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当下一念是修行的根本--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憨山大师所有开示



 憨山大师:当下一念是修行的根本


 下载DOC文档  



憨山大师:当下一念是修行的根本

 

按:憨山大师(1546年11月5日-1623年1月15日),法名德清,字澄印,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且为中国近代禅宗最大的成就者。自明神宗万历时期,佛教中名僧辈出,形成了佛教重新复兴的繁荣景象,憨山,云栖(即宏),紫柏(即真可),益(即智旭)四高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憨山十九岁出家,到栖霞山学习禅法,后又学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此后,憨山云游各地,名声也越来越大,万历元年(1573),他来到五台山,因喜爱五台山的憨山神奇秀丽,便以此为号。明万历十四年,明神宗把《大藏经》十五部送给天下名山寺庙,太后将其中一部送给正在东海牢山(青岛崂山)的憨山,朝廷在牢山建立海印寺,特请憨山主持。万历二十三年,憨山因「私修」庙宇获罪,被充军到广东雷州,他在广东继续弘扬禅宗,并到六祖慧能的曹溪宝林寺说法,主张禅宗与华严宗融合,佛、道、儒三教合一,为当时人们所赞同。憨山在粤五年,竟名满大江南北。随后,憨山获准回牢山海印寺,著有《法华经通义》、《庄子内篇注》等十余种,涉及佛、道、儒三教,其门徒还汇篇了《憨山梦游集》五十五卷、《憨山语录》二十卷。憨山于天启三年(1623)圆寂,享年七十八岁。以下系憨山大师《梦游集》里的内容摘选,由jialin618翻译为白话文,在此表示感谢。

 

图片引自《憨山大师年谱疏》

 

憨山大师开示:

无明生死的根源就是当前的一念,就如同有人周游十方,尽了一辈子的力,说已经跋涉了千山万水,其实他没有离开过他的脚跟一步。所以说历劫妄想变化流转生死轮转,实际上没有离开过当下一念。如果能在平时的见闻觉知念头生起的地方用力看破,生妄念的地方不再生起,那么历劫的生死情根就会当下顿断,其实不需要借助其他力量了。

我曾经对学道的人说,念头起来的时候就要看破,事情还没到的时候不要生(忧惧希冀的)妄想,如果真能做到这样修心,那么妄想自然会断灭,外面的事情自然没有对你有干扰了,修道的能力自然增强了,修行的功夫也就容易成就了。

在平时想没有起心动念的地方立定脚跟返观内照于念头起来的地方,就是追究这一念是从哪里开始的,追到念头生起的地方本来是无生的,那么一切妄想情虑就当下冰消瓦解了。然而所忌讳的就是没有勇猛力,不能把断妄想的咽喉,不知不觉跟着妄想一去不复返了!

生死的根源就是平时种种爱取舍我慢贪嗔痴。既然知道这些是生死与苦的根源,发心要断除,也没有别的方法,就是在这些妄念起来的时候就照得清清楚楚,不让它起来,面对妄念不起心,那么妄念就自动消失了,消失以后也不要去延续它,这样修心,每个念头都不放过,心心不昧,觉知自然变成灵知,那么我们的心就遇到各种境界不会牵动本心,观察内心心不附着外境,内心里外境不能到,那么生死就无法依附了。这样去修心,没有必要再去求其他的玄妙诀窍了。

无论闲忙动静、迎宾待客,在日常言行处去参究,不能放过,放过了就被外境所扰动,扰动了就生起了厌烦心,厌烦了就会想休息,再没有念道修行的心思了。心志归一就百事可做了。如何修心呢,就在念头起来的地方著力,念头起来就看破,看破了就当下妄念消失了,就不会延续妄念被妄念所转了,这个就是参究心地的方法。所以古人说,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去做难事,从小事下手去做大事,当下一念就是容易的地方小的地方,这里下手就会感觉容易。如果舍弃这个方法要等到有空了安静了才去修行,那么这辈子也不会有修行成功的一天了。沈生只要在当下一念上去做功夫,不要向外寻求,即使是礼佛持咒,也只在这当下一念可靠的力量上去做,总之种种修行的方法都是摄持心念的方法。

六祖慧能大师说,“常自见己过”,这一句话就是成祖作祖的要诀了,所说的“过”,不是做事的差错,而是自心的妄想。因为我们的心上本来并没有一样东西,平平贴贴的,只要有一个妄想就是过错了,一个念头就是过错了,更何况种种恶习呢,而念头出现了自己不知道,怎么能免去过错呢?学佛的人如果用心不在心念上用功,那么会终生参学而不能得到真实的益处,这是因为用浮想抓住影子(而非真实)用功的缘故,这样是错到底了。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憨山大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憨山大师讲楞严经     

憨山大师讲心经     

憨山大师讲药师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