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大乘佛法所说的菩萨与佛,是不离三界的,虽然和众生一同生活在三界之中,却不受三界的痛苦。他们和我们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但他们的心里早已没有恐惧、贪爱、怨恨、怀疑或是不安全的感觉。他们不但不觉得自己在受苦受难,而且还不畏艰难地救苦救难,这就是菩萨精神。佛、菩萨都是从三界烦恼中得到解脱的人,也是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对象。
得到真正的快乐 - 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快乐有很多层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乐」,是一种刺激、发泄以及官能的享受。例如,看美景以满足眼睛的享受、听音乐以满足耳朵的享受,或是大吃一顿以满足口腹之欲等,都是透过身体的官能所产生的快乐,是在刺激感官以后,心中出现的陶陶然、非常享受的感觉。
但是这种快乐只不过是短暂的麻醉而已,并不是全然的放松。以喝酒为例,黄汤下肚时的确很快乐,但是喝醉以后的痛苦却难以言喻,尤其第二天宿醉的折磨就更难受了。所以,刺激身体官能所产生的快乐都会有后遗症,而且刺激的强度还必须随着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地提高,永远不可能满足。
在欲乐之中,除了几种感官的刺激以外,还有一种是成就感所带来的快乐。人生在世,并不只是为了满足官能的享受,内心成就感的享受,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例如,在文艺创作的过程中,会带来内心的快乐;或是读书读得非常开心,忽然心有所体悟,也让人感到很快乐;又或者本来不会的技艺,突然之间学会了,而且还博得他人的欣赏、赞叹时,都会让人觉得很高兴、很有成就感。但是这种快乐也很有限,短暂的快乐消失之后,马上又会感到不满足,而且一旦满足到了骄傲的地步,痛苦就会随之而来。
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境界是永远追求不完的,当自己的成就到达某一层次以后,还是要继续不断地往上爬。但人的生命毕竟有其终点,到最后根本不可能再突破时,只好对自己喊停,此时会有一种失落感。因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了,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不禁怀疑自己一直向前冲究竟是为了什么?此时如果没有宗教信仰的引导,难免会茫茫然,感叹着说:「真不知为谁辛苦为谁忙!」
其实,追求成就感的满足和快乐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它是促使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一直不断往上、往前进步的动力。一般人如果没有成就感做为生命的动力,就会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但矛盾的是,千辛万苦地追求成就,却发现所追求的目标并不是真正的快乐。
这是因为普通人的心不断地在动,不是心猿意马,就是三心二意、心不由己,总是无法掌控自己。在这种情形下,连自己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乐?还是苦?但这种不明苦乐的焦灼本身就是苦。因此,一般人在感到无聊时,往往需要找其他人谈话、聊天,或者是看小说、看报纸、听音乐,找些娱乐来消遣自己、消磨时光,让自己的注意力有所寄托,否则就不知道该把心放在哪里?
修习禅定能让我们的心念集中、统一,而得到失却身体负担的定乐,能够免除享受欲乐所带来的后遗症。在定中的人心无所寄,如果一定要说有所寄的话,也是寄于「一念心」上。因为寄于一念心上,所以心能够安定下来,内心世界非常稳定,根本不需要再向外求取寄托,就不会再受外在环境所动摇了。
得到真正的快乐 - 苦与乐只是主观的感受
苦与乐只是主观的感受
行菩萨道的人,心中没有任何度众生的念头,也不计较自己是否能得到回馈,因此能体会解脱的快乐。可是,在世人的眼里,这样不停为众生忙碌是很辛苦的。可见,苦与乐的感受因人而异,并没有绝对的标准。
其实,苦与乐的差别主要取决于心中主观的感受,并不在于身体的感受或外在的事件。例如,我出生在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而且又是兵荒马乱的时代,吃不好、穿不好,可是因为我一出生后的环境就是如此,所以并不以为苦。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发现那段期间真的很辛苦。不过,即使再苦的日子也还是度过了。所以,只要我们主观的观念不要判断、计较,就不会觉得苦了。
以工作时的心态为例,如果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做起事来一定也能甘之如饴。反过来说,如果你老是认为自己被分派了很倒楣的任务、待遇很不合理,结果就像被人用枪强押着工作一样,心不甘、情不愿,又还是非得面对不可,而处于恐惧和痛苦之中。
但是,你如果能反过来想:「既然这个工作我能做,我也愿意做,那就好好地做吧!说不定我的努力真能帮助人们得到平安、幸福,那么辛苦也就很值得了。」如果真能这样想,当你努力工作时,虽然比任何人都辛苦,早出晚归、刻苦耐劳,还要挨骂、接受抱怨,你也不会觉得疲累。因为你能体谅那些骂你、不愿意帮忙的人,他们不知道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你知道的比他们更清楚,所以你应该多付出、帮他们的忙。至于他们是不是骂你、怨你或是感谢你,都没有关系,只要他们快乐就好。
由此可见,内心的苦与乐,往往不是来自于物质条件的富足或是身体的健康。有些人虽然生活条件很贫穷、身体不健康,却活得很快乐;而有些人即使很富有、身体也很健康,却活得很痛苦。所以,痛苦实际上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与状态,如果你的心态是痛苦的,那么无论处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痛苦的。有些人以为上天堂之后就没有烦恼和痛苦了,其实,如果你心中的烦恼很多,即使上了天堂也等于在地狱;反之,如果你心中一点烦恼也没有,就算你在地狱里,也等于在天堂。
既然苦与乐都是内心的感受,那么我们也可以藉由转变观念来转变感受。例如孕妇怀孕时,不知道生下来的孩子,会是男孩或女孩?长相美或丑?其实,男、女、美、丑的好坏都是很主观的,先入为主的判断对孩子而言一点都不公平。如果能告诉自己:「反正无论男、女、美、丑,都是我的孩子。」等到孩子出生后,就不会有任何抱怨了。
同样的,对于已经尽心尽力完成的事,不论它的结果究竟如何,都不需要太在意。如果结果很好,那当然很好;如果不好,也不必难过,因为自己已经尽力了。如果能永远都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无论发生了任何事,你都会认为这件事对你是有助益的,而欢喜地接受它,就能离苦得乐了。
得到真正的快乐 - 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所谓「欲乐」,是因外界刺激而得到短暂的快乐感受。然而,欲乐也有层次之分,例如,人间的欲乐和天上的欲乐不一样;动物的欲乐也和人类的欲乐不一样。即使同样是人,也会因为生长背景、文化修养、知识深浅,以及心胸的宽窄,而有不同层次的欲乐,并不能一概而论。
以天上的欲乐为例,天上的男女不需要身体的接触,只要彼此说句话、握个手,或是互相看一眼,两人的心灵交流就会产生,非常微妙。这是因为天上的人虽然也有身体,但并不像人类的肉体,而是非常微细、柔软的。例如,人体排出的汗是臭的,如果一段时间不洗澡,皮肤就会痒;但是天上的人身体非常轻盈、清净,没有这种问题。所以,天上的物质享受和人间的物质享受不一样,欲乐的层次也就不一样了。
而人类的欲乐和动物的欲乐也有差别,动物除了满足本能的欲求以外,没有其他的快乐;而人类除了本能的欲求之外,还有文化修养所带来的快乐。
因此,同样是快乐,有的人追求的是刺激,有的人则讲求欣赏。以插花为例,经过插花的人巧妙地构思之后,一朵花就变得像一幅画一样美。其实,大自然中的花朵俯拾皆是,并没有特别的意涵,但是透过一个人的心灵来欣赏时,就变成美丽的。不过,如果不懂得如何插花,或摆错了位置,也可能变得不好看而糟蹋了那朵花。
可见,对美感的欣赏是有层次之分的,真正会享乐的人不仅是透过肉眼,还要透过心眼。而心眼是需要修养的,没有修养就不容易体会这种美。但是这种修养不一定需要学问、知识,没学问、没知识的人,一样可以透过心眼来看这个世界,只要用心看、细心看,用自己善良、美好、欢喜的心来欣赏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美的。
但是,五欲的快乐毕竟是短暂的,包括观赏一幅图画、欣赏一首乐曲,或者是阅读一本好书,都还是属于短暂的欲乐,只是这种透过欣赏而得到的快乐,层次比较高,而能在脑海中留下较深、较久的印象。
古人说「绕梁三日」,意思是指当我们欣赏一首乐曲时,悠扬的旋律深入脑海,听过以后还能不断地回味;又或是欣赏一幅美景,经过几个月、甚至一辈子,脑海里都留有美丽的印记。这种高层次的享受有时能够超越单纯的欲乐,而接近于情操,甚至于已经升华到宗教信仰的层次了。
所以,即使我们要追求快乐,也要追求高层次、高品质的快乐。如果能把快乐提升到哲学或宗教信仰的层次,那是最好的。
得到真正的快乐 - 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以佛教的立场而言,「解脱乐」才是究竟的快乐,而追求解脱乐的唯一道路,就是行菩萨道。然而,很多人把行菩萨道看得非常高深莫测,认为自己的层次很低,根本达不到菩萨的标准。因此,他们遇到我时总是说:「师父,因为您的修行境界已经很高了,所以才能行菩萨道!」
其实我也是普通人,以我自己的经验而言,行菩萨道并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而且我并不觉得自己是在空口说白话或是高谈阔论。事实上,每个人只要愿意尝试,也很容易做得到,而且能做到多少,就得到多少快乐。
解脱的快乐并不一定要等到彻底解脱时才能得到,只要朝着这个方向走,每走一步就会有走一步的快乐,而且一点都不是勉强得来的。例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分,而且通常都身兼数职、具有很多身分,只要我们能够负担起各方面的责任,尽好自己的职责,就能品尝到解脱的滋味。
这是因为当我们做事时,如果能抱着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的态度,一心只是为了把工作做好而尽责、尽心,丝毫没有想到背后的目的,就能够无私地付出,并体会到快乐。否则,如果总是为了特定的目的才想要奉献、付出,就很容易陷入等待、期望之中,心里老是想:「我付出这么多,而上司从未考虑提高我的待遇和升迁!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情绪反而会因此起伏不定,痛苦不已。
相反地,如果不考虑这些问题,只知道努力付出、奉献、实践、尽责,就像俗语所说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结果没预期得到的东西反而得到了,而且是得来毫不费工夫。这就是菩萨精神,也是解脱的快乐。
尽责任就是默默耕耘,至于会有什么收获,自然「老天有眼」。所谓「老天」,其实就是「因果循环」,如果我们付出的多,却得到的少,就表示因缘尚未成熟,那就继续努力吧!所谓「水到渠成」,水总是会来的,如果水还没有来,就表示目前时机未到,那就再慢慢地挖地、开渠。如果能这样想,得到成果时既不觉得意外,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没有得到,也会知道是因缘还未成熟,而不会感到气馁。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能不为追求任何目的,只为奉献而奉献,这种精神本身,就能为自己带来解脱的快乐。
人类历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半来自伟人们「为奉献而奉献」的精神,才能获得后世对他们的歌颂和赞叹,但如果他们当初仅仅是为了自私的目的而努力,我相信他们也不会成功的。
总之,只要一件事情是自己乐意做的,而且别人让我们有机会奉献,我们就能够在其中得到快乐。所以,我们不要认为菩萨道的解脱之乐,一定要在解脱以后才享受得到,在还没有解脱以前,做了多少,就能享受多少快乐。
得到真正的快乐 - 不贪着禅定之乐
不贪着禅定之乐
修习禅定的人,他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于意识都不与外界接触,不受外境的影响、干扰。而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也和从前的回忆、历史,未来的计画、想象,以及现在的四周环境完全隔绝。此时他是全然独立的,因为没有任何着力点,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困扰他。因此,能得到一种不为外境所动的快乐,也就是「定乐」。
定的快乐有深有浅,浅的是没有身体的负担,感到非常轻松自在;深定是连前念与后念的思想负担也没有了,心中一事不挂,只有一个「非常安乐」的感受,有一点类似「何处惹尘埃」的境界,无论任何东西都招惹不到他。
然而,无论是浅定或深定,都还是有「自我中心」。在浅定中,虽然并没有自我、非我的分别,但定乐的感受还在,所以还是有自我的。更深的禅定,会失去时间感、空间感,进入定中以后,感觉上才过了一弹指的时间,实际上却已经过了好几个小时,甚至过了好几天都不自知。没有了时间,就表示没有杂念、妄念、梦境,头脑里面没有任何境界出现,这不是昏迷,也不是死亡,而是心念不起作用。虽然心念不起作用,但是「我」还是在其中。
起坐、出定以后的人,会感觉浑身上下舒畅无比,这是因为入定以后,头脑获得休息,身体也跟着全部休息。在那一段时间之中,身体里所有的毛孔、细胞、经络都是畅通无阻的,没有紧张、压迫感,这才是彻底的休息,而且可能比睡觉时所得到的休息还要充分。因为睡觉时,意识还在不停地活动,无法真正的休息。
定乐可说是一种解放的快乐,就像生完小孩之后,分娩前昏天暗地的阵痛一下子没有了,就会觉得快乐的不得了。当我们入定时也是如此,平时因为头脑的负担太重,连带身体的神经也会受到影响,一进入定中的境界后,身心的负担就都完全解除、消失不见,这样的快乐谁不喜欢呢?
而且,无论是定中的快乐,或是出定之后通体舒畅的快乐,都是无可比拟的。有过这种经验的人,出定以后都会想再入定,想要不断地继续打坐。所以,享受过定乐的人不免会对世间感到厌倦,不再碰男、女色,也不会贪着口腹之欲。因为世间任何快乐,都比不上定中的快乐,包括官能刺激的快乐也比不上!
可是,贪着定乐的人就像乌龟一样,遇到敌人、野兽要攻击它时,马上就把四只脚、一个头、一条尾巴,统统都缩到龟壳里去,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敌人要吃它也吃不到,只能咬到它硬硬的壳。因此,定乐实在不是最究竟的,我们修习禅定的目的只是为了进入智慧的领域,做为实践自利利他菩萨行的基础。如果我们贪着禅定的寂静妙乐,不愿出离禅定,那就永远不能达成学佛的目的了。
得到真正的快乐 - 最快乐的人
最快乐的人
禅定能让我们的身心暂时放下负担,享受完全的舒畅和放松。因此,追求定乐的人常常喜欢回到定中,不喜欢和尘世接触,导致厌世的结果。他们很可能长期隐居在深山里一直打坐,然后就在山里坐化、死亡。
然而,在定中死亡并不代表已经得到解脱。虽然他有禅定的功能和力量,可以暂时拋下色身的束缚,但如果贪爱定中的快乐,死后很可能会选择升到禅定天,继续住于定中。然而,经过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之后,等到定的力量消失时,他终究又会回到人间,有时甚至连人间都来不了,反而落到畜生道或其他境界里去了。
这是因为他在人世时,思想观念不清楚,没有做好功德、结好人缘,也没有很大的福报,只是禅定的工夫很好。所以等到定力退失后,还是会再回到生死之中接受果报。他可能成为神,也可能成为鬼,但无论如何,都还是在轮回里,仍然要受轮回之苦。
这种厌世者的人生观是消极的,他们没有救度众生的心,只知道逃避现实。殊不知凡是逃避现实的人,就像逃避自己的影子一样,无论走到哪里,自己的影子总会跟着跑,怎么甩也甩不掉。因为欠别人的债还是要还,只要定力退失,一样要回到苦的环境中再接受苦报,所以禅定并不等于解脱。
在佛法的指导中,禅定只是一种过程、一种工具。如果没有禅定的基础,人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诱惑或刺激,再加上自己的欲望无法平息,就会制造种种恶业。有过禅定的经验,就会知道五欲之乐并不究竟,至少能够少做恶业,也不会心不由己,随时可以指挥自己的心、掌握自己的行为,不受任何外境影响。我们需要以禅定工夫做为基础,但是有了这种工夫还不够,应该要更进一步求解脱。
所谓解脱,就是没有后顾之忧、没有后患,而且在观念上不以禅定的快乐为究竟,明了应发愿行菩萨道,到人间广度众生,以身作则、弘扬佛法,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如果能做到这样,虽然自己还在人世间和其他人在一起,可是能够不受环境影响、诱惑,所以不会造业,同时也能够与他人结善缘,帮助人们离苦得乐。
这个观念本身就是一种解脱,但这样的修行并不是为了追求自我突破,或是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行菩萨道的人,完全不考虑自己,只是不断地努力奉献,众生需要什么就奉献什么,他不为自己争取什么,也不会想要停留在任何快乐的层次或境界里。不但自己不被他人影响,也不会扰乱他人,可以在人群之中照常生活、照常奉献。这种人虽然还没有彻底解脱,但已经得到解脱的快乐。
行菩萨道的人因为还在滚滚尘世中做各种苦差事,所以在旁人眼中,也许会以为他活得很辛苦。其实,能够不为自己的欲求而奉献,就算得不到回馈也不计较,这才是最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