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虹鉴法师
时 间:2011年7月23、24日
地 点:湖南省长沙市洗心禅寺
听课人:北大“邵商总裁班”百名学员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洗心禅寺洗心,参加几天的禅修体验。愿大家已入智慧宝所,满受法益。
我们先静坐几分钟,我给大家做个静修引导。。。。。。
真正美好的东西,不是从外面求来的,而是本来就具有,不需要我们再创造,从来现成。如生命是最珍贵的,我们人人现都本有;时间最为宝贵,我们也从来拥有;快乐亦是一样,每个人本自具足。所以佛常说,法尔如是。禅诗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就是本来具足的快乐,也就是禅!
今天给大家讲的主题是:“禅意人生”。
既然说到禅,那什么是禅呢?
在这里我用直白一点的语言来告诉大家,禅就是心,称金刚心;是智慧,是生命的质量,是一切生命的真相——实相;是永恒的快乐;是本来具有的宝藏;是脱出主观绝对客观的——无我;是究竟圆满的安乐——解脱;也是在座的每个人的自心。我们认识了自心,就明白什么是禅了。
再用哲学的语言来说:禅就是存在,是一切存在的本质本性。存在就是合理,此理即是禅。佛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如是。宗门祖师常说,一切众生本住法身三昧。佛说:如是。即是一切显现,其中包括了身心世界的全部,即是我们现前当下之整体一切。
从现前来看,如果有人问:禅是什么?告诉大家:洗心禅寺在湖南。禅是什么?洞庭湖水碧如蓝。再问:禅是什么?此时正在听禅。大家会吗?……老婆心切,莫过如此也!
今天的“禅意人生”讲座我用三个小题目来阐述:
1、禅意是人生最高的心灵享受;
2、通过修习善法来临近于禅的体悟;
3、通过修习禅定,接近于禅。
先说禅意是人生最高的心灵享受。
在这里用最高的心灵享受来说禅,形容禅意,是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领会、认识禅,是方便而说,如大海的灯塔,用以指示航标。我们的心比大海更宽广,亦必须借方便才能认识领悟禅的内涵。其实在禅门宗下一说到禅,一般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它是一种现量无分别智慧,是超言绝思,离相离名,故常只用棒喝来令人契入。如今人们已不能接受此教育手段了,再要全然的一下认识禅是不容易的,只有用更多的方便来契入。
佛经里说的‘心’就是一切法的真相,一切法的本性为‘心’,而禅是直指本性认识本心的方法,故禅即是认识自心大海的灯塔,认识万法根本的智慧,又叫根本智慧,一切智。
在这里要分清一点,佛说的心非同西方哲学所说的唯心主义的心。哲学的唯心是相对于物质还有非物质存在的精神与文明,以此相对于物质存在的精神为心,或以能思能推的意识心为心,是相对法,是二元的。因此人们对心的认识理解错误,或无知,迷失了自心,产生矛盾,不准确,模棱两可,是非难分,从而人们失去真心,不能认识自心,亦不能摆脱迷茫与痛苦。
人们因迷失自心故,心存无明,而生种种烦恼。因无明,心不安,令心残缺,生起欠缺感,形成欲壑的由来。迷茫奔求于外相,深怕寂寞和孤独。又因内在这种无知和不足,令内心欲壑难填,故从外在找种种用来弥补自心残缺的那部份;因残缺不足,生命有了种种的审美需求和向往,需从外在寻求物质与情感来填补空虚,做生命的依靠、依赖和躲避,令自心达到一种暂时性的满足感。以此满足,追求所谓的“幸福”。进而由个体的残缺形成一个社会的残缺,一个社会再影响一代人或多代人的残缺,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人类文明意志,一个时代的整体观念,包括价值观与世界观,故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观念与审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与追求。然而所谓的“幸福”都是以这种共同的价值取向来衡量对比,产生得意满足感,可是这种满足只是短暂的,相对的快乐,这种快乐满足并不长久,亦无止尽。故秦始皇虽统一天下,最后尤渴求长生不老,市井百姓希求安居乐业,可每个人此生都并没有真正认为达到了满足。是故常悲憾。只是人们在遗憾时懂得令文化来平衡自心,安慰自己。
人们常叹自古难能全啊!人们因不知残缺的不是外在的多少,而是‘心’,若不了解自心,任何的外在填补,只是一时的适应性,过会马上又感觉这不是真的,又有新的需求,所以人们一直不断的喜新厌旧,都想要找到真的快乐自在。然而真的在哪里呢?究竟有真的吗?实际上说,我们每个人从小孩开始,一生只是换了不同的玩具与玩法,并没有真正的找到安乐自在。现在时间有限,这个话题在这里不能深度谈下去,待以后有机会再作更进一步地阐述。
回过来佛说的‘心’是什么呢?佛说的心可以用‘核心’的心来理解,是一切万法的——本质、本性、本源、自性、真相。是绝对的。是心物一元的心;是一切法的本体;是我们每个人的本来面目。故佛说本来如是,本来清净的面目——心,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自性。六祖大师当时悟道了就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说的就是这个心。
若我们要用现代哲学科学来阐述心,是很难客观明了,因要先接受某种概念,这时常常已经落于想象和经验上了,很难真实客观的全然认识心,但可以因指见月,见烟知火。心是一切法的本质,一切法的真相。我们可从微观来分析万法的本质,从宏观来把握心的大体面貌。从微观世界印度教有所说的梵我与无方微尘,道家所说的无,无为天地之始与道法自然,到基督教所说的上帝和三位一体等,以至物理学说到的基本粒子,原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夸克到波粒二同性与暗物质,相对论的超时空与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种种学说流派都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对本质进行研究和探索,各皆持理,又各莫衷一是,不明其妙,可谓不究竟,但也都说到了真相的边际。
然而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皆说得很彻底。中论里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说明了一切法的现象,又说明了一切法的本质,“亦名为假名,亦名真实义。”说明了一切思想与事物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在这里不能细说下去,若对佛法有虔诚要了解的,可深入佛经。因佛法利益全在真修实践上,所谓:凡有言说,皆非实议,佛常说戏论无益,若我们没真实发心实践真理,只图好奇,那说多了也无益,反耽误大家时间。总之佛说的‘心’即是禅,是一切事物的真相,是超脱一切分别念与主观知见离我执我相取舍,契入禅悟,法尔本自如是。即真即假,离真假名。此心可谓即心即物,是心物的本体,非心非物,是显心物的本身。非思维,是能思维的载体,非心,是能生心的本身,非物,是能现物的本身,非文明,是能产生文明的本身。
一切思想起源于心,然心不见心,眼不见眼。如镜不能自照,亦如我们自己眼睛不能见自己眼睛一样,眼能看见一切,可看不见自体。我们用思想来认识万物,但不能认识思想本身。如康德的二律背反,和不可知论。但他只是悟到了思想和经验的缘起道理,但不明白心,故说不可知论,然而不知不可知论也是知,也是论,是谁知?是谁论呢?那又是什么?大家反省观察下。不知此心即是一切事物全部之整体,禅宗大德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又说,见物即见心,无物心不现。山色尽是广长舌,大地无非清净身。心净则佛土净等。究竟来说,心土不二,空有不二,心色不二,依正不二,全体本自圆融无碍。在《楞严经》中,佛陀有回答弟子,什么是妙明真心,什么是世界,一切生命与万法最初的形成到轮回始终的规律,佛陀都做了精妙辨证的解释。大家若要细了解,可在寺院请《楞严经》回去看。
法界即是心,心即是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每颗心都有一个世界。众生形体非一,然能知能觉之心不二。我们轮回苦海,皆因迷失自心,由不了本觉之性,错而执情执物,令身心缠缚,随业轮回流转不息。若我们对心认识,就能摆脱不合于自心的错误知见,修正行为,从而使身心解脱,得真实安乐。佛是完全明了自心的智者,即知一切心的规律,明了一切法的原因,可以把握生命最究竟的快乐。孔子说:已欲达而达人。佛陀由自觉觉他,圆满正觉。上令自己证得圆满解脱,下化普度一切众生。
禅是获得究竟圆满快乐的智慧。快乐用佛门的话说,就是自在解脱。密宗里说乐明无念,净土宗说极乐世界,宗门下说任性逍遥。此种快乐,非比量可得,不同世间相比满足的快乐。而是平等绝对的,不需参照,亦非遐想,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对心体现量的感悟,是解脱,是不须任何条件而本自具有的安乐。如油自燃,如水自润,本自具足。佛说,证得自心的大成就者具足四种功德:“常乐我净”。故我也在这方便说禅意是人生最高的心灵享受。我讲享受,可看大家并不享受,好似听得云里雾里,那先休息十分钟,等下再讲。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