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五)
-心净则佛土净-
玅境法师宣讲
前期提示
〈佛国品〉「正宗分」分两大科。第一科宝积长者子请问净土因果;第二科是佛答。佛先答菩萨随所化、所调伏众生而愿取净土果;后答三心、三聚净戒、三十七道品等是净土因行,均已在前四期中讲毕。本期将由舍利弗生疑为开端,佛为举喻开解,螺髻梵天王助佛为舍利弗释疑,最后佛现净隐秽、复又隐净还秽令时众得益;至此,〈佛国〉一品告一段落。
第三节拂疑显净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第一项舍利弗生疑
在佛说完净土因果的时候,舍利弗承佛威神,心里生起了疑惑。
舍利弗是印度话,玄奘法师翻作春莺,另或译成鹙鹭子,或译身子。若取「舍利」,即为鸟名,是比喻舍利弗的母亲出生时,眼睛与舍利鸟、春莺或是鹙鹭鸟的眼睛一般明亮;所以舍利弗称为春莺之子或鹙鹭之子。若译为「身子」,就是称赞舍利弗的母亲是个有德行的人,因为宿植德本,身相圆满,所以生舍利弗名为「身子」,即身相圆满者之子。
这里说舍利弗是「承佛威神」而有了疑惑,即佛以神秘的威德力,使令舍利弗对净土一事心中生惑。
佛法有南传、北传的不同。中国佛教属北传,向来说是大乘,南传佛教则说是小乘。在南传佛教的圣典中没有净土思想,唯有大乘佛教弘扬净土法门──在大乘佛教中有不可思议的秘密──秽土里面有净土,凡夫污秽的世界里面就有佛菩萨清净的世界。这是凡夫不可见的,所以是不可思议、是秘密。佛在《阿含经》中没有提到这件事,所以阿罗汉并不知道净土思想。
《维摩诘所说经》中,舍利弗听到净土思想后本无疑惑,但因为里面还有深义须要发挥,所以佛使令舍利弗生疑,佛要假藉他的疑惑来说明净土的道理。
舍利弗的疑惑是怎么样的呢?
(一)将因验果
「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这是将因验果。舍利弗心中这样想:要是如佛所说,佛在因地做菩萨的时候,修学种种的功德,自净其心,当他成佛时,他的国土就是清净的;只要因清净,果也是清净的,这是顺因推果。
(二)将果验因
「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这句话是以果验因。由前项道理逆推,舍利弗想:「那么,教化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他以前在因地作菩萨时,他的内心岂非不清净了嘛?否则他的佛世界为什么污秽至此呢?」世尊成佛时的世界不清净,不清净是果,果不清净,一定是因不清净,将果验因,所以说佛土不净,难道是菩萨因地时意不清净吗?
第二项佛为释疑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
这是佛为舍利弗解释疑惑。佛的境界不可思议,你没有疑惑,能叫你有疑惑;当你有疑惑时,佛能知道你是怎么疑惑而为你释疑。
(一)以日月为喻反问舍利弗
佛告诉舍利弗:「你心里面是怎么想的呢?难道因为天空里的太阳和月亮不明净,而令眼盲的人不能看见日月的光明吗?」
(二)舍利弗正答
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舍利弗尊者回答说:「不是啊,世尊!」这是总答。底下是分别说:「盲人看不见日月的明净,是盲人自己的过失,不是日月有什么不对。」舍利弗随顺佛的问话,作了这样的回答,他也明白佛的意思了。
(三)佛就喻合法以释疑
Ⅰ总说众生不见土净
「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
这句话是总说。佛告诉舍利弗:「我这个佛国土清净如同日月的光明,但是众生因为罪障,看不见清净的佛国土,如同盲人看不见日月的光辉,这是众生自己的过失,不是佛有什么不对。」
依照前文,应说:「非是土咎,是盲者过」,但是此处何以说:「非如来咎」呢?因为国土的因果都是属于佛,因则是佛在因地时创造的,创造了因,而后得到国土的果。舍利弗尊者疑惑佛有两个过失:佛在因地的时候心不清净,这是第一个过失;佛所得的国土不清净,这是第二个过失。现在佛表明,是众生有罪过,佛没有这种过失,佛的因地是清净的,所成就的国土也是清净的。
Ⅱ别说舍利弗不见土净
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前面佛通说众生因为罪垢而不见如来国土严净,并不是如来在因地的发心与所成就的佛土有何罪咎。这底下单独说舍利弗。
佛说:「舍利弗啊!我的佛土清净,而你却看不见;并不是我的国土不清净啊!」从我们的境界设想,舍利弗尊者看这个世界,就和我们肉眼看的世界一样不清净。 但是,我们凡夫和舍利弗尊者不同,凡夫所有的烦恼一点儿也没有去掉,而舍利弗尊者的爱烦恼、见烦恼都除掉了,只因所知障还在,所以见此国土也是不清净。下文将会说明原因。
第三项梵王作证
(一)申己所见明土实净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
这是螺髻梵天王为佛作证。螺髻梵王是因头顶上有一个螺状的发髻,而得此名称。
Ⅰ遮诃舍利弗疑念
梵天王对舍利弗说:「你不能说释迦牟尼佛的佛土是不清净的。」这是诃斥他一下,底下说明理由。
Ⅱ陈己所见净土
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螺髻梵王说释迦牟尼佛的佛土是清净的,清净到什么程度呢?譬如自在天的宫殿众宝庄严的境界一般。
Ⅲ辨自在天宫
此处所比拟的自在天宫是什么地方呢?可以有三种说法:
一、欲界顶天:欲界天有六天,由下往上算,分别是:四大王众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国的七宝有如第六天宝。那么,阿弥陀佛的国土也是用他化自在天相比拟,所以「自在天宫」就是欲界顶天。
二、色界顶天:色界顶天是指色究竟天再往上的大自在天。大自在天是佛和等觉菩萨们居住的地方。推测所以指这个地方的道理,是因为这是一切法身菩萨与佛居住的处所,而阿罗汉还不能到。
三、初禅天。色界初禅有三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梵辅天是大梵天的臣子,梵众天是大梵天的人民,大梵天是国王。螺髻梵王是大梵天王,他用自己所住天宫的众宝庄严来比拟释迦牟尼佛的世界。
但是依据玄奘三藏所翻译的《说无垢称经》看,此处所指的是欲界顶天──他化自在天。欲界顶天虽然因为福德大,也有众宝庄严,但还是凡夫境界;释迦牟尼佛的佛土是究竟清净,究竟庄严,是无漏的世界;用凡夫的世界来比拟释迦牟尼佛土的清净,当然是不够的。但是,这是螺髻梵王随自己所见而作这样的形容,也就表示了释迦牟尼佛的世界不同于一般凡夫所见,也证明了佛的世界是清净的──因清净,果也是清净。
(二)舍利弗自述见秽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听了梵天王的话,舍利弗尊者回答他:「你看见此土清净,我相信你说的是真实语,但是我并不是故意说佛的世界不清净,而是我眼睛所见确实如此啊!」
丘陵是隆起来的矮山丘;坑坎是陷落的大坑沟;荆棘是有毒螫的草木;碎石为砾。
舍利弗尊者是大阿罗汉,当然有天眼,他也能看见天宫。以人间世界的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和天宫比较,当然人间的世界是秽恶充满。所以他说:「我亲眼所见的境界是这个样子,不是故意说不清净。」
(三)梵王明见土秽净因由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这段文说明净秽因由。
Ⅰ明舍利弗见秽因由
Ⅰ.1心存高下
螺髻梵王告诉舍利弗理由:你为什么见此国土不清净呢?这是有原因的。
「仁者」是尊称。「仁」是亲爱的意思,是有德行、有爱人之心者。梵天王告诉舍利弗尊者:「仁者!你看释迦牟尼佛佛土不清净,这不是佛土不清净,是因为你自己的心有高下之想,是你自己不清净啊!」
为什么舍利弗尊者的心有高下呢?涅槃是高,生死是下,很多经论中说阿罗汉对涅槃有忻慕之想,对于众生的生死流转有厌弃之想。因为忻慕涅槃,厌恶生死,而有了涅槃是上,生死是下;清净是上,污秽是下;佛是上,众生是下的种种分别。于是螺髻梵王告诉舍利弗:「你因为种种高下的分别,不能随顺佛的智慧境界,才见此土不清净啊!」
Ⅰ.2不依佛慧
在佛的智慧里,一切境界没有高下分别,一切众生无有差别相,所以《金刚经》中说:「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佛的智慧,见一切法都是平等相,没有高下之分,这就是除掉所知障。舍利弗不依佛慧,所以看见了不清净的世界,清净的世界却看不见,就是被障住了。明白地说,就是没有佛慧,所以看不到佛国土的清净,而看到众生的污秽境界。
Ⅱ菩萨以平等心依佛智慧见佛净土
「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前句说明为什么不见佛土清净。那么,怎么能看见佛清净的世界呢?法身菩萨观察一切众生本性空寂,无有差别相;观察佛的殊胜境界也是寂灭相,也是平等无差别,所以他所成就的智慧没有烦恼障、所知障的垢染,是「深心清净」。成就这样的佛智慧时,后得智就能看见这个佛世界的清净了。这是梵天王解释见净土的因由。
第四项佛现净土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实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佛现出清净的佛世界,以事实证明世界是清净的,为舍利弗尊者开解疑惑。
(一)按地现净土
这时候佛从跏趺座上伸足以足趾按在地上,以他的神通力使三千大千世界之量的百千珍宝庄严国土顿现在眼前,这就不是肉眼看见的污秽世界了。
释迦牟尼佛的国土是怎么样的庄严清净呢?以下举一个例子:「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宝庄严佛是他方世界的佛,现在说释迦牟尼佛的清净佛土和宝庄严佛的国土一样殊胜,是当时与会大众所未曾见的,而且每一个人都见到自己坐在宝莲华座上。
天台智者大师解释这一句经文时说:「表此大众悉有生净土之理,或复当生。」注1这表示每一位与会大众将来都能往生到清净的世界去。
(二)如来劝观舍利弗答见土净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前面佛以神通力令舍利弗与大众皆见国土庄严,但是,舍利弗的疑还不能尽除,于是佛告诉他:「先不要管心中的疑惑未决,先看看现在佛土的清净吧!」
舍利弗回答说:「是,是!我以前没有看过这个境界,也没有听说过释迦牟尼佛有这样清净的世界,现在将这个世界之庄严清净完全显现出来,我现在眼睛所见,完全是佛的清净世界了。」
(三)佛正释疑
Ⅰ法说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
佛又告诉舍利弗:「自从我成佛以来,我的世界常常清净若此,不是今天才清净的。虽然如此,一般凡夫与阿罗汉为什么见是污秽的呢?我是为了度脱下劣根性、罪垢深重的人而示现众恶不净的国土啊!」
Ⅱ喻说
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
这又举一个譬喻。初生到欲界天上的天人,和先前的天人同在一个宝器里面吃饭,饭在宝器里是极洁白的颜色,拿到口边来就不一样了。福德大的天人所食与宝器中饭色一样;但福德不足的天人所食用者,随其业力不同,有的变成黄色,或是赤色。
Ⅰ.1第一解
《瑜伽师地论》中提到,在欲界地居天的四天王天、忉利天中,有贫富的分别。福德大的天人有美妙的衣服、宫殿与饮食;若是福德差一点的还会吃不饱。为什么呢?因为福德差的天人在人间修功德的时候,他虽能持戒、忍辱,但是不布施,所以生到天上去的时候,常有匮乏;因此,他们常要到人间的森林中吃生果。欲界夜摩天以上到色界天则完全是大福德的境界,没有这样的问题。
随其福德,饭色有差别,这还是随他自己的业力所招感。这譬喻国土清净与否是众生自己的功德所招感,不是佛给你一个不清净的世界。但是这段文说:「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这该怎么疏通?应该说众生看见不清净的世界,是因为自己的过失,随顺自己的罪过而出现众恶不净的国土,这样才能符合因果的道理,前后文义也贯通了。
Ⅰ.2第二解
对于这段文,鸠摩罗什法师有不一样的说法注2:世界的清净、污秽是众生自己业力的招感,不是佛给你不清净的世界。佛虽有能力隐秽现净,但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因为对众生没有利益,于是佛随众生的罪业所显现的不清净世界,不加以改变。这也有「示是众生恶不净土耳」的意味,可以说也是示现的意思。
Ⅰ.3释下劣人
「下劣人」有两种意思:一是与佛法没有关系,不受佛法教化的人;一是受佛法教化的有情。接受佛法教化的有情又分成两类:一种是凡位众生,一种是得无生法忍的圣者──包括发无上菩提心的大乘菩萨,以及小乘四果圣人。
凡位的佛教徒,虽然修学佛法,但是心垢还没有除掉,所见还是原来污秽的世界;圣人既然内心清净,应该看见清净的世界了嘛?不然!虽然是圣人,但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果报,是以前的烦恼染污心所发动的业力而招感的,虽然现在修学圣道成功,第六识清净了(依照唯识学说,阿罗汉的第七识也是清净了),但是,他们的第八识还是人的境界,以前有漏的、不清净的业力所得果报还是不能改变,即使是阿罗汉也不行。
这好比人间福德很大的人,他做很多三恶道的业力,死后必然要下地狱,但是在他没有死亡以前,他的第八识还是保持人的境界。同样的道理,很多做善事的人,他将来应该是生做天上的人,但是这一生还没舍寿之前,第八识还是保持人的境界,不是天人。
因为第八识所任持的根身都还是有漏身,所以舍利弗尊者虽是四果圣人,他看见的还是秽土,与凡夫肉眼所见的世界一样。所以这里所说的下劣人里面,包括了有余依圣人与凡夫。
等到阿罗汉入无余依涅槃时,就纯然是他的无漏业所得的法性生身,他若往生于圣人的世界,所见的纯为净土了;若是得了法性生身的菩萨或者阿罗汉,因为发大悲心再来人间度化众生, 他虽然得一个肉身,但是他能同时看见凡夫与圣人的世界。
Ⅲ合说
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所以,舍利弗啊!你内心清净,就看见这世界是清净的。」
内心清净,就是要舍掉这个肉身,得法性生身的时候才是清净的。因清净,果也要清净,才能见清净的世界。
一个凡夫暂住圣人世界的故事
但是这里面还有些曲折。《续高僧传》注3里记载一件事:北齐武平四年,在北齐首都河南省安阳县有一座大庙名叫大庄严寺,其中一出家人叫圆通法师,平日它喜欢研究《大般涅槃经》。那年结夏安居时,来了一位挂单的法师,身上贴了许多膏药,而且发出恶臭。寺里的人都走避这位客僧,但是圆通法师独具只眼,能看出他「量识宏远,深异其度」──举止、说话、威仪都异于平常人,颇有远大的境界,于是请他到自己的房间共住。
过几天,圆通法师问这位病比丘:「您在佛法里欢喜学习哪一部经呢?」这位法师说:「我欢喜《涅槃经》。」他话一说完,圆通法师从心里面生欢喜。就把自己不懂,古德又没有批注的文句引出来请教这位病比丘。这位病比丘同样的也能诵读这些文句,而且一句一句地把道理解释清楚。圆通法师更加的欢喜,此后便为他请医生,全力照顾他。
一天夜间,大家都睡觉后,圆通法师端来一杯酒给这位比丘:「你有病,吃这个对病能有帮助。」病比丘皱着眉头,勉强喝了一口,就不再喝。但是,经过调养之后,渐渐康复了。
夏安居圆满时,这位客比丘要告假了,圆通法师留他:「过几天居士会来结缘冬衣,我们这个官寺一定有人供养,你留下来也有一份。」这位比丘勉强留了下来,果然得了一件冬衣,于是告假了。
临行前,他执手告诫圆通法师:「修行不能因为别人看不见,就做不对的事情。前次你夜间给我酒,我恐怕违背你的雅意,勉强喝了一口,但是这件事情以后你不可以再做了。」
客比丘又说:「河南省武万县有一座鼓山(因地方不太平的时候,山上的石头会发出鼓的声音而得名),那座山上有个庙叫石窟寺,我住的竹林寺就在石窟寺向北行五里路,遇到山涧再转东方行五里多路的地方。若有因缘,你可以来看我。」圆通法师连连说好,两人就分别了。
第二年又结夏安居时,圆通法师记起了前年的客比丘,当时大家相谈甚契,印象很好,于是决定去拜访这位比丘。
他先来到了鼓山石窟寺住下,并打听竹林寺如何走。他才问完,石窟寺的法师就大笑说:「这是传说中的故事,实在并没有这座庙啊!」圆通法师详细地为他们叙述在大庄严寺遇见那位病比丘的因缘,认为这件事应当不是虚妄。这时很多法师也心动了,特地准备香、花以及供果,要与圆通法师去拜访竹林寺。
当他们按照病比丘的指示,先向北走五里路,看见一个山涧,就转向东去继续走。才走到一个山坡上,有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头,穿着短衣,手上拿着锄头,在他种作的田里头远远地呵斥这些比丘:「你们从哪里来?不可向那边去!」接着挥起锄头骂道:「去年我在这儿种田,田里的幼苗长得正好,就是你们这些人放马过来把我的苗田踩坏了,我儿子同你们干涉,你们险些把我儿子打死了,你们不可以再过来!」并追著作势要打人。
那些比丘怕他,一个个往回走。但是他就是不驱逐圆通法师。
等那一批比丘被赶跑以后,老翁就对圆通法师说:「你胆子很大呀!你到山里喂老虎去吧!」圆通法师继续沿着山坡向东走,又走了五里多,看见一条小河,过河以后,听见岭上有诵经的声音,他提声问:「这里可有竹林寺吗?」立即有人回答:「是,你是圆通法师吧?」二人见了面,原来那位客比丘在那儿等他一天了。
见了面,两人都很欢喜。客比丘告诉他:「山下石窟寺的法师,心太流动,不应该到这里来。」然后领他向前走,果然看到了竹林寺。
一看,这庙的门真是高大,不是一般寺院所能比,光是山门前的马槽就长一百多尺,一共有十行,虽然没看见马,但地上还有马的蹄痕。
《续高僧传》用两句话形容竹林寺周围的境界:「修竹干云,青松蔽日」,这儿的竹子长得很修长,松树也特别多。
从三门向里面再望去,院子一个接一个。但是病比丘说:「你不能进去,暂时在这儿,等我先去报告大和尚。」
一会儿,客比丘出来领他到里面去,到讲堂门口,先看见大和尚在高座上坐着,周围有五六十名侍者。圆通法师顶礼了大和尚,这位大和尚约七十多岁,眉毛非常的长,面貌像是印度人。这时大和尚开口说话:「你在官寺里面住,能放得下丰富的供养到我们这里来,我们这个庙只是平平淡淡的境界啊!」又吩咐客比丘:「你领他到各位法师那里去礼拜。」
客比丘领他出来,到各寮房去拜访各位大法师。他一看,这些大法师住的宝帐里都放光明。可是有的法师却呵斥他说:「你是什么人,敢到这里来?去!去!」客比丘有点不好意思,就带他回到寮房休息。
吃饭时,客比丘为他预备的食物和首都城里大庙吃的食物相同。之后参观周围环境,那里的院落大,有花园、水池,又有亭台楼阁。圆通法师越看心里越欢喜,就对客比丘说:「我能不能在这儿常住呢?」客比丘说:「我也希望你能在这儿住,但这件事要大和尚批准才可以。」
第二天客比丘又领他到大和尚那儿说明来意,但是大和尚很威严地说:「我们这里寮房多的很啊,并不差给你一个房间,但是出家人的规矩,你不可以同时在两个寺院有名字,你现在已受大庄严寺的供养,除非你回去那里把名字除掉,等你把事情办好了再回到这儿住。」
客比丘于是领他出到三门,圆通法师流着眼泪说:「大和尚和这里的法师都呵斥我,不准我住,我只好告辞了。」
他走出百步,回头还看见竹林寺门阙俨然;再行数里,回头怅望,非但没有庙宇,唯存荒草;更往前走,原来种田的老翁也不见了,四周看一看,根本没有田,都是荒地。圆通法师回到石窟寺,把遭遇向大家说了。里面的人告诉他:那位大和尚可能就是宾头卢尊者,是佛在世时的阿罗汉。那位种田的老翁其实不是种田,是驱逐闲杂人,唯独让圆通法师通行。
这段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我姑妄言之。竹林寺是圣人的地方,不是凡夫的境界,凡夫不能住到里面去,若有特别的因缘,暂住一宿也可以。
现在说佛世界。佛能把众生污秽的世界隐藏起来,现出清净的境界,虽然不是我们的功德造成,但是我们也可以看见,这是乘佛的神力加持才可以。在《续高僧传》、《五台山志》中都记载,有些人到了天台山、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因为特殊因缘而能看到圣人的境界,或者遇到菩萨示现老叟慈悲的招呼,但这都是那个人的功德招感,不但是乘着佛菩萨加被的。所以佛说:「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第四节时众得益
第一项现净得益
当佛现此国土严净之时,宝积所将五百长者子皆得无生法忍,八万四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为了解释舍利弗尊者的疑惑,在此娑婆世界的秽土里现出清净的国土,这时候宝积长者子所领来的五百长者子看见了庄严的世界就得了无生法忍。前面说他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现在则是见道了。
我们修学佛法的程度与因缘当然是各自不同,但是我们相信佛法,如果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常能够向道上会,就容易有进步,功夫就能增长。 在禅师语录上提到,有的禅师走在路上,听到鸟叫便开悟了,就是因为他向道上会,所以能够开悟。我们不向道上会,还是按一般尘劳境界去分别:这是好的,这是坏的,随着起贪瞋痴,那就是增长烦恼的境界,而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一)得无生法忍
这五百长者子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后,常能向道上会,所以当他们看见污秽的世界隐没,清净的境界出现,这样的殊胜庄严,使他们顿时明白:污秽的世界也好,清净的世界也好,都是因缘而有,本性则是空寂的。从本性空寂中,清净的世界不可得,污秽的世界也是空无所有,就在这毕竟空无所有上成就了道力,这叫无生法忍。
我们凡夫发无上菩提心,虽然有向于无上菩提的志愿,但是执着心的烦恼还在,就像大树屹立。我们若能常观一切法空,就像持锯子锯烦恼树,锯了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开始的时候不感觉有什么好处,但是时间久了就不同了。
《阿含经》上有个譬喻:匠人拿斧头砍木头,最初把手是圆的,用久了,常握的地方就凹陷下去。修行人用功的道理亦然。一次又一次地作观,久了,忽然间感觉不同,这时你就明白了。
五百长者子因为能观一切法因缘有,毕竟空,当佛现出了清净世界的这一剎那,刺激他们的心特别惊奇,顿时从凡夫跃入了圣人的境界,除去了爱见烦恼,得了无生法忍。因为毕竟空的智慧能发生作用时,所有扰动的境界不能动摇他的心,所以说「忍」。
此处说初入圣位名为无生法忍;第八地菩萨也称得无生法忍。但是,八地菩萨已舍掉了凡夫肉身,得了法性生身,无功用的契入一切法毕竟空,不生不灭,安隐不动的境界了。
(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另外还有八万四千人发了无上菩提心,他们因为感觉到清净世界的殊胜,所以发诚恳心:「我也要成佛,我也愿意成就这样清净的世界。」由仰慕佛的无上菩提境界而发无上菩提心,这还是凡位。但此处,发无上菩提心与得无生法忍都同属于大乘菩萨的境界。
第二项还秽得益
佛摄神足,于是世界还复如故。
佛现出清净世界以证明佛有清净的国土之后,就把神通收回来了。佛原来是结跏趺坐,为了现出净土,以足趾按地,现在他收回足趾,世界又恢复了众生业力变现的污秽相貌。
(一)得法眼净
求声闻乘者,三万二千诸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声闻乘是指听佛的法语而悟道的人。会中有三万二千人,其中包括了诸天与欲界的人,这些人都是希求成就声闻乘的。佛先以神力示现清净世界,继而收回神力,污秽世界重又显现之时,他们深深体认到污秽的世界是无常法,清净世界亦不长久,因此悟入一切有为法皆悉无常,五蕴身心亦是无常,于是证得了法眼净。
常是什么呢?就是执持有我为常住不变,在身心方面说是我执,在一切法上说则是法执。现在知道有为法皆悉无常,外面的世界是无常,内里的身心也是无常,从这里觉悟到无我的道理,就是「远尘离垢,得法眼净」。由见道所断身见、戒取、疑不现行故,名为「远尘」;由彼随眠亦灭故,名为「离垢」。能远尘离垢的是什么呢?就是法眼。
大乘佛法的法眼与小乘的不同。这里说的是小乘的法眼,就是了知一切法因缘有,是苦、空、无常、无我,也就是无我的智慧。因为得此法眼,不为尘垢所染,所以称为法眼「净」。
世典婆罗门的故事注4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很有学问,智慧很高。
有一天,这位婆罗门心里面打妄想,要找佛的弟子辩论。他心里想:同谁去辩论好呢?若是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等大弟子,他们都是不得了的,那么就找最笨的盘陀比丘吧!他这么想就这么做了。
这一天他碰到盘陀比丘,开口就说:「我想与你辩论,你能不能奉陪呢?」盘陀比丘说:「我能与你的祖父梵天辩论,何况是盲而无目的你呢!」
盘陀就是周利盘陀伽。他是当时很有名的笨人,但是他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了。
婆罗门问:「你说我盲而无目,那么你告诉我,盲与无目怎么分别呢?」
盘陀比丘一时答不上来,就运用神通一下子升到离地几十尺高的虚空里,在那儿结跏趺坐。
婆罗门看到这个境界,心里顿生恭敬。
这时尊者舍利弗在祇洹精舍以神通力知道了盘陀比丘的窘境。他心想:这一来对比丘不光彩,而这应该可以得度的婆罗门也不能获得义利。他于是屈伸臂顷就来到了现场,先用神通把盘陀比丘隐藏起来,然后自己化作盘陀比丘的模样,从天上下来。
下来之后,他对婆罗门说:「我先问你,你是天还是人呢?」婆罗门想了想:「我是人,不是天。」
舍利弗又问:「你是男子吧?」他说:「是,我是男子。」
又问:「那么,人和男子是同或异呢?」婆罗门:「男子是人,人就是男子。」
舍利弗说:「男人是人,女人也是人,人是总称,人与男人有总别的不同。你说人就是男子,不妥当!」
接着又说:「你刚才问我盲与无目有什么不同?什么是盲?不能看见今世、后世善恶果报就是盲;没有智慧眼,不能断烦恼,叫作无目。」舍利弗一说完,婆罗门顿时明白,证得「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他得初果了。
我们看经论上的记载,得初果是很容易。或者是遇见佛,或者是遇见佛的弟子,说几句法就得了初果。但这并不是侥幸可得的,这个人以前在佛法里面栽培过功德,遇见好因缘的触动而能证得圣果,并不是无因缘而能有果。
这里说,法会中三万二千诸天及人一下子全部得了法眼净,但是我们不逢佛出世,见道也不容易。
(二)得漏尽
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
前面说三万二千人得了初果,这一段有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不受诸法」的受,是取着义,他的心与一切境界接触时不执着,这是得阿罗汉果了。
前说「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也是不执着法为有我、为真实;也是「不受诸法」的意思,为什么这里是阿罗汉,前面是初果呢?
前面的初果只是断除了我见、戒禁取见、疑。这里八千位比丘非但不受诸法,而且把贪瞋痴的烦恼全部断除了。
初果虽然也是圣人,但是他的贪瞋痴烦恼还在,必须继续修行,把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全部除掉,才能不受诸法。
「漏尽意解」的「漏」就是烦恼。原来系缚于内心的烦恼除掉后,心得解脱;好像原来身体被绳子绑着,现在把绳子解开,身体就得自在。现在说内心不受贪瞋痴的系缚,得大自在,就是证得阿罗汉果了。
我们信佛的人初开始修行,要观察苦、观察无常、观察无我,能断除我见、戒禁取见和疑。得了初果以后怎么修行呢?还是要观察无常、观察无我、观察不净、观察空,就可以断除所有的烦恼,证得阿罗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