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贤法师: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惟贤法师所有开示



 惟贤法师: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


 下载DOC文档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人生佛教是由近代佛门领袖太虚大师上世纪30年代,根据印度佛法和中国传统佛教,对佛法进行融贯,并结合时代社会背景做出新的判摄后,提出的适应当代佛教发展的伟大思想,为当今学人明确指出了一条契机契理的修行之路。
一、人间佛教思想的历史沿革

(一)释迦佛的应化示现是人间佛教的一种典型

释迦佛下天、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这八相成道,都在人间。成道以后说法,组织僧团,祇树给孤独园、竹园精舍、王舍城大讲堂、灵鹫山等地,也都是在人间。这个僧团就不仅只有出家人了,出家在家都有,以此作为榜样,推广到社会,作为一种教育,目的也就是要净化人间。所以古往今来,佛法重在人间。

《金刚经》上讲:“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就充分说明释迦佛在日常生活中,要乞食、募化、洗浴,和普通人一样。因此,释迦佛在生活中得到自在,佛法就在人间,就在生活间,而不是脱离生活的。释迦佛在人间以身作则、体现佛教精神的这种人生,其实就是人间佛教的一种典型。

(二)历代祖师均提倡做人是基础

从佛教发展历史及传播情况来看,不管是在印度还是中国,不管是小乘佛教还是大乘佛教,其各个宗派、历代祖师,首先就是讲做人。人是最殊胜的,《阿含经》中讲:一切众生中,人为第一。

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把修行的道路分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下士道就是讲做人,然后才有中士道、上士道,把人做好了,才能进一步修解脱行,修大士行。人是基础,宗喀巴大师取名叫增上生,就是以做人为增上缘,可以逐步上升。六道中,天道太快乐,想不起来修行;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太苦,没有办法修行;只有人在苦乐之间,有苦又有乐,由于苦的关系知道上进,故叫增上生。上升下降,人是基础,对于学佛来讲,以人为上升的增上缘,作为人很难得,所以菩提道首先讲,人身难得,要珍重人身。

中国唐代形成的八个宗派是各祖师根据佛经创立的,从不同角度各有发挥,成为代表中国特色的佛教,特别与中国的儒家相结合。儒家就是讲如何做人,孝养父母、恭敬师长、尊老爱幼、怜贫惜苦,以实现淑世善民、净化国土的目标。

上所述,历代以来,从释迦佛到印度、中国的各祖师们,所讲的教理及阐发的妙义,最基本的都是从人身做起,尽管大小乘经典,妙义各有不同,各个宗派的思想各有侧重,但在“做人”这一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做人是基础,离不开人乘,这是各宗各派最基本的思想。

二、人生佛教提出的理论依据和历史背景

近代佛门领袖太虚大师上世纪30年代在重庆北碚的缙云山,首先明确提出人生佛教的思想。当时我只有十几岁,正在汉藏教理院读书,亲耳听他讲过“人生佛教、真现实论、真菩萨行、菩萨学处”。这是太虚大师根据印度的佛法和中国传统的佛教,对佛法进行融贯,并结合现代做出新的判摄后,提出的适应当代佛教的伟大思想,为当今学人明确指出了一条契机契理的修行之路。

(一)太虚大师对佛法的判摄

太虚大师判摄的内容为:教之佛本,三期三系;理之实际,三级三宗;行之当机,三依三趣。

1.教之佛本,三期三系

太虚大师认为:佛在世时,佛为法本,法以佛为主、以佛为归,虽然应机说法差别无量,但并没有分大乘小乘、顿教渐教,故佛为法本,法皆一味,佛怎么说就怎么说。虽闻法者以特殊的机缘关系,解有差殊,但不能以此别为大小,故也就不能分作任何的宗派了。因为佛是唯一的,所以佛所说的法,当然也就是一味了。佛灭度后,佛陀的教法,就不是那么一味的了。依当时印度的法藏结集,和后来教法的流行演变,分作三期三系。

第一个时期,小行大隐时期。佛灭度后第一个五百年,小乘盛行,教典有《阿含经》等,大乘经隐没不彰。现流行于世、保持原状并发扬光大的是以斯里兰卡为中心,流传于缅甸、泰国及越南、马来群岛等地的巴利语系佛教。

第二个时期,大主小从时期。佛灭度后第二个五百年,大乘佛教盛行,包括般若、法相唯识,从马鸣菩萨写《起信论》,到龙树菩萨弘扬般若,再到无著、世亲菩萨弘扬法相唯识。现流行于世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由中国而流传于朝鲜半岛、日本及越南等地的汉语系佛教,也可称为中国系佛教。实际上印度三期佛教,中国皆有,但主要以第二期为主。

第三个时期,密主显从时期。佛灭度后第三个五百年,密宗盛行。密宗是佛教一种特殊的形式,讲三密相应,灌顶、修供、念咒。形式上结合当时的印度教,内容上包括大乘中观的思想。密又有东密、西密,西密就是指以中国西藏为中心,东密就是指日本真言宗,但日本的密教还是中国唐朝时传过去的。现存于世的是以中国西藏为中心,由西藏而流传于中国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及尼泊尔等国,为藏语系佛教。

2.理之实际,三级三宗
什么叫理之实际呢?就是佛教的教理符合佛陀的本怀,也与客观真理相合,所以就叫实际。

什么叫三级呢?佛教分为五乘: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其中,又分为三级:

第一级,五乘共法。五乘共同的是要相信因果道理、因果事实,以及因缘生法的原理,这是基础。

第二级,三乘共法。三乘就是指声闻、缘觉、菩萨这三种出世的圣人。共法就是说这三乘虽有差殊,但要断烦恼了生死,修解脱行,必须要通过四谛、三法印的修习,求证出世涅槃,所以叫三乘共法。

第三级,大乘特法。即缘起性空、唯识法相、真如法界,是菩萨所特有、不共于人天二乘的,也叫大乘不共法。

五乘共法的因缘生法,三乘共法的四谛三法印,大乘不共法的缘起性空、唯识法相、真如法界,为三级。大师又将此三级汇成三宗: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法界圆觉宗。这三宗就把中国大乘佛教的八个宗派全部融会起来了,八宗汇成三宗。法性空慧宗,讲般若,为龙树一系的中观派;法相唯识宗,讲唯识法相,是无著、世亲一派;法界圆觉宗,根据《起信论》、《楞严经》、《圆觉经》,直讲真心,回俗向真,转妄成真,直指如来真心,叫法界圆觉宗。

3.行之当机,三依三趣

行就要随机,必须要适应根机而弘法,这是从实践方面来谈。机是根据地点不同、人不同、时间不同来进行,即因地制宜、因机制宜、因时制宜。

(1)依声闻乘行果,趣发大乘心。由佛住世时至正法的千年,是以小乘为主,先求解脱道,后来趋发大乘心,回小向大,大乘心一发,即知已入菩萨道,不难成佛,属正法时期。

(2)依天乘行果,趣获大乘果。天乘行果就是密宗讲的天幻身,净土讲的天国土。密宗讲以天人形象作本尊,先修成天色身的幻身成化身佛,做到三密相应,可以即身成佛。净土如兜率净土和弥陀净土都是天国。依密净的天乘行果,先成天幻身或上生天净土,以期速达成佛的目的,是属于第二千年的像法时期。

(3)依人乘行果,趣向佛乘。依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业报,发菩萨心,向上增进,就可以趣修大乘行,得到佛果,这就是第三千年开始的末法时期,这个时期比较长。

太虚大师认为,第一个时期,依声闻乘行果,现在不实际。因为与世隔绝,在山林水边修行,是隐遁、保守的,容易受到讥嫌。第二个时期,依天乘行果,难免带神秘色彩,容易被讥谤为迷信、神秘,也不适合。现在的时代必须依人乘行果趣向菩萨乘而证佛果,才比较切合实际。基于这个理论,他提倡人生佛教。

(二)提出人生佛教的历史背景

太虚大师当时提出人生佛教,除理论上已经成熟,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以外,还有个显著的历史背景。过去佛教是以这两种方式来流行的:一是消极隐遁,躲在深山、岩洞修行,独善其身;二是一说到佛教就给人以神秘感,让人以为就是念点咒、搞点神通等等,带有迷信和神秘色彩。因此,形成了佛教内部不振作、外部受压迫的历史背景。

外部受什么压迫呢?驱僧夺财,庙产兴学,把寺庙拆了、佛像毁了,办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太虚大师就发挥佛法对人生的真义,还原佛教的本来面目,消除隐遁、迷信的色彩,注重人生。通过这样,把佛教教义重新发扬,四众弟子团结一致,佛教就有力量,佛法就可以推动。这是太虚大师的苦心。

太虚大师自从提出人生佛教以后,就开始不停地在各地宣讲、弘扬,边讲边叫弟子整理,编辑成册,一直到他圆寂前,才全部整理成功,共有好几册,我亲眼看到过,是福善法师整理的。

(三)人生佛教的内容

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内容,简单说来就是“完人、超人、超超人”的三级做人观。

太虚大师讲,做一个人,首先要做一个完人,就要遵守三皈五戒十善,明因识果,保持人身,完成人的人格,提高人的道德;以后就要做超人,超人就要修解脱行,少欲知足,宁静淡泊,求身解脱、心解脱、慧解脱;超人以后要做超超人,超超人就是菩萨,就要具足大悲、大智、大愿、大无畏的精神,发菩提心,修四无量心、四摄六度,去救苦救难,度脱一切苦厄,这就是成佛的因。完人、超人、超超人,成佛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佛陀就是一个超超人,完成人格的第一人。

提倡首先完成人格,这样就避免世人对佛教消极保守和神秘迷信的讥嫌,通过人格化、做完人的这么一个目的,现代社会就能适应这种根机。

太虚大师有两首诗也充分说明了这个内容。第一首:“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是他基于人成即佛成的真现实论写的。第二首:“如果发愿学佛,先须立志做人,三皈四维淑世,八德十善严身。”这就把佛教的道德与儒家的道德融合在一起了。三皈就是皈依佛法僧,四维就是礼义廉耻。

太虚大师有本书叫《人乘正法论》,系统讲“人乘”的殊胜。另外还专门把《十善业道经》提出来,说《十善业道经》就是人生佛教的纲领。《十善业道经》就是讲做人,讲五戒十善、明因识果,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发菩萨心、修菩萨行,趣入佛果,故《十善业道经》是一部奉行人生佛教的宝典。

(四)人乘到佛乘的四个过程

太虚大师提出的人生佛教,与中国现实密切相应,符合佛陀的本怀,有四个过程:

1.人生改善。就是要把人生走向善的道路,首先把人做好。

2.后世增胜。就是在下一辈子仍然能够保持人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有继续向上的增上缘。

3.生死解脱。要明了“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彻底了解人生、宇宙的实相,就要发起出离心,求生死解脱。具体就需要严持戒律,修清净行,少欲知足,淡泊宁静,达到去除贪瞋痴,这是很关键的,要想成佛,必须要经过这一关。

4.法界圆明。通过学菩萨,就能得到佛果。佛果就是法界圆明,法界就是恢复法性,圆明就是大圆镜智、智慧光明,圆满遍照,才能成佛。

人生改善、后世增胜、生死解脱、法界圆明,就是从做人开始,到学解脱行、菩萨大士行,一直到成佛,都是挂起钩的,一步步联系起来的。这也就是人乘趣向佛乘的基本过程。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惟贤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惟贤法师讲般若经     

惟贤法师讲金刚经     

惟贤法师讲楞严经     

惟贤法师讲楞严咒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