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幸福
古人造字时,“幸”字上方是“土”,幸福的第一要素,是有一个避风遮雨、安身立命的房子;“幸”字下方是“¥”,是人民币的符号,故无钱乃为不幸。
“福”字左边是“衣”,幸福需要有美衣锦服;右上是“一口”,就是要有一个温馨和美的家;右下是“田”,是美食之源。如果上述条件一应俱全,就是幸福。
幸福真的是建立在物质财富上的吗?我认识很多有钱人,但他们并不快乐。一次,我值遇一位信仰宗教的企业家,他四十多岁、衣冠楚楚,却时而流露出忧虑、抑郁和沉重的表情。
我问:“你一个月能赚多少纯利润?”
“一个月一亿没有问题。”
“你心里快乐吗?”
“还行,”他说:“但我还想做大。”
不久,在一个小面馆里,我见到一位五十来岁的老板娘。当时,天色已晚,她关了面馆的门,转身从肮脏油腻的围裙兜里掏出一堆小钱来,一张一张仔细、麻利地数着。
我问:“你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也就一百来块吧。”她爽快、愉悦地回答我。
“未来有什么计划吗?”
“我还想做大。”
我不禁哑然失笑,他也想做大,你也想做大。
也有人把幸福建立在感情上。他们认为,如果能找到一个心仪的人,和自己心心相印,相伴一生,此生已足。
有人认为健康是福。我认识一位老人,经常供养僧众、捐赠各项基金,他说:“我没有其他想法,也不想极乐世界,只要家里平平安安,身体健健康康就行。”
舞厅里,服用迷幻药的年轻人陶醉在幻觉里;餐桌旁,享用美酒的人们,陷入如梦如幻的境地;还有人通宵达旦沉浸在麻将中。
恩格斯写信告诉友人:在春光明媚的时候,我坐在花园里,透明的阳光温暖了我的背脊。我嘴里衔着一支长长的烟斗,手中捧着一本享之不尽的好书。这种无忧无虑的快乐,世界上任何一种快乐都无法比拟。
喇荣的一位学僧认为,幸福就是是追求智慧和真理。十几年来,这位出家人身无余物,在学院潜心苦修。他曾在诸多具丰富教理和禅修体验的上师座下研读经论,最近,他向我寻求建议,计划去藏地其他寺院参学,寻找如同珍宝般稀有的老格西,解开心中的微细之结,对释迦牟尼佛是量士夫等真理,生起真正的洞见。他认为:
物质的匮乏、身体的病痛、心的各种忧苦和他人的诽谤,都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与真理同在,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还有一些具广阔胸怀和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心心念念系于正堕入凄苦深渊的可怜生命,如果能对这些生命有些微的帮助,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综上所述,幸福因人的价值观不同,而呈现千差万别之貌。但相同的是,它是愿望满足的一种心态,在人们心上安立。
除了世人希求的各种满足外,真正永恒不变的幸福并非传说。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修行人,一直追循着佛陀和传承上师的教诲,亲身实践并体证它的存在。但是,“刀锋犀利,越之不易。自古以来,得度人稀?”。所以,渴望幸福的人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在哪里
佛陀在经中说,我们最基本的人生态度,是不堕贪得无厌或极度苦行二边。有些人误解佛教徒逃避现实,弃绝舒适愉悦的人生,过自我禁闭的苦行僧生活。虽然佛典记载了一些非常高深的看破红尘、超凡脱俗的境界,但从未排斥过佛教徒基本的生活需求。不仅如此,佛经中还说:
在不贪婪和不耗费心力的情况下,无论有多少金银财宝、锦衣玉食,圣者和普通出家人均可享用。
前不久,我打电话给大妹妹。“你生活得还好吗?”
她正在放牦牛,她说:“各方面还过得去。”
“你身边的人呢?”我问。
“有一个邻居,一家人都很善良,但丈夫体弱无力,又没受过任何教育,谁也不会带他外出打工。他家离县城有二十公里,家中连坐车到县城的钱都没有!他们准备去山中挖些人参果,晒干后去县上卖,买一些生活必需品……”
人参果是藏区一种野生草本植物,食之延年益寿。我小时候跟妈妈挖过——先挖一个坑,而后,把它们一颗一颗从土里捡起来,一天挖不了多少。现在我每次吃人参果,都会想,这一颗颗人参果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妹妹说,她身边有许多人身无分文。如果是我们,陷入到这样一种凄惨无助的境况中,会怎么想?所以,一个人生存于世,需要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
幸福向何处寻觅?记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流行着一首歌:
幸福在哪里?
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温室里,
幸福在哪里,朋友哇 告诉你,
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
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黑格尔都认为,人类应该用理性的方式来寻求幸福,而非感性。建立在感性之上的幸福会贬值,因为人的感情、感受只是一时的,转瞬即逝。
儒家对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怀有深切的关注。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付出自身的方式融入社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道教看破红尘,居于寂静之地,以超越世俗的无为姿态,遵循宇宙万物运行的自然大道。
基督教则主张放弃世间的富足、肉身的乐受,爱整个人类如同邻人,扶持卑微的人们,死后在天堂获得永生。
有人认为,佛教的幸福观,是灭尽三界的烦恼业因和生死果报,达到涅槃的境界;也有人认为,是体现在飘然出世的一身青衣上。如果不了解佛教的奥义,很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
其实,在显密教典中,对不同时空、不同层次的生命,有着不同的定位,以上任一宗派和学者的理论,都可以纳入其中,找到自身确切的位置。佛陀的思想极其精深、浩瀚无垠,可以涵盖以上宗派的所有优点,但又完全超越它们。
如果轮回中的幸福具有真实、固定不变的本质,我们追求它也未尝不可。但是,不仅佛教徒不承认,幸福学家也不承许。他们认为幸福有六个特点:
第一.任何一种幸福都不会永恒。也许有人认为,幸运和福报可以代代相传,但古人也说“富不过三代”。纵观人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人即使春风得意,但过不了多久,就可能失意颓败。所以,幸福不是永恒的。
第二.幸福是递减的。当幸福发生时,你觉得特别快乐,但很快,快乐的感受开始递减。比如你坐在装修一新的房子里,环顾四周,欣喜若狂。但不久,这种感觉就会慢慢淡化。一个人新婚时,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多年以后,他可能麻木不仁,或与其伴侣形同陌路。
第三.幸福是曲折的。如果幸福得之不易,得到时才会激动万分。比如一个人磕长头到拉萨,一路上历尽艰辛,终于到达目的地时,他会喜极而泣。
第四.幸福需要有渴求心。你喜欢某样东西,得到时就会喜不自禁。如果你没有渴求心,它就不会给你带来幸福。不爱糖的人给他糖,他会幸福吗?不爱家庭的人有了家庭,会幸福吗?不爱修行的人,让他拥有修行的机缘,他会幸福吗?
第五.幸福要有感受。一个人住在僻静地小茅棚里,另一个人住在豪华的别墅中。住寂静地的人,身心洋溢着幸福;住别墅的人,虽然过着奢华的生活,却没有特殊的感觉。幸福是一种感受,如果没有这种感受,就没有幸福。
第六.幸福要有愉悦心。如果你的渴求获得了满足,但此时的你,沉浸在对其他事件的悲痛中,仍然难以获得幸福。
综上所述,幸福虽与物质关联,但归根结底,最终的幸福,只有向内寻觅。
北京师范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在经历汶川地震心理救援之后,写了《幸福“心”帮助》,书中的诸多观点与佛教的精神一致:
“不管环境如何,只要自己改变态度,就会大不一样。”
“换一个想法、换一种态度、换一种方式,也许从此,你的生活大不相同……”
现代人在寻求幸福的途中,已朦胧意识到,幸福建立在自己的心里。歌星陈明唱过一首《快乐老家》:
有一个地方 那是快乐老家
它近在心灵 却远在天涯
我所有一切 都只为找到它
我生命的一切 都只为拥有它
人们用不同的方法追求幸福的本源,但既然幸福在自心之中,幸福应该就在眼前,不在遥远。如果把幸福建立在外在事物上,即使你跋涉一生,也不一定得到。
怎样才能幸福
佛陀在《因缘品》中说,即使天上降下金银珍宝之雨,贪婪之人也不会满足。《方广大庄严经》中说,即使一人独享世间一切妙欲,在内心没有满足之前,他仍然会不断地寻觅。
《佛遗教经》中还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快乐。”可惜的是,这种唾手可得的幸福,却很少有人得到。
人的欲望永无止尽。很多企业家和明星享有财富与盛名,却依然苦心孤诣,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因内心没有满足之时,他们时常处于焦虑、空虚和高寒之中。如果有一颗知足的心,即使人生不完美,欲望不能完全实现,也能有则安乐,无则无忧。
诗人徐志摩曾经说,“我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得之,我幸”这句话可以用在世间任一方面:财富、地位、情感、健康……如果已经得到,这是你的幸运和前世的福报,你应深心快慰;如果得不到,是你命运多桀,不要怨天尤人,也不必沉溺于对未来的忧虑中,杞人忧天。
达摩祖师也说:“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心无增减”是超越了欢乐和痛苦的大乐境界。得失的云,在我们心的虚空中缘聚缘散,我们的心,不因云至增加了某种品质,不因云去而失去了本性中的某一部分,而是至始至终清澈无垠。
我们对人生的任何一种境遇,应以随缘之心安然处之。就像手中之沙,捏得越紧,它越流失。如果换一种方式,把手掌摊开,细沙会滞留很久。“随缘”不是什么都无所谓,不是懒惰、懈怠和放逸。这是一种愚痴的随缘,并不是佛教所说的“随缘”的意义。
所谓的“随缘”,是指在努力的过程中,对所得到的一切产生一种欣慰感、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基于一种豁达的认识:
幸福不是靠殚精竭虑而得,而是依靠前世善业的福报、今世的努力等各方面善缘聚合而得。
想到自己无德无能,获取少许也会庆幸;即使一无所有,也不会愤懑难平、忧郁而终,而是竭尽全力,让自己此生成为一个好人。
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些财富和荣誉,会不会幸福呢?不会的。佛教讲苦集灭道四种真相,苦和集包括了轮回之苦及痛苦的根源,如果没有通过修道获至涅槃,终有一天,苦因会现前。
当日本发生九级地震时,那些踌躇满志的企业家、学者和艺人,仅仅在一瞬间,就被滔天巨浪卷得无影无踪。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站在人去楼空的大地上,才知道命运诡异不测,死生变幻迅速。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佛教的真理,就会知道,对任何一个生命而言,最终都不离痛苦。即使是一位才华横溢、杰出而备受尊敬的人,在死亡面前,生前的一切都会失去意义。与一个人注定要经历的生老病死相比,所有这些快乐,都将成为痛苦。每一次轮回留下的,只有创伤。
世间的快乐是暂时的,而佛教所说的究竟安乐,是获得佛陀的果位,这是最殊胜、唯一的幸福。如《大庄严论经》说: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在千千万万错综复杂的思想领域中,能值遇揭示终极真理并详细、清晰、准确地指出超越生死的佛陀教法,我时时有一种非常庆幸、满足的感觉!我遇到任何一个知识分子、普通百姓或街上的乞丐时,都忍不住要告诉他们:佛陀是最伟大的!
我不是因为自己是佛教徒而这么说,而是佛陀的智慧太深邃、太博大、圆满得无法形容。虽说反观自身,自己在见解、修行和行为等各方面都深感惭愧,但佛教完美无缺,是对人类社会最有益的智慧结晶。
幸福之后做什么
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关爱、扶持其他生命,让他们身心得到安慰和利益都是最重要的。
有人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留学归来,自觉不凡,但他的智慧并没有真正服务于社会;有人富可敌国,他的财富,在短暂的一生中用之不尽,但他的快乐仅仅遍及身边的一些人。
和整个社会健康、有益的发展相比,个人的发展,所占的只是一个极小的比例。如果个人占用了巨大的资源,悄悄品尝着自己的幸福,没有把他的成功回馈社会、滋润万物,这样的心态和行为,已经贬抑了幸福的价值。
无论拥有什么样的幸福,要与人类乃至一切众生分享,这种观点在佛教思想中早已有之。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寂天论师在《入菩萨行论》中说: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我们现在拥有的快乐,也是因往昔帮助、利益他众而得,而这些快乐,应该继续奉献给社会。
以前,我读过罗素的《幸福之路》。罗素是伟大的思想家、数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人说他科学救世,但如果能用智慧救世、用悲心救世,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和最幸福的。
罗素5岁时就产生过自杀的念头,后来他潜心研究学问,在数学等领域取到了一定的成功。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暴力和非正义的行为,追求自由和真理。他曾经说过,他一生中激情的主要源泉是:
我对真理有不可遏制的探求,
我对世间人类苦难者有不可遏制的同情,
我对感情有不可遏制的追求。
在罗素的这三个原则中,第一是对真理的渴求。现代人被外在物质所迷,与世间人同流合污,丧失了追求完美智慧的精神。从这个角度看,人类不仅没有发展和进步,反而有倒退的趋向。
佛教同样认为,人一定要希求真理,当真理之光越来越光亮耀眼,对实相的无知和邪知自然会隐没。我劝大家学习佛教的智慧,就是希望你们能拥有追求真理的精神。
罗素一生中激情的第二个源泉,是世间有千千万万的苦难者。除了遭受困厄和疾病的打击外,人们还深受各种内心疾苦的煎熬:
有贪婪、无有餍足之心引发的痛苦,
有火山爆发般的愤怒产生的灾难,
有些是愚昧遭致困苦,
有的人被傲慢、嫉妒等烦恼折磨……
当他们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怎么能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这不仅不是一位有同情心的智者所为,更非一个大乘菩萨的心行。大乘菩萨将自己所有的爱、乃至身体的一切部分,都已无有任何条件地奉献给众生。
罗素的最后的一句话我不太赞同,这句话可能是他对某一段感情比较执着时说的。罗素降生于1872年,死于1970年,享年98岁。到了晚年的时候,他还有没有那种“对感情不可遏制的追求”呢?
人们口口声声寻找幸福,你幸福了吗?
如果你真的幸福了,幸福之后,你该做什么?
有些学者一生追求名誉,拥有声名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
有些豪富一生寻求金钱,为的只是“我”荣耀、“我”幸福。
但是,你希求的一己幸福,不一定具有意义和价值。
我们要追寻真正的幸福,并回报、服务社会,以他人的福祉为终极目标。幸福的范围需要开拓,无限地拓展,遍及人类乃至所有生命,充满世界乃至整个虚空。只要尚有生命正在承受各种物质上、心灵上的痛苦,我们就要不计任何代价和结果,默默不懈地奉献和努力。
我们的能力虽然微小,但我们的心愿无比强大,生生世世,我们祈愿来到世间做同一件事,哪怕只有一个生命因此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