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清律师:五戒 |
|
请诸位坐下。 首先为诸位来解释五戒的名称、意义,我们就看著第十项的地方,「受五戒相」。五戒第一条就是「不杀生」。什么叫做杀生?断绝有情众生的命根就叫做杀。我们这几天,在家梵网菩萨戒,还有沙弥戒,到我们现在「宗体篇」,也都讲到五戒。菩萨戒已经讲到第五的酤酒戒,等於前面四条戒都解释过了,所以都是跟五戒相通的。我们就大略的再加以解释就可以了。 第一条就是不杀生。什么叫做杀生?断绝有情众生的命根就叫做杀。有情众生包括人类,乃至蠢动含灵,凡是有情识的众生都包括在里边。所以断绝有情众生的命根就叫做杀生。假如堕胎,胎儿死了,也要犯杀戒的。假如自己杀害自己,也要犯戒的,也不可以害。杀害其他众生要犯戒,杀害自己也要犯戒,但是比杀害其他众生的罪过会比较差降。假如是菩萨戒,他还是犯同样的罪过。不杀生这个不字,也就是戒的意思,所以不杀生就等於杀戒。对於杀生的事,佛陀制定不准许的,所以能所合称就称作不杀生,简单叫做杀戒。对杀生的事,佛制戒把它遮止了。 接著说到制这条戒的用意,我们就简单提出几点。假如杀害众生的话,就会乖违我们大慈悲的心。什么是大慈悲的心?也就是想要超拔一切众生痛苦的心,就叫做大悲心;给予众生安乐的心,就是大慈心。因为佛陀在因地都是以大悲心做为体的缘故,做为体性的缘故,因为大悲心而生起菩提心,因菩提心所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杀生的话,就乖违大悲心的缘故。 另外,杀生的话也会违背恩养的缘故。怎么违背恩养?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也是未来的诸佛。怎么知道是过去的父母?因为在菩萨戒,梵网菩萨戒第二十条的轻垢罪它就说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等等。由这条戒我们就了知,六道的众生,一切男子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亲,一切女人都做过我们的母亲。因为从无始生死以来,我们每一世都有父母的,六道的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亲,做过我们的母亲。那我们杀害的话,杀害对方的话,就等於杀害我们过去父母,所以不可以的。 另外,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他只要能够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然后如理思惟、如说修行,将来都可能成佛的。所以一切众生也是未来的诸佛。既然这样子的话,我们怎么可以杀害众生?就不可以。这个就是简单为什么制这条戒的意思。 接著我们就说到这条戒的犯戒的果报的情况。犯戒的话,他的果报是,犯杀生戒,将来会堕三恶道。假如投生到人道当中,会多病短命,内心常常怀著恐怖,晚上也会做恶梦,命终的时候就癫狂恐怖而死去了。假如我们能够断绝杀生的话,也就等於布施众生,做无畏的布施,我们也能够少病长命,常常没有恶梦,睡觉都很快乐的,将来念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我们能好好持不杀生,我们将来能够往生净土,往生到极乐世界去。 至於这条戒犯到的轻重的情况,假如弑害父母、和尚、阿闍黎、阿罗汉等等是属於逆罪;杀害普通人就是重罪;杀害畜生就是轻罪。至於开缘的情况,为了救多数的人,你把这位恶贼把他杀害了,这个是有开缘的。你是生起为对方代苦之心,将对方杀害,以免他造作非常重大无间地狱的罪业。他杀害许多人的话,将来要堕入无间地狱,而你为了超拔对方将来未免堕入无间地狱,受这样大的苦,你用慈悲怜悯心把这位恶徒杀害,那救了好多人,这个有开缘的。 另外,譬如你有狂乱的心,有严重的精神病,不知道自己是受五戒的人,那这样子杀生的话不犯罪,因为你是精神错乱的关系,是不犯的。 另外,你没有心杀害对方,而导致对方死掉,也是不犯戒。就好比你在屋顶上工作,上头有榔头、斧头种种工具,结果不小心掉下去,刚好有路过的人,就碰到死掉了。这个你根本没有心要杀他,而导致对方死掉,这个不犯佛制这条戒的罪。没有犯戒罪,但是也有世间的性罪。这个就简单讲过这条戒的情形。 接著我们继续的说明第二盗戒,「不偷盗」。什么叫做不偷盗?盗这个字,凡是非理,不合正理,侵损众生的财物就是盗。当中就包括了「偷取」,暗暗的盗取、偷取人家的东西。另外就是「劫取」,抢劫获得人家的财物,这属於劫取。另外「骗取」,骗取就是诈骗,用诈骗的手段获得人家的财物。或者是「威胁」,威胁对方获得对方的财物。或者是「抵赖取」,就好比我们向对方借财物,到要还的时候,全部不还,说你哪里有财物放到我这里?完全抵赖,或者以少还他,都不可以。另外也有「抵谩取」,什么叫抵谩取?也就等於轻慢取,好比过去有奴婢的这种制度,一个主人有畜养奴婢的情形。主人就随便拿取奴婢的财物,而奴婢敢怒不敢言,财物被主人拿去了,没办法。这个叫做轻慢取。所以盗取的情况有好多种的,这个不可以。制这条戒的用意也简单提到几点,犯偷盗罪这个业道很重的,既然业道很重,怎么堪可入於佛道?就不堪能了。其次犯国法故,违犯国家法律的原故。 讲到盗,盗多少才犯重罪?通常就是满五钱,或者价值五钱的财物,五钱、五钱以上的钱财本身还有财物,这个就是犯重罪了。这个菩萨戒里边也都提到。五钱,一个钱等於过去十六小钱,五钱的话就等於八十小钱。古代币制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所以到了一九八八年,泰国的比丘师父们,他们就共同评定五钱到底多少,当时是评定二十块美金的价值。在律上也有说,这个等於一件袈裟的价值,而袈裟的价值不一定,有的贵,有的比较便宜。就像缦衣,缦衣的话通常台币五、六百块就可以请到;假如是师父穿的二十五条衣的,这个就贵了,就要好几千块。所以袈裟的价值也不一样。 然而在律上,凡是一草一木,只要有主人的财物,我们都不取为己有。就好比微细的,像在印刷品里边,你就随便放钞票在里边,你没有报值,偷邮票税这个也要犯的。还有国家,要缴纳国家的税金,我们没有缴纳,或者缴得少,都要犯的。所以我们都要如法的这么做,才不会犯盗的。 接著这条戒犯罪轻重的情形,就好比偷盗十方的僧物,或者现前的僧物,十方僧物就好比像常住常住僧物、十方常住物、十方现前物、现前现前物,这个都很重。我们在讲宗体篇,也有刚讲过这四种的僧物,偷盗这个,罪业非常重。所以三宝财物我们要特别的小心,不要犯盗了。假如是偷盗师僧、父母、还有发菩提心人的财物,罪业也是比较重。还有盗取国营公有的财物,罪业也是比较重的。 至於开缘的情形,菩萨戒刚好讲过,就是「与想、己有想、粪扫想、暂用想、亲厚想」,这个就有开缘。说你正在拿的当下,你的心真的是作对方给我财物的想法,那你拿过来是不犯戒。但是一发现人家不是给我们的,我们就不可以。另外就是己有想,自己的财物跟别人的财物放在一块,你拿的时候认为这件是自己的。例如衣服,认为这件是自己的,拿过来了,结果发现拿错了,是别人的,那赶快要还,不还也要犯,还了不犯,因为你当时是作自己财物的想法,所以不犯。另外就是粪扫想,这种东西人家是丢在垃圾堆不要的,我们惜福,把它捡过来,洗一洗继续的用,这种不犯戒。另外就是暂用想,暂时用用就还人的,这个也不犯。但是,我们借用人家东西,最好还是经过主人同意再借是比较好。接著第五是亲厚想,至亲好友的财物,我们用他的东西他很欢喜,他用我们的我们也很欢喜,彼此通用,这个就不犯,不犯的。不可以对方跟我们是不亲厚,你不可以当作亲厚就取过来用,这个也要犯,这个就不可以。 假如犯偷盗的果报怎么样?将来会堕三恶道。假如投生到人道当中,会获得贫穷下贱,或者你虽然有许多资财,但是你却不能够自在的使用。另外,其他人丧失了财物,就会对自己生起怀疑的心。有这些不好的果报。我们能够戒盗的话,你的资财就会盈积,不会丧失,许多人都爱护、想念你,对你信任,不会怀疑。你的善好名称能够流布出去,十方的人都来称扬、赞叹你。有这些好的这种果报。 接著我们就讲到「不邪YIN」,凡是有染污之心,放逸奔荡污秽的交媾,男女污秽的交合,这个叫做不净行。在家众,凡是跟自己夫妻以外一切男女做这种事,都叫做邪YIN。所以我们受五戒的居士们,要好好严格的来戒除它。居士们,就好比我们来这边,也发心受了八关斋戒,八关斋戒那就连正YIN也要去除。夫妻的正YIN也要去除,就跟出家师父修学清净梵行是一样的,将来能够了脱生死,非常殊胜的。受八关斋的时间可以随著自己的发心,要受多久都可以,短的就一日一夜,长的就也可以长期,多少年、多少月,自己发心来受。 制这条戒的意义是怎么样?因为YIN欲它能够系缚众生,使令我们将来不能得解脱,使令我们众生造种种业,将来会受流转生死之苦,所以它是众多恶法的根源,也是流转生死的根本。我们受了五戒,要好好守住这一条,要不邪YIN。假如邪YIN的话,也会损害自己的德行,律上也有讲到比较轻的情形,怎么样?例如用染污心来看对方的男女,譬如男众就用染污心看女众,女众用染污心看男众,在律上就都有小过失。所以我们也不如此。我们要看对方的话,就是清净无染之心才可以,不可以生起有染污心来看对方,都要犯小过失的。这样都要犯过失了,何况是男女互相交合的情况,更要犯了。所以受了五戒,除了正式的夫妻之外,就不可以随便干犯其他男女的。 就著这条戒所犯轻重的情形,就著心来说,贪欲的心,罪业比较重,瞋恚、愚痴的心是摆在其次;就著境界来讲,跟尊重的人做YIN欲、邪YIN的话,罪过比较重;跟我们的亲人也是一样,罪过比较重的。另外,假若就著数目来讲,假如暂时毁犯就停止了,罪业就比较轻。屡次毁犯才断绝,还有屡次屡次犯到,屡次屡次才断绝,另外,犯了久久相续都不断绝,这样子后边的就比前面的重。 另外开缘的情形,假如我们在睡眠当中,无所觉知,这个不犯戒。另外,我们不受乐,譬如被逼行YIN的当下,我们不受乐,一点受乐的心都没有,就好像热铁刺身,非常痛苦的情况,这个才不犯的。假若被逼迫行YIN,而你有受乐的心,也要犯。所以这种情况之下,就要用权巧方便,好比你自己咬自己舌头、指头等等,感觉很痛,没有受乐的情况,才会避免犯戒。另外就是你根本没有YIN欲的念头,这个也不犯的。 犯到邪YIN的果报怎么样?将来也是会堕入三恶道去受苦。投生到人道当中,自己的妻子或者自己的丈夫,有不贞洁善良。第三点,你的眷属不能获得随顺你的心意。另外YIN欲为因,将来就流转生死做为果报的。这个就是犯到邪YIN的果报。假如我们能够戒YIN的话,我们的六根都很调顺的,很调和、很随顺的,永远离开喧哗扰乱的情形,我们就容易修禅定,获得真正的智慧。另外,人天众生对我们都会尊重恭敬,各个地方的人都来称扬赞叹,并赞叹我们。我们能够进一步戒正YIN的话,将来成佛,就可以成就佛三十二相之一的马王阴藏的相状。另外,我们将来能够解脱生死,早日证得无上菩提。 接著我们就讲到第四「不妄语戒」,第四就是不妄语。所说的不一样,所说的不称合实际,欺诳於他人,就叫做妄语。妄语这条也含摄了恶口,随便的用恶劣的言语骂人,骂得很不好听的,都也含摄在里头。所以男众、女众都会有这种情况,讲恶的言语,将人家祖宗、父母都搬出来骂的,这个非常不好,不可以,都要戒除的。另外,两舌也要戒除,两舌就挑拨离间,破坏人家的和合。所以我们不讲两舌语,我们要讲和合语;我们不讲恶口,要讲善良的言语。另外,不绮语,绮语就是讲一些伤风败俗的话,没有意义、没有利益的话,都不可以。妄语就含摄这三种在里头,妄语含摄恶口、两舌、绮语,都在里面,都不要讲。 制这条戒的意思,因为打妄语业道很重,它有包含大妄语、小妄语,大妄语为了名闻利养,我没有证果说已经证果,没有得到禅定说得到禅定,都是大妄语,罪过很重。打普通小妄语,小妄语,看到说没看到,没看到说看到,乃至知道说不知,不知说知,都是犯小妄语。在这里我们简单讲个小公案给诸位听,我讲戒都没讲公案的,因为为了赶进度,正文都讲来不及,所以没有时间讲公案。在这我们就讲个公案给诸位听。好比你住在山上,有个打猎的人追了一头鹿跑到你这边来,然后打猎的人就问到你,有没有看到一头鹿跑过来?你要怎么说?你假如说没看到,就打妄语了;你假如说,有,就在那边,你去抓吧!那就等於帮助人家去杀生。那怎么办?说有也不对,说没有也不对,要怎么办?你进一步又说了,你就看足迹!足迹就是这头鹿走过的脚的痕迹。你自己看!你也不说有看到没看到,你就说自己看足迹。假如他进一步说,足迹,什么足迹?我就问你有没有看到一头鹿?你被他追问得没办法,你就说:在第一义谛当中无所谓鹿不鹿。他就说:你讲那么深,我都听不懂。你就用这个权巧方便,拖延时间,给这只鹿可以逃脱的机会。你也没有说我就看到或者没看到,这就是权巧方便,这个可以的。这就是属於有关小妄语的情形。 犯大妄语就是断头罪,就是重罪。小妄语的话,就对一位师父忏悔,就可以灭除;犯重罪的话,又看他是犯上品、中品、下品,先评论出来。假如上品的重罪,就是失戒体,而且要拜忏,要拜忏拜到见光、见花,种种瑞相现前,罪业才灭了。假若还没有这样,罪业还不灭。但是在拜忏之前,都要先向几位师父,上品的要四位师父以上,先发露忏悔,对师父忏悔这个叫做「作法忏」。然后你也有业道罪,还要拜忏,最好能够见光、见花,拜忏就包括像占察忏,就拜到清净轮相,表示罪业灭了,然后你再去受戒,受增益戒,就可以恢复了。至於中、下品所犯的,你就对几位师父忏悔就可以灭除。在我们的菩萨戒本的后边,你们菩萨戒的戒本有没有发到?有些发到了,后边有对於犯重罪忏悔的方法,重罪、轻罪忏悔的方法都有说到。所以有些犯到中罪,中品的重罪或者下品重罪,对师父几位发露忏悔,罪业就可以灭除,那就不必再做取相忏。 所以我们要了知,忏悔有化教的忏悔,也有制教的忏悔法。我们犯了罪,要运用制教的、还有化教的两种忏悔法共同来应用,将我们的罪业灭除。假若我们都犯了罪,光是说我们就念佛就可以灭罪,这属於化教的。念佛是可以灭罪不错,但是属於化教的,我们也要有制教,对师父作法忏的情形,也要同时运用的。这样子的话,化教的罪、制教的罪都可以灭除。不可以光是我们就用化教的忏悔法就可灭除,不是的,它可以灭业道罪,但是制教的罪还要透过作法忏。 犯重的怎么忏、轻的怎么忏?通常都对师父来发露忏悔。所以要了解忏悔的意义,要化、制二教的都要同时并行去做。有的轻的,直接就作法忏就可以灭除;有的犯重,先作法忏之后,自己再作「取相忏」。有种种的忏仪,或者至诚恳切的拜佛、念佛,也是可以灭除,这是对属於化教的忏法,其他的拜忏也是化教的忏悔法。而最殊胜的就是「无生忏」,无生忏就是理忏,属於理忏。观诸法无生,诸法当下观照都是诸法的实相,而罪业也是诸法之一,你观照了诸法无生,证入了诸法实相,你无罪不灭。这是最彻底的忏悔法,叫做无生忏。 所以,大别忏悔法有事忏跟理忏,事忏又包括作法忏,还有取相忏;另外就是理忏,就是无生忏,观诸法实相,所谓「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这个意思,这个就是无生忏。你把罪业都观成诸法实相,因为罪业也是诸法之一,都观诸法成为诸法实相,所以就无罪不灭,这是最彻底的忏悔法。所以,我们要了解忏悔的意义,要事忏、理忏都要做。最初事忏,就包括作法忏、取相忏,最后你能运用无生忏,属於理忏。事忏、理忏都好好运用,我们就无罪不灭,非常好。 至於讲大妄语的开缘是怎么样?大妄语的开缘,就是增上慢的情况。什么是增上慢的情况?就好比他证得了四禅,而在他的心意里边错会了,认为自己证得四果。他是照他心意所理会的讲出来,而没有欺诳别人的意思,这个叫做增上慢。这个就不犯大妄语,就有开缘。假若你为了名闻利养,自己没有证得四果,随便告诉人家说我已经证得四果。你也心里确确实实知道是虚妄的,这么讲是虚妄的,这样讲出去就是犯大妄语。而刚才这个增上慢的情况不同,他是错会消息,依照心意所认为的说出来,根本没有骗人的意思。这个就有开缘,不犯大妄语。所以我们做佛弟子,无论大妄语、小妄语都不要犯,所讲的话就诚诚实实的,可以做为凭据的,非常好。 接著我们就讲到第五就是「不饮酒」,属於酒戒。酒戒的情形,具足酒色、酒香、酒味,饮了能够使人能昏醉的,这个就不可以饮用,这个属於酒。而酒通常有谷酒,五谷酿造的酒,另外有水果种种所酿造的酒,所谓木酒,木酒就是用花、果、种子,或者根部、茎部,或者它的叶,或者药草,所酿造的酒,都属於木酒。凡是饮了会醉人的,我们受五戒的人就不可以饮用。或者说有时候我们跟人家应酬,交际应酬,那怎么办?人家都喝酒,我们受了五戒怎么办?我们要这样子,好,你就用果汁,果汁当酒来敬人家也是一样。人家假若,你怎么不喝酒?说我就受了五戒,所以就方便的这么做,人家就不会见怪了。不要人家应酬,感觉不好意思,自己也喝了,那喝了就要犯了,就不可以的。假若是外用的,做消毒用的,譬如皮肤长疮要消毒,用酒精消毒,这个没关系,可以。另外,你有病,医生说你这种病必须以酒配药来服用才会好,其他药都会治不好。这样为了治病,才开许可以以酒配药来服用。假若其他药物能治得好,我们就要避免用酒来配药。 除了我们不饮酒之外,另外我们受了酒戒,受了这条戒,吸烟也不可以,吸烟也连带在里边。所以受了这条戒,以后我们也不要吸烟。另外,也不可以吃五辛,菩萨戒里边有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就是五辛,大蒜、小蒜、韭菜、葱,这些都不可以。兴渠就是西域那个地方,它属於一种根部的东西,果实属於根部的,它很臭秽的情况就好像蒜头的味道,那种属於兴渠,西域那边才有,我们中华的地方没有。其他的,大蒜、小蒜、韭菜、葱,这些都不可以吃,生吃的话会增长我们瞋恚心,煮熟来吃的话,会增长我们YIN欲心,对修学圣道是有障碍的,不可以。 我们假若饮酒的话,将来死了会堕入灌口地狱;假若酿造酒的话,会堕入酒河地狱;假若酤酒,我们菩萨戒就讲到酤酒,酤酒将来果报会堕入酒池地狱;假若投生到人道当中,他就愚痴癫狂,不会相信正法。假若我们能够戒酒的话,我们的心神、我们的志向就能够清净、明了,内心很恬静,也非常的安宁。我们能持好酒戒的话,也能够善好持其他四条的重戒,也不会犯到其他众多的罪过。酒的过失很多的,饮酒的过失很多,我们能戒酒,来世生到人天道当中,将来绝对不会堕入三恶道去受苦。所以五戒我们就好好的发心来受。 受了五戒之后,我们也可以半月半月诵五戒。像我们受了菩萨戒、受了比丘戒、比丘尼戒,都是半月半月诵戒。有没有上次我们遇到诵戒日,有没有?我们师父们就诵戒,你们受菩萨戒的也有诵戒,你们受五戒的人也可以诵戒。最近我们定弘法师他有编一本五戒的《诵戒仪规》,可以运用。譬如下次诵戒的时候,我们这回会遇到两次诵戒,已经经过一次,还有一次的机会。你们受了五戒,就可以一起好好诵五戒,依照仪规诵诵五戒。诵五戒会提醒自己,诵戒之前,自己对五戒假若有所毁犯,先发露忏悔,发露忏悔过之后再一起诵五戒,要这样子就非常好。 以上的五条戒就简单解释过了,我们只是简单解释,要详细解释,时间要好多个钟头的。就好像比丘戒、比丘尼戒,讲到前面那四条重戒,要讲好多堂课的;像盗戒,要讲好几堂课的,是吧!所以我们只是简单的讲解过去。像我们梵网菩萨戒,前面四条重戒都讲过了,等於比较详细的了知。接著我们沙弥戒也会详细解释,受了都要好好的听。我们的「宗体篇」也是会解释一些的,综合起来,我们对五戒就会比较详细的了解。 好,接著我们就依照仪轨来受,我念一句,请诸位跟著念一句,就是第五的「请圣」这个地方。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尊法,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尊法,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尊法,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 接著下边,出家众还有受过菩萨戒的就不拜,就问讯就可以。 「香花迎,香花请。某甲等一心奉请,护法诸天,伽蓝圣众,金刚力士,幽显灵只。」「香花迎,香花请。某甲等一心奉请,护法诸天,伽蓝圣众,金刚力士,幽显灵只。」「香花迎,香花请。某甲等一心奉请,护法诸天,伽蓝圣众,金刚力士,幽显灵只。」 接著忏悔,就是前面两遍我们就用念的,我念一句,诸位就跟著念一句。后边一遍我们再来用唱的,我唱一句,请诸位跟著唱一句。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 接著第七「问遮难」。 「第一,汝曾盗现前僧物否?」 「无。」 「第二,汝曾於六亲男女中行YIN否?」 「无。」 「第三,汝曾污破僧尼梵行否?」 「无。」 「第四,汝曾於父有病时舍去不顾否?」 「无。」 「第五,汝曾於母有病时舍去不顾否?」 「无。」 「第六,汝曾於师长有病时舍去不顾否?」 「无。」 「第七,汝曾杀害发菩提心众生否?」 「无。」 接著第八项就是「受归」,正式得五戒戒体就在这个地方。在里边又讲到少分、多分、满分,还有净行。假若我们五条戒都受,叫做满分,男众就是优婆塞,女众是优婆夷。假若受了四条戒、三条戒,可以称为多分;一条、两条可以说少分,就随著自己受几条戒来称呼你是属於哪一种。我念一句,你们就跟著念一句,接著拜下去的时候要好好的观想。观想法,我们前面授八关斋戒也曾经告诉诸位了,所以我们这边就是你们拜下去,再为诸位提示就可以,提示你们就根据师父所提示的来观想就可以了。我们现在就开始要受三皈依,纳受戒体。 「我弟子某甲,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为某分优婆塞(优婆夷)。」一个人就称一种,不要两种都称呼,男众就优婆塞,女众就优婆夷,称一种。「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好好观想,对十方世界十法界,一切有情无情的众生,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者,愿法界众生悉能成佛。再观想,十方世界十法界妙善的戒法,由我们心业力开始动转,转恶为善,形成五彩功德祥云,涌升虚空,充遍法界。 接著第二遍。 「我弟子某甲,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为某分优婆塞(优婆夷),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好好观想,对十方世界十法界,一切有情无情的众生,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者,愿法界众生悉能成佛。再观想,十方世界十法界妙善的戒法,形成五彩功德祥云,涌升虚空,如云如盖,覆盖在我们受戒者的头顶上。 第三遍: 「我弟子某甲,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为某分优婆塞(优婆夷),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好好观想,对十方世界十法界,一切有情、无情的众生,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者,愿法界众生悉能成佛。再观想我们的身体,好像虚空器量之身,非常广大。再观想,十方世界十法界妙善的戒法,形成五彩功德祥云覆盖在我们头顶上,又形成漏斗状,由顶门注入身心,充满正报,纳受成为五戒的戒体。 接著第九项,「三结」。 「我弟子某甲,皈依三宝竟,尽形寿为某分优婆塞(优婆夷),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我弟子某甲,皈依三宝竟,尽形寿为某分优婆塞(优婆夷),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第三遍,「我弟子某甲,皈依三宝竟,尽形寿为某分优婆塞(优婆夷),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 接著第十项「受戒相」。这里就问,念到哪一条戒,说汝尽形寿能持否?有受这条戒的话,就答能持,没有就不回答,全部受就全部答能持。 「第一、不杀生,是优婆塞(优婆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 「能持。」 「第二、不偷盗,是优婆塞(优婆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 「能持。」 「第三、不邪YIN,是优婆塞(优婆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 「能持。」 「第四、不妄语,是优婆塞(优婆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 「能持。」 「第五、不饮酒,是优婆塞(优婆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 「能持。」 就地一拜。接著第二遍。 「第一、不杀生,是优婆塞(优婆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 「能持。」 「第二、不偷盗,是优婆塞(优婆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 「能持。」 「第三、不邪YIN,是优婆塞(优婆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 「能持。」 「第四、不妄语,是优婆塞(优婆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 「能持。」 「第五、不饮酒,是优婆塞(优婆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 「能持。」 第三遍: 「第一、不杀生,是优婆塞(优婆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 「能持。」 「第二、不偷盗,是优婆塞(优婆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 「能持。」 「第三、不邪YIN,是优婆塞(优婆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 「能持。」 「第四、不妄语,是优婆塞(优婆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 「能持。」 「第五、不饮酒,是优婆塞(优婆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 「能持。」 汝等现在既然受持了满分优婆塞(优婆夷)戒的话,佛制定使令你们可以蓄礼忏衣。然而这种衣称作礼忏是什么意思?唯独听许作诸多佛事忏悔的时候可以披著,除此以外,一切时中,假若往来城邑,出入市里,皆不得披著。假若前往到庵、寺里头去,应当用一个布囊(一个囊袋)来盛装随行。如果有家宅,可以挂置在干净的地处。必须了知出家五众的衣,假若离身的话,就叫做犯,所以应当要恒常披著;在家二众的衣,假若恒常披著,就叫做犯,所以应当离身。 你们现在都了知了,能依教奉行否? 「能依教奉行。」 既能依教奉行,引礼大德,可将缦衣令彼等著身,然后口中诵偈。假若今天没带来,这个就省略。以后你们请到缦衣,就请师父教你们怎么搭衣,教搭衣还要一段时间,不是一教就会的,要好好练习搭衣。今天没有这个,就是省略过去。 接著我们再看十一项「开示进修」的情形,我们就加以说明。我们受了五戒之后,第一,我们要上求诸佛的觉道,要下化无边的有情,要发起大菩提心,这个非常要紧。因为,在经上这么开示我们,假若我们忘失了菩提心,修一切善法都变成魔业,所以菩提心我们不要忘失。没有发,要发起,刚才我们受戒三皈依的地方,开导诸位怎么观想法,里头就含摄发起大菩提心。因为发起大菩提心就是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者,这个就是大菩提心。有发起上品心,我们就能得上品戒。所以第一我们要好好发心,上求诸佛的觉道,下化无边的众生。 另外第二点,我们发心受了五戒之后,五戒好好把它学好、持好,进一步就可以纳受菩萨戒,发心受菩萨戒,菩萨戒直接就是成佛的戒。菩萨戒就是三聚净戒,三聚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就是诸恶莫作,戒条所规定的我们都不犯到,就是诸恶莫作;做圆满,我们将来就成就法身佛。摄善法戒,我们修六度万行,我们修圆满,将来就成就报身佛。所以有智慧的人,他才懂得也能够努力的奉行诸善,这是有智慧的。没有智慧,愚痴的人,就终日就是造罪,就恼害众生。所以我们受了戒不如此,要奉行众善,众善奉行圆满了,将来就成就报身佛。另外,我们也要饶益有情,受饶益有情戒,止恶行善的目标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所以我们要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要慈悲喜舍,好好利济众生。饶益有情戒修圆满,将来就成就应化身佛。所以因地就是三种戒,果地就成就三身的佛果。所以菩萨戒直接就是成佛的戒,非常殊胜、非常可贵。 受了戒之后,我们要常常阅读佛书,要听讲佛法。佛书很多,我们要由浅入深;听讲佛法,我们要听善知识的开导,正知正见的佛法我们都好好的听,因为增长我们的道业,福德、智慧资粮就一直的增上。另外,我们也要定早晚二课,常常念佛,定早晚二课。早晚二课念佛,就我们诵经,好好的念佛。平常行住坐卧当中,我们也是好好的念佛,好比在走路也是念佛,在坐车也是念佛,在洗衣、扫地,种种都可以念佛。我们正在读诵经典的当下,我们就专心一意的读诵经典,不要一面读诵经典,你又一面念佛,心有二用,就佛也念不好,经典也诵不好。诵经的功德,我们也可以回向往生极乐世界,等诵经完毕你就提起佛号,就好好念佛。我们老和尚也常常讲到海贤老和尚的公案,来策励大家要好好的念佛。我们又能持戒,又能念佛,我们将来必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依照五戒好好的奉行,平常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将万善功德回向庄严极乐净土。将来我们个个都可以往生极乐,而且品位非常的殊胜。这个就是开示进修。 接著第十二,就是「发四弘誓愿」。 「我弟子某甲,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弟子某甲,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弟子某甲,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接著十三,就是「示益」,指示出我们受五戒的功德利益。我们受了五戒,我们五戒持好的话,我们将来就可以做为受菩萨戒,乃至出家受出家种种戒的根本,所以非常殊胜的。在《善生经》里边说,假如有人受三自皈,还有受五戒也含摄在里边,所获得的果报是不可穷尽的。又如同有四大的宝藏,全国的人民接连当中一直搬运,搬运出去都搬运不完。受三皈五戒的人,他的福德超过他那种情况,是不可称量计算的。另外《校量功德经》也这么说,四大洲当中充满二乘果位的人,有人就尽形寿来供养他们,乃至他们往生了之后,为他们起建塔庙。这种的功德也比不上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的言语,我某甲皈依佛法僧,还有受五戒,所获得的功德,是不可心思口议的。因为诸多福德当中,唯独三宝是最殊胜的缘故。所以受五戒功德很殊胜,这个就是示益。 最后就是回向,就圆满回向。好,我们请维那师就领我们回向。 「授戒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资料恭摘:传授五戒开示 果清律师主讲 (共一集) 2014/9/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60-003-0004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
果清律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没有内容!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