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焕法师:如何成为上等人--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首页->所有文章 -> 仁焕法师所有开示



 仁焕法师:如何成为上等人


 下载DOC文档  



命和人,命是人的先天,人是命的后天。当我们入胎未成人先有命,然后才成人出生。所以命好不好那就是老祖宗和父母之德的体现,人好不好是人的后天修养的体现。后天也可以改变先天,如果一个人能超越父母,超越老祖宗,也是老祖宗的德。如果一个人后天能成为圆满的人生,那就是后天的修养。

命是先天的种子,人是后天的天地。我们一定要理解到,作为一个人来到世间做什么?中国的传统来讲,人来到世间就是来光宗耀祖,报答父母的恩德。于佛教来讲是来消因缘果报,也是在成全因缘果报。什么叫做消因缘果报呢?相当于报恩。如何成全因缘果报呢?佛教讲的叫做自利利他。自利就是强化自己的生命,利他是引导别人共同走上解脱之路。佛教的作用以解脱为根本,传统的教育以继承为根本。

佛遍知一切,佛的慈悲如同太阳光普照一切。但是当我们眼瞎了,看不见阳光,是阳光的过还是我们的过呢?所以要强化生命,让我们能真正看得见阳光普照,不要让眼睛瞎了,因此我们要保持自己眼睛的清净。

为什么人在用功当中要闭上眼睛呢?有一句话“闭目养神“,意思要让自己的眼睛保持清净,没有污染了,不该看的事不要看,不能看的地方不看,闭上眼睛做一个内观的人,不要外观。没有修养的人,什么都想看,是非的场面、打架的场面,凡夫非常喜欢看。没想到,这种场面一者坏自己的眼睛,二者容易招灾难。眼睛把所见所闻的境界变成数据输入到我们的头脑里面,耳朵把听到的好坏的东西变成数据输入到我们的头脑里面,最后这些坏的信息数据就变成我们这部电脑的垃圾文件和病毒文件。到一定的时间了,垃圾文件过量,病毒文件感染,最后就爆发灾难了。人犯罪也好,有灾难也好,为什么讲是有一股力量在推动?这就是垃圾文件和病毒文件在推动我们。如果自己能让眼睛清净,耳朵清净,这样就过滤了不少的垃圾文件和病毒文件。

一个人于表面上很善良,但是后来就变了,变得恶起来,和家人和不来了,和周围也和不来了。这不是他本人要想做的事情,那是他本人已经做不了主了。有这样一句话:明白人也有糊涂的时候,糊涂人偶然也有明白的时候。

这几天大家来这里念佛,你们认为只是来念而已?在《阿弥陀经》后面有一段经文:“拔除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我们来念佛是接受佛慈悲为我们拔除病毒文件和垃圾文件,让我们的生命得到清净。得到清净了就没有障碍;没有障碍了自然就没有病,也没有烦恼,人也自然懂道理了。特别是没有闻过佛法的人,连“阿弥陀佛”都不敢念,认为念他是一种迷信。今天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敢念的人才是真正的迷信,能念的人就是明白人。佛是觉悟的人,我们念佛,就是接受佛觉悟的软件,输入到我们生命里面去,愿令佛的觉悟软件成为我们个人的软件,愿令佛无量寿的软件成为我们生命无量寿的软件,这是交命念佛的作用。六字洪名的功德:六字洪名就是无量寿的软件,就是无量觉的软件,就是无量光的软件。我们念的目的就是接受这种软件,愿令我们的生命成为无量寿,愿令我们成为无量觉,愿令我们的生命和佛同步成为无量光。

什么是无量光?慈悲成为无量光。慈悲,付出生命普照十方,就成为无量光。不想付出,光想享受,就没有慈悲;私心严重,就一片黑暗。一片黑暗了,自己也没有前途,后代也没有前途。所以我们不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纯粹的个体,应该认可自己是家庭的人,是社会的人,是国家的公民。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认识,那你自然不会担负起国家公民的责任了,也不是社会的人才了。有些人为什么去跳楼啊?为什么要吃农药啊?为什么要吃安眠药呢?因为自己不愿意做家庭的人,也不愿意做社会的人,也不愿意做国家公民。既然是国家的公民,一定要对国家有奉献;认可自己是社会的人才,那么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如果自己认识到是家庭的成员,那必定要爱这个家,要对这个家有奉献。如何做得到位呢?无怨无悔就到位了。

天下有吃亏的事吗?没有!感觉吃亏的人就是有私心,感觉吃亏的人永远吃亏;不感觉吃亏的人就是国家的人才,就是社会的人才,就是一个民族的人才。怕吃亏的人连家庭也发展不起来,这种人谈不上为社会做事。

奉献,叫做大方的人;有私心,叫做小气的人。大方的人就是有修养的人,修养的人从说话、接人待物,方方面面都是大大方方。小气的人自然跟谁也和不来,跟谁做事也做不行。所以我们来学佛,就是学会做人,就是做一个大方的人,做一个奉献的人,做一个有用的人。能奉献就是有用,不愿意奉献就是无用。

下面我们讲接受教育的作用。接受教育就是提高人的理念,增加人的学问,增强人的素质。所以我们拜师,就是要拜有学问的人、有素质的人、有修养的人,愿望师长的修养、师长的学问、师长的素质来成就我们的成长。

教育有两个方面:一种是知识文化的教育;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那就是德能教育。德能教育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之路,所以我们要把德能教育的理念落实在家庭教育中,知识教育就落实在社会教育中,这两个方面希望我们都要同等重视。

人来到世间,真正强化人的是德能教育。人有德能了,人成事则成。无德的人就是失败的人,无能的人什么事也做不了。所以我们要对后代加强德能教育。如果一个家庭连老人都没有德,那么愿望老人首先接受德能教育。现在社会推广的很多,比如《弟子规》教育,道德教育,文明礼貌的教育,这个也很重要。现在有很多青年人,什么是文明礼貌都不知道,这叫做没有德,就成为下等的人,有德就是上等的人。希望人人努力做上等人。

何为有德有能

为什么要修养成为有德有能的人呢?有德有能才是天地的人,自己不愿意做天地的人,那就是无德无能的人,自然做什么也不行。那么,如何修养成为有德有能呢?“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就是有德的人;“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就是有能的人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怎么理解呢?仁者乐山:山之高大,有责任感的人、有勇气的人就敢登上山顶。智者乐水:有智慧的人、能忍的人就甘愿做最低的人。品德越高,就把架子放得越低;把架子抬得越高,反过来就没有德行。

爬到山顶上,那不是高处吗?这不是把架子抬高,是表达敢于承担责任。人就是怕承担责任,连自己的家庭责任都不敢承担,那就是无德无能了嘛。连自己的家庭责任都不敢承担,那如何去承担社会的责任啊?又如何去承担国家的责任啊?如果大家愿望自己的后代成为国家的栋梁,应该把道德修养传承给后代,后代才能做到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做得到就成为国家的栋梁。一个家庭不要把后代当作是自己的专属,应该让后代做利益国家的人,然后他才成为有用的人。如果把后代当做我们个人的,那自然就变成没有用的人了。一个当官的人,能造福社会,官就越当越大;当了官不造福社会,反而危害社会,结果自然也当不了官了。

大家一定要记得:断恶修善就是有德的人;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就是有能的人。如果我们做不到,没有良好的修养形象,那么后代自然也做不到,再后一代更做不到,就成为一代不如一代。能做得到的家庭,后代就会光宗耀祖。

真正光宗耀祖的人就是能造福人类,做天地的事业,这表示老祖宗有德。如何叫做天地的事业?和平的事业就是天地的事业,平等的事业就是天地的事业,为这种事业付出,就是做天地的事业。为什么呢?天地是平等的,天地没有差别。如果天地不平等,我们这些人就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了。唯有我们人与人之间不平等,我们人与人之间有差别。灾难正是来自人心不平等,来自人心有差别。天下的灾难来自人与人之间互相伤害、互相争夺,灾难来自非礼占位、是非口角,灾难来自饮食不讲究,自己伤害自己。

哪些方面是保命的?哪些方面是保健康的?哪些方面是保家的?做天地的事业是保命,孝顺老祖宗、孝顺父母是保健康,构建和谐是保家。我们“和”不了,就没办法保家了;人亏了孝道,健康就有障碍了;埋怨社会,埋怨国家,埋怨天地,命就有障碍了。一个人感恩天地,感恩政府,感恩社会,感恩大众,这是保命;感恩家庭,孝顺父母,孝顺老祖宗,就是保健康,也是保家。成家的人能做到孝顺双方的父母,后代才能健康成长。因为后代是两边共同的血脉,女性要孝顺家公家婆,男性要孝顺岳父岳母。

如果过去有错,我们如何去挽救呢?这个又回到佛教来——用信仰的方式:第一、忏悔自己的过;第二、把合家交给佛,接受佛法化,改变一家人。信仰了就改变了,没有信仰永远改变不了,可以说,信仰改变一家人。没有信仰自然没有愿望了,乃至你们虽然有愿望,如果缺少了信仰,你们的愿望始终得不到落实和完善。一个人的愿望必定通过信仰来落实和完善。信仰是起点,落实和完善是终点,有愿望就有希望。

断恶修善是有德,难忍能忍、难行能行是有能,这就叫做德能教育。

改命三因缘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一个人的运气是来自时间观念,人能有时间观念,运气就非常良好;人的福气是来自环境观念,有环境观念人就有福气;人的正气是来自本分和“人和”观念,缺少本分,缺少人和,就没有正气了。

人人想要自己的命运好,都不知道从这三方面入手。家庭也需要这三方面的观念,社会也需要这三方面的观念,修道的人也需要这三方面的观念,没有修道的人更需要这三方面的观念。人缺少这三方面,运气就不好了,福气就没了,正气就不存在了。

这几天,我们做离苦得乐的事业,离苦得乐就是使我们的运气变好。大家共同努力,这是人和。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为我们这几天的本分。

能做到:第一信仰法会的功德,第二接受法会的管理,第三加强本分的修养,欢喜信受,就有离苦得乐的缘分。即使天天有这个机会,如果你不努力,这个机会也跟你无关;你不珍惜这个场面,这个场面也跟你无关;你没有珍惜个人的缘分,谁也帮助不了你。所以,要珍惜时间、珍惜本分、珍惜场面,场面就是环境了。我们中国人经常讲“天时地利人和”。没有珍惜天时,运气就不行了嘛;没有珍惜环境,福气就没了嘛;没有珍惜本分,没有人和,正气就不存在了嘛。

能珍惜时间和环境叫做形象修养,能珍惜本分和“人和”叫做精神修养。精神修养是圆满正气,也圆满福德、福报。珍惜时间是把握生命,珍惜环境是把握福报,珍惜人和是福德福报都得报

经常有人问:“到底我念哪一部经好啊?”我经常说:“念做人的经就好了。”做人的经就是要有时间观念、环境观念、人和观念。

为什么老祖宗之德在古代叫做天德,而不叫地德、人德呢?因为天是空的,空了什么也不追求了,空了就没有障碍了,所以叫做天德。大地有山、有水,有海河,有平原,有沼泽,所以叫地德就不对了,障碍重重了。叫人德也不对,因为人与人之间也有很大的障碍。唯有天没有障碍。另外,老祖宗要回归天堂,回归极乐,老祖宗才成为天德。

有天德的老祖宗,才有天德的后代。老祖宗是天德,父母是福德。尊重时间是天德,尊重环境是福德。如果后代不尊重时间,也不尊重环境,那就是无德。违背时间和环境,就是缺德。

悟道的人,就懂得珍惜一切因缘,把握一切因缘。因缘就是人的机会、机遇、机缘,机会是时间,机遇是环境,机缘是人和。懂得这样把握了,那么我们就拥有运气、福气、正气,拥有这三方面就叫做离苦得乐,也叫做正报圆满、依报圆满

如何面对命运的兴衰

学习是一种修行,做事是一种实践。人做事之前首先应该学习。以前有一位师父提醒我:运气不好的时候要好好学习,运气好的时候要好好发挥做事。我能依教奉行,所以成功了。自己做事做不成的时候,干脆不做了,去学习了,休养了。休养好,精力集中够了,然后再出来做事,自然成功了。运气不行的时候,越做越败,越做越遭殃,还不如好好学习。运气不好就训练本领,等到运气好的时候,就使用和发挥本领了。

现在很多青年都没有这种观念,有机会学习始终不学,这就很冤枉了。时间不可能重来,人必定要老的,老了以后,想学也学不来了。所以世间上有一种人叫做人才,有一种人叫做奴才。不能做事你就是奴才;做事成功的时候,你就是人才。如果把“奴才”的阶段转变成“受才”,那就不得了了。学本领的时候叫做“受才”,不是古代讲的那个“秀才”,我所讲的是能承受、能接受的“受”。

人的运气有兴盛和衰败的阶段。懂得把握和转换,“衰”时利用来学习,“盛”时要发挥,就是人才。衰时不懂得利用,盛时不懂得发挥,最后一败涂地,就是奴才

面对生命,兴盛的时候不要得意,衰败的时候不要失望,衰败就是你休养的机会。为什么人有兴和衰的过程呢?兴衰是一种自然的过程。该休息的时候,你不休息,所以你就败了。该做事的时候你不去做,也败了。该做不做也败,不该做而做更加败。该做就努力去做,那就是成功;不该做就不做,就没有失败。这算是一种方案,你们不要说是一种道理喔。

下面我们讲第二个方案:信心和勇气。灾难来了,或者面对运气不好的场面,你丧失了信心,你就连命都没有了。如何做才算有信心呢?信心在佛教里面叫做定力。在灾难来的时候,第一要有主意,第二要有乐观的心,不要有忧虑心,更不要有恐怖心,这叫做信心。因为乐观和恐怖是相对立的,信心和忧虑是相对立的。人有信心,就留得命在;命被赶跑了,就生恐怖心、忧虑心。恐怖心就是我们讲的失魂了。信心就是有主意,没有忧虑,没有恐惧,保持乐观。不管发生什么,包括身体有病,有信心就留得命在。

勇气就是:面对灾难——顶!跟灾难搏斗,你顶不过它,你就被它压倒了;顶得住,这个灾难马上就过了。有勇气就不悲哀,有乐观心就不丧失信心了。特别对身体有病的人,怎么算真正的信心呢?把病忘记,更重要就是不怕死。我得病时,弟子经常打电话来问:“听说你病了?”,我讲:“没事没事,你们不要胡思乱想,我睡几天就好。”你们为病悲哀,那就是让病扩散了。就像老虎在后面追,如果你没有勇气,你就被它打倒了。你什么都不管,往前冲,精力要集中,不要迷路。什么叫做觉悟呢?于危急之中能生出智慧找到解决的办法,当你没有勇气的时候,再加上你悲观失望,你就等死了。

再强调一遍:人有灾难发生的时候,如何面对呢?要有信心,要有勇气。怎么算是信心呢?要有主意,不要有恐怖心,不要有忧虑心,要保持乐观,冷静面对。什么是勇气呢?勇气是不悲观,把痛苦灾难忘掉,不怕死。你把它忘记了,它就不存在了。你念念不忘,你就抱住不放了。最关键是不怕死,怕死的人很快就死了。为什么呢?人还没有死,命已经吓得没了,所以很快就死了

你们到寺庙重点是要做什么?我认为是改造自己。当你们霉运了,就来寺庙学习;当你们运气好了,回家发挥,为社会为国家做事。所以寺庙是成就霉运的人啊!我讲过,在寺庙里面不准发脾气,为什么要这样呢?不要认为我们都是菩萨啊,我们都是苦难人啊。苦难人不要打苦难人啊,苦难人要原谅苦难人才行啊!是不是这样啊?理解到就得法了。

 

声明: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见首页)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仁焕法师讲经典、咒语、文集

仁焕法师讲地藏经     

仁焕法师讲往生咒     

仁焕法师讲信愿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中国佛教法师开示网
www.cnbuddha.net