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上师: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廿八讲--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智敏上师所有开示



 智敏上师: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廿八讲


 下载DOC文档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廿八讲
 
 
  丙七解释外难不照他心智识不成失(续)…………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
                     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
 
 
  上一次讲到自他心智,不如实知,原因是这两个智对境的时候,“各由无知所覆蔽故,不知如佛净智所行不可言境”,其中“无知”有两层意思。第一层,“由似外境虚妄显现故”,这是“重释前不如实义”,前面解释不如实知,讲得很略,他就再更广地分两层讲。“除佛智外,余他心智及自心智”,除了佛的智能以外,其它人的他心智、自心智(包括菩萨、二乘、凡夫),“由有法执,似外境相虚妄现故”,因为有法执,所现的相就好象外境那样虚妄地显现。本来依他起的是识内的相,但是因为有法执,执着有这个好象在识外边的、虚妄显现的相。什么叫虚妄?“虚者不实,妄者颠倒”,虚是不实在的,妄是颠倒的;既然虚妄,当然就不如实了,“是故于境不如实知”,这个就是二智于境不如实知的第一个原因。因为有法执,所以产生识外境相的虚妄的显现;既然是虚妄的,自然是不如实了。“此第一义”,这是第一个,不如实知的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所取能取分别未断故”,分能取所取,那就是有分别了,“此第二释不如实义”。“由自身中法执,能取所取分别种子犹未断故”,法执里边的能取所取的种子没有断掉,它现行的时候就会现出能取所取,“此二于境,不如实知”,这个能取所取,就是虚妄分别,那当然于境不如实知了。“此则总说”,这是总的说。“若别说者,此他心智,通有无漏;若有漏者,略有二说”,若要分别地说,有漏、无漏说了很多种,我们昨天讲了有漏的,今天还要接着讲。
 
  现在我们先看一些问题,他们小组讨论提的一些问。
 
  问:第二十六页后面第四行“安慧等云”一段文,“不变相分……”?
 
  答:就是我们刚才念的、接下去的那段文,“安慧等云”,安慧一派的主张。我们还从安慧他们的说法开始,这是有漏里边第一派的说法,就是古唯识学、无相唯识。他们认为,“诸有漏心,唯有自体,无相见分”,一切有漏的心,都是只有自体(即自证分),而没有相分、见分,“如此卷初唯识中说:所说见相,皆是所执……”,这在本书的卷初,就是第一卷,讲唯识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个道理说了。
 
  你们如果有把书带来的,就翻到第一卷看一看,在讲唯识的“唯遮外境不遣相应”之后,“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翳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第十五页后面、倒数第三行:“若安慧等以前圣者”,安慧等以前的圣者,古唯识学,他们的主张,“说此‘内识生似外境现’言”,唯识所说的“内识生似外境现”,那是怎么现的?“谓唯有识依他起性一自证分”,识里边依他起的,只有一个自证分,“似外遍计所执见相二取境现”,这个见相二分,它们是能取所取,是遍计执的,那是没有体的;真正有体的就是自证分。“所执虽无”,能取所取所执着的遍计所执的这个东西,虽然是没有的,但是“妄情谓有”,有情的虚妄的情识里边认为它是有的;“似妄情故,名似所取”,这个妄情所现的行相,本来是没有的,因为执取的东西像你妄情里所现的那个相,所以就叫“似所取”。
 
  “成唯识论第一卷言:或复内识转似外境;第七卷说:或转变者,谓诸内识,转似我法外境相现”,这里的所谓似外境,就是似我、似法,好象有补特伽罗的我执,也好象有法我的执。实际上这是没有的。
 
  “此师意说,见相二分是所执无,唯自证分依他性有”,安慧菩萨的一派认为,见相二分是遍计所执,是没有体的;只有自证分是依他起性,那是有的。根据《辩中边论论》等说,“能取所取,皆所执故”,能取所取都是属于遍计所执,是没有的,“由自证分虚妄熏习为因缘故,自体生时,似能取所取外境相现;此中二取,都无少实,唯有自证似彼而生,唯取自体,故无少法能取少法”,这个自证分,是有自体的,“愚者不知,谓离识体有实二分,故说唯识,令其了知”。
 
  我们把安慧菩萨的这个见解复习一下,然后再看这里说他心智,就应用到了。他说,“谓此识体,转似他心相貌生起”,这“识体”就是自证分,它(他心智)生的时候,与他心的相貌相似地生起,“他本质心,实不缘着”,但是并不能直接缘他心。也就是唯识“无有少法能取少法”,就是这个意思。“亦自心内,不变相分,似于他心”,只能取自己识内的相分,这个相分生起来跟那个本质的他心是相似的;这个转似他心的相貌,并不是说有一个依他起的相分,所以安慧菩萨说,“由善等心有法执故”,因为这个他心通是善等心,恶心怎么能变出通来呢?善等心,善的心、无记的心,等等,这些心里都有法执,“自证分上,似他相生”,这个相,是自证分上边生的一个相。“此似彼相,遍计所执”,生起的这个相,并不是依他起的相分,而是遍计所执的相,“体性非有”,是没有体的,“其自体分,依他起摄”,这个自证分(识的体)是有的,“即说此为他心智也”,这个就是他心智。
 
  他提的问题,“不变相分……”,相分是变的,变的相分是遍计执的相分,这个相分是没有体的。这跟护法菩萨说的不一样,护法菩萨说相分是依他起。这个能取所取(能取是见分,所取是相分),都是遍计执;既然是遍计执,那就不实在,就是没有体的。并不是“不变”,变的是遍计执。“说法不同”,就是相分不同。这个我们以前在上课之前先发的讲义《唯识简介》里,安慧一派是无相唯识,相分是遍计执、是没有体的,见分也是遍计执,见分上面也没有它的行相,这叫“无相”,并不是不变,变是变的,变的是遍计执,没有体的。护法菩萨一派是有相唯识,有相唯识就是自证分、见分、相分都是依他起。相分是依他起,它是有实体的,见分也是依他起,见分上面有相分的行相,所以说他是有相唯识。这个我们一开始就介绍了,这里就要用上去。所以说他们的不同点,就是安慧菩萨只有自证分是依他起,见相二分是遍计执,护法菩萨则说三分都是依他起,这就是不同之处。
 
  问:第二十三页前面第一行,“若许知者,便有自心知自心过”这一段……?
 
  答:这一段文很长,我们要看,只能从头上看起。这是外道难唯识家,说,你这个他心智能不能知他心?假使不能知他心的话,你怎么叫他心智?你根本就不能知他心,那当然不成立为他心智;如果你能知的话,你唯识道理就搞不成。因为他心智在你识外,那是他的心,不是你本身的心,你自己的识,知的是自心,不是知他心;他的心在你的识外,既然你能缘识外的境,那就唯识的道理就破掉。因为你说唯识不能缘识外境的,只能缘内境。
 
  他说,“若许知者”,假使你说可以知他心的,“便有自心知自心过”,那就有这个过失,因为大乘里边,不允许自心知自心的。这个昨天我们讲了,自己的手指不能指自己的手指,只能指其它东西,眼睛只能看人家,也不能看自己,所以自心也不能知自己;假使说能知他心的话,你就有自心能知自心的过。这个过是外道提的。“自心有缘彼,彼有缘自心”,这个心,假使两个人,心可以互相缘:你的心缘他的心,他的心缘也你的心。“故若许知,便有此失”,所以,假使你可以知他心的话,他的心来缘你的时候,你去缘他的心就是缘自己的心,那不是有自心知自心的过失了吗?“若别时缘,即无此过,自心前后许相缘故”,假使不是同时缘,那就没有过失,因为自心可以前后缘。同时自己是不能缘自己的。如手指,不能同时既指自己又指他人,那是不行的。而前后不是一个心了,那是可以前后缘,互相缘是可以的。这个说法,就把它驳掉了,不能知自心;若别时缘就没有过失,同时缘就有这个过失。
 
  “既尔,大乘许一刹那自心返缘彼能缘,彼能缘等,何不许缘?”那么外人就指出,你大乘里边不是也可以同时缘吗?“既尔”,既然如此,同时是不能缘的,而前后则可以缘,但是大乘里边,“许一刹那自心返缘彼能缘”,你们有这一条,在大乘唯识里边,同时(一刹那就是同时)自心可以返缘它能缘的法,自心能缘自心的那个法,那个法也能缘它,这是大乘也有的,那么,“彼能缘等,何不许缘?”这个他心智的能缘,为什么不能去缘呢?你前面说前后缘是可以的,同时缘是不行的,但是你们自己是同时可以缘的嘛,为什么就不许我们能缘呢?
 
  “此亦不尔,但许一念自心自缘,谓自证心缘见分等”,这是回答外人的话。我们许同时缘,是有条件的,不是什么心都能缘自己;但许一念自心自缘,只有一个念头,自心缘自己,那是什么呢?自证分缘见分,只指这一个情况。自证分缘见分的时候,自证分是自心,见分也是自心,这个同时缘是可以的。自心缘自心就是自证分缘见分,只有这么一个例,其它的都没有。“犹尚不许一念见分返缘自证”,见分反过来缘自证分是不行的,这在大乘里边并不允许,只允许自证分缘见分,“岂许见分一念自缘?”见分自己缘自己,那更不允许了!所以自己缘自己是不行的。“唯见分能缘他心故”,见分缘他心是可以的,不能缘自心。
 
  你说见分缘他心的见分是可以的,缘自证分是不行的,那么外人又钻空子,说,“若尔,他心缘自身自证”,如果这样子的话,那么他的心正在缘我们自身的自证分的时候,“亦应得说,一念他心智得缘彼境”。就是说,若说他心只能缘他心的见分,那我们就举这个例,假使他的心缘我自己的自证分的时候,应当可以说,他的心(他心智)能够缘自心的所缘境。为什么原因?因为你的所缘境就是见分。见分是自证分的所缘境。他心能缘见分,这是前面允许的,他心智本身的见分能缘他心的见分。我们(外人)就立这个例,假使我缘的不是见分,缘的是自证分的时候,自证分缘见分,见分是自证分的所缘境,你缘自证分,这个见分就是你说能缘的,岂不是自证分的所缘境你也能缘了吗?这好象是钻了个空子。
 
  (37A)“此亦不尔”,这个也把它否定掉了,“前已说故,谓前已说一念见分不许能缘自自证分,证自证分,类此亦尔”,前面已经讲过,这个他心智(我们自己的心),见分不能反缘自证分(他心智),你的见分也不能缘他心的自证分。你自己自证分也不能缘,那么自证分的所缘境,就是见分,虽然它是自证分的所缘境,但是你不能缘自证分的,你所缘的还是见分。所以说,你缘到的不是自证分的所缘境,你实际上只缘到见分,自证分是不能缘的。
 
  他这是转而弯之地要刁难。第一个是能缘的心,第二个是所缘的境,都不能缘;前面说的能缘心不能缘,后面说的所缘境也不能缘。只能见分缘见分,就是我的见分(他心智)缘到对方的心也是见分,而自证分不能缘,他的见分所缘的境也不能缘。“故他心智,但知他身心心所法”,所以说他心智只能知他身的心、心所法,“不缘彼境及彼能缘自自证分”。这个心王心所(心心所法)指的就是见分。既不能缘心王心所的所缘的境——即相分,不能缘,也不能缘这个心王心所的能缘的心——即自证分,也不能缘。因为这些不叫他心智,他心智只能知他身的心王、心所(就是见分);见分缘见分,而不能缘他的自证分,也不能缘他的相分。
 
  这个是辩他心智所知的范围。这里外人钻个空子,你们能知他心的话,就是自心知自心,那就有过失,论主也把他们驳掉了,自心不能知自心。因为只有自证分能缘见分,其它的都不能互相缘的,你这个空子就钻不进了,没有空子好钻。这是第二个问题。另外还有什么问题?
 
  问:心、心所法是否就是见分?
  答:心、心所法有见相二分,也是有四分的,而这里说的他心智的心、心所法,实际上就是见分。
 
  问:四分,是否八识都有?
  答:八个识都有四分。
 
  问:见分与第六识关系?
  答:每一个识都有见分,不仅仅是第六识。第六识有见分、相分……,四分都有;本身它就有四分,没有什么关系不关系的,就是它自己。
 
  问:缘他什么心不如实?佛是如何缘的?
  答:缘他的心……,这个我们正在讲。为什么不如实?菩萨以下的人,他的二智(自他心智)对境(知自他心)的时候,跟佛所缘的离言境、没有二取的这个境,不能如佛缘的那么准确,所以叫不如实,并不是缘到的全部错误,也不是那样,只是不能够像佛那样地正确。至于佛怎么缘,这个我们还没有讲完,下边还要广讲。
 
  问:二十三页第一至二行:“自心知自心过,自心有缘彼,彼亦缘自心……”?
  答:“自心知自心过”,指的是见分缘见分。见分不能缘见分;缘自证分,这个当然更不能缘。“自心有缘彼,彼亦缘自心”,自心缘彼,彼缘自心,就是互相缘,假使甲乙两个人,甲的心在缘乙的心,乙的心也在缘甲的心,互相缘。
 
  问:二十三页四行:“自心返缘彼能缘,彼能缘等,何不许缘”?
  答:这个我们刚刚才讲过。自心缘自心,只有自证分可以缘见分,不能见分返回去缘自证分。这个已经讲清楚了,刚刚才说了的。
 
  问:意罚杀一二个人……?
  答:这个意罚,当然我们说意罚的罪大,是说他的杀人,可以杀很多,不是说杀一二个,杀一二个是个别的例。它的侧重点是,意罚的时候可以杀极多的人。那论里说的是一个国家,你要再多一点也可以的。
 
  问:意杀感无量劫受无间果,引生报、后报等名……?
  答:生报,第一次是生报,那么就都叫生报。这在书上也说了,“从初为名,皆名生报”,因为第一次的受生就是生报——这一辈造了意罚罪,下一辈子决定要受无间的地狱的苦,这是生报,那么以后等流下去,因为第一次叫生报,后头的异熟果还是同样的,所以就把这个“生报”都包到后头去,以第一辈子的报的名字来安立,并不是说他没有后报。从初为名,因为第一次生是生报,就叫它生报,皆名生报。
 
  问:安慧菩萨“识体转似他心相貌生起……”?
  答:当然要他心为增上缘了,没有他心为增上缘,你知什么东西呢?自己还是知自己的东西。要知他心为增上缘,才知他心。
 
  问:“自心内不变相分”,是否依他起心相分不变?何为不变相分?
  答:这个自心内不变相分就是不变依他起的相分,遍计执的变化是有的。这是安慧的说法,他说的相分。在无相唯识里,还是三分说,但是自证分是依他起,而见相二分是遍计执;遍计执是无的、没有体的,那等于说只有一分(自证分)。这个在《唯识简介》的时候预先都把这些交待了。何为不变相分?这个已经说过了。
 
  问:破僧断无量众生慧命,意罚仅断众多有情命根,为何以意罚为大罪?
  答:这个里边,唯识是强调意的。在有部的时候,强调身语二业,还是色法,身业是形色,语业是音声,意业是心(心识)。到经部的时候,侧重点已经转移向唯识方面,就是说,所造的罪,身业跟语业都是思心所,意业也是思心所。意业的思心所是审虑思、决定思,即经过考虑之后决定下来的,这个思心所就是意业;而身口二业,动身思、发语思,要发动身体行动的思心所,跟发动自己说话的思心所,这就是语业跟身业,那已经是归纳到心王、心所去了。这里说的,唯识的侧重点就是以心王、心所为主,所以强调意罚罪最大。而破僧,从经部的观点来看,已经是心的意识形态,是发语思(发语的那个思心所)造的罪,已经归纳到心上去了,所以这里尽管他这么比较,他是为了要加重意业的分量。你要破僧,当然也是意发动的,没有意的发动,身语怎么起来?这个是无记的,身语是无记的东西。这是因为对有些二乘的人,他还执着身语是色业(色法),那就要强调意罚重、身语轻,强调这一点。实际上我们讲到经部,经部已经是都归入于心,那么就是心的罪最重,而这个比较,只是对二乘这么比一下,把这个重心移到心识上去,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现在接下去。昨天讲到有漏的他心智,讲完了,安慧的解释,刚刚我们又重新说了一道,那么讲无漏的。
 
  有漏的他心智,大家看二十六页,“所取能取分别未断故”,翻过来,“此第二释不如实义”,我们从这些问题上回到这里,再说一下“不如实”的第二个意思。“由自身中法执,能取所取分别种子犹未断故,此二于境,不如实知”,因为有法执,有能取所取分别种子没有断,那么对境就不能如实地知道。这个里边他分得很细,这个他心智又分两层,“此他心智,通有无漏”,一个是有漏的,一个是无漏的;“若有漏者,略有二说”,有漏的里边又分两种,一种是安慧一派无相唯识(古学)的说法,一种是护法一派有相唯识(今学)的说法。刚才的问题,介绍的是有相唯识,那么我们再总结一下。
 
  安慧等说,“诸有漏心”,一切有漏的他心智,“唯有自体,无相见分”,从它的有没有来说,自体(即自证分)是有的,依他起是有,而相见二分是遍计执,没有体的,所以无相见分。但并不是说虚妄的相见二分也没有。它要变,当然有变相,但是这个变的相是虚妄的遍计执,不是实在的;既然不实在的,那当然不如实了。这是解释不如实的意思。
 
  这在第一卷里边就已经讲了,安慧的唯识主张已经介绍过了。安慧的唯识,他怎么说呢?“所说见、相,皆是所执”,都是遍计所执,“谓此识体,转似他心相貌生起”,见相分要变,怎么变呢?变是要变的,但是变的是遍计所执,是假的,就是没有体的;这个识要变,这个识体就是自证分,“转似他心相貌生起”,因为缘他心,他心是本质(前面说有没有本质,当然有本质,有本质才能变),变一个相貌,这个相貌跟他的他心是相像的,虽然不是原来的他心,但是是相近的;“他本质心,实不缘着”,本质心就是对方本来的心,这个心我们是不能缘的,是识以外的,不是我们识内的(这是唯识道理,没有破掉),我们并没有缘他的本质心,“亦自心内不变相分似于他心”,但是我们变是变,并没有变一个依他起的相分似于他心。为什么不变相分呢?“由善等心有法执故,自证分上似他相生”,由于法执,有遍计所执,所以自证分里边“似他相生”,并不是变一个依他起的相分,而是产生一个变化,好象跟他的心相近、相仿的一个相生起来了。这个是遍计执的相,不是依他起的相分,“此似彼相,遍计所执,体性非有”,这个跟他的心相像的相是遍计所执的,不叫相分,它是没有体的。而“其自体分,依他起摄”,那就是自证分了,这个是有体的。所以说,安慧菩萨他们所说的有漏的他心智,就是说,你的心是自证分,去缘他心的时候,相似地变一个相,跟他的心是相像的;这个变的相是遍计所执的相,不是依他起的相分;这个所缘,是缘自己识内变的遍计所执的相,既然是遍计所执,那就不如实,肯定是不如实的了。这是解释第一个,安慧菩萨的有漏他心智之所以不如实,是这个原因。缘起的相是遍计所执的,遍计所执是没有体的,而他的心是有体的,当然不如实了。
 
  下边是护法菩萨的有相唯识(今学)的解释。“然护法等,此唯识释,亦无异解”,他这个唯识解释跟前面都一样的,还是有相分的,“如成唯识,护法等云”,就在《成唯识论》里,他引一段文,护法菩萨说,“谓诸有漏心,依他性中,亦有三分”,这还是说有漏的他心智,跟安慧不一样、不同之点就在这里。依他性里边同样有三分,证自证分因为不触及到,所以我们就没有提,所触及、有关系的就是见分、自证分、相分,就是依他起里边,这三分都有。这是护法菩萨的主张,见分、相分也是依他起。
 
  “遂作难言”,你说三分都有,那么外人就要跟你为难了:“外色实无,可非内识境”,你说外色是没有的,是遍计执,当然内识不能缘它了,没有体的东西怎么能缘呢?“他心实有,宁非自所缘”,而现在你缘他心,他的心是识,这个识你说是有的,那为什么你不缘他的心?没有的境你不能缘,这个有的境你为什么缘不到呢?为什么不去缘它?
 
  护法菩萨回答说:“谁说他心非自识境,但不说彼识亲所缘”,哪个说我们不缘他心?我们识缘他心。“他心实有,宁非自所缘”,这是你们说的话。我们是缘他心的,但是缘他心,不是亲缘,他心不是亲所缘缘,是疏所缘缘,或者是增上缘。怎么叫他心不是亲所缘缘呢?“谓识生时,无实作用”,识生起时候,对识外是没有作用的,就是识里边起作用,而且这个作用也是欺诳的,无实作用。“非如手等亲执外物”,不像手拿东西那样,手可以亲自把外面的东西拿到,“日等舒光,亲照外境”,太阳、月亮等等放光的时候,可以把太阳、月亮以外的境界照亮,这手执、日照是可以亲取的,但是识的作用却不是如此;“但如镜等,似外境现,名了他心”,仅仅是像镜子照外境一样,相是显在镜子里边,并没有跑到镜子外边去,我们识里边取所缘的境,也只是缘识里边变的境,并没有跑到识外边去。我们缘他心,我们并没有说不缘,缘的是识内变的相,不是缘识外的实在的那个他心。所以你说我们不缘,这个话不对的。我们虽然缘,却还是唯识,缘的是内心,并没有缘外心,所以说唯识道理并没有破掉。“非亲能了”,我们了他心,仅仅是变一个相,然后去了知,并不是亲自缘他的心。“亲所了者,谓自所变”,我们亲自所了的、所缘缘什么呢?是自己变的相分。
 
  “故契经言:无有少法能取少法”,这个话经常引的,因为经里边有这个话,没有少法能取少法,法与法之间都不成关系的,那么这个识跟那个识也不能生关系,我的识跟他的识不能打交道,不能直接缘他。但是不能直接缘他,是不是两个就不生关系呢?隔一层的关系是可以起来的,就是“但识生时,似彼相现,名取彼物”。我的识生的时候,可以变个相分,这个相分跟他的心是相似的,这个就叫“取彼物”,就是去缘他心了。我们缘的他心,实际是缘我们识内的他心的影像。等于照镜子一样的,我们识内自己现一个他心的境,像照相那样,缘的是镜子里的相,不是直接缘他的脸。这是一样,我们缘的他心,是我们识里边变的他心,不是缘这个识外的他心,所以说唯识道理还是成立,缘他心的作用还是有,这两个并没有矛盾。
 
  “即自心等,以他实心为增上缘”,“自心”就是他心智,“等”指心王、心所,以他实在的心为增上缘(疏所缘缘),“所取本质,自心别变作相分心,似他本物”,你所取的本质就是他那个增上缘,自己心里边就变一个相分,这个相分跟他的本物(他的实质的心)是相像的,“说此见分为了他心”,那么我们的见分缘我们的相分的时候,就说是了他心了。了的这个他心是我们心里边的镜子照的相,并不是外边真的他心,但是这个他心,既然是镜子照出来跟他心一模一样的,那么就知道他心了。所以说这个他心智,缘的是相分。
 
  “此前二说,皆有漏智”,这两个说法(安慧、护法),都是指有漏的他心智来说。它的差别,我们再提一下,安慧菩萨说,变的相是遍计执,没有实在的,而护法菩萨说的相分、见分都是实在的,依他起的,有体的。这个依他起的相分,跟镜子一样,把它外边的他心的相照进去,我们缘的就是缘自己的相分,没有缘识外的心,所以还是唯识道理没有错。
 
  这是有漏他心智。无漏的更麻烦,无漏的里边更多,有三种说法,这三种说法更不好懂,但是我们还是要把它念一道,能懂的就懂,不能懂的,过一段时间,唯识多学一点之后,再回过来看,也不会太难的。
 
  若是无漏他心智者,如成唯识,略有三说①。诸后得智,有二分耶?
  有义俱无,离二取故,同有漏心初师所说。然佛地论,虽无漏心,有相无相,略有三说。约后得智,即无此义②。此师菩萨,及二乘等,诸无漏心,皆有法执。佛地论中,亦有此义。似二取现,说有见相,见相即是遍计所执,体是无法,说能所取是所执故,无处正说依他起故。唯二等者,但自证分似于二现,说之为二,依他性中,实无有二说为他心智,如有漏心说。
  校注:①「如成唯识,略有三说」,江西校刊本(卷四.第二十七页前面第十行)作「如成唯识论中略有三说」,据大正藏(T43, p.1007, b29)作「如成唯识,略有三说」。
  ②「即无此义」,据江西校刊本(卷四.第二十七页后面第三行)作「即无此义」,大正藏(T43, p.1007, c3) 作「既无此义」。
 
  “若是无漏他心智者,如成唯识,略有三说”,若是无漏他心智的话,在《成唯识论》里略有三种说法。
 
  “诸后得智,有二分耶”。后得智是有无漏的,那么根本智要不要说?根本智只缘真如,不能缘他心,所以不说根本智,只说后得智。无漏的心有两种,即根本智跟后得智,根本智缘真如空性,是缘理的,这里当然不谈了,那他心智当然属于后得智了。这是提问,这后得智里边是不是有两分(见分、相分)呢?
 
  第一种说法:相见俱无。“有义俱无”,就是安慧菩萨的主张,后得智里这相见二分是没有的,“离二取故”,因为这相分、见分属于二取(能取所取),是遍计执,无漏心里哪有遍计执呢?所以这两分都没有。“同有漏心初师所说”,这点跟有漏心一样,有漏心里也是没有相分、见分的,但是遍计执有,而无漏心里边,这个偏计执是没有了;说同样是同在没有见、相二分,因为见、相二分是没有体的。这第一个解释跟前面有漏他心智第一师(有漏心初师,就是安慧菩萨)的说法一样,是没有相的,二取——相见二分都是没有的。
 
  “然佛地论,虽无漏心,有相无相,略有三说”,但是《佛地经论》里边,它无漏心有相无相,分了三种说法。
 
  “约后得智,即无此义”,以后得智来说,就没有这见相二分了。
 
  “此师菩萨,及二乘等,诸无漏心,皆有法执”,这个师的主张,就是佛以下的,菩萨也好,二乘也好,外道也好,他们的无漏心——噢,外道没有无漏心,二乘等,等其它的独觉之类,就是菩萨、声闻、缘觉,他们的无漏心,都有法执没有断完。“佛地论中,亦有此义”,《佛地经论》里边也有这个意思。“似二取现,说有见相,见相即是遍计所执”,因为还有法执,还有这个二取现,这个二取现的时候就是见相二分,但是这见相二分都是遍计所执,体是没有的,“体是无法”,所以说,还是没有见相二分。这个见相二分,说它有或没有,是从它的有体没有体来说的;遍计所执是没有体的,所以说它(见相二分)没有。这也就是无相唯识,我们以前说过的。“说能所取是所执故”,能取、所取是所执着的东西,能取是能遍计,所取是所遍计,那当然是遍计所执了,没有体的;“无处正说依他起故”,佛经里边没有正面地说,见相二分是依他起。
 
  “唯二等者”,前面不是说过“唯二、唯量”吗?唯二等,他们的解释,并不是说依他起有两分,“但自证分似于二现,说之为二”,只是在自证分里边,体是一个,与外边的境相像的能、所就是见、相,这就叫二,是属于遍计执、没有体的,并不是说依他起的见相二分。这个唯二,不像他们前面讲的因为是唯二,就有依他起,这个二是遍计执的二现,不是依他起的二(见相二分)。“依他性中实无有二”,遍计执里边好象有两个(能所,见相),而依他起里边,没有见相二分,“说为他心智,如有漏心说”,他们的说法,这无漏他心智跟有漏的他心智一样,都是一个自证分,没有见相二分。
 
  这是第一种说法。下边还有提问:二乘、菩萨如此,那么佛怎么样呢?
 
  问:然佛此智,有相见不?答:有见无相,不同二乘等诸无漏心,佛之见分,亲了他心,名他心智。释此理妨,如次下师。故此论说,除佛以外,知自他心智,虚妄显现、二取分别、犹未断等,与佛有异,佛无执故,不知如佛净智行境。
 
  “然佛此智,有相见不?”佛的这个智能(无漏他心智),有没有见分、相分?
 
  他们的解释是,“有见无相,不同二乘等诸无漏心”,佛的他心智是特殊的,跟菩萨以下的不一样,菩萨以下的没有见相二分,而佛是有见分没有相分,“佛之见分,亲了他心,名他心智”,佛的见分是不要变相分的,直截了当地去缘他心,就是超出这个识外,可以缘,这是佛的情况,不能以一般的规律去限制。佛的见分是亲了他心的,这个叫他心智。
 
  “释此理妨,如次下师”,解释这个道理(理妨就是这样子的说法违背了唯识道理),下边就要谈这个问题,先在这里摆一下。这是第一师的主张,佛的他心智了他心的时候,是直接了知,不要变相,有见分,没有相分。这个里边,对唯识道理有妨碍,那么下边有解释,这里就不去管它。
 
  “故此论说,除佛以外,知自他心智,虚妄显现、二取分别、犹未断等,与佛有异”,所以这部论(佛地经论)里,第一师说,为什么不如实知?就是因为佛的知他心是直接了知,见分可以见,而菩萨以下的知他心,要虚妄的显现,变一个虚妄遍计所执的相去见;虚妄显现的就是二取,能取、所取;能取是能取的心,所取是变的对方的相,相像的一个相;这个能取、所取是遍计所执,能取、所取的心,这个法执没有断掉,那看到的,跟佛当然不一样,“与佛有异”,佛是亲自看到,他们是能取、所取,所见的是那个虚妄的遍计所执的心。“佛无执故”,佛没有法执,没有能取所取,所以说声闻缘觉菩萨的他心智,“不知如佛净智行境”,佛的清净的智能所行的境界,他们是不知道的。他们所见的是虚妄分别的能取所取,因为法执未断,佛则是法执断完了,直接以见分去见他心,所以见到的是如实的,他们是虚妄分别的能见所见、能取所取,那当然不如实。所以,第一个意思,这无漏心里边第一师的不如实,是这么解释的。
 
  有义后得智见有相无,说此智品有分别故,圣智皆能亲照境故,不执着故,说离二取。此第二说。佛地论中,更有证文,不能繁引。释此文者,若有漏心,便变相分,二取未除,不知如佛净智所行性离言境,都无相分,名不如实;若除佛外,诸无漏智,虽能亲取,然自身中,有法执种,犹未断故,出观已后,诸法可言,或犹起执,名不如实。佛则不尔。故除佛外,无漏此智,不知如佛净智所行不可言境,与佛有异。
 
  第二种说法:见有相无。“有义后得智见有相无”,有的论师说,后得智,这个无漏他心智,它是有见分没有相分,跟佛的了他心一样,有见分,没有相分。“说此智品有分别故”,说这个智品,就是这个他心智,它是有分别的,不是说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缘真如,没有分别的,这个他心智缘他心是有分别的、带名言的。“圣智皆能亲照境故”,圣智,圣者的无漏的智能,都能够亲自照见外境。“不执着故”,因为他没有执着了。前面的不能照外境,因为凡夫有执着,不能照外境,圣者没有执着,可以照外境。“说离二取”,因为他离二取,能取、所取已经离掉,不执着就没有二取,既然没有二取,就能够照外境。“此第二说”,这是第二种说法。“佛地论中,更有证文”,那里边说得更多,“不能繁引”。
 
  (37B)“释此文者”,这些道理,下面再广讲一下,为什么凡夫跟二乘的他心智不像佛一样地如实知,他是这么解释的。
 
  “若有漏心,便变相分,二取未除,不知如佛净智所行性离言境,都无相分,名不如实”,菩萨以下的有漏他心智,他要变相分,二取未除,这能取、所取还没有除掉,那么当然了,变的相分是虚妄的,如佛那样的没有相分、净智所行的性离言境,他是不知道的;佛的净智没有相分,是离言的境界,他是有相分,那当然隔了一层,就不能如实知道。这是说有漏的。
 
  “若除佛外,诸无漏智,虽能亲取,然自身中有法执种犹未断故,出观已后,诸法可言,或犹起执,名不如实”,除佛之外,菩萨、二乘的无漏他心智是怎么样的呢?他也能够亲取外境,但是他身上法执的种子还没有断完,他入定的时候,种子是不起作用,出定之后,这些法还可言说,或者也可以说有法的执着,既然还有法的执着,跟佛知道的离言的境界就不一样了,所以,名不如实,这个也叫不如实。就是说,菩萨、二乘的无漏智,虽然也跟佛一样,可以亲自去缘那个他心,不要变相,但是里边法执未尽,出观之后,可能还要起执着,有这个执着就不如实了,跟佛不一样。“佛则不尔”,佛没有法执,所以不会执着,那是如实的。
 
  “故除佛外,无漏此智,不知如佛净智所行不可言境,与佛有异”,所以说,除佛以外的二乘、菩萨,他们的无漏智,虽然也是亲取外境,但还是不能知道如佛清净的智能所知道的不可言说的境界,与佛有异,当然就有差异,不一样的了;佛没有执着,而他们还有一点执着,所以他们不能如实了知。
 
  若尔,此智既不变相,亲取外境,何名唯识?答:唯识者,据有漏心所起妄执,境非实有,由此理故,唯识但遮所执外法,识能亲取,非执外法,何妨亲取?故唯识理,此师亦成。或唯识言,据妄心说,无漏心等,即非唯识,经中但说三界唯心,不说无漏亦唯心故。此违比量,解深密等,如前引教,通无漏故。今此二义,前解为胜。
 
  这一段就是解释前面说的“理妨”,外人的问难,你说这个智能能亲取外境,这跟唯识道理不合。
 
  “若尔”,照你这么说,“此智既不变相,亲取外境,何名唯识?”这个无漏他心智,它不要变相分,直接就可以取识外的境——他的心,那是在你的识外的心;既然你的识可以超出自己的识去取他有情的识,那你这个唯识道理不是破掉了吗?我们一开始就是要破你的这个唯识,你都亲取心外境了,那你还叫什么唯识呢?
 
  “答:唯识者,据有漏心所起妄执,境非实有”,这一派的论师解释说,我们讲的唯识,是指由有漏心所起的这个虚妄执着的境是不实在的,“由此理故”,根据这个道理,“唯识但遮所执外法,识能亲取”,这个不实在的、所执着的虚妄境,你说识能够亲自去缘他,这一点我们唯识是遮(不允许)的,而“非执外法”,没有法执的那个法、不是遍计执所执着的那个外法,“何妨亲取”,那是可以亲取的。他意思是说:有漏心虚妄执着的那个境是不实在的,我们讲唯识不能亲取,但是,不是虚妄不实的那个法,那是依他起,是有的,那就可以亲取,唯识道理能讲得通。这是把有漏、无漏的心分别开来说。“故唯识理,此师亦成”,所以,这个唯识道理,这一派论师的说法也讲得通。这个虽然讲得通,但还是有一点勉强,那个最圆满的说法,还在后头。
 
  “或唯识言,据妄心说,无漏心等,即非唯识”,另一派论师,他的解释是:我们说的唯识,是从虚妄心来说的,那叫唯识;无漏心不是虚妄心,那就不叫唯识了。这个道理就讲不通了。他的依据是:“经中但说三界唯心,不说无漏亦唯心故”,在经里边说的是三界唯心,三界都是有漏的虚妄心,而成佛之后,或者成了阿罗汉,这个二乘都跳出三界了,那是无漏心,不是虚妄心了,那就不讲唯识了。他这样子的说法,意思是说:在经里边只说三界唯心,这是有漏的虚妄心,是讲唯识的,而无漏心在经里没有说是唯心,所以我们说,唯识只讲有漏的虚妄心,不是虚妄的那个无漏心就不在此例,因为经上没有说无漏心是唯识。“此违比量”,这个说法,跟比量是违背的,“解深密等,如前引教,通无漏故”,前面我们早就讲过,无漏心也是通唯识的。大家可以回顾到第一卷,已经讲了很多。
 
  “今此二义”,所以,这两个义,就是这两个说法,“前解为胜”,以前一个论师讲的不执着的境可以亲取(非执外法不妨亲取),所执着的外境不能亲取(但遮所执外法识能亲取),这个说法稍微好一点。后面的这个说法(无漏心等,即非唯识)讲不通,这前面已经驳掉了的,不能采取。经中但说三界唯心,就说唯识只属于有漏心,无漏心就不是唯识,岂不知佛还是唯识呢!这个后头要讲。这是比较这两个说法,可以采取前面的解释,后面的那个解释,先前早就驳掉了的,不能采取。
 
  有义后得智二分俱有,说此思惟似真如相,不见真实真如性故,乃至广说。又若此智不变似境,离自体法,应非所缘,缘色等智,应缘声等;又缘无等,应无所缘缘,彼体非实,无缘用故。佛地论中,亦作是说,后得智品,有分别故,所缘境界,或离体故。
 
  回答“诸后得智,有二分耶”的第三种说法是:二分俱有。“有义后得智二分俱有”,这是护法菩萨的说法了。这后得智,这个无漏他心智,见相二分都是有的。“说此思维似真如相,不见真实真如性故”,后得智缘真如的时候,是有相分的,它变一个跟真如一样的相分,但不是亲自缘真如。根本智缘真如,那是没有相分的,是能所合一,而后得智缘真如要有相分,它缘真如的时候是隔了一个相分去缘的,并不是真正看到真如的境。“乃至广说”,这个说得很多,这里他就不引了。
 
  “又若此智不变似境”,这下面就说为什么要有见相二分的原因了。假使这个智能(他心智)“不变似境”,不变相分,就是跟外边的他心相似的那个境,它不变现的话,那么,“离自体法,应非所缘”,离开自己的法(就是自识以外的法),应该缘不到了。就是说,不变相分,那唯识就只能缘自体,识外的他心就不能缘了。若有相分,跟识外的相似的境界就可以现出来。如果不现相分,直接缘识外的心,那是不允许的,那你就不能缘了,“应非所缘”,识外的这个他心就不能缘了。
 
  “缘色等智,应缘声等”,同样,我们的眼识,相分是色,见分是眼识;耳识,相分是声,见分是耳识。如果没有相分的话,眼睛应该能听耳朵的声音,耳朵也应该能看眼睛的色。那就乱套了,不对的。因为有这些过失,所以说还是见相二分都要有。
 
  “又缘无等,应无所缘缘,彼体非实,无缘用故”,这又是一个过失。你假使缘无,比如说缘龟毛兔角,那你是不能缘的,因为龟毛兔角是没有的东西,不能做所缘缘。做所缘缘要有实体,才能够使识生起来。这个龟毛兔角是没有体的,识不能缘它而生起来,那么就不能缘它了。实际上我们能缘到它,那就非要有相分不可。因为相分是有体的,识能够依这个相分生起来,而它现的相,跟没有的东西(龟毛兔角)是相似的,就叫缘无,所缘的还是相分。犹如镜子里照的东西,那个东西,没有镜子照,你是看不到的,但是镜子一照,你看的是镜子,镜子里是有东西的,可以使你心生起来。所以说一定要有相分,否则的话,缘无的时候,所缘缘就没有了。无的东西就是遍计所执,遍计所执是没有体的,没有实体,那是不能缘的,所缘缘的作用就没有。
 
  “佛地论中,亦作是说”,这些都是为什么要立见相二分都有的依据,因为如果没有见相二分的话,就有那么多的过失,而立了见相二分,这些过失就都没有了,也符合客观事实,所以应当要有见相二分,《佛地经论》中也这么说。
 
  “后得智品,有分别故”,后得智品,品就是种类很多,如他心智等等,都是后得智里边的一类,这个后得智是有分别的,因为有分别,所以要有相分。无分别智、根本智才没有分别。“所缘境界,或离体故”,所缘的境界,或者有离体的,就是不在自识里边,而是他心,那是离开自己的识体了,若没有相分,你怎么缘呢?
 
  如有漏心,似境相现,分明缘照,如是境相,同无漏心,无漏种起,虽有相似有漏法者,体非有漏,如有漏心,似无漏相,非无漏故。成唯识中,又作是说:现在彼聚心心所法,非此聚识亲所缘缘,他聚摄故,如非所缘。然真如等,与能缘心,不异不一,非他所摄,不可为例。余所引证,如有漏中。
 
  “如有漏心,似境相现,分明缘照”,这是打比喻,有漏的心,它可以现一个跟外境相像的相分,然后去缘它,“如是境相,同无漏心”,这个缘的境,可以是缘无漏的东西,就是有漏心里边可以夹缘无漏的相分,“无漏种起,虽有相似有漏法者,体非有漏”,无漏的种子起的时候,虽然有相似有漏法的相,跟有漏法一样,也是有相分,但是它的体不是有漏的。“如有漏心,似无漏相,非无漏故”,有漏里边可以缘无漏的东西,无漏心现一个相分,并不是说它就是有漏的,它还是无漏。有漏里边可以有无漏的相现,无漏的种子起的时候也可以有相分现出来,虽然这个相分似有漏法现,但它的体是无漏的,也可以有相分,就像有漏里边可以缘无漏相一样。这就是说,不能因为是无漏就决定不能有相分。
 
  “成唯识中,又作是说”,《成唯识论》里又这么说,“现在彼聚心心所法,非此聚识亲所缘缘,他聚摄故”,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缘他心(彼聚心心所法就是他有情的心王心所),“非此聚识亲所缘缘”,“此聚”即二者之一,比如某甲,那么“彼聚”就是某乙,某乙身上的心心所法不是某甲的识亲自能缘的,“他聚摄故”,因为这个心王心所是在某甲的识以外,是某乙身上所聚(所包含)的,不属于某甲,某甲的识不能亲自缘到。所以一定要变个相分才能缘,如果没有相分的话,你怎么缘他的心王心所呢?
 
  “如非所缘,然真如等,与能缘心,不异不一,非他所摄,不可为例”,这里的“如非所缘”,它是点在上句的,就是说不能缘他聚的心王心所,犹如是“非所缘”,“非所缘”就是没有体的法,不是所缘境,不能缘的。这样讲,好象也讲得通,但是把它连到下边讲,那更好一些。“如非所缘”,真如,在我们说起来不是所缘的法,真智缘真如的时候,能缘的心跟所缘的真如,“不异不一”,两个合起来了,“非他所摄”,真如又不是属于他有情的,每一个有情识里边的识性都是真如。既不是他所摄,也不是在跟他聚的心王心所缘的时候见相能所分得清清楚楚的;它不是所缘境,因为缘的时候,能所是合一的,所以“不可为例”,不能以真如作一个例,来破我们的唯识,这个不是一般性的东西,这个要除外。
 
  “余所引证,如有漏中”,其它的引证,《成唯识论》里,跟这个有漏心相似的东西还讲了很多,这些教理,他这里就不再广引。
 
  由斯教理,若佛非佛,诸后得智无漏心者,定有相分,亦有见分。然除佛外,余无漏他心智,法执未断,有漏此智,虚妄现故,不知如佛净智所行不可言境,与佛无漏他心智异。
 
  从这些教理,就得出结论,“若佛非佛,诸后得智无漏心者,定有相分,亦有见分”,不管是佛也好,不是佛也好,菩萨声闻也好,他们的后得智、无漏的法,都有相分、见分。这是护法菩萨的主张。不但有漏的他心智有见相二分,无漏的他心智也同样有见分、相分,包括佛的他心智,也有见相,那就是说佛还是唯识的。前面有说佛的无漏心不在唯识之内,这一点护法菩萨是不承认的。护法菩萨的唯识是彻底的,从凡夫到佛,都是唯识;佛也有见相二分,不能缘识外的。所以说护法菩萨后来居上,这个是比较彻底。
 
  “然除佛外,余无漏他心智,法执未断,有漏此智,虚妄现故,不知如佛净智所行不可言境,与佛无漏他心智异。”这是说,除了佛以外,二乘、菩萨的无漏他心智,他是法执还没有断完——这个“余”字,是说除佛以外的他心智,有两种,一种是无漏的他心智,就是二乘、菩萨的,“法执未断”,他们的法执还没有断完;一种是有漏的他心智,“虚妄现故”,他的法执还有现行。一个是种子没有断(无漏,二乘、菩萨),一个是还有现行(有漏,包括凡夫)。这两种,“不知如佛净智所行不可言境”,跟佛的净智所行的不可言说的境界,当然不一样了,所以说“与佛无漏他心智异”,他们跟佛的无漏他心智不一样,就是“不如实”了。
 
  所以这个“不如实”,他给你讲了很多。本来不如实,他一个偈颂一句话,“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那还是好懂的,佛的境界最高、佛看得最清楚,但是他这么很仔细地给你一辩,反而把人家搞得唯识道理讲得太深,有的人就钻不进去了。这后头的内容,虽然是深一点,但唯识的观念却是可以更详细地给我们拿出来了,这个学懂之后,唯识观基本上就能够树立起来。
 
  这里是从护法菩萨的观点来说,不管是无漏智,还是有漏智,见、相二分都是有的。为什么菩萨以下的无漏智、有漏智不能像佛那样地如实知呢?那是因为无漏的里边,法执没有断完,有漏的里边,还有虚妄现行,所以跟佛清净的智能所行的不可言境、那个离言说的境界,当然不能比,“与佛无漏他心智异”,那是不一样的了。
 
  佛他心智,虽变为境,亲似他心,名为如实,以无执故,知性离言。余他心智,亦变为境,未断执故,疏似他心,名不如实,以有执故,不知诸法体性离言,故说有异。
 
  那么佛的他心智是怎么样的?他这里又交代一下。“佛他心智,虽变为境”,佛的他心智,虽然也有见分相分,也变个境界的,但是这个境,“亲似他心”,跟他的心是一模一样的,“名为如实”,这个才叫如实。
 
  我们变的心跟他有距离,就像照相那样,照出来的相,跟原来的东西是有距离的,本来是胖胖的,照出来很瘦;本来是亮亮的,照出来很黑,因为采取的光度不一样,相片的效果就不一样。这也就是说菩萨以下的人,他变的相分是不如实的,而佛变的相分就是恰恰一模一样的,所以说“亲似他心,名为如实”,这个才叫如实。
 
  “以无执故”,为什么如实、亲似他心呢?没有执着了,法执的现行没有了,种子也没有了,能够“知性离言”,他虽然缘那个境,但是知道这个境是离言的。“余他心智,亦变为境”,其它的他心智,同样也变相分,也变一个境,“未断执故”,因为他法执没有断完,“疏似他心”,不是亲似他心,虽然像他心,但是有距离,跟他心不是一模一样的,“名不如实”,所以不如实。“以有执故,不知诸法体性离言”,一个是亲似他心,一个是疏似他心;一个是无执,知诸法的离言性;一个是有执,不知诸法的体性离言,所以就有差异了,“故说有异”,这个就是不如实的症结所在。
 
  此中通说除佛以外,诸他心智,说不如实。非佛此智亲能照他心等故,名为如实。成唯识说:谁说他心非自识境,但不说彼是亲所缘,故佛亦变。若说佛心亲能了者,便与上说理教相违,故佛之心,亦名唯识。
 
  “此中通说除佛以外,诸他心智,说不如实”,这里总的讲清楚了,除佛的他心智以外,其它的他心智,包括菩萨以下的,都不如实。当然不如实的程度有高低不同,菩萨的不如实跟佛差得少一点,而二乘的不如实跟佛差得稍微再多一点,凡夫的不如实则跟佛差得更远。这个差距是有,但是总的来说跟佛比,完全跟他心一模一样,而且知道的是离言的,这个是不能比的,所以都叫不如实。
 
  “非佛此智亲能照他心等故,名为如实”,这是驳斥第二个论师的论点。我们说的“如实”,并不是像前面第二个论师说的,佛的智能能够亲自照了他心、亲取他心,不要变相,直接就能够了知他心,这叫如实。这个说法不对。我们说的如实,是变的这个东西(相分),因为没有执着,所以变得亲似他心,跟他心一模一样,而且知道它性是离言的,这个叫如实,并不是说不要相分、直接去了知他心叫如实。
 
  “成唯识说:谁说他心非自识境,但不说彼是亲所缘”,这是引《成唯识论》来作证明。《成唯识论》里说,哪个说他的心不是自己识的境界呢?谁说自识不能缘他心?没有人说不能缘他心啊!这是前面外人问难:假使你能缘他心的话,就不能称“唯识”,因为超出识外去了!论主就回答说:哪个跟你说我们的识不能缘他心呢?但是并没有超出识外,“但不说彼是亲所缘”,只是不是亲所缘缘,不是亲自缘他心,而是变个相来缘它,那还是“唯识”!这是护法菩萨的解释,既把唯识的道理维护好,又把他心智能知他心的情形也讲透,所以这样子说是最圆满的。“故佛亦变”,所以佛也变相分、见分。
 
  “若说佛心亲能了者,便与上说理教相违”,假使像第二个论师说的,佛的心能够亲自照了他心,这个话,就跟上面引的很多教理相违背,那就不成立了,“故佛之心,亦名唯识”,所以,结论就是:佛的心,也是唯识。那是最彻底的,从阿鼻地狱最苦恼的众生,到这个三界最高的有顶,乃至二乘,一直到佛,都是唯识,都要变见相二分。这就是护法菩萨的主张。先前的那个说法,碰到佛的境界,他们唯识的道理包不进去了,只好说无漏的、不执着的境不是唯识,有执着的境才叫唯识。这个很勉强,我们看看就勉强,唯识道理不普遍,你这个唯识道理就不能成立。护法菩萨则从最苦恼的众生,一直到最高的佛,都是唯识,那就把道理包完了,这是彻底的。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面还有更多的发挥,恐怕太多吃了不消化,那么我们把今天的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讲了什么,再回顾一下。今天我们讲的很少,先是复习了昨天说的,有漏他心智,安慧的主张,你们也有提问的,就是“不如实”的问题。
 
  不如实有两种。“由似外境虚妄显现故”,这是第一个不如实,这个讲得比较少,就是因为有法执,现的境是虚妄显现的遍计执,那当然不如实了。
 
  第二个不如实,“能取所取分别未断故”,这个就讲了很多,分有漏、无漏来讲。有漏的又分两种,安慧说只有自证分,没有见、相二分,见、相二分是遍计所执,那么变的相当然跟他的心不如实,跟佛的境界,当然差得更远,所以说不如实;而护法菩萨说的有漏他心智,三分都有,见分、相分、自证分都是依他起,这么就成立唯识了,我们知的他心是我们的相所变的,这个变的相跟他的原来的心是相似的,所以叫他心智。不同之点,一个说只有自证分,一个说也有见相二分。
 
  无漏智里边,说得更多,略有三种说法:一种说,跟有漏一样,见相二分都是没有的;一种说,有见分没有相分;再一种说,见相二分都有,就是护法菩萨的说法。从里边的辩论,我们就看到,窥基大师把护法菩萨的道理讲得最圆满,那就是说护法菩萨的这个见解是最正确的,也是最完备的。第二种讲的有见无相,讲唯识道理就不好讲,虽然如实这一方面讲得通,但唯识的道理就有点勉强了,甚至于说三界虚妄心是唯识,不虚妄的心(无漏心)就不叫唯识,这就跟前面教理违背,所以这个不能采取。而第三种,护法菩萨说三分都是依他起,这个从凡夫讲到佛,都能够讲得通,这个就是成立唯识的最圆满的一个说教、理论。所以主要是介绍护法菩萨的说法。
 
  明天还有很多的发挥。这个里边,越钻越深,看起来很吃力,但是掌握之后,唯识的观点就掌握住了。
 
  要得到一个收获,要下苦功夫。我们的解放战争把全中国都解放了,那是花了很多的拋头颅洒热血,牺牲了很多的人才达到的果,来之不易。我们要成佛,还要三大阿僧祗劫的牺牲头目脑髓,利益众生,修六度万行……,这些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现在要学一个唯识的道理,不要你拋头颅,也不要你洒热血,就是要你多动一点脑筋;如果你脑筋转不动了,那就有一个办法了,阿曰阿巴杂那的……,求文殊菩萨加持,很灵的哦。这个求加持的方法,是最便宜的方法。
 
  海公上师说,你们要讲经,讲经之前一定要静坐,静坐之后就可以把经的道理会通,讲起来就是……。海公上师讲经,你们没有听到过,那是如瓶泻水、滔滔不绝,辩才无碍的,讲得非常好。据他自己讲的经验,就是讲经之前要备课,最重要的要静坐,把学的那些义理,在定中把它整理一番。他说还有一个方法,假使你很忙,在讲经之前没有功夫静坐,怎么办?阿曰阿巴杂那的……,这个是救急的办法,你阿曰阿巴杂那的……多念之后,讲经也能得加持,也能讲得很自在、很如法,准确、不错。因为什么呢?前一个(备课、静坐)是自己的力量,定力加持,后一个(念咒)是文殊菩萨的加持,文殊菩萨是智能第一,他的加持也很大。所以说,你们学法也一样,如果你感到脑筋转不动了,很吃力、没有办法接受了,阿曰阿巴杂那的……,多念一些,如果念得好的话会开窍。
 
  我记得有一封信,他写给我,他修四皈依,四皈依当然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文殊菩萨也在里头了,他四皈依念了好多个十万,他说他现在碰到一些事情,好象悟性有点起来了,好象想得通了,很多道理,以前想不通的道理都想通了。这个就是加持来了。
 
  我们说末法时期,烦恼浊、众生浊,五浊恶世,自己的烦恼很重,无明很大,智能不够,那么就是求三宝加持了。所以在末法时期密法里边,我们没有离开三宝、护法加持的;要建立一个道场,要护法加持,因为天魔外道的扰乱很厉害,没有护法菩萨是建不起来的;你要学法,也要三宝加持,学法修法没有三宝加持的话,自己力量有限得很。
 
  有的人要出家,父母不同意,你自己拼命做他们的工作行不行?很困难。你自己力量有多少?你说你再怎么劝、再怎么说,他不睬你。我们这里有一位,他母亲来了,他说了很多好话,甚至于说他如果不出家的话,他愁忧得很,将来会害病而死,她说:“死?叫他死好了,情愿他死,不要他出家!”这样子的母亲,他死的可以,出家的不行!这样子你怎么办呢?你离开三宝加持,恐怕没有办法了。那三宝加持有没有效啊?有效。很多人就是通过三宝加持,很顺利地就来了。
 
  所以我们鼓励,如果感到(学唯识等等)很困难的,就多修四皈依,或者是阿曰阿巴杂那的……,多念,那会得到一定的加持。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智敏上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智敏上师讲俱舍论     

智敏上师讲心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