有不认识时,存在不同见解。而这种见解是为了能真正理解佛法,将法传于世间的一种探研。如禅宗主张,大疑大悟,小疑小悟。疑是悟的钥匙,钥匙就是探索,探索佛法直至体悟与佛法相契合。所以,每位学僧不应存有私我的己见和我行我素的偏执思想,应以教理为依据,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能达到见和同解的共同目的。

五、利和同均:利,指出家人的衣食住行。在一个僧团中,佛以平等、慈悲、喜舍之心对待众生。而僧团在利益方面应依佛之平等心对待僧众,应人人均等,不应有贪、偏、私心。僧团中利和同均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近代,物质较为丰富,人心总是朝着利益方面去追求。如果不很好地处理它,就很可能出现弊端,不利于僧团的和合。总之,利和同均应以平等心对待大众。

六、戒和同修:戒是虚大师僧教育的宗旨,也是佛法能否久住世间的根本。他于一九三O年春在闽南佛学院开示时说:“对所修一切自利利他之佛学应建立在菩萨律仪的基础上。”(见《太虚大师全集》第三十五册六十五页)菩萨律仪有;三:1、摄律仪戒,即摄大小一切戒律而持的戒。2、摄善法戒,即自身履行一切善法的戒。3、饶益有情戒,即能施给一切众生利益的戒。依此三聚净戒,虚大师还提出了八点学僧律仪的精神要素。

1、惠舍:众生有难,能不顾一切给予安乐,饶益有情。如渴能施茶,病能与药,饥能与饱食,寒能送衣,舍利弗施眼,乃至释迦如末在因地修行时舍身饲虎。

2、坚忍:坚定不移,逆水行舟,忍苦耐劳,难行能行,百折不回。无论受到物质限制,或精神摧残,乃至有损生命,都能克服困难,度过难关。如释尊受提婆达多的侵辱、诽谤、乃至损伤生命,都不因之失去坚忍勇猛之心。

3、勤勇:勤即不怠,如钻木取火,勇则不怯,一往向前。求法之人应勤修一切善法,不畏寒暑,唯法是求。佛教面临危机,一代僧众能否苛负如来家业,只有每一佛子发长远心,依佛教法,  勤修猛学。如阿那律,七夜不眠,得天眼通。

4、定慧:定,是专注一境;能除愚昧,定慧是止观双照。每位学僧,应定慧并臻。否则,有定无慧,其定必枯,如世俗之人,面对事理,不能分清,人云亦云,心无主意。有意无定,其慧必狂,如世智偏聪,专著谬论。因此,  求法学僧,应定慧具足,止观双照,才能力求圆满大觉。

5、敬德:德,即道德品行。道德圆满的人,定能智慧辩才无碍。虚大师说:“品行优美,清净无染,损已益人,自利利他,广学多闻,断惑证真,成就三昧,具足总持的人,谓之有德”。(见《太虚大师全集》第三十五册六十三页)我们所要尊敬的就是这样的人,因为他有这么多的功德法财做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如玄奘大师西行求学,翻译经典,为中国佛教高树法幢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是历代罕见的一位圣僧。我们应以十分诚敬之心,尊敬、赞叹他的德业。

6、救苦:三界有三灾八难等众苦,而观音菩萨寻声救苦。地藏菩萨以地狱未空,誓不成佛,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度生;普贤菩萨十二行愿,愿度众生,无有疲厌……,都是救度众生出离苦海。身为学僧,应学诸佛菩萨之救苦精神,发心协助及早将三界火宅化为极乐莲池,是为真正救苦。

7、慈怨:慈能与人乐趣,怨能与人结敌,能以慈心度化怨敌,即是慈怨。论云:“于已有怨之有情,常起慈心,随能随力,无谄无诳,作彼种种安乐,令怨者意乐加行,所有过失及怨嫌心自然断除。”如袁盎腰斩晁错,迦若迦尊者以三昧法水解除二入之怨,是为慈怨。

8、报恩:每人都应报四重之思。父母,师长、国土、众生,这些都是成就我们的亲因和助缘。古云:“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们应知恩报恩,广种善根,广行善事,回向十方,才能报达四重恩典。如论云:“于已有恩诸有情者,善知恩故,若等若增现前酬报,随人随力,如法令其意望满足,虽无力能,彼若求请,即于彼彼所作事业,示现殷重精勤营务,终不顿止彼所希求”是为报恩。

上述八点是虚大师僧律仪的精神要素,也是戒和同修的基木要求。大师之所以用心良苦,弘扬戒学,就是因为看到世风日下,人心刻薄,中国佛教,无人胜任其职,而佛教历史史命,任重道远,须有德僧住持。因此,应以律仪开导学僧。这也和佛灭前遗嘱“以戒为师”相吻合。

 

二、遵守丛林规矩

现在开办佛学院,大都靠寺庙支持。这样,佛学院就成了寺庙的一部份。寺是全体僧众聚居之处,僧众能和合共住,必须遵守寺院所定下的制度一丛林规矩,这是僧众共住的根本保证。虚大师说:“佛教必须要建立在有组织的广大的寺院上,为修学的道场和宣扬的机关。一方面与社会民众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与国家政府亦有间接的关系。这是要你们观察社会的变化来谋佛教之如何施设的。假若你们能够观察得到,又能够实行得到,才可以住持现代佛教。”(见《太虚大师全集》第三十五册九十一页)每位学僧来到寺院,就得听从寺院安排,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能我行我素,各行其是,僧团中要有同志,同行、同趣、同向的精神,同志,就是志趣相同的人。《国语》日:“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真正的同志,就能同行趣向走在一起,就能团结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适应环境是虚大师于闽南佛学院时曾提到的,他认为,闽南佛学院是办在寺内,院众对寺内的环境应很好地去适应它,不能与寺院的住持顶撞,造成分裂混乱。例如上殿过堂是丛林实行的制度,我们住在寺内就应该遵守。适应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告诉我们,适应就是生存。能适应就能和合大众,就能安心学习,少烦恼多功德。一人适应,自身无病,大众适应,丛林清净。

同时,学僧对寺众还应具报恩心,慈敏心。我们在寺内修学,可以得到对身心有益的功德,而其余寺众没有这种条件听闻佛法。他们终日忙禄,任芳任怨,为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们要以谦和、恭敬之心去对待他们,要与他们感情融洽,要将所学的知识和所得的佛法利益转赠给他们。不应以诳心,慢心对待他们。大师的教诲,如人人能行,就是一个圆满成功的和合丛林,不但佛法有人传扬,寺内有人住持,而且能发扬光大。

 

三、常常四省内心

大师是非常善于观察、思考、探索、追求、启发人的导师,他一生致力于传法布教的教育事业,他以超人的毅力,走访四方,并在教化中随机授教,广行方便,开示各种法门,使闻者各得利益,不论科;学理论,抑是平凡琐事,他都能以惊人的智慧给予开导。如对工、农、商、学……都能因地制宜,随机应教,善施法雨。“四省内心”是他于闽南佛学院讲授时,对同学的要求。这“四省”犹如春雷,激励学僧令生信心,令得正见,令使发心护教,令如菩萨济世利人。

1、省信心充实否?

信,是每位学佛僧人的根本,也是进入佛门的起步。由起信,发愿,进入学行是伟大佛陀成等正觉的途径。经云:“信是道源功德母。”信不建立,愿与行就谈不上。因此,大师首先要求学僧第一要自省内心,信心是否充实,如对佛教信心不足,就会感觉对佛法淡薄寡味,倘使觉得佛法乐趣无穷,甚至日日聚增,那就是信心增长而得到效果,这样自然与佛感应道交。能时时白审,不忘观察,看顾内心,循序渐进,久而久之,热能生巧,不思而思,不省而省,信心就自然充实。否则,即使有再好的学问,不把信心建立在觉悟上,就将如严冬枯木,开不出智慧的花朵。

2、省见解正确否?

信心充实了,就要进一步审察自己的见解,是否符合四谛、三法印、缘起性空等道理。能符合,即使学世间各种语言、或各门学科,都会将所学的与佛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学英文不为求当一名英语教员而学,而是借此将佛学传往国外。学其它语言也是如此。心中有正确的见解,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承担多少风险,都能不受外缘干扰而改变自己的立场。能如是,见解自然日日益增。否则,缺乏正确见解,如断线风筝,在空中飘浮不定,渺茫不知所措,将空过一生。

3、省护教热烈否?

护教是每一位学僧的责任,护教应比保护个人的眼珠更为重要。佛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归宿的依托。每位学僧都要立愿,愿将此身奉尘刹,为建立正法,昌明佛教,创造真善美的文明社会而努力,为佛法永住世间,饶益有情而奋斗。能如是,堪称为护教热烈。;否则,只想贪图眼前利益,安逸自己,享受奢侈的生活,就如波旬魔王食狮子肉,佛教将无人住持,无法立世。所以护教工作僧伽有责,人人应尽最大努力,才能让法幢高悬,代代相传。

4、省济世肯挚否?

菩萨以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恳挚地去做济世利生的工作。我们凡夫,即使不能弘扬佛法,济世利人,也要省查自己内心,能否团结大众,关心利益他人?于僧团中有否打骂损伤、恼害他人的行为?内心曾否发过菩萨济世思想?有否愿使众生弃恶从善?……如是,就是在学行菩萨济世利生思想,就是遵照大师开示自省内心。能保持济世之心日日增长,就是在学行上,能学以致用。

人人以大师“四省”为依据,就能舍尘垢而得清净。大师以横溢的才华,借文字之词,达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目的,他的思想和行为将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

 

四、澹宁明敏

这四字是虚大师为汉藏教理院开示的院训,也是学僧修学的准则。

澹,谓淡泊,淡于欲,即尸波罗密(持戒)。戒是佛教之根本,大师在各佛学院开示时,常常不离戒,可见大师是以戒为师,进而精研教理的。他说:“若不甘淡泊,则贪欲心滋长,放逸邪侈,无所不为,于是种种瞠恨斗争因之而起。要除此种种不良恶行,即要甘淡泊,守清苦。”(见《太虚大师全集》三十五册八十一页)淡的反面是欲,欲有内心和外境二类。

内心:即财、色、名、食、睡。财,即金钱和物质。色,即内心的爱欲。名,即内心欲求的名闻利养。食,即内心欲得增长五蕴躯体之物。睡,五蕴躯体之要求。

外境;即色、声、香,味、触。《智度论》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之不己。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咬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著五欲,至死不舍,为后世受无量苦。”五欲之苦论已详析淋漓尽致,每位学僧,对内外五欲都能淡泊,才能达到内心修学。要牢记佛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死本”的教导。    ;

宁,谓宁静,即禅波罗密(定),亦即奢摩他一一止。定于三界分为两类,;,生得定,属欲界所修之定,二、修得定,厉色无色界所修之定,即四禅八定,这种定必须精进修习才能得到。定,即心一境性,将心摄于一处,不令散乱奔驰。《圆觉经》云:“无碍清净慧,皆由禅定生。”禅定功夫,非一般人所能了解。现代学僧,情绪不稳,流动性较大,定不下来。虚大师说:“一个没有定力的人,不是;散乱便是昏沉。”(见《太虚大师全集》第三十五册八十二页)。

明,谓明于理,即般若波罗密(慧);慧能破除愚痴,贯通事理。佛教提倡五明,即声明、因明、工巧明、内明、医方明,这五明是菩萨广度众生的方便法门。声明,即各种语言学,能利用各种语言为媒介,传播佛陀妙理,让法音充满全球,即声明。因明,即论理学,能考证邪恶,分明真伪,将佛学深奥的道理与现代科学协调起来,加以证明。如佛观一钵水,四:万八干虫,在显微镜问世后得到证实。工巧明,即艺术、雕刻、绘画等,借艺术之美,塑造栩栩如生的庄严佛像,刻出隽永的笔迹,如房山石经,敦煌壁画,云岗、龙门石窟等。内明(即佛学),能脚踏实地,身体力行,一步一个脚印,  从闻思修,得戒定慧,弘扬佛法,济世度生。医方明,即中西方医术,我们依佛学的角度分析,人体的结构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合,得知生命虚假,幻化无常,体悟缘生无性的道理,借医学治病救人,以佛学解病人之痛苦,即医方明。

敏,谓灵敏、敏捷。大师说:“谈到敏,正所谓从体起用,从根本智而成后得智的大方便用,方便为究竟,但须从勤劳两方面双管齐下,方能收到敏于事的效果。”(见《太虚大师全集》第三十五册八十三页)。

总之,大师希望一代学僧能早成法器,成为佛教栋梁,以淡于欲、宁于心、明于理、敏于事,教育学僧如何修身、静心、学理、行享等法门。简单四字,却难以抒发大师的教育思想,和对僧青年寄予无限希望的深情厚谊,真可谓菩萨住世,游戏神通。

 

五、俭勤诚公

俭:即节俭。出家人必须节俭才能淡泊生活,厦门是一块福地,每人应常思锥,今有如此福报,不能尽情享受,更不能浪费,要知道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因天灾人祸,尚有多少人在忍受饥寒。想到这些,应对眼前尽量知足,不要贪得无厌,应以沩山大师“少求节俭,免逼迫于心田;知足除贪,播馨香于异地。”来勉励和要求自己,把自己所得的这份福报回向大地众生,让他们都同享安乐。   

勤:即精进。大师云:“出家人要勤学习、勤修习,勤做事、勤礼佛,勤诵经、勤待人、勤接物,更主要的是勤求佛道,勤化有情,能如是者,堪称为勤。”(见《太虚大师全集》第三十五册九十四页)。

诚:即诚实,为人处事要以诚心待人,不能稍有欺伪之心。中国佛教不能振兴,主要就是缺乏诚字,如果能以诚相待,就能众人一条心,甚至全佛教一条心,这样佛教就兴旺。古云:  “纣有亿万人,亿万心;周有三千人,一条心。”而三千人,能得天下,可见诚是多么重要而伟大。

公:为大众谋利益,没有一丝私心杂念,一个团体,如果存有私心,将会漏洞百出,瘫痪无主。大师告诉我们:“丛林执事,于此公字尤应注意,领众行道,有成人之美,代众之劳,一切无碍,则德业精进。”(见《太虚大师全集》第三十五册九十五页)面临现代佛教,必以公字排在首位,否则僧团将难以和合,将会出现狮子虫自食狮子肉的悲剧。

简单四字,是大师身体力行之法,我们学僧,应好好学习,努力实行,以大师为榜样,力争做一个“俭勤诚公”的佛教青年学僧。

以上从一、尊师守律,二、遵守丛林规矩、三、常常四省内心,四、澹宁明敏,五、俭勤诚公五个方面介绍虚大师僧教育的德育思想。从近几年来,国内僧教育的实践证明,能否培养出担荷如来家业的一代新僧,其根本原因在于是否把德育摆在首位。现实告诫了我们,凡是德育抓得不紧的佛学院或培训班,培养出来的学僧,不是增长邪见,就是掉转头来还俗。这个教训是深刻的。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其它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其它法师讲宝箧印陀罗尼经     

其它法师讲大乘起信论     

其它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其它法师讲地藏经     

其它法师讲观经     

其它法师讲解深密经     

其它法师讲金刚经     

其它法师讲俱舍论     

其它法师讲楞严经     

其它法师讲普门品     

其它法师讲普贤行愿     

其它法师讲胜鬘经     

其它法师讲维摩经     

其它法师讲心经     

其它法师讲药师经     

其它法师讲遗教经     

其它法师讲圆觉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