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82集)--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净土法门法师所有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无量寿经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82集)


 下载DOC文档  



  老法师:诸位同学,大家好。今天第一个心得报告的是刘教授。

  学生:时值教师节,惭愧学生今日恭敬分享的主题是:「认识上净下空老法师—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通宗通教、爱国爱教的高僧」。

  前日,学生恭敬聆听了刘素云老师所作的题为「我所认识的上净下空老法师」的分享报告,为刘老师的浩然正气所感动。对於刘老师对上人的评价,学生从心底深表赞同。在庆祝教师节之际,学生根据前辈学长的总结及自己的粗浅认识,将上人的贡献略加概况,分享给诸位同学。学生对老法师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上净下空老法师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通宗通教、爱国爱教的高僧。

  一、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上净下空老和尚半世纪以来,足迹不仅遍布深受佛教影响亚洲各国(如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斯里兰卡等),而且遍布美洲、欧洲、澳洲、非洲。法师所到之处,总是不遗余力的向海外华人和国际友人介绍以「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为核心的中华文化,这不仅使佛教四众弟子悉蒙法化,而且也使各国政府和世界人民对爱好和平与追求和谐的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中国威胁论」。

  近年来,上净下空老法师更是受到各国政府的肯定和欢迎:自一九九七年起,在新加坡团结九大宗教,向世界证明了「宗教确实是可以团结互助合作的」;曾先后荣获美国德克萨斯州荣誉公民、达拉斯市荣誉市民、澳洲图文巴荣誉市民、印尼宗教部最高荣誉;以其深厚的学术涵养被澳洲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南昆士兰大学与印尼夏利.悉达亚都拉回教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山东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与荣誉教授;二00五年,被授予澳洲政府最高荣誉—英国女王AM勋衔等等。这些从多方面,肯定了老法师在多元文化教育、宗教团结、化解冲突、维护和平等方面的卓越贡献;二00九年二月,在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先生的支持赞扬下,由老法师领导的净宗学院与格里菲斯大学於澳大利亚布里斯本市政厅联合举办以《世界宗教是一家》为主题的「澳洲、亚太地区促进和平与和谐之多元宗教高峰会议」。来自亚、澳各地一百四十八个宗教、政府、商业、医药、大学、警方和媒体机构的二百八十八位代表出席。与会者反响踊跃,如悉尼吠坛多中心代表所说:「你们举办的多元信仰高峰大会,不但惠利这一区的人民,甚至会对人类有极重大的贡献,因为所探讨的问题是全世界所关心的。这个会议,已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号,假以时日,一定能做出更有意义的贡献」。

  一生致力於宣扬伦理道德教育的老法师,以「团结族群、宗教,恢复世界和平」之理念,深深感动了全世界无数各行各业的志士仁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鉴於此,特於二00六年十月和二0一三年五月,以教育与和平为前提,两次诚邀老法师於法国巴黎总部,分别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欢庆卫塞节纪念活动」。在这两次会议上,新加坡九大宗教的领袖、澳大利亚多元宗教代表团手把手一起为世界和平祈祷,「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老师结合汤池镇构建「中华传统美德示范镇」的活动,汇报了他们在传统价值观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显著成效,向世界重现了中国「礼义之邦」的风范,增强了与会代表建设和谐世界的信心。通过这两次大会,老法师再次向联合国成功的证明了「宗教是可以团结互助合作的」,「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

  二00六年巴黎会议结束后,老法师应邀到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的汉学院讲学,并於演讲中强调了佛学、儒学与学佛、学儒之不同,使二校师生深受启发。二00七年三月,老法师应邀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参加了《世界汉学(中国学)二00七年大会》,做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复兴》的主题演讲,他把中国传统汉学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伦理、道德、因果、哲学、科学等五方面,形式概括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等四个方面,这些观点得到了与会学者的一致肯定。总之,上净下空老和尚是在国际的佛教界、学术界都具有广泛影响力。

  二、通宗通教。上净下空法师自二十六岁接触佛法之后,禀承一代大哲桐城方东美教授(台湾)、藏传高僧章嘉大师(西藏)与佛学大家李炳南老教授(祖籍济南)的教诲,深入经藏,首倡「佛教」乃「佛陀教育」正名之说,认为要改造人心、挽救世风、移风易俗,唯有大力恢复圣哲的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在讲席中他多次强调:在中国的历史上,佛教与儒教、道教一样,都是做为社会教育来广泛传播的。例如,雍正皇帝在一篇上谕中就指出:儒释道三家「理同出於一源,道并行而不悖」,意思是说,儒释道三家教育的理念是建立在同一个根本之上的,并且都是教导人们要止恶修善,但是教育的方式方法却可以同时并行互补而不相违背。也正是出於这样的认识,当代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教授在系统的考察了各国文化史的基础上,才从文化学的角度,提出了「真正能够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的,只有中国的孔孟儒学与大乘佛法」的观点。显然,在他那里,正是看到了佛教与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不同。因为如果佛教是一种西方意义上的「宗教」,就会与其他宗教相冲突,也就不可能真正解决二十一世纪的各种社会问题了。事实上,佛教与西方的「宗教」有所不同,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这是因为在佛教中释迦牟尼佛与弟子的关系是师生关系,而不是西方宗教中的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关系、或者父与子的关系,他一生「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从事的是多元文化的社会义务教育工作。传统的佛教寺院也不是偶像崇拜的场所,而是佛陀教育的机构,承担著通过讲经说法以劝导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社会教育功能。

  老法师悲智双运,从三十三岁开始讲经教学,至今虽已八十八岁高龄,仍然坚持日日讲经不辍,以此教导佛弟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期达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的目的。上净下空老法师通达佛教经典,以恢复佛陀教育为己任,深受国内外正信佛弟子(包括藏传正信佛教弟子)的尊重。前年,学生去西藏考察,遇到一位藏族的退休干部,他说他看过一位元汉人喇嘛的光碟,题目是(名称删除,学佛网编辑。如果我们都能按照这位汉人喇嘛的教导去做,世界就和谐了。

  三、爱教。佛法弘扬本在僧。上净下空老和尚一生正己化人,身体力行佛陀教诲,真正做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愧为有修有行的一代高僧。上净下空老法师曾经教导弟子和学生们,佛教是以推行和平和慈悲为其主导思想的教育。佛教的慈悲观主要是建立在「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的理论基础上,因此佛弟子要拓开心量,包容一切。在讲经中,他时时提及佛教所要求的慈悲不仅仅是对家人、朋友、认识的人或不认识的人,它还包括了我们的对手、敌人、动物、植物等等。他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他对众生无私无求的帮助有时反而招致了一些人的误解、嫉妒,乃至别有用心的恶意毁谤、中伤,然而这些并没有使老法师退失慈悲济世的心愿,反而写下了「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的名言,和「处逆境,随恶缘,无瞋恚,业障尽消;处顺境,随善缘,无贪痴,福慧全现」的诗句,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老法师那种鞠躬尽瘁代佛宣化、让正法永住世间的忍辱精神。正是老法师这种悲天悯人的胸襟和「明月清风焉能比其朗润」的情操,造就了他处处随缘、处处报恩、处处为公、处处利众的思想,在这种思想观念下的一举一动,更无不体现出无尽的悲心和无私无我的坦然胸襟。

  四、爱国。老法师虽然旅居海外,但是心系祖国,曾经多次出资捐赠祖国的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

  一九九一年国内华东等地遭受特大水灾,老法师倾全力与华藏佛教图书馆、华藏讲堂共捐资二十五万美元救灾;一九九二年,中国佛教文化教育基金会成立,老法师为基金会捐资四万美元;一九九三年,老法师在南京金陵刻经处及上海佛学书局印赠《佛学大辞典》一万部;一九九四年,老法师在新加坡捐资六万新币支持祖国「万村书库」工程;一九九七年,法师返回阔别五十年的故乡,给庐江中学赠送一百台电脑,次年又为庐江中学新建图书馆捐资人民币十万元;一九九八年秋季,中国的长江流域和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当时在新加坡的老法师大力号召佛弟子为祖国灾区捐款捐物,先后筹集到六十五万元新币,交由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转交给灾区人民。中国驻新大使馆一等秘书彭安海先生等人员专程至居士林接受捐款,并访问净宗学会,转达了特命全权大使陈宝鎏女士及中国灾区人民的谢意。

  二00三年,委派澳洲的佛弟子参加西藏「复明之旅」的义诊,并为这次义诊赠送了五万元澳币做为医药费;此外,还号召佛弟子捐助了二十万澳币;二00五年,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款三千二百万元人民币用於「安康益家」、「安康远程培训教室」的建设;在最近的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中,老法师更是第一时刻号召四众弟子捐助灾区;近年来,老法师花费巨资向世界各国印赠重要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如《乾隆大藏经》、《四库全书》、《四库荟要》、《国学治要》,特别是由我们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习仲勋先生题词「古镜今鉴」的《群书治要》等,为承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老法师的爱国之心还表现在他维护祖国两岸统一、反对分裂,尊重传统、反对渗透的一贯立场上。例如,在上净下空法师专集网站介绍老法师的弘法理念时,就讲到了这样一段话:上净下空老法师的交流理念其实与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思想不谋而合,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周总理在一九五五年万隆会议上,曾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开展国际交流。这五项原则(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在当今社会仍然闪烁出煜煜光华,被国际社会所遵从,甚至已成为联合国宪章的基本条例。他们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公正平等,不亢不卑的立场和崇尚和平的观念。「我们如果以真诚心来践履这五项原则,收到的效果则会更为显著,种种矛盾也就不称之为矛盾。」老法师感叹的说,「这种好的思想观念,我们每一个种族、文化和宗教团体都有义务把它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老法师讲经时常说:「不同的宗教与文化有其不同真善美的妙作,不可以差强人意甚或以强制手段去灌输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或处事原则给别人,不可凌驾於别人之上,认为只有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全世界都得向我学习,这种观念从著手处已经错了。各个族群都有其优秀传统,传统的东西才能真正体现出这个民族的特色,也能体现出它文化的长处和妙处,都应该保留和发扬光大。」翻开近代史,我们看到在二战时代,强权政客打著维护世界和平,为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旗号,四处推销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於人权和法制模式,完全不考虑其它国家的国情和历史文化,完全不懂得尊重别国的思惟方式和人民意愿,只想以自己一元文化、一极格局来强加别国,统治世界,这怎么能行得通呢?所谓「得道者昌,失道者亡」,他们势必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巨大的代价。老法师还常常譬喻说:「我们炎黄子孙所接受的是圣贤的教导,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文化之广博绝非他国人所能测度。中国文化就好像是一间独具特色的千年老店,而有些国家,如美国就像是一群小摊贩,他们没有历史渊源,大家推举一个人来代表这个团体是正确的。但如果是一所老字型大小的老店,它自有其承传管理的法则,不能任人宰割,不能轻易舍弃传统,也不可贸然取法他人的经营模式,而自毁优良传统文明,岂非可惜。因此,不同的文化,我们不可厚非,应当平心看待,我们没有控制人、事、物的意念,没有占有人、事、物的心行,世界一切是完美的,不同文化更是多彩多姿,美不胜收」。老法师在演讲中常申述此一观点,既表明了立场,也维护了中华文化和整个民族的尊严,并且也称扬赞颂一切不同异族文化的真善美慧,令在场者赞叹不已。

  从以上这段摘录中,可以看到上净下空老法师对「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刻的理解与由衷的热爱,以及他反对分裂、反对渗透的一贯主张。在习总书记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批示之后,上净下空老法师就在二0一三年二月二日的讲经中号召四众弟子积极回应,并立刻从自身做起,即使招待最尊贵的客人也坚持用四菜一汤。他说:「习主席已经在提倡这一些好的方面,提倡廉洁、提倡节俭。这个好啊!这一天替国家培多少的福报、替自己培多少的福报,这不能估量啊!这种健康的饮食身心健康、幸福快乐、社会安定、世界和谐。中国人可以领导全世界!」上净下空老法师及其学生们均在讲座中多次赞叹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明君风范,在海内外佛教四众同修和社会大众中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群书治要.尸子》中的一个比喻,来体会老法师所从事的圣贤教育之於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性。「屋焚而人救之,则知德之。」假如你家里的房子著火了,别人赶来帮忙把火扑灭,你一定会对他感恩戴德。「年老者使涂隙戒突,故终身无失火之患,而不知德也。」上了年纪的人很早就提醒你,把墙的缝隙修补好,把烟囱做好,让你终身没有失火的忧患,但是你却当成了耳边风,不知道感恩。同样的道理,「入於囹圄,解於患难者,则三族德之」,如果你现在被关进了监狱,有一个人进入监狱把你救出来,想方设法的使你免於牢狱之灾,你们全家人都会对他感恩戴德。但是,「教之以仁义慈悌,则终身无患而莫之德」,现在有老师教导你仁义慈悌的道理,告诉你要有仁爱之心,不能见利忘义,做人要讲道义,要尊敬长辈、尊敬领导、畏惧法令,教导你伦理道德的道理,让你终身都不会有进监狱的可能,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对他感恩戴德。老法师在讲经中多次强调:《梵网经》要求佛弟子「不作国贼,不谤国主」。「贼」是贼害、伤害,「不作国贼」就是决定不能做伤害国家的事情;不谤国主就是不能诽谤国家的各级领导人。《璎珞经》也要求佛弟子「不漏国税,不犯国制」。「国制」即国家的法律,不犯国制就是要求佛弟子一定要守法。从这些戒律中可以看到,凡是真正依教奉行的佛弟子,理应是这个社会最好的守法公民。可见,真正奉行老法师的教诲,贪污腐败自然减少,矛盾冲突自然化解,家庭社会自然和谐。潮洲谢总依照老法师的理念办班教学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就证明了这一点。

  总之,上净下空老法师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通宗通教、爱国爱教的高僧。他老人家通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讲经教学自行化他,弘护正法,说法狮子吼,广度诸有情,在佛教的末法时期挽狂澜於既倒,扶大厦於将倾,恢复了佛教做为佛陀教育的本来面目,并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多元文化的义务工作者的形象。时值庆祝教师节之际,仅以此文感恩上人的谆谆教诲,并供养诸位同学,让我们共同学习和效法上人那种「不为自身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的慈悲济世精神。学生乃愚钝后学,博地凡夫,对上人的境界显然不能彻底了知,文中也定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诸位法师、大德不吝批评指正,不胜感恩!惭愧学生刘余莉顶礼敬呈。

  老法师:刘老师的分享报告,我们看到、听到了,对我来讲,我觉得是太过分了一些,我这一生没有像她讲的这么好,无论在哪一方面,我们做得都不够,与自己的愿望相差很远。这不是我们不尽力,尽心尽力做到了,外缘影响很大,缘不具足就很难有成就。缘具足要众生有福德,我们服务的人为他造福,他来享福,那他有那个福报才行,没有那个福报总有障缘。我们自己时常天天都要反省,这就是佛家做早晚课,我也说得很多,早课是提醒自己,这一天不违背佛陀教诲;晚课是反省,我这一天有没有遵照佛陀教诲去做人、去做事,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就是真正的忏悔。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忏悔的意思是后不再造,忏了再犯,那就等於说欺骗佛菩萨、欺骗自己、欺骗大众。可见得真正依教奉行是不容易做到的,真能做到的人利益无有边际,真正实实的利益不在这一生,在来世。现在人不知道因果,不相信有来世。我们从小接受因果教育,比不上古人,但是比现在人那要强多了。在学佛的初期,朱镜宙老居士,也算是我的老师,他确确实实是把因果教育常常讲给我听,多半都是他自己一生亲自经历的,有一部分写在书上,还有一部分在报章杂志上有刊载的。老居士跟李老师同年,大我三十九岁,祖父辈的人,把我们当作儿孙看待,非常爱护,我们肯学他格外的欢喜。遇到这些老人,这是人生真正的幸福。古人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个话说得非常有道理。

  我听刘老师这个分享,对我是警策。人虽老了,古人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应当学的东西太多了,最重要的,我们今天掌握到了,那就是求生净土。真正往生到极乐世界,我们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虽然不能即时圆满证得,在极乐世界寿命无量,保证你一生成正等觉。这个机缘我们决定不能够轻易把它失掉,要当作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来办。这样我们就没有辜负自己,没有辜负祖先,没有辜负老师,没有辜负佛菩萨。好,谢谢大家。

  学生:「南山律翻邪三归要义」—释开吉学习心得报告之三十一。

  尊敬的师父上人、清公律师、住持方丈、副院长,诸位比丘大德、尼师大姐,诸位在家菩萨们:阿弥陀佛!惭愧弟子开吉今日恭敬报告的主题是—「南山律『翻邪三归』要义」。澳洲净宗学院戒学研习班,上果下清律师慈悲开设《南山律在家备览》课程,亲授「宗体篇」要义。弘一律师在「归戒仪轨」一章中,引道宣律祖《四分律随机羯磨疏》说:「三归五戒乃至别脱、由佛出故开立此法。」(《萨婆多论》)三皈、五戒乃至别解脱戒,是佛陀出世才开设和制定的,是无比殊胜的因缘。

  我们学佛弟子修行若是想要有所成就,不能够离开三宝。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吉祥云比丘代表佛宝,海云比丘代表法宝,妙住比丘代表僧宝。在僧团之中最重要的是「以戒为师」,《妙住比丘章》说了二十种戒,都显示出其所得的无碍解脱门,是由守持如来「别解脱戒」而来的。正是《清凉疏》所说的:「具足三学,如天三光,如鼎三足,阙一不可」。

  佛弟子要能够辨明「世善」和「戒善」的不同。《萨婆多论》说:转轮圣王是人王,以十善来化导众生;大梵天王是天主,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教导众生。十善和四弘这些世间的善法,在劫初已经就有了,但是世善并不能够清净超升,出离六道。释迦牟尼佛出现於世间,不是为世间的有漏善法,而是为教导众生断除烦恼,永远出离三界六道生死轮回的系缚。因此阐明「戒善」来教导众生,「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定慧三学是世尊教化众生的总纲领,任何法门都不能够违背。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宗体篇的第二章第一节就是「翻邪三皈」。皈依觉、正、净三宝,这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性德,是佛法修学的三大纲领。「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从迷邪染翻过来皈依觉正净,此乃「翻邪三皈」得名之由来。今谨以翻邪三皈的六项要点,来略述其要义。

  一、归意】

  《业疏》引《多论》曰:「以三宝为所归。所归以救护为义。」一切众生都是以三宝做为所归,三宝有救护的意义,救护众生离苦得乐。就如同有人得罪了国王,於是就急忙的投向别的国家,以求得庇护和救护。那个国家的国王就下诏说:「你为求得救护,而来投靠於我,就不能离开我的国境,不要违背我的教诫,我必定会救护於你。」众生也是如此,是「系属於魔,有生死过」。魔有四种:天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魔是折磨,使我们的道业不能够成就,不能出离三界六道轮回。若未能皈依三宝,都是系属於魔;皈依三宝,魔就无可奈何了。

  二、显相】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说:三宝有四种,「理体三宝、化相三宝、住持三宝、一体三宝」。《戒疏》又说:「四宝为言,理宝为胜。」老法师在《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中说:我们通常讲皈依三宝,是要以「同体三宝」为真正皈依处,才能真正得到修学的功德。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说:「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这就是同体三宝,不但三宝同体,生佛同体,乃至於十法界依正庄严,无一不是同体。《华严经》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是尽虚空遍法界,性就是它的本体,本体是自性,所以说万法唯心。

  《戒疏》曰:「此三益世,近拔三有,远清二死。希世独达,可重名宝。」三宝利益世间一切众生,近而言之,能超拔三有出离苦趣;远的来说,能够清除众生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达到究竟成佛,是世间稀有难得、可尊可重之宝。清公律师教导我们,《南山律在家备览》文辞优美畅达,学习《备览》就等於是学习了「南山三大部」。

  《戒疏》引《宝性论》说,称之为「宝」,共有六种意思:第一、「希有义」:佛法是世间稀有,世宝是贫穷之人所不具有的,三宝是薄福之人难以遭遇的。四众弟子一生当中有机会听闻佛法,是稀有难逢之因缘。佛在经典中说,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缘,这一生才能够得度。第二、「离垢义」:世宝体无瑕疵垢秽,三宝绝离诸多有漏。佛法修学最主要的,一定要离开染污,特别是心灵的染污。要离开妄想、分别、执著。第三、「势力义」:世宝可解世间的穷苦,三宝六种神通难思难议。「势力」是自性本具的,离染污后就会现前,能够摄受一切众生。学佛真心现前,就具有此势力。第四、「庄严义」:世宝能够庄严色身,三宝能够庄严法身,是用智慧来庄严,用福德来庄严。智慧、德能、相好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生佛不二,只要放下障碍,性德自然流露,就能庄严世间。西方极乐世界是最圆满的庄严。第五、「最胜义」:「世宝诸物中胜,三宝诸有无上」,表法身之功用无极。佛法僧是世间最上之宝,是人生最高享受。第六、「不改义」:世宝如同黄金,炼磨不变,三宝则是八风吹不动。「八风」是:衰利、毁誉、称讥、苦乐。清公律师教导我们:遇到顺境(利誉称乐),知其如幻如化;遇到逆境(衰毁讥苦),知其是对我之考验,要善用其心,如如不动。老法师说:「(不改义)是由於样样称性,因此永恒不变。佛法是求明心见性,不变的方法是『戒定慧』三学衍生出来的性德—十善业道不能改变,三皈五戒不能改变,净业三福不能改变,六和六度不能改变,一定要用真心去奉行,去信、去行、去证。」

  三、功益】

  皈依三宝究竟有什么样的殊胜功德利益呢?《释门归敬仪》说:「经云,若人得闻『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堕恶趣。斯何故耶?以知法佛本性常故。」大慈念老在《无量寿经》注解中,引《涅盘疏二十》云:「若闻『常住』二字,生生不堕者,闻有多种,若能深思惟,如说行者,即生生不堕。」佛经说,一切法都常住,常住与无常不二,若能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则一切法都平等,一切法都常住。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性(黄金)是常住,相(金器)不常住,相的变化亦常住。《归敬仪》云:「立愿皈依,奉为师范。固当累劫清胜,义无陷没。」清公解释说,立下誓愿皈依三宝,奉为无上的导师、学习的模范,就能够得到累劫清净无染的殊胜利益。《无量寿经》云:「志心归依,顶礼供养。」志心归依就是志诚归依,净宗的志心就是求生净土,亲近弥陀。大慈念老释云,归依即是归命。《往生论注》曰:「归命即是礼拜。」归命之中有真诚恭敬,精诚至极,发愿求生净土,求佛摄受。

  《归敬仪》云:「如经有人受三皈依,弥勒初会解脱生死。此乃出苦海之良津,入佛法之阶位。」经典中说,有人受持三皈依,在弥勒菩萨龙华三会的初会就能解脱生死。《弥勒下生经》说,弥勒菩萨从兜率天下生人间,示现成佛,是在五十多亿年之后。他说法三会(亦即「龙华三会」),能度尽一切众生,人人圆成佛道,只有净土法门才能做到,因为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归敬仪》引用《善生经》说,受三自皈,所得的果报是不可穷尽的。「如四大宝藏,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三皈者,其福过彼,不可称计。」据《弥勒下生经》记载,弥勒菩萨成道之际,阎浮提出现四大宝藏:干陀罗国有伊钵多大藏,在弥提罗国有般轴迦大藏,在须罗吒国有宾伽罗大藏,在波罗捺国有穰佉大藏。宝藏发出灿烂光芒,有四大龙守护,众人前往观之而心不贪著。

  据《杂阿含经》记载,与须达长者相交之人,长者都会令其受三皈,如此则命终一定会生到天上享福。对怀孕的妇人,就为她的胎儿受三自皈;婴儿出生之后,再受三皈;长大之后,用三皈来教导他。如果有奴婢、客人怀孕生子,也是以此来教导他们。若是买奴婢,就先为他们受三皈、五戒,然后才买;如果不能受就不买。乃至於乞求借贷、索取利息,也要受三皈之后,才把钱借给他们。若有人布施供养三宝物品,从世尊那里听闻布施者之名,称呼其名,为其祝愿回向,就得以生天。佛说:善哉善哉,如来有无上般若智慧,须达长者善用种种善巧方便,为人受三皈五戒,使得他们都能够生天。由此可知,三皈依的功德利益,确实是无量无边的。

  四、忏悔】

  清公和尚在讲席中释《行事钞》说:由於人们在过去相信邪业已经很久了,虚妄造作许多不如法的事情,今日想要开始皈依、投靠三宝,必须翻除邪恶之事。所以要先忏悔自己的过恶。《涅盘经》说:真心发露诸多恶业,从无始生死以来的身口意诸恶,悉皆发露忏悔,直到尽未来际。因此必须施设忏悔之法。「忏悔」二字,忏是忏摩,是梵语的音译,悔是中国字,是悔改之意。老法师教导我们,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知过必改,后不再造,才是真忏悔。清公律师说,普贤菩萨的《忏悔偈》是非常殊胜的忏悔方法:「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第四即是「忏悔业障」。为何要忏悔业障?如同《普贤行愿品》所说:「菩萨自念:我於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普贤菩萨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博地凡夫?我们的恶业太多了,从今天起要发愿修忏悔。普贤菩萨说:「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於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此乃忏悔之方法。老法师说:忏悔业障的基础是清净的身口意三业,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善恶都不思量,永远保持清净心,以此来执持「阿弥陀佛」名号,才能真正忏除无始劫以来的业障。我们的心永远安住在清净戒之中,以清净之心持守一切净戒,成就一切功德。

  五、作法】

  皈依三宝的仪式应该如何来举行?《羯磨疏》引《善见论》说:三皈依必须由师长来传授。师长是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在三皈仪式中,师长念一句,弟子跟著念一句,假如弟子没有出声,或者虽然出声,但是文不具足,或不称自己的名,或不解皈依的文句,则三皈传授就不成。因此弟子不可与师长同时念,或抢先念皈依文。(弘公注:受五戒、八戒时,亦应准此。)

  《行事钞》引用《大智度论》来说明三皈依授受的方法:「互跪合掌」,恭敬的跪在比丘面前(五众出家人得作),「当教言:我某甲(称自己的法名或俗名)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讲三遍,意为尽此身形寿命皈依佛、法、僧三宝。清公和尚教导我们,在受三皈依时,第一遍皈依,拜下去,要观想:对十法界有情无情的众生,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者。再观想十法界微妙的善法,由我们心业力开始动涌起来。第二遍皈依,拜下去,要观想:对十法界有情无情众生,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者。再观想十法界微妙的善法,形成五彩功德祥云,涌升虚空,如云如盖,盖在我们受者的头顶上。第三遍皈依,拜下去,要观想:对於十法界有情无情众生,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者。再观想我们身体好像虚空器量之身,尽虚空遍法界微妙的善法,由我们的顶门注入身心,充满正报,纳受成为三皈依体。

  次结云:「我某甲(称自己的法名或俗名)尽形寿,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结)此三结是重说,提醒受皈依者,莫忘你是三宝弟子,不可取小舍大。皈依三宝并不是皈依某位法师,而是皈依自性的觉、正、净。因此对於佛、法、僧三宝,对於圣僧、凡僧都要一律平等尊重恭敬。在正受三皈之时,身体胡跪合掌,口说三皈。若持有淳厚殷重之心,至诚恳切,则可能感发「无作(无教)的三皈依体」,此无作(无教)三皈依体,不须假借任何因缘来成办,其体性能够任运实现,生起未来世之善恶果报。

  第六、料简】

  弘公律师在宗体篇「翻邪三皈」的料简中,引述了南山律注疏,来阐释和解答关於三皈授受的各种疑问。例如,只皈依佛、法,不皈依僧,则皈依就不成受;三皈依只能在一位师长之下纳受,不能在三位师长下各受一皈;三皈依的期限通常是尽形寿的,但是如果只发心受一日一夜,亦可融通,顺皈依者的心意而定等等,可谓是面面俱到。惭愧弟子在澳洲戒学研习班学习期间,承蒙护法大德仁者胡居士之慈示,以及戒学班同参道友之请求,希望弟子能够将课程要点整理成文,以供养诸位法师、大德仁者。无限感恩上果下清律师为我们开设《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课程,使我们对於「宗体篇」所讲述的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有了粗浅的领略与认识,更加坚定了「持戒念佛」的信心和愿心。

  以上是惭愧弟子学习戒学班课程的浅显心得报告。如有不妥之处,诚请尊敬的师父上人、清公和尚、住持方丈、副院长,诸位比丘大德、尼师大姐,诸位在家菩萨们慈悲惠予指正,无尽感恩,阿弥陀佛。惭愧弟子释开吉顶礼敬呈。

  老法师:开吉师为我们做了戒学班的学习报告,重点是三皈依。三皈是学佛的入门,非常重要。我早年学佛,章嘉大师告诉我,三皈的重要性,他举了个例子,我们从台北到高雄,那个时候交通工具是火车,三皈就是这张车票。你拿到车票,才能够进入闸口,才能上车。车票要放好,不能丢掉,中途有查票的,到达终点站,这个票还要收回。告诉我,我们学佛开头受这三皈,一直,甚至於说生生世世,直到成佛证得大涅盘了,这三皈就圆满了。告诉我们三皈时时刻刻不能离开,离开就错了。这让我们深深理解到,三皈依是学佛最高的指导纲领。

  三皈是觉正净,我们从《六祖坛经》里面看到,能大师传授三皈的时候,他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然后后面再说:「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他为什么这么说法?惠能大师那个时代,佛法传到中国来是七百年,时间长远了,容易产生错误,把什么?把住持三宝当作自性三宝,完全著相,这就错了。所以能大师授三皈,不说佛法僧,只说觉正净。能大师距离我们现在有一千三百年了。这是佛法传到中国来,公元六十七年传来的,到二0六七年就满两千年,快到两千年了。现在人完全著相,问你皈依哪个师父,而不是问皈依三宝,对於皈依三宝的意思不懂,没有人讲,以讹传讹,造成佛门普遍的衰相,甚至於还争信徒、拉信徒,这绝大的错误。

  我跟李老师的时间长,那时候工作辞掉了,在慈光图书馆服务,做义工,老师常常教我们关於三皈这个事情。老师代表法师,这法师有时候不能来,代表老和尚给信徒们传授三皈。皈依证是老和尚发的,那个时候多半是证莲老和尚,现在都不在了。一定把三皈讲清楚、讲明白,是皈依三宝,而三宝是以自性三宝为最重要,自性觉、自性正、自性净,这是佛法僧。但是住持三宝非常重要,为什么?自性三宝你常常忘掉想不起来,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觉,看到经典就想到自性正,看到出家人就想到自性清净,住持三宝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功德无量。所以出家,他只要现出家形相,纵然破戒、纵然犯规,他能够令一切在家的人看到他生起三皈的念头,这就是功德。所以出家人不能轻视,他所作所为自然有他的因果,但是这个形相对真正学佛人产生极大的效果,这个功德在家人是永远无法代替的,也没有办法做到的。出家人要真正懂得三皈的意思,就像章嘉大师一样,念念不能把火车票忘掉了,一直从出发点到终点站。我们常常记住老师这一句话,出家也不例外,从哪里学?从三皈学。净业三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才知道三皈的重要性。

  一切佛法不离三宝,三宝是一体的,觉正净就是戒定慧。《无量寿经》好,在经题上,经题上有「清净」,清净是戒;有「平等」,平等是定;有「觉」,觉是慧。所以经题上就有三皈、就有三学,三学戒定慧,三皈是觉正净,圆满具足。重要的,面对境界,就是修行在哪里修?六根六尘不起六识,这就是真修行。正像《楞严经》上所说的,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真修行。一般人根尘接触当中就生识,识就造业。为什么?识有分别有执著、有染净有善恶,这就造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哪来的?是我们自己业力变现的,善业变现三善道,恶业变现的三恶道。三善道跟三恶道是平等的,苦乐不相同。清净自性里面,清净心里头没有善恶、也没有染净,这个要知道。所以断恶修善都不能著相,一著相就结成业,著善的相,三善道的果报;著恶的相,三恶道的果报;不著相叫净业。

  断恶修善做不做?做,永远没有间断的去做,认真断恶修善。标准就是五戒十善,佛提出这个标准。五戒十善的意思深广无际,没有边际。大乘八万四千法门从哪里来的?十善展开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合起来就是十善业道,小乘将十善展开为三千威仪,佛家讲开合。才晓得这是总纲领、总原则,修就修这个,起心动念与十善业道相应。真正爱护一切众生,不杀生,消极的是不杀,积极的是爱护众生,都是属於不杀生这一条的。不偷盗,要做到我们三餐能吃饱,衣服能保暖,有个小房屋可以遮蔽风雨,足了,其他的统统放下。放下就是不偷盗,为什么?把贪心放下,瞋恚放下,傲慢放下。不放下就是障碍,叫业障。放下,轻安自在。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十善说得细一点,口业又开成四条: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

  净宗是当生成就的佛法。我们在大乘经上看到十善,身三、口四、意三,排列的顺序都是身口意,唯独《无量寿经》排列不是身口意,口身意。在第八品:「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口、身、意,用意很深。排列的顺序一变,我们就晓得世尊用意,最容易犯的是口业。口所造的一些罪业,有意无意它统统变成障缘,将来到临终的时候不能往生,你说多可怕。因为净宗跟《华严》是一体,第二品,还是序品,还没有到正宗,「德遵普贤」,极乐世界修什么法门?统统修普贤行。普贤菩萨跟其他的菩萨差别在哪里?心量广大。普贤礼敬诸佛,诸佛是谁?除自己之外,一切人、一切事、一切万物都是诸佛。用什么心待他?真诚的恭敬心来接待,凡夫就是自己一个。

  《华严经》上说得好,「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听过。能大师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全宇宙,全宇宙是自性所生所现。十法界六道是阿赖耶所变的,变,它要有个依靠,依靠心,心不现,它没法子变,心现,它能变。阿赖耶是妄心,这个东西要放下。阿赖耶的体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妄心的体;它的作用,末那执著、染污,第六意识分别,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听命於第六、第七就染了。如果转识成智,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舍识用根,用根是用根性,用什么见?见性见,你要能见到色性、闻性闻到声性,这就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我们凡夫不行,凡夫眼睛见色就分别、就执著,就生起烦恼,七情五欲是烦恼,生烦恼是造轮回业。真正下功夫,就是六根对六尘不生六识。我们从哪里做起?首先下手不执著,从这下手。不执著,心就清净;不分别,心就平等,心平等是菩萨。完全不执著,见思烦恼断了,是阿罗汉、是辟支佛。所以我们从早到晚见色闻声这些境界,这都是修行。你用什么眼睛看?用见性看。用什么听?用闻性闻。怎么用法?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对了。不起心、不动念,难!为什么?起心动念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觉察。分别执著我们能觉察到,能觉察到就在这下功夫,等到证得事一心之后就是修理一心,理一心是明心见性、是舍识用根,先要练。

  戒律是我们的标准,考核的标准,言行举止、起心动念所依的。为什么?这是性德。佛说的全是自性本有的性德,我们当然可以恢复。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是因为我们迷失了自性,完全用八识五十一心所在造业,用成习惯了,自自然然它就冒出来了。怎么样把这个习惯把它改换出来?所以生处、熟处要搞清楚,在现在熟处是妄心,用真心是生处。实在讲,用真心本来是熟处,无量劫迷到现在,这吃这个大亏。这一生当中决定要成就,不成就就不得了,这是李老师教给我们的。你这一生不能往生,来生纵然修得不错,来生还得人身,人身要成无上道要经无量劫,时间太长,六道轮回太苦。在六道,你能保证你生生世世遇到佛法吗?不可能。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真难,遇到了要珍惜、要真干,不辜负佛菩萨,不辜负这一生,没白来这个世间,这一生成就了。所以三皈比什么都重要,三皈落实在五戒、落实在十善,要具体应用在生活当中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这叫真正佛弟子。你要是违背了,你不是佛弟子,你不是来兴佛法,你是来灭佛法的。做灭佛法都是无间地狱罪业,这不能不知道。好,我们再看下面还有一位。

  学生:《无量寿经科注学习班》华藏净宗学会庄霖心得报告。惭愧学生庄霖向尊敬的师公上人、师父以及诸位法师大德们,汇报学习《无量寿经科注》粗浅心得。若有不如法的地方,恳请慈悲指正。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谓大士十种广大行愿:一者礼敬诸佛。礼敬对念佛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世间法一样从这里做起,待人心里真诚,外表现出恭敬,这是人与人相处的基础,就像盖房子地基一样,基础不稳就盖不成,没有礼敬,什么也都学不成。在二0一四年七月十二日,华藏净宗学会举行第六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师父特别将师公上人写的「贺年谈话」附录在会员大会册子里,内容说道:「人与人相交,要做到仁爱、谦逊、礼让(孔子五德:温、良、恭、俭、让),忠诚出自内心,性德显扬於外,不听流言蜚语,爱憎无偏私,私下相处,谨防指责别人,怀疑我者,我对他更加诚敬,他人有难,一定要尽心尽力相助,暗中施恩於人,不图回报,成就好事,不求人知,努力精进,终身不改,决定一生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如是与人交结,可以远憎恶矣。」

  师父在致词时,特别讲解这一段开示,对礼敬诸佛要从何做起?如何远离憎恶?首先要做到仁爱、谦逊、礼让,对一切人没有恶的念头,无论是过去憎恨过我、陷害过我,遇到了还是要心存善念,面带微笑,心里没有丝毫报复的念头。师父提到当年师公上人在华藏图书馆时,有天念佛共修,一位比丘尼担任维那,打钟鼓的是一位女居士,念佛圆满后,由於这位女居士鼓棒放得比较慢,比丘尼瞪了她一眼,三拜结束后,她把女居士训了一顿,结果女居士跑去跟师公哭诉,没想到师公却跟这位女居士顶礼,说道:「学生没有教好,是我的错。」听到师父这些教诲,学生寒毛直竖,师公上人的身段是多么的柔软,这时才能体会到普贤菩萨的礼敬诸佛,也深深体会到,对人没有礼敬,自己所受的伤害是最大,对立时心里是无比瞋恨与痛苦,这时与地狱感应。当化解时,身心才能得到清凉。

  前几天看到师父到极乐寺拜见师公上人的照片,感受到师父对师公上人的恭敬,就像《沙弥律仪》中所言「视师如视佛」。师父就连在车上听师公上人讲经光碟,同样是九十度鞠躬,如同师公上人就在目前一般。师父对师公上人的真诚恭敬,学生看得相当惭愧,学生反省自己对师父的种种表现,与师父所表现出来的是天壤之别。师父常说道「诚於中形於外」,自己内心不够恭敬,表现出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弟子深深向师父忏悔,过去的无知,让师父为弟子费了不少心,希望自己努力改正过失,成就道业,才不辜负师父对弟子的用心。

  礼敬从父母、师长、师兄弟,一直扩展到周边所有一切人事物。对人,无论是有冤、有怨、有恩、有义,都要平等的礼敬,像师公上人所开示的,爱憎无偏私,学习落实不互相指责,不说人长短,如此的作为,心里念念都是善念,没有恶念。对事,常住交办的事项尽心尽力去完成。对物,对桌椅板凳保持它的整齐清洁就是礼敬,乃至於一沙、一尘、一草、一木,有脏乱不能整理得干干净净的,礼敬就有欠缺。所以对一切有情众生恭敬,对无情的桌椅板凳,一切万物也要同样的恭敬,因为同一个法性。《华严经》上所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如此存心,在在处处,皆是礼敬诸佛。

  礼敬《无量寿经》班上所有同学的心得报告,师公上人慈悲开示,对於每位同学心得报告,都要好好学习。印光祖师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心里恭敬听同学们分享,可以学习到更多自己体会不到的道理与教诲,同时也能降伏傲慢的习气,唯有虚心受教才能得到最大利益。师父时常勉励弟子们,能理解一条就落实一条,听经听懂的就去做,这句话对学生起很大的作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样才能天天保持法喜,一天不听经,烦恼习气现前就无法抵挡。

  师公上人指示净宗学人,一天看三遍海贤老和尚光碟,目的是让我们把贤公和尚的行持,深深烙在我们心里。《科注》所说的礼敬诸佛,贤公和尚都做出来给我们看,礼敬传戒公的教诲一生不改,坚持到最后往生极乐;礼敬不讲理的水电工、礼敬偷玉米的年轻人,无论善人、恶人统统是礼敬。因为贤公和尚看到的是他的佛性,不看他的习性,所以礼敬是平等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每一愿都具足其他九愿,愿愿导归极乐,在此生能遇到净土法门,遇到黄念祖老居士的《大经科注》,又能听到师公上人为我们讲解,及贤公和尚的表法,真是无比的福报。以上心得报告,恭请师公上人、师父及诸位法师大德们慈悲惠予批评指正,阿弥陀佛!学生庄霖至诚顶礼,岁次甲午年八月二十二日於华藏净宗学会。

  老法师:庄霖法师的报告,里面带著忏悔,很好。确确实实要肯定,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诸佛菩萨、祖师大德苦口婆心,都是教导我们要真信,要真正愿意往生,往生极乐世界一切圆满成就。凡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人,经上讲得清楚,不会骗我们,没有一个字是妄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到极乐世界的人,佛以本愿威神加持,那四十八愿就变成自己的愿,而且愿愿都兑现,跟弥陀一样。所以智慧、神通、道力虽然不是自己修成的,是佛加持的,加持的跟自己修成的没有两样,你就有能力上求下化。上求,你像阿弥陀佛一样,能化无量无边身。弥陀化身,化无量无边干什么?到十方世界接引往生的人,这是他的弘愿。他不来接引,你不知道极乐世界在哪里,一定要等他来接引,他化身干这个事情。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跟他一样的能量,我们能化无量无边身,化身干什么?上求下化,去供养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供养佛是修福,听佛讲经说法是开智慧。所以你就知道极乐世界修行一天,我们这个世间要修无量劫,无量劫未必修成,那边一天等於我们无量劫。自己本身在阿弥陀佛讲堂没动,听佛在讲经说法。师生都有这么大的能量。我们能够肯定这是真的,对这桩事情生起无比向往的愿望,一心求生净土,就对了。

  我早年学佛,对净土认识不透彻,没有接受。老师慈悲,对我看得很清楚,循循善诱,我想学什么,老师都同意。到最后真正认识净土,认识这个法门,专修专弘,一个愿望,把这么好的法门介绍给全世界大众、介绍给后世来学的人。我看到会集本,这会集本老师给我的,他亲笔写的眉注,他的东西我能看得懂,我用他这个注子(眉注),讲过十遍。八十五岁,年岁大了,来不及了,一心求生净土,我开始讲黄念老的注解,这是第四遍,一年讲一遍。遇到障碍,障难重重,难为阿弥陀佛已经把这个路铺好了,让海贤老和尚来表法。表法的用意是什么?让大家对於会集本产生信心,对於黄念祖的注解产生信心,对於我们依这个法门来修学产生信心,我们没有走错路,让我们的心更坚定,求往生的心更亲切。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资料恭摘: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第八十二集)  2014/9/1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42-0082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净土法门法师讲其它经典、咒语、文集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弥陀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八大人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般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报父母恩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悲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集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净土法门法师讲当来变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地藏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法华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梵网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公案     

净土法门法师讲观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华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金刚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     

净土法门法师讲净宗朝暮课诵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楞严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六字大明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门品     

净土法门法师讲普贤行愿     

净土法门法师讲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坛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往生咒     

净土法门法师讲文钞     

净土法门法师讲心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信愿行     

净土法门法师讲药师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圆觉经     

净土法门法师讲占察善恶业报经     


其它法师讲《无量寿经》

彻悟禅师讲无量寿经    

传喜法师讲无量寿经    

纯祥法师讲无量寿经    

大安法师讲无量寿经    

德森法师讲无量寿经    

定弘法师讲无量寿经    

法然上人讲无量寿经    

佛光法师讲无量寿经    

宏琳法师讲无量寿经    

慧光法师讲无量寿经    

慧净法师讲无量寿经    

净因法师讲无量寿经    

开愿法师讲无量寿经    

宽运法师讲无量寿经    

仁清法师讲无量寿经    

悟道法师讲无量寿经    

悟显法师讲无量寿经    

信愿法师讲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讲无量寿经    

智随法师讲无量寿经    

庄慧法师讲无量寿经    

庄霖法师讲无量寿经    

自了法师讲无量寿经    

宗舜法师讲无量寿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