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法语
妙境长老
午后法语.一
一、从《论语》说起……
孔夫子周游列国,过曹国往宋国时,司马桓魋要杀孔子,孔子说道:「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这话的意思是:老天爷赋与我德行,你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呢?《论语‧八佾》也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上天(或说上帝)命令孔夫子到人间来宣扬仁义道德、教化人间,我是上天的使者,老天爷若不同意,你桓魋是不能杀我的。
另外在《论语‧述而》篇中有一段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文意是:社会大众不能学习道德;或者学习了很多的智能,却不把所学的智慧布施给大众,向大众讲解仁义道德;或者听闻了仁义道德的功德,而不能把自己的身口意转向仁义道德、不能把仁义道德融合在自己的思想行为里;或者听了老师的讲解,知道自己的身口意有过失,而不能改正过来,这使我引以为忧!
在这段文字中,「德之不修」是重视行,「学之不讲」是重视解;孔夫子有智慧,既重视解,也重实践;社会大众若不能照着这样做,便是孔夫子最大的忧虑。
对照这两段话,看出孔子认为他的德行不是修来的,而是天老爷给他的,或者说是自然有的;但是天老爷没有给社会大众道德,他们要自己努力地学习、修行才能够有道德。这正是儒家的思想。我不知道儒家的学者如何看待这两段文字的不公平,希望有机会能得到儒家学者的解释。
我看见《论语》这两段话,感到天老爷不把道德给其它的人,唯独孔夫子得天独厚,这是不平等的,并且与佛法缘起的教义不符合。佛法认为: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都需要自己努力的学习、修行,而后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佛法不说任何人是自然就有道德的。
不过,虽然不符合佛教教义,「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夫子这段话还是说得好。他不说:你这个人生活困难,衣食不足,应该如何设法改善,只说你的品德要是没修好,值得引以为忧!
午后法语.二
二、能善分别诸法相‧观第一义摧怨敌
鸠摩罗什大师译《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里有段偈文:「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其中「于第一义而不动」,在玄奘法师翻译的《说无垢称经》中译为:「观第一义摧怨敌。」两者都译得极好!
「善」是智慧。你用智慧去观察诸法相,诸法之相,有世间杂染生死的缘起相——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生缘老死。学习佛法而还没有得圣道的凡夫,这一念的分别心,就在是非人我、烦烦恼恼的境界里活动,也就是无明缘行的境界。
诸法之相还有出世间清净还灭的缘起相。学习佛法有成就的圣人,他的心「于第一义而不动」,安住在第一义谛里——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在第一义谛里无生也无灭──没有是非、没有烦恼,不为四魔怨敌所动,是大安乐、大自在的境界。
诸法相有生有灭,和不生不灭的第一义谛是相反的吗?不!你能通达法相就能悟入第一义谛;要想悟入第一义谛,我们就要时时地这样学习。
当我们眼见色、耳闻声,乃至第六意识分别种种事情时,不要再像以前那样的分别是是非非,要重新的想(观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观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无自性的,也就是无生无灭。时间久了,智能增长,就能悟入第一义谛。
午后法语.三
三、风水‧福德‧智慧
有人说:「风水不好的地方,住在那里的人不能和,会有是非、烦恼!」我认为,我们不妨想一想:「为什么人会产生纠纷、冲突?」这是内心的思想问题,不是那里有座山使令这些人不合、那里有座山使令这些人富贵;这是智慧问题。
或者有人只有智慧而没有福德,或者既有智慧也有福德,这就有所不同了。有智慧的人决定有福德,因为他不为修福而助人,他会用智慧策动自己的慈悲心,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于是心情快乐,福报就来了。
有智慧的慈悲,与没有智慧的慈悲,是两种不同的境界。「他是我的亲朋好友,所以我要为他们服务;他不是我的亲朋好友,与我何干!」这样的慈悲心,《维摩诘经》名之为「爱见大悲」;明白点说,就是感情用事。
但佛法中的大悲,是大智慧境界的慈悲,不管是不是我的亲朋好友,都是朋友,不是敌人。而在这位修行人本身来说,是「于第一义而不动」,度众生而无众生相,这样学习叫做学习圣道,也就是学习「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
因此,还是佛教的理论圆满——一切法以心为本;世间上的一切,都只是人们的虚妄分别。现在我们来到佛教里,不想再虚妄分别,要用清净智慧改正自己。否则就如孔夫子所说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这是值得忧虑的!
但是堪舆先生看风水有那么多的灵验,你能完全否认吗?这若与佛法会合的话,佛法中说:「若有情世间、若器世间,业烦恼力所生故,业烦恼增上所起故。」外法以内法为因缘,有情世间的根身,器世间的房舍、山河大地,都是内心的业烦恼所生起的。根身、器界「相以据外,览而可别」(《摩诃止观》卷五‧T46.53上);要而言之,外在的一切,都是你虚妄分别心所显现的,它是枝末,内心才是根本。
由于外相表现出你内心的事,所以懂得堪舆、相术这类学问的人,他由外面的相就能揣摩出若干消息,这是符合缘起道理的。但是,佛教的理论主张枝末的外相,不能决定人的命运;主宰人的命运的,是自己的思想。所以佛法主张学习戒定慧,改正人的思想后,那座山就会变;因为枝末是随顺根本势力而转的。
我们想要改变虚妄分别并不是难事!《维摩诘所说经》中告诉我们:「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观第一义摧怨敌」。我们学习了这样的理论,还要常常这样思惟、观察、锻炼、实践,就能逐渐增长智慧;这当中还要有戒、定的资助与支持,当智慧渐渐有力量时,那座高山是无能障碍的。
午后法语.四
四、依闻思修增长智能
智慧有两种:一是生得慧,一是修得慧。前生修成尚未失掉而转来今生的,是生得慧。后来经过自己努力学习,进一步得到开发的,是修得慧。
释迦牟尼佛大慈悲,告诉我们开智慧的方法,就是「闻、思、修」。「闻」,是听闻佛法。经律论是佛菩萨的智慧;我们不断地学习经律论,也就多少得到了佛菩萨的智慧,这是闻所成慧。
其次,「思」就是思所成慧;听闻了无常、无我的道理,然后在心里面专精思惟。这必须要有数据、要有所凭借。譬如,我看见这儿有棵很茂盛的树,过了多少天它枯萎了,这就是无常!如果依此而能专精思惟无常的道理,就能使令自己的智慧力、理解力增长。但是这个阶段的闻所成慧和思所成慧,还都是凡夫散乱的智慧。
「修」所成慧则是成就三摩地后,在定中依据你在闻、思阶段所得的智慧,再作进一步的思惟,这就高过了闻、思所成就的智慧了。
我们要相信:不论那一个人、不管你的才华是高是低,只要来到佛法里面,愿意努力于闻、思、修,就能增长智能!
午后法语.五
五、成就高明的智慧——无我
我们遵循着闻、思、修的道路去学习,智慧得到增长,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所作的反应会把自己的智慧呈现出来。在思所成慧以下的范围里所呈现的智慧,同时还会带有不智慧的成分显现。要是依照佛所开示的四念处去修习,进一步能有修所成慧,此时纵然还没得圣道,遇事的反应也会与前面的闻、思二慧不同;其不同就在于具有无我的智慧。
我们从《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等这些佛教的经论看出来,无我慧是佛教徒凡圣之隔的关键,是非常重要、非常高明的智慧。如果你说你的闻所成慧很高,思所成慧也很高,但是你没有修无我观,你那高明的智慧里有个「我」,那就是「无明缘行」,能使令你的智慧污染,因此就高而不高。要是你能够得到佛法的禅定,并在禅定中修四念住、修无我观;生起了无我的智慧,遇见事情,就容易超越个人利害而为他人着想,这才是名符其实的「高明」。
我希望各位同学平日常能反省自己:反省自己表现出来的言语行动是有智慧?还是没有智慧?常常反省,是能令自己进步的相貌,儒家尚说「一日三省」,何况学习佛法的人?在学习佛法的过程里,实践的经验很重要,但要再加上反省;如果不反省,等于没经验。
午后法语.六
六、常修四念住开大智慧
其次,任何人都有自尊心;但是智慧的高低,不一定和自尊心成正比。当然,自尊心可能是进步的动力,但要注意:自家的一言一行,会把自家的智慧完全表露无遗。不管你的自尊心有多高,你所反应出来的智慧就是这么多,别人看得清清楚楚。
而佛教徒很幸运,佛陀教示我们一个开大智慧的方法,就是要常常静坐修奢摩他,也要修毘钵舍那: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不要认为这是小乘的方法,这也是通于大乘的。
有自尊心而感觉到自己没有智慧,心情自然是很不愉快;只要我们愿意常常学习佛法,常常修四念处,智慧就会增长,自己的心情就有了变化。譬如现在有个特别美的女人来了;我以前看见美女,心里会动,但现在我心不动,这就知道自己所修的不净观,有一点力量了。以前我常用自己的立场,来判断一件事情的利害,现在我忽然忘了自己,而能就大众的利益与立场作判断。这时候,你就知道自己的智慧进步了。
「观身不净」,能逐渐降伏欲心;「观受是苦」,则能减轻一切的欲。譬如今天吃月饼,行堂没发给我,我心里不在乎。以持午为例:佛制了「非时食戒」,如果有人有病缘不能持午,佛也多少开缘,但顶多喝点非时浆,而始终不开缘在晚间正式吃饭。如果有人去库房拿常住收藏的食品,管理人(守护主)随顺他,拿的人和管理人同样违犯戒律。
佛所以制这条戒,有几个原因,其一:晚上吃东西容易增长欲心(指男女欲),这对修行梵行的人来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第二:晚上吃饭占去了你修行的时间;你或者要去张罗、烹煮饮食,或者要到聚落托钵乞食,一来一往,不但浪费了很多时间,还会生出很多其它问题来。所以佛就制这条戒,晚间不吃。
对欢喜静坐的人来说,少吃是好的。你若吃得很饱,静坐的感觉会怎么样?要是肚子不很饱,静坐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是食欲的问题。
又譬如,居士与大众结缘,就是不与我结缘,我心里不介意;那个居士对别人都很恭敬,就是对我不恭敬,我心里完全不动!学习「观受是苦」,当你面对现前这些顺逆境界能不动心时,那就表示你有进步了。
智慧与烦恼不能同时存在!烦恼强,会伤害智慧,智慧受到烦恼的蒙蔽,就不能开通。反之,智慧强则能破除烦恼,烦恼的黑闇就减少了。当然,我们是凡夫,难免因为失念而产生错误,但是你常修四念处,常用四念处的智慧观察,马上能恢复正念。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之间,能常提起正念,自然是水波不兴,风平浪静。
午后法语.七
七、般若波罗蜜最第一
每个人的生得慧、修得慧都是有高低的,也都在日常生活中完全表露出来。如果我表现得很丑陋,连自己都不欢喜,不要紧!只要愿意改变自己,肯静坐修四念住,就能逐渐地变成庄严。佛教徒有佛法的开示和引导,经由闻、思、修,使令我们有一条路能冲破这一切的不理想,得到出世间的智慧而转凡成圣,这是佛教徒非常幸运的地方!《金刚经》上说:六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是第一波罗蜜,这是不可思议的智慧功德!要是对佛有恭敬心,再加上自己愿意努力学习,必然能获得这出世间圣道的智慧。
——登载于二○○○年六月法云杂志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