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奘法师在上海五观堂的讲课2006.12.13
大家从各地而来,有的是先认识我的,有的是后认识我的,有人正在开始认识我,那么我们有缘,希望我的这种方式,还有我体验到的、经验到的佛法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点心灵的帮助,至于信仰的问题去找你们的老师、去找你们的导师、找你们的法师,我不大关注,我只关注各位的心灵问题。所以,有什么心理问题,我们可以现在来交流。
当下、直接
我倡导的一个修行方式——当下直接。当下直接,是可以超越宗教哲学的,但是你如果把一个修行的目标,或者一个信仰的极至,定位在死后,定位在一个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的这样一个状态,那么这个修行近乎迷信,搞不好就近乎邪道。但是佛法的当下和直接,在于它所使用的工具和试验的仪器,是我们人人本具、人人本有的,是什么?佛性!这就是最高的理论原则。也就是,人人都具备如来智慧德相,但是,为什么不能显现如来的智慧作用呢?就是因为妄想和执着遮蔽了,这是最高的、根本的理论原则。
简单的行法
——拿当下的身口意向内看
它的行法特别简单,就是每一个人将当下的身口意拿来向内看。不是别人的,不是拿释迦牟尼、阿弥陀佛的身口意来观想,只拿我的身口意看一看。当它恶用、滥用,向三毒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就是过分的贪、过分的嗔、过分的愚痴,导向了无明,再由无明衍生、积聚新的不善的力量,再推动贪、嗔、痴、妄火。本来源头是清净的,真如佛性是本来清净,光明寂照遍河沙,没有杂染,但是被贪嗔痴给遮蔽住了,源头污染了。
因为遮蔽了,就像我有颈椎病,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我已经习惯这样歪脖子了,给正过来,反而认为这样不对,应该那样才对,是不是有这个体验?那么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因为习惯了被贪嗔痴给追着,假如在这个社会上不贪,人家认为你有精神病,假如受到伤害,用忍辱、你用慈悲以德报怨,人家认为你窝囊废,没有男子汉的气度。大家都在贪嗔痴的这种作用下去做,那么我们就在助长贪嗔痴。
反过来,我了解了这一点,修行从自己的身口意当下直接的向内看。很简单啊,看看我的贪根除了多少,看看我的愚痴根除了多少,再看看我的无明火、嗔恨根除了多少。我们的内心分为一百种法,有心王法,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心王法,心所法,在跟心和心所都不相应的这些时间、空间、速度、位移方向这些东西,我们一一来根除,那会发现:原来任何一个人的身口意根除了: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根除了五力使、五钝使、根除了十缠十使,再根除了八十八结使,最后每个人的身口意,只要根除了这些,就是初果阿罗汉、二果阿罗汉、三果阿罗汉,他就是一个正觉、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每一个人,人人可行,人人可遵。
当下完成
并且是当下经验、当下生成、当下完善的,跟死后不相关,跟他方世界不相关,就在我们眼前生命中来完成和兑现,而这样的一个方法,我们管它叫禅,但是实际上不叫禅也可以,对不对?当下完成、善的究竟、善的圆满,叫做佛也可以。所以,我们的佛性、佛心不在死后去完成,不在他方去种植,就在我们当下的身口意来完成,当下的身口意来改造,当下的身口意来让他彻底的纯净、回归本然。
从理论到实践人人可行
——甘愿承担
所以从理论到实践都人人可行,跟根基没关系。你上根利智,言下相悟,哈哈大笑而去。也许有人要跳下去,也没关系。有人觉得我大笑之后,还想再搞些个乌烟瘴气的东西,那你就去放生——没关系。有的生命喜欢跟你有缘,你把你的工资的十分之八都去放生去,那是你自愿的,只要自愿的,是甘愿承担的,哪怕你当个乞丐,那是最大的福报。所以,不在乎拥有多少,而在乎我们计较多少,计较得越少,你拥有的就越多。相反,你计较的越多,拥有的就越少。
即此身离此身,即此用离此用
当我们真正的体验到每一个人的身口意都能自我完善的时候,那么觉者佛陀——他就不再是一个宗教的教主,就真正成为人天导师,我们就真正成为佛的弟子们,而不是佛的教徒们。所以这个世界佛教徒越来越多,但是佛法越来越不昌明。我们要做的事应该是让佛弟子多一些,佛教徒可以少一点,让他去信仰共产主义吧,那种乌托邦,那种美好的世界大同理想多美妙啊,他要有具体的物理操作规则,要有可切实的行为办法去推动,那我们去信它没关系。
但是,无论你是什么教徒,无论你奉行什么主义,你选取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你想不想做心的主人?想不想不再做习性的奴隶?想?好,佛法有办法。身口意不要叫它向下三途——贪嗔痴去用,要向上——戒定慧而用。所以,即此身离此身,即此用离此用。
文字语言
这都禅师们的教法,但是他不说透,好像很玄妙,我们现代人阅读起来,觉得挺高深玄妙的,经常碰到人说,哎呀!禅真的是很高妙,我听不懂。他忽略了一个现实,就像现在我们都适应了这一次文字改革以后的简体字和普通话,再过三百年呢,我们的简体字和白话文,是不是又被那一年的鲁迅、胡适先生给改革呢?完全有可能。
唐宋时期,婆子可以说禅,学者可以说禅,街头卖菜的也可以说禅,就跟我们现在,你可以听MP3,卖菜的也可以听MP3,是一样的道理。当我们了解以后就会发现,文字它只不过是个载体,我们暂时的这个阶段,用惯了文字载体,所以,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真正的核心
真正的核心就不离这个,这个是什么?是当下的这颗心。当下的心纯净,当下的心具备智慧、洞见、观察能力,当下的心穿越了所有表相的束缚,突破了心和心法的对立,超越了哲学上能和所的对立,也超越了科学上能见与所见,能研究与所研究的心物的二元对待,当下回归到——心即是物,物即是心,心物一如,心境一体的时候,你叫它是极乐,它就是极乐,叫它天堂,它就是天堂。所以,天堂不在别处,天堂就在我们心中。这不是我说的,是托尔斯泰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佛法的易行
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地领悟觉者释迦牟尼的教法,这个世间应该是一个容易做得到的太平盛世,为什么呢?因为它太容易实践了。好比说,要消灭这个世间的战争,我们用了各种各样的什么太空的条约、海上的条约、划分了各自的区域、划分了各自的轮船、飞机,运输、民用军用的航道、航线,但是战争有没有停息过呢?我们在这里安静的听课,伊拉克有人在流血,是不是?巴勒斯坦有人在爆炸,还有阿富汗这些地方。我们中国正在跟巴基斯坦联合军事演习,尽管没有人死亡,但是那些飞鸟呢?大地上的动物呢?它是无辜的呀。非常简单的可行办法,人人都尊重彼此生命的权利和尊严,人人都不故断任何生命的权利。世界就太平了,是不是?多简单的一个办法,就仅此一条,所有的人都做不故断生命,不故断人命,尊重生命的权利,尊重脚踩大地、头顶蓝天的权利,彼此真正的尊重,资源共享。那从物质上的偷盗抢掠,乃至发动的各种各样的由经济利益引发的战争,也就自然规避开了。
从直接尊重生命的权利,到尊重每个生命体所依赖的物质的权利——就是财产的私有,我们彼此尊重,那这个世界的偷盗就会禁绝,彼此的掠夺会禁绝,就这么简单。所以,佛法是一个易行,但是高度的难信。就这两条,世界的战争可以化解,可以避免人对大自然的过分掠夺,但是我们不去奉行。
禅者的承担——超乎宗教
我们要奉行什么?我们不去在人的内心去停止这个杀戮、停止这个嗔恨的怒念变成杀戮的行为,却整天拿个念珠,今天又有一条鱼——我放了,明天又有一个狗——我放了,后天又有一个乌龟——我放了,认为我跟释迦牟尼可以有一个谈判的资格了,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又大了一点点。迷信,彻头彻尾的迷信,迷信得有道理吗?有,就是天真可爱。
佛法讲的是因果缘起法则,法则的核心是: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那么,所谓的极乐就是超越了苦与乐,超越了善与恶,超越了是与非,那个当下的状态就叫做极乐。我们以一颗厌离这个痛苦的娑婆世界的心,去追求一个充满清净极乐的世界,首先是一个对待法。那么,此——对待法,在内心没有根除,那么,彼——那个清净的东西,就不可能给你安立。
我这边伤害的人、得罪的人,是以我的身口意加诸在我的邻居、亲人、朋友、同事他们的身上,让他们的身口意都不安宁了。但是,我不去跟事主去道歉、诚心改过,而是找一个第三者叫法官,叫做菩萨或者佛,去贿赂他,今天三支香,明天三只香蕉,后天一百八十八的香,大后天三百八十八的香。磕头,今天三个头,明天九个头,后天一百八十个头,然后我把法官贿赂好了,他就可以让我不再受这个惩罚。但是,我以我的身口意加诸在别人身上的痛苦的业,接受者他能原谅吗?各位想一想,你说他能原谅我吗?所以,我们如何去伤害了别人、伤害了其它的生命,我们直接向他去做身口意的忏悔,从杀生到不杀,到尊重;从挑拨到不挑拨,到和谐;从误导人家身口意的恶行,到劝善,在哪里发作的,就在哪里完成,这是禅者的承担——当下直接,超乎宗教,但是它也包容了宗教。
对宗教的提升
我们说既然这样,那庙也不要建了,香也不要烧了——坏了,那些斋公斋婆啊,奶奶姥姥们怎么办呢?他(她)不了解这个,最后打麻将去了。不要否定这个,否定他们。毕竟烧香最多污染空气环境,搞点肺癌什么的,但是总比去赌博强啊,总比去吸毒、共用针管,传染艾滋病强的多啊,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培养一个个良好的习惯还是好的,从这个层面上,宗教的立教之本是值得推崇和推动的。
但是从禅的智慧层面,从佛法究竟的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层面,宗教是要提升的、进行革命的。革命就是向内心来完成佛法的一切,而不是在石头上建的更多,念珠数的更多,头磕的更多上去完成,这种我给它起一个新的名字——信仰修行运动法。想想看,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人在做这种信仰修行运动?多少人在做?做的很开心的,因为从理论上、理智上和情感上,这三个层面上劝化了自己——我相对心安。但他在佛法中真正体验到六道轮回真有其事吗?菩萨就这么慈悲,真的是三十二应、千手千眼吗?怀疑不敢怀疑了,质问不敢质问了,见到和尚该请教的不敢请教了,啊哟,师父说的对,师父说的好,师父说的妙。那不一定,歪嘴的一旦念歪了,可麻烦了。所以,佛经常让我们在内心来完成皈依,以自己的内心为岛屿、为安住的地方,不是在外在、在其它去完成。
因此,佛弟子和佛教徒本质不同,佛教徒是把释迦牟尼当成教主,教主创造这个世界,创造了极乐也创造了娑婆,奖善也罚恶,不信者贪嗔痴慢疑地狱五条根,搞得挺恐怖的:我今天贪睡了两个小时,我怎么没起来,闻钟声烦恼轻,结果我要下地狱了,完了,赶紧磕头如捣蒜,忏悔去了,搞得乌烟瘴气的,都是在情感上、心理上,理智上和理论上把自己给营造了一个相似心安的状态,但这种心安是源于对法的不了解。
八苦交煎
真正的让我们在佛法中安身立命之处、佛法的核心的教法——三个法则,也叫灭苦之道,因为我们这个生命是一个残缺不完满的生命。佛曾经讲的人生八苦交煎。
生苦,出娘胎经过产门的挤压,谁还记得?有宿命通的谁还记得?站出来给大家说说。十月怀胎在母亲的身体里就像一个监狱嘛,对吧?母亲吃下冰棍了,他就像针扎一样,喝下了热水呢,他就像热炭一样,因为母子连心,只有那时候才是真正连心的,它的感知是一体的。
老苦,是不是有人开始体验了,“白发不栽偏要长,青春易逝却难留”,留不住,白发已经悄悄地长出来了。
病苦,谁没有受过请举手?
死苦,自己还没有受,但是亲人、朋友、报纸上太多了,对不对?
爱别离苦,谁刚刚失恋?来分享分享。
怨憎会,谁正跟夫妻吵架的、跟同事吵架的?
求不得,身心不安宁。
八苦交煎,所以这是一个不圆满的世界。
转移之法与直接之法
那么,如何来熄灭烦恼?
念佛、持咒、数念珠、磕头,这都是转移之法,心理学上叫做移情,把情绪、情执、心的观注点,转移到一个让你忘却身心状态的状态。好比说去踢球也是一个转移法,念佛是一个转移法,数念珠是一个转移法,持咒子又是一个转移法,但是这个转移法有点绕弯。像马三立说的相声,本来这里痒痒了,然后他卖一个包装,说我有一个治痒痒的偏方大全,一个包装打开又一个纸的包装,打开后,又一个金箔纸的包装,再打开了一个锡纸的包装,打开的包装越来越小,最后这个纸团打开了就两个字:挠挠。
佛法所教的三个法则:无常的法则,无我的法则,缘起性空的法则,就是“挠挠”——直接。
了知无常,当下斩断因果的链条,止熄烦恼
想想看,这个世间什么不是无常的?我们经常说某某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不一定啊,假如放之四海而皆准,现在全球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几个是皆准的?不一定,所以它只是一个哲学的派别。但是,一切无常的法则,放在俄罗斯、放在天上、放在地上、放在河里、放在冰里,是不是一切无常?
当下的灭苦之道,就是你直接体验到无常。好比说,我跟你发生了矛盾,那么我们正常的习性反应是什么?你伤害我,让我不快乐,好了,既然你让我不快乐,我从现在开始就不快乐给你看,你让我不快乐三天,我给你不快乐三个月。扪心自问,我们的思维运行模式是不是这样的?尤其是跟你最亲爱的人在一起的时候,父母、儿女、夫妻、兄弟姐妹之间,是不是这样的?把一个无常的当成了实法,所以痛苦不堪。
但是,你一旦了知了我的情绪原来是无常的,现在你伤害我,不是持久留存的,它只是在我的心里,只是一个过程。好了,原来你让我三个小时不快乐,现在我才没那么傻喽,没功夫陪你玩,三分钟,给你拍桌子瞪眼睛的,过一会我玩去了,没事了。他还在那里自我快乐、自我麻醉、自我痛苦,享受玩味他的痛苦,把痛苦当成快乐,我已经不跟它玩了,从这个因果链中“咔”然斩断。所以,无常的法则是这样来运用的。它透过我们的心力、般若力、智慧力、禅定力,一下子斩断因果的连锁反应。
无我的法则
无我的法则是什么?我们认为一切都有个实体,独立作主,常恒不变,它就是我的定义。就拿我们的身心来讲,哪块是我的?当场做个试验,谁愿意上来做?哪里是我的?有学问的人认为我的观点、我的著作、我的观点、我的见地……是我的,但是三岁撒尿的时候,见地哪去了?陈景润先生,以及霍金,他们现在的那些见地,是他的吗?健康时我的想法——意气风发,恨不得把地球一日就改造成天堂;病的时候,恨不得全世界都来关心你一个人。想法不是的。
你说情绪是我。早晨看着太阳出升很欢喜。傍晚看到落日——哎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好无可奈何的,悲悯。情绪不是我,思想不是我。
你说好了,这个身体总是我的吧?十一个月所有的细胞更新一次,哪个细胞是我的?细胞里边的电子、核子、质子、夸克在高速地运转,每秒钟1022在运行,哪个是我?
一切无我。所以不能独立做主,不能恒常存在,不能够让自己常恒地占有时间、空间、体积和形象,这是佛法对无我的定义,而不是什么都没有。一般人以为什么都没有就是无我,这不是。无我是不能恒常存在、不能独立作主,不能够恒久地占有时间、空间、体积、形象,就叫无我。
佛法的特色——缘起法
然后因为无常、因为无我,所以必然要被条件所制约,叫因缘所生法。因缘现前了,是一个法显现成的状态;因缘消散了,这个法就显示消亡的状态。但是消亡不等于没有,出生不等于长存,这个就是辨证了是吧?
有很多西方的哲学家、科学家讲,释迦牟尼佛带给人类最大的思想革命的光辉,不是佛教,也不是无常无我的法则,无常的法则谁都看得到。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不就是无常吗?儒家的经典《大学》里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个无常的法则谁都知道,诗人说的最多的,早晨还春花烂漫的,而晚上回来已经雨打芭蕉风吹去了,无常就是这样。
但是缘起法却是释迦牟尼佛的发现,不是创造,他发现了这个法则,然后我们每个佛弟子,能够运用这个法则,当下可以用来灭苦,让我们内心的苦能够止息。
向内看,只看自己不看他人
佛法跟宗教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家齐来看。《心经》里边说: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就是大家来看,大家快快看,大家一起快快看……看哪里呢?你说看极乐世界,十万亿佛土,西方去此之遥,什么天文望远镜到现在还没发现出来,看不到。就是给我们这些不是专业人士的一个伽利略望远镜,咱也看不到天牛星、织女星在干嘛,不知道太阳的内部是如何的运转奔腾。所以向内来看,这个没有任何欺骗性,因为看的是我的身、我的心,我的口、我的意,我当下的身口意。
我的语言是否开始从两舌、绮语、妄言开始变成质直、柔软、慈悲、善良、和谐;我的身体是否从一些恶劣的偷盗、邪YIN,一些吸食麻醉品的习气,开始转向尊重生命,爱护他人财产,尊重别人婚姻感情稳定,到让自己时时刻刻保持清醒而不麻醉。这都是自己能当下看到的,不需要第三者来审判,自己的心就是唯一的审判官。
然后还可以看,我的心念是回忆过去多?还是追想未来多?回忆过去是快乐的多?还是烦恼的多?想未来是忧虑的多?还是美好的憧憬更多?自己都能看得出来。所以大家齐来向内看,只看自己,不看他人。
佛教徒与佛弟子的不同
但是我们佛教徒却不同——我因为开始吃素了,我因为开始信了释迦牟尼的真理了,然后我发现这个世间一切都在造杀生、偷盗、邪YIN、妄语之业,一切都是在造地狱之因。我开始有资格评判别人——你下地狱无疑、你堕三恶道无疑。有了一个法宝、资格,这是佛教徒做的。去吃餐饭——哎呀!你又吃了猪,你又吃了狗。把别人吓死了,先制造一个地狱,就是恐吓产生的。然后又制造一个麻烦,嘴巴天天吃素,牛、羊、骆驼、马从生下来之后就吃素,天生胎里素,也没见它成佛,没人给它树碑立传,当然白马寺例外。白马驮经东来,这是感念马的功德、辛苦,所以建了个白马寺,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佛教徒是因为信仰,而给自己一些自我欺骗和麻醉,然后去审判他人,但是佛弟子只管自己向内看,如果我们每一个佛弟子真正把觉者佛陀的教法,在自己的身口意中来完成,那么这一生就能熄灭烦恼。佛教的戒律叫别别解脱,就是你遵守得好,完成一个,这一方面你已经就解脱出来了,不再被这个因果的连锁给套住了。
好比说,我彻底地做到了不杀生,那么,“此有故必有,此无故彼无”,我已经不杀了,所以我的杀心、杀业、杀的因缘都没了,生命跟我们在一起自然安全了。但是有时我们还会被杀,那是因为过去生命累积的力量的延续。像达摩祖师,他招谁惹谁了,还是被人投毒了五六次,比如安世高三次来中国才翻译了《安般守意经》,前两次来到中国都干吗啊?给人打死了,并且是给同一个人打死了。
因果缘起法——定业不可转
安世高他是世安息国——伊朗的王子,他第一次来中国,是来翻译经典的,到了大概甘肃境内武威这一带,因为他有天耳通,能听见小鸟说话,听见其它生命说话,在树下乘凉就听那两个鸟就在那说谁谁来了,发生什么事情。这两个鸟就在这议论说可惜啊,这个高僧欠了一条命债。他也有宿命通,自己一观察,真的是。
他到了忤作官——验尸的那里,相当于现在的法医,跟他说,我明天会在集上被人打死,你为我作证,别判那个人死罪,我是欠他一条命。这个忤作官吓坏了。安世高说,没事,我是个修行人。
那时,卖柴的很简单,不像我们现在,需要劳动了,还有防护靴、防护袜、防护手套,那时没有,一把镰刀或一把斧头,捆柴都是用柔软的枝条、藤条,两边一捆,中间拿个木头,跟扁担一样。
安世高和忤作官上街了,前边一人挑担子卖柴的,他俩走在后边。因为柴是用柔软的枝条捆的,前边断了,扁担往后一打,安世高就被打死了。被打死了以后,当时的县官也是法院院长要判他死刑,忤作说,大胡子和尚说了,没事的,他前生欠了他一条命,只不过来还的。
也就是说你现在做到了不杀,仍然还会有杀业。释迦牟尼佛也一样,琉璃王诛杀释迦族的时候,头疼了三天。按说佛陀智慧圆满,不应该再受这个惩罚了,对不对?但是,定业不可转,他头疼了三天。因为前一生,不知道了多少生,释迦族是村里的村民,把鱼塘里的鱼都杀了,释迦牟尼佛的前生是个小孩,他敲了鱼王头三下——业报。所以这一次,鱼塘里的鱼都变成了琉璃王的部队,鱼王变成了琉璃王,然后释迦族被诛杀,没有逃掉,所以定业不可转。
宗教的教主是全能的、万能的,既然他创造了一切,当然他是全能、万能的,逻辑上是成立的,但是释迦牟尼是发现了宇宙的法则,没有创造一点点,没有加多一点点,没有减少一点点,他只是发现了实相的法则,他不能改变任何法则,也就是因果缘起的法则。
性空缘起——远离戏论
哲学上也有缘起,哲学上的缘起是什么?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然后你影响我,我影响你,没有离开物质的意识,也没有单独离开意识的物质,互相作用,但这些很空泛。
佛陀所发现的缘起,在佛教里边有四种缘起:一是业感缘起,我们看四阿含经基本上是讲业感缘起;第二种缘起赖耶缘起,唯识宗所讲的就是赖耶缘起;第三种是真如缘起,《大乘起信论》这一系叫真如缘起;第四种就是华严境界的法界无尽缘起。
所有的缘起都不离性空,离开性空的缘起,又成为或者唯物或者唯心了。性空而相有,所以说唯心也不对,说唯物也不对,说纯物也不对,说纯心也不对,心物是互动的、缘生的。既然从这个层面来说是互动的、缘生的,谁先有谁后有,就纯粹成为一个小儿科的戏论。
所以,佛陀在世的时候,人家问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啊?这个不着边际,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都不能解决你的烦恼问题,甚至增加你的烦恼。你认为先有鸡,好了,人家明明用蛋孵出的小鸡,那你不痛苦一辈子?你认为先有蛋了,明明人家看见先有鸡跑,才看到鸡下蛋的,又痛苦一辈子。所以,佛法把这些都看成是戏论,无需再作争辩,只不过是缘起法。有的农村的小孩子生下来先看到的是鸡,城里的孩子先吃到的是蛋,对不对?这个没有什么。因为城里的孩子生在城里,见不到农场,见不到养鸡场。乡下的孩子家里家家养鸡,他就见到了这个蛋,见到了鸡生蛋。
所以佛法把这样偏于两边的戏论看得很乖巧又很可怜,死抓住不放,但是满愚痴的。佛法判定的愚痴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是否了解缘生法,了解了缘起性空。了解了,那么这个人就是智慧的,他可能大字不识。不了解缘生法的,执着于边见、身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的,那么他就是愚痴的人。
信解行证
——平常
无常的智慧、无我的法则、缘起性空的实相,这三个就是佛法的核心,叫做灭苦之道。任何一个人只有能听懂,听懂还不行,还要做得来,做得来还不行,还要做得稳,做得佳,也就是信解行证四个次第。你相信的不是释迦牟尼的权威,而是相信释迦牟尼所发现的法则,然后遵从他教导的苦集灭道的道,这个“道”是路,不是宗教的说教和劝善书。任何一个人行走在这条路上,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灭,也就是苦的寂灭,烦恼的止息,生死轮回的停歇。人人都必走这条路,只要他按照信解行证这个次第。
行和证,行——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证——大家是一样的。所以,当时的阿罗汉们,凡是先佛而去世的,要走的阿罗汉们跟佛陀告别都是十六个字四句话:“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长揖世间”。然后踊身虚空做十八种神变。四阿含经记载的都特别单纯,没有任何谈玄说妙之处,没有任何堆砌理论和文字游戏之处,就是切切实实的,平实、普通、平常。
不离当下的身口意,以心为本,矫正心的认知,在内心完成佛法
说一千道一万,最后回归到不离这个。这个,我们每个个体生命当下的身口意,而身口意又以心为本,身口为辅。
身口养成一些习气,好比我爱喝普洱茶,你爱喝龙井茶,这是习气,一时无关紧要,甚至对某些人来说还是可爱的嗜好。比如说,周星驰他只要天堂水的龙井茶加冰的,我觉得他挺可爱。甚至很多追星族去捧他,跟他模仿。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月收入不到一百八十块钱,却天天要喝天堂水的龙井茶,这就是痛苦和烦恼。
所以,身口两方面行成的一些习惯、习气还不重要,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心的认知要矫正过来。调转头,不要再迷信,不要再心外求法,要在内心中完成自己的佛法。
智慧和慈悲
——向内的洞见,向外的行用
完成的标准就是智慧和慈悲——向内洞见一切身心的实相;向外,因为是缘生的,我们的个体生命,离不开自己的别业,也离不开众生的共业,所以是无尽的慈悲、无所求的慈悲。所以检验的标准,只有这四个字:智慧、慈悲。
不是说你盘腿一坐十个小时不动,连个呵欠也不打,蚊子在这做窝,你也不受惊扰,那最多叫定力的完成增上。真正的外用,是你学了什么都要用,只有用了才是真的。
所以,智慧向内的洞见实相的能力有多深,向外运用慈悲的心念和行为有多远、有多持久、有多深刻。
在我看来,佛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就这么点,我说完了。
问答部分
居士:请问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奘师:游泳池分浅水和深水区,江水又分长江水、乌龙江水、黑龙江水、珠江水,幼儿园在学游泳的时候,他们在哪个区域?在浅水区,还不能到珠江。刚学会游泳——狗刨的时候,可以在什么区?淹不着的地方,保证安全的地方。成了游泳健将的时候,可以在什么地方?
善恶也如此,有表面浅层的善,也就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中间的善,有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恶,但是人家骨子里是善。也有究竟是善的,只有超越了这种善恶对立的才是。在我们凡夫层面,所有的善恶都是对立法,但是心的本体不存在善恶。就像钱money没有对错、没有善恶一样,但是你用来赌博就是恶,你用来修桥补路做慈善,它就是善。
佛法讲诸恶莫做,就是佛教最基础教义——三十七道品里边的四正勤的教法。四正勤是什么?未生之善,以令生;已生之善,令速增;未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恶,速熄灭。四正勤的修法,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是人间的运行规则。因为你要想在世间好好地修行,必须远离恶法,积集善法,然后“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也就是一切诸佛,所有的教诲都不离这个。远离诸恶,先是消极的。然后积极行善,是积极的。最后自净其意,在内心的本体里边善恶不留,无住生心,生心而无住,不因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时候,这个善叫做至善。
我们看大乘的戒律讲,忘失了菩提心而修诸善法,即是魔业。盲目的善行,对于人天教法层面的佛教徒、佛弟子们是积极鼓励的。但是注重个人解脱层面的佛弟子们的行法,不要盲目地追求善行,因为盲目地追求善行,根本没法让六根寂静。因为善是对它的,一定要跟其它人,那也就叫攀缘,你攀缘了,六根不可能寂静。所以追求个人寂静解脱的不要修这个善法。某个时间段,我就是想修禅定,更多地领悟经典的内蕴和菁华,也不要过多涉猎善法,因为,善法具有积聚力。比如我们看其它宗教,善法的力量特别强大,今天有一个加持餐,明天有一个吃圣餐,后天一个飞雪饼,再后天一个放生会,整天的今天打电话,明天发Email,后天又发短信,最后干脆上门,车来接你,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有没有这样的?是不是经常碰到这样的?你甚至可能就在积极做这件事。
所以一个佛弟子要体验佛法教法的这五个层面,人法就是以五戒为基础,天法是以十善为基础,声闻法是以苦集灭道四圣谛为基础,缘觉法是以十二因缘法为基础,大乘菩萨是以六度齐修、万善同归为行门。它们的理论、戒律、生活方式都不同,所以,要了解自己处在哪个层面上。
居士:是全知全见?还是全知全能?
奘师:全知全能是上帝的事,佛陀是悉知悉见。
居士:世间一切都是变化的,没有永恒,只有变化是永恒的,那么这个东西是不是也是存在的?
奘师:这个可以算存在。一切都在变化的这个,是恒常不变的。
居士:我的变化是我的。
奘师:你加了个“我的”,“我的”变化就不对了,“变化恒常”这是不变的,但是你认为我的变化是恒常存在的,加个“我的”,无论是“我”还是“我的”,都不对,因为没有“我”。但是万一找到一个永恒的,这个确实是永恒的。
居士:时间不是永恒的。
奘师:时间不是永恒的,谁在说这话?你谈恋爱了吗?跟你朋友约会的时候,你在公交车站上,寒风凛冽的,十分钟还不来,发了十八个短信,有没有这个经历?那十分钟是不是度日如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可是,两个人见到了又开心,手拉手,玩这个吃那个,五个小时后,一看表——十一点半了,回家晚了,要挨妈妈骂了,时间是不是一个相对数?爱因斯坦都明白,何况佛弟子?佛弟子更应该明白。
你看过《庄子》吗?“朝菌不知晦朔”,“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地球绕着太阳转三百六十五天,土星绕着太阳转是多长时间?是地球的三个多月。等于地球的一年就是土星的四年,时间是个相对数。
在佛法里判定时间和空间都叫做于心和心所都不相应法,就是与心不相应,与心所也不相应,只是为了人为的方便性。
居士:《道德经》上讲,“孰能浊而静之徐清”,就是把杂染的心净下来,后边一句说“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一句怎么讲?
奘师:这两句话我不是很熟悉,但是大体上类似儒家说的“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家叫戒定慧,浅层的定就是这一杯水,这里边有茶渣,它在动,那么先要让它静下来,静下来后,水归水,茶是茶,泥归泥,沙是沙。但是这个静,佛教讲了,定力再深,烦恼有没有根除?遇到静风碰石浪,石浪遇静风也就是因缘法,内有动机,外有因缘的时候,它产生的作用仍然是浑浊的,谁能从中升起来纯净的用?佛教有这个用,就是先用定把它澄清了,然后用慧把石头、茶根逼出去,剩下纯净无染的水,那这个时候的水,泉水化作波涛永做霞,没关系,泉是澄清的。所以佛陀回答了老子的问题,孰能?佛陀可以,我们也可以。
居士:禅宗三关是不是从五分法身里面转换的?
奘师:别作一一对等的类比,不相应。
这个不相应是什么呢?所有祖师的方便教,都是为了接引学生的方便而施设的。如果说有一个佛法在,那就是解黏去缚。你黏着于有,我告诉你是空,你耽着于空,我告诉你要运用慈悲。你耽着于什么东西,我就给你铲除什么东西。但是一旦把你耽着的铲除了,所使用的方法也一定要随时丢下。否则,抓着所使用的方法,最后就成为为法所缚。所以叫做:金屑虽贵,在眼亦病。所以它只是个根除法,别当成实法。
所有祖师的方便言教,无论是哪个宗派的,都是属于概莫能外这个规则。所以,你把祖师供起来,只相信祖师,而不相信自己的心的评判,这就是迷信。所以太虚大师讲,“依心不依古”。现在太虚大师又被人尊称为古了,完了,太虚大师所在的民国年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跟现在又有所不同,假如再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又成为古,叫愚执不化。
居士:如果先从教理入门,对参话头的理解是不是只停留在摄心的状态?
奘师:仅从参话头入起或者仅从教理入起啊,很难说,因为任何一个你要给它上升为一个规则了,就有利必有弊,这点上,我相信肯定是放哪都准的。因为一法利,一法弊,法久必生弊,这是因缘法,一定是如此的,因为时代不同、根基不同。
好比释迦牟尼佛如果生活在今天,他所制定的戒律,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使用的语言一定是最流行的语言。而不可能是:诸比丘,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他不会这样说,他肯定说,兄弟们,来!呵呵,说不定是这个样子的。这就是释迦牟尼他的教法,它只是缘起法,没有任何一个实法。
所以,你认为总要得出一个概率和规则来,这个会出问题,因为每一个个体的根性是截然不同的。宗教的可怕就在于,它认为所有的人打入一个原罪状态之后,都必须要等待救赎,所以让你不能自主了,这是宗教。但是,佛法是活泼泼的,只是一个让你灭除烦恼的方法,只是一个教育方法。既然是教育方法,必然是有教无类的,必然是弟子们有什么问题,老师就解决什么问题,问题没有了,解决之道自然也就无需存在了。
居士: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
奘师:人生的意义反过来是生人,想想看,自己的愿望完不成了,交给谁?只有刘备傻乎乎地托付给诸葛亮,别人都托付给下一代。生人,看起来是粗话,但实际上是实话,养儿育女是干吗的?满足他的传宗接代的本性,这是动物的本性,满足衣食住行这个本性,满足学问、知识、技能、医疗……这就开始上升到形而上,越来越多了,最后再满足他的神性、灵性与悟性。
所以,如果说人生有意义,就是如何让生命的能量和能力积极地去推动,如果用佛法来界定就是:如何在让生命能量的积蓄累积延续过程中,规避恶的、发扬善的,最后超越善恶,达于至善。这就是我作为一个佛弟子所界定的人生意义。
作为一个科学家呢?作为一个企业家呢?作为一个运动健将呢?他可能获得多少个奖牌,站在那听到国歌响彻云霄的时候,认为那是他的人生意义。所以这是我不具备任何代表性,只是我作为一个佛弟子,我所认知、所局限地看到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究竟起来讲,这是一个没有意义,没有必要探讨的问题。一个蹬三轮的,早晨批发了一百斤大头白菜,中午卖到了五十斤,还剩五十斤,到了傍晚下班时间,趁高峰先卖一点骑自行车的,后来下班坐车来的,最后开车来的,全都卖掉是最大的开心和理想,那是他的人生意义。回到家里,喝一点小酒,然后孩子老婆热炕头,那种也挺神仙的,是吧?那是他的人生意义和价值。然后,有点闲钱寄回老家,给父母兄弟朋友们,谁有点事了,还能够寄个三百五百的,还不觉得为难,那是他的人生意义。
可是一个企业家,他开创了一个十万亩的工业园区,职工有十万人,每个人不可能都义务奉献吧,每个人都要吃喝拉撒睡,厕所总该建吧?住房总要建吧?衣服总要穿吧?不能赤身裸体工作吧?那么,他的人生价值是满足这十万人都得到最大的利益化,而他也拥有这个最大利益化。
无论是对国家对民族还是对整个的员工,他的人生价值,所以究竟来讲,真的是没有实在意义,因为每个人是不同的。佛法就这么厉害,把很多人生当成不可更改的神圣的戒条和规则,原来是重要的,不值一文,是个戏论而已。
奘师:十三世纪伊斯兰教入侵印度,大家都举手投降了,最后还是咔喳杀头,佛教彻底在印度彻底消亡了,所以,你只修心不修事也不行。身口意:语言,文以载道,要有传播的工具,使用的器皿;身体要有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的规则,必然要尽可能地不过分地贪求,但是要保证基本的空间。
心和物同步地重要,因此既要修心,也要修外在的东西。但是以心为本,也就是在自己的内心建立神圣的庙堂的同时,也在外边随缘地建点实用的庙堂,别建奢华的庙堂,这就是合理的。相反你只在外建宝塔,而不在内心建庙堂,那么宝塔遵从无常的法则,终会毁失,所以有一个古德说:“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碎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所以不可以把它推为边见,既然以心为本了,那我嘴巴就开始骂人,那就麻烦了。身口意三者不可偏废。
居士:开悟是什么?没开悟是什么?师父你开悟了没有?
奘师:这个问题太好玩了,我在“奘师在线·智慧问答”里讲到:开悟了,有很多人问这个问题,现在很多的修行人不敢或者避讳回答这个问题,好像认为我是业障凡夫就不开悟了。
我知道开水不能把手伸进去,大概三岁就知道了,这是不是开悟啊?我知道高速公路上驾车要绑安全带,无论是被警察罚款罚过来的,还是别人教的,是不是种开悟啊?飞机起降我都绑着安全带,小座椅收起,背靠调直,挡光板拉开,这是不是种开悟?
禅宗讲的明心见性,是指见缘起,“若人生百年,不见因缘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所以,见到缘起法,就算是开悟了。“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相反,你今天打坐看到一个唐代的你,举着一把钢牙,明天又打坐念个咒子看到一个三百年后的你,成为一个戴高帽的人游街呢,呵呵,那都是不着边际的,是修行的副产品。真正的开悟,是要见到缘起性空。
居士:如果禅净双修,那百岁以后,我是进极乐世界还是进哪个国?
奘师:你哪个国也不要进,进自己内心的王国,就是你的内心超越了苦与乐、娑婆与极乐的对立之后,你的内心完全安住在戒定慧的这种至善圆满之中,你说这个叫极乐还是叫娑婆,还有意义吗?并且我再问你,极乐世界十万亿佛土、无量光,无量光是不是光明无限的意思?那你说现在它照不照得到这儿?如果照得到,我们就在极乐世界,如果照不到呢,极乐世界就不能叫无量光,是不是?所以,在你的内心完成你的极乐。
居士:如果你开悟了,已经超越了六道轮回,那也就是说没有地方可去了?
奘师:对,可以这样说。因为六道源于心,好比说现在这个状态,我们想想现在是属于人道和天道都有的状态吧?有谁没有吃东西肚子饿得呱呱叫?或者谁第一次来五观堂贪吃贪多了的,撑得难受。吃不到的、想吃而不能满足,是不是恶鬼状态?吃多了而不能消化,是不是畜生的状态?所以六道眼前即是,一念即是。
居士:……已经超越六道轮回了,为什么还生为人?
奘师:前边是对的,但是推论不一定就是对的。因为,还牵扯到业感因果缘起法则,也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人间,有共业、有别业,有时候你想走,但是你欠的债如果没还干净,你还是要做的,这个接力棒你要继续跑的。
奘师:恰恰是堪破生死了,才真正明白佛教的三门是什么意思。山门的意思,大家都以为山门是正对着山,而清净的门是叫山门,是错的。佛教的山门是叫三门,也叫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愿门。
空门,是缘起性空的智慧;无相门,是不执着;无愿门,就是达摩祖师的二入四行论。理入和事入你都入到了,但是你还有这个色壳子留在这个时间,遵从世间法则叫报怨行,称法行、无所求行,第四个随缘行。到这个时候,还是要身口意不离这个,你的身体不生人了,但是总得生己吧?饮食睡眠还是无法避免的吧?穿衣吃饭还是要做的吧?既然穿衣吃饭,还是要跟其他人互动,所以叫随缘、无所求、报怨。报怨,恰恰是以你的智慧、慈悲,让这些业彻底地了干净,显现增上、纯善、至善的那一面。
居士:看到有人念咒打扰人,我就起了嗔恨心,不想理睬他们,可不可以?
奘师:你不理睬他太可以了。这次我们在座的有好几位,都是同行印度十一期间朝圣之旅,重走印度玄奘路的,最后到了新德里,去了韦达公司在印度造的最好的一个婆罗门教神庙,出来之后我们每个人都面黄饥瘦的,连我都受不了,就好像那个神给耗干了一样。
大乘佛法是在佛陀去逝后五百年开创出来的,藏传、密乘时期是在佛陀去逝后一千多年开创出来的,它离原本纯净的佛法越来越远,那么它的根源何在呢?拿着念珠,持着咒子,按着一个数量,适合什么人呢?适合那些不开化的人,他愿意把自己交给一个神秘的力量,愿意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一个全知全能的菩萨或者护法神或者本尊。
孔老夫子教导我们:“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这个教导是奉行了几千年,是孔老夫子给我们汉民族定下的一个铁定的法则,释迦文化到现在也不能超越这个法则。所以,禅宗为什么在中国独盛,而在其它地方不行?就是因为禅宗这个“平常心”、“本分事”,全都是用你的平常心、本分事,所以叫——运水担柴无非神通妙用,吃喝拉撒睡,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都在不离这个、不离此处、不离当下,也就是此时、此地、此人、此世界,完成一切佛法,最高的概括就是身口意。
但是,通过念诵一个东西,甚至一定的数量达成跟某个人的交易,然后就可以灭罪,这个究竟来讲违背了缘起因果法则,为什么呢?我用我的身口意伤害了其他的人,现在我不敢向被我伤害的人忏悔、道歉、接受他给我的惩罚,我去找一个第三者,他是一个有能量、本领高强的法官,他可以奖励我跟他的交换,就是我虔诚地、认真地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到了,然后我就拿这个,买来一个相对的心安,但是因果是不会饶过你的。
因此对这类迷人来讲,我们尊重他的迷,但是我可以有智慧地远离,不得罪他。所以,六祖说: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言下不相应,合掌阿弥陀佛。挺简单的,你也阿弥陀佛就行了。
士:为什么现在佛教在印度很少?
奘师:十三世纪伊斯兰教从现在的白沙瓦、阿富汗、巴基斯坦这一带入侵到印度之后,因为印度跟中国差不多,北边是喜马拉雅山,南边是印度河、恒河平原,一马平川全都是水田,恒河和印度河河汊纵横,没有抵御,所以印度历史上的被侵略,除了英国的侵略,其它的莫卧儿王朝啊,全都是从北向南的,跟中国一模一样的。
当十三世纪伊斯兰教一入侵,它没有抵抗能力。伊斯兰入侵的时候采取这个策略——左手拿剑,右手拿经。拿的经就是可兰真经或古兰经,有时候翻译成可兰经,有时候翻译成古兰经,要么改信可兰经,要么就咔喳。所以,佛教的圣迹都给毁掉了,和尚们要么改信了,要么就杀头了,佛教在印度一下子就消亡了。
奘师:重皈依的这都是新兴运动,也是因为要反抗族姓制度,所以产生的皈依,并不是佛教原始的佛法这种,而是带有浓厚的反抗种族制度的。
佛陀曾经讲:四海入流同一咸味,四姓出家同一释种。彻底地把婆罗门教——婆罗门天生高贵种姓,首陀罗、吠舍这种种姓永远的下贱种姓——这种人权的不平等给否定了。人是因为他的作为,而决定他的高贵与卑贱,而不是因为他的出身。
所以现在新皈依的人是这样的,用它来对抗种族制度,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居士:请您谈谈瑜珈。
奘师:你们看现在有多少人在练瑜珈啊,瑜珈师、瑜珈馆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升起来了,并且好像只要是来自印度的、留着大胡子,带着一个大大的念珠,就是超等瑜珈师了。实际上瑜珈本意叫相应,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借助你们的形体,真正让你的身口意呼吸。调整呼吸,然后跟某一个特定的相应,达成一种冥想定。
我们的生命的运作规则的工具,是眼耳鼻舌身意六个东西。在练瑜珈冥想的时候,你觉得特别的心安,为什么?是因为你眼根要看,耳根要听,鼻根在数吸,舌根有时候还要念诵“奎师那--哈瑞奎师那”。舌根、身根、意根……六根同动,所以他达到了一种相似的安止,等于我们一颗心的躁动被六个根门给分散了,所以你不觉得很乱,觉得很安静。
但是佛教禅定的休息特别简单,我那个《心如晴空》里佛教的禅修观特别简单,调五事,等于是调身、调心、调息,再前边是纯粹物质一点的调饮食、调睡眠。饮食和睡眠都调好了,过饱不能打坐,过饥不能打坐,过于亢奋不能打坐,过于悲伤不能打坐,所以调完饮食调睡眠,纯粹物理层面的。然后是调身,坐姿的调整,以单跏趺、双跏趺、自由坐……,大概八十种坐姿。然后姿势,那么多姿势,比瑜珈姿势要多的多。然后调心,调息,心、息、念三个融为一体,所以它到达的定叫安止定,从安止定进入四禅八定,所以要想断除生死烦恼,那就是要修这个。
瑜珈能达到的只是相似的安定,但是它容易操作,因为眼耳鼻舌身意都在动,所以这个容易达到安定。相反盘腿坐来,第一个身见摆不脱,酸、麻、冷、涨、热、痛、痒……,八个感觉摆不脱,难度相对地大。因此无论你是出汗瑜珈、大笑瑜珈、狂笑瑜珈,最后结束的时候,那个安定都是一小会一小会的,但是这个禅定可能一坐十天八天的。
这叫本质上有相同的地方,方法上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最终目的截然不共。佛法的最终目的是烦恼的彻底止息,瑜珈只是一时的一种身心的安乐,并且这种身心的安乐没有离开见、闻、觉、知这四个层面。
居士:看到discovery探索频道里讲的一些古生物,感到很困惑,想请问恐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奘师:就这个问题啊,太简单了,问discovery的编导不就完了。我没有什么解释。
我的老家在承德,承德在全世界两个世界第一:一个就是世界最高的木雕大佛在我们承德大佛寺;另外一个,世界最早的河——热河,解放前后那段时间不是还有一个热河省吗?热河什么意思?别处都结冰,实际上是个泉眼,泉眼在整个避暑山庄这一块发现了恐龙的足迹。
物种的变迁,叫业力所生。现在每天有多少种物种在消亡,知道吗?现在每天的动物在以几十种的速度在消亡,每天的植物在以几十种的速度消亡。但是你看我们越保护的东西越少,为什么?因为你保护不再杀了,它不再跟你索帐了,但是你越杀的越多,蚊子、苍蝇、臭虫……是不是越来越多?
人,再要突破一个时空的狭隘性。如果只把眼光放在一期生命,只把世界放在地球,那么它在整个的波峰波谷的规则里面有些突变,基因都容许突变是不是?佛法讲的成住坏空的宇宙观,有一个时间段,人的平均寿命是在减少的,当然也容许某个时间——现在某些科学的强化、医疗水准的提高——在波谷之中出现有一个波峰的状态,挺正常的。所以人的加多减少没有什么。出生为人的业力因果,是五戒行的好,假如这个世界上大家都不奉行五戒,每个人奉行的都是贪欲法,那么一定是畜生越来越多。
居士:善恶的标准是什么?
奘师:刚才已经回答过了,幼儿园的标准、初中生的标准。
居士:出生就直接在河里游泳成吗?
奘师:可以,俄罗斯那个科学家做到了直接就在水里出生。
居士: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善恶标准吧?
奘师:所以善恶都没有属性,只是个人为的规定性。
居士:也就是您教导的内观,你所看到的善,都是你自己的……(因听不清楚略掉)
奘师:这都是你推论的,我可没这么说。
佛教叫超越善恶。局限于善,最多是个善人。但是善人不一定有智慧,并且善人不一定过得很艺术、很快乐,所以我们经常看某大善人自杀了。前几天的《环球时报》刚刚登湖南那个地方,一个热心的老头成立了一个救人的基金会,就省下七万块钱,所有的压力都堆在他那儿,几十个孩子等着上学,没有学费,因为他一贯当善人当惯了,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上吊自杀了。所以过分的善是愚痴,我给它起名叫傻大妈。
恶,就不用提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对吧?恶是人人看得到摸得着的。
所以,不要局限于善恶,并且因为我们的观察,好比说,有动机为善,但结果有恶,有的人动机为恶,但结果呢?副产品却带来了善,半善——不完满的善。
究竟完满的善只有在内心来完成,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就是不圆满。你找不到任何一件事是至善的,一定是对等法,就是你做的任何一个善行、善心、善举,一落到实处了,一定会有残缺。
居士:人间那么苦,我不要投胎成不成?
奘师:人间苦难啊。有,太简单了,你从现在开始明白以后,老老实实在家,盘腿坐着念佛,你不是要禅净双修吗?你盘着腿来念佛。实际上,你在说这个话的时候已经在投胎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一切无常,我们的身心已经当下换过一个了,生灭过无数次,一秒钟生灭十的二十二次方,已经生灭过多少次了?投胎无数次了。你现在就在投,你怎么能逃的开呢?
所以如果执着于善恶,那人活着太痛苦了。朱子都明白:善欲人知,是为恶矣。恶恐人知,斯为善矣。你看都能明白,作为一个佛弟子超越善恶了,更是能做得到的。你自己都知道每个国家的法律标准都不同,善恶标准都不同。你也别禅净双修,也别禅密双修,也别净密双修,你只在身口意上,找一个最让你心安止的方法,那个法就是适合你的。所以法没有高下,没有顿渐,没有好坏,只有跟你是否相应。就像你拉肚子了,有的人吃黄连素管用,有的人辣椒子管用,有的人喝凉水管用,有的人吃冰块管用,所以按着一般的规则,泻肚是寒性,不应该吃冰块吃辣椒,但是我自己的习惯,恰恰是越拉肚子越吃辣椒吃冰块,它就好。
所以要了解,只在身口意上了解,看哪个更能让你在安心的方面容易安心的就是适合你的。那么你可以修念佛三昧,就是通过念佛来修定,这个确实摄心方便一点。或者持咒修定,也方便,但是持咒不如念佛,因为咒语有许多其它生命的力量,它跟我们身心的互动。当过妈妈的都知道,现在科技发达了,如果小孩子八个月就教他学走,一年才学走,一岁半才让他学走,那么这个孩子同样学走,八个月你就给他一个学走车,放在一个框框里,我看过幼儿园的,那么他也能八个月走,但是他的腿不行。念咒语得定的方法就是这个样子,就是象那个婴儿学步车,他确实走得快,但是到了深层,本身又成为障碍,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蹒跚地走,最后一旦要扔开这个东西,他不知道人原来可以不用蹒跚地走,就飞跑地走,可以的,所以为法所缚。表层带给你的利益多少,到深层带给你的伤害一定会是多少,这就叫因果。
最直接的是从观察我们每个人当下的呼吸开始,所以数息观、观息,这些都是最直接的,它没有任何其它的后遗症。任何一个人观察你的呼吸,你就数你的呼吸嘛,是最直接有效的,既不要提禅,也不要提参话头,也不要提念佛,你只在观息上,所以佛教最根本的三十七道品的修法——四念住,就是观息。从呼吸入手,这是最直接的,因为呼吸你、马上能体验到无常的法则。一口气进,一口气出,无常吧?前一个呼吸跟后一个呼吸,既不是简单的重复,又不是截然没有关系。所以前一个呼吸很紧张,后一个也肯定紧张一点点,再后一个呼吸就放松了,所以缘起。你当下在呼吸中体验到了无常、无我、缘起的法则。我的是叫能主宰性吗?好,我现在停住我的呼吸三分钟,大家来做个试验,做到的有几个?当下知道一切无我,所以这个最直接。
把所有宗派都抛掉它,你只要佛法,宗派是后人创立的,当然我非常尊敬这些祖师们的慈悲,叫婆心恳切,创立方便教的慈悲之处,但是它对佛法的整体是个割裂,这个决不留情,棒打三十棒!要这样的,否则的话,拘泥于狭隘的宗派之见,害了多少人不能融会贯通于佛法?!
居士:虚老说,祖师大德都是过来人,如果都是以自己未过来的身份看待的话,我怕会平添一定的问题吧?
奘师:你怕出什么问题?
居士:我们都是没过来的,他们都是过来过的。
奘师:你怎么知道你没过来过?你又没有亲自见过祖师大德是怎么过来的,你怎么知道他是过来的?
居士:佛经不是过来的吗?
奘师:佛经的,你看看《阿含经》、《大乘起信论》、《华严经》、《妙法莲华经》……你到印度的现实情况去看看,《妙法莲华经》说十万车乘,一个车要一个车夫,站四个人,要十万车乘,多少人?看看考古学,当时印度释迦牟尼佛所在的城镇有那么多人口吗?你能相信吗?
居士:您的意思是说现在不能按照佛经依止?
奘师:要依佛经所阐述的实相来依止,而不是依照佛经。
居士:您觉得事相上佛经说的都虚妄的吗?
奘师:我没说啊,这都是你推论的吧,这就是你给自己的麻醉和奴性最好的借口,为什么呢?你就认为祖师大德所说的就是真,但是却不敢相信自己独立的思考所作出的智慧的判断,你怕它出危险,我再问你,你怕哪个危险?你要敢于正视它,你怕什么?
居士:我怕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是对的。
奘师:万一这个理解不对了,会是什么结果,你怕什么?出什么问题?
居士:怕走火入魔、堕地狱。
奘师:下了地狱又是什么结果?
居士:那是后来的事情。
奘师:不。所以,你根本就不敢正视困难所在,说来说去,这也是很多的佛教徒所用的方法,用一个伟大的堂皇的东西来劝服自己理智上情感上接受,而不敢在内心里来检验这个所说是否真正符合佛法,符合世间法的实相。这就是很多佛教徒犯的毛病,是通病。
所以我一再的逼仄(逼问)你,你却不敢正视,你担心的是什么,我告诉你,你担心的是你。佛法本来就告诉你,本来就无我,你担心什么?多简单!所以,你傻不傻?彻头彻尾的傻,根本就不存在一个独立的你,你却担心你的生死、你堕地狱。
(一般人超脱不了,还是会堕的啊――我注)
居士:那这些事情还是存在的,你没有了因果的话,三恶道都是存在的,不是单单只是心里的一个方向,这些都是《地藏经》上记载的事情啊。
奘师:你看过几部经?
居士:一般的大乘经典我都看过。
奘师:《法华经》说的什么?以何为宗?以何为趣?以何为指归?以何为方便?以何为究竟?《法华经》怎么说?《华严经》怎么说?《楞严经》又怎么说?《金刚经》又是怎么说?你说你所有的大乘经典都看了,连宗趣不知,只是为文字所缚,这叫所知障。这个所知障有两个,一个是所知不足障碍了你,一个是所知不是障碍了你,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敢于相信自己智慧的判断,这个就是承担,这个就是决定了根基的利钝,就是一个是否敢于承担的问题,你敢于承担了,当下即是。所以,释迦牟尼佛下过地狱,知道怎么下的吗?因为贪心,曾经下过地狱,你去看看佛的本生经。
居士:在六祖坛经里面,六祖大师说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没有善知识的印证,自己声张的东西,没有清净传承的加持……
奘师:那释迦牟尼谁给他印证的?
居士:《华严经》里面有啊。
奘师:《华严经》怎么说?
居士:您应该看过的。
奘师:所以你的问题不用再讨论了,不作无谓的探讨,我是希望给你一点重鞭子,敲醒一下,但是发现文不对题,所以合掌令欢喜,阿弥陀佛。无我的智慧,一旦当下体验了,怕它什么呢?承担了,就是地狱,我不去谁去!既然拿《地藏经》,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你连地狱都不敢入,还谈什么菩萨。
成佛也好,做魔也罢,成祖也号,做凡夫也好,都是在一心,你的心。
你就好像一个买表的,只要那个表,不要里边那个发条一样,你把最关键的发条给取消了,结果要了奘师的一个很美很美的钟表,但是它是个死的。你看觉林菩萨偈,地藏经前边,为什么祖师在翻译地藏经的时候,明明觉林菩萨偈是华严经的偈子,要搁在地藏经的前边呢?一定要了解这一点,“若人欲了知,应观法界性”,“心如工画师,能画诸种色”,所以天堂地狱、五无间地狱,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时间无量,受苦无量,完全是心造。这个道理都不懂,不懂得祖师用地藏经接引人的方便,结果在这里沉迷于地藏经的表相——冤死了!只能说这三个字:冤死了!
居士:我承认是无我,那我怎么修到无我呢?
奘师:挺简单的,拿个蒲团坐这,每天四个小时打坐,方法一定要得当,它不是理论说教的,理论说教的都没用。
为什么现在佛法行不开?就是因为大家只在理论上去谈论它,而不再事实上去行证它。所以坐下来,每天四个小时,按照观察呼吸,数吸,及其任何一个能让你身口意安宁的方法,每天四个小时,它要是不证得无常无我的智慧才怪呢,那才是释迦牟尼在说假话呢。
居士:法华经说世间做道场,佛法必现前吗?
奘师:但是你连坐都没坐,它更不现前啊,你要坐够时间了,它不就现前了吗?你连坐都没坐,你想?想是意识心在想,那个想又不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