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方法师: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一章 中道之内容及其意义--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体方法师所有开示



 体方法师: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一章 中道之内容及其意义


 下载DOC文档  



第一章 中道之内容及其意义

     中观的主要思想是在展现中道,发扬中道,那么第一就要讲中道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节 中道之内容

佛法,是对于人生向上发展以至完成的一种实践。佛法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我们人一生,人生那要往上提升嘛,到完成人格的超越,目的就是在教导我们这些人,要怎么样去实践。众生(以人为本,可称为人生)导师这里括号写以人为本,可称为人生。我们一般都讲众生嘛,因为大乘那都是讲要普渡众生,其实。导师这里括号的意思要让你明白:虽然言众生,但是主要是“以人为本,”这一点大家要注意。所以他说可以称为人生,也就是说人生;无始以来,生死死生,生生不已的存在,是人生现实不过,迫切不过的根本问题,也惟是佛法才能彻底处理的问题。

      我们从无始以来生生死死不停,在我们人生的现象来看这个是很现实的,我们看到我们的祖先,一个一个都走了,再来看我们也快轮到了,这个生死问题呀,不是很现实吗?我们今天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才要学佛嘛,才要学法嘛,不然我们学法干什么?所以这个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是这里就讲:

佛法对于人生──生生不已的存在,开示它的真相,使我们从人生实相的正见中,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增进此人生,净化此人生,超越一般的人生,达到更圆满更完成的地步。

     我们为什么要学法、学佛,其实就是因为我们要面对生生死死的问题,不是只有讲死,生也很重要。所以,我们从佛陀的开示的法义里面,才能够了解人生的真相,我们必须在人生的所谓实相的这个正见里面,得到这个佛法的正见,我们才能够增进人生,进化人生,还要超越人生。不是只有死的事,活着要进化,要提升,要过得有意义嘛,不是只有死。当然,最后要解决的还要超越生死的问题。其实活着就要超越了,就要提升了,生命要活得有意义,活得充实,然后死的时候又能超越,所以,佛法带给我们的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佛法的核心──人生进步、净化以及完成的实践,佛典里称之为道。道就是路,我们今天要走这一条路,从生命对法的体会,慢慢了解真相,我们的人生就会进步了,不会堕落了,就会提升了,慢慢的也把我们的人格进化了,最后完成圆满的人格,就是成就、正觉、佛,这个过程就叫道,就是一条路。释尊在波罗奈的鹿野苑中,初为五比丘转*轮,即提示以「中」为道的特质。

      佛陀的第一次说法,就是初转*轮,是对这个五比丘而说的,就已经提示到关于“中”为道的特质。如『转*轮经』(巴利文本)说∶ 「在此诸欲中耽于欲乐者,乃下劣凡夫,为非圣无意义之事。虽然,以自身所求之苦为苦,亦为非圣无意义之事也。离此二边之中道,方依于如来而能证悟,此即开眼、开知,至于寂静、悟证、正觉、涅槃之道。比丘!于何名为依于如来所悟之中道?即此八支之圣道也」。

     导师就是依巴利文本的《转*轮经》的经文内容来让我们明白,佛陀的初转*轮就已经在说中道了。就是把这一经的经文提示出来让我们明白。我们耽于欲乐,那是世俗的下劣众生,这个不是圣贤,那是无意义的事情,我们自己身心所求之苦为苦,这个也是没有意义的。他说要离此二边之中道,就是离两边,离什么?离开欲乐、也离开苦行,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不要着于两边。离此二边之中道。这样才能够依如来而证悟,这样就是开眼、开知,然后达到寂静、悟证、正觉、涅槃。那么什么是如来所悟之中道?其实就是讲八正道。我们在学法一般都很容易落入什么?我们在修行中,很多很奇特的,比如说特殊的经验啦,神秘的经验啦,不然就是苦行啦,这个佛陀他开示告诉我们,真正的中道就是八正道。其实这个八支正道我们都上过课了。从正见的确立,我们才有正确地思维,再来是什么?正命了、正业了,这个是在讲什么?生活,生活中的事!我们要有正确地正当的职业、经济来源,这就是人间的生活。然后呢!把我们的三业,身、口、意调整好。再来就是我们的精进;再来就是我们会产生正确地正念,这些都慢慢的把身口意调整好了,里面内在的那些扰动,颠倒,种种的不正确的那些观念、行为就进化了,那个扰动分子的条件没有了自然就会定,这个叫正定,最后才能悟道。这个八正道其实就是生活,是不是我们的人类所有的行为由于观念来的?观念错了行为怎么会正确!好,观念正确了,得到正见了,我们的思维模式才会正确,就是正思维。观念正确了,思维模式也正确了,你的身口意行为是依据这个观念来的,不就慢慢正确了嘛!好,这些行为也端正了,身口意也端正了,那我们的起心动念会不会颠倒?会不会执着?就不会,就有正念。好,正念坚固了,内在的扰动分子慢慢的没有了,是不是就得到正定了?所以这些都不离我们身心跟生活。是不是这样子?所以八正道是唯一的中道行。好,如果明白这个重点,把握这个重点,我们会不会去注重前面的以身之苦为苦?不会!以欲望为满足,不会了。会不会落入神秘经验里面以为自己境界很高?不会了。所以真正的中道是离两边的中道,离什么两边?一边是娱乐,一边是苦行。两边;一边是实有,一边是实无。是两边。这个才是真正的八正道的重点!

     各位如果明白这一点,只要我们的生活符合八正道的理论,我们跟这里一样可以开眼、开知、达到寂静、悟证、正觉、涅槃之道。如果我们今天能把缘起的正见建立好,缘起、空、中道,能同一个内容都明白,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应用在生活中?也就是不离开身心,不离开万法万物的接触去观察、去体会。外在万法的体会,身心变化的体会都是观嘛,都是观照,那是不是跟中观的思想一样?大家慢慢要去体会。

     佛在开宗明义的最初说法,标揭此不苦不乐的中道。开宗明义,也就是佛陀第一次开显法,对五比丘的说法,就已经把根本的重点展现出来,叫开宗明义。不苦不乐的中道就已经讲出来了,中道即八支圣道,这是中道的根本义。

我们今天要讲缘起,讲中道,讲空,这个就是根本,所以导师就点出来。这个根本如果没有把握,那会偏离的。

     这何以称之为中?有以为佛法之所谓中,是不流于极端的纵欲,也不流于过甚的苦行,在此苦乐之间求取折中的态度。有人就这样讲,佛陀在开示的是不苦不乐的中道,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我们不要太纵欲了,太极端的在享受五欲,也不要太过苦行了,我们应该在这个苦跟乐的中间把它折中,就有人这样的观念。导师就讲;但这是断章取义,不能正解八正道的之所以为中道。如果是折中的方法那就跟中庸一样了,我们不要太超过了,也不要不及了,我们在中间恰恰好了。中道不是中间,不是两边的中间,注意听!是两边都不执着,没有中间,注意听哦!只是两边不执着,不是这两边的中间的折中哦!注意听!这个是不一样!比如说,有的这一边,生的这一边以一来比喻,实无的这一边我们用三来比喻,那我们两边一也不要三也不要我来个二,不是这个意思。这样就是折中对不对?我既然不着一也不着三,我要用二就是中间么,这个是中庸!不是佛法的中道。佛法的中道是说,两边都不取,中亦不可得。注意听哦!这个才是真正的中道。不要以为中间有一个中间地带,不是这个意思,你只要离两边就是中。不是两边的中间叫做中,注意听哦!如果取中间的话两边都没有舍,两边都没有去,你要注意这一点,那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如果以为求取折中的话,那导师认为这个是断章取义,从文字上去分别,不是真正的中道意识。

     要知道:一般人的人生观,即人生历程的路向,不是纵我的乐行,就是克己的苦行。研考这二端的动机,都是建立于情意的,即是情本的人生观,情本的法门。导师用我们人生来比喻,我们这样比较容易了解,我们一般人追求名利,追求欲望,满足我们的五欲。好,觉得这边不行,那就是什么?克制自己!这个也不行,把自己严厉的非常的辛苦的去实践苦行,导师要我们进一步去了解,象这两种极端的现象,他的背后动机是什么?这是进一步哦,他说这个都是建立在情意,情本的人生观。我们都是在情执里面。世人感觉偏于纵我的乐行不可通时,于是就转向到专尚克己的苦行。其实这个就是佛陀的时代,印度当时社会的背景差不多是这样子。一般人讲求物欲,享受,发觉他带来的痛苦很甚的时候,就厌离了,厌离了就再来怎么样,就去折磨这个身体。

     人生的行为,都不过在这两极端以及彼此移转的过程中。不晓得纵我的乐行,如火上加油;私我的无限扩张,必然是社会没法改善,自己没法得到解脱。

放纵我们自己去找欲乐,这就象火上在加油一样了,这些欲乐带来的痛苦更甚,你想解除你的苦,其实呢,他带来的苦更多,就象火上加油一样,为什么?因为那个我执没有断!好,你要满足那个我,为了满足这个我,欲望更是无限的夸张。那这样子的话每个人只在满足自己,那不就是私我更大嘛,那这样子整个社会能不能改善?社会没有办法改善,自己也更痛苦,更不可能解脱的。

     或者见到此路不通,于是转向苦行,不知苦行是以石压草的办法;苦行的折服情欲是不能成功的。

      导师这个点出来都很重要。很多人觉得欲望不好,我们要修行折磨自己,以为自己吃更多的苦,越多的苦越好、越能解脱。导师就讲:这样子如果没有智慧的去把他解除的话,就象石头来压草一样,暂时把它压着而已,根本没有办法根本解决问题。苦行的折服情欲是不能成功的,你每天在那边吃苦,你没有办法真正的身心自在,你只是折服折磨他,让他没有机会起欲望而已。但是这个是不能成功的,就象我过去讲的:你没有改变他的程序,只是在压制他的行为没有用的,内心真正的问题不能解决的。所以这里就谈到叔本华的悲观,甚至以自杀为自我解脱的一法,即是以情意为本的结论。

     佛法是智慧为本的,但是人间是以情为本的。叔本华是西方的这个哲学家,他最后为什么走上自杀的这一条路?他没有出路,找不到真正的出路!这只是告诉我们,哲学也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他还是在情本的人生观念中。依释尊,纵我的乐行和克己的苦行,二者都根源于情识的妄执。简单的讲,我们在观念里面本身有颠倒妄执,这个根本的妄执没有解除,乐行跟苦行只是增加他更多的苦恼而已。所以最后为什么会自杀?因为没有根本解决嘛!释尊否定了二者,提供一种究竟彻底的中道行,这就是以智为本的新人生观。

     释尊知道了他们两边的过患,因为释尊本身,他还是跟这些人开始是一样的。你说娱乐,他在王宫里就有娱乐、欲望很多很满足的吧。他为什么要放弃?不能解决!好,他出家后不是六年苦行嘛?好,也不能解决!所以他就知道,这两边都不能解决。他彻底的把它放弃了,最后开发了智慧,以智为本的新人生观,就是知道要离两边的中道才能根本解决。是要开发智慧的。

     自我以及世间,唯有以智为前导,才可以改造人生,完成人生的理想。

不管是我们个人,还是世间,当我们发展为以智慧为前导的时候,我们个人才可以改变,才可以完成人生的理想。如果都是在以情为本的话,我们都是染着的,所有以智慧为本才能超越这些染着。 因此,不苦不乐的、智本的新人生观,是佛法唯一的特质。

     佛法唯一的特质。也就是说,离开这个根本佛法就没有特质了。佛法讲的重点就是开智慧,而不是用人间的情执的这一部分,情识的这一部分。这个其实就是一个重点,如何能够不苦不乐产生智慧的新人生观?这个就是学佛的一个根本重点。我们刚刚讲到两边苦跟乐,它是代表欲望跟修苦行折磨自己,我们刚刚讲到一个根本,不是折中,如果折中的话不是佛法的中道。比如说两边的极端会生起背后的动机,就是我们有我执、有我见、实有感、自性见产生的,你说我折中,折中就是说两边不要。那么多少一点还是有,还是在颠倒执着里面,那离两边是把两边彻底的怎么样?把它解除。不留下过去执着情见,这个才能解脱的。那么这个就跟一般的所谓中庸,或者是折中不一样哦,是两边要彻底的把它降服!不是少一点,不要那么严重就好,那根本的问题是没有解决的。比如说,我们在人间那贪嗔痴烦恼,我们要解决的贪嗔痴烦恼都要彻底解决,不是贪嗔痴烦恼少一点就好了,少一点还是在贪嗔痴烦恼,那会产生贪嗔痴烦恼原因表示还没有消除。所以真正的智慧,是可以把这个原因根本的条件彻底的把它解除,这个是佛法的最重要的地方。那我们就知道了,佛法的与世不共特质其实也是在这里,为什么?只要你还在有我里面,有自性见,你这些情本的人生观不可能完全彻底改变的。当你体会无我,你开发了智慧,体会空性、了解中道,破除了我执,情本的人生才能彻底的解决。那个时候展现的就是般若智慧,中道的智慧,空的智慧,才能真正的彻底降服贪嗔痴跟烦恼,人间的贪爱染着才能彻底的消除,不然生死是不可能解脱的要明白。我们前面就讲过了,自性见如果还有一点点影子存在噢,我执就有立足点,那我执有立足点贪嗔痴烦恼就不可能解除,生死就不可能解脱。怎么可能还留下一点点的影子?都不行噢!所以,离两边是对于两边产生极端执着的背后的因素,都要彻底的把它消除。唯有般若、正见、智慧、空是不是这样子?那么佛法要把握的特质就在这里,不允许有一点点的自性见。这个跟外道不一样噢,这个就是佛法的特质哦,这个一定要把握住。

     佛说离此二边向中道,中道即八正道。八正道的主导者,即是正见。一切身心的行为,都是以正见为眼目的。

我们众生,时时刻刻的身心行为他这里就点出来,以正见为眼目。也就是说你没有正见,你的思维就是染着的,过去的习性的,颠倒的,爱染的,正见如果建立了,所有我们的行为就能跟着正见相应,我们的行为就会端正,就会正确。所以说以正见为眼目他是第一个条件,《阿含经》以正见为诸行的先导,诸行,一切的迁流造作行为就是诸行。好,今天一切的行为,受着我们观念的引导才会有行为,所以正见的重要你就明白了。我们讲八正道,《阿含经》讲八正道以正见为先导,所以第一个要修正的就是知见,要建立的就是正知正见,就知道为什么要以正见为导了。因为他是行为的先导么,《般若经》以般若为万行的先导。《般若经》是讲六度万行么,好,前五度如果没有智慧为眼、为前导,五度如盲啊!那么就知道正见智慧最重要!

       所以不苦不乐的中道行,不是折中,而是从正见为本的实践中,不落于情本的苦乐二边。导师还是把这个重点一再提示不是折中,一折中还有啊!而是要从根本的正见上作为根本处,去实践,不会落入情本的苦乐二边。所以解决是在什么地方?在我们的知见上解决,从知见的建立导正我们的行为。而不是用石头来压草一样的,用规范来规范我们的行为,里面的知见没有转化的话,不能根本的解决这些问题。

      由此,佛法是以「以智化情」、「以智导行」为原则的。 这几句话就很重要了,真正的佛法是开智慧来化导我们的情本,情执,以智慧来导正我们的行为。这个是根本,这个是根本的原则。以智为本的中道行,包括了最初发心乃至向上达到究竟圆满的一切过程。我们的发心也要跟般若相应,跟智慧,跟空相应,如果发心不是跟智慧相应的,也是人间情本的那种染着,那个发心都会有问题。所以连发心都要跟智慧相应的。包括我们从初发心到成就一切佛果圆满为止,这个过程都是一样的,都是要跟智慧相应就对了。

      正见为导的中道,即是从正见人生的实相中,增进、净化此人生以及解脱、完成。,证见人生的实相,佛在处处经中,也即说之为中道或中法。我们要了解人生的真相,当然要正见,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正见人生的所谓实相呢?其实就是中道啊!如『杂阿含经』(大正藏编号二六二经)说∶「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是释尊开示「正见」的教授,说明世人不依于有,则依于无,佛离有无二边而说中道法。

      导师一再的提起《杂阿含经》里面的教授,来让我们明白中道法,其实在佛陀最初的开示,或者是《杂阿含》经里面对迦旃延的开示,都在讲离两边的中道,为什么一直要提到这个?《阿含经》跟这个巴利文本里面的经典也是在讲中道,这里是讲离有无中道,前面那一经是讲离苦乐二边的中道,其实有无跟苦乐是一样的。导师要我们明白讲中道、讲空,其实在《杂阿含经》里面就已经有了。不是大乘佛法才另创出来的,不是!在根本的佛法的里面已经具备具足了。所以导师就提《杂阿含经》这一经,佛说世人颠倒依淤二边,依哪两边?若有若无,就是我们常常讲,我们众生总是落在实有或者是实无的这个观念,有看到一切现象就以为是真的、实有,坏掉了、灭了、没有了以为就什么都没有了,就落淤断见。有就是实有,实有就是常么;没有就以为实在没有,就以为是断什么都没有,这个就是有无。其实,有无就已经着在断常两边。所以有无跟断常、一异,来去,其实意思是一样的。这个是根本,佛陀点出来就是这个根本,

      我们颠倒在什么地方?看到一切法不是落在实有就是落在实无,在有无两边产生了执着,所以佛陀就点出来,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圣弟子,佛陀所指导的这些圣弟子们,经过佛陀的开示,他们明白了,他们的思维模式,他们的知见跟世俗的观念刚好相反不一样。为什么?他说圣弟子他们如实的正观世间集,集是什么?就是集起,我们讲生么,生起来了,看到一切万法,包括我们的身心,集起来了,产生了,则不生世间无见。就不会落在断灭的什么都没有,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好,虽然有但是他会消灭,会消失,那就知道什么不是永恒的有、实在的有,不变的有,所以不会落在实有见里面,注意哦!这个就是观念的转化,随着知见的不同,认识就不一样哦,我们世间的人看到一个东西,一件事情,包括自己身心,自己意念的生起来,都以为是什么,是实在的,是实有的,是不是这样子?但是圣弟子就不一样,他的思维模式跟我们刚好相反,他看到一切法会生起会消灭,生起的一边就表示什么?他不是什么都没有,所以他会生起么,缘起缘聚,虽然生起了是有,但是他很快就消失了,会消灭。那这个有也不是永恒的有、实在的有,他只是缘起的有、如幻的有、非实的有,所以不起有见,也不起无见,是不是思维模式跟我们刚好相反?同样的看人间万法,同样的观察自己的身心,所体会的竟然是刚好相反,那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会相反?因为观念不同,知见不同,产生的认识就不同是不是这样子?这里很重要哦!这个就是认识论的问题,

      导师在序论里面就有谈到,我们认识的,认识论的那个抉择不一样,产生的法就完全不一样。比如说中观的空,唯识的空不一样,在哪里不一样?就是认识论上的不同。所以我们在抉择这个法的时候,我们先要明白这个认识论不同在哪里,在哪里不同,认识论是什么意思?认识论的重要在哪里?我们明白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就会不一样,我们观察到万法所起的反映就不一样哦,

      我们平常啊,象我个人过去也是一样,我们在万法中会争,会取,会论,会斗,目的在哪里?如果这些法都是虚幻的,你有什么好争的,你要论什么?如果结果都是灭,我们还要在那边斗得你死我活吗?还要在那边造业无边吗?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认为他是实在的,就是这么简单而已。实有感么,我们现在在读历史,经过几千年的政治,过去所谓的帝王、所谓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功业很大的这些伟大的人,现在我们看来,你的感觉怎么样?实在的吗,所以我们总是有那个实有感,实有感是什么?就是这里讲的若有若无的两边的那种感觉,有就以为是实有,无就是实无,什么都没有,这个观念注意听!所以从缘起去观察万法,包括自己的身心起落,都实在的吗?你看到你认识都是真的吗?还有就是你的感受,看到万法起分别起感受,这个感受是真的吗?很重要啊!落在实有实无产生的作用,跟圣弟子们的观念刚好相反,虽然过去了不是什么都没有,他还会缘起,那就不是断灭哦。虽然起了知道他怎么样?如幻!很快就无常消灭了,那还要执着什么?所以他不落淤实有里面,这个观念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这个观念带来我们整个身心的转化,行为也转化,观念也转化,整个生命品质就不一样了。

      产生了知见,什么知见?正知正见,依缘起体会它的实相。一切法的真相原来是这样子,了解实相、真相,你的智慧就会跟这个实相相应,不会在落入过去的思维模式了。我们过去都在实有实无,产生的就是什么?贪执,爱染,造业不就来了吗?注意听!这个看起来很简单,一个开始说的法这么的简洁,但是圣弟子们这样一听就解脱证阿罗汉,所以不要轻视这个,不要以为这个很简单没什么,这个没什么明白了你就解脱。注意听!阿罗汉也是在这里解脱的。那么各位我们要修行,先要把这个知见建立起来重要?还是一天到晚束缚自己做某一个行为重要?这样你们就知道了,修行要在哪里修?所以导师前面就讲么,你只有对“解”很清楚的时候,那个“行”才能够相应是不是这样子?解明白了,理论明白了,观念明白了,我们的行为是根据那个观念来的呀!所以很多人说,我知道但是为什么做不到?可见那个知道的深度不够。那个是体会还不够,如果体会够,深刻的明白真相的人还会跟糊涂相应吗?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有时候在上课我就说要用心,也不要只有这样子,体会得不够深刻回去还要温故知新。那还要漫漫的更用功地去体会,真的里面明白的时候,外面的行为就转化了。所以我们佛教讲知易行难对不对?有的时候知行合一对不对?真正的知行会合一的,如果知易行难可能那个“知”程度不够深刻,也就是说他知道可能是表相的,知识的,不是本质上的明白。所以这个“知”还是有深浅的,浅的“知”可能行还不容易相应,深的“知”行自然转化,这个很重要!所以如来离淤二边,说淤中道。如来说法,佛陀说法,都在说中道法,不过是要你离开两边的执着而已。要更深入的去了解中道,缘起就要知道哦,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个是进一步的了解缘起的实相,这个我们缘起法已经讲了很多次了,但是这个“缘起”真的要用心!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那有没有实在的有无?注意听哦!如果能“缘起”的了解这两个字是依淤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话,那有没有“实有”“实无”同样可以理解。今天有生,是依淤条件的,叫缘起,很多条件,既然是很多条件组合才会有,条件变化它就没有了,那这样的“有”会不会实有?那这样的“无”是不是实无?它本来就不是实有的,“无”怎么会是实无呢?有“实有”才有“实无”喔,实有不能成立,实无也不存在哟,所以要明白,依淤缘起的只要一法的生起,必是条件的组合。

      进一步,凡为一法的条件本身还是从缘起,这一点更重要!那这样有没有一个实有,会不会执着在实有,不会。所以懂缘起也就懂中道,意思是一样的。才能真正的离两边。缘起即是条件的组合,条件的本身又是缘起的,那有没有一法实?有人在比喻,在认识论上不同,我现在要讲一个认识上不同,产生的知见不同。我们在讲比喻,说水没有定性,水呢!他说你把它加热,他会变成蒸汽消失了,但是蒸汽看不到不能讲它没有,水分子不能讲没有。好,他说气温冷的时候他会凝聚,结成什么?冰!它会先下雨变成水,水然后,水如果是冷却的话就会变成冰。他说这个就是“缘起”。好,但是他还会有一个,有一个执着不同在哪里?他说那个能量的“能”是永远存在的,比如说水变成蒸汽,看不到的时候你不能说他没有,水聚成冰的时候你不能说它是实有,为什么?它会融化,它会又变成蒸汽,所以他说这个形态的变化是无常的,是不实在的,但是那个能量是永远存在的。这个就是一种认识论。如果认为能量是存在的,那我告诉你,这个能量虽然看不到,他认为是实在的,是永恒的,是不变的,那这样子是不是真正懂得空义?懂得缘起?注意听哦!这个还不是。我们还要明白一点,什么是能量?我们再把他分析看看,水,我们现在公式来讲H2O,氢氧化和物,它是条件组合的,好,氢跟氧的组合,那么说氢跟氧总是实在的吧,请问氢跟氧不会变吗?氢跟氧是永恒的吗?注意听!氢跟氧还是缘起的。那么这样进一步就知道,水它是由氢氧来组合的,氢跟氧的本身是永恒的不变的吗?不是啊。氢跟氧本身还是会变的,那这样进一步的话,就知道它前面的一个条件也不是永恒的,那这样会不会落在实有里面?所以注意听哦!这个叫认识论的不同。

      你体会到某一个程度,你认为后面必定有一个实在的,或者是毕竟在发觉它内涵的背后还是缘起的,根本空亦复空,没有一个永恒实在的东西,也就是说缘起的就找不到第一因。如果有第一因,那个第一因就是缘起的第一个条件,那这个就是什么,实有的、实在的。好,那么这个就是认识论会不同的地方。中观它的理论是什么?缘起的必是条件的组合,条件的本身还是缘起的,所以空亦复空是毕竟空,找不到第一因的。那唯识呢?唯识在现象上它也知道一切法唯心造,他不是讲缘起的事,因为条件的组合,他是说唯心造,一切外面的一切都是唯识所现,那么这个识呢,不就变成一切法的声音吗?好,他破了一切万法,外境的实有,回过头来也就知道这个“识”也是不是永恒的。因为“识”跟“外境”是相依相缘的,如果外境的法是非实的,那么这个识本身就立不住脚。因为只有怎么样?相依相缘他才能成立嘛,好,他这个时候破了外境回过头来破这个“识”,所以他也能达到能所聚集。体会的也是空性,好,这个空性在唯识学的名字叫做圆成实性。他认为圆成实性是不能没有的,不能再空的,今天没有这个圆成实性,一切万法根本就不能成立,好,如果这个圆成实性是实在的、是实有的,只是不能用语言表达,没有办法用什么来形容它,一切万法是由圆成实性来展现的,那这个圆成实性不就成了第一因、或者本体、或者上帝了么?能生万法了嘛?这个就是认识论的不同。注意听哦!所谓的认识论不同就在这里。

      那如果是真常系的话,他就认为一切缘起万法里面没有一个实在的,根本不能缘起。他认为里面要有一个实在的,是永恒不变的,叫真如心是不是?叫佛性,叫自性。他说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在的本体,他怎么能缘起万法?认为我们有一个真常心,天地万物会变会化,它是不会变不会化的,好,那我们就知道了,这三个体系是不是认识论不同?由于认识论的不同,解释出来的法义就不同,会争论就是由于认识论的不同,这样知道意思吧!好,我们今天研究中观,讲缘起,讲离两边,导师为什么要从《阿含经》里面取这些经典来看?大乘不是后面自己发生的!是根据《阿含经》里面就有的理论,《阿含经》在讲中道,讲缘起,《阿含经》里面就有了,最原始的就有了。

       此是释尊开示「正见」的教授,说明世人不依于有,则依于无,佛离有无二边而说中道法。然所谓离有离无的中道,不是折中的有无,而说亦有亦无或半有半无的。释迦所说者,为缘起法,依于缘起的正见,能得不落有无二边的中道。

导师再次的点出来,离有离无不是折中的有无喔!也不说亦有亦无的,也不是半有半无的那个折中哦,注意听!这个是不对的。释迦所说的,为缘起法,这句话就要明白了,是依缘起法来说中道离两边的,因为依缘起法,我刚刚已经讲过了,才能得到不落有无两边的中道,因为有某个条件产生后面的结果,这个条件的本身还是缘起的。那这样子的话,还会不会落入实有?实有如果不能成立,那有没有实无?当然都不可得,所以注意,佛法讲的中道是依缘起的正见而说的,这一点一定要明白。不是折中,不是中庸,这个很重要哦!中庸的方法是不能离开有无的,注意!

      释迦所说中道,还有不一不异的中道,如『杂含』(二九七经)说∶「若见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无有;若复见言命异身异,梵行者所无有。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缘生老死,┅┅缘无明行」。


导师他在介绍这个中观的八不思想,先让你明白这个八不的出处在哪里,都是从《杂阿含经》就有的,现在就是要让我们明白,导师把握了龙树菩萨的思想,龙树菩萨他为什么写《中论》,而用八不来代表《中论》?导师了解,所以介绍给我们,龙树所把握的《中论》的八不,其实他是从《阿含经》里面体会的,在《阿含经》里面就有的,所以导师把他举例出来,刚开始是苦乐两边对不对,再前面是有无两边,现在要展现的是一异两边,这个都是从《阿含经》里面就有的经论把它提示出来,让我们明白哦!龙树菩萨他不是自己创建的,他是有根据的,而且根据的是根本的佛法的《杂阿含经》里面的。这样大家知道导师的用意了,不要把大乘佛法的空义讲成什么?是不共的,是特殊法源的,都不是!他只是根源于《阿含经》里面就有的。这个《杂阿含》那二九七经,主要是在言命跟身,我们都认为这个身体里面,一般人来讲以为有一个自性或者叫我,生命的本体跟我们这个身体到底是一还是异?一是一体的,异是个别的,外道都会问这个问题,因为外道是在有我见里面么,他都会问身与命是一还是异,如果身跟命是一,是合起来是一样的,或者是身跟命是不一样的,它会产生什么结果?如果是一样的,这个身体坏了,命也没有了,这样知道意思吧?也跟着它坏!因为一样嘛。如果身跟命是异,是不一样的,那么身体坏了,这个命还在,那这会落入什么?还是常跟断的问题。为什么?命与一、生一的时候,身体坏了,命也没有了,这样知道意思吧。那就落于什么?断见!如果身跟命是异,不是一个是两个,身体坏了命还在,那这个是什么,叫常见。注意听!

所以《阿含经》点出了这一点,佛陀就教我们真正修梵行的人,是没有这个问题。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象这样的理论跟这样的观念你不会随他转,不会认同他,你会走向中道。你不会被这个一跟异的问题把你搞糊涂,如果是圣贤出世不颠倒的正见是什么?就是缘起。他说谓缘生老死,┅┅缘无明行」。他还在告诉我们,今天我们展现的所谓生死,其实只是缘起的现象的展现而已,我们今天如果没有生哪有老死?今天没有无明、没有无知,怎么会起无端的造作?意思是说前面只是有原因那,了解缘起的人就不会执着在自性的问题了、我的问题了,有没有一个我跟这个身体是一样的?有没有一个我跟这个身体是不一样的?有没有这个问题?没有这个问题!会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你先在自性见里面才会有这个问题,也就是在外道的观念里面,你的观念已经受他影响了才会有这个问题,你是站在我的立场、有的立场才会问,所以真正的这些圣弟子们了解缘起中道,不会随着这个观念而转,人家在问这个问题他就会指出来:他说一切法的身心变化,不过是缘起而已,没有一个什么一跟异的问题,不会有这个问题,不会随这个问题转,现在讲到这里我们提示一下重点。

今天如果真的懂缘起了,会不会问我从哪里来,死后哪里去,有没有这个问题?大家要注意呀!我们今天会害怕生死,是因为对生死无明无知,对缘起法不了解,所以污染,所以执着,所以造业。如果明白缘起,知道常不可得,我也不可得,对人间的万法它的实有性,也了解它的真相染着不存,不会随它转,这样了解缘起真相、实相的人,还会问这个问题吗?我要讲这个要提醒大家,我们的思维模式里面,如果对缘起的中道还没有真正的透彻明白的话,你一定会问这个问题的。所以很多人在争论有无、常断、来去、一异,只要你在论这个问题的人,都还不懂缘起,都还不了解中道真相,都还没有解决。所以很遗憾的是,我们用功如果不够、体会不够,很多人对于过去传统那些观念没有办法释怀,他还是回到那个观念去,一定讨论有无是不是?死后的问题,生前的问题,这个是根本地方。所以缘起我一直强调非常非常的重要,你要明白,你要真的明白,你要去体会,你要真的实在的去体证,不然的话你那个思维模式要转变是很难的,也就是说,如果这“八不”真的明白了,《阿含经》里面的中道思想如果真的明白,根本不会产生认识论上的争论,根本不会有。所以对缘起的认识跟解释不同,争论就会很多,问题就很多。我每次讲到这里都会一直提示,一直提示就是要大家知道它的重要性。

那么这个一异以外;还有不常不断的中道。如『杂含』(三00经)说∶「自作自觉(受),则堕常见;他作他觉,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前面有无、苦乐、一异,现在讲什么?常断。《杂阿含经》三百经就有提到这个问题。自作自觉,则堕常见。如果你认为这个里面有一个造作的人,造作者了,觉悟者了,实有里面有个造作者了,他说这样子就是堕入常见;他作他觉,自己不能作主,由其它的来主宰,那这样子就是什么?断见那!我们不管在说义或者说法,都要离开这两边来说,怎么说?还是讲缘起的中道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一样的,只有从缘起的中道说,才能离开断常二边的执着。那好,生灭、有无、断常、苦乐,其实意思是不是都一样?它产生的执着是什么?最根本就是有无了,就是生灭了,就是断常了。如果今天了解缘起,这四对八不就不会有问题了,所以今天龙树菩萨他造《中论》,用八不来否定一切的实有、一切的自性见,他根据的就是《阿含经》这几经的重点,已经在否定什么?一异、断常、有无、苦乐的问题,多要依缘起来否定它。那么各位,导师一直提示这个重点,要我们知道佛陀所开示,叫我们说法不管是从义说、法说,都要离两边讲缘起法才是中道啊!第一点我们依缘起才能体证中道;第二点说法要依缘起才能开示的是真正的佛法中道。那么大家学那么久了,就要注意了,你今天抉择别人说得对不对要依据什么?中道缘起!你自己讲法有没有跟法相应,也要依中道缘起,有没有自己就要注意,就是在这里。那么对于中道的缘起自己有没有深刻真正的明白,好,如果你自己自我检验,你真的明白的时候,你的言行有没有离开两边自己要自我检试,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心与意的动作有没有依于缘起法离两边,这样来检试自己,那你的修行就会相应了,这样知道意思吧。

我们学法的人,很多不同的宗派理论,理论上认识论的不同常常有争辩争论,这个争论如果依这个缘起法产生不了争论。如果大家对缘起有共见共识,有深刻的体会不会有争论,绝对是无争的。我讲这些的目的是让我们这些老学员要注意呀!上课那么久了,体会那么久了大家也很用功,最后能不能受用要自我检试,依据什么来检试?依据我们今天讲到这个根本重点,以这样的缘起法中道的思想,八不的重点来检试自己。你如果依这样来检试自己,很快的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外在的问题,你才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里,为什么过去不受用?把这个问题彻底的解决的时候,你整个会改观,我们再看经文。

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与不有不无一样,都是依于缘起而开显的不落二边的中道。正见缘起的中道,为释迦本教的宗要。

所以我们今天要讲佛法,什么是真正的佛法,我们讲正见;什么是佛陀真正所开示的正见,这几句话就可以显现出来了,真正的正见就是正见缘起的中道。缘起的正道——中道就是佛法的真正正见,就是我们释迦佛陀真正本教的宗要。导师这几句话就把整个思想重点衬托出来,

不苦不乐是行的中道;不有不无等是理的中道,这仅是相对的区分而已。

我们在理论上、原理上、知见上如果不明白,那么在行为上、在事的行证中,就不能相应了。所以我们在理论上就要先懂得什么叫不有不无,在修行的行为上才能不落苦乐两边。今天理论如果很清楚,知见建立的很好,我们在修行就不会落入那种不相应的苦乐,恶行就不会了。所以为什么我一直强调建立知见的重要?先建立缘起正见的重要?唯有正见确立的时候,我们的身心行为很快就相应,即使我们今天活在人间所谓的世俗理念,我们是居士,一样可以依据这样的缘起正见在人事物的对待中,你一样可以行中道,一样可以体会解脱,为什么?我们在人事物的接待中,不离开我们身语意的行为是不是?我们平常跟人家对待,常常不圆满。如果了解缘起正见的人,他会发觉这个原因是什么,内在的条件解决了,我们对待外面就不会不圆满。我们跟人家常常会争,会斗,会意气用事,其实你还是这个知见有问题,如果内在的知见真正修正了,你根本不需要争也不会想斗了,不争了哪里还会斗?所以注意啊!这些法如果内心真的明白的人,你在生活中人事物的对待中,你就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一句话你就会火冒三丈为什么?因为伤到我嘛!那句话是实在的吗?如果懂得缘起,那句话不过是一个因缘。好,它是永恒的吗?不是。你会执着那句话是真的吗?第二让你生气,那个感受你认为是实在的,今天你才会生起来。如果那个实在感消失了,知道那个受是虚幻的,只是一时的情见。明白受的虚幻,你会反映吗?你会在意吗?注意听啊!不要以为我们今天的理论是在深山里修行才能实践,要怎么样的特殊修行才能实践,不是的。就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家庭里面夫妻的对待,母子的对待,在人世间朋友的对待,在一切法的触动之中,都不离开身语意的造作,懂得缘起当下就能止息。

你们慢慢去发现,当你们情绪起来的时候,是不是受影响了?那个“受”影响到你了,那个“受”的前面一步,就是外面的都是实在的。不管人家对你的语言、行为,你都当作是实在的是不是?那个“受”也是实在的,当两边都是这样在自性见、实有感里面,是不是才会发生这个问题?所以注意听啊!我们今天讲这些好像理论很深,其实都在讲我们生命中的体验的东西,生活中都体验得到的。大家如果明白了,我们的用功就有下手处了,我们的行住坐卧生活中就能够解脱了。很重要!修行不是在谈玄说妙,要到某一个特殊的地方去,要什么特殊的神秘经验。我告诉你都不是这个,生活不离开我们的身心,没有离开八正道的实践,身心的体会,如实的观察,就是在这里而已。所以明白了这个,我们的修行就不会被那些玄妙的理论所迷惑,很如实的就在生活中、生命中,能体会、能超越、能解脱、也能证果。

我们上次讲到正见缘起的中道,为释迦本教的宗要,那么确立了缘起的正见,才能体会到所谓中道思想,那么缘起正见的中道,就是我们佛法最重要的根本思想,他跟所有其它宗教或者其它外道的思想不同,他的特质也是在这里,所以导师这里就讲不苦不乐是行的中道;不有不无等是理的中道,这仅是相对的区分而已。

实则行的中道里,以正见为先导,即包含有悟理的正见中道;惟有如此,才能不落苦乐两边的情本论。

这里让我们明白,虽然讲苦乐的问题,这个是在实践中行的这一部分来讲,阐扬中道。那么在讲有无,不有不无的这一部分,是在理的上面来阐扬中道,但是并不是决然的,把他区分为隔为两边,不是这样子。所以导师在点我们,在行的中道里面其实怎么行?你今天要是没有正见为先导的话,那么你这个行本身就不可能得受用,你要达到行的中道,你必须先有理的中道,也就是正见为先导。只有这样子理论跟行的合一,才能真正的不落入苦乐两边的情本论,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我们如果没有建立缘起的正见,那么我们在实行实践上往往为什么不能受用,重点也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不管是在家出家,很用功的人很多,很精进的人很多,发心很猛的人也很多,问题是为什么会不受用的问题,其实是因为根本的知见错了,方向错了。只有精进是跟外道相共的,外道的也很精进,外道的苦行也很让人家赞叹,问题是能不能究竟解脱?

所以知见正确了,你的行,你的修行才能真的受用,这个就是我常常比喻的,知见就像电脑的软体,电脑的使用功能是根据软体而产生的,好,软体的程序是错误的,它产生的现象功能绝对不会正确,也达不到我们要的功效。你要改变电脑的功能,你要改变它的程序,它的功能会接受程序的指导。我们的修行也是一样,我们的身心行为根据我们的观念来的,观念错了,你怎么修也不相应,观念正确了,你行为能不导正吗?因为我们的行为是从观念来的,所以为什么正见为先导这么重要!导师就是点出这个重点,表面上我们都在精进、都在用功,如果没有根据那个最正确的佛法特色,就是缘起正见的话,你还是会落入两边的。

同时,悟理即是正行的项目,正见缘起,贯彻自利利他的一切正行,两者是相依相待而不可缺的。

那么我们就知道了,今天如果理论上谈得很多,但是如果你没有去实践,那也一样的不能达到功效,所以实践跟悟理是相依相缘,也就是相待的,缺一边都不能圆满,所以两边不能缺一。

依于正见缘起,能离断常、有无等二边的戏论,发为人生的实践,自然是不落苦乐二边的中道。

我们只要把缘起的正见建立好,了然于胸,自然就能够离开断常跟有无这一种两边的戏论,也就是说我们平常的人,如果没有学法、没有听到佛法的缘起正见,我们的思维模式是不可能离两边的。我们稍微反省一下就知道了,不管是自己、身边的人,你都可以观察看看是不是这样子,人间的思维模式是不是都在相对里面,都在两边里面?有无,生灭,就象我们的思维模式一样,都会落到一边去,我喜欢我不喜欢,对的错的,善的恶的,是非都来了。只要在相对的缘起还不了解以前,哪一个人会超越两边呢?只要在两边的思想的人,哪一个不会产生矛盾?因为它是相对的,有矛盾就带来痛苦,带来执着,那我们的造业轮回为什么会产生,就在这里。所以离两边的重要大家要明白,这个真正明白了,正见建立好了,发为人生的实践,用这样的明白的理论在生活中怎么样去证明它,生活中怎么样去观察、去证明、去深入。你只要有这样的精神,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以我们学到的缘起正见为思维模式,时时刻刻都在观照都在使用,自然的就不会落入苦乐两边了。苦乐两边如果能离开,那会不会痛苦烦恼,会不会造业?而我们是怎么样,我们是厌苦嘛,兴乐嘛是不是?其实你喜欢的、让你快乐的,以无常的法则之下它很快还会变化,它也不可能让你永远快乐。结果当你失望的时候,又带来痛苦了,所以只要不离两边,没有看到真相,你注定人生就是苦的。好,再看下面。

还有,释尊的开示缘起,缘起的所以是中道,即不能忽略缘起的空相应性,这在经中多有说到。我们讲缘起、讲中道,导师这里要提醒我们一点:不要忽视到跟空相应,跟空的相应性,点醒我们。如『杂含』(二九三经)说∶「为彼比丘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

这里《杂阿含经》就有谈到。好,缘起法其实是跟空相应的,

缘起是与空相应的,空的独到大用,即洗尽一切戏论执见。缘起与空相应,所以能即缘起而正见不落两边的中道。

其实,前面已经讲了点出重点:缘起跟中道、跟无自性、跟空其实是同一个内容,那为什么叫我们要注意跟空相应的这一部分呢?其实,因为我们大乘佛法主要的思想就是以空来阐扬的,所以点醒我们这一重点。我们大乘佛法讲空,代表大乘的最重要的一个根本思想,那导师是要让我们明白,《阿含经》里面就已经点出来了,缘起法跟空是相应的,是在《阿含经》里面就已经有的,这个也是要让我们明白空跟缘起、跟中道、跟无常无我,其实是同一个内涵。如果明白这个,我们就不会把缘起以为只是小乘讲的、无常无我的重点。大乘显扬空义,而且把这个“空”阐扬的更细致、更宽广。所以这里又讲空的独到大用,大乘佛法以空义为基础嘛,它有它独到的大用讲得更深广,因为讲到一切法,讲到一切万法。而在根本佛法里面谈的重点是在身心的部分,所以一般人都认为小乘讲我空,我们大乘那还讲到法空,其实只是它的用比较深广,牵涉的比较广,但是根本法义是一致的,这个大家要明白。

第二节 中道之意义

     中道,当然是不落二边。但不落二边──中道所含的意义,还应该解说。不落两边是一个主题了。但是,中道内涵还是要把它说明白:中的本义,可约为二∶一、中实∶中即如实,在正见的体悟实践中,一切法的本相如何,应该如何,即还它如何。

     这几句话也蛮重要的:中实,实就是如实。我们从正见去观察身心和万法,在实践中、在体悟中,我们会发现一切法的实相,就是本来的面貌。所以,这里讲本相如何,它应该是怎么样的,它本来是怎么样的,就要还它个本来的样子,这几句话很重要哦!这里就讲:从正见的知见去观察、体悟、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到一切法的本来如何,就是它的实相、它的真相、它的本来面目。它本来是怎么样的,应该怎么样的,就让它本来怎么样,这几句话很重要!

     我们今天讲佛法的法,一切法它的因缘法则之下产生的一切现象变化有他的必然理则,或者是有他的必然性。如果你了解必然性是这样,那么他产生的现象变化是这样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是本来就这样子。了解它的真相,了解它的本来面目,这个叫实,就是如实。所以“中”就是在表示如实的这一部分,叫中。比如说,我们讲如实观照,为什么叫你照着它原来的样子去观察,你不要去干扰,不要去主宰,看它怎么样它就怎么样,去发觉它的实相、它的真相,目的就是在这里。我们想要改变这个,想要改变那个;想要创造这个,想要创造那个,你想改变的是正确的吗?你想创造的是本来的样子吗?不一定!都是我们妄想、妄念的产物,你怎么能改变它,你能创造什么!

     所以,为什么如实观照叫你不要去迎、拒、取、舍,你不要想改变什么,你只要看清楚它的真相,它的真面目。你了解真相的时候,该如何就还它如何,这句话很重要哦!所以我们在观照的方法用“如实”两个字,是有很深远的意义。所以,这里中道的“中”,涵盖着如实的意思,它该怎么样你就还它个怎么样,这一点要了解不容易。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真相是什么,我们一向就在虚妄颠倒的幻相中而不自知,所以我们才会随波逐流,随着我们主观意识去造作、去造业。如果你了解真相,一切法的实相,你就不会自以为是去创造什么了,你只能怎么样,只能“如实”的两个字而已。为什么?它本来就这样!你还它这样子而已。真正了解真相悟道的人,为什么他不造作?如果法能造作,那每一个人造作出来一定不一样。法是本来如此的,每一个人明白的时候,只是还它个本来而已,一切的造作就歇了,狂心顿息。注意,这个都是很重要的!讲到这里,点到这里,大家要去体会!

      这是彻底的,究竟的,所以僧睿说∶「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中论序)。《中论》序里面就谈到这一支。用“中”这个名字,其实只是在按照彰显它的如实本来样子而已,这个叫中实。二、就是中正。中即圆正,不偏这边,也不偏于那边,恰得其中。如佛说中道,依缘起法而显示。这缘起法,是事事物物内在的根本法则,这个都是重点。佛法说中道,根据什么来说中道?就是根据缘起法,那这个缘起法是什么?导师就点出来:是事事物物内在的根本法则。一个现象、一个事物会产生,一定有它的必然理则,不然为什么会产生?我们讲因果有必然性,如果今天万法不是有一个规则,有一个必然的理则,那天下会大乱,没有路可以走,没有轨迹可以依寻。佛陀所创觉的缘起法,是宇宙万法中因果变化的必然理则,也就是一切法内在他就依寻着这样的法在循环、在造作,迁流变化都没有离开这个法则。我们说一切法的本来面目,其实就是说一切法它会这样、会那样,它有一个根本的理则必然性在。了解这个必然性,一定会这样一定会那样是有道理的。贪嗔痴一定会带来痛苦,一定会让你颠倒执着,一定会带来生死轮回,这个是必然的。我们超越了贪嗔痴烦恼,就得清净自在,业止息了,不会再相续。所以,你得涅槃、得解脱这个也是必然的,如果不是必然的,那我们修行有用吗?所以缘起法是宇宙一切万法,事事物物内在的根本法则。这个很重要!

     在无量无边极其复杂的现象中,把握这普遍而必然的法则,才能正确、恰当的开示人生的真理,及人生的正行。所以,中即是正。            这个正应该是讲正确的,跟他的必然理则是一致的,所以肇公称『中观论』为『正观论』,中道即是八正道。为什么说中道是八正道?八正道其实是在讲我们身心的行为,从观念的建立,思维模式的建立,身与意行为的端正,到知见意念的起落的正确,身心自然进入正确没有扰动,没有扰动分子,所以会得正定。这样子的话会开智慧,开什么智慧?不是我们脑筋里面有智慧,是了解法的真相,这叫智慧。了解一切法的实相这个叫空慧,这个才叫智慧。一个人导正了观念,思维跟法相应,身心三业跟法相应,起心动念跟法相应,那这样一切的身心导入正确的定里面,是不是就能见实相,就了解实相?这里的“见”,其实就是悟、就是体会、就是了解,了解了事事物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我们生命的本来面目,是一样的。这个时候,不就了解真相了吗?了解真相就是我们讲的实相,就是智慧,了解实相的这个叫智慧,也叫做空慧,就叫般若。

     所以中道在哪里彰显?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所彰显的,其实目的就是达到中道。重点注意啊!在无边复杂的现象中,怎么样去把握它这个必然理则,它是普遍性的,是必然如此的,这几句话是最重要的!我们看到万法是千差万别,所以说极其复杂,但是虽然复杂,看起来是千差万别,但是如果你能好好的用缘起正见去观察他,你会发觉原来它里面的规矩,里面的这个必然理则、必然性,是所有事事物物都一样的,都没有离开这个必然性的,是普遍存在的。什么叫普遍?就是说不管古今,不管中外,他是都这样子的,这样叫普遍。事事物物都依这个在展现产生的作用,这个叫必然性。这几句话大家要注意、要深思!

     所以我们在观察、观照、要悟道,要在什么地方去观察?观察什么?这几句话明白的人,下手处才会把握得恰到好处。如果事事物物都是普遍的、都是必然的,那我现在问各位:我们修行要在哪里修行,哪里悟道?就在事事物物都可以观察得到!为什么?因为它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必然如此的,是不是这样子?当然,关系最深重的是自己的身心变化,比较了解,这个是最好观察的直接对象。导师在点出这个重点,几句话我们一般就很随便就过去了,觉得好又不知好在哪里,但是这几句话明白了,你就知道啊!佛法重要在哪里?修行怎么个把握法?在哪里下手观照,你才能很明白的了解,你才有下手处!我有时候跟大家在闲谈,常常在点这个问题:如果法不是普遍的存在,也不是必然如此的,那么这个法可能就变成什么?个人的唯心了!或者是个人的什么专利品了!那这样子就会私相授受。

     但是今天佛陀所悟的法,没有秘密可言,这里已经点出来了,缘起法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说,任何一法拈来,只要你了解它本身的真相,你就了解一切法必然如此。也就是说,你能了解一滴海水,你就知道整个大海的海水是一样的,是不是这样子?为什么?本质都一样嘛!你了解一法,你就可以了解一切万法,为什么?因为这里讲:它是普遍存在、是必然如此,是法法都是这样子的,这个观念很重要!明白了,我们的身心,我们的周围环境,人事物的接待之中,是不是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是不是我们悟道的对象?明白了,修行什么地方不能修行?很重要啊!此中实与中正,是相依相成的∶中实,所以是中正的;中正,所以是中实的,这可总以「恰到好处」去形容他。龙树发扬缘起、空、中道的深义,以「中」为宗而造论。前面这些讲到这个地方,他只是在让我们明白,龙树菩萨为什么造这个《中论》?为什么以这个“中”字作为宗要?前面这些等于就是在介绍它的内容、它的重点。他严格地把握那修道中心的立场,对于中道的解说,也不出于中实与中正。龙树菩萨他把握到了修行、修道最根本中心的立场,所以他在讲中道的解说也一样的没有离开“中实”跟“中正”这个根本理则。中实,本以正观缘起性而远离戏论的寂灭为主。

     中实,我们讲如实嘛,了解它的本来面目。他是以正观缘起性了解缘起的万法,一切事事物物的当下,他能够离开这些戏论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体会到了他的寂灭为主。这几句话也很重要哦!导师点出来的几句话都有很深的内涵。我想我们这些老学员,有私下常常在跟师父探讨的人都会注意这一点,了解缘起性以后,不是只有看到它生灭的现象,不是只有这个。深一层的必然会发觉缘起生灭的现象,这个是表相的现象。而背后深入的体验是发觉到它的寂灭性。生灭是现象,生灭的背后他的实相是什么?反而体会到它的寂灭性,这个就是我们讲的不生不灭。就在这生生灭灭的表相上,体会到它的如幻非实的不住性,透过这个不住性反而体会到它的不动的寂灭性,注意听哦!用心的人,这个地方要注意听!

     我们在上《杂阿含经》我点过很多次,什么是表相的生灭?我说:如我们看虚空,飞云,飞鸟,暴风雨,彩霞都好,这个叫相,这个叫生灭相。我们的起心动念、行为,每天过日子,这个也是相,外表的相。那我们就是被这个生灭变化的相执着了、误解了,着在有生有灭的现象,但是如果你今天有缘起的正见,看到这些相是刹那刹那不住的,没有一法是随着因缘而不变的,一定会刹那刹那不住而变化的,那表示他什么?是没有实性的!我们看到这个相的生灭,我们就以为有一法是有生有灭,一般人就会这样的看法。但是,如果能了解缘起、空、中道跟空相应的话,你会看到的不是只有这个生灭的相,而是透过生灭相的不住,去体会到虚空性的不住,他是不生灭的,就是看到寂灭法性。

     体会到这里的人,他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什么叫无生。你才能知道什么叫如如不动。而这个不动不是修来的,注意听!是一切法的中正的、中实的如实相而已。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每一次讲到这个重点,我都会重复的再讲再讲,过去还没有听清楚的,希望能把握、能注意这个重点。在观照中,在生生灭灭的现象中怎么样去体悟这个寂灭法性,这个很重要!很多人就讲:理论我都懂,但是碰到事情随境转没有办法把握了,烦恼颠倒又来了。为什么?所以我告诉你:如果你用在对治的它还会来,体会到寂灭法性以后,你才有一个真正安住的地方,那个是本来的地方,你才不会随波逐流,不会被境转,这个是很重要的!但是注意哟,体会这样的寂灭法性要在哪里体会?再强调一次:就在生生灭灭的现象中,注意听哦!再三的讲哦!不是在无人无我的地方,不是在都没有干扰,在那边,啊!都很清净的地方,注意听哦!这中实的寂灭,从实践的意义去说,即是不着于名相,不落于对待。


你真正体会到这个寂灭性的时候,在实践上来讲就是两个现象,一个就是不会落于名相,第二个不会落于对待。了解生生灭灭的虚幻,了解它的寂灭性,还会执着在那个现象的真实吗?那个名相上还以为它是实在的吗?当然不会执着在名相,你就知道这些现象,生灭现象不过是假名施设:给他安一个名号,叫什么名字,其实只是一种代表符号而已。你还会执着它那个名相的实有性吗?就不会了!也不会落于对待。现象是相对的,但是,寂灭性是不相对的。所以不会落入一切法的对待之中。

      我以前曾比喻过,明是以暗来显的,暗是以明来显的,那么明暗本身是相对的,了解了明是以暗而显,明有没有实性?明白暗是明而显,暗有没有实性?就知道明暗两边都不是实性,都没有实性,那你会不会执着在明的实有暗的实有?第一名相你不执着,第二明跟暗你会不会把它相对待,它是真的对待吗?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吗?是对待的吗?不是!是因缘所显,太阳的光,照的地方就明,没有太阳的地方就是暗么。那明跟暗是因缘所生法,知道吗?明暗哪里是对待的。从哪里来显明暗?从虚空!那虚空本身是明还是暗?你就知道虚空本身不是明也不是暗,但是它能显出明跟暗,是不是这样子?那这样虚空你会不会执着在实有的明的虚空、暗的虚空?名相不执着,那有没有“明”的实体的虚空,跟“暗”实体的虚空?也没有!所以也不会落入相对,是不是这样?这个是了解真相,了解缘起法。下面有解释:一、不取著名相∶这如『大智度论』卷六说∶「非有亦非无,亦无非有无,此语亦不受,如是名中道」。这里主要的是告诉我们:中道,不但是非有非无,更进一步的说∶ 「此语亦不受」。

      我们今天众生执着在实有,不然就是执着在实无,而中道是离开有无,所以不是有也不是无。好,我们用一个名相来叫做非有非无,是在解释有跟无的非实。好,我们又执着在一个非有非无了,以为有一个东西叫非有非无,这个就是众生容易执着名相的地方。所以这里就告诉你:真正的中道不但破有无,连非有非无的这一句也不能去执取的。不受就是不取,也就是说空复空,有无知道它的非实,非有非无也不能执着。也要把这个非有非无一样的怎么样?离、不执着,就是不受。这里有解释「受」即新译的取。凡称之为有、为无、为非有非无,都不过名言的概念。这个都是名相而已。非有非无,本表示观心的不落有无戏论。今天讲非有非无,是在破除众生执着在实有实无。我们在观察、观照,我们这个心灵就不会落入有跟无的两边戏论里面。如以为是非有非无,这不能恰合中实的本意。所以必须即此「非非」的名相,也不再取着。

      我们佛法里面离四相了,什么——破百“非”,一层一层的否定,其实目的就是在体证什么叫中道,什么叫实相,什么叫空。比如说:我们讲一,非一。那非一我们又执着在非一;就又说非非一,好,又执着非非一;就来一个非非非一,这样知道意思吧!好,非非非一又执着了,就来一个非非非非一,这样子的一直否定,那有没有了期?最后可能前面一百万个非,后面才一个一,但是这个呢,如果执着的时候还是执着,这个“非”字是在否定它。好,否定了以后你又执着这个否定的东西,你还要再一次的破的话,只有非非非非……一直非下去了,这个重点要明白就好!连“非非”这个名相的观念也要破掉,你就不会一直“非”下去了。

      二、不落于对待:我们所认识的,所言说的,都是相对的。凡是相对的,即不契于如实绝待的中道。只要是有为法:看得到的现象;想得到的思想;所讲出来的语言,一定是相对的。所以,只要是现象,它必是相对的存在。那么,你的观念、你的意念,只要是相对的这个观念执着实在的,那你就不能契于如实绝待的中道,你就不可能体会什么是中道!就象我们讲有为法都是造作的,那么过去大家都有一种体会:以为无为法是不造作的。其实,无为法如果你执着在有一个实有的无为法,那还是造作的。所以,今天要讲中道,其实跟讲涅槃、讲实相都是一样的,同样一个内容。只有超越名相、超越相对,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中道,什么叫实相。但是,当我在用语言来表达的时候,早就不是实相了,早就不是中道了。问题是:如果不透过语言来表达,我们连门路都找不到,连机会都没有。所以我们要知道:虽然用语言来表达,也不要执着在语言的实在性,这一点也一样要明白!说法,再好的法,就象很好的药,药只是因为有病才需要药,而病如果解除了,药也不需要。法也是一样,我们今天研究佛法,佛法很珍贵,佛法很伟大,佛法能让我们解脱。但是如果今天不了解法的真相,不了解佛法的真意,你执着在佛法上,以为我得到一个什么特殊的法,人间没有,只有我有,我体会的是无上的法,这个法不得了,你如果有这样的执着,同样的不可能是真的解脱,不可能真的自在。有一句话,黄金很贵,黄金的屑,放在眼里没有一个能受得了的,所以这个大家要明白!

      如『大智度论』卷四十三,说到种种的二边,都结论说∶「离是二边行中道,是名般若」。      所以中道离两边,悟实相,那么,实相,体会实相的智慧叫般若。这里所说的种种二边,如常无常、见无见等,都是二边。进而至于能行能证的人──菩萨、佛是一边,所行、所证的法──六度、大菩提是一边;甚至般若是一边,非般若是一边,要离此二边行中道。

      这个就是刚刚我讲的:不要以为自己得到无上法了,那个法执着一边还是一边,所以这里就点出来了:这个两边,那不但是常跟无常是两边,见跟无见也是两边;能行能证的人,包括菩萨、佛是一边;所行所证的法包括六度、大菩提这个又是一边;能所啦,也是两边。所以,我们讲中道、讲实相都要离两边,也就是我们讲的能所俱寂,或者是能所俱泯,这个才是真正的体会到实相中道。比如说:我们自己认为有一个我,里面能知、能觉、能感受的,能认知的,里面这个“能”的这一边,跟我们看到万法所知的、所觉的、所听的、所闻的那个外在的一切,叫“所”。能、所这个也是两边,这个能所都要不执着,不在两边里面取着,这个才是体会到中道实相。那能所如果还在相对,这个人会悟道吗?会解脱吗?所以我们要注意哟!如果说有人告诉你:里面有一个能知能觉的,啊!我在说法,你在听法的那个就是了,是什么?那是能边啊,知道意思吧!还在两边对立的能所的能边。把能边当作就是的话,那天下悟到的满街难怪都是了。你们想想看:你们每一个人为了要解脱,为了修行,为了亲近善知识,为了听法,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得到受用解脱嘛!你们今天来这里,我告诉你能所还在相对的这个都不是——那我们做不到啊!如果告诉你能知能觉的那个就是,啊!我们每一个都很快了解呀,每一个很快都受用,每一个都很欢喜。那么你们想想看:这个法,一个是真的为了你的生死解脱在讲的;一个是为了让你很快觉得满足在讲的,要注意!这不落对待的中道,即入不二法门,是顺于胜义,依观心的体悟说。我们今天谈中道,不落对待,其实就是我们大乘法在讲入不二法门,不二是什么?二是两边,不二就是离两边嘛,离两边就是中道的法门嘛,所以不二法门,其实就是般若的法门。是顺于胜义的,不是在俗谛哟,不是在现象的表相上,是在第一义上来讲的。这个都是依观心的体悟说。在观察我们的心,修行用功的这一方面所产生的体悟来讲的。再继续:关于中正的意义,龙树也有很好的发挥。

前面是讲中实,这里是讲中正。依佛陀所正觉的,为众生所巧便言说的,在佛陀,都是圆满而中正的。佛陀所觉悟的,他证了、悟了就是正觉。那么把他所体悟的,为众生善巧方便开演的,这个对佛陀来讲都是圆满、都是中正的。

      如缘起是中正的,空也是中正的,至于中道那更是中正了。但世俗言说的施设,不免片面性的缺陷,所以古德说∶「理圆言偏」。众生对于佛的教法,不能圆见佛法的中道,闻思或修行,在任何方面有所偏重,就会失却中道。 佛陀他悟的虽然是最究竟的,当然是中正中实了,他不管是讲缘起、讲空、讲中道,当然都是正确的,都是中正的。但问题是一旦落于世俗的言说——这是假名施设嘛,只要是言说,不免片面性的缺陷,一定会落入相对的,自然就显出它的缺陷。所以古德就这样讲:理圆言偏。讲的理论是非常圆满的,但是透过语言,他就有所偏着,众生也是一样哦。我们对于佛陀的教法,因为没有办法圆满的去证见到佛法的中道,所以在闻、思、修这个过程,我们难免会偏重在某一个部分。偏重,就是说偏于一边,那你就会失去中道的内涵。比如说我们讲戒、定、慧:有的重戒,有的重定,有的重慧,这个也叫偏。闻思修的过程你只要偏于一边,也会离开中道的。事理你偏于一边也不行;闻思修偏于一边也不行,尤其是大乘佛法,重要的以三法印来讲,比较重视的是涅槃寂静的这一部分;在根本的佛法,重要的是在无常无我的部分。所以各有所偏,各有所发展,就失去中道,那我们要了解真正的内容就很不容易了。其实,导师这里要点出来:真正的中道是绝对不偏于任何一边的,因为缘起的当下是相依相缘的,这一点要先把握住,不懂得相依相缘的道理,相待而相成的道理,你一定会注重于某一边,忽视某一边,或者是我重要,要展现我体会的是重于哪一边,这样都不能圆满的展现中道,重要是在这里。

      如『智论』卷八十说∶「若人但观毕竟空,多堕断灭边;若观有,多堕常边。离是二边故说十二因缘空,┅┅离二边故,假名为中道」。《大智度论》卷八十里面就有谈到这个问题,说我们一般人,如果只学毕竟空,多用这个观照的方法,到最后有的都会堕入断灭的这一边;如果都在观“有”,最后都会落在常的这一边。那么我们如何在断常两边适当的了解体会,把这两边都不执着?这个就是离两边的重点!所以才讲十二因缘、空。十二因缘、空在讲什么?讲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是缘而生聚,缘而消灭。所以,我们在谈缘起法的时候都要谈到十二缘起,这个是相依相缘的,才不会落入断常二边。所以真正的缘起法,必定要谈到的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这个相依相缘的道理。有是依于因缘,灭也是依于因缘,这样才能离断常两边而说中道,其实还是假名施设,连中道这个名字也不执着。毕竟空与缘起有,哪里会堕于一边?

      所以真正懂得缘起法就绝对不会堕于一边的,为什么?毕竟空是依于缘起有,缘起有本身就是毕竟空。它不是两回事,怎么还会堕于一边断跟常呢?所以如果明白了真正的缘起法,也绝对了解中道,也不会落于一边,这个是必然的。所以有些人他就说:你们一天到晚学空讲空,最后都断灭了,什么都没有了。我说:那根本不是真正的缘起法,也不是真正的空义!真正了解缘起法的空义,绝对不会落于一边。会落于一边,把“空”当成没有,把“有”当为实有,那绝对不是缘起法,也不是真正的空义。这个大家要明白哟!所以导师下面就解释:这因为学者有所偏重的流弊。世谛流布,什么都有弊的,所以特说明缘起与空寂不偏的中道。很多佛学者不了解真正的中道义,因为他注重于某一边,他有偏重,产生的流弊才会这样子。世谛流布,在世俗谛,世俗里面的流传,总是会产生弊端的。为了这样,所以才特别说明,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缘起。真正的缘起跟寂灭的空性,寂灭的这一边,是不会偏离的。所以叫

即空的缘起,不落于断边;即缘起的性空,不落于常边。

      什么叫即空缘起?我们讲性空缘起;什么叫即缘起的性空?我们讲缘起性空。好,缘起的万法本身就是性空,那这缘起的万法我们会不会执着在实有?不会!就不会落在常边。好,虽然是一切法性空,但是它为什么能缘起万法?既然能缘起,它就不是断灭,怎么会落于断边?所以即空的缘起,即缘起的性空,他本身是相依相缘、是不二的,既然是不二,怎么会落于一边呢?所以导师就点出重点:缘起与空,印度佛教确曾有过偏重的发展。这个是导师从印度的历史,印度的佛教的演变的历史去研究,就很明确的发现到这一点:缘起与空,本来是不二的,问题是在印度佛教的发展过程中确实有它的偏重发展,有的偏重缘起,有的偏重于空。那这样把缘起跟空隔阂了,产生了偏重的这个发展就是在这.比如说,发展到极端的时候,如方广道人偏空,是堕于断灭边;

      龙树菩萨之前,在部派佛教的发展过程中,这个《般若经》就有了,《般若经》重要就是在阐扬空义嘛。所以,极端的去讲空的人就如方广道人一样,他把空讲成什么?讲成什么都没有断灭了。他等于在否定万法,比如说某一个现象,任何一法,由于用空义去解释它,认为没有一法是实在的,所以没有一法是有本性、有本体的,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最后他认为这些都是乌有的,等于所有的现象跟万法都被他否定掉了,也就是否定了一切的缘起性,他只是在空性的这一部分,偏颇在一边,所以后来就批评他为方广道人。他认为空呢?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所以最后认为是什么都没有,否定了一切,这个就入断灭了,这个就是偏颇。对《般若经》的空义呀,变成极端的发展,这个是不对的,误解了,误解了空义。那么另外一部分呢,

萨婆多部偏于一切法有,即堕于常边。

萨婆多部就是一切有部,不管是三世实有论,或者是过未无体,现在实有,其实,最后都归于一切法,最后是有。所以就执着在常的这一边,我们从这个条件就可以了解了:龙树时代呀,他的前面就是部派佛教,变成有两个极端的发展:有部就执着在最后常的实有这一边;方广道人解释空义,落入断灭的这一边。

      为了挽救这种偏病,所以龙树探《阿含》及《般若》的本意。特明此缘起即空的中道,以拯拔那「心有所著」的偏失者,使之返归于释迦的中道。

      这几句话也很重要!今天龙树菩萨他那个时代呀,也就是刚好这样的因缘条件之下,一边发展到空义的偏颇变成断灭;一边是执着在实有,变成常见。龙树菩萨就是为了破这个两边极端发展产生的执着,这种弊端,龙树才造了《中论》出来破这些,离两边才叫中道。但是,龙树他根据什么来破呢?导师这里就点出重点:他是依据《阿含经》以及《般若经》!探讨《阿含经》跟《般若经》的本意,才了解缘起即空。也就是说缘起跟空是不二的。你把它偏颇发展了,产生弊端了,他现在把两边偏颇的地方找出正确的法源,让两边的思想都知道它的错谬在哪里导正,破除断见也破除常见,归于中道,这个中道才是释迦佛陀真正的本意。所以导师就点出来了。龙树菩萨他是初期大乘阐扬大乘空义的一个最伟大的人,他今天讲的《中论》,讲的缘起性空义,也可以看出他的内容根本是什么,也就是不离《阿含》跟《般若经》的空义,这一点大家就要把握住了。如果我们今天讲大乘佛法,如果以龙树菩萨的中观的思想来看,他既然抉择的是《阿含》的本意,也抉择了《般若》的本意,那么我们就了解了龙树菩萨讲的空,跟佛陀的本意,跟《般若经》的真实的本意是不是一贯的,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明白了。

      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说,导师他今天要让我们明白的大乘真正的空义,跟根本佛法佛陀真正的本怀的空义有没有不同?没有!完全是一致的,这个地方很重要!为什么很重要?大家要注意!因为大乘佛法从龙树菩萨以后,开始产生了不同体系的学说,那么就有共于这些共法的部分又有另外产生不共的部分。所谓的不共,就是跟根本的佛法有些不同的,那我们现在就要注意了:导师抉择大乘佛法三大系的理论,最后他要阐扬的是初期大乘的行解,初期大乘的行解是什么?就是龙树菩萨这个中道的思想。导师他的学法,了解法,阐扬法,是立足于根本佛法,而阐扬的是初期大乘,这个观念也要明白!立足于根本佛法而不是站在小乘的思想,注意听!他只是在法义上探源,知道法的根本是什么,佛法的不共特质是在哪里?就在《阿含经》,就可以展现出来。

      所以,立于根本佛法的立足点是在《阿含》。但是佛陀时代的佛法,这些形态并不一定适合于未来这个广大时空背景的需要,必须满足于所有的众生的话,那种现象、那种需要还是应该用大乘的初期的行解来展现、来利益众生,这个才是更符合佛陀真正的本意。所以导师才讲,立足于根本佛法之纯朴。但是要阐扬的是初期大乘的行解,这一点大家要明白!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很多人批评导师,好像说你阐扬的是小乘的思想,错了!导师让你们明白《阿含经》的内容只是要让你知道探源,知道法的根本是什么?而真正导师的思想是在行大乘的菩萨道。我们上次在上《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已经讲了,那么这个地方更清楚的让我们明白,龙树菩萨的内涵是这样子,其实导师把握的还是这样子,我们看到这里就知道了,龙树菩萨那个时代的背景,面对的是佛法的分化,一边落到实有的,一边落到偏空的,把空有决然的分成两边,这个都是极端发展。好,龙树菩萨他的时代因缘,刚好大乘要兴起,他利用这样的因缘,把这两个极端破掉,显出佛法的本意。

      从这个地方我们也了解到,出一位圣者,还要怎么样?时空背景的条件那!当时出个龙树菩萨,是因为当时需要——那个时代。现在出个导师,也是现在佛教的历史走到这个地方是需要的。如果从这一点来看,落于断、落于常,那请问:我们现在的佛法有没有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的教界讲的法,宗派的思想,有没有这些问题?我想比这个问题还更严肃!因为龙树菩萨还没有法灭的威胁呀。龙树菩萨以后的发展,到最后佛法是灭了;那我们现在的发展如果照那个模式,最后佛教会不会灭?所以导师现在要抉择的,不只是龙树菩萨当时的时空背景而已,是跟法灭有关系的这种抉择是不是更重要?大家就知道了,我们现在在研究这个就深具意义了。

      学者不能巧得佛法的实义,多落于二边,所以特称此综贯性相空有的为中道。纵贯性跟相、空跟有,所以叫中道。相,就是我们讲的一切外表现象;性,是内涵、内容。相就是有嘛,性就是空嘛一样的,所以性相空有其实是同样的意思。我们都落在两边,把现象分开了,把空有分开了,隔阂了。今天要把这个问题贯穿,把这个问题破掉,把它贯穿纵贯,这个叫中道。所以龙树的中道论,不外乎不著名相与对待(宗归一实),综贯性相及空有(教申二谛)。中观大乘的特色,实即是根本教义完满的开展。

     所以导师介绍龙树菩萨的中道论,要我们明白他的根本在哪里,为什么有《中论》?不离开这两个根本:一个是不着名相,一个是不落对待。那么要纵贯性相跟空有,这个就是中观大乘的特色了,我们今天要讲到初期大乘,初期的中观大乘,那我们就要明白了,噢!就是在贯穿空有跟性相嘛,因为那个时代的偏颇,而展现出来的这个中道是什么?其实就是根本教义完满的开展,也就是才能衬托出佛法真正圆满的根本教义是什么。那我们就知道了,导师这样的抉择,把龙树菩萨中观的精神分析、深入、了解、抉择以后,他肯定的指出来了。那我们今天学,要学什么?当然要学这个根本的教义!是圆满的根本教义,我们才能真正的离两边得受用。

      今天我们的传统佛法,演变到今天,因为理论多了好几家,体系不同,甚至于最严重的是什么?认为中观讲的毕竟空竟然是认为不了义,甚至于再严重的认为是恶取空。那我请问:如果我们接受了这个观念,反而认为后来的理论才是正确的,那我们今天问题就大了。导师的抉择就是把几千年来的佛教,不管是法义、宗派、演变、经论种种的内涵都一一抉择得这么清楚,把龙树菩萨的根本精神也抉择出来,然后肯定龙树菩萨法的、体会、精神才是佛法的根本本意。肯定这一点,你知道这个意义有多大吗?导师不但显正,他还要破除什么?传统中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抉择,这点很重要!我们传统的佛法延伸到现在二、三千年,普遍现在接受的观念,刚好跟这个相反,大家要注意!所以这个就牵涉到我们中国祖师的判教的问题,导师认为最根本、最重要、最圆满的是这个东西。但是,这些在我们传统的判教里面认为他是不圆满的,这个就是一个大问题了。如果我们接受传统的观念,那我们的修行方法会跟这个相违背;如果我们接受这个观念,我们的修行方法才有跟他一样的机会,才有体会到真实法义的机会,那你说这个对我们来说重不重要!那问题就来了,到底谁对?我们要根据什么来判断对不对?这个法义如果我们本身不深入、不体证,我们凭什么来判断对不对!这个就是我们困难的地方。但是至少导师他今天所判断,所讲的,所引申的,他的论著中有三四十本,我们可以一一的去探讨去抉择,然后最要紧的就是我们如何在这样正确的法去实证,真的达到那个功效,这个我们才能肯定。

      如果我们照传统的观念,到今天为止看到普遍的教界,几个人在谈解脱受用的?那为什么我们现在都不谈解脱受用呢?因为那个已经不重要了,解脱不解脱已经不重要了;理论正确不正确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在等待往生就好了,你说是不是?这个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哟!几个人来谈证的问题?如果不证,那请问:如何来抉择这些祖师大德们说的到底是谁对?如果对跟错都已经不关重要了,那佛法还有特质吗?跟传统的民俗信仰、跟信上帝、跟信他力那还有什么不同?佛法的特质也不见了,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所以我们今天在研究这些法,看导师在抉择,他根据什么?我们真的要好好体会,我们今天即使听导师的话,也不能盲目,真的要用心去体会去抉择,因为这个是关系到什么?关系到我们未来际的慧命,我们要为自己负责,我们不能盲目的只是信仰,这是为我们自己呀!你要听,随便听,随便信,随便过日子,那是个人的问题,我们都不反对。但是如果你为自己,真正的为自己负责,那我们就要好好把这个法好好去体会,好好用心的去抉择了,不然耽误的是自己,你说是不是呢?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体方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体方法师讲心经     

体方法师讲杂阿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