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云法师:老年人必须面对的十大问题 |
|
第一问:如何处贫居富?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贫穷?我们又如何来认定什么是贫穷?什么是富有呢?有的人高楼大厦,汽车冷气,锦衣玉食,福禄双全;有的人一生劳碌奔波,工作所得极为菲薄,仅能供给一家数口勉强温饱而已。其原因何在?一言以蔽之,都是由于个人宿世善恶业所招感的果报。 就贫富而论,有钱的人虽然衣食无缺、华盖重裘,但有时候为了人事的困扰同样日夜不得安宁;没有钱的人,尽管每日难过,依然每日过,无钱一样可以挺起胸膛、安心自在,此即所谓的“人穷志不穷”。也就是说,人生的幸福快乐,贫与富并不构成绝对的条件。佛教对于贫富的看法,认为贫与富对人格的尊严原没有什么差距。譬如用水洗涤污秽的东西,洗涤之后与洗涤之前其实就没有区别;这意思是说,人生数十寒暑,如梦幻泡影,贫富苦乐只在于自己内心的体认罢了。所以,有人粗茶淡饭,不改其乐;有人富甲一方,仍然忧愁烦恼。深一层的说,如果心里拥有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即使身无立锥之地,却可感受到最大的富足! 佛陀的生活,就可以作为最确切的证明。佛陀的生活,春夏秋冬皆着一袭粪扫衣,也觉悠哉游哉;披上名贵的金缕衣,也丝毫不感到骄傲。既可以粗茶淡饭,也可以美味佳肴;可以树下露宿,也可以安住于琼楼玉宇;可以自己独处山林,也可与四众弟子共住……可见佛陀对富贵贫贱、穷通得失、兴衰盛败、美丑善恶并不系念于心,也不追逐世间的尘欲,只是随缘适应环境!这就是佛陀最大的富有。 且不说佛陀,就是近代的弘一大师,也认为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使他觉得不好。破旧的手巾也好,咸苦的蔬菜也好,跑一整天的路也好,住在小茅屋也好,世界上什么都有味,什么对他都了不得。他少欲知足,别人认为他如此贫穷,简直是在受苦,但他却觉得一切都很好。有一次,夏丏尊看到弘一大师那种吃萝卜咸菜的愉快情景,颇有所悟,夏先生说:“萝卜咸菜的真滋味,大概要像弘一大师这样的人,才能如实的品尝到。” 从前,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佛陀的弟子大迦叶,在坟墓间修行也觉得泰然自得;我国古代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前例,都在说明贫富不能以有没有钱来衡量。人可以穷,但是内心不能穷。心里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的是你肯不肯去开采它;你如果肯开采心里的能源,你才是真正的富者。 第二问:如何处理得失? 各位都是退休公教人员,从年轻的时候就为国家社会服务,四五十年下来,能够功成身退,这是很不容易的事。在这几十年的服务岁月之中,我想大家难免会遇到得失上的问题。现在老了,得失仍常常在我们生活中发生。 当自己与别人见解上有冲突,彼此不能和谐相处的时候,我们就不快乐了。我们职业往上高升之时,马上就欣然色喜;万一利益被人夺去了,我们就懊恼伤心。由于种种不能解决的问题,使我们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我们虽然是谨慎小心的把公务员应负的责任尽了,但是回忆一生的服务,一定经历过或看过不少穷通得失的事情,心情也是在不断的起伏升降状态中,可以说我们的生命就是在患得患失中过去。俗语说:“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但能彻悟这句话,又谈何容易呢? 禅宗六祖曾说:“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我们几十年的人生,所谓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不正如同三更梦、九月霜吗?得,我们得到了什么?失,我们又失去了什么?有人常慨叹说:“人生两手空空而来,又两手空空而去。”我们从娘胎中带来什么?死了又失去什么?这个人生不是空忙了一阵吗?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得”。我们可以得什么呢?《般若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一直无到最后,因为“无所得故”可以“菩提萨埵”。这说明了我们过去的人生,都是在从有形有相、人我是非上去求的,并不是真的“得”。所谓“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灭诸相故”。在“有”上才有得失,在“无”上也就没有得失了。对于得失问题的处理,应该从这方面去体会、去解决。 懂得“无”的哲学以后,会有什么境界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譬如我们的钱给人倒了,觉得很懊恼,但是自从懂得“无”的哲学以后,知道未曾有一法不是从因缘生,所有的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钱被人家骗走了,也许是前生欠他的债,当做是还债吧!能这样想,就不会有患得患失的心理了。譬如你本来很有名望、地位,突然有一天被人家毁谤、破坏,名位毁于一旦,这时候,你可以这么想:“无官一身轻”,从荣华归于平淡。那么,名望、地位也就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了,这就是“无”的哲学之应用。能够这样看破,即便是老病来临也可以无罣无碍。所以,“无”乃包罗万象,不是没有而是神奇。 第三问:如何忏除罪业? 我常常听到军政各界人士,因回顾他们已往的罪业而慨叹不已。由于他们过去打过仗,到现在年老了,就自怨自艾地说:“过去在军队里杀人如麻,罪业深重,真是荒唐透顶!”在他心底深处,隐藏着别人所少有的感受。事实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重要的是要知道悔改。佛法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了过失以后,应该知道忏悔,这样才能及时消除自己的罪业。 比方,衣服脏了,用水洗净后就可以再穿;我们身体几天不洗澡,垢秽沾在身上很难过,洗过澡后就清凉了。现在,我们心里被罪业盘踞了,该怎么办呢?这就像孩子做错事到父母面前认错一样,明理的父母一定会原谅他,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因此,佛教讲求的是:有罪过,必须早日忏悔,因为忏悔可以灭罪。佛教徒常常唱诵的忏悔偈曰:“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有人说罪业是由于环境的诱惑、知识的薄弱、伦理的缺乏、生活的逼迫等等因素造成的;佛法则说罪业是由无始贪瞋痴而来的,而贪瞋痴是从我们身语意而产生的。生活在二十世纪文明时代,人们生活在鸟笼式的公寓,抬头不见天日,四望不见原野,心胸越来越狭,眼光越来越小,人事的交往日趋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愈来愈可能发生,整个社会风气呈现一片紧张、竞争、角逐、明争暗斗的现象,使得心里得不到恬静和谐的快乐。所以,社会上杀、盗、YIN、妄、恶口、挑拨离间等事件层出不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消除这些罪恶呢? 佛经中说:人不可能没有过失,举凡动心起念都在造业。那么,有了过失怎么办?第一:应该坦白发露罪业,不复再作。我们不能说我心中知道错了就好了,不肯讲出来,这样还是不彻底,你必须在佛前表白或在善知识、大众面前承认自己的过失,经过一番真诚痛切的忏悔,接受应得的良心处罚以后,就能回复我们本性的清净。第二:要信愿佛力的摄受加持,激发自己内心的清净,使之不再重犯过失。譬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上说的:“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念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这说明了菩萨慈愍摄受众生时,为消除众生罪业所作的方便。 大家都知道,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可以带业往生,一个人的善恶业在往生时是可以带去的。因为阿弥陀佛好像一艘大愿船,我们的罪业像那可能下沉的石头,上了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之后,不但不会沉下去,还可以被渡达彼岸。所以,我们要是信仰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就可以得救。尤其一个人到了老年,荣华富贵随时会舍我们而去,亲情也会舍我们而去。但是如果我们信仰佛菩萨,则永远不会被舍弃,而且还可以前往永恒真实的解脱世界。 前面说,罪业是由我们身、口、意三业妄为造作的。但是,假使更深一层去了解,罪业是空无自性的,心若忏悔也就无罪了。一念觉悟,罪业就变成无常的了。经上说:“罪若起时将心灭,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我们如何获得忏悔的新生?如何转地狱成天堂,转烦恼为菩提,转污秽成清净,转娑婆为极乐?就要看自己如何把心上的妄念驱除,也就是要看我们能否坦诚地忏悔了。忏悔之后还要发愿,学习古圣先贤的精神,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是大乘菩萨精神的具体表现,不只可借以消除罪业,而且也是踏上菩提大道、成佛成圣的最大力量。 第四问:如何消除烦恼? 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心理上有贪瞋痴的烦恼,我们的烦恼真有如大海的深广、树林的茂密,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皆由烦恼所致。 无穷无尽的烦恼,细思之不外由于一个“我”字所造成。由于我执、我爱、我见等等所引起的邪知邪见,让我们产生数不尽的烦恼。所以,我们要学道,首先就要学习如何克服这些烦恼。一切烦恼的主要根源就是贪瞋痴,所谓“擒贼先擒王”,要破除烦恼,就得先讲求如何把贪瞋痴这三毒去掉。 王阳明曾说:“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山里的土匪海盗容易捉,我们心上的贪瞋痴三种大病却不容易去除。在佛经里有两句话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因为我们生活上有种习气,利人的事往往不肯做,但是如用“戒”的力量,就会想到宁可牺牲自己的嗜好,不去侵犯别人,因此,可见戒就可以对治贪病。又譬如我们内心种种需求,对现实生活的猜忌怨懑,就要用“定”的功夫,使我们心境保持不偏不倚、纯正灵明,才能远离烦恼缠缚。再说到痴,就要用“智”来对治,佛教的智并不是世俗的知识,因为知识并不全是善的。内心的般若智不能开显,做事不合佛法,一切只依感情与自私的世俗常识而行动,这叫做痴。佛教的智是由闻思修而来的,是一种观照实相的中道方法,依着这方法,才可以灭除贪瞋痴等无明大病。 人类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每天总是不断的向外去攀缘,对于外在的世界虚妄分别,因此产生了许多烦恼。如果我们能够一切返求自心,而不让此心随境而转,则不当看的不看,不当听的不听,不当说的不说。这就等于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可以驱除我们内心被贪瞋痴所覆盖的烦恼结使。如此一来,行为就不至于出差错,烦恼也自然会逐渐减少。 第五问:如何安排生活? 我们常听到人说:“真忙!忙得不可开交。”“一事未了,一事又来!”无论怎样的忙,要紧的是不要因为忙碌而忘了自己的存在。有人说,忙是福气,忙的日子比较好过。但是,忙也要忙得有意义。有些人太为自己忙,不知道为别人忙;也有一些人好为别人忙,却忘记为自己忙。 我主张人生一定要忙起来,分配一些时间为生活忙,一些时间为精神忙;一些为自己忙,一些为别人忙;甚至于不只要为现在忙,也要为未来忙。也就是说,精力的发挥,不应该偏于物质,也不能偏于精神,能够精神物质平衡的话,忙起来就会更有意义。 比如我们年纪慢慢大了,走路走不动,手也没有办法写文章,而又没有人欢喜亲近我们。像这样,如何颐养天年呢?我常常鼓励人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到了老年的时候就藉书本陪伴自己。现在我要提供给各位另一个方式,这就是“人闲心要忙”。过去各位忙的时候,只是为公事而筹划,心是冷静的,现在闲下来了,就要使心热起来。举个例说,你可以念佛,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一首诗云:“余年近七十,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慰心眼?一句阿弥陀;早也阿弥陀,晚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可见他对于弥陀佛号的持念是确实有所得的,到他那种境界,就是天下的人都不和他来往,只要他把眼睛一闭念起佛号来,那么佛菩萨就在他的心中,而不必忧愁世俗精神的匮乏。 诸位不要误会,以为只有在老年时才把精神寄托在佛号上,或者是临死之前才要念佛。其实“阿弥陀佛”是代表着无量光明与无量寿命,一句“阿弥陀佛”有着无限的含义,你如果能够以最真实的心情去称念佛号,以最虔敬的心理去体会阿弥陀佛的慈悲,那么你将会发觉这句简单的佛号确实是你精神上最可信赖的依靠。 第六问:如何安身立命? 各位虽然退休了,但是人生仍然是继续的,并不就此为止。我们人生应该要有个未来,未来就是希望。俗语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未来,活着就没有意义。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未来能够长命百寿。张岳军先生曾说:“人生七十才开始。”岳公为什么这么说?主要在启示我们,人生不在乎年龄的多少,而在于我们对于未来是否抱有希望。佛教讲的未来就是希望,这个希望不只是对自己的,而且也是针对众生的。这就是“愿力无穷”,就像普贤菩萨的十个大愿: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各位的前半生功在国家社会,劳心劳力,已经为过去几十年的历史烙下了深刻的痕迹。目前退休下来,大可以下半生的精神用在佛教的“行愿”上。发这种大愿的用意,在我们佛教徒的心念中是可以为来生广植善因。如果以世俗谛说,这也可以使各位的下半生生活在圣洁、宁静与慈祥的世界里。 小孩子一生下来就知道要靠父母,俗语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身体有病时谁来替你受苦?你靠神明,神明也是靠不住的,因为神明自己都靠不住,有朝一日五衰相现也会堕落。所以,佛陀启示我们不要让神明、相命、卜卦、风水等来操纵我们一生的穷通祸福。那么,什么才是可以依靠的呢?在佛法里,最靠得住的是三宝。三宝才是值得信赖的对象,皈依三宝才是寻找依靠最好的方法。 皈依佛:佛是人间真理的体会者,他宣扬真理之光,引导我们走向光明,如同天上的太阳、月亮,可以使迷途者寻获正道。 皈依法:法是不变的规律,可以规范我们日常生活的德行。依之而行,可以有正确的认识;躬行实践,可以到达彼岸。等于火车的轨道,依之而行便可到达目的地。 皈依僧:僧是奉行佛法求解脱者,等于是老师,可以做我们的善知识。他虽然还没有断烦恼、证实性,但他能通过佛法的真理,教导大家不断的学习;亲近他,可以使我们身心净化、性灵提升。所以说,佛如良医,法如药方,僧伽如护病者,引导我们离邪向善、转迷成悟。 《成佛之道》说:“皈依处处求,求之遍十方;究竟皈依处,三宝最吉祥。”佛陀教诫阿难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这说明了皈依的真正意义。可见真正的皈依,是要皈向自己的自心、自性。因为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自己身心的当体就是正法,自己依法修持,自身就能与三宝为一体。 以上不外说明这个无常的世界,哪里一个人可以给我们永远的依靠呢?面对这一天灾人祸动乱竞争的时代,最后作我们依靠的只有三宝。我们的感情可以不要,我们的金钱可以减少,功名富贵可以失去,但是三宝不能不要;因为尽管世界毁灭了,三宝仍然不会离开我们,三宝永远都是我们的伴侣。 第七问:如何放下眷属? 《涅槃经》云:“夫盛者必衰,合会者别离。”《成佛之道》云:“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人生在世,或是父母儿女,或是夫妇的会合,恩爱亲情,互相扶助,洋溢着家庭的温暖。但是,亲爱的眷属变成冤家,夫妻反目、兄弟阋墙,在今日社会上乃是屡见不鲜之事;何况,一旦生离死别到来,抛下父母,丢弃妻儿,孤苦悽惶的各奔前程,谁还能顾得了谁呢?所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西东”。因此,一个学佛的人,对于眷属要能放得下。有些老年人不堪于晚年的寂寞,常要子女或孙儿陪侍膝前,好者有一子女侍候床榻,直至百年送老,虽然聊解晚景的凄凉,但却因此葬送了子女或孙儿的大好前程。如果因为亲人眷属各忙事业,无暇榻前侍候,则孤寂难耐、伤心绝望,甚或责怪儿媳不孝,度日如年。人生如此,斯有何乐?所以,一个人要养成能够独立自主,亲情来时受得起,恩爱别时放得下。还要广结人缘,虽然儿女眷属不能时常侍候左右,还有更多的亲戚朋友可以榻前告慰。对于外境也不必有所寄望,能够独立自主,没有寄望,那么自然不会有失望;否则,一味地寄望于亲人眷属的慰藉,事实不能得到时,内心的悲伤惆怅将难以负荷!或者是大限来时,生离死别,妻儿的啼哭,亲友的眼泪,叫你怎能安心溘然长逝?所以眷属要能放得下。 《杂譬喻经》有一段记载:有一老母,唯生一子,宠爱倍加,认为是终身所寄。一天,独子忽然得病命终,老母抚尸痛哭,悲不自禁。佛陀怜悯她的哀情,告诉她一个令子复活的秘方。母亲悲喜交集,祈佛指示。佛陀说:“到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索取吉祥草一把,自然可以令子复生。”于是老母沿家拜访,见人就问:“府上曾经死过人吗?”众人皆回答:“祖先以来,都有死过。”如此经过数十家,家家都死过人,因此老母得不到吉祥草,怅然而归,告知佛陀,佛陀开示道:“自有人类以来,有生必有死,生死乃自然之理,何必为一子死,而悲痛不已!”老母豁然而悟。 一个人对于亲情要能放得下,不能随侍左右也罢,生离死别也罢,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都能看破放下,不为情苦。 第八问:如何施舍财富? 有些人以为金钱第一,有了钱什么都行得通,甚至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其实,不论财物富有到什么程度,终归要销毁散失,不要以为是因为经营不当或过分浪费所致,事实上这些财物并非个人所能自主的。佛陀曾说:“财物为五家所共有。”所谓“五家”,即大水、大火、盗贼、贪官污吏以及不肖的儿女。因为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财物,遇到一场大火,可以把你的家当焚烧成灰;或遇到大水,可以流失净尽;盗贼、贪官污吏都会抢走你的财产;亲如儿女,不肖奢侈,也可把家财挥霍荡尽,所以,一个人无法主宰自己的财物,因为财物为“五家”所共有。 俗话说:“身外财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个人空手来到这个世间,最后也将空手远离而去,纵有万贯财富,也丝毫带走不得。 多少人生前节衣缩食、克勤克俭,分毫也不肯浪费,终其一生,余下一大笔家产,或放高利贷,或私自保管,一旦临命终时,来不及处理财物,或被充公,或被吞没,枉费自己一生辛劳,终无所得。有些人则拼死拼活,赚钱置产,给子女留下一笔庞大的遗产,可是当他死后,子女或为分财动武,或吃喝嫖赌,挥霍殆尽,丝毫没有体谅父母生前的劳苦。因此有人说:留给子女最好的财产,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洋房汽车,而是道德学问与技能修养。所以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不能拥为己有,也不必为儿孙徒作马牛。那么,财物应如何处理呢?佛法说:“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财物不能带走分文,但是业力却丝毫不爽。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财物多行布施,广结善缘,修路造桥,救济贫困,或捐献慈善机关,或设置奖助学金,“取之于十方,用之于十方”,竭尽物用,则其所得功德,或能得生善处,或能荫庇子孙,何乐而不为? 第九问:如何面对老病? 人不一定老了才会有病,年轻人也不一定没有病,“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生病是不分老少的。一般而言,老年人生病是比较让人担心,到底老年人有病时该怎么办呢? (一)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有的人心力较弱,你打他一下就要大呼小叫;假如心力强,就是刺骨出髓,眉头都不皱一下。你叫痛,就会越感到难受。所以说,有病没有关系,生理上有病时,心理上要健康,不要被生理上的病拖垮了。 (二)从药物治疗做到心理治疗:老年人生病了,喜欢看医生,其实大部分的医生看老年人的病,往往只给他们吃一些安慰性的药而已。既然如此,你要找安慰性的医药,又何必看医生呢?找自己不是更好吗?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医生。当身体感觉到有一点不舒服时,要训练自己坚强起来,体会病性本空的道理,淡然处之。能够这样,你的病就已经好了一半。 (三)从看破放下做到安然自在:出家人所穿的僧鞋,脚面上都有洞,这意思要我们低下头来,要“看得破”,不必太执着。 人生要像手提箱一样,要提得起放得下,甚至面对疾病要做到安然自在,才能对付疾病。像美国的海伦凯勒,她是又哑、又聋、又瞎的残废,可以说是一个十不全,但是她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之一。所以说,老病并不可怕,最怕的是心理上的不健全。人老不要紧,心理要永远的健康,永远的不老才行。 第十问:如何了生脱死? 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生是相对的。基督教说人死是安息,依我的了解,人死并不能安息,这个生命了结了,另一生命的熊熊火光又告燃起。有人说:“生死由命,一死百了。”依我看,人也是死不了的,佛教主张生死轮回,死了再生,生了又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 到底“生从何处来,死归何处去”?对于这个问题,一般人不但不了解,而且不重视生命,只知道求生活。知识水平较高的人,除了生活之外,还知道有生命,但是仍然不重视生命,因为死对他而言是茫然无知的。有人说:“人是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接受了生命,然后在无可奈何的条件下度过生命,最后在无可抗拒的挣扎之下交还了生命。”连孔子尚且说:“未知生,焉知死?”何况是一般人? 历史上的许多英雄豪杰,对人生的意义仍然是不了悟的,如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把人生看成槁木死灰,与万物同朽。古人云:“齐生齐死,齐贤齐愚,齐贵齐贱;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恶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对于生命的所以然,古今人士大都所知不多。 佛教讲生命的流转是无始无终的,人类既来世间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因为无常之故,世界有成住坏空,自然有寒暑冷热,人类有生老病死,山河大地及一切自然现象都会有变坏的一天。佛经上说:“须弥虽高广,终归于消灭;大海虽渊旷,时至还枯竭;日月虽明朗,不久则西没;大地虽坚固,能负荷一切;劫尽业火燃,亦复归无常。”这说明佛陀所看到的生命是无常变灭、无穷无尽的,如同江河之水滚滚不断,是刹那不停的变化着,旧的灭去,新的又来。只要我们了知人生与万有诸法互相为缘、互相生成,透悟了这个道理,才能与佛法结合在一起,对于生死也就不觉得可怕,因为生死本来就像世俗的搬家一样,只不过换了一个躯壳而已。 佛法提供给众生的“解脱之道”,主旨在使人们有一合理的安排。譬如今天要出门去了,就得预备今天要住在哪里,万一下雨要怎么办?所以说修行的人,对于“死”是胸有成竹无忧无惧的。 简单的说,佛法的万千法门,主要的目标便是在为众生解决生死问题。佛经中提出的解决方式有很多种,一般而言,“念佛”是其中比较简易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值得大家采行。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星云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