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宣化上人所有开示-> 宣化上人开示阿弥陀经 |
宣化上人: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下篇三) |
|
在十月二十九号(一九六九年)到台湾受戒这五个人,大约在本月十四号会回来。这是在美国第一次有这么五个人去受具足戒:受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这叫三坛大戒。尤其他们这样的修行,也都是日中一食,到台湾也没有变。我说,我像造砖似的,造砖的一个陶师,造出这五块砖,到台湾不会被水给冲化了。果然这五块砖,在这儿锻炼一年,这火候到台湾也没有化;这个砖没有变成土,也没有被水给溶化,所以我很欢喜。尤其在香港,现在受到香港的佛教热烈的欢迎,一天到晚很多的应酬,做香港佛教一个很好的榜样,我很欢喜。 在美国,这是有历史以来的第一次。不单在美国是有历史以来的第一次,可以说是在西方人里边,是有历史以来的第一次。那么,从来就没有五个人一起正式受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所以这是第一次他们去受戒,光荣的回来。我们现在预备,你们哪一个是艺术家,可以做一点这个旗,去接他们的时候,用这些旗来表示欢迎他们。这个旗上可以写:“欢迎五个新菩萨来到美国”。这是新菩萨,他们受菩萨戒了就是菩萨。旗上愿意写中文也可以,愿意写英文也可以,这个旗随便你们各人去做去。因为这是第一次,我们要有一点很隆重的表现,好能令一般人对佛教生出一种信心。那么你们谁愿意做什么样的都可以,这没有定法,没有一定;要是不做呢,也可以。这随你们美国人自己去看着怎么样做,都可以的。我只是提议。 卍卍卍 卍卍卍 卍卍卍 卍卍卍 卍卍卍 宾头卢颇罗堕。 “宾头卢颇罗堕”是梵语,翻译过来也叫“不动”、“利根”。这个尊者,到现在还仍然没有入灭,就是没有入涅槃,仍然在世上,所以他是福田第一,为众生作福田。为什么他没有入灭呢?因为他犯了一种过错。 在佛住世的时候,所有的阿罗汉虽然有神通,可是不准随便就显神通。有一个长者叫竖旗长者,他用栴檀香造了一个钵,放到一个最高的刹竿的顶上,他说:“哪一位如果能用神通,把我这个钵在这个刹竿顶上拿下来,我这个钵就送给他。” 这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就用神通把这个钵拿下来了。佛就呵责他:“你呀!因为这么一个栴檀的钵,你就生出一种贪心来,用神通把这个钵取下来。你想要这个钵,这样的贪心,你不可以入涅槃了,你应该留在世间上,为众生的福田。”所以,这一位尊者到现在还是在世界上。那么究竟在世界什么地方呢?没有人知道。不过,任何人在供养的时候,他都来应供,这叫“作末世的福田”,给众生来种福。 迦留陀夷。 “迦留陀夷”也是梵语,翻译过来意思叫什么呢?叫“黑光”。这个迦留陀夷,他的相貌生来是黑色,大约和黑人是一样的,可是他身上有一种光。他虽然黑,可是有光,眼睛也放光,所以在晚间走路,身上也有一股黑光,眼睛也有两道光。有一次,他晚间到外边去散步,大约不是太晚,也就是七、八点钟的时候。这时候,偏偏在这一天晚间,就有一个怀孕的妇人,在晚间突然间看见他眼睛这两道光,和他身上这黑光,就恐惧起来;恐惧起来了,于是乎就吓得小产,把这个小孩子没有够月份,就生下来;生下来,然后就死了。那么佛知道这个情形,所以就制成一条戒律:比丘、沙弥晚间不可以到街上去随便跑路,随便散步,晚间不可以去街上。这是这个黑光尊者。 这黑光尊者,他作佛的侍者。什么叫佛的侍者呢?也就佛的护法,给佛作护法。他教化第一,教化人教化得最多。他教化出来的,证果圣人有一千多,所以他是教化第一。这是黑光尊者。 摩诃劫宾那。 “摩诃”是大;“摩诃劫宾那”是梵语,翻译为“大房宿”,也是因为他父亲母亲祈祷星宿而生的这个小孩子,所以叫大房宿。房宿,也是二十八宿其中的之一。那么这一位尊者,他是善知星宿第一,所有的天文学,他都清楚。 薄拘罗。 “薄拘罗”是梵语,翻译过来叫“善容”,因为他相貌生得非常好。这一位尊者,他寿命活了一百六十岁,所以他是寿命第一。为什么他是寿命第一?因为他在过去毗婆尸佛的时候,他供养过辟支佛。辟支佛,就是缘觉圣人。以什么供养辟支佛呢?以一种印度的“诃梨勒果”,这种果其他地方没有,以这种果来供养辟支佛,所以他这寿命得到很长的,九十一劫寿命都非常长。那么他又专门持这个不杀戒,所有的生物都不杀,甚至于草木都不杀。因为持不杀戒,所以他得到五种不死的报。 这五种不死的报,我以前已经讲过,在讲《法华经》的时候。但是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这五种不死是什么不死?(一)火烧不死,(二)水煮不死,(三)水淹不死,(四)鱼咬不死,(五)刀割不死。 这个尊者可有一种特别奇怪的境界。怎么样奇怪的境界呢?一般小孩子一生出来的时候,都是哭,他一生出来就笑。不单笑,而且还坐着笑;不单坐着笑,而且还结双跏趺坐笑。他结着跏趺坐,一生出来就结着双跏趺坐,然后就嘻嘻哈哈对他母亲就笑起来了。 他母亲一看,“嗐!这可是一个妖怪出世了,这么奇怪!”于是乎,就把他放到什么地方呢?就放到好像现在那个炉子,放到那个地方就cook,放到那个炉里头就用火来烧他。大约最低限度也要烧三、四个钟头,但是也没有烧死,还是那么结跏趺坐,嘻嘻哈哈在那儿笑。 他妈妈更相信这是个妖怪了,于是又把他放到水里,用一个锅放着水,底下用火烧,用水来煮他。煮了几个钟头,大约比那用火烧的时间不会短,也三、四个钟头。打开,他还在那个里边嘻嘻哈哈地笑,还是对他妈妈笑。 他妈妈一看,啊,这得了!于是就把他丢到海里去。“烧不死你,我也煮不死你,这回掉到水里,当然会淹死你了!”谁知掉到水里,也淹不死他,也没有死!这是水淹不死。 很巧的事情又出现了,怎么样?就来一条大鱼,这大鱼把口一张,就把他吞到肚里头去。虽然用牙咬他那身体,也没有咬死他,身体也没有被咬死。 你看,火烧不死,水煮不死,水淹不死,鱼咬也咬不死。那么吞到鱼肚里去怎么样子呢?这条大鱼偏偏被人家用网打上来了,打上来这条大鱼。那么人就用刀,割这条鱼的肚子;把这个鱼肚子给割开了,可是这个小孩子没有被刀割死,没有死。这刀割也割不死,有这五种的不死。 为什么他有这五种不死报呢?就因为他生生世世都持“不杀生戒”,所以就得到这五种的不死报。这是薄拘罗尊者,他是寿命第一。 阿楼驮。 “阿楼驮”是梵语,翻译过来叫“无贫”,就是不贫。他的因缘也有一个公案: 他是在弗沙佛的时候,那时候世界饥馑。饥馑就是世界闹荒年,人人都没有饭吃了,只能吃草根呀、树叶呀,都要饿死。当时也有一位辟支佛,就去化缘。这位辟支佛,他下山化缘一次,化够两个礼拜吃的,所以两个礼拜化一次,如果化不着缘呢,也两个礼拜就不吃东西。 有一次,他到山下去化缘,偏偏就托空钵了,就没有人供养他。回来时,遇到一个穷人在这儿耕田。这个耕田的穷人就是谁呢?就是阿楼驮。阿楼驮在宿生,在那儿耕田,吃的是稗子饭。稗子饭,就是谷里头最不值钱的那种米,那么因为他穷,所以就吃这种米。这个辟支佛,托着空钵回来了,这个农人看见就说:“啊,您这个圣者呀!圣士呀!(就是尊贵的出家人的一个称呼)您因为化缘没有化着斋饭,您吃不吃我这个稗子米呢?如果您要吃的话,我把今天这一份就让给您,供养您了。” 那么这辟支佛看他这么诚心来供养自己,于是乎就接受他的供养。吃完了,就踊身虚空,现出十八变,然后就走了。 这位穷人仍然在地里头耕地。啊!看见一个兔子,这个兔子就跑到他脊背上,趴到他脊背上,它就不下去了;在他脊背上,他怎么样也摆脱不掉它。那么他就很害怕,这时在田里边只有他自己,没有旁人可以帮忙他,把这个兔子从脊背上拿下来。于是乎,他就跑回家去;跑到家里去,这个兔子,在他身上变成一个死人。 那么他到家里,叫他太太把这个死人从身上拿下来了,这个死人就变成一个金人,金子。他就把这个金人的手剁下来,去卖了钱。回来,这手又长出来;把这个脚剁下来去换了钱,回来,脚又长出来,所以这个金人总也不会没有,这个金子用了又来,用了又有,用了又生出来。所以,他由这个因缘,就感到九十一劫都不受贫穷的这种果报,九十一劫都是富有的。 那么在今生,他就做斛饭王的儿子。斛饭王和佛的父亲净饭王是兄弟,他也就是佛的一个堂兄弟。他不贫是不贫,可是在佛一说法,他就睡着了。佛一说法,他就睡觉。有一天,佛就呵责他: 咄咄胡为寐,螺蛳蛤蚌类; “咄!咄!胡为寐”你这个东西,你为什么要这样睡?“螺蛳蛤蚌类”,你好像海里那种螺蛳和蛤蚌之类的,一天到晚都睡觉;“一睡几千年”,一睡,睡了几千年,“不闻佛名字”,也听不见佛的名字。 被佛这样骂了一顿,他发奋了,七天七夜也没睡觉。没睡觉,你说怎么样啊?把两个肉眼就瞎了。以后佛对他生一种怜悯心,就教他修“金刚照明三昧”。他一修这种的三昧,即刻得到天眼通。他看三千大千世界,好像看掌上一个苹果这么样子清楚。这是阿[少+免]楼驮,这位尊者他是天眼第一。 如是等诸大弟子。 如是,就是指的前边从“长老舍利弗”到“阿[少+免]楼驮”,这有十六位尊者,还有其他没有举出来名字的,很多很多的,都等于以上所说这个各大弟子,所以叫“等”。诸大弟子,就是做佛的弟子之中的上首,这叫“诸大弟子”。 并诸菩萨摩诃萨。 “并诸菩萨摩诃萨”:那么不单有这各位尊者,而且还有很多很多的菩萨;不单很多的菩萨,而且是大菩萨,菩萨中的大菩萨。什么叫菩萨呢?“菩萨”两个字是梵语的略称,具足应该说“菩提萨埵”。“菩提萨埵”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觉有情”。怎么叫觉有情呢?就是令一切有情的众生都得到觉悟。这是觉有情,一个意思。 又有一个意思,就是众生里边的一个觉悟者,也就是有情里边的一个觉悟者。觉,是对迷而言;觉就是不迷,迷就是不觉。你若觉了,就是佛;你若迷,就是众生。所以,一念觉就一念佛,一念迷就一念众生。你念念觉就念念佛,念念都是佛;你念念迷,就念念都是众生,所以菩萨就是在众生里边,在有情里边,一个能自己觉悟的众生,一天比一天觉悟多一点,一天比一天觉悟多一点,不是一天比一天迷多一点,这就叫菩萨。 并诸菩萨摩诃萨,这一些个大菩萨,都是已经觉悟,将要圆满的大菩萨了。 文殊师利法王子。 文殊师利,又叫曼殊师利,这是一种音译的关系。“曼殊师利”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妙吉”,又叫“妙德”。这一位菩萨是在菩萨里边,有最大的智慧,所以他是智慧第一,又叫大智文殊师利菩萨。“菩萨”是梵语,翻译过来叫“觉有情”。众生,就叫迷有情。觉有情,是众生里边一个觉悟者;我们众生,就是众生里边的一位迷昧者。觉悟者,就是所有一切的境界,他都会觉悟,所谓: 见事省事出世间,见事迷事堕沉沦。 “见事省事出世间”,见什么事,他就省悟什么事,他就觉悟什么事,这个是出世间,觉有情。“见事迷事堕沉沦”,见着什么事情,就迷昧到什么事情里边,这就是会堕落沉沦里。出世间,就是菩萨;堕沉沦,就是众生。众生和菩萨的分别处,就在一个觉,一个迷。所谓“觉者,佛也”,佛就是众生里头的觉悟者。那么现在可以说是“觉者,菩萨也”,觉悟者,就是菩萨;迷者,就是众生。 这一位文殊师利菩萨,在他出生的时候,有十种的吉祥事情,来表示这一位菩萨的功德圆满、智慧第一。这十种的吉祥: 第一,光明满室。当文殊师利菩萨降生的这一天,他这个家里,房子里边放一种光。这一种光,不是日光的光,不是月光的光,也不是星光和灯光的光,这是表示文殊师利菩萨他这个智慧般若之光,这般若的光明;也就是表示这位菩萨有大智大慧,他这种智慧能破除一切的黑暗。 第二,甘露盈庭。甘露,这是一种不死的药,在天上有的。这甘露可以令人得到饱暖;你得到甘露就可以饱了,不吃饭也不饿了。好像我们一般人,不吃饭就会饿。为什么会饿呢?因为没有甘露来滋润你。所以现在果现有很多天没有吃饭了,饿得也不能来念经了,也不能来听法了,但是他还勉强来听法。你看,他坐那儿,头低低的,这身子都挺不起来了,后边脊梁骨都软了,坐不起来了。 所以头先我问他:“你多少天没有吃饭了?”他说他不记得,“Nocount!”我说:“大约有没有一百天哪?”他说:“No!”没有!我说:“十天有没有?”“No!”也没有!我相信大约一个礼拜差不多。我记得好像有一个礼拜。这个可怜的孩子,饿得都瘦了,还这么咬着牙,不吃饭。我看着太可怜了! 你明天或者今天可以喝点水,喝点茶,或者喝点juice(果汁)、牛奶都可以,吃一个apple(苹果)、orange(橘子),我给你开放。不要把妈妈的孩子给饿坏了,懂吗?把妈妈的孩子给饿坏了,你妈妈就会哭了,并且把师父的徒弟给饿坏了,也不可以的!师父虽然不会哭,但是心里也不太好受。所以不要这么愚痴,这么样搞法了,听到没有?啊,这个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么你因为没有感到甘露给你灌顶,所以你就觉得饿了,饿得没有精神。这个没有精神,你看看哪地方有苹果,等一等你可以吃一个,吃二个都可以,这是我准许的,不在stealing(偷盗)之内! 甘露盈庭,得到这甘露,就可以得到饱暖,可以得到这种的清净、清凉。所以饿鬼,若得到甘露给他一灌顶,他即刻就消除他的罪业,可以往生了。这甘露盈庭,表示文殊师利这位菩萨以这甘露法来灌救众生,救度一切众生。所谓“甘露门开”,这甘露门一开开,这饿鬼都进来,就都得到饱暖了,饱满了。 第三,地涌七珍。从地生出来七种珍宝──金子、银子、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这七种的宝贝。这七种为什么叫宝呢?因为它少有。这个世界上,所少有的就是宝贝,多了就不是宝贝。 好像这个土,本来也很宝贵的,我们人若没有土,就不会生存。但是人人都拿它不稀罕,你抓把土送给人,是没人要的。你说:“这是最宝贵的东西,我送给你。”他一看是土,嗯!把它丢到地下。为什么?因为到处都有,哪个地方都有。所以本来这土是最宝贵的东西,没有人很稀罕它,因为随处都可以有,所以不宝贵了。 这个水,也是最宝贵的东西。我们人若没有水,就不能生存的;不单人,就是所有一切,要是没有水,也不会生存的。所以太上老君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上等的善人就像水似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利益一切的物质,对一切的物质都有利益,但是它又不争功。好像这花吧,水不会说:“你这朵花呀,幸亏我这水,你才长这么大,开得这么新鲜哪!要不是我这个水,你能有今天吗?你应当对我有一种报答才对的。”水没有这种的思想。“处众人之所恶”,这水在低下的地方,哪个越低下,地最洼下的地方,水在那地方住着。“处众人之所恶”,谁都不愿意在那个地方,水却在那个地方住着。“故几于道”,所以合道。 那么,这个金、木、水、火、土,对人、对一切众生都有益处。但是为什么人不宝贵它呢?就因为它太多了。好像木头,也到处都有,所以人也都不宝贵它。这个金子,为什么人宝贵它?因为它少;少就出贵了,不是随地都是。好像若到极乐世界,黄金为地的地方,那土就值钱了。因为什么?极乐世界没有土。到极乐世界,你若送给他一把土,他就好像什么呢?就好像现在到月球拿回那块石头那么宝贵的。一样的石头,在月球拿回来的,这就是价值连城了。本来我们这娑婆世界这一把土不值钱的,你送到极乐世界去,喔!这真是稀有的。因为它少有,所以就出贵了。这七珍,为什么叫七宝?因为它少有。人人不容易得到,所以就说这是宝贝了。 那么文殊师利菩萨,因为他有无量的宝藏,所以他出世的时候,七珍也就随着他出世这个地方地里就涌出来。涌出多少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拿也拿不完,用也用不了。在什么地方?在文殊师利菩萨出世那个地方。说:“我可不可以到那个地方呢?”方才果地已经说了:“人不要生出一种贪心。”你到那地方想要拿一点七宝?你到那地方,恐怕用的路费比那个七宝还值钱了,所以不要打这个妄想。 第四,神开伏穴。神是藏主,转轮圣王有七宝,其中之一是“藏主宝”。藏主宝,就是管宝藏的神。那么地涌七珍,是从地涌出来,而这些宝藏是以前人埋到那个地方,人都忘了,这时候守藏的神把这个财宝都打开了,这个地好像就有人把它刨开了,那么这种宝贝也就都可以得到了。 第五,鸡生凤凰。这个鸡本来是生鸡,但是这个鸡菢出来的鸡,就不是鸡,是什么呢?是凤凰。凤凰是一种吉祥的鸟,很吉祥的;人若看见这个凤凰,就一定会得到一种的很幸运的事情。在古来讲,孔子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说这凤凰的鸟也不来了,这河也没有河图洛书出现了。伏羲氏画卦,有河图洛书那种情形出现,现在也没有了。我呀,停止啰!我不需要再宣扬这个道德了,所以吾已矣夫──我停止了,我不做什么了。 第六,猪产龙豚。这个鸡生凤子,这还不算出奇。这个龙,本来是龙生龙,凤生凤,但是现在这个猪,他家里养的猪,生出一条龙来。猪产龙豚,好像龙似的这么一个猪。怎么像龙似的?这个身上有鳞,就像那个龙鳞似的,那个龙身上都有鳞。这猪生出的小猪,有鳞,这叫猪产龙豚。 第七,马生麒麟。这个马,本来都生马,现在生出个麒麟。这个麒麟,也是兽类之中的一个兽中之王。老虎是兽中王,麒麟和狮子也都是兽中之王。但是在这儿,这个麒麟是由马生出来的。这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兽,也是在中国唐尧那时候,这凤凰、麒麟,很多很多的,人人都看得见的。以后,因为这个众生的业报重了,罪业深重了,所以这一些吉祥的鸟兽也都不出现了。 在孔子那个〈获麟歌〉上说: 唐虞世兮麟凤游, “唐虞世兮麟凤游”,说在唐尧虞舜的时候,麒麟和凤凰常常到这个世界上来游,人人都看得见。“今非其时来何求?”现在不是唐虞那个时候,你来干什么呢?你来有什么所求呢?“麟兮麟兮吾心忧!”孔子说:“麒麟哪!麒麟哪!我心里呀,真为你很忧愁的。” 这是因为在那时候,孔子见着打猎的人,打着一只麒麟。他一看,他认识这只麒麟。因为孔子出生的时候,“麟吐玉书”,有一只麒麟来吐玉书,吐这个字,那么孔子的母亲,就把一条绳拴到这个麒麟脖子上。等孔子看见打猎的人所打住的这个麒麟,一看!他妈妈系的这条绳子,还在这个麒麟脖子上系着。所以,他知道这个麒麟被打猎人打住了,给打来了。孔子知道自己也不久就要圆寂了,所以他很伤叹的,才说这么几句话,说:“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吾心忧!” 第八,牛生白泽。白泽,是白色的。这种白色兽类是很少有的,它也不像牛,也不像马,也不像驴,也不像骡子,所谓四不像。它身是马的样子,但长着牛蹄子,那个脚,长得牛脚。虽然是牛脚,却又是马的样子。它也不像个驴,也不像个马,也不像个牛,也不像骡子,所以叫白泽。这种的兽类也是一种祥瑞的兽。 第九,仓变金粟。我头先问果地:“金粟有什么用呢?可以拿来吃吗?这榖子本来可以做饭、做米来吃饭用的。现在变成金子了,这怎么吃啊?”他就很聪明,他说:“你若拿一些去,就可以卖了换钱,可以买很多米。”我一想,也是这样子。这个金粟,你拿一些去卖了,就很值钱的了,所以这是很对的。可惜我对这种情形还不太了解,那么果地这么一说,我才豁然大悟。他问:“谁有贪心?”我说:“我有!”我贪什么呢?我这个贪心,想要贪你们大家快点成佛,这是我的贪心。所以,不要把这个徒弟给饿坏了,还希望他快一点成佛呢!这是第九,仓变金粟。 第十,象具六牙。本来象是生两个牙的。文殊菩萨出世这时候,他家里养的象生了六个牙。 有这十种的吉祥,这代表大智文殊菩萨十种的十度波罗蜜,所以和其他的菩萨不同。这是文殊师利菩萨有十种的吉祥如意的事情。 我们要想认识文殊师利菩萨,要想见一见文殊师利菩萨,你就要先记得这十种吉祥的事情。你知道这十种吉祥的事情,你见着文殊师利菩萨时,你可以对他讲:“您老人家呀,是我一个老朋友了,最知己的善知识。”他说:“为什么你这样讲?”你说:“我知道您出生的时候,有这十种的吉祥事情。”你一念,喔,文殊师利菩萨一定也就会很欢喜的:“哦,是的。你是我的老朋友,我不否认,因为你知道我。”这叫知己的朋友。 你若不知道他呢,文殊师利菩萨虽然没有分别心,但是你对他不认识,他对你也就不会接近;你认识他多一点,他和你就近一点。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知道每一个菩萨的这种境界呢?也就是想要每一个菩萨都和我们做朋友、做兄弟,每一个菩萨都是我们的善知识。你们各位,将来都是菩萨的善知识,所以自己不要把自己看轻了。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宣化上人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阿弥陀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