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真正的密法,最终也就是这些内容了--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慈诚罗珠堪布所有开示



 慈诚罗珠堪布:真正的密法,最终也就是这些内容了


 下载DOC文档  



慈诚罗珠堪布:真正的密法,最终也就是这些内容了

 

《赞法界颂》浅释一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

一、总义

(一)学《赞法界颂》的重要性

《赞法界颂》是龙树菩萨将整个第三转*轮关于如来藏的经典加以浓缩,而形成的一部短小精悍的论典。其主要内容,是讲心的本性——如来藏。

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一直流转于轮回当中,没有得到解脱,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了无明,也即不了解心的本性。

轮回当中所有的幸福与自由都是相对的,要得到绝对的自由和幸福,就只有解脱。要想从轮回当中得到解脱,首先要认识心的本性,这是最关键的。因为心的本性与我们的解脱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去追求。

只有佛法,才把心的本性说得最清楚,通过佛的方法,才能证悟心的本性。除了佛法以外,其它所有的世间学科都无济于事。尤其是密法,更是把心的本性讲得尤为清楚、透彻,除了密法以外,讲得最清楚的就是第三转*轮。

在藏传佛教中,弥勒菩萨的《宝性论》,与龙树菩萨的《赞法界颂》,都是相当重要的论典,因为二者都浓缩了第三转*轮中所有关于如来藏的内容。就像龙树菩萨的《中论》,也浓缩、提炼并以很好的逻辑思路去解释了佛陀第二转*轮以《般若十万颂》为主的般若经典一样。

(二)证悟如来藏的次第

佛在传法的次第方面非常讲究,初转*轮的时候,并没有讲如来藏。佛经里面说得很清楚,在听闻者根基没有成熟,也即对空性没有了解的时候,如果宣讲如来藏,不但对听者没有帮助,反而会让他们对如来藏产生执着——会认为烦恼等有漏法或有为法是不存在的,是空性,但如来藏是不空实有的——如果有了这样的执著,那就是证悟法无我的障碍。

麦彭仁波切有一个宣说中观他空见解的论典,其中第一句话就是:如果要精通他空中观,首先一定要精通龙树菩萨的自空中观。

这是相当重要的一句话。因为精通自空中观以后,就已经建立起一切有为法与无为法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性的定解,那样就不可能对光明如来藏产生执著,即使三转*轮的经典中说如来藏存在,也自然而然地会知道顶多是如来藏的现象——光明的部分存在,但如来藏也不可能实有。

佛陀三转*轮中,哪一次最了义,哪一次最不了义呢?

在此问题上,虽说有不同的立场,但绝大多数高僧大德的观点是一致的。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也再三提到过,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是不了义的;第三转*轮是了义的。第二转*轮基本上是讲般若空性,所以对第二转*轮有不同的观点,宁玛巴的龙钦巴(无垢光尊者)认为:第二转*轮是了义的,但却是相对的了义,只有第三转*轮,才是最了义的。三转*轮的三个次第,越来越接近于真理,接近心的本性。

当然这也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因为大乘佛教的绝大部分佛经都是在第三转*轮中阐演的,谁也不能说所有这些经典全部都是了义经典。更确切点说应该是,第三转*轮当中专讲如来藏部分最典型的十部经典,是最究竟的了义经。而其他经典当中虽然提到了如来藏,但不是很强调,主要讲的是菩萨的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等六度万行的其他内容,所以还算不上是最了义的经典。

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曾用一个非常清楚的比喻来解释三转*轮的次第:

古印度人喜欢到海洋中的一些小岛上去取宝。珠宝取回来以后,首先是把珠宝泡在盐水里面,浸泡很久以后,再用很粗的布来擦拭,把粗大的沙石、污泥清洗干净,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把珠宝泡在浸泡过一种食物的水里面,过很长时间以后,再用一般的布来擦拭;第三个阶段,是把珠宝泡在一种药水里面,然后用丝绸等柔软光滑的布擦拭,最后珠宝就变得清净无垢、纤尘不染了。

同样,第一转*轮的时候,人们刚刚接触佛教,不懂空性,更不懂光明,我执、自私等烦恼非常粗大,对世界的贪恋深重无比,此时讲空性、光明,显然还为时过早,所以第一转*轮当中只讲了诸行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人身难得以及简单的无我等小乘法门,首先让修行人明白因果轮回的真相。

第二转*轮的时候,人们的根机稍稍成熟一些,所以此时只讲空性,不讲光明。虽然《般若十万颂》等《般若经》中有很多光明的字眼,但此时的光明一般都解释成空性,没有强调如来藏。龙树菩萨讲解第二转*轮的时候,也只是讲空性,而不提如来藏。

第三转*轮的时候,人们的根机更趋于成熟,所以此时虽然偶尔会稍稍讲一下空性、无我,但主要讲的是光明、常住、清净。

佛在传法之初,就已经策划好传法次第,通过三转*轮,将从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到最后的光明境界,由浅入深地依次传授给愚痴众生。

但显宗经典所透露的,也就仅此而已,到底什么是清净,什么是光明,却没有解释,也没有讲如何证明光明如来藏的存在。佛陀只是说:你们要相信我的话,相信我所说的话不会有错,我在多世累劫当中从来没有撒过谎,所以我的舌头才会是这样。如果你们相信我说的话,就可以证悟胜义谛。说毕,便在大众中示现伸出广长舌[1]给众人看,以证明自己不会说妄语。佛也说过,胜义谛要用信心来证悟,只要有信心,然后努力修持,就会慢慢证悟。

---------------

[1]广长舌:佛陀三十二相之一。指佛等之舌软薄广长之相。此相乃语必真实辩才无碍之表征。《大智度论》卷八云:尔时佛边有一婆罗门,立说偈言︰汝是日种刹利姓,净饭国王之太子,而以食故大妄语,如此臭食报何重。是时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发际,语婆罗门言︰汝见经书,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婆罗门言︰若人舌能覆鼻,言无虚妄,何况乃至发际,我心信佛必不妄语。

---------------

不了义法与妄语之间有什么差别呢?

简单而言,有两个差别:

第一个差别,妄语是以烦恼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去欺骗人;第二,在妄语里面没有一点真实的成分,它完全是假的。

而不了义法则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去欺骗人,而是因为当时的众生不能接受空性、光明以及密宗等高层的法,若实实在在地把真相告诉对方,对方就会产生误解,会造罪、堕落。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只能先让众生了解一下最简单、最低层的东西,只有让众生慢慢地接受。这是为了给众生找一条出路,让他们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而不得不采取的权宜之计。如果因为众生不能理解、不能接受,就永远不传法,众生就不能走上解脱道。

第二个差别。打个比方,在我们失眠,需要服安眠药的时候,假如医生告诉我们,这种药的效果非常厉害,你一定要在床上躺下去以后才吃,千万不能在走路、吃饭或坐在其他地方的时候随便吃,否则会马上睡着。如果我们把医生的话当真,因为心理作用的缘故,药的功效可以提高很多。

其实,如果分析医生的话,也不能说他说的完全错误。尽管他的药本身没有这么好的效果,但因为医生特意且善意的一个小谎,却让病人对药物生起了信心,其结果,是的确增加了药效。

同样,佛告诉我们,人生是痛苦的,我们不能说这是假的。因为从凡夫、轮回的角度去说,轮回就是痛苦的,但我们也不能说人生的的确确是痛苦的,因为轮回本身根本不存在,既然不存在,又怎么会有什么痛苦呢?所以这叫做不了义法。

佛在《般若经》当中说的空性,的确是真实,永远不变的,任何物质永远都不会变成实有,所以佛在第二转*轮当中说万事万物都是空性,这一点也没有错,所以称之为了义。但因为这个了义还不是很完整,其中没有涉及光明。本来万事万物都是显空双运的,虽然是空性,但其现象永远存在。不仅不清净、不可靠的有为法是显空双运、显空无别,包括如来藏光明、心的本性、本来面目都是显空双运的。

虽然讲的时候先讲空性,后讲光明,但我们不能认为光明和空性是分开的,实际上二者无离无合,这叫做显空无别。

(三)现空二谛和实象二谛的区别

在大乘佛教里面,有两种不同的二谛。第一种是自空中观当中讲的显空二谛。认为空性才是唯一的胜义谛,除了空性以外,所有清净与不清净的现象,都叫做世俗谛。自空中观的见解不仅非常有用,而且也有佛经的根据。

第二种二谛,叫做实象二谛。实象也即哲学与中观里面都提到过的实在和现象。实在即真理、本性,是真实存在的东西。现象在中观里是由无明创造出来的一种显现,脱离了实象且原本不存在。人我和法我都属此列。

实象二谛什么时候需要呢?在讲第三转*轮以及讲密法的时候需要。

区分两种二谛非常重要。比如说,在讲龙树菩萨的《中论》等自空中观论典的时候,如果一提到胜义谛当中存在任何东西,就会与法无我的见解相对立,所以不能承认任何胜义谛中存在的东西。

但在实象二谛的胜义谛当中,却允许有东西存在,那就是如来藏光明。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如来藏的光明在胜义谛当中也是存在的,而不能说如来藏的光明是世俗谛。

从显空二谛的角度来说,如来藏的光明是世俗谛,不是胜义谛,因为它是现象。但从实象二谛的角度来说,如来藏光明是胜义谛,不是世俗谛。

在区分两种二谛的问题上,不要说没有学习过中观的人,即便是专门研究中观的学者、论师,都会犯错误。比如说,觉囊派始终强调如来藏的真实光明永恒存在,藏传佛教的有些人就认为,觉囊派的观点,顶多属于唯识宗的观点,搞不好就变成外道的见解了。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若能把两种二谛分开理解,就一点问题也没有。如来藏就是永恒的、存在的、光明的,这是佛亲口说的。因为某些人自己对佛经的理解不正确,才会认真为假,以为觉囊派的观点出了问题,实际上并非如此。

如果不会区分两种二谛,则龙树菩萨的《中论》,和《赞法界颂》之间的矛盾都无法化解。如果承认《赞法界颂》是准确的,就一定要承认《中论》是不准确的。如果认为《中论》是准确的,就必须放弃《赞法界颂》的观点,二者必舍其一。假如通达了两种二谛的概念,就知道《中论》和《入中论》里面讲的空性,和《宝性论》与《赞法界颂》里面讲的光明不仅不矛盾,而且是浑然一体的。

就像学《中论》的时候,首先一定要学推理的方法一样,要学如来藏,首先要理顺两种二谛的划分界线。

两种二谛的来源,都有佛经的根据:实象二谛,佛在第三转*轮当中提到过。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子说道:舍利子,胜义谛当以信心而证悟,此时佛说的胜义谛,就是如来藏。如来藏本身,就是光明与空性的综合体。

(四)何谓如来藏

1、如来藏的不同称谓

如来藏也称为佛性、光明、空性等等,在藏传佛教里,还叫大空性、大手印、大圆满。这些名称都是不矛盾的。

2、大空性与小空性的区别

《中论》、《入中论》中讲的自空中观与空性,仅仅是指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其中没有提到光明的部分,所以称为一般的中观;而引入了如来藏光明的他空中观,就属于大中观、大空性。

3、第二转*轮与第三转*轮如何不矛盾

如来藏本身,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其本体不存在、不实有、虚幻、空性;另一方面,是光明、纯洁、永恒、真实。

在学中观的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观点:真实不虚和虚幻空性是对立、矛盾的,任何一个物质只要是真实的,那就不是空性。只要是空性,那就不可能真实、永恒、常住不灭。只要承认实有的东西存在,则无论再高明,也顶多不能超越唯识宗的观点。

这种观点从何而来呢?就是第二转*轮的《般若经》,以及龙树菩萨的《中论》、月称菩萨的《入中论》传递给我们的。因为这些经论主要讲的二谛,是显空二谛,在显空二谛的范围内,真实、实有与空性就是矛盾的。

但学过第三转*轮经论的人就不这么认为了,因为第三转*轮时所讲的二谛,是实在和现象的二谛。在第三转*轮当中,佛陀非常强调如来藏是实有的、常住不灭的,还说如来藏是究竟的自我,从这个角度来说,真实不虚和空性也不矛盾,如来藏既是真实、常住不灭的,但同时也是空性的。

在第三转*轮的经典,或者《赞法界颂》、《宝性论》等他空中观的论典当中,否定了世俗谛,认为这些都是无明的产物,是众生的幻觉,最后剩下的,经论中用常住不灭真实不虚等词句来形容,但这只是在名称上与龙树菩萨破斥的实有、常有等相同而已,实际上并不是一码事。

在第三转*轮的二谛当中,第二转*轮的经典与龙树菩萨破斥的实有——人我和法我、人我执和法我执属于世俗谛。也就是说,第三转*轮把除了真实不虚的如来藏,或诸法本来面目以外的所有东西,都列入了世俗谛,实际上也连带将人我法我一并破斥、否定了,所以三转*轮与二转*轮的中观并不矛盾,只是名词上看似冲突而已。

4、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区别

在《楞伽经》等大乘经典、中观论著以及密宗典籍当中,有时会把如来藏称为阿赖耶识,那如来藏究竟是不是阿赖耶识呢?

其实,阿赖耶识这个词也包含了两个意思:一个是唯识宗所说的,属于八识当中的阿赖耶识;另外一个就是表示如来藏的阿赖耶识。

二者虽然名称一样,但实际上是大不一样的: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是实有的,但同时也是无常的。换言之,唯识宗讲的八识里面的阿赖耶识,是众生意识的一部分,是无常、有漏的有为法,属于轮回的范畴;而如来藏不是有漏、无常的有为法,也不属于轮回,是佛的智慧。在他空中观的经论中,永远不会承认如来藏是无常的。

另外,诸如法界、光明之类的词,也会在不同的经论中表示不一样的内容。如果没有真正系统地学习,就不能了解佛的密意,更不能给佛法妄下断语。

不看书的人自然不会有怀疑,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书中讲了什么。看过书的人,才会有很多的疑问。有了疑问,就应该想办法解决。如果不能解决,会对修行有一些影响,所以,文字上的误会与疑难一定要化解,这样才能放心大胆地修行。

(五)抉择如来藏的方法

1、抉择空性与光明的两种因

要说明一个问题,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这在佛教因明里面,叫做因或者量。

除了禅宗、大圆满或有些密宗修法不需要观察,直接可以亲身体会到心的本性空性光明以外,其他修法在抉择心的本性的时候,都要用到两种不同的因,抉择空性所需要的因,就是《中论》、《入中论》所讲的中观自续派以及中观应成派的因,也叫做观察胜义因。它可以证明心的本性空性,能破除我们的人我执与法我执,却不能证明心性的光明部分。

抉择光明所需要的因,叫做清净因或清净见因。《定解宝灯论》第六品中讲的多数内容,就是清净见因。

什么叫做清净见因呢?比如说,六道众生各出一个代表,再加上八地菩萨与佛,一共八个不同的观察者集中在一个地方,共同观察同一碗水,则会有八种不同的现象,依次越往上面越清净——饿鬼看到的现象,比地狱众生看到的要相对清净一些;旁生看到的现象,相对而言又比饿鬼的清净一些。其中的八地菩萨,有两种不同的结论,一个是清净无垢的甘露,另外一个就是五方佛的佛母。在佛的境界中,没有风、水、地、火等物质,一切都是光明和空性。这是显密公认的观点。

因为越往下层,业障越深,而外面的环境,实际都是心创造的,所以周边的现象也越不清净。在这一点上,唯识宗说得不错。

唯识宗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实相唯识宗认为,因为有了心,才有了外面的现象,所以外境就是心或心的现象;假相唯识宗认为,外境不是心的现象,而是心创造的一种幻觉。

无论是心的现象也好,还是心创造的也好,反正外面的景象都不是独立的东西,而是与心有着密切关系的幻相。因为是幻相,所以既不能说它是物质,也不能说它是心,因为幻相就是虚妄的,不存在的。总而言之,从小乘到密宗都公认,外境是心创造的。

既然外境是心创造的,所以创造外境的心如果清净,它所创造出来的外境也是清净的。如果心不清净,它所创造的外境也不清净。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八种不同的现象中,肯定只有一个是对的,那就是佛的境界。其它的都是相对的真实,不是绝对的真实。从六道众生、八地菩萨到佛这八种不同的智慧或意识(众生的叫意识,佛和菩萨的就是智慧,都是指心),就是越来越清净的。其中地狱众生的心最不清净,佛的智慧最清净,其他的介于其间。

为什么佛的境界是绝对真实与清净的呢?因为佛的境界,没有任何幻相的成分。佛的心、佛的智慧已经远离了所有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他的心中不会有妄想、妄念,所以他也不会有任何幻相,故而是最清净、最纯洁的。由此推知,地狱和饿鬼众生相比较,地狱众生是错的,因为在众生业障非常深重的时候,就会堕到地狱,那时看到人类所见的一杯水,都是铁汁、铜汁,当业障稍微清净,再从地狱转到饿鬼道的时候,就会看到饿鬼道的现象,将水看成脓血,当他从饿鬼道转生到旁生道的时候,他的环境又会清净一些……八地菩萨与其他众生的现象相比较,八地菩萨看到的又更为清净。因为其他众生通过修行,把心里的烦恼障与部分所知障断除以后,才能显现出八地菩萨所见的现象。这就说明,其他众生有业障,而八地菩萨相对来说比较清净,所以八地菩萨是准确的,其他众生不准确。但八地菩萨与佛的见解、境界相比较,就迥然有别了。

因为佛的境界不存在任何障碍,所以他看到的,是物质真正的本来面目。这样推测,最后可以抉择出,真正绝对的准确或清净,只有佛的境界。这种推理方法,叫做清净见因。

如果没有这样的逻辑或因,仅仅借助中观的推理方法,只能说明心的本性是空性,而无法证明诸法是佛的坛城,也无法推知心的本性是光明。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针对任何根基,都所向无敌的。只有相信佛法的人,才能接受这种推理。如果不相信佛法,那就鞭长莫及了。

2、现证如来藏的捷径

现证如来藏的最佳方式,是密宗或禅宗里面所讲的,不需要逻辑与观察,就是把心静下来,让心自己去体会自己的本性。但在此之前,最好先把外加行、内加行等所有加行修完,然后修两三年的寂止修法,当心静下来以后,自己去观心。另外,密宗还有一些诸如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修法,圆满次第又分为有相圆满次第与无相圆满次第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都可以让心的本性显露出来。

密宗的修法相当丰富,而显宗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寂止的修法,让心静下来,修到四禅八定的境界,然后用中观的方法去抉择心的本性是空性,之后在空性的状态中安住。但这种所谓的安住,实际上也没有超越分别念的基础,所以效果很缓慢。

禅宗有很好的方法,但就像宣讲如来藏的经典,应该属于半显半密的经典一样,从密宗的角度来看,禅宗应该不是很纯粹的显宗,而是掺杂了很多密宗的方法。纯粹的显宗一般没有这样的方法,但只学过显宗,而没有学过密宗的人,是不会知道这一点的。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抉择出心的本性是光明;通过中观的方法,又可以抉择出光明就是空性,最终结合起来,就是真正的密宗观点——心的本性既是空性,又是光明。空性与光明,本来就是无二无别的。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真正完整的佛教见解。

3、各大教派的观点并存不悖的缘由

虽然藏传佛教都认为,诸法是佛的坛城。但真正说得最透彻、最明显,并借助逻辑来证明的宗派,当属宁玛巴。这在荣森班智达的著作中尤为强调。

不同的教派,其侧重点各不相同,仅仅在藏传佛教内部,都有不同的主张。格鲁派非常强调第二转*轮的经典与龙树菩萨的中观——心的本性空性;而觉囊派又着重强调第三转*轮或者无著菩萨的论典以及龙树菩萨的《赞法界颂》等经论的内容——心的本性光明,虽然他们也不否定心的本性是空性,但他们强调的就是光明。而宁玛巴既不强调光明又不强调空性,而是将二者平衡起来,尤其是在宁玛巴的大圆满修法中,直断修法属于空性的修法,而顿超修法,又属于光明的修法。

藏传佛教的每一个宗派,都有其特长。以觉囊派为例,如果藏传佛教里面缺少了觉囊派,藏传佛教就显得有点不完整,因为这样一来,藏传佛教中就少了一个专门宣讲第三转*轮的宗派。同样,如果没有格鲁派,则虽然所有藏传佛教的宗派都在讲空性,但没有一个非常强调空性的宗派。所以我认为,如果不是很有必要,以前的高僧大德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去创造一个可有可无的新教派。

但不管格鲁派怎么样强调空性,也不管觉囊派怎么样强调光明,最终心的本性既是光明,又是空性。光明即是空性,空性即是光明,这就是最后的结论。虽然我们需要这样的结论,但强调其中的一个部分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众生需要这样的次第引导,最后才能达到目标。倘若不讲空性,一开始就修光明,大家就会误认为光明是实有的。在没有证悟空性的时候,就要强调空性。让大家知道,轮回与涅槃都是一无所有的空性。从而对空性生起坚定不移的见解。然后再去了解心的本性光明。因为之前已经有了中观空性的见解,所以无论怎样,都不会像唯识宗一样,认为心的本性是实有的,而会了解到,虽然一切都是空性,但在空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光明的成分,以前自己所看到的不清净现象是不存在的。在它的背后,还有一个清净的现象,这个清净的现象永远都是存在的,同时也离不开空性,与空性无二无别,这就是显空无别。如果根本不提光明,只讲空性,大家又会觉得,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包括佛的智慧、清净的现象与如来藏也不存在的。那又是另一个极端了,所以我们要断除常、断两个极端。在不同的修行阶段,而有所侧重地强调,是佛陀引导众生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思路。

抛开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万行不说,释迦牟尼佛讲的大乘佛教的见解,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空性,另外一个就是光明,因为有这两个见解,所以佛就转了第二转*轮和第三转*轮。因为佛传了第二和第三转*轮,所以大乘论典有弥勒菩萨的传承和文殊菩萨的传承,其中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的传承,主要讲心的本性光明;文殊菩萨和龙树菩萨的传承,主要讲心的本性空性。因为有了两种不同的论典,或者说有了两个不同的心的本性,所以就有了两种不同的二谛。因为有了两种不同的二谛,所以才有了两种不同的因。

二、正义

(一)名义

《赞法界颂》

这次我准备在施护法师翻译的汉文版上,给读者简单地解释《赞法界颂》。此论有藏文版,内容与汉文版几乎相同,只是个别地方有少许差别。差别的来源,可能是梵文原版的差别,也可能是翻译的差错。本来梵文就不像其他文字,不仅要从词句的表面来理解,而是要挖掘出一个字词当中所潜藏的各种内容。

莲花生大师说过,前弘期第一批将梵文佛经译成藏文的译师,都是佛的化身。

历史上曾有过很多类似的事例:后弘期的翻译家在翻译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时,因为其中的一句话梵文版中讲得很简单,译师们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就去查前弘期译师的译本,看他们是怎么翻译的。结果惊讶地发现:前弘期的译师们对其中的每一句,都从六度的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并予以翻译,这是后来的译师们根本看不出来的内容。

因为前弘期的译师是佛菩萨的化身,所以才会知道字面背后所隐藏的涵义。

另外,好像在汉文《大藏经》,甚至包括整个汉传佛教里面,都没有一个《赞法界颂》的解释,但藏传佛教却有广略不同的很多关于《赞法界颂》的注解。本《浅释》的大部分内容,是按照藏文注解来解释的,但因为某些偈颂藏文版中没有,所以只有望文生义,根据藏文前后的内容来推测、估计了,若有不当之处,还望诸位智者海涵。

本论所指的法界,就是如来藏或佛性。虽然本论的文字当中,没有说本论是如来藏赞或佛性赞,而说的是《赞法界颂》,但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法界:一切有部、经部、唯识宗、自空中观、他空中观与密宗,都会讲法界这个词,但其中所赋予的内涵却是各不相同的。

从第二转*轮的角度来说,法界仅仅指空性。最多像中观应成派的论师所说,是没有任何执着,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中观他空派的上师会告诉我们,法界就是光明;密宗上师则会说,法界就是明空无别。因为密宗既不强调光明,也不强调空性,而是将二者有机地平衡起来,空性就是光明,光明就是空性,法界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法界,藏文里面也称为平等一体、明空无别的光明心。此处的,并不是指我们现在这颗能够思维的心或阿赖耶识,而表示佛的智慧。

佛教各大教派的见解就是这样层层递进且越来越接近于万法实相。

:有很多的解释方法,此处可解释为赞扬、称赞。

(二)顶礼句

归命十方佛,法身及报化,

愿共诸众生,速成法界性。

此偈颂藏文版中没有。

归命也即梵文中的南无。南无有多种解释,简单地说,就是顶礼、皈依。将自己的整个生命与全部心灵,都皈于十方佛的法身、报身与化身。

小乘佛教只承认化身和法身,不承认报身。《俱舍论》中根本不提报身,而只提到了化身和法身。其法身所诠释的实质内容,也与大乘所指的有所不同。

因为大乘佛法承认报身,并认为报身是不灭的,所以小乘行人就认为,大乘佛法是印度的婆罗门教,就像某些人说密法是受了婆罗门教的影响一样。

大乘佛教不仅承许三身,甚至承认四身或五身,但除了三身以外,四身与五身都是不同的分类而已,实际上也不外乎三身。

三身也分胜义谛的三身和世俗谛的三身。世俗谛的三身,也即一般公认的三身。胜义谛最了义、最究竟的三身,也即心的本性——心的本性空性为法身,心的本性光明为报身,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为化身。

愿共诸众生,速成法界性:愿与一切众生迅速证悟、体证与法界无二无别之本体。

(三)称赞众生阶段的法界

1、总述法界本体

轮回三恶道,法界理凝然,

本来常清净,诸相不能迁。

无论从世俗谛的角度看来,轮回三恶道是如何痛苦、恐怖、无常、不净、变化莫测,但法界永远都是凝然不动、常住不灭、永不改变、清净无垢的。虽然从凡夫的角度来看有很多相,但任何现象都不能使法界受到影响或迁移。

本来整个轮回都是痛苦的,但三恶趣的痛苦最剧烈,所以此处只强调了三恶趣。

本论中有很多字,意即真理、胜义谛。

:众生所见所闻,以及心里显现出来的一切有为法,比如:红、黄、白等颜色,圆、方、长等形状,痛、不痛,快乐等感受,都叫作

此偈颂的内容非常深,大圆满中很多大家认为非常了不起的词句,其内在真实含义也与此并无二致。但因为我们没有证悟,故而始终感觉不到不变、不灭的法界。我们感觉到的,就是无常、痛苦、不清净、烦恼,但法界却是永远清净的。

就像天空中有乌云的时候,我们在地上既看不到蓝天,也感觉不到是乌云遮蔽了天空。当乌云慢慢消散,露出碧蓝通彻的天空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天空是永恒不灭的,其中没有任何造作的有为法,它不会受外界的任何影响,永远都是如此。即使我们感觉不到它,但它依然存在。

同样,当我们心里生起粗大烦恼,并导致了极大痛苦的时候,心的本性也是岿然不动、光明无碍的。

譬如说,当我们做了噩梦,感到恐怖万状、悲恸欲绝的时候,如果能立即醒过来,则所有的现象与痛苦也一扫而空。同样,如果真正能证悟心的本性,则一切的痛苦和烦恼也能当下化解。这不是要把不清净的现象推翻,然后去另外证悟一个心的本性,而是在痛苦和烦恼存在的当下,一切就是本来清净的。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并非易事了。所以之前我们要做很多的功课——修加行、行持六度万行等等。

寂静如虚空,处处悉周遍,

体皆离彼此,非深复非浅。

寂静如虚空:如来藏的本性寂静得犹如虚空一般。

寂静并不是万籁俱寂、悄无声息的意思,而是指平等一体,没有任何清净与不清净的现象。

也许有人会说:你一会儿又说没有任何清净不清净的现象,一会儿又说有光明的现象,这该怎么理解呢?

其实二者是一回事。所谓光明,就是没有任何”——远离一切清净与不清净诸相,没有时间与空间,所以叫做寂静。

如虚空,我们经常会提到这个比喻——寂静光明的境界犹如藏地秋天的虚空。因为藏地冬天经常刮风,天空中虽然没有很多乌云,但还是会有一些灰尘,看起来不是很干净;春天的时候又因为地面升温,故而时常有气流,会影响虚空的纯净度。而夏天经常会下雨,天上随时会乌云密布,所以虚空看起来也不是那么澄净。秋日的虚空尤其纯净,不存在什么杂质、污垢,所以显得特别地清净、通透、澄然、明澈。

如果前行基础修得很扎实,任何证悟的条件都齐备了,则仅仅听到这么一句话,都会当下开悟,通达心的本性——一想想清净如虚空的感觉,当即就会恍如大悟。以前的禅宗祖师,与藏地修大圆满、大手印的上师们口耳相传的窍诀,往往就是几个字,再说就是多余的了。

但大多数人的条件都不成熟,故而感觉不到这些字面的真正含义。如果前行、信心等条件不成熟,即使熟读千经万论,最终也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而已,其他一无所证。

能不能证悟还是靠自己,前行修了,出离心、菩提心足够了,通过金刚萨垛修法,把粗大的烦恼、罪业消除了,修曼扎罗积累的资粮也差不多了,修上师瑜伽修法,也对上师有了足够的信心,这样就可以不听很多法,仅仅到静处反反复复地思维、体会寂静如虚空这五个字,都会证悟的。

处处悉周遍,无论在轮回的任何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念头——包括贪心、嗔心等等,都没有离开过寂静。寂静周遍于精神、物质等一切法,无论过去、未来还是当下,它始终都不会离开。

我们不能认为,只有在开悟以后,才有如来藏光明,现在的凡夫阶段没有,生起嗔恨心等烦恼的时候更没有。在任何一个时候,光明都是存在的。

体皆离彼此,非深复非浅:法界本体远离一切彼此,以及用彼此二字所代表的高低、左右、大小等所有分别。所以法界既不是深也不是浅,因为法界当中根本不存在深和浅的概念与分别。

如果想用人类的语言来形容法界光明,几乎只能借助于否定词——不是此、不是彼、不是深、不是浅、不是左、不是右、不是轮回、不是涅槃等等。想从正面的角度去描述它,就只能说空性、光明,另外再也找不出更恰当的词汇了。对没有修行的人来说,空性、光明也是很含糊的概念,真正要体会其境界,只有通过修行而证悟。通过闻思智慧而从字面上大概了解的东西,还不是真正的证悟。

自空中观所讲的远离四边、八戏、三十二戏论等等,归纳而言,也就是远离了常、断二见或有、无二边,以及深和浅、彼和此等与有、无相关的所有二边。在否定以后,否定的边也不承认,就像中观应成派不承认任何见解一样,这就是如来藏的真实本体。

如来藏既是中观自空所讲的空性,也是中观他空所讲的光明,同时也是大手印里面讲的大手印,以及密宗讲的明空无别或空乐无别,大圆满所讲的自然智慧,只是名词不同而已。释迦牟尼佛转*轮的时候,为了随顺听众的根基,就用了各种各样的词汇来表达,实际上都是如来藏。

要真正了解如来藏,首先要修加行,之后无论修大手印、大圆满或者禅宗都可以,但如果不修加行,那是很难如愿以偿的。

对利根者而言,讲如来藏只需这一句话。但因为听法者的根基、意乐不同,为了钝根的需要,所以后面会用各种比喻来反反复复地说明。

很多人非常希望听密法,但真正讲密法,最终也就是这些内容了,主要视我们自己理解的深浅程度而定。

但与显宗不同的是,密宗提供了很多方法,这是显宗经典所没有的。就像小乘经典中只讲了当初释迦牟尼佛怎样发菩提心、怎样作身体布施、怎样成佛等等,却没有提供相应的修法一样。虽然显宗提到了如来藏光明,并指出,心的本性是光明。但怎么去现证心的光明,他就只字不提了,显宗就只有空性修法,真正光明的修法,只有在密宗里面才有。

中观起到的作用,就是推翻我们的执著与错误见解,推翻了以后,真正的本来面目,它无法告诉我们,只有自己去体会。

中观应成派之所以不建立任何观点,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是有执著、无明的,它建立的所有立场,都是不对的,所以什么都不建立,什么都不承认。

在没有学密的时候,首先应该让众生了解心的本性,因为这些都是凡夫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境界,根基低劣的人恐怕一下子不能接受,所以佛陀给我们准备了一个磨合阶段,让我们先锻炼一下,当我们基本上适应以后,最后释迦牟尼佛才宣讲了《时轮金刚》和《密集金刚》等密宗修法,这也是佛陀的悲心所在。

包括麦彭仁波切在内的很多高僧大德们也认为:第三转*轮宣讲如来藏的十部经,以及《宝性论》、《赞法界颂》之类的论典,是连接显宗和密宗之间的桥梁。虽然这些经论收集在显宗经论当中,但其中的内容却属于半显半密的。

2、广说法界及其比喻

在《宝性论》里面,首先是用三种证据或逻辑,来推测心的本性是光明,所有众生心里都有如来藏,然后用了十种比喻来形容如来藏,其中多数最关键的内容,是用比喻来描述的。

《赞法界颂》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用大量的笔墨来比喻如来藏,因为在涉及到如来藏的真正本性之际,佛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论典中的逻辑,对真正证悟人而言,是站得住脚的;但对根本没有证悟的人来说,这些逻辑也不能说明问题。因为没有任何逻辑,可以真正让我们认识心的本性是光明如来藏。

如果真正想体悟如来藏,唯一的方法,就是修行,自己去证悟。在证悟以后,就会知道:哦!原来说了半天,心的本性光明就是这样的!

初步接触如来藏,是在资粮道之后的加行道早期。在大圆满中,这称为认识心的本性;在禅宗里面,这就是明心见性。此时还没有到菩萨一地,更不是佛地,所以还是凡夫,只是比较不错的凡夫而已。

在此之前,就只能讲一讲中观的修法,这对推翻我们的一些执著是有用的,但无法从正面去讲,心的本性光明是如何的,只能说光明没有污垢、没有烦恼、没有无明,心的本性如来藏是常住的。也就到此为止了。至于什么叫常住,我们的理解往往会有偏差。其实,只是因为如来藏不是生生灭灭的,所以才用常住来表达,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常住不灭的东西。倘若认为有一个常住不灭的东西,那又成了一种执著,根本不是如来藏。

第一个比喻:

乳未转变时,酥醍醐不见,

烦恼未伏除,法界无由显。

尽管牛奶里面本来有酥油,但如果不加提炼,我们的肉眼就无法看见酥油。同样,当烦恼还没有调伏、断除的时候,尽管法界存在于我们的心间,但它也不会平白无故地显现出来。

如何理解心里存在如来藏,是很重要的问题。有人认为,众生的第九识,是如来藏。在一个人的心里,清净的如来藏和不清净的八识同时存在着。

但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心里面实际上是指心的本性。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心或意识是无常、有漏的,不是如来藏光明,也不是常住不灭的。但从最究竟的胜义谛角度来说,心就是如来藏,它不是有漏、无常的有为法。换言之,从凡夫的立场来说,心不是如来藏,而是八识。从佛的角度来说,心就是如来藏,不是八识。

那如来藏什么时候能显现出来呢?下面讲道:

如酥处乳中,酥本妙光莹,

法界烦恼覆,圆满体清净。

如酥处乳中,酥本妙光莹,用打奶筒或现在的牛奶分离器,就能把牛奶当中的酥油分离出来,这样我们就能看出,原来牛奶里面是有酥油的,酥油的本体是美妙、干净、无垢、纯净的。

法界烦恼覆,圆满体清净,此偈颂的藏文版和汉文版意思有一点不一样。藏文版的意思是说:当我们断除烦恼以后,清净、无垢的法界就会显现出来。

汉文版的意思是说:法界的本体被烦恼覆盖而无法睹见,但它的本体却是圆满、清净的。

圆满两个字该怎么理解呢?

所有中观都承认,佛的法、报、化三身当中的法身,是常住不灭的,它实际上就是佛的智慧。

在第三转*轮的佛经里面,有一个很清楚的比喻:如果能在一匹等同于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的一块布上,等比例地画出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在属于须弥山的地方画须弥山,属于南瞻部洲的地方画南瞻部洲等等,包括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有情世界、器世界,都无一遗漏地画在画布上。再有一个人用神变把这块布缩小得像芝麻般大小,并把这块布装在一粒芝麻里面。虽然从表面上看,这就是一粒芝麻,但里面却包含了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及其众生的图像。

中观自空的逻辑很简单,他们认为,我们今天还是凡夫,还不具备任何佛的功德,但在修了三个无数大劫以后,我们的烦恼和不清净的东西全部毁灭,然后诞生出佛的清净功德。依照中观自空的说法,一切都不存在,既然一切都不存在,那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圆满不圆满了,但第三转*轮却认为,哪怕是我们这样的凡夫,表面上也看不出任何佛的功德,但在我们的心里,存在着完整的佛的三身,所叫圆满。

实际上这也是密宗的观点。麦彭仁波切等高僧大德认为第三转*轮的经论都是半显半密的原因也在于此。

第二个比喻:

如灯被障碍,非能照余物,

无明恒覆心,法界非明了,

藏文版的意思是指:如果把一盏灯装在一把壶里,则虽然从外面看不见任何光明,但壶里却是明亮如昼的。

汉文版中虽然没有壶的意思,但也是被障碍物罩住了,所以除了装灯的瓶子、箱子等容器里面以外,灯光无法照亮其他东西。

无明恒覆心,法界非明了佛性好比是灯,无明好比罩住灯盏的瓶子等容器。当凡夫的烦恼极其粗大的时候,因为被无明覆盖了,所以根本不能证悟、体察到法界本体光明,甚至连心的本性是空性都无法感知。

如灯离障碍,处处物能照,

烦恼破坏时,真如恒显现。

明灯一旦离开障碍物,灯光耀然而出,就能当下普照周边的一切。同样,当烦恼被摧毁无余时,真如法界就会恒时显现。

真正很标准的显现,是在菩萨一地。之前的证悟境界中所显现的光明还是比较模糊的。

当然,在密宗历史上,也有一些利根众生在灌顶的当下就成佛了,但这种事例是十分稀有罕见的。现在我们经常说的开悟,多数是加行道。

藏文版中此偈颂的意思还多了一些内容:如果在瓶子的四周打几个孔,就会有一些光线透出来。孔隙的数量和大小不同,透出的光亮多少也各不相同,这分别表示菩萨一地、二地、三地等阶段,虽然还没有完全看到证悟智慧的灯光,但也有了部分的证悟之光。当以禅定金刚彻底打破瓶子的时候,灯光就可以毫无保留地显现无余,那不是菩萨的一地、二地,更不是加行道,而是十地以后的成佛。

第三个比喻:

初中及最后,二障不能扰,

如净琉璃珠,恒时光照曜。

世出世间的任何有为法,都不可能初期、中期、最后完全保持一致,而是变幻莫测、有生有灭、随缘和合的,但佛性如来藏却是永恒而常住不灭的,无论初期、中期以及最后,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它的本体不会受二障的搅扰与影响。就好像清净的琉璃珠,无论是在泥土里面,还是在其它任何不清净的东西里面,无论是否加工、有未开发,琉璃珠的本体恒时如光明一般清净无垢、纯洁剔透。

所有的障碍,都可以归纳为二障。所谓二障,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简单地说,烦恼障就是我们的贪、嗔、痴、无明等等。所知障可分为两方面,就胜义谛而言,是指有些境界还不能完全了悟;就世俗谛而言,是指还不具备佛陀那样的神通。

阿罗汉与八地以上的菩萨都有所知障,而没有烦恼障。只有佛陀才断尽了二障,故称为全知、遍知。除了佛以外,包括十地菩萨都不可能永恒安住于根本慧定,尽管可以在根本慧定当中停留很长时间,但最终还是要从中出定,这就是所知障造成的。

从凡夫的角度而言,可以说法界被烦恼覆盖了,可以说烦恼会干扰、影响如来藏,不让它显现,但从如来藏本体的角度来说,二障是根本不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光明的,没有烦恼障、所知障,没有众生与不清净的世界。烦恼不可能毁灭、破坏如来藏,顶多不让我们发现如来藏而已。

《宝性论》用的三个逻辑之一是说,心的本性是佛的智慧,因为佛经中有大量证据证明,佛的智慧或者如来藏、法界是永恒、常住不灭的。一个人成佛了,会显现出佛的智慧。但同时也可以推理出,那时显现出来的常住不灭的佛性,现在也存在,因为它是常住不灭的,所有常住不灭的东西,都不可能在本体上有任何变化。所以佛性当下就存在于我们心里。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慈诚罗珠堪布讲经典、咒语、文集

慈诚罗珠堪布讲金刚经     

慈诚罗珠堪布讲心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