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17 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体方法师所有开示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17 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


 下载DOC文档  



归纳上面这些外道的观念就是三大主要思想,与佛陀的思想再作一番比较。

“﹝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  

印度当时的思想界,可归纳为三大思想,即:修定主义、苦行主义、快乐主义。

一、修定主义:根据「转变说」(形而上学的理论),认为「我」(灵魂)与根本物质的结合,而形成身体。而由于禅定(瑜伽)能静心,心静即能离开污秽的肉体。这同时是,二元论之思想。修定主义,以限制精神的活动,而禁制物欲为目的。”

外道是以禅定为目的而得到解脱,将心灵安住在禅定中即限制精神的活动。我们心灵的意识时刻与外境接触而起心动念,产生执着爱染 造业。把心灵安住在禅定中时,意识就会静下来,三禅时对外的分别几乎没有了,四禅时连脉都停止了,把意识降伏下来不随外面的境界转,就会定下来不再造业,不会产生种种贪瞋痴痛苦烦恼。所以修定主义的目的就是抑制精神(意识)的活动,产生禁制物欲的作用。

“故应修禅定,使精神超越物质,以进入一种特别的心理状态为宗旨。由禅定进入某一心境时,身上虽有苦,但由于平静恍惚的状态,能不感其苦。不过,这静心的状态,是有时间性的,无法永久,我们还是要回到「平常境」来,故在精神与肉体未完全分开的中间(未死以前),我们还是难免继续着「苦的生存」。要等到死后,才能获得永久的心静。”

 修过禅定的人就有体会,烦乱的意识专注于一缘,心就慢慢安静下来,越来越微细而进入定的状态――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甚至进入四空定。修到二禅时,身体会起极大的快感(喜乐),很多人会产生染着,因为太快乐了。人间对五欲(包括性欲)一般都很染着,但体会到二禅喜乐的人,人间的欲望就感觉微不足道了,不喜欢了。修禅定的人之所以会离欲,是因为禅定中的身心感受更快乐。要离开人间欲望的,就去修修禅定,这话有道理。人间欲望的满足就像吃瓜子皮,禅定的喜乐就像吃瓜子肉。吃到瓜子肉的人还会想吃瓜子皮吗?有二禅境界体验的人,就不喜欢人间的欲望而能离欲了,所以修禅定能离欲与这有关。一个慧解脱的人,加上禅定就成俱解脱,很快就离开贪瞋和欲望。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见法了,但还有贪瞋的余习在,劝你修一点禅定就容易厌离贪瞋,这也是一种替代的方式:因为有更快乐的,自然会离开粗糙的欲望。但到三禅时,这种喜乐感也要放下,否则还是一种执着而不能解脱,那叫“味定”――定里的滋味。所以到二禅时还要舍,才能进入三禅,叫离生喜乐,这些都是身心的特别状态。

由禅定进入某一心境时,身上虽有苦,但由于平静恍惚的状态能不感其苦。临终时身体有病的多,一般人会受不了,因为很苦很苦。但有的阿罗汉禅定功夫很好,那时就进入禅定,所以就减轻了苦,不会感到很苦。还有禅定功夫甚深的人入灭前能来去自如,知道时间到了,他一入四禅就走了,身体的痛苦烦恼都不会影响禅定的。

不过这静心的状态是有时间性的,这就是不究竟处:禅定不是永远的,因为有进必有出,出定后虽然还有一段时间会相续,感觉很轻安舒服,但这段时间过去了,他又恢复原来的样子,烦恼痛苦还会来,所以这个定不是究竟的,无法永久。

修定主义认为我们还要回到平常境来的,故在精神与肉体未完全分开的中间(未死以前),还是要难免继续着苦的生存,等到死后才能获得永久的静心。

“在生前入定,有者认为可见天、神,竟以此为「涅槃」,这是莫大的错误。”

在禅定的静心里会有很多境相,因为有神通天眼可以看到他方世界的天人、鬼神或地狱,有的在活着时就能入定看到天神,以为这就是涅槃解脱,这是错误的。

“在印度,由于修定而生起心静的种种阶段,而设立与其所相应的种种阶段的世界。佛教中所传四禅、四无色定和三界说根源于此。” 

四禅天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各有几天,加上四空定,就认为天界总共有二十八天。其实这是根据禅定心灵的阶段而判断的。修到初禅的人如果没有解脱,死时即往生初禅天。四禅八定的境界分为三天(三个等级即三界):人间叫欲界天;往生天上还看到色身的影像,叫色界天(四禅都还在欲界和色界内);纯精神的境界,没有肉体,看不到形象,叫无色界(四空定以上就是无色界)。三界的分别,其实是印度由于禅定的不同层次而产生的一种世界观,佛教中所传的四禅四无色定和三界说根源于此,是印度本来就有的一种,佛法也只是拿来应用而已。

佛教讲“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体方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体方法师讲心经     

体方法师讲杂阿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