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陀美仁波切:永不舍弃上师三宝--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洛桑陀美上师所有开示



 洛桑陀美仁波切:永不舍弃上师三宝


 下载DOC文档  



    学佛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种种磨难,这些磨难历练了我们的意志,消除了根深蒂固的我执,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有所成就。佛陀说过,“越是殊胜的地方,越会有魔障。”

    要勇敢地面对磨难,不能胆怯和逃避,更不能因遇到逆境就对上师、三宝失去信心。初学佛人经常会在磨难面前退缩,或是由于自身的烦恼及深重的业障,总会认为是周围的人或是环境使自己无法忍受,是自己的烦恼和痛苦的根源,却没有意识到,看不惯周围人和事的真正原因,是自己内心存在烦恼。

    诚如博多瓦所说:“我们仿佛穿着一件长长的拖地的破烂衣服,下面是凌乱破碎的布条,无论走到哪里,好的东西如金粉一点也沾不到,烂菜叶等秽物却沾的满是。”这个比喻是说,我们对于上师的功德、金刚道友身上的品德,双眼像被蒙蔽了一样,一点儿都看不见,却是在努力寻找上师的过失和他人的缺点。对于错误的行为,我们总是毫不费力地学会,并且不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相互间还进行攀比。

    我们对于自己所发的誓言会认为是随便说说,转身就忘记,没有想过如何去守持。当跪在上师面前进行皈依时,那一刻该是真诚地期盼,对于学佛也曾是真心地渴望,可一旦遇到风吹草动,遇到挫折、困难,就忘记了上师的恩德和自己的誓愿。

    很少想过佛法难闻和善知识难遇。人类的长河中几十亿年才会有一尊佛出世,佛法住世的时间也仅一万多年,我们在这一万多年里有幸得到暇满人身,听闻佛法是多么难得!全球有六十亿人,佛教徒不超过6亿人,真正学佛的有多少?密法更加珍贵,佛在世的时候,传授密法的情况是:佛陀成佛后第二年应香巴拉国月贤王的祈请,现金刚持佛身传授密法。后佛陀赴乌杖焉国,向恩扎菩提王与王妃、王子等化现密集坛城,举行灌顶,传授《密集本续》;佛陀为了震慑印度教湿婆大神及其二十四地眷属部从,化现胜乐坛城。其余地区的人根本没有听过密法。

    密法教派中格鲁派尤为殊胜,有这样一个公案:曾有一个终身严持戒律精进修行的蒙古喇嘛去拜见四世班禅大师,他问大师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来世能否得到人身,大师毫不犹豫地说能。第二个是来世能否修学佛法,大师同样毫不犹豫地说可以,接下来他问:“那么能否修学格鲁派法门?”大师看着他,停顿一会儿说:“要看你的福报和今世的修行了!”由此可见,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啊!密宗传入汉地最早是在唐朝,但是,自从唐武宗灭佛之后,密宗在汉地的传承基本中断。从元朝开始,藏传佛教虽再次传入汉地,但仅是皇家贵族才能修学,普通百姓根本听闻不到,至明朝、清朝也是如此。现在,我们似乎很容易听闻密法,却忘记了它的珍贵!更是难遇真正的善知识,这不但需要累世积累很大的福报,还需要缘分。

    今天,我们听闻了难得的佛法,遇到了难遇的善知识,那么真正地问问自己:我是真正来学佛?还是在这里让“我执”更加肆无忌惮呢?我们是否做到听从善知识的教导,使自己的内心与法相应,让上师欢喜呢?还是以自己的心情好坏,随顺自己的烦恼转,增长自己的贪心、妒忌心、嗔恨心、傲慢心,让上师来迎合我们呢?自己做错的时候,可曾感到羞愧并忏悔呢?

    上师不会舍弃任何一个弟子,无论弟子多差或是曾犯过多大的错误,只要不违背三味耶戒,就会生生世世是师徒。但是做弟子的遇到些逆境、违缘就想离开上师,现在舍弃了自己的大宝上师,以后再想值遇善知识会很难。

   《菩提道次第广论集要》中说:“是那传道明师须努力,身心一致如礼去依止。视为重于生命不舍弃,奉行教导为供求其乐,瑜伽行者我是如此做,求解脱者你也应仿效。”《佛子行》也说,“殊胜上师较自身,更为珍爱佛子行。”暇满人身仅有这一次,唯有依止上师、三宝才有解脱的机会,因此永远不能舍弃上师、三宝。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洛桑陀美上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