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龙树及其论典
第一节 龙树论略说
约在西元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年间,龙树出现于印度的佛教界。公元一百五十到二百五十年,就是佛灭后五百年到七百年。他本是印度南方的学者,长养于大乘佛教的环境中。据传记上说∶他出家后,曾到北方的雪山等处修学。这个环境,造成他综贯南北、空有思想的特质,成就了他的伟大!
龙树菩萨的时候,大乘佛法已经慢慢的发扬起来了,所以他在修学的过程,也是在大乘佛教的环境中。他有机会到北方去,北方那边还是在小乘的学术里面,但是,他两边都有学,所以他能够把两边的思想能够贯穿。
龙树以前,一味的佛教,向东南方发展的是大众(又分别说)系,向西北方开展的是上座系。从阿一王以后这个佛教本来是一味的,后来分成两个系:一个是上座,一个是大众系。那么就分成后来的所谓大乘跟小乘。
拘泥而保守的上座系,被呵斥为小乘;活泼而进取的大众系,渐渐的开拓出大乘佛教。南北、大小,尖锐的对立着。南空北有,各趋一极。北方已完成极端实有的『大毗婆沙论』;南方的偏重理性者,于因果缘起的事相,也不免忽略。这种偏颇的发展,决非佛教之福。
导师这几句话,就已经把龙树菩萨当时的环境跟条件已经点出来了。印度南方跟北方,就象我们中国也分南方跟北方,地理环境不同,人文思想也不同。上座部他们重视的是戒律;大众部比较活泼,他们重于法。由于第二次结集前,为了两边戒律的问题起了争论,后来当然开会解决了,但是没有真正的解决。后来大乘系发展出来,更展现了活泼的一面,他不是死守教条的。所以,当时的因缘环境,南北或者大小这个思想,两边很尖锐的对立。佛教发展变成这样子!北方从根本小乘的佛法出来的论著,最根本的就是《大毗婆沙论》;那么大众系的这一边因为偏重理性,在因果缘起的事相上反而忽略了。谈理性的一边,事行上就反而忽略了,也就是比较不重视戒律的这一部分。其实,两边当时的情况就是偏颇发展,重理性不重事相上的这些因果,结果呢,就落入恶取空的部分,就出了方广道人。这个就是龙树的时空背景。
龙树出世时,佛教正倾向于从分化而进入交流与综合的新机运,于是综合南北、空有、性相、大小的佛教,再建佛教的中道;但他是以大乘性空为根本的。
龙树菩萨当时的因缘时空背景,我刚刚讲嘛,要出现一个这种圣菩萨,伟大的祖师级的人物,一定还有很多条件来成就他。当时的时空背景就是这样,一边执着在有,一边执着在空。因为演变到那个时代,新的机运就产生了,他会产生两边的交流、综合,慢慢的来调和。龙树菩萨刚好在那个时候,就变成一个综合者、调和者了,他把南北的思想、空有的思想、性相的问题、大小乘的问题,为了要把它融贯,所以他展现的中道思想,其实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但是导师也点出,虽然是融贯大小、性相,其实,龙树菩萨他本身来讲,他是以大乘性空为根本的。这几句话要注意!你要融贯这些偏颇发展,当然要找到法源。所以抉择《阿含》的正意,也显出大乘空义的正确性,但是主要的是适应时代的需求,还是站在大乘性空的立场,这一点大家要明白。
其实,今天讲到这里我们就要体会到一点:导师是不是也是这样?导师能把握龙树菩萨的精神,其实导师今天宣扬的也是这个精神!我们前面在上《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的时候,就讲到导师他最后真正的本怀,是归向菩萨道的修行。菩萨道,后期的大乘佛法都在谈,而真正落实于菩萨道精神的,应该是属于初期中观大乘的真正精神。这一点大家要明白!真正的行菩萨道会不会求急证?不会!虽能入门,他不进去的,他生生世世愿意来这个人间,来利益一切众生。所以一旦证入了,就证入涅槃了,证入实际了,怎么能行菩萨道?那会不会自己求安乐?缘苦众生,是生生世世都愿意来的,哪里怕来这个人间受隔阴之谜,然后到一个安乐的地方去!这个不符合菩萨道的精神。真正符合菩萨道的精神,就是初期大乘性空为根本的,这个才是正确的。
所以,导师把握的,其实跟龙树菩萨把握的是一致的,这一点大家要明白。导师的思想,今天真正深受影响的是龙树菩萨的思想,他把握的也是龙树菩萨的思想,这一点大家要注意!如果你们今天要用功、要下手,一定要把握这个根本,那你们今天学佛,探讨佛法就很容易了。把握到那个根本,很快的你们就知道:为什么导师今天抉择的敢这样讲敢那样讲,他敢把过去这么长远,流传到今天的一些错误的判教敢推翻它,他是根据什么?他不是乱根据的,不是自以为是的!其实,根据都是初期大乘的性空,就是龙树菩萨的思想为主。他不是自己异想天开的自以为是,这个还有根据的有内涵的。所以,导师的抉择是非常有智慧的,明智的抉择的,不是随便的,这一点大家要明白!
如果这一点你能肯定了,就知道导师为什么判摄三系的思想,敢认为前面的才是第一义,后面的反而是什么,方便啊。但是,中国的祖师的判教刚好相反:前面的是不了义,后面的越圆满,这个问题是很严肃的。后面的大乘学者批评龙树菩萨中观是不了义,那后面就变成自己很圆满了,而且是不共法,就是跟根本佛法是不一样的。那佛陀讲的还不够圆满,后面出来的更圆满有这样的道理吗?所以导师的判教,敢推翻祖师的这个判教,不是随便乱讲的,这个是天大的事啊!这一点大家要明白!这个讲了你们才知道,我们看讲义。
龙树造的论典,中国内地以及西藏,译传的很多。主要的部分,可分为两类 ∶一、深观论,二、广行论。深观,如『中论』、『十二门论』等,以探究诸法的实相为中心,为迷悟的关键所在,所以名之为深观。
龙树菩萨他的论著有两个重点:一个就是深观,一个是广行。深观,等于就是我们个人在用功探讨诸法实相,是以这一方面个人的体悟这一方面为中心的,所以也是迷跟悟的关键所在,所以名为深观。今天凡夫愚迷呀,就是因为不了解实相嘛!今天正见建立了,加入观行正观,那我们能了解诸法实相就悟了,所以这个深观的部分,等于就是迷跟悟的关键点嘛。这个代表的部分就是《中论》跟《十二门论》,这个在讲的属于深观的部分。所以,我们今天要修行、要修学,法上理论上要证明要体会,重要的就是深观的部分。这是个人内在受用的部分,迷悟的部分,重点是在这里。
广行,如『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菩提资粮论』等,这是以菩萨的广大行果为主的。
菩萨要生生世世的利益众生,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叫广大行果。就在事行上,对众生的关怀布施上,这个叫行的部分。这两类,有的以为,菩萨行包含归依、布施、持戒等行法,佛陀自证化他的果德,主要为引发信愿,以及积集福智的资粮。资粮具足了,成为可能解脱的根机,这再侧重于慧行的深观。
有一部分的人认为是这样:我们今天要解脱、要受用,如果你今天没有福报,没有福德资粮,你根本不可能嘛。所以他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先集福德资粮,资粮具足了,你的条件慢慢就有了,那个时候再来注重于所谓的慧行深观。应该是先以广大行福德资粮为先,深观解脱受用应该放在后面。
这即是说∶先以广大行的资粮为基础,再进而深入究极彻证的深观。这是一部分人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要修行马上受用是不可能的,你应该先去作一些福德资粮。但另有人说∶另外的一个看法就不一样了,般若为三乘之母,三乘学者都依此深观而证悟与解脱的;广大行才是大乘不共于小乘的特色。
意思是说:今天不管大乘、小乘(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的圣者是包括大小乘的)的学者你要体证、要解脱,其实都要依这个深观。没有深观,不管你是大小乘都不能解脱、不能受用。广大行的部分是大乘不共于小乘的,怎么能说先用广大行呢?那修小乘的人就没有广大行了?这是另外一种说法,也就是说今天不管大小乘,应该重视的是深观的部分。广大行,小乘学者并没有这样的宣扬,也没有这样的注重,怎么可以把佛法这个广大行拿到前面来,深观等于是后面的事,这是另外一种看法。
如实的说∶声闻、缘觉、菩萨的中道行,都以出世的正见为主导的。如实的说,就是比较实际的、比较切实的来讲,就是不要依前面两种说法,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要行中道,其实都是以出世的正见为主导。出世的正见,什么是出世的正见?缘起正见!今天不管是大乘、小乘、三乘,广行为先还是深观为先,其实,这三乘圣者都同样依一个根本,就是缘起的正见、出世的正见来作为他的主导。
依正见而后有信解,依正见而后能修行趣证,就是悟证了以后,也还是不能离此正见的摄导。这个是比较如实的说法,今天不管哪一宗、哪一派;大乘、小乘,其实没有正见哪里来的真正的信解呢!信,不是迷信!今天要归于正见!今天没有正见,后面哪里来个广行?哪里来一个深观?其实,广行跟深观都是要依正见而后才有的;包括证悟了以后,你还是不能离开这个正见的摄导。《金刚经》就有讲嘛。凡夫要学,当然要学般若;声闻、缘觉要学也要学般若;菩萨要学也是学般若都一样嘛。
故深观虽共于三乘,在大乘中,仍是彻始彻终的,惟佛所究竟的。所以,深观三乘圣者都是共法。大乘佛法中难道就不重要吗?意思是说深观其实在大乘中还是彻始彻终的,唯有深观才能究竟,这是佛所认为就是这样的,佛也是这样究竟的。
所以;本文,即是关于深观的论述。
大家就要注意了:今天讲中论、讲缘起、讲中道、讲空,重点就是关于深观的论述。依于深观、依于正见,你自然就会有行,行还是相依相缘的,但是这个主导是在正见。所以建立缘起正见,是一切法的根本,最重要就在这里。有缘起的正见,你即能深观、也能广行,两边就不会偏废偏颇了。谁在先谁在后,没有这个问题!依于正见深观跟广行是不二的,是相依相成的。这样了解吗?也就是为什么,这几年来我一直在跟大家上课,目的是什么,不过要建立你们的缘起正见而已。缘起的正见明白了、清楚了,对法的抉择就有法眼了。不管是内在的修深观,外在对万法、人际关系的广行,你们也能够相依相缘而不偏废。所以,主要是在缘起的正见的建立,这一点大家就要明白了!
将来你们行菩萨道,在社会上跟人、跟万法相触,你要怎么度众生?你要怎么去利益他人?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利他?还是要依于缘起正见!今天要让各位受用、解脱,我要把你们正见建立好,你们自然就会跟法相应,即能深观也能广行,这个就是重点那!很多人就说:师父啊!听你讲的法我觉得很好,问题是父母亲我没有办法跟他沟通;我先生,我太太,我的兄弟,我的朋友,没有办法跟他沟通,师父要怎么办?你说要怎么办?就是要把缘起正见建立好!然后能够把缘起正见也让他明白。只有这个地方最重要:你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你要先改变他的知见观念嘛!是不是?
所以,当你如果能够把正见建立得非常正确,你的身心行为有转化了,旁边的人看在眼里是很清楚的:哎呀!这个人呀现在真的不一样了。学了这个法身心转化,智慧有了,谈吐行为都非常好,那人家就感动了,你还要去度他吗?他会来问你了:你是学什么?你在哪里学的?是不是他就会来问你?这个就是真正的度了,他真的有兴趣了。你要跟他建立的是缘起正见,知见建立好了,他也会转化、他也能修正、他也能成就的。这个文章看起来就这样过去,但是,我们能引申、把握的重点就很重要哦!这个地方可以看出缘起正见多重要啊!就象我讲的电脑的程序多重要啊!程序把它修正了,行为就会端正。不管深观,广行都要依于这个缘起正见,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先建立这个重要的知见。
关于龙树深观的论典,罗什三藏所传,有长达十万颂的『无畏论』。五百颂的『中论』,即出于『无畏论』中。罗什除译有青目释的『中论』外,还有『十二门论』,也是龙树造的;这部论,可以说是中论的入门书。鸠摩罗什翻译《无畏论》有十万颂,这个是很长的。那么《中论》只有五百颂,五百颂在十万颂是一个小小的部分而已,《中论》就是出于《无畏论》。还有《十二门论》,也是龙树菩萨造的。有一个讲法:《十二门论》是《中论》的入门书。《十二门论》是以十二个门,十二个方向,十二个主题,来阐扬性空的思想,《中论》有二十几个主题。所以《十二门论》是比较缩小的、比较精华的,重点先把这个空义来阐扬。如果我们要研究《中论》以前,先把《十二门论》了解一下,对将来研究《中论》就会比较了解,比较驾轻就熟了。平常如果有《十二门论》这本书,小小的没有多少页,可以先看看。三论宗,其实根据的是《中论》、《十二门论》还有一个《百论》,《百论》其实是后面他的弟子造的。
后面这些文章大家自己有时间再看看,这个只是在讲跟法义没有直接关系的,这个自己看就好。我们现在翻到第十七页,第二行开始:汉藏一致的传说∶传龙树中观的正统者,是锡兰的提婆论师。提婆的主要作品,名『四百论』;奘译的『广百论』,即此论后八品的护法『释论』。
不管是汉文的或者是西藏的,一致都认为这个提婆论师是龙树菩萨的正统传人。提婆他最主要的论着是《四百论》;我们中国玄奘法师翻译的《广百论》,其实就是这个《四百论》后面的八品,是护法《释论》的部分。什公所译的『百论』,婆薮开士释,也即是此论的略本。
本来是《四百论》,后来变成《百论》,其实都是《四百论》的简要的“释论”。此外,还有『百字论』。提婆论以「百」为名,不仅是数目的,古人解说为「无邪不摧,无正不显」,即完备的意义。
《百论》古时候的人,一个简单的看法就是摧邪显正,也就是破邪显正。只要不是正确的他都会摧破,而显出正确的法义。月称从语言学的见地,解说为「遮遣分别邪执」;提婆论确是侧重破邪的。
因为提婆论师所造的论,《四百论》或者是《百论》,重要都在破其它每个宗派,或者是部派不正确的;或者是还有邪执的,尽量在破除这些戏论跟邪见。所以,一般研究这些论的人都知道他的重点:只要是错的、有偏邪的他都破,主要是在破邪,一般的认识都是在这里。
其后青目释《中论》的八不说∶「法虽无量,略说八事,即为总破一切法」。青目论师也是一样,把《中论》里面八不的论述,也是把它解释成法虽然是很深广、很多,但是用八不,就是略说八事即为总破一切法。这个是一般的论师都是这样的见地,这样的看法。以《中论》八不,偏重于广破一切,也许是受提婆论的影响。这几句话导师点出重点,一般人以为龙树菩萨造的《中论》,是以八不缘起来讲的,也认为他在破一切法。其实会有这个观念的原因,可能就是受提婆论师的影响。导师为什么前面要点出这个,因为后面这一段才是重要:前面只是让你知道一般人的判断,其实都有他的因缘,认为说中论是在破一切法,可能就是受提婆论师他所造论大家对他看法而产生的影响。后面是导师的看法。
龙树的『中论』,固然能遮破一切戏论,但『中论』的正意,决非以摧破一切为能,反而是为了成立一切法,显示释迦的缘起中道。
这几句话非常重要!我们今天学龙树菩萨的《中论》,都知道在破什么?其实是在破自性执!离两边名中道。他只是在破自性的实有,不是在破一切法!反而由空义故才能成立一切法,这个是导师他的深见!我们今天研究《中论》也是一样,不要以为是拿来破人间万法的,不是这个意思,反而是成立一切法。释迦牟尼佛显示的缘起中道,是在成立一切法,不是在破一切法;是在破对一切法的实有感跟自性见,而不是在破一切法,这一点大家要注意!如果明白这一点哪,学中观中论的人,就不会落入所谓什么断灭见,恶取空,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导师这个真见我们也能明白的话。我们知道中观以后,不管是唯识,或者是真常的思想,他们为什么会认为中观是恶取空?不了义呢?其实,就是因为错会了《中论》真正的意思!他以为只是在破一切法:好了,什么法都破了,什么都非实、什么都如幻,最后不是什么都没有嘛?其实这个很重要啊。如果我们今天这个重点如果明白。《中论》不但不破一切法,而是在成立一切法,那这样会不会落入恶取空,就不会有这问题了。这个很重要!导师短短的几句话点出这个重点,我们就要明白:今天学中观中论把握这个重点,就不会落入什么都没有的恶取空,或者是断灭见,这个蛮重要的!
第二节 中论为阿含通论考
探求龙树缘起、空、中道的深义,主要的当然在《中论》。这是一个导师的特见,导师研究龙树菩萨的《中论》,把握到了龙树菩萨抉择了般若的空义;阿毗坛的空义;往上溯源到《阿含》,找出了与《阿含》的空义是一贯的。所以,他明白这个的时候,他就是了解到龙树讲的空义;龙树所论着的《中论》的根本思想,其实都是从《阿含经》来。所以,表面上《中论》好象是大乘佛法,跟早期的佛法,尤其是《阿含经》的佛法好象是不同的。其实不是!《中论》要阐扬的就是《阿含经》的内容,阐扬的就是《阿含经》的本义!但是一般人的看法:《中论》是在解释《般若经》的;导师刚好看法不一样,认为《中论》是在解释《阿含经》的。注意!这一点很重要!
《中论》的中道说,我有一根本的理解──龙树菩萨本着大乘深邃广博的理论,从缘起性空的正见中,掘发《阿含经》的真义。导师讲出一个根本的见地,有一根本的理解:龙树菩萨今天造《中论》,他是本着大乘深邃广博的理论,而把握住一个根本就是缘起性空的正见,用缘起性空的正见来掘发《阿含经》的真义。《阿含经》过去的解释或者是认知,其实没有完全发挥它真正的内涵。所以学大乘的认为小乘不了义,今天反而是大乘的空义,就是缘起性空的这个正见!那回过头来才能看出《阿含经》的真义。
这是说∶缘起、空、中道,固然为一般大乘学者所弘扬,但这不是离了《阿含经》而独有的,这实是《阿含经》的本义,不过一般取相的小乘学者,没有悟解吧了。大乘讲的是缘起、空、中道,这个一般大乘学者都在弘扬。但是很多人不了解,以为这个跟《阿含经》是不共的,是不一样的。但这个不是离开《阿含经》而独有的,缘起、空、中道才是真正《阿含经》的本义。一般的小乘学者执着在相上,没有真正深刻的了解而已。
所以《中论》是《阿含经》的通论,是通论《阿含经》的根本思想,抉择《阿含经》的本义所在。这个观念完全就不一样了!如果站在大乘的思想,以为小乘是不了义的,大乘跟小乘变成隔阂的、不相通的,那问题就大了。导师就点出重点:其实真正的《中论》,目的不是在展现大乘的了不起,看不起小乘。刚好相反,《中论》的目的,就是要把《阿含经》的真正根本思想跟真正的意趣所在要展显出来。注意!如果这个明白了,这个能把握的话,也能贯穿的话,大乘跟小乘就没有隔阂了,就不会相对了。
这种说法,不要以为希奇,所以说可从三方面去加以说明∶第一,《中论》所引证的佛说,都出于《阿含经》。《中论》一共有二十七品,导师从各个品的内容来证明,是不是真正的出于《阿含经》佛说,一定要先证明《阿含经》里面佛说的部分。(一),《观本际品》说∶“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如果你们看过《中论》就知道,《观本际品》其实就是在了解本际不可得。我们都在找第一因嘛,一个最根本的源头。但是,《观本际品》主要让我们明白,佛陀所开示的本际不可得是没有第一因的,没有一个开头的地方,找不到的。那么这个理论这个法出于;这个出于《杂阿含》卷十(二六六经)等说∶“无始生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 说我们的生死无始以来根本找不到苦的本际。生死无始的教说,龙树引归“何故而戏论,谓有生老死”的空义。《阿含经》所谈的这个本际不可得,也就是佛教讲无始以来,无始是找不到一个本际,找不到一个第一的开头的地方。所以,龙树菩萨把这个无始生死的这一个教说,来阐扬他的空义,何故而戏论,谓有生老死的空义。如果本际不可得,那么生老死可不可得?也是不可得,这是第一个引证的方。
(二),《观行品》说:《如佛经所说、虚诳妄取相》。以有为诸行为由妄取而成的虚诳──即虚妄相,以涅槃为不虚诳,是《阿含经》所说的。但龙树以为∶虚妄即是空无自性的,所以说∶「佛说如是事,欲以示空义」。
《观行品》说,众生都在虚妄颠倒中,以为有实在的,所以叫做虚狂妄取相。一切迁流变化不停的万法,一切有为相,其实就是虚妄相,我们执取以为是实在的。但是,如果透过虚妄相的明白、不执取的话,就能体证到涅槃。所以,龙树认为这个“虚妄”,还是空无自性的!虚狂妄取相是实有的吗?是实在的吗?是不变永恒的吗?还是空无自性的,所以龙树菩萨导归到空义,目的是要让我们了解空义而已。
(三)、「观有无品」说∶「佛能灭有无,于化迦旃延,经中之所说,离有亦离无」。这是出于『杂阿含经』,己经引述过。离有无二边的缘起中道,为『中论』重要的教证。我们的思维模式不是有就是无,不是无就是有,没有办法离开这两个思维模式。但是,《杂阿含经》里面的《化迦旃延经》讲:正观世间集,就不会落于无见;正观世间灭,就不会落于有见。思维模式是刚好不执着“有”、“无”两边,这个就是圣弟子的正观。跟我们世俗凡夫的思维模式刚好是相反的,这个就是在阐扬离开有无两边的缘起中道,都建立在缘起上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中论》里面最重要的教证,就是这一经《离有无品》。
(四),《观四谛品》说:「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这如『增壹阿含经』卷十说∶「我今甚深之法,难晓难了,难可觉知!┅┅设我与人说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我今宜可默然,何须说法」!各部广律,在梵天请法前,都有此说。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过了:佛陀开悟、悟道的时候,本来有不想说法的这个想法,认为今天所体悟的这个妙法,一般人是难以思义的。讲了人家不信、也不奉行,还是不说吧!默然,想入灭了。后来诸天劝请才说法的,才度五比丘的。这个《观四谛品》的“不欲说”,其实出处在《增一阿含经》里面,一切广律都有,这个也是证明之一。
(五)、「观四谛品」说∶「是故经中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那么这个见缘起即见佛是出于《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须菩提见佛的教说。见缘起法即见四谛,出于『中阿含经』卷七『象迹喻经』。从这个举证中就可以看到《中论》的《观四谛品》里面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这个记录在《阿含经》里面就有了:有一次,须菩提听说佛陀从天上回来,大家都要去见佛。须菩提就想:佛陀曾开示过,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所以,他就在那边入观空定,思维缘起法。那么莲花色比丘,他用大神通化作一个长者,随从去见佛,他认为是第一个见佛的。佛陀就告诉他:你不是第一个见我的,第一个见我的是须菩提!所以,见法即见佛的这个比喻在《阿含经》里面就有。《观四谛品》用这样的因缘来写,表示这个出处就是《阿含经》。
六、「观涅槃品」说∶「如佛经中说,断有断非有」。断有断非有,这个如什么,『杂阿含经』卷九(二四九经)说∶「尽、离欲、灭、息、没已,有亦不应说,无亦不应说,┅┅离诸虚伪,得般涅槃,此则佛说」。《阿含经》的(二四九经)谈到涅槃,涅槃的内容是尽、离欲、灭、息、没。有亦不应说,无亦不应说。你说实有不对,实无也不对,你只要落在两边的有、无,都不能体会涅槃的深义。那么《观涅槃品》里面,重点在显示断有跟断非有,其实出处都是在《杂阿含经》。这个也是举证之一。《阿含经》的本义,一切声闻学者不能深识,专在名相上取执,所以龙树与他们争辨,似乎龙树在极力破斥小乘,而不知是为了成立《阿含》的真义,成立四谛、三宝、世出世的一切法。
这几句话很重要!《阿含经》的本义,在着相的小乘声闻学者来讲,他没有办法了解佛陀讲这些法背后的深意,所以都会在名相上执着。龙树菩萨看起来是在跟他们辩论,好象在破斥这些小乘学者,但是导师就指出来:龙树菩萨的目的不是在破斥他,而是在成立《阿含》的真义!声闻学者不能了解深意,执着在表面的现象上。龙树菩萨这样的辩论,目的是在掘发它的深义,真正《阿含经》的深义让它凸现出来,这才是龙树菩萨真正的本意!我们今天现在还是这样子。
现在南传的佛法到我们台湾来,他们修禅观这一部分很用心,对每一个现象都分析的非常清楚,很用心。但是,很多人就被表面的现象而以为就是这样,但是背后要体会的深义反而很多人不了解了。今天大乘佛法,一般人把他解释成跟小乘不同!不同在哪里?同是在哪里?大乘佛法的真意如果明白的话,跟根本佛法是没有什么分别的,完全是一致的!如果今天学小乘佛法、南传佛法的人,也能了解佛法的真意,那么对大乘法的深意也不会排斥,也不会否认的。今天大小乘存着一种相对、隔阂,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今天,如果把导师论着的真精神、真内涵都能明白的话,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了解真正的声闻学、阿含学。里面的真意跟我们大乘的空义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什么隔阂的。
如果声闻学者执着在名相,要不要破?当然要破,因为他没有了解深意。龙树菩萨跟他们争论、争辩,不是在破他们,而是要让他明白《阿含》更深一层的真正佛陀的本怀!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导师就讲:看起来龙树菩萨和他们论辩不是为了在破斥小乘,是为让《阿含》的真意能够凸现出来,反而才能成立四谛、三宝,世出世的一切法。很多大乘学者认为“空”是超出一切的,是在破一切法。其实导师的看法刚好相反,是在成立一切法。有的学了空义,什么四谛,认为都没有什么了,对三宝也不恭敬了,认为一切都空嘛。其实,都没有了解真正的空义,“由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才能成立一切法。
大乘的空义,尤其是龙树菩萨的空义,正好相反在成立一切法。如果明白这一点,会不会把龙树菩萨的空义把它认为是恶取空!要明白他的真实的本意,是在成立一切法还会不会认为是恶取空?这一点很重要!后来的唯识、如来藏思想,都认为这个空义是恶取空,中观是不了义。为什么?根本不了解这个真正的深义!所以导师在研究《中论》,然后认为这是《阿含》的通论,这个抉择你们知道有多重要吗!今天如果不能够把这个抉择清楚,如何能够“立足于根本佛法之纯朴,阐扬初期大乘之行解”?它是贯穿的!这个如果明白了,成立了。那我现在就要提醒大家一个重点,后面祖师的判教错在哪里你们就知道了。如果这个根本的把握住了,后面还需要不需要来一个唯识的名,再来破这个空义?需不需要一个如来藏思想,才能成立轮回?很重要哦!就是因为对这个根本的理念不明白,根本的真精神不懂,才有后面很多的破除!认为不了义,反而后面生出来的这些法义反而问题多了!
所以,我们佛法会争论几千年了,就是对于这个深意不了解而已,领会错了。我常常讲这个就是正本清源,导师今天为什么这么辛苦?代我们厘清两三千年的佛法,找到源头的根本是什么,回过头来才能抉择大乘三系的流变,也才能知道什么才是跟根本佛法相应的,什么是偏离了佛法的正见,这样才有办法来判断抉择大乘三系的法义,这个的重要性要明白。所以,今天很多人不了解导师在做什么,不了解导师的用心,不了解导师的智慧如海。这个重点如果我们把握住了,不但了解了导师的用心,我们个人也能把握佛法的真意,就不会随波逐流了。哪个理论说起来好象也不错,哪一宗说得也很美,其实有没有功效、有没有择法眼不知道,所以这个法太重要了!这个是引证佛说的部分。
二、从『中论』的内容去看,也明白『中论』是以『阿含经』的教义为对象,参考古典的阿毗昙,破斥一般学者的解说,显出瞿昙缘起的中道真义。这不妨略为分析。导师把这个《中论》的内容,跟《阿含经》的教义研究起来,还参考部派佛教的阿毗昙。阿毗昙中,每一个部派都有破斥的对象,都在破斥一般学者错误的解说。导师把它分析了。(一)“《观因缘品》”,观“缘生”的不生(灭)。“《观来去品》”,观此诸行的“生无所从来,灭亦无所至”。此二品,总观八不的始终,“不生”与“不去”。此下别观四谛。观因缘品和观来去品主要在显示生无所从来,灭亦无所至。就是要让我们了解不生不灭、来去,其实是不可得。这两品已经把八不缘起的开始到结束,一切都包含在里面了,就是不生不灭,不来不了。
(二)、「观六情品」、「观五阴品」、「观六种品」,即观察六处、五蕴、六界的世间法。我们《杂阿含经》都上过课了,最主要的是五蕴、六处、六界,蕴、处、界,这个就是世间法一切的总相。这三者的次第,是依『中阿含经』卷三十四说。这个跟《中阿含经》卷三十四说的是内容次第是一样的,这个是举证。古典的『舍利弗阿毗昙』、『法蕴足论』,也都与此相合。「观六情品」中说∶ 「见可见无故,识等四法无;四取等诸缘,云何而得有」?
《中论》里面的“观六情品”,重点就是在提示我们:见,可见。有没有一个见者;有没有一个真正被可见的对象。见者不可得,可见者也非实。所以根本是没有自性的存在。如果见跟可见都不实在,那么,四等四法也跟着一样是无,是不存在。所以四取等诸缘,云何而得有。如果见跟见者都非实,那么识是不是实有?好,这个都是非实的话,那么识取诸缘会不会实在有?也就是说根尘触产生的执取爱染,根尘都非实,产生的触、受,属于识的这一部分也不能存在了。那么,取着、爱取有的部分,一切缘难道是实有的吗!从内六处、外六处,引生六识。六触,六受,六爱——六六法门,再说到四取,这是《杂阿含经》六处诵中常见的缘起说。
我们都上过《杂阿含经》了嘛,这一部分大家应该都很熟悉,《阿含经》主要就是建立在五蕴、六处、六界,蕴处界。我们从眼耳鼻舌身意,触到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产生了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然后产生六受,又产生了六爱,这个叫六六法门。这些是跟《观六情品》说的内容一样,是从内涵上来证明。《中论》其实跟《阿含经》的内容是一致的,上面这三品就是论究世间苦的中道。
(三)、「观染染者品」,论烦恼的相应;「三相品」,明有为──烦恼所为的生、住、灭三相。在蕴、处、界以后,说明相应行与不相应行的三相,本于阿毗昙论的次第;如『阿毗昙心论』。观染染者品还有“三相品”就是生、住、灭三相;染跟染者,跟前面的见跟见者是一样的。三相是讲生住灭的三相。就是在蕴处界的功能以外讲相应行跟不相应行的三相。这个相应行跟不相应行,根本出处是在阿毗昙,阿毗昙里面的次第刚好是一样的。再来就是;《观作作者品》、《观本住品》、《观然可然品》,这三品主要就是让我们明白:作者跟受者的不可得,这个《阿含经》里面是最主要的一个论品。无作者无受者,业力不失,是在讲这个。这个是《阿含经》里面的主题。与上二品合起来,即是论究惑招有为,与作即受果的道理。
(四)、《观本际品》,引经以明生死本际不可得。生无来处,灭无去处,这个也是《阿含经》里面的主题,所以明生死本际不可得,「观苦品」说明苦非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是依《阿含经》(三0二经)阿支罗迦叶问等而作的。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十四无记》里面的几篇嘛!我们的痛苦烦恼,谁在造作的?有一个造作的我吗?其实,就是要让你明白没有一个造作者,只是缘起而已。所以明非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这个也是一样的,也是《杂阿含经》里面就有的,『十二门论』的「观作者门」,也引此经以明空义。《十二门论》也有用这一经。
(五)、「观行品」,明无常诸行的性空,进而空亦不可得。「观合品」,明三和合触的无性。「观有无品」,从缘起法的非有论到非无,这是依『化迦旃延经』说的。「观缚解品」,从生死流转说到还灭,从系缚说到解脱。「观业品」,更是生死相续中的要义。从观染染者到此,共有十二品,论究世间集的中道。《观行品》要让我们明白:一切诸行是迁流变化、是无常,所以是性空。最后,还要知道这个“空”也不可得,不能执着,空亦复空!这是《观行品》里面的主题;
那么《观合品》,这个“合”是什么意思?根尘触三和合名为触嘛!也要明白这个和合的触也是无自性的;《观有无品》是从缘起法的非有,论到非无。缘起法本身就是条件的组合,不是实有的,是非有。但是,它不是什么都没有。所以从非有到非无,从《化迦旃延经》就有了:正观世间集,或者是正观世间灭,就不会落实有、实无;
《观缚解品》,我们生死的流转,最后谈到涅槃还灭,也就是从系缚到解脱,如果是实在的能不能解脱?当然也是了解缘起非实!所以,从缘起而流转到缘起而还灭,都是缘起。《观业品》也是一样,在生死相续中,我们都认为有一个造业者,或者业是实有的,业是实有的你还能解脱吗?如何观察业性本空呢?这个都是法的重点。以上十二品就是在谈世间集的中道,条件集起的原因。
(六)、「观法品」,明「知法入法」的现证。《观法品》谈到的重点,让我们了解法的真意,知道法的真相,就是见法、入法。从这个地方才能现证,当下的因缘就能现证,《观法品》重点在讲这个。无我无我所,为能见法性的观门,这是『阿含经』的要义。好,知法入法是现证的现观。那么《阿含经》讲到无我、无我所,其实体会到就是见法,从这观察入门的本身,就是《阿含经》的要义。
所契入的诸法实相,即缘起的寂灭,即声闻与辟支佛所共证的。无我、无我所,叫见法或者叫见性,这个是《阿含经》所谈的。所契入的就是诸法实相,就是缘起的寂灭。不管是声闻或者是辟支佛,共同体证的都是这个诸法实相,都是一样的。
(七)、「观时品」、「观因果品」、「观成坏品」,分别说明三世因果与得失。这是当时内外学者重视的论题,特别是修行历程中的要题。如要经过多少时间,怎样的从因到果,功德的成就或退坏。观时品,时,就是时间;“观因果”,从因到果;从成到坏。这个在解释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时间所显示的是三世;因果所显示的也是三世;一切法会成会坏也是三世。这三品就是在说明三世的因果,所谓的得跟失。这几品就是当时所有的学者都是很重视的问题;也就是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主要的论题:论到我们要修行多久,有的说历劫;有的说三大阿僧祁劫;有的说七大阿僧祁劫;有的说无量劫。成就或者是退坏的这个过程,都在讨论这个问题。这三品就是重点,现在讲这个地方,我相信大家都听得很深涩,为什么呢?如果对《中论》没有研究过,这每一品里面谈的内容大家不了解;对《阿含经》没有研究过,也不知道《阿含经》的真正内容。所以,你们现在不知道这个在比喻什么,听起来深涩一点。但是没有关系,因为导师要让我们知道《中论》的内涵,其实就是在解释《阿含经》而已。《中论》的目的就是要把《阿含》的真意展显出来,只是在证明这一点。所以,听到不是很清楚没有关系,这个后面谈到的又是法部分了,你们就能明白。
(八)、「观如来品」,如来为创觉正法的圣者,超越常无常四见,边无边四见,有见与无见,这都是『阿含经』十四不可记的意义。《中论》的“观如来品”里面,解释如来是创觉正法的圣者,他超越了常跟无常;有边无边;有见无见。象世间是有边无边;如来灭后是有是无,这都是在《杂阿含经》十四无记不回答的问题。《观如来品》所要表现的,跟《阿含经》的十四无记的内容是一致的。
(九)、「观颠倒品」,明所破的颠倒;否定三毒、染净、四倒的实性,归结到「如是颠倒灭,无明则亦灭」的缘起还灭。中论里面的《观颠倒品》要让我们明白的是:认为众生是颠倒的,都在三毒贪嗔痴里面,有染有净。其实,《观颠倒品》在破颠倒的实性、三毒的实性、染净的实性!最后归结到颠倒灭了,不再颠倒了;无明也就跟着灭了,这个就是在谈缘起的还灭嘛。
“观四谛品”,明所悟的谛理,批评实有论者的破坏四谛、三宝,引证《阿含经》,成立“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的自宗。中论的《观四谛品》是在展显我们所体会的、所悟的谛理,正理法则。批评实有论者,萨婆多部都是实有论者。实有论者是破坏四谛三宝的,只有了解空义,才能成立一切的因果、四谛、三宝。这个内容是引证《阿含经》,成立“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的自宗,这个是一样的。
“观涅槃品”,发挥的内容是《杂阿含经》卷十二(二九三经)所说∶「一切取(受)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是「无为」法的真义,说明无为、无受的涅槃。「如来灭度后,不言有与无」,「一切法空故,何有边无边」等,扫尽十四不可记说的戏论。这个都是让你明白《观涅槃品》里面的主题,跟《阿含经》里面的十四无记这个内容是一致的。所以,从《观法品》到这个地方,论究的就是世间集灭的中道,从有到还灭。
(十)、《观十二因缘品》全依《阿含经》。中论里面的《十二因缘品》,完全都是依照《阿含经》里面的次第内容。《观邪见品》即破除我及世间的常无常,我及世间的边无边的邪见,明我法二空。离两边就是灭戏论,戏论就是邪见。所以,我们众生总是在常与无常;有边无边;是有是无;都是在这个观念。《破邪见品》就是要明白我法二空,正观缘起,远离邪见,这二品即论究世间灭道的精义。
这个是从中论的内容来跟《阿含经》比较。
三、从《中论》开首的归敬颂来说:缘起就是八不的中道。中论最出名的就是这个归敬颂,一开始的。『中论』以中为名,即以八不显示中道。不常不断的中道,不一不异的中道,就是出于『阿含经』,前面都曾引证过。不来不去,在『杂阿含经』的『第一义空经』,也曾说到。在显示缘起的有因有果而无作无受时说∶「眼生无所从来,灭亦无所至」。这即是在缘起的生灭中,指出不来不去的中道。八不:不一不异,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来不出。其实,就是八不的重点内容。在《杂阿含经》的第一义空经里面:眼生无所从来,灭亦无所至。其实就已经彰显出来了,就是不来不去嘛!
不生不灭据『阿含经』义,指无为法而说,不生不灭就是讲无为,没有生灭嘛。无为法是不生不住不灭的,无为即涅槃寂灭,即缘起的寂灭性。龙树以此八不的缘起说,为止息戏论而寂灭的第一教说∶「瞿昙大圣主,怜悯说是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归功于瞿昙,这也可见与『阿含』的关切了!导师这里是让我们明白:龙树他归敬的是佛陀,那么就可以了解了《阿含经》是根据佛陀说的,造中论本来在阐扬大乘空义,归功于第一的还是佛陀,可见跟阿含的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大乘法到后面归敬的是谁?真正归敬佛陀的就不多了!是不是?但是《中论》的缘起归敬颂开始,他所归敬的是瞿昙,瞿昙是释迦佛陀,可见这个跟阿含精神是一致的,这个也是要让我们明白。从上面的三点这是导师的引证。
这样,从引证的圣典看,从本论的内容看,从八不的根据看,都不难看出『中论』的意趣所在。导师从三方面引证圣典的部分,中论的内容的部分,八不缘起的根据来看,都可以看出中论真正的意趣、内容。龙树的思想,不仅『中论』如此,『大智度论』也还是如此。《大智度论》也是龙树菩萨解释《般若经》的一部大论着,代表龙树思想的就是《中论》跟《大智度论》。这两个是最主要的。
他解说八不的第一义悉檀,是三乘所共的。龙树菩萨不管是在《中论》里面,还是在《大智度论》里面解释八不,在展显的就是第一义悉檀。然后让我们明白这第一义悉檀,其实就是三乘所共的。不管是声闻、缘觉、菩萨,我们要体会的第一义就在八不里面,三乘共法了。
『智论』卷一,除了八不而外,又引『众义经』,汉译名『义足经』,即『义品』,巴利藏摄在「小部」里。又如三门中的空门,广引[阿含经]来成立我法皆空(智论卷十八)。卷三十七中,也引七经,证明声闻藏的法空。这个我们只要带过就好。不需详说。
所以,依龙树的见地,空相应的缘起、中道,虽菩萨与声闻的智慧不同,声闻如毛孔空,菩萨如虚空空(智论卷三十五),但这到底是量的差别,不能说空性寂灭中有什么质的不同。导师这一点论证我们也要注意:照龙树菩萨的见地来讲,他在展现的空义、缘起中道内容,不管是菩萨或者是声闻,体证的都是一样的。差别在哪里?就是智慧的深浅,对空义了解的深浅!所以,他比喻声闻如毛孔空,那个空的大小好象我们身上的毛孔一样;菩萨体会的空,象虚空一样。菩萨体会的空比较深广;声闻体证的空比较小。但是,这样的比喻是要让我们明白深浅不同、量的差别。对于体会的空性跟寂灭,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差别,是一样的,这个大家要明白!所以,有的人批评大小乘有不同,其实是不了解。是智慧的深浅不同,质是一样的;量有大小差别。
所以,声闻乘多说众生空,佛乘说众生空、法空(智论卷四)。菩萨重要是在讲法空,差别在这里。我们现在大乘佛法批评小乘,也是批评这一点。认为小乘佛法、声闻法破的只是我空,没有破法空,重点也是在谈这个。
「若了了说,则言一切诸法空;若方便说,则言无我」(智论卷二十六)。了了说,就是比较分明的说;比较仔细的、微细的说。若是只有谈方便、大原则的话,就是讲无我。其实,无我跟诸法空,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深度或者是接触外面的广度不一样而已。
这都不过是侧重的不同,详略的不同而已!这样,中论确是以大乘学者的立场,确认缘起、空、中道为佛教的根本深义,这一点是导师的结论。龙树菩萨的中论,确实是站在大乘学者的立场,来确认缘起、空、跟中道是佛教的根本深意。这几句话大家要注意!这一点也是我们要确认的。
与声闻学者辨诘论难,并非破除四谛、三宝等法,反而是成立。抉发『阿含』的缘起深义,将佛法的正见,确树于缘起中道的盘石。这几句话就是导师的真精神。今天为什么要还源?溯源而上抉择《阿含》经义,就是把佛陀所开显的法义,在更深层的内容中去展现、去明白!佛法的正见,由于各有所偏,不能展显。导师把龙树菩萨抉择空义的重点,根据《阿含》的这一点把握住了,这样才能显出大乘佛法也不离开根本佛法的经义,是不能有不同的。但是,着相的声闻学者不能展现佛法的深义,龙树菩萨,或者是导师就是把他的深义彰显出来,抉择出来,我们才看得到。
什么是佛法的根本教义呢?什么是佛法真正的正见呢?就是缘起中道!不管是根本佛法、大乘佛法,都要建立在这个缘起正见上面。如果离开这个缘起正见,不管是大小乘,就不是佛法的根本正见了。这一点如果明白了,我们今天不管是看《阿含经》,大乘经典,就有立足点,就有站的位置了。不但站的位置有,你很快的会找到自己应该用的法门,就不会糊里糊涂了:人家讲这个好;讲那个好;把外道的思想也认为是佛法;这样,我们修行就很危险,要受用就不容易了。所以,要建立真正佛法的经义、正见,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上《杂阿含》就谈过了:佛法一两千年来,大乘佛法争论不休,到今天还在争论,谁也不服谁!我们真的要研究佛法,或者是想要修行的人就很辛苦了。我们到底要听谁的?如果今天导师不是用他的智慧来抉择,把握住这个根本的正见:大小乘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让我们清清楚楚的抉择出佛法真正的根本正见是什么,这一点如果不建立起来,我们如何择法?谁的对、谁不对?没有办法择法了!如果今天了解导师的用心,也能看出龙树菩萨的真精神,我们把握了这个根本,回过头来在大乘佛法里,尤其是中国的大乘佛法里,我们就有能力去抉择了。什么是符合佛法真意的;什么是出于方便说的、不是了义的就知道。我们的下手要依寻的法门,才有一个根据,很重要!
前面这个地方,导师只是找出龙树菩萨造的《中论》,他的根据是《阿含经》的根本法义。把过去声闻学者着相的部分还要把它破掉,展显真正最根本的、最深层的东西,真正的面目让它展显出来。所以,明白了这一点,大乘佛法的空义,尤其是初期大乘龙树菩萨的精神,不是在贬阿含,反而是在彰显阿含的真义。这样如果明白的人、了解的人,不会去诽谤小乘不了义;在研究小乘法的人了解了这一点,会不会认为大乘非佛说。这个等于是在贯穿大小乘思想上的歧见,导师就是借《中论》龙树菩萨的精神,来阐扬它的内涵;来让我们明白跟阿含的关系,这个是很重要的!前面的举证,因为我们还没有上过《中观论颂》,可能听起来比较生疏,不能很了解。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主要的是明白这个关系重点就好。下来就更重要了,下面解释内容。从现在起到下一课,大家不要缺席,这个重点要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