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摄大乘论--有相观、无相观--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净界法师所有开示-> 净界法师开示摄大乘论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有相观、无相观


 下载DOC文档  



净界法师讲:摄大乘论13集(选)

有相观(加行位的菩萨):楞严经上说,一个八地以上的大菩萨,他入禅定以后,修假观的时候,他能够观整个三千世界,我们不要讲这么大,就说观整个地球,他观整个地球如观掌中蓭摩罗果,蓭摩罗果就像橄榄果一样,他看整个地球就象看橄榄果一样的,哪一个地方都看的清清楚楚,表示他的心力是很强的。

楞严经上又说,我们凡夫啊“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凡夫因为有所得心态重,我们很大的能量没有表现出来,就像一个大海,我们只认识其中的一个水泡而失去了大海其他的部分,佛菩萨经过修学以后呢,把心中的执取消灭掉,而把这个大海的能量再慢慢的恢复过来,其实这种能力我们都具足的,只是我们丧失了。这就证明其实境相是心所显现的,否则他心中作意,怎么就会出现什么影像呢?心生则种种法生,就是有相观。

无相观(圣道位的菩萨):他内心有时候对于有为法产生种种的疲厌,也会在内心当中,从假入空,观察有缘诸法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样的观,就能够从有相的分别,进入到无相的真理,这时无分别智现前,一切诸义皆不显现,身心世界突然间消失了。色受想行识都不可得。

看阿罗汉,他有的时候,因缘不具足就托不到钵,五蕴的感受,第一刹那的直觉也是有饥饿的感受的(有余涅槃还是有一些剩余的果报),他有时候厌倦,他可以对治,阿罗汉有圣道,他可以入灭尽定,入灭尽定无分别智升起的时候,他的这个饥饿感就消失了,受想行识都消失掉了,假设外境、肉体真实存在的话,那就不应该消失,当我们修我空观、法空观的时候,即使我们凡夫不能消失,我们也会感到修空观的时候,这样肉体的感受会降低,这也说明外境是由心现出来的。
 
附:(一)
一切法“缘起性空”。色是指物质。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缘起,它有形态,有功用,但是它的形态和功用里面没有常恒不变的,所以说是空。所谓空,不是指物体之外的空,也不是指物体灭了之后的空,而是“当体即空”。一切物质现象皆是空,而一切空也正是物质现象。实际上“空”“有”不但不对立,而且是一体的。没有空就没有色,没有色就没有空,空色是不能分开的。“有”中存在着空性,空性不会在“有”之外存在,也不必等“有”毁灭了才谈空性。

 

附:(二)

一说到空,教外人士总有些误解,以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空是指一切事物都是条件的组合,众因缘生法,没有固定不变的实性。每一件事物都是由诸多条件的组合,同时也能成为组合其他事物的条件。如果一切事物都有其固定不变的实性,那么每一个事物必然都是孤立的、僵化不变的,其实,在现象界这样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只有空,才能平衡,才能统一,才有发展的余地。

《大智度论》讲,空为动性。

对!这是缘生法的真实内涵。我们拿一座房子做比喻。它是许多条件的组合,如果把钢筋、水泥、石子、木料等组合件拆开了,房子的实体了不可得。缘,就是条件。凡事都依赖条件组合,一旦组合的条件拆散了,原来那件事物的存在形态就改变了,这就是佛教讲的空。音乐家用单调的音符组成美妙的乐章,美术家用简单的线条构成绚丽多彩的图画,都是条件的组合。万事万物从空里来,又回到空里去。空是基础,空是由缘生显示出来的。《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这个道理。

六祖说:无念为体,即念而离念,是为无念。

无念就是无住生心,缘生性空。

是当体即空,不是色后空。

 

(性、相从来都不会独立存在,“若无余亦无”。 )

 

附三:

《佛性论》---世亲菩萨著

世亲菩萨在论中至少立两个宗:

 

1、一切众生本具佛性,认为佛性有三种:(一)凡夫生来本具之佛性(住自性性),(二)经过修行显现之佛性(引出性),(三)达到佛果所具之佛性(至得性)。


    2、佛性即如来藏,立此宗以破对【无】的执着,实际上就是破斥断灭见。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净界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净界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界法师讲阿弥陀经     

净界法师讲大乘百法明门论     

净界法师讲大乘起信论     

净界法师讲观经     

净界法师讲楞严经     

净界法师讲楞严咒     

净界法师讲心经     

净界法师讲遗教经     


其它法师讲《摄大乘论》

智德法师讲摄大乘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