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无量寿经 |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41集) |
|
老法师:好,诸位同学,大家好。 主持人:「绍隆佛种,承传净宗」,开吉法师。阿弥陀佛,弟子释开吉在此向老法师、诸位法师大德汇报心得体会,不妥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一、发菩提心,承传法脉。弟子开吉自一九九四年,於恩师上净下空老法师座下,聆听教法,求受皈依以来,至今受持《无量寿经》已近二十年。从最初日日讽诵,到日后登台习讲,深感此经诚为诸佛出世所宣说之无上宝典、称性极谈。犹记一九九九年於新加坡,在恩师的鼓励下,弟子初次登台习讲《吉凶经》,当时年仅十九岁,虽初出茅庐,涉世未深,然而对承传师道习讲佛经,却建立起了坚定的信心。之后,承蒙恩师教导,在庐江实际禅寺习讲十遍《太上感应篇》,对深信因果、改造命运奠定一定的基础。 自二0一二年起,承蒙恩师上净下空老法师指导和加持,胡居士及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的护持,开吉开始习讲《净土大经科注》至今已近两年,深得法益,感到身心清净、法喜充满。习讲《科注》之初,弟子真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而又深体此乃人生之最高享受。每次习讲都如同沐浴在阿弥陀佛佛光注照之中,彷佛是身处弥陀七宝池、八功德水中,得蒙灌顶加持,妙不可言。在此期间,虽身心历经种种磨难,仍然坚持不懈,乐此不疲。并深深体会到黄念祖老居士呕心沥血,抱病会集大经注解之苦心孤诣,悲心恳切,更加坚定承传净宗法脉之志愿。夏莲居老居士偈曰:「病久方知身是苦,魔多反使道心坚」,真乃过来人之箴言良语。「浊世无如念佛好,此生端为大经来」,这更是莲公策励后生末学之肺腑之言。 习讲《科注》之时,虽是独自面对镜头,然而虽身处无人之境,日久却得以谈笑风生,悠然自得,岂非弥陀慈光注照,及恩师悲愿之冥加乎?於此过程中,弟子亦体会到净公恩师的妙解妙悟、无碍辩才,是在讲台上千锤百炼磨炼出来的。弟子虽然根性陋劣,冥顽不灵,但深信只要精勤不懈,精诚所至,铁杵尚且磨成针,顽石都能点头,何况人乎! 二、贤公和尚,佛门榜样。日前承蒙恩师教导,学习「贤公和尚,佛门榜样」,弟子颇为受益,日习光盘二至三遍,愈学愈有味道。细观贤公老和尚一生行持,老人家吃的是苦的,穿的是补的,即使已经一百一十二岁,无论身居何处,总是带著针线包、锥子、剪子等小工具,凡自己用的、穿的,全是自己洗洗、缝缝补补的,未曾张口麻烦别人。记得今年春天,当印志法师将贤公和尚的光盘送到香港时,袋子里还放著几串念珠。贤公和尚很喜欢穿念珠和大家结缘,而那几串就是他老人家生前留下亲手所穿的念珠。不仅如此,有一串念珠旁还留著贤公和尚生前所用的针和线。老法师将此细心保管,后来还把其中的一串送给了刘素云老师。见到此景,深深感受到老法师殷殷期盼后人承传净宗法脉之苦心。 贤公和尚之所以能够得享百岁高龄,身心自在得以解脱,是和他的清净心、平常心分不开的。正如《群书治要.文子》所言:「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养生的方法,最上的在於修养精神,其次才是保养身体。神气清朗,心念平和,自然全身安宁,这是养生的根本道理。而这个道理在贤公和尚身上,得到最真实的体现。 贤公和尚是一位大智若愚,能忍辱、肯吃亏的老实人,所谓「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真愚始知贤」。老法师在讲席之中常常教导我们,中国古人有所谓吃亏是福,难得糊涂,人不要太聪明,糊涂一点好。大聪明人,你看那个样子就是糊里糊涂的。大智若愚,这种人真有福报,天天消业障,增福慧。我等凡夫往往拘执於世智辩聪,而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耽误自己一生之生死大事。老法师在讲席中谈及庐江实际禅寺时,时常赞叹那些只会称念一句阿弥陀佛的老阿公、老阿婆们,嘱咐我辈千万不可看不起这些斋公、斋婆,往往这些人的成就,远远超过住持方丈、讲经法师。此真乃过来人之真知灼见。我辈凡夫实乃恩师所言之上不上、下不下的半吊子,唯有靠於经教长久薰习,日日学习效法贤公和尚之行持,信愿持名,老实念佛,方能往生不退成佛,不至於错过此生殊胜因缘。 三、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恩师上净下空老法师常常教导弟子们,护法者是校长,弘法者是教员。弘法者要有感恩心,尊重护法,勤修六和,佛法才能兴旺。弟子深深感受到,正是护法如同父母般护持我等闻法修持,护持我等习讲不辍,方才得以长养法身慧命,自利利他,此等深恩大德无以为报。在此深深感恩开吉累劫今生父母、师长的慈悲成就;感恩上净下空老法师数十年的慈悲教诫,此恩此德,恩逾须弥;感恩庐江实际禅寺剃度恩师上满下成老和尚,及诸位法师大德,成就弟子此生出家之缘;感恩上本下焕戒和尚,上印下空尼和尚,慈悲开设戒坛,成就弟子受戒因缘;感恩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胡居士,及全体义工慈悲护持,让弟子得以闻法薰习,安心办道;感恩所有使弟子坚定成就的人。以上是弟子开吉的修学心得报告,不妥之处,诚请老法师、诸位法师、大德同修,惠予批评指正。阿弥陀佛。 老法师:我们听了开吉的学习报告,确确实实要认真努力,时节因缘很难得遇到的,大乘经上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不信,我们细心观察现前的社会,这个地球上有七十多亿人,这得人身了,人身难得今已得,这么多人当中有几许人闻到佛法?闻佛法人当中,又有几许人闻到正法?闻到正法人当中,又有几许人闻到净宗?这一层一层的淘汰,到最后没剩几个人,这几个人决定有成就。 昨天晚上还有同修来问我,在这个多灾多难的社会里,要怎样修行功夫才得力?我劝他学海贤老和尚,功夫就得力了。海贤老和尚是怎么修的?非常简单,就是贤首国师在《妄尽还源观》上讲的四德,他老老实实全做到了。《还源观》上的四德是贤首国师把《大方广佛华严》里面的修行方法总结这四句,真了不起,简单、明了、扼要,你能抓住,你这一生就成佛了。 第一个,「随缘妙用」,不能不随缘。善缘要随,恶缘也要随;顺境要随,逆境也要随,你细心观察海贤老和尚这一片光碟,慢慢你都学会了,随缘。要学什么?学妙用。我们今天随缘不知道妙用,随顺的缘欢喜,随逆缘怨恨,这是什么?随缘造业,错了,随善缘造业,随恶缘也造业,善缘恶缘统统造业。恶缘里头怨恨,地球上大面积的雾霾从哪里来的?怨气造成的,心里这股不平的怨气就造成这种现象。 如何能学到像海贤老和尚,一生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牵挂、没有忧虑,无论是善缘恶缘、逆境顺境,统统能接受,接受就是随缘。妙用是什么?不放在心上,这个心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就是《无量寿经》经题上后半段讲的修学总纲领。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觉而不迷。觉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迷是什么?不著相。不把它放在心上就不迷了;放在心上就迷了,放在心上,被染污了,放在心上就受它影响了。统统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这就是海贤老和尚,从早到晚,从初一到腊月三十,时时刻刻未曾忘了佛号,这叫妙用。所以他在世间一百一十二年的表法,表什么法?表常住在极乐世界的法,他天天欢喜,没有一天不欢喜,法喜充满,他生活在极乐世界,我们生活在六道轮回。这个要学,学随缘妙用。记住,不放在心上就是妙用。放在心上就不妙了,为什么?造轮回,在制造轮回。不放在心上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当下。 「威仪有则」,这第二句,这就是表法。阿弥陀佛赞叹贤公老和尚修得好,什么叫修得好?持戒、念佛,给一切念佛人做好榜样,给一切世间人做好样子。你看他这一生,没有看到一个跟他见面的人不生欢喜心,从来没有发过脾气,从来没有怨恨过人,从来没有对一桩事情不高兴过,这是我们要学的。为什么?因为一切法是假的,这他常说,劝大家念阿弥陀佛,其他啥都是假的。假的何必认真呢?假的认真就迷惑了,就造业了,放下就对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决定不能放在心上,叫妙用,这叫会修,修得好,阿弥陀佛赞叹,让他表法。 对人的态度「柔和质直」,质直是真心。我常讲我们用真心不用妄心,用真心是佛与法身菩萨,用真心。真心是什么?清净心、平等心、觉心,觉而不迷,用真心。真诚心就是印光大师常说的诚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真诚恭敬对人、对事、对物,为什么?「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瞧不起他,是对佛瞧不起。我们看人学佛,看人的本性,不要看习性,习性是凡夫,本性是佛,本来是佛。只要把这个念头转一转,就能够做到柔和质直。 末后一句,「代众生苦」。持戒吃苦是为什么?做样子给众生看。样子要做得逼真,这舞台表演演得要像,逼真,这个辛苦的演出就是代众生苦。 《还源观》上这四德,显示在海贤老和尚日常生活当中,工作,他的工作是农耕,在工作当中。柔和质直,待人接物,天天法喜充满。想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现身,你说他多自在,他多快乐。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什么人学佛?海贤老和尚学佛,海贤老和尚一生享受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决定不能小看了。这个光碟看得愈多会愈欢喜,愈多,你看出门道了,你知道应该怎么做。所以这一片光碟不亚於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一片光碟是《大乘无量寿经》的总结,要发心承传就发心向老和尚学习。下面。 主持人:上官老师。主题,「托事显法生解门,体现在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一、托事显法生解门就是修行注重实行,不离开生活。惭愧弟子於五月十三日在网路收看了马来西亚汉学院与印尼教育界交流会,在最后答疑解问环节中,有印尼教育界人士,向尊敬的蔡老师请教了一个问题。大意如下:如何能让以印尼话为母语的学生,真正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受用。蔡老师的回答简述如下,要我们老师做出来给学生们看。平平常常的言语,却透露出传统文化和佛陀教育,都是讲究要真正落实依教奉行。离开实行,信和解就成为空论虚谈,不能开花结果得到真正利益和受用。恩师常常教导大家,《弟子规》不是教小朋友背诵而已,是要大人先做出榜样,以身教的力量感化和影响小朋友,小朋友才能效仿行之,代代承传。 最近学习的《华严》十玄门,其中第八门,托事显法生解门,就是世尊教导学佛弟子要注重实行,修行全在实际生活不在他处。转恶业为善业,转善业为净业,看似义理高不可攀,其实妙处无限,而且就作用於日常的点滴当中。《科注》云:「故可任就一尘一事,显此法界全体」。这就是说人身是一个小我,虚空宇宙是一个大我,人身就是虚空宇宙,真如本性生出森罗万象,森罗万象就是真如本性。因此每一个有情或无情众生乃至一微尘,都是来表法的,都是圆满的真如生出来的。尊敬恭敬每一个众生,就是尊敬恭敬真如本性,就是尊重诸佛如来。回归真如本性,绝对离不开世间森罗万象琐碎之事。 一念迷惑变现出十法界,今天离开十法界依正庄严,离开所见所闻的人事物,何以回归真如本性?「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离开万法,离开万事万物,也就不能见到自性本来面目。在所遇一切人事物中,练就清净心、平等心、觉悟心,转妄念为净念,念而无念是最高境界。无念不是空念,不是让念头空过,而是在顺境不起贪念,在逆境不起瞋恨,不让念头依境界所转,遇到一切境界都是一念阿弥陀佛。面对俗世而不受制於俗世,认识一切人事物而不对其产生执著、分别,这就是念而无念。 正如刘老菩萨之前给弟子开示的:「世界上有好人和坏人,这是现实,我们知道有好坏,对待他们却一样,不执著、不分别」,认识境界而不被境界所牵制转变。净宗殊胜就在於面对一切都是一念弥陀,正是《华严》十玄门之托事显法生解门的妙用。刘老菩萨何以证得《华严》十玄门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也是在生活中不断提升,把一切人事环境看成阿弥陀佛,十年如一日,长时薰修,以持名念佛方法暗合道妙真如本性。 二、印祖提倡「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即是托事显法生解门之归纳总结。世尊慈悲开示众生托事显法生解门,告诉众生,高深的《华严》乃至一切法门,离开生活也无从可修。可惜末法众生根性陋劣,不能理解如来真实之义,印祖慈悲,把这一门托事显法生解归纳总结成「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此为修行之根本,而后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为终极目标。此二十四个字不仅仅是十玄门的归纳,更是世尊四十九年教学的总结,是《无量寿经》的具体落实,是一切诸佛修行的依据。最深的道理於最平凡的事实中显现出来。 印祖曰:「欲学佛道以脱凡俗,若不注重於此四句,则如无根之木,期其盛茂,无翼之鸟,冀其高飞也。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博地凡夫欲於现生即了生死,若不依此四句,则成无因而欲得果,未种而思收获,万无得理。果能将此八句通身荷担,决定可以生入圣贤之域,没登极乐之邦,愿汝勉之」。印祖所言可见菩提为因,而菩提之根本离不开这八句话,这就是《弟子规》的孝悌忠信。恩师常劝导大家把根扎稳,若无「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基础,如同无根之树,无翼之鸟,无从期盼。上续佛慧命,下度化众生,没有这个尽职尽责、孝亲尊师、诚意恭敬的根本,都不能承担实现。 每次聆听印祖教诲后,都会无言以对,惭愧万分,哪怕是同样的教诲,听多次也是如此。说明我们这一代人习气很重,常常喜欢批评人,傲慢无礼,造业无数。去年刘老菩萨在讲课中开示大家:「学习师父老人家,先从不批评人开始」。弟子也决心效仿落实,去年半数时间还会批评人、指责人,可见念佛功夫不够。今年以来略有改善,愿意继续改正习气,从口业开始落实,不批评、不嫉妒、不埋怨,恪守本分,服务他人,精进不懈,保住这个孝亲尊师的根基不坏。 三、贤公一生做到了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印祖和贤公素不相识,印祖所提倡的这一修行根本和终极目标,贤公都圆满落实并实现了。有人请教贤公,何以保持百岁高龄的健康身心?贤公回答:「这都是得益於严持戒律和老实念佛」。只字不识,经忏不会,种地干活就能自在往生实报庄严土,这令很多人叹为观止,难思难议。印祖云:「念诵尚是枝末,敦尽乃属根本」,这一句话点破了贤公修行的玄机。我们菩提树不能开花结果,就是因为坏了根本。而贤公一生保住了菩提树的根本,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又老老实实只留下一句阿弥陀佛,其他啥都放下了。所以贤公的菩提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往生极乐,径登不退。 尊敬的蔡老师在这次印尼会谈中分享了一个成语,「本末倒置」,如何不让教育宗旨本末倒置,如何不让菩提之树本末倒置。凡是不能往生的人,一定是本末倒置,没有落实孝亲的根基。敦伦尽分是根基,念佛是枝末,听后毛骨悚然,原来我们错误太多年,妄想空中楼阁。《华严》之玄妙尚且依据托事显法生解门,从生活中修行,恪守本分,何况现前障深众生。 出家在家学佛遵守戒律,老实尽责,不得过且过,用真心对待一切人事,真心就是道场,真心就是净土,心口一致就是定慧即等。事情照样做,好好做,尽职做,做完后了无罣碍,物来不拒,物去不恋,只留阿弥陀佛在心间。彩云挂在高空,明月悬於夜空,都於天空无碍,托事显法生解门的妙用就在此,修行就在当下,就在生活中。以上是大惭愧弟子上官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师父上人慈悲指正。 老法师:非常欢喜,看到大家修行天天都有长进,都能够抓到核心,这是好事情。重要的在行,我们明白了,明白之后要落实。落实在哪里?落实在日常生活,落实在对人、对事、对物。确确实实修正了我们以往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错误的说法、错误的做法,这叫真修行,真正得受用。 印祖的话,「敦伦尽分」。什么叫敦伦?敦是敦睦,我用现在的话说大家就好懂,叫亲爱,古人叫敦伦,现在叫亲爱。伦是我们的同类,亲爱我们的同类,我们同都是人,我们同都是众生,众生比人范围大。人是人类,要亲爱人类。众生范围就大了,我们同是众缘和合而生,我们同是自性所现,因此我们是一体。一体哪有不亲爱的道理?敦伦在伦常里头,父子有亲那个亲就是敦伦。尽分,尽心尽力去做就叫尽分。人人都把这四个做到了,天下太平,社会不会动乱。为什么?人人都爱人,人人都爱物,物就是众生,包括动物、植物、矿物都爱护。敦是真心生出来的爱心,爱护同类。 「闲邪存诚」,这是修行的根本。邪是邪恶,凡是负面的,闲这个意思是放下、远离,一定要把邪恶放下,远离一切邪恶、一切负面,与伦常道德相违背的要放下。心里面要存诚,真诚。真诚是菩提心的根本,菩提心是从真诚里面生出来的。所以菩提心的体是真诚,它的作用,自受用是清净平等觉,他受用是慈悲,对他要大慈大悲,对自己要清净平等正觉。 后面两句是落实,落实在哪里?落实在「诸恶莫作」,落实在「众善奉行」,这四句话把整个佛法都讲透了。如果有人问什么叫佛法?你把这四句讲清楚,这就是佛法。佛法终极的目标是末后这两句,「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就是契入佛陀的境界,这两句是证果,前面四句是修行,一定要做到。上官在此地说得好,修行的根本、终极目标。非常难得!一个学佛的人,把这两句找到了,这一生有方向、有目标,不会走错路,他怎么会不成就! 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各人有各人的本分。贤公老和尚生长在农村,从小就下田工作,对农耕的知识就非常丰富。他不是学校学来的,他是代代相传,老人传下来的。从小小孩会拔草了,就到农田去,跟著大人去拔草,他就学会了,经验丰富。对农作物他有丰富的知识,他知道怎么样下种,怎样育苗,怎样让这个种子开花结果,一生没有离开他的工作岗位。他不惜力,不惜力的意思是他勤奋不偷懒,全心全力去做,这一块做好了还有体力,再开一批。一生当中开十几个农场,规模都很大,总共面积一百多亩。耕种,种粮食、种水果、种蔬菜,用这个收成来供养苦难众生。乡下年老没有体力耕种的人,没有东西吃,他送给他们,接受他布施供养的成千上万人。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工作不妨碍念佛,所以他念佛不中断,日夜都不中断。无论做什么行业都用得上,跟念佛都不冲突,需要用思考的,工作的时候把念佛放下,专心去工作;工作完了之后放下,不要再去想它,佛号提起来,这都叫做净念相继,念佛功夫没中断。如果工作做完佛号忘掉了,这中断。谛闲老和尚教锅漏匠,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念累了休息,躺在下面休息,休息好了之后接著再念。没有昼夜,什么时候累了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醒过来赶紧接著就念,这叫净念相继。法子好,好极了。 印祖这两句话讲得好,念诵还是枝末,敦尽这是根本,敦伦尽分这是根本,这是个理念。敦伦尽分是在生活当中体现出来,对一切人事物像佛那个样子,佛是做到究竟圆满,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海贤和尚,我们在光碟里面看出来。有一天,他香炉里头插了十二支香,有人问他,平常你只烧一支香,今天怎么烧这么多?他第一句话说,这天机不可泄露。别人就说了,我不会泄露,你给我一个人说。过了一会老和尚说出来,我看到四面八方统统是阿弥陀佛,所以烧十二支香。遍法界虚空界没有一样不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什么?阿弥陀佛是自性。「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惠能大师透出来的天机。万法从哪里来?自性变的。自性变的,它的本质就是自性,自性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自性,这个意思好。 所以我们先要有认知,先要有理念,然后自自然然就不会间断,功夫就能相续,真正能做到。没有做到,天天勉励自己。所以我劝大家,光碟一天看三遍,一天念一万声佛号,一年不间断你就养成习惯了,就跟海贤老和尚一样。习惯成自然,用一年的时间养成习惯。这就叫佛门榜样、学佛的榜样。我们听经没有白听,我们的止观没有欠缺,观是明了,明白了;止,放下了,万缘放下,只剩一句佛号,生活当中确实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得大自在。这些资料都要把它印出来。还有,下面还有。 主持人:开吉法师,「真心忏悔,后不再造」。阿弥陀佛,弟子释开吉在此向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大德真诚忏悔。弟子开吉无始劫来业障深重,积习难改,虽出家多年,仍怙恶不悛,在此痛切发露忏悔。 一、骄傲吝啬,余不足观。记得恩师上净下空老法师曾训诫,弟子最深重的习气即是傲慢。多年前弟子曾经请教老法师,如何对治傲慢习气,老法师援引《论语》中夫子之教言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并且说:「纵然今生大富大贵,作威作福,所谓三世怨,死后未有不堕地狱者。那时下油锅、卧铁床,受尽刑罚,你是一点脸面都没有,还傲慢什么」。弟子听后不禁毛骨悚然,惊惧不已。想到多年以来,弟子恃才傲物,蛮横欺人,从十多年前在新加坡参学起,总是自以为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傲慢日增,见到许多讲经弘法的法师大德,自己连问讯、鞠躬都做不到。读书日久,更加瞧不起父母、长辈,常常忤逆成性,令父母伤心流泪。出家之后积习不改,常常表面恭顺,内心不服,个性特别刚强执拗,因此也吃了很多的苦头。 二、意恶太重,事亲腹诽。记得在《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中,灶神曾示现对俞净意公说,「君意恶太重,专务虚名」。相形之下,弟子不就是此等意恶太重之流吗?虽然常常想要忏悔,却总是放不下面子。弟子表面温和柔顺,往往恶念固结在心,较之俞净意公之贪念、YIN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弟子是样样俱全。不但如此,弟子还受恩不感,念怨不休,对父母师长、护法大德,不能生起真正的感恩心,甚至形同路人,真性日远。对同学、同参不能敦睦友爱,常起嫉妒怨恨之恶念。若有德行、学问超过自己者,不能随喜赞叹,反而批评对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皆是薄福之相。看到俞净意公能够做到「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生」,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相形之下,弟子却无惭无愧,终难免袈裟之下失人身之报! 明朝王用予梦到文昌帝君告诉他,俞麟本来可以考中一科,但是因为他事亲腹诽,刻薄批评他人,不近情理,而又自命为君子,因此除去他的科名,使他终身穷途潦倒。此则公案令弟子深感惶恐,因为弟子较之俞麟,实乃有过之而无不及。弟子自小深受溺爱,叛逆成性,不知不觉的常常不把父母、师长、长辈放在眼里。虽知此乃恶习,怎奈积习难改,对长上时有冒犯。而且常常表里不一,表面恭敬,内心却不以为然,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最是触怒天地神明。 三、意慢心粗,得过且过。弟子意慢心粗,未能敦伦尽分、恪尽职守,做事得过且过。记得有一次,弟子将一份文稿呈送老法师,老法师阅后即严肃的训诫弟子,弟子当时非常紧张。接著老法师又说,这样的文稿发表出去,别人会说我身边一个人才都没有。恩师的当头棒喝,给弟子无比沉痛的教训。之后老法师非常慈悲,又亲自将文稿修改数页,弟子诚惶诚恐的重新顺文整理,才编写出较为简要详明文句通畅的文稿。还有一次弟子在文章中,竟然将日本古德《无量寿经》注解写成了一百九十三部。结果老法师非常严肃而又很有耐心的教导弟子,一百九十三种是黄念祖老居士所引用的参考资料,而日本古德的注解是三十多种。弟子感到特别的惭愧,如果按照自己粗心大意的作风,若是讲经说法,怎能避免贻误众生,而且还要堕多少世野狐身! 记得从前,钟茂森博士带领我们编译《群书治要》注解时,许多译文都是反覆推敲字句斟酌,当时弟子内心还深不以为然。早年跟随杨淑芬老师学习编写八德故事,有一篇文章曾经修改二十三次之多,而且常常要修改到半夜。而她自己校对经典,至少三十遍,反覆校对勘正。这些长者大德做人做事严谨细致的态度,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然而时隔多年,弟子仍然惰性不改,较之胜妙法师精益求精、字斟句酌的严谨作风,更是相距甚远。做人做事的态度,直接关乎修行,关乎念佛功夫的成就,这一点雪庐老人九十三岁时,在《常礼举要》讲席中时有提及。怎奈弟子虽复讲此课,却还是言行不一,未能以身作则。 四、后不再造,真忏悔。记得弟子在习讲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时,学习到第十八愿,看到昙鸾法师引经说,毁谤正法之罪重於五逆,因此造作谤佛之罪就等於宣判死刑。而善导大师则另有一解,说还是有救,「谓五逆谤法不得往生者,乃佛止恶之意、方便之说」。《观经四帖疏》曰:「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若造还摄得生」。也就是说,佛是止恶的意思,此恶太严重,希望众生不要造作此恶业。这段注解令弟子特别感动,由此可知,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舍忏悔改过之人。相信我们若能够真心忏悔,后不再造,定能感得诸佛加持,龙天护佑,阿弥陀佛。感恩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大德慈悲,耐心聆听弟子忏悔,弟子在此顶礼致敬。 老法师:忏悔不但在佛法,每一个宗教都讲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是现代人,从小没有人教,他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所接触到的,都是违背伦常,违背道德。不但他不知道,他父母不知道,他祖父母也不知道,中国人把伦常道德丢掉了至少一百多年了。中国人讲三十年为一世,那就是丢掉很多世了,这个责任谁负?所以佛陀慈悲,在《无量寿经》上,对这桩事情,教给我们一个看法,说「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不要去责怪他,没人教他。这桩事是真正可怜悯者。 你要问怎么造成的?有人跟我说,这是科学造成的,现在大家都崇尚科学。科学怎么造成的?科学教人怀疑,无论是什么要拿出证据出来,没有证据,就要用怀疑态度去看它。我们的父母见过面,我们的祖父母也见过面,曾祖父母就没见过面。曾祖父以上的列祖列宗,我们对他们全用怀疑的心来看待,传统文化就消失了,就不存在了。宗教,宗教为什么衰了?科学发达了,宗教里讲的神拿不出来,神在哪里?宗教里头对神怀疑,宗教就没落了。要知道,对古圣先贤、对宗教的没落,就造成我们今天社会动乱,地球的灾变异常,这是果报。 汤恩比博士把拯救危机,拯救二十一世纪世界的危机,完全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孔孟学说、大乘佛法能救世界。他的口号谁能相信?受过科学洗礼的人听到这个话肯定怀疑,不能接受,他没看到。不但没看到,他没听到别人说过,只汤恩比一个人说,别人没说过。我在欧洲访问的时候,跟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汉学系的老师同学们做过交流,在法国,跟法兰西汉学研究院也做过长时间的交流。我问起汤恩比的话,大家对这个话怎么看法,赞不赞成?没有人赞成。反不反对?是不是汤恩比讲错了?也没有人敢讲话,大家对著我笑。最后我告诉他们,我说你们很聪明,对这个问题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不赞成的原因,有怀疑。这个怀疑我能理解,如果你说中国东西这么好,中国人自己为什么不要?中国人把传统文化丢掉了,完全学外国的,这值得怀疑。为什么不敢反对?汤恩比的声望太高了,自己跟他比当然差距很大,不敢反对。 我说如果你们把这个问题来问我,我给你的回答是汤恩比的话完全正确,我相信。中国人为什么把它丢掉?你要熟悉中国近代史,你就明白了。汤恩比是专门研究世界文化历史的哲学家,他懂,他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他肯定儒佛能拯救这个地球,在二十一世纪。儒讲什么?我们用一句话来答覆,儒讲仁义忠恕,孔子讲仁,孟子讲义,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我们用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对现在社会能不能产生效果?能。今天的社会不仁不义、不忠不恕,所以造成社会的灾难,这四个字有效。大乘佛法讲的真诚、慈悲,也是对症下药,今天这个社会没有真,全是假的,没有诚意,没有慈悲。所以这八个字能解决问题,仁义忠恕,真诚慈悲。要用这个落实在教学,落实在教育,落实在大规模的教化全球的众生,就能收到效果。 现在科学技术发达,媒体传播的发达,真正能有二、三十个老师,好老师,伦理道德真有修养的,请他们在电视台,用一个专门的频道,二十四小时对全球播放,用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字,教化全世界众生。我相信人性本善,我相信人是教得好的,只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社会就有救了。汤恩比说的话是真话,一点没说错。决定不能用科学的心态,科学能制造出问题,它解决不了问题。解决还是要靠老祖宗,还是要靠古圣先贤,你用他的方法,他能解决。 在中国代表古圣先贤智慧、理念、方法、经验的,就是《群书治要》,非常具体的东西。如果说是开一个《群书治要》的班,在电视台里面播放,我相信快,半年,慢,一年,这世界就有救了,恢复安定和谐,幸福美满,地球上这灾难都能化解,只要人觉悟,真正忏悔,真正回头。这里头提到了傲慢,欧洲有些学者说这是第一恶,为什么?一切的恶念、恶行都是从这里生出来的,说得也有道理,把傲慢放在第一,十恶里的第一恶。在佛法里头把杀生摆在第一恶。傲慢放在第一恶讲得通。 佛大乘经上常讲五种恶,贪瞋痴慢疑,这怀疑。佛对治的方法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这佛用的方法。中国古人用的方法,五常,仁义礼智信,对治贪瞋痴慢疑。我们有没有这个毛病?有。修行就是修正,修正错误的观念,修正错误的想法、看法,修正错误的说法,修正错误的做法,让我们的思想言行统统归正,正是跟自性相应。五戒是德,五常是德,与道德相应,这叫真干。不能真正忏悔,忏悔重实质不重形式,这章嘉大师早年教我的,认真从心地上悔改,我们才能自救。 如果这些罪业想想真有,不能够悔改还是继续造下去,那你一定要觉悟,警觉到走的这条路是地狱道。修道,大家都修道,别人修成佛之道,你修的是地狱之道。不能放下贪婪,饿鬼道;不能放下怨恨,地狱道;不能放下愚痴,畜生道。不但三恶道不要去造,三善道也不要造,为什么?不出轮回。出轮回大事,佛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要离究竟苦,究竟苦就是出离轮回,这是离究竟苦,往生极乐世界是得究竟乐,佛能做得到,劝我们不造轮回业,一心念佛,求生净土,离究竟苦,得究竟乐,慈悲到极处。下面还有。 主持人:悟胜法师,「学习贤公和尚佛门榜样心得报告之一,律仪篇」。惭愧弟子悟胜,在反覆拜读《来佛二圣永思集》一书,和观看「贤公和尚,佛门榜样」的光碟后,深深的感到贤公老和尚是佛门至佳的典范,值得四众弟子们竭诚效仿和倾力学习。老和尚一生的示现贯彻了释迦牟尼佛的遗教,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下文向恩师报告的内容,是有关贤公老和尚严持戒律方面的行谊,恳请恩师慈正,并请诸位法师大德指教。 世尊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明确的指出,戒律是我们一生学佛成佛的根基,「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十方三世诸佛无不是因戒得定,因定而开慧的。纵观三藏十二部经典,哪一部经论没有强调戒律的重要性?佛的说法和做法都是在提醒我们学人,应当重视戒律,学习戒律,严持戒律。《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第十四》有说到:「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藏住,佛法方住」。毗尼翻成中文是善治、律的意思,毗尼藏是三藏之一的律藏。 上弘下赞律师在《沙弥律仪要略增注》上篇戒律门告诉我们,防非止恶是戒;处理决断戒条的轻重和开遮持犯是属於律。做为出家人,至少要落实沙弥十戒。从不杀生到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这十条戒,是三乘圣人修行成佛所必须要走的一条康庄大道。这是出离轮回的阶梯,是证得涅盘的门户。 我们在「贤公和尚 佛门榜样」的光碟中看到,贤公长老的尊堂从小开始吃素,并持之以恒,直到一九五七年,以八十六岁的高龄念佛自在往生。贤公长老自幼耳濡目染,在菩萨母亲的薰陶下发心出家且终身茹素,绝非偶然,实是必然。即便是在最艰难的非常时期,贤公也慈悲依然,坚持不食众生肉,所吃的都是肉边菜。不仅如此,老和尚还时常主持放生仪式,救拔了众多的生灵。慈心不杀这条戒,贤公长老做得是如理如法。 早年,一位张居士至诚的供养了贤公长老一枚戒指,老和尚即刻欢喜的把戒指戴在手上,等张居士一离开,他马上就去掉戒指,交给了其他居士。老和尚的这种做法,完全遵循了世尊教导出家人的,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这条戒。释迦牟尼佛当年规定,出家众只接受信徒的四事供养,也就是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就是教导我们,出家人不可以拥有任何金银财宝之物。为什么出家人不能拥有这些财产?因为它会增长我们与生俱来的贪心,所以它能妨碍、破坏我们修行的道业。 贪是投生鬼道之根,爱是生死轮回之本,一切诸佛如来出现在世间的教学目的,究其根本就是为了帮助众生彻底断绝舍生受生。因此,佛陀严格规定,出家众一定要远离世间的名闻利养。佛要求弟子们统统做到这点,当然佛自己也先做到了。透过世尊不接触金银财宝的举动,我们看到的是佛世尊的清净无染,以及演绎到极致的高风亮节。我们凡夫一旦触摸到钱财,不仅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积蓄它、占有它、控制它的强烈欲望,还会被它慢慢的侵蚀,染污我们本自具有的清净,随之而来的便是摧毁我们高尚的德行。佛制定的戒律里面明文规定,出家人不得持有任何财宝。凡是信众供养的财物,法师都应即刻转交寺院常住。贤公长老从来不积蓄钱财,信众供养的红包,他都拿去印经和放生,从未拿来自己享用。 净宗第八祖莲公大师,在《沙弥律仪要略增注》下篇威仪门教导我们,威仪是指有威可畏,有仪可敬。由於出家人能严持净戒,他的种种梵行也都圆满具足。因为出家众具备堂堂的僧相,威严的众德,故令人可畏。并且出家人的一举一止都合乎法则,形於外的仪表温和、肃静、端正,因此才令人可敬。佛门的这些威仪,不但成就了出家人的道品,并且也是一切人天的师表。真正发心修道的出家人,是内怀师子之德,外现象王之威,不但人天赞扬、侍奉,神龙护法也由衷的钦伏。佛在《华严经》上讲,「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能令三宝不断是也」。莲公大师编辑的《沙弥律仪要略》,一共有二十四门威仪,这些威仪不仅是所有沙弥每天应当遵守的轨则,也是出家人出离生死轮回的第一个台阶。 我们从光碟里面可以学习到,贤公长老哪些令人仰叹的威仪呢?老和尚一生没有做过经忏佛事,毕生修学的法门仅仅一句阿弥陀佛而已。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老和尚老老实实的念了足足九十二年,并且预知时至,身无病苦,自在往生。平常老和尚除了劝大家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之外,从不传授其他修行方法。在《沙弥律仪要略增注》下篇第八威仪门习学经典里面,世尊教导出家众,「不得拣应赴道场经习学」。经忏是如来无上法宝,我们认真的受持一句一偈,可以灭除自己的罪业,增长自己的福德,而且永远的成为菩提种子。如果利用法宝来谋取世间的财利,那是极为可悲可痛的事情。假如有在家大德来到寺院请求法师读经,目的是想要获得福德,回向给阳上或者已经往生的家亲眷属,佛只允许比丘为他们读诵偈颂、咒愿,最多为他们背诵一部经典就可以了,这样做足以利益对方。所以佛门绝对没有所谓的应赴之事,更不会把诵经念佛当作事业、生意来做。 在光碟中,我们看到在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三日,贤公长老和往常一样,顶著烈日在玉米地除草。到了下午三点钟,老和尚太累了,就在塔院的大门楼下喝水休息。只见老和尚右手枕头,左手放在腿上,整个身体右胁而卧。这种睡卧的姿势与《沙弥律仪要略增注》下篇第十四威仪门完全相应。佛规定出家众躺下来休息时,必须保持右胁卧,这种卧法称为吉祥睡。出家人不可以仰卧、覆卧或者左胁卧,睡卧时我们应当先安放一个枕头,或者曲肱为枕,不可以把头直接贴在席子上。仰卧是阿修罗的卧法,覆卧是饿鬼的卧法,左胁卧是贪欲人的卧法。出家的沙门应该效仿师子王的卧法,也就是右胁卧。这种睡卧的好处会使我们身无掉乱,不失正念,睡得也不沉,更不会做恶梦,所以右胁卧被称为吉祥睡。 细观贤公长老生平传记的光碟,让悟胜感慨万千,自己是何等的幸运,在当今浊恶到了极处的时代,还能看到一位一百一十二岁的高僧大德现身说法,为我们真实的示现严持净戒,老实念佛。老和尚教导我们学佛成佛的诀窍,就是要老实、听话、真干。佛的遗训,「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他圆满的做到了。贤公长老不识字,没有读过《戒经》,也没有听过律学讲座,却能严守律仪,让我们后学不得不佩服他老人家,宿世累积的深厚善根、福德和因缘。对於师父上传下戒长老的开示,贤公老和尚没有一丝毫怀疑,完全照做,是一个真正可以承传大法的根器。正因为贤公长老知道严持戒律,能助他早日成就念佛三昧,所以对佛门的规矩丝毫都不敢马虎,举手投足间都表现出他十分的诚心和十足的敬意。 佛在《华严经》上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身为佛门弟子,不论出家法师或者在家居士,进入佛门的一件大事便是受戒。而佛教徒的本分,更是以持戒二字做为准则。《佛遗教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的一段教诲,「汝等比丘,於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是汝等大师」。波罗提木叉是戒律的三种名称之一,翻成中文是别解脱、处处解脱、随顺解脱。从世尊的开示当中,我们知道佛弟子如果能够以戒为师,并且持戒清净,佛法就能长久住世。 如今广为流通的播戒机,是由台湾埔里正觉精舍的住持,上果下清律师、副住持上天下因律师录制的。这两位律宗大德宣说的戒学讲座专辑,包括出家戒学篇和在家戒学篇,对於发心研学戒律和威仪的四众同修来说,是极大的福音。只要我们以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来学习,肯定受益良多。以上是惭愧弟子悟胜所报告的粗浅心得,诚请恩师慈悲开示,并请诸位法师大德指正。 老法师:我们听了悟胜法师的学习报告,我想大家心里都感到非常欢喜,说明了海贤老和尚一生的表法,这种辛苦是值得的,是有代价的,能让许许多多迷失方向这些佛子们,终於觉悟了,回头了,回头是岸,真正回头。所以我劝导大家,这个光碟跟小册子,喜欢读经的读这个小册子,不喜欢读经的看光碟,一天要三遍,一年为期。为什么?一千遍,古人教我们,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年的时间一天看三遍,念一万声佛号,这一年就把基础扎稳了,根扎下去了。这什么根?必定得生净土的根。凭什么你能往生?这一年,就凭这一年,这个根就决定得生净土。这是刚刚开端就有这么好的反应,继续不断下去,这种善根福德月月增长。 一年把根扎下去,如果要是发大菩提心代众生苦,不怕苦、不怕难,代众生苦,我想你的寿命也会跟老和尚差不多。老和尚表法这桩大事,你可以接著干,老和尚的衣钵就传给你了。要接著干,要能持戒,要能吃苦。世尊灭度之前所说的,「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这两句话你要能做到,你可以在末法时期代替佛菩萨普度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众生确实太苦了,迷得太深了,需要老和尚这样的人把佛法做出来,不是讲出来,做出来,让人家看懂、看清楚、看明白了,觉悟了,这才回过头来学习佛法。希望我们同学们大家都应该努力,珍惜这一次稀有的缘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无量寿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