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无量寿经 |
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64集) |
|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二百七十七页,倒数第七行当中看第三,「怖魔」: 「如《涅盘》说:魔性姤弊」,这当中有个括弧,「据《中华大字典》,姤有八义,今取其一」,八个意思,我们现在在此地,有一个意思与经义相应,那就是恶。姤不是善,是恶的,有姤弊。恶在哪些地方?下面具体给我们说出来,第一个,「忌他胜己」,别人无论在智慧、在德行、在能力,有超过自己的,嫉妒心就生起来,所以嫉妒别人胜过自己,见到别人胜过自己,「故怀恐怖」。他心里面不安,总怕别人超过自己,得想尽方法去障碍,这是一种嫉妒障碍产生的恐怖。「又惧其人多化众生」,又害怕那个人,如果是我们同门的,都是佛弟子,他教化众生信众多、听众多,这个对他来说也容易引起嫉妒。真正的魔他还害怕,怕将来这些弟子都跟他去了,自己这边信徒、信众少了,这也是引起他恐怖不安之处。这些我们很容易觉察到,心量太小,不能包容别人,以种种方法去障碍阻挠,对那个人有没有影响?没有影响。对自己影响可大了,自己造作罪业。如果对面是个出家人,跟自己一样的,那你就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的业报在无间地狱。不是别人把你送到无间地狱去,自己去造无间地狱罪业。如果真正明白人,看到别人超过自己,欢喜赞叹。别人讲经比我讲得更清楚、更明白、更透彻,不但我不障碍不嫉妒,我欢喜!他讲经,我就不讲了,带著我的听众一起去听他讲,这是什么?僧赞僧。僧赞僧佛法兴,这个功德绝不在那个讲经法师功德之下。你看看就在一念之间,是罪是福清清楚楚摆在面前。一切不要为自己想,为自己想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为正法久住想、为众生得度想、为如来正法久住世间想就不会。我算什么?人人比我好,我欢喜;人人不如我,我就会伤心。 中国古时候教育的根扎得好,从小就不许有嫉妒心。母亲教得好,母亲常常教小孩,要存著有成就别人的心。这是正确的。别人比我好,我要跟他学习,以他为老师,这就对了。做他的影响众,年龄相差不多的,甚至於他年龄还比我小,讲东西讲得不错,讲得很好,我要常常听他讲经。为什么?叫捧场,就是影响众,让一些新学佛的人看到,某某你看大德、老居士、老法师都在听,一定讲得不错,给大家增长信心。一切为正法,不是为个人,这是正确的。我们在年轻时候讲经,老和尚来听,老居士来听,那是影响众,他们的智慧、学问、道德、修持,我都不如他,他为什么来听经?为佛法兴,为把我们带起来,这所谓捧场,把我们捧出来,就是成就佛法。我们见到了。到我们自己有一点成就了,年轻法师讲经我要不要去听?要,这样才能把年轻人捧起来。这是古老的规矩,应该这样做法,佛法的人才才能够兴得起来。如果嫉妒障碍,佛法就灭了。佛法之兴衰事大,个人事太小了。所以嫉妒障碍坏事,嫉妒障碍造的罪业非常严重,不能不知道。 下面举个例子,这是魔天子,「若人出家受戒,羯磨成就」,这个羯磨就是依照规矩受戒,依规矩,依照制度,这个法事做圆满了,成就就是圆满。这个时候「地行夜叉」赞叹,「空行夜叉」听到也欢喜赞叹,上面有「天行夜叉」,「辗转赞叹,声传欲界六天」,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天王)就是波旬,我们也称他为魔王,第六天的天顶,你就晓得他的福德多大,生生世世修福报,感应到做了他化自在天王。他的心量不大,唯恐他所统辖的欲界天,我们人道也属於欲界,都是他统治的。这人要出家做比丘了,他心里面不高兴,为什么?这个出家人将来要入般涅盘,脱离六道轮回。这是他最不愿意听到的事情,不愿意见到的事情,所以你发心要出家,他就会来障碍。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里头有降魔,那个魔就是第六天。用种种方法来扰乱,实际上是来诱惑,如果你心地不够坚固,你就会上当。威胁利诱样样都来,你一动心,你就完了,你就变成魔王的俘虏,你这一生修行不能成就,依旧还搞六道轮回,这是魔王战胜了你。所以比丘第三个意思叫怖魔,比丘真成就超越六道轮回,魔王头痛,又走了一个。这是怖魔的意思。比丘是乞士,乞食、乞法;破恶,破见思烦恼,超出三界,引起魔王的恐怖。 下面再解释这个大字,「大者,梵语为摩诃」。摩诃也有三个意思,有大,有多,有胜,胜是殊胜。「大者,《弥陀疏钞》云: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名大。」这称大比丘,不但是欲界天王、色界天王、摩醯首罗天,对於持戒修行人都尊敬,所共敬仰。当然他有德行,不是小德,他有大德,所以感得天王大人的尊敬。「《净影》云」,《净影疏》里面说,「旷备高德,过余近学」,过是超过,余是其他的,近学有初学的意思,虽然学了智慧没有开,德能还有限,「故名为大」。高德,什么叫高?老实、听话、真干,这就是高德,普通人没有,只要具备这种德行,他必定有成就。这是大德,值得称赞,鼓励大众向他学习。「多者,内典外籍无不博通,非寡解也」,广学多闻,这叫多。内典是佛的经典,外籍是佛陀之外的典籍,无不博通,博是广学,通是通达,这称之为多。非寡解也,寡是少,理解少,不多,他是样样都通。「胜」是超胜,「胜过余学」,特别是印度九十六种外道,这是印度的宗教跟学派,超过它们之上,这叫胜。 「再者」,《佛地论》还有三个意思,大有三个意思。「一、最极利根,波罗密多种性」。最极利根,哪一种人?我们常讲的上上根人,一闻千悟,不止闻一知十。另外一种,像谛闲老和尚的徒弟锅漏匠,像海贤法师,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这些人最极利根。为什么?他老实、听话、真干,师父传他一个法门,他能够毫不怀疑坚持到底,不需要很久的时间他就能契入境界。这个契入就是明心见性,成就了大德。就像前面所说的,内典外籍他不要学,大彻大悟,你拿著这些书,你念给他听,他会讲解给你听,他全通了,这最极利根。由此可知,最极利根,人人本分,一点都不稀奇,每个人都是。但是我们这个利根现在变成钝根,变成最极钝根。为什么?信心失掉,不相信自己有最极利根,不相信自己本来是佛,不相信自己有佛性,那就没办法。听经学教,听到佛这些话,听明白了,他怎么想?这不是说我,我不是利根,这是说别人,自己不敢承当;换句话说,如来说这个经自己不得受用。谁得受用?直下承当的人得受用,肯定佛这是对我说的,他得受用。佛这些不是对我说的,对别人说的,这就不得受用。我们从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佛是平等法,平等法是真的,有高有下是假的。所以佛法的成就就在放下,一时顿舍就一时顿证,你舍多少证多少。舍见思烦恼,不执著了,就证阿罗汉;舍尘沙烦恼,就成菩萨;舍根本无明,就是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恭喜你,你就成佛了。那就是大彻大悟,那就是明心见性,谁有?个个都有,就是不肯承当。这佛没有办法,佛只好等,等你什么时候觉悟,什么时候能承认。佛很有耐心,等无量劫他也要等。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晓得,人人都是最极利根,波罗密多种性,波罗密多是智慧,是究竟的智慧。「二、得无学果位」。无学是阿罗汉,换句话说,人人都能够证阿罗汉果,人人都能在一生当中超越六道轮回,你肯不肯?超越六道轮回的条件很简单,对六道没有丝毫留恋就超越了。对六道还有贪恋,不能完全放下,你就不能脱离。到你修行差不多的时候,魔王波旬就来示现,示现什么?财、色、名、利,用这个来诱惑你。你只要对其中一样起了贪心,动了念头,魔王战胜了,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一点不能不知道。这也是大的意思。「三、得小果已,趋大菩提」。得小果不住小果,马上能够回小向大,学大乘,大菩提是大乘。「以上三义,故名曰大。」大有这三个意思。 「又嘉祥师谓大有三义」,嘉祥师的《无量寿经》注解,他的注解也叫《义疏》,他解释这个大字。「一、生大解」,真的清楚、明白了。对什么生大解才叫大解?这个大解就直接指的是净宗。为什么?净宗大解了,你这一生得受用。其他经论大解,不见得能帮助你这一生脱离六道轮回;净土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对它真信切愿,一向专念,你成功了。这三个大是连在一起的,「破大恶」、「证大果」。大恶是什么?大恶是不能放下轮回,七情五欲有一样放不下都不行。要具体的来讲,大恶就是贪瞋痴慢疑,思惑;再加上一个恶见,那就是见思烦恼。恶见是见惑,贪瞋痴慢疑是思惑,这是大恶。证大果,大果是大般涅盘,往生极乐世界就证大果,保证你证大果。所以念佛往生是多重要,不能不知道。弥陀弟子,真正弥陀弟子信愿持名时刻不断,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对你都赞叹,天王大人对你都恭敬礼拜,为什么?他知道你这一生要成佛去了。「由上可见,大比丘者乃德高望重,回小向大之比丘,乃比丘众中之尊宿。」我们一般讲长老,比丘众里面的长老,年岁大了称长老,年岁小但是他有年岁大的德行,还是要称他长老,这是从德行上说。经、注这里面有很多名词术语,有同学把它做成参考资料,上下两册,分量不少,提供同学们学习做参考,做得很详细,对我们学习《无量寿经》非常便利。所以许多名词术语我不详细说,省略了,有这个资料,同学都可以拿得到。 后面是人数,「万二千人俱」,这是专门「标比丘之人数」。日本《会疏》里面说,「诸经多标千二百五十人」。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佛经,你展开来看,人数都是说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释迦牟尼佛的常随众,这个团队他们不离开佛陀,他们是佛的学生。当然这都是表法的,这一千二百五十人当中,我们可以说个个都是再来人,都是修行证果的。他来干什么?他们来表法。不是再来人怎么愿意跟释迦牟尼佛跟一辈子?一定要送他往生,他不往生永远不离开,所以都是再来人。让我们在这里面看到,一佛出世,千佛拥护。释迦牟尼佛在这示现成佛,一切诸佛看到了,跟释迦牟尼佛有缘的,过去世曾经在一起学习过的,一看同参道友示现成佛,好,我们去,也去凑热闹,去捧场,去做他的徒众。其实目犍连、舍利弗,释迦给我们说了,古佛再来,他成佛比释迦牟尼佛还早。为什么?来捧场,让这一台戏、这个表法做得非常圆满,让一切大众接触到了生欢喜心。不是凡人,示现凡人,帮助佛教化众生。这舞台表演主角只能有一个,不能很多,大家都来当配角。由这个地方看出佛佛道同,佛的慈悲无穷无尽。 我们对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还有五个零头没写上去,应该怎么看法?都是释迦牟尼佛,净土这一会上都是阿弥陀佛,我们得受用。得什么受用?无与伦比最殊胜的信心出来了,愿心出来了,决定得生净土,决定做阿弥陀佛的学生,在弥陀会下证得究竟圆满的无上菩提。我们成佛之后,跟诸佛如来完全相同,互相赞叹,互相的表演,哪一个地方众生跟我的缘成熟了,应以佛身而得度者,我就现佛身,诸佛如来示现为佛弟子、示现为护法、示现为长者居士,拥护正法。度众生不是一尊佛,许许多多佛一起,让众生生欢喜心。众生并不了解事实真相,这一个大团体全是诸佛如来善巧方便之所成就。 「今经与《法华》标万二千人,盖是出世本怀,一代胜会,故十方大德皆云集乎」。真的,如来的本怀是教大众同证无上菩提,那就是什么?《法华》。在中国古大德有所谓成佛的《法华》,开慧的《楞严》,在一切经里头,《法华》代表成佛,《楞严》代表开智慧。《法华经》是如来本怀,讲什么?会三归一。《法华经》上世尊宣布,过去所讲的阿含、方等、般若,都是方便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讲《法华》是本怀,让你成佛。一阐提也有佛性,在过去没有讲过。一阐提是根性特别恶劣,不能成佛,法华会上说一阐提也能成佛。以前是方便说,现在给你讲真话。《无量寿经》讲一生成佛,那就真正是出世本怀,比《法华》还要殊胜。你看《法华》还要经过阿含、方等、般若的薰习才达到,《无量寿经》不需要薰习,直截了当,一句名号一生就成佛。一生多长的时间?《弥陀经》上说出来了,「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这是本怀之本怀,不要很长久的时间,七天前面六天是数目字,后头那个七不是数字,后头七代表圆满,你哪一天成就了,那一天就叫第七。一年成就了,那一年就叫七;三年成就了,三年叫七,是个圆满意思,决定成就。 三天成就,我们看到莹珂法师。三天成就在现代,二十多年前,我记得好像是一九八四年,我第一次到美国一九八二,第二年一九八三,马里兰州成立一个华府佛教会,应该是第二年,一九八四年遇到周广大居士,全家没有宗教信仰。周广大得了重病,癌症,医院宣布放弃治疗,让他家人带回去,告诉他家人,他的寿命大概只有一个月。家人这个时候到处求神问卦,希望有奇迹出现,最后找到我们佛教会。我们佛教会去了四个同修去看他,打电话回来告诉我,他说确实不容易好了,我说那就劝他念佛求生净土。没有想到周广大,这一给他说他就相信,他就接受,告诉家人不要去找医生、不要找药,大家统统跟著我们佛友一起念佛,给他助念帮助他往生。我们四个人一班,分作三班,十二个同学日夜没有间断,三天三夜他往生了,瑞相非常好。你看三天,不难。问题真信、真愿、真肯放下,连寿命都放下,不求病好,只求往生,身心世界统统放下,感应不可思议。所以这一部经、这个法门是如来出世本怀中的本怀,「一代胜会」,无比殊胜的大会,「故十方大德皆云集」。有一万二千人,共集,俱是共集的意思,这人数说出来了。 下面这一段「叹德标名」,前面只是说人数,到底是哪些人没说,这个地方再详细介绍。 【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这一句不能轻易看过,这一切万二千人是大圣,『神通已达』。我们看黄念老的注解,「上二句,赞诸大比丘之德。一切,乃该罗事物之称。又一切,普也。」普遍,就统统都包括了,叫一切。「一切大圣,赞叹之辞」。对这些参加大会的,不是普通人。「《嘉祥疏》云:游心空理,隐显难测,故称圣人」,大圣人。空理是什么?大般涅盘,也就是真如自性,他们证得的。隐显不可测度,隐是不显,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他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就是隐,能生万法是显。这些大圣都有这样的功夫,那就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他们示现作声闻,示现作居士,示现作女居士,示现作护法,全是明心见性的法身菩萨,在这个大会上来做配角,所以称他们为圣人。 「《会疏》曰」,这是佛门经上常说的,「初果已上」,都叫圣人。「以究大阿罗汉」,这个究是究竟,一直到究竟,大阿罗汉,「故名大圣」。大阿罗汉区别不是小乘阿罗汉,大乘阿罗汉。阿罗汉翻成无学,就是说毕业了,小乘毕业叫阿罗汉,大乘毕业叫大阿罗汉。大乘毕业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样的人称大阿罗汉。通常小乘阿罗汉,见思烦恼断尽,超越六道轮回,这称阿罗汉。他们不是凡夫,他们超越了,超出六道轮回。凡夫是没有办法离开六道轮回,叫六道凡夫。经典上这些称呼,我们都要了解它的意思。初果以上都叫圣人,初果叫小圣。为什么称圣人?他虽然没有离六道轮回,他离六道轮回的时间确定了,所以称他作圣人。不像六道凡夫,在六道里头想出来遥遥无期,这叫凡夫。初果圣人证得初果之后,在六道轮回里头决定不堕三恶道,他没有离开六道,在六道里头就是人间天上七次往返他就出去了,他有期限的。人间寿命到了,他到天上继续修行,天上寿命到了又到人间来,人间天上七次往来他就证得阿罗汉。往返一次提升一个等级,证得初果之后,往返一次证二果斯陀含,再一次往返证三果阿那含,最后再一次往返证阿罗汉,七次往返就成功了。这个七次里头有四果四向,四果四向不算初果向,初果以上才算,就是七次。所以统统称圣者。这个地方圣者是大阿罗汉,那我们就很清楚他们是大乘无学。大乘无学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是实报土里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是在这个等级里头,统统称为大圣。「亦可虽外现声闻,内秘菩萨之行,故名大圣」。在外表你看他们示现的声闻,小乘阿罗汉,实际上呢?实际上他是大菩萨,法身菩萨化身,化身阿罗汉来给释迦牟尼佛表法。 「《净影疏》曰:大有两义:一位高名大」,这称大;另外一个,「德胜名大」,德殊胜,道德殊胜,这称大。「会正为圣」,圣的意思是会正的意思。正,正知正见,远离偏邪,这叫正,中国圣人的意思。「综上可见,或从德而言」,从德而言,「契於空理」,空理是真理,真理是空、是不可得,所以叫性空。性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契是契入,在净土里面叫常寂光,用这三个字来形容它。常,不生不灭叫常,它没有变化。十法界、六道是生灭法,有生有灭叫无常。一真法界没有生灭,常寂光就更不必说了,常寂光没有生灭。寂是清净、平等,清净到极处,平等到极处。这个惠能大师都说出来了,你看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又说第四句「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本无动摇是平等。你看清净平等这叫寂。有常的意思,有寂的意思,光,光是什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光明遍照,这是自性。所以经题上这五个字,清净平等觉,觉就是光明遍照,这五个字就是常寂光,就是真如本性,不可得,用一个空字,性空,契於空理。谁证得?法身菩萨证得,证得就叫明心见性,证得就叫做成佛,见性成佛。这是德,从德而言。「会合正道曰圣;或从位而言」,这就是修行果位,「初果以上称圣。唯回小向大,行菩萨道,直趣佛果者(乃名究大阿罗汉)」,这叫大圣,他们究竟的果位是明心见性,大乘里面无学,大乘里面毕业了。「或大权示现者」,也称大圣,这些人「方名大圣」,尤其这些人都可以称为大圣。大权示现是什么?就是法身菩萨,实报土里面的法身菩萨示现为声闻、示现为居士、示现为护法,大权示现,这些人都是大圣。 又《净影疏》上说,「神通已达」,六种神通具足,「叹其德胜。所为神异」,他所作所为用我们的话说,无法想像,故名为神。「无壅曰通」,没有障碍就通达,「所谓身通」,身体,他能变化,能变大身,能变小身,能现有身,能现无身,「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及与漏尽」,漏尽是见思烦恼断尽了。「故知神为不测之义,通为无碍之义」,没有障碍。「达者」,我们通达常常连在一起用。「嘉祥曰:达者言证」,他到达了,到达这个境界,「证六通三明等是也」。六通是阿罗汉证得的,三明是佛所证得的。三明是什么?六通达到究竟圆满就是三明。说明法身菩萨虽然个个都证六通,那个六通能量并不一样,十住菩萨比不上十回向,十回向菩萨比不上十地,十地菩萨比不上等觉,虽有六通,还有等级不一样。等觉菩萨跟佛比,还有个比喻说,如隔罗望月。古时候丝织品最细的是罗纱,丝绸的,它透明的,你把它张在这能够看透出去。还是隔一层,隔著罗望月亮,这是等觉菩萨。佛呢?佛是罗没有了,望月。这就是说明,一定要证得佛究竟果位,六通三明才圆满。 「阿难当时,虽未得漏尽,但以当机,应须并列」。阿难为什么也称大圣?阿难是初果,称圣不能称大圣,他没有证到阿罗汉,没有回小向大。但是阿难的身分特殊,因为在这部经上,上半部阿难代表当机,后半部弥勒菩萨当机,所以他也列为一切大圣之一,也说他神通已达。「於神通中,解了毕竟」,毕竟就是彻底了解,「亦名已达」,已达是彻底了解。「是故阿难亦得名列一切大圣,神通已达。」这一段也是总说,「叹德」。这些会上与会的大众,都是大智大德,才能对这个法门深信不疑,没有大智大德他不相信,所以叫难信之法。 我们再看下面一段,「标名」,分为五个小段,第一个小段,「第一得度」,这个意思很深。请看经文: 【其名曰。尊者憍陈如。】 我们看许许多多的经典,你打开,有没有看到『尊者憍陈如』的?没看到。这部经列名第一个是「尊者憍陈如」,代表什么?憍陈如是第一个证阿罗汉果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正觉,就是成佛,出定之后到鹿野苑,憍陈如这五个人找到了,跟他们说法,憍陈如第一个证阿罗汉果。正法出现於世间,有说法的,释迦牟尼佛;有听法的,这五个比丘;有修行的,听了之后就真干,落实就修行;有证果的,憍陈如证阿罗汉。正法出现在世间第一个,他代表什么意思?代表念佛法门是第一成佛法门,表这个意思。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梵语阿梨耶,译为圣者」,翻成中国意思圣者,「尊者,谓智德具尊者」,他的智慧,他的德行,都是非常尊贵的、尊重的,「乃阿罗汉之尊称」。我们今天一般习惯称尊敬的,就这个意思。所以经上称尊者憍陈如,他证阿罗汉果。《净影疏》上说,「有德可尊,故曰尊者」。证阿罗汉果条件就是放下,放下见思烦恼,五种见惑,五种思惑。见惑是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五种思惑,贪瞋痴慢疑。统统放下,断干净了,这个时候怎么样?六道轮回就不见了,超越六道轮回。但是他证得这个境界称阿罗汉,他有能力脱离六道轮回,实际上没有脱离,还在释迦牟尼佛的身边为大众表法。这叫做有余依涅盘,不是无余依,有余,还有这个身体在,他自己能做主。他什么时候证阿罗汉,出离六道轮回,他做得到。第一个证果的人。「《会疏》曰:尊谓尊贵,有德可贵,故曰尊者。」德是什么?能断烦恼叫德,也就是真正能放下,一般人做不到,他能做到。这是解释「尊者」这两个字,称呼。 下面他的名字,「憍陈如,梵文全名作阿若憍陈如」。阿若是名字,憍陈如是他的姓。憍陈如翻译成华文叫「了本际」,也叫「知本际」,了是明了,跟知的意思相同,「或作已知」,已经知道,或者说「无知」,无知并不是无所知,是知道无的意思。无知叫知道无,知道什么无?知道六道无,是假的。《金刚经》上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知道。因为他知道无,所以他能放下。凡夫为什么不能放下?凡夫把无当作有,他认为真有,六道真有,十法界真有,所以他永远没办法放下,没有办法摆脱。阿罗汉智慧比凡夫高,他知道。现在科学家知道了,但是没有证阿罗汉。为什么?他虽然知道,他放不下。阿罗汉怎么知的?甚深禅定当中认知的,他的定功是第九次第定。世间这些圣人,四禅天有禅定,四空天有禅定,四空天的定比四禅高,四禅四空叫八定。世间禅定没有办法出六道,出六道功夫再向上提升,《楞严经》上所讲的九次第定,它排的顺序排在第九。世间这个八定是基础,到第九定超越六道了,这就出六道轮回。第九定是阿罗汉所证得的,这佛在《楞严》上说的。所以他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大乘教里说诸法实相,诸法实相他只知道一部分,没有完全知道。这是小乘。 禅定的等级,在大乘里头,从初信到如来果地妙觉,总共是五十二个位次。阿罗汉所证得的,第一个位次初信位,阿罗汉是七信位。我们用十信来跟阿罗汉的四果四向来分配就很清楚,初果定功等於初信位,二果向等於二信位菩萨,二果等於三信位菩萨,三果向等於四信位的菩萨,三果等於五信位的菩萨,四果向等於六信位的菩萨,四果阿罗汉等於七信菩萨,这样一排列就很清楚。定功得受用,到四果罗汉,就是七信位的菩萨,对於十法界里面的事情他一清二楚,他超越六道轮回往生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七信位再提升一级,辟支佛,辟支佛是八信位,比阿罗汉高,九信位权教菩萨,十信位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提升到圆教初住。十信圆满圆教初住,圆教初住是法身大士,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以证得阿罗汉之后,在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还有四个位次,要用很长的时间,跟净土不能比。 净土,我们就看海贤和尚的一生,这是用的时间长的,九十二年一句佛号。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谛闲老和尚的徒弟锅漏匠,他也是一句佛号,也是不认识字,三年往生了。预知时至,站著往生,往生之后还站了三天,等老和尚给他办后事。锅漏匠的成就,跟海贤老和尚的成就,这两个比较哪个殊胜?一个只念三年,念佛是一样的,就是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日夜不间断,这是一样的。为什么海贤老和尚念九十二年,锅漏匠是三年?表面上看起来好像锅漏匠殊胜,你细心去观察,海贤老和尚殊胜。为什么?往生所要的条件,功夫成片就行了,就决定得生。功夫成片三年可以达到,《净土圣贤录》、《往生传》这就是证据,你看多少人念佛三年成功的。那不是偶然的,不是每个人寿命都是三年,那讲不通的。那为什么三年成功?他三年成就,有寿命不要了,这个世间太苦,我真想往生,佛就来接引你,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们知道海贤比锅漏匠殊胜,海贤在这个世间提升,他三年就拿到往生的条件不往生,在这个世间修行,提升自己的境界。那我们就想到,三、四年的时间他就拿到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不是同居土,三年往生大都是同居土,这就提升了。达到事一心不乱,再有个三、五年,他就提升到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法身菩萨,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所以贤老和尚告诉我们,你仔细听光碟,他说我什么都知道。这句话不容易,什么都知道是什么人?法身菩萨,不是明心见性不敢说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就是证明他已经明心见性,他在净土宗得的是理一心不乱,往生到极乐世界生实报土。那还不能往生,要活到一百一十二岁,为什么?阿弥陀佛要他表法。他说我好几次,这个好几次就说明他不是一次见佛,他很多次见佛,我估计九十二年不会少过十次见佛,跟佛、跟极乐世界关系非常密切,而是佛让他住世表法。表什么法?把这一句佛号,把这一部《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虽然他没有读,他没有学过,《无量寿经》的理事、因果、依正、果报他全落实了。怎么?他见过了,他到极乐世界去旅游过了,这肯定见过了。阿弥陀佛赞叹他,你修得不错。这不错是什么意思?不错就是你能把佛经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现在人所讲的活学活用,这是最难得,所以要他表法。 特别表法就是对我们现前的环境。这些年来,海内外对会集本的反对、批评,史无前例,过去没有过,时间之长,人数之多,几乎叫人不敢相信,多少学会集本的人退心,这个问题太严重了。会集本跟集注,念老的集注,肯定是释迦牟尼佛往后末法九千年,众生得度的第一法门。让老和尚来表这个法,一定要手上拿到《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表法就圆满了。这个法表了之后,阿弥陀佛接引他往生。他天天等,就等这本书。他们也说得很清楚,老和尚所表的,第一个说明夏莲居老居士会集本是真经,字字句句都是佛说的,没有他的意思加在里头;第二个表法,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是正解,解释没有错误;第三个表法,是我们这帮人,这十几年来依照这个经、依照这个注解修行,这个方向、路子没有错,昭告天下,让大家对这个生起信心,不能再怀疑。我们的信心更坚定了,往后就死心塌地,就这一部经、一句名号,决定往生净土。他给我们表这个法。 锅漏匠没有这个缘,贤公老和尚这个缘具足,出家受戒,锅漏匠出家没受戒。正式出家受戒,小庙的住持,把我们净宗修行五个科目他全落实了。净宗学会当年在美国建立,我写了一个缘起,里面提出净宗同学行门五个科目:第一个净业三福,第二个六和敬,第三个戒定慧三学,第四个六波罗蜜,第五个普贤十愿。好记,太多了记不住。修净土的人必须要做到,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能违背,这就是弥陀弟子。净业三福里头第一条孝亲尊师,我们落实在《弟子规》,慈心不杀落实在《感应篇》,下面是修十善业,这个是佛法的基本戒律,有了这个就行。第二个六和,要求自己跟别人和睦相处,不要求别人跟我和睦,这个要觉悟。我要跟别人和睦,为什么?我是佛弟子,我觉悟了;别人不能跟我和,他还没觉悟,纵然出家,出家经教不懂,没学过经教。我们学过,我们要做出榜样来给大家看,这是我们一生学习表法。三福,第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我们只取最小的、最简单的《沙弥律仪》。《沙弥律仪》里头有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在这个时代能做到这个不错了,阿弥陀佛也满意了。三学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行的菩提道。要重视戒定慧,要学六波罗蜜,要学普贤十愿。 我们希望我们表这个法,心量要拓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量拓开是普贤十愿,起心动念,普贤菩萨是为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著想,心量真大。我们今天想自己不行,想我的道场不行,想我的佛教也不行,至少要想整个地球上居民,这个地球才会成为太平盛世。地球上的居民是一家人,像兄弟姐妹一样,要互相尊重,要互相敬爱,要互相关怀,要互相照顾,要互助合作,这个世界多么美好!地球上所有的资源是地球上居民所共有的,地球上千万年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文化财产,不管是哪个族群、哪个国家,统统是地球上所有人民共有的,不是哪个国家民族独占的。地球要回归到一家人,不是一家就会有竞争、会有斗争、会有战争,要走这条路,竞争、斗争、战争都是往三途走,不是好事,应该要走佛的道路,要走圣贤的道路。我们来生到哪里?来生到极乐世界去作佛,这一生是我们在地球上的最后身,下一次再来是菩萨身,化身来的。这个人是什么?觉悟了,不再造业了,起心动念为人,不为自己。 有很多人问,这个地球还会有和平吗?有,怎么没有?没人相信,这么多年了。今年我发现信的人多了。我在哪里发现的?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纪念释迦牟尼佛的卫塞节活动,我在这看见、发现的。有不少国家大使代表,对佛陀教育、对宗教教学有了兴趣,这个难得。我第一次在巴黎办活动,二00六年,那个时候他们对宗教可以说完全不知道,认为宗教是迷信,对宗教不关心。现在这些年来对宗教很关心,有研究的兴趣了,有探讨的兴趣了,好事。我的想法,唯有宗教团结,宗教回归教育,宗教互相学习,会给这个地球带来化解所有冲突、促进安定和谐。宗教化解冲突不需要两方面调停,不需要,只要把自己的本分做好,我们把经教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而且我们自己都做到了,表现在生活,表现在事业工作,表现在处事待人接物,特别表现在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和睦相处。这个世界不必很长久,真的整个地球走向太平盛世,地球上的居民永远不会再有战争,地球上的居民都能过到美满安定的生活、幸福的生活。这是宗教对这个地球做出最大的贡献。这是我们的事业,只要讲经,把经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而且我们自己做到,就行了。要不要两边去调停?不需要,他们听到、看到,自然就化解了。所以教学为先。宗教团结第一,教学为先第一。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资料恭摘: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十四集) 2014/6/16 档名:02-041-0064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
其它法师讲《无量寿经》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