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16集)--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无量寿经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16集)


 下载DOC文档  



  诸位同学,大家早晨好。前面我们学习到《科注》一百七十七页最后一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参考资料在一百一十六页,有「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后面有「三福」。这是净宗同学非常重要的课题,修净业求往生的人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落实。落实菩提心,落实三福,哪有不能往生的道理?所以我们想多用一点时间,来学习这几句经文。好像昨天我们学到深心。深心,在这二十多年,我们没有用古人这个句子,深心我们采用本经经题后半段的「清净平等觉」,这是深心,跟古人所说的意思不相违背。菩提心就是真心的德用,体是真诚,决定不是虚伪,相、用,自受用是清净平等觉,他受用是慈悲。

  我们用这个来修行,修正自己,深入涅盘,从清净到平等,再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就是觉,正觉。对外,一切人事物,推广到遍法界虚空界,一片真诚的慈悲、平等的慈悲、正觉的慈悲。慈悲有浅深不相同,我们要落实,完全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今天社会动乱,人人都向往安定和谐,安定和谐的社会就是太平盛世,人们过得幸福美满。菩提心可以做到,菩提心落实了就做到了。菩提心不但是出世求大菩提、求大涅盘,还可以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上得到安稳、得到幸福、得到快乐,帮助社会做到礼义之邦、太平盛世。不能说学佛没用,学佛管用。

  儒跟我们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乘佛教入世的跟儒所说的没有两样,比儒所说的还要深刻、还要广博、还要周圆,它通出世法。达到极处,所谓世出世间是一法不是二法,达到最高境界,原来大乘的登峰造极就是格物、致知。格物是什么?是放下;致知是什么?是看破,就是大乘讲的止观。什么时候能到止观是一,止在观中,观在止中,止观圆融,止观达到登峰造极,就是明心见性,自性里头圆满具足究竟圆满的止观大道。用什么来融合?就是用菩提心,非菩提心不能融入。所以,至诚、深心、回向发愿心重要,统摄世出世间一切法。

  中国人可以用《大学》的三纲八目来融会。三纲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最高的纲领。落实,这有八个科目,从格物下手,格物、致知,格物刚才讲了放下,致知是看破,看破放下之后,意才诚,心才正。没有看破、没有放下,诚意、正心做不到,做不到就心坏了,心随著烦恼转了。烦恼是什么?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起心动念无非是损人利己、贪瞋痴慢疑,就坏了,意不诚、心不正,身不修、家不齐、国不治,天下大乱,这今天整个社会的病根就说出来了。那我们怎么办?把它翻过来就对了,翻过来就觉了。不善的念头翻过来就是善念,恶翻过来是善,迷翻过来是悟,是觉悟了,问题就能解决。拨乱反正,用什么方法?教学。

  这个社会,我过去曾经说过很多次,人务必要守本分。每个行业都守住自己的本分,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个社会就安定就和谐了。我们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本分,这也算是三百六十行里头的一行。出家这个行业是什么?要认识清楚,佛陀教育,那一定要把佛陀教育学好,把佛陀教育发扬光大。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开悟之后,四十九年教学,以这个贡献给社会、贡献给一切众生。这个贡献大了,真正是舍己为人,做出一个最好的老师的榜样,这释迦牟尼佛,我们称他为本师。学佛就是要学释迦牟尼佛,终身从事教学工作。最重要的教学,身教,自己没做到不能教别人。真正是学不厌、教不倦,给我们做出这个典型,做出这样的榜样。

  到临终离开我们,还教给我们四依法,最后的遗言「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戒是什么意思?把佛陀的教诲落实到生活,就叫做戒。释迦牟尼佛一生所教所示现的,总不外乎三福、三学、六度、六和、十大愿王。这个包括圆满的佛法,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诲,不离这个总的指导原则。很好记,三福、三学、六度、六和、十大愿王,一生谨守,决定不违犯,这就是持戒。这五个科目统摄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三聚净戒,全包括了。中国老祖宗、古圣先贤教人,也只有四个科目: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大道至简,一点不麻烦,几句话。一切所有都从这个根生出来的,衍生出来那就是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我们要抓住根本,从根本真干,用这个根本来修正我们错误的身语意。

  在这一段我们想听听同学们的心得。

  主持人:我们请上官千城居士。

  老法师:没听见。

  学生:能听到声音吗?

  主持人:现在有,大声了一点。

  学生:好的,谢谢,感恩师父上人,感恩大家。师父这几天一直有给我们从念佛三昧,然后再从本经的宗,然后本经的趣,一直谈到今天讲的三心的重要性。弟子就想把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谈谈我们如何能够真正的把这个三心落实在生活中,然后达到念佛三昧的标准。念佛三昧,真的就是释迦牟尼佛还有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大慈大悲,给我们开的八万四千法门之外的一个方便法门。只要我们能够执持这句名号,老老实实的念下去,达到念佛三昧的标准;也就是说,最后就能达到本经所讲的真实之利,然后就得到了真实之慧,最终就是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灵明洞彻,湛寂常然,得到了真实之际。

  从本经的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来讲,发菩提心也就是师父上人昨天讲的这个三心。如果说我们学佛的人不把菩提心发出来,也就是说你没有做到真信、切愿、真往生,只是为了自己想到极乐世界很快乐,而没有为了众生的离苦得乐,没有这种心想去生到极乐世界,你即便是做到了专念,也不可能够得生。所以,发菩提心,也就是这三心,至诚,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愿度众生的心,还有愿意摄取众生往生到有佛国土的心,摆在首位。究竟什么是愿度众生的心?什么又是摄取众生能够生有佛国土的心?我觉得总结起来,对於末法众生来讲,就是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因为只要自己的心里面还有自私自利、名闻利养、利害得失的话,你这个心就不是直心,也不是深心,也不是大悲心,你这样念佛还是搞名闻利养。

  所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是首位,一向专念是行门,这两者要结合起来,老老实实念佛。像海贤老和尚,包括我们的刘素云老菩萨,都是把发菩提心放在了首位,代众生苦,然后给我们做好榜样,也就真正的把发菩提心落实在他的生活中。加上一向专念,老实念佛,最后才能够把我们这个波动的心,慢慢的在修行过程中转变成清净平等觉的心。然后把这五浊恶世转变成,波动频率像极乐世界一样无量光、无量寿;也就是说,无量光、无量寿里面没有波动,完全都是清净平等觉。这样转心、转境界,你才能真正做到此心就是弥陀的心,你待的这个地方也就形同於极乐世界一样。

  从本经的,我们要坚持的,依这个宗旨,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讲的是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可是如果我们没有落实在行动上,那你没有做到是心作佛,最终也就不可能去往生到极乐世界。我想就自己的理解,讲一下是心是佛究竟是什么。是心是佛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就像芥子纳须弥一样。很多学佛的人,现在还对这个会集本有些看法和意见。我前两天,因为我有介绍邻居读这个会集本,他就听到一些学佛的人讲会集本不是真的、不是佛说的。我真想说,其实会集是谁教的?就是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因为世自在王佛在给法藏比丘呈现出二十一亿诸佛刹土的时候,也就是让法藏比丘会集一切诸佛刹土的真善美慧,极乐世界也就是会集了一切诸佛刹土的真善美慧。会集是谁教的?会集的发起者是释迦牟尼佛。

  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还出现了这么多个会集本?因为释迦牟尼佛,就是师父老人家前两天讲经的时候说,讲了这么多次,一定是因缘、时间、地点都不同,佛所说的一切法一定都是应机的。为什么时间、因缘、地点都不同?弟子就认为是做给我们末法众生看。因为我们末法众生很难去相信这部《无量寿经》的重要性,所以佛要示现出讲这么多不同的版本,让我们引起警觉,这部经是正确的。第二点,正是因为不同的版本,内容差别就很悬殊,就感应到了夏莲居老居士出来会集,就感应到了黄念祖老居士出来做这个注解。让我们末法的修行人,看到了这样的大德来做这样的事,让我们能够对净土法门生起大惭愧心、大感恩心,从而最终发大净业心。也就是说你是心是佛,你得愿意是心作佛,你才能够以这个心与阿弥陀佛的这个愿、与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法门相应起来。

  是心是佛就是我们三心中讲的,一定是最纯真的、最至善的、最至诚的这个心。讲一个例子,像一切众生是一体,我们平常吃饭可以看到,譬如说我们往饭碗里面倒芝麻油。从油桶里倒到碗里面,这个油就会溅出很多小的油星,然后你再用勺子一搅,小的油星就会散成更多的油星。碗里的油和油瓶子里的油实际上是一个油,但是每个小的油星它执著於我是一个油星,我是我,我和你其他的油星不是一体。但是我们看得很清楚,油瓶里的和碗里的,还有每一个小油星,它是一体的。所以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由我们的自性变现出来的。好像现在香港昨天有下大雨,每个雨滴里面其实都有我们完完整整的一个世界。就像北京现在是春暖花开,每个花瓣里面也都有我们的地球,都是芥子纳须弥,一个花瓣里面有整个的世界,而整个的世界也包含著这个花瓣,为什么?因为它都是自性现出来的。

  从本经的趣上,就第三方面,我们想说究竟怎么样能够圆生四土,径登不退?那就是师父今天讲的,你要把这个三心落实在生活中。具体来说,远离自身贪著,从智慧门上来讲;远离无安众生心,从慈悲门上讲;第三就是远离恭敬供养自身,从方便门上来讲。真正就是师父讲的要放下自我,因为六道轮回完全是自私自利变现出来的,包括四圣法界也是不是完美的。你真正只有把这一念我,我身放下、我见放下,你才能够契入到这个境界里面,不辜负阿弥陀佛,不辜负我们的世尊对我们的教诲,才能够达到念佛三昧的标准。有了这三心,达到这个标准,然后才能够愿今生往极乐世界。就是谈这几点,阿弥陀佛,感恩师父上人,感恩大家。

  老法师:好,上官同学说得非常好。还有没有同学跟我们分享心得?

  主持人:弥陀村。

  老法师:弥陀村。

  同学:早上好,阿弥陀佛!向您老人家求教,因为昨天我们这边下大雨停电,有一堂课没听到,但是学生大惠确实关於三心我们有些问题要请教您老。就是三心是否是人人本有?如是,那为什么有很多学佛人千辛万苦也发不出来,也找不到这个菩提心?要想发出来菩提心,在生活当中,具体有什么样的落脚点,可以让大家找到,或者是发出来这个菩提心?感恩师父,阿弥陀佛。

  老法师:大惠同学问得很好,他很会提问题。三心是自性里头本有的,中国古圣先贤、老祖宗告诉我们,人性本善。以后,这个意思把它写在小朋友教科书《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种教学在中国传了几千年,中国人从小,大概一接触到书本第一天,就念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概念根深蒂固,他长大了他怎么会怀疑?他不知道怀疑。现在人为什么本有的菩提心发不出来?菩提心就是真心,菩提这两个字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觉悟,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心本来是觉悟的。所以,不觉悟了叫它做无明,心本来是明的,现在不明了。中国古人称它做明德,德是自性本来具足的,称之为德,自性有无量的功德。大乘教里面把自性的功德概括为,智慧,第一德,智慧就是明了,智慧是自性本有的,自性之外没有,智慧、解脱、法身。虽然说三个,实际上是一而三、三而一。这三个都没有形相,德是德能,智慧德能,相好就是法身,它不是物质,如果是物质,它是有形的。自性里面的德能如果是有形,古人说一句话,尽虚空都容纳不下。形容什么?形容它的德能无量无边、无尽无数。

  因为是本能,因为是自性、是本性,所以佛才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中国古圣先贤告诉我们,人人皆可为尧舜,尧舜是圣人,人人都能够跟他一样。那为什么实际上人不能跟尧舜一样?不能跟释迦、弥陀一样?这是迷失了自性。所以,凡圣,众生跟佛的差别,迷悟不同。佛是究竟圆满的觉悟,中国人称圣是觉悟,其实圣人的意思跟佛陀的意思很接近,都是说觉悟的人。为什么当时翻译经文的时候不用圣人来翻?圣就是佛,贤就是菩萨,君子就是阿罗汉,这样翻的话,跟我们中国就一样了。确实觉悟是没错,觉悟有浅深,觉悟有偏圆,中国古圣先贤里面所说的觉悟没有达到究竟圆满。大乘佛法是肯定它达到究竟圆满,究竟圆满那得讲到过去未来、讲到此界他方。儒没有讲那么多,它讲得近,佛讲得远,儒讲得比较浅显,我们都能接受,佛法说得深。浅的能接受,深的不能接受,迷悟不同。

  佛有没有能力帮助众生我们说立刻成佛?他要没有这个能力,他的德能就不圆满。能叫一个凡夫立刻成佛,他有没有能力?有。为什么没有看到凡夫成佛?凡夫不接受,不是他没有能力,他是真有能力,而且他真说出来了。你看大乘教里说的,放下执著你就证阿罗汉,你就超越六道生死轮回。说出来了,你没有干,你都不肯实验一下,放下就是!再放下分别,你就成了菩萨,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成佛了。佛真有本事!如果你用真诚心、用清净心、用恭敬心来接受这句话,你就证果。教你放下执著,就是见思烦恼,放下执著你立刻证阿罗汉,放下分别你就是三贤菩萨,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谁做到了?最明显的例子,在《坛经》里头,惠明做到了。惠明追赶六祖,追到了,六祖知道是来夺取衣钵的,这个没办法了,把衣钵放在路上,自己藏在草堆里头。惠明看到衣钵在这里,去拿,拿不动。这拿不动,就一念忏悔心,知道自己错了,有护法神守住。他是个有武力、武功的人,没出家是四品将军,怎么会连个衣包拿不动?忏悔心立刻生起来,忏悔就是妄放下了。马上起个念头,叫「行者、行者」,他没有出家,我们今天讲居士,「你出来,我不是为衣钵来的,我是来为求法的」。这个心是真诚心说出来的。惠能就走出来,坐在路旁边石头上,惠明跪在地下求法。他在黄梅住了那么久,实实在在没开悟,求能大师点醒他。

  这个时候惠能就说,不思善,不思恶,凡是对立的你统统放下。这个意思就是没有人、没有我,所有对立统统没有,心清净了,万缘放下。他就问了:什么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一句话就把他唤醒了。怎么醒的?他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在这一句话就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他的地位跟能大师平等。惠能大师一生度了四十多个人明心见性,惠明是第一个,第一个得度的。就是他肯听、肯合作,我们这些人不肯合作。惠能教我们不思善不思恶,问我们,如何是某上座本来面目?我们听了怎么样?所谓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我们听不懂,我们妄念还是一个接一个,前念灭、后念生。不像他,他在一念当中他妄念止了,豁然大悟。问六祖,还有秘密吗?密而不传。六祖回答说「密在汝边」,密在你自己的心里,离了你的心之外没有秘密。这就叩头感谢。

  他怎么开悟的?菩提心开悟的,在这一念当中把菩提心找到了,起这么大的作用。我们是妄心,妄心什么心?妄想、分别、执著,生起八识五十一心所,衍生出整个宇宙。多少时间?一念,一念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换句话说,一秒钟有多少个妄念?有一千六百兆个妄念,其中的任何一个妄念都是前念灭、后念生。妄念不是相续的,每一个妄念都不同。就像水结晶这个实验一样,江本博士做了几十万次的实验,告诉我,从来没有发现两个图案相同的。他问我什么原因?我说佛经上有。他非常惊讶,佛经上怎么说?所有一切生灭法,念念成形,形皆有识,没有两个念头相同的。我们看似相同,看小局面相同,你看整个地球就不相同,每秒钟、每个念头都不一样。你再扩大,看全宇宙,更不相同。

  整个宇宙现象是一念变的,就像我们用幻灯机在银幕上打的照片一样,灯一打开,整个一张幻灯片统统打在银幕上。灭掉之后再打一张,第二张,那又是一个画面。第一张不是第二张,第二张不是第三张,张张不一样。实在讲是大同小异,我们的眼光太浅了,局限在这一点,看得很近,好像没有什么大差别,其实差别很大。每个念头都不一样,念念成形,形皆有识,这就是佛经上讲的五蕴。

  五蕴是整个宇宙最小的基本的现象,但是每个基本现象里头都有完整的宇宙现象,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再小的微粒,里面含藏的全宇宙,现在科学发现的全息这个道理。没有科学全息的发现,我们对这个始终感到模糊,对它有怀疑,它太神奇了。全息道理一宣布,我们明白了,原来佛陀三千年前就把全息道理讲清楚了。这是什么?这是自性的本能。由此可知,自性的本能没有大小、没有距离、没有先后,没有先后是没有时间,没有距离是没有空间,时间、空间是假的。所以一即一切,这《华严经》上的话,一切即一,一切是全宇宙,就在这一个微中子里头。微中子这么小,里头包含全宇宙,今天我们科学技术还没达到。科学技术怎么样去发达,永远达不到自性那么样的圆满,所以到最后不能不承认,大乘是科学登峰造极。

  我们如何把至诚心找回来?我们没有办法走圆顿这条路,像惠能这些人,他们走的是圆顿道路,顿悟,一念之间就明白了,我们走渐路。顿路好像坐电梯,一下就到顶了;渐路是爬楼梯,一级一级上去。一级一级上去,我们现在学的这个,所以我讲得比较具体,用《无量寿经》经题这五个字。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工作完全学用真心,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我们把这个落实。

  对人与人不分彼此,首先要肯定,就是大前提,一切众生与我是一体,为什么?一个自性变现出来的,真的是一体。一体才会有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缘是什么?条件;没有条件,我们对别人好,没有条件,他是我的仇敌,我对他都要好。为什么?他没觉悟,我觉悟了,我明白我们是一体,他不明白,他要跟我对立。他跟我对立是他的事情,我不跟他对立是我的事情。他恨我、他怨我是他的事情,我爱他、我敬他是我的事情。我是走顺著自性、自然规律的道路走,他是违背了,他错了。我怎么帮助他?我走在正道上,时间久了,慢慢让他觉悟,慢慢让他明了,这就是帮助他。他来找我,问我,我欢喜告诉他,尽我所知的我会告诉他,提供他做参考。他爱面子,不好意思见我,我就随顺他,没有一丝毫的怨恨,没有一丝毫的恶意。为什么?有丝毫的恶意放在心上,心被染污了,清净心没有了;心被染污一定波动,平等心没有了,你觉悟就没有了。菩提心没有了,那是什么心?六道轮回心,六道轮回心是染污、是波动、是迷惑颠倒。我们要从六道轮回这个道路上改变方向,走成佛之道、走往生极乐世界之道。

  成佛之道难,我们这一生没把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条路容易,我们有把握可以做到。这个千万不要疏忽,机缘很难得到,一定要掌握住。什么都是假的,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肯定证得无上菩提。那就是我们走成佛之道,通过极乐世界这是一条径路。所以古人说,往生极乐世界,花报,在极乐世界证得无上菩提是果报。尤其极乐世界是用莲花表法,莲花表什么?因果同时,往生极乐世界就证菩提,这是莲花所表的,妙极了!极乐世界也叫莲花世界。

  我们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好不容易遇到,遇到不相信会集本没有关系,只要你能够学海贤老和尚,一句阿弥陀佛,都能成无上道。但是,对会集本不要毁谤,为什么?毁谤,我们的心受染污,这个是不善的。连做错事情的人,我们都不要放在心上,我们只看到那个人是佛,为什么?他的本性是佛。老祖宗教导我们隐恶扬善,别人不好的,一念不生,不放在心上,一字不出口。这个社会如果说大家都能赞扬善、不说恶,这个世界马上就和谐了,问题就解决了,这个世界就是太平盛世,就是礼义之邦。我们一定要学,学诸佛菩萨,见人之善,不见人之恶。对我再不好我都不能放心上,我放在心上,我走的是轮回道;我不放在心上,我走的是极乐世界的道。待人如此,工作亦如是,生活亦如是。

  无比殊胜的,就是这一句佛号不中断,常常放在心上。作梦也梦到佛,这说明什么?你心上真的有佛了,连作梦都是常常梦到佛。梦是在你没有办法控制意识的时候,意识里头,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种子自然现行,这是梦境的由来。清醒的时候我们意识的能量大,阿赖耶识这些种子它不容易出来,睡觉的时候容易。由这个可以能联想到,如果我们这个身寿命到了,终了了,灵魂出窍,阿赖耶那个种子伏不住,都起现行。这都起现行有个问题出来,我们的善种子少、恶种子多,那就三恶道去了;善种子多、恶种子少,肯定现三善道。

  这个意思教我们,人决定不能作恶,作恶,别人受害少,自己受害多。起一个恶念毁谤人,这个人要是有道德、有修养,他根本没有接受,你怎么毁谤,他笑笑,根本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他一点伤害都没有。但是自己起心动念这不善念头,全落在自己阿赖耶识里头,这亏可吃大了!如果别人受了,没有修养,发脾气,受了来跟你对骂、跟你对打,两个人都受害,我们自己受害,他也受害。但是一定要晓得,自己受害七分,别人受害三分,你细细去思惟这个道理。自己阿赖耶落的影子深,深刻,别人他接受多少总没有你自己念头里头是百分之百的,他能接受三十分、接受五十分、接受六十分。然后你才晓得,这个不善的念头对自己有多大的伤害。纵然你达到目的了,还是自己吃的亏大,别人伤害不大,何苦干这个事情?

  那要翻过来,赞扬别人的德善。这个人是恶人,但是他做了桩好事,他的恶我们不理会它,他做这桩善事好,对社会大众是有好处的,我们极力赞扬。这个赞善的功德你也是百分之百。那个人听到了,他很不高兴,他也来说句话,他或者能接受几分,或者是不以为然。这个事有,我们常常看见、常常遇到,就想到佛经上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就懂得这个教训。我们在生活上、在工作上待人接物,会的,处处都是积功累德之处;不会的,那走相反的路子,累积一切不善,成为三恶道的真因,这个麻烦大。这些道理、事实真相,只有大乘经里面讲得透彻、讲得清楚。大乘经我们受持这一部,加上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注解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这一生足够受用。所以一部经、一句佛号,保证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你要是不能往生,那就是你对於世缘没有彻底放下。世间一切彻底放下,我一心一意就是一部经、一句佛号,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一个目标亲近阿弥陀佛,这问题解决了。

  所以,菩提心要落实,用诚心诚意,绝没有欺骗别人。守住四种口业,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心地里头放下贪瞋痴慢疑,就能做到。只要真正做,这个菩提心你会体会到,一年比一年体会得深刻,这就是帮助自己提升。十信菩萨的菩提心浅,十住菩萨的菩提心就深了,向上去愈来愈深,圆满的菩提心就是妙觉如来。一般讲圆满菩提心十地初地以上,我们知道真正圆满是妙觉如来,圆满的自性跟自性的德用,圆满的德用,融合成一体。

  我们发心真干,肯定有三宝加持、有龙天善神保佑,让我们也能具足阿罗汉的慧眼、菩萨的法眼,向上提升是如来的佛眼,五眼圆明,看到的是遍法界虚空界。五眼圆明肯定到极乐世界就可以证得,努力求生净土。今天对一切苦难众生,我们要发心帮助,尽心尽力圆满功德。要求佛菩萨加持,要认真学习经藏。我们是中下根性的人,经藏就是佛菩萨,展开经卷,接受佛菩萨教诲,一定要把这些教诲落实,不是我知道就行了,我要做到。然后告诉世间人佛法管用,佛法不是纸上谈兵、不是玄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科学跟哲学。

  还有没有同学?

  主持人:明静法师。

  学生:阿弥陀佛。

  老法师:阿弥陀佛。

  学生:老法师早上好,各位同学早上好,阿弥陀佛。今天我们所学的发菩提心,菩提心的三心,刚才老法师给我们做了很多的补充,我下面也谈一点我的体会。在以往的讲席当中,老法师给我们开示,菩提心在《观经》、在《大乘起信论》里边,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直心、深心、大悲心,这两种的三心。特别都提到,至诚心是菩提心的体,深心是菩提心的自受用,大悲心或者回向发愿心是他受用。至诚心,老法师用那五个词汇结合《无量寿经》的经题,为我们解释得很清楚。真诚心,老法师以往用曾国藩的家书里边的注解,「一念不生谓之诚」,菩提心的体。说实话,我们现在很难做到一念不生。深心是自受用,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功夫境界。回向发愿心是他受用,那就看我们自己有没有功德去回向、去利益他人。

  在我们参考资料第一百一十六页,下一栏,《三藏法数》里边有一句说,「深心者,谓於正法,心生深信,而复乐修一切善行,即是菩提之心也」。我们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特别会想到老法师以前开示,特别开示深心的时候说,什么叫深心?深心就是好善好德之心,这个好善好德是自利、是自受用。所以至诚心,一念不生我们目前做不到,回向发愿心也建立在我们自己的功夫境界上,所以学生的体会,这三种心我们能够下手的地方在深心,在好善好德。

  刚才老法师也在开示我们要断恶修善,所以学生特别对这个善有一点体会。前两年,我们也是不小心接触到《弟子规》夏令营,参与办过二、三届,三年,二0一0年到二0一二年,办过三年。在二0一0年的时候,那时候我们跟这些老师、义工们接触,有一次有几个老师来跟我们谈话的时候,因为是当老师的,有这个职业习惯。他就说,法师,这个中国字很有意思。我说是的。他说,比方说,你们学佛人常常要说善、要说美。我问他怎么讲?他说,这个善上面是一个羊,下面是个口。他怎么解释?他说口中有羊肉是善。如果这样是善的话,那我们岂不是都不善了吗?我们听了之后都有点傻了。我又请教他说,那什么叫美?美,他说上面是羊,下面是大,在中国大陆有个牌子的火锅叫小肥羊,他就说小肥羊又肥又大,这为美。这两个解释恰恰都是跟老法师说「中国字是智慧的符号」这个定义是相违背的。所以这帮老师走了之后,我们就赶紧做功课,来查善和美,如果从文字结构上,该怎样正面的去解释它的意思。

  老法师一直告诉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国的文字四千五百年,先有文明再有文字,文字记录文明。我们中国字最开始结绳记事,而后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乃至於到现在的简体字。具体到善这个字,善这个字我在资料上查到,最早的结构是这个,看得见吗?是这个金文结构的善,我在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的时候,看到礼品袋上「纯净纯善」,那个善就是这样的结构。我看到这个结构,再看看《说文解字》、《康熙字典》里面简单的解释,真的,我们真的非常佩服老祖宗的智慧,中国字真的是智慧的符号。

  这个结构学生怎么理解?这个羊很典型是象形的,因为在动物当中,羊这个动物是最温顺、最善良,而且跟我们学佛人一样是吃素的,吃素的动物。用这个羊代表什么意思?我们看中国古代的印章里面,吉羊,吉祥的祥都是用羊来代表祥。所以,羊这个字在古文字里面就代表祥和的意思,祥和也就是我们现在中国所说的和谐,在中国古时候叫祥和。上面这个结构是羊,下面羊尾巴两边,一边一个语言的言,这是两个语言的言。由这个文字的演变,到最后变成一个口,那可能就是在简化的过程当中剩下一个口。所以甲骨文,羊尾巴两边,一边一个语言的言,我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真的特别的感动。语言,我们人跟人之间,眼神可以交流、表情可以交流、动作可以交流,但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相处交流用的最多的工具还是语言的言。语言的言就代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沟通和交流。在这个地方,两个语言的言,言外之意就是两个人、两个以上,乃至更多的人在沟通、在相处、在交流。好,在沟通、相处、交流的过程当中,上面这个羊呈现出一派祥和之气,这是善。

  这是学生的这样一点体会,感觉到老祖宗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善,人跟人之间的相处、沟通、交流,呈现出一派祥和之气。羊既然是祥和的意思,那美是什么意思?上面是羊,下面是大,学生的解释就是说,祥和之气愈大就愈美。学生也很多次藉助老法师来为别人做例证,我们说很多同修见到老法师,远远的看他一眼,一句话不说,那个幸福感直线上升。为什么?老法师的祥和之气太大了,那就是美,那就是庄严。所以庄严叫尽善尽美。

  善这个意义,我们看一百一十六页,「乐修一切善行」。这个善,我们自己身口意,无论在修行、念佛、一切的场景当中,要保持这一种祥和的状态。我们自己的祥和状态,而且不能够被别人破坏。老法师这几天一直在介绍海贤老和尚的行谊,特别讲到他被那个电工多要了很多钱,还打了两耳光,老和尚不但把钱给他了,而且不计较。所以他没有因为别人的恶行而影响了自己的祥和,这是真善,这是真正的深心,所以老和尚他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所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至诚心是体,体要一念不生,我们现在做不到。回向发愿心是利他,利益众生,利益众生是建立在我们自己的功夫境界上。我们自己的功夫境界著眼点在哪里?就是我们的身心是否祥和。老法师常常讲到,灌顶大师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里边的念佛一百种果报,第一种果报,念佛堕地狱。为什么?老法师的开示我们都清楚。学生的体会,为什么念佛会堕地狱?因为念佛而身心不祥和,身心不祥和那就不善。

  刚才老法师还特别开示我们说,要修这三心,口业要断四种口业。刚刚好我们这个善良的善,金文的结构下面它就是两个语言的言。所以学生体会,修善从哪里修?从言语上修,让自己的身心祥和,身心和谐了,那个深心才是真正的扎下来。深心能够扎下来,往内往更深处说,我们的至诚心能够渐渐体现;往外面说,回向发愿大悲心,利益众生这方面才能够真正自然的展开。所以,海贤老和尚的作证转,为我们证明了这个深心,不要因为别人的恶行强加到自己身上,而影响了自己的这一片祥和之身心。好,谢谢,请老法师批评指正,阿弥陀佛。

  老法师:我们谢谢明静法师为我们解释的,他解释得很好。世尊跟我们讲十善,身、意都讲了三条,口说了四条,可见得口善,身、心才善;口要不善,身、心就没法子修学。特别是在这部经,许多大乘经上说的,排列的顺序都是身、口、意,我们这部经上,在第八品,它把口业摆在第一,就是善护三业,先讲口,再讲身、意,这个排列很少见。你看,「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说得这么清楚,告诉我们,口业放在第一。尤其我们生在今天的社会,看到人与人接触太多了,真的是你看不尽,无论在哪个地方,你注意细心观察,口业是怎么来的,全就知道了。

  问题结症在什么地方?还是在教育,没有人教。古时候从小教起,不准妄语,不准欺骗人,对任何人都要诚实。我们这个年龄,在童年的时候,童年,大概六、七岁的事情都能够记得。我比较幸运,生长在农村,十岁才离开农村,所以还扎了一点根。城市的变化大了,叫现代化,传统东西没有了,农村保存。现在我们到日本,看日本的农村保存著传统的东西,保存得很多,让我们走进日本农村就回到隋唐时代,有这个感觉。但是到都市就不行了。我们那个家乡,是明、清两代文学的中心,就是桐城派,桐城派的地盘就是我们居住的这个地区。不大,方圆大概五十公里,就这么一块地区,桐城、庐江、舒城这三个城市,距离很近。现在乘车,这三个城转一圈一个小时,所以距离很近。读书的风气盛,到我这个年龄还是那么样的兴盛,抗战之后没有了,抗战时候还有。大概桐城、舒城跟庐江,日本人都没有到过。还看到传统生活的样子,接触到一点文化,毕竟我们年龄太小了,印象不深。大我五岁的人,可以说都有相当的文化底蕴;大我十岁的人,那可以说是如果不舍弃传统文化,都有相当成就。这是我们所知道的。

  菩提心的三心很重要,要时时刻刻提起,决定不能疏忽,特别是大乘佛法修学的中心点。下面这一条也很重要,是我们净土宗修行方法的依据,就是「净业三福」。不仅是净宗,佛在《观经》上说得很清楚,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修净土的正因,不能不遵守。第一条是世间善,第二条小乘善,这边说的是「戒福」,持戒,意思也很好,佛法的修学,戒律是基础,戒为无上菩提本。末后的一条,第三,是大乘,它这个地方讲「行福」。讲世、讲戒、讲行。

  世间福报,孝亲尊师我们落实在《弟子规》,慈心不杀我们落实在《感应篇》,后面是修十善业。所以我们把这三部经做为行门的根本,基础的基础,我叫它做儒释道的三个根。儒释道这三个根就落实在《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这三样都做到,都落实在生活,我们的学佛有根了,也是经典一展开看到世尊叫善男子、善女人。善是有条件的,这三个根做到了,这叫善男子善女人。没有这三个根,佛经上善男子善女人就不包括我,我没做到。我要做到,那展开经卷,佛是对我说的,所以特别重要,这个要认真学习。为什么现在人不能持戒?就是第一条没做到。《弟子规》、《感应篇》学了之后,持戒一点都不难。三皈、五戒、十善,往上提升,沙弥律仪、在家的八关斋戒、菩萨戒都很容易做到,不难,他有根、有基础。现在做不到,根丢掉了,根之根就是《弟子规》。

  有没有同学跟我们分享三福?

  主持人:台南极乐寺。

  老法师:好。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老师,大家阿弥陀佛。弟子在学习参考资料的三心里面,因为师父有讲到我们必须落实我们所学的,弟子在阅读三心的时候,会直接反应到海贤老和尚他的行持,海贤老和尚已经确实的展现这三心。他在至诚心里面,《三藏法数》有讲到,「当发专至诚实之心,正念真如,求愿往生」。这个专诚、诚实之心,其实在海贤老和尚身上可以看到。老和尚的师父教老和尚就是一句佛号,阿弥陀佛,海贤老和尚是非常的老实,就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九十二年,他这就是发了至诚心。

  他在深心里面,深心是所谓的「正法,心生深信,而复乐修一切善行,即是菩提之心」。我们在海贤老和尚身上也能够确切的看到,老和尚他丝毫没有怀疑这句阿弥陀佛,并且一心持名。在老和尚的行持里面,他主修的都是一切的善,他看到一切人都是善。老和尚耕作,他也是常行布施,而且修忍辱波罗蜜,所以他是乐修一切善行,他真的是做到所谓的深心。老和尚他的身上我们可以体悟到,老和尚也做到回向发愿心。因为老和尚将他一生所修习的善根功德,都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知道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只有深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真的。所以学生弟子在学习三心的时候,就会很直接的想到要跟海贤老和尚学习,学习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也像师父上人所说的,海贤老和尚是一部活的《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真诚、清净、平等、觉,我们可以看到海贤老和尚确实已经做到。我们如何做到?就是不断看老和尚的行持,将老和尚的行持,他所想的,我们看到的、我们听到的,就像老和尚所想的、所看到、所听到的,我们就可以真正的落实三心,落实发菩提心。这是弟子粗浅的学习,请师父指导,阿弥陀佛。

  老法师:好,这是极乐寺的,台南极乐寺的?

  主持人:台南极乐寺的。

  老法师:好。画面上这个讲堂很清楚,看得很清楚,我们看到非常欢喜。希望同学们认真努力,在台南做出一个最好的榜样。不仅自己成就,而且会带动许许多多念佛人。我们对於台南这个道场也非常怀念,建这个道场,用阿弥陀佛的名号做寺院的名号,让我们时时刻刻想念著阿弥陀佛,时时刻刻不忘西方极乐世界。我们遵守一部经、一句佛号念到底,像前辈一样,决定有成就,我们有信心、有愿心跟同学大家一起分享。

  还有没有同学?

  主持人:弥陀村。

  老法师:这什么地方?

  主持人:弥陀村,大惠老师。

  学生:谢谢主持人再给我们一个机会。师父老人家我们向您老求教。佛法三千多年来,我们发现这个经教,最早是佛经,到后来出现很多的祖师大德的注疏,一直到现在我们又看到黄念老的讲解、您老人家的《科注》,包括到现在已经是第四次的讲解、讲义。我们发现它是一个愈来愈多、愈来愈详细的这么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的同修,他们说,譬如说师父老人家讲经,这段话是这个意思,那个同修说那个意思,可能有一百个同修有一百个意思。但是这些意思有的时候我们听起来又是互相矛盾的,愈来愈错综复杂。我们想求教师父老人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这种现象,求学人的这种现象,它和您老刚才所讲到的三福头一福,就是落实《弟子规》,有没有什么样的关系?感恩师父。

  老法师:大惠同学提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有。在中国古代,学习讲求师承,师承就是跟一个老师学,为什么?同样一部经论,确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并不一致。如果说跟两个老师,就两种看法、想法,我到底遵守哪一个?他就有疑问。要跟三个老师那就变成三岔路口,四个老师就变成十字街头,怎么学?现在学校教学就出了这个问题,多种科目同时学习,很多老师都教,有很多老师的想法是矛盾的,这个我们在学校里都遇到过。怎么办?那就是哪个老师教的科目就依照他,要不然考试他不给你分数,用不同的见解来解答问题。所以没有办法教学生得定、开慧,这就是现在的学校状况。

  我们求学,我曾经给大家报告过很多次,我到台中亲近李老师,那个时候我接受过两个人的教育,一个是方东美先生,一个章嘉大师。这两个人李老师都非常佩服、都非常尊敬,但是我听过这两个人的,现在到台中听的是第三个,他给我的条件,过去所学的一概作废。这不就为了这个问题吗?否则的话,老师教我,我说方先生怎么说的、章嘉大师怎么说的,这个麻烦不就来了吗?所以师承只能一个人。好在我这三个人不是同时在一起学的,方老师引进我入门,章嘉大师给我奠定基础,以后教十年是在李老师那边成就的。只能听一个人的,不能听三个人的。老师教我的东西,如果跟章嘉大师、跟方先生讲的不一样,我要接受李老师的,那两个人的放旁边做参考,可有可无,要用这样的态度,这叫师承。老师对学生负绝对责任,如果不是这样的不能教。

  我们想学一点东西,那时候学哲学,方老师不让我到学校去听课,什么原因?学校老师太多了,说法不一样,我听谁的?会扰乱。同学很多,同学的思想也很复杂。所以方先生告诉我,现在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要到学校去听课会大失所望。最后想到什么?让我到他家里去学,每个星期两个小时,星期天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接受一个人的,这师承。我知道佛法,他给我介绍,「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世界上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在这个时候遇到章嘉大师,章嘉大师是专学佛的。我就离开方老师,就到章嘉大师,章嘉大师给我跟方老师一样,每个星期天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专门接待我的,三年如一日。

  我学的东西可以说不复杂。到大师圆寂了,我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李老师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个,以前学的不算数,跟著我一切从头来起,没有意见可说;第二个,任何法师、大德到台中讲经或者是讲演,都不要去听,只能听他一个人的;第三个条件,看文字,无论看世间的、是看佛的经典,要得他的同意,向他报告,他同意可以看,不同意不能看,三个条件。我那个时候听了,感到老师好像自己标准太高了,目中无人。但是这个老师是朱镜宙老居士介绍的,朱老是我很尊敬的一个人,老居士跟李老师同年,老朋友,也是忏云法师,两个人介绍的。这两个人我都很尊敬,所以我接受了,无条件的接受,留在台中。然后老师告诉我,这个条件有期限的,五年,五年之后就可以开放了。可是我到五年,我是到了三个月就觉得有效果,为什么?很多不能听、不能看,不能看,眼睛管住了;不能听的话,耳朵管住了。那么怎么样?心地清净了,妄念少了,半年,效果非常显著。我觉得老师这个方法好,非常佩服。

  十几年之后,我住在新加坡,遇到演培法师,演培法师告诉我,他做沙弥的时候,亲近谛闲老和尚,谛闲老和尚给他就这三条。我才恍然大悟,不是李老师的专利,不是李老师的发明,是中国古来祖祖相传的师生的条件。你对老师不尊重、对老师不信任,老师教你白教了。有这三个条件,这叫师生的关系,这么建立的。对老师决定有信心,没有怀疑,只听他一个人的,他绝对负责把你带出来,带到什么?带到定、悟。因戒得定,这三条是戒律,你要遵守,他教你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能够得三昧、得清净心、得平等心,最后其义自见,自见就是开悟了。古老的教学理念跟方法,现在人没有了。

  李老师碰到我一个,我打听别人,老师没有给别人这个条件,只有对我一个。那是什么原因不晓得,我也不敢问。慢慢一、二年之后知道了,为什么?真正有好处。真搞清楚、搞明白,跟演培法师一碰到一交流,谛闲法师就这三个条件对他,李老师是对我。我接受了,演培法师没接受,演培法师开小差溜了、跑了,跑到厦门亲近太虚大师。可惜!我那时候就跟他说,我说如果你要不离开谛老和尚,你是天台宗的祖师,真有成就,为什么?他一门深入。太虚法师不是的,跟现在大学一样,他的课程交叉排,他的教授很多,那是知识,那不是智慧。所以这毕竟年岁太轻,不知道,把路走错了。

  这是我感到自己非常幸运,能够遇到这三位老师,最后遇到李老师,才有这一点成就。章嘉大师教我,对我最受用的,他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尼佛。我看到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一生教学,发现这是教育,它不是宗教。佛教里头没有创造宇宙、主宰人类的神,没有,它确确实实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哲学、科学。有登峰造极的哲学、科学,普世教育伦理、道德、因果也是讲到登峰造极,都是讲到究竟圆满,是人间最宝贵的大学问,真智慧。所以有幸遇到,认真在一起学习,这非常幸运,无比的幸运!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第十六集)主讲人:净土法门法师、学习班学生  2014/4/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2-0016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般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报父母恩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悲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集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净土法门法师讲当来变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地藏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法华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梵网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公案     

净土法门法师讲观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华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宗朝暮课诵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六字大明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门品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贤行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坛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往生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文钞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信愿行     

净土法门法师讲药师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圆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占察善恶业报经     


其它法师讲《无量寿经》

彻悟禅师讲无量寿经    

传喜法师讲无量寿经    

纯祥法师讲无量寿经    

大安法师讲无量寿经    

德森法师讲无量寿经    

定弘法师讲无量寿经    

法然上人讲无量寿经    

佛光法师讲无量寿经    

宏琳法师讲无量寿经    

慧光法师讲无量寿经    

慧净法师讲无量寿经    

净因法师讲无量寿经    

开愿法师讲无量寿经    

宽运法师讲无量寿经    

仁清法师讲无量寿经    

悟道法师讲无量寿经    

悟显法师讲无量寿经    

信愿法师讲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讲无量寿经    

智随法师讲无量寿经    

庄慧法师讲无量寿经    

庄霖法师讲无量寿经    

自了法师讲无量寿经    

宗舜法师讲无量寿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