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
净土法门法师:十方诸国土,皆依业力生。故业不可不净 |
|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五页第三行: 演【净业者,业居苦之先,烦恼之后。十法界不同,皆由所作之业不同。古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又云,佛十力中,业力甚深。又云,十方诸国土,皆依业力生。故业不可不净。】 『又云,佛十力中,业力甚深』。佛的十力,是讲如来在究竟果上有十种非常特殊的能力,这十种能力是菩萨所没有的。这十种能力都是依智慧生起的,所以佛才能够普度一切众生,他有这么大的能力。而这十种能力当中,是以业力最深。也许我们听了这个话会有疑问,成了佛,成了无上正等正觉,他还有业力吗?如果有业力,怎么能成佛?现在人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得要消业,带业带一分消一分,到了究竟果地还业力甚深,这个事情叫我们大惑不解。其实我们在十力里头常常谈到,十力当中「业力甚深」,是佛知道一切众生业力甚深,他自己的业力转了,转烦恼为菩提。他把他自己甚深业力转变为菩提,转变为功德,这个是佛,所谓是转八识成四智。佛知道一切众生的业力,所以佛教化众生才真正契机契理,遇到佛没有不成就的。 『又云,十方诸国土,皆以业力生』,这一句很要紧,佛在经上给我们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而我们感觉这个虚妄的相,似乎是实在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又是什么一回事?这就是业力不断,所以这个幻相相续。相续的意思,实在讲并不是一个现相它能够暂时停住多久,不是的,它一个相一个相统统是独立的,前面一个相跟后面一个相是相似的,其实是两个不是一个,是相似的,每一个相都是相似的。譬如,我们现在用摄影机来照相,目前最普通的这摄影机是一秒钟二十四张,这个镜头开合二十四次,你拍电影的时候二十四格,一秒钟二十四格。换句话说,一秒钟有二十四张照片。如果这个人从生下来就给他拍,一直拍到老死,继续不断的拍,那么你看他一生的过程,岂不是张张都独立吗?前面一张跟后面一张很相像,分不出来,可是隔个几万张,几十万张一比较就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唯识所变。 所以学佛,特别是有一些学者,他们也读佛经,他也相信,但是他不肯拜佛,不肯受戒,不肯皈依,他觉得这些没有必要,信就行了。经上讲信愿行,我也具足信愿行,他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他自己认为他具足信愿行,其实信愿行三者都不具足。如果你说信,经里讲得明明白白,《观无量寿佛经》讲的「净业三福」,就是三种必须具足的条件:善根、福德、因缘。第一个条件:「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他做到没有?第二个条件:「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他不皈依,他不肯受戒。第三个条件,「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劝进行者就是弘法利生。你不能依教奉行就是不信,不肯这样做就是不愿,那哪有行?所以世间聪明智慧的人,天天读佛经决定不能超越六道轮回。他自己照这里面去做,没有老师给他讲解,《华严经》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世间再聪明智慧的人,不会懂得佛法的,为什么?因为他有心意识,他有分别执著,他有妄想,他有邪见,他执著这些,他不能成就。佛法需要人讲,什么人讲?舍心意识的人,他真正懂得佛法。离一切分别执著妄想的人,他懂得佛法。 严格的讲,受皈戒不是容易事情,发心求受三皈,这是入门、入学,发心求受五戒就是考试。现在佛法衰了,衰到只有形式没有实质,在修学上都不如法。我们不要谈出家受戒,就讲在家求受五戒,你们现在哪个地方要受戒,一报名马上就受戒去,好容易!在从前不行,从前你要求受五戒,你跟这个法师去学。法师教给你,你要修六个月,法师观察你六个月,看你能不能受。六个月,看你还不错,在知见、行持上你都能受得了,才肯给你授。哪有说是想受戒就受,没有那么简单,观察六个月,现在有没有?现在没有了。出家戒更难,一般来讲要观察五年,所以出家是五年学戒。你想要受沙弥戒至少也要观察六个月到一年,真正能持才受沙弥戒。受沙弥戒之后,还得要有五年的时间观察,才能受比丘戒、受菩萨戒。现在简单,因为是工业时代,一切讲求时效,一个月当中三坛大戒统统都受了,这在过去是没有的。所以从前素质的确是高,人数少;现在素质很差,受戒人数很多。 这些都是说明与业力有很深的关系。学佛一定要如理如法,才会有个结果;违背理论,不循著这个法则,凭著自己聪明智慧想像,到最后都不会有结果的。这个事情,《坛经》里头有说明,在永嘉大师那一段。经上明白告诉我们,自己修行在威音王以前可以,威音王以后没有老师,自己修行而成就的,统统是天魔外道,没有一个能成正果的。威音王佛是无量劫以前的古佛,从他以后无师自通的都是天魔外道。还有一种人,我也跟一个老师,听他,我也跟他在学,我学成了,可是没拜这个老师。到六祖那里去参学,他去的时候并没有说明,并没有拜老师,就跟大众在一块,坐在那里听经。六祖很厉害,六祖当时讲开示就宣布,我们大众当中有一个来盗法的,逼得他没法子,站起来说明原委,盗法!盗法之人他会成就吗?不会成就。所以,不如法怎么行?不如法,业就不清净,如理如法业才清净。『故业不可不净』,尤其是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叫净土法门,所修的是净业。净业的标准就是本经里面所讲的,莲池大师的《疏钞》,古德法师的《演义》,都是说明净业的修法,净业的境界。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