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积累大福报的诀窍--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索达吉堪布所有开示



 索达吉堪布:积累大福报的诀窍


 下载DOC文档  



积累大福报的诀窍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开示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讲解的《藏传净土法》第32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如今在学佛的人群中存在两种情况:有些人对佛法的信心非常虔诚,但由于没有接受过佛法的教育,虽然辛辛苦苦地做了一些善事,但往往都流于形象上,没有得到很大的功德;而有些人虽然学佛多年,也懂一些佛法的理论,但目光一直盯着高深的大法,从来没有踏踏实实地积资净障。前者因为不懂佛法而不知道如何行持,后者虽然懂一些佛法,但因为见解偏颇,也没能实地行持。我们现在学的这部《极乐愿文大疏》对如何积资净障讲得非常具体,也引用了大量的教证和公案来说明积资净障的重要性,可以兼治以上两种人的毛病。这部论典中有许多藏传佛教的窍诀,也宣说了显密圆融之理。我相信学了这部法之后,以前对藏传佛教不了解的人会有所了解,以前对密法有疑惑的人会遣除疑惑,有宿世善缘的人也会对密法产生信心。

从我个人来讲,这次跟大家共同学习藏传净土法以来,内心有很大的收获,我也愿意与更多的人分享这些殊胜的正法。在一次典礼上,一位道友说:“每当我在享受佛法的甘露时,就情不自禁想起那些处于迷茫中的同事。”我对这句话很有同感,现在我们自己懂了一点佛法,但许多与我们有缘的众生还在浑浑噩噩中度日,为了让这些人得到正法的利益,我们应该发大心,广泛地弘扬佛法。

为了让大家得到佛法的利益,我们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顺缘。我讲完课之后,发心人员整理出《讲记》,当一本本《讲记》发到手中时,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感觉。有些善根深厚的人得到法本时非常高兴;而有些善根浅薄的人恰恰相反,得到法本时没什么感觉,拿到工资时却激动得手都在发抖。道友们应该观察自己对法本和钱财的反应,看自己属于哪种人。

得到法本后,不要从来都不看,应该反复看,认真思维其中的道理,这才能有所收获。佛法非常深奥,一个看似简单的公案也蕴含着甚深的道理,其深度完全不同于世间法。也许大家有这样的体会:世间的小说看了一遍后,基本上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以后再看也看不出什么新意;而佛教的道理完全不同,如果反反复复地看,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去年许多人学完了《入行论》,今年我们要求部分人重新学习,有些人正在进行第二次学习。最近有人向我反映说:这次学习的收获比上一次还大,因为上一次学习时,自己没有佛教的基础,许多道理听起来懵懵懂懂的,而现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学起来理解得更深入了。所以佛法非常深奥,仅仅学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反复深入学习。

下面开始宣讲正论。前面我们讲了真实供养、意幻供养和自成供养,今天着重宣说要尽己所能供养三宝之理。

每一个修行人都想积累广大的资粮,怎样才能积累广大的资粮呢?如果能把握住几个要点,则会轻而易举地积累资粮。这些要点是:一、随时随地作上供下施;二、在传法善知识前作供养;三、对僧众共修的法会作供养。以下我们分别宣说。

首先,欲求广积资粮者应当在一切时处精进供养。对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来说,见到任何悦意的对境时,都要将其供养阿弥陀佛,并发愿令自他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见到悦意的外境,如公园里的鲜花,蓝天上的白云,路边的清泉,外出旅游时能见到优美的自然风景,到商场购物时能见到精美的商品……在见到种种悦意的外境时,道友们不要轻易放过,这其实是积累资粮的大好机会,大家应该马上将其供养三宝。不仅无情法可以供养,甚至人也可以供养,《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说,当见到俊男美女时,要作意将他们供养三宝。此外,当自己得到一件新东西时,也要首先供养三宝,然后自己再享用。比如得到一件新衣服时,先在空中甩一下,心里想或者口中说“供养三宝”,再观想三宝将衣服赐予自己使用。许多藏族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前几天我和几个藏族人吃饭,一个人佩戴了一件精美的银饰,另外两个人见到后,马上异口同声地说:“真好看啊!供养三宝!”

这里讲在见到悦意对境以及得到新东西时都要供养三宝,这是要大家养成随时随地作供养的习惯。一旦有了这样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顺便就能积累广大的福德。有了广大的福德,必然会出生世出世间的一切安乐。所以我们应恒时精勤供养三宝。

如果欲求世间的安乐,应当精勤供养三宝。《地藏十轮经》云:“三界中安乐,皆由三宝生,故求安乐人,常供养三宝。”不信佛教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一切安乐都是三宝带来的?但不管他们怎么想,以供养三宝而出生一切世间的安乐,这就是如来所说的真实语,也是无欺的世俗缘起。

欲求出世间的安乐,也应精勤供养三宝。有些人认为,只要有高深莫测的境界,就会得到出世间解脱的安乐,因此他们往往轻视供养三宝。其实这种好高骛远的想法是错误的。《前行备忘录》中有一个比喻,“头从高处系,颈从低处断”,意思是如果只抓住身体最上端的头,很可能身体从细细的脖子处断掉,而没有了身体的头也没有什么用处。这比喻有些人一味希求像头部一样的正行法,但因为没有积资净障等前行法作为基础,最终他们得不到任何实义。相反,如果从身体般的基础法起步,不管修任何法都能成功,因此,欲求解脱者千万不能轻视积资净障等前行法。

这些道理极其殊胜,我因此也非常感念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上师老人家通达了一切显密佛法,并且以身作则去实践这些道理,受他老人家言传身教的影响,传承弟子们对世俗和胜义的善根都很重视,真正做到了二资双运。在当今时代,这样的上师和弟子都是非常罕见的。能值遇大恩上师,这确实是多生累劫的福报,每当我想到这一点,内心总是有说不出的欢喜。我并不是故意说一些溢美之辞,自己内心深处确实有这样的感激之情。

下面讲在传法善知识前作供养。

我们在善知识前求法时,不应两手空空,什么供养都没有,这样的求法是不合理的。虽然正法与上师不需要财富,但如果自己明明有财富,却舍不得供养,这会耗尽自己的福德。具有法相的善知识不会为财富而传法,但为了不致耗尽自己的福报,尤其是为了显示佛法的珍贵,也为了表明对佛法的尊重,弟子应该慷慨供养。

《米拉日巴尊者传》中有一则鄂巴喇嘛为求法而供养上师的故事。鄂巴喇嘛是玛尔巴上师的弟子,有一次,鄂巴供养了玛尔巴上师大量财物后,对上师说:“上师啊!我的身口意都属于您老人家。这次我把所有的财产都带来了,家里只剩下一只母山羊,它是羊群的祖母,因为它实在太老,又是跛脚,所以才把它留下了。我把这些都供养给上师,请您赐予我殊胜的灌顶与口诀,特别是耳传派的甚深口诀!”说完向上师顶礼。玛尔巴上师笑着说:“哦,深远殊胜的灌顶和口诀是金刚乘的捷径,依靠此口诀,不需要旷劫修行,此身就能成佛,这是一切口诀中的特别口授,为上师、空行所付嘱。既然你要求法,那只羊虽然又老又跛,不拿来还不算全部供养,我的口诀还是不能传给你,别的法我早已传给你了!”鄂巴问:“如果我把这只老山羊供养了,您老人家肯传法吗?”玛尔巴上师说:“只要你亲自去拿来,我就传!”于是鄂巴一个人跑回去,把老山羊背过来供养上师。他把所有的东西供养后,玛尔巴尊者非常欢喜地说:“所谓秘密真言乘的学人,就是像你这样的弟子。其实,一只老山羊对我有什么用呢?但为了尊重法必须要这样做。”接着玛尔巴上师便赐予他殊胜的灌顶和口诀。

没有信心的人会觉得,玛尔巴上师的贪心真大,弟子供养再多财产都不满足,连一只老山羊都不放过。其实根据密宗的观点,在依止上师时,弟子必须对上师观清净心,应当想到:上师的任何行为都有甚深的密意。但现在有些人分别念很重,总觉得上师的行为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甚至上师说一句话,他能挑出一百个毛病。这样的恶心劣行会障碍自相续产生觉受和证悟。其实上师本来没有任何过失,是弟子的心、眼不清净,才觉得上师有过失,这就像镜面上若有垢障,镜中显现的面容也会不清净一样。所以莲花生大士有这样的教言:应当一心一意祈祷上师,平时要以清净心和慈悲心来修炼妙力。

这里讲应该对上师作供养,但如果上师不愿意接受供养,弟子也没必要强迫上师接受。我曾见到这种情况:有一个弟子供养上师一百块钱,上师把钱推回去,对弟子说:“我不接收供养。”但弟子哀求道:“上师!您一定要接受。”又把钱塞到上师的衣服里。上师把钱掏出来扔得远远的,弟子又把钱拾回来,跪在上师面前苦苦哀求。上师想离开,弟子一直挡着不放,一定要上师接受……为了一个供养,给上师增添了许多麻烦。其实,在这种事情上,弟子应该随顺上师。法王如意宝曾说,如果上师不愿意接受钱财,弟子也没必要供养这些有漏的财物,只要内心作意幻供养就可以了,这同样可以积累资粮。

按理来讲,求法者本应对传法者慷慨供养,但是在现实中,有些吝啬者就是舍不得供养。这些人要好好想一想:死死抓着有漏的财物有什么意义呢?有些人一辈子辛辛苦苦积累财富,但死亡来临时,即使他的财富多如须弥山,也没有权利带走芝麻许,只能两手空空离开人间,随着业风漂泊在中阴界。也许在那个时候,这些吝啬鬼才会醒悟过来:人死后再多的财富也用不上,为什么自己生前不用这些钱财作供养呢?

托尔斯泰有一篇小说,小说中讲了一个地主和土地的故事。俄国有一个贪婪的地主,他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来购买土地,最后他的地盘极其辽阔,从地界的这边到那边需要骑上马来丈量。当地有一个习俗,死者生前要选择自己死后埋葬的地方。当这个地主快死时,他为自己选择了一处墓地,在看到自己的墓地时,地主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他感慨地说道:“一个人其实只需要六尺长的土地就足够了,这一点土地就可以把自己放进去,但我却把一辈子都浪费在多余的土地上。”

现在有些富人把钱存在银行里,自己舍不得享用,也不愿意贡献给社会,他们的财富仅体现为存折上的数字,此外无有任何实义。当他们离开人间的时候,一分钱也带不走,一辈子积累的财富被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瓜分一空。这些富人虽然暂时拥有广大的财富,最终却一无所有,用佛家的话来讲,他们的财产就是不坚实的财产,最终必定会被劫夺。

怎样让不坚实的财产成为坚实的财产呢?《法化谈丛》中说,以前有位富商,他一直苦于无法保管自己的钱财,他想:若将钱财埋在地下,恐怕地鼠会偷走;若藏在森林中,恐怕猿猴会搬去;若藏在水里,恐怕水中的动物移动;要是交给亲人,恐怕他们挥霍无度……想来想去,还是自己随身带着保险,于是他将所有的财产兑换成黄金,天天缠在腰间。一次这个商人路过某地,见到街道中央摆着一个大钵,来往的行人都向钵中扔钱。富商问一个人:“这些人在干什么?”那个人说:“你不知道吗?这是公共福田,舍一得百千万亿倍酬报,往后会受用不尽。佛在《宝积经》中说:‘我不舍财,财将舍我,我今当舍,令作坚财。’这口大钵就是坚牢藏,金钱财物一入其中,五家不得共享,唯供养者独自享有。”富商听后欢喜雀跃,说道:“我得到寄托财物的好地方了!”就解开腰带,将黄金放到钵中,又到寺院里皈依三宝,众比丘为他诵经忏罪,他心开意解,获得了须陀洹果。这个商人通过供养三宝,把被五家共享的财产变成了坚财,看了他的故事后,大家懂得该如何保管财产了吧。

《大智度论》中说:“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譬如猕猴不能暂住;人命逝速,疾于电灭,人身无常,众苦之薮,以是之故,应行布施。”财富虽然能带来暂时的快乐,但一切都是无常的,最终自己的财富会被五家共用,而且人的心会因为财富而散乱不定,这也是一种痛苦;而且,人什么时候死是说不准的,因此生前有自在时,除了留下生活必需的资具以外,多余的财物都要用来上供下施。

有些人说:不是我不愿意供养,而是我太穷了,没有供养的能力。其实,供养不在于钱多钱少,只要有供养的意乐,再穷的人都能供养。即使作不了大供养,供养几朵花总可以做到吧,你可以在野外采几朵花,或者买几朵花来供佛,以这样的供养也能积累广大的福德。

道理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因此无论贫富贵贱,任何人都应精勤作供养。但现在存在这种现象,在断恶行善方面,有的人对于广大之事怯懦不为,对于微小之事不屑一顾,这样高不成低不就,最终一无所成。现在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当我们劝有些人做大的善事时,比如出家受戒、终生吃素或者做慈善事业,他们觉得这太难了,根本做不到;劝这些人做小的善法时,如供一盏灯、点一支香、念一句佛,他们又觉得这微不足道,甚至反过来还讲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搞这些有什么用啊?人生就像阳光下的露水,很快就过去了,还是及时行乐吧……”其实,对大的善法怯懦、对小的善法轻视,这都是不应理的,我们应该遣除这两种心态。

如果有勇气,有些大的事情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困难。每个人都是一盏灯,每盏灯都有一份光和热,都能遣除黑暗、带来温暖,如果不愿意放出光和热,这就是自己的不对了。有些人学习大乘佛法已经多年了,心态还是很怯懦,一提到为三宝发心做事情就摇头:我哪有这个能力?只要自己有吃有穿就已经不错了。我觉得这些人应该改变心态,要握紧拳头给自己打气:别人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我这样脆弱?如果能激发出勇气,肯定会有一番作为。

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以前曾经有这样一件事:德国有两兄弟移民到美国,最初他们在纽约谋生,生活很艰难。当时两兄弟的心态完全不同,哥哥认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很难有所作为,于是到乡下买了一块地种菜,而弟弟没有低头,他白天打工,晚上求学,他的专业是地质学和冶金学。四年后,弟弟大学毕业了,他到乡下去看望哥哥,哥哥问他:“你现在拥有什么?”弟弟说:“除了文凭,别的什么都没有。”哥哥说:“你还是跟我扎扎实实地干活吧。我带你去看看我的菜地。”在菜地里,弟弟蹲下来看了看菜,又看了看菜底下的土,然后进屋拿了一个脸盆,在里面盛满水,把土一捧一捧地放在盆里漂洗,渐渐地,在盆底出现金灿灿的金属屑。弟弟抬头看着哥哥说:“哥哥,你知道吗?你是在一个金矿上种卷心菜!”由于兄弟俩最初的心态不同,导致他们中间的行为不同,最终在同一块土地上获得的收益也完全不同。

再举一个例子。四个人去同一个花园,一个人精神不正常,他认为这是地狱,花园中的美景反而给他带来痛苦;第二个人觉得这个花园很美,在花园中自得其乐;第三个人见到花园中的美景,以自我解脱的心供养诸佛菩萨;第四个人以菩提心摄持,将花园中的美景供养诸佛菩萨。同去一个花园,由于内心的状况不同,每个人的收获也完全不同。所以,心是决定一切的,道友们如果善用此心,完全有能力在佛法上做一些大事。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轻视小的善事,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资粮。有些善法看上去不起眼,实际上它的功德非常大。《大悲白莲花经》中说:“观想如来后,仅向空中抛一朵花,其善根我以善逝佛智也难以衡量宣说。”一般人认为,供养一朵花是非常小的善事,可是这个教证说,观想如来后,仅仅将一朵花抛向空中作供养,连佛的智慧都难以衡量其功德。好好想一想这个道理,我们确实不能轻视任何看似微小的善法。我对这些道理是深信不疑的,每天早上起床后,内心都要观想诸佛菩萨,然后一边念供养咒一边向空中喷香水作供养。

《妙法莲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量佛。”这个教证讲的非常清楚:是以散乱心供养,没有要求安住在生圆次第或者禅定的境界中供养;是在墙壁的画像、唐卡或者佛像前供养,不是亲自在佛面前供养;是供养一朵花,不是供养许多花,以这样的供养也能逐渐见到无量的佛。再退一步讲,即便对佛没有信心,只是以某种偶然的因缘对佛作供养,这也必定有功德,佛经中有许多这方面的公案。

所以行持善法并不需要太高的要求,但现在有些人经常说:“心散散乱乱的,还供养什么啊?这没有任何功德,应该放下这些勤作,只要自然安住就可以了。”这些人说的话很大,但他们在实际行动中,该安住的本性一刹那也安住不上,而不该放下的断恶行善却全都放下了。道友们应当注意,不要被这些似是而非的语言误导了。我们毕竟是凡夫人,在做善法时肯定会产生各种妄念,甚至是非常恶劣的念头,但不能因噎废食,放弃一切善法。暂时有一些分别念并不要紧,只要能经常提起正知正念,并采取各种对治法,使恶念逐渐减少,善念逐渐增加,这就是一种修行。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许多善法的形象虽然不大,但功德并非微不足道。如果拿出一大笔钱作供养,或者安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这些一般人很难做到,但刚才讲的善法人人都能做到,功德又巨大,想积累资粮的人为什么不去做呢?

接着讲在僧众共修的法会中作供养。

在举行大规模的法会时,因为法会中有密宗的仪轨(此为藏地的情况),具有前行、正行、结行(即三殊胜),并且僧众当中有许多高僧大德,所以行持善法具有巨大的变数,功德能成百上千倍地增上,因此尤其要在这样的大法会中精勤作供养。

我们学院每年都开极乐法会,每次都有成千上万的僧众参加共修,这些都是清净戒律的出家人,在极乐法会中要修持密宗的仪轨,而且有前行发菩提心,正行的念修,结行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因此,如果能对极乐法会作供养,功德确实非常大。不仅如此,现在我们每天学习净土法,这也可算是开极乐法会,因为我们每堂课都有前行发心、正行闻法念佛、后行回向,所以此时若能作一些供养,比如供灯、供水、供花,也会有很大的功德。

今后学院开大法会时,希望各地的道友积极参加共修。能亲自来学院当然很好,如果不能来学院,可以在当地举办共修法会:集中在各自的道场中,在佛像前陈设精美的供品,然后一起念咒诵经。现在汉地有些居士喜欢做火供,如果有生圆次第的境界,这当然有很大功德,但不一定人人都有这些境界。而刚才讲的共修法会不需要很高的境界,不管什么样的人都能参加,而且绝对有很大的功德,所以今后道友们要广泛发动人们参加共修。

总而言之,一切今生来世安乐的根本就是积累资粮。许多人罪业深重、善根薄弱,好不容易遇到了三宝,此时千万不要空过了,要以三宝作为积累资粮的对境,好好作供养,多多积累资粮。人生非常短暂,我们的时间非常宝贵,大家要抓紧时间断恶行善。如果是造恶业,应尽量往后推,最后舍弃这件恶业;如果是行持善法,不能明日复明日地往后拖,这样有可能会落空,一定要当下行持,争取早日圆满此善法。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1] 五家共享:王臣以法令取之,盗贼以非法夺取之,不肖后人以放逸衰败之,水火溺焚而毁坏之,由人共取由天没收之。

[2] 在香花供佛方面,汉地做得很好,寺院里的供桌上经常摆满鲜花等供品。尤其每月的初一、十五等吉日,众多善男信女都拿着香花到寺庙供养,这些人的行为值得随喜。虽然他们也许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显宗的空性见、密宗的清净观,但他们对佛菩萨有恭敬心和欢喜心,以这样的心态来供养也很难得。从另一方面讲,这些寺院的创办者为众生提供了供养三宝的场所,他们也功德无量。今后道友们如果有能力,也要建立一些道场,最好是闻思修行的道场,如果实在没有能力把闻思修行搞起来,也要塑造一些庄严的佛像,这样许多众生都会来作供养。

[3] 每堂课后上师要带领大众共修念佛。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索达吉堪布讲经典、咒语、文集

索达吉堪布讲地藏经     

索达吉堪布讲法华经     

索达吉堪布讲公案     

索达吉堪布讲金刚经     

索达吉堪布讲金刚萨埵心咒     

索达吉堪布讲俱舍论     

索达吉堪布讲六字大明咒     

索达吉堪布讲普贤行愿     

索达吉堪布讲入行论     

索达吉堪布讲心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