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义书哲学与佛法的同异﹞:(1)奥义书认为「我」是自我、灵魂之意,而生类的一切,从「梵」所生,死了又归还于「梵」,要觉悟真的自己而成为梵──梵我一如,才能解脱。此宇宙的最初──梵,化为一切,安排维持万象,造成规律。所以,只要遵从此规律而悟得真我,谁都可以成为梵 。”
要搞清楚佛法与奥义书思想主要不同点,以免混为一谈。第一,奥义书认为,梵犹如造物主,宇宙的定律是他来规定的,所以只要遵从此规律而悟得真我,谁都可以成为梵。他先成立有一个“我”即不变的灵魂,一切生类都是从梵所生,那梵就是本体了。既然是从梵所生,死了当然归于梵,只要你在修行中,觉悟体会到你和梵融为一体(即万法归一)就能解脱。他把梵当做万物的本质或创造万物的质素了。还认为人间的森罗万象有很多规律,也都是梵来转化的,所以唯一的办法是,当你完全根据这个规律体会到原来梵跟“我”是一样的,我与梵是一体时,你就解脱了,这就是奥义书的主要重点。佛法恰恰与他们不同:
“佛法则否认实我性、主宰性,而宣说无我。”
佛法不认为宇宙间存在主宰控制者,绝对没有这样永恒不变的实在性的东西,所以佛陀宣说无常。无常就是“常”不可得,“常”就是永恒不变性、单一主宰性,这也叫“我”。佛法否认有这个“常”的“我”,宣说无我就是否定永恒不变性、单一主宰性。佛法的特质就是在否定这种永恒存在的自性的观念,绝对没有这个东西!宇宙的万物都在迁流变化,只是刹那不住的缘起而已,没有永恒实在的自性(我),没有真正不变的东西,这是佛法非常重要的根本思想!
“(2)奥义书承认有「业」的存在与「轮回」。如说:「人于死时、心脏的尖端会亮,由其光明,「我」乃经由眼睛或脑顶或身中其它部位而脱出。「我」去时,随之生命也去”。
在奥义书的业力与轮回的观念中有一个重点:人要死时,心脏的尖端会发亮而产生一种光明,“我”就从脑的顶部、眼睛、心、腹部、膝盖、脚下透出,往生某处。现在还有很多学佛人受这个观念的影响,说从眼睛去的往生天界,从腹部去的往生饿鬼,从脚下去的往生地狱……其实这个说法是奥义书的观念而不是佛法哦!注意听!
“恰如尺蠖到达一树叶端,然后更捕捉其它叶端。如此,「我」也脱出身体,而造其它新的形态。「我」变成祖先、梵天、诸神或其它有情。....行善而成善人,行恶而成恶人。……故曰:人依欲而成,因欲而有意向,因意而有业,依业而有果」。”
这个“我”随着业力出去以后,有的变成祖先,有的变成梵天,有的变成天上某一境界的神,有的出生到一切有情中去,这个思想就是说里面有个“真我”在这样轮回。行善而成善人,行恶而成恶人,故曰人依欲而成,因欲而有意向,因意而有业,依业而有果,这也是业力思想和轮回思想,这是在佛陀之就有的。
“奥义书的轮回主体是「我」,而「我」是固定性的灵魂,也是宇宙的「第一原理」或「实体」。”
这一段话用佛法的术语来说就叫“自性“:不变的叫灵魂,产生宇宙的第一原理就是形而上的实在(实体),奥义书的业力和轮回建立在这个观念上。
“但佛教说的轮回,是由于纯粹的业力或意志,此业力和意志,是「非固定性」、「无实体」的「缘起力」,故非我论。因此,佛教的业力观,是「无实体」的连续观。”
佛法讲的业力观是无我的,我们五蕴的心灵意识是变化不拘的,不是固定的东西,所以说没有固定不变性的实体,没有一个不变的实在的我,只是缘起力量的作用,故非我(即无我)论。前面讲无常,这里讲无我,这个到后面讲缘起时会一直谈,你们会明白的。这里只是讲佛法与婆罗门、奥义书主要不同点,先讲大纲,详细内容后面会讲得很清楚。到时大家就会明白佛法的奥妙:“无我”也能轮回,不是非要有一个“我”才能建立起轮回现象。
“(3)奥义书提倡「禅定」、「瑜伽」的修行方法,即:在寂静处端坐,调整呼吸,心注一境,念「唵」秘语(om....梵的表征),以达到恍惚的状态,为靠近「梵」的方法。佛教虽也有禅定法门,但重视「定慧等持」,在定中起慧观,而目的并非往生天界,而是究竟解脱。”
其实,这个“唵”应该还有三个音ㄛㄚㄥ,因为我有一点研究,现在到印度去,看见大部分人都在持咒,有的只持一个音,有的持三个音,主要是用这个“唵”的声音来产生某一种作用,与念佛的意思其实一样,主要产生某一种功能作用,用声音来产生对心灵的影响,进入恍惚的状态,其实就是让心进入一境的状态,这是一种修定的方法。他认为身心宁静进入某一种状态就可以接近大梵天,与梵天合一。
佛教虽也有禅定法门,但重视定慧等持,奥义书只讲定,但佛法还加上一个慧,就是在定中起慧观,目的并非往生天界,而是究竟解脱。所以真正的佛法绝对不是说死后要往生天界,注意听!天界是不究竟的,还在三界的轮回中。我们是靠定的一种心灵宁静专注,才能“看”(观照)到身心的问题,觉察体会身心的实在内涵是“无常、无我”,反而要破除我执(希望永恒生存的意欲)我见。心太散乱了就无法观察,所以我们也讲修定,但这个定只是适当的一种辅助增上缘,不是定到某一个程度就能进入什么状态。佛陀进入四禅还是要出定,在那种身心宁静状态中加以观照才能悟道,不是进入四禅就解决问题了。出定后加上佛法的正见,就很容易见法性寂灭(即涅槃)。定力太深如非想非非想时就不能起慧观,反倒是开悟见法的障碍。所以佛教讲四空定的无想定前,是可以起慧观的,但还是在出定后才能起慧观,其实如果到了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想处、非想非非想处,定力太深了反而不容易起观照,一般从初禅到四禅出来后起慧观,那时候的身心会相续保持在一种宁静中,就在那种状态中来观察一切法(包括五蕴身心)是最佳的时机。定力只是帮助我们起慧观,而不是定力等于慧,见法开智能后,那就是定慧等持不二即定在慧中、慧中有定。
所以佛法的目的不是为了修定往生天界,而是要究竟超越三界的束缚,真正解脱大自在,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佛弟子不求升天。但现在先修天色身的都有,要注意啊!我只是点到,你们要深思!
“(4)在修行的德目中,奥义书和佛教共同的德目,如:不杀生、实语、慈善、正行、自制、寂静等等。双方不同处很多,如奥义书说的祭火、苦行、遁世等等。”
五戒的德行修养很重要,杀、盗、YIN、妄(实语就是不妄语)、酒是产生痛苦烦恼的因缘,所以我们要守戒,尤其是不杀戒。关于五戒方面佛法与奥义书有很多相同处,但佛教不鼓励他们的苦行、祭火与隐遁。佛教认为苦行对身心没有帮助,而是要恰到好处的中道行;佛教也不提倡遁世,很多人都认为出家人是遁世离世厌世的,其实什么叫世间?五蕴、六处、烦恼名世间。佛法说的厌“世”,不是世间的“世”,而是厌离我们的贪欲烦恼执着,不是厌离人间万法。佛陀还劝大迦叶尊者不要修头陀行,应该回到僧团中来住。佛陀带领弟子们每天到人间托钵乞食,利用托钵的因缘跟大众接触,让他们植福并为他们说法,这样的做法哪是厌世离世?
奥义书的遁世,是他们到了五十岁后就到森林去归隐,独自过着隐遁的生活。但佛法不提倡这个,佛陀悟道后四十九年一直为众生说法,一直也没有离开过人间,从鹿野苑度五比丘到最后涅槃前度化一百二十岁的须跋陀罗,都是在人间示现的。佛陀从来没有离开过对众生的关怀和弘法利生,佛陀哪里有丝毫的厌世离世?什么时候教过弟子厌世离世?所以要明白佛法不是遁世厌世,而是厌离烦恼、贪欲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