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内心的挣扎和苦闷,也都想从中超脱,「四圣谛」说明了从「苦」到「灭」的修道历程,不但是佛法的基本道理,也是我们在生活、修行过程中减少苦、面对苦的指引。
什么是苦 - 一点也不苦
一点也不苦
佛教所说的「灭苦」,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在自己灭苦以后,再也不到世界上来受苦受难;另一种则是在自己灭苦之后,不但不离开苦,反而继续留在这个娑婆世界,为众生救苦救难,这就是菩萨道的精神。
其实只要我们内心的观念能够转变,苦就不会存在。但因为我们有身体,即使观念上已经很清楚什么是苦,在某些状况下,也会因为突然的不舒服而产生一些情绪、心生后悔,再度感觉到痛苦。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有些修行人虽然已经离苦了,还是会因为无法确保永远不再受苦而担心未来,只希望赶快离开这个世界,一旦离开,也不愿再回到人世间来。
但对真正的菩萨而言,没有一个地方是苦的,也没有一个地方不是苦的,他深知世人感到痛苦的原因,是因为不够深入苦,只要深入苦以后,就不会再以为那些是苦了。
例如,我常常告诉跟我学打坐的人,打坐时腿痛是正常的,这是每个学打坐之人的必经过程,腿完全不痛的人实在很例外。如果觉得腿痛得受不了,而马上把腿放开,就永远感受不到腿不痛的快乐。所以我会劝他们,当你还能够感受到痛的时候,就不是真痛,也不是最痛,只要保持盘腿不动,超越了最痛的时刻之后,不但不觉得痛,反而会有一种清凉的感觉产生。如果想体会那种清凉的境界,就必须先超越肉体上最大的痛楚。
除了肉体上的苦之外,生活、物质条件上的苦也一样需要超越。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能够吃苦耐劳,即使在非常艰苦的生活状态下,还是过得很快乐。例如孔子的弟子颜回,住在很简陋的穷巷里,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人不堪其忧,但他还是不改其乐。他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快乐的原因,是因为最穷也不过如此而已,他不害怕损失任何东西,所以能保持心灵的富裕。像颜回这样的贤者,能承受一般人不愿承受的苦,但是在受苦的过程中,却不以为苦,这是因为他心甘情愿、乐意过这样的生活。
又如一九四九年时,我随着军队从中国大陆撤退到台湾来,当时军中每个人都只有一套衣服可以穿,没有办法换洗,只能趁着到河边洗澡时,顺便把衣服洗干净;等舒舒服服地洗好澡之后,衣服也晾干了。每当我们把衣服穿起来,轻轻松松地走回营房时,就会感觉精神抖擞、生龙活虎。一般人没有受过这种苦,就会认为我们生活得很辛苦,但当时我们和外人的感受完全不同,丝毫不觉得痛苦。
这些都是深入苦而不以为苦的例子,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即使自己正在受苦,也不会觉得痛苦,因为对他来说,已经没有苦难这回事了。
因此,消极的出世并不能带来真实的快乐,只有积极的知苦、体会苦,从苦难中成长,才能真正的离苦得乐。当我们渐渐脱离痛苦、得到快乐,能做到身在苦难之中而不以为苦,就是真正的「灭苦」。
什么是苦 - 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等四苦,再加上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等,就形成了「八苦」。离苦、灭苦是学佛的目的,然而在离苦、灭苦之前,最重要的还是要先「知苦」。
佛法中对于种种苦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苦形成的原因。然而,如果仅止于文字上的了解,即使将这些名词念得滚瓜烂熟,也无法真正体会苦的真义。如此一来,佛法只不过是一般的知识,产生不了什么力量,遇到讨厌的事情,还是会瞋恨;遇到喜欢的事情,还是会贪爱,照样还是在贪、瞋、痴、慢、疑种种烦恼心中打转。对「苦」的本质仍然一无所知,是不可能远离痛苦的。
人生的各种经验,都要亲身体会过才能变得深刻。虽然许多人一听闻佛法,很快就能够理解人生是苦的,并能运用修行的方法来做一些离苦的工夫,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必须在遭遇过非常重大的灾难之后,对于人生的苦才真正有所体会。例如遇上飞机失事,机上所有的人都身亡,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存活;或是生了重病,濒临死亡边缘,本来医生宣判毫无复原的希望,结果却大病不死。诸如此类九死一生的经验、体验过生命即将消亡的震撼,使他们对于死亡的态度,以及看待生命、运用生命的观念和一般人完全不同。这是因为他们好象已经死过一次,现在的生命就像是捡来的一样,就会更加珍惜,任何的苦难对他们而言都已不是问题,不会像一般人患得患失,遇到一点小问题就放不下、感到非常痛苦。
另外一些人是因为最亲爱的人突然死亡了,因而发现人的生命非常脆弱、短暂,所以他会很珍惜这一份情感,也会试着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亲爱的人,也许是发愿做义工、为社会奉献,也许是把所有财产捐献给更需要的人。因为他经过此一遭遇,对于苦有着很强烈的感受,知道人所拥有的一切,即使是生命本身都是短暂的,更何况是身外之物呢?所以从此以后,任何苦难都再也威胁不了他,也不再觉得痛苦了。
由此可知,菩萨必定是在受苦受难之中产生的。因为他是过来人,再大的苦难他都受过了,所以当他身处苦难之中时,一般人都觉得受不了,但是他仍不以为意,不觉得痛苦或困难。而且他是为了救度苦难的众生,才到苦难中来,所以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受苦,像这样的人,都有着伟大的人格情操。
可见,如果我们想要知苦、体验苦,从苦难之中了解苦难根本不存在,或者是接受苦而不以为苦,都必须要有相当的人生历练,这并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身为一个修行佛法的人,如果想要离苦、灭苦,也相当不容易,一定要透过不间断的修行,才能跨越层层身心的障碍,从而超越所有的苦难。
什么是苦 - 不眷恋,也不逃避
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地逃避现实,才能够离苦得乐。
「苦」这个字,听起来好象只是一种舌头所尝到的味觉。其实佛法所说的「苦」,并不一定是感官上的苦,主要是指观念上的苦。真正的苦是「心苦」,一个人的人生观念如果不清楚、不正确,老是以自我为中心,就会作茧自缚、自找麻烦。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就是因为常常庸人自扰,才被称为凡夫俗子。
佛法所说的「苦」,实际上是人的忧、悲、苦、恼等情绪反应,而情绪反应是从自我的观念所产生。所以,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观念一改变,痛苦也就不存在,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好象遭遇了苦难,但只要心中不以为苦,也就不觉得痛苦了。例如我们心甘情愿为儿女、配偶、亲人而牺牲,或是心甘情愿为理想、信仰、心愿而奉献,就不会觉得痛苦,反而会觉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心里觉得非常踏实。虽然同样是辛苦的付出努力,但只要心中没有任何不喜欢、不愿意、不甘心接受的想法,痛苦便不存在。
由此可知,正确的观念很重要。例如把《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明白我们的生命是因缘和合而成,所有的事物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只是暂时的存在。如果体认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老是痛苦的自我挣扎,想要逃避痛苦,而能够采取面对、接受问题的态度,并努力加以改善,而不会感觉到忧虑。
因此,一个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就会明了,事实上,痛苦是由一己的观念所造成的。现实世界其实没有什么可怕之处,没有任何事情需要加以逃避,也就不会消极悲观、逃避现实。从经典以及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即使已得到究竟的解脱,远离世间的痛苦,他仍没有拋弃这个人间,反而更深入世间,为救苦救难而努力。所以,如果认为现实世界很可怕,而有消极悲观、逃避现实的观念,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修行。
然而,佛法所说的「入世」,并不一定等于一般人所认为的「入世」。佛法中有「入世」、「出世」和「恋世」三种名称,一般人所谓的「入世」通常比较接近「恋世」,无非是贪恋世间的虚名、浮利、男女情爱,以及种种虚幻不实的享受。真正修行佛法的菩萨,虽身在红尘之中,但并不被世间种种物质诱惑所困扰、淹没,这才是真正的「入世」,也才是真正的「出世」。
因此,「出世」的观念并不是要我们逃避现实、远离人间,而是身在世间,而不受世间种种现象所困扰,这才是「出世」真正的意义。我们唯有做到入世而不恋世,既不眷恋世间,也不逃避现实,才能真正的离苦得乐。
什么是苦 - 好好善用「臭皮囊」
好好善用「臭皮囊」
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种观想的方法,称为「四念处」,分别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这些基本的观想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脱离自我的执着、冲破自我的限制,因此是佛教众多修行方法中最基本的。
所谓「观身不净」,如果要深入解释,那是非常专门、深奥的;如果从比较通俗的观点来说明,观身不净就是观想自己的身体不清净。一般我们都会认为自己的身体是可爱、干净,是很重要的,但是佛教却称我们的身体为「臭皮囊」,认为身体是由不清净的东西组成的。
身体的不清净,可以从几方面来分析:第一、父母因发生两性关系而有孕,从佛教修行的观点来看,YIN欲心是不清净的,所以我们的血肉之躯在受胎时就已经不清净了;第二、母亲怀胎时,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和内脏在一起,由母亲的血液输送营养,而人体器官本身并不是很清净的物质;第三、胎儿一出生以后,身体就不干净,一定要洗一洗,脐带本身也是不清净的,所以也要剪掉;第四、成长过程中,即使所有的饮食都是美好的,到最后形成的排泄物,却都是臭的、不清净的,除了屎尿之外,如果几天不洗澡、不漱口、不洗脸,身体很快就会发臭,眼睛、耳朵、鼻孔里,也会不断产生污垢等分泌物。
经过这样仔细的观察,可以肯定自己的身体并不是那么清净、不是那么可爱,也会知道对身体的各种执着,根本是不必要的。
可是如果一直用「观身不净」的观念和方法,也可能会带来负面的消极作用,因为深刻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是这么差劲、不干净;久而久之就会厌恶自己的身体,最后甚至会活不下去,而导致自杀的结果。
释迦牟尼佛时代,曾经有一批修行人,就是因为听说了观身不净的法门,于是努力用方法观想,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发现自己的身体真的是不清净、很讨厌,到最后,愈观想愈觉得身体是可怕的。无奈的是,人活着又不可能离开自己的身体,所以干脆走上自杀一途,这就是这个方法负面的效果。
正确的佛法观点是:虽然认为身体是虚假的、不清净的,但还是要借着它来好好生活,来行善修福、培养慈悲心、开发智慧;如果没有了这个身体,这些成长与进步根本就没有凭借。
所以,虽然我们知道身体是不清净的,只要不过度保护身体、顾影自怜,或是花太多时间去装扮自己就可以了。此外,还要好好爱护这个身体,维持健康,这样才能好好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它发挥最大功用。
因此,「观身不净」并不是一个可怕的观念,相反地,如果能发挥它正面积极的作用,不但能让我们不过于执着身体,不把身体看得太重要,还能勇于运用它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什么是苦 - 不断变化的心念
不断变化的心念
我们的身体经常在不断地变化,其实我们的念头也一样,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川流不息、变迁不已。所以,佛教的基本观想方法「四念处」中的「观心无常」,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明白,心念在剎那之间生灭不已,是虚幻的。
一般人的心是烦恼心、妄想心,心念经常在浮光掠影、捕风捉影的情形下变动不已,所以并不真实,只是暂时而非永恒的存在。我在美国遇到的一些西方人,常常会改变主意,如果问他:「昨天不是答应了,今天为什么反悔了呢?」他就会回答:「I change my mind.」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我改变主意了。」其实「mind」在英文里就是「心」的意思,所以也可以说成:
「我改变了我的心。」这就是无常的心,因为它是可以改变的:昨天想的跟今天不一样、刚才想的和现在不一样。自己的观念可以互相冲突、违背,向着不同的两个方向走,这就证明我们的心是无常的。
不只西方人如此,所有众生的心念都随时在改变。佛经告诉我们,众生的烦恼心变化不定,一个念头有「生、住、异、灭」四种型态,前念与后念也会互相交替、念念相续,不断地生灭、变化。今天你看到一朵玫瑰花,觉得很欢喜,想要闻闻它、亲近它,明天却因为玫瑰的刺扎痛了你的手,让你的心念改变,觉得这朵花真讨厌,就不想碰它了。对人也是一样,今天觉得厌恶至极的人,经过一段时日,因为和他愈来愈接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他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人,就会愈来愈喜欢他,这就是所谓的「日久见人心」。由此可知,我们的看法和观念都会改变,这就是无常的心。
「心」是我们的主宰,所以我们一讲心念无常,好象就失去主宰了。其实,正因为心念无常,我们才会见到,在无常背后还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心,就是所谓的「佛心」、「清净心」,也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中所要明、要见的心,也是智慧心、慈悲心。它没有自私自利、自我执着,也没有以自我为中心。
清净的心也是不变的心。否则,今天成佛的人如果改变心意,说一声:「I change my mind.」明天就又变成众生了。一个已经解脱的人,完成了清净的智慧心以后,就再也不会三心二意了。因此《涅槃经》指出,无我、常住不变的心,就是佛心。
不过,可能是因为佛法一直强调这个世界是虚幻的,影响所及,很多中国文学作品对佛教的描写就是消极厌世的,似乎佛法讲的不外是虚幻、无奈、无常,古典名著《红楼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然而并非如此,佛法所讲的无常非是常积极的,就是因为无常,所以才不需要失望。虽然现在烦恼很多、忧虑重重,感到非常痛苦,但随着时间过去,环境改变,就会有新的情势出现,我们的感受也会跟着慢慢转变,心情就会变得开朗。例如先前你可能觉得很忧虑,好象已经毫无希望、前途一片黯淡,但是听到我说的佛法后,心念一转,马上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所以,无常的观念,实际上能为我们带来无穷的希望。正因为念头可以纠正,只要改变观念,前程就会跟着转变。这样,即使环境不变,未来的希望仍然会在我们心中不断的展现开来。
什么是苦 - 远离「苦」的感受
远离「苦」的感受
当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渐渐远离痛苦的感受时,就是「离苦」,与此同时,就能够得到乐的感受。离苦的方法有很多种,一种是改变自己的观念,一种则是藉由修行方法来改善。
例如,许多人对于搭飞机心存畏惧,深怕飞机会从空中掉下来。有位先生曾经告诉我,有一次他们夫妻两人搭飞机,碰巧在空中遇到乱流,飞机颠簸得很厉害,他的太太觉得很危险、很紧张,害怕得不知所措。于是他就安慰她:「飞机掉下来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真的发生空难,害怕也无济于事,所以就不要担心了。」虽然他嘴巴上这么说,其实自己心里也有些担心。
于是我就教他,如果下次搭飞机再遇到乱流,机身颠簸得很厉害时,就想象自己回到小时候,睡在摇篮里的情景。想象自己长这么大了,还有机会重温旧梦,在摇篮里面荡来荡去,是多么舒服的一件事!也可以想象自己是在天空中随风飘动,体验一下古人所说「御风而去」的仙人境界,这也不错!
类似这种观想,是一种很好的离苦方法,但是,如果实在没有这种修养,无法想象自己是个仙人,那就做个凡夫,念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如果有其他的宗教信仰,也可以向上帝祷告。因为在这种时候,无论想什么都是没有用的,就把一切问题交给信仰,把你的命运、危险,全部都交给佛菩萨去操心,这样就什么事也没有了,还可以安静地闭上眼睛,好好地享受飞行的愉快,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所以,身处苦难时,不要慌乱、不要紧张,一定要沉着应变,并且善于运用信仰、修行的方法来处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例如,身陷火场时,如果能冷静、沉着地持诵观世音菩萨或阿弥陀佛圣号,就可以帮助我们镇定下来,并为自己在火海当中找出一条生路。否则当人感到极度害怕时,可能会不顾一切从楼上往下跳,本来还不至于被火烧死,没想到却因这一跳而丧失了生命。
由此可知,善于运用种种修行和信仰的方法来面对苦难,虽然尚未达到彻底灭苦的程度,但也能让我们体会离苦得乐的滋味,并且加强以实践佛法而离苦得乐的信心。
什么是苦 - 放下「自我」的幻觉
放下「自我」的幻觉
一般人认为,活着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后,虽然身体消逝了,但是灵魂还在,就转而把灵魂当成「我」。但是,狗有狗的灵魂、猫有猫的灵魂,人也有人的灵魂,即使是人的灵魂,也有男人、女人之别。所以,在一次次的生死轮回之中,灵魂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只要灵魂一变化,「我」也就会跟着变化。因此,佛法虽肯定身体、灵魂的存在,但它们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称为「我」。
第一次接触「无我」观念的人,大都会感到害怕,其实「无我」才是对自我真正的肯定。让我们仔细想想,「我」究竟是什么?是心?是身?还是身心之外所拥有的事物?所谓的思想、财产、名誉、价值判断等,就是「我」吗?或者只是「我的」罢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的名字叫做「圣严」,但是在台湾,就有五个名叫「圣严」的出家人,所以将来如果有人提到「圣严法师」,究竟指的是谁?还有,我曾经在大英历史博物馆看到敦煌出土的古代经卷,里面就有一位唐朝的法师与我同名,巧合的是,这位法师也姓张,和我俗家的姓一样,也叫做「张圣严」。由此可见,历史上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我的名字并不就是「我」。同理可知,我的身体不是我、我的名誉不是我,其他与我有关的一切也都不是我。因此,现在一般人所讲的「我」,都是虚幻的我,并不是真实的。
但是一般人还是很怕无我的观念,因为一讲到无我,就觉得自己的价值、立场、目标、方向似乎都消失了。曾经有一位美国教授跟着我打禅七,在打坐状况非常好的时候却要求回家。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坐了呢?」他回答:「我愈坐愈好,觉得这个世界愈来愈空虚、不重要。但是这样不行,我还有一个太太,我怕我一开悟,进入『无我』的境界,就可能不要太太了。我可以不要太太,但是太太不能没有我,所以我想回家了。」他表示,基于慈悲的心理,他要回家帮助太太,所以他不想打坐、开悟了。于是我告诉他:「你好愚痴啊!成了佛、开了悟的人,虽然没有自私自利的我,却有大慈大悲、大智大勇,也就是把小我扩大成无限、广大的我,不仅可以帮助自己的太太,还能救度更多众生。」
佛教认为,一切有形、无形的现象,在我们身边不停地变换着,生活在这个变动不已的幻境当中,我们常常为自己编织苦恼的生死之网而毫不自觉。明白「无我」的道理,就可以帮助我们练习放下自我的幻觉,积极修行菩萨道。
虽然众生看佛是有「我」的,例如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就常以「我」自称,但是在其他佛经里,如来也常说:「我是佛」、「我在说法」、「我在度众生」,这些都是「假名我」,是为了让众生了解佛所说的法,才必须有个指称的对象。事实上,佛的「我」就是「无我」,拿掉凡夫的自我,只剩下佛的无我,才是究竟的我,也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发挥绝对正面的影响力。
什么是苦 - 放下一切负担
放下一切负担
以佛的智慧来看世间,无论是我们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环境,包括心理、精神、物质、自然等一切现象,全都是因缘所生。而缘起缘灭之间,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性,所以一切都是空的,这就是佛法所说的「缘起性空」法则。
「有生必有灭」,生灭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变化,其中并没有一定不变的元素,到最后彻底瓦解时,就变成了「空」。实际上,不用等到坏灭,在变化的过程中,当下就可以看到空的事实。例如,某样东西虽然现在很漂亮,但它不断在变化,美丽不断地消失,并不可能永远保持漂亮的外观,从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来着眼,它的本质就是空的。因此,「空」并不是指所有的现象都不存在,而是从不断消长的变化中体现它的空性,这也是「色即是空」的意思。
例如,在美国东部,一到秋天,随处可见一整片黄色、红色的叶子,仿佛油画般美丽。然而,一幅油画完成以后,大概能够保存几十年、几百年不变,可是真实的景色经过一、两个星期,就全部改变了。花朵也是一样,原本是红色的花,当它枯萎之后,就会变黄、变黑,最后灰飞烟灭,这样的过程显现这朵花也没有不变的自性,而是随着因缘而产生各种不同而变化。由此可见,所有鲜艳美丽的花草都会逐渐失去它的色泽,直到最后完全干枯、化为泥土,并不能永远都维持美丽,所以它们并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
人类也是一样,或许有人会以为,我们这一辈子是男性,就永远都是男性;这辈子是女性,就永远都是女性。但其实这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如果把时空范围扩大来看,人死了以后,下辈子是男或女是说不定的。又例如,小孩虽然年纪小,但「小」并不是他的自性,当他随着时间渐渐长大成人之后,就不再是小孩子了。因此,人并没有不变的性质。我们的身体以及所处的环境都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所构成,其中连我们生命的主体「识」,也是没有自性的。
如果我们能够时时刻刻以这种角度、观点来看世间,这个世间就没有什么非追求不可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事情是值得我们讨厌、烦恼和放不下的。因为因缘一直在改变,一切都是暂时的现象,当好的状况出现时,要知道它会渐渐失去,所以不需要太兴奋。从另一方面来说,好的现象可以使它变得更好,坏的现象也可能使它好转,即使再坏的状况发生,最后也不过是一无所有,但是一切本来就是空的,所以并不要紧。
当我们以无常的观念为着力点,就会看到万物的自性都是空的,并没有任何真实不变的东西,因此佛教说「五蕴皆空」。既然五蕴皆空,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所生,而因缘所生的东西又是没有自性的,如此一来,还有什么苦可言呢?
明白了「缘起性空」的智慧,我们就能够接受苦而远离苦,而离苦本身就是乐。这种快乐并不是吃饱喝足、接受感官刺激或麻醉后所感觉到的快乐,而是让我们放下一切负担,并且从这些刺激中得到解脱的快乐,我们称之为「寂灭乐」。
寂灭乐是灭苦以后真正的快乐,在这种情形下,并没有相对的苦与乐,而是超越了苦与乐以后的境界。这是智慧与精神层面的快乐,也是一种清澈的快乐。
什么是苦 - 少欲知足真快乐
少欲知足真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很多快乐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时,别人对我们的称赞;或是当生活安定,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成人时,也会觉得很满足、很幸福。无论在家庭、事业或社会环境上,我们都会有许多快乐的想法或感受。生活中这些快乐的感受,的确不容否认,但如果仔细深究,却不难发现,我们的生命其实是苦乐交错的,而且苦多乐少。
时常我们所感受到的快乐,其实是忍受痛苦后的结果,而快乐本身,最后也会变成痛苦的原因。所以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乐」是「苦」的开始,通常也是「苦」的结果。例如辛辛苦苦工作、赚钱,努力了好长一段日子之后,再拿赚到的钱去吃喝玩乐,虽然享受到欢乐,时间却很短暂。而且如果过度地享乐,就像自己没有钱而向别人借钱一样,欠了债就要还债,这就是一种苦。这又像是做了犯法或是对不起别人的事,虽然一时之间可以享受一些便利,觉得很快乐,但是到最后却要连本带利偿还,这时候就苦不堪言了。
佛法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充满「苦」的环境,「乐」和「苦」是一体的,人间的欢乐仅是片段、偶尔、短暂地存在,而苦却如影随形。所以,当在这个苦的世界之中有一点乐的感受时,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永久的、可靠的。佛法进一步认为,既然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苦的,所以不妨多体认苦、勇于受苦,这样反而苦的比较少。如果只是享乐、享福,福享尽了之后,受的苦会更多。所以佛教有一种修行方法,就是「观受是苦」。
在一般人的生活中,如果想要生活得更自在、安乐,就必须做到两个基本原则:「少欲」、「知足」。唯有少欲知足,我们才不会如饥似渴地追求各式各样的欲望,也才不会怨天尤人,埋怨外在的环境总是不如人意。
但是少欲知足的意义,并不是要我们放弃现实的生活。虽然自己要做到少欲知足,对他人仍然要努力的付出,奉献我们所有的智慧和能力。为了对别人付出,就要尽量成长自己,不仅要使身体健康、智慧增长,同时也要增强帮助别人的慈悲心。
一个拥有帮助别人慈悲心的人,就不会太过于重视自我欲望的满足,才能做到少欲知足,而拥有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