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云法师:如何实践佛法 |
|
第一篇 惭愧忏悔 壹·前言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没有过失固然可喜,但是有了过失能够勇改前非,更是难能可贵,所谓不美无过,美其过而能改,就是这个意思。例如破戒,在佛教里并不是不可原谅,只要能够心存惭愧,至诚忏悔,仍有重生的希望。因为破戒是个人行为上的过失,行为上的过失还是可以医治的;怕的是,犯了戒不但不以为错,还自鸣得意,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这就叫做破见。破见,就如病入膏肓的人,无药可救;因为破见是根本思想的变动,根本思想一旦发生偏差,真理佛法就再也不能进入心中,如此势必永远与佛道无缘,所以佛经上说:“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佛教不怕人犯错,只怕有错不改,如果犯了错而能生起惭愧忏悔的心,就能重新纳受佛法,就有得救的动力。因此,惭愧忏悔是实践佛法的重要一课。 贰·惭愧的意义 与重要性所谓“惭愧”就是一种羞耻之心。根据《俱舍论》卷四说:自省所造的罪恶而感羞耻的心为“惭”,以自己所造的罪面对他人时,引以为耻的心为“愧”。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九更积极的解释“惭”就是自己不造罪,“愧”是不教他人造罪。在唯识学的五十一心所中,惭、愧与信、不放逸、轻安、舍、无贪、无嗔、不害、勤,合称为“十大善地法”,也就是相应于一切善心的心所。 由于惭与愧二者能使我们的心地清净,诸行光洁,因此称之为二种白法。又,惭愧的心一生起,能长养一切善行功德,因此列为佛教七圣财之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个有惭愧心的人,不但能时时自我反省检讨,而且处处替他人著想,他的道德人格必然是高尚磊落的,就像一个人披上璎珞,人身也为之庄严起来,因此《佛遗教经》说:惭耻之服,无上庄严。 相对于惭愧者,为无惭无愧。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惭愧,纵使有过也不肯改,甚至无恶不作,终至道德沦丧,失去人格;一个没有人格的人,犹如一棵被剥了皮的树,树无皮,则根茎、枝叶、华果皆不得成,可见惭愧对于人是何等重要! 在《杂阿含经》卷四十七中,佛陀告诉弟子:“有二净法能护世间,所谓惭、愧。假使世间无此二净法者,世间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亲、师长尊卑之序,颠倒浑乱,如畜生趣。以有二种净法,所谓惭愧,是故世间知有父母乃至师长尊卑之序,则不浑乱如畜生趣。” 由佛陀的开示可知,人之所以异于畜生者,是因为人有惭愧心,有了惭愧心,所以能正人伦、明义理、尚道德、守秩序,国家社会才不致于脱序紊乱。惭愧心之于社会人生的重要,于焉可见! 参·忏悔的意义与重要性 “忏悔”就是悔谢罪过以请求谅解的意思。《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五说:忏与悔具有不同的意义,忏是请求原谅;悔是自申罪状。《六祖坛经·忏悔第六》说:“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忏悔二者合起来,其实就是向别人认罪的意思,含有改往修来的意义。 根据经典所说,我们凡夫一日所作,功少过多,甚至举心动念之间,无非是罪、无非是业。这些罪业就像乌云遮日一般,障蔽了我们的佛性,使我们在生死海中流转,轮回不已。 不过,佛经也告诉我们,一个人不怕犯罪,只怕不忏悔;忏悔可以消除罪业。正如衣服脏了,只要用清水一洗,自然洁净如新;一田的秧苗,只要禾苗茁壮,旁边纵有一些杂草,也起不了作用。又如投一把盐巴在一杯水中,水的味道奇咸无比,如果再多添加一些清水,咸味自然转淡;一块石头,把它放在船上,藉著船的浮力,它就不会下沉。忏悔一如法水,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忏悔就像船筏,可以运载我们到解脱的涅槃彼岸;忏悔譬如药草,可以医治我们的烦恼百病;忏悔好比明灯,可以照破我们的无明黑暗;忏悔一似城墙,可以摄护我们的身心六根;忏悔有如桥梁,可以引导我们通往成佛之道;忏悔犹如璎珞,可以庄严我们的菩提道果。《菜根谭》里说:“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改字。”犯了错而知道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因此,有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见忏悔有无比殊胜的功德! 在佛教的万千法门中,无论我们修学那一个法门,都必须以清净无垢的心田去纳受,因此忏悔是必要的修行。原始佛教的教团中,佛陀为了让犯罪的弟子得以忏悔罪行,每半个月定期举行布萨一次,并且制定夏安居的最后一天为“自恣日”,由此可知忏悔在佛教僧团中的重要性。 肆·如何忏悔惭愧与忏悔 虽然同样含有改过迁善的意思,惟前者较偏重于内省,是一种“诚于衷”的功夫;后者则属于“形于外”的行为,因此忏悔有一个先决的要件,就是要“发露”忏悔,所谓“发露”,就是把自己所犯的过错一一表白出来,如果有所隐藏,忏悔就无法得到完全的清净。 一、忏悔的对象与因缘 忏悔既然需要发露、表白,因此,就必须要有一个对象。究竟应该向谁忏悔呢?以下几个对象可以让我们忏悔:1.佛像 2.菩萨像 3.师长 4.大众至于忏悔所须具备的因缘,依《四分律羯磨疏》卷二十二所载,忏悔必须具足五缘,即: 1.迎请十方诸佛菩萨。 2.诵经、持咒。 3.自白罪业。 4.立下誓愿,绝不再犯。 5.明证教理。 另据《圆觉经略疏钞》卷十二所载,小乘之忏悔须具五法,即: 1.偏袒右肩,便于执侍作务的意思。 2.右膝著地,表示奋勉恳切。 3.合掌,表示诚心不乱。 4.表白自己的罪行,毫无隐藏。 5.对佛菩萨、师长、大德行接足礼,表示卑下谦恭,至诚礼敬。 大乘佛教则主张忏悔须具备五事: 1.先严净道场。 2.次以香花铺地。 3.设坛、悬五色幡、烧香、燃灯、敷高座、请二十四尊像。 4.七日长斋、三时沐浴。 5.供僧。 其他,也有不依律的规制,采行礼拜、诵经或礼忏等。 谈到礼忏,我国佛教中的忏法,起源于晋代,渐盛于南北朝,及至宋代,为忏法的全盛时期。其间,各宗各派依据各种经典所作的忏法,不胜枚举。近世通行的忏法有: 1.梁皇宝忏:为我国流传最久的忏法,今人每于灭罪、消灾、济度亡灵时,延僧虔修此忏。 2.慈悲三昧水忏:略称水忏。唐代悟达国师知玄以三昧水洗疮而濯除累世冤业,为此忏法之典故。知玄依宗密所撰《圆觉经道场修证仪》,辑成慈悲水忏法,令众生依此忏法至诚忏罪,以消释宿世冤业。 3.大悲忏:又称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是根据“大悲咒”而作的忏法,为现今普遍流行的忏法。 4.药师忏:又称药师三昧行法。是根据《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而作的忏法;凡消灾延寿的法事,多礼拜此忏。 5.净土忏:又称往生净土忏愿仪。是采用《大无量寿经》及《称赞净土经》等诸大乘经典而立的忏法,此忏法随著净土信仰的流行而广行于民间。 6.地藏忏:又称慈悲地藏忏法,为较晚出的忏法。凡报亲恩或祈父母冥福的法事,多礼拜此忏。 此外,金刚忏、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千佛洪名宝忏等,也都是一般常行的忏法。 二、忏悔的方法与类别 忏悔的方法与性质,依各经所载,有多种分类。 《四分律羯磨疏》卷一载,忏悔有制教忏与化教忏二种。犯戒律的罪,须行制教(戒律之教)的忏悔,仅限于出家之五众、小乘、现行犯等;犯业道的罪,须行化教(经论之教)的忏悔,此则通于所有行者。 制教的忏悔又分为三种: 1.众法忏:对四人以上的僧众行忏悔。 2.对首忏:对师家一人行忏悔。 3.心念忏:宜对本尊行忏悔。 《摩诃止观》卷二载,忏悔分事忏与理忏: 1.事忏:藉礼拜、赞叹、诵经等行为所行的忏悔,又称随事分别忏悔。一般的忏悔都是属于此类。 2.理忏:观实相之理,以达灭罪的忏悔,又称观察实相忏悔。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三载,忏悔有三种: 1.作法忏:依律仪的作法而行忏悔,如礼拜梁皇忏、大悲忏等忏仪。 2.取相忏:观想佛像的相好、功德等,以为除罪的忏悔。如能观想成功,表示心念都在佛的慈悲、功德上,罪业就不容易现前了。 3.无生忏:无生忏就是观实相之理,念罪体无生的忏悔。无生者,法本无生,所谓“心生,则一切法生;心灭,则一切法灭”,又谓“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无时罪亦灭”。罪业在相上虽然有善恶,但是在性上并无善恶,因此在本性上、在佛性里并没有罪业可言。 天台宗行者也立有三种忏悔法门──1.以戒律门忏悔:精持戒律,夙夜不懈的修持,犹如大火,烧去一切情识障。 2.以功德门忏悔:常行功德,供养三宝的修持,犹如春风,拂去一切烦恼障。 3.以无生门忏悔:勘破生死,修习无我的修持,犹如净水,洗去一切知见障。 又,天台宗依智顗大师所著的《法华三昧忏法》而作“六根忏悔”,即忏悔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罪障。又称法华忏法,是天台宗重要的忏仪。 据《观普贤菩萨经》载,在家众的忏悔法有五种: 1.不谤三宝,乃至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2.孝养父母、恭敬师长。 3.端正身心,以慈悲、道德待人。 4.六斋日不杀生。 5.相信因果。 除了以上各经所载的忏悔方法外,一般佛教徒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以下六种忏悔: 1.说好话忏悔。 2.捐善款忏悔。 3.勤劳服务忏悔。 4.成就他人忏悔。 5.用感恩报德的心忏悔。 6.以礼佛谢罪的心忏悔。 三、忏悔的功德与忏相 忏悔不但可以灭罪,而且可以增福。依经典记载,忏悔可得五种福德: 1.终不远离一切圣人。 2.一切众生乐见乐闻。 3.入大众时,不生怖畏。 4.得好名声。 5.庄严菩提。 忏悔之后,罪业是否究竟清净,可以依忏悔当时的情状自我审查。忏悔之相有三品之别: 1.下品忏悔:全身微热而眼出泪。 2.中品忏悔:全身毛孔发热出汗,从眼出血。 3.上品忏悔:全身的毛孔和眼睛都出血。这是最高的忏悔。 四、忏悔与感应的原理 一般人学佛修行总希望有所感应,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有感应,有的人没有?感应的原理就如同“月现江心”一般。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菩萨就像一轮皎洁的明月,常游在毕竟空里,对大地众生没有分别心,只要众生心中清净无垢染,就像江河的水澄澈无波,月亮自能影现江心。所以没有感应的人,不能责怪天上没有月亮,应该怪自己的心海不清净。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只要我们能时常藉著忏悔的法水来涤净心垢,自然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 伍·结语 经云:“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心是我们的主人翁,成佛作祖端赖它;五趣流转也因它,心的重要,不言而喻。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只知道澡浴净身,却不知道“净心”的重要,任由我们的心在五欲尘劳、人我是非中奔驰攀缘,计较得失,终至永无解脱之日。 我们的心要如何净化呢?惭愧忏悔是净化身心的力量,一念惭愧忏悔的心,能使我们原本缺憾的生活,转化为时时风光,处处自在,丰足无忧。惭愧忏悔是袪恶向善的方法,当前社会乱象纷陈,人人为了一己之私,罔顾多数人的利益,造成社会脱序不安,此时如果人人都有一颗惭愧忏悔的心,自忖对不起国家民族、对不起社会大众、对不起父母师长、对不起亲朋好友,由于“对不起”的这份惭愧忏悔的心,必能激发感恩回馈的情操,继而化暴戾为祥和,何愁社会不安定?所以,惭愧忏悔不但是学佛者必修的法门,更是建立祥和社会的救世法宝! 第二篇 发心立愿 壹·前言 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先订定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有了方向,做事才能著力。订定目标就是“立志”,在佛教称为“发心立愿”。 贰·何谓发心立愿 发心立愿,是学佛的根本。发心,又称初发意、新发意、新发心、初心、发意等,是指发自内心的意念。《华严经》说,学佛要不忘初心,也就是勉励我们不要忘记学佛最初所发的“上弘下化”的菩提心。 学佛是一种修心养性的功夫,心要如何修呢?修心先要“发心”,经中譬喻我们的心如田、如地,心田要开发才能播种,开发了的心地才能成长万物。所以学佛的第一步先要发心,发心睡觉,觉会睡得好;发心吃饭,饭会吃得饱;发心作事,则无事不办,所以修心的第一步就是发心。 所谓“立愿”,是指想要成就自己所期许的目标的一种决心,也就是一般所称的“立志”。 立愿如同时钟上紧了发条,汽车加足了汽油,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又如船只装了罗盘,学生订了功课表,有了前进的目标。所以,发心就是开发心田,立愿就是确立目标。学佛不发心立愿,譬如耕田不播种,船只没有指南针。种田不播种,如何能收成?航海缺乏指南针,如何渡向彼岸?所以学佛首先必须发心立愿。 参·发心立愿的重要 学佛首重发心立愿,发心立愿是表示自己对未来的期许,由此可知佛教对未来价值的重视。 《劝发菩提心文》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 《大智度论》卷七说:“作福无愿,无所标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譬如销金,随师而作,金无定也。”“庄严佛国事大,独行功德难以成就,须藉愿力方能达成。如牛力虽能挽车,亦须御者方有所至。” 此外,《大集经》说:“发愿能摧伏烦恼魔军。”《发菩提心经论·誓愿品》说:“菩萨发心,先建至诚,立决定誓,立誓之人,终不放逸、懈怠、缓慢。”由此可见,入道之由,莫不行愿,因为“果”虽然是由“行”所招感,但是如果没有“愿”力,即使是行,也无法到达所期望的目的,所以发心立愿是成就一切事业的重要助缘与动力。 发心立愿犹如播种,种子的好坏可以决定未来的收成;发心立愿的动机与大小,均可影响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其重要可见一斑。 肆·学佛应发何心,立何愿 《楞严经》说:“因地不正,果遭迂曲。”发心立愿要合于大、正、圆、真,也就是所发的愿,不受世间物欲、名位、权势所诱惑,甚至不管遭遇任何艰难困苦,即使攸关生死,也绝不忘失自己的誓愿,一心只为求证无上菩提,只为救渡众生出离生死洪流,如此发愿,才不会偏离正道。 根据《翻译名义集》卷十二说,学佛应发三种心: 1.发大智心:以智慧广求一切佛法,普令众生皆得法喜之乐。 2.发大悲心:慈愍一切众生轮回生死,受种种苦,誓愿救拔。 3.发大愿心:依四弘誓愿,发无上菩提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此外,诸如感恩心、惭愧心、向道心、功德心、深信心、尊敬心、广大心、忍耐心等,凡能帮助我们完成“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学佛最高目标的愿心,都是学佛者不可一刻或忘的发心。尤其应该发以下四种心,立四种愿: 一、四心 1.发慈悲心,人我无间:学佛就是向佛学习,佛是慈悲的体现者,学佛如果没有慈悲心,便无法与佛法相应。佛法的根本目的是“拔苦”“与乐”,而“慈”便是“与乐”,“悲”就是“拔苦”,所以学佛如果不能慈悲,则空有学佛之名。佛教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有慈悲心的人必能泯灭人我对待,必能不分亲疏,照顾所有的人,自然能与别人没有隔阂,达到人我无间。 2.发信愿心,常随佛学:常随佛学是普贤菩萨所发的十大愿之一。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佛菩萨的发心立愿,我们要常跟随善知识、老师、大德们学习,有一份发心,必有一番成就。 3.发菩提心,上弘下化:古德说:“菩提心为因,大悲心为本,方便心为究竟。”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大悲心就是下化众生,方便心就是方便行四摄法。一个菩萨行者发心,一定要有菩提心,有了菩提心的种子,再配以大悲心、方便心为助缘,如此融合三心,才算是发大乘心,这是学佛的人都应该发的大心,能够发菩提心,必能进趣菩萨道。 4.发无我心,扩大完成:无我是说我们的心境可以包容一切,将别人看成与自己一样,甚至为了完成大我,可以牺牲小我。能够发无我的心,把自己融入大众,融入团体,那么大众就是我,团体就是我。所以无我之我,反而更大、更高,更能成就一切,完成一切。 二、四愿 1.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学佛,除非甘心做个小乘的自了汉,否则弘法度众就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所谓“弘法为家务、利生是事业”,因此,只要是大乘行者,都应该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心。 2.烦恼无尽誓愿断:学佛,其实就是在与自己的烦恼魔军作战,能够战胜烦恼,自然能显发自己的真如佛性,自然能趣向佛道;反之,如果连自己的烦恼都无法断除,而在生死苦海中轮回不已,更遑论度人。所以学佛首先要健全自己,要誓断一切烦恼。 3.法门无量誓愿学:学佛既然要发度众之心,首先自己要具备各种知识、能力。在古代印度有所谓的“五明”: (1)声明:语言学、声韵、训诂、音乐。 (2)工巧明:科技工艺的知识。 (3)医方明:卫生保健、医药的知识。 (4)因明:逻辑推理、论理学。 (5)内明:专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学,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学。 以上五明,涵盖面虽广,然而在今天多元化的社会,似乎已不敷所需,这不过是在说明菩萨为度一切众生,当学一切法门。 4.佛道无上誓愿成:学佛最终目的是为了成佛,成佛虽然不容易,须经“百劫修相好,千只修福慧”,但是我们要难行能行,尤其不仅自己要誓成佛道,更要发愿度尽一切众生,共成佛道,这才是真正的“佛道无上誓愿成”。 伍·诸佛菩萨的行愿 根据经中所载,过去诸佛莫不由发愿而成。如《无量寿经》卷上所载的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悲华经》卷七所说的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所说的弥勒奉行十善愿、《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药师如来为灭除众生病苦而发的十二大愿等。乃至文殊菩萨十八大愿、普贤菩萨十大愿、观音菩萨十大愿、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都是诸佛菩萨的伟大行愿。兹列举四大菩萨行愿于后,以为佛子效法: 一、文殊菩萨行愿 1.愿以恒河沙诸佛世界为佛刹。 2.愿佛土光明遍照。 3.愿于菩提树下成就正觉,若不满愿,誓不起座。 4.愿于诸佛国土为众生演说妙法。 5.愿佛土中无有女人及诸恶道。 6.愿诸众生离烦恼垢,见净梵行。 7.愿佛土众生,生时袈裟随体。 8.愿众生思食即得百味盈满。 9.愿广施贫穷苦恼众生资财法味。 10.愿鬼道众生悉获饱足。 11.愿众生悉得五神通,乘空无碍。 12.愿为众生说法,令离渴爱。 13.愿诸众生思衣即得妙宝衣服。 14.愿于诸佛土,供养财宝资具。 15.愿诸众生远离八难及不善法。 16.愿诸众生无有苦恼及诸不悦意。 17.愿以无量妙宝庄严佛土。 18.愿所有佛刹功德庄严,皆令置我佛刹中。 二、普贤菩萨行愿 1.礼敬诸佛。 2.称赞如来。 3.广修供养。 4.忏悔业障。 5.随喜功德。 6.请转法 轮。 7.请佛住世。 8.常随佛学。 9.恒顺众生。 10.普皆回向。 三、观音菩萨行愿 1.愿我速知一切法。 2.愿我早得智慧眼。 3.愿我速度一切众。 4.愿我早得善方便。 5.愿我速乘般若船。 6.愿我早得越苦海。 7.愿我速得戒定道。 8.愿我早登涅槃山。 9.愿我速会无为舍。 10.愿我早同法性身。 四、地藏菩萨行愿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此外,古来多少高僧大德为“正法能久住,众生得离苦”而发下弘愿。譬如:玄奘大师“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终于完成西域取经的大愿;鉴真大师“为大事也,何惜生命!”终于将佛法弘传于日本。乃至近代慈航法师的“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是后世佛子学习的典范。 陆·今日佛子如何发心立愿 发心立愿,可以坚定信心与毅力,可以增长菩提心,提升信仰,使我们的道德、人格臻于至善。尤其今日社会,如果多一个人发心立愿,志求菩提,就多播下一粒成佛的种子;多一个人学佛成佛,社会就少一分暴戾之气。所以希望人人都能经常发心立愿,发愿为自己留下信仰,为家庭留下贡献,为社会留下慈悲,为生命留下历史,为道场留下功德,为众生留下善缘,为未来留下愿心,为世界留下光明等。 以下为现代佛子撰拟发愿文,祈愿人人发心得度。 一、弘法师的发愿文 一愿佛光普照,众生随缘皆得度。 二愿法水长流,护法檀那悉蒙益。 三愿佛教兴隆,人人学佛福慧增。 四愿每日所作,普皆利益法界众。 五愿学佛所学,常作佛事永不倦。 六愿于诸众生,常起大悲施法益。 七愿心平如地,普载众生无怨亲。 八愿世间大众,明因识果行正道。 九愿贫病众生,身心安乐众病除。 十愿社会安定,无诸世间忧悲苦。 十一愿国家富强,众等悉发菩提心。 十二愿世界和平,佛光净土在人间。 二、佛光会员发愿文(一) 一愿我们礼敬常住三宝,正法永存佛光普照。 二愿我们信仰人间佛教,生活美满家庭幸福。 三愿我们实践生活修行,随时随地心存恭敬。 四愿我们奉行慈悲喜舍,日日行善端正身心。 五愿我们尊重会员大众,来时欢迎去时相送。 六愿我们具有正知正见,发掘自我般若本性。 七愿我们现证法喜安乐,永断烦恼远离无明。 八愿我们发愿普度众生,人间净土佛国现前。 佛光会员发愿文(二) 一愿做个共生的地球人。 二愿做个同体的慈悲人。 三愿做个明理的智慧人。 四愿做个有力的忍耐人。 五愿做个布施的结缘人。 六愿做个清净的修道人。 七愿做个乐观的欢喜人。 八愿做个融和的佛光人。 三、家庭主妇的发愿文 一愿护持佛教,恭敬三宝,永远做佛教的护法。 二愿实践佛法,建立美满家庭,使家人平安幸福。 三愿教育儿女,以身作则,使成大器,做国家栋梁。 四愿帮助先生发展事业,使无后顾之忧。 五愿孝顺公婆,克尽子媳之道,确保家庭和谐。 六愿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好环保、护生工作,为后代子孙建设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 七愿每日布施欢喜,把快乐分享别人,使社会充满详和之气。 八愿人人知足感恩,勤奋工作,民生富足,而无杀、盗、抢劫、诈欺等恶事滋生。 四、警察的发愿文 一愿克尽职守,勇于承担,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二愿伸张公权,打击犯罪,消除社会暴戾风气。 三愿端正身心,奉公守法,树立警察优良风范。 四愿自身安全,不受侵犯,免使家人担忧受怕。 五愿维护正义,布施无畏,使世间无邪恶恐怖。 五、小学生的发愿文 一愿用功读书,充实知能,将来做大事业,报效国家。 二愿孝顺父母,友爱兄长,做个不令父母担忧的好孩子。 三愿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四愿遵守校规,不做有损校誉的事。 五愿乐观开朗,主动助人,日行一善。 六愿校园风气善良,没有安非他命的毒害侵袭。 七愿世间都是好人,没有绑票、勒索等恐怖事情。 八愿人人都有幸福美满的家,都能在父母的爱护,师长的教育下,快乐而健康的成长。 柒·结语 一般学佛的人,经常劝人要发心、要立愿。其实,发心立愿不是佛教徒的专利,社会上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发心立愿。发心,才能把事情做好;立愿,做事才有目标。发心立愿就像开采能源一样,心里的能源是每个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大财富。《劝发菩提心文》说:“金刚非坚,愿力最坚;虚空非大,心王最大。”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愿力有多坚,力量就有多强。心发则佛道堪成,所以,学佛一定要发心立愿,发心立愿才会有成就。 第三篇 六度四摄 壹·前言 佛法浩瀚无边,但是归纳起来总不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五乘佛法。此五乘佛法是依发心、目的与方法的不同而区别。人天乘是佛陀所施设的方便法门,是世间法,不能了生死。声闻、缘觉乘虽然可以了脱生死,超出三界,但是只为自度,只能“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乐”,未能度众利他,佛陀斥为“焦芽败种”,可见仍非究竟。唯有自利利他,自度度人,发四弘誓愿,修六度四摄法门,圆满佛果的菩萨乘,才是佛法的究竟法门。 发心趣求大乘的菩萨,以六度为主要修行方法,《增一阿含经》序说:“菩萨发意趣大乘,如来说此种种别,人尊说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精进,禅智慧力如月初,逮度无极观诸法。” 菩萨如果修行六波罗蜜,具足福慧资粮,圆满所修,便得证悟无上正等菩提。如《发菩提心经论》卷上说:“布施是菩提因,摄取一切诸众生故;持戒是菩提因,具足众善,满本愿故;忍辱是菩提因,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精进是菩提因,增长善行,于诸众生勤教化故;禅定是菩提因,菩萨善自调伏,能知众生诸心行故;智慧是菩提因,具足能知诸法性相故。取要言之,六波罗蜜是菩提正因,四无量心三十七品诸万行共相助成。若菩萨修集六波罗蜜,随其所行,渐渐得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六度四摄是成就菩提道果的必备条件。 贰·六度的意义与内容 “六波罗蜜”,梵语sad-paramita,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是指到彼岸的意思,也就是达成理想,完成的意思,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的六种修行方法。 六波罗蜜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其意义、内容如下: 一、布施 布施,梵语“檀那”,此云“布施”,布己所有,施与众生,这是摄受众生的第一步。“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在生活上先给予满足后,才容易引领众生修行入道。布施有三种: 1.财施:内财施与外财施。布施头、目、脑髓生命,叫做内财施;施舍田园舍宅、衣食财宝,称外财施。 2.法施:以佛法化导众生,使其得度,称为法施。“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金刚经》云:“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所得福德,不如受持四句偈等,乃至为他人说。”法施的殊胜难得,可见一斑。 3.无畏施:属于精神力量的布施。给予苦难者以精神上的慰藉,使他远离恐怖畏惧;或者自己持戒忍辱,不侵犯他人,使对方免于畏惧。譬如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使众生远离怖畏,便是施无畏。 布施的可贵,就其功德而言,除了可以去除悭贪的烦恼障之外,行布施可以去除怨害,广结善缘,得到富贵安稳。如《四十二章经》说:“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可见布施功德之大。 二、持戒 持戒,梵语尸罗。持是持守不犯,戒有三聚净戒。戒是修行的基础,解脱的根本。三无漏学中,戒学居首。《大智度论》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可见戒的重要。三聚戒为: 1.摄律仪戒;又作自性戒、一切菩萨戒。是舍断一切诸恶,含摄诸律仪的止恶行,是出家、在家等七众弟子所共受的戒。而随在家、出家的不同,分别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条。 2.摄善法戒:又作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提道戒。是指修习一切善法。此戒为修善门,是菩萨所修持的律仪戒。 3.摄众生戒:又作饶益有情戒、作众生益戒。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为利生门。 菩萨戒虽然众多,但是总不出这三聚净戒。持守律仪戒,便能离恶防非,使身语意三业正行清净;持守摄善法戒,便能广集一切善行;持守饶益有情戒,便能利益救济一切众生。三聚净戒兼持具足,便能自利利他,功德圆满。 三、忍辱 忍辱,梵语羼提。意指凡是加诸于身心的苦恼、侮辱、迫害等,都能忍受。忍辱可以让身心安稳,分为三种: 1.耐怨害忍:受他人的怨憎恼害,而能忍耐。 2.安受苦忍:对疾病、天灾的逼害,能够安忍而不退失修行道心。 3.谛察法;忍又作观察法忍,即观察诸法不生不灭的真理,心能安住不动。 菩萨修行忍辱,能忍受别人的辱骂,忍受别人的毒打,忍受别人的嗔恚,而不加以报复;对于世间的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法,心不为所动,一切烦恼皆不能染。因为能够忍辱,因此护戒清净,所修善法皆能成就。从前佛陀在因地作忍辱仙人,被割截身体,却丝毫不嗔不动,而能成就大道。因此,忍辱的力量最大。 四、精进 精进,梵语毗离耶,意思是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依照佛教的教义,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的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 精进能普遍一切善行,与一切功德相应,因此,《大智度论》卷十五说:“精进法是一切诸善之根本,能出生一切诸道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精进有三种: 1.披甲精进:菩萨修行精进,不畏惧诸苦,勇往直前,譬如战士披铠甲,自然有恃无恐。 2.摄善精进:大小诸善,能勤行不倦。 3.利乐精进:菩萨利益劝化众生,不疲不厌。 精进能使善法日增,速得成就,如佛陀在因地修行时,因为精进的原因,比弥勒菩萨早九劫成就佛道。 五、禅定 禅定,梵语禅那,指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的状态。 凡夫攀缘五欲六尘,心如猿猴,又如脱缰的野马,到处流荡,片刻不止,因此修行难成。《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静虑能生智,定复从智生,佛果大菩提,定慧为根本。……众生妄心起,如翳见空花,唯定慧能治,诸佛说如是。众生心躁动,犹如旋火轮,若欲止息时,无过修静虑。”禅定除了能止息内心的妄念之外,并且可藉由禅定而启发智慧。禅定分为三种: 1.世间禅:指色界、无色界的四禅八定,为凡夫所修的禅定。 2.出世间禅:有观、练、薰、修四种,为超出三界的大小乘禅定。 3.出世间上上禅:如自性等九种大禅,为佛的大定。 禅定不可思议,可引发神境通,得以飞行自在,并且可得到十种利益: 1.安住仪式:习诸禅定,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无有勉强。 2.行慈境界:常有慈爱心,无伤杀众生的恶念,对于众生,悉皆安稳。 3.无烦恼:诸根寂静,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 4.守护诸根:常防护眼等诸根,不为色等诸尘所动。 5.无食喜乐:得禅味以资道体,因此虽然没有饮食,也自然欣悦。 6.远离爱欲:心不散乱,对一切爱欲都无染著。 7.修禅不空:虽然有诸禅的功德,证得真空的道理,但是不堕于断灭之空。 8.解脱魔:能远离生死,一切魔网都不能缠缚。 9.安住佛境:开发无量智慧,通达甚深法义,对于佛的知见自然明了,因此心地寂灭,住持不动。 10.解脱成熟:惑业不能迷乱,无碍解脱自然圆熟。 六、般若 般若,梵语般若,此翻智慧。指修习八正道以及诸波罗蜜,而显现的真实智慧,此智慧是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因此称为般若。 般若为六度的根本,是一切善法的渊源,能够度越生死之海,到达菩提彼岸,因此称为诸佛之母。《大智度论》说:“诸佛及般若,能利益一切;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养育。佛为众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则为一切众生之祖母。”般若分为三种: 1.实相般若:是般若的理体,众生所本具,离一切虚妄之相,是般若的实性,即一切种智。 2.观照般若:是观照实相的实智,了知诸法没有自性,所以称为观照,即一切智。 3.方便般若:是分别诸法的权智,善巧分别诸法,称为方便,即道种智。 大乘般若的妙用,不仅在彻悟诸法实相,离一切虚妄而得解脱,更重要的是菩萨以此无所得的般若大方便,广行六度万行,而能“一切舍不取施想;持戒不缺而不依戒;住于忍力而不住众生想;行于精进而离身心;修禅而无所住。”不著一切而具足一切,以完成佛道。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根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精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 关于六波罗蜜与福智二资粮的关系,依《解深密经》卷四与《菩萨地持经》卷一所说:施、戒、忍三波罗蜜是福德资粮,般若是智慧资粮,精进与禅定二者通福、智二资粮。六度修满,具足福慧庄严,则能成就佛果。 菩萨修行的中心德目,于法相宗等,又将六波罗蜜的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的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 菩萨修行六度,主要为对治自心悭吝、恶业、恚心、懈怠、乱心、愚痴等六种烦恼,除了利益众生外,并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以深入人群,普度众生。四摄法正是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的四个方便法。 参·四摄法的意义与内容 四摄法是权巧度众的方便法门,皆以巧慧为根本。但因众生的根基与需要的不同,在每一法中又另有它的差别,分类如下: 一、布施摄 布施摄,又作布施摄事、布施随摄方便、惠施、随摄方便。以无所施的心,施授真理(法施)与施舍财物(财施)。如果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如果乐法,则布施法,令众生生起亲爱的心,而依附菩萨受道。布施摄分为三种: 1.财施:施舍财物,济惠贫乏。 2.法施:以法示人,使明真理。 3.无畏施:济拔厄难,使离怖畏。 二、爱语摄 爱语摄,又称为能摄方便爱语摄、爱语摄方便、爱言、爱语。依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的心而依附菩萨受道。爱语摄有三种: 1.慰喻语:对生病或受到灾难、恐怖的人,以柔和慈爱的语言去安慰他、鼓励他,使他在精神上得到慰藉。 2.庆悦语:对人的长处,或所做的善事,给予赞叹、肯定,使他更具信心,激发他往好的地方发展。 3.胜益语:令人听了能增胜增益的语言。譬如对小乘行者宣说大乘佛法,使进趣大乘。 三、利行摄 利行摄,又称为利行摄事、利益摄、令入方便、度方便、利人、利益。指以身口意的善行利益众生,令众生生起亲爱的心而接受教法。利行摄分三种: 1.现世利行:劝令众生如法修持,现世便得大财富,乃至世间一切利乐。 2.后世利行:众生于现世得大利乐,劝舍大财,发广大出离心,乃至出家,得后世利乐。 3.现世后世利行:劝在家、出家次第离欲,故名现世后世利乐。 四、同事摄 同事摄,又称为同事摄事、同事随顺方便、随转方便、随顺方便、同利、同行、等利、等与。能够站在众生的立场,和众生同一苦乐,并且能以慧眼观照众生,给予众生最适宜的教化,方便引导而入佛道。同事摄分为四种: 1.是他同事而不自显与他同事:我与众生功德威力皆悉平等,但是隐藏己善而不显自己的功德威力。 2.非他同事而自显与他同事:对于比自己能力低劣,没有信心的众生,为了方便化导对方而自显己身与他同一层次。 3.是他同事亦自显与他同事:看见所化导的对象善根犹可摇动,为了让他善根坚住,现在暂时与同事,渐次增长对方。 4.非他同事亦不自显与他同事:对于自行放逸,弃舍他事者,不与对方同样退堕懈怠。 肆·六度与四摄的关系 六度是大乘菩萨为了成就佛道而实践的六种德目,是菩萨行者自利利他的总纲;四摄则是菩萨为了教化众生所施设的方便法门,专为利他。六度的第一度与四摄的第一摄,同是布施,彼此之间有共同相摄之处,他们的关系极为密切。如《阿差末经》说: 1.布施摄具足六度的每一度。因为布施摄中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其中,财施摄布施;无畏施摄持戒、忍辱二度;法施摄精进、禅定、般若三度。因为布施摄中具有这三义,因此具足六度。 2.爱语摄通持戒、忍辱二度。因为爱语摄乃离恶口、妄语、绮语、两舌等四过,因此通摄持戒;对人说爱语,不管遭受任何毁谤、怒骂,都不会以恶还报,因此通摄忍辱。 3.利行摄通精进度。因为要利益众生,必须勤于教化众生,因此通摄精进。 4.同事摄通禅定、般若二度。因为自己所成就的定慧,与人相同的缘故。 此外,四摄法中,每一法又各具四摄,譬如布施摄中,布施好语便是爱语摄;布施佛法,使生善去恶,便是利行摄;布施无畏,去其恐惧,继而亲近,予以化导,便是同事摄。 至于实行四摄法的先后次序,则因为化导的对象有贫、恶、贤、愚等差别而不同。对于贫人要先行布施,济其贫苦;次行爱语,受之以法,后明利行,劝令起修。如果对于恶人,则要先行爱语,令他舍恶,次行布施,随顺资养,后以利行,劝令起修。 四摄法的实践,应以众生的需要而权巧观机逗教为主。 伍·六度四摄的实践 学习菩萨道的修行者,应该如何实践六度四摄法门呢?在家菩萨修行布施要体悟无常,对苦难众生能广行财施。出家菩萨则要以佛法开导一切众生,使其入道学佛,并对苦难众生施予无畏,使其身心得以安乐。在慈心布施之后,为进一步砥砺自己,利益众生,而发心受持菩萨戒,学习一切善法,具足威仪,并修行忍辱,对世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法,能够忍辱,不为所动。对诸行善法能精进学习,对恶法能断除,后以禅定力量调伏五根,安定内心的混乱,并藉由禅定方法,启开智慧,开悟了道。 菩萨在修行六度的同时,为广度众生,并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来摄取众生。以布施医药、饮食、财物,使众生满足而入道;以慈爱、安慰、赞叹、鼓励的语言,使众生生起欢喜,而听从指导;对于有利于众生的事业,菩萨更要不惜一切的辛劳,能承担服务;并站在众生的想法上,去了解众生的需要,而给予更多的利益与协助。 菩萨成佛须经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可知菩萨道的修行实为不易。虽然不易,但是学佛者还是要砥砺自己,勇猛直前,因为学佛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不精进向前,佛道终究难以达成。 最后,提出实践六度的几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一、布施:是给人呢?还是给自己呢? 表面上看起来是给人,其实是给自己;是自己发财之道! 二、持戒:是束缚呢?还是自由呢? 表面上看起来是束缚,其实是自由;是自己平安之道! 三、忍辱:是吃亏呢?还是占便宜呢? 表面上看起来是吃亏,其实是占便宜;是自己做人之道! 四、精进:是辛苦呢?还是快乐呢? 表面上看起来是辛苦,其实是快乐;是自己成功之道! 五、禅定:是呆板呢?还是活泼呢? 表面上看起来是呆板,其实是活泼,是自己安心之道! 六、般若:是向外求呢?还是向内求呢? 表面上看起来是向外求,其实是向内求;是自己明理之道! 所以,实践六度是自己幸福安乐之道;更是究竟解脱的得度之道! 第四篇 四无量心 壹·四无量心的意义 四无量心是指菩萨普度众生所应具备的四种精神──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以无量的与乐心、拔苦心、欢喜心和包容心来广度一切有情。 “无量”两个字,涵盖了“四心”的因、缘、果、德种种相状,具有下列殊胜的意义: 1.因无量:也就是发心无量。我们的思想主宰了一切的行动,因此唯有发心,才能产生力量,尤其像普度众生这么艰钜的使命,如果没有无量的发心,徒有行动,还是无法产生广大的效益。因此,我们要行长远的菩萨道,就必须发起无限的菩萨心。 2.缘无量:指无量的助缘。 (1)众生无量:佛法在众生中求,众生就是菩提的根,若无众生可度,就没有菩提可修,也就完成不了菩萨道,成就不了佛果。我们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要以无量的众生为助缘,做到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 (2)时间无量:在世间上,我们想要成就一番非凡的事业,都需要长久的努力,何况是要成就无上的菩提,更需要将自己投入无限的时间里,勤行佛道。十方三世诸佛也都是在累劫精进中,累积自己的福德因缘,方得以成就正觉。所以,我们凡夫福薄德浅,更需要以无量的恒常心来求得佛法。 (3)空间无量:根据《本生经》的记载,佛陀在因地修行时,轮回苦趣,犹不忘以各种身份来度脱六道众生;不仅如此,在《法华经》中,佛陀曾自述:“我于尘点劫前,早已成佛,自是以来,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其他如:观世音菩萨早在无量劫前成就正觉,但为度脱众生,因此倒驾慈航,游诸国土,常行佛道;普贤菩萨遍一切处实践十大愿,无怨无悔;地藏菩萨发誓度尽地狱众生,方证菩提……凡此都说明了诸佛菩萨之所以会成为佛菩萨,就在于他们将慈心悲愿遍覆法界,而无有拣择憎爱之心。我们要实践菩萨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应当效法诸佛菩萨的勇猛精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无论在何时、何处,都要以广度众生为己志。 3.果报无量:“因”无量加上“缘”无量,我们与无量的人、地、时、空结下善缘,自然会产生重重无尽不可思议的无量依正“果报”。 4.福德无量:“四无量心”的福德无有穷尽,在诸经论中多有记载,今举《清净道论》说明如下: (1)安稳入眠,不作恶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由于日间心怀慈悲,常行喜舍,所以不但在夜晚能够安稳入眠,而且能见吉祥之梦。 (2)常为一切众生所爱敬:常行“四无量心”的人,犹如戴上道德的宝冠,常为人、非人等一切众生所敬爱。 (3)诸天守护,善神拥戴:常怀“四无量心”以度众利他的行者,便能得到诸天善神的守护爱戴。 (4)逢凶化吉,消灾免难:常行“四无量心”,积集无量福德以为善缘,自然能减轻业障,逢凶化吉,消灾免难。 (5)容光焕发,仪表堂堂:常怀四无量心的人,因为常行正念,相随心转,自然就会显得容光焕发,仪表堂堂。 (6)临终不乱,趣向善道:以“四无量心”为行持的人,直至临终也能提起正念,所以能趣往善道。即使终其一生不能证果,死后必能上升梵天享受诸乐。 贰·“四无量心”的内容 菩萨怀抱慈无量心,慈爱众生,因此常求安稳乐事以饶益有情。以悲无量心,悲悯众生轮回六道,受种种身苦、心苦,所以发心为之拔除。以喜无量心,令众生得大欢喜。以舍无量心,舍以上三种心,对众生不憎不爱。 一、慈无量心 慈无量心是一种希望众生得到快乐的心。慈与悲合称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一切佛法如果离开慈悲,则为魔法,可见慈悲思想与佛教关系的密切。 《大智度论》卷二十将慈悲分为三种: 1.生缘慈悲:观一切众生因起惑造业,而在生死中轮回受苦,因此而生起与乐拔苦的慈悲心,称为生缘慈悲。这是一般凡夫的慈爱,因为不明我、法二空,所以还是不能出离生死。 2.法缘慈悲:证悟无我所起的慈悲。这是已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二乘,以及初地以上的菩萨的境界。 3.无缘慈悲:是诸佛如来无限的慈悲,即彻证我、法毕竟空的般若智而生起的慈悲。因为心中已无差别,所以视众生与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缘无缘的众生都给予所需。 此外,依慈悲的层次,又可分为: 1.消极的慈悲、积极的慈悲 2.热闹的慈悲、寂寞的慈悲 3.直接的慈悲、间接的慈悲 4.广大的慈悲、微小的慈悲 5.一念的慈悲、无限的慈悲 6.有缘的慈悲、无缘的慈悲 7.有情的慈悲、无情的慈悲 8.有求的慈悲、无求的慈悲 9.有相的慈悲、无相的慈悲 10.一时的慈悲、永恒的慈悲 二、悲无量心 悲无量心,是解除众生痛苦的心。《法华经》说:“以大慈悲力故,度苦恼众生。”菩萨经过累劫修行,断除一切烦恼,成就一切梵行,本来可以证得清净涅槃,然而为了怜悯众生,不住涅槃,不断生死,乘愿受生六道,广开甘露法门,转无上法 轮。例如:佛陀因地割肉喂鹰、舍身饲虎;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寻声救苦;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等,都说明了菩萨之所以能普度众生,正是由于悲心愿力所产生的伟大力量。所以经上说:菩萨因众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长养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萨看到众生的忧苦,不能激发感同身受的悲心,进而上求下化,拔苦与乐,就无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悲无量心是菩萨成佛的必要条件。 三、喜无量心 慈心令众生乐,喜心令众生喜,喜与乐有什么差别呢?《大智度论》卷二十说:乐是在五尘中所生的快乐,而喜是在法尘中所生的喜悦。譬如:怜悯穷人,先施与财宝,是先给他快乐;然后教导他谋生的技能,则是使他在生活中产生欢喜。所以,乐是比较表相的感受,喜是深层的感受。因此,《大智度论》说:“初得乐时名乐;欢心内发,乐相外现,歌舞踊跃,是名喜。譬如:初服药时,是名乐;药发遍身,是名喜。” 我们为什么要给众生欢喜呢?因为欢喜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一个人没有了欢喜,即使坐拥金山银窟、华厦美眷,也没有意义;只要我们心中欢喜,即使是粗食淡饭,梅妻鹤子,也觉得充实自在。 佛陀以“苦”来教诫弟子,是要我们正视苦的原因,然后实践佛教真理来离苦得乐。所以,“示教利喜”才是佛陀说法的真正目标。在佛经上,我们常看到诸弟子请法时“愿乐欲闻”,及闻法后“欢喜踊跃”、“欢喜赞叹”的辞句,可见法喜禅悦才是佛教的真谛宝藏。 因为欢喜修道而体悟者,在佛经中也多有记载,例如: 《释提桓因问经》:“我于喜乐念乐中,欲求五功德果。” 《华严经·入法界品》:“欢喜恭敬心,能问甚深法。” 《十地经》:“诸佛子菩萨,住于极喜地,极多欢喜、多净信、多爱乐、多适悦、多忻庆。” 诸佛菩萨中,以“欢喜”成就佛道者,除了弥勒菩萨以外,还有:欢喜自在佛、欢喜庄严佛、欢喜藏佛、欢喜德佛、欢喜无畏佛、欢喜威德佛、欢喜王菩萨、欢喜念菩萨、欢喜意菩萨、欢喜力菩萨等,可见佛教是一个提倡欢喜的宗教。 因此,我们奉行佛教,除了自求清净安乐外,更应该散播禅悦法喜给大众受用,使大家在佛光的普照之下,远离忧苦的阴影。 四、舍无量心 慈悲固然能使众生得到福乐,但是行慈心、喜心时,容易生贪著心;行悲心时,又容易生忧愁心,因此佛陀告诉我们:需以舍心来去除一切分别妄想,并令一切众生都能以平等心进入佛道。 舍,是一种无上的智慧。所谓:“舍得,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放开脚步,才能使我们向前迈进。同样地,我们以慈心、悲心、喜心来弘法度众,更要舍除对三心的执著,才能有更大的成就。“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万法因缘和合而成,所以就胜义谛而言,无一众生可得,也无一心可得。若有得者,皆是有求,不能成就无量的功德;若能舍去一切分别妄想,就能冤亲平等,广度一切众生有如己子。好比虚空因为能包容万物,所以能成就一切万物。 舍,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唯有“舍”,才能容纳异己,唯有“舍”,才能心包太虚。世界之所以动乱不息,就是因为世人都只知道向前获取,而不知道回头反省;只拼命向外追求有形有相的物质,而忽略了心内的精神世界更为辽阔。如果大家都能放下我执,尊重他人,舍得牺牲奉献,自然就能拥有一个圆融和谐的世界。 五、慈悲喜舍,本为一体 由慈悲喜舍的内容看来,四无量心虽类别为四,其实都是慈心悲愿的延伸:先是欲令众生都能得到快乐,而施以慈心,继而看见有人不能得到快乐,悲心油然而起。接著又想令众生都能离去苦恼,得到无上法乐,喜心继之产生。以慈心、悲心、喜心度众,而不起憎爱贪忧,不生人法执著,就是舍心现前的境界。因此《大智度论》说:“慈是真无量,慈为如王,余三随从如人民。” 参·长养四无量心的方法 《华严经》云:“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慈悲喜舍是我们依止安住的所在。我们想要培养“四无量心”,应从下列两点著手: 1.建立自他互易的观念:常常换个立场为他人著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能长养“四无量心”。 2.建立怨亲平等的观念:以业力轮回而言,众生沉浮在生死海中,已不止千万劫以上,因此,六道众生无非是我们过去世中的父母亲朋;以法界缘起而言,众生与我本为一体,又何有亲疏之分?如果我们能由此建立怨亲平等的观念,就能泯除计较分别心,长养慈悲喜舍心。 此外,当我们实践“四无量心”时,应该要有智慧做为引导,否则滥用、误用的结果,只会形成社会的乱源。例如:滥行布施,造成一些人不劳而获的观念;见到有人破坏社会正义公理,不能挺身而出,仗义直言,反而临阵逃脱,劝阻他人;父母供给儿女金钱吃喝嫖赌,甚至一意姑息,纵子犯罪;社会人士不当的放生,害死更多的生命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第五篇 回向 壹·回向的意义与种类 回向是佛教极为殊胜而独特的修行法门,回向的原理就好像手持蜡炬引燃其他的蜡烛,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芒不但未曾减弱,反而由于点亮其他的蜡烛,而使室内更加明亮;回向好比将一粒种子再播种到田里,种子经过发芽、开花,而结成累累的果实;珠宝散于各处容易遗失,如果将它集中放在聚宝盆里,就能万无一失。回向的功德就是那个聚宝盆,它使我们的功德不但不会流失,并且本金加利息,功德反而会转大。 实践回向法门,能使行者深刻了解因缘法,而将一切成就归于大众,不敢独享;回向,能使行者去除我执我贪,明白诸法法性本来平等,实无功德可得,所以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曾减少,并且能利益更多的人,甚至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是我们实践自他两利,怨亲平等的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 华严宗四祖澄观的《华严经疏》卷二十三解释回向的意义说:“回”为回转,“向”是趣向,也就是将自己所修持的万行,回向众生、菩提、实际等三个方向。 根据各家的看法,回向有种种不同的种类,今略述如下: 一、华严经疏十大回向 澄观的《华严经疏》卷二十三,列举十种回向: 1.回自向他:将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饶益一切众生。 2.回少向多:以芥子般少许的功德,发广大欢喜心,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普获利益。 3.回小向大:将自觉的小乘之心,回向趣于大乘的自利利人。 4.回因向果: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成就一切菩提佛果,令一切众生同证菩提佛果。 5.回劣向胜:菩萨能够随喜凡夫乃至二乘人所修的劣福,并且使他回向殊胜的无上菩提。 6.回此向证:一切善根回向永离痛苦的此岸,而到涅槃清净的彼岸。 7.回事向理:将所修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的真如理体。 8.回差别行向圆融行:从千差万别的现象界,回向圆融无碍的平等法性。 9.回世间向出世:所有世间善法都能随顺回向出世间法,心常回向出世之道,成熟教化一切众生。 10.回顺理事行向理所成事:从宇宙万有如如不动的理法界,回向本体与现象“相即相入”的理事无碍法界。 以上十种回向,又可总括为三种: 1.菩提回向:将所修的一切善行回向无上菩提的完成,如回因向果、回劣向胜、回此向证。 2.实际回向:将所修的一切善行回向真如实际的证得,如回事向理、回差别行向圆融行。 3.众生回向:将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法界众生都能获得利益,不受诸苦,如回自向他、回少向多、回小向大。 此外,回世间向出世、回顺理事行向理所成事二种回向,则通于菩提回向和实际回向。 二、大乘义章三种回向 慧远的《大乘义章》卷九,将回向分为三种,内容与澄观相同,也就是菩提回向、众生回向、实际回向。 三、安乐集六种回向 根据道绰的《安乐集》卷下说,一切众生虽然都具有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心愿,但是依各人所修行的业果,尚不能出离三界火宅的痛苦,仍然在轮回之中。圣者慈愍众生长受此苦,因此劝诱净土行者将一切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成就大益。并将回向分为下列六种: 1.回向弥陀:将所修的一切善业回向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既至彼国,证得六神通之后,再返世间救度众生。 2.回因向果:将持名、礼拜等一切善因,回向往生西方净土的果报。 3.回下向上:回向下品下生而得上品上生,金台来迎。 4.回迟向速:一切功德回向速得往生西方。 5.回施众生悲念向善:一切功德回向救护众生,使众生念念向善。 6.回入去却分别之心:一切功德回向心无差别妄想。 四、净土宗二种回向 依净土宗的说法,回向可分为二种: 1.往相回向:将自己过去以及今生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发愿共同往生西方净土。 2.还相回向:已经往生净土之后,更生起大悲心,不忍自己独享安乐,不忍众生受无量苦,再回入此土教化众生,以期共同趋向佛道。 往相回向是上求菩提,完成自我的上回向;还相回向是下化众生、利益大众的下回向。佛道的完成要不断的上求──上回向,才能具备足够的资粮完成下化──下回向的工作。为了要下化,所以要上求;唯有能上求者,才能圆满地自利利他,做好下化的度众工作,因此往还、上下之间是二而一、一而二,相辅相成的。 贰·菩萨五十二阶位中的十回向 位《华严经》把菩萨的修证次第分为四十一位或五十二位,也就是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位、妙觉位。经过自利的十信位、十住位,菩萨要行利他万行的十行位,由自利趋入利他。但是如果贪执一切功德为己有,妄起我想、众生想,就不是大悲心的菩萨,由此十行位之后要进阶至十回向位,一切功德要普皆回向众生,不觉有一功德可得而修一切功德,不觉有一众生可度而度一切众,一切自然天成,如此才能跻登十地的果证之位。因此,十回向位是衔接前面的十信、十住、十行,以及后面的十地、等觉、妙觉等位的重要阶位。佛说十回向位时,膝盖放光,膝盖是连接上下腿股的部位,道理即在此,可见十回向位在菩萨五十二阶位中的重要性。以下简略说明十回向位: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众生为爱欲所缠缚,为无明所覆盖,展转于三涂痛苦之中,不知道何处为安稳的地方。菩萨为了救度受苦众生,将自己所修行的无量善根回向一切众生,愿意代众生受一切苦,为众生做依怙,并且不著一切相,不觉有一众生为我所救度。 2.不坏回向:修一切菩萨善根,没有疲厌的感觉,对于诸佛的教法生大信心,奉行不违;对于一切众生能够以慈眼平等观爱,并且能够将此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令他们增长菩提心,依照佛陀的教法而行。 3.等一切佛回向:行者依三世诸佛所修的回向法门修学,见一切法不生爱染,无诸过失,所以心意柔软,诸根清凉,而以此功德再发心回向一切诸佛。 4.至一切处回向:修一切善根时,愿此善根功德的力量能遍及一切处。 5.无尽功德藏回向:回向一切善根功德,庄严一切佛刹。由此回向可得十种无尽功德藏: (1)常见诸佛无尽功德藏:见无量阿僧祇诸佛。 (2)入无尽法功德藏:以如来的智慧,等观一切法就是一法。 (3)受持正念无尽功德藏:闻佛所说的正法,能够持奉不忘。 (4)得无尽慧功德藏:对于如来所说的法,能够次第了解其中的意思。 (5)无尽趣法功德藏:能够分别一切法。 (6)无尽佛愿功德藏:智慧如虚空,遍于三世一切诸法。 (7)无尽功德功德藏:功德充满一切众生,意不可尽。 (8)无尽智功德藏:智慧能灭一切众生愚痴。 (9)无尽辩才功德藏:能够演说一切法,使众生都能如实明了诸法平等。 (10)无尽十力四无所畏功德藏:具足菩萨一切行,得法王一切智。 6.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行一切布施,长伸广长舌,为众生说一切善法,并且以此善根回向一切众生。 7.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如佛陀一样,常持平等心,行无量的善根,做众生的无上福田。 8.真如相回向:对于菩萨道信乐坚固,专意修行,成就无量净妙善根,不著世界,也不著众生界,悉皆回向一切种智。 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于一切善根心生尊重,于一切相不生执著,并以无著无缚的解脱心回向善根。 10.法界等无量回向:以离垢心,广行法施,并以大慈悲心及菩提行饶益众生而心无谄诳。观察思惟一切智无量无边,并以此善根回向众生。 参·回向的生活实践 有形的财,布施给了对方,东西会愈来愈减少;而无相的法布施,功德不但不会减少,反而因此转多。譬如手中有几个橘子,送给了别人,自己所剩无几;一句慈悲结缘的好话,送给了别人,对方实际运用于生活中,自他都能蒙受利益。尤其回向是法布施中最讨巧的法门,一碗饭自己吃固然津津美味,与人共享,更有味道;一片花园独自观赏固然赏心悦目,与人共同浏览,别有一番情趣。回向就是这种“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常住,功德归于檀那”无私无我的广大心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常实践回向的修行,譬如课诵或法会结束时,唱诵: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此外,如《法华经·化城喻品》:“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唐朝善导大师的《观经玄义》:“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都是千古流传的回向文。另外,古德高僧的回向文:“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看出愿心之远大,悲心之深切! 国际佛光会提倡人间佛教,也有四句回向文: 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管何时何地,言行举止,起心动念,时时都能与佛光四句偈的各种善行相应,并且将这些功德回向给一切有情或无情众生,当下就是佛果,当下就是净土。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星云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