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明法师:禅修的主要途径 九 心的层次--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传明法师所有开示



 传明法师:禅修的主要途径 九 心的层次


 下载DOC文档  



    (九)心的层次

    现在来分析一下心的层次。

    我们经常把心比作蛋糕,分成三层。比如这个桌子上放了蛋糕,蛋糕里面有两层。第一层是粗乱的,比较强的能所。第二层是细心行,比较弱的能所。第三层是桌子,本觉大海。

粗重的叫我相、人相。我相和人相就是强能所,是可以表达的,是意识心。可以用逻辑讲,能讲清楚的。第二层弱能所,比较不容易讲清楚,属于不具体的模糊状态。

寿者相仍然是我,细微的我,弱能。这个要能表达的话,必须要上升到我相。寿者相粗了、强了,就转成了我相。寿者相是仍然还觉得有一种细微的存在感,像命根一样难断。粗我是没有了,但仍然有一种隐隐约约“我”的存在感,这实际上就是寿者相,很难破。

    众生相就是弱的所,众生相怎么讲呢?众生相是觉得什么都没有了,所有的相好像都不存在了,认为就是空了。实际上,这仍然还是众生相。说到这,顺提一下,有的人在座上的时候,好像身体没了,感觉不存在了,就认为这是空性了。其实这只是身执松了,更细微的感觉不到,更不是什么空性,空性不是感觉出来的。

    所以对《金刚经》所讲的四相,我们花了很长时间,一直疑惑四相是怎么分出来的?最后才明白,原来我们的心可以分成强弱两对能所。弱的能所是有点模糊不具体,要表达就要上升到粗强的我能人相上来,才可以表达清楚。在下面那层是表达不清楚。

    比如划三条线,最上面一层是强的能所,第二层就是弱能所,最底下就是本觉大海了。第二层间于强能所和本觉大海间,这一层也可以称为无明,很难完全表述清楚。

    你感觉什么都不存在了,事实上就是众生相。如果仍然有一点隐隐约约的存在感,就是寿者相,这是最难破的。到了这个地方,很多人认为悟道了,实际上还不是,下面才是本觉大海。所以这个蛋糕,撕掉一层,进入第二层,第二层再撕掉,最后就回归到本觉大海。

    我们的一切活动,不管心里的还是外在的,事实上是离不开空性本觉大海。只不过被你扭曲了。就像是海中的波浪,浪打得高一点或者低一点,终究是离不开大海的。实际上,浪的下面,还有一层弱的在那里动,你看不到而已。据说大海深处,在40米以下是不动。这种明晰、本觉智,是在底下的,支撑着上面的。但上面的是离不开下面的,中间并没有什么界线,可以割裂开来。

    我们的表达有两种:一种是明行系统,一种是无明系统。明行系统是已经契入空性,不再为其能所假相所迷惑了。已经有了智慧,能够归于本觉大海。这时候,已经入于圆教,随拈一法都离不开整个法界。但是我们凡夫没办法,执少部分因缘法为我,执局部为我。这就局限了自己,因此需要觉破,回归到大海里去。

    所以佛法里面真的不太讲潜意识,只不过心有粗细之分而已。有些人能观察得到,有的人观察不到。

    心的层次,从结构来讲的话,我们再把它分成四层。

    第一层是我们能意识到的。有逻辑,有思想,用语言表达的清清楚楚,这是第一层。如果有人第一层都讲不清楚,那么是他表达有问题,或者他的思维逻辑有问题。

    第二层是我想要做某件事,已经有了想法,但我还没组织成语言。比如我明天想要到云门禅寺去礼拜云门禅师,我要去我是明白了,但如何去?乘什么车去,什么时候去,跟什么人去,走哪条路比较近等等。这些我都还没想好,没有组成有逻辑来的语言来表达清楚。所以很多人说“我已经有想法了,但具体如何,我还要再想想。”然后你慢慢组织成语言,把它变成有逻辑,这已经上升到第一层了。所以在这一层,我明确知道要做什么事情,但还不知道具体该如何进行去做。

    第三层又分两个小层。我想去做的想法、行为或者冲动,有部分是可以观察得到的,有一部分是观察不到的。能观察到的,有时候是一种直觉。就是知道我想去做什么,但是模模糊糊的样子,说不清楚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这就是一般人习惯所称的直觉。第二部分是连观察也观察不到,但你总有一种本能的冲动。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去做,但总倾向于这么样去做。有一种倾向,一种势能。“哎呀,这么讨厌?我为什么要这么去做呢?”我也不知道,无意识的。这是你观察不到的。你们观察一下自己有没有这种情形?我自己觉得我就有这种体会。

    再往下一层,是什么样呢?轻微的将要动的那种倾向。那个动,是将动还没有动起来,这种动轻微的,快速的。一般没有深厚的禅定到达不了第四层,更谈不到观察了。

    这第四层讲的就是行。就是将要作业,还没有作业,没有具体动起来的时候。冲动有了,方向有了,但到底要做什么呢?不明确。比如你挨了一脚,要还手,将要打还未打出去的时候,这就是行。你挨完后,想动,还没有动,起码有种聚起来的倾向,那就是行的部分。

    行有内在的行为和外在的行为。内在是指细心行。行,也是一切业力的基础。行就是意志决定。在五蕴里——色、受、想、行、识,行是决定、抉择。我下定决心,做什么事情。行的过程,就构成了造业。

    上面简单的分析了心的层次。有助于我们对心的了解与修定的逐渐深入。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传明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